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试卷的四个维度

2024-05-21

一份试卷的四个维度(共8篇)

篇1:一份试卷的四个维度

一份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的计算

1.难度的计算

(1)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2)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8.5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8.5÷10=0.85。

(3)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区分度的计算。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分辨能力的大小。一般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 ~ 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 ~ 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法计算区分度:

(1)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 27﹪低分组的难度 区分度D =P1- P2或区分度 D =(27﹪高分组的平均分- 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2)利用积差系数r 计算区分度D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成为积差相关。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a、两个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如百分制分数。b、两个变量的总体都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称的分布。c、必须是成对的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d、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积差相关系数r的计算在计算机上是很容易进行的。积差相关系数r的公式如下:r=(无法显示)原谅!下面我们利用Excel表来演示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3、试卷分析的几个特殊问题(1)选择题反应模式分析。即:被试者对备选答案的反应情况。若备选答案应选项被全体应试者所选,题过易或有某种暗示;若未被一人所选,题太难;若干扰项无一人所选,说明迷惑性不足,若全体学生同选一个干扰项,可能定错了答案,也可能教学出了问题。若高分组答案集中在两个答案上,且选择率相近,说明可能有两个答案或另一个答案也有道理。若高分组与低分组选择选项接近或稍低。说明该题与被试水平无关。若题目未答人数太多,或选择所有备选答案人数相近,说明题目过难或题目本身出错,被试无法解答或凭猜测作答。

试卷分析的四个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一、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

二、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度直接相关,通常来说,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较大。另外,试题的区分度也与应试者的水平密切相关,试题难度只有等于或略低于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其区分性能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区分度指标的评价:-1.00≤D≤+1.00,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高于0.3,试题便可以被接受。

三、信度是指测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稳定性越大,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相反,如果用某套试题对同一应试者先后进行两次测试,结果第一次得80分,第二次得50分,结果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信度通常以两次测评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为1,表明测评工具完全可靠;相关系数为0,则表明该试卷完全不可靠。一般来说,要求信度在0.7以上。

四、效度是一个测试能够测试出它所要测试的东西的程度,即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

任何测试工具,无论其它方面有多好,若效度太低,测试的结果不是它要测试的东西(如用英语试卷测试学生的数学能力),那么,对目前所要测试的东西,这个测试将是无价值的。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特点,测评的效度尤为重要。心理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目前人们还无法直接观察它,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或者对测试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其心理特质。如智力水于主要是借助于个体对一些问题的反应及正误等结果来推断的。效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效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全部有效和全部无效之分。效度从种类上可分为卷面效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和共时效度。

篇2:一份试卷的四个维度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学校

阳军*** 新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标观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化学教学反思呢?现结合自己长期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的体会和感受。

一、课前进行假想式反思

在教案形成之后,教师对上好课是胸有成竹了,但教案设计是否十分科学呢?这有待“上课过程”这一实践行为来检测。可是这样的检测,似乎对学生来讲就不公平了,学生好像成了教师的试验品。在提高教学效率,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似乎对学生有点不负责任了。

如此,我们教师在上课前就有必要对形成的教案进行假想式的反思。所谓的课前假想式的反思就是根据自己形成的教案和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把上课的过程演绎一遍,通过假想达到检测教案优劣的目的,从而完成课前反思的行为。

1、对化学教学重要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

教学中有的环节相当重要,上课时必须处理好。为了上出一堂优质课,教师有必要对重要的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反思。比如“导入”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而且可以说为整堂课奏出了一个基准音,奠定了一个基调。

比如,在讲《离子反应》这一节目中,引入环节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如,为什么可以用小苏打治疗胃酸?泡腾片进入水中有什么变化?等等。

2、对切入点进行多角度的假想

化学教学中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助于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及有关概念时,以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作为切入点,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分别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及其反应,从微观的视角看物质,从微观的视角看物质间的反应,从而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的联系。

