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2024-05-01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共13篇)

篇1: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大洲和大洋

⒈地球表面71%(3.61亿km2)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1.49亿km2)。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水三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 太平洋(面积、岛屿最多、水温、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

5.大陆架、大陆坡、海沟

6.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上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的大洲是亚洲,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7.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面积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纬度、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8.大洲的分界: 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堤)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观点是: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a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图P37)

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注:每个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

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篇2: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对比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地短时间的风雨、阴晴、冷热等大气状况 一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短时间;经常变化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差异可能很大 长时间;变化不大

描述内容 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 气温、降水、气压、风

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词语判断: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

岳阳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气候)

暴风骤雨,飞砂走石,风和日丽、阴雨绵绵(天气)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候)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气候)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见P46图3.6)

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见P48图3.9空气质量级别和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空气质量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影响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2.气温的变化:(见P51图3.12、3.13,会做活动题1.2)

⑴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的日较差=(该天)气温-(该天)最低气温

一天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7月最低;海洋上2月,8月最低)

3.气温分布规律:(见P53图3.17)

⑴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不同纬度)

⑵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同纬不同海陆)

⑶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同纬同陆)

⑷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气温在西亚巴士拉

4.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等温线判断:⑴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

⑵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

⑷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

⑸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

⑹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

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

7.两地温差=两地相对高度/100×0.6℃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时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注:日平均气温取四时刻的平均值,日降水量取两时刻的和)

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

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3.掌握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气候特征(见P58图3.2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少雨)

极地苔原气候(全年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常年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夏季多雨区)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亚热带季风(夏季多雨区)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区)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区)

热带草原(夏季多雨区)

热带雨林(全年多雨) 4.影响气候的因素

⑴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⑵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

⑶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⑷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⑸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则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5.能通过气温降水图判断气候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 (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 南半球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00mm

篇3: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新课标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的基本理念。在活动建议方面, 新课标也多处提到开展地理实验教学。

2. 课例研究——以《大洲和大洋》为例

2.1 航天梦想, 激发兴趣。展示杨利伟、翟志刚、加加林的照片导入新课, 用航天梦想, 激发学生的兴趣。2.2 海陆分布, 探索精神。读海陆面积比例图得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陆地仅占29%, 概括地说, 地球上七分是海洋, 三分是陆地。读南北半球图得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读东西半球图得出: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结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小活动】请每组同学拿出地球仪, 用桌上的红绳将地球仪以任何一种方式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请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 还是陆地面积大?学生通过活动观察得出: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3 七大洲、四大洋。读课本第32 页的图2.5 找出岛屿、半岛、海、海峡的概念并在地球仪上找出亚欧大陆、台湾岛、印度半岛、亚洲、太平洋、黄海和马六甲海峡。在了解了大洲的概念基础上, 我们知道地球上分布了七大洲。【小活动】2.3.1 请同学们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 并结合书上P35 图2.11 七大洲的轮廓图和地图册P17 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 仔细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2.3.2拼图游戏:请同学们首先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然后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 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通过拼图游戏得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南北美, 南极欧大洋。【小活动】“一笔画世界”:用简单几何图形一笔画出七大洲, 注意赤道和180 度经线。世界上除了七大洲还分布着四大洋。和老师一起在地球仪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包围的是太平洋, 它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包围的是大西洋, 它是世界第二大洋, 轮廓象“S”形。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的是印度洋, 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 它位于北极周围, 终年被冰覆盖。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2.4 归纳小结, 理清思路。亚非南北美, 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2.5 课后探究, 引发思考。请查阅世界地图, 观察哪些大洲是相连的?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请查阅资料, 看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依次经过的大洲、大洋有哪些?

