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的笔记600字

2024-04-13

三峡的笔记600字(通用12篇)

篇1:三峡的笔记600字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长江三峡的心得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游长江三峡的心得600字一

还记的去年暑假的时候,妈妈带着我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了美丽的长江三峡。

在路上,妈妈对我说:“你知道吗?长江三峡分为三个峡区,分别是巫峡、瞿峡、和西陵峡,简称三峡。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长二百零四公里,是中国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我听了妈妈的介绍后恍然大悟,原来长江三峡是由三个峡谷组成的啊!

一下车,我和妈妈迫不及待的赶往“三峡人家”。突然,我听到了锣鼓喧天,哭声一片。正当我疑惑不解时,导游开口解释道:“我们的正前方,是土家族的婚嫁表演。土家族的姑娘和我们汉族的姑娘出嫁时大不一样,我们是要笑,他们却要哭。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是一门传统技艺。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以前吧,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现在,哭嫁仅在偏僻的山寨还有此习俗。土家族姑娘出嫁时一定要会哭,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称俊媳妇。”

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我吃完早饭,站在房间里透过窗户向外遥望,只见两座山间飞架着一座彩虹桥,犹如一条蛟龙缠绕在两座山上,气势如虹。我低头望着江面,江水滔滔,时而风平浪静,好似一面镜子。时而波涛汹涌,卷起层层浪花,看着眼前的景色,我禁不住想到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朝辞白地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短短的两日游结束了,美丽的山峡景色让我恋恋不舍,真希望,我长大后,当个导游,游尽祖国的大好河山。

游长江三峡的心得600字二

长江三峡以其秀丽的山水,险峻的峡谷,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闻名世界!这个十一长假,我也有幸饱览了三峡美丽的风光。

我们乘坐的游轮沿江而上,依次经过了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两岸全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缠绕在山顶的云雾,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两岸的悬崖峭壁、古栈道遗址和山顶的悬棺,让人称奇不以。最有趣的是调皮的猴子在树梢上跳来跳去。

今天我们游玩的最后一站是历史文化名城—白帝城。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留下了著名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到达白帝城的时候已是夜晚了。但在各种彩灯照射下的白帝城显得更加神秘多姿。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刘备托孤:传说三国时刘备兵败至此,在他病重时将自已的儿子托付给军师诸葛亮。那一座座神态逼真的雕像仿佛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接着,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千年悬棺。悬棺就是把木头挖空后然后把尸体放进去的。至今里面的尸骨依然保存完整。悬棺到底是怎样放进悬崖峭壁里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据科学家推测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方法是沿着山腰的石壁凿洞,然后在洞里插进木头,再往上铺木板,顺着木板向上走,把悬棺放入石洞内。第二种方法是在山顶上用绳索把人吊下来在半山腰凿洞,再用同样的方式把悬棺吊下来放入洞内。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让人叹为观止,让人佩服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和勇气。

接着我们又游览了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和碑文,直到天色很晚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登船返回。这次的游览不仅让我欣赏了三峡的秀丽风光,更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外游客来三峡旅游。

游长江三峡的心得600字三

您从雪山走来,……您向大海奔去……您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您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很小就听过这首赞美长江的歌,我一直想去看看长江,看看那驰名中外的三峡。三峡大坝蓄水以后,我又盼望着去观看那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7月11日,我终于投入了长江的怀抱。

晚上7点,我和妈妈踏上了“三峡移民号”游轮,只听汽笛一声长鸣,“三峡移民号”游轮启程了。游轮离开了金洋码头,向西陵峡谷驶去。我和妈妈来到甲板上,宜昌城渐渐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一阵阵山野的气息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山峡大坝蓄水后,水深已从66米上升到了135米,大坝以西400里内,海拔135米以下的数千城镇被淹没在滔滔江水中,虽说不少古镇和景观已被淹没,却又有另外一番景象,傍晚的江面上飘着一层薄雾,山光水色俱是一片朦胧。

不知不觉,游轮已经驶到了有长江第三跨美誉的西陵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总跨度400多米,却没有一坐桥墩,它是一座用现代最先进技术建造的斜拉桥,每个桥头堡有185米高。入夜的西陵长江大桥,灯火通明,就像银河落在江面,美丽而壮观。

