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2024-05-08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共9篇)

篇1: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总书记用“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高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精辟地揭示了群众路线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深刻意义,强调只有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认真贯彻并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企业党组织要在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树立群众观念是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泛,要求企业党组织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思路,改进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然而,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却是企业党组织一项永恒不变的工作内容,扎根群众,做到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真心贴近职工群众、倾情关心职工群众,反过来,职工群众又心系企业,从各个方面汇聚正能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1.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增强企业的亲和力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总书记在讲话中一再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从根本上说,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厚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就相当于种子脱离了土地,鱼离开了水,是不能长久的,也是没有前途的。党员干部社交圈里没有群众,实际上是丢了根本,脱离了根基,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重心,根本就经受不住风雨的摔打,抵挡不了各种诱惑和考验。

企业党组织要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从思想观念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要求党员干部少考虑对上级,多考虑对基层、群众。同时在工作方法上要避免流于形式主义,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高,开展的活动缺乏群众基础,效果不好。党员干部要积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使群众对党组织产生更强的亲和力。

2.充分尊重职工群众,保障职工群众的权益

企业在践行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到充分尊重职工群众及其主体地位,发挥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具体来讲,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了解群众的心声和意愿,不能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并以此保证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职工群众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试金石。做好上请下达,及时将上级和企业的重大事务和决策为职工所了解,同时下情要上达,切实关注、尊重群众的意愿、意见和呼声,及时掌握和回应,畅通各种渠道让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凡是涉及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权益的重大问题,都交给群众讨论和献计献策,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搞花架子,不主观臆断,尊重群众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线,基层遇到的问题最直接,感受最真切,群众对关系自身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最有发言权。

3.真心贴近职工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走群众路线就要真心实意地解决企业职工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工程质量、生态安全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坚持开门搞活动,突出问题为导向,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保证活动不走过场,其中党员干部真心贴近职工群众显得非常重要。

真心贴近群众是党的宗旨要求使然。企业党组织应遵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宗旨,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弯下腰来,与群众交朋友,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真心倾听民声,真情了解民意,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真心贴近群众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与群众为友,与群众为伍,开阔眼界和视野,克服骄傲自满情绪,保证决策部署科学民主。

4.倾情关心职工群众,当好群众的“小棉袄”

倾情关心职工群众,不仅要求党员干部要融入群众,更重要地是当好群众的“小棉袄”,察其疾苦,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了解群众新需求、新期盼、新困难,对涉及的养老保险、医疗、劳动安全保护、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等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要高度重视、及时跟进并积极落实办理,让职工群众处处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真正当好职工群众的“勤务兵”。

主动关心有困难的职工群众,及时送去关爱和帮助,多办雪中送炭之事,少做锦上添花之举。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立足本职服务群众,创造条件服务群众,破解难题服务群众,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既站在群众的前面引领,又时刻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企业党组织要让职工群众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发展与每一个职工都息息相关,切实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源动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企业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 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扪心自问究竟能力够不够、观念新不新、作风实不实、业绩优不优,从而知不足而奋进,切实为职工群众服好务、用好权、履好职。“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要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并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从而优化企业群众路线的人文环境,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

1. 查摆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企业党组织要时常照镜子找到差距,正衣冠立查立改,要点在于查找准、剖析透,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按照《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找准突出问题,重点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深入查摆、梳理“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不以为然”和“老好人”思想,坚决防止讲关系讲情面、只栽花不栽刺、搞一团和气的现象,要敢于揭短亮丑,触及思想深处,触及问题实质,不怕刺、不怕痛,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要严格督导把关,认真履职尽责,敢于“唱黑脸”,不怕得罪人。

另外,搞好教育实践活动,一把手是关键。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示范带头,推动班子成员切实贯彻群众路线的精神,抓紧抓实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力戒形式主义。要继续抓好学习教育工作,把学习教育贯穿活动始终,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进一步提高认识,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奠定思想基础。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做给班子成员看,带着班子成员改。要精心组织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确保民主生活会质量。

