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

2024-04-09

关于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通用12篇)

篇1:关于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艺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1

读完郭老师的《音乐教育书简》一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是百感交集:有高兴、激动,有后悔、沮丧,还有感动……

我觉得这本书不应当只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入职读的,而是在职的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好好看看。以前总觉得音乐教育的理论在大学走得太高深、太远了,大学的老师都高高在上,很难了解到我们一线老师的“窘况”,而我们一线老师又迫切需要一些学术型的专家给予我们现状的一些解读和帮助,因为你们的高度或者比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读完,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像郭教授一样“关心”和“关注”我们一线老师的“学术型专家”,你们的理论也可以让我们不再“仰视”,也有轻松!我们一线老师没有被孤立,在迷惘之际有你们这样的专家及时地给出一些有助我们自我判断的建议,是我们的幸运,不止是书中的小米老师。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明显感觉到似乎自己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倦怠期,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农村学校,第五年了,每年都重复初一初二的教学,每个年级在10个班左右,除了音乐还有其他课程的兼职,课余时间紧张繁重的排练任务,这些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时候课到上完,有不安的感觉,好像又“欠”了学生什么!反思自己,最近好像没什么进步了,像一个机器在运转,而不是学生需要的老师!而我,不愿意自己成为机器。这也是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三个白痴》给我的警示:老师不是机器操作者,不是生产固定产品的操作工人。

之前在教学中困惑的地方,在书中得到了解答,谢谢郭老师您与我们分享了小米老师的成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师生平等

和小米一样,如何做到这一点,我到今天还在摸索着,看到郭老师的解答,我知道这样的课堂,不是美国才需要,美国才会有,我们也需要,我们也应该有,观念可以改变。社会体制、等皆观念可能我们变不了,可是小小的课堂,我们可以改变。明白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学生们为什么出现上课热情不高,回答不热烈,参与度不高的种种行为,反思自己,是我们老师与学生距离太远。要想让音乐走近学生心中,首先,放下高高的老师架子,放下教材冷冰冰的知识结构,在平等对话中了解学生需要,是我当务之急要补救的!

这里是农村中学,不是市区里的学生,首先,我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是不是过多地建立也一个城市地区的学习要求上,要求太高了,我需要好好思考,重新定位。

二、教材主导教学

以前总觉得,教材如同圣旨,教研活动公开课的模式,专家的点评就是教旨,不加思辨地认为都对,就要按照那样。结果,慢慢地,我发现找不到自我了,工作的第一年,上课还很有激情,很多点子,现在发现被批判得连自己也找不着了,教材真的是不可推翻、不可质疑的吗?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麻木地生产产品时,也会厌倦的啊!为什么不能还原自己?为什么要做教材的“忠实拥护者”就不再敢质疑和拓展?

三、教学模式的单一

唱歌课就你一句,我一句,欣赏课就讲解背景,听全曲,分析结构,讲音乐要素,器乐课也是你一句我一句。说是传统课,其实现在自己的课堂也莫过于此,我在机械地操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这样的“旧”式的教学模式,只是走着走着,就感觉出不去找不着北了,回头一看,当初还雄心勃勃地要改变这种旧的音乐教学模式,可自己竟然成了它的“忠实拥护者”,看到有时侯自己的课堂竟然变成这样,心里也不是滋味,甚至很害怕,这是我一个年轻音乐教师应该有的课堂吗?

小米老师的创新,我看到了她的大胆创新和成功!这不是一两节的课堂可以早就出来的变化,是用心经营的课堂“感化”的学生,从学生不敢唱到爱唱到会唱,可能很漫长,可能就在老师观念的一次不经意的改变。我的学生这一届初三的学生,我从初一到初二下学期才看到他们的完整变化,小米的方法比我取得的成效更大!值得我学习!

四、通过课外文艺比赛提升音乐学科地位

以前,总觉得在这么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还要一个班一个班帮助排练,指导,很不情愿,甚至一手扔,给班主任自己弄吧,班主任又像踢皮球,踢给我们,学生夹在中间,抱怨就自然出来,节目的质量不高,自然也会影响班级形象,更加影响班级对音乐科目的重视。现在看来,很有必要纠正自己以前一些“计较”的看法,视作自己的工作,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更是挖掘人才的一个机会。

五、合唱团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学校以前从来没有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三等奖以上的成绩,况且是这么多人组成的一个团队比赛,在今年的十一届合唱节,我们学校的合唱团却得了二等奖!这是我现在都为之骄傲的一支队伍,由于初三的离去,少了很多中间力量,需要重新选拔和培养,又得漫长的一段时间,在初三团员离去的那一次排练中,她们还是用动人的歌声传递她们的热情给我,作为指导老师,我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得!虽然现在看来,举步维艰,校长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我们得到展示的舞台还不够,可是,区领导、外校现在都知道我们镇龙二中虽然成绩不好,可有个合唱团,精神面貌不错!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结果,不应该放弃。

做好这次比赛的总结和总结排练的记录是我应该好好做的,包括学生们的合唱团赛后感也可以让她们自己写写,这是我的财富!好好珍藏。

六、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平时上课,我一直很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感觉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慢慢忽略了,看了书,我汗颜,学生的“审美”,学生的“参与体验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知识”不能跟随学生一辈子,可德育情感教育,个人参与的合作、体验却是能跟随他们成长,影响一辈子的。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是不是把艺术摆的位置太高了,不对了?艺术有层次之分吗?听众有等级之分吗?

没有!所以,我们给学生的音乐,不应是剥离情感的空洞知识,而是有生命的美妙旋律!

七、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

记得以前不了解的科任老师还在笑话:“你这个音乐老师怎么总觉得累,那我们都不用活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正如许多人看到的:“音乐教师社会地位不高”这是普遍现象,我知道单凭我,不可能改变所有人的看法,可是,我也以每天自己的行动在默默工作,默默付出,以自己的姿态骄傲地告诉给同行们:“我骄傲我是一名音乐老师”!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学科,同样,我们的地位不可替代,我们的学科魅力如同我们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一样,音乐赋予我们多少灵魂,我们在传递多少!

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不记得是哪位说过的话,在此借用一下,我庆幸自己在迷惘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就像航海中的指路灯,照亮了孤寂的我,让我忽然感到:方向就在那里,身边不止是我,还有很多伙伴,通向彼岸,是幸福的归宿!

