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教案

2024-04-28

《凤阳花鼓》教案(共10篇)

篇1:《凤阳花鼓》教案

音乐教案-《凤阳花鼓》

执教者:罗路珍 执教时间:2014/4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及历史发展,能背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

2、深刻体会歌曲情绪,并能根据歌曲情绪让学生选择不同打击乐器与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难点:

1、掌握切分节奏的演唱 ;

2、正确并有感情地演唱含一字多音的前十六分音符阳的乐句;

3、掌握衬词“得儿”舌颤音的正确演唱。

三、教学重点:

深刻体会歌曲所包含的内在情绪,并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 一:练声开嗓(略)二:新授歌曲

1、导入:猜歌;

2、引出课题并板书;

3、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听后说一说歌曲是哪个省的民歌?歌曲情绪怎样?

4、介绍歌曲出处和凤阳花鼓相关知识:

师: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被迫离开家园,他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养不活一家老小,有的只能把自己的孩子卖了,骨肉分离,这让人觉得多么酸楚、痛苦,有的凤阳人背着花鼓到处流浪卖唱,于是凤阳花鼓也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5、介绍凤阳花鼓构造:

过渡语:这就是凤阳人在卖唱时用的他们家乡特有的凤阳花鼓。a课件出示凤阳花鼓的图片及文字说明; b请学生说一说这凤阳花鼓有什么特点?

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花鼓小巧玲珑,鼓条为两根细竹棍。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最初表现形式为一人击鼓,一人唱曲,通常有打击乐器锣、鼓相间伴奏。歌词多为悲切之词。

6、再一次情感体验:出示《凤阳花鼓》歌谱,带学生跟唱一遍。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8、学生听原唱小声哼唱歌曲,唱完后,教师问学生:在这首歌曲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歌曲那些地方比较难以掌握?

生:得儿另当飘一飘„„

(进行切分音、舌颤音的掌握学习。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老师利用歌曲中切分节奏的旋律以填不同的表扬语,来对切分节奏的熟悉与掌握,同时加深该句旋律的印象)。

师:恩,这是这首歌中最有特色,它带着安徽凤阳地区特有的民族方言风格。其中“得儿”也就是人们模仿打击乐器的发音,譬如小锣,让我们也来模仿模仿。通过老师的手势及示范,指导学生用打颤舌的方法,正确地把握儿化音轻而短的特点。该部分的练习步骤即为:

(1)师示范模仿念“得儿”,并加以手势提示,儿化音时舌头应灵敏而迅速的收回,且发音要短而轻;(2)学生练习;

(3)师生共同唱一唱这部分的旋律。

师:大家唱得真好,现在我们把余下的一句乐句来师示范唱一次(要唱出得意的感觉)唱一唱。生跟师轻声慢速划拍子唱旋律(解决 前十六分音符演唱难点);听唱法解决一字多音的练唱要圆滑,告诉学生句中的“哎哎哎呀”,其实也为衬词,其作用也为抒发情感,烘托气氛。

师:你觉得这句乐句传达给大家的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生:得意,自豪

生有感情地唱一次乐句。

3、全曲练唱

过渡语:是啊!凤阳人欢天喜地地唱着凤阳花鼓,为家乡凤阳的日新月异,日益富强而充满自豪,不光这个乐句,整首歌曲都洋溢着自豪之情,让我们也来唱一唱。

9、学生听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选择一种颜色来表达他们的心情,红色或黄色等亮色。)

三: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

1、背唱歌曲

2、分小组,讨论和排练伴奏(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伴奏)。

3、教师放伴奏音乐,各小组展示,边唱边伴奏。注意:强调打击乐器的声音不能比唱歌的声音强,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4、评一评。表扬出色的小组。

四、拓展学习

1、听另一个版本的《凤阳花鼓》,学生说说这首歌曲与刚才学过的这首《凤阳花鼓》有什么区别?(歌词、演唱速度、唱腔、音乐情绪这几个主要的方面,新旧时的凤阳花鼓自然的形成了一对比式的学习。)

2、揭示新歌的情绪过渡语: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凤阳花鼓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悲切、凄凉、沉重,选择一种颜色来表达他们的心情。黑色之类的。

3、师:那么如今的凤阳花鼓会怎样呢?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现代凤阳的风景图片。

请生再次发言,并说说感受如何?(渗透爱国德育。)

师:是呀,如今的生活多么幸福,让凤阳人怎能不高兴呢?来,选择一种颜色来表达他们的心情。生:红色。

师:此时,他们的心情色彩是红色的,像火一样的热情,现在,老师也被凤阳人火样的热情感染了!不如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凤阳人,再一次唱一唱《凤阳花鼓》

五:总结 结束语:尽管凤阳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裕起来的凤阳人所唱的凤阳花鼓是越唱越高兴,不但平时拿它来自娱自乐,还成为了重要节日、迎接宾客的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之一,甚至走出了国门,受到了外国友人的赞誉呢!。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凤阳花鼓现代的表演形式。

最后在学生打击乐器伴奏下,再次唱起凤阳花鼓„„

篇2:《凤阳花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演、伴奏等形式共同表现歌曲,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教学重点: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教学难点:

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尤其是能够唱好一字多音处;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凤阳花鼓》音乐进教室。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凤阳花鼓》。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设问: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

