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04-18

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米脂县林业站 艾先平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了,大会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同时指出生态环境和林业生产的建设目标,在巩固提高的前提条件下,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县在1999年开始开展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米脂地处黄河上游,无定河流域两岸,属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退耕前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荒漠化严重。严重阻碍了区域人民脱困致富,直接影响和威胁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国务院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把退耕还林粮食补助从原来的八年调整为十六年,这充分说明了林业工作的重要性,为了确保退耕还林成果 ,着力解决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问题,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的发展要求。

一、米脂县退耕还林(草)的现状

米脂是榆林市退耕还林的重点县之一,自1999年入冬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响应江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遵照朱总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精神,抓 1 住机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县委和政府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下,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县13个乡(镇)全面起动。在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从规划,组织协调,制定政策,造林还草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成功经验,如推行专业队承包造林和抗旱造林法,使大旱之年重点工程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走先易后难,由点到面,依次推进,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路子,形成规模优势;把基本农田保吃饭,经济林果保花钱,草业牧业保小康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带实行移民建镇,杜绝“越种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局面等等。这些成功的经验将为进一步深化山川秀美工程注入了活力。1999—2006年上级部门确认和下达我县退耕还林面积44.83万亩(其中1999年2.53万亩,2002年18.5万亩,2003年17万亩,2004年306万亩,2005年2万亩,2006年1.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1.55万亩(其中1999年2.25万亩,2002年8.5万亩,2003年9万亩,2004年0.6万亩,2005年1万亩2006年0.2万亩),荒山造林23.28万亩(其中1999年0.28万亩,2002年10万亩,2003年8万亩,2004年3万亩,2005年1万亩,2006年1万亩)。实际造林面积为计划任务的100%,已经验收兑现44.8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1.55万亩,荒山造林23.28万亩。发放退耕粮食0.214亿公斤,现金补助1.193亿元人民币,种苗补助0.10775亿元人民币。造林工程中,主要造林树种为侧柏、刺槐、山杏、紫穗槐、沙棘,草种以沙打旺、草苜蓿为主,但成活率偏低。,经济林为枣树、梨树、仁用杏、桑树等,经济林比重较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逐步提高,到目前为止达到85%以上。在 退耕还林从试点到全面启动的过程中,我县逐渐探索总结出退耕与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相结合,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扬延安精神与依靠科技相结合,行政推动与利益调动相结合等成功经验,涌现出一批“孟好海”式的先进致富典型,全县生态环境和植被恢复初见成效,收到了较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我在退耕还林工作的实践,在充分调查的情况下,提出以下见解:

二、退耕还林(草)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生态优先原则,经济林比重偏大。山川秀美工程实施工程中,群众在退耕地栽植经济林积极性高,栽植防护林阻力大。大部分退耕地栽种苹果、枣树、梨树、仁用杏等经济林,且成活率较高,而侧柏、刺槐、沙棘,紫穗槐等生态防护型树种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特别在退耕地内的灌木林带上出现了年年补栽,年年不见林的现象。

(二)植被建设合理性欠妥,重林轻草现象普遍。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重工程措施轻林草生态措施,重治理轻管护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建设任务的进度和质量出发,也从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考虑,建议在丘陵沟壑区近期植被建设应以退下的坡耕地为主,在荒山荒坡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宜通过封山恢复天然植被或人工种草促进植被的恢复,否则又有可能重踏“年年造林不见林”的老路。有些地方从坡底到山顶栽植的全是经济林和用材林。很多草原区,也违背草灌先行的成功经验而大量发展经济林。

(三)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和推广乏力,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下。不同区域退耕地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地区造林成活率只有20%--40%,保存率更低。因此,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和推广,促进已有的成果技术的转化,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是提高退耕还林(草)的质量保障。

(四)后期管护不力,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很多的退耕户只注重项目的增取,对树木的管护不太重视。特别是川道地区管理水平更低,个别退耕户每年在自己退耕地都很少去,更谈不上抚育管护、打药除草和施肥修剪。虽然总体成活率、保存率都在85%以上,但每年苗木的生长量不足20cm,1999年的退耕还林地块上现在的树高不足100cm,出现了许多“小老头”树种,给退耕还林的成果带来较大的影响。