但愿每一位音乐老师,您都是幸福、快乐的!

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2

通过读《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这本书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正是我所欠缺的。交响音乐这种在音乐艺术中具有较高品味的高雅音乐种类。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今依然具有极高的生命力。是被全世界各个国家所认可的艺术形式。

《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将整个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像是一部音乐编年史。本书介绍了交响音乐的产生、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以及不同民族风格下的交响音乐。

通过读书,我明确了交响音乐的发展脉络;掌握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交响音乐的艺术风格和价值取向;了解了交响音乐在其整个发展时期,不同音乐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通过读书,我学习到了交响音乐欣赏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交响音乐的常见体裁,交响音乐的理论知识和如何欣赏交响乐。

在《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的引领下,我回到了交响音乐产生之初的巴洛克时期。见识了巴赫、亨德尔这些巴洛克时期的大音乐家,作为交响音乐的奠基人所作出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响音乐迎来的快速发展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些音乐巨匠耳熟能详的名字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他们所作的优美旋律。

到了浪漫派时期的欧洲,音乐界更是空前的繁荣。不胜枚举的音乐家百家争鸣。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舒曼、威尔第、瓦格纳、约翰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圣桑等。这一时期交响音乐已然成熟兴盛,体裁多样,深受人们的欢迎。

读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交响音乐,更重要的是书中对音乐家的细致介绍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现在人看来,这些音乐家如同伟人一般被人们敬仰,可是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封建年代,这些音乐家大都出身贫寒,处于阶级社会的底层。可是这些音乐家,尤其是到古典乐派以后的音乐家,受到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影响,越来越不安于屈服。他们崇尚自由民主,用音乐作为武器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逆境使人进步,看这些音乐家大都是从逆境中成长的。晚期的莫扎特生活穷困。贝多芬更是耳聋失聪。但是命运的没有打到这些巨人,正是逆境的生活使他们丰富了生活的阅历,练就了顽强的性格。并将心中的一切转化为创作的灵感。当然,音乐家的勤奋好学也是成就他们艺术造诣的基础。

读了《走进交响音乐圣殿》我提高了自己欣赏交响乐的水品,触摸到了交响音乐的脉络,《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让我更细致的了解了不同时期的大音乐家们。这些知识今后对于我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是有极大促进的。

读《走进交响音乐圣殿》这本书,学习音乐家们勤奋好学、顽强创作的精神。并将这些精神带到我自己的人生中,不断完善自己勉励自己,未来成就自己的精彩。

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3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关注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修炼,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基本功的修炼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修炼好基本功,才能很好的使用,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音乐技术基本功

音乐技术基本功实际就是音乐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是一个合格音乐教师的基础和前提,具体说来就是大中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几门课程:如声乐,钢琴,舞蹈,合唱与指挥,视唱,练耳,乐理,欣赏,音乐史,教学法……还有层次高一点的和声,曲式,分析,作曲,配器等等音乐理论和技术课程,这对于今天的中小学音乐老师来说,不存在主课和副课,主修和选修的要求了,即使在读书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选修的课程今天也不得不补上这些必备的科目。

2、教学创造基本功

音乐教师的教学创造基本功我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的,一方面是音乐、舞蹈和曲艺等剧本的创作和编导,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意和灵性。音乐、舞蹈和曲艺等剧本的创作和编导,实际就是排节目,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中小学音乐老师在学校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排练节目是不可推辞的责任,这件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曾使很多音乐老师妙笔生花,乐不可言。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意和灵性,被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很久很久。音乐,是具有抽象性,多解性和模糊性的艺术,它的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演绎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知识的承载体。在音乐课堂上,一味的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知识训练,不厌其烦的、长时间的讲解乐理知识,要学生记住大量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等。这种做法,极大的损害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因此,老师首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变支配者、管理者为协助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组织、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通过对音乐的创造和再创造(音乐表现)更充分地理解音乐,热爱音乐。例如: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作与即兴创造:可以是节奏、旋律的即兴问答、接龙、重组等,也可以是渗透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歌曲配节奏,乐句填空,为旋律即兴填词,命题创作、为歌曲、乐曲编配新的演唱、演奏形式及为歌曲、乐曲配伴奏,音乐小制作,为诗歌朗涌选配音乐,为舞蹈表演选配音乐等。在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迅速的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与表达;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和默契的相互配合。也就是说,音乐课中“创造”并不是过分偏重于理论的指导,也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学作曲”,以学生作了多少“曲”作为“创造性”的标志。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本身所具备的创造基本功来完成。

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4

《音乐教育的哲学》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著,它是一本纯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作了连贯、深入的哲学思考。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来体验音乐,从而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聆听无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科普兰认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教学大纲也指出音乐欣赏应以聆听音乐为主。但是,如果认为音乐欣赏课只要一味让学生聆听,不需要教师作任何解释,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教师恰当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理解音乐。

雷默在第七章——体验音乐中认为:“音乐教育向来是,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仍然是非音乐教育,说重一点是反音乐教育。根据雷默的表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反音乐教育强调了音乐的非审美体验,音乐的审美功能成为它的一种手段,其本质是为其它非艺术教育的目的服务。长期以来,由于无法获得正确的哲学观点的指导,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常常处于困惑的状态,有时不自觉地遵循一些本质上反音乐教育的哲学。当然,雷默也没有否认音乐应当为非音乐的目的服务。雷默认为,只要能合情合理地保持充分的音乐性和有效性,音乐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为一些非音乐的目的服务。

“如果因为那些价值不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而拒绝为其服务,那就过于讲究纯正性了。雷默不否认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和纪律,但他认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并不提供纪律和教授道德,这样做的是音乐。比如,一个孩子在练习一首曲子时,必定会遇到许多要求,只有对这些要求作出让步,他才能真正体验音乐并使音响捕捉到需要捕捉的东西。这个让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经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纪律,从而做到有道德。如果我们在此过程中用说教来强调纪律和道德,忽视音乐本身对纪律和道德的自觉要求,这样的音乐教育无疑应归入反音乐教育中去。

《音乐教育的哲学》使我非常明确地找到了在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来困惑着我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如同迷路的航行者找到了引路的灯塔。

篇2:关于音乐教育书籍的读后感

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要学会独立思考,因为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找寻不到什么东西。