3.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1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中,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有意识地观察地理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现象, 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例如, 在用绳子将地球仪以任何一种方式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 并要求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 还是陆地面积大时,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 得出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论。3.2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按照教师提示, 亲自动手操作和制作, 有助于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提升。例如, 在拼图游戏中, 同学们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并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 并思考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和各大洲所处的半球位置以及赤道穿过哪些大洲, 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动手操作以及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而认识到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3.3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中生想象能力不足, 在地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实验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 在“一笔画世界”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绘出七大洲的轮廓和位置, 在画的过程中, 注意赤道和180 度经线穿过的位置,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3.4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学生通过自己实践,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进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3.5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地理实验教学中, 多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 共同探究,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又有利于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摘要: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通过地理实验更直观、形象的展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了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意识。笔者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地理能力有机结合, 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为例, 探讨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课例研究,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郭红, 李春艳.深化地理实验教学改革, 加强学生智能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114-115.

篇4:七年级英语重点知识回顾

“Could you lend me your dictionary?” “Of course.” “你能借给我你的字典吗?” “当然。”

2. one不仅可用作基数词表“一”之意,也能用作代词替代前面所提可数名词中的“一个”或代指“任何人”。如:

One and two is three. 一加二等于三。

I don’t have pens. Please give one to me. 我没有钢笔,请给我一支。

One must love one’s country. 任何人都必须爱国。

3. You’re welcome.用来回答对方的感谢,相当于That’s OK./That’s all right./Not at all.。如: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e welcome.”

4. 当名词前有定冠词、指示代词或物主代词修饰时,all 习惯上放在这些限定词之前。如:

all my books我所有的书

5. the other 通常表示两者(部分)中的“另外那个(些)”,而 other 多用来泛指“另一些”。试比较:

The twins are English. One is Lucy, the other is Lily.

这对双胞胎是英国人,一个叫露西,另一个叫莉莉。

I have many friends. Some are teachers, others are policemen.

我有很多朋友,一些是教师,另一些是警察。

6. socks, shoes, trousers, glasses(眼镜)等表示两部分构成的整体东西的名词习惯上用复数形式,如果表示数量指“一双(副)”,应用a pair of 短语修饰。如:

a pair of socks一双短袜 a pair of glasses一副眼镜

A pair of shoes is under the bed. 床下有一双鞋。

7. 当询问“某人(物)怎么啦”时,常用句型“What’s wrong with…?”,这里的疑问词 what 不可受汉语的影响误用 how。如:

“What’s wrong with your kite?” “It’s broken.” “你的风筝怎么啦?” “它坏了。”

8. worry作及物动词用时其后习惯上只接人作宾语,意为“使……担心”;worry 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其后能接人或物作宾语,但必须用介词 about,意为“担心……”。如:

The recent changes in the Earth’s climate are beginning to worry scientists.

近来地球的变化使科学家开始担优。

Don’t worry about my lessons. 别担心我的功课。

9. tea, milk, bread, water, meat, rice 等物质名词均为不可数名词,此类名词无复数形式,其前不可用不定冠词、基数词、指示代词等直接修饰,若要表示它们的数量,其前必须加“计量名词+of”短语。如:

a bottle of orange 一瓶桔汁 two cups of tea 两杯茶

10. something to eat(drink)意为“吃(喝)的东西”,to eat(drink)为不定式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不定代词 something。如:

篇5: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期中复习重点

Unit 1

短语: close to 接近go to school 去上学(be)good at 擅长elder sister 姐姐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all over 遍及each other 互相

listen to music 听音乐far away from 远离would like to 愿意

ask…for… 向……索取……in one’s free time 在空闲时间to be 成为

hear from…收到……的来信hope to do… 希望做某事lots of 许多

句型:1.My dream is to be an engineer。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

这句话还可以表示成:I want to be an engineer.2.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ng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我想跟全世界的年轻人交朋友

本句话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二是:all over the world 遍及全世界。

