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评析

2024-04-26

论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评析(精选10篇)

篇1:论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评析

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作用及影响

【摘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试图找出在我国当前

下,土地制度改革的新路径。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以土地所有权为前提,揭示了不同土地制度的形成与特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地租的基本形式;分析了土地价格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撇开的特殊内容,其对认识我国当前农地制度改革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地租理论;农地改革;新路径

一、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

马克思认为,任何所有权存在的理由,都必须以一定条件下具体存在的生产方式,以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来加以说明。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土地所有权最终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运用这一原理分析我国当前现实,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

首先,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农村在数量上占巨大优势(十三亿人口九亿是农民),全国各地农村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且大部分地区较落后;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必须作为 直接的生活资料,由生产者即农民本人消费,并且只有除此以外的余额,才作为商品进入同城贸易,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土地制度首先必须保证广大的农民对土地的长期、稳定的使用权。而集体所有制恰为农地利用符合整个和要求提供了制度基础。其次,当前我国农地功能状况。

在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一方面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政策的结果是国家在农村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和产品缺失。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低,由农民付费的商业社会保障难以建立。截止2002年,农村参加养老的人数仅占农村总人口的6.98%,这就意味着在国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缺失和农民家庭个人难以建立社会保障的情形下,土地不仅仅是承担着生产要素的功能,同时也承担着农村社会保障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甚至已经异化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二、土地产权明晰化、规范化

“作为劳动条件的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土地对所有者来说只代表一定的货币税,就是他凭他的垄断权,从产业资本家即租地农场主那里征收来的。”[1]单纯的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而土地不被出租,不仅土地所有权没有经济价值,而且,土地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权强调的是保障所有者的权益,但仅此一点是不能够解决土地的效益问题的。而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就必须建构各种土地权能,明确权能主体。在经济中,产权分离本来不影响交易,影响交易的是权利界定的模糊和不稳定增加交易费用。

国家,集体,农户间的土地产权关系模糊不清,集体和居民的利益往往受到侵害。由于按人口均分土地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虽然国家对农地承包期有明确的规定,但实际生活中,农地承包经营期经常调整,使得农民对农地的投入不足,造成农民对农地经营的短期行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是产权界定相对清晰的结果,符合马克思地租理论。正如登姆塞茨所说“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2]可见,产权明晰促进交易。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产权直接赋予农民,使农民享有明确、稳定、完整、有效的土地产权,最根本的是使农民的土地产权真正有权威性,从制度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从内容上赋予农民对土地享有完整的占有、使用、持有和收益的权利。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是土地产权的基础,土地处置权是土地产权的象征,土地收益权是土地产权的实质和实现,应当从法律上确保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处置土地的权利和对使用、处置土地的收益享有排他性的收益权。

三、培育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提高农地利用效率

尽管“土地的所有权是个人独立发展的基础”[3]但是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用权必须要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由社会最不发达部分的单纯经验的和的沿袭下来的经营方法,在私有制条件下一般能够做到的范围内,转化为农艺学的自觉的科学的应用;它另一方面使土地所用权从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下完全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

使作为劳动条件的土地从土地所用权和使用权分离。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则推动了生产力通过对科学的自觉应用而得以发展。”[4]从我国当前农地的使用权、占有权和所有权的实际情况看,名义上是集体所有,农户家庭占有和使用,但实际上国家(各级政府)仍扮演着所有者的角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地使用权和所有权进一步分离,有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确保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逐步培育健全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机制、利益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来讲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营造公平的竞争,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充分调动土地经济关系中各方面的积极性。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明确划分处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农地流出和流入双方的经济利益,有条件的地方筹措必要的风险基金,逐步形成土地流出者、流入者和管理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风险机制。

四、改革农地征用制度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表现,地租的流向反映土所有权的主体是谁,地租的大小可以代表各权力的大小。

现行农地征用制度极不合理,在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下,被征者的补偿金较低,而补偿费的分配上是市政府拿大头,村里拿小头,农户得到的实惠是少之又少,这种做法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又造成了农村劳动力难以安置。以南京市2002年为例,政府向农民征地的最低价为每亩八万元,最高价为20万元,而政府转手拍卖的所征土地最高价每亩980万元,最低价每亩120万元。一些县市仅土地出让金就占收入的40%,有的甚至高达60%。据国土资源部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每年平均达450亿元以上,而同期征地补偿费只有91亿元,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收取土地出让金达6000亿元。[5]在政府巨额土地收入的背后,则是众多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生活无保的“三无”农民。

这种农民土地权利被侵害的现象的实质是土地所有权分离状态造成的。一些经济利益集团通过地方向上侵蚀中央政府的终极土地所有权,向下侵占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不稳定状态造成的,地方政府在征地时,以国家公共权力代表身份出现,使管理者具有超越法律的绝对优势地位。

由此,凡真正属于国家公共利益需要的继续按现有的规定征用,对于商业性目的用地在征购过程中国家进行指导,协调而不包办一切,让农民集体与用地方协商达成协议后,由政府批准执行,防止征用权的滥用。

参考文献

[1][3][4] 马克思.《资本论》.[2] 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P97.[5] 同春芬.《转时期中国农民不平等待遇透析》, 社科文出版社, 2006年版D263.此文由才子城毕业论文网搜集整理

篇2:论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评析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原理,以效益费用分析法为基础,结合陕西省退耕还林规划和各退耕还林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总价值达1 123.6亿元,水源涵养和维持大气是工程生态效益的.主要部分,陕北和陕南地区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受益区.