学习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他希望做教师的教他的学生谨慎地吸收一切东西,决不要相信只凭权威或未经考察的东西,这让我想起了蒙田其它的思想:一个人如果不知善良为何物,那么,任何知识对他来说都是有害的,虽然有人生来应该做比赚钱更崇高的事,但是很少有人投身文化事业,也有人做了一下就放弃了,通常只剩下一些地位卑微的.人全心全意地进行研究,从中寻找谋生的手段。不论从本性上说,或从所受的教育上说,这些人的思想都是最差的,他们给我们一种如何利用知识的错误印象。

他在书中告诉我们,波斯人有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当别的民族还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教孩子如何做人了。柏拉图说,继承王位的长子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出生以后他们不是被交给女人,而是交给在国王周围一批德高望众的宦官。这些人的责任首先是给他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到他七岁的时候,就要教他骑马和打猎。到了十四岁,他们又把王子交给四个人:最睿智,最正直,最温和,最勇敢的人。第一个人教他教义;第二个教他永远说真话;第三个教他克制;第四个教他无所畏惧。

篇3:关于现代书籍的包装设计研究

一、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概念

书籍包装设计的作用是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书籍设计是指一本书的设计,或者是系列书籍的设计,所有的设计都体现为整体性,而每一类图书都拥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阅读书籍的读者的需求以及书籍的销售情况,所以书籍包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书籍所要表达的主体而对设计的封面、封底和书脊进行包装设计,以通过树立书籍形象,打造书籍的品牌以达到书籍营销的目的。随着书籍的品牌被树立起来,就会吸引更多的读者群体。

从书籍包装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其操作过程并不局限于包装本身,而是将设计学、艺术学都融入其中,还要涉及到心理学和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书籍包装设计属于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现代的人们普遍知识水平较高,加之对审美定位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的审美趋于个性化。

从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特点来看,综合性是较为明显的。因此,在进行书籍包装设计时,需要规范性、系统化展开,特别要从读者的视角进行书籍包装设计,才能够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首先,在书籍包装设计上,要对设计方向以准确定位,这需要专业的策划部门承担。其次,就是对书籍外观的设计,由装帧部门承担设计责任,主要是从书籍的主题内容的角度出发对书籍进行包装设计。再次,就进入到书籍运营阶段,就需要将销售理念融入其中,要求在书籍的包装设计中,要与读者之间充分互动,以提高书籍对读者的吸引力。新颖的书籍包装设计还可以发挥宣传效应,将其文化内涵突出出来,以包装设计的视觉冲击力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目光,以在市场中获得一定的竞争力。由于书籍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通过书籍包装设计将编写书籍的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关联,有助于文化的传播。

二、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策略

(一)提高视觉效果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更具有时代性,且在丰富的想象力的激发下,更具有创造力。从现代的书籍包装设计特点来看,无论是色彩的选择、文字的布置以及图形的设计,都打破了原有的单一性而注入了杜仲元素,以迎合现代人的多元审美需求。

早期的书籍包装设计以书籍的主题内容介绍为主,以对读者产生引导作用。虽然现代的书籍在包装设计上依然发挥着对读者的引导作用,但是并不局限于文字表达和简单的背景,而是将涵义深刻的多种元素注入其中,甚至对读者群体会产生定向的作用,或者能够将书籍编写者的年龄特点体现出来。所以,现代的书籍包装设计更多地选用图形元素对书籍的主题内容以展示,同时还会将书籍编者作者的有关信息以及所针对的读者对象都会有所表达。比如,医疗保健方面的书籍,就会将书籍中的医疗保健知识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在封面上,并搭配人物以明确书籍的读者群体。这种书籍包装形式所传达的信息是多元的,而不止于对书籍内容进行介绍。以图形传达书籍的内容,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而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二)提升文化内涵

现代书籍包装设计,外观设计可以给读者以直观的视觉效果,以视觉刺激发挥引导作用。但是,在书籍包装设计中,通过书籍包装体现文化内涵是最为重要的。设计不仅仅是形式,而更多地要给人以文化引导作用,所以,现代书籍包装设计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通过图形体现出文化气质,以使书籍包装设计与读者的审美情趣一致,以对读者的思想境界产生净化作用,还有助于提升读者的审美水平。书籍包装设计不仅要给人以美感,还要充满文化底蕴,一方面要对读者的审美倾向有所了解,还要对读者的审美意识产生引导作用,因此,在现代书籍包装设计上要具有创造力,还要具有创新力。

(三)提升精神愉悦性

现代的书籍包装设计更为讲究立体视觉感受,以营造出文化的氛围,使得读者的审美境界得以提升。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书籍的包装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特别是书籍的封面,将书籍的主题内容以图形的形式进行传播,从而将书籍的格调以呈现。书脊部位是书籍的侧面,也是书籍的立柱,其设计的恰到好处可以使书籍包装的功能得以拓展。当读者在选择书籍的时候,除了封面之外,书脊是了解书籍信息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可以对书籍的封面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所以,书脊的设计要力求人性化。一些书籍有外包装盒,在设计包装盒的时候,要以单色调为主,图案设计简单。如果是线装书,则可以选择具有厚重感的颜色,如深蓝色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是儿童图书,则要选择相对活泼的颜色,以对儿童的视觉产生冲击力。

(四)关注阅读者的需求

现代的书籍包装设计中,读者的需要时重要的设计元素。读者阅读图书在很大层面上是要满足情感需求。所以,要在书籍包装设计时,要发挥其信息传递功能,通过视觉感受而将促使读者对书籍产生主观意识,从而阅读的欲望被激发出来。比如,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在书籍的包装设计上就要突出环境保护的理念,以绿色为主色调进行书籍包装设计,以让读者舒适体验。有必要让读者参与到书籍包装设计中,使读者真正意义地与书籍互动,让消费者融入到书籍包装设计情境中。

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书籍包装设计上,仅仅是外观设计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包装设计将书籍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并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建立立体思维,以使书籍包装设计不仅要体现为多层次性,还要做到动态与三维立体相结合,使得给人以视觉美感的外观渗透着浓重的文化信息。同时,赏心悦目的书籍包装还会给人以愉悦感,这也正是读者阅读书籍时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赵天华.书籍设计的多维化空间形态与表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93-93.

