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理论自信的四个维度

2024-05-10

增强理论自信的四个维度(精选10篇)

篇1:增强理论自信的四个维度

增强理论自信的四个维度

来源:《红旗文稿》 期号:2013/06 作者:程京武

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套制度,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

理论自觉:增强理论自信的理性认识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善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也是我们党高度理论自觉的体现。

理论自觉是在理论上的觉悟和觉醒,理论自信是建立在理论自觉基础上对理论价值的认定和信心。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肩负伟大使命的勇于担当,都源自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理论自信。这种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理想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自觉彰显和坚定信心;体现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回答当代中国和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自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接力探索中,一以贯之地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寻找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历史,就是靠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理论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与时俱进:增强理论自信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普遍性真理性,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具体思想又“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格,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活力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和现实要求。同时,又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立足中国实际,回答中国问题,成功解决了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课题。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坚持立党之本、巩固执政之基、壮大力量之源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人为本:增强理论自信的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主体和利益主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其历史的起点和终极意义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办民众之所需;又要在理论研究中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回答好时代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民族发展最紧迫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信,要求我们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民众关切、回答民众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掌握,充分发挥指导实践的强大威力。理论只有被广大民众所掌握,才能真正作用于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理性化的哲学总结。从现实意义上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从本质上反映了党执政治国的根本宗旨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综合创新:增强理论自信的不竭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实践的观念、辩证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始终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以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又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显示出蓬勃的生机活力,是一个实践的理论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中获取丰厚的营养,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的烙印,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的理论体系;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体现了我们党非凡的理论创造能力,是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挑战,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类文明共进步,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个进步、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些鲜明特征,决定了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就要不断推动创新。

站在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增强理论自信,进行综合创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是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人类先进文化的结晶,成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坚持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并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二是要探索形式创新,一定的形式是任何一种理论生存、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三是要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要有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内容,又要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民族形式,二者有机统一,用中国的理论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综合创造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成果,坚定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作者:暨南大学社科部主任、教授)

篇2:增强理论自信的四个维度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学校

阳军*** 新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标观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化学教学反思呢?现结合自己长期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的体会和感受。

一、课前进行假想式反思

在教案形成之后,教师对上好课是胸有成竹了,但教案设计是否十分科学呢?这有待“上课过程”这一实践行为来检测。可是这样的检测,似乎对学生来讲就不公平了,学生好像成了教师的试验品。在提高教学效率,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似乎对学生有点不负责任了。

如此,我们教师在上课前就有必要对形成的教案进行假想式的反思。所谓的课前假想式的反思就是根据自己形成的教案和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把上课的过程演绎一遍,通过假想达到检测教案优劣的目的,从而完成课前反思的行为。

1、对化学教学重要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

教学中有的环节相当重要,上课时必须处理好。为了上出一堂优质课,教师有必要对重要的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反思。比如“导入”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而且可以说为整堂课奏出了一个基准音,奠定了一个基调。

比如,在讲《离子反应》这一节目中,引入环节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如,为什么可以用小苏打治疗胃酸?泡腾片进入水中有什么变化?等等。

2、对切入点进行多角度的假想

化学教学中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助于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及有关概念时,以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作为切入点,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分别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及其反应,从微观的视角看物质,从微观的视角看物质间的反应,从而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的联系。

3、对提问和学生质疑进行假想反思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提问是达到此要求的方法之一。启发得当,就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达到将“讲堂”变成“学堂”的效果;启发不恰当,学生依然摸索不到正确的思路,一头雾水;启发过头,将答案呼之欲出,学生无须思维就能找到答案,则又回到满堂灌的老路。因此教师假想地多提出几个提问的方式,多角度地比较提问的优劣,就可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另外,学生在文本探究中会发现很多疑问,课前教师已形成的教案,假想学生可能质疑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比如在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中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时,有的同学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此反应为什么不选用氧化钡和它反应,而选用了氧化了钙呢?猛然间,可能教师会出现一时语塞,不能很好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就是课前估计不足,未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想反思。

以上内容以处,对教学效果和对策也可以进行假想反思,设计相应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备课中“备学生”这一环节的深入。

(二)课中灵光式反思

教学中教师有时突然开阔了思路,对教材、教法有了新的认识,灵光一闪将课上得相当优秀。这可以是教学中学生的认识给教师提供了启示,也可以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厚积薄发。这样的反思其实非常宝贵,它是应时的产物,是珍贵的教学“珍珠”,教师要善于灵光突现,对这些灵光还要善于积累。

