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的诗词名句

2024-05-25

三峡的诗词名句(精选16篇)

篇1:三峡的诗词名句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楚江巫峡冰入怀,

虎豹哀号又堪记。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

寒刮肌肤北风利。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安所归。

篇2:三峡的诗词名句

【相和歌辞·楚妃叹】

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遥在云梦林。江南雨多旌旗暗,

台下朝朝春水深。章华殿前朝万国,君心独自终无极。

楚兵满地能逐禽,谁用一身继筋力。西江若翻云梦中,

麋鹿死尽应还宫。

【前苦寒行二首】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楚江巫峡冰入怀,

虎豹哀号又堪记。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

寒刮肌肤北风利。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安所归。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相和歌辞·铜雀妓】

魏王铜雀妓,日暮管弦清。

一见西陵树,悲心舞不成。

【巫山高】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

篇3:古诗词名句积累的策略

首先, 要研究揣摩小学课本中古诗文的选文标准。

一般而言,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 都需遵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小学课本的选文标准一般是规范、简易, 富有童趣, 注重情感, 饱含教育意义。其实, 历代对于诗词教育都极为重视。孔子用《诗三百》作为教材, 以此激励、教育弟子。对此, 孔子的认识非常鲜明:“小子, 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现在的小学教材也是如此, 在编排中始终遵循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 年) 》的理念与要求, 注重启蒙式的教育。所以, 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韵律生动、朗朗上口、浅显易懂, 而且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去体会古诗词中深蕴的情思, 体悟独特的语言美、悠久的文化美、兼融和善的人文精神。为此, 我们在选择、拓展课外古诗文积累材料时, 也要向这个标准靠拢, 这样, 才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 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为人生积蓄情感, 为将来积淀思想, 为作文提供素材, 让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流汇聚成情感、思想的大江大河。

其次, 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在《训蒙大意》中, 王阳明这样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必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故凡诱之歌诗者, 非但发其志意而已。”古诗词的教育功能非常丰富, 它涵盖智育、美育、德育等各个层面, 对语言表达、陶冶情感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独特的效果。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义理与深刻的教化并非现代文而能取代, 所以, 通过教师的选择和设计, 把古诗词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各种功能开发出来, 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最后方法是教师的声情并茂。教师能够把古诗词选好、教好, 教时声情并茂, 陶醉其中, 让学生身处其境, 感同身受, 那么, 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生。只不过, 教师要做到这一点, 除自身的情感积淀、教授方法之外, 所选内容是否与小学生认知特点相一致, 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所以, 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首先要从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入手。这样, 选择了有学味、有教劲的句篇, 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的设计, 在读、析、品、诵中让古诗词句的启蒙教育等功能毕现。

第三, 分类积累, 给学生以梳理、归纳的初步方法。

古诗词句中, 写景的情景交融, 状物的借物抒怀, 抒情的袒露胸臆, 寓理的议论至深。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分类积累, 形成初步的梳理、归纳印象。大体上,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积累。一是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的, 如:“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杨柳岸, 晓风残月”“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等等。二是意蕴深厚、回味无穷的, 如:“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三是情感沛然、撩人心绪的, 如:“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

篇4:诗词名句的妙用

诗词名句最大的作用就是运用到作文中。在高考作文中有文采,充满文化底蕴的文章往往得到青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诗词的精彩运用就是很好的方法。

1.以诗词名句为题目,警醒明确

由于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所以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月是故乡明》《为有源头活水来》《无心插柳柳成阴》《万紫千红总是春》等。

2.以诗词名句开头或结尾,引人眼球

文章开篇就引用古诗文中的丽词名句,它往往一下子展示出作者的才华与个性,吸引住读者,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乐观》一文的开头: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就是对于诗词名句的灵活化用。

而在收尾处引用诗词名句,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比如《谈骨气》: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3.文中内容多引用或化用诗词名句

比如:微寒的春夜或萧瑟的冬天,沉寂的雨夜或喧闹的街头,宁静地独处或结伴同游,常常不经意间便想起了他们——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放翁,“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2004年海南考生《作家们的故事》)本例中诗词名句修饰的是人物的名字,使得名句、诗人相映生辉,更现诗人的神韵、风采。

由此可以看出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作文的品位与档次,充实文章的底蕴。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也就是说诗词名句在关键处用上那么几句,就可成为全篇的警策。所以在作文中运用诗词名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旨,明确中心的作用。