3、对提问和学生质疑进行假想反思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提问是达到此要求的方法之一。启发得当,就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达到将“讲堂”变成“学堂”的效果;启发不恰当,学生依然摸索不到正确的思路,一头雾水;启发过头,将答案呼之欲出,学生无须思维就能找到答案,则又回到满堂灌的老路。因此教师假想地多提出几个提问的方式,多角度地比较提问的优劣,就可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另外,学生在文本探究中会发现很多疑问,课前教师已形成的教案,假想学生可能质疑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比如在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中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时,有的同学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此反应为什么不选用氧化钡和它反应,而选用了氧化了钙呢?猛然间,可能教师会出现一时语塞,不能很好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就是课前估计不足,未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想反思。

以上内容以处,对教学效果和对策也可以进行假想反思,设计相应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备课中“备学生”这一环节的深入。

(二)课中灵光式反思

教学中教师有时突然开阔了思路,对教材、教法有了新的认识,灵光一闪将课上得相当优秀。这可以是教学中学生的认识给教师提供了启示,也可以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厚积薄发。这样的反思其实非常宝贵,它是应时的产物,是珍贵的教学“珍珠”,教师要善于灵光突现,对这些灵光还要善于积累。

1、对意外情况的机智处理

教学有不可预知性,在教学中经常遇到意外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上出一堂生动而有吸引力的课。比如,在学完溶液这一章知识之后,老师提问牛奶、白酒、盐水、白醋、酸奶、汽水、可乐、蔗糖等物质是否是混合物?其中蔗糖溶液中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各是什么?其中有的学生说是C、H、O;有的学生说是蔗糖分子。学生有这样的悬念,为什么是蔗糖分子而不是C、H、O?在这里如果教师能很好地给学生分析一下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物质构成的主要微粒,再分析溶液的组成成分溶质和溶剂,那么学生不难得出蔗糖溶液是由蔗糖溶质分子和水溶剂分子组成,而溶质蔗糖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结论。

2、对失败之处进行补救

应当说课前反思毕竟是一种假想,并不得取代真实的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更能反映出原先教案设计的优劣。课堂中往往会发觉,原来设计好的步骤反而成了败笔,这时就要及时补救,挽救这一堂课,急中往往生智,这“智”就是当堂的灵光闪现。

这种课堂中的灵光反思具有强烈的监控性,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平时积累,厚积薄发。

(三)课后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课后的反思主要是针对已经上完的课,这时已经经过了课前假想式的反思,课中灵光一闪式的反思,课应该是上得比较优秀了。可是真正的反思还是课后的反思。

1、教学环节进行批判式反思

教学环节应当做到丝丝相扣,节奏组合恰当。合理的教学环节有利于课堂的顺序展开,巧妙的过渡使整个课堂和谐而有序。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节奏。节奏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教学本身。

2、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新课程各个版本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都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我们应当反思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不能为制定目标而制定,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3、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中学化学课程的体系来看,它看要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从中学化学的安排来看,现在的课时大大减少,但基本内容没有减少。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分析性能力、实用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我们在教学之后应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反思,分析学生是否在这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4、对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最大的亮点,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开端。一个好的化学问题,应该具有良好的问题结构、新颖的问题情境和恰当的认知冲突,符合客观事实,符合科学规律,要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这样的问题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中,在提供了纯碱、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等试剂及必要的仪器之后提出:“含CO32-的物质和酸反应都能制取CO2吗?”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思考反应原理、动手实验、对比观察,才能得出结论。这样设置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反思,摸索规律,进行“否定之否定”

反思之后,不能置之不理,不仅要将反思进行总结,还要归纳,摸索规律。反思不是目的,反思是手段,为了以后能优化组合,巧妙应对。同时对反思还要进行反思,反思的不一定正确,还是抱着怀疑的目光看它,进行“否定之否定”。这样可更好地洞察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学实践,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理念。