(五)苗木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种苗结构不尽合理。品种对路数量充足的种苗供应是退耕还林,还草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工程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我县目前国有苗圃一个,国有苗圃的主渠道作用还不能得到保证。大部分苗木依靠个体户育苗提供,由于受经济价值的驱使大部分育苗户只注重苗木的产量,从而忽视了苗木的质量。其次是退耕还林项目的种苗费只有50元,第一次造林就用完了,后期的补植补栽所用的苗木靠退耕户自己购买,因此苗木质量无法保证,一些新技术和价值高的苗木无法应用的退耕还林工作中来。

(六)退耕还林作业设计模式单一,与生产实际脱节。制约了林业生产的发展。2002年和2003年退耕的作业设计采用了林草间作的唯一模式,虽然给退耕户提供了丰富的草源,农民搞养殖业增加了经济收入。但林草间作后林草之间互争水分,紫花苜蓿又是深根性作物,树木的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幼苗期的苗木生长影响就更大了,从而制约着林业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

(七)退耕还林项目区分散,山川秀美建设进展不平衡。国家投资的城镇,川道等重点项目区治理速度快,效果好,而偏远乡镇的差距很大。米脂县各乡镇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及不平衡。因此在山川秀美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先易后难,由点到面,依次推进,走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路子。由于试点示范搞平均分配,相对分散,进而影响到退耕还林(草)地域特色、区域优势的发挥,不利欲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民积极性的调动。

(八)乡镇对退耕还林资金的监管不力,造成许多负面影响。退耕还林的钱粮兑现,不但保证了退耕还林成果,也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一些村出现退耕资金的挤占、挪用、挥霍等不良现象,造成农民多次上访的严重问题,个别村民上访到国家林业局,严重的干扰了社会局势的稳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现在各乡镇基本实现村财乡管,对这部分资金却不加管理,致使个别村“官”玩忽职守,致使许多问题至今无法解决。

三、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具体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特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必将导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必将以产业调整为前提。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调整单一种植结构,使农 5 民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不减产量,大力推行设施农业,积极推广舍饲养殖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收入。

(二)根据区域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高原沟壑区按照目前的农村经济和植被建设技术水平,不宜过分扩大人工林草面积,提倡近期荒沟坡采取封禁自然恢复办法,建议在丘陵沟壑区近期植被建设应以退下的坡耕地为主,植被恢复以防护(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和解决农村生物能源(烧柴)为主,不宜提倡建设大规模的用材基地,且灌木为主,实行乔灌结合,并把人工草地当作一种作物来经营管理,提倡在25度以上的山坡耕地,全面实行草乔灌带状间轮作。对荒山荒坡宜通过封禁促使天然植被自然恢复,不宜盲目推广“退一还二

(三)”等模式。我县人均农耕地2.5-3亩,陡坡地比例大。要发展林业生产,就要加强天然林保护和封山育林,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名优林特产品,缓解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收入下降的矛盾。

(三)建立良种优育繁育基地,规范苗木生产供应。建立良种繁育基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亚区及工程中心建立优质的采种基地和苗木基地,还必须在区、乡(镇)建立二级种苗基地,进行规范化育苗,培养良种壮苗,避免外地调苗造成经费浪费,影响造林种草成活率。同时,还应积极引进各种抗逆性强,效益好的树种、草种进行实验和推广。应注重优良品种和相应育苗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并且走规模发展之路,6 利用专项资金,瞄准先进的育苗技术的引进,对现有苗圃进行改进,建设现代化育苗基地,形成产业化,商品化。

(四)加强对退耕还林项目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落实到户。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高压态势下,省、市、县、乡高度重视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可个别村级退耕还林项目资金管理混乱,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特别是乡、镇更应该管好村级帐务,确保资金落实到户。

(五)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建立示范样板。增加科技投入力度 多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林草植被恢复进展缓慢,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科技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首先,政府部门应与科技单位紧密结合;其次,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前瞻性研究;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技术,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建立试验示范样板 退耕还林的浩大工程需要较好的典型和样板引路。因为立地条件不同,栽植的树(草)种有差异,为做到因地制宜应在每个生态类型区建立1-2个示范区,以较高的标准,较高的投资强度和较快的进度,优先引进组装,推广先进技术。从而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和科技示范,使之成为科技示范样板与窗口、环境与政策教育基地。

