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2024-04-30

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共7篇)

篇1: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http:///

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资金准备是留学美国筹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很多留学家庭“不差钱”,但没有人会排斥锦上添花的“奖学金”。奖学金

政策不仅可以减少一些负担,也是个人综合实力的证明。在留学市场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留学地政府、院校和社会机构对于留学生普遍持鼓励的态度,并出台奖学金政策来进一步吸引各国留学生前往深造,动辄数千到上万美元。不过,要吃上这份“免费午餐”,依然需要费一番心思。

美国大学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国学子的青睐,于此同时,高额的留学费用也成为不少学子关注的话题。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高昂的费用,不少同学希望通过申请奖学金来减轻家庭负担。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专家指出,只要你各方面条件达标又掌握了奖学金的申

请技巧,申请美国奖学金也就变得“so easy”。

“美国院校本科奖学金一般对于学生的专业、语言能力、入学前的成绩、在校成绩等有着清晰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供不同的奖学金额度。尤其名校,都有非常多种类的奖学金可行申请。”留学专家介绍,美国本科奖学金申请其实和专业有很大的关系,申

请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会拿到不同的奖学金额。

留学美国申请本科奖学金良好的托福成绩是必要条件

一般而言,申请美国读本科托福成绩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如果仅有托福的好成绩,很难申请到前50名的好大学,更不可能申请

到前30名的好大学,美国本科奖学金申请也会比较困难。“想要申请美国奖学金的学生,托福至少要100分左右,最好达到105分以

上。想申请美国前100名院校的奖学金。”良好的托福成绩是申请奖学金的必要条件。

留学美国申请本科奖学金SAT分数越高可能性越大

SAT考试成绩1600分以上的,按每200分是一个档次。如果考1800分以上就可以申请美国前100名以内的好大学。如果分数接近

http:///

2000分,可以申请前50名的大学。成绩达到2300分,就完全能够申请前20名的大学,美国本科奖学金申请到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

SAT考试的重点是考察学生的学业能力、考试素质以及学业素质,实际上是能力与智商的测试,美国超一流的大学非常看重SAT的考试。想进入前50名的名校必须有SAT的考试,否则托福就足够了。

留学美国申请本科奖学金有思想的ESSAY能带来奇迹

一般的美国名校要求申请人提供简历和2-5篇小短文。这是考察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思想的重要根据,也是申请最难的一个部分

。一套好的Essay,往往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一些学生考试成绩平平,高中成绩也很一般,在国内可能考不上好的大学,但由于

这个学生很有思想,不但在自己的短文中能充分表达出自己成长的家庭及学校对于自己的影响,而且可以真切表达出自己所选专业的充分动机,因而他就有可能被几所很好的美国学校录取,并且给其奖学金。“短文写作在美国本科奖学金申请中的作用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因为只有通过短文写作,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和思

想,才能最终说服录取委员会。”短文的写作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极难的作业,只有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写出独特的文章。

篇2: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第一位分享嘉宾介绍:

B学姐,13级浙江大学竺院金融试验班,转专业申请运筹、统计、Modeling等硕士,收获Columbia MS Operations Research, CMU MS Statistical Practice(高就业率项目,大陆本科生录取率低), Duke MS Statistical and Economic Modeling录取!

B学姐:

大家好我叫BH,浙江大学2013级金融学试验班学生。

给大家报下三维:3.88(10%)/109(s: 23)/157+167+4 和本专业不同,我的申请方向是:运筹学及统计。

讲座中间如果有大家非常在意的点,也可以直接问~ 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基本的申请状况吧 申请学校及录取情况:

1.Columbia MSOR(AD)运筹 2.CMU MSP(AD)统计

3.DUKE MSEC(WL-> AD)经济与计算 4.Cornell IEOR(WL-> REJ)运筹

5.Cornell Tech ORIE(WL)运筹与信息工程 6.UCB MS STAT(REJ)统计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申请硕士的一些过程和小感想,主要从“转专业申请”、“选校”和“其它材料准备”三个方面谈一谈。总体上看,自己三维不是特别特别拔尖的,但到申请阶段后期会发现其实周边相同水平的学生都去了不错的学校。

我觉得申请最重要的三点是:1)信心。2)三维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申请的一些小策略确实能帮助大家很多。3)当然,更重要的是认真准备申请材料,绝不偷工减料,要尝试去了解学校、了解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那我开始正文了~

PART 1.转专业申请情况介绍

首先谈一谈我转专业的动机吧。我本科读的是金融,大二在瑞典交换的时期非常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职业轨迹的问题,决定留学并转方向申请,有下面两点原因:

1、当时浏览了非常多的国外学校各个院系的网页,也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的招生宣传的视频,认为运筹这一类偏理科的专业非常对我的胃口,就业面也比较广。

2、我高中读的是理科竞赛班,比起纯金融(cfa)课程,我更加擅长带推理计算的科目。不仅在金融学习上没有优势,而且通过一些实习也发现自己不喜欢在股票及投资市场工作。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反思,我觉得当时做这个转专业的决定还是过于仓促了。几乎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是现在大

二、大三的学生,并且正在考虑转专业问题的话,除了自己的兴趣之外,我建议大家综合考虑一下以下几个方面: 1.转专业的跨度有多大,自己目前背景状况能否申请该专业?大家提交的申请材料是会包括以下几个硬件:核心课程/科研/实习/推荐信,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一下,看看自己的资源/时间够不够补充/完善这些硬件。

2.转专业申请难度,这一点包括三个方面:1)开设所转专业的学校数量/开设时间; 2)所转专业与本专业的关系。比如金融—>金工(难度升级)、经济(平级)、商业分析(难度降低)。3)本专业学生申请方向过于集中、且自身背景明显有差距的需要考虑申请专业及学校招生数量。

3.转专业后的职业发展路线妥不妥当。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需要设想一下在一年/一年半毕业之后,结合本科/硕士的各种经历能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HR会不会喜欢这样的背景? 能不能在学习硕士专业课的同时刷题/准备工作的各种面试及笔试。

谈谈我的过程,为了转专业,我在大三上时在专业课外强行另修了大约五门数学/编程课,并且做一份数据分析的pta(不然比较难找到合适的暑期实习)。现在再次反思的话,首先核心课是重要的,只要能满足学校首页(或是申请表格中间列举的课程列表)就可以。大家可以首先自己登陆想去的学校查询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满足。一般申请网页上会单独要求大家填写的核心课情况,包括:课程名/成绩/书本名称/学分。大家可以提前查看,如果还没有修读,可以修读有证书的网课或是采取下学期修读补充成绩单的方式。

