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独立的思考者作文

2024-04-21

做个独立的思考者作文(共9篇)

篇1:做个独立的思考者作文

一本好书,如冷冬中的一壶暖茶,让人们觉得一股暖流从始至终浸透心灵;一本好书,如一盏清晰的明灯,时时刻刻照亮我们心中正确的道路;一本好书,如一只渺小的小船,引领我们在广阔无痕的知识海洋中傲游。而这本书正是一本使人全身上下感到了动物的爱也存在。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屠格涅夫的作品《小鹌鹑》。这个故事只要讲的是“我”跟着父亲去打猎,本来是很高兴,可是因为一只母鹌鹑的行为,使“我”对打猎没了兴趣,并且在与朋友外出打猎时阻止了朋友,“破坏”了一场有趣的打猎。

屠格涅夫完全不用说明白事物的一举一动,只是很平平淡淡的把它们写在纸上,留下无边无际的思想空间让我们去想。这样的空间足够让读者对人类的做法反思和评价的行为。

屠格涅夫从自己十岁的眼镜里所看到的事物,证明了母鹌鹑为小鹌鹑所做的一切,这般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爱把我震撼了。而父亲的狗却把这般美好带走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每个生命都值得敬畏,世间万物都有自己活下去的价值和意义。人类也爱自己的孩子,可把自己的生命去换,可每一种动物对自己孩子的爱,却不逊色于人类。在我们人类的眼中它们可能有些是我们的`盘中餐,还是我们的玩物,却都是一些弱小的生灵。可生命不分贵贱,每个生命都有它活下去的意义、价值和理由。

篇2:做个独立的思考者作文

“不盲从、不附和、不人云亦云。不做应声虫,坚持自己独立的判断思索,保护心灵的完整性”。书后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永远依靠别人的想法,要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屠格涅夫讲述着爱与悲悯,在这个故事中无不在传递这个讯息,每个生命都值得敬畏。而他跟随父亲云打猎,原本高兴极了,可是因为母鹌鹑的行为,使他对打猎没了兴趣。

对自然的感知是一种快感。自然的形象和动作对人而言十分需要。它好像兼有美感和实用的双重作用。我认为自然之美便是万物之美,没有任何一种可以超越它。

猫的寓言讲了在画家眼里是一幅美丽的画,但在动物前却是不存在的,于是驴否定了猫,鹿否定了驴子……

所谓太阳,就是生活中的“正能量”。什么是正能量?顾名思义,就是正面的力量,热爱生活,有激情,有前进的动力。

篇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思考

一、对独立思考能力的认识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表明个体能面对不同的情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要培养这种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去,并尽可能提高其参与度;其次是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决定了其独立思考的程度具有相对性。一般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不断提高,其思考问题的独立性也就不断增强。也就是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逐步培养、构建并发展起来。

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倘若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与人合作和会话,必定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途径

1. 分类指导,提出独立思考的要求;教育学生,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以及统计、分析和判断,我们发现,独立思考与学习效果具有正相关关系。一般地,越是优秀的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越好,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又转化为一种能力,从而为独立思考活动提供支撑和保证。为了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教学中对各类学生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创设情境,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地胡思乱想,必须遵正确的规律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于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告诉学生结论,而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做准备。以“复数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为例,随着学生在课上的讨论不断深入,师生共同构建起复数概念的知识结构,并在此解决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

3. 留有余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推迟判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去钻研思考。

4. 提倡开放式教学,提高独立思考的品位。

要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方式首先要提倡开放式,决不能“一言堂”,否则这种独立性很快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因为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不经过独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问题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

三、确立思考对象,提高独立思考的有效性

1. 对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及作用作思考。

以“函数周期性”的教学为例,我们列出了以下背景材料供学生思考:什么叫周而复始?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物理中是怎样定义周期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正弦函数图像的作法(单位圆等分后移动描点法),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思考图像出现不断反复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示,逐步抽象出函数周期性的定义。

2. 对解题的策略作思考,对解题后的回顾作思考。

根据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我们常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本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差异?(2)你知道什么与本题有关的问题吗?如何想出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更一般的问题?一个类似的问题?(3)能否找到一个解决计划并实施这一计划?在教学中,我们用这些问题向学生发问,诱发学生独立思考,因而不少学生也逐步学会了如何寻求解题策略的方法。

通过解题回顾,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思维不断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题完毕后向学生发问:(1)能检验你的结果吗?能说出你解题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吗?(2)能否用其他方法得出结果?(3)能否用这一结果或方法迁移到别的问题上去?(4)能否把结果或方法加以推广?学生一旦养成这种自问自答的习惯,对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很大的。

