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说课稿

2024-05-22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说课稿(精选12篇)

篇1: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说课稿

说课稿《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明德小学 刘彩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实验课本五年级上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是一节综合课。通过这节歌唱课,首先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知道三峡在我国的位置,以及三峡在孩子们的心中位置,启发学生对三峡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唱课对五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虽然他们学了一点点知识,能唱几首歌,但不能说明他们就已经会唱歌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中高年级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屏幕展示课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教学重、难点:

1.练习听唱、模唱记忆歌曲的旋律,唱好歌曲。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我遵循吸引性、趣味性、针对性的教学原则。我采用的教学法是:“听辩感受法、视唱体验法、讨论对话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这一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在自觉自学中逐步掌握歌曲的规律,达到自觉参与的目的。本课的教学具: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根据本课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一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与导学,二、学唱歌曲与训练,三、创造与提高 第一个环节是:创造导学。

根据中高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首先我利用了多媒体出示了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秀丽的大峡谷,用亲切的语言给同学们介绍:“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想去吗?瞧!我们已经能够来到了这里(课件)(万里长江、大峡谷、长江三峡图),你们了解这里吗?”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经过趄塘峡、巫峡和西岭峡,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接下来我们听一段《川江号子》的音乐。这时的学生在听中感受到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惊涛骇浪中进行搏斗。今天我们也来唱一首具有这种号子风格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课件)这一过程的步入就是让学生从感官上体验到号子的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为新课的新授铺路搭桥。

第二个环节是:学唱歌曲与训练(课件)

首先我让学生初听音乐,之后老师范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音乐,有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几个小问题,你对歌曲有什么感受?他具有什么样的风格?我跟踪启发,让学生说出刚才听到的音乐就和“川江号子”差不多,所以是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号子的特点。

接着学生随着音乐唱旋律,再填词唱,这样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基础,老师板书并提示:(课件)什么是号子?“它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劳动时演唱的歌。”同学们你们在演唱时应该用什么情绪来表达?(学生讨论)教师随即调控,提出学生要从音乐要素方面去展开。比如,有的学生就讲出“有力、节奏感强”的要素,那么还要从那些方面思考呢?这一过程的实施,目的让学生学会和掌握怎样理解歌曲和学习歌曲的方法。所以我们再演唱歌曲时,从那些方面考虑达到演唱的效果呢?我出示完整的歌片(课件)学生视唱旋律,教师强调四四拍强弱规律,一拍和三拍上的音要强一些,唱得有力,就好像驾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这时学生演唱2—4遍。老师再提示:号子风格的歌曲演唱中一般是一领众和的形式,起到统一劳动的作用。你们想一想这首歌曲能不能也分成领唱或齐唱呢?把学生分组,用领唱、齐唱或用自己的方式去展示歌曲。着一过程的表现不仅仅教会学生学唱一首歌,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第三个环节是:拓展与提高(课件)

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三峡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查找的有关三峡资料用 自己的方式展示给大家。有的学生说出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焕之的《登鹳雀楼》还有歌曲《长江之歌》等,这一过程是再一次让学生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最后小结: 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篇2: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说课稿

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三峡孩子爱三峡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三峡的孩子爱山峡》是演唱课,要求一课时完成,这是一首羽调式、单二部曲式的歌曲,开头三小节引子汲取了湖北、四川一带船夫号子的音调,高亢而嘹亮。第一段前八小节旋律平稳、朴实,描绘了三峡迷人的景象,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后四小节再现了引子部分的号子音调,表现出乐观自豪的情绪;第二段由九小节组成,音区明显提高,显得热情而高昂。

2、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的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②【过程与方法】:运用视觉图象法、体验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了解祖国江河的同时能自主参加各项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能感知歌曲的情绪、表演形式及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而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力和理解力。

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以“爱高邮”为主题创编歌词并表现出来。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①学会歌曲《三峡的孩子爱山峡》;

②体会歌曲情绪,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引子部分的演唱及休止的停顿。

二、说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中讲:“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核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演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现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宗旨。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取“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等办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多媒体,在课内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素质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和体现歌曲的风格特色,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㈠、导入:

1、课前音乐,营造特殊音乐氛围,播放视频《爷爷的三峡号子》,【先入为主感受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爱家乡”的音乐主题的`环境,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2、多媒体设问导入(逐步深入),老师提问:在长江上有一项举世瞩目的特大工程是什么?当学生回答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之后加入旁白。

师:一直以来,三峡以它特有的景色吸引着人们去观光,现在三峡工程又让世界的目光聚集到这里,生长在三峡边的孩子们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让我们听听三峡孩子的歌声吧。

㈡、学唱歌曲:

1、(欣赏《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视频并提问: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欣赏完之后学生回答:表达了三峡孩子的自豪感。

【由熟悉的三峡工程话题引入歌曲,配上视觉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发声练习要求学生用“LU”练习,之后带入“也咿”练唱【让练声和歌曲有机结合,把困难在练声时就解决,通过学唱引子部分,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

3、师分引子、第一段、第二段三部分教唱,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演唱。【通过分段教唱让学生能较快的学会,较难的地方还可以重点教。】

4、注意难点处理:首先用节奏导入法,把这首歌曲中难掌握的节奏重点拿出来用听辨法让学生选出其中正确的节奏,初步让学生形成休止的概念,在学歌过程中了解音乐中的复合节拍。然后用接唱法让学生唱难点节奏,师跟接下去唱,进一步掌握它。其次是用旋律对比法找出既相似又有区别的句子,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演唱中不要混淆。【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演唱,让学生能较快较准的掌握。】

