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收集整理报告

2024-04-12

材料收集整理报告(共6篇)

篇1:材料收集整理报告

养老行业重要材料、数据、行业动态信息收集

中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从2013年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内部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将是未来开发老龄产业的重要依据。

—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关系老龄产业开发的城乡布局。未来城市老年人口一直增长,而农村老年人口先增后减。

—老年人口省域分布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关系老龄产业开发的省域布局。到203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和重庆等10个省市,到2050年,吉林、上海、黑龙江、浙江、辽宁、天津、内蒙古等7个省市,是开发老龄产业的重点区域。

—老年人口性别结构将逐步失衡。2010年,男女两性老年人口大体相当,到2050年,女性老年人口比男性老年人口多出3000万。未来开发老龄产业应当逐步重视女性老年群体的需求。

—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将越来越高。截止2010年底,城乡初中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34.8%。从2013年起,新增的老年人口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预计初中及以上的人将达到60%以上。未来老龄用品的设计和老龄服务的提供以及老龄房地产的供给,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文化品位。

—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目前全国拥有住房的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75%左右。预计到2020年,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将越来越多。到2030年,拥有3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将日益普遍。2040年以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新的变数,拥有住房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而购买者将越来越少。

—老年人口健康水平堪忧。目前,城乡老年人口中健康存在问题的、健康状况一般的和健康良好的分别占老年总人口的27%、56%和17%。在平均约19年的余寿中,健康余寿只有9年左右,其余10年基本上是带病或失能状态。这对老年保健用品、营养用品、医药用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健康辅助器具等健康产品生产销售来说是利好态势。未来,老年健康医疗医药市场将成为的重要支柱产业。开发分病种的医药、医疗器具和医疗服务将是重要的主攻方向。

—老年人口医疗卫生消费总量巨大。老年人人均医疗费用是国民平均医疗费用的2-3倍。未来40年,中国老年人的慢性病患者病例将从目前的1.1亿例,增长到2050年的3亿例,就诊人次将由当前的13.5亿人次,增长到2050年的36.8亿人次,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消费占GDP的比重,将在2050年达到5%以上。这将意味着巨大的医疗卫生消费市场。

—老年病医院及康复护理机构建设将成为医疗卫生事业新的增长点。老年病医院及康复护理机构建设刚刚起步。到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相应机构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床位数量都会超过目前的总量。对于发展老年医疗卫生产业而言,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器械配备以及人员培训等,都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老年人口文化教育需求大幅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新一代老年人口文化水平的提升,未来老年人口文化教育需求将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老龄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强劲推手,其间蕴含的文化用品和文化服务商机无法估量。

2014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上传时间:2014-09-25

一、空巢老年人口现象日益普遍。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

二、无子女老年人数量庞大。随着失独老年人的增多、丁克家庭以及单身贵族进入老年期,无子女老人将越来越多,预计到2050年,临终无子女老年人将增加到7900万。

三、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长。未来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2013年底的3750万,增长到2050年的9700万,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年即2053年,失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1亿。

四、老年人口医疗卫生消费总量巨大。老年人人均医疗费用是国民平均医疗费用的2-3倍。未来40年,中国老年人的慢性病患者病例将从目前的1.1亿例,增长到2050年的3亿例,就诊人次将由当前的13.5亿人次,增长到2050年的36.8亿人次,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消费占GDP的比重,将在2050年达到5%以上。

五、老年人口健康水平堪忧。目前,城乡老年人口中健康存在问题的、健康状况一般的和健康良好的分别占老年总人口的27%、56%和17%。在平均约19年的余寿中,健康余寿只有9年左右,其余10年基本上是带病或失能状态。

六、老年人口高龄化日趋严峻。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在2013年2300万的基础上,将增加到2050年的1.08亿,2054年达到峰值1.18亿。

七、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将发生重要变化。未来城市老年人口一直增长,而农村老年人口先增后减。到2050年,农村老年人仍然接近全国老年总人口的30%。

八、老年人口性别结构将逐步失衡。2010年,男女两性老年人口大体相当,到2050年,女性老年人口比男性老年人口多出3000万。

九、老年人口子女越来越少。截止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平均有3.2个子女。但到2020-2030年间,全国老年人口平均子女数将下降到2个以下,城镇老年人口的平均子女数不到1个.,2026 年将达到3 亿,2037 年超过4亿,2051 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 亿的规模。

您当前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一)

发布时间:2013年4月21日 12时13分

http://llb.nantong.gov.cn/art/2013/1/6/art_30955_1082478.html

第一章

养老产业概论 第一节

老龄产业界定

一、老龄产业的提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程度的加深,老龄产业应运而生。老龄产业在国外也称为“银色产方发达国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我国老龄产业起步较晚,对老龄产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的学者称之为老年产业。在1997年5月28日中国首次老龄产业研讨会上,中国老龄协会会次公开明确的提出“老龄产业”的说法。

二、老龄产业的概念

1、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一般可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数量相对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相对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家就达到人口老龄化。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人口结构转变的自然形态,老龄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如由成年型人口转变为老年型人口,法国共经历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是60年,英就连发达国家中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也用了近25年时间。我国2000 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

