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2024-05-14

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精选7篇)

篇1: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学院:理化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1201 姓名:李先锋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014年7月29日 调查地点:都昌县境内

调查方式:实地抽样调查;询问有关政府人员 调查目的:了解新农村建设在都昌县的情况 指导老师:张尚宇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我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又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关键词:新农村、目标、环境

一、新农村在都昌县的必要性

都昌县位于赣北大地九江境内,地处鄱湖之滨,人文鼎盛,从而造就了人口众多的都昌县,人口众多同样导致村庄棋星罗布与都昌县境内。在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关于新农村的话题提至议事日程上,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对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都昌县新农村建设规划是统筹本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保护和节约土地,促进农村可持续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实地调查得知早在2007年全县258个试点村调研抽样统计显示:总体而言,全县绝大多数部分村庄布局散乱,村庄环境较差,多数村庄内没有公共活动的场地。另外,全县30%的村庄没有医疗场所;90.5%自然村尚未安装自来水;75.8%的农民需要解决燃料问题;34.8%农民住房需要改善;73,8%的农民没有自用的卫生厕所;70.9%村庄内未能道路硬化;50.8%的村庄内道路过窄而急需拓宽;30.8%的村民房屋未满足防火间距而存在安全隐患。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都昌县农村在建设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新农村建设在都昌是非常有必要。

同样由于存在许多问题,但问题重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村庄建设没有进行严格规划,环境较差,布局散乱。在农村,农民建房主要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选址,只需取得村庄领导或者土地所有者的同意,然后办理土地使用证许可等相关手续就可建房,甚至有许多村庄根本不用办土地使用证就可以建房子。农民建房子主要考虑的是方便二字,而不去考虑一旦把房子建起来是不是对周边的邻居以及村庄的其他人乃至整个村庄产生影响。所以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房子建在耕地上,孤零零的一栋房子,或者很多房子都聚集在一起,杂乱无章的进行建设房屋的朝向不同,房屋的间距也不符合日照及防火规范要求,有的建筑的建筑材料及风格也差别很大,另外有些农村的附属用房,如厕所及牲畜栏也是随处建设。这些无章的建设都大大影响村庄的总体布局,也改变了原有村庄的机体,使得村庄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1.2 村庄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

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村庄内没有必要的医疗设施,村庄居民看病还得跑到邻村或集镇或县城去。另外村庄内其他相关的服务设施,特别是公共活动的中心及场地的严重缺乏,村民的业余生活几乎没有。村庄内的市政设施更是严重缺乏,喝水依然是取用地下水自家挖井,还未有一套为村民饮水提供方便的给水系统;排水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一般采取明沟或直排的方式,最终排入水体,这对农村的环境还有水体都是一种污染;农村中的厕所作为附属用房进行随意布置,垃圾随意堆放,严重污染土壤并影响到环境的质量问题,以至于该问题不得不及早解决。

1.3 村庄内道路路况很差,基本都是土路或石子路

村庄内道路是解决村民的内部交通的需求,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庄上买车的人及进出的人越来越多,如今的道路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土路及石子路可供平时行走,但是行车起来不方便。村庄内的道路太窄,有很多的道路都未经过硬化,另外许多道路面宽只有一米多,根本不能行走。

二、新农村在都昌的现状

2.1 规划方面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布局,树立片区发展的规划理念,按照产业发展合理划分区域功能,同时制定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全县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各乡镇、街道办编制完成镇、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规划村民居住、供水、排水、道路、通讯、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另外,为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区、乡镇、村都建立示范样板,对示范村注意人、财物的适当倾斜,更主要是要认真帮助规划,即使指导实施,协调各类矛盾,建立各种机制。示范村要在村庄方面作为农村全面小康的表率。

2.2 建设方面

自新农村建设规划出台后,都昌县挑选样板村庄以及分布在城镇郊区和集体经济较雄厚的村庄,采取集体出资或村民自愿筹资,统一购买旧房拆除的方式集中宅基地,统一投入基础设施,安排地基,统一建设。对于挑选出来的样板村庄要给予政府补贴,统一规划,慢慢改变村民居住条件。对于经旧村改造整治后的富余土地,必须在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收益,确立农村土地收益归农民以及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下,进行土地资源整合。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村庄规划生活。生产区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统一,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合理确定优势产业区、特色产业区的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规划一经确立,必须严格执行,调整与修订规划必须按程序报经批准。

2.3 具体表现

在新农村建设几年之内通往县城的道路变得平整且也有了直达公交车,农民不再为进趟县城犯难,同时每一个村的主要道路也铺成了真正的水泥路,村民不再为进出村庄家门而忧心忡忡。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每一个村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链我村一村民通过种植西瓜草莓吸引过往车辆采购,同时个体经营、养殖和大棚蔬菜也成为了村民的支柱产业,村里也通过种植蔬菜逐渐富裕起来,每年夏天时节,大的收购商就会在村道的旁边对农民刚从地里摘下的蔬菜进行收购,长期以来该村农民与许多收购商都建立了很深的关系,这种关系都是以信誉为基础的。我村也通过近几年政府政策的引导,花木销售的道路越来越宽,有的成立了专门的绿化公司承包大的绿化工程,在花木的销售中徐庄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的情况下,村民不忘环境建设和丰富自己的文化活动,每一个村每天都有人员对村内主干道进行卫生的打扫,路旁也都放有很大的 垃圾箱,同时村民也在路旁空地种上了花木来美化环境,我村每一个小队还拥有自己的舞台,每年春节前后都会举行一些比赛。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村的村民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新农村合村并镇模式的建设下,房子拆迁补偿是否会具体到位,如何会让这些补偿款真正的做到公正透明而不会使自己的补偿被层层苛扣以及拆迁后村民的安置是否妥当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终极目标,同时兼顾全面发展,特别是进行产业布局、村庄布局规划,实行村庄功能分区,是一个新的规划理念,适应了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对农村规划建设很有现实意义。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在规划与管理方面下功夫,要从完善制度和程序着手,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我坚信,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的发展战略,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篇2: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问题