5、让学生结合重难点再认真仔细的听一遍音乐,并轻声演唱。【为了更好的唱准唱好歌曲】

6、让全体学生用热情地、自豪地情绪,有感情的跟琴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通过整体演唱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

㈢、知识拓展:

1、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歌颂自己国家母亲河的歌曲或乐曲,下面看看哪为同学最聪明,回答的最多最快。(多媒体)

曲名国家

密西西比河美国

长江之歌中国

尼罗河畔的歌声埃及

沃尔塔瓦河印尼

梭罗河捷克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各国的母亲河的相关歌曲有所了解,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㈣、创编与表演:

学生以《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第二段旋律创编歌词,以“高邮孩子爱高邮”

为主题,给出高邮美丽风光的图片和一定的关键词。分组展示自己的创作,并演唱,把学生创编出的歌词投影在屏幕上,集体演唱。【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根据歌曲旋律创编出适合演唱的歌词,体验创作的快乐。升华爱家乡的主题,首尾呼应。】

㈤、结束:

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结束本课【音乐是最好的语言,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该重点突出,脉落清晰、简洁整齐。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一、发声练习

二、创编与表演

篇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这篇文章出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 摘选美国哲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一书, 是一篇社会科学方面的随笔, 阐释了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及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二.说大纲

大纲对阅读的要求是: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整体把握阅读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受到感染和启迪。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三.说学情

学生对从理论上来分析父爱母爱的文章从来没怎么接触过, 这篇哲理性的心理性的议论性的随笔, 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西方式的思维方式和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及译作的语言风格接触较少, 对语句的解读有一定的障碍。

四.说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 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 将“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知识目标)

2.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 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 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能力目标)

3.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 体悟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 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情感目标)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难点:理解成熟的爱的内涵。

六.说教法学法

阅读法、交流法 (心灵对话) 、探究法

七.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 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 以便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2.思考你与父母之间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课题)

(幻灯片2———小诗) 我们首先来看一首诗“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父母”。

从呱呱坠地那天起, 我们就接受着父母的关爱。相信大家有许多值得珍藏到永远的记忆。今天将跟随美国哲学家弗罗姆来重新解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相信大家今天的阅读定能受益终身。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的发展过程

2.理解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在孩子成熟的爱的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体悟爱是一种能力, 发展自己爱的能力

三、初步感知:

纵观全文, 看看本文写了一些什么内容。 (阅读方法:速读, 一目十行, 抓住过渡句, 筛选文章主要信息, 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

提示:抓住过渡段 (即第四段“同爱的能力发展密切相关飞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及文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给予分析把握。

明确:本文阐释了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及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四、研读品味:

(一) 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

1.阅读1-3段, 完成下表 (前后同学讨论, 用最专业的话来作答)

(幻灯片) 答案一

1、婴儿期:无爱的意识;2、八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3、八至十岁:有爱的观念;4、少年时代:创造爱, 有成熟的爱。

答案: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成熟的爱。

2.品读哲学语言, 理解两种爱的原则, 结合自身深化理解:

按照哲学家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家和社会家弗罗姆的观点, 在座大多已经告别或即将告别“六一”要作为“五四”的主角了, 我们应该属于爱的哪个能力层级?实际是这样的吗? (交流自我认识, 可以畅所欲言, 即使是检讨式的, 也应给予肯定, 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爱的能力, 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

提示:应该属于“克服自我中心, 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 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爱比被爱更重要,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的阶段, 即能创造爱的阶段, 而不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完全建立在别人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因为爸爸给我买了一直想要的OP音乐手机我喜欢老爸, 父亲节时我孝敬他一朵郁金香, 表达我无尽的最爱。这段时间找妈妈要篮球, 到今天还没到手, 回家懒得跟她说话。有这样的现象不?因为被爱而去爱或因为你能满足我的需要我爱你, 这都是天真的孩童式的爱, 不是我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特点。

(幻灯片) 孩童式的爱——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你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小结:从爱的发展过程来看,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 它是一种能力, 需要我们主观去发展的一种能力, 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的一种艺术。

(二) 理解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话题导入:在孩子爱的能力发展过程中, 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 是什么? (第四段过渡句: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爱的对象的发展) 这对象就是母亲和父亲和我自己, 文题也告诉我们父母之爱在孩子爱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

1.感受母爱

第一步: (跳读1-6段, 重点第5、6段) 找出体现母爱特点的语句, 精读并结合实际仔细体味)

自我感受———母爱不仅是孩子, 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

母爱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爱是一种祝福, 是和平

母爱是无条件的爱和关心, 生活上的安全感

实例:汶川地震血奶孩子的母亲、高考送考坚强的母亲、为儿子捐肝的暴走妈妈

母爱特点———本质:无条件 (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 我只要是我, 我就会被母亲爱)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 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幻灯片) 母爱本质———无条件

第二步:探究母爱真的是无条件的吗? (讨论)

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 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 也都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意识, 孩子会给她慰藉和希望, 这其实就是母爱的条件。母爱是一种潜意识的, 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 但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空虚正是因为她期待孩子的慰藉而造成的, “成龙成凤”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2.感受父爱——— (合作讨论)

第一步:自读6-8段, 看看父爱与母爱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特点, 结合实际有理有据的分析。

父爱———父亲代表思想世界, 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 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 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 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 因为你同我相像”。

父爱特点———本质:顺从是最大的道德, 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 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亲的惩罚

———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 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 可能会失去父爱

援例———红楼梦里贾宝玉, 《西江月》两首词是塑造宝玉形象的基本构图: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时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因为叛逆, 不愿历练仕途经济, 与父亲贾政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背道而驰, 被呼为“混账东西”“孽障”。当他在外流荡优伶, 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 淫辱母婢;不乐意与贾雨村等官僚阶层周旋, 可谓数罪齐发, “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 以绝将来之患!”说着, 便要绳索来勒死。

(幻灯片) 父爱本质——有条件

第二步: (阅读8-10段) 研讨“父母之爱”对孩子爱的成长的作用

第8段:中心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孩子有什么要求?