2、老龄产业

关于老龄产业的界定,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观点:

(1)老龄产业隶属于第三产业,仅仅包括老年服务业。把老龄产业界定为:隶属于第三门为老年人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独立存在的经营性、服务性的特殊部门。按照这种观点,老龄是为老年人口提供劳务服务的第三产业,它的外延相对较窄。

(2)老龄产业隶属于第二、三产业。从老龄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系来看,老龄产业是横类产业的。老龄产业,指的是专门生产老年用品或者提供老年服务的企业和部门。显而易见,老龄产业的外延主要涵盖为老人生产和提供劳务的第二和第三产业中的企业,为老人提供农产一产业的企业将被排除在老龄产业范围之外。

(3)老龄产业是包括于第一、二、三次产业中的综合产业体系。老龄产业并不是传统意独立的产业部门,它是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老年神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和服务。老龄产业是综合性的产业,是从第一、第二、第的特殊产业,它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

三、老龄产业的特点

1、特殊性

老龄产业的特殊性是指老龄产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即从年龄阶段上划分,老龄产业的目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尽管老龄产业提供的产品、劳务或就业机会并不排斥非老人,但业的经济实体在市场中竞争时,将主要考虑老年人口的需求,并根据老人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运

2、综合性

老龄产业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综合换言之,老龄产业所包含的经济实体有的属于第一产业,如农业部门中专门为老人提供副食的隶属第二产业,如主要为老人生产日用品的老年服装公司、老人助听器公司等;有的归属第三人婚姻介绍所等。第二,老龄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市场体系,在这个市场体系中包含众多专务的子市场。具体地说,老龄产业的市场体系涵盖老人日用品市场、老年服务市场和老龄经济领域。

3、微利性

老龄产业的微利性是指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在老龄市场的单项产品或单项服务中获得的平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相对较小。需要指出两点,首先,老龄产业的微利性是就单项产品或服务率而言,但这与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的较高的总利润并不矛盾,原因在于老龄市场容量巨大;性并不排斥老龄产业的市场性,也并不等于主张老龄产业的福利性,恰恰表明了老龄产业在市其他产业的特殊性。

第二节

养老产业界定

一、养老产业提出

养老服务业是最典型和最大的老龄产业。老年人的需求是老龄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而老需求是养老服务需求。

中国的养老产业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那些专门为照顾“三无对象”而设立的国家福利设施展起来的。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没有家庭支撑的城市孤寡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办的敬老院或养老福利机构负责供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家庭和政府都无力负担沉重的养老服能求诸市场,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目前,我国约有60岁以上老年人这就是一个潜在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巨大市场,可以预见养老服务业将是未来最大的老龄产业。

二、养老产业概念

在老年人的众多需求中,养老服务需求是其主要需求,养老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老年人能否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对于养老服务的概念界定尚无定论,有人把养老服务统称为老年福利服专家学者认为养老服务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养老产业,一部分是老年福利服务事业产业,是指那些为高、中收入或经济保障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这些老年人有能机构的各项费用,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机构。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则是为社会上更多的经济状越的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样旺盛,但是受收入的制约,他们承化养老服务所必须支付的成本。

本报告中的养老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设施、特殊商品、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人衣食住行用医娱学等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构成的一个产业链,是多个产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产年市场需求拉动而兴起的新兴产业。

三、养老产业分类

养老产业按需求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医疗保健业、日常生活用品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业、金融业、娱乐文化产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其它特殊产业等十个细分产业。

1、老年医疗保健业

老年医疗保健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主要涉及到药品、保健品、健身器材、康复器材、老年人常用的辅助医疗设备、疗养休养、住院陪床伺候等产品的生产与

2、老年生活用品业

老年生活用品业是为老年人提供诸如手杖、服装鞋帽、饮食、餐具、防滑器具、放大镜、杖、轮椅、成人尿布以及其它方便老人的专用品,比如,座椅式便桶,升降式轮椅或床,呼叫等。

3、老年(家政)服务业

老年服务业是高年龄段老人尤其需要发展的项目,主要以家庭护理、日常家庭照顾、家庭种用品修理等为主。主要包括家务服务,包括家务、购物、打扫卫生、整洁环境、洗衣等事务包括用餐、洗澡、淋浴、上厕所、陪同上街、逛商店、换衣服等;友爱服务,包括电话交谈、聊天、代写书信、生活谈话、网上聊天等。

4、老年公寓(房地产)业

老年公寓(房地产)业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建筑设施,如老年公寓、托老所、护理医院、敬房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养老和安身之处,拥有住房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住房不能的特点设计修建,那就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楼层不由于视力衰退,要求房间透光好;由于行动不便,要求有防滑防跌设施等。

5、老年保险业

老年保险业是为老年人提供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福,希望在遇到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时能够得到医治,在年老体弱,没有经济收入时,生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与家庭变迁相联系的家庭保化,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保险意识增强,对保险的需求增大,保险业在老年人中将会有一个很

6、老年金融业

老年金融业是指随着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行和保障面的不断扩大,以后老年人的经越来越好,会有一些理财观念很强的老年人购买金融产品,储蓄、证券投资、期货投资、理财

