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践行发展新理念

2022-08-23

第一篇:认真践行发展新理念

《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 建设富饶精美新湘潭》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 建设富饶精美新湘潭》。

2020年全民奔小康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十三五”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湘潭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全市人民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湘潭。今天,我将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谈谈湘潭的“理念”建树。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德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供应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大家已经携手走进“互联网+”的新时代,淘宝购物、微信扫码、支付宝结账等慢慢取代了传统的生活模式,网络遍布于交通、金融、政务、旅游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政府更是依托“互联网+”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鼓励大家搭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速列车,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创业中心园区的很多企业都搭上的这趟“高铁”,如力合的星空孵化器、奥托斯的网络爬虫信息抓取技术。湘潭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就落户在了高新区,引进了电商企业45家、电子商铺155家,截至目前园区电商企业实现交易12亿元,大大拉动了高新区乃至湘潭市的经济增长。

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指的是很多方面的协调。城乡要协调、区域要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协调。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其主旨就是实施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湘潭是国家“一五”和“二五”期间重点布局的军工产业区,拥有良好的军工产业基础,军工企业产品涵盖海、陆、空三军。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有两个车辆方阵是湘潭企业产品,配件几乎遍布所有车辆方阵。目前,高新区正积极搭建军民对接平台,努力落实军民融合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创业中心的江南银箭就走在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上。

三、绿色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绿色发展是指有度有序的利用风、电、核、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湘潭市2015年底推进了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项目,该项目的二期工程也将于2017年完成,届时,湘潭将形成完善的公共自行车循环系统。根据《湖南省“十三五”煤炭工业规划》,湖南将在浅层地温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优先发展长沙、株洲、湘潭等城市。不久,湘潭将借助地热能实现全市集体供暖。高新区的湘电风能、世优电气、银河新能源等45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风、电等新能源。

四、开放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

“深化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是目前中国推进双向开放的努力方向。湘潭高新区和经开区作为两大国家级园区,是我市引进外资的集聚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五、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民奔小康

此次全会提出,“发展依靠于人民、成果应由人民共享,全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要有获得感……”。纵观湘潭“十三五”期间大的动态,如高铁站、城际轻轨、“村村通”公交线路改革等都体现了成果共享,福祉全民。2014年12月沪昆高铁湘潭北站建成通车,总车次51趟,从湘潭可直达全国多个城市。采用电力牵引控制的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段将于2016年底建成通车,设立板塘、荷塘等5个站点,长株潭三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将缩短在30分钟以内。

我们学习“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五大理念融于脑海,践于行动,做到知行合

一、理论指导实践。问计湘潭的城市建设,本人有三点建议。首先,我认为全市可以多一些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位于湘潭三大桥南桥头的巨型墙体彩绘,该彩绘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以“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墙体彩绘。高新区开展精美湘潭行动时也出现了许多围挡,这些围挡可以多粘贴一些譬如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市、精美示范区的标语等。其次,建议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改善车患现象、缓解交通堵塞。当前湘潭处处都凸显车患现象,城市规划部门应利用现有的地下空间资源改为停车场,利用可用区域规划停车位,避免车辆占道。高新区的板塘就得规划部门多伤脑筋。再次,建议加强城市的基础建设。现在,湘潭的公园很多,都很美,但除了看花、看草、看水、看广场外,都大同小异。建议考虑加进一些完全公益免费的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阅览室、琴棋室等,让市民自由运动和交流。

湘潭人干事业,从来就有一股子“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纵横大地行空阔”的闯劲、“人一之,我十之”的干劲。忆往昔,已是岁月峥嵘、底蕴厚积;再出发,必当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让我们积极响应湘潭市委号召,在高新区领导们的带领下,咬定五大发展理念不放松,朝着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湘潭”的目标奋勇前进。

第二篇: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朱高小学张波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新课标之语文教学的侧重点:

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标之语文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1、新课标的语文教学重过程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的能力。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为过程,才能把知识变为智慧。

那是怎样的过程?