[2]欧阳丽.基于“愉悦体验”视角下的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

[3]王韵.现代消费心理下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功能与设计手法[J].中国包装工业,2015(14):74-74.

篇4:关于梦的书籍和电影

《梦,到底在对你说什么》

作者:(澳)达科特

奥大利亚心理学家特蕾西·E·达科特很多年来一直从事梦的研究,在本书中,她向我们揭示了梦对于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生活、改善我们的健康的重要性;以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客户的梦为实例,说明并解释了梦中的各种符号——人物、动物、植物、食物、建筑、衣服、交通工具、死亡等等——的含义;以及来自于“集体潜意识”的梦所具有的含义及其强大能量。

《二百万岁的自性》

作者:(美)史蒂文斯

本书基于荣格心理学分析理论,将分析心理学、人类学、行为生物学、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精神病学结合起来,认为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患,实际上都可以从自身的潜意识中找寻答案。为有关心理分析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同时也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途径与选择。

《别在梦中沉睡》

作者:(美)查尔斯·麦飞

梦,牵引着一个真相,一条探寻自我的线索,善用意识,清醒入梦,掌握梦境,就是掌握你的人生。人在清醒时才有意识吗?如果入睡后就失去意识,为什么在梦中会出现想哭、想笑、兴奋、愤怒的情绪呢?如果睡眠中有意识,为什么梦里的一切又荒诞不经呢?

本书作者查尔斯·麦飞告诉你什么是意识,进而掌握意识,追寻梦境的根源,解开心灵深处的谜题,帮助你有一个更自知、更快乐的人生。

《潜意识与心灵成长》

作者:(瑞士)荣格

作者荣格反对弗洛伊德以性欲来解释一切人类行为的做法,而发展出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研究心灵的结构与动力,他认为心灵深层的活动可以在做梦时清楚地感受到。本书从对潜意识的探索开始,强调梦的重要性,并通过古代神话的创造和现代人心理,分析历史上个体化的成长,论证了人与潜意识自我的关系,是弗洛伊德理论甚嚣尘上时第一个把科学和梦联系起来的作者。

电影

《一条安达鲁狗》

导演:布努艾尔

影片是著名的超现实画家达利和著名导演布努艾尔合作的产物。影片的每一组画面都令人感到恐怖,所有的场景都是不合逻辑,无法解释的。你可以说你完全看不懂,你也可以说你从这15分钟的黑白默片中看到了种种意象和人的潜意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电影早已成为影评人和众多导演心目中最经典的超现实主义影片,没有之一。

《面对面》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影片的故事是讲述一个中年女心理医生自己的精神危机。丈夫远在国外工作长期独居,和女儿关系疏离,只有在祖父母,一对年老的夫妇那里才得到些许安慰。在无聊之中,她受到作风开放的同事太太的影响也认识了一个知识男性,开始交往。不过这种肉体与精神双重干瘪的调情并没有减轻她的苦闷,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遭遇了没有成功的强奸,导致了她最终的精神崩溃。她向自己的男友承认,她的潜意识里渴望这种粗野的强暴,可是她又对此感到羞耻,加上长期以来一直压抑的对于父母和祖母的愤恨,工作的压力,噩梦的缠绕,导致了她的崩溃。

《穆赫兰道》

导演:大卫·林奇

深夜的穆赫兰道发生一桩车祸,女子丽塔在车祸中失了忆。一名男子说他常常梦见一个叫云奇的地方,那里有个恶魔盯着他。于是就来到云奇,果真见到墙后有怪物出现,男子当场晕死。另有一名杀手杀死了他面前的男人,然而蹩脚的他却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这些看似松散的事件,就像一个迷宫,可是谜和梦的背后又有着绝对的逻辑和强烈的暗示,暗示一个令人瞠目的真相,一个比现实更真实的世界,它不仅高度抽象,概括了现实世界的真实面目,更重要的是,它收藏了那些光天化日之下被掩盖起来的黑暗和焦灼,它以各种方式显示自我。

《红辣椒》

导演:今敏

刚刚去世的日本漫画片导演今敏的作品。影片讲述的是位于东京的精神医疗综合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可以反映他人梦境的机器,通过机器的帮助,梦境可以在显示器上呈现出来,更方便找到一个人焦虑的症结。不过,某日,三台机器丢失,机器研发人员的梦被侵入……

《搏击会》

导演:大卫·芬奇

杰克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肥皂商人泰勒。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而事实上,泰勒是杰克幻想出来的另一个自己,电影是关于人格分裂症的故事。没有玄妙的精神分析,只呈现症状的后果。

《科学睡眠》

导演:米歇尔·冈瑞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潜意识支配,有时候毫无逻辑。片中的男主角史蒂芬分不清梦和现实,他的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没有人爱。史蒂芬喜欢做梦,梦里有着各种奇妙的事情;因为害羞他在女孩面前十分拘谨。这天,史蒂芬搬来了一个新邻居——一个跟他有同样名字的甜蜜女孩。不过史蒂芬觉得他本来喜欢的是史蒂芬的朋友而不是史蒂芬,因为他在第一次接触二人的时候潜意识里察觉到了史蒂芬对他有好感而她的朋友只会捉弄自己。

《大鱼》

导演:蒂姆·伯顿

影片讲述的是父子之爱的故a事,充满了波顿式的魔幻的色彩。父亲年轻时很爱给年幼的儿子讲自己的传奇经历,而儿子并不相信,觉得是父亲虚荣和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直到父亲得了癌症,不久于人世了,儿子决定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父亲又开始喋喋不休地叙述另一个版本的人生经历……

《空房间》

导演:金基德

篇5:关于励志书籍的读后感作文

《每天傍晚励志课》一书,是告诉我们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不平凡的人。这种不平凡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如何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宁静从容,变得强大坚韧。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与众不同,能够坚强自信。可是对于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却并不完全清楚。父母这个职业,对于我们每个父母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职业,每个爸爸妈妈都是新手上路,从没有经验可言。从十月怀胎的激动憧憬,到牙牙学语,到走进学校,一路走来,战战兢兢,小心呵护。不但要考虑到身体的健康成长,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健康,同时又不由暗自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古时的黄帝那样,“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成而登天”。可是有时却真的不知道,期望与成长现实之间的落差,已经不知不觉扭曲了我们所谓的“父母之爱”,而让所谓的爱变成了压力和压迫。看完这本书,让我不由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也许适当地问问孩子想要什么,比我们强硬地硬塞给孩子什么,更重要。