此外,学校要求必修的课程尽量补好,不是必修的,自己衡量一下会不会掉绩点再选择。

对于转专业硕士申请来说,实习也可能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申请偏应用的专业能找到一份实习,提供做案例、做实务的机会,可以证明你已经能很好的运用所学工作了。从学校角度考虑,毕业生找工作成功率/就业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另,工科/cs学生实验室经验是可以替代工作经验的,写材料角度对就可以。金工一类使用研究经历替代实习不太靠谱。美赛之类当应用经历写也不是很靠谱。大家可以对照着补充自己的经历。

进入下一个part~

因为我算是一个商科学生,非常清楚本专业国内就业环境,在选申请学校时只考虑两个方面因素:地理位置/知名度。

当时是这么想的,我选的学校都是投行/咨询招聘的“一类”学校,如果没办法找到更为妥当的国外就业坑就可以往国内走、继续做金融/商科老本行。

其他要点还有:专排/综排、校友资源、就业质量、项目及课程质量、宜居程度、甚至是“小伙伴是不是一起申请”等等很多很多方面,大家可以挑一两个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做为选择标准。

其他要点还有:专排/综排、校友资源、就业质量、项目及课程质量、宜居程度、甚至是“小伙伴是不是一起申请”等等很多很多方面,大家可以挑一两个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做为选择标准。

了解的方法有:

1)通过以下论坛看历年数据:寄托天下/一亩三分地/Chasedream/gradcafe。2)中介/学长学姐帮助判断。

3)看项目官网和询问小秘,可以得到以往学生的硬指标。如果有一些学校或者项目明确对托福/gre有偏好(例如duke、cornell、哥大金工等),尽早落实好这些指标。

另外,也需要明确该校是否对海本学生有强烈偏好,海本会增强该校就业质量,并且身份问题容易解决,英文更好。估量该学校录取学生及陆本数量这点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校比例为:20%冲刺、60%适合、20%保底。各年录取情况也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所以选择较为心仪的保底项目比较重要。

做为金融/金工/量化学生也可以考虑用新加坡/欧洲内陆/甚至是东京大学G30学院一类的大学做保底。但如果同时申请香港/英国可能会面临高额占位费(9~10w),需要提前了解好学校日程安排。

由于我本专业本科就业情况良好,我是用工作来做保底的。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选择一所保底校,可以有效避免几个月没有ad,心理煎熬的状态。金融/商业数据/统计/会计类可以考虑罗彻斯特大学。理工科并且背景还不错的学生建议申请宾大,结果出来的比较早,交钱ddl可以后延。

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在选校阶段多用一些时间!!比如我所申请的数据分析方向有相当多的名字:运筹下的data analytics(DA),部分学校的统计项目、data science(DS)、computation、information engineering(IE)、business analytics(BA)等等。

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有很大差别,开设新项目的频率也很高,需要自己仔细地寻找适合的项目, 在这一点上我并没有做的非常好,有很多申请难度相同并且非常好的项目,我是直到申请结果公布的时候才知道的。

给大家再推荐一些数据分析方向的好项目:UPenn SC,Gatech MSOR,Cornell ORIE

Stanford、Columbia MSE/ Harvard CSE/ CMU Stat/ 北卡、西北 Analytics/ Brown、NYU DS/ Cornell Tech ORIE,USC 37

下一个部分:PART 3.申请材料及过程

在我申请过程中,申请材料的准备主要参照了世毕盟给的公开课。可以说的方面太多了,我就简单地谈一下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

[文书]:文书有两类,一类叫SOP(statement of purpose)主要是写申请的目的。一类叫PHS(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UC系列一般会要求,主要是写申请者的背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你的个性和你的专业兴趣,在成长中遇到过什么重要的事。

文书主要是考察:1.和项目的匹配程度。2.简历中无法体现出的。3.热情。建议在了解完全教职员情况、系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该校偏好的情况下逐校逐篇修改自己的文书。举个例子,比如杜克经济虽然有一些学生最后做了投行、金工方向的工作,但招生时期不喜欢特别特别金工方向的学生,文书简历中需要弱化自己的方向性,这一些情报中介或者学长学姐可以告诉你。

[简历]:按模板写,把好的经历有重点地展现出来

[补充材料]:如果被wl了一定要一定要努力找材料补充过去。身边有几个学生被拒了通过这一方式最后要到了ad。

[面试]:考察基本素养,快速准备的方式就是去论坛里找面经背好。同一批面试可以在论坛中问一下先面试的同学。

现在很多学校采取海面,面试时候放轻松,英语说清楚,网络稳定就可以(很重要,浙大vpn50,加ss,在紫金港面!)。如果谈进阶版本的话就要注重内容,面试逻辑和工作面试是一样的,尽量多谈一些自己的经历(对问题的理解/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后的收获),然后再做一个总结。

[英语]确实有一些项目有英语测试的暗指标,需要了解清楚。我申请的几个学校中,杜克经济系重点看gre数学有没有满分,哥大的金工需要110+/330+,康奈尔实际录取比写的要高,论坛上一轮wl的学生全部都是在gre320+。申请cs,托福一定要一定要过百。大多学校采取一刀切。

上面一句纠正一下:康村or学院一轮wl都在320不到330的地方

考试确实非常痛苦,可以采取连续突击的方法,或者去香港及境外考试。现在申请者的水平都还蛮高的,除了国内学生,还有美本/港本/新本学生在一起竞争,英语虽然占比重很小,但是却是一个基本件。

我想跟大家谈的就是以上部分啦~结构上可能有一些跳,都是自己申请中踩到了坑的到的经验,希望或多或少能帮助大家一些~

第二位分享嘉宾G学长,南京大学物理学院,GPA不足80,转专业申请材料专业,收获Columbia、布朗、WUSTL材料硕士,SUNNY-Buffalo应用物理全奖博士录取!