作 者:满明俊 罗剑朝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4(18) 分类号:X826 关键词: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评价  

篇3:论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评析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自1999年开始试点, 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范围涉及25个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这项政策使中西部地区1.24亿农民直接受益, 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 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全国已完成退耕还林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05亿亩、封山育林0.2亿亩, 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以来8年间, 通过大规模还林还草,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其中, 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 陕西省延安市提高约2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

二、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质量总体较好, 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农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退耕还林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全面落实及退耕地林产品产出逐年增多, 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村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

2. 退耕还林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

工程实施减少了坡耕地面积特别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面积, 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 改变了广种薄收的习惯, 优化了农业生产布局。监测地当年累计减少25度陡坡耕地117.7万亩, 与上年监测结果相比, 减幅2%。

3. 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对农民增收贡献显著

监测地因实施退耕还林有52.9万农民外出务工, 劳务总收入26.45亿元, 两项均比上年同比增长1.5%。同时, 通过对农户调查, 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贡献显著。在监测年人均纯收入4701.1元中, 外出务工收入2005.8元, 占43.5%, 比上年同比增加6.8个百分点。

4. 退耕还林地经济效益逐渐显现, 但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监测地退耕还林总收入为11588.5万元, 分别比上两年同比增长23.4%和584.3%。同时, 监测户当年有35.7%的退耕还林地已有收益, 有收益的面积比重分别比上两年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地亩均收益73.4元, 分别比上两年同比增加22.5元和40.2元。

5. 退耕农户收入持续增长, 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监测当年, 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4701.1元, 比上年同比增加700.8元, 增长17.5%。从收入结构看, 种植业、养殖业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明显降低, 外出务工收入成为退耕农户家庭的最主要来源。

6. 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民纯收入有一定贡献

按12个监测县农业人口计算, 仅退耕还林每亩230元的政策性补助, 监测县农民人均获得补助66.4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2.2%。按373户监测户分析, 退耕地纯收入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这两项, 退耕户人均获得纯收入613.7元, 其贡献率为13.1%。

篇4:浅析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质量;完善;生态

生态建设是整个退耕还林工作中“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之一,绿化和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戮力同心、合力攻坚。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全球性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已成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寻求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资源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已经备受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1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表现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生态和富民的工程,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成果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生态改良和经济效益,所以退耕还林的科学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平衡工作,目前退耕还林工作的综合效益评价和方案制定需要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考察研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定量评价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如何因地制宜保障附带退耕还林工程的全方面,保障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效益评价方法来科学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工程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对退耕还林工作中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建立,实现社会公众以及相关专业专家的认可、提高当地经济和农业效益,还需要在生态保护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收入,培育和发展农业,同时必须保护退耕还林的成果。例如有些地区为探索大面积退耕还林、草的情况下畜牧业发展的途径,有些地区采用人工草场建设与肉役牛改良试验,充分利用秸秆,发展大牲畜,既防止天然次生林的垦、伐、牧现象,又发展了养牛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外还有多种效益方式。

2 退耕还林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2.1 资金投入 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的投入情况直接决定了退耕还林工作的质量,对于资金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社会集资、劳务折资等都是可靠的资金方式,通过项目的争取来巩固退耕还林的效果,例如: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农业开发等重点资金的投入。

政府可以采取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的方式,对相关项目进行重点绿化造林工程,并且打造示范区域,实行奖励扶持。

通过绿化任务对重点功能保护区的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绿化工作,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和提取来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例如:股份造林、招商、项目开发等方式。

退耕还林的服务体系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投入方式,建立森林资产的评估机构,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收储和林权抵押担保来引导资金的聚集。

另外由市、县(区)工业管理部门组织企业捐资建设各类“企业冠名林”,发展碳汇林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总的来说就是,各级财政安排绿化工作经费积极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2.2 领导强化 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实行退耕还林任务完成情况日报制度,每日报送整地、栽树、丈量工作进度。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市、县(区)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加强信息互通,确保信息数据准确。加强业务指导。市林业局要明确一名局领导专门负责督促指导任务较重的县区加快推进造林进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与国土部门的协作配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国土部门要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创造好条件,达到集中连片治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2.3 产业发展 做为一项生态工程,退耕还林与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退耕还林工作中不能盲目,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科学的选择与当地自然、经济、社会相关的最佳模式和方法,实现国家、地方以及群众利益的综合协调,在生态建设工作中必须注意的一项就是可持续性,产业的发展需要同步和可持续,各地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以市场发展为主要依据,在森林植被增加的同时发展农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经济发展,因地制宜促进林业现代化,从而实现生态新型产业的推进工作。