新课标之语文教学重个性。与传统教育不同,新课标非常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人的思考问题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方法,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如大脑的潜能,气质)都不同,传统教育的整齐划一,齐步走,只重学科,目中无人,忽视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在

新形势下显得非常落后。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要教书育人!关注人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就是要尊重,关心,牵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学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以及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发展。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过程。当然,语文教师更加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发展,把学生比作卫星,老师就是火箭,老师这火箭要把每个学生送到恰当的轨道上去。

新课标的语文教学重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要衰亡。教育不能没有创新。新课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是指学生在其原来知识基础上的突破和发展,不是指科学家那种创造发明。语文教学应当成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时候,大力鼓励学生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向教材质疑,向权威挑战。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新课标强调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与学生交流,分享体验与感受。学

生是独立独特和发展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是责任与权利的主体。教师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去教育学生,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篇: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带着孩子走进书时,真正的教育才开始。”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的发展,能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课外阅读还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缺失和薄弱之处。阅读活动在现当代社会已经走向边缘,经典阅读越来越走出人们的视野,网路小说、功利作品等影响了现代人们的阅读。全民的阅读兴趣在下降,阅读质量也在普遍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提高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课程设计思路的阐释中,首先提出的就是:语文课程应注重到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就能课外阅读总量应该400万字以上;在阶段目标中,对各学段分别提出了阅读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特别之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做题,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呢?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包括: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习惯的形成以及阅读结果的评价等多个方面。

首先,读什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书目。选择优秀的读物,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实际中,我充分利用我校图书室的优势,我校现有近7千册各类图书,达到了生均30多本的标准。根据二阶段学生的特点,推荐了一批他们感兴趣的图书,主要有《史记故事》、《智慧故事》、《历险故事》、《欧美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小学生读后感》、《成语填字小游戏》(这些图书的字数都在20万字以上)。这些图书或童话故事,或神活故事,或在习作方面的指导书,或益智游戏,符合学生现阶段的阅读兴趣点,每天的晨读时间,学生们都会朗读自己喜欢的作品。除了早上的半小时之外,每天的中午和放学后都有一定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在读完这些基础性的图书之后,再结合课内所学的文章进行适量的拓展阅读,去读相关的内容。如在学习《火烧云》后,再让学生去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去感受作者的文笔,描写之细腻,感情值真挚。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慢慢就能从“不求甚解”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而“不亦乐乎”!

其次,怎么读——图书流动,交换体验。我将全班分为4个组,每组10名学生,每人一本,这样10本不同的书在同一个小组内,学生可以进行交换阅读。每学期要读完1本整本的书(字数在20万字以上),浏览10本书。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会。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读书交流会。首先在小组内进行小范围的读书交流,或三言两语,或“长篇大论”,总之要说出自己的亲身体会,再在由小组推荐,在全班进行交流。为了防止“看客”的产生,小组内每次推荐的人不能使同一个人,可以由组长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好交流发言。

师生共同阅读时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更提倡亲子共读,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一种读书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感觉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能够很好的去读书,都能够深入其境的与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和探讨。

好书共读,全班4个组,虽然小组内的书是不同的,但是在整个班级中却有4个人在同时阅读着同一本书,再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换进不尽相同,理解能力也有差异,就会对同一本书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交流的基础,这也就是发出火花的碰撞。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仅仅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要进行批注,还要进行适量的词语和句子的积累。二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三年级刚刚接触习作,都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就能够让他们积累大量的词语和句子,在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就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一句合适的句子来表述。

最后,读得怎么样——阅读成果展示。读书成果的展示是多方面的,可以从“读、说、写”方面进行。

读:即看所选的书朗读的情况怎么样。能够做到流利、标准、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必定认真去读了,而且认真思考了。在进行测试的时候,所选的书从每学期必读的书中任意抽取一部分进行测试。

说:即对所读的书无论是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还是思想、语言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写:可分为仿写和续写。这些优秀文章都适合我们的学生进行仿写,无论是文章的结构还是写作手法都利于学生进行仿写。童话故事更加适合学生进行续写练习,学生也喜欢将自己当做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改编或续写。可能他们的写作还显稚嫩,但是,有创作的意图,就是成功的开始。

检测阅读效果,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深层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加深认识,获得读书经验,领悟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代诗人萧抡谓写的《读书有所见作》)让我们真的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吧,让我们畅游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的海洋中吧!

