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

2024-05-05

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共8篇)

篇1: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

践行科学发展观 我为利一做贡献

————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利通一小 韩辉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无论是从优化育人环境,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予以贯彻落实。那么,教师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呢?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几方面做起:

一、做学习理论的表率: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技术,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提高政治素养和教育理念,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教育教学刊物,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好笔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及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大家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出色地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书育人,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做教育教学的带头人:教育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是关系千千万万孩子的未来,系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我们要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绪,从点点滴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对待学生要有耐心,特别对 于问题学生要给他(她)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精心营造育人的一片蓝天。我认为:作为教师,用爱点亮学生心头的明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更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教师在教会学生做人和学会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实践观,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各项任务、工作目标顺利完成。落实到工作中就是干好每一天的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全面发展,全面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做促进教育科研的领头羊: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爱好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四、做推进创新教育的实践者:儿童时期最富创造力,而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面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 根据学生认识特点,让他们更多的接近实际,对大自然的体验学习以及家庭的劳动实践,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仅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角度看,丰富的早期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具有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拥的更多的独立与自由,有益于创造人格的培养。大量的实践活动为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新需要,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有关专家调查后指出:与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书面知识丰富,脑筋灵活,但城里孩子缺乏实践,导致了他们创造力的下降。为此,在学校和家庭中,必须解放孩子的空间和时间,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和家长还应当是有心人,对于那些爱搞制作或喜欢写作以及对某一专业或某一活动非常入迷的孩子应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做促进学校工作发展的模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学校,就是要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发展统一考虑,寻求更大范围的统筹,学校发展要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会更加和谐。师生和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同时学校也应该要求学生热爱老师,虚心求教,尊师重道。惟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 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学校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与联系。“走出去”,就是要求学校多对学生进行家访;“请进来”,就是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参与学校各项制度和发展规划的制订,让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这样,既能融化阻隔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冰山”,又能加深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和谐的家校关系也得以建立。总之,构建和谐学校,就是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教育创新,实施优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和谐学校,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惟一途径。

总之,作为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只有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材。教师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篇2: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发展实践,把握世界发展趋势,适应新的要求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2007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246619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从1979年至2004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更是达到了10.6%。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令人感到振奋,感到自豪。我国已经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目前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正在以饱满的热情、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并且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我认识到,要解决我国现阶段的诸多问题,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把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我认为,当代中国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才能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才能保持国家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

第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但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因此,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着眼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为我国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是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财富。

篇3:践行科学发展观,惠及杏坛百姓

一、加强组织建设, 制定实施方案

一是召开“杏坛医院党支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亲自挂帅的“杏坛医院党支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 明确了组织机构组成及其职责。二是认真制定《杏坛医院党支部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 有步骤、有计划地部署我院支部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是向全体党员同志下发党建读物《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 广泛动员其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及学习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全体党员干部大部分提交了学习心得体会。这些体会文章, 大都紧密结合了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 对在本职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有益思考, 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二、创新学习模式, 营造学习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

一是每月出版《杏坛医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简报》, 报道党员干部学习情况, 加强心得交流, 营造浓厚的学习实践活动氛围。

二是征集医院科学发展金点子, 提高医院管理决策能力,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方式, 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对班子及成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路、作风、能力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以及个人对如何充分利用新医院投入使用重大机遇的看法。

三是参加“我为杏坛科学发展献一策”征文活动, 强化党员公民意识、社会意识, 全院员工积极参与, 从不同角度, 以不同的思路, 发表自身对杏坛镇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点子, 为促进杏坛的富裕繁荣履行自身的社会义务, 活动过程中, 我院共收到投稿8篇, 经过镇学习实践小组的认真遴选、评委们的公正评审, 我杏坛医院党支部选送的作品《卫生事业发展命脉》获全镇征文活动三等奖。

四是认真撰写自查分析报告, 在撰写过程中查找自身问题, 重新认识自我。我院在自查分析阶段过程中, 医院领导班子广泛征求员工意见, 对就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综合各方见解, 形成条理明晰、责任明确、限时整改的自查分析报告草稿, 在医院院务公开栏中公示, 在全体员工通过的情况下, 方能上交支部大会共同审议, 并提交镇学习实践活动小组。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 惠及杏坛百姓