2.4 督促检查 加强督促检查,市督查督办局要将营造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纳入市级重点督查工作内容,通过暗访抽查等方式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兼顾经济林木种植,同时兼顾套种技术运用,做到了“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不仅没有让村民因退返贫,相反还成为了致富的重要来源。

2.5 实例表现 例如某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市级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工程项目,大力打造潜力优势明显的核桃产业,努力把核桃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发展核桃种植,预埋的新活力,围绕核桃这片致富林,开展退耕农户技能技术培训,在提高群众对退耕还林地块管理水平的同时,积极促成旅游产业链延伸,深度开发核桃次生价值,培育美食烹饪、林庄休闲等诸多新亮点产生,促成林旅业快速发展并发挥经济效益,为实现林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退耕还林工作中要在农田稳产工作中,保持农田稳产高产,林草植被初步发挥水保效益,培育的主导产业使农民增收。相信这样的退耕还林草不会反弹,将步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系统平衡工作中,退耕还林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要在效益和质量方面进行相关提高和创新,不断提高当地民众效益和绿化质量,实现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2]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

[3]肖庆业.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篇5:论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评析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 o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benefit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16/1/18 【实施日期】2016/6/1 【修订日期】2016/1/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6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23233,LY/T 1606,LY/T 1626,LY/T 1689,LY/T 1698,LY/T 1721,LY/T 1872,LY/T 1952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建设、监测指标与方法、评估方法和数据管理等技术要求。〖JP〗

篇6: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与展望

在全面系统查阅国内外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退耕还林的主要生态效益入手,论述了国内外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现状与方法,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作 者:袁红军 曹国瑶 晏世强  作者单位:袁红军(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曹国瑶(贵州大学农学院)

篇7:论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评析

1 研究区概况

1.1 基本情况

1.1.1 地理位置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 地理座标北纬34°54′~35°17′和东经110°02′~112°45′之间。北部和山西省阳城、晋城交界;南临黄河, 与孟津、新安两县隔河相望;东接沁阳、孟州;西与山西省垣曲县相连。市境略呈长方形, 东西长66 km, 南北宽36.5 km, 市域总面积1 931.26km2。

1.1.2 自然地理条件

济源市境内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地貌均有, 其中山区、丘岭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8%。山区地形复杂, 沟壑纵横, 尤其是中山地带山高坡陡, 断壁密布, 整个地势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全市最低海拔130.9 m, 最高山峰斗顶山, 海拔1 955 m。

境内河流皆属黄河水系。黄河自晋入豫, 沿济源市南界流径57 km, 汇纳逢石河、大峪河、砚瓦河、蟒河、沁河等15条1级支流。

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平均气温14.3℃, 一月平均气温-0.1℃, 极端最低气温-20℃。7月平均气温27.3℃, 极端最高气温43.4℃。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4 539.6℃。无霜期平均223 d, 年平均日照2 375.4 h, 日照率54%。年平均降水量641.7 mm, 且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降水较多, 平均348.1 mm, 占年降水量的54.4%。总的气候特点是:春旱多风, 夏秋多雨, 冬寒干燥, 四季分明, 光、热、水3大气象要素同步。境内小气候区域甚多, 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天”之称。

济源市土壤种类比较复杂。全市林业用地土壤主要有棕壤和褐土2个土类, 其中棕壤为山地棕壤亚类;褐土包括淋溶褐土、典型褐土、碳酸褐土和粗骨性褐土4个亚类。

1.2 社会经济条件

全市辖16个镇 (办事处) , 534个村 (居) 民委员会, 4 272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171 214户, 人口64.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19万人, 农户12.15万户, 总劳动力41.79万个, 其中妇女劳动力19.6万个。土地总面积193 100 hm2, 耕地面积49 866.7hm2, 其中退耕还林地面积11 733.3 hm2。全市工农业总产值233.4亿元人民币, 其中农牧业产值13.7亿元, 林业产值1.1亿元,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 397元。

1.3 森林资源现状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1.19万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49.8%。其中有林地7.72万hm2, 林木蓄积量337.89万m3, 森林覆盖率41.5%。在北部的太行山和中条山, 分布着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沟谷杂木林, 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该区珍稀动植物资源繁多, 集多样性、典型性、脆弱性于一体, 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该区界定了3万hm2的“猕猴自然保护区和禁猎禁伐区”。

1.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济源市于2000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截止2005年底, 共完成退耕还林造林2.72万hm2, 其中;退耕还林造林0.99万hm2, 荒山荒地造林1.4万hm2, 封山育林0.33万hm2, 植树1亿余株。全市退耕农户达3 7253户, 其中:全退户3个村463户, 半退户36 790户。涉及到11个乡镇和5个国有林场。国家累计投入2.1亿元, 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1 900万元, 补助退耕农户生活费1 600万元、补助农民粮食折合资金1.75亿元。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分3个阶段, 一是结合济源市退耕还林阶段验收进行实地调查,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退耕还林对该地区农民收入及地区经济的影响, 二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退耕还林实施农户进行调查。具体方法是:在济源市的退耕还林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乡镇, 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一个退耕还林村。抽取承留镇赵老庄村、坡头廖坞村、邵原镇北寨村, 并在每村随机抽样调查10个退耕户, 发放调查问卷50份, 重点调查其退耕还林前后的家庭总收入、净收入、生活、文化消费支出及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认识, 三是查阅《济源市统计年鉴》, 对退耕还林前后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2.2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2.2.1 经济效益分析