第四篇:把握新常态践行新理念谋求新发展

目前,我区农牧业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成功抓住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农牧业就能顺利转型升级,实现“四化”同步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基固本、加力助跑。

一、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四改善、四创新”。一是改善供给体系,推进产品创新。把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农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创新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改善要素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尽快推动农牧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是改善资源配置,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农牧业资源有效配置。四是改善经营方式,推进管理创新。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加快构建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任务重、难度大。在具体工作推进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和特色农畜产品供给,增加销路好、效益高的农畜产品生产,减少农畜产品无效、低端供给。二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加强对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不能因为政策调整损害农牧民利益、挫伤农牧民积极性。三是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农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狠下功夫,加快补齐短板;另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统筹谋划好各项改革。四是处理好力度和节奏的关系。必须循序渐进、有序有力推进,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

当前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结构。要调整优化农牧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二是提品质。下大力气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三是促融合。促进农村牧区

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深度挖掘农牧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牧区新产业、新业态。四是去库存。去库存有一个过程,要把握好节奏,防止打压现在的市场。五是降成本。要着力降低农牧业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营销成本,实现节本增效。六是补短板。要进一步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大力弥补制约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切实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农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是开展农牧业重大科学技术攻关研究。“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围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目标,凝练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重点项目,组织创新活动,破解发展难题,力争形成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我区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院地合作、科企合作为载体,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系列政策,积极争取符合科研规律的经费使用、人才培养与引进、成果转化与科研服务激励等政策早日落地,切实提升全院整体创新活力。四是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打牢科技创新的基础。加强科研基地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系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责任编辑:王 丹

第五篇:以人为本,践行新课程理念

和谐发展,创优质示范初中

——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台山市萃英中学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萃英中学创办于1942年,其前身是“台山县私立萃英初级中学”、“台山县第十中学”、“捍东中学”、“白沙中学”,直到1980年,恢复原校名“萃英初级中学”。 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沧桑巨变,桃李芬芳,春华秋实,人才辈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近七十年来,我校在政府和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秉承“文明守纪,勤教勤学””的校训,全面贯彻执行党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凝练出“文明守纪、奉公守法、团结协作、爱校如家”的优良校风和“爱护学生、循循善诱、严于律已、处处表率”的育人教风,素以校风好、管理严、质量优、全面发展见长。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456平方米,生均15.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12平方米,生均8.2平方米。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996人。在编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一级教师37人,二级教师13人;本科教师26人,专科教师25人,中师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

近年来,萃英中学紧跟时代步伐,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锐意进取,依法治校,狠抓质量,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践行“尚德务实,求真创新,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重视基础,强化素质,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科研强校、特色办学”的发展之路,始终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求实创新,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和谐奋进的良好校风,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迅速提高。近年中考连年创佳绩:2007年被评为“台山市一级学校”,并于2008年晋升为“江门市一级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9年5月,学校通过了江门市规范化学校检查督导验收;2009年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学校”;2010年1月萃英中学作为镇的骨干初中,积极配合,令白沙镇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的评估”。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发展目标明确,办学经验和教育成果的社会影响日益彰显,较好地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是一所校风好、进步快、后续发展力强的普通中学。

第二部分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多方筹资,加强基础建设,搭建优质教育平台。

在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我们抓住机遇,主动工作,不断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在校友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发动海

内外校友、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投入人民币共250多万元,建成了朗溪教学大楼、体育馆,更换全校教师枱凳,建成高标准的厨房等;校友会现筹资兴建一幢5层的综合科技楼,首层建造可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阶梯室,二层为2个物理实验室(分别为力学实验室和电学实验室),三层为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四层为美术室和音乐室,五层为图书馆。在“教育创强”期间,上级部门下拔350多万元改造学校的校容校貌和教学设备设施。

