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2024-05-11

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精选4篇)

篇1: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

一、案例

北语国际政策 GPA第一 Columbia MPA,JHU IR, Brown MPA,Cornell MPA,Georgetown MPP;清华心理系法国巴黎政治商学院和哥大SIPA双学位录取; 北大经济学院 GPA3.51 Columbia MPA; 北航本科,三年工作经验 HKS MPA 全奖;

北大政管 MIT城市规划 Columbia MPA,Uchicago MPP,Cornell MPA

二、每年战绩汇总

2016 Fall Columbia SIPA MPA 20+;Oxford MPP 1; UChicago MPP 12;Cornell MPA 15+;2015 Fall Columbia SIPA MPA 18;Berkeley MPP 2;Uchicago MPP 11;Cornell MPA 9;Harvard HKS;

2014 Fall Columbia SIPA MPA 13;UChicago MPP 6;Cornell MPA 8; 选校tips

三、专业简介

旨在培养一批精通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各级政府部门及非营利性组织的领导者,能在现实中应付社会政治发展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所带来的新挑战,切实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种组织中的各种问题。MPP 偏Quant;MPA偏管理

Leadership+Quantitative=MPP/MPA

MPA核心课程

      公共管理 预算/财政 管理经济学 政治和法律程序 定量分析方法 职业伦理

     

MPP核心课程

公共政策基础 统计和数据分析 公共财政

宏观/微观经济学 政策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

         

     

哥大SIPA下面的方向:

1、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2、Energy & Environment: Global Energy Management & Policy Track/Energy & Resource Management Track/ Environmental Policy & Management Track

3、Human Rights & Humanitarian Policy: Human Rights Track/ Humanitarian Policy Track

4、International Finance &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Finance Track/ Economic Policy Track

5、Inter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6、Urban Social Policy: Urban Policy Track/ Social Policy Track

工作经验:平均录取的人是3-5年,本科生也可以申请 硬件:基本G320 T100;要求更高,T108左右比较稳妥 软件:

本科直接申请,学校上清北复旦交大有优势

专业选择的话,经管稍有优势,因为会在量化课程以及实习上会比较占上风;如果是其他社科类专业的,建议补充上经济统计类的相关课程比较好,加上做相关的实习

对于申请,两大类:1.走学术路线的,本科就读社会学或者政治学,会做一些国家政策的宏观研究,这

个是最对口的;2.那种实习经历比较多的。如果是应届生申请的话,建议实习的段数多一些,3-5段会比 较好。(普遍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环保部、基金会、国际NGO等仍是录取委员会青睐的实习经

历。需要注意的是,参加的实习项目一方面要与申请专业有一定相关度,另一方面

也最好是要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联系

Cornell MPA分支方向

Economic and Financial Policy Environmental Policy Government, Politics, and Policy Studies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ment

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Policy  Social Policy

四、申请要求

1、GT高一些;

宏观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课程,统计软件数据处理软件-SPSS STATA SAS R;像Columbia, Chicago, Harvard几个学校在申请时除了传统的CV以外,都会要求申请者再额外提交一份quant CV,里面的内容就包括你上过的数学、统计、经济、编程类的课,这些都是policy analysis中非常看重的素质。

2、实习体现领导力,分析能力;科研和申请track相关就可。

政府部门、NGO、Consulting Firm、投行以及企业中的PR部门或者媒体都是相关程度较高的实习。关于申请人的工作经验问题,对于那些曾经在国际大型NGO,类似于Red Cross, UN, World Bank, Green Peace等等;以及在中国国家机关、部委、国企系统工作实习的同学,这些都是非常适合申请MPA 社会责任心以及沟通能力:对于做义工,志愿者是非常好的体现社会责任心以及沟通能力的方式方法。如:在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志愿实习的经历,红十字会、妇联这些都是简历的闪光点。扶贫教育,在边疆志愿民主建设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申请。(比较看重志愿经历)

五、学校list 1.Harvard Kennedy School MPP 2.Columbia MPA(MIA)3.UChicago MPP 4.UPenn MSSP 5.JHU MPP 6.Brown MPA 7.Cornell MPA 8.Georgetown MPP 9.UC Berkeley MPP 10.CMU MSPPM 11.UCLA MPP 12.Duke MPP 13.USC MPP 14.USC MPA 15.UMich MPP 16.NYU MPA 17.Syracuse MPA 18.Princeton MPA(2年工作经验)