刚从甲板回到船舱一会儿,就听到广播里通知要过船闸了。三峡大坝的船闸是一定要去看的,这是三峡蓄水后的一大景观。我和妈妈再次来到甲板上,哇!所有要过闸的轮船的甲板上都站着等待观看过闸盛况的人们。三峡大坝的船闸是双线五级,它是将一坐山劈开建成的,通过五级船闸,下游的船就会被提升100多米高。我看着这些缓缓驶进船闸里的大轮船,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被提升起来的,于是,我去向导游阿姨请教,终于弄明白了船闸的原理。这时,进闸的门关闭了,开始向船闸里注水,短短十几分钟,船闸里的水位就提高了近二十米,船被提升到规定的高度后,出闸的门打开了,第一级船闸里的船便慢慢的驶入了第二级船闸。……经过两个半小时,我们终于过完了四级船闸,大轮船在被提升了近80米后,告别西陵峡,向长江上游驶去。

游长江三峡的心得600字四

今天,是我校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我们在导游引领下,从市区驱车约一个小时,来到了著名的三峡大坝所在地——宜昌市三斗坪中堡岛。

首先我们经过西陵大桥来到位于三峡大坝右岸下游的截流纪念公园,公园里展示当年三峡截流施工场地的遗迹、截流时从江底捞起的形状各异的古石和使用过的大型机械,还有从被淹的三峡库区移植来的珍稀古树,进入千里三峡纪念馆,一幅巨型画卷吸引住我,它真实记录了截流之前千里三峡的秀丽风光。

我们来到公园里的亲水平台,一条条水柱好像大坝泄洪时喷出的水柱,不时变换着形状,我们尽情地在这里戏水。

我们来到公园里正对泄洪口的江边,我听到巨大的泄洪声和惊涛拍岸声,水雾随风飘来,带来阵阵清凉。

然后我们来到三峡大坝最高观测点——坛子岭,这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很多外国游客。

在坛子岭,我看到一块牌子,上面介绍:三峡工程坝顶高程185米,坝长2309。47米,正常蓄水位高程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

我们站在坛子岭观景台俯视,三峡大坝的景观可一览无遗,大坝、平湖、船闸、西陵大桥尽收眼底。三峡大坝就像银色的巨龙横卧江中,奔流不息的长江水在这里被截流。坝上是平静的湖水,坝下是波涛汹涌的激流。大坝正在泄洪,坝上的洪水经过大坝的泄洪孔喷射出来,气势如虹,场面非常壮观。顺着江水奔流的方向往下看,一条帮助过往船只过坝的五级船闸导航渠出现在眼前,它与大坝、河流构成一个三角形,坛子岭就在三角形内。

最后,我们来到185观景台,这里的高度与大坝的高度齐平,所以这里叫185观景台,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高峡平湖,大坝有武警守卫,湖面上烟雾弥漫,远处隐约可以看到屈原的故乡—秭归县城和湖中的小岛。

这一切都被我们用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来。一天快乐的三峡大坝游结束了,但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和它周围的美丽风景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

游长江三峡的心得600字五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涂。”毛主席气势磅礴的诗句,描写的是屹立在武汉市龟蛇二山之间的、雄伟壮丽的武汉长江大桥!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难以逾越的天堑。三国时,曹操的百万大军被这道天堑阻隔而惨遭败绩。建国时,全国最主要的铁路大动脉平汉线和奥汉线,只能一端在汉口,一端在武昌,隔江可望而不可及,在长江上架设一座桥梁是我国人民多年的愿望。这愿望终于在1957年10月15日实现了,一道彩虹凌空飞跨大江——武汉长江大桥胜利竣工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建国初期国家在湖北省进行的一项伟大的工程,实际总投资1·38亿元。在大桥的建设中,曾得到前苏联技术专家的大力协助和支持,首创了新型的管柱基础结构,使水下的桥墩修建工作全部在水面上进行。这一创举止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后的大型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整个大桥工程从1955年9月动工,到1957年10月建成通车,仅用了一年零三个月。

建成和的大桥,全长1670米,正桥长1156米,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武昌岸引桥在长128米,大桥梁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桥,面宽18米,设有4个车道,两侧各有2·25米宽的人行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整个大桥外观雄伟壮观。

游长江三峡的心得600字

篇2:三峡的笔记600字

美丽、神奇的三峡,我终于有幸走进你,让我领略了你那梦幻般的风姿!