7、老年娱乐文化产业

很多老年人在退居、赋闲时,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开展娱乐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文乐方面包括老年活动中心、老年茶园、老年棋牌室、阅览室、歌舞厅、游乐场等,文化教育方大学、老年职业培训、各种学习班等老龄教育产业。

8、老年旅游业

老年人对旅游也情有独钟。他们在度过了繁忙紧张的职业生活之后,希望晚年生活能够过谐、愉快而有意义,游览名山大川,尽享旅游之乐,成为许多老年人休闲活动的一种重要选择外出旅游已开始成为许多老年人追求的一种时尚,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更是如此。

9、老年咨询服务业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在老年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社会给予帮助解人为对象的咨询服务将会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如解决老年人心理障碍的心理咨询,为老年人健的健康咨询,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咨询,以及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帮助的家政咨询

10、其它特殊产业

其它特殊产业是指有些老年人有着自己特殊的喜好,这些需求不具有普遍性和通常意义上的特点,如古玩等老年消费品、老年特殊需要品,花卉种植、老年表演、老年交谊、老年气功等。

四、本报告涉及项目

目前,在中国养老产业领域,国内关注点仍局限于老年房地产业,其它细分养老产业还未重视。本报告所涉及细分产业类别主要从各种养老服务业围绕房地产业集聚的难易程度出发,健疗养业、老年服务业、老年公寓(房地产)业、娱乐文化业、旅游业五个方面作为重点研究

第二章

中国养老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发展历程

国外养老产业的发展和人口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世纪后期至二战前,三代同堂的传统养老方式较为普遍,养老产业并未兴18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从而推动了世界人口的第二次快速增长,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这次革命使得出生率下降,世界人口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三代同老方式较为普遍,祖孙三代共聚一堂,由家人为老人提供经济、生活、精神上的照顾,养老产段并未兴起。

第二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各国都趋于老龄化,社会福利性质养老机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儿数量明显减少,人均寿命则上升到目前的66岁。这种双向发发展越来越快,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口结构都趋于老龄化。据联合国有关规定,一个国家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72个国家进入“老年型”。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老年人的政策有所变化,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意荷兰等国采取的做法是将老年人安置在专业化的或由福利机构照顾的场所、收容院等,并以此年人对住房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一剂灵丹妙药。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社区养老服务业逐渐发展,并形成多种业态的服务业和20世纪70年代,人口老龄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冲击明显增大,使其用于老年人的财政支严重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西方国家纷纷建立了社区照顾服务政策,在不同的法定框架下,为老年人所提供的养老金、住房供给、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在西方各国独立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因素成为影响老年人养老保障和社区服务政策倾向的最重方国家的老年人政策出现了以下趋向:一是从机构照顾服务转移到以社会形式、社区为基础的二是转为降低政府的直接作用并发展商业的、非盈利的和非正规的提供老年服务的部门;三是为灵活的服务和具有更大选择机会的、个性化的照顾服务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倾向于社区服务的进一步改革,提倡人文主义的养老保险、医社区服务和住房供给等服务的整合。这时候人口老龄化对西方国家的财政影响已经到了相当严西方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将开发老年市场看做是解决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养老产业市场才得以新兴并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包括老年医疗、老年文化、老年休闲、老年公寓等多种业态的服务业和配套产业。

二、发展现状

1、美国

美国的养老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养老产业两类业是美国养老产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

(1)养老住宅业发展已比较成熟,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层次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

养老住宅业是美国养老产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其主体是美国的社会营利机构。老年的快速增长使美国人意识到“银发”给他们带来的产业机会。老年人口的增多意味着适应这一求的增多。1980年到1990年十年间,护理院、中长期照料和其它老年住房增加了24%。辅助老年住房市场里发展最快的部分。据统计,排在前30名的辅助生活机构供应商拥有全国约21999年时排在前5位的每个辅助生活机构,在全美各州的床位数均超过了10000张。比如排Marriott,总共拥有11603张床位分布在全美29个州150家Marriott品牌的养老院里。

美国养老住宅业的产业链由借贷、建设、运营和服务组成,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次为供住宅、衣食照顾、疗养等服务。其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借贷有程序、建设有规矩、运营和服务督检查。

(2)美国的养老住宅产业还注重为老人营造家与爱的氛围,满足老年人对归属与爱的需美国的养老住宅业不仅仅从生理和安全角度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还侧重于为入住的老年归属感。典型代表为佛罗里达州的太阳城中心。该中心从1961年开发建设,从一开始就规划乃至全美最好的老年社区。这里的居民必须是65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30天。社区内建造了各种户型适应不同类型老人的要求。太阳城中心现有拥有“太阳城中心庭别墅)、“国王之殿”(连体别墅)、“湖中之塔”(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阿斯顿花园”(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广场”(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社区,共同享用一个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和教堂。无论选用哪种住宅,都会享受到社极的活跃的生活方式。根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生活在该区的老年人的平均寿命要比其他老人

2、英国

(1)二十世界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临终关怀医学和临终关怀医院,为临终老人提供特殊其安全需求