1、对意外情况的机智处理

教学有不可预知性,在教学中经常遇到意外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上出一堂生动而有吸引力的课。比如,在学完溶液这一章知识之后,老师提问牛奶、白酒、盐水、白醋、酸奶、汽水、可乐、蔗糖等物质是否是混合物?其中蔗糖溶液中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各是什么?其中有的学生说是C、H、O;有的学生说是蔗糖分子。学生有这样的悬念,为什么是蔗糖分子而不是C、H、O?在这里如果教师能很好地给学生分析一下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物质构成的主要微粒,再分析溶液的组成成分溶质和溶剂,那么学生不难得出蔗糖溶液是由蔗糖溶质分子和水溶剂分子组成,而溶质蔗糖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结论。

2、对失败之处进行补救

应当说课前反思毕竟是一种假想,并不得取代真实的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更能反映出原先教案设计的优劣。课堂中往往会发觉,原来设计好的步骤反而成了败笔,这时就要及时补救,挽救这一堂课,急中往往生智,这“智”就是当堂的灵光闪现。

这种课堂中的灵光反思具有强烈的监控性,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平时积累,厚积薄发。

(三)课后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课后的反思主要是针对已经上完的课,这时已经经过了课前假想式的反思,课中灵光一闪式的反思,课应该是上得比较优秀了。可是真正的反思还是课后的反思。

1、教学环节进行批判式反思

教学环节应当做到丝丝相扣,节奏组合恰当。合理的教学环节有利于课堂的顺序展开,巧妙的过渡使整个课堂和谐而有序。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节奏。节奏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教学本身。

2、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新课程各个版本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都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我们应当反思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不能为制定目标而制定,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3、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中学化学课程的体系来看,它看要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从中学化学的安排来看,现在的课时大大减少,但基本内容没有减少。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分析性能力、实用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我们在教学之后应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反思,分析学生是否在这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4、对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最大的亮点,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开端。一个好的化学问题,应该具有良好的问题结构、新颖的问题情境和恰当的认知冲突,符合客观事实,符合科学规律,要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这样的问题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中,在提供了纯碱、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等试剂及必要的仪器之后提出:“含CO32-的物质和酸反应都能制取CO2吗?”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思考反应原理、动手实验、对比观察,才能得出结论。这样设置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反思,摸索规律,进行“否定之否定”

反思之后,不能置之不理,不仅要将反思进行总结,还要归纳,摸索规律。反思不是目的,反思是手段,为了以后能优化组合,巧妙应对。同时对反思还要进行反思,反思的不一定正确,还是抱着怀疑的目光看它,进行“否定之否定”。这样可更好地洞察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学实践,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理念。

篇3:增强理论自信的四个维度

kenning的含义与现代英语中的诸多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复合词 (compounds) 、隐喻 (metaphor) 、提喻 (metonymy) 等。但那联结古英语和现代英语含义的时空“虫洞”似乎并不容易发现。如何将kenning区别于普通的复合词是定义kenning的关键。kenning需要从复合词、婉言、隐喻和转喻等四个维度进行定义, 它们从外向内不断接近kenning的核心含义。

2 定义kenning的四个维度

2.1 定义:委婉+复合词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条目解释, 名词kenning由动词“使……看清” (‘ken’: to make known, declare, confess, acknowledge) 和名词后缀‘ing’ (抽象动作名词的词缀形式, 古英语中可以是-ung或-ing两种词缀) 组成, 目前在苏格兰和英国北方方言中还保留着kenning这种委婉表达法。因此kenning表示“一种使读者看得更清楚的动作”。而文学术语词典中对kenning的描述也如此具有概括性:“kenning是在古诺斯语和古英语诗歌中的一种通用手法, 是用于代替普通名词的一种婉说 (Baldick2008) 。”这样的定义在对其他修辞手法, 比如隐喻的描述中也不难发现, 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2.2 隐喻还是转喻?