(六)调整土地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土地政策,移民建村建镇为避免有些农户地种不完而有些农户仅有的一点地还属退耕范围的矛盾,建议各级政府制定相关调整政策。并且为确保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措施的实施,在生态环境恶劣,坡耕地多,坡度陡,人民生活贫困的山区,丘陵沟壑区,实施移民建镇;加大投资力度 实施退耕还林(草),国家进行 一定的投资和政策优惠是必须的,但主要资金还依靠地方筹集,即国家投一点,群众筹一点,经营筹建实体拿一点的多元投资机制。特别是吸收社会资金的加入将可大大地增加融资量。私人资金的投入也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效果和责任心。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日

篇2: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米脂县委书记 姚 宏

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制度,是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规模化经营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那么家庭经营是不是就妨碍农业现代化呢?规模化经营农业是不是就一定要把土地集中起来呢?从高渠乡红葱产业经营情况的调查来看,农业实现规模经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规模不单是土地规模,更重要的是要产业规模;在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的地方,首先要考虑提高资源产出率,实现集约化经营。

秋天踏上高渠乡的土地,葱味飘香,人欢车叫。这里不论是梯田坡峁,还是零碎圪崂,看不到一块撂荒地,郁郁葱葱的红葱遍布田野,全乡20个行政村有14个村红葱种植形成规模,总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值在3900万元以上,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

高渠乡刘渠村有农户83户,336人,总劳力168个,常年在家居住从事农业的有63户、260人,占到了总人口的77.4%,如此多的农民留在农村搞农业,这在当代米脂县境内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该村农民刘和增有24亩责任田,今年种植红葱20.5亩,他说:“如果不是为了倒茬,我们村的地全部要种红葱,因为现在红葱对我们来说是种的顺手、卖的轻松,我连续5年种葱的收入没下过两万,今年起码要卖回来4万多,比出去打工强的多。”

刘渠村是红葱种植的发源地,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年以上。全村1233亩农田,红葱种植面积750亩,占到了农田面积的60.8%,今年红葱产量在230万斤左右,预计产值在160万元以上,纯收入达到145万元,人均4315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8%。现在,高渠乡以及刘渠村红葱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据此分别被省农业厅认定为“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示范村。

一、发展过程:

从高渠乡红葱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经历了四个阶段: ——个体经营阶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在世界上普遍存在,从国外看,真正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等,都实行的是家庭经营,我国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因为这种模式符合人类自私的本质,劳动者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陕北有句俗话:“天旱晒不死葱、年成饿不死兵”。红葱是陕北地地道道的传统作物,适应性很强,刘渠村农民从实行生产责任制起,就开始“重操旧业”种植红葱。但是,当时刘渠红葱种植面积并不大,用得都是零零碎碎的下等地,张家种一分,李家种二分,收获以后,葱农靠骑自行车或赶毛驴走乡串镇销售,家家都种葱,户户都“赶集”,属于典型的“单干”。59岁的村民麻正元回忆起当年卖葱的情景说:“一家儿背几十斤撵集市,各卖各的葱,那时卖葱比种葱还苦重”。尽管那时候种植红葱数量少、收入不算高,但是因为比喂猪养羊省事,况且生产成本低,劳动强度也不大,所以从生产责任制开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种葱成了刘渠村个体经营的典型副业。

——专业经营阶段。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在一定时期内重点生产和推出一个品牌产品,这一产品有地方特色,有知名度,有消费群体,有较高经济效益,有产业发展前景,那么这个产品就必然要进行专业化生产。