主要是退耕还林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退耕还林前后农民年度家庭总收入情况, 年度家庭粮食产量的增长率的分析。

2.2.2 社会效益分析

主要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退耕农户年度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情况;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就业率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第1、2、3产业收入变化;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识程度。

3 退耕还林经济效益分析

3.1 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由图1可见, 与退耕还林前相比较, 济源市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近140 894万元, 说明退耕还林对国民生产总值有一定的贡献 (资料来源于2007年《济源市统计年鉴》) 。

3.2 粮食产量的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势必要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 对我国粮食产量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 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不少专家、学者甚至是政府官员认为退耕还林是造成粮食减少的重要原因。河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 济源市是全国小麦种植试点市, 退耕还林对济源市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对退耕农户的影响, 也是反映退耕还林对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济源市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 退耕前1999年济源市耕地面积为39 178 hm2, 总产量为203 459 t。2006年全市耕地面积为34 736hm2, 总产量为211 700 t (见图2和图3) 。同比耕地面积比退耕还林前 (1999年) 减少了11.3%, 粮食产量增加了3.89%, 充分说明退耕还林并没有导致粮食的产量, 粮食单产量出现了稳中有升的趋势 (见图4) 。

3.3 人均收入

人均纯收入是反映经济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1999~2006年济源市农村人均存收入都呈稳中上升趋势, 分别为2 321元和4 510元。 (见图5) 济源市退耕还林共涉及37 253户, 涉及124 797人, 调查退耕还林农民人均收入为3 892元, 其中劳务收入1 862元, 占48.6%, 种、养殖收入1 595元, 占41.0%, 退耕还林补助435元, 占11.2%, 超过全国农民人均收入。

4 社会效益

4.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农户家庭消费水平的变化

退耕还林前 (1999年)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1606元, 退耕还林后 (2006年)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3204元。退耕还林后比退耕还林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翻了一翻, 扣除物价上涨部分, 使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从图6可以看出, 农户家庭人均年消费逐年增加。

4.2 农村就业率

退耕还林过程中整地、苗木栽植、抚育管理等需要大量的劳动用工, 使一部分农民有事干。由于人均耕地的减少, 依赖耕地收入的农民也相对减少, 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2、3产业转移, 扩展了农民的就业渠道。

4.3 退耕还林前后第1、2、3产业收入变化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尽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农村耕地面积大幅度的减少, 但是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第一产业基本没有减少, 第1产业在2004年以后迅速增加, 主要原因是农业产业条件得到改善, 单产量提高。

4.4 对退耕还林的认识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等方式调查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了解和拥护情况, 结果表明, 对退耕还林很清楚和大致了解的农户占95%, 拥护退耕还林政策的农户占99%, 说明农民对退耕还林的政策是拥护的。这主要原因是在补偿政策的激励下, 农户自愿退耕, 而且退的多数是低产的坡耕地, 退耕还林后大部分农户家庭收入增加。但还有小部分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识不够, 认为把耕地退了有钱、有粮食补助就行了, 这部分农户退耕地管理比较差, 可能会出现复耕现象, 说明退耕还林的政策宣传还不够, 需要引导退耕还林农户在搞好退耕还林的基础上向第2、3产业发展。

5 结论

本研究以济源市退耕还林为例, 重点对济源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情况、粮食产量、农民消费水平等的调查研究分析,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 耕地大面积减少, 林业用地增加, 粮食单产量增加了, 改变了农村单一产业的生活方式, 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 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充分说明济源市退耕还林工程初见成效,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退耕还林对济源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有一定贡献, 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幅度加大, 且随着退耕还林时间的增长,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更加显著。可见退耕还林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林业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扩大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国家退耕还林办公室.退耕还林指导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孙志家, 常宗威, 曹文耀.退耕还林的恢复生态学刍议[J].辽宁林业科技, 2003, (5) :40-41.

篇8:浅谈退耕还林工程及实施效益评价

【关键词】退耕还林;存在问题;应对措施;效益评价

退耕还林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关系到生态建设和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且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户“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具体表现。

1.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金钱)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

(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3)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4)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2.应对措施

2.1因地制宜,分区施策

根据退耕地收益状况和市场粮价变化情况,国家适当追加补助年限和调整粮食补助标准,以此促进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2.2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稳定推进退耕还林工作

退耕还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乡镇加强领导,站在主导地位,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进一步理顺林业部门和乡镇之间开展退耕还林的权利和义务,将退耕还林实绩列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2.3依靠科技支撑,增加技术含量

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投资大,种植面广,技术性强。高度重视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加大对病、虫、鼠害的防治力度,搞好市、镇、村3级技术培训,尤其要做好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2.4政府组织,强化培训,有效推进劳动力转移