组成kenning的复合词两个成分之间的比喻关系构建了kenning语义的第三个维度空间。早在1922年Andreas Heusler评论Meissner的著书时就已经注意到北欧宫廷诗中一般复合词与kenning的两个成分产生的联想空间大小是有区别的。Heusler更是随即给出了一个更详尽的描述, kenning应该是“具有联想力的隐喻” (eine Metaphor mit Ablenkung) (Heusler1922) 。具体而言, 在由“两种成分” (two-membered) 构成的复合词中, 只有那些包含隐喻的中心词和限定词这两个成分的复合词才能让人联想到所指的词语。他写道,

3 认知kenning: 概念整合理论的引入

就复合词而言, 认知语言学领域早有学者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复合词含义进行研究。近年有国外学者Vlatko Broz尝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进一步理解kenning这一古朴的修辞 (Broz2011) , 对阐明kenning的含义有所帮助。

kenning的含义是在对隐喻 (metaphor) 和转喻 (metonymy) 相互作用的认知中产生的。关于隐喻、转喻等复合词的认知研究, 在认知语言学上有很多学者都有所关注。其中Gille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关注诸如隐喻、双关、词语等想象语言, 解释了意义如何在语言中构建。概念整合结构至少由四个心理空间组成。

其中至少两个是“输入空间 (input space) ”, 其余的一个是“类属空间 (generic space) ”, 它包括“输入”部分之间共同的概念结构;另一个是“整合空间 (blend space) ”, 输入部分中的特选结构就在这里经过合成、完成和阐释这三个整合过程整合成新的突现结构。合成过程是把来自输入空间的投射成分赋加给整合空间。完成过程指的是整合空间里某一种模式的完成, 当该模式与长时记忆里的信息相匹配时就意味着整合完成。阐释过程和完成过程紧密相连。阐释过程是一个心理模拟过程, 赋予某一事件以无数种场景可能, 这个过程产生了整合的突现结构。

所谓的整合指的是一个认知过程, 整合理论主张在类推、隐喻、虚拟、概念结合, 甚至在语汇结构的理解等意义的创造性建构中, 有一小组局部地合成的过程在起作用。整合过程主要是依赖投射、映射和动态的模拟来形成突现结构, 以及促进新颖概念化的形成 (王勤玲2005) 。既然它构建了隐喻和转喻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论模型, 因此不失为可以用来解释kenning现象的一个方法。

“太阳” (sun) 是古英语诗歌中kenning的一个常见所指, 据Thomas Gardner统计的“pure kenning”中, 古英语诗歌中表示“太阳”的kenning就有10处, 最常见的中心词是“蜡烛” (candel) (Gardner 1969) 。以heofoncandel“天空-蜡烛” (‘heaven- can⁃dle’) 为例来看概念整合结构在kenning中的应用。概念整合理论的重要前提是在“输入空间”内容的相关性基础上产生“类属空间”。事实上, 对于kenning而言最困难的部分也就是发现复合词两个成分见的相关性。这个例子里, 第一个“输入空间”的一般属性可以是“天空很高。”第二个“输入空间”的属性描述是“蜡烛温暖又明亮。”这两个空间的相关性是某一食物, 它既很高, 又能带来温暖和光明, 这就是“类属空间”。而在整合过程中不断地把记忆中的诸如“火把”、“大鸟”等意象与来自类属空间的关于“高高的天空”, “温暖、明亮的事物”的意象进行调试, 阐释的结果是“太阳”, “整合空间”的内容是:太阳是蜡烛在高高的天上放出光亮。

然而实际上, “输入空间”的属性描述与个人的认知有关, 所以天空可以是“高高的”, 也可以是“辽远的”, 还可以是“掌管昼夜的”。这会导致整合结果不唯一, 因此得出的“类属空间”必然也会相应不同。同时, Brodeur不同的古英语诗歌中同一个kenning“太阳-蜡烛”heofoncandel (‘heaven-candle’) 后也发现在不同的诗歌中所指含义不同。如在古英语诗歌《圣安德烈亚斯》 (Andreas) 含义是“太阳”;在《基督》 (Christ) 中的含义既有“太阳”也有“月亮”;在《创世篇》 (The Wonder of Creation) 中是“星星”, 在《出埃及记》 (Exodus) 中指的是火柱。从这个意义上讲, 证明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在解释kenning的含义时倾向于事后诸葛的角色, 正如一些语言学家在研究概念整合理论对复合词语义的阐释后未能满意一样。Réka Benczes认为, “整合理论单独本身不能阐明复合词的语义 (Benczes 2006) 。”Peer F.Bundgaad等学者也对将解释复合词的方法诉诸整合理论提出异议, 他们认为复合词中的成分两者间的关系不平等, 因此词的联想空间在大脑中的分量不均衡, 而在整合模型中没有把这种不均衡度计算在内 (Bundgaad 2006) 。但是也正是如此, kenning的含义的难以把握, 才要求读者细读文本, 了解更多的文本间的风俗人情, 提高“认知”能力。