一、主题简介

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

二、活动日程

7月25日

参观孙家村农田

7月26日

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7月27日

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7月28日

至大冈镇财政所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家乡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大,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2、调查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亲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大的祖国。假期来了,我们何不利用暑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因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和一些家乡的同学组队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的暑期实践因地制宜,深入农村去了解新农村建设。

3、调查对象

(1)7月25日参观孙家村农田

盐都区位于苏北黄海之滨,境内气候环境独特,为海洋性湿润气候,江苏“冷窝”,江淮气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九、十月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水土资源丰富,成陆较晚,为黄淮海相沉积平原,盐渍型水稻土,速效钾含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尤宜水稻种植。

很高兴来到大冈镇孙家村,充分感受到这里安定和谐的氛围。正值七月,田里水稻绿油油一片,长势尤为喜人。夏日里难得的舒爽天气,乡间清新的气息,给我们带来舒畅的心情。在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小村庄里,处处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规整清洁的水泥道路贯穿村庄,路边紫薇花烂漫地开着,远方的树林间的微风带来丝丝清凉。

与该村书记及村主任的一番亲切朴实的谈话,让我们为该村近年来在行政体制和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敬佩和高兴。

此行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可以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状况的改善,教育医疗住房条件的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这一切的一切,给我们展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的新形象,真的感觉不虚此行。

(2)7月26日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xx市盐都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先资金投入,1至4月份,全区累计吸纳和投资6500万元,建设生态农业园项目5个,区、镇两级累计投入1600万元,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园区内路桥、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引生态农业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江苏禾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项目在郭猛农业示范园区成功签约。

该项目投资4000万元,租地400亩,征地7亩,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建成集名贵苗木、绿色果蔬、畜禽水产及餐饮娱乐、健身休闲、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种养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千万元以上、利税超百万元,可为地方农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3)7月27日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一般鸡与鸡蛋都是采用米糠等一些饲料饲养这家公司引进外来技术以其独特的配方饲喂的地方草鸡,加上人工喂养的昆虫,其鸡肉肉质细嫩爽脆有弹性,汤质浓郁,鸡蛋蛋清粘稠,蛋黄饱满有弹性,口感清香,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已取得自己的品牌优势。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养蝇房,还没进去就被一阵扑鼻的臭味所吓住了,捂住鼻子进去之后,就看到成千上万的苍蝇被养在一个个的纱盒子里面,康总对我们说:“这些苍蝇就是鸡的饲料来源之一,也是他们的饲养场有别于其他饲养场的特色。”可是大家就又有疑惑了,要说苍蝇是昆虫给鸡吃固然能加蛋白含量,但是苍蝇是有翅膀的是会飞的,那鸡怎么吃的呢?康总又再一次解决了我们的疑惑,他说:“鸡吃的实是这些苍蝇的幼虫”。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蝇蛆)。

(4)7月28日至大冈镇财政所“家电下乡”让大冈农民生活更精彩

在大冈镇文昌家电商城里,家电以旧换新的海报前,挤满了来自该镇各村居的农民,邻近兴化市安丰镇也有部分农民前来选购家电,他们细致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电器,不时地合计着价格。据统计,“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大冈镇累积销售指定商品2000余件,已发放补偿资金达20余万元。

从大冈镇财政所负责人了解到,该镇经过深入的调研后,制定了“家电下乡”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将涉及优惠政策、补贴标准、申报程序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家电下乡“家喻户晓”。财政部门会同工商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销售网点备案工作,认真执行中标价格,保障产品质量,强化售后服务。全力做好补贴资金的审核与兑付工作,提高补贴办理效率,补贴资金以“一折通”方式直发给购买农户,确保及时、全额发放到农民购买者手中。随着“家电下乡”的不断深入,指定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产品限购台数的增加,最高限价的调整,富裕起来的农民可选购的商品也越来越多,大冈农民的生活将越来越精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亲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大的祖国。

4、调查方法或工具

实地观察、采访有关人员、上网查询资料

5、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农村的日新月异让我有了很大的触动。虽然我也生在农村,但是近一年的时间,家乡的变化确实很大。

相关政策不适合本村发展

比如我们在孙家村调查时,他们的党支部书记坦言有时国家的政策和规定并不是很适合自己村组织的现状,需要自己回来研究进行一些补充。

在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中,如何做好宣传工作,如何与百姓沟通。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们看到的生态养殖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而有些地方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6、解决方法: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2)加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为生产铺平道路,科学生产发展生态经济

(3)加强头筹操作:协调各部门工作上下齐心

四、结语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了解到,新农村建设时是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在某个小的方面修修补补、小打小闹。

家乡今年的成绩来源于管理优化、实事求是落实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改进农业技术。

篇3: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1 都昌县村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据都昌县规划建设局对2007年全县258个试点村调研抽样统计显示:总体而言,全县绝大部分村庄布局散乱,村庄环境较差,多数村庄内没有公共活动的场地。另外,全县30%的村庄没有医疗诊所;90.5%自然村尚未安装自来水;75.8%的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34.8%农民住房需要改善;73.8%农民没有卫生厕所;70.9%村庄内道路没有硬化;50.8%的村内道路过窄而急需拓宽;30.8%的村民房屋未满足防火间距而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都昌县农村在建设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村庄建设没有进行规划,环境较差,布局散乱