3.I live in a flat with my family.我和我的家人住在一个公寓里。

4.Ilike flying kites in my free time.我喜欢在空闲时间放风筝。

需要注意的是短语:in one’s free time 在某人的空闲时间里,例:在他的空闲时间:in his free time

在我们的空闲时间:in our free time

5.I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我希望尽快收到你的来信。

希望做某事就是:hope to do sth.而收到某人的来信,除了用hear from sb.外,还

可以用:receive one’s letter所以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

I hope to receive your letter soon.我希望尽快收到你的来信。

语法:特殊疑问词和不定冠词“a”“an”的用法。

Unit 2

短语:junior high school 初级中学take part in 参加go to bed 去睡觉

have a good time 过得愉快get up 起床once a week 一周一次learn about了解,知道from...to...从......到......talk about 谈论,交谈between...and.........与......之间arrive at到达on the way to...去......的路上after-school activities 课外活动help sb.with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1

once or twice a week 一周一两次

句型:1.How long is the school lunch? 学校的午餐时间有多长?

特殊疑问词How long 提问的对象是时间段。

2.My school is close to my home, so I always go to school on foot.我的学校靠近我家,所以我总是走路上学。So意为因此、所以,后接表示

结果的句子。

3.I enjoy learning about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world.我喜欢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enjoy 后接动词ing,类似的词还有love,like

love doing sth.=like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

learn about 意为“了解”

4.She sometimes helps me with my homework.她有时候帮我辅导家庭作业。

help sb.with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with 后跟名词

5.She always arrives at school at 7:25a.m.她总是在早上七点二十五分到学校。

arrive at 到达,表示到达的是小地方。例如:arrive at the park/zoo/home/school

arrive in 到达,表示到达的是大地方。例如:arrive in China/Guangzhou/Beijing

6.Can you send me seven boxes of oranges? 你能给我送七箱橙子吗?

send sb sth 给某人送某物,还可以表示为:send sth to sb

7.How short it is!太短了!(时光飞逝)

这是一个感叹句。感叹句的结构为:

What +(a/an)+adj.+n.+主语+谓语!

或者:How +adj.+主语+谓语!

语法:一般现在时中频率副词的用法以及动词三单的用法。

Unit 3

短语:put...into 倒入set...on fire 放火make...clean使......干净

make...do 让......做throw away 扔掉provide...with...向....提供...keep...safe 使安全make energy 产生能量take a look at 看一眼

in the air 在空中lift up 举起

句型:1.We must stop doing these things.我们必须停止做些事情。

stop doing sth.停止做某事,表示停止正在做的事。

stop to do sth.停止(正在做的事),而去做另外一件事。

2.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protect the Earth for our future.对我们来说,为了我们的将来保护地球是重要的。

It is + adj +for sb.+ to do sth.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是如何的3.We must not let it pollute the river.我们必须禁止让它污染河流。

must 是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意为必须做某事。

must 的否定形式是must not=mustn’t 意为禁止做....,不准做....后面仍接动词原形。

4.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different places on Earth?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天气如何?询问天气的句型为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5.You need to catch the important words.你需要抓住重点词。

need to do sth.需要做某事

6.He took a look at the cook.他看了厨师一眼。

take a look at =have a look at 看一眼......7.I asked my father for a banana.我向爸爸要了一只香蕉。

ask sb.for sth.向某人要某物

8.There are fewer and fewer fish in the sea each year.每年海里的鱼越来越少了。比较级+and+比较级,表示越来越......例如:

better and better 越来越好more and more 越来越多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越来越漂亮

9.It keeps us alive.它使我们活着。

keep sb.+ adj.使某人保持某种状态

语法: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There be句型

Unit 4

短语:take a trip 旅行go on a picnic去野餐fly kites 野餐

have a picnic 野餐make snowmen 堆雪人in spring 在春天

get warm 变暖on the tree在树上send out发(光)

句型:1.In spring the weather starts to get warm.春天天气开始变暖。

季节名词前要用介词in

2.It is interesting to see leaves start growing on the tree.看着树叶在树上开始生长很有趣。

(1)It is + adj.+to do sth做某事是如何的在这个句型中,it 做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 to do sth

(2)start doing sth=start to do sth 开始做某事

(3)on the tree 在树上,属于数木本身的部分要用介词on,比如leaves,apple等in the tree 在树上,不属于树木本身的物体在树上时用介词in,如birds,peoplemonkey等。