2、用模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歌词部分。

(1)教师提问:鼓敲击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用“咚”模唱歌曲的歌词部分。

3、填唱歌词,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跟着钢琴,慢速地填唱歌词。

(2)解决歌曲的难点部分。

难点部分先学唱歌谱,再填入歌词演唱。

(3)用原速演唱歌词部分。

(4)合着伴奏演唱歌曲,学生唱歌词部分,教师唱衬词部分。

4、学生学唱衬词部分。

(1)学生跟琴学唱衬词部分。

(2)加入力度处理衬词部分。

5、学生合着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6、进行歌曲处理。

(1)为歌词部分加入二声部演唱。

(2)在教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课堂小结

篇3:凤阳花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 凤阳花鼓的健身价值

南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使得凤阳花鼓既有北方的刚劲有力,又有南方的灵活娟秀。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安徽省政府为了充分利用民间体育资源,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对舞蹈动作进行了提炼和加工,创编了凤阳花鼓健身操,使之简单易学,极具健身价值,通过该运动项目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参与者的身心健康。

1 . 1 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是左手执鼓在胸前,右手执鼓条在胸前,左、右手的大臂均做一度横折动,小臂随大臂纵向一度折动,胯部随身体做左、右一度的摆动,后退时头部略低。基本步伐是平步打鼓,用途广泛,在所有的动作衔接和舞台的调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动作自然流畅,特别是跨步随着身体做出的弧形摆动,更突显了舞姿的优雅和柔和。该项运动使健身者心率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肺活量增大。人体的心肺功能、代谢功能、协调性、灵敏性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能自行控制且能因人而异。适宜的运动量和时间能够达到理想的有氧锻炼效果,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

1 . 2 娱乐身心,培养意志

在舞蹈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优美的音乐中,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到身体动作上,由于注意的迁移,使身体其他机能得到了充分的调整。所以,通过锻炼可以消除身体的疲劳,缓解压力和感受愉悦的情绪。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平时参加该项运动时,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可通过各级各类的人才选拔和比赛,从中培养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的意志。凤阳花鼓以集体舞为主,只有平时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可以训练团队的合作精神。并且在舞蹈演出的时候能够增加表现力,提高自信心和增强抗挫力。

1 . 3 充实生活,扩大交往

凤阳花鼓的参与者分为临时和相对稳定两种健身娱乐的群体。在广场上大多是由临时性群体为参与主体,艺术团和学校等组织为相对稳定的参与人群。大多数参与者是以提高自身健康水平、支配闲暇时间、扩大交往范围为主要目的的。由于其场地要求相对较低,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居民的参与兴趣度高。传输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增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在与他人的接触、交谈的过程中,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交流、增进友谊,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可以加大与外界的交流,充实繁忙的生活,享受美好生活,并且可以将这一民间瑰宝继续保护,传承下去,成为凤阳的一张名片。

2 凤阳花鼓发展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2 . 1 原生态的凤阳花鼓面临失传

目前,能唱原生态的凤阳花鼓的仅张传英一人,原生态的凤阳花鼓正濒临失传。几百年来,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伴随着凤阳人民特别是凤阳花鼓女的血泪,在苦难的历史时空中艰难行走。它的艺术生命历经坎坷。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种“下里巴人”的民间艺术,很难有发展的空间。近年来,凤阳花鼓更是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传承断层,面临失传的危险。现阶段,原生态的凤阳花鼓趋于衰亡,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艺术资源却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要保护。

2 . 2 凤阳花鼓缺乏内容的创新

凤阳花鼓目前内容相对单一,风格相对固定,这不利于开发参与者的创造性思维。这必然要求凤阳花鼓在内容的设置上应趋向多元化,力求做到基础性和时尚性、科学性与生活性、普及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满足不同层次参与者的需求。所以要提高开发者对内容和形式的创编能力,发展参与者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凤阳县历史学者夏玉润认为:“凤阳花鼓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以传承弘扬传统的凤阳花鼓艺术为主,不排除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吸收借鉴,特别是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必须增强观赏性”。

2 . 3 凤阳花鼓的人才面临缺失

对凤阳花鼓的传承过程中,人才永远是核心,但是现龄63岁的孙凤城老人,是目前唯一一位凤阳花鼓传承人,每一代凤阳花鼓人都培养了很多民间艺人,但是最终参与并且为之传承作努力的却寥寥无几。专业凤阳花鼓教练员尤为缺乏。凤阳花鼓参与者对凤阳花鼓的学习多停留在单纯地学动作上,没有创造性,很难吸引更多的学生长期地参与到凤阳花鼓的锻炼中,这不利于凤阳花鼓的发展。当代凤阳花鼓的传承过程中,需要更多通过专业的、系统的凤阳花鼓人才。

2 . 4 政府对群众参与凤阳花鼓关注度不够

凤阳花鼓作为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自身固有的价值和魅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凤阳县有关职能部门对凤阳花鼓的发展和管理意识存在着一定的忽视和淡化,在享受国家资金投入,新闻媒体宣传,人员配置等,与比赛和演出的队伍数量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凤阳县政府对于群众参与凤阳花鼓的关注度远远不够。