在农村,农民建房主要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选址,只要取得村庄领导或者土地所有者的同意,然后办理土地使用许可等相关手续就可建房,甚至有许多村庄根本不用办土地使用证就可建房。农民建房主要考虑的是方便二字,而不去考虑一旦把房子建起来是不是会对周边的邻居以及村庄的其他人乃至整个的村庄产生影响。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房子建在耕地上,孤零零的一幢房子,或者很多的新房子都聚集在一起,杂乱无章地进行建设,房屋的朝向不同,房屋的间距也不符合日照及防火规范的要求,有的建筑的建筑材料及风格也差别很大,另外有些农村的附属用房,如厕所及牲畜栏也是随处建设。这些无章的建设都大大影响村庄的总体布局,也改变了原有村庄的肌理,使村庄的建设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1.2 村庄内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

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村庄内没有医疗设施,村庄居民看病还得跑到邻村或集镇或县城去。另外,村庄内其他相关的服务设施,特别是公共活动的中心及场地严重缺乏,村民的业余生活几乎没有。村庄内的市政设施更是贫乏,喝水仍是取用地下水自家挖井,还未有一套为村民饮水提供方便的给水系统;排水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一般采取明沟或直排的方式,最终排入水体,这对农村的环境还有水体都是一种污染;农村中的厕所作为附属用房进行随意布置,也影响到了村庄的环境卫生;村庄内没有集中对垃圾进行收集整理,垃圾随意地堆放,严重污染了土壤并影响到了环境的质量。

1.3 村庄内道路路况很差,基本都是土路及石子路

村庄内道路是解决村民的内部交通的需求,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庄上买车的人及进出的人越来越多,如今的道路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土路及石子路可供平时行走,但行车起来不方便。村庄内的道路太窄,有很多的道路都未经过硬化,另外许多道路路面宽度只有1米多,根本不能行车。

1.4 村庄在消防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

据调查,30.8%的村民房屋未满足防火间距而存在安全隐患,这是村庄存在的一大危胁。在农村建房,村民根本不注意到与周边房屋之间的距离,有的两幢建筑相邻而建,没有间距,前后房屋之间也没有满足日照的间距。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左邻右舍都得受到火灾的侵袭,再加上村庄内的道路较窄,即使报警,消防车到了也进不到火灾现场,不能灭火,这就会给村民带来更大的损失。

2 都昌县村庄建设规划过程中的困境

2.1 规划方面

新农村建设只有在各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才能更具科学性。至2006年底,都昌县下辖的24个乡镇,只有4个乡镇近期编制了乡镇总体规划,严重束缚了村庄建设规划的科学进程。

都昌县2007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共259个,100户以上的村庄23个,不足10%,80户以下的村庄所占比例近80%,其中包括12个20户以下的村庄,2007年试点村平均每村为57户,可见新农村建设规划所针对的村庄规模偏小。本应成为迁村并点范畴的20户以下的村庄也被纳入新农村建设。大村庄建设难度较大,所以出现了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倾向,专挑小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新农村建设应立足大村庄建设,不断壮大中等村庄发展,严格控制20户以下的小村庄建设,并努力实现迁村并点工作。

都昌县2007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共259个,规划测量工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完成,虽然在社会各界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前提下,依然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根据省新农村办要求,小村庄规划成果为“三图一书”,较大村庄规划成果为“五图一书”,这对于指导新农村建设还远远不够。

产业规划严重滞后,大多数乡镇都没有结合实际进行认真讨论,拿不出一份像样的产业发展规划文本,有的试点村直到2007年九江市第三次督查时,还只能在会议记录上看到一两句含糊不清的关于产业发展的话语。

2.2 群众参与方面

新农村建设群众是主体,但现实状况是都昌县80万人,有30万人在外打工,特别是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留守家里的几乎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本应作为建设主体的青壮年群体的缺位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一个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规划编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规划工作者与村庄居民意见的交换,但受思想意识的束缚,这种交流与互动不被当地居民所重视,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

2.3 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管理方面

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虽然都昌县新农村建设目前已有40余家民营企业与有关试点村结成帮建对子,但这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还只是杯水车薪。

都昌县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每个试点村政府投入与村民自筹比例为4:6,政府投入10万元,村民自筹15万元,许多并不富裕的试点村村民视新农村建设为负担和包袱。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规划建设的“软肋”,仅靠村集体和农民自身财力很难建设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更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来指导。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要求各级政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在编制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后,更要注重规划的管理和实施,要使规划能切实指导村庄的建设。

3 都昌县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都昌县现有村庄3600多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五里不同音、三里不同俗”是对都昌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村庄整治及建设规划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和完善。

3.1 切实做好村庄建设规划,改善村容村貌

目前,都昌县绝大部分的村庄环境较差,布局散乱,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好村庄建设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使村庄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针对目前都昌县村庄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庄建设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普遍建设型,主要通过实施村庄整治,进一步完善设施,优化村庄布局,逐步拆除危房、破旧房,优化村庄环境。二是古村落整治型,对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人故里等,在规划中切实加以保护,以狮山乡李贺村、苏山乡鹤舍村为代表。三是现代集镇型,随着集镇的规模的不断壮大,临近镇区的一些村落成为集镇的组成部分,宜利用镇区较完备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集镇经济发展的一大有机组成部分,以周溪镇虬门村为代表。四是生态保护型,加强生态保护,恢复和强化生态功能,以鸣山乡下程家、多宝乡帅家山村为代表。五是移民建镇型,包括国家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所建村庄,建筑质量普遍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多为来自不同的村落,具有不同的血缘关系,宜向社区构建方向发展,以汪墩乡排门中心村为代表。

3.2 完善村庄内部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

为了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村庄的统一用水问题,村庄采用水塔集中供水,铺设有比较完善的供水系统;在排水方面,为了使村庄内的污水能够不随意排放,通过采用排水管道进行排水,最终的污水流入到污水处理池中,经简单处理后再排放;为了保持村庄内部的环境,在村庄内修建公共厕所;另外,为了解决垃圾的乱堆乱倒问题,在村庄内每隔一段距离都有垃圾收集点,最终的垃圾将有专人负责送到垃圾中转点;农村的猪栏、牛栏等选择在不干扰居住生活的村庄边角地段并设有集中喂养的牲畜栏;加强村庄内的道路建设,硬化并拓宽路面,使车辆在村庄内能够回车。