对母亲———生活上的安全感, 最终脱离母亲自己独立

对父亲———宽容、耐心, 指导正视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产生自信心, 成为自己的主人。

孩子最终会脱离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 自己是自己的父母, 跟父母爱自己一样爱自己, 跟父母爱自己一样爱父母, 爱他人, 这就是我们成熟的爱。

第9段:自读体会成熟的爱的内涵。

中心句“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一个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 从爱他人中学会爱自己, 既有爱自己的能力, 又有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

(幻灯片) 男子半蹲给老人当凳子

感悟:小时候总被大人这么抱着, 长大了, 我们自然应该回报, 可是这么理所应当的一幕, 竟让人感动万分。我们学会给予长辈的太少了。

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 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真的, 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 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父母的爱, 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偿还的。

五、小结:

篇4:《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教学重、难点

1.练习听唱、模唱记忆歌曲的旋律,唱好歌曲。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船工号子风格的歌曲,羽调式,由两个乐段构成,每个乐段由一个乐句的衬词和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段开始的衬词,好像是船工的号子声把我们带到了宽广的长江三峡。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由上下两个问答的分句构成,上下旋律基本上围绕着

三个音进行,下句同上句的节奏基本相同,最后结束在不稳定的徵音上,为进入第二乐句作了准备。第二乐句也是由上下两个分句构成,上句的旋律同第一乐句的基本相同,下句经过变化又回到了主音上。由于第一乐段基本上是围绕着式特征非常明显。

第二乐段也是由两个乐句构成。在结束句倒数第二小节中,二分音符之后用了一个四分休止符,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使歌曲显得更加亲切,突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观看介绍长江三峡的视频。

(1)欣赏歌曲《川江号子》。(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

三峡不仅险峻,而且还有它特有的美丽景色。现在,三峡工程又让世界的目光聚集到这里,生长在三峡边的孩子们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

1.初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情绪及音乐风格,学生从整体感知音乐。教学要求:

(1)学生听辨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情绪。

(2)在欣赏歌曲《川江号子》的基础上,感受本歌曲具有号子特点的音乐风格。2.再次聆听《三峡的孩子爱三峡》音频。

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3.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中唱了船儿赶路、鸟儿敲屋门、大坝、娃娃、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等等。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三峡是万里长江中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三峡美丽的景色让三峡的孩子更爱自己的家乡──三峡。

4.学习歌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歌曲学习

(1)学生分组,分段学习歌谱。

(2)小组汇报演唱,针对出现的错误和难点问题,老师及时解决。

第一乐段

三个音发展的,因此,羽调式的调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轻快地唱,节奏把握准确,进一步强调歌曲中的休止符。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和第三拍要强一些,一个音一个字,要唱得有力,好像驾驶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要体现出劳动号子的风格。

第二乐段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要唱好歌曲结束句倒数第二小节的旋律。在这个小节中,二分音符之后用了一个四分休止符,演唱时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能使歌曲显得亲切。

5.学唱歌词。

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衬词。(老师和同学们交替配合演唱衬词“吔依吔依”。)6.歌曲处理。

第二乐段音区明显提高,显得热情而高昂,在力度上应稍强一些。7.设计演唱形式。

教学要求:劳动号子在演唱的时候一般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起到统一劳动节奏,鼓舞情绪的作用。学生分组讨论,这首歌曲如何分成领唱与齐唱的形式进行表现。

8.聆听《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伴奏,演唱歌曲。

三、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播放古诗歌曲李白的《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及现代创作歌曲《长江之歌》。

四、课堂小结

篇5:三峡的孩子爱三峡音乐教案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风光。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

重 难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齐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

三、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

学生:

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

学生回答:

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

5、学生张口默唱:

老师:老师知道五堰小学的同学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

6、学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跟琴歌唱吧!

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

处理歌曲:

8、巩固歌曲:接龙、对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

2、师生共同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师:同学们歌唱的太棒了,如果能再加上动作表演就更美啦!我们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3、老师展示:演唱自创歌曲《武当汉水情》老师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的孩子以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王老师也创作了一首歌曲表达了对我们家乡十堰的赞美。今天我把她献给同学们,你们想听吗? 学生聆听:

老师:老师创作得怎么样?

学生:

四、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非常出色完成了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学习,同时也感受了老师的音乐作品,同学们一定也急不可待想进行自己的创作了。望同学们大胆创作,有机会我们下次交流!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合作吧!

篇6:《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教学目标:

一、能用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二、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介绍三峡及三峡工程。(多媒体展示)

三、学习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请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具有设么样的音乐风格。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4、教师介绍号子的风格特点。

5、有感情领学生读歌词。

6、听音乐轻生哼唱歌曲。

6、指导学生练唱歌曲。

7、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五、学生交流对三峡的了解。

六、拓展:补充王之涣《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

教学反思:《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是一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歌曲,尤其是它带有地域特点的衬词“也衣也衣也”孩子们非常爱唱。至于说兴趣,我不用特别的调动或精心的导入,只要简介三峡,与学生共同说一说对三峡的了解,及其作用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用在歌曲的学习上,咬字、吐字需要教师特别强调。我认为咬字、吐字是学好本课歌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学习了歌曲,我请了几个同学演唱歌曲,效果不错,孩子们的齐唱效果也很好。这班孩子的演唱时我教学的这几个年级里歌唱得这首歌曲最棒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一是与我教学认真有关,另一方就是这班的学生的歌唱水平较高。几年来,我一直对这个班倾注了较多的精力,功夫没有白费,这个班的整体歌唱水平都有了不小的进步。本课成功的教学让我坚定了合唱教学的信心,提高了我个人练唱合唱的能力与兴趣