4 结束语和启示

在复合、曲言、隐喻和转喻之间建立起的kenning的含义维度, 尽管未能达到精确, 但是勾勒出了kenning的重要特征。整体而言, kenning是由隐喻关系的中心词和转喻关系的修饰词这两个成分构成的复合词, 形式上可以是一个词, 也可以是两个词组成的词组, 它和实际所指之间由联想或想象联系, 以此达到婉说曲言的修辞效果。用概念整合理论尽管不能解释从词到词义不对应的现象, 但是一定程度上描述了词义认知的过程。这种动态的、主观的认知过程也是文学令人神往的魅力所在。Kenning的含义确实是用古英语记录了下来, 通往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的认知“虫洞”是存在的, 只是需要读者把文学存入长期记忆并且不断激活。

参考文献

[1]梁工.莎士比亚与圣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3]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M].查常平,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谈瀛洲.莎评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6]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7]张冲.同时代的莎士比亚:语境、互文、多种视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8]宋益乔.梁实秋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9]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篇4:论增强核心意识的四个维度

一、理论上清醒认知党中央和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

切实增强核心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强调核心和权威的重要性。马克思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这个社会时代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恩格斯认为,权威和服从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确定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无产阶级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夺取政权以后,都必须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威。列宁高度重视维护党的权威和革命领袖的核心地位,明确指出工人阶级要在全世界进行艰难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就必须有权威和核心。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列宁缔造的这个党却轰然倒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党的权威没有了,“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对于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邓小平同志也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個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当前,我们党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党中央和全党更加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习近平同志,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

二、思想上自觉认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思想上自觉认同,是内在的认同、深层次的认同。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极为关键的就是我们党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做好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习近平总书记表现出的领袖风范、政治智慧、理论勇气、为民情怀、人格魅力等,赢得了党内外衷心拥戴和国内外高度赞扬,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我们党有着88D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要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进,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在思想上自觉认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坚定地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武装头脑,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切实打牢心中有核心、忠诚于核心的思想基础。

三、政治上坚定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在政治上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并坚定拥护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对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都是非常重要的。1935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我们党中央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努力奋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新形势下,全党必须把坚定拥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我们党才更有力量,才能更好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断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四、行动上坚决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哲人曾说,任何整体的巨大力量都来自于个体的服从精神,只有个体服从组织,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行动的而非空洞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重任,接力奋斗,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内国际大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呈现新的局面。增强核心意识,维护核心权威,归根结底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行动上。可以说,判断一个组织合格不合格,衡量一位干部合格不合格,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组织、看这位干部是不是在行动上坚决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不是在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要按照党章“四个服从”的要求,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服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领导核心,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贯彻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决不能打折扣、搞变通,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名副其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郑重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实践的选择,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须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四个维度切实增强核心意识,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克难攻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篇5:考核业绩的四个维度

中瀚石林对于考评企业税务经理人的业绩,可从为四个维度:

第一是财务维度。能不能帮助企业依法降低税收成本负担率,使本企业具备税收成本竞争力,是评价企业税务经理人工作业绩的根本。衡量的尺度是本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是否居于本行业中等偏低水平。更进一步检查的角度例如:法定的税收优惠是否成功获得;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是否经过了全面的税收成本评估和税负规划;对税务机关的不合理征税是否成功进行了阻止。

第二是客户维度。即税务机关对企业税法遵从度的评价。衡量的尺度是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税务审计)结论是否对本企业进行了违法指控。不经过税务机关的税务审计,企业的税法遵从度就没有经过客观的测量,企业的税务风险水平就处于未确定状态。

篇6: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推荐)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观察点举例 目标

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

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观察点举例 思考

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

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来自:望月怀远的博客)

评课议课要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五个视角,每个视角分成若干个观察点,总计68个观察点。

第一维度:学生的学习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和达成五个视角。

(一)准备包括:(1)准备什么,(2)多少学生做了准备,(3)怎样去准备的,(4)任务完成怎么样。

(二)倾听包括:(1)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讲课,听多少时间(2)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发言,能复述或表达同学的发言吗(3)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4)有多少人发生了这些行为。

(三)互动包括:(1)有哪些互动,有哪些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2)参与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3)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过程、结果如何。(4)参与课堂活动,小组人数、时间、过程、结果如何。

(四)自主包括:(1)自主学习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2)自主学习、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各有哪些人。

(五)达成包括:(1)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形成学习目标(作业、演示)(3)揣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有哪些问题。

