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分类

2024-04-16

要素分类(通用8篇)

篇1:要素分类

来自论文《教学 “要素论"研究现状与反思》

李泽林,石小玉,吴永丽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

通过资料分析发现,除以教师、学生和教材(有时也叫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为核心的“三

要素论”外,还有“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七要素论”、“要素层次论”、“教学结构论” 以及“教学要素系统论” 等。其观点各有侧重、各有由头,很有必要一一呈现。

(一)三要素论

鲍良克在其著作《教学论》中认为: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能成其为教学。” 日本的长谷川荣、苏联的达尼洛夫和我国西南师范大学的刘克兰教授都提出相同或相似的观点。

日本的柴田义雄同样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必须有可供教学的教材。因此,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应该是由教师的活动—— 教授、学生的活动学习。除此之外,还有供师生教学交往活动的教材。由此可见,从单维视角出发,教师、学生和教材(有时也叫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是早期教学论研究者的关于教学要素的基本主张。

(二)四要素论

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有研究者将教学要素分为四个。比如,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教育学》中,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张楚廷在其著作《教学论纲》中,认为是“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 四个要素。相比较而言,前者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手段”,后者在“三要素论” 的基础上关注到了“教学环境”。表面看来,四要素是在“三要素论”基础上的简单叠加与实施。但实际上,教学方法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环境是课程实施的时空条件,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

(三)五要素论

研究者对教学“五要素论” 的认识各不相同。第一种观点是德国控制论学派的主张,认为教学控制系统以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介、检查为五要素。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为“教师、学生、教材、工具和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和方法”。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五要素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比较而言,控制论者对教学要素的认识具有浓厚的管理学色彩,将教学当做一个流程来看待。其他持“五要素论” 的研究都是在“四要素论” 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其共同点是“五要素论” 者都关注到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方法或媒介)四个方面的要素。除此在外,还关注到教学目的(目标)、检查和环境,特别强调教学目标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严密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教学要素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四)六要素论

有研究者在批判教学“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 的基础上,认为这些说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较好地指导人们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应当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空间” 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此外,德国柏林学派从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分析,认为教学的基本因素是教学意向、教学课题(内容、对象)、方法、媒介及人类学与社会文化条件。就教学六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这六种要素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存在任何一方包容另一方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了完整的教学系统。比如,没有教学工具,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就没有进行教学活动的机会;没有空间,教学活动就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11]就教学中主客体的关系而言,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客体成份,它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尺度(准则)进行适当的划分;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主体的行为来支配和利用。同时,时间的长短和空问的大小又保证或限制主体行为的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五)七要素论

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教学活动要素分为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o其中学生是教学活动根本因素;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对学校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某一教学环节的任务、学生学习动机等;教学内容或者课程是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因素,指的是一定的知识、能力、思想与情感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结构或体系;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并运用课程教材来使学生学习并达到目标的途径;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所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教学反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的表现;而教师是教学或者指导学生学习的人,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其要素中,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总体而言,以上七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或制约,并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大的教学系统。

(六)教学要素层次论

基于国内对教学要素研究的多元化取向,有研究者通过归纳和分层的方法对教学要素进行研究,把教学要素分为平凡要素与特质要素,又把特质要素分为硬要素与软要素,软要素又分为客观性要素与主观性要素。其中,平凡要素分为时间、空间、信息等,硬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材等,客观性要素分为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本质等,主观性要素分为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13] 一。

从该研究者分层过程中的关注点来看,平凡要素强调的是时空关系和教学内容问题,注重的是教学所共有的大的环境因素;特质要素中的硬要素强调的是教学行为发生所必须的构成要素,即“三要素”;软要素强调教学目的、方法、原则、规律、过程以及本质都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的,有些体现在教师潜意识的形态中,有的展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就显性的教学行为来看,研究其对教学的要素的认识可分为显性的教学行为和潜在的教学观念两个方面。仅仅从每个层次的最低层次包含的要素来分析,也能够找到教学七要素的研究体系与逻辑。

(七)教学结构论

有研究者基于前面关于教学要素论的不同认识,从活动主体(物质载体)、活动条件和活动过程三个维度对教学要素进行分类,形成了“2+2+5要素”来分析教学要素结构的特有模式。具体来说,教学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教学活动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个要素。前者主要指校舍、校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卫生设备,环境美化等,后者主要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校风、班风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包含“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或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也有研究者认为,用多维分析的方式,从教学系统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和环境条件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教学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教学运行要素(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以及教学环境要素(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要素,分别为硬要素与软要素)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

也可以称之为“3+4+2要素” 架构模式。也有研究者认为,在教学本体论的视野中,教师是责任性、中介性的主体要素;学生是目的性、发展性的主体要素;教学内容是历史性、生成性的客体要素;教学手段是中介性、适应性的客体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是基本要素o教学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以及基本要素三者之间各自具有相互联系和不可替代的本体论地位和作用。这三个方面也可以称之为“2+2+4要素” 架构模式。

由此可见,“教学结构论” 是基于教学不同要素的表现形成进行的归纳或演绎,使教学要素问题的研究更有层次感和结构性。

(八)教学要素系统论

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是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每一个要素系统又包含着若干子要素、次子要素。比如,教学目标系统包括课程、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系统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系统包括理论与实践部分;教学方法系统包括单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教学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物质、人际和观念环境;教学环境是指那些与教学有关、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教学评价系统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

补充参考分类:

1,论文资料:《教学要素研究现状浅析》 程瑶(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一、国内外教学要素理论概述

目前学界对教学要素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三要素论

鲍良克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能称其为教学”;柴田义松认为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应该是教师的活动:教授、学生的活动、供师生教学交往活动的教材。

2.四要素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提出四要素论,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3.七要素论

李秉德先生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教学活动要素分为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

4.教学要素层次论

张楚廷认为教学要素分为平凡要素与特质要素。平凡要素分为时问、空间、信息等:特质要素分为硬要素与软要素:硬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材等;软要素分为客观性要素与主观性要素,客观性要素分为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本质等,主观性要素分为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