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案设计

目 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风光。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重难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齐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设计意图: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会唱的、并和新课内容相关主题歌曲《长江我的家》做为导入歌曲,能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同时也起了课前发声练习的效果】

三、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 学生:

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设计意图:感受三峡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建立都元文化价值观】

2、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复听,达到进一步对音乐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突出了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按节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体验歌词的内容,感受歌词的美,同时解决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

5、学生张口默唱:

老师:老师知道五堰小学的同学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设计意图:以激励学生、从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使他们充满信心的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6、学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跟琴歌唱吧!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 处理歌曲: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他们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以及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态度得到老师的尊重,价值观也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得到深化和升华。】

8、巩固歌曲:接龙、对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表现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词,使学生能享受音乐表演所带来的快乐。】 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

2、师生共同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设计意图:师生共舞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歌唱的太棒了,如果能再加上动作表演就更美啦!我们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3、老师展示:演唱自创歌曲《武当汉水情》【设计意图:以老师的创作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使课题得以延伸,是一种创新能力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感受到:精彩的源泉来与自己的创造!】

老师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的孩子以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王老师也创作了一首歌曲表达了对我们家乡十堰的赞美。今天我把她献给同学们,你们想听吗? 学生聆听:

老师:老师创作得怎么样? 学生:

四、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非常出色完成了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学习,同时也感受了老师的音乐作品,同学们一定也急不可待想进行自己的创作了。望同学们大胆创作,有机会我们下次交流!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合作吧!

【设计意图:

1、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为学生的创作热情进行了激励。

篇7: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说课稿

三峡船闸为双线连续5级船闸, 上游最高运行水位175 m, 下游最低运行水位62 m, 最大运行水头113 m, 中间级阀门最大运行水头45.2 m, 一、六级阀门最大运行水头22.6 m。在上下游不同水位组合下, 三峡船闸可采取四级不补水, 五级补水、五级不补水3种运行方式[1]。

1 三峡-葛洲坝枢纽调度运行

1.1 三峡水库的调度和电站运行方式

每年6~9月汛期, 水库水位一般维持在防洪限制水位145 m, 预留水库库容调节可能来的洪水。当三峡坝址加上三峡至枝城区间的洪水小于56 700 m3/s时, 三峡按来水量下泄, 超过上述流量时, 水库蓄水, 水位短时抬高。10月水库开始蓄水, 一般年份10月末水库蓄水至175 m。枯水期11月至次年4月底, 为保持库尾有较大的航深及电站维持较高的水头多发电, 在电站发电不少于保证出力的情况下水库尽可能维持高水位。上游来水量小于发电保证出力需要的流量时, 动用水库已蓄的水量, 库水位逐渐消落, 4月底~5月中旬, 水库水位消落至低水位155 m。为满足航运要求, 仍保持一定的航运基荷, 三峡电站的基荷流量为2 000 m3/s[2]。

1.2 三峡-葛洲坝2坝的关系

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航运反调节梯级, 葛洲坝水库在63~66 m水位时, 水库库容约为7 200万 m3, 在不同的季节, 为保证长江的正常运用, 葛洲坝必须下泄一定的流量, 即流量在5 000 m3/s时葛洲坝不参加调峰, 此时如三峡电站调峰, 三峡下泄流量小于5 000 m3/s时, 就需要葛洲坝的库容来补偿, 其库容需满足整个调峰时段的补偿要求, 最长调峰时间为8 h。

1.3 葛洲坝水库水位变幅

三峡电站实施日调节时, 对船舶航行影响最大的是两坝间河段,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确定葛洲坝水库水位日变幅不超过3.0 m, 最大小时变幅不超过1.0 m。

2 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与上下游水位的关系模型

2.1 三峡船闸级差及阀门工作水头的理论计算公式

2.1.1 级差

不补水运行时:

极差=-

五级补水运行时:

级差=145.00-4

2.1.2 阀门运行水头

中间级闸首阀门运行水头=2×级差。

首未级闸首阀门运行水头≤级差。

2.1.3 各闸室稳定运行时的最高、最低水位

四闸室最低水位=五闸室最高水位=下游水位+级差。

三闸室最低水位=四闸室最高水位=下游水位+2×级差。

二闸室最低水位=三闸室最高水位=下游水位+3×级差。

2.2 下游水位下降对六闸首阀门运行水头影响

2.2.1 五级运行

当六闸首人字门全开, 即船舶进闸时刻电站开始调峰, 以下游水位开始下降为例进行计算。假定此时刻上游水位为H上, 下游水位为H下, 水头差为ΔH, 此时各闸室最低、最高水位即已确定。在计算中假定上游水位不变, 下游水位下降, 当下游水位发生变化时, 通过船闸充泄水, 各级船闸的最高、最低水位将发生变化, 影响各级船闸的运行水头。由级差计算公式可推导出调峰后, 相应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Fni为阀门水头 (n为闸室序号;i为水位变化后的运行次数) ;h为水位下降值, hi为第i次水位下降值。