六、学校项目preference Harvard:leadership Columbia: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background,比如海外交流,海外volunteers UChicago: academic 成绩 Berkeley: academic Cornell:绩点> UCLA: academic&professional experience NYU: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Michigan: academic或者research&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对于文科,普遍是语言好,有交换,国际经历丰富(视野广,了解不同国家的情况

七、毕业去向

MPA/MPP相比其他纯文科的专业,毕业后会有更多比例的同学去投行、咨询公司,也有很多在think tank或者政府智库做政策评估分析。那除了IEFP以外呢,就是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EPD),这个方向我感觉就是UN的预备役啦。学的内容围绕公平啊, 人权啊,消除贫困, 区域冲突,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毕业去向多为非营利组织, 政府, 国际组织等。分布比例上:最多去投行;70%

私营机构;30%非盈利组织如智库

八、具体案例

1、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GPA:3.5+ 交换经历:

Cambridge Summer School且有independent research 科研:UNFPA;挑战杯

实习:UNDP;UNICEF;自己的志愿者组织 其他活动:学生会;模联;各种志愿者活动 推荐信:本院老师;UNDP的supervisor 申请结果:

Cambridge: Mphil in Development Studies

2、北大历史系2011本科生 GPA: 3.45/4.0;

实习:银行,咨询,投资公司和基金,基本和Finance相关; 推荐信:3位老师+1位老板

Offer:MPP/MPA: Columbia,Cornell,CMU Finance: JHU

3、港大社会心理学,dual major 人力资源 GPA 3.45/4.5 T105+G157 165 推荐信: 港大老师+小学校长一封+县社保局一封(实习的两封都是纯编)实习:

1.县社保局纯编 2.小学实习纯编 3.课堂作业; Offer:

1.Columbia MPA 2.Harvard 教育 3.Stanford 教育

4、清华外文系,经济双学位 GPA: 3.45/4.0;

科研:舆情分析的SRT 深圳做女工调研 首都职工素质工程 劳工NGO实习

实习:万博宣伟公关公司和国资委新闻中心 推荐信:3位老师+1位老板

Offer:牛津 MPP(全奖);

期间完成了两篇几万字的关于国企改革的论文,也发表了一篇关于南北车合并的政策评论。牛津的MPP项目很注重governance

5、北大 Econ 有发表 GPA 3.38+ 托福 107,口语24 GRE 153 168 3.0 Cam exchange;

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Chin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udy,Academy of Macroeconomic Research, NDRC,Baker Tilly Chin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咨询智库调研

录取Chicago MPP ;Cornell MPA;USC MPA;UW MPA;CMU MSPPM

篇2: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Story | 经院转 Data Science ——我的申请历程 CS申请 | 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的。GPA:3.76,TOEFL:107,GRE:322+3,有一段UMich的暑期科研,暑期科研也是与数据处理相关的,三段实习:其中最后一段实习是DS相关的。

专业简介:

如何通过个体的搜索记录,预测他感兴趣的话题?这就是ds的一个简单的应用。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数据挖掘,发现出有用的信息,为未来的决策做准备。Data Science = Math(Especially statistics)+ CS,数学作为理论基础,CS作为方法/途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作总结,做分析,做预测,做决策,…)。ds需要的背景知识也是与这两个学科紧密相关的,它包含的数学知识有Calculus, Linear Algebra, Discrete Math, Optimizati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Stochastic Process, Simulation。统计学知识有Probability, Statistical Modeling, Time Series, Statistical Learning。CS方面的Basic Programming,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Machine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twork Analysis, Data Visualization, Data Mining, Database。编程方面,至少要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

篇3: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一、申请结果 说实话,我真心是个幸运的人,商学院申了10所,只有Umich Ross商学院收留了我。Ross虽然不如HBS/Wharton/Stanford GSB那样知名,但总体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归宿了。

商学院OM(10个)Offer: Umich(Ross)Interview but Reject: UT Austin(McCombs), U Maryland(Smith)Reject: Upenn(Wharton), MIT(Sloan), Northwestern(Kellogg), CMU(Tepper), UCLA(Anderson), Yale SOM, Purdue(Krannert)工业工程OR(6个)Offer: Berkeley IEOR, Georgia Tech ISyE, UIUC ISE, Purdue IEReject: Stanford MS&E, Umich IOE 个人背景推荐信:都是清华老师的推荐信,有一封(算是)牛推科研:两篇不太相关方向(非顶级期刊)SCI及四篇EI,三段相关方向(相对水的)研究经历三围:本科及硕士GPA均为88,GRE 153+168+3,TOEFL 104(口语22)我的三围非常一般,瞬间被大牛学霸们碾压成渣。但申请时推荐信和科研远远重要于三围。

