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2024-04-10

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共6篇)

篇1: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学员经验分享:

Story | 经院转 Data Science ——我的申请历程 CS申请 | 尴尬癌GT申请者的翻身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的。GPA:3.76,TOEFL:107,GRE:322+3,有一段UMich的暑期科研,暑期科研也是与数据处理相关的,三段实习:其中最后一段实习是DS相关的。

专业简介:

如何通过个体的搜索记录,预测他感兴趣的话题?这就是ds的一个简单的应用。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数据挖掘,发现出有用的信息,为未来的决策做准备。Data Science = Math(Especially statistics)+ CS,数学作为理论基础,CS作为方法/途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作总结,做分析,做预测,做决策,…)。ds需要的背景知识也是与这两个学科紧密相关的,它包含的数学知识有Calculus, Linear Algebra, Discrete Math, Optimizati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Stochastic Process, Simulation。统计学知识有Probability, Statistical Modeling, Time Series, Statistical Learning。CS方面的Basic Programming,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Machine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twork Analysis, Data Visualization, Data Mining, Database。编程方面,至少要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

ds因为是比较新的一个专业,项目普遍比较新也比较杂。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学校有ds的项目,但是名字不尽相同。比如说Stanford ICME,Columbia,NYU Data Science,Northwestern Analytics, Georgia Tech Analytics。不同的项目是由不同的偏重概念的,举例来说Stanford 的项目因为是icme和stas同时申请的,所以偏重数学多一点Columbia 因为是在工学院的下面,所以偏重CS多一点。

篇2: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一、申请总结:

从UC Davis到横扫多个【商业分析】offer, 我的申请总结

二、概况

1、商业分析(BA)专业概况 BA其实跟data science很像,但是又没有DS那么难,它可以看成是DS与金融、市场营销等的交叉学科。还有BA大多是STEM,相对非STEM来说,有三年的OPT时间,更多的留美时间,找留美的工作相对来说也会更好一些。商业数据分析专业,它主要是以商业知识为基础,数理编程为手段,从数据分析出发,以决策优化来创造价值的新兴专业,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sis)。Business Analysis属于传统商科,一般设在MBA下面,主要是分析整个公司的运营流程、开展的业务等方面,偏向于案例分析,以简单的数据分析为辅助。Business Analytics则是一门新兴学科,核心是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与现在的互联网及大数据(Big Data)相联,主要是利用高深的技术、模型和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分析,服务的公司都是像IBM、Google、百度、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2、美国商业分析选校推荐

目前美国大约有30所学校开设了Business Analytics这个专业。从专业名称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叫Business Analytics,有些直接叫Analytics,还有些叫Predictive Analytics。从院系设置来看,多数设置在商学院下,如UT Austin, Rochester, MSU, GWU等;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开设在统计与运筹系。

有些设置在工程学院下,如Northwestern、Cornell University;也有设置在信息学院下的,如CMU;一般设置在工程学院及信息学院下的项目,对数学背景和

计算机背景要求都很高。另外如MIT,弗吉尼亚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维克森林大学,纽约大学,凯斯西楚大学,加州戴维斯分校,加州圣地亚哥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均设有商业分析项目。BA硕士绝大多数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贴合就业实际的Big Data-analytical work角度来培养学生。

麻省理工学院MIT商业分析项目Master of Business Analytics 由MIT Sloan商学院和MIT Operations Research Center(ORC)合办,2016年新开设的项目。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和管理数据科学,解决商业挑战中遇到的问题。核心专业课程包括:Introduction to R, Data Wrangling in R, Optimization Methods, Applied Probability, Data mining: Finding the Data and Models that Create Value等。

罗切斯特大学商业分析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

罗村MSBA项目开设在西蒙商学院下,主要培养学生坚实的分析技术以便利用这些技术挖掘社交媒体中的大数据,以帮助做出正确商业决策的专业。商业分析项目为期11个月(不含实习)或17个月(含实习),要求申请者本科毕业,拥有经济学或数学背景。商业分析项目向学生提供Merit-based奖学金,自动随Offer发放,无需单独申请。罗切斯特大学商业分析项目秋季学期有五轮申请,截止日期分别为10月15日、11月15日、1月5日、3月15日和5月1日。如考虑奖学金授予,建议尽早申请。另外,该项目是a rolling basis滚动录取。录取成绩要求,参考2015年录取者,托福平均成绩为106分,接受雅思;GMAT均分范围(80%)为6003.68。

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分析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

为两学期的项目,核心课程包括:概率论,算法(数据科学),统计推理和建模,计算机系统(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数据科学),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在上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选择六大研究中心的一个进行项目和科研,其中有金融和商业分析中心,新媒体中心等。申请时需要理工科的背景,托福最低要求99,雅思最低6.5.GRE Verbal 154, 数学159+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商业分析Master of Science in Customer Analytics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数据分析专业开设在商学院下,项目时长10个月,最长可在18个月完成学习。该项目要求学生在七月底提前过去修读基础课程,包括统计学和SPSS 以及算法课程。核心课程包括市场调查,定量决策,数据库行销,品牌管理数据分析,定价策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概论。从核心课程来看,该项目更倾向于将数据分析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上。对计算机以及数学的背景要求较哥伦比亚大学的项目相对低一些。对申请者的背景要求也只需要申请者修过微积分I,微积分II 以及统计学的课程。最好是有相关的实习经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项目最早的截止日期是10月1日。圣特路易斯华盛顿的数据分析专业的优势在于该项目和IBM 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带领下做相关的课题项目,可以享受STEM 专业有29个月OPT 实习期。

康奈尔大学商业分析项目Masters of Engineering in Data Analytics

康奈尔大学的数据分析专业开设在运筹和信息工程学院下,和其应用运筹学,金融工程,信息技术,工业工程以及战略运营均属于工程硕士项目下的分支专业。数据分析方

向着重于理论和工具结合通过数据分析来做更好的决策。该项目需要修读30学时,需完成一课程设计。该项目需要申请者在本科阶段修过案例分析,运筹学I:最优化,线性最优化或最优化II或金融优化建模,工程概率轮和统计II,仿真建模与分析以及随机过程等课程。申请时对托福有单项的要求,写作20,听力15,阅读20,口语22,托福总分要求100以上。