3 对策

3 . 1 发展创新中不忘继承传统

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的丰富的艺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凤阳花鼓的继承与创新要分开来做,同时在创新中不忘继承传统。继承的是传统凤阳花鼓,把一些还能唱的凤阳花鼓老艺人集中起来,录音录像,到各地把流落的凤阳花鼓艺术元素搜集整理起来,编纂《凤阳花鼓全书》;创新的是支流双条鼓,吸取更多艺术元素,混声音响、打击乐、唢呐以及杂技、技巧、现代舞的动作等,更加注重美感。

3 . 2 作为一项健身项目向大众推广

凤阳花鼓作为一项全民健身项目,属于社会公益型事业,应以公益投资为主,才能有效地在群众中普及和开展。政府部门应担负起组织和领导职责,建立该项运动推广的长效机制并且建立起一套评估体系,使推广活动能够真正得到落实。组建凤阳花鼓、凤阳民歌演出队伍,进一步传承、弘扬凤阳民间艺术,通过加强社区文化、乡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重视各级各类比赛,以赛带练,以赛促练。用增加奖项设置等方法,提高各参与者的积极性,最终得以一种健身项目加以推广。在学校中建议首先以教育、培训等形式在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推广,再由体育教师向学生们推广。

3 . 3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加大凤阳花鼓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全面发挥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俱乐部教练和体育院校学生等专业人才的作用,使凤阳花鼓在学校、农村、社区和健身俱乐部中开展起来,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从而在社会上全面推广。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把凤阳花鼓作为一项新型体育产业进行市场运作。为了更利于凤阳花鼓的推广和普及,应举办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凤阳花鼓教练培训班,为此,应进行定期的教练培训,并建立定期考核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凤阳花鼓。

3 . 4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建立学校凤阳花鼓社团、社区凤阳花鼓健身团队和相关健身俱乐部等,带动各个层次、各年龄段人群的日常健身活动,并通过组织一些竞赛和展演活动,使凤阳花鼓运动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还应该顺应时代要求,突出花鼓的文化、健身、观赏功能,运用电台、电视、网站等媒体对凤阳花鼓进行宣传,突出凤阳花鼓的文化性,向群众广泛传授凤阳花鼓知识和技能。出版凤阳花鼓相关的教学书籍和指导教材,研发凤阳县花鼓旅游产品。使凤阳花鼓运动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争取获得优秀企业的支持,加大宣传力度。

3 . 5 开展凤阳花鼓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学校是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最佳场所。凤阳花鼓这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学校,让在校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的洗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能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更多的具有时代精神和大学生特色的艺术精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健身活动中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质,还可以依托校园更好地促进凤阳花鼓在全民中的普及和提高。

4 结语

篇4:凤阳花鼓艺术特征研究

摘 要:凤阳花鼓是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和文化品牌,它是一种输入型文化,起源与江浙一带。凤阳花鼓发展史是明王朝兴衰的一面镜子,随着底层民众的迁徙活动其艺术形式、内容也不断变迁,在不同时期承载着形态各异的社会功能。在重视优秀文化品牌建设发展的今天,凤阳花鼓已经显现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凤阳花鼓;艺术特征;变迁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21-02

凤阳花鼓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其起源于江浙,随着移民进入凤阳,是典型的输入型文化。它在凤阳落地生根之后,又伴随着明王朝的兴衰离开凤阳,其艺术内容、形式变迁具有多样性特点,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随着新世纪的“申遗”成功,乘着“文化强省”战略的东风,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当地政府密切关注的优秀传统文化品牌事项,显示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潜力。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就其起源、变迁和在现当代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起源的独特性

研究凤阳花鼓,首先要提到朱元璋。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皇帝,其历经重重磨难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具有浓厚的“故土情结”,他一方面下令在家乡临濠(今凤阳)修建“中都城”,①另一方面从江浙一带强行迁入数量庞大的人口,包括文人雅士和富庶商贾,目的在于充实帝乡人口数量,提高凤阳人口质量和繁荣凤阳社会文化。

中都城的修建给凤阳本地人民和外来移民均带来深重的苦难。永不停歇的苦役、自然灾害和繁多的赋税,使得劳苦大众非但没有体会到皇权、帝乡带来的惠顾,反而比以前的生活更加艰难。特别是移民群体,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皇帝的故乡,看到的是满眼的贫穷、受到的是无尽的欺凌,“旱地惟是缦种,无有井渫,无有吊槔,无有翻车,但靠天时;雨则稻之年,地无污漫则二麦之候。遇大雨,当大旱,而民争食树皮”。②不仅仅生产生活异常艰辛,更让移民们难堪的是,“原家乡文化与凤阳文化的差异而造成心态文化的压抑”。③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抑,导致了大量移民对于江浙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另外,洪武八年,朱元璋又下令罢建中都城,给凤阳留下了浩大的“烂尾工程”,他也逐渐淡化对凤阳的关注,凤阳当地民众的失落感逐渐蔓延开来,纷纷逃离这个多灾多难、也曾经令他们骄傲的地方。于是,每逢农闲时、旱涝灾害时、年关之前这几个时段,当地民众和江浙移民便背起“花鼓”,向江浙一带流动。这其中,凤阳本地人主要以“讨要饭食”为目的,他们一段时间之后还会返回故乡;④而移民们以“返乡省亲”、“讨要饭食”为藉口,主要是为了“逃离凤阳”为目的。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以“凤阳花鼓”为行走江湖的道具。