第二维度:教师教学包括环节、呈式、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角。

(六)环节包括:(1)围绕目标怎样展开的(2)有哪些证明是有特色的。

(七)呈式包括(1)讲解的校度(清晰合理有哪些辅助行为)、语速、音量。(2)板书呈现什么,怎样促进学习。(3)媒体呈现什么,怎样呈现。(4)动机呈现什么,怎样呈现。

(八)对话包括:(1)提问时机、对象、次数、候答时间多少、方式。(2)有哪些话题。(3)与本堂课是否有关系。

(九)指导包括:(1)进行指导如何。(2)指导怎样。(3)怎样指导探究学习。

(十)机智包括:(1)机智怎样,有哪些调整。(2)如何处理情境中的突发事件(从移动、体态、沉默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维度:课程性质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五个方面。

(十一)目标包括(1)预设目标怎样实现,怎样体现规范性。(2)有没有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规范性。

(十二)内容包括(1)怎样处理教材(增删减换合并)(2)怎样体现思想、核心、技能。(3)容量是否适合。

(十三)实施包括(1)预设哪些方法。(2)怎样体现本学科特点(3)关注学生方法指导(4)创造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效果如何。

(十四)评价包括(1)检测目标的评价方式(2)如何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信息(3)如何利用获得的评价信息。

(十五)资源包括(1)预设哪些资源,怎样利用(资源、文本、实物)(2)生成哪些资源(3)哪些课外资源。(4)效果怎样。

第四维度:课堂文化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物质五个方面。

(十六)思考包括(1)怎样以问题鸡翅教学(2)如何对待思考中的错误。(3)思考的习惯(回答、作业、笔记、人数)(4)班级中有哪些支持学生思考。

(十七)民主包括(1)课堂话语、插话、措词、时间上怎样。(2)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3)师生关系怎样。(4)有哪些条目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

(十八)创新包括(1)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上是否有创新。(2)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3)课堂环境怎样体现(座次、分组,板报、功能区)。(4)有哪些条目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十九)关爱包括(1)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2)关注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3)时间、话语、措词、座位如何安排。

篇7:教师教学素养的四个维度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下面笔者以《小数的初步认识》2002版与2013版教材片段为例,初步探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文本解读能力――教学素养的前提

文本解读素养是教学素养的基础,决定着后续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小数的初步认识》而言,2002版与2013版的教材编写变化很大,教师应学会从教材编写变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最终为教学设计的完成奠定基础。

对于《小数的初步认识》而言,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0.1的形成,2013版教材和2002版教材均非常注重教学过程的体验性,用米制系统进行教学。但二者处理教材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2013版教材增加了线段图,以图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突破对0.1米的认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线段图,为学生用小数表示米和分米的关系提供直观支持。

许多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小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具体感知小数,因此,在教学中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2013版教材借助线段图,让学生在分数与小数之间打通思维通道,学生显然明白“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0.1米”。显然,在图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更直观、更有效。

二、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素养的关键

教学设计能力是在文本解读基础上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它是教师教学素养的核心。针对2013版教材,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准确地界定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学设计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在解读文本之后,初步解读出课时教学目标,为教学内容设计奠定基础。《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两位小数;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经历小数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交往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2013版教材教学片段而言,关键是让学生了解0.1米的形成,最终为抽象出0.1创设条件。因此,这里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0.1米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学内容设计

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基石在于教学设计能力,很多教师的课堂演绎能力不成问题,但是教学内容设计却非常一般,这其实是该教师教学素养一般的体现。高明的教师,其教学内容设计必有独到之处。对于2013版教学片段,有位教师是这样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设计(以课堂实录的形式):

师:你能在1米中找到1分米吗?

生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师:谁能再说说看?

生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分得的一份就是1分米。

师:像这样的1分米是从1米里面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那我们还可以说它是1米的十分之一。谁来说说1米的十分之一是怎么来的?

生3: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米的十分之一。

师:你讲得真棒!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一米。谁能说说十分之一米是怎么得到的?

生4:也就是1分米。

生5: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分得的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米。

师:数学上也可以把十分之一米写成0.1米。现在你能说说0.1米是怎么来的?

生6: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就分成了10小段,每一小段就是0.1米。

师:谁能说得更好一点?