这是一本适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的书,更是一本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长期读的一本书。故事中的成功者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甚至有些连普通人都不如的残疾人,也许每个人成功的精彩都不一样,可是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自信、自强、自尊,不放弃并且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才是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领悟的。

孩子在学着长大,我们在学着当人爸妈。也许孩子会走得跌跌撞撞,不停受伤,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为人父母的路上走得跌跌撞撞?可是不放弃和不抛弃,才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关键。今后,我会尝试改变,我会和我的宝贝们一起努力,希望能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尽量走得更平稳一点、更精彩一点。

篇6:关于哲学的书籍读后感1000字

最近正在阅读这本书,这本形似哲学参考大全的书却能给人以很多的遐想。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秘的科目,它的存在没有实体,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思想的高峰。在书中遨游,思绪总是会进入一种玄妙的境界,它跳出了人的主观思想,去思索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很久以来,哲学在我心中的地位近似于神学。然而初步了解一些后,又深知哲学的重要,不仅仅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进步有意义,仅仅是对于个人,也有着莫大的好处,如木心所说的,“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在此,浅谈一下我之于本书的理解。

哲学的发展充斥着对立与妥协,互补与共生,无论是从物体本身出发的形式,还是仅从精神层面延伸出的理想;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师徒中对立的思想令我着迷,四主德划定了人性所不能逾越和能达到的标准。我不由得联想到,倘若人不会思考,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基因延续,不会接受与拒绝,不会冲动与克制,不能坚守本心,这个社会是否不再是社会,而仅仅是一群进化较快,仅凭生物本能行动的智力较高的动物。抑或是凭借着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的智力,突破思维的约束,突破道德与生命的底线,那么社会也可能丧失自由与公平。然而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选择一种更为克制守纪的理想生活。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当我正在思考我为什么存在时,证明了我的存在。我爱哲学,正如雪莱曾说,“唯有你的光辉,能像漫过山岭的薄雾”。但是,哲学的光辉不仅仅漫过了山岭,它笼罩全世界,我对于哲学家们最大的敬佩便来于他们的思考与质疑。哲学,始于质疑,终于信仰。

篇7:关于历史书籍的读后感1000字

然而,国外汉学界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建立了一些新的理论体系,但是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以西方为中心,“西方中心论”的思想在国外汉学界占据了很大的影响。不管是早期的汉学家如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回应”模式,还是当今的汉学家例如何伟亚的“后殖民主义历史观”,无一不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真正能够做到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站在中国本身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则寥寥无几,这样就不免造成研究中的偏颇,无法真正地揭示出问题的所在。

而这部《中国近代史:1600—,中国的奋斗》一书则是西方汉学界少有的能够以中国为中心,从而研究整个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部通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作者徐中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誉教授。本书英文版是欧美学界公认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经典之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指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国家”的历史。“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避免了用‘外因’来解释中国历史及其所暗含的中国仅仅是‘作回应’的思想陷阱。”

本书另外一个与传统史学观不同的是:作者把中国近代的开始定在了16,即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后,而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开端。作者综合了两种学派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理由,将中西历史的开始回合与中西文明的直接碰撞之间作为中国近代的开端。作者指出,“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文明获得了足够的力量和技术,并为着自身的利益扩张到另一个文明地区时,这两个文明才得以回合。”“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交会不可能发生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前,而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也不可能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前。”正是由于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中国才逐渐开始了与外界的交往,最终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篇8:关于书籍装帧触觉设计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书籍装帧,触觉设计,途径,应用

近年来,触觉设计理念发展迅速,在书籍中装帧中运用触觉设计理念,能够展现出书籍形态设计中的文化性。由于书籍装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装帧过程中把握书籍装帧的整体性,充分利用感性工学原理,展现出触觉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重要性。

一、书籍装帧中触觉设计途径

(一)书籍装帧中的触觉设计

书籍装帧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装帧能够起到装饰性的作用,现代化的书籍装帧具有适用性和美观性的功能,能够给用户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日本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就书籍装帧提出了“五感”理论,这“五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书的视觉即书籍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象模样,是最直接的感官刺激;书的听觉是读者在翻阅时,书页之间的摩挲之声,沙沙作响,如同音乐般的享受;书的触觉是读者与书接触时第一时间,通过指尖肌肤的传递至大脑的直接感受,书籍的质感或坚硬、或轻柔、或挺拔、或纤绻,都会给读者带来新鲜的触觉体验;书籍的嗅觉是纸张油墨之香,在阅读的过程中,闻之沁人心脾,能营造出人与书籍合一的和谐氛围;书籍的味觉不是简简单单的感官刺激,在这里“味觉”是一本书的“品味”,书籍是由各种元素综合构建成的一个整体,这些元素的协调组合构成书籍的“品味”。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书籍的产生打破了人们对传统书籍的认知,面对互联网日益发挥着强大信息传播功能的态势,传统书籍并没因此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以自身独特的气质与艺术魅力吸引着大众视线。相较于电子书籍,传统书籍更像是艺术品,尤其是读者对于书籍中触觉设计的真实反应,使传统书籍不可替代的艺术性愈发突显。当前书籍设计人员更加重视用户的感官体验,用户在翻阅和欣赏书籍的过程需要借助手的触摸来感受整个阅读过程。通过手的触摸,能够使用户与其他感官之间相互交替,给读者带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提高感官的审美能力。主要的触觉设计有:击凸压凹的设计手法能够让材料更具立体触觉感受,UV上光工艺提高了书籍的视觉冲击力和耐用性能,模切和激光雕刻能够让材质形成各种形状,给读者带来直接的视觉和触觉感受。

(二)材料的触觉设计

材料是构成书籍的重要物质,材料使用的恰到好处,对提高书籍的工艺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纸是书籍中的重要原材料,最常用的书籍纸张有铜版纸、牛皮纸、胶版纸和板纸等,设计时在进行触觉设计时,需要与塑料、金属、木材和植物等相结合使用,来让书记更加立体化,展现出书籍的内涵,提高读者的触觉感受。设计师首先需要选择恰当的装帧材料,促进视觉图像与选择材料之间的合理结合。其次需要选择感兴趣的装帧材料,结合材料的质地和肌理,来选择合适的书籍装帧视觉图像,充分发挥装帧材料的特点,产生不同的触觉体验。