二、变迁的多样性

凤阳花鼓从艺术本质上来看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它集曲艺、民歌、戏曲以及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身,这恰好证明了凤阳花鼓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在传播中能够与其他艺术形式取长补短、兼收并蓄,这也与它发展历史中所承载的功能属性的多重性息息相关,包括政治属性、社会生活属性和艺术属性等方面。

(一)统治阶级的工具

据史料记载,凤阳花鼓发端于江浙一带,元朝末年,朱元璋打败江浙宿敌张士诚,而当时张士诚曾将花鼓⑤作为宫廷中的娱乐工具。其下属官员张宪《李天下》一诗,便记录了花鼓这一打击乐器。“吹玉竽,击花鼓,十万貔貅介胄雄,三千粉黛烟花主”。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首先强行从江浙大量移民,数量达到14万之巨。之所以选择江浙一带,其一是削弱张士诚部下的实际存在,“吴元年九月辛巳,‘克平江(苏州),执张士诚;十月乙巳,‘徙苏州富民实濠州”。⑦其二是充实帝乡人口,发展凤阳经济。随着移民到来,“花鼓”在凤阳生根发芽,这一时期,是典型的“输入型文化”,此时的花鼓已经成了政治的附属品。

随着凤阳中都城的罢建以及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凤阳本土民众和移民对朱皇帝逐渐由爱到恨,这时也就诞生了家喻户晓的凤阳歌,“说凤阳,道凤阳……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他们利用手中的小小鼓儿,表达着自身的不满。这一种不满,到了清朝还被统治者作为诋毁前朝的工具来利用,清乾隆年间,凤阳花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把《凤阳歌》的歌词重新整理,让世人传唱。由此可以看出,凤阳花鼓自从诞生以来,一直到发展壮大,始终离不开统治阶级政治工具的属性。

(二)社会生活的手段

凤阳花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解读,其“鼓”是一种“讨饭乞食”的工具。在众多的史料记载的历年逃荒中,包括新中国建国后的灾荒年,他们以夫妻、母女、兄妹、姑嫂等结伴而行,将花鼓众多乐器中的一鼓一锣取出,作为演唱民间小曲、故事的击节乐器,沿途乞讨卖艺,以此为谋生手段。演唱分为“坐唱”和“门头唱”两种。“坐唱”为在街头、作坊、村头及私人客堂内坐在长凳上演唱,多为长篇叙事性故事。“门头唱”即沿门乞讨,即兴演唱短篇,内容基本是吉祥如意之类的奉承话,既有生活、生产劳动的感悟的曲目,也有涉猎对时政的一些曲目,如《五骂蒋介石》、《五更治淮》、《土地改革》,更多的内容是儿女情长、谈情说爱、思春的曲目,如《小妹妹送情郎》、《十二月想郎》、《二姑娘相思》等。

除了以上的乞讨工具之外,凤阳花鼓逐渐成长为艺人“玩鼓卖艺”的艺术。“卖艺”可以看做是一种职业追求,这比起靠“讨饭乞食”满足最低层次的生活更显得专业,也能给艺人带来更多的收入。这些技艺精湛的艺人一般都会先唱一个开场白:紧打鼓,慢筛锣∕听我唱个动情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唱得不好休要赏∕唱得好时赏钱多……。⑧明代绘画有《花鼓子》一图,绘一中年男子打小锣,女子双手持腰鼓,相对起舞。这就是那时候的凤阳花鼓艺人外出卖艺的真实写照。

另外,农闲时,农民把凤阳花鼓作为自娱自乐的手段,他们会自发组织乡邻、亲友集聚一堂,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这种活动,一方面用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其次,在自娱中,大家还要相互切磋打花鼓、唱花鼓的技艺,这种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凤阳花鼓表演技艺越来越精湛,曲目量越来越大,表演手段也更加的多样化。

(三)艺术上的兼收并蓄

凤阳花鼓艺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首先体现在其艺术起源上。如前文所述,凤阳花鼓起源于元末江浙一带的打花鼓,随着明初移民大潮来到凤阳并生根开花,这是一种输入型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其深受凤阳本土文化影响,逐渐显现出多元文化的基因特征。灾荒时期,又随着凤阳民众外出乞讨变为输出型文化。凤阳花鼓艺人每到一处,为了现实生活需要,一般都会把当地的山歌小调、民俗风情编入凤阳花鼓中即兴表演,这样既可以讨个好彩头,也无形中繁荣发展了凤阳花鼓的艺术内涵和演出形式。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凤阳花鼓就这样流传到全国各地,其逐渐演变出多种艺术形式,如曲艺、戏曲、民歌、舞蹈甚至武术表演等,著名的“凤阳三花”⑨就是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另外,凤阳花鼓在演出曲目量上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来看,均有很大的发展。这更多地得益于花鼓艺人“即看即唱”的本领。