你的雄伟壮观让我惊叹不已。绵延七百里的巍峨群山,显示出你的峻峭与挺拔,你那隐天蔽日的气势更让人无比的敬畏,你仿佛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中华大地上,向世人展示着你的`雄健与飘逸。你仿佛伸出铁一般的胳膊将滔滔江水揽于怀中。或陡峭,或险峻,或秀丽,你都能让人心驰神往。汹涌澎湃的长江水一泻千里,宛如巨龙咆哮着一路东去,更增添了你的生机与活力。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那宏伟的跨世纪工程——三峡大坝,滚滚长江这头魔兽在这里得到驯服,高峡出平湖不再是梦想。它是中华民族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豪情壮志。

你的秀美与神韵让我流连忘返。走进“三峡人家”,徜徉在林荫道上,山上青葱翠绿的树木,沿途错落有致的亭子,江上朦朦胧胧的烟雾,远处古朴典雅的建筑,所有这些旖旎的风光都让人赏心悦目。龙进溪更是大自然浓墨重彩的杰作。这里景色秀丽,处处如画,富有神韵,正所谓“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高山有好水,龙进溪的水异常清澈,正如郦道元所云“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里的水也似乎异常温柔多情,她总能醉倒一个个的游人,更何况漂亮的土家族“么妹”正坐在船上和你招手致意呢!情膺瀑和黄龙瀑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玉皇大帝派九条龙下凡视察大禹治水的情况,小白龙来到三峡这一带,路上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相恋了。小白龙因留恋这里的风光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从此不再返回天庭。玉帝知道后,极为震怒,于是派小黄龙等前去捉拿小白龙。他们强行拆散这一对情侣,姑娘留下伤心的泪水,接着她变成一只鹰前去救白龙。小黄龙被二人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不再捉他们回去,他自己撞死在悬崖上,于是化成了黄龙瀑,姑娘和小白龙化成了情膺瀑。从此两条瀑布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

篇3:游三峡作文600字

临着山下,永远只是那一片灰色的绿,绿中的灰,就像南国的画风一样,正因为是那种灰色,才映出了那绿意。绿没有尽头没有一丝遗憾,仿佛那仓促的信仰。而我,总是想看看那青山底下最后的一点绿意,但是,徒劳无功,视野总是比不上山的旷达,眼前却是一片仓促的颜色。每一秒钟都是一次震撼,让我如何才能安定,在这与三峡的初夜中。

轻雨、小风、薄雾。三峡用她最文雅的方式迎着我们的到来,那我又怎能无动于衷呢?嶙峋的山壁,像一位位诗人的脸庞,这分明是岁月的见证。方才几分钟而已,不觉已经几千年。幸好山壁上有那么几丝绿意,使那诗人能得到几年青春,也增添了几分诗意。

随后,我们又踏上了那小小的船,荡漾在水的清澈中。

水是绿的,但又不仅仅是绿色,还有被那清晰朦胧的山雨所染成的蓝色,这种蓝色是那样难以记住,却又难以舍弃,这叫我如何是好。只知道起的是蓝,伏的是绿。绿在无尽处,蓝在白云间。这骨子里的绿色是这江水的灵魂,白色的山壁是这江水的清静。我捧起那水,留在手心里的,只是一个水样的梦,还有空空的孤独。

在水中,我仿佛看见了无边的白云,它的身影时隐时现。

“默想的上师面容,未在心中出现,不想的情人容颜,却在心中明明朗朗映见。”思念如此真诚,又是如此婉约,就像这水一样。

水边是山,山边是水。山是一层一层的,水是一阵一阵的。每一层山都有一片天空,每一阵水都是一次思念。此时,我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即使身在这广阔的山峡中,也只能略知皮毛。与三峡如此贴近,反而不知道的更多了,那一望无际的信仰,那委婉的真诚,还有那无尽的孤独。

篇4:长江三峡游记600字作文

每当读到“长江三峡”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总想亲自去领略一番那的湖光宝色。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尝,来到了这游览观光胜地——长江三峡。

当我们到达了第一个峡——龙门峡的时候,那里的水是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我们的船摇摇欲坠,好像随时随地都会有翻船的危险。长江三峡可真像课本里所描述的一样水急、船险。当我们过了龙门峡,眼前就出现了一块大石头。它犹如一匹瘦马的身子,在身子的前面有一条石缝,头就好像在这一条石缝里。我想:“这也许就是书上所说的‘山奇’了吧。”就在这时,导游阿姨对我们介绍说:“这叫做‘钻马石’。”接着又绘声绘色地说起了关于这块大石头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吝啬的财主。他买了一匹马用来磨磨,既不给它草料吃,又不给他水喝。那匹马后来实在忍受不了了,就从财主家里逃了出来。一直逃到了悬崖上,眼看财主就要追上来了。那匹马再也受不了财主的虐待,就毅然的向石缝里钻。可是,钻了一半就死了。当财主赶到的时候,立刻死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的第二个峡——巫峡。那里的水比起第一个峡,可要汹涌多了。不过,我们的小船最后还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穿过了这个险峡。后来,我们还穿过第三个峡,