南加州大学商业分析项目MS in Business Analytics(MSBA)南加州大学商业分析硕士为期1.5-2年,共需修读27个学分,主要专注于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整体课程偏向于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方向。要求申请者本科毕业,不限专业(但实际要求有相当的数学功底),未设定有最低GMAT/GRE分数要求,无需工作经验但如有则更受欢迎,录取者平均工作经验为1.5年。该项目不向国际学生提供任何奖学金。该专业属于STEM专业,可以申请OPT。南加州大学BA国际学生申请截止日期是4月15日,但是采用的滚动录取rolling basis,先到先得,所以建议尽快申请。托福要求100+,单项要求均不低于20分;雅思6.5,单项不低于6分;GRE成绩与GMAT成绩均可,没有最低分数要求,录取者GMAT均分700;GRE阅读76%,GRE数学88%;GPA:录取者平均3.6+

其他:

MIT: MS in Businesse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偏好数学,计算机以及工程背景

2、Duke: Master of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为主

3、WUSTL: MS in Customer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为主

4、Emory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 工程,计算机,数学,统计以及经济类

5、USC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

6、Rochester: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11-month and 17-month)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数据、科学、工程

7、UCSD: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数学、工程、信息

8、GWU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所有背景,需要一定的先修课,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computer programming

9、RPI: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商科为主

10、UT-Austin: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计算机、工程、商业、经济、数学

UMN: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经济、数学、工程、商科、计算机、统计

12、UConn :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所有背景

13、SIT: MS in Business Intelligence & Analytics 所在学院:商学院适合背景:所有背景

三、美国商业分析申请攻略

1、硬件分数:美国商业分析类硕士一般在美国基本属于STEM专业,开设在商学院下面的BA项目接受GMAT和GRE;开设在工程学院下面的更倾向于GRE,建议在申请时,具体查看学校的要求。好的学校托福要求100+,GPA 要求3.5+;具体分数可参考各学校往年录取的平均分。

2、申请背景:就读BA专业硕士的学生将学习应用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机、优化选择、客户行为学、风险管理、运筹学和决策理论等课程。因此,这个专业对申请者的数学和计算机背景要求较高,大部分学校要求数学、统计、计算机、预测类等前提课程,建议申请者及时学习这些课程。大部分学校没有给出明确的本科申请背景,也有部分学校强调,喜欢招生来自数学、计算机、统计、工程、经济学和金融等领域定量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如旧金山大学。总体来看,来自任何背景的学生均可以申请此专业,但数理能力强的学生在申请过程中更有优势。申请分析类硕士的本科生大多来自科学类;工程类或商科类专业。

3、工作(实习)经验:大部分商业分析硕士项目不需要工作经验,一般能有数据分析,行业分析、金融分析方面的等实习经验将非常有助于申请。商学院的MSBA对申请者工作经验要求更高一些。比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录取的学生有平均1.8年的工作经验;伦斯勒理工学院、德保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和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建议申请者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利于申请。MSA/MSBA/MSDS硕士项目只有一所纽约大学要求有至少5年的工作经验。

四、商业分析硕士学位有哪些?

1.Master of Science in Analytics(MSA)分析硕士:是一个交叉学科,是综合应用数学、统计、计算机和各种商业定律的新兴专业。部分学校又叫预言分析和数据分析。北卡州立大学2007年最早开设此项目,典型的美国学校有西北大学。

2.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MSBA)商业分析硕士:兴起于2013年,商学院最新型的项目,有的学校是商学院和其他系科联合形式的授课。此学位和分析硕士比较像,课程设置技术类课程少,学费贵。典型的美国学校有罗切斯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

3.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MSDS)数据科学硕士:兴起于2013年,课程设置非常接近分析硕士,美国高校开设在单独的研究所或是工程学院,有些项目叫数据科学与工程或是信息与数据科学。典型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每个学校的商业分析类学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西北大学认为分析是一个使用数据关系和计算机模型用来驱动的商业价值的,改善决策和理解人类的关系过程;纽约大学认为商业分析是一门通过统计和运营分析研究数据,形成预测模型,促进客户、商业伙伴之间的沟通以及技术优化应用的学科;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数据科学是一个新兴领域,旨在从巨大的数组的信息提取有效的信息,项目主要利用技术和理论统计、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使用;凯斯西储大学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更多关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更多是学习计算工具和统计技术。

五、美国商业分析就业情况

BA的就业还是比较好的,像UT Austin 就业率高达96%,Rochester 就业率100%,RPI的平均起薪达到$7100,还是很诱人的。

在Rochester参加了两场招聘会,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1)对技能要求比较强,如果掌握SQL,R,MATLAB;(2)对工作签证比较看重,不需要Sponsor就可以工作三年,相对来说就业比较乐观,找不到工作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商业分析专业最大惊喜在于它是一个商科背景的STEM项目,在大多数开设商业分析项目的学校都明确指出“this is a STEM designated program”。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将拥有更长的OPT时间,这对于那些毕业后想在美国实习工作并最终有一席立足之地的学生来说,无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抽中H1B签证的机率也随着OPT的延长增加了很多。

BA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当数据分析师和程序设计师。在不同行业中专门从事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并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虽然这是一个较新的专业,但却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在大数据时代,很多行业都需要擅长挖掘和分析数据的人,例如IT、互联网、游戏、通信、金融、医药、咨询、零售等,因此BA的毕业生都比较抢手,而且薪资水平也较高。

就目前来看,商业分析专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是特别高,比金融,金融工程的录取要相对容易一些。有良好数学与计算机背景的申请者,可以在金融、金融工程等专业之外,再增加一个可以选择的冲刺名校的专业方向。

六、学生经验

大多数BA会有先修课程要求,没有的也会推荐你修过一些数学统计相关的课程,并且会一门编程语言,所以对数理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Rochester上一级中国学生90%本科背景是商务,金融背景,美本的话计算机,精算或者是保险方向工作五年的人~对数理得要

Rochester上一届的人,现专业 42个人,入学时录取了30个人,从MSF,MSKT转来了十几个人(过来以后找Career advisor或者重新提交申请转过来),中国人大概1/2,扣掉华裔或者海本大概1/3的大陆本,(不全是985,有贸大的,南开的,有北大的-不过在marketing专业,中央财经大学,人大的也有,还挺多,清华的在MSF那边-7/140学生找到工作)也有非211的学校),几乎所有的大陆本都有海外交换经历,大陆学生的实习,大多在500强实习过,德勤 IBM等相对比较常见,60%-70%美资公司实习过

面试:BA项目的面试高达90%,不过一般都是行为面试,不会有基数问题~

项目介绍:

CMU MISM的BIDA---特别难申~大陆本mentor这一级,很大的比率都是学CS或者DS,对数理要求很高难度大

MIT---当时计划是15个人,后来貌似是20多个人,当时群里大概是200人左右,但是有4个人,但是知道的有学会计的人申到,所以应该是之前对数理要求没那么高,这一级应该会高~录取难度大

Columbia OR-BA 这个项目就业很好,问小秘是不是直接选Track,申不到是否可以调剂,有在读OR项目的本科背景是CS 西北学校---STEM,最后被WUSTL录了,美国比较Top的商学院本科,学数学出身的没有录到~ 录取难度大

Duke QMQ---半BA方向 STEM

Austin----整个项目不超过50人,对数理要求很高,网申中就有,文书中也有要求,认识的基本没有学商科背景出生难度大

NYU Data Science 2012届新开的项目,mentor那一届的录取难度不是很大,有文商科背景的人申到

UMN的BA:地理比较好,这个州就有相关的大公司,课程比较quant,有很多计算机课程,去年有去麦肯锡的,不过今年一下招了80个人,就业不好说

WUSTL BA:招人的口味比较奇怪,去年录取的人,GMAT之前都不高,但这一年,要求很高,但是这个项目就业率也是100%的,在圣村,olin商学院也很好,不过比较偏Marketing 比Rochester难一点

GWU:课程设置个人认为来说是最好,项目很好,不过要能忍受综排,几率大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威廉玛丽)BA:问小秘今年要不要国际学生,之前那一届,不招国际学生,BA要求先修课,需要看完之后决定,能不能补

Wake Forest BA会计很好,号称全美第一,BA和会计在一个学院,当时难度不是很大,不在意地理位置的话,可以试一下

Maryland:第一年金融和MISM录取的时候数理要求还好~有商科申到的,感脚对数理还是有要求,看能不能受的了综排

Rochester:个人感觉对数理要求没那么高,面公司找工作的话,这个项目教会你的技能就足够,有17个月的,中间有6个月的时间实习,相对来说时间很好,有6个月找工作

篇3: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一、申请结果 说实话,我真心是个幸运的人,商学院申了10所,只有Umich Ross商学院收留了我。Ross虽然不如HBS/Wharton/Stanford GSB那样知名,但总体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归宿了。

商学院OM(10个)Offer: Umich(Ross)Interview but Reject: UT Austin(McCombs), U Maryland(Smith)Reject: Upenn(Wharton), MIT(Sloan), Northwestern(Kellogg), CMU(Tepper), UCLA(Anderson), Yale SOM, Purdue(Krannert)工业工程OR(6个)Offer: Berkeley IEOR, Georgia Tech ISyE, UIUC ISE, Purdue IEReject: Stanford MS&E, Umich IOE 个人背景推荐信:都是清华老师的推荐信,有一封(算是)牛推科研:两篇不太相关方向(非顶级期刊)SCI及四篇EI,三段相关方向(相对水的)研究经历三围:本科及硕士GPA均为88,GRE 153+168+3,TOEFL 104(口语22)我的三围非常一般,瞬间被大牛学霸们碾压成渣。但申请时推荐信和科研远远重要于三围。

二、Literature Review:一些前人的OM/OR申请总结 在申请的过程中,看了不少前人的总结,建议如果申请OM/OR方向,有时间把这些总结都看看是有帮助的,至少对这个方向的申请情况有所入门。当然,这个Literature Review做的很不充分,有很多很多非常棒的帖子需要大家自己寻找。商学院OM:北大数学→WUSTL Olin[1],对商学院的分析比较详细,建议详读。[1] 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913604-1-1.html清华IE→Northwestern Kellogg[2],主要讲商学院的面试。[2] http://blog.renren.com/blog/331858006/943911253清华EE→Chicago Booth[3],主要讲几个商学院的比较。[3] http://blog.renren.com/blog/231059884/720972111上交安泰→Northwestern Kellogg[4],商科背景申请值得参考。[4] http://blog.renren.com/blog/287132090/928687479上交密歇根学院→Upenn Wharton[5],海本值得参考。

[5] http://

三、Why PhD? Why USA? 这一节纯抒发个人感慨,如果对Why PhD? Why USA?的答案非常清楚,请跳过此节。

这几乎是每个来面试我的老师必问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在申请之前必须想清楚的问题。申请是个痛苦的过程,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要出国,很可能熬不过去,即使申到了PhD,去了也不一定读的下来。

我是一个随(lan)遇(de)而(zhe)安(teng)的人,感觉每一步的前进都源于外界的压力。从小学到大学,每一次重要考试,无不是家里人比我更着急。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无不是家里人比我更开心。也因为这样的性格,本科毕业选择了推研,成为宿舍四个人唯一没有出国的那一个。

PhD原因之一:科研至少不让我讨厌。慢慢长大的过程,对事物的喜好也趋于稳定,对未来的打算也变得务实。说实话,最开始还是挺憧憬公司经理这个职业,像那些公司高管的师兄师姐们一样,年纪轻轻就可跻身成功人士的行列。然而现实是这样的残酷,在IT公司实习过一个月,就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那种忍受得了每天上班下班的人。站在西二旗的地铁站,看着拥挤在地铁站的人群,在脚步匆匆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真想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三年的硕士科研中,虽然没对人类的智慧有什么贡献,但说实话并不厌恶每天做做研究的生活。每天至少不用朝九晚五地打卡,一切时间都是自己的,做做感兴趣的问题,聊聊未知的领域,生活还是挺充实的。PhD原因之二:追求精神的富足。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提到,他们犹太人虽然非常善于赚钱,但并不以贫富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当他们足够富裕之后,常常希望家中的孩子在文学、艺术、科学等精神领域有所造诣,而这方面的成就是真正值得骄傲的。读PhD至少能让我继续修身养性,在喂饱自己和家人的情况下尽可能充实自己的脑袋而不是口袋。

PhD原因之三:旅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清华读硕士的这三年,感觉自由散漫一些也挺好,没有本科那么重的课业压力,真真正正地享受寒暑假,在旅行的途中,可以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可以发现全新的自己。这三年,我要么在旅行,要么在去往旅行的路上。感觉如果以后没有了寒暑假,没有了长途旅行的机会,人生该是多么无聊!USA原因:这是一个不错的读PhD的地方,学术前沿在那边,知名教授在那边,相对来说发顶级期刊的机会更大。

四、Why OM/OR?