生7: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就是0.1米。

师:刚才我们在1米里面找到了1分米、十分之一米、0.1米,谁能说说他们在得到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8: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

3.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教学素养的保障,图形结合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方法设计时,教师要学会结合图形促进核心问题的解决。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简单大方的课件,将学生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个教学问题在多媒体课件的铺垫下,实现“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1米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米”、“0.1米”依次呈现,对于教学重点的突破起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三、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素养的核心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素养的支撑点,教师教学素养的硬道理就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会思考、会回答”,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与润物无声的提示语,下面就以笔者在执教上述教学设计时的课堂教学表现来窥视教学素养:

教师先进行引入环节的教学:我们先从1分米=()米开始研究,一起请图来帮忙(课件出示图)。自然,这个图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你能在1米中找到1分米吗?这个问题直接、简明、扼要,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找出1分米后,教师让学生多次表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这就是教师教学中加强学生印象的素养!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原来我们学过还可用什么数来表示的呢?”学生经过回忆,得出:像这样的1分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那我们还可以说它是1米的十分之一。然后把“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这段话平移缩下来,在多媒体课件上变成“1米的十分之一”。显然,从1分米到“1米的十分之一”,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跨度,教师的教学素养体现在这里,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在这里预设请三个学生说“1米的十分之一”是怎么来的。

理解了“1米的十分之一”后,那么“十分之一米”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在这里设置了讲授式教学:“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一米”;又通过“谁能说说十分之一米是怎么得到的”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

接着教师设计了“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的环节,然后追问:“现在你能说说0.1米是怎么来的?”让学生在不断表述中加深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环节,那是不够的,教师设计了“刚才我们在1米里面找到了1分米、十分之一米、0.1米,谁能说说他们在得到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一问题,试图让学生得出“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这个本质规律来。

显然,教师的教学素养在于灵活、完全地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并加入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决断,显示了较好的课堂教学素养。

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素养的体现

教师教学素养的归宿在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不但要学会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更要学会反思教学,从而在反思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素养的提升。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乃至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素养不但体现在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片段进行反思,而且能形成案例论文参评或发表,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学素养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素养,需要教师通过文本解读来把握教学的要点,通过教学设计体现教学的意图,通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的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实现素养的提升,唯此,教学素养的提升就有了扎实有效的根基。

篇8:处理文本的四个维度

一篇课文的教学要分两至三课时, 各课时的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为此, 处理文本时, 首先要选与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密切关联的文本资源, 与本课时教学目标相距甚远的, 用起来不经济, 不必选, 至少不能选为主要教学资源;其次, 要根据各课时教学的不同要求, 统筹安排全文内容;再其次, 为突破重难点, 每节课应有一条具有统整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思路, 教师应选择与这条教学思路紧密联系的文本资源组织教学, 以达成教学目标。

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既是教学《大禹治水》第二课时的课时目标之一, 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此, 我将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即第二自然段) 作为精读处理, 并设法以第二自然段牵动其他自然段。又因为“千辛万苦”是第二自然段的中心词, 处理该自然段时, 我紧扣这一关键词,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 感悟大禹治水中吃的苦, 受的累, 让大禹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在学生平时吃苦受累的经验背景中熠熠生辉。这样, 以“千辛万苦”教活第二自然段, 带动全文, 学生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可见, 围绕课时目标, 选定关键的字、词、句、段, 并以此牵动全篇, 教活全文, 不仅节省时间, 而且重点突出, 思路清晰, 整体感强。

二、利用表达特点重组文本

每篇课文都有其表达特点, 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的表达特点, 对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组。为此,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根据表达特点与教学目标、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等关系, 从优化课程资源出发, 将文本进行整合、补白、增删、更换、改编等, 以充分发挥文本表达特点的教学价值。

学生要体悟到大禹“伟大英雄”的形象, 感悟到大禹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意志, 就应比较大禹治水前后老百姓生活的变化。作者为了叙述的方便, 按时间顺序分别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描写大禹治水前后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但从方便学生感悟出发, 应将大禹治水前老百姓无家可归的痛苦生活与制服洪水后的安定生活勾连起来, 整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比照参读, 形成治水前后老百姓生活情景的强烈反差, 让学生深切感受安定生活来之不易, 进而感悟大禹治水所作的贡献。此时, 对文中称大禹为“伟大英雄”的理解不需要过多的语言, 只需回读大禹治水的相关片段即可迎刃而解。