目前,学校有课室18间,电脑室、物理实验室各2间,多媒体教学平台11个,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语音室、课件制作室、物理仪器室、生化仪器室、心理辅导室各1间;还有德育展览室、团队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档案室、卫生室、多媒体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地理园、生物园等,校内设置2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体育馆1间,有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6个、活动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枱8 张。学校常规教学设施设备均按标准配置,能满足教育教学和活动的需要。2009年学校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拓宽校园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新购图书2万册,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存储量;装备了高标准的物理、生物综合实验探究室各一间;多媒体电子电教平台3个。为我校深入践行 “重视基础,强化素质,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实现既定的办学目标,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设施设备,有力地推动了新课改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师生发展,渗透人文关怀。

我校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把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把严格要求和人文关怀紧密结合的有效管理模式。通过制度来规范人,通过目标来激励人,通过民主来调动人,通过情感来凝聚人。形成了既依法办事,又以人为本;既严格要求,又和谐相处的管理特色。在此管理模式下,学校制订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包括了岗位职责、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建设、业绩奖评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1、实施“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形成了以“级长负责”为主体的教学基层管理,以“教导处指导”为链接的中层管理,以“校长指引”为调控的决策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它通过有效的授权,明确了管理责任,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教师成长。

2、健全评估机制。学校注重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了科学、民主、公正的教职工工作业绩评估机制,采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行政人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表现、水平和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考核与评价。通过多元评价,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加速教师的成长。

3、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我校认真领悟新课程精神,并通过健全各类制度来保障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自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制定了《萃英中学课程发展规划》《萃英

中学课程管理细则》 《萃英中学新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4、加强科组建设。我校深刻认识到,要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以加强科组建设为前提。为此,学校十分重视科组建设,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积极组织各科组教师参加市各项大型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是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吸取他人长处。三是大力创建特色科组。

三、加强校本培训,以新课程内涵促进教师发展,提升队伍实力。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稳固根基,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内夯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实施“师德”工程,抓好师德建设,树立学校发展之魂。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是台山萃英中学管理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标。我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和健全了有关学校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日常行为规范》、《领导教师岗位责任》、《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等,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师德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在每周一晚上的教职工集会中,学校领导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需要,适时地进行师德宣传教育。通过学习,教师对职业道德及从教规范有了清晰的思想认识。学校还以《台山市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制度》为抓手,成立了师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抓好教师评议工作,从家长、学生对老师的反馈意见,教师互评、领导评议等多种渠道收集意见,结合每学年的工作质量评估,开展师德考核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全体教师敬业爱生,形成了良好的教风。

2、实施“充电”工程,提高专业技能,稳固学校发展之本。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现有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并实施了《萃英中学教师专业水平发展规划》和《萃英中学教师进修研训计划》,确定了教师发展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培训,现在全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同时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着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学校每学年开学初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班,结合课改和现代化教学需要,每学期举办多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课件制作培训。并专设有供教师备课、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多媒体计算机备课室。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实验研究,达到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化。目前,我校75%的教师能初步制作课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我校得到普及。

3、实施“成才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拓学校发展之源。

学校的发展,不但得力于骨干教师的默默耕耘,更寄望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为了使学校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学校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

来,学校制定计划,开展名师传帮带行动,实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和“名师”工程,深入开展落实“师带徒”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充分利用每周备课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研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马耀源、黄瑞娟、马艳慈、黄国辉、马小玲、马迎丽等相继走上了科组长的岗位,成为了学科的带头人。构建各学科教师结构梯队,组建“萃英中学骨干教师名师团”,在校内发挥示范作用。在近年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多名青年教师获奖,马伟文老师在镇举行的讲课评优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黄国辉、伍春花、梁慧伟老师获“台山市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黄白莲老师获镇举行说课大赛一等奖;蔡柠、马迎丽老师分别获“台山市课件制作”一等奖、二等奖;黄国辉、马艳慈、伍春花、吴文怡等老师获“台山市课件制作”三等奖;蔡柠、黄立韶、黄硕楚、黄国辉等老师获“台山市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马稳雄、梁慧伟、李福林、黄润玲、马小玲、吴文怡、马迎丽、黄灿欣等老师获“台山市教师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