二、Literature Review:一些前人的OM/OR申请总结 在申请的过程中,看了不少前人的总结,建议如果申请OM/OR方向,有时间把这些总结都看看是有帮助的,至少对这个方向的申请情况有所入门。当然,这个Literature Review做的很不充分,有很多很多非常棒的帖子需要大家自己寻找。商学院OM:北大数学→WUSTL Olin[1],对商学院的分析比较详细,建议详读。[1] 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913604-1-1.html清华IE→Northwestern Kellogg[2],主要讲商学院的面试。[2] http://blog.renren.com/blog/331858006/943911253清华EE→Chicago Booth[3],主要讲几个商学院的比较。[3] http://blog.renren.com/blog/231059884/720972111上交安泰→Northwestern Kellogg[4],商科背景申请值得参考。[4] http://blog.renren.com/blog/287132090/928687479上交密歇根学院→Upenn Wharton[5],海本值得参考。

[5] http://

三、Why PhD? Why USA? 这一节纯抒发个人感慨,如果对Why PhD? Why USA?的答案非常清楚,请跳过此节。

这几乎是每个来面试我的老师必问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在申请之前必须想清楚的问题。申请是个痛苦的过程,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要出国,很可能熬不过去,即使申到了PhD,去了也不一定读的下来。

我是一个随(lan)遇(de)而(zhe)安(teng)的人,感觉每一步的前进都源于外界的压力。从小学到大学,每一次重要考试,无不是家里人比我更着急。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无不是家里人比我更开心。也因为这样的性格,本科毕业选择了推研,成为宿舍四个人唯一没有出国的那一个。

PhD原因之一:科研至少不让我讨厌。慢慢长大的过程,对事物的喜好也趋于稳定,对未来的打算也变得务实。说实话,最开始还是挺憧憬公司经理这个职业,像那些公司高管的师兄师姐们一样,年纪轻轻就可跻身成功人士的行列。然而现实是这样的残酷,在IT公司实习过一个月,就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那种忍受得了每天上班下班的人。站在西二旗的地铁站,看着拥挤在地铁站的人群,在脚步匆匆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真想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三年的硕士科研中,虽然没对人类的智慧有什么贡献,但说实话并不厌恶每天做做研究的生活。每天至少不用朝九晚五地打卡,一切时间都是自己的,做做感兴趣的问题,聊聊未知的领域,生活还是挺充实的。PhD原因之二:追求精神的富足。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提到,他们犹太人虽然非常善于赚钱,但并不以贫富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当他们足够富裕之后,常常希望家中的孩子在文学、艺术、科学等精神领域有所造诣,而这方面的成就是真正值得骄傲的。读PhD至少能让我继续修身养性,在喂饱自己和家人的情况下尽可能充实自己的脑袋而不是口袋。

PhD原因之三:旅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清华读硕士的这三年,感觉自由散漫一些也挺好,没有本科那么重的课业压力,真真正正地享受寒暑假,在旅行的途中,可以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可以发现全新的自己。这三年,我要么在旅行,要么在去往旅行的路上。感觉如果以后没有了寒暑假,没有了长途旅行的机会,人生该是多么无聊!USA原因:这是一个不错的读PhD的地方,学术前沿在那边,知名教授在那边,相对来说发顶级期刊的机会更大。

四、Why OM/OR?

选择这个领域纯属偶然。当时推研的时候对各个领域完全不了解,因为导师比较nice,就在自动化系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来了之后发现,硕士导师的研究方向在美国几乎没人做了,只好转一个类似的方向申请。如果不是世毕盟,不是吴靖师兄把我带入OM/OR这个方向,估计我会去EECS之类的院系,一辈子都不知道商学院还招PhD。先来介绍一下OM/OR。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OM,在清华经管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有对应方向。Operations Research,简称OR,在清华工业工程系有对应方向。这两个方向虽然分别存在于商学院和工学院,但基本都是研究产品从原料到制造到销售再到回收的一系列过程中的微观经济学问题。比如采购、库存、定价、运输等过程,最大化利润或者最小化费用。说得简单点,就是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用管理的方法让企业更加赚钱。清华自动化系的同学都学过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就是这门科学的基础。