退耕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数都是自发到外地打工谋出路,因受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的制约,往往出现就业难、收入低、部分务工人员“回流”等现象。因此,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5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合理利用退耕地资源

针对目前退耕地尚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当地经济相对落后的实情,为增加退耕地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加大对退耕苗木的管护。政府允许农户适当在退耕地上进行合理的粮林间作和更换退耕地上经济价值较低的树种,并通过组织异地考察和技术培训等方式,正确引导农户进行林下种草、林下种药、林下种菜和发展养殖业等多种经营模式。同时,希望在这方面给予资金扶持,让当地群众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特色产业,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6加强法律手段,推进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法律是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法律具有的强制规范性、连续稳定性等,使它在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维护所有者及使用者权益方面有着引导、制约、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梳理现有法规,使之相互补充、配合协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法律、严格执法。

3.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益评价

3.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劳动生产率在逐步提高。

(2)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村人均纯收入呈上升趋势。退耕还林后,农民收入步入多元化,收入形式多种多样,有按劳分配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投资收入等,同时又有各项补贴收入、部分扶贫收入、外出打出收入等。

(3)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投资环境改善,有利于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增长! 退耕还林是一项环境生态工程,其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可为当今绿色食品、绿色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资源,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利于农村更多的劳动力流向劳动效率更高的产业和地区。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这些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机会,使他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增长了见识,学会一技之长,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能手!另外,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工程实施也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给部分未成年劳动力增加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在我国,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是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3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体现,反映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行为和社会利益关系调整等方面内容。任何一个项目或政策的实施都会或多或少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有的是正向的,有的则是逆向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更多的是正向的影响。

(1)干群关系得以改善、邻居关系变得更好,社会稳定性增强。调查中了解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形象;乡镇干部下到农村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与退耕前存在着鲜明的对比;村级干部普遍得到农民的认可,威信很高。同时,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农民的充分理解和热情支持。可以看出,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农村的邻居关系,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

(2)一种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在逐渐形成。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自发组织群体,来帮助劳动力欠缺的农户,使退耕还林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在发展二产中,一些技术好资金充足的农户,主动把技术和资金向其他农户转移,力争形成规模和档次。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中,农民开始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开展户与户、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合,利用当地自然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水浇地,种植错季蔬菜等经济作物,销往大中城市。

3.4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活质量反映了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满足程度。生活质量的提高既是社会发展所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又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之上,所以他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亦能反映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状况。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衡量退耕还林工程效果的重要尺度。调查显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5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是每一个时代所追求的目标。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项目的实施应该促进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社会的进步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既可以是经济领域的也可以是政治领域的,既表现在生产力方面也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益处:

4.结语

篇9: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贵州威宁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覆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1]。近年来,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效益的经济价值评价成为国际生态学和生态经济领域的前沿与热点, 1997年, 以Costanza等[2]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派”以全球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对全球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详尽划分, 并据此估算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得出了当前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年度价值为16万亿~54万亿美元的结果, 达到了同期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8倍。自此, 掀起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热潮,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3,4]。在我国, 古丽努尔·沙布尔哈孜等[5]在新疆建设兵团的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以生态林、经济林、牧草等3种退耕还林还草类型为研究对象, 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 采用层次分析法, 选取了11个指标, 综合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土壤保育、水源涵养4个方面, 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首次较为系统地对退耕还林综合生态效益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为此, 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威宁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1 研究区域概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北、西、南三面与云南省毗连。全县总面积6 296.3 km2, 平均海拔2 200 m, 森林覆盖率33.28%, 人口约140.2万人;县境中部为开阔平缓的高原, 四周低矮, 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威宁县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截至2015年底威宁县完成退耕地造林43 713.33 hm2。其中, 退耕地造林14 846.67 hm2, 荒山造林24 200.00 hm2, 封山育林4 666.67 hm2。退耕还林实施以前, 全县植被稀少, 生态环境恶化, 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退耕还林后植被覆盖率明显升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 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研究重点在于对威宁县退耕还林后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依据和筛选原则, 与退耕还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情况相结合, 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 从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固碳制氧价、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5个方面入手, 建立了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见图1。

3 威宁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威宁县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截至2015年底全县完成退耕地造林43 713.33 hm2, 工程涉及35个乡镇, 1个国营林场, 22 087户, 人口102 295人。

按造林模式分全县退耕地造林面积14 846.67 hm2。其中, 华山松纯林7 533.33 hm2, 占总面积的50.74%;柳杉纯林880.00 hm2, 占总面积的5.93%;刺槐—华山松混交林740.00hm2, 占总面积的4.98%。少于1%的有板栗、核桃、香椿以及茶—花椒、茶—华山松、杨树—华山松、侧柏—杨树混交林、梨、樱桃等。全县荒山造林24 200.00 hm2, 以华山松为主, 占总面积的82.12%, 其次是刺槐—华山松混交林, 占总面积的10.88%, 柳杉—华山松林占总面积的4.30%, 其余树种占2.70%。

根据造林3年后才能充分发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的原则[6], 威宁县2002—2015年退耕还林新增面积与效益计算面积的关系如表1所示。经统计, 14年来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中发挥生态效益的价值核算林地累计总面积为315 266.67 hm2。