3. 对学习中的错误作思考。

对错误的解法作思考,不仅是为了找到改正的依据,而且有着更深层的作用:其一,它是正确思路得以产生的“母机”,错误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随着正确认识的产生,导致正确思路的出现;其二,对各种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题方法不断优化,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三,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竭尽全力,寻找漏洞,构造反例,调整策略,即学生必须经历复杂的心理变化,才能达到纠错的目的,因而其过程本身是独立性很强的思考活动。

4. 对数学思想方法作思考,对知识的纵横联系作思考。

例如,怎样分析和综合?如何化归?怎样转化?如何分类?怎样讨论?如何代换?怎样类比?如何掌握数形结合?怎样构造数学模型?等等。

篇4:一个独立董事的独立思考

大约十几年前,我读到了西洋学者的一篇研究论文。他用“超额收益法”来估算和讨论独立董事辞职是否对公司和市场形成影响,有所触动。于是,我就写了个研究框架,让一位研究生就中国的情况进行尝试性的类似研究。

几个月过去了,得出的研究结论在统计意义上相當不明显。在中国,独立董事辞职,股民在市场上根本不以为意,股票价格没有任何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反应。这与发达国家的情形很是不同。

我以为,这一定是存在着不为人知的更为复杂的影响因素。因此,论文虽然写出来,却没有拿出来发表。

不过,这个话题一直放在我心上。事隔十年之后,我自己从一家上市公司辞职出来,有了对于整个过程的亲身体验。

为什么要当独立董事

证监会每次通过各种形式对独立董事进行教育,都会吓退一些人。

要搞清董事为什么会辞职,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当董事。只有知道是怎么来的,才能够知道他将来是怎么走的。不过,我们的研究在目前还存在困境,就是整个经济管理学界对于行为研究的缺乏以及心理学基础的薄弱。所以,以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大概只能以经济研究上通用的理性人模型来想问题。我在上一期专栏讨论了“锚定效应”,如果我们非要为董事的行为选择一个锚,我想那恐怕是被处理的董事的福利水平。当然,这个想法后面的故事会相当复杂。

我们还是暂时回归简单,基于“理性人”模型来想问题。一个人接受某公司的邀请成为独立董事,如果他足够理性并且具有完全信息,那么他一定是在比较了收益与成本之后,在净收益为正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

做独立董事的收益可以分成两种:物质上的收益和精神上的收益,分别体现为金钱和认同。认同,可以是公众的广泛认同,那就是“声誉”;如果是少数人的肯定,可以称之为“关系认同”。认同可以在将来以金钱利益的方式回报给担任独立董事的人。但很多时候,精神上的东西还是会独立存在的,这是一种自我认同,即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

物质上的收益,最短期的就是董事的酬金。在美国这样的独立董事制度大行其道的国家,董事的报酬包括两个部分,有各种不同的称谓,来自于洋人说法的不同汉译。我的翻译很简单:就是“出场费”和“车马费”。出场费是接受董事任职的报酬,与公司业绩无关,与董事的工作量也无关;车马费却不同,虽然也不与公司业绩挂钩,但与董事出席会议的次数有关。于是,国外现在有人计算董事出席会议的次数与公司的业绩之间的关联关系。想法很有趣。

中国公司的独立董事津贴并没有分得这样细,为一个相对固定、不同公司差异不大的数目。而且在我国,董事津贴的发放也相当个性化,有按月定额发放的,也有按年发放的。我的印象是,每年董事津贴的平均水平是税前9万元左右。但前几天,熊志军告诉我,他们的统计大约只有6万元。因为志军先生一直在分配局做领导,他的工作风格务实而细致,相信他的数据更加接近现实一点。

在我看来,董事也是为利益而来。利益有三种:货币收益、关系认同以及社会声誉。只有在这些收益大于董事任职成本的时候,做独立董事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总体说来,董事的任职成本分为两类:时间和精力投入,声誉损失或失败成本,并以后者为重。如果因为失职或渎职,遭到证监会的惩罚,甚至承担法律责任,那更是得不偿失。

从我的经验看,当独立董事机会成本偏低或过高的人士,都不太容易成为合格称职的董事,特别是那些为了区区几万元董事酬金而来的人。如果一个公司聘用的独立董事,他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机会成本只有几万块钱的话,可想而知他对聘用他做董事的内部人可能的屈从程度。事实也表明,这样的人虽然数量不大,但他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往往不是无能混事,就是不敢与控制性股东对着干,成了花瓶和摆设。与之相对,机会成本特别大的人做独立董事,也有问题。他们往往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因为无论怎么说投入时间都绝对不划算。我以为,这些高身价的人接受董事任职,要么是为了声誉而来,要么就是在不损害自己声誉的前提下,帮朋友一个忙。当然,帮忙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另有交易。我国目前还没有细致地区分“外部但非独立的董事”(outside director)以及纯粹的“独立董事”。所以,顶着独立董事帽子的还有不少严格意义上的关联者,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点。