临终关怀医学和临终关怀医院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诞生在英国,随后它作为向病人及家属顾的社会保健服务方式,在全球迅速发展。

(2)二十世纪末,制定一项支持“社区料理”十年政策,为老人提供咨询和帮助,解决安全层次的需求

二十世纪末英国政府制定的一项支持社区料理的10年政策已经帮助许多老年人免于被送“为社区服务”已成为英国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计划中的组成部分。地方当局提倡“好邻居区工作者已经把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组织起来进行互助。“关心老人”的社区志愿服务人员定并为他们担任顾问,提供咨询和其它服务。

(3)2006年英当局明令,倡导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为老人提供归属感

英国有关条令明确指出,要在社区内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供养,内容包括:生活照料、物理支持、整体关怀。社区养老服务收费低,覆盖面广,收益大,适合于普通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老年人都可以得到服务的机会。

其中,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4种形式。物质支援是政府对65岁以上的纳税人给予适当补贴,住房税也相应减少,对66岁以上的享受国内旅游车船票减免的权利,电灯、电视、电话费和冬季取暖费也有优惠。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传授养生之道、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另外定了为老年人提供视力、听力、牙齿、精神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整体关怀是由英国政府出资兴办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

3、日本

(1)传统的居家养老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日本社会,传统的居家养老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除了因为不便受到社会服还有两个方面的矛盾,其一年轻人有财力而无精力照顾家中的老人,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严产力的最大发挥;其二,青年人的新思想、新观念与老年人传统的行为方式形成反差,居家养家庭和睦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社会高速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促使社会集中养老享受社为大势所趋,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2)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日本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独立的社区化居家养老方式

日本的社会养老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完善的体系,推行以社老为主的养老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室内外环境设置,保证其与社会的接触交流,尽可能独立生活能力。在日本,80%以上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该产业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开发护理、医疗、保健、娱乐等多项指标,旨在按照老年人的需要为其提供家里家外的全方位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以多项指标开发为原则、把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的多元化养老现代社会养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发展趋势

综观以上国家养老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养老产业的发展正在被提到全球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必须也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2、随着多种养老服务产业业态的出现,老年消费群体会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喜欢的养老产品。

3、养老服务业会在以上两种大背景下发展得越来越健全,满足老年消费群体生理、安全等不同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使养老产业为老人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周到细致、更考虑老年消付能力。

4、养老住宅业发展相对成熟,功能将逐渐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以其收费低,覆盖面广,合于普通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必将成为养老产业的主导发展方向。

第二节

中国养老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1、出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快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了加快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国家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鼓励老龄事业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中指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1)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生政服务、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形成为老年服务网络体系,为居家老人便捷的服务。

2、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导并促进养老快速发展

根据2006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财政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及税务总局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对发业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明确进一步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居家老人服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业务以及促进老年用品市场的开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意各级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意见中的相关政策。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三个指导思想:加强社区建设,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2)老年展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3)要培育和发展老年消费市场。

4、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 在城市,以社区居委会为重点,新建和改扩建一大批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社区居委会有站点、街道有服务中心的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网络。社区居委会的老年人福要突出实用性特点,以活动场所为主,因地制宜,力求方便实用、灵活多样,不搞小而全。新的街道级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要突出综合性特点,从当地老年人急需的服务项目入手,逐功能。

在农村,以乡镇敬老院为重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乡镇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地,(市)有个心、乡镇有敬老院的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网络。农村新建、改扩建的敬老院要逐步具户服务、日间照料、文体活动等功能,并向综合性、多功能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发展。

5、出台了扶持福利性老年社区政策

2000年,国家税务局下发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通知部门审核批准,并核发《养老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老年服务机构及核发《社区服务设施证书》中心的老年服务中心(含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场所)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

“通知”的主要内容是对福利性、非盈利性老年服务机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对其土地车船暂免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也实行免征。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

二、经济环境

1、我国的老龄化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国和其他的老龄化国家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用一句话“国外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的资料,世界上已经有70个国化社会,而只有中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四个国家的人均国民产值不足1000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未特征。老龄化的加速对社会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压力。

2、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城乡差别较大

城镇和农村居民是构成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老年消费群体简单地可以分为农村消费群体和城镇消者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直接决定了其支付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

3、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较大

2006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指出,西部经济虽然强劲增长,距却还在不断扩大。从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来看,2005年西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而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的48%下降到44.2%。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总体经济环境决定了养老产业面对的老年消费群力水平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三、社会环境

1、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超过国际公认的标志线水平

2000年,我国已经达到国际上一般认为的7%的老龄化标志线。2005年,我国60岁以上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到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年均增长537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2.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左右。

2、人口老龄化需要社会解决日益突出的养老保障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增长速度加快、数量增大、高龄化更加显著、农村老龄问题突出、城间老龄化程度差异扩大等特点。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赡养负担加重服务需求迅速增加,解决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显著加大,特别是我国第一次生育高峰的人口将年,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更趋多样化,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加深