3.3 实现真正的群众参与

群众参与规划,对于规划的实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群众是村庄的主体,村庄建设的好坏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休戚相关。在对规划提出意见时,虽然青壮年外出打工,但是在家的老人及妇女要勇于提出自己的建议,真正参与到本村庄的建设规划中来。而且对村庄建设及规划有益的建议,规划人员应予以采纳。

3.4 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现行有关新农村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很难维护当前新农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国家及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使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做到有法可依。都昌县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各乡镇,有的有专门指导村庄规划建设的村镇规划办,但绝大部分乡镇还没有相应的机构来专门负责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当新农村建设规划一旦通过县规划建设局的审定,新农村建设就应严格按照规划执行,这样才能保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4 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包含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的居住环境。另外,村庄规划建设特别要尊重民意,听取群众的意见。规划一旦确立,就要坚持按规划进行建设,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够真正得到实施。

参考文献

[1]姜作培.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的原则[J].理论探索,2006,(3).

[2]张俊乾.村庄规划事关农村发展的长远之计[J].城镇规划,2006,(8).

[3]叶齐茂.用村庄建设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8).

篇4: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1.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发挥了较好的支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设立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规模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2006~2010年5年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突出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概括省级专项资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带动了各级财政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 据统计,5年间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46亿元,县(市、区)投入专项资金10.77亿元,乡镇投入4.09亿元,加上省级投入,各级专项投入总计达到25.3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35.5%,市(州)级财政投入占5.8%,县级财政投入占42.5%,乡级财政投入占16.2%。

1.2有效捆绑了各类资金项目和集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专项资金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在省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下,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农村泥草房、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商贸网点、市场流通、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在整合项目的基础上,在全省进一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机制,有效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力量,创新建立了村企共建、军民共建、部门帮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方式。同时,积极发挥了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5年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227.06亿元,其中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43亿元,占20.4%;各级各部门单位帮扶投入14.74亿元,占6.5%;发动社会能人和有关团体、企业捐助投入3.9亿元,占1.7%;乡村集体投入51.55亿元,占22.7%;农民自主投入94.12億元,占41.5%。省级专项资金辐射带动效应达到1∶25.23,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3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村屯改造 5年时间,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了试点阶段“百镇千村”和深入实施阶段1000个示范村建设,支持农村道路、饮水、桥涵、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1538个,支持农村文化广场、村部、卫生所、有线电视等社会事业项目609个,支持农村院墙、边沟、垃圾处理等环境改造项目437个,支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24个,支持改造农村泥草房50110户。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1.4强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化 全省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和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5年时间,利用省级专项资金累计投入规划编制经费2220万元,地方配套3280万元。开展并完成了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的自然概况、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数据普查,支持完成了28个县(市、区)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和1361个试点(推进、示范)村、51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促进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1.5支持启动了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能力和工作信心 5年时间,在省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地厅级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了全省60个县(市、区)县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到中央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对全省624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从2009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进行系统培训,实施3年已完成培训任务6000名。还支持组织3期90人的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5期200人到长三角、珠三角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新农村建设思路。

2.当前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使用面临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省级设立的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尽管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已经出现了总体规模少、支持力度弱化、拉动带动作用下降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

2.1建设成本快速攀升,极大地削弱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调查中发现,农村各项建设上已经出现3个大幅度上涨:一是建筑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现行农村建筑材料价格与2007年比较,水泥售价480元/吨,涨幅90%;红砖0.4元/块,涨幅130%;钢材3600元/吨,涨幅34%;木材2300元/立方米,涨幅187.5%;河沙70元/立方米,涨幅100%。地砖、油漆、房瓦、玻璃等价格均有大幅上涨,总体上农村建筑材料价格上涨1倍左右。二是人工费和机械租用费大幅度上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农村力工雇工费由2007年的60元/人·天,上涨到目前的100元/人·天,涨幅67%;木瓦工雇工费由2007年的100元/人·天,上涨到目前的200元/人·天,涨幅100%。无论是力工还是木瓦工,雇佣单位中午还要负责1顿午餐。钩机租用费用由2007年1000元/台.班,涨到目前的2000元/台·班,涨幅100%;推土机租用费用由2007年800元/台·班,涨到现在的2000元/台·班,涨幅150%。三是工程造价大幅度上涨。农安县开安镇柳树洼村修建4.5米宽水泥路工程造价由2007年35万元/公里,涨到目前52万元/公里,涨幅49%;修建砖道工程造价由2007年11万元/公里,涨到目前21万元/公里,涨幅91%;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修围墙由2007年250元/米,涨到目前480元/米,涨幅92%;修边沟由2007年65元/米,涨到目前120元/米,涨幅85%。由于原材料价格、人工机械费用、工程造价成本大幅度上涨,目前全省设立的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只能起到2007年的1亿元资金的支持作用,支持作用削减50%。

2.2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数量增多,单位专项资金支持额度明显减少 2007年省级新农村建设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50个试点镇、200个试点村,平均每村每年支持规模50万元。2010年全省启动1000个示范村,平均每村每年支持规模20万元,资金额度下降60%。村干部普遍反映:省里给的资金少,每年建设一个项目都不够用,希望省里能像2007年那样多给一些专项资金支持。