2.改进作风,优化群众路线的人文环境

当前,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在企业中有种种不同表现,其共性在于企业一些党员干部及领导人员灵魂深处有“老板”意识,官僚主义作风突出,轻视职工群众,忽视民主管理。不充分听取民声民意,盲目决策,劳民伤财。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人浮于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侵害群众利益等现象。

因此,要加强对企业党员干部及领导人员的管理,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奖惩,确保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增强宗旨意识,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务实为民,廉洁从业,摒弃“老板”做派,强化“依靠”意识,弘扬优良作风,真正把职工群众放在心上,以包容之心倾听职工群众呼声,以换位思考理解职工群众感受,以真诚态度对待职工群众诉求,努力形成领导尊重职工、职工支持企业、企业和职工良性互动,风清气正、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3.严以律己,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 随着时代的前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时,突出体现在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企业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要求企业党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保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不管如何追求经济利益,企业党组织及其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防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晕晕乎乎、头脑发热,不能正确认识价值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导致精神支柱坍塌、人生方向迷失,有的甚至守不住党纪国法的底线,最终走向腐败堕落。

企业党组织要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严把入口、加强教育、强化监督、畅通出口。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培养、任用和提拔干部时,也必须严格把关,坚持按照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防止党员和干部腐化变质,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群众对领导干部以及干部之间,都要敢于进行有效的监督。凡是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严格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搞“一言堂”。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能公开的都要依照法律和规定向群众公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三、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论是何种制度、体制的企业,也不论是何种模式的管理,要想使企业得到生存与发展,就得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刻也不能离开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否则,即使有多么宏伟的蓝图和战略,以及有多么超前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是难以实现的。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始终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为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而努力工作。切实维护好、发挥好、调动好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群众一起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潜力,从而源源不断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职工群众是企业最强大的后盾,坚持群众路线精髓在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企业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基石。

作者:李煜,单位: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篇2: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水平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极端重要性。长期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动员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尽管现在形势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依靠群众推动事业发展的传统不能丢。我们一定要按照“七一”讲话的精神,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理论武装工作要在实现大众化上下功夫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一是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直面现实热点,挑战敏感难点,积极回应群众意见和诉求,既讲清“怎么看”,又分析“怎么回”,还说明“怎么办”,把上级的方针政策讲清楚,把当前发展形势讲全面,把落实措施讲透彻,把群众利益安排讲明白,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发展阶段,正确看待现实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二是要高度关注社会思潮。针对影响干部群众思想的各种社会思潮,深入开展“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学习宣传活动,着力回答深层

次的思想理论问题,帮助干部群众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使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思想稳定。三是要创新理论宣传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利用包括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内的大众传媒,通过微博、手机报、qq群、群众论坛等形式,对理论内容进行编辑和提炼,以适合老百姓“口味”的语言,做好理论宣传,推出更多像“理论热点面对面”式的理论宣传品牌产品,增强理论宣传的实效。

二、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反映人民心声上花力气

新闻宣传工作事关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深入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一是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点。既要保证中央和省委精神在宣传中的完整统一,又要以群众观念策划选题、剖析新闻素材,在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中挖掘有价值的报道线索,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先进典型。二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和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要求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三是要切实提高新闻创新能力。在把握正确导向的基础上,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增强新闻宣传的表现力,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催生新的传播业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

三、文化建设工作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做文章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着民生幸福。所以,文化工作一定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层面,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多生产来源于群众生活的文化产品。认真抓好“适销对路”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引导文艺工作者从火热生动的生活中提炼创作素材,创作一大批反映采油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文化作品,努力做到“作者深下去、作品活起来”。多搭建有利于群众参与的文化平台。突出抓好媒体、环境和网络等文化平台建设,大力宣传胜利文化、主营单位文化和社区文化,使文化建设由无形转化为可听可感可视的立体有形,让群众时刻感到“单位就在身边,关怀就在身边”。多建设方便于群众享受的文化设施。把文化设施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把公园广场、老年中心活动室、图书馆等公益活动场所,与社区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协调,共同开发利用,让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享用各种文化服务,使每个职工感受到文化氛围的激励,从而焕发出忘我的工作干劲。