5.“2+2+5,’要素论

吴文侃在书中提到“基于前面关于教学要素论的不同认识,从活动主体(物质载体)、活动条件和活动过程三个维度对教学要素进行分类,形成的分析教学要素结构的特有模式。”他把教学活动的主体,称为教学活动的物质载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他认为教学活动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个要素,分别是硬条件与软条件、同时他认为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要素: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或称课程)、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

6.“3+4+?要素论

“3+4+2”要素论由李如密、苏堪宇提出,他们从教学系统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和环境条件进行要素分析,并提出教学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运行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学环境要素(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要素)三个方面。

篇2:要素分类

会计收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会计收益及其计量可以反映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据以纳税的基础,是投资、信贷决策及财务预测的工具,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手段,在我国,会计收益一词并不常用(常用的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甚至对这一概念还有些误解。如《〈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指南》指出,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通常称为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这显然是和前述的会计收益的概念是有出入的,收入和利得不与费用和损失配比,怎么得出差额呢?不是收入与相关费用的差额,则不能称为会计收益。

目前,很多会计学者都在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问题。实际上,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界定、分类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部分,它是指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内在联系、贯穿在其中的一系列原则。它要受到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指引,受到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的制约,中间又贯穿着一系列会计原则,因此我们应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层面看待此问题。

二、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界定、分类存在的问题

以《企业会计制度》为例,收入是指企业在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费用是指企业在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耗费;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国会计规范中对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界定、分类存在以下问题:

1.对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规范不够全面、系统。根据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相关联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后的结果。由此,会计收益的确定就转化为收入与费用的计量和配比。收入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营业收入和利得;从狭义的角度讲,仅指营业收入。费用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营业费用和损失;从狭义的角度讲,仅指营业费用。从《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和《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界定看,强调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显然是指营业收入。

对于利得,我国并未制定相关会计准则对其进行规范,仅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列举了各项营业外收入。对于成本、费用、损失,我国也未制定相关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成本、费用的规范异常简单,对营业外支出进行了列举。

而首尾一致、浑然一体、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在会计学科中非常重要。概念规范不完整、不系统,将不利于会计理论建设和会计实务运作。

2.对收入、费用、利润的界定不够科学。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的行为,对外投资的收益计入了投资收益,未包含在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中。由此可见,收入定义前后内涵和外延并不一致。从收入的定义看,强调收入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指南》中,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也可能兼而有之。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增加,也意味着资产的增加,却不能直接解释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为什么不能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那样,指明收入是指一个主体因 销售商品或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或从事持续的主要或中心经营活动的其他业务而形成的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清偿,或兼而有之呢?使用经济利益总流入的概念,未直截了当指明收入的性质,也未指明其表现形式,容易让人联想到现金流量,会引起误解。同样的道理,费用是指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为什么不指明费用是现金流出、其他资产的耗费或债务的承担,或兼而有之呢?

我国单独给出了利润的定义——利润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对于期间收益,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是当期经营业绩观;一种是总括收益观。当期经营业绩观认为,在衡量期间收益时,重点在“当期”和对“经营活动”的影响上,只有那些由当期经营决策产生的活动或交易并可由管理当局控制的变动才包括在内。总括收益观强调收益应反映期间内所发生的全部借贷项目的总影响及其可比性。在这种观点下,非经营业务、非常事项、前期损益的调整,均被纳入了当期净收益,

我国利润的定义强调经营成果,似乎倾向于当期经营业绩观;从其包括的内容看,虽然不能说它体现的是总括收益观,但至少体现的是修正的总括收益观。很显然,一个定义混杂了不同的观点,似有不妥。

3.从现有会计收益的要素看,可拓展的空间非常有限。FASB共提出了十项会计要素,它们分别是资产、负债、产权、业主投资、分派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我国仅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从经济业务发展看,仅有六个会计要素是不够的。一方面,涉及利得、损失的业务广泛存在,我国仅对其进行列举,未对其进行界定、分类和报告,未使之上升为会计要素,是不够科学的。另一方面,FASB已正式建议企业在整套财务报表中报告企业当期的全面收益,要求企业增报第四张会计报表——全面收益表。英国要求企业增报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借以反映企业的全部财务业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认可了这张表,并要求予以编制。

我国的许多会计学者也在研究全面收益,他们认为,目前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首先,在现阶段推行该表,对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的 健康发展十分必要;其次,推行全面收益表有助于解决我国已出现和尚未出现的会计难题,也有助于国际协调。而要在我国增设全面收益表,势必要增设有关全面收益的会计要素。

三、对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重新进行界定、分类

(一)对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重新进行界定、分类的原则

1.与现有会计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协调一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会计规范,会计规范日趋完善。现在对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重新进行界定、分类,一定要考虑会计规范的变迁轨迹,尽可能与现有的会计规范相一致,并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性。

2.清晰有序。对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重新进行界定、分类,能否像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界定、分类那样清晰有序呢?会计工作者非常强调概念、规范的清晰有序,这样便于理解和实务操作。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界定、分类,应借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的界定、分类方法和形式,尽可能做到清晰有序。

3.与国际惯例协调一致。我国已加入WTO,会计规范应与国际惯例基本一致。但会计规范的国际化与国家化始终是一对矛盾:强调国际化,有照搬照套之嫌;强调国家化,又可能跟不上国际潮流。如何与国际惯例协调一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对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重新进行界定、分类时,仍要吸收西方会计准则的精华,拓展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概念空间。

(二)对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重新进行界定、分类的设想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会计收益要素应划分为收入、费用、利润、全面收益。

1.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表现形式为现金的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清偿,或兼而有之。具体包括:①营业收入,是企业在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它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②利得,企业由于主要经营活动以外的或偶然发生的交易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2.费用。指企业在一定的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现金的流出、其他资产的耗费或承担的债务,或兼而有之。具体包括:①营业费用。企业从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它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投资损失等。②损失。企业由于主要的经营活动以外的或偶然发生的交易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利润。指企业已确认的收入与相关费用配比后的差额,反映企业实现的主要经营成果。它包括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利得与损失的净额。