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总价值为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之和。据威宁县气象资料, 当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9 mm。由于缺乏当地森林蒸发量与地表径流的实测资料, 根据定位站等的研究, 针阔混交林内蒸散量占降水量的52.3%, 灌木林的地表径流占降水量的7.2%[7]。因此, 可认为威宁县退耕地的蒸散量为386.5 mm, 地表径流量为53.2 mm。

(hm2)

3.1.1 涵养水源价值。

本研究按照水库的蓄水成本, 根据替代工程法来估算林地蓄水拦水的效益, 林地蓄水价值以蓄积1 m3水的水库建设费用进行计算。在充分考虑物价变化的情况下, 得出水库的单位库容造价为6.11元/m3[6]。根据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林地的效益核算面积为315 266.67 hm2得出威宁县退耕还林涵养水源的价值为:

式中:VW1代表退耕林分涵养水源的价值 (万元) ;P代表年平均降水量 (mm/年) ;E代表林地年平均蒸散量 (mm/年) ;C代表林地地表径流量 (mm/年) ;S代表效益核算面积;L代表水容重, 取值为1 t/m3;CR代表单位库容水库的建造价格 (元/m3) 。

3.1.2 净化水质价值。

退耕还林带来的净化水质价值可以依照当地净化城镇污水成本来计算。根据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调整的的污水处理的相关规定及收费办法, 县城污水处理费按照0.85元/t的标准征收。因此, 威宁县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为:

3.1.3 威宁县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VW=VW1+VW2=576 535.41+80 205.42=656 740.83 (万元)

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包含减少泥沙淤积、减少泥沙滞留及减少土壤养分流失这三部分的价值。威宁县退耕还林14年来退化土地上的植被恢复效果明显, 生态环境建设初成效己显现, 不同类型的植被盖度均达到60%以上, 且群落结构由原来单层结构变为灌草、乔草或乔灌草复层结构。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还林前的3 750 t/km2·年[8], 降到了510t/km2·年, 从而计算威宁县退耕还林以来减少的土壤侵蚀量:

MT1= (D1-D2) ×S×10-6= (3 750-510) ×315 266.67×10-6=1 021.46 (万t)

式中:MT1代表减少土壤侵蚀量 (104t) ;D1代表退耕前当地土壤侵蚀模数 (t/km2·年) ;D2代表退耕后当地土壤侵蚀模数 (t/km2·年) 。

3.2.1 减少泥沙淤积价值。

根据我国主要流域的泥沙运动规律, 全国土壤侵蚀的泥沙有25%淤积于水库、江河和湖泊。因此退耕还林减少的泥沙淤积量可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得出。用泥沙淤积量代表其减少库的容量, 泥沙容重取1.28t/m3, 而水库1 m3库容造价为6.11元, 由此计算出威宁县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为:

VT1=CR×MT1×e×β=6.11×1 021.46×25%×1.28=1 997.17 (万元)

式中:VT1代表减少泥沙淤积价值 (104元) ;MTi代表减少土壤侵蚀量 (104t) ;e代表淤积泥沙占侵蚀总量的比 (%) ;β代表淤积泥沙容重 (t/m3) 。

3.2.2 减少泥沙滞留价值。

采用恢复费用法来计算退耕还林工程减少泥沙滞留价值, 根据2013年国家林业局提供的数据, 挖去单位体积土方所需要费用为63.00元/m3。按25%的比例计算土壤侵蚀造成的泥沙滞留量, 得出威宁县退耕后减少泥沙滞留的价值。

VT2=CP×MT1×e×β=63.00×1 021.46×25%×1.28=20 592.71 (万元)

式中:VT2代表减少泥沙滞留价值 (104元) ;CP代表清除泥沙的单位成本 (元/m3) 。

3.2.3 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价值。

威宁县实施退耕还林后, 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还林前的3 750 t/km2·年, 降到了510t/km2·年, 地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均值为4.181%, 全量养分中N、P、K的含量分别为0.162%、0.075%、1.780%。由土壤侵蚀而损失的N、P、K价值即代表退耕还林减少土壤肥力流失的价值, 可以通过等量化肥的价值来代替计算。根据目前市场价格, 化肥磷酸二铵3 100元/t, 氯化钾2 300元/t, 换算成N、P、K比例为132/28、132/31、75/39, 则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的价值为:

式中:VT3代表保肥效益经济价值 (104元) ;D代表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量 (t/km2) ;Pi1代表土壤N、P、K含量 (%) ;Pi2代表纯N、P、K折算成化肥的比例;Pi3代表各类化肥的销售价 (元/t) 。3.2.4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保育土壤价值。计算方法如下:

VT=VT1+VT2+VT3=1 997.17+20 592.71+114 720.62=137 310.50 (万元)

这说明与退耕前相比, 威宁县地表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 地表枯落物不断增加, 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 养分含量增加, 减水、减沙效果明显, 有效抑制了水土流失。