四、公民道德建设要在突出群众性上挖潜力

公民道德建设关键首要是提供公民道德素质,突出道德建设的群众性,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大众化。一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提炼,用群众非常熟悉的语言、乐于接受的形式、令人满意的措施进

行宣传和普及,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二是要推进基本道德规范大众化。对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群体的道德规范进行系统梳理,建立道德规范量化标准和制度,使抽象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易懂、易学、易记、易行的行为规范,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三是要推进道德实践方式大众化。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慈心一日捐、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鼓励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见实效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落实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够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效应,才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最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树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理念和思路,着力于熟记小哲理、讲清小道理、解决小问题、开展小活动、做好小事情、宣传小人物,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落到基层、扎根实处。一是要努力扩大群众的覆盖面。结合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做到党的组织建设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落实到哪里,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二是要大力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着眼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借助心理咨询室平台,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积极疏导人的心理压力,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广泛宣传优秀党员、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三是要探索群众乐于接受的有效方法。特别要加强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能手”竞赛活动,真正做到

“沉到底、入人心、见实效”。同时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有机结合,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思想疙瘩,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尤其是要关注和保障困难群体的特殊利益,让群众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六、互联网建设和管理要在引导网民、服务网民上找亮点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近年来,上到中央下至地方、企业都在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排解民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民意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网络问政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观念,更好地引导网民、服务网民。一是要巩固壮大网上正面的主流舆论。加大网上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二是要加强网上热点问题引导。突出“四围”,即围绕重点工作和部署,在网上开展正面宣传,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围绕网上热点、难点问题,在议论频繁、关注度高的网站或论坛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做到“坦言而不假言,交流而不交恶,回应而不回击,作为而不作秀”,维护正确舆论导向;围绕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以《网络舆论简报》的形式,向主管领导汇报后,对大多数问题进行了冷处理,同时备案、定期监控;围绕敏感性和复杂性问题,本着“重在查明原因、重在处理问题”原则,召开协调会,明晰责任、落实任务,以项目组的方式运行,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把工作由被动应付转移到主动化解上来,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

康理性的轨道上来。三是要加大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加快推进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进程,鼓励推动文化生产单位多制作适合在网上传播的视听娱乐节目、多媒体杂志、动漫游戏和音乐美术文学作品。作者:纪青海

篇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培训班于2014年3月11日在党校开班, 为期一天。全市240余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各界代表参加了培训。为实现以培训助推企业科学发展的目标, 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市社会主义学院、招商局、工商局、工商联、青年创业就业中心对培训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 并采取“专家请进来+领导干部上讲台”和“课堂教学+互动解答”的培训模式, 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培训内容“接地气”。满洲里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 三国思想文化的交融碰撞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更为活跃,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政策学习的求知欲强, 对信息来源的权威性要求较高。为此, 在师资的选择上, 由满洲里市委组织部邀请了具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国内著名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型的专家学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姜平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确定了《拥抱非公经济发展的春天》做专题授课;由满洲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哈斯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热点问题”做专题梳理与讲解。培训内容紧扣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导向、指导方针、战略部署、中心工作、服务平台等问题。既有专家学者的传经送宝接地气, 也有本地领导干部的释疑解惑理思路。