3.People usually spend time with their relative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人们通常与他们的亲戚一起度过春节。

spend 花费,有spend出现的句子里做主语的是人。

spend...on sth =spend...(in)doing sth在某事(物)上花费......(时间或金钱)take 花费时间,做主语的是物,也可以是人

cost 花费金钱,做主语的是物

篇6: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 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3基 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 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0.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篇7: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的(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

★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三单元复习卷及答案

★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 洛阳市高三语文期中a卷作文范文

★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

★ 语文期中复习试卷解析

★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

★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篇8: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学习新节奏

把握学习新节奏

1、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有哪些?(同小学相比,初中的学习有了那些不同?)①学习科目增多了;②难度加深了,作业量增多了;③老师讲课的方式变了;④学习的方式方法变了:更强调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方法策略,强调学习的计划性。

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回答这道题时,不要忘记加上这句话。

2、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有哪些?(如何成为学习的管理者?)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③科学安排时间。

3、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①课前认真预习;②上课专心听讲③;课后及时复习;

4、如何正确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 在初中的三年中,我们的观察力、思维力都将有较大的发展。初中的学习是人们一生学习中的黄金时期,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这三年的学习生活,无论对我们的进一步学习还是走向社会,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如何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要与第一课第1题区别开来,本题侧重于学习)①根据自身实际,及时调整心态;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③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④建立新的友谊,融入集体生活。起码要说出前三点

6、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学习中有哪些苦?哪些乐?为什么说学习中有苦也有乐?)(1)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了交织的,学习中有苦更有乐。

(2)苦是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乐表现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①不断地获取知识,②发现自己的潜能,③了解世界的奥秘,④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时,学习的快乐就洋溢在我们心中。另外,⑤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多么的令人快乐。

7、几个知识点的详解:

①为什么我们对初中的学习生活会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我们在面对新的学习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②作为初中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

③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也是各有特点。

8、对几句古文的认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主动学习或乐学的重要性)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说明实践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9、体现出“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有哪些?(至少背下来三条)①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⑤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篇9: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反思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是人教版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二个案例,这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以X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这可以是案例教学的典型范例。在这个章节里,教材除了选取亚马逊地区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外,还选取了我国东北地区和洞庭湖地区的湿地为分析的次目标,将这些区域的各种情况通过图表、资料呈现,分析湿地和森林的环境效应,发生的`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救治对策和措施。我在高二文理科班教授必修三。在这两类不同学生的教学中,我对《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感到教学效果差异很大。

教学设计一:教师讲解森林的作用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提出教学主题“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现状”——师生分析热带雨林的脆弱性——完成教材“活动”内容:亚马逊地区的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师生分析热带雨林的救治措施——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各类人士对雨林开发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设计二——展示一组热带雨林景观图片,学生了解巴西亚马逊地区的地理背景,从而复习初中的世界地理——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现状及原因——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学生进行论述——师生一起分析热带雨林的脆弱性——对于开发还是保护,如何选择?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各组分别从原住民、政府官员、商业伐木公司老板、世界还保组织人员的角色定位出发,讨论、交流意见——教师要求学生的讨论本着一条原则,即维护全球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各小组派代表阐述讨论的观点,并发表建设性的意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烛光漫步相同的案例,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不同,其结果迥然而异。由此我想“如何在必修三教学中用好案例”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必修三是典型的案例教学,从现在全国使用的四个版本的教材来看,各类教材所使用的案例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一个专题内容往往是既有一个主导案例,同时也可能有若干个小案例。案例因教材、因教师、因学生而异,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灵活选用、组织案例。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思考教材案例的使用方法、使用角度、使用时间。

篇10: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已知的最早人类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3、北京人——世界出土古人类遗骨遗骸最丰富的遗址

(1)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特点:群居、天然火、打制石器

4、山顶洞人

(1)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特点:掌握磨光钻孔技术、打制石器、人工取火、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氏族社会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农耕文化典型代表(1)浙江余姚 距今约七千年