三、发展的丰富性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凤阳县民间艺人欧家琳等演出的舞蹈赴北京参加演出,曾到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因而名声大噪,⑩这在凤阳花鼓发展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体现凤阳花鼓的艺术观赏性具有极高的水准,“东方芭蕾”——能够作为地方曲艺艺术的代表进京展演,这也说明其艺术生命力极为强大。其次,它是凤阳花鼓发展的一个高峰。作为一种草根艺术,凤阳花鼓自诞生起就是“讨饭”的工具,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为国家领导人登台献艺,这对于提升凤阳花鼓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凤阳花鼓在民间的演出更是如火如荼,建国初一段时期以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凤阳花鼓更多地承载着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历史责任,随着歌唱新社会的各种曲目的涌现出现,它逐步失去了“糊口”的社会功能属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2006年,凤阳花鼓艺术申报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并获得批准,成为安徽省第一个“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步入发展快车道。第一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于2006年9月在花鼓之乡凤阳举行,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其主旨是“敲凤阳花鼓,唱经济大戏”;凤阳花鼓献艺北京奥运会文化艺术节并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演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走出本土,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并利用中央电视台、中国农民歌会等平台。在全国各地各种级别的舞台上大展风采。”{11}同时,随着优秀传统文化品牌的价值日益凸显,近些年来,围绕凤阳花鼓的研究正日渐升温,也建立其类似于“凤阳花鼓艺术研讨会”的专家平台。研究凤阳花鼓的学术著作、硕士论文、期刊论文以及音像资料犹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这也证实了凤阳花鼓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正被深入地挖掘出来,凤阳花鼓已经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注 释:

{1}明朝建立之初,实行“二京一都”制,北京汴梁,南京应天和中都凤阳.凤阳介于二京之间,故得名中都.

{2}凤阳新书.卷7柯仲炯.中都五美贴.

{3}夏玉润.朱元璋与凤阳[M].合肥:黄山书社,2003.

{4}清人赵翼《陔余丛考》中《凤阳乞者》条写道:“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

{5}此时的“花鼓”与凤阳花鼓无论属性、艺术特点上都存在巨大差异。

{6}张宪.玉笥集[M].卷2.李天下.

{7}明太祖实录[M].卷26.

{8}夏玉润.朱元璋与凤阳[M].合肥:黄山书社,2003.749.

{9}指凤阳花鼓,花鼓灯和凤阳花鼓戏。

{10}苏兆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D].2010.2.

{11}罗宝.凤阳花鼓根系茁壮花满枝[N].安徽日报,休闲周刊,2011-01-07(C1).

篇5:《凤阳花鼓》教案

教学过程

1、课前放录音《鄂伦春小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6| 6|| u(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老师范唱。

(2)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3)视唱(难点 附点)(2遍)。(4)用节奏读歌词。

(5)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填词演唱(2遍)

(7)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4)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篇6:《凤阳花鼓》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节奏特点,能演奏乐曲。

2.喜欢演奏活动,体验与同伴轮奏和演奏中用眼神交流合作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利用晨间、餐前、离园前等安静活动时间,有意识地播放音乐《凤阳花鼓》,引导幼儿欣赏乐曲,自由地用体态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2.物质准备:碟子和筷子若干,画有眼睛的小卡片八张,小鼓一面,音乐《〈风阳花鼓〉图谱》;数字资源《〈凤阳花鼓〉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风阳花鼓》,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回忆,引导幼儿用体态动作表现音乐活泼、快点的节奏特点。

1.哼唱第一乐句并表演动作,引发幼儿的兴趣和表现欲望。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二)倾听音乐,看数字资源《〈凤阳花鼓>图谱》,探索第一段乐曲中碟子的演奏方法。

1.展示第一段乐曲的节奏图谱,以问题引导幼儿探索图谱中碟子的颜色、大小及位置排列不同所代表的意义。

(1)引导语:你们看到图谱上的碟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碟子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引导幼儿发现红、绿两种颜色的碟子分别代表两个演奏小组。)(2)引导语:为什么有的碟子大,有的碟子小?(启发幼儿迁移过去的学习经验,知道大的碟子演奏的时间长.小的碟子演奏的时间短。)(3)引导语:除了颜色、大小不同还有哪里不一样?有的碟子位置错开排列,表示什么?有的碟子上下对应排列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对比,知道碟子错开排列表示两组交替演奏,碟子上下对应排列表示两组同时演奏。)2.幼儿听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幼儿分成红、绿两组,听音乐、看图谱,熟悉节奏。请红组幼儿看图谱中的红碟子,绿组幼儿看绿碟子:图谱中碟子错开排列时,红组幼儿双手在脸的左侧拍手,绿组幼儿双手在身体腰部的右方拍手;图谱中碟子对应排列时,两组幼儿双手同时在身体的正前方拍手。

3.幼儿持碟子练习演奏第一段音乐。重点引导幼儿尝试伴随着自然的动作用眼神与同伴交流,使演奏动作更好看,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三)迁移第一段乐曲的演奏经验,学习用碟子为第二段音乐伴奏。1.展示第二段图谱,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观察第二段图谱中碟子的符号与敲击速度的关系,以及空拍时的碟子演奏方法。

2.引导幼儿持碟子演奏第二段音乐,提醒幼儿注意前八小节空拍不演奏。(1)第一遍演奏后引发幼儿讨论和交流怎样使八个空拍时的演奏动作变得更好看?(启发幼儿运用伴随着自然的动作,眼睛看着拿筷子的手的方法进行演奏。)(2)将八张画有小眼睛的卡片贴在相应的空拍处,提醒幼儿演奏第四拍时眼睛要看手。