二是培训方式“阔思路”。本次培训班注重以培训理念创新探索授课模式。在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培训紧紧围绕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和满洲里干部队伍中大量存在的“四风”问题的思想根源进行深度分析和探讨。在具体方法上, 将理论学习、调查问卷、互动交流与平台搭建相结合, 改变了学员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 通过思想交流、观点碰撞来了解满洲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需要谁解决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更加明确了我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群众观。通过培训模式的创新, 将讲台变为调研的平台、求真的平台、尊重的平台和情感的平台。在思想的互动中传递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热爱满洲里、助推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的真挚情感, 传递本土干部想干事、干好事、干对事的务实作风, 传递关注满洲里发展的专家学者送政策、送信息、送办法的鼓励支持。为满洲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开阔了发展的思路, 鼓足了发展的底气, 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三是培训效果“重实效”。此次培训的组织部门通过前期调研确定培训平台, 起草可行性报告、培训方案、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师资、确定授课内容, 为企业搭建免费培训服务平台, 节约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培训期间, 围绕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非公企业经济地位作用的新认识、非公经济指导方针的新发展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新举措等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强化学员对非公经济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主体地位的认识, 明确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尤其是课堂互动环节, 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代表们的发言条理清晰、学员们的提问具体深刻、授课人的解答精准到位, 现场气氛热烈, 激发了大家学政策、提素质、谋发展的学习热情。

2 服务非公经济发展, 是践行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需要

本次培训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非公企业发展搭建平台的前期有益探索。培训内容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情况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解读为重点, 虽然培训时间短, 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观点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当前, 非公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82%, 对国家GDP的贡献率达到60%, 税收贡献率达到69%, 就业贡献率超过80%, 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转变工作作风, 对于完善联系和服务企业举措,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依法保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意义重大。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利于找到切实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工作的切入点, 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为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新跨越再创佳绩, 更是践行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需要。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来讲, “思路决定出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加明确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 首次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我们党对基本经济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历史舞台上, 非公经济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承担起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 与每一个企业的科学发展息息相关, 与每一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科学发展思路息息相关, 与每一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否把握好政策导向息息相关。对于满洲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来讲, 如何用好、用足中央、自治区、呼伦贝尔、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政策优势, 首要条件是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科学思维。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哈斯讲到的:“研究市场的行为规律就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人与人的交流本质上是思想的交流, 经济转型的前提首先是素质转型。”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发展对我市企业家的素质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需要在实践中找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短板, 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探索搭建服务于企业培训工作的新平台, 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开展全方位的素质培训服务, 从而发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效用潜能和特长。

3 践行群众路线, 探索搭建服务于企业培训工作的新平台

本次培训让学员们从这场政策与理论学习的盛宴中汲取了有益的精神食粮, 也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企业培训服务工作带来了启示。

发展是第一要务, 人是第一要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探索搭建服务于企业培训工作的新平台, 找准素质结构和经济发展结构之间的对接点,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通过探索企业培训平台的建立, 打破行业壁垒、地域壁垒, 整合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借脑引智、团结协作、攻坚克难, 在深度挖掘中俄蒙文化资源, 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为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篇4: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群众路线; 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抓实基层、打牢基础,以群众满意引领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发展。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大力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对于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全面总结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强党的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可以概括表述为:把握一条主线,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这条主线扩充了党的建设的内涵,回应了“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将有力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更好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因此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建科学化水平,是遵循党建客观规律,促进党建和改革发展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断挖潜党建工作新活力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改革发展第一线,是贯彻党的主张、推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根据党组织承担任务和党员队伍的新变化,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一是优化党组织设置。适应发展趋势,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在调整管理机构的同时调整党组织设置,配备管理人员的同时配备党务工作人员,保证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二是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把解决群众困难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点,把服务成效作为重要检验标准,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有效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党组织活动真正受党员欢迎、受群众拥护。三是重视做好在一线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在各类业务骨干中培养发展党员,把青年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骨干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

三、坚持业务和党务“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创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一项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依靠和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是建立有中国特色制度的本质要求。一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要增强党性意识,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完善党建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合理、经费投入有保障等方面确立和巩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二是必须明确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和职责。党组织必须在涉及带有方向性、全面性、长期性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参与决策。具体职责上:首先通过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意见征集会议等广泛倾听基层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做好重大决策的调研;其次,在重大决策中,始终坚持发展实际,切实维护好集体利益和职工权益;最后,坚持在重大决策实施过程中做好过程监督和定期通报,确保重大决策的正确方向。