篇3:处理文本的四个维度

一篇课文的教学要分两至三课时, 各课时的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为此, 处理文本时, 首先要选与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密切关联的文本资源, 与本课时教学目标相距甚远的, 用起来不经济, 不必选, 至少不能选为主要教学资源;其次, 要根据各课时教学的不同要求, 统筹安排全文内容;再其次, 为突破重难点, 每节课应有一条具有统整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思路, 教师应选择与这条教学思路紧密联系的文本资源组织教学, 以达成教学目标。

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既是教学《大禹治水》第二课时的课时目标之一, 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此, 我将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即第二自然段) 作为精读处理, 并设法以第二自然段牵动其他自然段。又因为“千辛万苦”是第二自然段的中心词, 处理该自然段时, 我紧扣这一关键词,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 感悟大禹治水中吃的苦, 受的累, 让大禹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在学生平时吃苦受累的经验背景中熠熠生辉。这样, 以“千辛万苦”教活第二自然段, 带动全文, 学生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可见, 围绕课时目标, 选定关键的字、词、句、段, 并以此牵动全篇, 教活全文, 不仅节省时间, 而且重点突出, 思路清晰, 整体感强。

二、利用表达特点重组文本

每篇课文都有其表达特点, 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的表达特点, 对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组。为此,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根据表达特点与教学目标、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等关系, 从优化课程资源出发, 将文本进行整合、补白、增删、更换、改编等, 以充分发挥文本表达特点的教学价值。

学生要体悟到大禹“伟大英雄”的形象, 感悟到大禹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意志, 就应比较大禹治水前后老百姓生活的变化。作者为了叙述的方便, 按时间顺序分别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描写大禹治水前后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但从方便学生感悟出发, 应将大禹治水前老百姓无家可归的痛苦生活与制服洪水后的安定生活勾连起来, 整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比照参读, 形成治水前后老百姓生活情景的强烈反差, 让学生深切感受安定生活来之不易, 进而感悟大禹治水所作的贡献。此时, 对文中称大禹为“伟大英雄”的理解不需要过多的语言, 只需回读大禹治水的相关片段即可迎刃而解。

三、贴近学生实际呈现文本

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发展空间以及当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状态, 利用学生的“有所知”, 满足学生的“有所求”。小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主要凭借具象而非抽象, 感性而非理性, 为此, 教师在洞察、顺应学情的基础上, 还应尽可能地以插图、挂图、简笔画、实物、多媒体、板书等方式感性地呈现文本, 以调动学生感性经验, 引导学生在言与意的交融中品读文本, 内化文本。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 走遍了千山万水, 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 劈开了九座大山, 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这两句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 既有为什么要仔细察看水流和地形等治水知识难点, 又有“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吃尽”“走遍”“挖通”“劈开”等情景的理解难点。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自主阅读, 很难突破这些难点, 于是, 我用简笔画呈现这两句话所描绘的情景, 这样, 不仅有效地化解了难点, 而且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触动学生的心弦,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体悟大禹治水的决心、智慧和毅力, 让勇敢而又充满智慧的大禹形象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 丰富起来。

四、联系生活经验活化文本

阅读只有转化为生活的体验才能读出个性化的感悟。为此, 教师要善于引进生活事例, 创设生活情境, 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情感等积累, 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色彩走进文本, 自读自悟, 这样, 静止的、孤立的、僵化的文字才会变成动态的、鲜活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语言, 学生才会真正地与文本中一个个真实的生命相遇相知, 触摸他们的语言, 倾听他们的心声, 体验他们的思绪与情怀, 积极主动地建构甚至创造文本的意义。