对于相当数量的独立董事来说,通过其他渠道挣到董事薪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金钱报酬并不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动力。他们接受董事聘请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精神层面,来自于对于工作价值的满足感以及声誉上的考虑。这些人最怕的就是不安全或者出事。本来做独立董事就是为了声誉,而一旦公司出事,则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证监会每次通过各种形式对独立董事进行教育,都会吓退一些人。

独立董事的旅程

独立董事和公司之间的相互挑选,好比是男女之间搞对象。说得难听一点,公司找独立董事,就像旧时男人纳个妾。

上面从最简单的理性人模型出发,描述了一个人做独立董事的收益与成本,进而认为人们之所以选择担任独立董事职务,是因为做董事的综合收益比成本大。

然而,这只是最简单的、基于一个时点上的理论描述。现实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独立董事不可能在进入公司之前就把什么事情都盘算清楚,因为他缺乏信息、缺乏预见能力、缺乏分析能力,他也不知道将和什么样的独立董事甚至内部人共事,甚至可以说,理性人所应该具备的所有要素,他没有一样是齐全的。而在进入公司之后,独立董事也不可能随便辞职,因为那将带来自己和他人同样巨大的成本。所以,如果上一节描述了在一个时点上权衡问题的逻辑,从本节开始则是沿着董事任职的轨迹来讨论问题。

独立董事的工作是从接受邀请开始的。这种邀请其实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公司肯定是看中了独立董事的某一特长:社会身份、专业技能、人脉关系,甚至只是觉得这个人更容易被控制。事实上,公司在正式邀请独立董事之前,已经做过很多人员的比较和考虑了。所以,某个人一旦被邀请,在多数情况下,对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来说,他都是在那个时候最划算的选择。但反过来说,对于独立董事,公司是不是一个值得任职的对象却不一定,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权衡收益与成本的必要信息。

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接受邀请的时候,独立董事并不知道公司的真相。除了一些“老江湖”,一般的独立董事候选人只能凭借一些公开信息进行判断,或是凭借他对邀请人或介绍人的认知程度来判断公司。当然,由于公司不确定此人是否会担任董事职务,它并不把故事讲全,要留一手,也很正常。于是,这就形成了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经济学里面所有的筛选和发信号的手段,这时都可以使用。

阻碍独立董事做决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好意思”。人家邀请你做独立董事,本来就已经看得起你,按照“懂事”的逻辑,你怎么好意思穷追不舍地盘问人家的底细,像防贼一样。所以,即使独立董事例行惯例地到公司去看一下,但走马观花般的参观,又能看出多少东西。

我常常把独立董事和公司之间的相互挑选,比喻成男女之间搞对象。说得更难听一点,公司找独立董事,就像旧时候男人纳个妾。有时候,有媒婆;但更多的时候,是公司直接挑董事。相比起公司来说,独立董事总是比较“嫩”的,像个初涉人事的少女,对于风月场里的把戏所知甚少。表面上看,独立董事都是专家,似乎对于企业经营的某一个方面是行家,但实际上他往往是对于公司最不了解的人。独立董事一般都是在接受邀请的时候才开始认识公司,而这离向监管部门报材料的时间底线大约只有两三个月。相比之下,公司则起码有了十几二十年的历史,就像一个混迹情场多年的老手,以前对付过各种各样的少女。这底细怎么是两三个月可以查清的?于是,这种经验和位势上的悬殊、时间的短促,使得独立董事无论如何在进家门之前也不会清楚公司的真实能力和品行是怎么样的,通常也无法判断他以前交过多少不同类型的女朋友,他会不会骗人以及怎样骗人,他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手段。

有媒婆的情况有时更有意思。一位独立董事朋友曾经和我讲过他被媒婆忽悠的故事。媒婆把公司说成一朵花,尽管也会说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但主要还是介绍光明的一面。我的朋友进入公司之后,才发现媒婆所讲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公司好的地方,媒婆根本没讲,而媒婆说的都是不太灵的地方。细节极其可笑。

所以,从我的经验看,独立董事在接受邀请之后,他根本无法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获得足以进行理性判断的信息。这又主要体现在不知道成本将来会有多大。于是,判断应该主要基于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了解。这就像风险投资主要考察经营团队一样。在那里,团队比项目更重要。而在独立董事的选择上,控制人的品行要比公司的表面现象重要。我的建议是:对于风险规避型的人士,不了解老大,绝对不要轻易接受邀请。甚至可以更加直白地总结,独立董事进门之前除了例行公事般地要看一下公司的历史、年报,走马观花地考察一圈之外,更重要地要看三件事:公司的行业、来头和老大。有一条不行,就歇着。