3.请幼儿运用心得方法再次演奏第二段音乐,体验用自然的体态动作演奏的美感。4.幼儿完整演奏乐曲,体验成就感。

(1)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奏两段乐曲,提醒幼儿演奏中运用眼神交流、眼睛看手的方法。

(2)引导幼儿看教师的指挥,完整地演奏两段乐曲,体验成功演奏的快乐。(3)添加鼓,由教师或一名幼儿敲鼓,鼓励幼儿按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大胆地演奏,增强乐曲活泼、欢快的气氛,进一步丰富演奏效果。

四、活动延伸:

篇7:《凤阳花鼓》教案

活动时间:2018/1/10 活动内容:演奏:凤阳花鼓 活动目标 感受凤阳花鼓的曲调风格,乐意用凤阳花鼓的演唱形式大胆表演。2 尝试创编歌词,探索为不同的人送去不同的祝福。活动准备 了解凤阳花的相关知识,熟悉衬词部分的旋律。2 教师用的凤阳花鼓一副、幼儿用的花鼓十八副。3 动作图谱。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① 提问:昨天我们欣赏了安徽凤阳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什么? ② 欣赏教师表演。

2、尝试创编衬词部分的动作。① 幼儿演唱衬词部分。② 看图谱创编动作。

③ 用双手模仿花鼓进行表演。

④ 幼儿手持花鼓表演并在最后一小节做自己喜欢的造型。

3、学习歌曲,充分感受凤阳花鼓的曲调风格。

① 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语速、难点的提取、韵味的把握等。② 通过替换歌词进一步感受凤阳花鼓的曲调风格。

“你们表演的真精彩,你们还想把自己的祝福送给谁呢?(爷爷、妈妈……)都说些什么呢?(身体好,工作顺利……)。

4、分组表演,进一步感受凤阳花鼓。① 幼儿分组尝试替换部分歌词。

“我们现在分小组玩个游戏,每组小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你们想去谁家表演,表演时唱些什么?

② 设置游戏情境,幼儿分组表演。

5、结束活动。

篇8:《凤阳花鼓》教案

一、“三花之说”

凤阳花鼓包括:花鼓小锣、花鼓灯、花鼓戏三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花鼓小锣在现今是最具代表凤阳花鼓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形式因时代的变迁有所不同。它的发展脉络基本上是由大花鼓到花鼓小锣再到双条鼓这一衍变的过程,是由早期的走唱或坐唱到后期手持双条鼓而发展成为多人歌舞表演形式。

花鼓灯是以多人表演舞蹈为表演形式。它的舞蹈可分为兰花、鼓架子两大类,其中兰花的动作轻捷、细腻、洒脱、风流;鼓架子威武、豪放矫健,因其舞蹈表演的舞步具有独特的魅力,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东方芭蕾不是指双条鼓,而是指凤阳三花之一花鼓灯,我们现在都是以双条鼓而取代了凤阳花鼓多种表演形式的概念与内涵。

花鼓戏,又称凤阳花鼓戏,因起源长淮卫(现属蚌埠市)故又称“卫调花鼓戏”,它是在长淮卫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向戏剧演变而形成的地方小戏,1958年凤阳县成立过“凤阳花鼓戏剧团”两年后解散。《中国戏曲志安徽卷·滁县地区分卷》已作为音乐条目而整理收集在册,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虽是凤阳三花之一,冠于凤阳花鼓戏,但因明代的凤阳府(明初称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管辖的有九州十八县,历史上的凤阳府比现在的凤阳县要大的多,长淮卫行政区划现属蚌埠市管辖内,冠于凤阳地名的凤阳花鼓戏已与行政区划产生矛盾,加之年久,历史上的凤阳花鼓戏已逐将要被人们所遗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凤阳花鼓的概念应包括歌、舞、曲艺、戏剧四门类的艺术表演形式,但作为申报非遗项目是以原生态作为曲艺走唱的表演形式而申报的。

二、传播途径与手段

历代到处流浪的花鼓艺人,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流行歌星的演唱,时尚的电影、唱片、电台、报刊印刷品等媒介的传播都为凤阳花鼓的盛名盖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明代移民的因素,多年灾荒年逃荒要饭的背景,花鼓艺人走出去(走遍大半个中国及海外)的同时把本地的民歌带出去,回来的同时也把大量外地的民歌带回来融进自己演唱的内容中,凤阳花鼓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起源发展着,早期的凤阳花鼓主要就是靠移民和流浪艺人走出去传四方的一种传播形式。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八十年左右的历史,它产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可认为是第一个高峰。1935年《新凤阳歌》由黎莉莉演唱的(电影《大路》插曲,安蛾词,任光曲),《凤阳花鼓》由周璇演唱的,她们的演唱当时已被电影、电台、唱片公司进行包装宣传、保存利用了。通过她们的演唱,这两首歌在大陆得以迅速传播。上海解放前夕,当时像这样一批歌星转移到港澳台及东南亚,她们又将凤阳歌带到海外,传到东南亚及广大的华侨之中。出自帝王之乡的凤阳花鼓,通过以上的传播途径和手段得到广泛的认同。