3、中国目前的三种主要养老方式

我国目前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三种养老方式。(1)家庭养老

所谓家庭养老,就是由子女提供供养经费、生活照顾(包括医疗护理)和精神慰籍的封闭家庭养老在我国可谓渊源流长,它是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血亲价值和血亲伦理之上的养老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优越性十分明显。一是家庭养老大同居或居住地附近的方式,子女可以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二是父母可以力所能及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可提高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三是老年人与各年龄段的人保持接触,衰老的作用。尤其是老人与孙辈的交往,能使老年人享受到天伦之乐。

(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主要是指在支付一定费用后,老年人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举办的各种养老院、敬老等机构和设施中养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解决人口日益老化的问题,由民政系统牵头,陆续开办了包括养老院项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民办养老机构涌现,成为政府养老机构的补选择进入机构养老的城市老人逐渐增多,主要原因:一是可减轻子女的负担;二是可避免因代是能减轻老人家务劳动的压力;四是能消除孤独感;五是能受到健康护理等专业化的服务。这养老难以比拟的。

(3)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就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接受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在我国,考虑到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衰弱和机构养老的力不从心,及多数老年人处于经济原因不愿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加上如今人们住房水平的提高,老人们有了较好的住家环境,在家里而不是在养老机构接受服务,居家养老便应运而生。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养老和机构养老优越性的新型养老方式。

此外,从生活质量的角度而言,由于这三种养老方式彼此孤立,缺乏相互间的衔接和配套满足老年人吃穿住行,有病看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更高层面,如生活满生活(如文化娱乐)和奉献社会等方面的需求难以顾及。

四、文化环境

1、老年人生活观念在发生转变

随着中国知识型老年群体的增长,老年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关注逐渐增强。部分城镇老年家立业后,拒绝为其儿女承担任何的家庭照顾服务,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的需求,包括教育娱乐、旅游度假等。他们渴望在进入老年后有时间出外旅游、与老友相聚、参与更多的老年群他们已经不再受传统养老方式的约束。

2、社会化养老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我国,儒家文化影响至深,一直信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导地位,靠社会机构养老是子女不孝的表现。人老了都希望在家享受天伦之乐,靠儿女来扶养括经济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照顾。我国宪法也明确肯定家庭养老的作用,明确规定了儿女有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三口之家、单亲家庭甚至单人家庭日益增多,“421”家量出现,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子女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外出经商、留学城市“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与此相适应的是人们在逐渐念,社会化养老模式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只要价格和服务合适,很多人愿意接受社会化养老服

第三节

宏观环境对中国养老产业的影响分析

一、宏观环境对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我国养老产业已初具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从国外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和条件来看,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已初具快速发展的基础条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明显,以及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二是有国家相关鼓励养老产业发展的三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部分老年群体的支付能力提高;四是老年群体自主意识的养老观念的改变,这些都将促进我国养老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2、我国养老产业可以借鉴国外养老产业的发展经验,避免走弯路

我国的养老产业市场正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市场化企业,都可以从日本等国家养老产业发展经验中得到一定启示,结合我国的养老市场的具体情况,更有效地推产业的稳健发展。在市场化方面,政府可以提出合理的引导政策,企业可以学习国外企业的经养老市场的高效开发和运营。

3、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巨大,吸引了不少国外投资主体的眼球,可以通过引展我国养老业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日益增长,“银色经济”、“银发消费”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内商家对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深度的调研,老年用品市场目前尚不能成规产品质量、价格体系和名牌战略优势一时还赶不上市场发展需要。因此,我国巨大的养老产业不少具有丰富养老产业投资操作经验的外国投资者,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遇来发展国内业。

二、宏观环境对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我国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发展阶段,养老产业市场短期内不会有巨空间

我国的一大特色是“未富先老”,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是在没有充分工业化,没有建立金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进入老年社会的。不仅仅是农村老年人,就是城市不少单位的也常常不能按时足额拿到退休金。这样的宏观背景,注定了当前的养老产业不可能飞速发展,为“淘金”的热门领域。

2、我国养老业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目前为止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亟待开虽然我国的养老产业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是目前为止,由于老年人支付能力有限,国内驻养老产业持观望态度。因此,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开发这片市场,并在开发过程中规范市场的管理,促进我国养老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3、部分老年群体多受传统养老模式影响,需要时间从思想上适应并接受社方式

我国老年群体中的大部分农村老人受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认为“养儿为防老”。在老人住在一起,由家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精神、经济方面的照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老社免,但是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他们从思想上适应并接受养老社会化方式。

4、尚未出台扶持商业化老年社区的政策

虽然2000年国家税务局出台这一政策有助于我国老年公寓的发展,但“通知”明确指出政策的老年服务机构为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等多方面服务的福利性的机构,主要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复中心、托老所)等。也就是说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开发的老年社区项目并不能享受这一优惠已经开发的老年社区项目均面临这方面的政策瓶颈。

房地产开发商(供方)和意愿入住老年公寓的代表(需方)对于发展老年公寓的积极性都政府能给予的优惠政策尚不明确,供需双方都尚在犹豫观望中。因此,老年公寓房地产开发商微利经营的老年公寓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具体地说,在开发建设阶段应按社会公益性建设项使用费、市政配套费用其他可减免的税费;在经营过程中,除免征营业税外、水、电、煤气(执行民用收费标准。此外,还应动员金融、保险业为发展老年公寓在筹资、融资方面多作贡献年公寓专项存款、组织老年集资合作建设与经营老年公寓等。