篇4:理想教育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喜欢

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与生俱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英才的可能。教育就是要找到现实与未来的连接点,努力唤醒它,然后打造一个学生感到快乐、幸福、成功的区域。奥数没有错,但我认为一定要让孩子觉得喜欢才行。没错,是有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并不代表着每个人都如此。如果一定要让每个人都去尝试的话,大部分人可能会累死或冻死在路上。如果有孩子学了奥数后觉得很喜欢,那么说明他找到了那个连接点,就有可能有所作为。但如果这只是老师或家长的选择,孩子被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孩子很痛苦、很抓狂,连同父母和老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境,最理智的做法就是马上放弃,重新寻找。有人说:“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教育就要为学生一生的快乐和幸福打基础、作准备,而不是只为考试作准备。所以,要让学生多学习一些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的东西。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个有用吗?既没用,又有用。没有用是因为考试考不到。但学生会不会背一首诗,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喜欢不喜欢,如果喜欢,那么没有问题。如果不喜欢,没有兴趣,那么背出来了有什么意义?学习语文最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是学生喜欢读书,而且离开学校了还是一直喜欢下去。教育不能忘了孩子的感受。很多东西都是“无用之大用”,能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这才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二、家长认可

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可以转换成:家长希望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个标准和学校的标准不一定是相同的。有人开玩笑说,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最好参照丈母娘选女婿的标准,最实在、最实惠、最具体、最能抓住要害。丈母娘需要的是人品好、能力强、情商高,有发展前景,最终能创造美好未来的人。家长有时是很无助的,只能集体臣服在教育体制之下,因为在孩子的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的选择上没有余地,在学校教育理念的确立上只能被动接受。一个家庭又不可能以牺牲孩子未来的代价去对抗整个时代、整个现实。家长会很看重学校与外界的关系。社会越来越复杂和开放,熟人社会渐渐变成了陌生人社会,从“前喻社会”向“后喻社会”过渡。我们要看到这样的变化,研究这样的变化,因为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抵消学校教育。如何适应和调整是一个大课题。当今社会,学生至少有四个家长:第一个家长是我们自己,第二个家长是电视,第三个家长是网络和手机,第四个家长就是社会环境。这些家长有时会打架,学校、老师和家长沟通、联手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完全有可能变得前功尽弃。所以家长心目中的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课堂,更应该有所拓展和延伸,它是一种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立体而完善的大教育。

三、社会欢迎

一个学生,学校毕业不是最终的、真正的毕业,社会认可才是真正的毕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比如有人文精神、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责任感、有荣誉感、有事业心、有同情心、有自控能力等等。教育最终要向社会负责,要面向社会。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肯定不是完全听话的人,不是没有特点的人,不是没有主见的人。只要你表现好,我才不管你哪里毕业的。我们的学校、校长、老师要知道这一点,这就是理想的教育应该实现的目标。卢梭说:“世界上有一门学问最重要,但是这门学问最不完备,这门学问就是关于人的学问。”這是一个常识,可惜很多人可能没有理解。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只看现在这个点,不能只看到学生这个简单的角色,要看到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特点和需求,要学会把时间拉长了看问题,把空间放大了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办教育。

四、老师向往

我一直认为,如果老师不幸福,学生就一定不幸福,这样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老师的职业追求和生存状态一定要统一起来,如果出现“二律背反”会很痛苦。如果问一下老师们,你们喜欢现在的教育吗?你觉得现在的负担重吗?你快乐吗?幸福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目标和过程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那么,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幸福的、理想的教育。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有文化的人、有意思的人、有内涵、有魅力的人。我儿子喜欢几个老师,一说到这些老师就会很兴奋,就会眉飞色舞,我就很放心,觉得教育成功了一大半。因为好老师是最好的教材,好老师就是最美的天堂。老师的高度决定教育的高度,教育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学生的高度决定未来的高度。老师们有没有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行动会有不一样的意义和效果。比如读书、写作、做游戏、布置作业等等。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他们能感受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好老师能用自己的无言之教去影响学生,而且是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理想的环境之下,才可能有理想的教育。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有它不可以超越的社会历史环境。我们不能苛求教育,但我们可以戴着镣铐跳舞,或许这才是理性的选择。

篇5:考核业绩的四个维度

中瀚石林对于考评企业税务经理人的业绩,可从为四个维度:

第一是财务维度。能不能帮助企业依法降低税收成本负担率,使本企业具备税收成本竞争力,是评价企业税务经理人工作业绩的根本。衡量的尺度是本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是否居于本行业中等偏低水平。更进一步检查的角度例如:法定的税收优惠是否成功获得;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是否经过了全面的税收成本评估和税负规划;对税务机关的不合理征税是否成功进行了阻止。

第二是客户维度。即税务机关对企业税法遵从度的评价。衡量的尺度是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税务审计)结论是否对本企业进行了违法指控。不经过税务机关的税务审计,企业的税法遵从度就没有经过客观的测量,企业的税务风险水平就处于未确定状态。

篇6: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推荐)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观察点举例 目标

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

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观察点举例 思考

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

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来自:望月怀远的博客)

评课议课要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五个视角,每个视角分成若干个观察点,总计68个观察点。

第一维度:学生的学习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和达成五个视角。

(一)准备包括:(1)准备什么,(2)多少学生做了准备,(3)怎样去准备的,(4)任务完成怎么样。

(二)倾听包括:(1)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讲课,听多少时间(2)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发言,能复述或表达同学的发言吗(3)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4)有多少人发生了这些行为。

(三)互动包括:(1)有哪些互动,有哪些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2)参与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3)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过程、结果如何。(4)参与课堂活动,小组人数、时间、过程、结果如何。

(四)自主包括:(1)自主学习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2)自主学习、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各有哪些人。

(五)达成包括:(1)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形成学习目标(作业、演示)(3)揣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有哪些问题。

第二维度:教师教学包括环节、呈式、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角。

(六)环节包括:(1)围绕目标怎样展开的(2)有哪些证明是有特色的。

(七)呈式包括(1)讲解的校度(清晰合理有哪些辅助行为)、语速、音量。(2)板书呈现什么,怎样促进学习。(3)媒体呈现什么,怎样呈现。(4)动机呈现什么,怎样呈现。

(八)对话包括:(1)提问时机、对象、次数、候答时间多少、方式。(2)有哪些话题。(3)与本堂课是否有关系。

(九)指导包括:(1)进行指导如何。(2)指导怎样。(3)怎样指导探究学习。

(十)机智包括:(1)机智怎样,有哪些调整。(2)如何处理情境中的突发事件(从移动、体态、沉默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维度:课程性质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五个方面。

(十一)目标包括(1)预设目标怎样实现,怎样体现规范性。(2)有没有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规范性。

(十二)内容包括(1)怎样处理教材(增删减换合并)(2)怎样体现思想、核心、技能。(3)容量是否适合。

(十三)实施包括(1)预设哪些方法。(2)怎样体现本学科特点(3)关注学生方法指导(4)创造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效果如何。

(十四)评价包括(1)检测目标的评价方式(2)如何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信息(3)如何利用获得的评价信息。

(十五)资源包括(1)预设哪些资源,怎样利用(资源、文本、实物)(2)生成哪些资源(3)哪些课外资源。(4)效果怎样。

第四维度:课堂文化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物质五个方面。

(十六)思考包括(1)怎样以问题鸡翅教学(2)如何对待思考中的错误。(3)思考的习惯(回答、作业、笔记、人数)(4)班级中有哪些支持学生思考。

(十七)民主包括(1)课堂话语、插话、措词、时间上怎样。(2)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3)师生关系怎样。(4)有哪些条目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

(十八)创新包括(1)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上是否有创新。(2)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3)课堂环境怎样体现(座次、分组,板报、功能区)。(4)有哪些条目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十九)关爱包括(1)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2)关注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3)时间、话语、措词、座位如何安排。

篇7:增强理论自信的四个维度

来源:《红旗文稿》 期号:2013/06 作者:程京武

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套制度,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

理论自觉:增强理论自信的理性认识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善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也是我们党高度理论自觉的体现。