G学长:

大家好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gxNTQwNQ==&mid=2650715804&idx=1&sn=07b4aa383cf54a8ea686c3c68f397662&chksm=be881a5e89ff9348b8776d7b3e370d362d676e5efd1263e9e91e16bd09be9b2b4f793d04afa4&mpshare=1&scene=2&srcid=0510nZw6vv3dD0TGpNONPRAj#rd

首先发个官方糖,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 GPA 77,排名应该是后40%。。

托福103,GRE 149+170+3.5,2015年9月至今在南大纳米磁学组做科研 2017年2-3月美国Buffalo物理系合作可言

科研* 目前发表了一篇共同一作,if 8.26 两篇一作在投,国内专利两项

录取了Columbia, Brown, WUSTL 的材料科学MS;录取了Columbia, Brown, WUSTL 的材料科学MS;SUNY-Buffalo 应用物理系PhD(TA)

主要介绍一下我失败的一些教训,以及万一不幸大二末或大三决定出国,但苦于成绩比较低,该如何尽力自救。

跟GGU合作自16年8月起,主要的时间表是: 8-9月:申请策划,开始套磁,文书准备,推荐信 10-11月:选校,文书润色,教授精套,论文投稿 12月:开始申请,寒假科研启动。。1-2月:焦急等待,找指导老师诉苦。。2月至今:收获offer,准备下一段旅程

首先简要说一下选校和选专业的注意点 选校:排名,地理位置,就业,学费……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最终决定的一点是,如果这个学校录取了,是否愿意去?排除了冗余结果后剩下的便是真正喜爱的学校,再在这个名单中选择冲刺,正常和保底校。

专业:就业前景和个人喜好是决定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相关领域的老师教授,还有GGU的指导老师和mentor,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经验,以致能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

至于MS和PhD的选择,除去经济因素以外,最主要的是自身职业的规划,至少5年的博士生涯需要足够的热情与精力,以应对可能的夜晚对自身意义的无止尽追问(认真脸)

对于GPA或GT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最好的是能及时补救,一个好的三围能带来很多优势,但如果这方面存在劣势,对于理工科而言,科研成果是一个很大的加分点

科研刚起步时,快速查找文献和获取文献中的有效信息是很重要的技能。Review类的文章很适合对一个新领域进行探索和了解,作者一般都是该领域的大牛,在行文过程中往往都会准确点出现有的成果和还需解决的问题,这对于理清思路,找到切入口很有益处。在确定好切入点之后,review中该段的引用文献就很有作用,能提供更多的细节,特别是具体的研究思路与流程,都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特别是材料等相对周期较短的实验工作,新点子的产生往往都能做出不错的工作。

对于套磁和推荐信,实验室的导师是人脉关系网上的重要一环,因为与所有行业一样,科研也要一直与人打交道,而作为科研领域的新人,我们认识的人,以及我们自身的知名度,都不足以让录取委员会眼前一亮(本科就是大牛的另论,估计要纠结的就是去哈佛呢还是MIT。。)

所以有机会的时候多跟导师聊聊他对该研究领域的理解,哪些人做的工作很有趣,甚至哪些大牛之前或现在正在与组内合作,再问到能否引荐一下。对于平时不怎么有机会接触老板或者老板比较不喜欢闲谈的,可以试着将老板的代表paper列出,如果作者名单中出现感兴趣的名字,可就这篇论文中的细节向老板提问,同时找机会问能不能找当时的其他作者问一些问题,由老板出面发第一封邮件并抄送给你,套磁或者请求推荐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除了老板所熟识的教授,所在领域的大牛往往也是套磁的对象。发现和认识这些大牛教授的机会主要来自顶级杂志文章和学术会议。特别是能和大牛面对面的机会一定要把握,(比如第十一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是在南京大学举办的,当时参会的有崔屹、杨培东、李亚栋、孙守恒、包信和等等大牛),会后尽快把自己的感想和问题写成邮件发给心仪的教授。

在拟定邮件的时候一个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邮件的格式,除了常见的主题与正文格式外,适当的寒暄和尾注也能起到很有益的作用,而且如果之前与该教授有所联系,包括见过面,听过报告,校友或者经老板介绍,注意在正文的最开始就交代这一点,教授们往往公务繁忙,收到邮件后扫一眼,如果觉得不感兴趣或者完全不认识发件人,很大程度就不会答复,并且以我的经历而言,第一封邮件不回复,往后的邮件往往也得不到正面答复。

这里提供一下我所用的邮件尾注的样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至于教授之间的互相推荐有多大的威力,我有个亲身体会可以分享

这封邮件给了我面套dream professor的机会,最终也拿到了布朗的录取另外有个能吸引教授注意力的方法就是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包括其研究组的网站主页、发表的论文、甚至所编教材某个部分的内容。对于涉及学术问题的部分,最好征求一下老板的意见,因为这种学术challenge比较需要把握方法方式,没有把握的话提出质疑会显得不太礼貌。

其次在套磁的时候有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执着,即让教授相信我是真的愿意加入他的研究组。可能有人觉得这并不难,套磁信中都会洋洋洒洒把自己的倾慕之情表达出来,但大牛们都听过很多赞美之词,我们想出来的辞藻往往不足够表达出赤忱之心。

就我的遭遇而言,和一位领域大牛往来了十数封邮件,他也对我的申请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改进措施,但直到我站在他办公室里面对着他,他才说现在才明白我是真心愿意加入他们组,而且在之前的联系中只对我口头提出了建议,而没有在录取委员会中给我强力推荐。在错失加入dream group的机会,心痛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以前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希望后来的同学们能注意规避这一点,爱ta就要说出来。

篇3: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且申且珍惜——美国留学申请经验总结纯干货篇 【世毕盟】学员

怀着期待和忐忑,受着一些学弟学妹以及帮助我申请的老师、朋友的委托,我着手写下自己关于留学申请的经验和看法,希望对即将申请的同学有所帮助。

出国契机

我本科就读于北语对外汉语专业,后保送本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当时身边就有几位老师建议我找机会出国学习或者交流,我便开始留心一些咨询公司和中介,同时从6月份开始准备托福和GRE的考试。这里科普一下,中介一般和国外高校有合作,咨询公司则没有,我最后签的原则上讲是咨询公司。读研期间越发觉得自己应该换个环境,既是做为动力又是做为挑战,由此展开了我之后的一系列申请。

背景介绍

成绩方面,我本科的GPA是3.80,直到十月份才拿到GT成绩,托福刚过一百,GRE也只是平均水平。个人认为成绩不是主要参考标准,只要过了一定的档就可以了,但是语言类专业另当别论,自然是语言成绩越高越好。

实习方面,最后写在CV里的有新东方英语教师、寰语学院中文教师、哈尔滨市教育局实习生,其他关于中英文教师、家教、代理、销售等统统没有用上。这里建议大家尽可能去做和自己申请专业相关的实习,越牛越好(不要像我这样只是平常的那种)。

科研方面,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有关二语习得偏误研究,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挑战杯的论文有关我国幼儿园现存问题;还有一篇北语创新基金项目收录的文学研究。三篇论文均未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只不过每一篇都算是获了奖。社会工作,我选了社团理事会主席、红会志愿者两段经历,与专业不相关的其他志愿活动和社会工作都没有写。这也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部分,只是从侧面证明一下自己的领导力,对申请主要考查的科研能力帮助不大。