独立董事陆续对公司的真相有所了解,是在进入公司之后。第一年,多数情况下都有点浮皮潦草。这在第一年董事会的会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大都是夸夸其谈,不着边际,好多议论都是“无的放矢”,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独立董事真正能够了解情况的机会,出现在公司要表决重大事项,而内部又发生争议的时候。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有在经历了第一个财务年度的外部审计、和审计师沟通得比较充分之后,才会突然看清自己所委身的公司,究竟是西门庆还是武大郎。

独立董事的权力环境

绝大多数的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独立董事的要求是,“听话,出活”。

独立董事进入公司之后,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希望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尽力,为保护中小股东尽力。但是,达到以上两个目标并不容易。要理解这一点,首先必须明确中国上市公司的基本权力结构,进而理解独立董事的工作环境和决策环境。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学者Warther曾经开创性地用一个简单的三人模型来描述公司董事会的基本结构。三个人依次是内部人CEO和两个外部的独立董事。三人的决策规则是多数获胜,所以,只有两个独立董事齐心合力,才有可能搞定内部人。如果只是一个独立董事反对CEO,另外一个与CEO联手,则独立董事不仅成不了什么事,反而还会在下一期被内部人赶出局。这个模型非常经典,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美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分散、独立董事数量呈现压倒多数的情况,有助于理解董事会中的权力关系。不过,中国的情况却有很大不同。

绝大多数的中国上市公司都有唯一的实际控制人,无论国有还是民营。这个实际控制人要么亲自操控着公司的大事小情,要么决定谁来代表自己经营公司。也就是说,他有权决定内部人,也有权选择外部来的独立董事。现在,中国公司的董事会多数是7人或者9人。原来人数多一点,但后来公司的控制人陆续发现董事会人数多,成本也就高,却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索性逐渐减少人数,只要达到最低标准就可以了。

我们假定公司董事会只有7个人,无疑,在绝大多数的公司里面,有4位一定是内部人。这些内部人往往会“紧密地团结在以董事长为代表”的控制人身边,行动上高度一致。如果这些人里面出了“叛徒”,下一期就会被调开。总之,他们通常都是铁板一块。剩下的3个是独立董事,也就是外人。外人有两种:“哥们”和“非哥们”。不过,正是由于我们前文所述的“关系认同”和“社会声誉”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独立董事不仅要获得控制人的欢喜,还要承担着在广大股东面前的声誉压力,所以,哥们和非哥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然而,无论如何,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都是少数。于是,这就决定了在任何投票中,只要控制人最后决定做的事情,一定能够做成。而且,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即使独立董事全体投票反对,也会是4比3,多数通过。这是制度设计上的悲哀,是独立董事在现阶段的宿命。

既然独立董事反对也没用,公司为什么还要设立独立董事呢?这在于我国证券监管制度的基本规定和要求:上市公司必须配备至少3名独立董事,其中一名应该有财务专业资格。那么,控制人找独立董事的标准是什么呢?我曾经围绕这个问题与一些公司的控制人做过交流。他们很含糊地让我理解到,最重要的是“不要坏了事”。不同的控制人在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用词会不同,这与他们的性格和表达习惯有关,也与他们与我的关系远近有关。但“不与控制人对立”是最关键的。当然,控制人也会关注这些人的能力、社会联系、影响力和声誉,只是“听话”,只会一味唱赞歌,不能提供建设性意见的独立董事,也往往不太会被控制人抬举。一句话,这和清华大学在传统上要培养的人才一样:“听话,出活。”

另一种情况也是蛮有趣的,值得深入研究。有的时候,独立董事会成为董事长制衡其他内部人甚至股东的工具。董事长会拿独立董事说事。这也是权力运行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特别是在国有上市公司之中。为了不把话题扯开,我们这里不予展开。

由控制人找来他“中意”的独立董事,然后向证券监管机构报材料获得审批。只要能够满足监管机构的基本要求,比如,没有违法记录,亲属不在公司上班等等,就可以上岗成为独立董事。那么,这个独立董事该对谁负责呢?证监会教育说,应该对全体股东负责,特别要注意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大股东外,独立董事从来没有机会见到中小股东。即使在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小股东们也懒得有时间、有兴趣来见你。他们忙着在市场上炒作公司的股票,他们感兴趣的是公司的大股东,而根本不在意独立董事是谁,都忙些什么。所以,只要公司不出事,独立董事其实只需要对控制人负责。但公司一旦出事,独立董事就要受到平时“多次教育”自己的證券监管机构处罚。在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俨然就是监管机构选拔和派出的监督人员,承担着来自于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于是,我愿意用不同于Warthar的模型来描述中国上市公司的权力结构。同样是三个利益主体:控制人(包括董事长和全体内部董事),独立董事(他们不是铁板一块),证券监管机构。独立董事就是在这样的权力博弈关系中,既求得自己想要的,又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作为群体的独立董事