三、凤阳歌的异同

凤阳歌的曲调有上百首,其中有几首已在全国流行被认可或已被人们约定俗成,一首以《新凤阳歌》(说凤阳道凤阳……)作为凤阳歌主歌已被广泛加以利用并渗透到多种音响资料、民歌集、中小学音乐课本之中,并以安徽民歌冠之,但说明的是:凤阳花鼓老艺人中并没有人会唱这首歌(也包括《凤阳花鼓》这首歌)在民歌收集的过程中,她们所唱的原生态凤阳歌与歌星们所唱的凤阳歌并不是同一曲调(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滁县地区分卷》凤阳花鼓老艺人所唱的凤阳歌与歌星们所唱的凤阳歌在旋律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四、凤阳歌与茉莉花

《茉莉花》(或称《鲜花调》)见于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贮香主人所辑之《小慧集》卷十二箫卿主人小调谱第六首的工尺谱,这是目前所知文献最早的版本。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1858--1924)在他的歌剧《图兰多》中,采用《茉莉花》音调创作了选曲《当月亮升起的时候》。何仿安徽天长人,系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国家一级作曲家,1942年他从家乡苏皖交界处的金牛山收集了民歌《鲜花调》,1957年加工整理成现在传唱的《茉莉花》,1959年该曲在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一唱成名,一跃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中国符号”。《中国民歌集成》同时收集《茉莉花》有:宁夏回族的、山西临汾的、河北南皮的、江苏的,在收集整理民歌的过程中我们也听到凤阳老艺人演唱与现在冠以江苏民歌一样旋律《茉莉花》,《茉莉花》不仅是各地广泛流传的民歌曲调,它还被说唱曲种吸收,衍变成基本曲牌唱腔。如湖北小曲、四川清音[鲜花调]、甘肃兰州鼓子[一点油],以及广西文场、陕西曲子等曲种同名曲牌。一首《茉莉花》(或称《鲜花调》)从清代的版本到如今近二百年,由于全国大规模地民间音乐收集,各地不同的版本的“茉莉花”凸显出来,有学者认为现在冠名江苏的《茉莉花》就是凤阳花鼓所唱的《鲜花调》。我们是否应该这样认为:民歌在传承中的变异,是随着时代的背景,人文地理等因素变化而变化,旧曲翻新是正常的事,一首好的民歌可以代表一个地域音乐文化的特点,甚至于是代表一个民族的符号,不论是凤阳花鼓<鲜花调>还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因为它已被世人公认为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符号了。

五、结束语

原生态的凤阳花鼓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以乞讨卖唱得以生存的流浪艺人为标志的,是见啥唱啥可变性较大的表演艺术,因此,作为申报遗产的可操作性是以曲艺形式而申报的。这种凄凉悲苍的原生态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历史的见证,它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其他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如从政治经济学、民俗学、文艺学、明史学等各个领域去研究去发掘,那将是一个立体化的系统工程。

篇9:《凤阳花鼓》说课稿

《凤阳花鼓》是音乐课本中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安徽民歌,它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曲调抒情具有叙事性,歌舞相结合,富有浓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风格。

1、导入新课过程:教师清唱《茉莉花》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请同学们回答出这两首歌曲分别是哪里的民歌?由此一步步展开新课,介绍这首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当地的风土人情。

2、学唱歌曲过程:通过集体发生练习,新旧歌曲的对比,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难点的教唱讲解,老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集体齐唱,个别独唱等步骤有效地使学生掌握新歌。

3、表现协作过程:让熟悉这首歌曲的学生各自拿着民族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其余学生用手拍打节奏并演唱着歌曲。即演唱组和节奏组进行互动创作。

4、深入小结阶段: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歌曲,热爱祖国,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5、下课礼仪:学生在《凤阳花鼓》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二、说教法

通过唱歌教学和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安徽民歌的特点,结合节奏,歌词,打击乐器的创编伴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符合少年活泼,富有民族的特点。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增进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想像能力。

三、说学法

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现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

2、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3、通过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对比,使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

五、说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不同之处;

2、歌曲《凤阳花鼓》中称词的演唱。

六、说教学程序:

开始我便请同学们欣赏民歌―――同学们,刚才大家进教室的时候听到的民歌它们的名字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茉莉花》(江苏民歌)

这样的一个开头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一个介绍的环节: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歌词都是较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下面大家就来听听这首旧时的《凤阳花鼓》。听听它在诉说什么?

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引起学生对“凤阳”及”凤阳花鼓“的兴趣,为下面学习歌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又设计了音乐对比、颜色对比、图片对比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凤阳的变化及今天的凤阳花鼓成了喜庆的象征。

学完歌曲以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创编的环节,让学生为歌曲创编节奏,这样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节奏与演唱的结合,全班同学分成演唱组和节奏组,进行唱奏表演。运用不同的伴奏并改变速度,力度等来表现歌曲。

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凤阳花鼓》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安徽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下课礼仪:

篇10:民间故事 --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都曾被广泛传唱。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都在不断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时根据击鼓用的鼓条特征,将其改称为“双条鼓”。