篇5:三峡的诗词

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

篇6:三峡的诗词

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何山无暮雨,彼雨亦苍茫。

宋玉恃才者,凭云构高唐。自重文赋名,荒淫归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

篇7:三峡的诗词

秋猿嗥嗥日将夕,红霞紫烟凝老壁。千岩万壑花皆坼,

但恐芳菲无正色。不知今古行人行,几人经此无秋情。

篇8:新闻标题引用古诗词名句浅析

中国五千年来, 古典著作浩如烟海, 无数文人、墨客吟诵的浩繁的诗词名句, 流传甚广, 人们受益非浅。几年来, 在新闻实践中, 在编排与制作广播的新闻标题过程中, 我们认为:古诗词名句为我们制作广播新闻标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活化了新闻标题的老面孔、老调子、老模式。

新闻标题引用古诗词名句, 一般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就是把古诗词名句原封不动地拿来做标题。

比如:“春城无处不飞花”这是某家电台的一则消息的标题。它引自唐朝诗人韩翃《寒食》中的诗句, 起首两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他描写春天的美丽风光, 到处都是绽放迷人的花朵, 而这则消息用它作标题, 是说城市街旁的杨树花纷纷扬扬, 构成一种自然风景, 比喻贴切。但作者对它造成了如阻挡视线, 影响环境卫生等弊端, 似乎又显得无可奈何。

一广播刊物上刊登一幅摄影作品, 用“小桥流水人家”作题。照片上, 农房前的一座小桥下, 小河在涓涓流淌, 遍野的鲜花、野草吐露着芳香, 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这里引用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画面色彩鲜明, 语言音节和谐, 平仄相间, 音韵抑扬之美, 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请听电台这样一篇通讯的题目, 《稻花香里说丰年》, 它引用了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前半句。通讯说的是某县加大科技、物质投入, 在废弃的盐碱地里开垦出稻田, 那一望无际、长势喜人的稻浪, 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景, 作者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引用这句名句作题, 形象生动, 给听众形象上的启发。

直接引用古诗词名句的标题, 人们运用的最多, 不胜枚举。如“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引自曹雪芹的《红楼梦》、《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一枝红杏出墙来》引用宋朝叶绍翁《游园不值》等等。

运用古诗词名句作题, 就在于他文辞冼炼、辞藻优美, 富有诗情画意, 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既给主题增加色彩, 又可强化主题。另外古诗词名句为大多数人所熟悉, 一旦用它作标题, 可吸引听众听下去, 为文章增添魅力。

借鉴古诗词名句作题, 首先需要弄清原诗的意思, 然后再看它是否符合所表达的内容。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就是不照搬照抄, 根据文章的内容, 在原诗上略有改动, 使之切合文意, 或使其富于一种新意。

如一家广播电台对河北恒利集团公司创名牌的述评报道, 题目用《业不惊人誓不休》, 就是间接引用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的诗句, 这首诗前两句是“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本是用来形容写作态度严谨, 精益求精的。这则标题把“语”改成“业”, 把“死”改成“誓”, 是说从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河北恒利集团, 为了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用不到目的不罢休的英雄气概, 创造了如“康必得”等许多大家熟知的名牌。

“本是同鞋生, 相踩何太急”这也是某电台的一篇报道的题目。这则标题借鉴的是曹植七步诗中“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里把原文换成“鞋”和“踩”, 符合题意, 引用的很恰当。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吸引听众听完全文, 之后, 才知道是作者由宁波鞋子大战引发的反思。

间接引用古体诗词名句作标题, 要善于推陈出新, 这样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紧扣听众心弦。

请看这样一篇批评性报道的题目:

“易燃蜂窝煤千呼万唤出不来”

这里间接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人家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 而易燃蜂窝煤是出不来, 这则标题是反其意而用之, 把原诗意思彻底推翻, 势必使听者有听完全文的欲望, 听完恍然大悟, 对官僚主义憎恨不已。

间接引用忌“滥引”,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分内容, 为标题的形式美一概引诗入题, 导致牵强附会。二是为猎奇而使标题半古半今, 令人生涩难懂。三是把原诗改的面目全非, 甚至文不对题, 令人贻笑大方。

篇9:古诗词名句积累的策略

首先,要研究揣摩小学课本中古诗文的选文标准。

一般而言,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需遵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小学课本的选文标准一般是规范、简易,富有童趣,注重情感,饱含教育意义。其实,历代对于诗词教育都极为重视。孔子用《诗三百》作为教材,以此激励、教育弟子。对此,孔子的认识非常鲜明:“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现在的小学教材也是如此,在编排中始终遵循《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的理念与要求,注重启蒙式的教育。所以,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韵律生动、朗朗上口、浅显易懂,而且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去体会古诗词中深蕴的情思,体悟独特的语言美、悠久的文化美、兼融和善的人文精神。为此,我们在选择、拓展课外古诗文积累材料时,也要向这个标准靠拢,这样,才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积累更多的古诗词,为人生积蓄情感,为将来积淀思想,为作文提供素材,让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流汇聚成情感、思想的大江大河。