可能这么介绍有点抽象,举个例子。航空公司需要对机票进行定价,最开始可能非常便宜,为了吸引消费者,而慢慢价格会动态上升,时而又略微下调。一般这个定价过程都是由计算机程序完成。如何根据飞机余票、往年的数据,以及今年已经销售出的票数量,对机票进行动态定价,以获得最大利润,就是OM/OR领域的传统课题之一。

那么,商学院和工学院有什么不同呢?其实主要的不同在于科研的自由度和就业去向。

商学院一般由学院出钱资助学费生活费,由于不从导师那里拿钱,做科研比较自由,如果做了一两年发现方向不喜欢,也可以自由地更换导师。商学院每年只招收很少数量的PhD,今年Wharton最多9个,Ross一般招3个,McCombs和Smith今年只招收2个。为什么招生数量如此之少?因为商学院PhD毕业后一般都直接去商学院当老师,教MBA并做科研。

去商学院当老师有什么好?首先,找到在非盈利机构做科研的工作,就不用参与H1B签证的抽签,可以直接拿到工作签证,再有两三年就能拿到绿卡。现在H1B抽签率屡创新低,教职工作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其次,商学院老师的基本收入在所有学院中名列前茅。根据Iowa State University做的调研 [9],商学院Full、Associate、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71,832、$137,047、$132,787,而工学院Full、Associate、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46,666、$100,191、$86,748;具体到OM和OR两个专业,2011-2012商学院SUPPLY CHAIN &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专业的Full、Associate、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88,024、$126,560、$115,677,而同工学院INDUSTRIAL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专业的Full、Associate、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32,242、$97,209、$74,468。当然,商学院老师除基本工资之外还有公司咨询的收入,而工学院的老师还有基金项目的收入,这并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综上,如果未来想要走教职路线,商学院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9] Peer Land Grant Universities Faculty Salary Comparisons 2002-2003 through 2012-2013, Iowa State University

工学院在科研和就业方面与商学院有所不同。由于从导师那里获得资助,因此换导师就相对困难。另外,工学院由于招生非常多,以后从事教职工作的人也会相对较少。很多OR专业毕业选择大公司的供应链部门、金融系统的建模、金融和IT公司的数据分析、战略咨询等工作。当然,这些工作是非常棒的,很可能比教职赚得多很多,但一般没有教职工作稳定、活得舒适。

对于我来说,一辈子当老师,每个假期出去玩玩,有份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就是最棒的生活。因此我在几个offer中选择在Umich Ross商学院度过接下来的五年PhD生涯。

下面几节讲讲申请的辛酸道路,包括GRE/TOEFL准备、科研和推荐信、选校、面试。

五、GRE/TOEFL准备

我天生记忆力就不好,尤其对于语言基本没有任何天赋,因此背GRE单词简直就是梦魇。对于我来说,能不能过GRE这一关决定了后来是否继续走出国留学这条路。老G时期报过3次GRE:第一次快到机考几乎没准备,于是直接放弃;第二次考完机考,结果快到笔试单词基本没背,于是又放弃;第三次就是2011年10G,万恶的ETS把2005年的考题原封不动地重新考,结果就被考生们投诉,集体取消成绩,由于那个学期有7门考试课,只好让ETS全额退款,那时候就觉得这辈子也就不会出国了。

后来看着室友们都去了美国,再加上自己还想做科研,就又动了出国的念头。为了逼自己考GRE,直接给世毕盟交了咨询费。后来我发现这真是个超级正确的决定,对于像我这种重度拖延着患者,加上懒得不行的性格,必须有个人不断地催我。研二秋季学期就在他们的不断催促下,以及我每个月对自己工作进度的忏悔中,终于在12月底以刚刚够的分数告别了GRE。

TOEFL一年之内考了三次。感觉练TOEFL比GRE轻松很多,因为我在2月末弄了个TOEFL写作群,在论坛里攒了一堆同时考TOEFL的同学们一起练,大家互相帮忙就不会烦闷。我第二次托福之后还在尚友写过帖子[10]并做过讲座[11],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10] http:// [11] http:// 在这不得不说说世毕盟的作用。除了不断催促我加快进度之外,他们还告诉我考到多少分就够了。如果不是他们,我还不知道得浪费多少时间提高GRE/TOEFL成绩呢。

六、科研和推荐信

我硕士的研究是仿真优化,做OM的传统方向scheduling,在美国已经几乎没人做了。虽然灌水地在申请前发表了两篇SCI和四篇EI,但只能证明有点科研能力吧。

由于假期需要在国内开会,再加上老板的约束,不能像本科的小鲜肉们一样,跑到美国去做暑期科研混推荐信,更别说去交换一个学期以上跟大牛老板做深入的科研。之前一直忙于GRE、TOEFL和硕士的科研项目,也没什么时间去跟外系的老师做研究。到了九月份,真是心急如焚。好在吴靖师兄催促我去找经管的老师,在各种忙碌中搞定了推荐信。