2.3示范村建设内容增多、标准提高、投入增大,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拉动带动效应逐步减弱 2010年全省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制定了建设指导标准,对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整治、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基层组织7个方面37个重要建设内容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新农村建设已由过去路、水、电、气、房等基础建设转到全面发展、基础完善、功能配套、服务提高上来,一般1个2000左右人口的中等村,新农村建设由过去投资500万~10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500万元以上,有的建设投资更多。调查中了解到: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前几年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房屋改造投入达1200万元,今后尚有道路、打井、排水沟、围墙、休闲广场、蔬菜大棚等项目建设投入1500万元需要筹措;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913万元,今后还要建蔬菜大棚900栋和15栋楼的农民新村,尚需大量资金投入;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现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万元,尚有12公里边沟、12公里围墙、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资金投入1200万元需要筹措;今年,长春市绿园区增加垃圾处理一项就投入了2000多万元,为24个行政村购置10台钩车、200辆手推车,修建11个垃圾中转站,安放22个移动垃圾箱,实现了垃圾户集、村转运、区统一处理。由于示范村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所需建设资金也不断增大,因此,省里每年投给村里20万元的专项资金,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拉动带动效应明显减弱。

2.4加快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势在必行,资金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瓶颈 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参观了东丰县横道河子镇合力村秸秆气化站,大家一致认为大型秸秆气化站具有投资合理、使用方便、清洁环保、易于推广的特点,“一家点火、百家做饭”,是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的主要模式,也是实现农村环境整洁的关键。会后,各地纷纷要求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2010年和2011年省里拿出一部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建设了26个大型秸秆气化站,一方面由于建设点少,无法满足示范村纷纷建设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成本增加,建一个可带动300户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由原来投入120万元增加到180万元,资金筹措的难度增大。全省9306个行政村每年都在建设1000个示范村,如果没有专项资金用于大型秸稈气化站建设,就很难加快推广这一清洁能源生产模式,农村环境整治也无法实现突破。

3.关于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的建议

虽然2007年以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保持在2亿元,但鉴于目前建筑原材料涨价、人工费机械费增加、工程成本大幅提高,加之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建设内容丰富、标准提高,全省亟待大规模推广大型秸秆气化站这一清洁能源等实际情况,就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3.1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文件精神,主要是:“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专项资金制度。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专项资金”。建议省政府成立由省农业、财政部门组成的专门督查组,对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设立情况、投入使用情况、发挥效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吉发〔2009〕29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确保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有投入、有规模、有带动作用。

3.2逐年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 建议2012年省政府在保持原有2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再增加6000万元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重点扶持50个示范村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每个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扶持12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6亿元。2013年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再增加2000万元,总量达到800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8亿元。2014年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再增加2000万元,总量达到1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3亿元。

篇5: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七星关区千溪乡农村建设情况

临床医学系 [4]班葛亚琴 1201013019

3我的家乡是农村,今年寒假回家,对家乡的新农村进行一次调查。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真的很多,以前破旧的房屋、泥泞的道路、混乱的村貌、闲散的亲人已经在短短的几年中一扫而光,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栋栋新

房、宽阔的柏油路、整洁的村庄和忙碌的弄人们,社会主义给家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家乡现状

我们村位于毕节市千溪乡的一个小村落,因此是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村庄,从前村民们种植玉米、土豆、大豆等作物,每年收割的农作物有许多,但由于交通不发达,农作物很难运出去,村民的贫穷情况一直持续下去。但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使村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村容村貌

这些年村容村貌的变化是最大、最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修建、房屋的更新和村容的整治几个方面。

国家出资修了通过村里与各个村子连接的水泥路、柏油路,村民外出打工再也不怕回家时走的全是泥泞路,再也不怕一下雨就出不了门。

房屋的更新:看一个村子的贫富关键看房屋。初步统计这两年全村翻盖新房24座,整个村子的房屋全是砖泥修筑,旧的瓦房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逐渐减少。

2、经济情况

我们村的经济情况在整个乡里属中下游水平,在正常年景村民人均收入在3500——4500元之间。较三年前人均收入提高1000元。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通过和几个亲戚谈话:我大伯说他希望子女外出务工,即使

是打工,他也希望他们出去;其他的村民也亦是如此,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家帮助发展农业,他们说那样只会越来越穷。虽然在农村的发展国家很重视,取消农业和 增加粮食补贴等政策让农民得到越来越多的优惠,但也不想让孩子承担父业在家务农,近几年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孩子外出读书和打工。整个村子的贫富差距不大,全村只有几户是低保户,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和国家补助。

这次回家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最贫穷的几户都已盖上新平房。前几年,这几户人家虽然贫穷,但是他们却很懒惰,每天活得优哉游哉的,从不为生活发愁,但近两年,在政府补助下,与村民们带动下,纷纷外出打工,并且在政府的补助下,盖上新房子,过上幸福生活。

3、教育和医疗情况

教育和医疗问题是贴近农民的问题,也是乡亲们最关注的问题。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现在小孩都能上学了,从2005年彻底免除学费。这为贫穷家庭带来极大的帮助。关于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全村人几乎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从此,村民们看病再也不愁这不愁那了。

二、家乡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对家乡情况的了解,虽然家乡变富了,变漂亮了,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也变好了,但是乡亲们文化知识的欠缺、对环境任意破坏、对新事物认识的不 敏感,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仍严重束缚农村前进的步伐。作为在农村长大的我仍对农村的发展担忧,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家乡人民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几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很容易满足现状,通过与他们谈话,他们安于现状。就像我一个叔叔,他出门打工四五年,挣了钱回来盖了一大栋房子,还余下许多钱,我问他还要不要出门去,他说不去了,也不想种地,对于他的情况我真的很担忧,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挑战。如果每个人都像他这样,那国家怎么能富强。

2、教育负担依然繁重

对于儿童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了农村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当他们一旦上高中、大学,家长们就又发愁了,对于高额的书学费,生活费,家长们负担确实很重。

3、农村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

村长虽然通过全体乡亲们选举出来的,他们不是村官而是致富带头人,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再加上在农村土生土长,受农村传统观念影响,他们的能力限制着他们,又限制农村的发展。