1) 第一次六闸首输水阀门工作水头。

F61=ΔΗ+h1/2+h2

2) 第二次六闸首输水阀门工作水头。

F62=ΔΗ+3h1/8+ (h2+h3) /2+h4

3) 第三次六闸首输水阀门工作水头。

F63=ΔΗ+5h1/16+3 (h2+h3) /8+ (h4+h5) /2+h6

4) 第四次六闸首输水阀门工作水头。

F64=ΔΗ+35h1/128+5 (h2+h3) /16+3 (h4+h5) /8+ (h6+h7) /2+h8

5) 第五次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

F65=ΔΗ+127h1/512+35 (h2+h3) /128+5 (h4+h5) /16+3 (h6+h7) /8+ (h8+h9) /2+h10

6) 第六次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

F66=Η+237h1/1024+127 (h2+h3) /512+35 (h4+h5) /128+5 (h6+h7) /16+3 (h8+h9) /8+ (h10+h11) /2+h12

2.2.2 四级或五级补水运行

同理推导出四级或五级补水运行时相应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为:

1) 第一次六闸首输水阀门工作水头。

F61=ΔΗ+h1/2+h2

2) 第二次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

F62=ΔΗ+3h1/8+ (h2+h3) /2+h4

3) 第三次六闸首输水阀门工作水头。

F63=ΔΗ+5h1/16+3 (h2+h3) /8+ (h4+h5) /2+h6

4) 第四次六闸首输水阀门工作水头。

F64=ΔΗ+9h1/32+5 (h2+h3) /16+3 (h4+h5) /8+ (h6+h7) /2+h8

5) 第五次六闸首输水阀门工作水头。

F65=ΔΗ+17h1/64+9 (h2+h3) /32+5 (h4+h5) /16+3 (h6+h7) /8+ (h8+h9) /2+h10

6) 第六次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

F66=ΔΗ+33h1/128+17 (h2+h3) /64+9 (h4+h5) /32+5 (h6+h7) /16+3 (h8+h9) /8+ (h10+h11) /2+h12

2.2.3 水位下降值计算

电站开始调峰至第一次人字门关拢时段水位下降值为h1, 人字门关拢后至六闸首阀门运行时段水位下降值为h2。即每次六闸首阀门运行前相应时段有2个水位下降值, h2ih2i-1。

t1小于1 h时, h1=Kt1

h2=K1× (1- t1) + K2× (t1+t2- 1)

t1大于1 h时, h1=Kt1+K2× (t1- 1)

h2=Kt2, h3=Kt3…h12=Kt12

式中:t为船闸运行时段间隔时间;K为下游水位下降速率

3 调峰水位变幅对六闸首阀门工作阀门的影响

三峡电站调峰对三峡船闸六闸首工作阀门运行水头的影响, 主要包括调峰时船闸的上下游水位、船闸运行的状态、下游水位的下降速率等因素, 因此根据各因素不同的取值进行计算分析, 确定其影响程度[3]。

3.1 参数的计算、选取

3.1.1 船闸设备、设施运行时间

根据运行统计数据知, 四级运行与五级运行略有区别, 设备运行时间理论上基本一样的, 只是船舶进闸时间和移泊时间不一样, 因此按进闸及移泊时间较长 (闸次间隔时间105 min) 和时间较短 (闸次间隔88 min) 2种情况取值。

3.1.2 上下游水位

1) 上游水位。

五级运行, 上游水位175、174、173 m;四级运行, 上游水位151、152.4、153、154 m。

2) 下游水位。

按日变幅3 m, 即满足在下游最低水位62m, 水位变幅3m的要求, 其下游水位最低应为65 m, 因此下游水位初值取65 m。

3.1.3 调峰引起的水位下降速率

根据《三峡-葛洲坝梯级初期运行期调度规程》和《永久船闸》初步设计报告, 三峡和葛洲坝两坝间水位变幅3 m/d, 变幅为1 m/h。因此按最大调峰1 h完成, 三峡下游水位最大变幅1 m, 水位上升、下降速率即最大变率取K1=1 m/h, 剩余7 h水位变幅2 m, 即变率取K2=0.286 m/h。

按长江委推荐的初期运行期水库调度控制, 三峡下游水位最大变幅0.8 m, 水位上升、下降速率即最大变率取K1=0.8 m/h, 剩余7 h水位变幅2 m, 即变率取K2=0.314 m/h。

3.1.4 计算状态的选取

三峡船闸运行方式在正常情况下采用单向过闸的方式, 即一线上行, 另一线下行;在一线检修或故障时, 则采用另一线单向成批过闸、定时换向方式运行。其过闸流程以上行为例:当先行船舶A自第四闸室进入第三闸室时, 后续船舶B可由下游进入第五闸室;当船队A自第三闸室进入第二闸室时, 后续船舶B可由第五闸至进入第四闸室, 当五闸室水位与下游水位齐平时, 第三批船舶C可由下游驶进第五闸室。

由此可知, 五、六闸首设备运行为:当船队进闸完毕, 人字门关拢, 四闸室向五闸室泄水, 泄水完毕, 五闸首人字门打开, 船舶B向四闸室移泊后, 五闸首人字门关拢, 六闸首工作阀门泄水, 开六闸首人字门。船舶C由下游再进入五闸室, 如此循环。因此下游水位下降, 对六闸首工作阀门影响选取水位下降后距六闸首阀门工作时间最长和最短2种状态进行计算:状态一:当六闸首人字门关门时刻电站开始调峰, 下游水位开始下降, 此状态距六闸首阀门工作时间最短; 状态二:当六闸首人字门全开, 船舶进闸时刻电站开始调峰, 下游水位开始下降。此状态距六闸首阀门工作时间最长。

按船闸连续运行, 在电站调峰水位下降过程中, 船闸按间隔时间88 min计算, 状态一方式将运行5个闸次, 即六闸首阀门工作5次, 到阀门工作第六次时, 下游水位开始上升;状态二方式将运行6个闸次。船闸按间隔时间105 min计算, 状态一方式将运行4个闸次, 状态二方式将运行5个闸次。