篇5:游三峡作文600字游记初中

我们用了十二多个小时才到了襄阳。这漫长的旅途,我觉得我已经环游了地球!襄阳很美,那儿有富丽堂皇的丝绸店,灯火辉煌的大街小巷,热闹的小吃街……

第二天,我们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来到了三峡大瀑布。又是一个漫长的路途,路不是很平坦,我颠的骨头都快散架了。不过我这一路不是白颠的,因为我看到了宏伟、壮丽的三峡大瀑布!他不亚于芒果树瀑布,从一座山上流下来,冲击力很大,我们可以看出一道道绚丽多彩的彩虹。它可以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光添彩了!真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我们又从瀑布底下走了一圈,它像个水帘洞。

第三天,我们去了三峡大坝,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水坝,也是中国的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横跨长江。工作人员不让进去,我们只能在边上看。江面上的波涛汹涌澎湃,美丽极了!

第四天,我们坐船去清江方山。这天没有风,江面风平浪静,青山环绕,时而有老鹰从头顶掠过;时而有野猴在捕食;时而有松鼠在枝头喳喳作响。正如李白诗中所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多么的浪漫呀!

下了船,我们上了方山。上面动物很多:有蜥蜴、猴子、水蛇、青蛙、竹节虫、长腿蜘蛛……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植物,类似于远古植物。接着,我们去了三峡人家,那的大多数人都以渔猎为生。最有趣的是“玻璃栈道”了。它是由玻璃拼成的。往下看,就是万丈深渊。如果玻璃碎了,就会粉身碎骨。当然那是不可能的,它有安全保障。我不敢往下看,战战兢兢的走了过去,胆大的人竟敢在上面跳街舞!胆小的人就靠着山面唯一的不是玻璃的地方爬了过去,样子简直狼狈不堪。

第五天,我们返程了。

篇6:湖北长江三峡导游词600字

对了,那就是传说中化身灵石的巫山神女。

三峡过去有很多有关这位神女的传说故事,流传最多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很久以前,一位专门以打鱼为生的渔夫,有一次他在江上捕鱼,由于那天风雨大作,渔夫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天天苦苦期盼自己的丈夫有朝一日回家来,日也盼,夜也盼,风雨无阻。

渔夫没有回来,她自己也伤心地化为岩石,伫立在山峰之巅,人们被这位这位坚贞妻子的行为所感动了,称呼她为神女峰。

这段感人的爱情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神女峰也是美好爱情与夫妻间真诚相待、同甘共苦的美好象征。

现在我看到我们团队中有很多成双成对的情侣、夫妻。

篇7:畅游长江三峡三部曲作文600字

第一部西陵峡

早上,阳光普照,两岸环山,那山上的树林都成了一个个绿衣使者,迷人的阳光洒向它们,令他们显得更加葱绿,船浆激起的浪花,拍打着两岸的山,发出叭嗒叭嗒的声音,山中的小鸟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好像小提琴上拉奏的奏鸣曲。涛声与鸟鸣掺杂在一起,那样和谐,那样富有节奏感,好像在为这峡谷谱写一区雄浑而优雅的旋律。俗话说:这里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流急,比险着称。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便也座落在了西陵峡。

第二部巫峡

转眼间,巫峡悄悄迈进了我的视野。秀丽的.山峰绿叶成荫,清清的河水也显得静幽。两岸山石突兀,形态万千。那千古纵横的古栈道,也有许多人在那里行走,还向着我们高喊着些什么。虽然我听不清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兴奋与喜悦,我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自己快乐的心情,我想此时此刻我们都产生了共鸣吧!回声在刹那间响彻山间,喜悦的共鸣在山谷间荡漾------

不久神女峰到了,它耸立于长江北岸那些巍峨的群山中,高耸入云,真像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听导游说这石头最早迎来朝阳,也是最晚送走夕阳,因此又叫望霞峰。真是有意思,原来这里的山不仅形状奇特,连名字的来历如此神奇啊!