(三)印刷工艺的触觉设计

印刷是书籍装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现代印刷工艺不仅仅是体现在二维印刷工艺上,纸面上光、激光雕刻、过哑油、烫金、烫银和立体烫印等印刷工艺,需要通过凹凸压印、压纹、植绒和模切等装饰工艺来进行装饰,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其中纸面上光是书籍装帧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工艺,需要在印刷后的纸张上面喷或者涂上一层光油,在表面形成光鲜的保护层,对提高书籍的抗撕扯和增强印刷品的层次感具有重要作用。激光雕刻印刷工艺主要是指通过激光加工系统,将图文输送到激光雕刻程序,通过激光机发出的细小光束,按照相关的程序对图案和文字进行设计,能够制造出造型独特和图形精度较高的造型。

二、触觉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和探索

(一)触觉设计在概念书籍中的应用

概念书籍具有高端和极富未来感的特点,将书籍设计理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里面包含材料学、结构学、艺术学和雕塑学等学科。概念书籍中运用到的主要设计材料有:金属、玻璃、木料、皮草和塑料等,能够适应现代人复杂多变的审美需求,让读者全方位的感受到书籍的美。使用到的材料具有朴素、简洁和环保性,能够促进材料和书籍内容的完美统一,尽显书籍的美。例如,在《历经旅途的书》中,设计师运用了皮革、木头、羽毛和特种纸等不同材料,给观看者带来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用手去触摸能够感受到柔软、冰冷和温暖的不同物质,使读者切身体验到旅途中的遭遇和乐趣。

(二)触觉设计在儿童书籍中的应用

触觉在儿童类书籍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儿童的年龄相对较小,触觉感知能力较强,设计师在进行书籍装帧时,需要从儿童的需求出发,了解儿童的思维模式和特征,来感知物体的颜色和轮廓。例如,《撕烂的书》,阅读方法需要去“撕书”,在书的每一页上面都印有动物的剪影和介绍,需要用剪刀沿着虚线将动物剪下来,通过折叠细腻过程立在桌面上的动物形象,能够给儿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儿童通过动手的过程,能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真实的触摸感受,强化对动物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儿童的阅读兴趣。

(三)触觉设计在收藏书籍中的应用

收藏类书籍对启迪人们的智慧,提升人们的修养和财富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收藏类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时,通常会选择较为昂贵的材料,需要确保做工的精细性,读者通过触摸的过程,犹如置身上“建筑”中,触摸建筑的一砖一瓦,老感受到当时的故事。例如,《梅兰芳全传》是一本经典的书籍,具有古朴雅致的外表,整体色调呈现暗淡的旧紫色,是梅兰芳整个人生的介绍,梅兰芳的照片呈现在蘸花口上,读者的手指在蘸花口上进行滑动,能够感受到跳跃参差的触感,领略到梅兰芳坎坷的一生。

篇9:关于指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的策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传统科普读物的推广很快陷入低谷。只要随机走进一家新华书店,就会发现:在儿童读物区最显眼的“推荐读物”书架上,没有一本是科普书,科普读物的柜台前也鲜有读者停留;与此相反,奇幻故事、穿越小说、卡通漫画等文艺类读物却颇受欢迎,吸引了不同年龄的小读者驻足阅读。有学者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果: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4%。

在各种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社会对科技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小学生科普书籍的阅读现状及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却不容乐观。作为教师,如何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此,笔者专门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科普书籍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必须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入手。有了“兴趣”这个内在驱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并从中吸取知识和精神养料;相反,如果学生无阅读兴趣,不认真阅读,再好的佳作也不能发挥作用。

1. 向学生展示科普知识的趣味性及实用性,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语文课上,我给学生讲了许多跟课文内容有关的科普知识;晨会课上,我向他们介绍世界科学史上的伟人故事;读报课上,我给学生讲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奥秘。当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我讲解,称赞我博学多才的时候,我便向他们透露这些都是课外科普书的功劳。当被问到是否也想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之时,学生的反映相当热烈,都急于从课外科普书中去探求自己未知的世界,增长见识。

2. 适时拓展课堂教学,巧设悬念推荐科普读物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依据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设置一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悬念,向学生推荐课外科普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讲授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悬念:“在长时间与镭接触后,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貌悄然衰退了,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镭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后来居里夫人得到了三克镭,她把镭应用到哪些地方造福人类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答案呢?那就利用课余时间去读一读科普读物《镭元素之母》吧。”简单的几句话,便可使学生对《镭元素之母》这本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3. 提供观察和实验机会,引导学生读书解疑

小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千奇百怪的疑问和想法,据此可引导他们通过科普读物来解决疑问,使他们产生阅读兴趣。如下雨、起雾、打雷、闪电等天气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一次我便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布置学生观察一次强对流天气。在学生观察后纷纷向我质疑之时,我告诉他们可以找找《天气探秘》这本书看看,并把知道的告诉我。结果,学生们读得非常起劲,收获甚多。

二、利用内外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1. 家庭环境:获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笔者曾特意邀请班上学生的家长参加一个特殊的家长会,并在会上向家长讲明科普书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时向他们列举班中的科普阅读爱好者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及其创新思维的成果。我还结合语文课本中的拓展阅读的要求,向家长们推荐《南方分级阅读》科学系列丛书的部分书目。家长们纷纷表示非常乐意购买,为子女补充大量的科普营养。

2. 学校环境:增加科普读物数量,让学生有充足的科普书籍可读

(1)鼓励学生每人选购《南方分级阅读》科学系列丛书等科普书籍,以充实图书角的图书数。(2)联系图书室、阅览室,开展借阅《十万个为什么》等传统科普书籍的活动。(3)与各年级和班级开展“科普漂流”等科普图书交换活动。

3. 班级环境:利用黑板报和科普标语发动宣传

在制作科普专题的班级黑板报的同时,可在课室内张贴科普标语,如 “科学就在身边,普及从我做起!”“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以此发动宣传,引起学生对科普知识的重视。

三、推荐合适的科普读物

古人云:“开卷有益。”然而这个“有益”的前提是,所开之“卷”须是好书。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有益的读物尤为重要。近年兴起的“分级阅读”热潮,就是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和设计的儿童阅读计划。