获奖方面,优秀毕业生、三好、优干、一等奖学金等等,一般都要写从多少人中选了多少,自然是选出来获奖的人越少含金量越高。

其他,我补充了其他语言(日、法,都是入门),应用软件(PS,SPSS统计,Access等与专业可能相关的软件)。任何有助于体现自己的学术能力的材料都可以补充交给学校。

关于选校

我一直的目标就是做老师,我希望在国外能够学到理论和实践兼顾的课程,专业要提供给我一定的实习机会,再结合我之前的实习和专业背景,我很自然地选择了英语教育和教育政策两个专业,主申英语教育。在正式选校之前,我的咨询老师向我保底top30,于是我开始去学校的官网查看这些学校的专业信息,包括网址、申请要求、截止日期、课程设置、学校地理位置、学费及生活费等等,越详细越好,列了个表。再结合从学长学姐那里打听来的消息,咨询了一通老师,最后自己初步选定十到十五所学校。很多同学不做这一步,全都交给中介或者咨询公司去做,我觉得这样会减少你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哪怕你只是多了一点点新的认识,对之后的申请也是有好处的。之后就可以根据你的其他

需求,比如费用、生活环境、华人比例等等,与咨询老师敲定最后的申请学校了。我的咨询公司很给力,统一价位,不限申请的学校和专业数量,随便申。但是建议大家不要申太多,毕竟精力有限。

关于PS

PS存在的价值很简单:告诉学校我为什么要来这所学校读这个专业,我为什么适合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申请是学校和申请者双向的选择,一篇好的PS就要很清晰地展现出这个特点。我的PS初稿很长,列举了我在实习、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发现的现象,以及我之前怎样、以后打算怎样解决问题,我怎样理解这种现象,我希望贵校的专业能够帮助我怎样处理这些状况,我能够为这个专业带来哪些学术价值。这里要感谢我在咨询公司的老师们,一遍一遍地为我修改文书,由于每个学校要求不同,他们最后拿出了九份PS给我看,一定要我觉得满意了才算完成工作。

关于推荐信

推荐人在申请中很重要,他必须了解你,见证过你的成长,并且愿意为你说好话;但他们又不那么重要,推荐信可以说是所有文书中最不重要的部分。本着这样的考虑,我请了如下三位老师做我的推荐人:我大一大二精读课的老师,讲师,她比较喜欢我,我们接触时间很多,我在课上表现较好,和我申请专业相关;我大三大四教育类课程的老师,副教授,我在他课上的成绩都很高,毕业论文他是评委之一,对我的科研能力比较认可,和我申请专业相关;我在新东方的教学主管,无职称,私下关系很好,对我的讲课方式比较认同,和我申请专业相关。三位老师分别从我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我做出了评价。这样说出来,相信怎样找推荐人和写推荐信大家就很清楚了。

申请结果

教育类来说,质量最高的范德堡也拿到了,我就很欣慰了。最后我决定去宾夕法尼亚读英语教育,拿了点奖学金,尽管与学费相比这真是杯水车薪,但也是对我的肯定和慰藉了。

流程补充

整个申请主要做的几个工作:考语言成绩(越早越好,方便定位和刷分),开具各项成绩单(需要翻译和盖章,有些学校需要邮寄),WES成绩认证(又贵又麻烦),文书(CV,PS,推荐信),网申(各种表啊自己填会烦死),Writing Sample(你无法想象用两天时间翻译两万字的毕业论文是怎样痛苦的事情),开具存款证明。如果有咨询老师帮助的话中间就省不少心了比如我,特别感谢Hannah何老师,一边催着我这个快做啊那个怎么没写啊,一边笑呵呵地安慰我啊呀没事啦你会拿到offer的。

果然,从寒假一开始邮箱里就纷纷蹿出了各个学校的录取结果,很是开心。之后关于签证、体检的情况,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与我私聊。

GGU对我的帮助

GGU世毕盟就是我的咨询公司了。本来想低调匿掉公司名字,但是一方面考虑到我对GGU工作的认可,一方面考虑到我和GGU各位老师的感情,还是决

定拿出来单独说一下。申请方面的,自然是从头至尾帮我掌控局面以及准备各种材料。私底下,我经常去那里蹭吃蹭喝,尤其是何老师以及她可爱的老公吴老师(长相酷似龚老师)不知道被我坑了多少回,顺带着自己也学会了点咨询的事宜。还有其他老师都是贴心的哥哥姐姐,他们都是海归背景,而且朝气蓬勃,更有哈佛面试官为学员做模拟面试。我相信只有乐观积极的年轻人才有可能帮助我们把申请做到更好。世毕盟还帮找对象…………………………………………………………

关于留学

篇4: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一、案例

北语国际政策 GPA第一 Columbia MPA,JHU IR, Brown MPA,Cornell MPA,Georgetown MPP;清华心理系法国巴黎政治商学院和哥大SIPA双学位录取; 北大经济学院 GPA3.51 Columbia MPA; 北航本科,三年工作经验 HKS MPA 全奖;

北大政管 MIT城市规划 Columbia MPA,Uchicago MPP,Cornell MPA

二、每年战绩汇总

2016 Fall Columbia SIPA MPA 20+;Oxford MPP 1; UChicago MPP 12;Cornell MPA 15+;2015 Fall Columbia SIPA MPA 18;Berkeley MPP 2;Uchicago MPP 11;Cornell MPA 9;Harvard HKS;

2014 Fall Columbia SIPA MPA 13;UChicago MPP 6;Cornell MPA 8; 选校tips

三、专业简介

旨在培养一批精通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各级政府部门及非营利性组织的领导者,能在现实中应付社会政治发展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所带来的新挑战,切实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种组织中的各种问题。MPP 偏Quant;MPA偏管理

Leadership+Quantitative=MPP/MPA

MPA核心课程

      公共管理 预算/财政 管理经济学 政治和法律程序 定量分析方法 职业伦理

     

MPP核心课程

公共政策基础 统计和数据分析 公共财政

宏观/微观经济学 政策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

         

     

哥大SIPA下面的方向:

1、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2、Energy & Environment: Global Energy Management & Policy Track/Energy & Resource Management Track/ Environmental Policy & Management Track

3、Human Rights & Humanitarian Policy: Human Rights Track/ Humanitarian Policy Track

4、International Finance &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Finance Track/ Economic Policy Track