4.全面收益。企业在一定的期间内来自非业主交易引起的净资产的全面变动。具体包括:①利润,定义如前所述。②其他全面收益,企业在一定的期间内确认的未实现的净资产的变动,如持有资产的市价的变动、投资价值的变动、衍生金融工具的持有损益等。

篇3:地下矿空间要素分类与编码设计

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是空间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应用和共享的技术基础,是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之一[1,2,3,4,5]。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5年发布了ISO19110《地理信息要素编目方法》。中国也先后发布了《煤 矿地质测 量图例》、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等标准。GB/T13923—2006实现了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要素的统一分类和编码,其分类代码采用6位十进制数字编码。这些标准主要针对基础地理信息的标准化,并未覆盖各专业领域。各专业领域的空间信息分类与编码一般是在国际或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6,7,8,9,10,11]。在矿业领域,吴立新等[12]提出了面向二维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分类编码原则和方案,杜新锋等[13]提出了面向二维地质测量信息系统的煤矿空间信息分类编码方法。现有的标准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地下矿可视化生产管控系统(以下简称管控系统)时存在一些问题:1国标中对地上要素分类的粒度过大。以矿山地上带式输送机和充填系统为例,在制图中可采用相近要素的编码和图例并加标注等方式来处理,但是用于业务管理时必须进行独立编码来区分。2现有国标中没有包含井下的空间要素,而现有矿业领域的分类编码研究成果都是针对具体系统的,难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3目前的要素编码方法只考虑了静态要素,管控系统中的要素是具有行为的动态三维要素,需要考虑其行为属性的编码问题。4不同应用对要素属性的分类与编码的要求不同。可见,在矿业领域内尚未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分类编码体系,必须针对具体问题逐渐完善。本文以国标和现有研究成果为参照,根据管控系统的要求,对地下矿空间要素进行归纳与分类,并设计相应的编码方案,建立起一套分类编码体系。

1面向管控系统的地下矿空间要素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

地下矿空间要素通常由几何实体、属性和行为3部分组成,相应信息均应进行科学的分类与编码,相应生成要素分类编码、属性分类编码和行为分类编码。其中对象的行为分类比较特殊,只针对特定的需要描述行为的要素进行。面向管控系统的分类与编码体系应遵循空间信息分类的一般性原则,如科学性、系统性、唯一性、完整性、可扩展性和适用性。此外还要考虑以下特殊原则。

(1)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分类。管控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描述地下矿空间要素,要素的分类要与数据模型对地下矿现象进行抽象的层次性和粒度保持一致。

(2)分类与编码以满足管理和进行三维空间分析为主,兼顾制图需求。地下矿空间信息的应用主要有空间分析和制图2种。管控系统是地下矿的管理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为空间分析提供基础支持,并不提供设计制图功能,但是可能会与设计制图软件交换数据,因此分类时也要考虑方便与制图分类体系的转换。

(3)分类与编码要顾及业务属性,包含业务系统信息,以方便业务分析。

(4)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由于空间信息的复杂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关注点,很难制定完整的分类方案。现有的分类方案都是有侧重点的。管控系统侧重于地下生产系统的管理,因此制定分类方案时主要考虑地下要素,地上一些非生产要素一般不参与空间分析,只作为背景,不是考虑的重点。

适用于地下矿空间要素的分类方法有线分类法、面分类法、线与面结合的混合分类法3种。线分类法的特点是能清楚地反映要素间的层次关系,易于理解,缺点是结构弹性较差,一旦确定分类的深度和每一层级的类目容量,修改层级和插入新类会受到限制。面分类法是将给定的分类对象依据其本质属性分成相互没 有隶属关 系的面,每一个面 包含一组类目。空间要素的属性和行为分类往往采用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是一种理想的空间要素分类方法,往往以一种分类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在现有的地下矿空间要素分类实践中,高层的定性信息(大类、小类等)分类往往使用线分类法,定量属性处于类别的较低层次时往往采用面分类法。

地下矿空间要素编码是将要素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结果是代码元素集合,即表示特定信息的一组有序排列的符号串。代码元素集合中的代码就是赋予编码对象的符号,可以是数字和字符。在实际编码过程中,可以赋予特定字段上的字符或数字以特定的含义。

2面向管控系统的地下矿空间要素分类与编码

管控系统涉及地下矿各类空间要素,包括地下和地上的要素、自然和人工的要素,这些要素应全部纳入分类体系中。面向管控系统的地下矿空间要素分类与编码工作可分解为要素几何实体的分类与编码、要素属性的分类与编码和要素行为的分类与编码3部分。此外,地下矿各要素分属不同的业务系统,在编码中包含要素的业务属性有利于一些业务分析功能的实现,因此对地下矿业务系统也需要进行分类与编码。

2.1地下矿业务系统分类与编码

对地下矿业务系统按照线性分类法分类,分为一级业务系统和二级业务系统。一级业务系统采用2位十进制数字编码,二级业务系统采用1位十进制数字编码,合在一起构成3位业务系统编码。地下矿主要业务系统编码见表1。其中设置了2个特殊类:“未定类”的业务类,用于包容无法清晰地划分到某个业务系统的对象;“概念要素”类,包含人为添加的一些点、线、面等抽象要素。