(2)特点:磨制石器、种植水稻、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会挖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3、半坡遗址——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典型代表

特点: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种粟、彩陶、纺织制衣(纺轮)、石刀

4、大汶口遗址——原始社会晚期 第3课

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炎黄战蚩尤(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由来)

2、黄帝——人文初祖(为什么黄帝被誉为人文初祖?)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②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③嫘祖发明养蚕缫丝④仓颉发明文字⑤伶伦编乐谱

3、禅让制:尧舜禹时部落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4、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奴隶制国家)的产生。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启继承禹——“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暴君:桀

2、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汤时商朝强大起来的原因:任用伊尹;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关心百姓。

3、盘庚迁殷

4、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牧野大战,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5、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

国人暴动—西周衰落。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青铜器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夏朝时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2、青铜器的代表:商朝的司姆戊鼎和四羊方尊;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3、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4、农业和畜牧业:商周时朝“五谷”的农作物已经齐备;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有了,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

5、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牲,人殉。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春秋五霸

(1)齐桓公(春秋第一霸):称霸原因——经济富庶;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尊王攘夷。(2)晋楚争霸:城濮大战(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称霸中原;百余年后,楚庄

王打败晋军,称霸中原。

(3)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称霸(成语: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形势图P33)(1)桂陵之战——围魏救赵(2)马陵之战——减灶计,战后齐国强大。(2)长平之战——成语:纸上谈兵,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1、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都是春秋出现,战国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

2、都江堰:我国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

3、★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1)战国地主阶级变法的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商鞅变法的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3)商鞅变法的作用(影响):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

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

社会主要矛盾。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商周青铜器)——大篆(西周晚期)

——竹帛书(战国)——小篆(秦朝)——隶书(秦朝)——楷书、草书、行书(魏晋)

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诗经》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4、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有确切日期的记载。

5、历法:夏朝——夏历(今天的农历起源于此);商朝——闰年;战国——24节气。

6、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法。

7、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创造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端午节纪念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8、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编钟。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成就: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2)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3)历史方面的成就:编著鲁国历史《春秋》

(4)《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而成的,记载孔子的言论。(5)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及老子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儒家:孟子,“春秋无义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环保思想)。道家:庄子,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李斯的思想来自法家)

兵家:春秋晚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的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后称秦始皇),定都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目的: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

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内容见上面)(2)经济: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3)文化思想:统一文字(小篆——隶书),焚书坑儒。(4)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派蒙恬夺取河套地区。

4、万里长城:修建目的——抵御匈奴;东西端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5、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6、秦朝疆域四至:东——东海,西——陇西,北——长城,南——南海。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1、历史上的暴君:夏桀、商纣、周历王,周幽王,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

2、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

3、秦末农民起义:(1)原因:秦的暴政

(2)起义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3)陈胜吴广起义的地位(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

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发抗残暴的统治。

4、公元前207年,项羽

巨鹿之战

以少胜多

成语——破釜沉舟

5、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6、楚汉之争:项羽与刘邦争夺帝位。(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四面楚歌)

地方历史:

篇11: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重点

要求背诵的课文。

2、秋天

3、古诗两首

敕勒歌 (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日月潭 (第三自然段)

5、窗前一株紫丁香

6、阳光(第二自然段)

9、天鹅、大虾和梭鱼

14、我是什么(第二、三自然段)

15、植物妈妈有办法

识字一 保护庄稼好卫兵

课后练习、百花园、试卷上的知识点归类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中国之最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