3.2 计算结果

按不同下游水位下降变率, 不同的上游水位进行计算。从两种闸次间隔时间运行情况看, 影响过程基本相同, 但闸次间隔时间长影响程度比闸次间隔时间短的要大。下面介绍闸次间隔时间按105 min运行的影响情况。

3.2.1 上游水位175 m, 下游水位65 m, 船闸五级运行

1) 假设状态一。

2种变率在整个调峰水位过程中六闸首的工作阀门水头均超过设计最大水头, 而且随着调峰时间的增加, 水头逐渐增大。工作水头最大达23.113 m。

2) 假设状态二。

变率K1=1 m/h, 在整个调峰水位过程中六闸首的工作阀门水头均超过设计最大水头, 而且随着调峰时间的增加, 水头逐渐增大。工作水头最大达23.127 m。变率K1=0.8 m/h, 对第三、第四、五次阀门工作有影响, 最大工作水头达23.001 m。

3.2.2 上游水位174 m, 下游水位65 m, 船闸五级运行

1) 假设状态一。

2种变率在整个调峰水位过程中六闸首的工作阀门水头均超过设计最大水头, 而且随着调峰时间的增加, 水头逐渐增大。工作水头最大达22.898 m。

2) 假设状态二。

变率K1=1 m/h, 对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阀门工作有影响, 最大工作水头22.927 m。变率K1=0.8 m/h, 对第三、第四、五次阀门工作有影响, 最大工作水头达22.94 m。

3.2.3 上游水位173 m, 下游水位65 m, 船闸五级运行

1) 假设状态一。

2种变率对第四次阀门工作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2.698 m。

2) 假设状态二。

2种变率对第四、第五次阀门工作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2.74 m。

3.2.4 在上游水位151 m, 下游水位65 m, 船闸四级运行

1) 假设状态一。

2种变率均对第五次工作时略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22.618 m。对其它运行闸次没有影响。

2) 假设状态二。

2两种变率均对第五次阀门运行略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22.668 m。

3.2.5 在上游水位152 m, 下游水位65 m, 船闸四级运行

1) 假设状态一。

2种变率对第三、第四次工作时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2.868 m。

2) 假设状态二。

2种变率均第三、第四、第五次工作时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2.987 m。

3.2.6 在上游水位152.4 m, 下游水位65 m, 船闸四级运行

1) 假设状态一。

变率K1=1 m/h对整个调峰过程都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22.954 m。变率K1=0.8 m/h对第二、第三、第四次工作时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2.968 m。

2) 假设状态二。

变率K1=1 m/h对第二、第三、第四次工作时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22.987 m。变率K1=0.8 m/h对第三、第四、第五次工作时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3.018 m。

3.2.7 在上游水位153 m, 下游水位65 m, 船闸四级运行

1) 假设状态一。

2种变率均对整个调峰过程的运行闸次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3.118 m。

2) 假设状态二。

2种变率均对整个调峰过程的运行闸次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3.168 m。

3.2.8 在上游水位154 m, 下游水位65 m, 船闸四级运行

2种状态、2种变率均对整个调峰过程的运行闸次有影响, 工作水头最大达23.418 m。

4 结论与建议

1) 船闸五级运行, 上游水位在175 m时, 电站的调峰对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的影响较大, 在整个下降过程中, 时间越长, 工作水头增加量越大, 最大值可达23.127 m, 大于设计值0.527 m。上游水位低于173 m时, 电站调峰时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不超过设计值。

2) 船闸四级运行, 上游水位152.4 m时, 电站的调峰对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有较大影响, 在调峰水位下降过程中, 时间越长, 工作水头增加量越大, 最大值可达22.968 m, 大于设计值0.368 m。上游水位低于151 m时, 电站调峰时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不超过设计值。

3) 在调峰下游水位下降过程中, 闸次间隔时间直接增大对六闸首阀门水头的影响, 175 ~65 m水位组合, 调峰后第一次开阀影响较大, 闸次间隔时间长比间隔时间短高0.11 m。

4) 根据初步分析研究, 三峡水库按日变幅3 m, 最大小时变幅1 m, 三峡枢纽调峰时, 三峡船闸六闸首工作阀门水头可能超过设计值, 建议有关单位深入研究其影响程度及相应的对策。

摘要:三峡船闸六闸首阀门设计工作水头为22.6 m。在建立三峡上下游水位与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关系模型基础上, 对三峡枢纽调峰对六闸首阀门工作水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发现三峡电站调峰下游水位日变幅3 m, 在某些上下游水位组合条件下, 调峰过程中六闸首阀门的工作水头可能会超过设计水头, 建议深入研究其影响程度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三峡枢纽,调峰,六闸首工作阀门,运行水头,影响

参考文献

[1]曹广晶, 蔡治国.三峡水利枢纽综合调度管理与研究[J].人民长江, 2008, 39 (2) :1-3.

[2]曹光荣, 曹仲.三峡船闸的运行管理[J].水利发电, 2009, 35 (12) :51-53.

篇8:《三峡》说课稿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 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是: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

《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故此拟采用讨论法教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在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生诵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三、 教学辅助手段:

用幻灯片演示三峡风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

1、导课

由主席诗词导入,自然过渡到三峡,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三峡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整体感知

让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读整体感知课文,体悟文章的情感。教学中引导学生划分句子间的停顿,读懂句子。着重体现《新课标》“在教学中尤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3、 研读课文

通过抓写山、水的关键字,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篇9:三峡说课稿

1、知识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能力目标:

(1)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写作能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5、情感目标: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了解一天中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三)教学方法:开放式合作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经来临,哈尔滨的秋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哈尔滨的秋天是美丽的,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一看。

2板书课题,播放三峡美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欣赏了三峡的秋景,你有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1、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交流问题,师生、生生互评。

四、练读,深入体会三峡秋天的美。

1、这么美的三峡,这么美的语句应该怎样去读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课文。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4、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三峡景色的美。(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

五、你是小导游:

假如你是一个导游,你怎样向你带的游客们介绍三峡秋天的美景呢?