5、Inter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6、Urban Social Policy: Urban Policy Track/ Social Policy Track

工作经验:平均录取的人是3-5年,本科生也可以申请 硬件:基本G320 T100;要求更高,T108左右比较稳妥 软件:

本科直接申请,学校上清北复旦交大有优势

专业选择的话,经管稍有优势,因为会在量化课程以及实习上会比较占上风;如果是其他社科类专业的,建议补充上经济统计类的相关课程比较好,加上做相关的实习

对于申请,两大类:1.走学术路线的,本科就读社会学或者政治学,会做一些国家政策的宏观研究,这

个是最对口的;2.那种实习经历比较多的。如果是应届生申请的话,建议实习的段数多一些,3-5段会比 较好。(普遍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环保部、基金会、国际NGO等仍是录取委员会青睐的实习经

历。需要注意的是,参加的实习项目一方面要与申请专业有一定相关度,另一方面

也最好是要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联系

Cornell MPA分支方向

Economic and Financial Policy Environmental Policy Government, Politics, and Policy Studies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ment

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Policy  Social Policy

四、申请要求

1、GT高一些;

宏观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课程,统计软件数据处理软件-SPSS STATA SAS R;像Columbia, Chicago, Harvard几个学校在申请时除了传统的CV以外,都会要求申请者再额外提交一份quant CV,里面的内容就包括你上过的数学、统计、经济、编程类的课,这些都是policy analysis中非常看重的素质。

2、实习体现领导力,分析能力;科研和申请track相关就可。

政府部门、NGO、Consulting Firm、投行以及企业中的PR部门或者媒体都是相关程度较高的实习。关于申请人的工作经验问题,对于那些曾经在国际大型NGO,类似于Red Cross, UN, World Bank, Green Peace等等;以及在中国国家机关、部委、国企系统工作实习的同学,这些都是非常适合申请MPA 社会责任心以及沟通能力:对于做义工,志愿者是非常好的体现社会责任心以及沟通能力的方式方法。如:在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志愿实习的经历,红十字会、妇联这些都是简历的闪光点。扶贫教育,在边疆志愿民主建设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申请。(比较看重志愿经历)

五、学校list 1.Harvard Kennedy School MPP 2.Columbia MPA(MIA)3.UChicago MPP 4.UPenn MSSP 5.JHU MPP 6.Brown MPA 7.Cornell MPA 8.Georgetown MPP 9.UC Berkeley MPP 10.CMU MSPPM 11.UCLA MPP 12.Duke MPP 13.USC MPP 14.USC MPA 15.UMich MPP 16.NYU MPA 17.Syracuse MPA 18.Princeton MPA(2年工作经验)

六、学校项目preference Harvard:leadership Columbia: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background,比如海外交流,海外volunteers UChicago: academic 成绩 Berkeley: academic Cornell:绩点> UCLA: academic&professional experience NYU: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Michigan: academic或者research&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对于文科,普遍是语言好,有交换,国际经历丰富(视野广,了解不同国家的情况

七、毕业去向

MPA/MPP相比其他纯文科的专业,毕业后会有更多比例的同学去投行、咨询公司,也有很多在think tank或者政府智库做政策评估分析。那除了IEFP以外呢,就是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EPD),这个方向我感觉就是UN的预备役啦。学的内容围绕公平啊, 人权啊,消除贫困, 区域冲突,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毕业去向多为非营利组织, 政府, 国际组织等。分布比例上:最多去投行;70%

私营机构;30%非盈利组织如智库

八、具体案例

1、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GPA:3.5+ 交换经历:

Cambridge Summer School且有independent research 科研:UNFPA;挑战杯

实习:UNDP;UNICEF;自己的志愿者组织 其他活动:学生会;模联;各种志愿者活动 推荐信:本院老师;UNDP的supervisor 申请结果:

Cambridge: Mphil in Development Studies

2、北大历史系2011本科生 GPA: 3.45/4.0;

实习:银行,咨询,投资公司和基金,基本和Finance相关; 推荐信:3位老师+1位老板

Offer:MPP/MPA: Columbia,Cornell,CMU Finance: JHU

3、港大社会心理学,dual major 人力资源 GPA 3.45/4.5 T105+G157 165 推荐信: 港大老师+小学校长一封+县社保局一封(实习的两封都是纯编)实习:

1.县社保局纯编 2.小学实习纯编 3.课堂作业; Offer:

1.Columbia MPA 2.Harvard 教育 3.Stanford 教育

4、清华外文系,经济双学位 GPA: 3.45/4.0;

科研:舆情分析的SRT 深圳做女工调研 首都职工素质工程 劳工NGO实习

实习:万博宣伟公关公司和国资委新闻中心 推荐信:3位老师+1位老板

Offer:牛津 MPP(全奖);

期间完成了两篇几万字的关于国企改革的论文,也发表了一篇关于南北车合并的政策评论。牛津的MPP项目很注重governance

5、北大 Econ 有发表 GPA 3.38+ 托福 107,口语24 GRE 153 168 3.0 Cam exchange;

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Chin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udy,Academy of Macroeconomic Research, NDRC,Baker Tilly Chin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咨询智库调研

篇5: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基本背景:北大金融系 GPA:3.79,计算机辅修:3.83 语言成绩:TOEFL 108, GRE 159+170+3.5 录取结果:Baruch MFE, Cornell MFE, Chicago MSFM, Columbia MAFM, NYU MathFin 写在前面

申请季落下帷幕也有一段时间了。我是到大三下的4月份才下定决心放弃清华经管金融硕的推研资格而出国念书,然后立刻就去世毕盟报了名。虽然看似有些晚,但是根据世毕盟mentor和培训师的科学规划,我开始了有序的留学准备。后面的日子就是疯狂地赶进度:考G, T,准备科研实习,以及推荐信。从五月份到9月份,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我考了两次GRE,一次托福,做了两份实习,一份科研。现在回想那4个月的忙碌而充实的时光,也是感触良多。

非常幸运的,在世毕盟的帮助下,我这么紧凑的申请准备也收获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关于T&G 金工项目不像传统的商科项目那样卡GRE和托福的成绩。据哥大招生官所透露的信息,GRE的verbal≥155就行,Quant尽量满分(但我个人认为≥168也可以),写作≥3。托福总分≥103,其中口语越高越好,不能低于23分。关于G&T,我的建议是尽早准备,越早考完越好,可以给之后的任务腾出时间。虽然我大三下准备申请的时间十分紧张,但是因为我从大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准备GRE和托福,所以最后语言考试也并没有花费我很多的时间。但是还没有开始准备的师弟师妹也不用紧张。因为大多数项目的截止时间在12月份和1月份,所以大家只要在大四上的11月份前考完GRE和托福就可以了。