2.2地下矿空间要素几何实体的分类与编码

地下矿空间要素非常复杂,包含地上基础地理信息、地上和地下的各种生产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地下工程、地质信息、水文信息、勘探数据等。分类的基本思路是采用四级分类法。首先将地下矿空间要素分为地上基础地理信息、地表及以下空间要素、生产系统和人员4个一级类。由于地上基础地理信息不是管控系统管理的重点数据,所以可沿用描述地上要素的GB/T13923—2006进行分类。地表及以下空间要素分为地下定位系统、地下建/构筑物、井巷工程(包括竖井、平硐、斜井、巷道、硐室等所有地下工程)、地质水文与勘探(包括岩层、断层、矿体、采空区、钻孔、陷落柱、地表及其他)、概念要素(包括工作面、人员定位的区域等)5个二级类。生产系统包括地上和地下所有与生产相关的系统,可细分为设备、材料、配件3个二级类。人员划分为领导、管理人员、生产作业人员3个二级类。二级类可按照业务系统进行分类,形成三级类。三级类再按照种类划分形成四级类,可以线性划分,也可以分2个层次,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地下矿空间要素分类方案。其中二级类井巷工程的四级类划分是参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对矿山的八大矿图上的元素进行归纳整理后形成的。

地下矿空 间要素编 码采用8位编码结 构,如图1所示。每一 位用0—9的十进制 数字编码。一级类占用编码中的第1位,二级类占用第2位,三级类为业务 系统码,占用3—5位,四级类占 用6—7位,第8位为用户标志位,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可动态修改。以部分地下矿空间要素为例,其分类与编码见表2。

2.3地下矿空间要素属性的分类与编码

属性分类与编码是抽取空间要素属性项的过程,采用面分类法。分类结果是形成空间要素的若干个属性字段,为了与要素的几何对象建立联系,一般包含一个巷道标志(ID)字段,属性项的值可以是数值、字符串或代码。要素的属性可能有很多,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考察要素,会得到不同的属性,因此提取地下矿空间要素的属性项也要从管控系统的角度进行,并且以几何实体的分类为基础。以煤矿巷道为例,其属性分类与编码见表3。

2.4地下矿空间智能体行为的分类与编码

将地下矿的大型设备和人员在场景中的代理(模型)看作空间智能体,他们都有自己的行为。采用面分类法对其行为进行分类与编码,编码采用描述其行为特征的字符串命名。空间智能体行为的分类采用“原子动作法”和“功能动作法”原则。原子动作是指不能再分解为2个或多个动作的动作;功能动作是指为完成某个特定功能的若干个原子动作的集合,这些动作可能同时进行,也可能连续进行。首先对设备的行为按照“原子动作法”进行分解,如采煤机的行为可分解为滚筒(滚动)、摇臂(上、下摇)、移动等原子动作,再从功能上按照“功能动作法”进行归纳,将采煤机的行为归纳为左下右上摇臂、左上右下摇臂、滚筒割煤、移动等组合动作,其行为分类与编码见表4。

3分类与编码在管控系统中的应用

地下矿空间要素的分类与编码是建设管控系统的基础和首要任务。要素编码广泛应用于空间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输出和交换等各个环节,是实现地下矿空间信息标准化和信息共享的一种技术手段。限于篇幅,本文从3个方面介绍分类与编码在管控系统中的应用。

(1)地下矿空间要素的存储与管理。空间信息存储于空间数据库中,由空间数据引擎负责管理。当前主流的空间数据组织方式是面向实体的分类组织方式。该方式将同类型的要素聚集成要素类,以要素类为单位管理各种要素。地下矿空间要素分类体系可为地下矿空间数据库要素类的划分提供依据,如所有的井巷可用1个要素类来组织,对应于分类体系中编码为23000000的“井巷工程”类,而要素编码23000000作为“井巷工程”要素类对象的标志符。按照该思路设计的地下矿空间数据库中地下矿要素类与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2)地下矿空间信息的分类检索。在查询要素时可通过分类编码过滤无关的要素对象,如编辑排水系统模型时,通过判断分类编码中包含的业务系统子编码是否为排水系统编码来保证当前选取的是排水系统的三维对象,防止误操作。

(3)设备行为仿真。设备行为的分类与编码是设备行为仿真的基础,设备行为仿真可通过模型的骨骼动画来实现,其骨骼动画的制作、管理、识别和控制均以行为分类的结果为依据。以采煤机为例,首先根据表4中的行为分类制作其骨骼动画,动画帧与行为对应关系见表5。根据分类与编码结果对采煤机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即可实现其行为的实时仿真,如图3所示。

4结论

(1)将地下矿各种要素 都纳入分 类与编码 体系,建立了一套针对管控系统当前应用的较为完善的地下矿空间要素分类与编码方案。

(2)提出了设备行为的分类与编码方法,为管控系统中设备和人员行为的实时仿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篇4:企业质量要素分类研究评述

关键词:质量要素;分类;述评

中图分类号:F2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13—02

一、质量要素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1质量领导。质量领导(Ashok Kumar et al.,2002)、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角色(samph et al.,1989)、管理承诺(Deming,1982,1986;Crosby,1979;Ahire et al.,1996;Powell,1995)和管理支持(Flynn et al.,1994;Zeitz et al.,1997)在确保企业获得最高质量业绩和质量竞争优势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影响质量管理的诸多方面(Garin,1983,1984)。一个组织要想成功,需要高层管理者支持质量战略、实施组织范围内的分析来确认影响质量的因素,给组织内部的每一个主要部门分配质量责任以及雇佣高水平质量关注的管理者(Leonard & Sasser,1982),需要高层管理者综合目标设定过程,跨职能参与质量(Garvin,1983,1984)。

2质量战略。质量战略决定了企业在质量竞争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没有战略或不合适的战略将把企业引入歧途。组织需要进行战略设定(Mondon,1982),质量战略管理和运营质量规划(Black&Porter,1996),才能确保企业获得高质量业绩和质量竞争优势。

3质量部门。质量功能是所有部门的责任(Ishikawa,1976),质量部门需要专业质量保证和控制的员工(Leonard&Sass-er,1982),甚至应使用质量员工作为顾问(Mondon,1982)来确保和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