小导游介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六、知识拓展:

作者将这么美的三峡景色写了下来,让我们读了如临其境,你想不想把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的一处美景写下来,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呢?(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介绍。

篇10:《巴东三峡》说课稿

首先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游踪,了解结构,抓住景物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多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3、德育目标: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线索和结构,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难点:引用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从游踪、线索、文章结构、景物特点、写景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本篇游记。

因为本文体裁属于游记,这种体裁学生首次接触,因此要向学生介绍这一文体及特点。

游记:一种叙事散文,主要记叙游览途中的所见所闻。

特点:

1、散文的一种;

2、以描写、记叙为主,并兼有抒情、议论;

3、交待游踪,抓住景物特点,做到情景交融。

在导入这一环节,我是借助学生在初一上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郦道元的《三峡》导入本课的。

至于本课作者、出处、字词这些基础内容仍然是需要向学生重点介绍的。

接下来在教师范读,学生散读,齐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找到标志作者游踪的词语,可提示学生到段首句中寻找,并指明作者的游踪是逆流而上的。

游踪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巴东、秭归巫峡瞿塘峡夔门(逆流而上)

在学生掌握了游踪的基础上,不难概括出本文的线索——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

下一个环节中,借助刚才的游踪与线索,让学生为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可以游前,游时,游后为划分的依据。

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总述三峡山水的险恶形势。

第二部分(3—9段)描写作者游览三峡的所见所闻。

第一层(3—6段)游览西陵峡经过。

第二层(7、8段)游览巫峡经过。

第三层(9段)游览瞿塘峡经过。

第三部分(10段)描写船泊后作者的轻松心情,反衬三峡的险恶。

这篇文章之所以被收入到《中华百年游记精华》,我想除了因为它清晰的游踪线索和分明的结构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作者在写景中运用多种技巧。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1、抓住景物特点;

2、引用等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3、以心情描写衬托景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这个画面是本课的板书,主要依据文章结构设计的。

板书:巴东三峡

第一部分(1、2段)总述三峡山水的险恶形势。

第二部分(3—9段)描写作者游览三峡的所见所闻。

第一层(3—6段)游览西陵峡经过。

第二层(7、8段)游览巫峡经过。

第三层(9段)游览瞿塘峡经过。

第三部分(10段)描写船泊后作者的轻松心情,反衬三峡的险恶。

最后,根据课后习题稍加改变设制了以下几个练习,分别以填空、填表、简答的形式对课上内容加以巩固。

作业练习

1、作者电宜易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2、作者抓住了西陵峡、巫峡、瞿塘峡山水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的?

3、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典故,并把他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试分析他们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

以上是我对《巴东三峡》这课的粗浅理解,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11:《长江三峡》的云雾描写

统观全篇, 我们不难发现, 作者在描绘瞿塘峡和巫峡的同时, 也运用了不少笔墨在描绘云雾。现在, 我们就一起来穿越那茫茫的云雾, 拨开神秘的面纱, 感受一番云雾之美。“江津号”经过瞿塘峡时, 时间是从天刚微明到八点二十分, “江津号”开始启碇, 一段瞿塘峡的旅行开始了, 这一路除了眼中看到的山与水之外, 就是这多变的云雾了。“江随壁转, 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 像横着一条金带, 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天虽已微明, 但天空只露出一片阳光, 加之是在水面之上, 湿气很重, 微弱的光线还不足以穿透浓浓的云雾, 因而四面可见度很低, 眼前一片“云海茫茫”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此时, 我想在体验瞿塘峡的雄奇之美时, 这种茫茫的朦胧之美不正是美的另一种格调吗?是不是也有着一种与从不同的审美体验。跟着“江津号”继续行驶, “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 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 峡顶上一道蓝天, 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 一注阳光像闪电那样射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 但阳光还没有降临”。原先的一片金色阳光已变成像闪电般的阳光直射下来, 迷茫灰沉的云雾在光的冲击下, 突然褪去了深沉之色, 着上了银亮之装。尽管阳光并未完全降临, 但云雾的色彩已发生了变化, 由朦胧的灰色美转向了银亮之美。“这时, 远远的前方, 层峦叠嶂之上, 迷蒙云雾之中, 忽然出现一团红雾。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 真美极了, 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云雾怎由白色骤然变成了红色, 顿时, 这红雾让人备感疑惑, 简直是太出人意料了, 不急, 我们再往下看,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 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 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 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这时, 再看这红雾的确在情理之中了。我们不禁会发问, 为什么作者偏偏在此时把笔锋斗转, 将云雾着成红色的色调?我做了一些思考, 个人认为除了是现实场景的真实再现外, 还有另一层意蕴包含其中。众所周知, “红色”代表着火热、炽烈和激情, “江津号”行至此, 已经让作者领略了瞿塘峡的山美、水美、雾美, 作者此时的心情应该是相当的愉悦,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激动之情。这种心情用红色来体现不更妙哉!并且本篇写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三年自然灾害下, 那样的时代很多作家用笔在呼唤一种斗志和激情, 而红色与本篇的主题“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正好十分吻合。这红色的云雾经过作者一番描绘骤然变得如此富有活力, 呈现出一派火热之美, 让人为之震撼!