3.3 退耕还林固碳释氧价值

3.3.1 退耕还林固定CO2价值。

(1) 森林生物固定CO2的量。根据植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得出, 植物每吸收1.63 g会合成1 g干物质。根据调查威宁县退耕还林以乔木林为主, 其平均生物量为21.47 t/hm2。威宁县实施退耕还林14年间发挥效益的林木面积为315 266.67hm2, 则计算森林固定CO2的量为:

式中:MC1代表退耕林分生物量固碳量 (104t) ;a代表1t退耕林分干物质固碳量 (t) ;Vi代表单位面积退耕林分干物质生产量 (t/km2) ;Si代表退耕还林效益计算面积 (km2) 。

(2) 森林土壤固定CO2的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 林草植被得到快速恢复, 增强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 起到了有效的固碳作用。

采用退耕类型最多的树种为退耕后的代表, 以农田为退耕前地计算土壤固定C量。威宁县退耕前后有机碳密度变化见表2。

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聚表性, 所以本研究中仅计算表层土壤。威宁县退耕还林前、后表土层的土壤容重平均分别1.35、1.09 g/cm2, 有机质含量分别为32.5、41.8 g/kg。

式中:MC2代表森林土壤固碳量 (104t) ;Ci代表第i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 ;Bi代表第i层土壤的容重 (g/cm3) ;Di代表第i层土壤层厚度 (cm) ;0.58为土壤有机质转有机碳的换算系数。

(3) 退耕还林固碳总物质量。退耕还林后林分固碳总量等于生物量与土壤的固碳量之和。

MC=MC1+MC2=1 103.31+63.05=1 166.36 (万t)

(4) 退耕还林固定CO2价值。碳税法使用国际瑞典碳税率 (150美元/t) , 按照2009年6月30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6.83, 折合人民币约7 000.75元/t。造林成本法中采用我国的造林成本1 707.5元/t。

取2种算法的平均值得出威宁县退耕还林14年固碳价值为:

VC1=[MC (CC1+CC2×10-4) ]÷2×0.272 9=[1 166.36×104× (1 025+250) ×10-4]÷2×0.272 9=202 916.67 (万元)

式中:VC1代表退耕还林固定CO2的价值 (104元) ;MC退耕还林固碳总物质量 (t) ;CC1代表森林固定CO2的造林成本 (元/t) ;CC2代表瑞典碳税率 (美元/t·C) 。

3.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

采用统计调查法得到森林制氧量, 根据每公顷森林树干与枝叶的年生长量确定林分与干物质的总生长量, 按照不同树种换算成绝干物质后, 用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释放O2的比例计算O2量。

已知威宁县退耕地内的平均生物量值21.47 t/hm2, 求出总生物量, 根据我国森林释放1t O2所需林分造价为369.7元[9]。用下列公式求得威宁县退耕还林后林地产生O2的价值。

式中:VC2代表退耕林分制氧价值 (万元) ;b代表退耕林分生产1 t干物质释放O2量 (t) ;C0代表森林提供O2的造林成本 (元/t) 。

3.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总价值。

3.4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森林生态系统可吸收、过滤、转换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 并释放负离子, 从而净化大气环境。本研究仅采用森林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和阻滞降尘、产生负离子5个因子来计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净化空气的价值。

3.4.1 退耕还林吸收SO2价值。

本研究通过面积吸收能力法求退耕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量。由《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可知, 针叶林、杉类、松林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为215.60 kg/hm2, 阔叶树的吸收能力为88.65 kg/hm2。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以华山松、柳杉为主, 共315 266.67 hm2。在我国, 治理二氧化硫的平均成本为600元/t。计算威宁县退耕林后14年间吸收二氧化硫的价值:

式中:VS1代表吸收污染物的价值 (104元) ;CS代表污染物的单位成本, 释放负离子价值 (元/t) ;Ri为不同林种单位面积吸收污染物, 释放负离子量 (t/hm2) 。

3.4.2 退耕还林吸收氟化物价值。

根据《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相关研究得出, 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1.62 kg氟化物,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治理氟化物费用为0.69元/kg。所以威宁县退耕后14年间林分吸收氟化物的价值为:

3.4.3 退耕还林吸收氮氧化物价值。

根据《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相关研究得出, 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4.35 kg氮氧化物,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其治理成本是0.63元/kg, 所以威宁县退耕还林后林分吸收氮氧化物的价值为:

3.4.4 退耕还林产生负离子价值。

根据《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相关研究得出, 单位面积森林每年产生负离子量为1.4×1017个/hm2,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森林产生负离子价值为5.818 5×10-18元/个。所以威宁县退耕还林后14年间林分产生负离子价值:

3.4.5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

本研究用面积滞尘能力法求退耕地林分的滞降尘量。威宁县退耕还林全为针叶林, 其滞尘能力可依照《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的研究结果:针叶林为33.2 kg/ (hm2·年) 。在我国, 治理粉尘的平均价格是170元/t, 计算退耕还林14年林分滞降尘的价值为:

3.4.6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总价值。

具体如下:

3.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效益计量评价相对较复杂, 其经济价值的评估目前尚无成熟的研究成果。通常通过意愿调查法评估对地方森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效益价值。