选择这个领域纯属偶然。当时推研的时候对各个领域完全不了解,因为导师比较nice,就在自动化系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来了之后发现,硕士导师的研究方向在美国几乎没人做了,只好转一个类似的方向申请。如果不是世毕盟,不是吴靖师兄把我带入OM/OR这个方向,估计我会去EECS之类的院系,一辈子都不知道商学院还招PhD。先来介绍一下OM/OR。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OM,在清华经管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有对应方向。Operations Research,简称OR,在清华工业工程系有对应方向。这两个方向虽然分别存在于商学院和工学院,但基本都是研究产品从原料到制造到销售再到回收的一系列过程中的微观经济学问题。比如采购、库存、定价、运输等过程,最大化利润或者最小化费用。说得简单点,就是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用管理的方法让企业更加赚钱。清华自动化系的同学都学过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就是这门科学的基础。

可能这么介绍有点抽象,举个例子。航空公司需要对机票进行定价,最开始可能非常便宜,为了吸引消费者,而慢慢价格会动态上升,时而又略微下调。一般这个定价过程都是由计算机程序完成。如何根据飞机余票、往年的数据,以及今年已经销售出的票数量,对机票进行动态定价,以获得最大利润,就是OM/OR领域的传统课题之一。

那么,商学院和工学院有什么不同呢?其实主要的不同在于科研的自由度和就业去向。

商学院一般由学院出钱资助学费生活费,由于不从导师那里拿钱,做科研比较自由,如果做了一两年发现方向不喜欢,也可以自由地更换导师。商学院每年只招收很少数量的PhD,今年Wharton最多9个,Ross一般招3个,McCombs和Smith今年只招收2个。为什么招生数量如此之少?因为商学院PhD毕业后一般都直接去商学院当老师,教MBA并做科研。

去商学院当老师有什么好?首先,找到在非盈利机构做科研的工作,就不用参与H1B签证的抽签,可以直接拿到工作签证,再有两三年就能拿到绿卡。现在H1B抽签率屡创新低,教职工作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其次,商学院老师的基本收入在所有学院中名列前茅。根据Iowa State University做的调研 [9],商学院Full、Associate、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71,832、$137,047、$132,787,而工学院Full、Associate、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46,666、$100,191、$86,748;具体到OM和OR两个专业,2011-2012商学院SUPPLY CHAIN &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专业的Full、Associate、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88,024、$126,560、$115,677,而同工学院INDUSTRIAL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专业的Full、Associate、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32,242、$97,209、$74,468。当然,商学院老师除基本工资之外还有公司咨询的收入,而工学院的老师还有基金项目的收入,这并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综上,如果未来想要走教职路线,商学院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9] Peer Land Grant Universities Faculty Salary Comparisons 2002-2003 through 2012-2013, Iowa State University

工学院在科研和就业方面与商学院有所不同。由于从导师那里获得资助,因此换导师就相对困难。另外,工学院由于招生非常多,以后从事教职工作的人也会相对较少。很多OR专业毕业选择大公司的供应链部门、金融系统的建模、金融和IT公司的数据分析、战略咨询等工作。当然,这些工作是非常棒的,很可能比教职赚得多很多,但一般没有教职工作稳定、活得舒适。

对于我来说,一辈子当老师,每个假期出去玩玩,有份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就是最棒的生活。因此我在几个offer中选择在Umich Ross商学院度过接下来的五年PhD生涯。

下面几节讲讲申请的辛酸道路,包括GRE/TOEFL准备、科研和推荐信、选校、面试。

五、GRE/TOEFL准备

我天生记忆力就不好,尤其对于语言基本没有任何天赋,因此背GRE单词简直就是梦魇。对于我来说,能不能过GRE这一关决定了后来是否继续走出国留学这条路。老G时期报过3次GRE:第一次快到机考几乎没准备,于是直接放弃;第二次考完机考,结果快到笔试单词基本没背,于是又放弃;第三次就是2011年10G,万恶的ETS把2005年的考题原封不动地重新考,结果就被考生们投诉,集体取消成绩,由于那个学期有7门考试课,只好让ETS全额退款,那时候就觉得这辈子也就不会出国了。

后来看着室友们都去了美国,再加上自己还想做科研,就又动了出国的念头。为了逼自己考GRE,直接给世毕盟交了咨询费。后来我发现这真是个超级正确的决定,对于像我这种重度拖延着患者,加上懒得不行的性格,必须有个人不断地催我。研二秋季学期就在他们的不断催促下,以及我每个月对自己工作进度的忏悔中,终于在12月底以刚刚够的分数告别了GRE。

TOEFL一年之内考了三次。感觉练TOEFL比GRE轻松很多,因为我在2月末弄了个TOEFL写作群,在论坛里攒了一堆同时考TOEFL的同学们一起练,大家互相帮忙就不会烦闷。我第二次托福之后还在尚友写过帖子[10]并做过讲座[11],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10] http:// [11] http:// 在这不得不说说世毕盟的作用。除了不断催促我加快进度之外,他们还告诉我考到多少分就够了。如果不是他们,我还不知道得浪费多少时间提高GRE/TOEFL成绩呢。

六、科研和推荐信

我硕士的研究是仿真优化,做OM的传统方向scheduling,在美国已经几乎没人做了。虽然灌水地在申请前发表了两篇SCI和四篇EI,但只能证明有点科研能力吧。

由于假期需要在国内开会,再加上老板的约束,不能像本科的小鲜肉们一样,跑到美国去做暑期科研混推荐信,更别说去交换一个学期以上跟大牛老板做深入的科研。之前一直忙于GRE、TOEFL和硕士的科研项目,也没什么时间去跟外系的老师做研究。到了九月份,真是心急如焚。好在吴靖师兄催促我去找经管的老师,在各种忙碌中搞定了推荐信。

其实国内,尤其是清华就有很多资源值得挖掘。清华经管学院每年会有David Yao(Columbia IEOR)和Jim Dai(Cornell ORIE)两位大牛教授(均为INFORMS fellow)的课程,虽然要他们的推荐信比较困难,但听了他们的课至少对OR方向的applied probability这个领域有比较好的认识。去年还有Peng Sun(Duke Fuqua)教授的dynamic programming课程,当时感觉同时上这两门课压力太大就没去上。还有Mostly OM workshop[12],会议邀请OM领域的各路大牛及rising star。另外上海财经大学每年也会有系列课程[13],阵容非常强大。这些都是了解OM领域和要推荐信的好机会。