四、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共同营造党建工作新氛围

人是最大最有价值的财富,是社会的主体和核心,必须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的理念,强调群众在管理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需要协调起来,共同发展。那么,基层党建工作要实现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一是长期坚持“以群众为本”,在党建工作中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关心爱护职工党员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及时解决好事关职工、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使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党建必须依托一支精干、高效的党建工作团队。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对党建工作人员实行“双重”培训。即在大力提高党建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的同时,学管理、学经营、学技术,培养一支既懂现代管理,又懂党务工作,既有政治素养,又有经济头脑的“复合型”党建工作团队。三是引入激励机制。对在党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应予以奖励和晋升,对党建工作干部的选拔任用、任职年限、轮岗交流等予以制度化,从而充分调动党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队伍的稳定性。

五、坚持群众路线,努力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

党建工作的创新需要有抓手、有载体,根本上是要通过一些党建工程或项目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彻底摆脱党建工作的“虚脱性”。党建工作无论怎么创新,都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当前的党建工作创新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党建工作才能得民心、顺民意,实现最终目的。

首先,党建工作创新需要用心听民声。听民声,就是倾听老百姓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只有与老百姓面对面接触、心与心交流,获得他们的信任,才能听到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才能知道基层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和困难所在,为我们的党建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

其次,党建工作创新需要深入一线,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党与群众有着鱼水之情,群众的困难就是党的困难。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都与各级党员干部息息相关,要突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帮带、志愿服务等形式,切切实实为群众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让党建工作显实效。

在党建工作中,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力量;依靠职工群众,为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和才智。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自觉把党建工作融入改革和发展中,把实现职工需要与改革、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职工党员在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二是要增强党建工作主动性。要与时俱进,围绕改革和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等方面开展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落实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三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深入开展党员权利和义务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主体意识,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民主,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鼓励党员充分发表意见,群策群力推动企业发展,努力树立率先意识、使命意识、效益意识和品牌意识,鼓励广大党员在管理服务、生产经营、文明创建、安全生产中,表现出一个党员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格。在实践中要及时总结提炼活动中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特色经验,发掘身边党员的闪光点,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用党员的先进性引导、教育广大员工,克难攻坚、无私奉献,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

篇5: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局党委根据要求,认真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和讨论。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以及习近平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所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和讨论,使我深刻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进入了一个剧烈的变革期和矛盾多发期,人民群众对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多年的持续发展,传统的资源性、粗放型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严重的挑战,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部分群众的直接

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社会利益的分配不均,以及部分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不当等诸多社会问题突出。新的形势,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党能否继续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群众,继续克服困难,走向更为辉煌的明天,其根源仍在于能否继续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对此,党中央提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有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我体会以下几点:

一、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一名从事计财工作的党员,我深为我从事的工作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来源于广大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和肯定,也来自于教育系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重温党的群众路线,更使自己坚定了服务教育的信念,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群众观(即工作一切是为了群众,一切为了教育,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自己工作永恒的出发点)。同时,我亦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更让我坚定了在财务工作上全力以赴,以得到群众的信任,以对得起自己的工作。

二、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总理的话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只有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才能获得群众的满意。

对于自己从事的财务工作,更要坚持群众路线的观点,更要严格按照规定,坚持按照群众的需求合理用好每一分钱,坚持让专项资金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让党和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并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永恒的出发点。

三、实事求是大胆创新,解决群众关心问题

资金财务管理要从大局出发,紧紧围绕教育局的中心工作,努力争取资金、管好用好资金,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在资金分配上,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既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问题,也要适当兼顾平衡,引导学校加大自我投入力度;既要支持“锦上添花”项目,突出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和示范效应,也要考虑支持需要“雪中送炭”的项目,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开拓创新。力争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做好群众满意教育。