通过全方位努力,我校已打造出一支锐气昂扬、满腔热情的教师队伍,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萃英中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根基。

四、坚持德育为首,以新课程理念创新德育模式,探索育人新路。

育人先立德。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坚持“三全一体验”(“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全面渗透”“实践体验”)的德育理念,探索出了“自主、体验、和谐”的德育新模式,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和谐发展,成为“自尊、自信、自理、自律、自觉、自强”的萃中人。

(一)构建德育网络,坚持全员育人。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德育处为核心,以年级组长为龙头,以班主任为主力,以家长委员会、法制副校长为辅线,科任教师、学生会等组织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

我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办法》《在校内宿生宿舍常规》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工作规范化、内容具体化,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实德育常规,坚持全程育人,实现德育多样化。

(1)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我校教师将学科教学同德育有机结合,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2)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发表内涵丰富、热情洋溢的国旗

下讲话,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等。

(3)开设德育交流平台,在校园设立“德育园地”“心灵之窗”等栏目,通过个别谈心、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书信沟通和跟踪辅导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4)采取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德育教育方式。例如:每年的清明节都会组织学生到西村革命烈士纪念地缅怀革命先烈;重阳节组织学生到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邀请法制副校长、交警来校开设讲座等。我校通过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5)精选德育主题,实现德育系列化。我校坚持以“四个学会”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个阶段的德育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如每年对初一新生进行校史教育,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对初二学生进行苦难教育,激励学生继续发奋学习;对初三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希望他们在最后的一年里努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校的教育之情,亲友的关爱之义。

(三)精心打造校园文化 改善育人环境,坚持全方位育人。

如果说构建德育网络是人文育人,抓实德育常规是制度育人,那么,营造良好环境就是环境育人。通过环境的影响,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多年来,我校形成了以“素质文化”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多元校园文化。以“美术教学”为办学特色,坚持举办萃中人自己的节日——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等;坚持开展“校园十大歌手评比”、“诗歌吟诵会”、“师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积极组织舞蹈队、鼓乐团等社团活动;建立教室画角,举办校园美术作品展。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为他们提供实践与创新的平台。

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厚实的德育文化底蕴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多年来,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未出现过校园安全事故,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93%,后进生转化率达95%。近几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校共有129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有7人次获得省级奖励,有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近年中考,学校也连年取得好成绩,显示了德育教育对教学质量的巨大促进作用。

五、优化教学过程,狠抓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学校严把教学环节关,制定了《萃英中学教学常规》等规章,确立了“七年级是基础,八年级是关键,九年级是重点”的发展定位,落实教学过程的常规要求,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始终保持在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并实现了中考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的美好愿望。

1、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依据新课程标准和理念,我们修订了《萃英中学关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规定》《萃英中学学科组长工作职责》《萃英中学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工作职责》等教学管理制度,对备课、教案、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试的命题

和阅卷、听课、说课、评课等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切实做到了有制度,有规则,为我校教学常规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依据。

2、构建常规教学管理网络。我校注重落实以科组为单位的学科常规教学管理网络的建设,学校教学管理网络如下: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各学科组长—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学科教师。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科组长的学科核心作用,定期召开科组长会议,及时全面地了解各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并通过科组长将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意图和措施落实下去。

3、坚持科组和备课组活动。我校一直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学科组和年级备课组活动,活动内容要求具体详实,做好记录。每个学科组每学期都组织了一至两次的有关教学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重点是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学科教学发展动向。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前提下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要做到“一有、二定、三备、四统一”:一有是有集体备课记录;二定是定时间、内容及中心发言人;三备是备教材资料,备重点难点,备教法学法;四统一是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印发资料统一。