[12] http://

至于工学院OR项目,可以到一亩三分地论坛结果汇报版[15]搜IEOR方向的录取情况。MIT ORC几乎不招中国人,Stanford MS&E招的比较少。Princeton ORFE、Columbia IEOR、Cornell ORIE、Northwestern IEMS、Berkeley IEOR、Gatech ISyE等项目都是常年招中国人的。

[15] http://

八、面试

吴靖师兄说的好,其实面试主要都是behavioral的,不会在学术上有太多苛求,只是看看申请者是不是适合这个项目。由于我只面了Gatech ISyE、Purdue IE、U Maryland Smith、UT Austin McCombs、Umich Ross,因此没有太多的规律性知识,大家可以看之前清华IE→Northwestern Kellogg [2]专门讲商学院面试的文章,非常有参考价值。

我个人的建议是,首先把做过的科研想办法讲得有意思些,多说故事和发现,当然也要顺带强调用过的methodology。更重要的是,要在短时间阅读面试官的paper,争取在提问的时候夸一夸教授。

Umich Ross商学院是2月11日面试的,当时几乎听不懂面试官在说什么(主要是口音问题)。感觉面试了10分钟就要被面试官赶出去。不过我认真准备了问题,问了教授引言部分的故事怎样写的这么有意思。估计这个部分他是下功夫写的,让教授挺高兴的(其实也就是隐性地夸他一顿),之后我又跟进了感谢信,然后他回我感谢信的态度非常棒!

九、感谢的话

篇4: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且申且珍惜——美国留学申请经验总结纯干货篇 【世毕盟】学员

怀着期待和忐忑,受着一些学弟学妹以及帮助我申请的老师、朋友的委托,我着手写下自己关于留学申请的经验和看法,希望对即将申请的同学有所帮助。

出国契机

我本科就读于北语对外汉语专业,后保送本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当时身边就有几位老师建议我找机会出国学习或者交流,我便开始留心一些咨询公司和中介,同时从6月份开始准备托福和GRE的考试。这里科普一下,中介一般和国外高校有合作,咨询公司则没有,我最后签的原则上讲是咨询公司。读研期间越发觉得自己应该换个环境,既是做为动力又是做为挑战,由此展开了我之后的一系列申请。

背景介绍

成绩方面,我本科的GPA是3.80,直到十月份才拿到GT成绩,托福刚过一百,GRE也只是平均水平。个人认为成绩不是主要参考标准,只要过了一定的档就可以了,但是语言类专业另当别论,自然是语言成绩越高越好。

实习方面,最后写在CV里的有新东方英语教师、寰语学院中文教师、哈尔滨市教育局实习生,其他关于中英文教师、家教、代理、销售等统统没有用上。这里建议大家尽可能去做和自己申请专业相关的实习,越牛越好(不要像我这样只是平常的那种)。

科研方面,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有关二语习得偏误研究,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挑战杯的论文有关我国幼儿园现存问题;还有一篇北语创新基金项目收录的文学研究。三篇论文均未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只不过每一篇都算是获了奖。社会工作,我选了社团理事会主席、红会志愿者两段经历,与专业不相关的其他志愿活动和社会工作都没有写。这也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部分,只是从侧面证明一下自己的领导力,对申请主要考查的科研能力帮助不大。

获奖方面,优秀毕业生、三好、优干、一等奖学金等等,一般都要写从多少人中选了多少,自然是选出来获奖的人越少含金量越高。

其他,我补充了其他语言(日、法,都是入门),应用软件(PS,SPSS统计,Access等与专业可能相关的软件)。任何有助于体现自己的学术能力的材料都可以补充交给学校。

关于选校

我一直的目标就是做老师,我希望在国外能够学到理论和实践兼顾的课程,专业要提供给我一定的实习机会,再结合我之前的实习和专业背景,我很自然地选择了英语教育和教育政策两个专业,主申英语教育。在正式选校之前,我的咨询老师向我保底top30,于是我开始去学校的官网查看这些学校的专业信息,包括网址、申请要求、截止日期、课程设置、学校地理位置、学费及生活费等等,越详细越好,列了个表。再结合从学长学姐那里打听来的消息,咨询了一通老师,最后自己初步选定十到十五所学校。很多同学不做这一步,全都交给中介或者咨询公司去做,我觉得这样会减少你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哪怕你只是多了一点点新的认识,对之后的申请也是有好处的。之后就可以根据你的其他

需求,比如费用、生活环境、华人比例等等,与咨询老师敲定最后的申请学校了。我的咨询公司很给力,统一价位,不限申请的学校和专业数量,随便申。但是建议大家不要申太多,毕竟精力有限。

关于PS

PS存在的价值很简单:告诉学校我为什么要来这所学校读这个专业,我为什么适合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申请是学校和申请者双向的选择,一篇好的PS就要很清晰地展现出这个特点。我的PS初稿很长,列举了我在实习、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发现的现象,以及我之前怎样、以后打算怎样解决问题,我怎样理解这种现象,我希望贵校的专业能够帮助我怎样处理这些状况,我能够为这个专业带来哪些学术价值。这里要感谢我在咨询公司的老师们,一遍一遍地为我修改文书,由于每个学校要求不同,他们最后拿出了九份PS给我看,一定要我觉得满意了才算完成工作。

关于推荐信

推荐人在申请中很重要,他必须了解你,见证过你的成长,并且愿意为你说好话;但他们又不那么重要,推荐信可以说是所有文书中最不重要的部分。本着这样的考虑,我请了如下三位老师做我的推荐人:我大一大二精读课的老师,讲师,她比较喜欢我,我们接触时间很多,我在课上表现较好,和我申请专业相关;我大三大四教育类课程的老师,副教授,我在他课上的成绩都很高,毕业论文他是评委之一,对我的科研能力比较认可,和我申请专业相关;我在新东方的教学主管,无职称,私下关系很好,对我的讲课方式比较认同,和我申请专业相关。三位老师分别从我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我做出了评价。这样说出来,相信怎样找推荐人和写推荐信大家就很清楚了。