四、加强资金财务管理,联系基层服务群众

㈠是将规划、计划、职能、工作重点与预算申请、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项目验收等有机结合起来,使每笔资金、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都清清楚楚。认真做好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内部往来核对、资产质量核实、损益结转等各项工作,及时为领导提供完整、准确、有效的财务决策信息。

㈡是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应以服务教育、服务群众为宗旨,想方设法、全心全意为教育、为群众做好资金财务的服务保障工作。作为财务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应多与基层单位交流,让大家明白财务工作实质、工作流程,便于群众的理解和配合。更要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篇6: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近期通过车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开展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也是切实为党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障,是按照党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我们要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务求实效。坚决反对“四风”,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落实规章制度约束,要采取有力措施,高质量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而扎实地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强化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和清正廉明的意识,不断增强宗旨意识,严格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标准和要求,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创新思维方式,更新工作理念,拓宽生产管理思路,紧密联系职工的思想实际,切实结合各岗位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以职工旅客满意为标准,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应职工旅客所盼,实现职工旅客所愿,全面保证服务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要适应形势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能力建设的紧迫感,随着宁启线的不断推进我们要增强线路营运安全的责任意识,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做到在真心便利旅客中增进感情,在作风转变中提升能力。深化教育培训,按照务实、规范的要求着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在岗培训,不断提升职工的素质技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业务水平上从卡控关键环节入手,对数字调度通信系统、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传输网进行网络服务质量的性能测试检查,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排查隐患问题,完善通信网络;逐个排查区间光纤直放站、车站通信机房以及通信

篇7: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堡垒。当前,改革发展已刻不容缓,****已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探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关系,以及党建工作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

一、为什么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保持党群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人民群众是党保持先进的思想宝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有着无限的创造力。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向群众学习,通过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从群众中汲取先进的思想和经验充实党的理论宝库,为党建提供第一手资料,第一手信息;人民群众是党发展壮大的组织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坚持群众路线,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没有群众基础,党就会缺乏生机活力和凝聚力。1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血肉联系,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汇成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是党风清气正的作风要求。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削弱了理论宣传的公信力,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凝聚党心民心就会落空。中央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的重要举措。

二、新时期如何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党建工作历来是党的重要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党员流动加速、各种新型社会组织出现、新思潮的大量涌入,这些都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在新时期下,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才能继续保持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

1.提高党的组织建设水平。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以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为原则,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为重点,不断扩大党在社会新兴领域的组织覆盖,努力做到哪里思想最激荡,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哪里聚集的人气最旺,党组织就影响到哪里;

哪里矛盾最复杂,党组织就发挥作用到哪里。

2.提高党的队伍建设水平。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研究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深入实施党员队伍建设“五发展”工程,加大在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更多吸收到党内,优化党员队伍构成,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防止降低入党标准,防止“带病入党”。严肃党内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机制,根据中央精神适时出台处置不合格党员指导性意见。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保障党员合法权益,关心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特别是要充分理解信任、格外关心爱护基层党员和干部,给他们松绑,为他们干事创业壮胆撑腰。

3.提高服务载体建设水平。要整合资源,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定点扶持等做法,探索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新模式,不断完善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创新载体,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注重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载体,开拓党建工作新的渠道和阵地,建设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省级新平台,推进远程教育上手机、上电视、进村入户。

三、党建工作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

******************************************************************************************************

************************************************************************************************。

1.在整体工作布局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这一主基调,的重大战略来开展党建工作,把党组织建在项目建设的一线,把优秀的项目建设人才吸引进党组织,把党员培养成操作项目的能手。

2.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政治对于经济的保证作用,主要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现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政治品格、政治能力,不只是个人的形象问题,而是紧密关联着执政的质量、水平和效率。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各级干部能力和本领的一次全面检查。具体来说,一是要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党委及其职能工作部门的干部要熟悉经济工作,各级行政部门也应主动为党委部门的干部提供熟悉经济工作、参与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机会,使各级党员干部尽可能多地了解本地区、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工作;二是改进领导班子考核工作。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必须把干部实绩与经济硬指标结合起来,创建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总指导想.增加经济硬指标的权重,把强工兴城战略的实施、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领导干部考核的实绩评价。三是党的纪检、组织、宣传