二、历史溯源

凤阳花鼓据说始创于明朝。有史料记载:朱元璋当年定凤阳为中都,因人气不旺,文化不盛,便移江南富民十四万户和天下数千文人墨客到凤阳安家,以繁荣都城经济和文化。在江南富民中大多数为地主权贵,把他们从沿海移入内地,是朱元璋削减地主势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因为这些地主失去了土地,也就等于失去了政治,失去了经济。由于这些人很不习惯淮河流域“走大江,过小河,马吃干草无水喝”的干旱和洪涝自然灾害生活,因而经常有人出逃回乡,官府发现后很快颁发禁令:“凡逃跑者格杀勿论。”所以胆小的不敢明逃,他们便想方设法暗中外逃。据老一辈人说,凤阳花鼓就形成于这个时期。相传,创始人最初用一个竹筒,两头蒙上羊皮,制成小鼓,又随意折两枝树条当鼓捶,这就成形了今天双条鼓的雏形。为了充实和完善这门艺术,他还自编了花鼓词,扮做讨饭者,边演唱边顺利地走上了回乡路。后来此办法被他人得知,于是大家就都学着唱,就这样凤阳花鼓便繁衍开了。有记载的最早歌词是:“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而今天所唱的歌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后首词与前首词乍看大同小异,但仔细品味,这里还大有文章。前首词第一句简要交代作者的原籍和目前的住地;第二句他告诉人们,目前的住地原本是个很好的地方;接着第三句便露出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指名到姓地对朱元璋移民政策的愤恨,因此到第四句就给朱元璋套上了一顶大帽子,说凤阳这块好好的地方,就因为他做了皇帝,好地方才发生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景况。其实这说法也只是作者在泄私愤罢了。朱元璋做皇帝,这是历史所赋予他的职责。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处于那个特定的科学不发达的时期,他又怎能去控制、怎能去左右呢?作者硬把这灾难的形成强加于朱元璋,这就很明显地吐露了他对朱元璋的刻骨仇恨;不过我们从词中也可品味到作者的悲观之心,也能隐隐体谅到作者对老家的深深思恋之情。

这门艺术的鼓词四句一转,易记易唱,流传下来后,一直被穷苦人作为一种乞讨谋生的工具。听上辈人介绍,在旧社会艺人们乞讨表演时,他们三两为伍,一人卖唱,其余人挨门挨户讨粮讨钱;更令人伤痛的是,遇上大灾之年,穷人家因生活所迫的女子出门卖唱时,她们往往在双条鼓捶上系上布缨子,系红布缨子的表示只卖唱不卖身;系绿布缨子的,则表示即卖唱又卖身,也就等于是沦落风尘,任人摆布。其中一首鼓词中唱道:“家住凤阳老城埂,三年旱灾无收成,死了丈夫没指望,奴今不知是谁家人”。有钱人家或手头稍微宽余的浪人一听,马上就上前去“讨教”,待一切谈妥后,卖唱者便即刻跟随他去,听其吩咐和使唤。如果卖唱者遇上身无分文的无浪鬼,那可就遭透了,她们被侮辱后,不仅丝毫未取,而且还会挨一顿臭骂,或被一顿毒打。这种事情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这门艺术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也才真正有了她新的生命、新的价值和新的天地。她虽然古有悲哀,但今天却充满着更多的荣耀。几十年来,凤阳花鼓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加工,不断完善,演变到今天,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宣传人民、教育人民和鼓舞人民的播种机。在改革春风吹绿大江南北的时候,凤阳花鼓响彻四方:“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改革春风暖人心,家家户户喜洋洋。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歌词振奋人心,激昂奔放;鼓声催人奋进,荡气回肠。这门艺术今天已独树一帜,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登上了大雅之堂,这也充分展示了凤阳人民在创造历史上的艺术才能和丰功业绩。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三、艺术特色

凤阳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讲究。早期使用的花鼓为小腰鼓,至清末,演唱者为外出卖艺方便,将腰鼓改为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以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竹鞭(或细竹根)为好。花鼓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亦由此得名。凤阳花鼓的表演服饰也有讲究。一般来说:姑,头戴红花扎红头绳,上身多穿花布大襟褂,下穿深色裤,腰系深红或深蓝色围裙,脚着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粉红色棉纱长袜;嫂,头扎白色或花手巾,上着蓝士林平布大襟褂,下着深色便裤,腰系黑色围裙,脚穿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豆沙色棉纱大袜。

凤阳花鼓还有一定的演唱程式。初期,花鼓人以卖艺、乞讨为主时的演唱分为“坐唱”和“门头唱”两种。“坐唱”为在街头、作坊、村头及私人客堂内坐在长凳上演唱,多为长篇叙事性故事。“门头唱”即沿门乞讨,即兴演唱短篇,内容基本是吉祥如意之类的奉承话。传统的凤阳花鼓由夫妻俩演唱,女子肩背花鼓,男子手提小锣,口唱小调。清代以后,演唱者通常为两位年轻女子,一女击鼓,一女敲锣,齐唱或对唱,或由三人表演,另有年老乐器师伴奏。二十世纪初,为了增强表演美感,小锣被减去。唱的时候,先打花鼓吸引观众,然后边唱边舞,唱完一节又打花鼓。建国后,凤阳花鼓多为群体演唱,边唱边舞,队形、打鼓方法和姿势也有变化。

上一篇:关于量化考核的几点说明下一篇:折翼天使的成活初三作文7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