时间很快过去了,就像这江水流逝一般。我又来到了小三峡,水是绿色的,就连水里的石子似乎也是绿色的。小三峡是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在这里我真切地体会到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境。那些可爱的猴子活泼好动,神态各不相同,时而东张西望,时而又抓耳挠腮,时而又蹦上窜下,真是猴性顽劣呢!甚至还不住对我们招手,活泼的叫声似乎在说:欢迎你们。

第三部瞿塘峡

又是一个明媚的早晨,阳光已光顾了我的被窝,我被太阳公公亲切的笑容唤醒。睁开双眼,光芒照着众山,我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瞿塘峡。放眼望去,两山间的距离越来越窄,上悬下峭,从白帝城向下俯视,看见瞿塘峡的入峡处两岸绝壁相对,就像雄伟的大门仰望峰峦,好像高不见底,真不愧被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

我深吸了一口气,真想把三峡清新的气息全吸入我的鼻腔,渗入到我的心里去。

啊!三峡,你多么会打扮自己!瞿塘峡是你的衣衫,巫峡是你的裙衣,西陵峡是你的绣花鞋,真是个令人羡慕的仙女。

篇8:读书笔记 原创系列 出三峡记

——读《出三峡记》有感

第一次看见《出三峡记》是在一家书店里,在各种精致美丽的书中,看见一个沉默的背影:轮船的甲板上,一位赤裸着脊背,伋着拖鞋的精壮汉子,伏在栏杆上。他的眼前,也即是身后,一重重的山,在江面上,退开去。那就是三峡的山,那就是出三峡的人。

在一个雨天的下午,我读完了《出三峡记》。正如晋永权自己所说,被书写出来的文字,哪怕是原话照录的文字,一定脱离开言说者这一母体,她瞬间就成了语言的孤儿,被不同背景不同心态的读者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古人的一时感慨竟应了今天的景,照片上那些茫然朴实的身影后,是隐约呈现的巫山云雨,是沉默着的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而他们于这滚滚长江中又将何去何从呢?他们注定只是“舍小家保大家为国家”的牺牲品,他们注定只是电视新闻上一个转瞬即逝的雪花点,他们注定只是山水画外的一声叹息。

作者用5年时间接触三峡移民群体,通过迁徙的宏大背景,讲了几个卑微人物的故事,其中一篇叫“天问”,为了让孩子在医院里出生,陈东花了2000元,让妻子王佳英在医院待产,要知道,村里人住院生孩子这还是头一遭。意外的是,由于生孩子过程中失血过多,王佳英需要输血。一段时间后,她被验出有艾滋病,接着,村里像出瘟疫一样,人人处于惶恐之中,陈东一家遭遇了可怕的变故,妻子死了,生下来的女儿也被带走了,生不如死的陈东直到几年后才被告知妻子是因为输血染上艾滋病,于是向法院寻回公道„„

尽管类似的故事我们听过看过上百回,但在《出三峡记》读到这故事,震撼感却尤为强烈,我们仿佛能在某一页的插图看到这个主人公,看到这个完全被生活击垮的悲哀的面孔。这里从来不缺少孕育荒唐故事的土壤。“巴女谣”中,外出做“小姐”的小米回到家乡当起志愿者,成为报纸上的“移民中的新女性”,多么的戏剧性,却又是一出多么沉重的悲剧。

这一切都不像是真的。因为我们更习惯看到“三峡移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官方报道。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下,他们卑微得像蚂蚁一样。在搬迁的条件上,他们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无奈地带着记忆离开故土,面对未卜的人生。移民队伍中,所谓的“幸运”移民,也不过是被安排迁移到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地区,有多少人是真的能适应而生活下去呢?部分人选择回流库区,成为没有“户口”的人,部分人不愿折返,在夹缝中求存。

“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这是卡尔.马克思

1851-1852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的话。与外迁移民在一起时,我时常想起这句话。在所有有关三峡的资料中,都有人在替他们说话,唯独鲜见这些移民自己的声音。事实上,这里讲的是话语权的问题”。

他们没有说话,因为说话太轻,张开嘴巴就消散在空气,甚至因为我们走得太快,来不及听见他们的声音,眼角刚滑过他们似乎落后了一个世纪的装扮,只来得及好奇,还来不及猎奇,就急急前行。

我远远地注视着,以为自己正用一颗悲悯的心,在体谅三峡原住民的感受.,可即便阅读了,倾听了,感怀了,依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无力,甚至些许虚伪,当明天的太阳依然升起,提起这本书,我大概只会说:“一本好书,值得一看。”如此而已。

但是,书中那个流着泪拉着儿子手送别的老母亲,那出了娘胎就带着病的陈小梅,还有那低着头,抱着小猫的的孩子,你的眼睛看着哪里,有没有找到前行的路,路上有没有人欺负你?甚至,涂在门板上的粉笔小女生;陪着一家人上坟祭祖的小黄狗,他们都还好吗?