等部门,要认真完成党委赋予的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工作职能,既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键所在。

3.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主要是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保证监督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广度、深度上下功夫,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来实现的。因此,要按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要求。把“围绕跨越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跨越”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要求落实和融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紧紧围绕强工兴城的目标任务,用科学合理的机制和制度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纳入到目标考核内容,强化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努力营造“想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分析形势、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要转变工作思路,敢于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在新的经济生长点中及时建立党的组织,确定适合各类经济组织特点的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篇8: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第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大多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直至领导管理岗位。同时,领导干部是不是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是不是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职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就必须牢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底数,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带领群众、引领发展的能力;经常倾听职工意见、集中职工智慧,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敢于直面困难、直面矛盾,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注重顺应职工意愿、回应职工呼声,不断提高组织宣传、服务职工、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善于进百家门、听百家事、解百家难,不断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能力,以良好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深入职工群众当中,才能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真正心系职工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改革难题,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促进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企业如果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尤其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不一定合理,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时代脚步在前进,经济形势在变化,企业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对不适应形势要求、与市场机制不匹配的规章制度,必须要改革创新。近几年来,许多的国有企业在主动走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同时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时,更要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重要作用,群策群力、献言献计,“新三会”与“老三会”有益结合,产生出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合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党群、干群团结一心谋发展。不能否认的是,现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忙于”在机关里抓管理、搞研究,离生产线远,浮在上面,对一线的生产实践、技术革新指导不足。甚至于表现为,一些企业的产品的生产水平、工艺水平、质量水平取决于一线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普遍上一线操作工人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还达不到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的程度,而操作工人又难以及时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的有效指导,这样就制约了产线的管理潜能、技术潜能、操作潜能的发挥,也制约了产品的提档升级和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党群、干群团结一心、奋战在产线上,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管理者要在生产线上跟行,随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要把办公地点从机关办公室搬到生产线上,以研究和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研究和理论的提高。干部和职工“打成一片”,相互教、相互学、相互促进,生产线就是大家的阵地,既凝心又聚力,那么生产出的产品才能体现出企业的最好水平,也才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篇9: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强文化——疗伤的良药

企业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和规则之中。尽管文化和规则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支配着员工的思维和言行。在一个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同样受到文化和规则的左右,只不过这些文化和规则要么源自于管理者,要么源自于员工自身。也就是说,当企业的文化和制度影响力一旦下降,员工群体必然会产生新的“隐文化”“潜规则”,进而将管理者所倡导的理念、推行的制度边缘化。因此,企业的文化价值取向绝非一成不变。相反,作为参与市场竞争、获取产品效益的“法人”组织,企业的主流文化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方方面面的考验和冲击,甚至由量变引发质变!“三鹿”并非从创业之初就热衷于销售毒奶粉;“富士康”的员工也曾拥有过“团结友爱”的美好时光。从企业文化层面分析,“文化变质”正是导致中国企业普遍短寿的主要根源。

在企业日常工作中,“上传下不达”“中梗阻”“令不行、禁不止”……这些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恰恰属于矛盾积聚引发的“文化变质”!是企业决策者、管理者的思路、政策、观念没有给员工“传递”积极信号的必然结果!各级管理者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在与员工打交道的过程中是不是还在热衷于自说自话?是不是还在对员工的困难和问题推诿扯皮?是不是还在满嘴“总体上”“基本上”“原则上”地打官腔?如果是,这究竟给员工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是积极的信号吗!