红葱是当地一种特色资源,刘渠葱农有一套“祖传”的种植红葱技术,他们种出来的葱“茎壮皮红,辛辣味浓”,品质尚佳,商品性好,加上他们的诚信经营,知名度越来越大,种植面积由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生产技术由土到洋、销售市场由弱到强。特别是在销售方面,由“拼”三轮车搞运输取代了八十年代的人背、驴驼、车车拉,由家家“赶集”去卖葱逐步演变成了捎代卖、委托卖,销售市场也扩展到榆林、吴堡。79岁高龄老人刘德清说:“种葱容易卖葱难,以前只能眼看着别人种,自己不敢种,因为了上年纪,赶不行集了,后来有人捎代的给我卖,我就一直在种红葱。” 在个体工商户不断发展的年代,刘渠村的红葱专业户也逐年增加,特别是自从1997年进村公路修通以后,全村的红葱种植面积达到了300多亩,成片的上等地开始种植红葱,红葱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红葱专业户的集聚和壮大使刘渠村逐步走上了专业经营红葱的路子。

——合作经营阶段。生产专业化以后,其产品就有了市场竞争,农户为了避免市场风险,需要降低经营成本,防止恶性竞争,于是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合作经营”体制应用而生,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等内容的互助合作。

现任刘渠村支部书记刘永胜,曾经在村里承包过果园,上榆林挂过挂面,下延安跑过“三轮”,在代别人运输、销售红葱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商机,决定回村种红葱。2001年,李永胜一次就栽种了12亩红葱。鸡粪是红葱的最佳底肥,由于他家里没有农家肥,就用“三轮”在外村买了些鸡粪作为基肥,这在当时刘渠村来说是第一个种葱大户,而且是第一个买粪种葱的人,所以其他人对他能不能赚钱持怀疑的态度。刘永胜那年的红葱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他用自己的“三轮”拉到鱼河去卖,被一个神木客商以0.5元/斤的价格买断,并且又通过他在刘渠村订了一万斤的货,从此刘渠的红葱不愁卖,而且每斤起码要比其它村的葱高卖一毛钱,刘永胜也成了当地有名的红葱经纪人。

2007年,通过乡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刘渠村成立了红葱种植协会,2008年正式挂牌成立红葱专业合作社,吸收成员58户,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就是刘永胜。合作社争取资金新建了办公室和销售场地,配备了相关的办公和销售设备,制定了相关的章程。虽然以家庭为单位分户栽种、管理,但是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安排收获、统一包装规格、统一销售价格,形成了适宜当地农户合作的“四统一分”经营体制。

——规模经营阶段。米脂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多地少、地块零散、灾害频繁,机械化作业成本高、难度大,要发展现代农业必然带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齐步走出一个固定的模式。高渠乡规模经营红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靠的是外部的政策指导、内部的机制创新和经营主体的培育,在刘渠村的带动下,走出了一条适合高渠乡情、符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是一条扬长避短、可操作、走的通的路。

刘渠村民刘兆东,家有3口人,耕种农田34亩,今年红葱就种了25亩,收获商品葱63500斤,预计销售收入在4万元左右,扣除不到0.4万元的生产成本,纯收入在3.5万元以上,仅红葱一项收入人均近1.2万元。丰厚的利润调动了村民主动种植红葱的积极性,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各村大规模发展红葱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2010年,刘渠村户均种植红葱达12亩,与刘渠相邻的马蹄洼村、李谢硷村红葱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了630亩、560亩,占到了各自农田面积的49.8%和52.3%。

近几年,高渠乡不但本乡没有撂荒地,而且向相邻的镇、村租回土地750多亩,过去种葱用的是陡坡烂洼劣质土地,而今为了扩大种植规模,上好的水浇地也种上了红葱。全乡的红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绝大部分产品通过刘渠村的红葱专业合作社销售,销售市场扩大到了宁夏、内蒙、延安等地,销售方式由过去自己开着小“三轮”送货上门,转变成了现在客商开着大卡车上门装货,高渠乡因此成了小有名气的规模化红葱生产基地。

二、发展启示:

——规模从特色中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发展理念、创新经营体制、完善设施装备等改造传统农业。高渠乡红葱产业何以稳步集聚发展、走向规模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地域资源优势,顺时应势。

当地人均耕地不足3亩,分布在七沟八岔,要以村为单位集中在一起耕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现在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农民不重视土地,但是现在一亩土地流转的收入对农民工来说也就是一天的工资,所以他们普遍有一种心态,宁可把土地临时转租、委托种植、甚至撂荒也不愿意长期流转。加之多数农民工没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没有保障,所以在既没有诱人的收益,也没有“后路”保障的情况下,土地流转的确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在这种现状下,高渠乡农民避重就轻,看中了不分阳坡背洼都能生长的红葱,在不集中土地的情况下,以葱为媒,合作经营,探索出一条富有陕北黄土高原特色、适合农民自己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成了“因地掘优、突出特色”的“一村一品”样板。