4质量培训。培训是十四步零缺陷计划中的一步(cros-bv,1979),是全面质量管理测量工具的变量之一(Powell,1995),而员工的培训与发展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Leonard & Sasser,1982),是影响质量绩效的行为和技术化因素之一(Adam,Hershauer & Ruch,1981),因此Deming(1982,1986)提出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强调严格的质量培训与教育,尤其是强调领班和员工在问题解决、数据分析、统计技术方面的培训(Ishikawa,1976),而Mondon(1982)认为,企业应使用质量专家进行包括管理层在内的质量培训。

5质量信息系统。质量信息系统对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Deming,1981),好的质量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收到更及时的、更精确的和更广泛的质量数据(saraphet aL。1989)。收集质量数据以供管理分析和应用是质量管理的不可缺少的因素(Mondon,1982),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素之一,是通过因果分析范式诊断质量问题的主要关注点(Ishikawa,1976),有利于质量测量系统和改进信息交流(Black & Porter,1996),且数量数据报告是质量管理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Saraph et al.1989)。

6产品/服务的设计。产品/服务的设计是有效质量管理关键因素之一(Mondon,1982),是影响质量绩效的主要行为和技术因素之一(Adam,Hershauer & Ruch,1981),它影响质量管理的综合评价(Ashok Kumar,2002)。因此,Juran(1974,1978)强调在产品开发环节中要注意每一环节:市场研究、产品设计、供应商关系、销售、传递和服务,Garvin(1983,1984)认为,质量管理评价要素中必须考虑到通过试验性运行来检测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7,过程管理。一个组织的成功需要实施组织范围的质量问题分析以提高过程管理(Leonard & Sasser,1982)和进行质量改进(Ishikawa,1976)。过程管理是质量维度评价框架的重要因素之一(saraph et al,.1989;FIrnn et al.,1994;Ashok Ku-mar et al.,2002),是影响质量绩效的主要行为和技术因素(Adam,Hershauer & Ruch,1981),过程设计与管理有利于质量整合(Mondon,1982),有利于企业获得高质量业绩和质量竞争优势。

8供应商质量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水平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Saraph et al.,1989;Flynn et al.,1994;Powell,1995;Ashok Kumar et.al,2002),是集成式质量管理的管理结构之一(Ahire et al.,1996)。而且有效购买是影响质量绩效的主要行为和技术因素之一(Adam,Hershauer &Ruch,1981)。同时,企业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Black&Porter,1996),允许供应商通过相互依赖的长期关系参与质量控制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Mondon,1982)。

9雇员关系。笔者认为,雇员关系包括雇员与管理者的关系和雇员与雇员之间的关系,以及雇员参与程度和雇员授权。雇员关系是影响质量绩效的行为和技术因素之一(Leonard & Sasser,1982),是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之一(saraph etal,1989),雇员公开参与质量管理(Mondon,1982)以及雇员改进和建议(zeitz et al.1997)有利于质量的提高和改进,雇员授权是全面质量管理测量的重要变量之一(POW-ell,1995;Ashok Kumar et al.,2002)。

10顾客。质量管理的诸多要素都涉及到顾客,顾客是测量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效果的要素之一(Powell,1995;Zeitz et a1,,1997),顾客焦点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Ahire et al.,1996),顾客参与和满意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Porter,1996;Ashok Kumar et al.,2002),顾客价值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出发点。

11其他。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发现,在众多的质量要素和质量管理评价要素,还包括一些要素,如:外部管理接口(Black & Porter,1996)、基准或水平对比(Powell,1995 Black & Porter,1996)等。

二、质量要素实证研究综述

1983年之前的质量管理的文章强调一些关于有效质量管理的组织需求的不同方面,但都没有进行系统实证研究,

可以说Gamin引导了质量实践及其对质量绩效影响的第一次实证研究。

Garvin(1983,1984)基于系统的现场观察开发了一套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引导了质量实践及其对质量绩效影响的第一次实证研究。Garvin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的16家空调制造商得出结论。

Saraph等人(1989)通过文献回顾,提出了一个包含78项质量管理工具的评价框架并加以实证分析,以便测量质量体系的某些技术方面在企业得到实施的程度。

基于Saraph等人的研究成果,Fiynn等人(1994)将工厂而不是组织作为分析单位,通过实证和文献回顾提出了质量管理的七个方面,包括团队潜力与团队、顾客相互作用、洁净度(cleanliness)和组织选择等具有团队取向的质量评价指标。但是,这个评价体系也排斥Ahire等人所提出的测量工具中的雇员授权和基准尺度。

Ahire等人(1996)基于对全面质量相关文献的广泛回顾,根据对371个制造企业的调研,确定了基于集成式质量管理的12种管理结构:高层管理者的承诺、内部质量信息应用、设计质量管理、雇员培训、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业绩、雇员参与和授权、顾客焦点、统计过程控制应用和基准等。

Powell(1995)开发了一个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详细测量工具,通过反复讨论和对顾问、质量管理人员的实地调查,确定最终指标包含47个项目,涵盖12个变量,包括:管理者承诺与采纳哲学、测量与零缺陷心理、过程改进与柔性制造、培训、接近供应商、雇员授权、接近顾客和标杆等。

Black和Poter(1996)基于对MBNQA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包含39个项目的问题单。通过选取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的200多名管理者作为目标样本进行调查,最终确立了10个质量要素:战略质量管理、公司质量文化、质量改进测量系统、改进信息交流、运营质量规划、外部接口管理、供应商伙伴关系、人员与顾客管理以及顾客满意取向等。

Zeitz等人(1997)提出了一个用于测量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效果的定量研究工具,以便为组织文化的变革提供理论支持。此工具包含113项目的调查包含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十三个方面和公司文化的十个方面。

Ashok Kumar等人(2002)通过文献回顾和相似需求分组的判断进程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包括8个因素的质量维度框架并加以实证分析。质量维度框架包括质量领导、质量测量与水平比较、过程管理、产品设计、雇员培训与授权、供应商质量管理、顾客参与和满意、运用统计过程控制解决问题。