关于课程

金融工程其实是数学、计算机、金融的交叉学科,其中数学和编程是最重要的。因为我本身在北大就是辅修计算机,所以编程方面的课程,我已经上了很多了。至于数学课,我是在大三上前往UCLA交换的时候修了3门数学系的课:多元统计、最优化、金融数学。并且,我也尽可能地在本院修一些数学课,如: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这里给大家推荐几门课程:

(1)数学:高数、线代、概率统计等基础课,大家应该都上过。除了这些之外,大家如果想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可以选修随机过程、数值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等。

(2)编程:申请之前,大家最好熟练掌握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c++、python、或者Java。特别是,有意申请Baruch MFE项目的师弟师妹,最好能熟练运用C++。没有办法在学校里选修编程课的师弟师妹,可以上quantnet上Baruch开的c++课程。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掌握编程语言的基础上,可以选修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概论,机器学习等课程。

(3)金融:对于金融系的同学来说,本身金融基础就比较扎实,只要集中补充一下关于期货、期权及衍生品的知识就行。这里十分推荐John Hull的《期货、期权及衍生品》(简直是MFE面试的圣经)。

关于实习

对于实习,我觉得是相关性>big name。当然,如果你能找到一份既相关又是big name的实习,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我一共做过两份与量化有关的实习,第一份是大三下在一个量化的小fund里做关于统计套利的研究;第二份是大三暑假在中信建投衍生品交易部,做关于股票的交易策略的研究。我觉得有些岗位师弟师妹们可以尝试一下:券商的金融工程组、小fund的量化研究员、券商的研究部中也有一些关于量化的岗位、以及券商或大行的sales &trading。这些岗位对金融工程的申请都是很有帮助的。

并且,在实习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用心。最好是能够做出一些成果,这些都是你构成简历和PS极好的素材。

关于推荐信

推荐信的话,最好是牛人强推,外国老师的推荐信也会更有说服力。但是使用外国老师的推荐信,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老师们在提交推荐信的时候还要对你进行打分,外国老师们往往比较“实诚”,可能只给你打一个中庸的分数。所以,使用外国老师的推荐信还是要谨慎。我的推荐信组成是一个UCLA数学系的老师+本院我的“随机过程”的授课老师+实习的老板。

关于申请及建议

篇6: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申请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GPA: 88.32 TOEFL: 106(R29 L27 S24 W26)GRE:150+170+3.5 无Paper,两段校内水水的科研经历 录取情况: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SE(MS), Duke University MSE(MS),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SE(M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MSE(Ph.D.)

出国的念头

其实呢,有出国的想法大概源于高中,因为毕业于一所外国语高中,从高中起身边的大牛童鞋们就会潜移默化给我许多关于国外的想法。因为我们高中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文理兼长、外语突出的国际化人才嘛~(偷笑,对于母校还是满满的爱)但是呢,当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觉得出国的梦很遥远,是大神们才会选择的道路,我呢就应该老老实实走高考这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苦战。高考结果出来之后,我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对于北上广的梦校还是有些距离,于是懵懵懂懂地选择了一个提档线与我相合的985哈哈,来到了长沙。刚刚迈进大学的时候,我因为高考总分刚过提档线而被分配到了化工院学应用化学专业,但是我明明是奔着中南的大材料来的,怎么能就此放弃,于是在大二刚开始的时候急冲冲地申请了转专业,中南的转专业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年级21名的我也顺顺利利转入了材料院。现在看来,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初做了这个转专业的决定,在材料院我认识了许多立志一起出国的小伙伴,找到同伴的感觉真的非常棒~ 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因为从高考结束后我就立志一定要去美帝,所以高考之后的那个暑假我就去新东方上了托福洗脑课。在上课期间,了解到了许多新东方老师们自己的美帝留学经历,越发觉得美帝是个充满神奇和魔力的地方。但是因为我强烈的拖延症,一直拖到大一下学期才去考了第一次托福。初战90分,不上不下的。后来因为疲于奔波工科的公共课程,英语也被我搁置了起来,搁置了好久好久。

关于我为什么一心去美帝,没考虑过大澳村、加村和去欧洲呢,我想一来是美帝具有最多全世界公认的好大学,高校的体制非常成熟;二来我认为美帝对于多元化的包容程度也较高,能给予我更多发展的机遇。

本科学校

国内具有出国传统的大学的出身确实能给出国的道路斩断许多荆棘。但是毕竟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鏖战,实在挤不进C9的门槛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呢~但是我还是很幸运有一批在C9联盟的高中小伙伴,许多关于申请的事他们都给了我许多切实有效的建议。总之,如果你的本科学校没有那么多出国的前辈,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地为自己创造获得信息的来源,你的高中同学或者父母同事有出国经验的前辈都要多去咨询咨询。

虽然中南出国的前辈比C9联盟少很多(就比如和我一起去ASU的中科大的童鞋有好多师兄师姐可以给很多租房和选课的建议,我只有利用他获得的二次信息啦),但是本宝利用自己做学生工作的便利,结识了许多有志与我一同去美帝的小伙伴,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小团体。因为资源比较少,所以我们就要更加珍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也是我们这个小团体成员最后都获得满意的AD,一起奔向美帝的精神动力!在申请的每个步骤,我们几个人都守望相助,从选择推荐人到备战G、T,没有这批小伙伴,也不会有我现在的结果,真的很爱我的小伙伴,希望以后去美帝也和你们不分离。

关于三围:GPA、TOEFL、GRE

其实呢,我也不属于爱刷题的大学霸,碰到一些自己不擅长的学科,GPA还是会变成硬伤,比如最令我揪心的工图、机械设计我都是70分飘过啦~大三时候转入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专业课,老师也比较仁慈,对于平时认真听课的孩子都不会为难,因此大三一年的一些专业课弥补了一些GPA的缺陷,总之还是非大牛~

托福呢,我也是临近大四才有一次把它捡起来的。由于有了同伴的激励和陪伴,我老老实实地反复刷TPO,和小伙伴们讨论错题,利用各种APP(亦鸥和托福听听)辅助练习口语和听力,最终获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终于刷到了106!GRE备考的时候听从了一位小伙伴的建议,做了一些15年真题,感觉还是效率蛮高的,最后也是过了320大关(内心是羞愧的)。