三、贴近学生实际呈现文本

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发展空间以及当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状态, 利用学生的“有所知”, 满足学生的“有所求”。小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主要凭借具象而非抽象, 感性而非理性, 为此, 教师在洞察、顺应学情的基础上, 还应尽可能地以插图、挂图、简笔画、实物、多媒体、板书等方式感性地呈现文本, 以调动学生感性经验, 引导学生在言与意的交融中品读文本, 内化文本。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 走遍了千山万水, 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 劈开了九座大山, 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这两句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 既有为什么要仔细察看水流和地形等治水知识难点, 又有“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吃尽”“走遍”“挖通”“劈开”等情景的理解难点。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自主阅读, 很难突破这些难点, 于是, 我用简笔画呈现这两句话所描绘的情景, 这样, 不仅有效地化解了难点, 而且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触动学生的心弦,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体悟大禹治水的决心、智慧和毅力, 让勇敢而又充满智慧的大禹形象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 丰富起来。

四、联系生活经验活化文本

阅读只有转化为生活的体验才能读出个性化的感悟。为此, 教师要善于引进生活事例, 创设生活情境, 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情感等积累, 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色彩走进文本, 自读自悟, 这样, 静止的、孤立的、僵化的文字才会变成动态的、鲜活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语言, 学生才会真正地与文本中一个个真实的生命相遇相知, 触摸他们的语言, 倾听他们的心声, 体验他们的思绪与情怀, 积极主动地建构甚至创造文本的意义。

篇9:理想教育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喜欢

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与生俱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英才的可能。教育就是要找到现实与未来的连接点,努力唤醒它,然后打造一个学生感到快乐、幸福、成功的区域。奥数没有错,但我认为一定要让孩子觉得喜欢才行。没错,是有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并不代表着每个人都如此。如果一定要让每个人都去尝试的话,大部分人可能会累死或冻死在路上。如果有孩子学了奥数后觉得很喜欢,那么说明他找到了那个连接点,就有可能有所作为。但如果这只是老师或家长的选择,孩子被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孩子很痛苦、很抓狂,连同父母和老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境,最理智的做法就是马上放弃,重新寻找。有人说:“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教育就要为学生一生的快乐和幸福打基础、作准备,而不是只为考试作准备。所以,要让学生多学习一些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的东西。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个有用吗?既没用,又有用。没有用是因为考试考不到。但学生会不会背一首诗,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喜欢不喜欢,如果喜欢,那么没有问题。如果不喜欢,没有兴趣,那么背出来了有什么意义?学习语文最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是学生喜欢读书,而且离开学校了还是一直喜欢下去。教育不能忘了孩子的感受。很多东西都是“无用之大用”,能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这才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二、家长认可

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可以转换成:家长希望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个标准和学校的标准不一定是相同的。有人开玩笑说,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最好参照丈母娘选女婿的标准,最实在、最实惠、最具体、最能抓住要害。丈母娘需要的是人品好、能力强、情商高,有发展前景,最终能创造美好未来的人。家长有时是很无助的,只能集体臣服在教育体制之下,因为在孩子的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的选择上没有余地,在学校教育理念的确立上只能被动接受。一个家庭又不可能以牺牲孩子未来的代价去对抗整个时代、整个现实。家长会很看重学校与外界的关系。社会越来越复杂和开放,熟人社会渐渐变成了陌生人社会,从“前喻社会”向“后喻社会”过渡。我们要看到这样的变化,研究这样的变化,因为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抵消学校教育。如何适应和调整是一个大课题。当今社会,学生至少有四个家长:第一个家长是我们自己,第二个家长是电视,第三个家长是网络和手机,第四个家长就是社会环境。这些家长有时会打架,学校、老师和家长沟通、联手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完全有可能变得前功尽弃。所以家长心目中的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课堂,更应该有所拓展和延伸,它是一种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立体而完善的大教育。

三、社会欢迎

一个学生,学校毕业不是最终的、真正的毕业,社会认可才是真正的毕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比如有人文精神、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责任感、有荣誉感、有事业心、有同情心、有自控能力等等。教育最终要向社会负责,要面向社会。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肯定不是完全听话的人,不是没有特点的人,不是没有主见的人。只要你表现好,我才不管你哪里毕业的。我们的学校、校长、老师要知道这一点,这就是理想的教育应该实现的目标。卢梭说:“世界上有一门学问最重要,但是这门学问最不完备,这门学问就是关于人的学问。”這是一个常识,可惜很多人可能没有理解。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只看现在这个点,不能只看到学生这个简单的角色,要看到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特点和需求,要学会把时间拉长了看问题,把空间放大了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办教育。