申请结果

教育类来说,质量最高的范德堡也拿到了,我就很欣慰了。最后我决定去宾夕法尼亚读英语教育,拿了点奖学金,尽管与学费相比这真是杯水车薪,但也是对我的肯定和慰藉了。

流程补充

整个申请主要做的几个工作:考语言成绩(越早越好,方便定位和刷分),开具各项成绩单(需要翻译和盖章,有些学校需要邮寄),WES成绩认证(又贵又麻烦),文书(CV,PS,推荐信),网申(各种表啊自己填会烦死),Writing Sample(你无法想象用两天时间翻译两万字的毕业论文是怎样痛苦的事情),开具存款证明。如果有咨询老师帮助的话中间就省不少心了比如我,特别感谢Hannah何老师,一边催着我这个快做啊那个怎么没写啊,一边笑呵呵地安慰我啊呀没事啦你会拿到offer的。

果然,从寒假一开始邮箱里就纷纷蹿出了各个学校的录取结果,很是开心。之后关于签证、体检的情况,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与我私聊。

GGU对我的帮助

GGU世毕盟就是我的咨询公司了。本来想低调匿掉公司名字,但是一方面考虑到我对GGU工作的认可,一方面考虑到我和GGU各位老师的感情,还是决

定拿出来单独说一下。申请方面的,自然是从头至尾帮我掌控局面以及准备各种材料。私底下,我经常去那里蹭吃蹭喝,尤其是何老师以及她可爱的老公吴老师(长相酷似龚老师)不知道被我坑了多少回,顺带着自己也学会了点咨询的事宜。还有其他老师都是贴心的哥哥姐姐,他们都是海归背景,而且朝气蓬勃,更有哈佛面试官为学员做模拟面试。我相信只有乐观积极的年轻人才有可能帮助我们把申请做到更好。世毕盟还帮找对象…………………………………………………………

关于留学

篇5: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基本背景:清华自动化系 申请方向:电力电子

其他背景:T 106(S23),G159+170+4 大三交换UTAustin IEEE Fellow推荐信一份,本方向院士大牛强推一份,清华老板强推一份。

录取情况:Gatech(TA),Wisconsin(AD),Virginia Tech(RA),Purdue(AD)

感谢世毕盟(GGU)和培训师帮我修改文书,规划暑期实习、选校,解答申请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为他们的认真负责点个赞!申请出国是大二申请去UT Austin交换时就有的想法,趁年轻去外面看看。申请的方向是大二大三寻找的所有科研方向中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当时已经了解这个方向往年申请难度非常大,但没想那么多就申了,反正还年轻,之后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在Austin的时候想进实验室做一些科研,但Austin的老板在交换前几个月不幸跳槽离开了,科研没做成,只好继续做清华的项目。最后,只好从任课老师那里要了一份推荐信。建议交换的同学选择交换的学校之前提前考虑那边老板以及做科研的情况。当然那几个月享受一下生活还是不错的,顺便安利一下清华去Austin交换的项目,生活得很愉快!

大三上交换回来之后考了几次托福和GRE,分数合格,不用再战了。大三下开始找暑期实习,同时继续做清华的项目,希望能有一些成果。这一行找暑期科研是比较难的,建议尽早寻找并且辅以适当的学术陶瓷(如果有可能的话)。此外,除了美国的学校,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学校和导师也有比较好的声誉,可以考虑,但与美国老师connection可能相对差一些,还是要慎重。经过一番曲折,最后从美国院士大牛得到了2个月科研的机会。同时,在清华的项目也有所进展,投稿了一篇顶会一作(暑假期间被接收),同时准备补充实验等内容投稿一篇顶刊。

暑期科研后,就可以准备申请了,选校工作和文书修改等等。这里,再次赞一下GGU的Mentor和培训师,个人觉得很负责,文书改得也不错!尽快提交文书、网申,deadline大概是12月中旬。下面就可以等着收面试/offer了。当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陶瓷,然而我这次申请的过程中套磁并没有产生什么作用。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今年好多老师funding不足,UIUC也有一个大牛退休了,或者是一些学校的老师去年招了太多人,申请还是比较艰难的,算是一个小年。拿到offer/AD的几个学校之前都没有套磁,Gatech是给了1年TA然后自己找导师。

希望学弟学妹申请顺利!

篇6:DS方向申请信息总结(世毕盟留学)

第一位分享嘉宾介绍:

B学姐,13级浙江大学竺院金融试验班,转专业申请运筹、统计、Modeling等硕士,收获Columbia MS Operations Research, CMU MS Statistical Practice(高就业率项目,大陆本科生录取率低), Duke MS Statistical and Economic Modeling录取!

B学姐:

大家好我叫BH,浙江大学2013级金融学试验班学生。

给大家报下三维:3.88(10%)/109(s: 23)/157+167+4 和本专业不同,我的申请方向是:运筹学及统计。

讲座中间如果有大家非常在意的点,也可以直接问~ 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基本的申请状况吧 申请学校及录取情况:

1.Columbia MSOR(AD)运筹 2.CMU MSP(AD)统计

3.DUKE MSEC(WL-> AD)经济与计算 4.Cornell IEOR(WL-> REJ)运筹

5.Cornell Tech ORIE(WL)运筹与信息工程 6.UCB MS STAT(REJ)统计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申请硕士的一些过程和小感想,主要从“转专业申请”、“选校”和“其它材料准备”三个方面谈一谈。总体上看,自己三维不是特别特别拔尖的,但到申请阶段后期会发现其实周边相同水平的学生都去了不错的学校。

我觉得申请最重要的三点是:1)信心。2)三维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申请的一些小策略确实能帮助大家很多。3)当然,更重要的是认真准备申请材料,绝不偷工减料,要尝试去了解学校、了解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那我开始正文了~

PART 1.转专业申请情况介绍

首先谈一谈我转专业的动机吧。我本科读的是金融,大二在瑞典交换的时期非常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职业轨迹的问题,决定留学并转方向申请,有下面两点原因:

1、当时浏览了非常多的国外学校各个院系的网页,也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的招生宣传的视频,认为运筹这一类偏理科的专业非常对我的胃口,就业面也比较广。

2、我高中读的是理科竞赛班,比起纯金融(cfa)课程,我更加擅长带推理计算的科目。不仅在金融学习上没有优势,而且通过一些实习也发现自己不喜欢在股票及投资市场工作。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反思,我觉得当时做这个转专业的决定还是过于仓促了。几乎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是现在大

二、大三的学生,并且正在考虑转专业问题的话,除了自己的兴趣之外,我建议大家综合考虑一下以下几个方面: 1.转专业的跨度有多大,自己目前背景状况能否申请该专业?大家提交的申请材料是会包括以下几个硬件:核心课程/科研/实习/推荐信,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一下,看看自己的资源/时间够不够补充/完善这些硬件。