其实国内,尤其是清华就有很多资源值得挖掘。清华经管学院每年会有David Yao(Columbia IEOR)和Jim Dai(Cornell ORIE)两位大牛教授(均为INFORMS fellow)的课程,虽然要他们的推荐信比较困难,但听了他们的课至少对OR方向的applied probability这个领域有比较好的认识。去年还有Peng Sun(Duke Fuqua)教授的dynamic programming课程,当时感觉同时上这两门课压力太大就没去上。还有Mostly OM workshop[12],会议邀请OM领域的各路大牛及rising star。另外上海财经大学每年也会有系列课程[13],阵容非常强大。这些都是了解OM领域和要推荐信的好机会。

[12] http://

至于工学院OR项目,可以到一亩三分地论坛结果汇报版[15]搜IEOR方向的录取情况。MIT ORC几乎不招中国人,Stanford MS&E招的比较少。Princeton ORFE、Columbia IEOR、Cornell ORIE、Northwestern IEMS、Berkeley IEOR、Gatech ISyE等项目都是常年招中国人的。

[15] http://

八、面试

吴靖师兄说的好,其实面试主要都是behavioral的,不会在学术上有太多苛求,只是看看申请者是不是适合这个项目。由于我只面了Gatech ISyE、Purdue IE、U Maryland Smith、UT Austin McCombs、Umich Ross,因此没有太多的规律性知识,大家可以看之前清华IE→Northwestern Kellogg [2]专门讲商学院面试的文章,非常有参考价值。

我个人的建议是,首先把做过的科研想办法讲得有意思些,多说故事和发现,当然也要顺带强调用过的methodology。更重要的是,要在短时间阅读面试官的paper,争取在提问的时候夸一夸教授。

Umich Ross商学院是2月11日面试的,当时几乎听不懂面试官在说什么(主要是口音问题)。感觉面试了10分钟就要被面试官赶出去。不过我认真准备了问题,问了教授引言部分的故事怎样写的这么有意思。估计这个部分他是下功夫写的,让教授挺高兴的(其实也就是隐性地夸他一顿),之后我又跟进了感谢信,然后他回我感谢信的态度非常棒!

九、感谢的话

篇4:MPPMPA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且申且珍惜——美国留学申请经验总结纯干货篇 【世毕盟】学员

怀着期待和忐忑,受着一些学弟学妹以及帮助我申请的老师、朋友的委托,我着手写下自己关于留学申请的经验和看法,希望对即将申请的同学有所帮助。

出国契机

我本科就读于北语对外汉语专业,后保送本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当时身边就有几位老师建议我找机会出国学习或者交流,我便开始留心一些咨询公司和中介,同时从6月份开始准备托福和GRE的考试。这里科普一下,中介一般和国外高校有合作,咨询公司则没有,我最后签的原则上讲是咨询公司。读研期间越发觉得自己应该换个环境,既是做为动力又是做为挑战,由此展开了我之后的一系列申请。

背景介绍

成绩方面,我本科的GPA是3.80,直到十月份才拿到GT成绩,托福刚过一百,GRE也只是平均水平。个人认为成绩不是主要参考标准,只要过了一定的档就可以了,但是语言类专业另当别论,自然是语言成绩越高越好。

实习方面,最后写在CV里的有新东方英语教师、寰语学院中文教师、哈尔滨市教育局实习生,其他关于中英文教师、家教、代理、销售等统统没有用上。这里建议大家尽可能去做和自己申请专业相关的实习,越牛越好(不要像我这样只是平常的那种)。

科研方面,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有关二语习得偏误研究,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挑战杯的论文有关我国幼儿园现存问题;还有一篇北语创新基金项目收录的文学研究。三篇论文均未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只不过每一篇都算是获了奖。社会工作,我选了社团理事会主席、红会志愿者两段经历,与专业不相关的其他志愿活动和社会工作都没有写。这也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部分,只是从侧面证明一下自己的领导力,对申请主要考查的科研能力帮助不大。

获奖方面,优秀毕业生、三好、优干、一等奖学金等等,一般都要写从多少人中选了多少,自然是选出来获奖的人越少含金量越高。

其他,我补充了其他语言(日、法,都是入门),应用软件(PS,SPSS统计,Access等与专业可能相关的软件)。任何有助于体现自己的学术能力的材料都可以补充交给学校。