4、坚持抓教学反思。在要求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强调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教法设计和学生活动情况反映,在授课后要总结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反思主要经验和教训,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或者教学札记,学校并把这些作为常规性要求。

5、落实教学常规检查。由学校行政领导和科组长联合组织检查教师的个人备课、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常规教学执行等情况,对每一项检查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严格备课制度,狠抓备课质量。备课工作坚持以个人备课为基础,级组集体备课为中心,研究教材的分析、处理,教学过程设想,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途径等。还切实抓好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工作,学校对各科作业布置的次数、作业数量、难度都分别作了要求,对作业批改的形式、数量也有明确的要求,保证了各科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数量与质量。

6、加强上课巡查。为了提高讲课效益,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校健全行政人员巡堂制度,加强对教师课堂调控督查。值日行政人员不定时巡堂,要求上午、下午至少1次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反映给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定期召开科组长会议,通报课堂巡查结果。

以上这些有力措施使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有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在台山市规范化学校检查评估中,我校课堂优良率达90.2%,优秀率达41.2%。专家普遍感受到授课教师能把握好三维目标,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探究,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

六、重校本教研教改,实施课题研究,促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1、研训一体,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科研带动、教研互促,才能有力地保障新课改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为此,学校建立了研训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了一纵一横的“校本教研”网络:以“教务处——科组(备课组)——教师”为主的纵向教研

体系和以“教务处——课题组——组员”为主的横向教研体系。前者以常规教研为主,侧重于解决日常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后者侧重于各层次立项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同时,把教研工作和教师培训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全体教师都参与新课程培训。另一方面,把岗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并立足于校本培训。充分发挥科组和备课组的作用,落实“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教研即培训,培训即成长,成长即成果”的精神,鼓励全体教师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把日常教学研究行为与自身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与投身课改结合起来,在研究交流中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加强校本研究,发挥核心课题的引领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我校开展了系列追求实效的课题研究,申请了两个市级课题,并获得立项。从《以项目带管理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课题开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学校教育应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形成了“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和谐德育教育模式。从《如何在中考中减少学生的低分层》的课题探究,改革了课堂教学,形成了“抓实基础与能力、重视过程与方法、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教学风格,形成了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整体提升”的教学模式。

以核心课题为龙头,各学科组积极响应,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目前,我校涌现了一大批校本研究课题,如 “语文科学生学习氛围的创设” 、“创新思维与化学实验设计”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逐步形成了“教、培、研”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提高了我校校本科研和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

课题引领,促进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一批教研成果得到了各界的肯定。近三年来,在市以上论文、专著评奖发表的有20多项;在市教研会,获奖论文30多篇,教改百花奖13项;在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各类知识竞赛中获奖多达129人次。教育科研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也大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七、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连年结硕果。

几年来,我校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努力践行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给老师提供了成功的舞台,为学生创设了成长的天地,也使学校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重视体艺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校努力推进体艺教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艺术方面,我们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艺

术学习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为此,学校组织了“美术兴趣班”“管乐团”“舞蹈队”等艺术团体,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艺类比赛,并多次获奖,如2006年陈金屏同学获市举办的保险杯歌手赛三等奖;07年参加镇团委组织的“十大青年歌手赛”中马情情同学脱颖而出勇夺季军、黄晓霞同学荣获第四名; 08年响应省教厅要求,开展了全校性的校园集体舞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市局高度赞扬;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百足山下》《朗溪山乡》《可爱的竹鸡》等发表于《江门日报》;梁永生同学的《荷花》发表于《台山教育报》;马尚球、黄洁花、黄颖仪等同学的作品在台山市教育局、林业局联合举办的画展中获奖。在体育方面,我们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练感受体育精神。为此,我校每天下午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每学期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多次获奖。2008年,男女排球队分别获台山市初中组排球赛第三名和第八名;我校排球传统项目获市体育传统项目评估三等奖,形成以排球项目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2009年体育特长生黄健邦、黄剑明同学分别被台山一中、台山侨中等重点学校录取。