强企业,首先应该强文化。文化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幅标语、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企业“法人”的灵魂和性格!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企业向员工、向市场、向顾客传递出的强烈信号,足以让人从心底里感叹一句:“这家企业,好样的!”这样的文化,才是企业疗伤的良药。因此,管理者在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作出每一项决定之前,请务必思考和回答这样两个问题:“这件事、这句话、这项政策、这个决定,究竟会给员工、给用户传递怎样的信号?这个信号与企业所倡导的文化和理念相符吗?”只要企业每个管理者都认真做到了这一点,企业的形象、员工的精神风貌必将焕然一新。

严管理——懈怠的终结

“管理”是什么?简而言之,管理就是制定和落实游戏规则,以此来告诉参与游戏的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好、做不好会怎样!作为管理者的工作不外如是。作为组织规则的制定者,管理者对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连规则制定者都不清楚自己的职责,又何以要求员工“做一个明白人”;如果连规则制定者都无视规则、破坏规则权威,又何以要求员工遵章守纪。管理者手中有权、有钱、有政策。这些东西用好了,可以成为维护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宝;一旦用不好,则会成为破坏企业制度执行环境的“大杀器”。要想当好一名管理者,就必须树立起牢固的规则意识;要时常提醒和告诫自己:工作的懈怠,皆源于考核上的折扣、嘉奖中的人情、决策中的短视。

严管理,首先从严格管理管理者做起。若管理者甘于平庸,员工必然松懒懈怠;管理者锐意进取,员工必定奋力拼搏。

管好企业的关键在管好人,而人的工作最难做!俗话讲: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套用一句现代管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人人生而不同!”尽管如此,每个人在价值取向上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趋利避害”。许多企业都具有非常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内部管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对工作业绩和成果漠不关心,却热衷于泡病假、谋福利?是什么致使系统和部门之间相互推责、疏于沟通?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都这么干!如果我不这么干,我就吃大亏了!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乱象正是源自于员工的这种“理性选择”,其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而后果就是企业丧失了具有正面引导意义的文化氛围和规则制度环境。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文化失语之外,管理失控应该是导致员工松弛懈怠的直接原因。

重创新——恒久的动力

当前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员工的个人主义,还是部门和系统的本位主义,均是“大企业病”的典型症状。所谓的大企业病,是指企业丧失了进取和发展动力。管理者精神衰退,员工懒散懈怠,企业在管理、文化、观念等各方面因循守旧。“大企业病”的危害显而易见:市场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形势在变化、同行在追赶!不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当前,攀钢集团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异常艰难而复杂,“一次创业”阶段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网络化的冲击下正一步步丧失原有的感召力,再加上体制改革滞后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使得企业的发展信心、创新激情正在不断地被削弱。毫不客气地讲,攀钢已患上了“大企业病”,而且还不是一天两天。这固然与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过多、改革成本过高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安于现状、创新不足。“出生于”计划经济特殊时代的企业不止攀钢一家,为什么其他企业能够很快地适应和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攀钢就不能?企业前进的动力来自于“敢于创新”的企业个性!换句话说,只有真正具备独创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企业“法人”,才拥有创新的激情与活力,才拥有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勇气。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他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你要大胆质疑;遇到困难,他人都心灰意冷的时候,你要有不服输的倔强;他人都在“差不多”的时候,你却要“做到最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无数的具有怀疑精神与创新激情的员工,构成了企业发展的恒久动力。

“如果我们的心不受束缚,那么不论是阴雨还是晴天,我们都能自由自在地找到出路。如果我们画地为牢,那么天晴时也许还过得去,一旦遇到风雨就不知所措了,这样的话,事业决不会获得成功!”这是被誉为“企业管理之父”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市场形势越严峻、竞争越激烈,就越能够检验一个企业的文化活力、管理水平和创新潜能。严峻的形势已经令企业内部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暴露无遗。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放开心灵、放远眼光,不再拘泥于企业短期利益的一得一失,从更加长远的视角出发,创新和改进企业的理念、思路;以更加恢宏的举措自上而下传递企业的发展自信心。唯此,企业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赢得企业前进恒久的动力,迎来企业发展的新纪元。

(作者系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朱矿党委书记)

上一篇:小学生森林防火作文400字下一篇:2011年送温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