三、质量要素研究述评

1质量要素评价体系还不太完善。Dow等人(1999)认为,由于无法得到严格的证据支持,之前学者的通过质量获得竞争优势的框架在刻画企业的质量竞争力方面通常只有表面上的有效性。在较深层面上,Cole(1993)和Wilkinson等人(1993)研究发现,这些框架并不总能为企业实施质量计划或进行质量业绩内部评审提供足够的针对性。

篇5:要素分类

(一)从功能上分

从声音的功能上,我们可以把园林、景观中的声要素分成三类:背景声、情报声和演出声,

1.背景声

园林景观中存在的自然声、生活声等背景的声音,可称之为背景声。通过对背景声的设计利用,就在相当程度上把握了园林、景观中声环境的基调。所以说,在声环境的设计中,对于背景声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就像在绘画创作中把握作品的主色调一样。

2.情报声

园林景观中的广播声、报时声、信号声等提供情报的声音可称之为情报声。毋庸置疑,这类情报性的声音在园林景观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前许多环境中的情报声给人以多余的感觉,甚至形成了噪声。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情报声的设计时考虑情报音的场合是否必须,情报声音质、音量以及播报的频度和时间是否合适等因素。

3.演出声

在园林景观中运用声音素材,达到在空间形成演出效果的声音可称之为演出声。演出声的设计主要是音乐和效果音。演出声与园林、景观声环境中的各种声音的协调,以及与园林、景观其他环境要素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出声的设计中,任何声音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园林景观的各种要素共生的、相辅相成的。

例如,在一个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放着现代音乐大跳霹雳舞,这显然是不协调的,甚至是滑稽可笑的;相反,如果我们用古琴演奏一曲古色古香的乐曲,与园林的寂静清雅产生共鸣,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与环境共生、相辅相成的设计理念并不只是局限于演出音。在进行所有声音环境的设计时,都应该考虑到与视觉景观的协调,并且应和园林景观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等要素遥相呼应。

(二)从声源的不同来分

从设计对象的声源的不同来分,可以分为自然声、人工声和生活声。许多声环境的设计,一般都是以人工声为主,事实上,声环境的设计,不仅是人工声的设计,而且还应该包括自然声、生活声,甚至是通过场景的设置唤醒记忆声和联想声等。

1.自然声

园林景观中的风声、流水落水声、虫鸣声、鸟叫声等都是自然声。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对自然声的开发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园林景观是人们与自然进行对话、休息娱乐、转换心情的场所,相对于城市生活的嘈杂,人们更向往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所以说自然声的设计对于整个声环境的基调起着重要作用。

2.人工声

园林景观中的广播声、车流声、建筑施工声、音乐声、信号声、报时声等都属于人工声。人工声在整个声环境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人工声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声环境的质量。而且,人工声是一把双刃剑,设计不当就会转化为噪声。

3.生活声

园林景观中的人的说话声、嬉闹声、人走路的脚步声、仪式活动声等。在园林景观中加入生活声的设计使得园林更富于人性化与生活化。把握住生活声的设计利用,会让整个声环境更富于层次与变化,细节更丰富,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6:地图三要素及构成要素

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图例,指向标。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篇7:要素分类

如果说成功是一幢大厦,知识就是支撑大厦的坚实基础。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毛泽东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知识的获得在于学习和积累,荀子在《劝学篇》中精辟阐述了知识与学习和积累的关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人的一生,应当把学习和积累知识作为一种不懈追求,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如果说成功是过河,能力就是保证实现过河的桥和船。有了能力做保证,你才能找到发展的路径,才能稳步获得成功。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一个善于培养和发掘自己能力的人。成功需要具备哪些主要能力呢?从应用角度来说主要有五种,包括情绪力、观察力、分析力、决策力和行动力。能力与智商有关,更与情商有关。观察力和分析力,是智商的发挥;情绪力、决策力和行动力,是情商的表现。明白了成功要有能力做保证,就要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常行三思:我为什么没有成功?我能力上有哪些不足?我如何完善自己的能力?随着能力的日益提升,你一定会走向成功。

如果说成功是四季的耕耘,证明成功的业绩就是春播秋收的果实。没有业绩,无法证明成功。假若一个人身在职场,只有忙得有业绩,忙得有价值,才会被同事认同,被领导赏识,被亲友乐道。富商李嘉诚身边有个中年干将叫霍建宁,曾连续六年蝉联香港“打工皇帝”冠军,每日的工资能拿到60多万港元,形容其“日进斗金”毫不为过。他为什么能拿那么高的薪水?唯一答案是他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可见,一个人拥有了知识,拥有了能力,还要用业绩为自己做证明,才会被称为拥有成功的人。

篇8:要素分类

1. 系统及系统要素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 是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一般系统论的奠定者贝塔朗菲对于系统的定义为“相互联系的要素的集合” (a system can be defined as a set of elements standing in inter relation) [3]。相较贝塔朗菲的经典系统论, 现代系统科学的研究者们则又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了定义:“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特性或功能的有机整体。”定义中更加明确了要素是构成系统所应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即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要素的机械组合, 而是在一定结构下要素的整体涌现[4]。具体为:①系统要素不具备系统整体的特性或功能。这就如同CO2是由C和O两个要素以一定的关系构成, 没有C和O, 也便没有CO2, 脱离CO2这个系统, C和O也不能称之为CO2的要素, 同时C和O均不具备CO2的性质;②要素的性质会影响系统整体。这就如同键盘上一个按钮的失灵会影响整个键盘的使用;③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这就好比一个团队中有一个人偷懒, 其惰性就会影响团队中其他人的工作情绪。

“ 要素” 一词, 德文为elemente, 英文为essential, 有“实质的”“本质的”“基本的”“必要的”“重要的”等含义。《辞海》对要素的解释为“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系统论将其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不仅是因为要素可以作为系统科学深入研究的物质基础, 最主要是因为系统和要素之间还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种关系证明了系统是不可能抛开要素而单独存在的。系统和要素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系统以要素为前提, 没有要素就形不成系统;同样, 要素也以系统为前提, 它只有作为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方有其要素的意义, 离开系统, 也就无所谓要素。