科普读物大致可分为图说体、文艺体、讲述体和辞书体四大类。其中图说体、文艺体科普读物直观性强、浅显有趣,特别适合小学低年段学生阅读,如《南方分级阅读》丛书推荐书目《章鱼拜师》等;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则适合读《探秘天气》等文艺体科普读物和《星空探索家》等讲述体科普读物。

四、阅读方法指导

21世纪是信息飞速传递的时代。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书籍报刊,人们既没时间也完全没有必要全部精读细读,而应依据书目和实际需要区别对待,有所选择。

1. 略知科学常识的泛读法

泛读可以从整体了解某本读物的主要观点,为以后精读时的准确理解奠定基础。泛读往往是精读的先期阶段,与精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读《南方分级阅读》丛书的《幽灵船上的狗吠》一书时,我先要求学生采用浏览法——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的时间内整体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再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 探求科学知识的速读法

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就需要采用“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方法,其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已掌握快速阅读方法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字,而未受过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80或90字。速读法能让读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吸收加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 品味科学奥秘的精读法

精读法可应用于文质兼美的科学文艺作品,它需要读者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从中汲取科学精神、探究科学问题,要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养分。

五、活动反馈,总结收获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精妙词句和科学知识,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此时教师就应开展多种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1. 举办“科学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听故事、讲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学生在科普阅读中,读到了曲折离奇、充满幻想的科学故事,都想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交流。举办“科学故事大王”评选活动,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听、讲愿望,又能为教师检查学生的科普阅读情况提供良好的机会。

2. 开展“小小科学家打擂”活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为鼓励学生在科普阅读中积极大胆地提出问题,敢于探究,我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开辟读书栏,设置了“小小科学家打擂”等小栏目,让学生写下在阅读科普读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设想,再征集大家的答案;能成功解决别人的疑问的学生,冠以“科学擂主”称号,并继续接受其他同学的挑战。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大都能根据科普书籍中的某一自然现象或事物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3. 评选最佳“发现创造”作品

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与信心,我在课室内设置了“我的发现创造”小展台,展示他们读科普读物后的发现和自己的制作,并在期末进行投票选出若干件最佳的“发现创造”作品。在一件件奇思妙想的“发现创造”作品的带动下,学生运用《南方分级阅读》丛书的《探秘天气》《星空探索家》《遗传的奥秘》等书目中的知识进行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果。

4. 开展科技小论文征文比赛和科普手抄报创作比赛

学生经历了上述几项活动后,“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渐浓,此时可通过开展科技小论文征文比赛和科普手抄报创作比赛,让学生总结阶段性的阅读收获。

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课外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既需要教师精心、科学的指导,更需要学生的不懈努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将科普阅读指导工作纳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计划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 许纯子

篇10:关于英语书籍读后感

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 is a novel for children. It was written by the Italian author Carlo Collodi. It’s about the naughty adventures of Pinocchio and his poor father. An angel gives life to Pinocchio, so that he starts his adventures. If he wanted to become a real boy, he must pass the test of courage, loyalty and honesty. During his adventures, he cuts class for fun and treated because of greed. He turns into a donkey because of his naughtiness. Besides, he is punished. Once he tells a lie, his nose would be longer. At last, he falls into the belly ofa big whale and meets Geppetto accidentally. After the adventures, Pinocchio finally grows up. He turns to be honest, hard-working and kind and he becomes a real boy. This story tells us that honesty, hard-work, courage and kindnes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o us.

《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写给孩子的小说。它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这是关于比诺曹的淘气历险和他可怜的父亲的故事。一位天使给了 比诺曹生命,因此他开始了他的冒险。如果他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孩,他就必须通过勇气,忠诚和诚实测试。在历险过程中,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婪而受骗。最后因此变成了一只驴。除此之外,他还被惩罚了。只要他一说谎,他的鼻子就会变长。最后,他落到一只大鲸鱼的肚子上,并偶然遇到了皮帕诺。经过这次历险,比诺曹终于长大了。他变得诚实,勤奋和善良,并且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勤奋、勇敢和善良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关于英语书籍读后感]

篇11:教育孩子书籍的读后感

读了《父母的反省》,它让我们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份父母们都必做的家庭作业。为人父母,一定要先学会反省,然后才能够真正的科学施教!

《父母的反省》一书,不仅观点新颖,同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书中有大量的实证案例,不仅可以引导每一位父母反省,同时还教会每一位父母科学施教。

《父母的反省》有很多引人入胜的观点,尤其是充分论证了一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错误的观点。中国有句老古话:“棒棍底下出孝子!”,当今的家庭教育也有这样一句话常常出现:“孩子还小,打他干吗?他又不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

然而在教育中,“棍棒”教育一直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在过去家庭教育模式中,“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个不争的道理,但在现代中国,这种传统观念被颠覆了,现代年轻父母由于经济、文化的提升,环境的改变,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由一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渐渐转化到另一种进步,是文明的体现。但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应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幼儿阶段,是树立孩子正确是非观,性格的关键期,通过讲道理,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到了少儿期,通过讲道理,正确引导是重要手段,不轻易“惩罚”。到了青少年期,则以讲道理沟通为主,不应动用“武力”手段教育,否则孩子会越打越叛逆,适得其反,随着年龄的增长,“棍棒”教育应随之减少。

另一种“孩子还小,打他干吗?……”的教育方式则是一种过分溺爱的教育方式。多数出现在“爷爷,奶奶”一辈人身上,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隔代的亲情、宠爱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加上文化、思想观念的差异,以至于丧失了对孩子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百害而无以利的。因此,以本人观点,孩子教育应结合中西方各长处,特点施以“管教”,而且年轻父母应尽自己所能,亲子教育孩子,不应托管给老人。随着孩子一同学习,成长,这才是人生中精彩、重要的一课。

环境改变了教育,而教育则改变了一切!做合格的父母,要把生育、养育、教育子女三者融为一体。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和最长久的老师要加强自身修养。这样才能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担。《父母的反省》书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观点,非常值得父母们牢记于心――

好父母一定要学会反省;

好父母是可以学出来的;

好孩子完全是教出来的;

好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

好成绩都是帮助出来的;

好沟通都是倾听出来的。

培养教育孩子,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接班人,是我们做父母的光荣任务和应尽的职责。实际上,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不断反省的结果。