4、农业发展缺乏科学技术指导

家乡的农业发展还是“靠天吃饭”,虽然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种植经验,但一旦遇到天灾,他们就无计可施,就如同刚过去的一年,国家发放新品种洋芋,村民们由于技术不够,再加上天气不好,去年的洋芋减半。

三、为家乡建设提几点建议

解放思想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一是要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充分利用先阶段的先

进设备,传播健康、文明的先进文化,从而激发人们努力进取,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带动农民尊重科学,努力学习知识,不断开拓进取。二是在农村安插有农业知识的大学生或专家,指导他们合理运用科学知识,在田地里实践操作;并且向他们宣传科学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摈弃不好的传统观念,学会利用科学。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办法就是从小孩抓起。在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国家应投入补贴孩子教育的附加费用,杜绝适龄儿童退学。给贫困家庭儿童免费上学和补助,让他们都能上学,让他们在关爱下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3、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

我希望市、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以后要加强向农民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做到定期深入农村搞宣传,或者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案例讲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农民了解合作医疗。

4、加强农村村容村建设注重环境保护

在农村首先必抓的就是公路,路的好坏决定一个村庄的发展。并且大力发展养殖靠种植谷物很难致富,而帮助致富的就是养殖利用科学技术带动农民向养殖方向发展。在农村限制农民乱砍乱伐,多植树造林,多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葛亚琴

篇6: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新农村建设关于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09-11-16 09:45:19

翟居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建设新农村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何调动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晋城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新农村蕴涵着金融业发展的巨大商机

从我市一年多来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不仅证明了“三农”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为晋城市金融业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一)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启动,为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介入基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市初步创出了现代文明、城镇带动、工矿支撑、生态家园、旅游拉动、移民搬迁、凝心聚力七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项目相继启动,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基础得到巩固。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国家粮食直补及综合补贴政策的激励下,随着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2006年,粮食生产在播种面积较历史最高年(1998年)减少约20万亩的情况下,总产突破17亿大关,达到17.06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单产突破250公斤大关达280.6公斤。总产及单产分别较1985年增长96.32%和88.5%,年平均递增3.3%和3.1%。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我市目前共有各省各类龙头企业1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级35家,全市目前共建农村专业协会、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9个,覆盖农民3万户。同时还推出了21个“十一五”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投资额共计1.82亿元。

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也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目前,全市2270个行政村,通公路的2251个,通电的2268个,通电话的2256个,安装有线电视的村2095个,通达率分别达到99.16%、99.91%、99.38%和99.29%;饮用水通过净化处理的村有516个,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村826个,养殖区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村65个,有沼气池的村480个,分别占到行政村总数的22.73%、36.39%、2.86%和21.15%。

上述发展不仅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招商引资和农村经济的腾飞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金融业支持“三农”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二)农民人均收入出现持续增长,为金融业推出面向农村和农民个人金融产品提供了

良好的市场基础。

到2006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939元,比上年增长9.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59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2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达3874元,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为44.1%。

由此得出,当前我市农村广大农民正在经历着由“温饱型”小康向“宽裕型”、“富裕型”小康的重大转变,这也是金融业开辟农村市场的良好时机。金融业不仅可以为转型期的农民提供个人理财、结算工具,同时,随着我市农业产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逐步到位,金融保险行业也可以借此大力开拓“三农”保险,提高面向农民的保险保障能力。

(三)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加大,为金融业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信贷投资导向和代理业务市场。

2005-2007年全市共安排各级各类财政资金30.6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支持农业生产资金10.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3亿元,用于社会事业资金13.9亿元。财政投资既帮助金融业进一步确定了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政策投资导向,也为金融业拓展代理政府投资农村经济项目创造了条件。

二、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近几年,我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农村金融服务的状况看却并不乐观。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等问题仍是困扰新农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表现:一是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占有率低。虽然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占全市机构网点总量的70.43%,但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机构网点数只有1.94个,而城市则达到了2.96个。二是金融服务资源难以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区。虽然平均每个县(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达到54个、每个乡镇(办事处)的银行业网点平均2.94个,但乡镇银行网点资产管理规模偏小、大部分的金融资源仍主要集中在市区金融机构。三是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分布在非县城所在地乡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机构,部分县区仅有1-2家国有银行机构,当地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四是人均贷款水平差距极大。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人均贷款额在5500元左右,而城市的人均贷款额已高达4万元。五是农户贷款难、新农村建设“等米下炊”和各银行金融机构放农业贷款难、“有米难炊”的两难困境。我市金融机构普遍缺乏足够的服务“三农”的原始信息的积累,也缺乏放贷必须的担保物,加上服务对象较为分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放贷的交易成本,最终导致很多大银行退出农村市场。

一面是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平衡,另一面,从我市金融机构尤其是各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看,也普遍存在着以下隐忧:目前建、中、工行已成功实现上市,农行的改制上市也正在进程中。上市在给国有银行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为银行经营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带来直接的经营服务压力。对股东银行要保证相当的股东投资回报,银行业绩的增长、盈利能力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扩大、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头戏。而对已有目标市场的占领方面,几大银行已是用劲浑身解数,市场蛋糕的总量虽然随着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在逐步加大,但同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相比,银行业绩的进一步提升则遭到了明显的阻滞压力。银行在经营方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两大挑战,一是银行的高存差。截止2006年末,晋城市各金融机构的存差规模已经达到363.16亿元,大量银行资金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信贷项目和渠道而不得已转为上存资金;二是银行信贷的高集中度。几大银行不约而同地将信贷资金投放的竞争重点放在了全市仅有的几家大企业上,对这些大企业的信贷竞争不仅不能促使银行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还极容易滋生恶性竞争、不正当竞争,大企业拥重自挟,与数家银行谈判压低服务价格,银行则屈从于业绩提升的压力,不得不违心降低服务价格,对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全市平安金融形成了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各金融机构应主动出击,面向市场,找准商机,在积极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与“二次创业”,争取“双赢”的局面。