设立“首席独立董事”,由他选择独立董事群体,才有助于快速形成独董的战斗力。

独立董事遇到事情虽然是个人盘算的,但他们要想成事,却需要联合一致。而能否联合一致,直接决定了他们先前个别测算的成本收益比较是否真是那么回事。也就是说,独立董事的个人测算在考虑其他董事的关联作用之后,很多原来的衡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原来的如意算盘不一定实现,原来没有期望得到的东西却会突如其来。当然,独立董事事实上也具备共通的合作基础。正如我在前文中所指出的,独董在现实中与控制人和监管机构构成了博弈的三方,他们是公司权利博弈中一个“应该存在的”利益单元。不过,他们能否形成一个群体,还取决于很多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个意义上,独立董事的群体行为与过程非常值得研究。

首先,独立董事们理应是利益一致的。然而,在独立董事召开第一次会议之前,他们往往并不认识。他们各有来路,虽然潜在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并不一定显示出应有的亲热和“自然联结”。由于大家都有一定的身份,有城府,所以,客气常常成为第一要务。没有亲热,相敬如宾,这自然就会影响交换意见的深度。一位独立董事朋友对我谈他的体会时曾经说:在最开始的两年里,独立董事都在试探,不知自己对于公司的真实看法会通过什么渠道传递到内部人的耳朵里,所以,谨慎到家了。直到有一天,公司的一个重大决策将独立董事推向台前,他们必须要达成一致意见,保全共同的也是各自的利益。这时,大家才真正地投入起来,每个独立董事与各自相熟的内部人之间,独立董事之间,电话连连,频繁交换意见。

确实,独立董事参与公司工作,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必须要与其他董事合作,特别是与其他的独立董事合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很多情况下,独立董事能否发挥作用,并不取决于自己,而是要形成一个群体行动。只有独立董事齐心协力,才能最后显示出力量。一般情况下,独立董事都是要与内部董事一起工作,工作过程都在内部人的支配与掌控之中,没有独立性可言。目前制度体系下独立董事们唯一的一次单独活动机会是,每年独立董事都要与审计师单独见面,就公司的财务信息、经营信息和风险控制水平的真实性等问题个别交换意见。由于没有内部人(包括董事会秘书)参加,这次讨论可以相对放得开。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独立董事的彼此信任没有达到极致状态,结果仍会不尽如人意。

在独立董事力量被分化的情况下,坚持独立原则的独立董事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时间久了,要么是主张实现不了,独立董事不仅没有成就感,而且自己也会觉得没趣;要么就是被内部人清洗掉。按照现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董事每三年选举一次,一般可以连续担任两届。所以,如果独立董事在一届内就辞职不干了,或是一届到期就被灭掉了,则多数情况下存在著一定的隐情和不愉快。

在董事会里面,内部人常常占多数。内部董事一般与公司的董事长不会有分歧,至少在表面上高度一致。一般情况下,几乎不太可能出现独立董事和个别内部董事联手对抗老大的可能性。所以,独立董事作为一个群体,是公司存在一支独立力量的唯一可能。但真正形成这样一股力量并不容易。这需要独立董事在知识、信任等多方面具有合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在接受任命之前,独立董事并不知道董事会其他成员能否与自己合作到一起,在价值观、知识与判断能力上是否能够契合以及董事长是否愿意创造条件把大家捏合到一起。而在董事会成立之后,有心的独立董事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深度合作关系。

不过,独立董事并不一定能够形成一致,并建立起一个战斗堡垒。首先,是不一定有这个必要。当公司业绩一直不错(可能是行业原因),独立董事就会做得很轻松。大家的尽职程度会向最低端的努力水平看齐。另外,独立董事之间会搭便车,某些独立董事不尽职,导致独立董事的资源组合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换句话说,南郭先生占用了一个独立董事名额,他根本不想出力。

总之,要让独立董事进入必要的工作状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有必要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在某些情况下形同虚设在群体方面的原因。

我主张研究制订并推行一种叫做“首席独立董事”(leading independent director)的制度。也就是说,由监管部门选择一位有责任心的、有工作能力且愿意为公司治理改善而尽职的专业人士担任首席独立董事。此后,由这位首席独立董事按照有效工作的要求和监管原则选择其他独立董事。而其他独立董事的人选可以由个人报名,通过中国证监会或相关机构的审查与考核,之后存入公司董事人才库,供首席独立董事选择。我以为,这样组成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部分,比较容易成为一个整体,有助于快速形成战斗力。