2. 城市景观系统

2.1 城市景观

“景观”一词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 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 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 (耶路撒冷) 的瑰丽景色[5]。 ( 图1) 在我国, 人们最初把景观等同于山水风景, 这可朔源于东晋时期的山水绘画,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已经完全从之前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而出, 成为一类独特的客体被欣赏。 (图2) 尽管东西方文明对景观认识的起源不尽相同, 但是从景观的认知客体来看, 却都是人类生存的实体环境。景观作为早期人类对环境的认知载体, 其存在的意义主要集中在美学方面。自然, 早期的城市景观也如同其他类景观一样, 更多的是被人们从空间、形体、线条、色彩、质地等美学要素方面进行研究。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增加以及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 研究学者们对于景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主要体现在对景观客体要素的唯物认知方面。19 世纪初, 德国著名自然科学家和自然地理学家Humboldt首次将“景观”引入地理学中, 认为景观反映了地表区域内物质的总体特征, 其构成要素包括了山体、河流、湖泊、植被等众多实体地物。这标志着景观研究的客体要素从美学要素向地物要素转变, 景观的学术意义也从美学方面上升到了揭示人地关系的新层面。随后的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对地理学景观进行了分类研究, 基于“景观类型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 划分景观的最好指标是植被”的观点[6], 将城市景观从森林景观、草原景观、沙漠景观等自然景观中区别出来, 并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最初概念。自此, 城市景观这一特殊类型的景观脱离于其他自然景观被单独进行研究, 其研究对象从之前较为单一的美学要素扩展到了更为复杂多样的实体地物要素, 研究涉及的学科从最初的美学逐渐涵盖了地理学、建筑学、植物学、社会学等各类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这一时期对城市景观的研究成果基本处在景观静态格局的层面, 研究的热点主要为城市景观要素的识别、各要素的空间构成形式、城市景观的风格特点等。

德国地理学家Carl Troll将地理学和生态学进行结合, 开创性地提出“景观生态学”一词, 并对其定义为“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7]。Carl Troll的理论是对地学景观研究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他在研究景观地物要素之间关系的时候, 发现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景观要素之间具有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 而正是这种关系使得景观呈现着一种动态变化。Carl Troll的理论对于城市景观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具体表现在:一、为研究城市景观与周边自然景观的异质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二、为更深层次研究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提供了理论基础;三、为探索控制城市景观定向演变和生态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2.2 城市景观系统

随着城市景观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其已涵盖了视觉美学、地理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 而各学科间的交叉又使城市景观研究衍生出了更多的研究方向, 最终使得城市景观研究起来越来越复杂。系统论作为一种专门研究复杂事物的科学理论, 被应用于研究日趋复杂的城市景观就显得尤为合适。

城市景观被作为一个系统, 其自身已具备了以下的特性:

(1) 系统的整体性

城市景观系统从构成要素来看, 数量众多, 种类多样, 其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生物、非生物等实体地物要素, 而且这些实体地物要素又掺杂了不同程度的人工作用。这些要素以一定结构和层次构成后, 使城市景观系统呈现出一种整体涌现性。这种整体涌现性不同于简单的要素和整体性, 当城市景观系统被还原为单个组成要素后, 城市景观系统的特性也随之消失。

城市景观系统的整体性特性决定了研究思路需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首先从宏观面上对城市景观系统的特性需进行重新认识, 打破原有从单一学科角度对城市景观的片面认识。其次需要系统全面地对城市景观要素进行总结和分类, 这不仅可以排除过多的研究干扰, 迅速发现问题的关键点, 而且能够更合理地将各学科的理论运用到城市景观系统的研究中。

(2) 系统的相关性

城市景观作为一类景观类型, 虽然在整体涌现出的特性方面与其他类型景观有区别, 但是从本质上看, 各类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均为实体地物要素, 其各自内部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均遵守着生态学规律。因此, 城市景观系统与其他类型景观系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可以理解为城市景观系统的外部相关性。另外, 从城市景观系统内部要素来看, 各要素之间遵从着某种特殊的组织结构, 在此之下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但当其中的某类要素发生了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时, 往往就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存在状态, 进而造成整个城市景观系统特性的变化。这种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理解为城市景观系统的内部相关性。

城市景观系统的外部相关性特性决定了研究对象不仅限于城市景观系统本身, 周边其他类型景观系统也应被考虑, 尤其是与城市景观系统存在地理交汇, 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景观系统, 更应该被重视;城市景观系统的内部相关性特性决定了研究方式要更为广泛地探索要素之间的关系, 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3) 系统的动态性

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来看, 城市景观系统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而这些动态作用使得城市景观系统内部要素出现了动态变化, 最终体现在城市景观系统特性的变化。城市景观系统内部的微观动态性往往不易被察觉, 只有随着时间的累积, 其宏观动态性才会显现。

城市景观系统的动态性特性说明了城市景观演变存在一定的可控性, 而城市景观特性演变的影响机制的研究, 也将会成为城市景观研究的热点领域。

3. 城市景观系统要素及其二元属性分类

3.1 城市景观系统要素

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作为反映城市景观系统特性的基本组成部分, 对深入研究城市景观系统有着重要作用。但出于实践方向的不同, 研究学者在对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划分上也不尽相同。如凯文·林奇认为城市要素分为:区域 (Districts) 、通道 (Paths) 、节点 (Nodes) 、边界 (Edges) 、地标 (Land mark) [8];米哈德·雪瓦尼把城市要素分为土地使用 (Landuse) 、建筑形式和体量 (Building form and massing) 、 交通与停车 (Circulation and parking ) 、开放空间 (Open space) 、步行系统 (Pedestrian ways) 、鼓励公共空间的活动 (Activity support ) 、标志 (Signage) 、保护 (Preservation) [9];诺曼·K·布思认为园林景观要素包含:地形 (Landform) 、植物 (Plant) 、建筑物 (Building) 、铺装 (Mat formation) 、水体 (Waters) [10];杨华文将城市风貌空间结构划分为城市风貌圈、城市风貌区、城市风貌带、城市风貌核、城市风貌符号五个要素[11];李团胜将城市景观要素总结为15类, 分别是:居住景观、特殊景观、办公文化景观、商业服务景观、工业景观、高速公路、道路、郊区农业景观、水体、市政设施、绿地、仓储景观、铁路、历史景观和郊区居民点[12]。总结目前研究者们针对城市景观要素的划分依据, 可算得上是多种多样, 有从“结构”的角度去认识, 有从“层次”的角度去分类, 还有从“类型”和“功能”的角度去研究。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结构、层次、类型和功能等划分存在着一定的重叠,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有些混乱, 这也使得从系统的角度去研究城市景观系统要素变得缺乏目的性。因此, 明确城市景观系统要素并进行合理分类, 就显得尤为必要。