台湾岛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

5、写声音的词语

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

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天上响起隆隆的雷声。

6、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7、ABAB的词语。

火红火红 洁白洁白 碧绿碧绿 老长老长

鲜红鲜红 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粉红粉红

AABB的词语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许许多多 认认真真

仔仔细细 红红火火 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8、数量词。

一条鱼 一匹马 一本书 一阵风

一条条鱼 一匹匹马 一本本书 一阵阵风

又凉又甜 又高又大 又细又长 又大又圆 又快又好

9、读准下面的多音字的读音。

正好 为难 淹没 兴奋 当做 扁担 战斗 似乎 乐曲 爱好 为了 没有 高兴 应当 担心 斗笠 似的. 快乐

弯曲 重量 鲜血 切菜

乐曲 重新 血淋淋 亲切

10、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1、学习写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正确格式。

12、逗号、句号、问好、感叹号的正确使用。

13、熟读成语、词语。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自强不息 发愤图强 纷纷扬扬

人山人海 名胜古迹 鼻青脸肿 头破血流 连蹦带跳

争先恐后 各种各样 四海为家

14、把字句、被字句的使用

大家团团围住小牛。

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了。 小牛被大家团团围住了。

狂风吹散了天上的乌云。

篇12: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和

第三章的前两节。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高线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答题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30分,1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60%,计18分。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填空题共计20分,10道题,每道题2分,学生得分率为60%,计12分。第三部分综合题50分,学生得分率为40%,计20分。在第三部分综合题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另一反面也反映出审题不清,盲目答题。综合第一题补充学校平面图,反应了学生学习知识较死板,不会灵活应用,再次是学生自信心不强,有些题难度不是学生臆想中的大,一看题就发蒙,其实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是能答出来的,当卷子发到学生手中,有的学生再看卷子时说,这分丢的实在冤枉。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综合第三题题的第2,3问。

三、学情分析

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从小学升入初中,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此次考试成绩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六个班250人参加考试,平均分是46.7,合格率是39.1%。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

四、提高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

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

篇13: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一句话: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两个单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三个大问题:

1、什么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什么)

2、为什么要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什么)

3、怎么才能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怎么做)

四课十框内容: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的人生、人生当自强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第一框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什么是自尊?

2、自尊的表现是什么?

3、自尊的必要性是什么?

4、赢得自尊的方法有哪些?

5、知耻与自尊的关系如何?

6、如何正确认识知耻?

7、虚荣与自尊的关系怎样?

8、虚荣心的含义是什么?

9、产生的根源(特点)是什么?

第二框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如何理解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2、为什么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第三框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一个自尊的人应如何获得自尊?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什么?

2、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什么应该豁达乐观呢?

3、自尊者怎样做到达观?

4、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和批评?

5、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

6、尊重他人的方法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呢?)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一框 “我能行”

1、如何认识“我能行”?

2、什么是自信?其表现是什么?

3、自负与自信的区别是什么?

4、自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理解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

6、自信有何作用?

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为什么说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自负和自卑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为什么自负和自卑都会远离成功?(由自负和自卑的共同点看出二者有什么必然结果呢?)

3、自信者都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4、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第三框 唱响自信之歌

1、如何培养自信(如何唱响自信之歌?)

2、为什么成绩与进步有利于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3、自信的基础是什么?

4、如何认识“立体的我”?

5、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是什么?

6、为什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7、为什么要把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民族的自尊自信?

8、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是什么?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一框 自己的事自己干

1、什么是自立?谈谈你对自立的理解。

2、自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自立的必要性有哪些?

4、为什么自立要少年始?

5、自立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对自己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自立是不是就是拒绝帮助?

2、依靠、依赖与自立的区别是什么?

3、依赖思想的危害性有哪些?

4、为什么自立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5、什么是自主?自立与自主有何关系?

6、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第一框 人生自强少年始

1、什么是自强?

2、为什么人生自强要少年始?

3、自强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4、为什么要自强?

5、为什么自强不息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6、什么是自弃?自弃与自强的关系如何?

7、为什么自弃终将一事无成?(自弃对人有什么影响?)

8、自强的作用有哪些?

第二框 少年能自强

1、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有哪些?

2、理想与自强的关系怎样?

3、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自强的关键是什么?

5、为什么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5、自强的人如何对待弱点?

上一篇:正、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种种下一篇:翻山越岭成语意思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