篇2:材料收集整理报告

乐都学校

李定有

一、课题结题材料(符合结题条件、能够展现研究的成果的相关材料)

材料1: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材料2:课题结题报告(研究报告)

材料3:课题研究理论成果(论文),课题组成员撰写的与课题关键词相关的论文,提供获奖证书及原稿或发表的文章复印件。

材料4:课题研究实践成果(过程资料)

围绕课题开展的有关的研究实施过程印证资料(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案、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图片、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或心得、随笔、案例评析,活动研讨记录、研究活动剪影等。)

二、.结题报告的要求(由课题名称、问题提出、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结题报告须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工作,从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及实用性等方面加以说明,并请注意研究报告的学术性。

科学性:研究的问题真实,研究方法恰当,论证严密充分,结论合理可信。

创新性:研究已取得的进展,成功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形成了新的教育成果。

规范性:研究体系完整;研究设计与实施规范、严格;论述全面,概念明确,逻辑严密;资料可靠,引证规范。

实用性:对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有创新性的指导意义,有一定的应用与开发前景。具体内容包括

(1)研究报告标题: 课题名称+结题报告(2)课题提出的背景:

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言简意赅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一般400字以内即可)

(3)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来陈述。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能更充分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4)课题的理论(政策)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这部分的陈述要求理论依据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全文当作理论依据。(5)课题研究的目标

概括地说明研究已达到的目的。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这一部分的陈述只须用一、二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这个部分的陈述,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例如,有的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目标”中,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这样的研究目标显得过于空泛、原则。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素质和新型主体人格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德育的基本任务,探索德育的主旋律”,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是不妥的。

二是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这个课题研究并不成功。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应当紧扣研究目标,表述具体准确。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对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必须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7)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也有的分成四个、五个阶段。然后,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一做什么,二做什么,三做什么,简明扼要,不必详细陈述。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研究的主要过程”是研究的主体部分,表述要思路清晰、主线明确、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一过程。可采用归纳、提炼等方法,陈述课题实际运行的情况,其中,除对研究的时间、进程等方面据实说明外,还需阐述在哪一阶段应用了哪一种研究方法,取得了什么阶段性研究成果,存在什么不足等。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也可以与“课题研究步骤”合在一起陈述,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陈述所做的几项工作,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

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

(8)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这是结题报告的重点。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研究成果可分为两部分: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理论成果:通过课题研究获得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如新观点、新认识,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或者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什么效果等。用数据说话,以事实证明。

实践成果:如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何时在何种刊物发表了文章,论文参加了何种级别的评比获得了什么等次,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哪些奖项等。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不少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那一级奖,在CN刊物和那些汇编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结题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例如,有项研究阅读教学的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是:要通过研究,“建构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体验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励成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研究探讨该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和常用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该程序的有效展开和运作的基本教学策略”。那么,在“研究成果”中,具体陈述所建构的新模式是什么,以及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基本教学策略等。这些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有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详见什么什么论文。只是这样的陈述是不行的。如果一个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来研究,在结题报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将这几个子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归纳。在提炼、归纳时,应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那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而应融合所有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出几点。同时也应注意这些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第三,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而在结题报告中,就不要陈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9)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篇3:材料收集整理报告

关键词:价格信息,收集,管理,对策

前言

市场材料价格信息是对工程材料价格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分析、发布和反馈的过程。在信息的管理过程中, 信息的收集要做到及时、可靠和有明确的目的性;信息的传递要迅速、全面并要求适用、优质、经济。市场材料价格信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遇到的问题也很多。要获得准确度高, 可信度大的信息, 往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部门这间的协调, 社会的支持及市场机制的建立。本文就收集、整理市场材料价格信息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 材料价格信息在施工招标及标底中的作用

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材料设备预算价格等, 这些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东西经过不断地修改, 在标底造价制定中得到了有效地贯彻执行。除了一些执行中的偏差外 (包括少算、漏算、有意压价等) , 材料价差确定不合理是影响标底造价乃至承包合同价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标底造价应当控制在经批准的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调整概算限额之内, 在设计阶段, 这一规定是可行与必要的。做到这一点的另一个前提是, 标底造价的确定必须象设计概算编制一样, 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计价原则和计价基础。因此, 确认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材料价格信息, 作为标底造价的材料费计价基础, 有利于工程施工招投标的健康发展与工程造价的合理形成。

2 建筑材料价格信息来源特点

2.1 时间性特点

由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 因此经营部门考虑到季节因素, 使得建材价格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2.2 特殊性特点

建材价格具有它的专业特殊性, 如水电建安工程所需的建材有它的特殊性, 适合各自专业的需要。

2.3 区域性特点

因建筑材料大多是体积大, 重量大, 经营建材单位采用相对分散的形式进行经营, 这样就限制了建材信息的交换和流通范围在一定的地域内。

2.4 时效性特点

由于建材价格是有时效性的, 存在老化, 过时, 因此需要经常不断地收集和补充更新, 才能真实反映建材价格的动态变化。

2.5 耦合性接特点

同类别的建材价格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形成一连串的信息, 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 存在一种耦合关系。