三、加快建设新农村必须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构建和谐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各级部门积极有效地配合,按照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要求,各司其责、共谋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政府部门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培育发展适合“三农”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组织,稳健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政府部门要适时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利用政府的公众形象,广泛向社会推荐各项新农村建设优势项目。应势力导、采取主动,凝聚政府财政、金融银行机构、境内外投资团体与个人、民间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等各级、各种个体资金形成合力,投入到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来。政府性资金,包括财政拨款、国债投资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投资重点应重点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息公路的建设。这是保证我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在金融环境的建设方面,则应密切关注国家对农业银行的改制、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规范转型、村镇银行的设立以及农村信用数据库的建设上。目前国家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主,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辅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构想。我市要全力关注其发展动向,顺应改革形势,引领农村金融改革风气之先,为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助一臂之力,也为新农村建设燎原之势添一把干柴。

(二)财政、人民银行、银监局等职能部门要加快监管力度,为服务“三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财政部门要积极贯彻中央有关扶农助农支农惠农政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方针,集中有限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投入的比重,在财政预算与执行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同时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银行、民间和外部资金进入农村市场,进而形成支农资金的多元化。

人民银行、银监局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增强功能。综合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完整配套、科学高效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包括“三农”贷款定价机制、“三农”贷款风险分担转移机制、农村金融合作与适度竞争机制、农村金融机构资本金补充机制、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政策扶持机制、农村金融有效监管机制、强制性的存款保险机制、市场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农村信用和支付清算机制、“三农”信贷投放考核评价机制、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机制和改进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机制等。加快推进各类农村金融机构

内部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改革,打造一批运行高效、竞争有力、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机构,增强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市县两级人民银行要用好用活现有的再贷款政策,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农村信用社使用支农再贷款的监督检查,严格审核农村信用社的信用状况、风险情况和还款能力,严防各种风险的发生。

同时还要发挥窗口指导功能,鼓励国有银行将相当的资金投入到有效益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中;各级政府也应通过建立农业产业投资项目库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对有一定经营基础的重点龙头农业经营实体进行扶持。

(三)各级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搞好金融创新,完善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在支持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共赢”。

1、各级各类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当前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新产品,加大对“三农”中有效益、有市场的产业和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快和改进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迈进。

2、利用银行本身管理投资项目的品牌优势,积极争取开办代理财政资金支农项目贷款管理。

3、积极开办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贷款。跟踪政府支农推荐项目,及时进行可行性及盈利性分析,一旦确定即可提供项目资金贷款和配套金融服务。在信贷方面,要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新型承贷组织的贷款方式;积极探索粮食、生产资料市场放开后,适合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下的粮食收购、大件农机具的贷款新方式;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积极探索和发展农户住房贷款业务;农村信用社要很好地总结和完善近几年推行的农户小额贷款和“信用工程”工作,处理好风险防范与方便快捷的矛盾,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

4、树立“无大不强”、“无小不稳”的发展理念,研究市场,探索创新,推出金融服务小企业的信贷品牌。乡镇企业、农业企业天生具有小企业的特征,但规模养殖种植、秸杆气沼气等项目却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绿色行业。在国际银行纷纷履行“赤道原则”的今天,努力开拓面向“三农”的绿色信贷,不仅利国利民利行,也能借此树立金融企业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应在严格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逐步建立适合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制度。量身定制小企业评级、授信办法,多方完善农村抵押担保机制,为乡村企业获得金融信贷支持提供“绿色通道”。同时,在建立农民信用数据库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国外小额农户贷款管理经验,采取农户联保等形式,面向农民发放小额农户贷款,降低单个贷款管理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5、大力开拓“三农”保险市场,重点是创新推出适合农村特点、符合农民需求、适应农村发展的各类保险。可积极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促进当前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小额贷款人意外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农村机动车辆保险、火灾保险等险种,提高农民的保险保障能力;要结合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积极进行农业保险试点,探索多样化、最适宜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在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构建我市农业产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积极进行金融创新,为农民提供一揽子多功能、有特色的银行资金结算、理财产品与工具。积极开展国债销售下乡、代发基金下乡、代理保险下乡等市场开发活动,拓宽农民投资和增收渠道。金融机构可将在城市范围内已日趋成熟的金融产品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心理进行二度创新,为农民提供额度消费信用资金和分期归还信贷资金的“农民信用卡”,适合乡镇小批发、零售市场和乡镇物流市场需求的资金清算卡等,进一步提高农村资金周转率。

7、支持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各级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支撑服务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银行资金运转服务系统,向农民推出符合农村社保要求的保障资金结算卡,同时为农村社保机构提供资金管理配套管理系统服务,在保证社保资金的安全运行管理的同时拓宽银行对社保领域的服务渗透。

篇7:关于新农村在都昌县建设调查情况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此次调查的主题是“坚持真理,明辨是非”。

针对萧翰在测绘学院团委举办的讲座上散步的错误思想观点,故而开展本次调查活动,以用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全面系统有力地批驳其错误思想和消极言论。

在此次调查活动中,我学会了明辨是非荣辱,抵制错误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履行历史使命,担当时代责任,也切实提高了我的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时间

2011年1月24日——2011年1月31日

三、地点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紫园村

四、方式

主要通过立足本地实情,深入了解本地情况,联系本地村委,走访本地农户,搜索紫园村有关资料,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从而探明了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五、理论知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农村建设。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内容。

3、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最基本得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4、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六、紫园村概况

1、基本信息情况:紫园村位于六安市西南部,全村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为1142人。

2、农业生产情况:本村耕地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级别。以“粮猪型”经营模式为主,常年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甘薯、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蔬菜、魔芋等,已基本达到多元化农业。