本研究采用替代法估算威宁县退耕还林增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价值, 杨琼研究认为森林破损价值为5 000元/hm2·年。计算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价值为:

Vf=5 000×315 266.67×10-4=157 633.34 (万元)

3.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经过对以上几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指标的计算, 得出威宁县退耕还林以来各年份退耕还林效益 (表3) , 并由此得出威宁县退耕还林14年来总的生态效益价值为:

4 结论

经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14年来取得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达1 456 792.44万元, 其中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656 740.83万元, 占总体生态效益的45.08%;保育土壤价值137 310.50万元, 占9.43%;固碳制氧价值500 704.21万元, 占34.37%;净化大气环境价值4 403.55万元, 占0.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157 633.34万元, 占10.82%。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威宁县地表植被增加, 通过拦截地表径流、保水固土、涵养水源, 有效降低了土壤侵蚀量;退耕后的林草植被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 同时释放O2到大气中, 这对维持地球大气中的CO2和O2的动态平衡、减缓温室效应、净化空气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意义;退耕还林以来, 地表植被增加为其他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使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逐渐增加, 生态效益也非常明显。

(万元)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4.

[2]COSTANZA R, D′ARGE R, GROOT R, 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 1997, 38 (7) :253-260.

[3]BOLUND P, HUNHAMMAR S.Ecosystem services in urban areas[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293-301.

[4]BJ魻RKLUND J, LIMBURG K E, RYDBERG T.Impact of production intensity on the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 to generate ecosystem services:an example from Sweden[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2) :269-291.

[5]古丽努尔·沙布尔哈孜, 尹林克, 热合木都拉·阿地拉.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 (5) :80-83.

[6]钟晓娟, 赵岩, 孙保平.盐池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 2010, 31 (9) :34-37.

[7]邓世宗.广西不同生态地理区域常绿阔叶林水量平衡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 16 (3) :63-68.

[8]苏维词.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性退化及其防治[J].中国岩溶, 2001, 20 (3) :217-223.

篇10:试论县域退耕还林工程成果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效,巩固成果

1 退耕还林的意义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森林植被, 再造山川秀美, 维护国家安全,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淳化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 地貌特征复杂, 荒山荒坡较多, 水土容易流失, 沙尘天气较为严重。退耕还林这一工程及时有效地遏制了这些现象, 同时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再造山川秀美新淳化的伟大目标。

2 主要成效

自1999年淳化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 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以粮代赈、个体承包”, 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政策, 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工程。截至目前, 淳化县类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8000hm2, 其中退耕地造林5633.33hm2, 荒山荒坡造林12400hm2, 经济林466.37hm2, 生态林5100hm2。退耕还林政策兑现1337万元, 人均年收入690元。

2.1 提高了生态效益

1999~2004年以来, 造林任务15133.33 hm2, 退耕还林5133.33hm2, 占造林总面积的85%, 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以前的28.5%提高到38.2%, 平均每年递增1.3%。森林覆盖率的递增有效地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 增强了防涝、防旱、防风固沙能力, 解决了本县水土流失问题, 提高了现有土地的生长力。

2.2 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统计, 淳化县退耕还林累计受益农户7420户, 退耕农户人均年受益690.0元。特别是一些居住在深山中的村民, 改变了以前广种薄收的坡耕地, 进行了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政策兑现成为山民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农户在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粮钱的同时, 还可以利用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打工, 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2.3 改变了农民的生存坏境和生活方式

在退耕还林期间, 针对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零散农户进行整体搬迁到相对平坦、交通方便的地方, 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造的移民搬迁新村。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居住条件的改善, 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添置了大型农用机械, 买起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各类家电, 燃起了煤气、电磁炉。

2.4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淳化县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 积极培育后续产业, 大力发展仲山森林公园、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及公园周边的农家乐旅游业, 开发绿色食品, 发展杂果业, 鼓励舍饲圈养畜牧业,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生产的互相促进与协调发展。

3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 依法依规、规范操作。确保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兑现卡准确、按时发放到位。

(2) 扎实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收费, 最终实现森林增长、生态改善、农民增收、林区和谐的目标。

(3) 稳步推动林业产业配套改革。发展森林自然保护区、名胜风景区、森林旅游区, 加强林地资源利用, 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逐步建立公益林补偿机制。

(4)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维护林区稳定。加大林政执法力度, 制定周密的预防措施, 及时打击乱砍滥伐林木, 乱征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 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5) 强化村民林业技能培训工作。凡年满16周岁, 享有退耕还林政策扶持的村民和热爱发展林业事业的自愿者进行林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工业园区用工特点, 重点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

(6) 发展后续产业, 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高度发展后续产业, 大力推动退耕还林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相结合, 全面实现封山禁牧, 发展舍饲圈养, 逐步改变传统放牧模式。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 大力推进科学饲养管理, 搞好繁育技术应用和疫病预防工作, 推进畜牧业向优质高效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林草模式、林农模式、林菜模式,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陈延民.论退耕还林的意义[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 (11)

上一篇:考卷1:巴西世界杯营销活动培训考试题下一篇:椰子树说明文中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