3 如何收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使得市场材料价格信息具有区域性、时间性、特殊性、耦合性、时效性的特点, 如何克服这些实际情况, 根据这些特殊情况, 采取了以下相应措施以获取建材信息:

3.1 建立建材价格信息网络

建立以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供货部门为一个信息网, 使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供货部门同时进入市场, 对建材价格进行市场调查, 以获取建材价格信息, 这样取得的市场材料价格才具有可靠性、适用性、权威性。

3.2 确定采价对象

(1) 考虑规模较大的专业生产厂家。如对水泥采价, 我们考虑华润水泥厂、台泥厂、林桥水泥厂市水泥厂四个专业生产水泥厂家。因为他们的技术设备先进、材质优良, 富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不仅产品质量有保证, 而且生产量大, 取费、定价比较合理。

(2) 考虑取得合法经营许可证的专业经销部门, 他们进货渠道正规, 有信誉保证, 而且质量好, 价格合理。比如我市建筑用砂, 经销单位就有几十个这多, 每个时期同种规格的砂销售价经常出现7~8种, 通过信息员的调查、测定、分析、比较, 二桥和小江砂场的砂, 规格齐全, 砂质量好, 销量大, 价格合理, 稳定。考虑有一定信誉的个体商家, 他们小本经营, 薄利多销, 为占领市场价格变化较快。确定采价原则:

同一品种, 由于规格不同, 质量不同, 产地不同, 经销部门不同, 因此采价时遵循如下原则: (1) 就地就近采集。 (2) 以国营单位为主来采集, 集体为铺、个体参考。 (3) 优质为主, 合格品为铺。根据这个采集原则, 采集同一品种建材, 还必须采集五家以上, 然后加权平均确定市场材料价格, 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当地这种材料的实际价格。

4 如何整理

每个材料信息员所采集的建材价格时间不同, 地点不同, 所采集的单位不同, 因此, 同一品种的建材价格出现多种现象。对采集来的这些价格, 要经过由表及里, 去伪存真的处理过程。具体方法:

(1) 要了解当前市场主要几种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和做法, 认真分析价格中所含的回扣费、优惠价所占的比例。

(2) 要了解当前当地物资供求矛盾, 掌握长线、短线物资的规格品种, 确定奇特材料价格的正确性。

(3) 要按照国家、自治区、市有关政策文件, 分析确定这一时期物价趋势, 掌握市场材料价格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上述三种方法来衡量、分析, 去掉不合理的因素, 最后确定一个附和当时当地市场实际情况的价格信息。

5 当前市场材料价格信息存在问题

(1) 市场材料价格信息体系尚未真正形, 从理论到实践还处于摸索探讨阶段, 信息处理手段不足。

(2) 从信息供应方面来说, 信息供应不足, 针对性不强。建立材料价格信息反馈机制目前, 在价格信息采集工作中, 部分信息员由于各种原因有时报送价格存在偏差, 有时报送不及时。而造价信息科进行市场调查时, 由于受条件限制, 调查面和调查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导致有时可能对材料市场价格无法准确掌握。另一方面, 根据日常接待材料价格问题来电来访工作中了解的情况, 部分材料生产经营商、施工单位等材料用户发现了价格变化情况但不知道反映渠道。

(3) 从事建材信息业务人才短缺, 不够宽广, 使得信息运行速度不快。

(4) 采价对象信息观念淡薄, 不肯或不情愿提供信息, 或提供的信息质量低, 准确性不高, 时效性差, 远远不能满足工程造价各个环节的需要, 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及工程质量。

6 建议与对策

鉴于当前市场材料价格信息存在的问题,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约束机制, 提出以下几点:

6.1 发展建材价格信息咨询服务业

发展建材价格信息咨询服务业, 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 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使建材价格信息具有系统性、协调性。

6.2 建立建材价格信息的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信息主要靠市场调节, 靠竞争促发展, 没有成熟稳定的信息市场, 信息就无法流通。因此, 建立和完善建材价格信息的市场机制, 才能很好地发展信息咨询服务。

6.3 培养建材价格信息人才

信息服务既是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 又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因此要开发和利用建材信息资源, 必须要有一批建材信息服务专门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要有收集、处理、传递、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还要有商品经济要求的竞争意识和规范服务行为。

6.4 加强以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为中心的建设

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中心不断地收集积累, 建立工程造价资料信息系统, 逐步形成不同层次的设备、材料价格库、造价资料库、价格指数库等。

6.5 细化信息发布工作

信息发布单位要细化到县区, 现在我造价信息网上发布的价格信息是按照地市来分的, 由于每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同, 路线长的要经过好几个地方, 而每个地方的自然资源又不同, 路线起点和终点的材料单价差价可能很大, 势必跟实际有很大出入, 也不利于造价的管理。

7 总结

总之,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新的市场形势将对收集、整理、发布材料价格信息提出许多新的课题。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职能和先进计算机设备, 不断地去解决这些难题, 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管理, 1996 (3) .