篇5:做个独立自强的人

学校:丰县宋楼中心小学班级:六(2)班作者:赵薇辅导老师:丁厚印提起周恩来,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天看到《少年周恩来》这本书,真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从出生一直到东渡日本求学的这一段人生经历。12岁的周恩来接连失去了亲生母亲和养母,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他的肩上。在伯父的帮助下,他才获得进入学校学习求知的机会,他刻苦钻研、努力认真,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取了著名的南开大学,毕业后,为了寻找拯救祖国的良方,为了寻找中华崛起的真理,他东渡日本,艰苦求学。

我们与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相比,真是相差甚远。我们出生于太平盛世,尽享幸福生活,父母为我们承担了一切,不像小恩来生在乱世,时常受到危险困难的考验。但我们又怎样呢?“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成了实实在在的“小皇帝”,:小公主“,有时遇到不称自己心意的事情还要不停地抱怨,更别说像小恩来那样照顾家人,管理家庭了!„„遇到困难时,我们很少想着怎么去克服它,有的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我不会!”“这我怎么能行呢?”就比如学习上遇到了一道稍显复杂的题目,有些同学看了遍题目就放弃了,断定自己不行,早将自立自强抛在了脑后,便坐等老师讲解,或是看看其他同学,脑

筋动也不动,当看到答案时,才若有所思地叫上一句:“哦!”可这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吗?„„设想如果我们回到了从前,那么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呢?恐怕能否生存下去都是个未知数。因此,小恩来那自强自立的事迹应该为我们牢记,用它时时鞭策自己:只有独立坚强的人,才可能成为强者。即使在当今的社会,独立自强依旧将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必须向少年周恩来学习,用坚毅自主的品格直面人生,让人生焕发光彩,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篇6:做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作文

这本书中的《专注成就伟大》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因为我是一个很难专注做一件事情的人。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轻人在巴黎写作,有一晚他在著名作家魏尔哈伦家里做客。期间,有一位年长的画家正叹息着雕塑美术的衰落,作者接话说到”罗丹不就很厉害吗?”这时魏尔哈伦对他说”明天我要去拜访罗丹,我觉得像你这样崇拜他的人也该去”,此时作者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第二天,作者如约来到了罗丹的工作室,作者发现了许多还未完成的小雕样,还有他已动工而又搁下的雕像和一堆草图堆在桌子上。”这是我的工作,我想你一定很想看我工作。”说着罗丹来到了一座女正身的雕像前,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他推后一步,仔细观看,审视品刻,又认真地改了起来。他没有再对作者说话,他似乎忘掉了一切,除了面前这个他要创作的作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过了多久,罗丹站起身来,用湿布蒙住了雕像,扔下刻刀,就向门外走去,这时他忽然发现了作者,他对自己的失礼感到惊慌,作者却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一脸的`感慨,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篇7:独立思考的作文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等动物,就是因为我们有思考。假想,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没有了独立思考,他会变得盲从,黑暗,甚至处于停泄状态,那样的我们,与其他动物又有什么区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也随时随地在我们眼前呈现,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更是对手机“宠爱有加”,被一些心灵鸡汤灌“醉”也成了家常便饭。去给我们讲一堆人生道理,还说的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想着这一“醉”,不知影响我们多少人,如果按这样计算,不出一年,个个都神魂颠倒。而真正寻要心灵鸡汤的人,只不过是在找一个借口,说服自己去相信罢了。

思考是人的一种本能,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去花时间,花精力在手机的浏览器,而且也只停留在“只是心动,却不行动”上。

若相反,一个人把自己与独立思考融为一体。我想他会变强大,在不断的成长、学习。为了抵达那心中远方的灯塔。学习,我们从小学,初中,以至于到目前的高中,我想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关注自己的成绩变化,可为什么别人的成绩好到爆,而自己的成绩却烂到渣?有人就会想,我也关注了呀!可依旧烂到渣,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也好,东西也罢,并不是说我去关注了,就一定能够有自己想要的结果。那我想请问,你独立去思考过这些问题吗?没有吧!这就是别人好到爆与自己烂到渣的区别?

只有独立思考过后,你才能发现,我原来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何乐而不为呢?相比之下,那些“微信心得”、“专家”也只不过是世俗偏见,算不上世俗,也不被人认可。

篇8: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情境, 引发生疑, 使学生乐于独立思考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生疑是思维的开端, 创新的基础, 有了合适的问题, 人们才能专注地进行思维。因此, 在学习新知识时, 教师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精心设计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开头”, 引发学生产生疑问。例如, 教学“年、月、日”一课, 课始, 教师先请同学听录音故事《小红过生日》, 学生兴趣很浓。听完故事后, 再让他们回答问题: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红今年几岁?正过第几个生日?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红的爷爷为什么才过了15个生日呢?故事里涉及到哪几个时间单位?由此十分自然地引入课题。同时, 对于爷爷只过了15个生日的原因留下个“悬念”,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 并在学习过程中, 抓住已学的知识去思考, 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原来爷爷是2月29日出生的, 4年才过一个生日。