四、老师向往

我一直认为,如果老师不幸福,学生就一定不幸福,这样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老师的职业追求和生存状态一定要统一起来,如果出现“二律背反”会很痛苦。如果问一下老师们,你们喜欢现在的教育吗?你觉得现在的负担重吗?你快乐吗?幸福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目标和过程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那么,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幸福的、理想的教育。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有文化的人、有意思的人、有内涵、有魅力的人。我儿子喜欢几个老师,一说到这些老师就会很兴奋,就会眉飞色舞,我就很放心,觉得教育成功了一大半。因为好老师是最好的教材,好老师就是最美的天堂。老师的高度决定教育的高度,教育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学生的高度决定未来的高度。老师们有没有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行动会有不一样的意义和效果。比如读书、写作、做游戏、布置作业等等。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他们能感受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好老师能用自己的无言之教去影响学生,而且是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理想的环境之下,才可能有理想的教育。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有它不可以超越的社会历史环境。我们不能苛求教育,但我们可以戴着镣铐跳舞,或许这才是理性的选择。

篇10:辩证认识中国梦的四个维度

韩振峰

中国梦是一个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重要战略思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先后对中国梦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而且也从理论上深刻揭示和概括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根据总书记对中国梦所作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去辩证认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从具体内涵维度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对未来将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和境界的不懈追求。从当今中国来说,实现中国梦一是追求国家富强,二是追求民族振兴,三是追求人民幸福。中国人民对这三个层面“追求”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所谓国家富强,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财富充裕、力量强大。一般说来,国家富强一方面体现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强、科技实力强、国防实力强等物质文明方面的“富强”,另一方面又体现为国民素质高、民族凝聚力强、文化创新力强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富强”。国家富强是中国梦所寓含的第一个崇高追求。民族振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要求。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通过全民族的不懈抗争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民族振兴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过程。我们今天强调实现民族振兴,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和远大追求。人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崇高价值追求。我们党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这本身就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

中国梦所体现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大追求不是彼此分割而是有机统一的。正像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同样,没有人民的富裕幸福,也根本谈不上国家富强,更谈不上民族的振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反过来说也是同样道理。习近平同志把国家、民族、个人三者用“中国梦”这个共同的纽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防止了个别人把中国梦仅仅理解为“国家梦”、“民族梦”而与“个人梦”对立起来的误区,同时也防止了个别人把中国梦单纯理解为“个人梦”而与“国家梦”、“民族梦”对立起来的极端倾向。

二、从历史方位角度看:中国梦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不是固定时,而是运动时、发展时。这就是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历史—现实—未来,是中国梦与时俱进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关节点。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梦经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遭受空前屈辱和磨难的洗礼,经历了无数志士仁人肝脑涂地和不屈抗争的艰难历程,经历了无数次中国向何处去的上下求索,最后终于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主题,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拼搏、不懈追求的共同目标。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梦代表了当代中华儿女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美好期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梦代表了中华儿女对中国未来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的美好期盼。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探索和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无比光明美好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十三亿中华儿女正热切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热切期盼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热切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所有这些都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也不再是不着边际的天方夜谭,而是已经被实践所反复证明并将进一步被实践所验证的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科学论断。

三、从目标指向维度看:中国梦是三个“一定能实现”目标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所体现的发展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级递进、逐层提升的过程。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谈到中国梦的发展目标时所指出的:“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三个“一定能实现”全面揭示了中国梦所指向的三大战略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在继承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所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发展目标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我们这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梦所要求实现的第一个战略目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后,中国梦强调到21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梦要求实现的第二步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与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是完全统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当然,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后,并不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因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更长久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一点就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同志在强调了前两个“一定能实现”之后又强调了第三个“一定能实现”,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四、从本质属性维度看:中国梦是三个“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人民性,也就是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十三亿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构成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没有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共同享有,中国梦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

中国梦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每个中国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过程,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每个人提供各种机遇和机会的过程。习近平同志说得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同享有”的有机统一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梦的人民本位这一本质属性。首先,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每个中国人在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正是这种平等关系,为每个中国人在共同创造财富的基础上实现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和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提供了制度保证。

其次,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每个人不仅要享有人生出彩机会,而且还要享有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变成现实的权利。当然,要完成这种转变一要靠良好的社会制度作保障,二要靠个人的勤奋努力为前提。只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靠着诚实劳动和踏实肯干,才能够真正实现梦想成真。

再次,全体中国人民还必须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每一个中国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和崇高追求,就必须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做到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中国梦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梦以其鲜明的主题和丰富内涵,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当前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努力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

上一篇:高中班长申请书范文下一篇:研讨课《乌鸦喝水》获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