篇4:浅谈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1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人档分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弃档不用的人员越来越多。一些单位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人档分离情况愈加严重。

1.2  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雷同。一些鉴定、考核和评价材料大多是套话,给人以“千篇一律”、“同出一辙”的感觉,不能准确反映每个人的真实情况,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2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

2.1  主动收集。作为档案员,应密切注意单位人事档案材料产生的信息,主动争得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配合,对应收集归档的材料要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归档。建立一定的上交制度,避免材料形成时间过长,未及时收集或经办人员岗位变动造成档案材料丢失。

2.2  重点收集。新时期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重点主要有:廉政材料、业绩材料、诚信材料,反映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个性特征、道德操守、生活作风、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材料。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另外在干部人事档案里还应增加个人信用方面的内容,使干部人事档案不再“千人一面”,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收集反映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实绩、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学识水平等材料充实档案,成为用人单位广纳贤才的依据。

2.3  追踪收集与经常收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中做到“口勤、腿勤、手勤”。要经常关注单位个人基本信息,经常对档案进行清查,随时掌握所有人员的变化情况。对新进入单位人员,要认真审查档案材料,将缺少的材料进行认真登记,并下发《催交材料通知书》,限定时间,要求相关单位将所缺材料按工作制度及时补交,避免时间过长或人员流动造成档案材料无法收集归档。

3  整理档案材料

3.1  材料鉴定。材料形成要规范准确,真实有效。凡需组织审查盖章或个人签字的,一定要盖章或签字后方可归档。内容不实,字迹不清,不能反映干部历史面貌、德才情况和现实表现的材料,不能归入档案;如收集时发现未盖章或签字的,应及时与归档单位或个人取得联系完善手续。

3.2  技术加工,分类准确,编排有序。高标准对档案材料进行技术加工,严把技术质量关。对小于档案规格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要进行加边或包边,切实做到整齐划一,归档材料左边应留出2.5厘米装订边。文字须是铅印、胶印或用蓝黑墨水、黑色墨水、墨汁书写。加边后的档案材料上、下、左、右边沿要和本卷其他材料相等。特别情况,例如对折皱、破损的材料进行裱糊。如内容太多可折叠后贴在备用纸上,做到裁剪仔细,装订整齐。通过以上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精练、真实、条理、方便利用,对应归档的材料,要进行逐份登记归档。对不属于归档的材料,应分别情况予以处理。属于销毁的材料,必须登记造册,由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字,统一进行销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3.3  及时、准确做好目录,录入计算机。要随时有效地保存有效档案。对于常规产生的档案材料,做好编排有序、分类准确、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规范有效整理,每卷档案应达到完整、真实、实用。

4  档案员的职业素养

4.1  人事档案工作政策性强,档案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自己的工作,要作风正派、脚踏实地、责任心强。

4.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人事工作方面的新政策、新知识,熟练掌握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整理等知识和技能。要经常与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联系,开展好档案材料收集工作。要有较好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具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合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4.3  人事档案工作的保密性强,档案管理人员要切实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遵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有关法律规定,在整理工作中,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要切实做好防火和安全保密工作,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对按规定剔除的档案材料,须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区别情况予以处理。做好人事档案借阅、借出、接转记录和整理档案记录。认真恪守职责及人事档案管理相关规定。

篇5:材料收集整理报告

1.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2.新员工“三级”教育记录、考核记录; 3.岗位上员工员工教育记录; 4.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记录;

5.特种设备(压力容器、行车、叉车等)台帐、检验报告; 6.压力表、天平等计量器具的检测、校验报告;

7.特种作业人员(起重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电工、压力容器操作等)资格证书;

8.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员)资格证书; 9.建筑物防雷检测报告; 10.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11.职业危害相关岗位人员体检报告; 12.职业危害申报回执;

13.安全费用发票、工伤保险缴费发票(收集、复印近半年的); 14.消防验收、安全设施设计与验收文件; 15.设备运行台帐; 16.设备与设施检维修记录;

17.供应商单位名录、对方资质文件与评估报告; 18.承包商单位名录、对方资质文件与评估报告; 19.消防设备、设施检查表; 20.安全检查表; 21.职业防护设备、设施日常检查表; 22.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报告、照片; 23.工伤事故处理报告书。

说明:公司若有以上相关材料请收集、归档,若无,则需随后补齐。

附:法定检测、校验项目与业务主管部门联系方式

(1)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昆山分院

业务电话:7781787(厂内机动车)

57781873(锅炉、压力管道)

57760163(压力容器)

50391957(起重机械)

57760057(电梯)传

真:(0512)57760162 地

篇6: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

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

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尝试,我深知,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那么本节课要充分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很好地体现研究主题。因为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去体验,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有效。因此,在探究新知时,我一次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理解知识。比如:让学生动手记录人数,为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积累数据,收集信息,同时教师也参与活动。这样设计,一是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教师的“教”为“引”,变学生的“学”为“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三是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乐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达到有效学习。

上一篇:小学预防流感应急预案下一篇:女青年素描头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