像江面上的雾一样,不知飘散在哪里。

2007,他们曾经的家园,已经全部彻底被淹没了,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已经永远失去孕育的土壤,只能消散在远山的雾气里。如果还有思古之幽情,恐怕只能在梦想的天地里。因为即便“古人眼中森森的林木,搬迁到新建的张飞庙后也死得差不多了。”

读库0600中收录了卢跃刚为本书写的序,因为种种不可抗拒的人为因素,这篇序没能收录在书中付梓。他写道,中国水库的移民史,是一部令人心酸而悲怆的历史。“出三峡记的书名有“出埃及记”的意境,不过我相信他一定知道,带领三峡移民顺江而下,背景离乡的人不是摩西;半个多世纪以来,1500万水库移民的队伍中没有移民”。

他们是地方政绩工程的执行者,是政府工作的牺牲者,他们甚至只能化身成为一个个典型出现在报纸电视甚至文综考试的卷子上。可其实他们什么也不是。晋永权的出三峡记文字部分,写的并不是移民的过程,而只是记录这些移民最普通的生活。就像书中175M那首诗中写道:

“大水来临时

下面的一切都成了从前

从前的一切都成了留言

我 在这里

篇9:教父的读书笔记600字

“永远别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我准备向他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我费了一生的精力,试图不让自己变得十分粗心。女人和小孩子们可以很粗心,但男人不可以。”

“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篇10:红岩的读书笔记600字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红岩》这本书。这本书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被共同关押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集中营里,亲身经历过敌人的种.种野蛮暴行和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生活。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这两位作者在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经过著名作家车承友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历时,才完成这本书。

罗广斌作家。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 杨益言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出狱后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红岩》一书。5月19日10点25分,《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

篇11:爱的教育600字读书笔记

《雪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有一群小孩在投掷雪球玩,可是他们一不小心砸伤了一个老人的眼睛,随后警察来了,问是谁砸伤了老人的眼睛。卡洛斐砸伤了老人的眼睛,可是卡洛斐一开始不敢承认错误,最后在卡隆的帮助下,他到老人家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对老人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体会到:卡洛斐通过卡隆的帮助,能够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砸伤这位老人的眼睛,并且跟这位老人道了歉,我觉得他是敢于承认错误,有担当的人。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我们要象卡洛斐一样,做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人。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人,才会是一个诚实的人,我们的校训是诚实、博学对吧。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只有诚实才能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只有诚实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如果你谎话连篇,你不会有一个真正的朋友的,你也不会获得成功的,所以你也需要做一个勇敢的人。

篇12:爱的教育读书笔记600字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描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孩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记载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通过安利柯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告诉了我应该怎样去爱,让我懂得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这本书有100多篇文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雪球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雪后,许多孩子在雪地里打雪仗,一个叫卡罗非的孩子无意中将雪球砸到了一位老爷爷的眼睛,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面对大家的指责,卡罗非十分害怕,不敢承认错误。这时,他的同学卡隆告诉他逃避是懦弱的表现,鼓励他要勇敢承认错误。在卡隆的劝说下,在校长的帮助下,卡罗菲诚恳地向老人表示了歉意,获得了大家谅解。

我很同情卡罗非,遇到了这么不幸的事情;我很欣赏卡隆,他乐于帮助同学,在卡罗非惊慌失措的时候鼓励他并陪同他一起承认错误;我很崇敬那位校长,在关键的时候能站出来为卡罗非说话;我更敬佩安利柯的爸爸,他不失时机地教育安利柯:“如果你碰到这种事,你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吗?”。

看到这里,我的脸不禁红了起来。在生活中我也会象卡罗非一样不经意地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常常不愿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得过且过。读了这本《爱的教育》以后,我明白犯了错误就要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知错就改不算错,知错不改才是错上错。我会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有勇气、正直、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

《爱的教育》告诉了我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教会我要热爱伟大的祖国,懂得别人对你的爱,要感恩老师的爱、父母的爱,要珍惜同学们之间的友爱,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爱。让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健康茁壮地成长。

上一篇:司法局创新管理方式 强化司法队伍建设下一篇:《“多才多艺”的气象卫星》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