关于推荐信

我在大三时才刚刚正式进入系里的锂电课题组,水平也只是帮学姐打打下手的程度。因此推荐信我尽量努力往立体的方向出发,虽然没有牛推,但是尽量让招生官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极具3D视感的我。我选择的三个推荐人,一个是课题组的老板,一个是我的任课老师,还有一个是带我实习的老师。三封推荐信力求角度不同,在科研和课堂之外,也着重提及了我在生活和学生工作方面的能力,自己认为还算蛮全面的。

申请中的困难

原本自己也想DIY试一试,于是就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了许多古老的留学书籍,不得不说学校老图书馆里这批90年代的留学经验总结还是总结了许多前人的心得的,里面还有许多文书的模板。但是自己大三到大四的暑假还没能把G搞定,自己内心还是很慌,当时定了10月中旬的GRE考试,距离申请季开始也只有一个月,自己也还有专业课和跟着学姐做的实验,申请小白的我发现在网上浩如烟海的申请资料里还是很难自己独立地提炼出信息,自己努力选了很多学校但是总因为考虑了专排又无法兼顾地理位置还有校友资源,在选校这一步上就消耗掉了自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我觉得自己与世毕盟确实有一段缘分在呢。早在大二暑假的时候,我去北京的一个生物制药公司实习一个月,期间非常幸运地住在清华附近,让本宝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清华的校园。那个时候正逢世毕盟在清华的宣传势头正盛,我看到了海报也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这也导致后来,在本宝开始觉得自己DIY世毕盟留学: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无望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小伙伴转发的世毕盟链接,多方打听了一下,确定了世毕盟的定位,本宝就带着忐忑的心情咨询了世毕盟的武汉新部,也就结识了我的培训师。

培训师对于我就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在我冲锋杀敌的时候,她就会源源不断地跟我运送子弹和军需物品,是我的大后方。因为对自己没有强烈的信心,我在前期给自己的定位只有30-50左右专排的硕士项目,对于博士项目自己是一点也没有信心可以争取到。培训师从一开始就为我坚定信心,以学校前三年认定的GPA我还是可以冲刺前30甚至常春藤的硕士项目,更新的选校单让我内心是鼓舞和担忧并存。而且申请过程中真的有许多忐忑不安的夜晚,不一定是怎样的一件小事都足以让我难眠,于是我就去骚扰培训师,基本每次都秒回的她真的让我吃了许多足量的定心丸。

Mentor对于我的PS、CV的帮助是巨大滴,每一次我和培训师商量过后的稿子,mentor都有全新的建议,他总能以审阅管的视角对我的文书精雕细琢,每一个句子都重新润色,让我弱弱的科研经历在文书中能够不露怯,反而能给文书以一种充满力量和真诚的语调。这都是我自己在书写文书时希望表达却不知如何说起的地方,mentor帮助我把文书修改到了我心目中的完美~

祝福的话

篇7:世毕盟:美国留学申请本科奖学金要求

我发现我们化院申材料方向的同学比较少,而材料跟化学的联系又很密切,是许多化院同学可以考虑申请的方向。我拿到offer后就一直想写一篇申请总结,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参考。

一、个人背景和申请结果

GPA:3.72(本研出成绩后是3.73),院里排8/144

科研:先后在马老师和黄老师组科研,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的Prof.Stephen Maldonado组交流。我做的课题比较碰巧,在三个组的工作基本都与电化学相关。我在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方面(马老师指导)发了一篇Materials Letters二作;在超级电容器方面(黄老师指导)一篇四作投了Nature,自己还有一篇一作小文,但这两篇文章在申请时都未发出。

推荐信:三位科研的指导老师和两位北大小班课任课老师。

标准化考试。GRE:V157、Q167、AW3.0;GRE Chemistry:99%;TOEFL:102(口语24);IELTS:7.0(MIT材料系要雅思,不过现在似乎开始放开了)Offer:MIT、Cornell和Northwestern材料系

二、化学申材料

下面谈谈个人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看法,若有失偏颇请指正。请注意我说“化学申材料”,而没有说“转材料”,是因为我看到材料跟化学有较大的交集,这个交集甚至大于化学和化工。材料一般是指有一定用途的固体,显然它们是化学物质,而且许多用来描述它们的语言我们应该不陌生:电子排布[1]、晶体结构和结晶度[2]、粒子形貌和尺度[3]、微结构[4]、能带结构[5]等等。

[1] Suntivich, J., K.J.May, H.A.Gasteiger, J.B.Goodenough and Y.Shao-Horn, , Science 334(6061)1383-1385 December 2011

[2] Grimaud, A., K.J.May, C.E.Carlton, Y.L.Lee, M.Risch, W.Hong, J.Zhou and Y.Shao-Horn, ,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2439 September 2013

[3] Gallant, B.M., D.G.Kwabi, R.R.Mitchell, J.Zhou, C.V.Thompson and Y.Shao-Horn, 22,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6(8)2518-2528 August 2013

[4] Lee, S.W., B.S.Kim, S.Chen, Y.Shao-Horn and P.Hammond,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1(2), 671-679 January 2009

[5] Ming, T., J.Suntivich, K.May, K.Stoerzinger, D.H.Kim, and Y.Shao-Horn, ,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7(30)15532-15539 August 2013如果看了上面的文献,你们可能会说这也太化学了吧!但材料系确实有不少老师的研究就是这样的,以上文献都是MIT材料系Prof.Yang Shao-Horn的工作,而且是有代表性的工作。其实不只是实验,材料系也有做理论与计算的,如MIT的Prof.Gerbrand Ceder、Prof.Jeffrey Grossman、Prof.Ju Li,搞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同学也可以关注一下。由于我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方面不太懂,不敢评论更多。

总之,材料的设计、合成、应用都几乎无可避免地会用到化学。我不是说所有课题组的同学都适合申材料,但至少像刘老师组、黄老师组和其他一些物化、无机组是挺合适的。考虑到申材料还会有很多其他非化学专业的人竞争,从保险的角度,个人不建议只申材料,而应该化学、材料兼申。材料系招的人里汇集了本科学不同专业的人,这种学科的交叉也是我觉得材料很有意思的地方。最后提一点,材料(MSE)的全称是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但究竟怎么个Engineering?下面这篇Stanford材料系Prof.Yi Cui的文章[6]就工程味比较浓:

[6] Yang, Y., G.Zheng and Y.Cui, ,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6 1552-1558 March 2013

这里lithium、polysulfide都不是什么新物质,也不是什么纳米材料,它们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也不算什么新化学,但作者把这些习以为常的物质组合、组装成battery,有望用于电网级储能,窃以为这就是Materials Engineering,而前面Prof.Yang Shao-Horn的工作就偏Materials Science一点。

三、套磁

首先,建议早早把CV写好,这样套磁(特别是模板套)的时候可以把CV附上,但不建议用附件的形式,因为老师还要再打开或下载,比较麻烦,我一般采用以下的格式:

Best,XXX

----------------------

(CV)

模板套可以从以下网页汲取营养:

模板套虽然方便,但内涵明显不足,所以如果能学术套还是尽可能学术套,最容易的是结合自己组的工作说,例如:

In my research group(Prof.Fuqiang Huang), we are currently focusing on enhancing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itania by partial reduction and/or doping for energy applications, such as supercapacitors and solar water splitting cells.Do you consider improv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s a mean to further optimize your oxide electrocatalysts?