关于选校

我一直的目标就是做老师,我希望在国外能够学到理论和实践兼顾的课程,专业要提供给我一定的实习机会,再结合我之前的实习和专业背景,我很自然地选择了英语教育和教育政策两个专业,主申英语教育。在正式选校之前,我的咨询老师向我保底top30,于是我开始去学校的官网查看这些学校的专业信息,包括网址、申请要求、截止日期、课程设置、学校地理位置、学费及生活费等等,越详细越好,列了个表。再结合从学长学姐那里打听来的消息,咨询了一通老师,最后自己初步选定十到十五所学校。很多同学不做这一步,全都交给中介或者咨询公司去做,我觉得这样会减少你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哪怕你只是多了一点点新的认识,对之后的申请也是有好处的。之后就可以根据你的其他

需求,比如费用、生活环境、华人比例等等,与咨询老师敲定最后的申请学校了。我的咨询公司很给力,统一价位,不限申请的学校和专业数量,随便申。但是建议大家不要申太多,毕竟精力有限。

关于PS

PS存在的价值很简单:告诉学校我为什么要来这所学校读这个专业,我为什么适合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申请是学校和申请者双向的选择,一篇好的PS就要很清晰地展现出这个特点。我的PS初稿很长,列举了我在实习、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发现的现象,以及我之前怎样、以后打算怎样解决问题,我怎样理解这种现象,我希望贵校的专业能够帮助我怎样处理这些状况,我能够为这个专业带来哪些学术价值。这里要感谢我在咨询公司的老师们,一遍一遍地为我修改文书,由于每个学校要求不同,他们最后拿出了九份PS给我看,一定要我觉得满意了才算完成工作。

关于推荐信

推荐人在申请中很重要,他必须了解你,见证过你的成长,并且愿意为你说好话;但他们又不那么重要,推荐信可以说是所有文书中最不重要的部分。本着这样的考虑,我请了如下三位老师做我的推荐人:我大一大二精读课的老师,讲师,她比较喜欢我,我们接触时间很多,我在课上表现较好,和我申请专业相关;我大三大四教育类课程的老师,副教授,我在他课上的成绩都很高,毕业论文他是评委之一,对我的科研能力比较认可,和我申请专业相关;我在新东方的教学主管,无职称,私下关系很好,对我的讲课方式比较认同,和我申请专业相关。三位老师分别从我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我做出了评价。这样说出来,相信怎样找推荐人和写推荐信大家就很清楚了。

申请结果

教育类来说,质量最高的范德堡也拿到了,我就很欣慰了。最后我决定去宾夕法尼亚读英语教育,拿了点奖学金,尽管与学费相比这真是杯水车薪,但也是对我的肯定和慰藉了。

流程补充

整个申请主要做的几个工作:考语言成绩(越早越好,方便定位和刷分),开具各项成绩单(需要翻译和盖章,有些学校需要邮寄),WES成绩认证(又贵又麻烦),文书(CV,PS,推荐信),网申(各种表啊自己填会烦死),Writing Sample(你无法想象用两天时间翻译两万字的毕业论文是怎样痛苦的事情),开具存款证明。如果有咨询老师帮助的话中间就省不少心了比如我,特别感谢Hannah何老师,一边催着我这个快做啊那个怎么没写啊,一边笑呵呵地安慰我啊呀没事啦你会拿到offer的。

果然,从寒假一开始邮箱里就纷纷蹿出了各个学校的录取结果,很是开心。之后关于签证、体检的情况,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与我私聊。

GGU对我的帮助

GGU世毕盟就是我的咨询公司了。本来想低调匿掉公司名字,但是一方面考虑到我对GGU工作的认可,一方面考虑到我和GGU各位老师的感情,还是决

定拿出来单独说一下。申请方面的,自然是从头至尾帮我掌控局面以及准备各种材料。私底下,我经常去那里蹭吃蹭喝,尤其是何老师以及她可爱的老公吴老师(长相酷似龚老师)不知道被我坑了多少回,顺带着自己也学会了点咨询的事宜。还有其他老师都是贴心的哥哥姐姐,他们都是海归背景,而且朝气蓬勃,更有哈佛面试官为学员做模拟面试。我相信只有乐观积极的年轻人才有可能帮助我们把申请做到更好。世毕盟还帮找对象…………………………………………………………

关于留学

上一篇:《胡同文化》品味教案设计(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智慧化校园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