——规模从合作中来。事实上,如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对高渠乡家庭经营红葱的高度概括。

农户间劳动素质差别很大,有些农活很难用“力”来衡量“量”,如果把农户组织起来一块参加劳动,生产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高渠乡葱农的联合与合作主要体现在销售环节上,至于其它方面的统一,都是为了销售时候的联合,解决了经营程序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生产力的最大释放和销售中的恶性竞争,农户之间只有“利”的合作,没有“害”的冲突。一合多赢,取得了家庭生产与合作经营的和谐,促成了规模化发展农业的典范。

——规模从服务中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促进资源优化配臵、培育农业服务组织、培训农民生产技能等方面提供服务,就能形成产业规模化。

纵观高渠乡红葱产业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政府并没有用行政命令下指标、分任务,而是服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1997年,政府打通了刘渠村到210国道的简易公路,“三轮”、“四轮”可以进村了,全村户均红葱种植面积由过去的3亩增加到了6亩;2007年,又进行了拓宽,2009年用水泥硬化,同时修通了环山生产道路,大型运输车不但能进村,而且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装葱。政府指导下成立起来的专业合作社成功运作,目前户均红葱种植面积达到了12亩,形成了“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的“刘渠模式”。

三、发展建议:

目前,高渠乡的红葱从生产方面看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从产业化来分析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提升产值。当前,红葱从收获到餐桌损耗在50%以上,其中须根和叶子并不是因为烂掉而损耗,而是不会利用才白白扔掉。在北方几乎家家的厨房里都离不开红葱,但是没有一家超市愿意销售红葱,并不是因为无利可图,而是解决不了红葱的保鲜和包装问题,没办法控制红葱辛辣气味的释放。所以,政府要协助红葱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校挂钩,攻克红葱的储存保鲜和深加工难题,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联合开发红葱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把红葱加工的附加值和就业的实惠留在农村,返还给农民。

——要用品牌化的战略占领市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小生产”对接“大市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品牌战略尤为重要。红葱不仅是一种调味品,更具有保健功能,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而高渠乡又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要在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深加工的基础上,注重包装、宣传和商标注册。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进行无公害生产,以绿色品牌加入市场,继续发扬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开发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进行可持续生产。虽然红葱的适应性比较强,但是多年重茬导致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尽管刘渠葱农的种植技术老到,但目前他们的红葱被一种叫“葱蓟马”的害虫所困扰,死亡率在10%以上,而其它村却在2%左右,所以必须注重轮作倒茬,才能保障这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米脂县马铃薯的平均亩产只有1500斤,而刘渠村的马铃薯亩产都在4000斤以上,他们多年的经验认为种过葱的地最能生长的就是马铃薯,所以农业技术部门要引导葱农搞合理轮作,同时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篇3: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退耕还林,退耕农户,增收,重庆市彭水县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 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山区国家级贫困县。辖3街14镇22乡300村 (居) , 乡村户数15.83万户, 总人口69.08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9.88万人;森林覆盖率45.5%;耕地4.83万hm2, 其中水田仅有1.01万hm2, 坡地分布广泛;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60元。

2002年彭水县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 十多年来, 明显地减轻了水土流失现象, 减少了乌江彭水电站、乌江武隆银盘电站库区泥沙淤积, 生态效益非常显著。2013年5月, 笔者随彭水县农业委员会、县林业局到本县21个乡 (镇、街道) 的退耕还林村, 对退耕农户生产生活现状进行调查, 亲眼目睹了其中困难退耕农户目前的现状, 印象特别深刻, 引发了笔者对改变其困难现状的思考。