引发学生生疑的方法很多, 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让他们猜想课题, 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也可以用操作尝试方法。总之, 要让学生在课始就在头脑里产生一个大大的问号, 并随着教学的展开, 通过主动探索解开这个问号。

二、营造氛围, 鼓励提问, 使学生勇于独立思考

哈尔莫斯说:“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不要只传授知识, 要鼓励行动。”我们要相信学生是能独立思考的, 有提出问题的可能。“学生提出问题, 这是学生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标志。”不会思考就提不出问题。首先, 教师要创始宽松氛围, 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发扬民主,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 不轻易否定, 要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份, 以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让他们真正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其次, 教给方法, 学会质疑问难。由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不足, 仅有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问题, 也提不出关键性问题, 因此, 要有意识地向他们提示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1. 教给找问题的方法:

(1) 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找。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 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可提出“它与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学了某个知识不了解作用, 也可以提问, 如学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有什么用?

(2) 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对某个问题要能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不那样做, 如果那样做会怎么样?

2. 教给提问题的方法:

(1) 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 顺着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 刨根究底地继续发问:“为什么……”

(2) 反问法。从教师或教材内容的相反方向提问:“难道……”

(3) 类比法。对于某些相似概念、定律、性质, 通过比较和类推提问, 如“比和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 联系实际法。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如“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

鼓励学生提问, 关键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思维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用这种情境加上他们的活动为他们带来的体验深深地刺激他们独立思考。

三、指导学法, 解决问题, 使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达尔文曾说过,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前提,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可以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广泛的迁移, 萌发创新思路。课堂教学中应把学习方法的培养寓于知识教学之中, 有意识地渗透传授,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一般或特殊方法。以下举例谈几种方法的教学:

1. 动手操作促发现。

“认识一个客体, 必须动之以手 (皮亚杰语) ”。现代课堂教学要变“讲数学”为“做数学”, 强调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来解决提出的问题。如教学“圆锥的体积”,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圆柱的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关系, 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学生结合学具设计实验操作, 边思考边操作, 边操作边思考, 学生的思维随着操作而展开, 最终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的结论。

2. 化新为旧促转化。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 往往后续学习知识是前期学习知识的发展或加深。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一切新知都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产生的, 迁移现象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认识活动之中。如学生已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当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引导思考:能不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联系旧知, 想到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从而获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转化思想, 问题迎刃而解, 这种等积变形的学习策略还会用到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中,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3. 比较分类促提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比较中, 分类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如“质数与合数”的教学, 当学生找到了一些数的约数后, 教师就应引导他们讨论分类:有一个约数的数, 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约数的数, 引出“质数”和“合数”的名称, 再提示学生思考:这种分类是按什么分的?以前学的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与新学概念有什么区别?为了不让学生混淆, 可用图示直观地帮助学生识别“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的虚假命题。这样教学既帮助学生学会知识, 又使之掌握了正确的思考方法。

篇9:对“美式独立思考”的思考

在美国,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之一,是黑人笑星比尔.考斯彼主持的《孩子说的出人意料的东西》。

有一次,比尔问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

女孩很自信地答道:“总统!”

全场观众哗然。比尔做了一个滑稽的吃惊的表情,然后问:“那你说说,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女总统?”

女孩想都不想就回答:“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全场一片笑声。

比尔问:“肯定是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吗?”

女孩不屑地说:“当然肯定!”

比尔意味深长地笑笑,对全场观众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举手!”伴随着笑声,不少男人举起手来。比尔得意地说:“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

女孩不为所动,淡淡地说:“还不到三分之一!”

比尔做出不相信又不高兴的样子,对观众说道:“请在场所有男人把手举起来!”言下之意,不举手的就不是男人,哪个男人敢不举手?在哄堂大笑中,男人们的手林立一片。

比尔故作严肃地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仍然举手,不投的放下手。”比尔这一招厉害:在众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们把已经举起的手再放下,确实不太容易。这样一来,虽然仍有放下手的,但“投”她票的男人多了许多。

比尔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总统女士’?这回可有三分之二的男人投你的票了。”沸腾的场面突然安静下来,人们要看这个女孩还能说什么。女孩露出了一丝与童稚不太相称的轻蔑的笑意,说:“他们不诚实,他们心里并不愿投我的票!”