一是永不止步, 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 我院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支点, 从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不断扩大基本医疗服务范围中, 深层次把握、领悟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本质要求——以人为本, 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 努力让镇内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今年上半年, 我院共增设了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吉祐卫生所两个点, 进一步拓宽了我院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 也有利于配合区政府推行新一轮的城乡居民门诊合作医疗民心工程, 当前, 我院已设置下伸点15个, 服务范围覆盖镇内将近30个村居。目前亦准备在古朗村、光华村设置医院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逐步满足镇内各村居广大村民对基本门诊合作医疗的需求。二是继续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自5月1日起, 我院门诊全面采用电子处方和推行门诊处方电脑清单制, 建立医生信息化工作站, 方便患者挂号、交费、取药, 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就诊高峰时期出现的“排长龙”现象。药品目录、服务项目一目了然, 进一步规范了我院处方出具管理。三是出色完成全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 全面承担起杏坛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任务。自09年3月4日起, 我院配合镇宣教文卫办, 对各村 (居) 委、卫生支委、学校托幼机构及参加接种医务人员共205人进行了严格培训, 组织医务人员39人分6组分批前往55个临时接种点为适龄人员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接种, 截止4月19日, 共接种22639人次, 完成率达94.18%, 发出宣传画118份, 宣传单张25000份, 出色履行了我院作为镇内公立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的社会义务。四是百岁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在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程, 我院团支部和护理部联合, 组织团员青年、优秀护士代表一行十多人, 来到了龙潭、昌教、马宁等村居, 为百岁老人提供免费上门体检服务, 体检项目包括床边心电图、测血压、听心肺以及健康知识宣教, 获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许。

五是送医送药, 名医进村居。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响应区卫生局“关于开展顺德区名医进村居.健康送到家活动”的号召, 自2009年7月1日至明年6月, 我院从各专科系统中经过严格遴选、集体讨论确定应诊专家团的名单, 分批分期深入杏坛镇各村居开展“名医进村居.健康送万家”活动。现场开展了测血压、健康知识宣教讲座、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等免费项目, 开展“五个一 (即开展一次专家专科义诊活动、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探访一些长期卧床病患者、派发一些常见病治疗药物、赠送一批卫生科普宣传资料。) 活动”。

在7月25日麦村的活动现场, 我支部叶德夫副书记亲自挂帅, 为当地村民提供免费的义诊服务, 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另外, 在活动的第四站麦村村, 我院针对所需探访病患 (一名颅脑手术后恢复期患者、一名行动不便老年患者) 的病情需要, 预先在“名医进村居.健康送万家”活动专家库中选出相应的专家, 务求以专业、谨慎、为民的态度, 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 专家们在探访过程中, 详细地向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家庭护理知识, 赠送药品。六是扶贫解困, 共建仁心慈善门诊。

在顺德区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和杏坛镇人民政府的倡议下, 2009年8月1日, 杏坛觉妙净院、杏坛医院共同构建的“仁心慈善门诊”全面启动, “仁心慈善门诊”的服务对象为我镇4000多名低保困难群众, 它是为了尽力减轻本镇低保困难群众因病产生的经济压力, 提供多达500种免费药品、多项免费检验项目、免交挂号、诊金及减免住院社保起付标准额等的多种优惠服务, 让低保困难群众在家门口真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全面引进ISO9001:2008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我院与深圳某知名公司合作, 引进ISO9001:2008质量标准体系紧密与医院管理年活动联合在一起, 以质量认证工作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规范日常诊疗行为,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迎接新医院投入使用打好基础, 实现我院二次创业。

篇4: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生为本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10-01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抢抓机遇,促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一、科学定位,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办学理念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指正确把握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科学揭示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目标、路径等根本性问题的观念总和。其内涵主要包括:师生是发展的主体,技能是发展的主线,合作是发展的主流,就业是发展的主导。

为体现科学的高职教育发展观,学校在确定规划与办学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到科学性、现实性、前赡性、区域性和发展性等原则。同时,每所高职院校在定位時,必须了解其它国内同类院校,特别是本省本地区的高职院校状况,错位发展。这是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而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战略。高职院校定位应立足“三个坚持”:即坚持高职教育的方向,不断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及工学结合,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所急需的,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确立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所谓发展,既是量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质的跃迁。从长远的眼光看,坚持内涵发展对发展高职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加强课程建设,优化专业结构,贴近市场,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服务,则是内涵发展的主要方面。当前要重点考虑下述客观依据。一是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背景的影响。二是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就业状况要求,培养与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适销对路人才,保持高职办学出口与进口畅通、招生与毕业生就业良性循环。三是适应办学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社会需求与长远规划、市场与专业建设、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根据上述依据,在学科、专业建设上,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院精品和特色专业建设,坚持建设高起点的、高科技含量的新型高职专业。同时,要大力发展具有广阔前途和空间的继续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四是促进高职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和效益内在统一,既要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又要质量高、效益好;既要避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又要避免追求质量而忽视效益,更要避免追求效益而忽视结构、质量等倾向,要研究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发展方向、服务对象的定位,重点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要科学地、辩证地认识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提高质量也是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和两种表现形式。因此,学院坚持规模和质量并举的发展战略,稳步发展规模,强化教育质量,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关键点包括三个方面: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的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师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良好氛围,使党政一心、干群一心、师生一心,共同努力,不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促进师生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主,以教师为主体。必须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思想,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更新教育理念,着力在提升教育质量中实现学生成人与成才的和谐。为此,一是要树立与学生成人成才相适应的先进教育理念;二是要构建与学生成人成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要建立与学生成人成才相适应的全员育人制度。