其次,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在《训蒙大意》中,王阳明这样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必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古诗词的教育功能非常丰富,它涵盖智育、美育、德育等各个层面,对语言表达、陶冶情感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独特的效果。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义理与深刻的教化并非现代文而能取代,所以,通过教师的选择和设计,把古诗词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各种功能开发出来,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最后方法是教师的声情并茂。教师能够把古诗词选好、教好,教时声情并茂,陶醉其中,让学生身处其境,感同身受,那么,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生。只不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除自身的情感积淀、教授方法之外,所选内容是否与小学生认知特点相一致,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所以,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首先要从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入手。这样,选择了有学味、有教劲的句篇,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的设计,在读、析、品、诵中让古诗词句的启蒙教育等功能毕现。

第三,分类积累,给学生以梳理、归纳的初步方法。

古诗词句中,写景的情景交融,状物的借物抒怀,抒情的袒露胸臆,寓理的议论至深。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分类积累,形成初步的梳理、归纳印象。大体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积累。一是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的,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杨柳岸,晓风残月”“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等。二是意蕴深厚、回味无穷的,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三是情感沛然、撩人心绪的,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学习就是这样,积累的多了,知识就会像源源不断的活水,就会使人的心境像池塘那样明亮,富于智慧。之所以说在小学阶段重视古诗词句的积累,原因也在这里。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厚厚地积。学生积累的多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厚积而薄发,无论说话、写作或是工作,喷涌而出的快意才会多呢。

篇10:夏天的诗词名句

1.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 杜甫 (唐) -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3.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 秦观 (宋) - 《三月晦日偶题》

4.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 王安石 (宋) - 《初夏即事》

5.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 (南北朝) - 《游赤石进帆海》

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9.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1.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12.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3.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4.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15.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6.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宋·陆游《初夏绝句》

17.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18.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19.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篇11:春天的诗词名句

春天,它饱含着温情,悄悄地来到了人间.让我们在诗词名句中感受它的.美好吧!

1、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2、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唐·李白《春思》)

3、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唐·李商隐《春雨》)

4、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曲》)

5、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6、燕燕飞来,问春在哪里,惟有池汤自碧。(宋·姜夔《淡黄柳》)

7、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8、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刘方平《代春怨》)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3、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日游湖上》)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5、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1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唯《鸟鸣涧》)

1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22、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2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2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2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题大林寺桃花》)

2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

3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3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3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诗经·小雅·出车》)

34、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5、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37、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38、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9、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40、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4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42、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43、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44、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45、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46、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47、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48、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49、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50、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51、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

52、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53、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54、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55、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史记·秦始皇本纪》)

5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7、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58、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唐·杜甫《春运》)

59、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60、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6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62、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63、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6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6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6、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唐·杜牧《叹花》)

67、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68、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李商隐《无题》)

69、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宋·韦庄《菩萨蛮》)

篇12:李白的诗词名句

1、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4、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6、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

7、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8、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9、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1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7、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9、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20、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2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6、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2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2、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3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3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6、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3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8、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3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1、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4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43、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

44、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45、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46、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4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48、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0、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5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2、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5、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5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9、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60、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

61、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6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篇13:诗词拾趣 爱国诗词名句撷趣

一、 哀忧国之情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 植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 白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唐】陈子昂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 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棺。【宋】陆 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清】梁启超

浊酒难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近代】秋 瑾

二、 坦报国之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 植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唐】杜 甫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 参

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唐】张 籍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 游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 谦

人生宝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

三、 发保国之誓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三国】王 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 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 飞

扶衰忍冷君勿笑,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 游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张家玉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清】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篇14:风的诗词名句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其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梅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

—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

—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李白《山人劝酒》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陈与义《襄邑道中》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篇15:诗词的名言名句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黎志远《汉阳舟次》

4、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5、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7、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0、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11、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1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3、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4、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

1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6、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7、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18、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2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陈亮《三都乐》

23、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24、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2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26、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

2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9、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3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31、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34、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5、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3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7、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38、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39、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40、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释文向《过苕溪》

41、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行》

4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3、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4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46、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49、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1、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52、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5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54、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55、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6、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5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5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5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61、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戏赠友人》

6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6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6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6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6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6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0、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7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7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7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74、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7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7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7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79、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8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8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8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83、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赵翼《论诗五绝》

8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85、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86、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

8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篇16:风的诗词名句

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2、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8、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9、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16、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1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8、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9、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20、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2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22、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23、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2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2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6、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27、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8、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2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30、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3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3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3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3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4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4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4、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4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7、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9、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50、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51、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52、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5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5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5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6、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佚名《西洲曲》

57、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58、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59、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山人劝酒》

60、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61、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62、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63、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6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6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7、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8、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陈与义《襄邑道中》

69、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上一篇:值周教师分工及职责下一篇:如何正确诵读本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