许多人目瞪口呆。然后是一片掌声,一片惊叹……

故事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许多人在欣赏比尔的机智的同时,更为女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信、冷静和坚持等个性品质折服,将之称为“美式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前面的“美式”,更多地折射出国人对当前教育状态的忧心、批判……

美国人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教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未来自我价值的实现打好基础。美国学校重视通过“活的教育”来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将书本上的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原来可以如此轻松。如新泽西州一所小学五年级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就是分析和评讲作业——学生画自己家的位置图和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图,枯燥的内容因为生活化而变得生动。

美国的中等教育质量相对来说并不高,但美国的大学教育却在全球名列前茅,这与中小学教育中注重培养人格、培养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比如进了美国的大学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学。在哈佛,每堂课老师讲授的内容很多,除了当堂讲授的内容外,老师要发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一般除正式教科书之外,一门课下来都有多达几百页的附加讲义。每堂课结束之后,老师要给学生留很多的课外作业,课后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消化、阅读课外附加材料和完成作业。如果没有在中小学经过良好的自学训练,是很难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的。

反观中国,教育已经异化为简单的社会规则:父母希望孩子听话,老师希望学生回答正确。“听话”背后隐藏着的是“服从”和“依赖”,而“正确”则意味着“惟一”,它们总是以标准化了的模式排斥“异己”,只能有一个声音。这样的教育与真实的世界和人性相比,往往过于单一,仿佛白昼、黑夜一样非此即彼,完全忽略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这种单一,让在老版语文教材《纪念刘和珍君》里出现的杨荫榆成了一个反动的符号,作为一个反动军阀的帮凶、封建余孽的化身形象永远定格在几代人的心中。其实真实的杨荫榆其人性中也有光辉的一面——她是著名作家钱钟书夫人杨绛的姑姑。1938年,杨荫榆在苏州为保护遭受日军强暴的妇女同胞,死于日寇乱枪之下。这一事实可能令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震惊不已。

被简单化了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逐渐习惯了用别人的眼睛替代自己的眼睛、让别人的大脑取代自己的大脑、把别人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于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于“老师,这道题目是你教我们这么做的。”“老师,你考试前要是能划定考试提纲多好啊。”“老师,这份试卷真容易,题目都是你讲过的。”“老师,这道题目以前你没讲过,我们怎么会做啊?”等话语,听到这样的评价:中国学生都非常勤奋,专业课的学习普遍要比美国学生优秀。但是,在写论文的时候,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就显示出了不同的能力。给中国学生出一个题,他可以做得非常好。但你要让他自己设想一个题目,却非常困难,美国学生则恰恰相反。

“人云亦云”的教育只能是一种“寄生的教育”,无法培养出学生完整的品性、健全的大脑和创新的精神。我们的思考力从何而来?我们的独立批判精神从何而来?

教育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来自世界的纷繁,更来自教育对人性、对生命的关怀。只有关注这种复杂的教育,才利于受教育者内心精神的主动生长,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一所意愿开放的学校,她能帮助学生跳出狭小的天地而接近领域广阔的生活世界。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感官与知觉,认识到社会的多样、价值观的多元以及人性的无限可能。这些纷繁的现实,将激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力作出判断,而不以教师的讲解作为理解生活的唯一角度,也不以教材为认识世界的唯一标杆。

我们需要生活化的课堂。在这个课堂里,知识不再总是以单一的、呆板和僵化的面孔出现,它以多元呈现的方式告诉学生: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生活,所有的知识的获得都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获得知识的方式是多样的,问题的答案也可以不是唯一的。

我们需要乐于思考的教师,他们能够以自己生活的广度和学习的深度带领学生学会思考。要知道,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往往不在于教育命令学生做什么,而在于教师本身是什么样的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如果教师的思考力已经萎缩,我们就不能指望他们的学生拥有强大的思考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可见,教给学生一个自学的方法是多么重要。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就是学习方法,是根据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独立运用方法的能力。“渔”,不是认知结果的堆积,而是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的过程。这种思考是一种艰巨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甚至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这样的痛苦,正是培养学生思考的强大的教育力量。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经历过痛苦的思考,并从思考过的地方长出自己的思想来,那么,他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受教育的快乐。

良好的独立思考精神氛围的营造,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它是全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的孩子“不听话”时,作为家长的你请试图了解一下“不听话”的原因;当我们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另类”时,请作为老师的你去听听他的理由。也许作为“大人”的我们多一份的耐心和包容,会使孩子们的思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请把学习的课堂延伸到公园、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们在每一个角落中都放置思考的种子,让这些种子在适当的土壤里生长、开花、结果。

人才的竞争就是创新精神的竞争,而独立思考的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内核,教育应该为学生了解生活、思考生活打开一扇窗口,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片成长自由的新空间。当我们惊诧于小女孩那“与年龄和心智”不相称的思维能力时,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广州市第91中学)

上一篇:六一节森林里的欢乐童话作文下一篇:4 母鸡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