(三)加强制度建设,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校园。首先,应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序进行。其次,要充分尊重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权利和独立人格,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民主监督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进治校方式,充分尊重民意,善于广集民智,真正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

(四)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的建筑特色及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合作.关于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04);

篇5: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邓懿轩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学习不只是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形式上,而是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紧密地联系工作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那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立足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我们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创新力、管理和优质服务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理论业务知识,用理论业务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干部,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部分学校存在人员少、硬件设施不完善、工作繁复等困难,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到为师生教职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还是第一要务。所以在教书育人、理论创新等实际工作中提前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努力克服困难,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始终把就诊病人放在第一位,秉承“热心、信心、耐心、诚心”的服务宗旨,以最大的热情和虔诚来对待工作,以最大的无私和博爱来对待我们的每一个服务对象。为学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保障。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院校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学校教学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难度进一步加大。要想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教学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进一步提升个人岗位的形象,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作为学校的一个服务窗口,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和自律制度,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同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只有不断地充实头脑,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篇6:关工委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通过这一阶段的认真学习,我体会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应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首先是要把理论学习同思想、工作和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其次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推动实践,使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成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把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共识转化为科学发展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和举措;三是要继续解放思想,不为过去的成绩自满、不为传统模式局限,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学习科学发展观要贯穿落实到日常工作去,一定要增强政治、学习、效率、责任四种意识,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政治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素质的高低是鉴定一个新闻工作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从政治上把握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统揽各项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要和党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提高政治觉悟。

二是学习意识。处处留心皆学问。不仅要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学习意识,要处处留心,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做个有心人。要经常多思考、多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篇7: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市委“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我们认识到: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地用以指导实践,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为推进泰州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部室工作,我谈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学习,不断增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妇女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吃透上情、了解下情,把握妇女工作入点,明白党政所需、妇女群众所求,解决群众之所想、上级党委之所急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妇联干部,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学习科学、技术、技能,不仅从书本和媒体上获得知识信息,而且要向妇女群众学习,不断增强科学发展加快崛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动员和带领全市广大妇女弘扬“四自”、“三创”精神,积极投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泰州”又好又快的伟大实践多作贡献,有所作为。

二、加大宣传,努力营造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舆论氛围

“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主题教育,是市委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的神圣职责。科学发展,快速崛起,对于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大跨越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把广大妇女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上来,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要广辟宣传渠道,通过举办学习会、座谈交流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广度、有深度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营造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妇联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组织形式

遵循“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坚持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最新成果指导妇联组织的各项工作。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组织形式,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妇女新群体出现后给妇联组织带来的新变化,以人为本强素质,不拘形式抓覆盖,凸显特色创品牌,实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妇女工作与妇女群众需求吻合、妇联影响与社会认同共进。抓住各级妇联换届的契机,推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及流动妇女中建立灵活多样的妇女组织,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建设,壮大横向联谊组织,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组织健全、覆盖广泛、充满活力、服务高效的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组织,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共创建的和谐工作新局面。

四、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争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篇8: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在这种的形势下, 生态问题对人类利益的严重威胁迫使学界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回看我们传统的工业经济, 它把发展生产, 发展经济作为唯的一着眼点, 唯的一追求目标, 追求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发展就成了一切工作的中心。以此为出发点, 你的科学技术的成就, 自然首先用于开发, 为低水平的脱贫致富努力服务。这种开发式生产, 只知道索取, 而不考虑反哺和促其再生, 而是单纯的、唯的一对自然界的掠夺, 不择手段地对自然界进行破坏, 引起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经济发展不平衡, 以致引起落后地区的人口爆炸。这种缺乏生态文明观思想的发展观无形中既造成了代与代之间的不公平, 也造成了同代人之间的不平衡。