从城市景观研究进展来看, 笔者认为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认识应抓住一个“核心”和两个“内涵”, 即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物质核心和地学、生态学内涵。要素的物质核心具体是指要素在遥感影像的可识别性, 这种可识别性是建立在一定的尺度下的。不同景观在研究时均应选择一个合适尺度, 对于研究城市景观来说, 中小尺度是其最佳研究尺度, 而在该尺度下的要素可识别性是城市景观要素的物质核心所在;要素的地学内涵主要是指能够反映城市景观地形、地貌特征的非生物要素, 具体表现为山体、丘陵、沙地、水系、建筑物、道路等, 其主要决定了城市景观的静态格局;要素的生态学内涵主要指能够反映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特性的生物要素, 在城市景观的中小尺度下, 具体表现为呈一定面积和形态的植被群落, 其主要决定了城市景观的生态化程度和生态演替过程。 (图3)

3.2 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二元属性分类

在对城市景观系统要素划分时, 应充分本着普适性原则和概括性原则, 即划分后的各类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不受结构和层次的影响, 能够很好地反映城市系统特点, 同时能够以一种共性表达实现对同类要素的高度概括。另外, 考虑到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则, 划分后的各类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之间应具有关联性和动态性, 即一类要素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另一类要素, 各类要素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差异。

基于以上划分要求, 笔者认为, 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分类应从属性方面进行划分, 这主要考虑到在属性划分时, 既可以打破因层次性和结构性造成的划分局限, 较为宽泛地描述各类要素特点, 同时又可以建立量变与质变之间的数学关系, 符合系统论中对于要素的对立统一的认识。

城市景观系统本质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活动的产物, 是人类创造、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类型来看, 包括了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从要素人为干预程度来看, 又分为人工化、人工化程度较高、人工化成都较低、模拟自然、完全干预和未干预几个级别。在识别要素属性时, 可依据要素类型的人为干预程度, 将城市景观系统要素分为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 并以此可建立起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二元属性划分结果。 ( 表1)

对非生物要素的属性界定时, 主要依据其产生的过程和呈现的人工化程度来判断, 如判断城市内的山体、湖泊属性时, 若是自然形成的, 其属性可界定为自然属性, 若是人工挖填形成的, 其属性则为人文属性;又如判断城市内的河流属性时, 若人工改造化程度较高, 其属性为人文属性, 若人工改造化程度较小, 则为自然属性。非生物要素的属性界定过程一般可采用调查当地历史资料、现场勘查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对生物要素的属性界定, 则可根据生物生态过程受人类的干预程度。生态过程是生物维持生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 在自然状态下, 生物的生态过程具有自发性和无指向性;而受人类干扰后, 生物的生态过程则表现的更有方向性。如城郊的农田, 由于在人为作用下, 其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受到人为控制, 其景观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这类要素则应界定为人文属性;又如城市内的公园植被群落, 虽然由人工种植, 但人类仅对其姿态进行修剪和管理, 因此其呈现的景观基本还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周期性变更, 因此, 这类要素则界定为自然属性。生物要素的属性界定过程一般可采用现场调查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 小结

用系统论的思维对城市景观的研究意义, 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出现的各种研究瓶颈, 更重要的是利用系统论思维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景观的本质和规律, 更为全面地指导科研学者对城市景观的理论研究。进行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二元属性分类, 是研究城市景观系统的基础工作, 可对纷繁复杂的城市景观系统要素进行全面总结, 同时可进一步优化研究途径, 为开展系统性地研究城市景观体系建立基础。

摘要:本文利用系统论的思维对城市景观进行分析研究, 在阐述城市景观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等系统特性的同时, 分析了系统论思想对于研究城市景观系统的意义。在城市景观系统要素方面, 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提出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物质核心和地学、生态学内涵, 并从属性方面对城市景观系统要素进行了分类, 提出了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二元属性分类观点。

关键词:系统论,城市景观系统,要素属性

参考文献

[1].关君蔚.生态控制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6

[2].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城市规划, 2002, 26 (2) :7-18

[3].L V Bertalanffy.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M].New York:George Bragiller, 1968

[4].苗东升.论系统思维 (六) :重在把握系统的整体涌现性[J].2006, 14 (1) :1[J].系统科学学报, 2006, 14 (1) :1-5

[5].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7, 9 (4) :433-439

[6].贾宝全, 杨洁泉.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J].干旱区研究, 1999, 16 (3) :12-18

[7].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Kevin Lynch.The Image Of Yhe City[M].Massachusetts:MIT, 1960

[9].Shirvani Hamid.The Urban Design Process[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5

[10].Norman K Booth.Basic Elements Of Landcsape Architectural Design[M].New York: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1983

[11].杨华文.城市风貌的系统构成与规划内容[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162 (2) :60-6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要素分类】相关文章:

要素分类范文05-18

水景要素04-16

十要素05-02

要素特征05-02

实施要素05-11

政策要素05-14

利润要素范文05-16

优秀店员要素04-09

五要素分析04-14

作文五要素04-15

上一篇:关于超市卫生情况整改下一篇:办公室主任述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