理论自觉是在理论上的觉悟和觉醒,理论自信是建立在理论自觉基础上对理论价值的认定和信心。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肩负伟大使命的勇于担当,都源自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理论自信。这种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理想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自觉彰显和坚定信心;体现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回答当代中国和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自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接力探索中,一以贯之地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寻找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历史,就是靠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理论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与时俱进:增强理论自信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普遍性真理性,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具体思想又“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格,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活力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和现实要求。同时,又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立足中国实际,回答中国问题,成功解决了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课题。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人为本:增强理论自信的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主体和利益主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其历史的起点和终极意义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办民众之所需;又要在理论研究中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回答好时代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民族发展最紧迫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信,要求我们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民众关切、回答民众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掌握,充分发挥指导实践的强大威力。理论只有被广大民众所掌握,才能真正作用于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理性化的哲学总结。从现实意义上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从本质上反映了党执政治国的根本宗旨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综合创新:增强理论自信的不竭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实践的观念、辩证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始终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以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又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显示出蓬勃的生机活力,是一个实践的理论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中获取丰厚的营养,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的烙印,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的理论体系;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体现了我们党非凡的理论创造能力,是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挑战,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类文明共进步,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个进步、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些鲜明特征,决定了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就要不断推动创新。

站在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增强理论自信,进行综合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是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人类先进文化的结晶,成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坚持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并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二是要探索形式创新,一定的形式是任何一种理论生存、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三是要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要有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内容,又要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民族形式,二者有机统一,用中国的理论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综合创造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成果,坚定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篇8:构建和谐课堂应注重的四个维度

一、理念维度——观念外化为实践

语文教师对孩子的心灵熏陶、精神引导、素养提示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上, 教师要为孩子一生的发展负责, 不能简单地追求分数、成绩, 要把对儿童的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 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 延伸到知识、道德的审美, 唤醒儿童的生命感和价值感, 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 重视身心的培育和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 唤醒儿童“自我”意识。教育要保护孩子的成长资源, 即健康的身体、好奇心、求知欲、自主性、自尊和自信、探索精神, 让孩子可持续发展, 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 教师应敏锐地观察他们的情感及其变化, 并进行正面引导。教师要尊重儿童人格个性, 设计教育情景、引导儿童进入情境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他们快乐地学习, 鼓励和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教师应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主体维度——关注差异, 推进个性化学习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把过程还给学生。关注差异, 就有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有了过程, 就有了能力生成和情感体验。个性化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这里个体与个人之间的差异既指学生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 也包括学生中发展快的与展缓慢的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要关注反应慢的那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 培养反应慢学生爱动闹脑动口、勤思考的学习习惯, 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 协调个性差异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次,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一些细节, 一些具体的方式还有待解决。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方法, 把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 让他们互融合、互相学习, 并选出小组长, 让组长负责全组的活动, 帮助每个学生学懂知识, 学会学习。

三、过程维度——互动对话与深度沟通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和谐课堂应该是预设与生成并重的过程, 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互动的过程。“发问”意味着“主导”, “对话”则意味着“合作”;“发问”意味着“单向”, “对话”则意味着“互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放下指导者的架子, 改变“发问”的习惯, 搭建“对话”的平台, 努力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有了“对话”, 就有了师生间相互的“倾听”;有了“对话”就有了师生间的“交流”;有了“对话”, 就有了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有了“对话”, 就有了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对话与沟通不同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 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因此, 对话沟通不仅要在异中求同, 而且也要在同中求异, 这是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沟通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求同与求异, 更重要的是为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动力维度——问题情境推动思维提示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 是创新的基石。毋庸讳言, 现实的语文课堂, 学生每天都是习惯以问号进课堂, 以句号出课堂。问号变成句号, 问题意识没了, 好奇心没了, 创造力也就被扼杀了。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 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让学生每天都带着小问号进课堂, 带着大问号走进生活中的大课堂, 整个教学过程要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让全体学生能在躬行的探索中理解知识。教学过程要使活泼的“问号”们永远睁大好奇的眼睛, 使沉闷的“句号”重新长出装满问题的大脑袋。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创设适合创新性思维的情境,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发散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

上一篇:总是在出错优秀作文下一篇:送给朋友的毕业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