2.转专业申请难度,这一点包括三个方面:1)开设所转专业的学校数量/开设时间; 2)所转专业与本专业的关系。比如金融—>金工(难度升级)、经济(平级)、商业分析(难度降低)。3)本专业学生申请方向过于集中、且自身背景明显有差距的需要考虑申请专业及学校招生数量。

3.转专业后的职业发展路线妥不妥当。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需要设想一下在一年/一年半毕业之后,结合本科/硕士的各种经历能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HR会不会喜欢这样的背景? 能不能在学习硕士专业课的同时刷题/准备工作的各种面试及笔试。

谈谈我的过程,为了转专业,我在大三上时在专业课外强行另修了大约五门数学/编程课,并且做一份数据分析的pta(不然比较难找到合适的暑期实习)。现在再次反思的话,首先核心课是重要的,只要能满足学校首页(或是申请表格中间列举的课程列表)就可以。大家可以首先自己登陆想去的学校查询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满足。一般申请网页上会单独要求大家填写的核心课情况,包括:课程名/成绩/书本名称/学分。大家可以提前查看,如果还没有修读,可以修读有证书的网课或是采取下学期修读补充成绩单的方式。

此外,学校要求必修的课程尽量补好,不是必修的,自己衡量一下会不会掉绩点再选择。

对于转专业硕士申请来说,实习也可能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申请偏应用的专业能找到一份实习,提供做案例、做实务的机会,可以证明你已经能很好的运用所学工作了。从学校角度考虑,毕业生找工作成功率/就业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另,工科/cs学生实验室经验是可以替代工作经验的,写材料角度对就可以。金工一类使用研究经历替代实习不太靠谱。美赛之类当应用经历写也不是很靠谱。大家可以对照着补充自己的经历。

进入下一个part~

因为我算是一个商科学生,非常清楚本专业国内就业环境,在选申请学校时只考虑两个方面因素:地理位置/知名度。

当时是这么想的,我选的学校都是投行/咨询招聘的“一类”学校,如果没办法找到更为妥当的国外就业坑就可以往国内走、继续做金融/商科老本行。

其他要点还有:专排/综排、校友资源、就业质量、项目及课程质量、宜居程度、甚至是“小伙伴是不是一起申请”等等很多很多方面,大家可以挑一两个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做为选择标准。

其他要点还有:专排/综排、校友资源、就业质量、项目及课程质量、宜居程度、甚至是“小伙伴是不是一起申请”等等很多很多方面,大家可以挑一两个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做为选择标准。

了解的方法有:

1)通过以下论坛看历年数据:寄托天下/一亩三分地/Chasedream/gradcafe。2)中介/学长学姐帮助判断。

3)看项目官网和询问小秘,可以得到以往学生的硬指标。如果有一些学校或者项目明确对托福/gre有偏好(例如duke、cornell、哥大金工等),尽早落实好这些指标。

另外,也需要明确该校是否对海本学生有强烈偏好,海本会增强该校就业质量,并且身份问题容易解决,英文更好。估量该学校录取学生及陆本数量这点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校比例为:20%冲刺、60%适合、20%保底。各年录取情况也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所以选择较为心仪的保底项目比较重要。

做为金融/金工/量化学生也可以考虑用新加坡/欧洲内陆/甚至是东京大学G30学院一类的大学做保底。但如果同时申请香港/英国可能会面临高额占位费(9~10w),需要提前了解好学校日程安排。

由于我本专业本科就业情况良好,我是用工作来做保底的。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选择一所保底校,可以有效避免几个月没有ad,心理煎熬的状态。金融/商业数据/统计/会计类可以考虑罗彻斯特大学。理工科并且背景还不错的学生建议申请宾大,结果出来的比较早,交钱ddl可以后延。

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在选校阶段多用一些时间!!比如我所申请的数据分析方向有相当多的名字:运筹下的data analytics(DA),部分学校的统计项目、data science(DS)、computation、information engineering(IE)、business analytics(BA)等等。

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有很大差别,开设新项目的频率也很高,需要自己仔细地寻找适合的项目, 在这一点上我并没有做的非常好,有很多申请难度相同并且非常好的项目,我是直到申请结果公布的时候才知道的。

给大家再推荐一些数据分析方向的好项目:UPenn SC,Gatech MSOR,Cornell ORIE

Stanford、Columbia MSE/ Harvard CSE/ CMU Stat/ 北卡、西北 Analytics/ Brown、NYU DS/ Cornell Tech ORIE,USC 37

下一个部分:PART 3.申请材料及过程

在我申请过程中,申请材料的准备主要参照了世毕盟给的公开课。可以说的方面太多了,我就简单地谈一下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

[文书]:文书有两类,一类叫SOP(statement of purpose)主要是写申请的目的。一类叫PHS(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UC系列一般会要求,主要是写申请者的背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你的个性和你的专业兴趣,在成长中遇到过什么重要的事。

文书主要是考察:1.和项目的匹配程度。2.简历中无法体现出的。3.热情。建议在了解完全教职员情况、系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该校偏好的情况下逐校逐篇修改自己的文书。举个例子,比如杜克经济虽然有一些学生最后做了投行、金工方向的工作,但招生时期不喜欢特别特别金工方向的学生,文书简历中需要弱化自己的方向性,这一些情报中介或者学长学姐可以告诉你。

[简历]:按模板写,把好的经历有重点地展现出来

[补充材料]:如果被wl了一定要一定要努力找材料补充过去。身边有几个学生被拒了通过这一方式最后要到了ad。

[面试]:考察基本素养,快速准备的方式就是去论坛里找面经背好。同一批面试可以在论坛中问一下先面试的同学。

现在很多学校采取海面,面试时候放轻松,英语说清楚,网络稳定就可以(很重要,浙大vpn50,加ss,在紫金港面!)。如果谈进阶版本的话就要注重内容,面试逻辑和工作面试是一样的,尽量多谈一些自己的经历(对问题的理解/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后的收获),然后再做一个总结。

[英语]确实有一些项目有英语测试的暗指标,需要了解清楚。我申请的几个学校中,杜克经济系重点看gre数学有没有满分,哥大的金工需要110+/330+,康奈尔实际录取比写的要高,论坛上一轮wl的学生全部都是在gre320+。申请cs,托福一定要一定要过百。大多学校采取一刀切。

上面一句纠正一下:康村or学院一轮wl都在320不到330的地方

考试确实非常痛苦,可以采取连续突击的方法,或者去香港及境外考试。现在申请者的水平都还蛮高的,除了国内学生,还有美本/港本/新本学生在一起竞争,英语虽然占比重很小,但是却是一个基本件。

我想跟大家谈的就是以上部分啦~结构上可能有一些跳,都是自己申请中踩到了坑的到的经验,希望或多或少能帮助大家一些~

第二位分享嘉宾G学长,南京大学物理学院,GPA不足80,转专业申请材料专业,收获Columbia、布朗、WUSTL材料硕士,SUNNY-Buffalo应用物理全奖博士录取!