仅仅航行在瞿塘峡这一段, 我们便被文章中第二大主角云雾的美所深深触动, 赞叹不已。我们随着“江津号”又穿越到巫峡之中。“抬头望处, 已是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 下面浓雾滚涌上去, 云蒸霞蔚, 颇为壮观”。好一个“云蒸霞蔚”, 仿佛置身于巫峡之中, 独享着一派灿烂绚丽。虽然在八点二十分时, “江津号”已进入到一片晴朗的金黄色的朝晖之中”, 但船行到更曲折迂回的巫峡时, 特殊的地形, 使得江面上的水汽更多, 湿气更浓, 浓雾从江面上不断滚涌上去, 填充了原本朝阳普照下的澄澈上空, 映衬着上面垂照下来的阳光, 呈现出灿烂绚丽的景象, 说它是壮丽之美未尝不可!“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的云雾交织一处, 数步之隔, 这边是阳光, 那边是云雾, 真是神妙莫测!”阳光愈来愈强烈, 衬托着乳白色的云雾, 让其愈发的变幻莫测, 散发出一种神奇之美。此时此刻, 我想看到此番景象的人必定会竖起大拇指不由地称赞一句:“妙极了!它的美一点也不逊色于巫峡。”作者的这番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一幅色彩缤纷奇特瑰丽的景象,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白羽写景状物的妙笔。

篇12:《三峡》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基本上是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古代散文和诗歌。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感受古代诗文的美;激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三峡美,《三峡》更美,这既是自然的伟大,也是作者的匠心,更是文字的魅力。学习经典古文,重在品味、欣赏和积累。通过学习,既要让学生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也要让学生领悟到祖国语言之美。整堂课以寻找美、发现美、品味美和积累美贯穿始终,让学生始终沉浸于美的氛围之中。`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味语言、赏析感情、背诵积累、拓展写作等方法进行教学。学习本篇文言文需注重知识的内引外延,因此课堂上安排了读一读、品一品、赏一赏、背一背,课后安排了写一写这些环节,重点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学生讨论热烈,发言踊跃。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如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

当然,“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共鸣”。因此教读这篇文章,除了创设情景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三峡》一文构思巧妙,用词精准,特别是能准确的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要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还得引导学生品析语言,品析文中一些概括力很强的词语等,以及多种修辞的运用。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三峡的图片,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学生学习《三峡》发现三峡美的兴趣。第二步、读一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美;

2、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节奏、根据注释读顺文意;

3、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检查阅读效果。(重点字词的读音、意思,句子的停顿)

这一环节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性。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到此要点评小组,公布目前排在榜首的小组,同时激励其他小组。

第三步:品一品。领略美景,揣摩文章写法 在充分朗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了两个问题,分别针对“美景三峡“和”文章《三峡》”

1、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______”说一句简单的话。感悟三峡风景之美。(“小组接龙”的形式。每小组一次机会,顺序不限。)

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

壮美

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

三峡的秋:

凄凉

凄美

2、用“《三峡》美,美在______________”说一句话。感悟《三峡》语言之美。(“你追我赶”想说就说,展现自我。不限顺序,不限次数。)

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文字投影):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例如:《三峡》美,美在描写上运用了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延绵,隐天蔽日的山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作比较手法,突出水势湍急、迅疾。

本文描写生动,写“湍”用

,写“潭”用

,写“柏”用

,写泉用

。修辞手法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教师小结: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精准的描写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峡的美。第四步:赏一赏。

“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文章感情的把握。地势的险要造就了三峡美景,而在此生活着的渔民们的生活是凄凉的。

欣赏歌曲《三峡人家》比较一下:文章结尾渔者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这句歌中蕴涵着的气氛与这首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否相同? 《三峡人家》歌词如下: 红艳艳的桃花映彩霞 桃花深处是我家

新门新框新梁新柱新砌的砖墙新盖的瓦 一半在豫中一半在豫下

山歌伴着江水流一路到天涯 一路到天涯 青翠翠的梯田连碧波 梯田到头是我家

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变上了苞谷种上了它 富饶的三峡美丽的农家

小镇伴着细雨飞春色满三峡 春色满三峡 春色满三峡

(多媒体展示《三峡人家》歌词,并播放蒋大为所唱歌曲)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教师明确:意境不一样。文章中渔歌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侧面描写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写的是旧社会三峡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新中国成立后三峡经过治理三峡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歌曲《三峡人家》节奏轻松明快,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喜悦,高兴之情。

这一环节通过感情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三峡,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五步、背诵课文

郦道元用地理学家的丰富游历和散文家的风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确实精妙至极。这样的美文,我们理应先睹为快,先背为幸啊。同学们,让我们轰轰烈烈的读起来,背起来:

我们先请4位同学试背一遍,每人背一小段,其他同学可以小声的和背、其背、吟诵。第六步、尾声(边展示幻灯片“ 三峡工程图景”边讲述)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看: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观。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第七步、知识的拓展

布置课后练习:写一写

1、历代文人对三峡有过很多的赞美,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描写三峡的诗歌欣赏,并抄写下来。

2、以“美在滨海”为题写一篇随笔。(幻灯片“滨海风光”)三峡是美丽的。其实我们身边也有美丽的风景,我们生活的滨海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下面请欣赏屏幕上滨海的优美景色,学习郦道元的写景的手法,写一篇短文来展示我们滨海的美。

这一环节很重要,如果有时间可以放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就只能放在课后了,但它的意义远不是一道练习题那么简单,我设计的这道作业题,除了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学生语言积累和实际运用知识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

上一篇:语言文字国旗下讲话篇下一篇:在新常态下展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