(二)中考成绩稳步提高,素质特长全面展现。

1、“低进高出”,中考连年创佳绩

抓好中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坚定不移搞课改,理直气壮抓中考。把中考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基础工程来抓,将每个学生送到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是我们的目标。近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实现了一年一个跨越: 2006年中考获得成绩进步奖;2007年中考获得成绩达标奖;2008年中考成绩排在全市同类学校第五名,黄俊贤同学被台山一中免试录取,成为我镇唯一中考状元;同时学校被评为江门市初中教育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尤其是2009年我校在二级生源(即小学升初中时,镇的前100名学生被其他兄弟学校录取)情况下,中考成绩再创辉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考入重点线52人,被台山一中录取10人,另外黄俊杰同学由于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被免试入台山一中,成为我镇唯一中考状元,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并获得台山市中考成绩达标优秀奖。由于教育教学成绩彰显,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2009年台山市优秀学校”,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与评价。

2、师生同展特长,赛场竞风流

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涌现出许多优秀学生。近三年来,我校师生有129人次在各学科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江门市级48人次、省级10人次,国家级14人次。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省三等奖1人,江门市级奖3人,台山市级奖5人;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江门市一等奖1人,三等奖4人;获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全国二等奖1人,江门市级奖3人;获广东省中学生生物联赛广东省一等奖2人,省三等奖4人。特别是我校参加全国中学英语能力竞赛:

2008年有4人获得国家级奖,其中一等奖1人(成绩排在全市第二名)、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3人获得江门市级奖。2009年有3人获国家级奖,其中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有3人获江门市级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这一殊荣在农村中学是仅有,因而受到市教研室高度赞扬。

2008年黄瑞娟、马美玲、黄白莲、马艳慈、黄翠燕、黄博文等老师获台山市初中古诗文默写与名著阅读竞赛指导奖;黄瑞娟老师参加台山市中学语文教师现场作文竞赛荣获三等奖。黄国辉、梁慧伟、伍春花老师参加台山市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伍春花老师获2009年台山市教坛新秀奖;黄立韶老师获2009年台山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奖,并被评为09年台山市优秀教师;马迎丽老师被评为09年台山市学雷锋积极分子;2010年黄惠梨、黄尚明、黄美伦等老师获全国英语竞赛指导奖。此外荣获台山市第十

六、十七和十八届教学改革百花奖的教师有6人次。

3、身心健康,未来奠两基。

三年来,我校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了人格,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我校有5名学生被评为台山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位同学被评为市优秀队员。2007年学校被评为镇德育先进单位;2008年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台山市先进团支部”,少先队大队被评 “台山市优秀少先队大队”;2009年初一(1)班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少先队中队”;2009年学校被评为“台山市优秀学校”。同时,后进生转化率保持在90.5%以上,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三)逐渐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镇教育发展。

经过萃中人近七十年的努力,萃英中学以严谨的治学传统,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卓著的办学成绩,获得社会和群众的高度赞扬,已经成为一所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优质品牌中学。我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措施,校园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科研等方面在我镇初中教育中产生良好示范作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肯定,并且对我镇其他学校产生了较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中,萃英中学师生共同成长,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持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但我们仍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学校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如何进一步建设稳定优秀的教师队伍,留住人才。

2、如何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比较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如何在中考制度没有根本变革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带来的心理压力。

二、努力方向

1、继续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优化办学条件,丰富课程资源。

2、进一步加强体育、艺术工作和对学生的科技教育。

3、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

4、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市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萃英中学必将以其昨天的辉煌、今日的灿烂,演绎出更加美好璀璨的明天。

我们按照《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及《江门市普通初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的要求, 对我校近三年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认真的自评,结果如下:教学管理20分,教学保障22分,教学过程26分,教学效果27分,合计95分,已经达到“江门市初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的标准。现特向江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各位专家、领导予以评估。

2010年3月11日

上一篇: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下一篇:日照退伍军人安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