如果教授有些研究还没发文章,没有课题组网页或网页上没说,也不妨问问,例如:

Could you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ongoing project of electrosynthesis? What kind of reactions are you working on?

还可以指出对方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但要谦虚有礼貌,例如:I have read your paper, “Controlled Chemical Doping of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Using Redox Buffers,” and got a question on the Ohmic definition of the channel conductivity,(sigma)= nhe(mu).I carefully reviewed my physics textbook, and found that this formula is based on a continuous model,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grain-boundary resistance.However, grain boundaries exist in the PbSe nanocrystals thin films, so is it appropriate to apply this formula? Maybe I am wrong, I am eager to discuss with you and learn from you.若精心写了一封特别学术的信,但对方理都不理也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伤心、失望、影响心情。因为经过学术套,你其实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即便教授没回复,这已经是你的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老师不喜欢套磁,如Stanford材料系的Prof.Mike McGehee,他在他的课题组网页中说:

“Unfortunately since hundreds of students contact each professor every year, most professors do not have time to read through the emails.The emails will have no impact on whether or not you get admitted.The best way to get into Stanford is to simply to build up the best set of credentials you can and carefully fill out the

application.Most professors do not think about who should be admitted until all of the files are in and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is getting ready to meet.”

像这种老师如不是迫不得已,还是别联系了。

四、CV

网上有不少国外学校有关简历写作的经验介绍,我准备CV时也参考不少:

特别提醒的是,列举做过的事情最好统一用动词过去式开头,这样给人感觉事情已完成,而且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显得更强有力,如:

Prepared II-IV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on Au nanoparticle electrode via electrochemical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chieved monolayer detection for thiol-based ligands on II-IV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using overlayer SERS

不仅实验操作、步骤,其实实验结果、结论很多时候也可以用主动语态表达,如:

Confirmed the structure to be...Observed the increased efficiency of....Verified the cause of XXX to be YYY

Achieved XXX as compared to YYY

美观起见,CV最好要么满满一页,要么满满两页。

五、PS

写PS前建议先注册网申,看看里面对PS的要求。一般来说,PS的长度以900-1000词为宜,但个别学校可能有特别的要求,如MIT材料系要求500词以内,Harvard化学系要求科研部分500词以内。不只是长度,一般对内容也有要求,虽然这种要求不同学校大同小异,但对着要求写PS总是最好的。最后可能要写不只一个版本的PS,以适应每个项目的要求。就MIT材料系限500词,我建议采用开门见山的策略,即第一段就把硬实力摆出来。

我强调PS里科研不宜写得太简略,不然会显得工作做得太水。科研不能流水账似地罗列,而应该有清晰的思路,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论。写每件事之前(包括科研),最好先讲讲自己的motivation,这样让人觉得你是有思想的,你的学习、生活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波逐流混过去的。写完一件事后,一般讲讲自己的收获与感想,还可以提出future work。PS最后一般要点

名感兴趣的教授,如果他们的研究方向与自己本科做的一样,那么可以说我们perfectly match,如果不太一样,可以说My expertise may benefit the research of Prof.XXX,...另外,个别学校(如UC Berkeley、U Michigan)还要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PHS)或类似文书。它与PS的不同在于偏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不写科研或不从学术的角度写科研。可以说,PHS就是让你讲讲自己的故事,像我把在爱心社的经历写了进去,当然,这些故事都应尽可能折射出你的优秀品质,例如curiosity, divergent thinking, a strong spirit of teamwork等等。

六、推荐信

建议deadline前2个月就应该找老师商量要推荐信了。如此提前好处多多:一是万一老师拒绝写信,还来得及找别的老师;二是时间充裕,推荐信更可能写得全面、质量高;三是提前量大体现对老师的尊重;四是早点让老师知道你打算出国,热心的老师可能会及时给你一些建议和帮助。

推荐信的作用一是来自内容,二是来自推荐人的声誉。我的推荐人里没有美国名校教授,也没有国内的院士、院长,但没关系,只要信里有饱满的内容,富含事例和细节,也是不错的。有的老师要学生自己写初稿,这种情况我都写了450词以上,每件事基本按照做了什么、结果如何、从中说明了我的什么品质的结构来写;有的老师是直接自己写,我选的都是小班课而且一起讨论较多的老师,因为老师对你印象深刻才有可能写出丰富的内容。网申提供推荐人的时候一般都会问是否放弃(waive)看信的权利,我一概放弃了,因为这样显得推荐信的内容更加客观公正,学生没有试图横加干预。当然,如果你的亮点怕老师写漏了,联系老师时也不妨这样提醒下:here is an outline for your reference...七、小贴士

TOEFL送分较慢,我大约用了4周,而GRE成绩3天就送到了。

感恩节时可以向美国的教授表达感谢。在美国,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Caltech可以申两个系。如果你愿意两个系共用一份申请材料,则只用花一个系的申请费,然后发邮件告诉校方你还要申哪个系。

MIT可以申多个系,但要分别申请,分别交申请费。

有些学校的名字里有“the”,别漏了,如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申请的英语“apply to”和“apply for”的区别亦要留心。MSE是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terials”漏了“s”貌似申Cornell材料系会比较危险。

网申别等到deadline临头才准备提交,因为这时可能会网络拥挤,影响提交。

Publish or Perish是一款好用的文献统计软件,用它我们可以查出教授近年哪些文章被引次数较多,诸如此类。(下载:Publish or Perish installer for Windows)面试前不妨听听某媒体对我密歇根老板Prof.Stephen Maldonado的访谈来找找感觉,其实里面不少对话跟我们面试挺像的,网址:

上一篇:【聚焦中考】2014中考物理总复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考点训练(2013年真题集锦)下一篇:党员特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