3、畜牧生产情况:畜牧生产方面以养鸡业较具规模,两村有15户以公司+农户为模式的养鸡基地,配套设施完善,每户养鸡数量在~10000只不等。养猪主要以家庭散养为主,部分养殖户已打算开春二月扩大养殖规模,但相对现代化的养猪企业尚具有很大差距。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道路方面,村主要道路的硬化率已达92%,巷道尚有大部分未能硬化;饮水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村委在相关部门的关照下,通过专项资金(材料)下拨和村民自筹资金对原有管道进行改造和完善,已有大约98%村民自愿安装了自来水;通讯方面,全村移动电话和有线电话的总拥有率已达80%,绝大数都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机,电脑网络的运用正在申请安装;住房方面,绝大多数农户都已住进楼房,极少数仍住在平房,但无破房、危房。

5、医疗卫生建设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一处,诊室三间,医护人员六人,村民参合率为100%。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那些因药费贵而医治不起的农民提供了医疗保障,例如一个病人要治疗用费1万元,可以在当地医院报销2至3千元的医疗费。现今村民的医疗消费均已有所优惠,包括外出打工的也可以将医药费拿回乡里报销,最大报销比例达到80%。能够取得如此水平,已经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了。

6、村民的年收入情况:村年总收入为850万元,人均年收入5600元。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以前都有很大提高。就村民的生活条件而言,村中现有富裕户230户,小康户196户,无贫困户。

7、文化教育情况:村内现有幼儿园2所、小学1所。村民中,小学生文化以上达100%,初中文化以上达91%,高中文化以上达85%,大学文化以上达31%`。

8、生活水平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本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巨大的飞跃,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更注重科学膳食,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

9、政治民主情况:新农村建设中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要实现村民当家作主,村里的大小事务由村民自己做决定,村民自己选出满意的村官,进行村务的统一安排调配。在调查过程中,我请到了紫园村村委书记为我介绍本地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建设进程。村委黄书记说“管理民主化即是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我市已经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大大保障了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此外,还实行了大学生村官制度,它不仅优化了村级干部结构,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规范了村级组织行为,提升了办事效率和质量,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充裕的后备人才资源,营造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七、存在的问题

1、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和技术强化的强烈愿望问题较为突出,村

中不经常组织劳动技能的培训,如果多培训就相当于用技术来武装农民,可以避免农民在生产中走弯路。

2、农民的娱乐生活太单调,村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太少。不过,随着本村别墅型小区的落成,相关的娱乐配套设施也即将对村民开放。

3、村中目前的绿化比较乱,根据村中的绿化计划,形式上是沿路线绿化,没有集中的绿化用地。

4、在调查中发现村中的垃圾乱堆放严重,基本上是沿路放臵或者是在闲臵的宅基地堆放,这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5、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紫园村主要以山地和平坝台地为主,土壤以黄棕土为主,耕地主要是旱地,仅有少量的水田。气候属亚热带暖湿性季风型气候,伏旱和暴雨己成为当地气候灾害的两种主要类型,这极大地制约了紫园村的农业生产。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当地夏季高温干旱,每年7-8月出现伏旱天气,高温可达40℃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185.2mm,最丰年1531.8mm,降雨集中,下半年降雨占全年降雨的78%,且暴雨量大。紫园村的种植业基本是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本地农户大多是采取自产自销的方式处理生产出来的产品,产品的流通量不大,商品性弱,资源利用和效益发挥都不够充分;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甚至还存有牛耕现象,同时很难做到科学种植。

6、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不足,需有上级财政支出的建设配套资金往往难以保证,这导致很多好的新农村建设计划被迫搁臵。此外,紫园村的工业并不发达,无法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效果。

7、农业税费改革与生产资料价格飞涨的冲突较为严重。农业税费改革,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从理论上讲,政府实行免征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和实施粮食直补等,肯定会让广大农民直接受益。但现实是,农村粮食收购价格增长缓慢,而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种粮成本居高不下,这是粮食丰收,农民欠收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显示:2010年3月,紫园村村民购买种子价格上涨了50%,尿素价格上涨了23.2%,国产二铵价格上涨了16%。

八、建议

1、道路绿化:村、组绿化和家庭绿化相结合。在绿化上要充分利

用空地,路边以树木、花草绿化为主并和庭院得树木绿化相结合,创造美丽的乡村风光。

2、增加村中的公共厕所。崔西沟村是一个开放的村庄,平时人员流动量很大,而且陌生人很多,所以公共厕所是必不可少的。

3、合理规划垃圾的回收利用系统,搞好环境卫生。垃圾也是一种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如果能做到“变废为宝”,那么既能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也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4、因地制宜,做好排水系统规划。虽然本村耕地较少贫瘠,且气候往往反常,但如能科学耕种,兴修水利,必保年年丰收。

5、做好村中产业调整,争取是产业不那么单一,使村子在经济狂飙的现代有一定的综合调整能力。

6、上级政府应在资金、人才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村委在土地资源上应进行很好的规划管理,这样就有能力引进先进农业技术,规模生产,发展集体经济,从而改变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

7、增加就业。农村孩子有些读完初中就到外面打工,有些到外面读大学。外面的生活很吸引人,村里的孩子一般到外面都不会回来村里发展了。如果农村发展工业、加工业,增加就业岗位,一定程度缓解农村缺少人才的问题。

九、村民满意度

从调查结果看,有77.2%的农民对本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的“六通、六化、六有”工程比较满意。2006年投入“两免一补”资金达5.65万元,改造小学危房450平方米,养老保险覆盖率达26.2%,农村低保人数达51人。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比较满意的农民分别占到了64.6%、92.8%、81.9%和84.9%。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十、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我深刻地感受到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

地的变化,更进而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明、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它善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己,保持正确的航向;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广大人民同甘共苦;它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实行民主的科学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它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它积极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种爱国力量,加强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它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上一篇:电脑系统管理软件下一篇:女性主义翻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