早在100多年前, 恩格斯就提醒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自然以它特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惩罚”之后, 我们才突然明白了后果的严重性。也正是基于此, 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就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必然。

一、生态文明观的确立

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 那个时候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 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而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对这些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用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说明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 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也正是这本书的问世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持久的绿色和平运动。同年,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 他将人类生活的地球比做太空中的宇宙飞船, 提出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 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走向毁灭, 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发展下去。70年代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提出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 罗马俱乐部诞生, 他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于转折点》等的发表, 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像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 这个行星上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这个报告提出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无法满足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观点, 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并且促使绿色和平运动进入了高潮。80年代,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 自此各国政府开始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内容。80年代末, 生态文明意识逐渐在世界不同民族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产生。人们不再盲目追求增长, 而是探求可持续发展。1992年,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通过了《里约宣言》, 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号召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和速度, 更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这也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他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 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种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现状

(1) 我国的土地荒漠化在持续。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总面积的28%, 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 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在近50年中, 我国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 森林覆盖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 洪灾频繁, 物种减少, 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2) 我国水环境在不断恶化。多年来, 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 其中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 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据几年前统计, 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 其他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地下水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多有不同程度超标。

(3) 我国大气环境的污染此起彼伏。在我国的大气环境中, 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 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城市超过60%。目前我国燃煤量约1.5亿吨, 大约有2/3的工厂能源还在主要靠燃煤。这些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是形成酸雨和沙尘暴的主要污染物。我国SO2排放量至今仍在快速上升, 酸雨控制区内酸雨污染还在进一步加重, 酸雨影响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40%。

(4) 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隐患重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近郊土壤环境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国污染的土地面积早已超过1.5亿亩, 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耕地约3250万亩, 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约200万亩, 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且每年还在以大约15%的速度递增着。这些污染土地大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化肥农药类有机物、放射性元素以及重金属类等。其中有些难降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 能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

2.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

(1) 陈旧落后的发展理念导致发展的片面性。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 这些话都是完全正确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必须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较快的速度, 这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经济的发展必须既遵循经济规律, 又遵循自然规律, 既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又要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从总体上来看, 目前我们国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经济增长基本上沿袭了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主要特征的粗放落后的增长方式, 所付出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空前的, 留下的生态环境欠债是惊人的。

(3) 非理性的消费加大生态、资源、环境的压力。社会消费和生产一样, 都依赖于自然资源, 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生态赤字、环境欠债主要源于掠夺式开发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非理性的消费。因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消费, 刺激、拉动, 加剧了某些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由此导致的比如过度包装现象;一次性消费品现象;消费浪费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

(4) 生态保护领域方面的法律缺失。生态保护领域方面的立法不完备;已有法律过于原则, 对具体制度的规定不够, 缺乏可操作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机关不作为的问题相当突出;普遍存在企业违法成本低, 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三、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些建议

1. 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和宣传, 为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 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关部门要把与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有关的管理理念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 利用各种媒体, 开展多层次的、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还可以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的活动, 进行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经营者也是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的知识培训。

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它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 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1) 循环经济在生态工业上的运用, 一是大力促进工业园区内的生态化改造, 培育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同时, 对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整合, 并对园区的主要污染物实施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二是调整城市经济结构,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和垃圾处理设施。三是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清洁生产, 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环境准入制度, 禁止建设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项目。 (2) 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上的运用。一是加快绿色农产品生产, 利用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 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完善、管理规范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体系。二是大力发展猪沼果模式。三是发展庭院生态农业, 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 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系统, 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 辅之以加工业, 通过立体经营的种植业, 链式循环的养殖业和劳动密集的加工业, 进行综合开发, 多次增值, 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四是发展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在一定区域内, 实行山、水、田、林、路、宅综合治理, 农、林、牧、副、渔各业合理布局, 全面发展的综合生态工程技术。

3、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政府职能转换是关键。

首先, 政府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综合决策, 就能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其次, 各级政府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将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注意力从“以GDP为中心”, 转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从直接的“招商引资竞争”转向更加注重投资环境建设, 注重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上来。再次, 实施财政补贴政策, 建立绿色采购制度。政府对节能、节水、节约资源的“绿色产品”实行优先购买政策, 鼓励企业清洁生产, 引导社会团体和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最后, 做好立法保障, 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发展循环经济,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作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家驹:全球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走向[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2]秦书生邓文钱:生态文明观视野中的循环经济[J].江南论坛.2007.7

[3]王喜满: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10

[4]赵章元:生态文明六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12

[5]胡术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11

上一篇:公务员聘用合同下一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