G学长:

大家好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gxNTQwNQ==&mid=2650715804&idx=1&sn=07b4aa383cf54a8ea686c3c68f397662&chksm=be881a5e89ff9348b8776d7b3e370d362d676e5efd1263e9e91e16bd09be9b2b4f793d04afa4&mpshare=1&scene=2&srcid=0510nZw6vv3dD0TGpNONPRAj#rd

首先发个官方糖,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 GPA 77,排名应该是后40%。。

托福103,GRE 149+170+3.5,2015年9月至今在南大纳米磁学组做科研 2017年2-3月美国Buffalo物理系合作可言

科研* 目前发表了一篇共同一作,if 8.26 两篇一作在投,国内专利两项

录取了Columbia, Brown, WUSTL 的材料科学MS;录取了Columbia, Brown, WUSTL 的材料科学MS;SUNY-Buffalo 应用物理系PhD(TA)

主要介绍一下我失败的一些教训,以及万一不幸大二末或大三决定出国,但苦于成绩比较低,该如何尽力自救。

跟GGU合作自16年8月起,主要的时间表是: 8-9月:申请策划,开始套磁,文书准备,推荐信 10-11月:选校,文书润色,教授精套,论文投稿 12月:开始申请,寒假科研启动。。1-2月:焦急等待,找指导老师诉苦。。2月至今:收获offer,准备下一段旅程

首先简要说一下选校和选专业的注意点 选校:排名,地理位置,就业,学费……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最终决定的一点是,如果这个学校录取了,是否愿意去?排除了冗余结果后剩下的便是真正喜爱的学校,再在这个名单中选择冲刺,正常和保底校。

专业:就业前景和个人喜好是决定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相关领域的老师教授,还有GGU的指导老师和mentor,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经验,以致能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

至于MS和PhD的选择,除去经济因素以外,最主要的是自身职业的规划,至少5年的博士生涯需要足够的热情与精力,以应对可能的夜晚对自身意义的无止尽追问(认真脸)

对于GPA或GT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最好的是能及时补救,一个好的三围能带来很多优势,但如果这方面存在劣势,对于理工科而言,科研成果是一个很大的加分点

科研刚起步时,快速查找文献和获取文献中的有效信息是很重要的技能。Review类的文章很适合对一个新领域进行探索和了解,作者一般都是该领域的大牛,在行文过程中往往都会准确点出现有的成果和还需解决的问题,这对于理清思路,找到切入口很有益处。在确定好切入点之后,review中该段的引用文献就很有作用,能提供更多的细节,特别是具体的研究思路与流程,都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特别是材料等相对周期较短的实验工作,新点子的产生往往都能做出不错的工作。

对于套磁和推荐信,实验室的导师是人脉关系网上的重要一环,因为与所有行业一样,科研也要一直与人打交道,而作为科研领域的新人,我们认识的人,以及我们自身的知名度,都不足以让录取委员会眼前一亮(本科就是大牛的另论,估计要纠结的就是去哈佛呢还是MIT。。)

所以有机会的时候多跟导师聊聊他对该研究领域的理解,哪些人做的工作很有趣,甚至哪些大牛之前或现在正在与组内合作,再问到能否引荐一下。对于平时不怎么有机会接触老板或者老板比较不喜欢闲谈的,可以试着将老板的代表paper列出,如果作者名单中出现感兴趣的名字,可就这篇论文中的细节向老板提问,同时找机会问能不能找当时的其他作者问一些问题,由老板出面发第一封邮件并抄送给你,套磁或者请求推荐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除了老板所熟识的教授,所在领域的大牛往往也是套磁的对象。发现和认识这些大牛教授的机会主要来自顶级杂志文章和学术会议。特别是能和大牛面对面的机会一定要把握,(比如第十一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是在南京大学举办的,当时参会的有崔屹、杨培东、李亚栋、孙守恒、包信和等等大牛),会后尽快把自己的感想和问题写成邮件发给心仪的教授。

在拟定邮件的时候一个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邮件的格式,除了常见的主题与正文格式外,适当的寒暄和尾注也能起到很有益的作用,而且如果之前与该教授有所联系,包括见过面,听过报告,校友或者经老板介绍,注意在正文的最开始就交代这一点,教授们往往公务繁忙,收到邮件后扫一眼,如果觉得不感兴趣或者完全不认识发件人,很大程度就不会答复,并且以我的经历而言,第一封邮件不回复,往后的邮件往往也得不到正面答复。

这里提供一下我所用的邮件尾注的样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至于教授之间的互相推荐有多大的威力,我有个亲身体会可以分享

这封邮件给了我面套dream professor的机会,最终也拿到了布朗的录取另外有个能吸引教授注意力的方法就是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包括其研究组的网站主页、发表的论文、甚至所编教材某个部分的内容。对于涉及学术问题的部分,最好征求一下老板的意见,因为这种学术challenge比较需要把握方法方式,没有把握的话提出质疑会显得不太礼貌。

其次在套磁的时候有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执着,即让教授相信我是真的愿意加入他的研究组。可能有人觉得这并不难,套磁信中都会洋洋洒洒把自己的倾慕之情表达出来,但大牛们都听过很多赞美之词,我们想出来的辞藻往往不足够表达出赤忱之心。

就我的遭遇而言,和一位领域大牛往来了十数封邮件,他也对我的申请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改进措施,但直到我站在他办公室里面对着他,他才说现在才明白我是真心愿意加入他们组,而且在之前的联系中只对我口头提出了建议,而没有在录取委员会中给我强力推荐。在错失加入dream group的机会,心痛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以前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希望后来的同学们能注意规避这一点,爱ta就要说出来。

上一篇:非信贷风险管理下一篇:舞阳钢厂销售部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