篇12:音乐书籍的优秀读后感

我觉得这本书不应当只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入职读的,而是在职的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该好好看看。以前总觉得音乐教育的理论在大学走得太高深、太远了,大学的老师都高高在上,很难了解到我们一线老师的“窘况”,而我们一线老师又迫切需要一些学术型的专家给予我们现状的一些解读和帮助,因为你们的高度或者比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读完,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像郭教授一样“关心”和“关注”我们一线老师的“学术型专家”,你们的理论也可以让我们不再“仰视”,也有轻松!我们一线老师没有被孤立,在迷惘之际有你们这样的专家及时地给出一些有助我们自我判断的建议,是我们的幸运,不止是书中的小米老师。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明显感觉到似乎自己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倦怠期,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农村学校,第五年了,每年都重复初一初二的教学,每个年级在10个班左右,除了音乐还有其他课程的兼职,课余时间紧张繁重的排练任务,这些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时候课到上完,有不安的感觉,好像又“欠”了学生什么!反思自己,最近好像没什么进步了,像一个机器在运转,而不是学生需要的老师!而我,不愿意自己成为机器。这也是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三个白痴》给我的警示:老师不是机器操作者,不是生产固定产品的操作工人。

之前在教学中困惑的地方,在书中得到了解答,谢谢郭老师您与我们分享了小米老师的成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师生平等

和小米一样,如何做到这一点,我到今天还在摸索着,看到郭老师的解答,我知道这样的课堂,不是美国才需要,美国才会有,我们也需要,我们也应该有,观念可以改变。社会体制、等皆观念可能我们变不了,可是小小的课堂,我们可以改变。明白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学生们为什么出现上课热情不高,回答不热烈,参与度不高的种种行为,反思自己,是我们老师与学生距离太远。要想让音乐走近学生心中,首先,放下高高的老师架子,放下教材冷冰冰的知识结构,在平等对话中了解学生需要,是我当务之急要补救的!

这里是农村中学,不是市区里的学生,首先,我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是不是过多地建立也一个城市地区的学习要求上,要求太高了,我需要好好思考,重新定位。

二、教材主导教学

以前总觉得,教材如同圣旨,教研活动公开课的模式,专家的点评就是教旨,不加思辨地认为都对,就要按照那样。结果,慢慢地,我发现找不到自我了,工作的第一年,上课还很有激情,很多点子,现在发现被批判得连自己也找不着了,教材真的是不可推翻、不可质疑的吗?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麻木地生产产品时,也会厌倦的啊!为什么不能还原自己?为什么要做教材的“忠实拥护者”就不再敢质疑和拓展?

三、教学模式的单一

唱歌课就你一句,我一句,欣赏课就讲解背景,听全曲,分析结构,讲音乐要素,器乐课也是你一句我一句。说是传统课,其实现在自己的课堂也莫过于此,我在机械地操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这样的“旧”式的教学模式,只是走着走着,就感觉出不去找不着北了,回头一看,当初还雄心勃勃地要改变这种旧的音乐教学模式,可自己竟然成了它的“忠实拥护者”,看到有时侯自己的课堂竟然变成这样,心里也不是滋味,甚至很害怕,这是我一个年轻音乐教师应该有的课堂吗?

小米老师的创新,我看到了她的大胆创新和成功!这不是一两节的课堂可以早就出来的变化,是用心经营的课堂“感化”的学生,从学生不敢唱到爱唱到会唱,可能很漫长,可能就在老师观念的一次不经意的改变。我的学生这一届初三的学生,我从初一到初二下学期才看到他们的完整变化,小米的方法比我取得的成效更大!值得我学习!

四、通过课外文艺比赛提升音乐学科地位

以前,总觉得在这么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还要一个班一个班帮助排练,指导,很不情愿,甚至一手扔,给班主任自己弄吧,班主任又像踢皮球,踢给我们,学生夹在中间,抱怨就自然出来,节目的质量不高,自然也会影响班级形象,更加影响班级对音乐科目的重视。现在看来,很有必要纠正自己以前一些“计较”的看法,视作自己的工作,也是为将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打好基础,更是挖掘人才的一个机会。

五、合唱团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学校以前从来没有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三等奖以上的成绩,况且是这么多人组成的一个团队比赛,在今年的十一届合唱节,我们学校的合唱团却得了二等奖!这是我现在都为之骄傲的一支队伍,由于初三的离去,少了很多中间力量,需要重新选拔和培养,又得漫长的一段时间,在初三团员离去的那一次排练中,她们还是用动人的歌声传递她们的热情给我,作为指导老师,我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得!虽然现在看来,举步维艰,校长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我们得到展示的舞台还不够,可是,区领导、外校现在都知道我们镇龙二中虽然成绩不好,可有个合唱团,精神面貌不错!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结果,不应该放弃。

做好这次比赛的总结和总结排练的记录是我应该好好做的,包括学生们的合唱团赛后感也可以让她们自己写写,这是我的财富!好好珍藏。

六、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平时上课,我一直很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感觉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慢慢忽略了,看了书,我汗颜,学生的“审美”,学生的“参与体验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知识”不能跟随学生一辈子,可德育情感教育,个人参与的合作、体验却是能跟随他们成长,影响一辈子的。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是不是把艺术摆的位置太高了,不对了?艺术有层次之分吗?听众有等级之分吗?

没有!所以,我们给学生的音乐,不应是剥离情感的空洞知识,而是有生命的美妙旋律!

七、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

记得以前不了解的科任老师还在笑话:“你这个音乐老师怎么总觉得累,那我们都不用活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正如许多人看到的:“音乐教师社会地位不高”这是普遍现象,我知道单凭我,不可能改变所有人的看法,可是,我也以每天自己的行动在默默工作,默默付出,以自己的姿态骄傲地告诉给同行们:“我骄傲我是一名音乐老师”!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学科,同样,我们的地位不可替代,我们的学科魅力如同我们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一样,音乐赋予我们多少灵魂,我们在传递多少!

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不记得是哪位说过的话,在此借用一下,我庆幸自己在迷惘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就像航海中的指路灯,照亮了孤寂的我,让我忽然感到:方向就在那里,身边不止是我,还有很多伙伴,通向彼岸,是幸福的归宿!

上一篇:六一活动侧记下一篇:写颐和园导游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