1 困难退耕户情况

彭水县共有21个退耕还林乡镇 (街道) , 涉及106个村 (居委) 22325户76390人, 面积0.65万hm2。

经调查, 全县退耕还林区共有基本口粮田5551 hm2, 人均占有基本口粮田 (1.09×667) m2, 人均基本口粮田低于 (0.50×667) m2的退耕户有1008户, 占退耕户数比例4.52%, 涉及3875人, 占退耕还林人口比例6.22%, 人均粮食产量266 kg, 人均纯收入3805元。2012年全县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5915元, 人均纯收入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退耕户有1461户, 人均基本口粮田低于 (0.50×667) m2且收入在国家贫困线下的有621户。

2 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情况

2.1 造林情况

彭水县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至2007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2.92万hm2, 其中坡耕地造林0.65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97万hm2、封山育林0.30万hm2。主要造林树种为马尾松、红椿、桑、柏等, 在坡耕地造林中生态林6241 hm2, 占95.6%, 经济林285.84 hm2, 占4.4%。坡耕地造林涉及全县21个乡镇106个村19775户79100人。

2.2 资金情况

截至2012年底, 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粮食折资、直补资金、造林和种苗补助费、粮食调运费到位资金24176.94万元, 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1551.36万元 (其中补助粮食折现和生活补助费19816.44万元、管护费421.81万元、运输费1313.11万元) , 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及封山育林等种苗费2459.5万元, 其他费用166.08万元。目前已经全额兑付了2002—2011年的所有直补资金。

2.3 采取工程措施,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008—2015年, 彭水县计划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8088万元, 每年计划安排1011万元。2008—2012年, 重庆市发改委累计下达彭水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总投资9849万元, 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资金5055万元, 县级自筹及群众投劳折资4794万元。计划建设基本口粮田1010 hm2, 建户用沼气572口、太阳能热水器530台、节柴灶1500个, 薪炭林1233 hm2, 生态移民2962人, 改造培育大枣基地293 hm2、板栗100 hm2、桃67 hm2、核桃53 hm2, 培育竹木基地600 hm2、蚕桑基地397 hm2, 种植中药材111 hm2、魔芋167 hm2、紫薯67 hm2、花椒13 hm2, 发展生猪3400头、肉牛1240头、山羊12300头、土鸡65000只、蜜蜂2000群, 配套建设圈舍25930 m2, 人工种草105 hm2, 补植补造4847 hm2。目前, 已完成工程总投资8583万元, 占总任务的87.2%。

3 退耕还林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直补标准偏低

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 补助标准一直沿用的是2004年左右的粮价, 但随着近年来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如今按这一标准不可能买来原定的粮食数量, 特别是近年来, 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 未退耕的农民拿到的惠农政策补助越来越多, 对于部分退耕农户来说, 获得补助政策反而更少。

3.2 后期管理力度不够

彭水县退耕还林的经营管理水平低, 其主要原因是: (1) 生态林退耕地区一般较偏远, 国家补助管护资金每667 m2仅20元, 标准较低, 第一轮到期后兑现给农民的粮食补助资金减半为105元, 退耕农户管护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难以及时开展合理抚育管理; (2) 退耕还林后, 耕地减少, 退耕还林户的青壮年劳力只得外出打工, 留守劳力一般为老、孺, 其文化素质差, 难以开展科学管理; (3) 规模化经营面积较少, 管理分散, 效率低下; (4) 科技力量比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科技人员较少, 掌握实用技术的科技人员更少, 难以全面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3.3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受区域经济总量小, 产业化水平低, 自然地理环境差、底子薄制约, 彭水县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仍然缓慢, 退耕还林区后续替代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1) 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没有完全形成, 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对政策依赖性很强, 缺乏稳定的增收渠道; (2) 虽然务工收入已成为了退耕户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和维持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 但退耕还林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当受限, 且明显处于较低层次, 大多是盲目外出, 缺乏专业技术, 收入较低。退耕还林区后续替代产业发展如果跟不上, 外部支持中断后, 退耕农户生活将面临一定困难。

4 对策建议

4.1 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 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进一步加大基本口粮田投入和建设力度, 通过对退耕还林村实施基本口粮田改造, 整治坡面水系, 完善田间道路, 辅以生物措施及耕作措施, 提高耕地质量, 增加基本口粮田面积, 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增加种植业收入。

4.2 加大后续产业发展, 增加退耕农户收入

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资金实行有效整合, 通过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真正实现让广大农户在生态建设中得到实惠, 在退耕还林中实现致富, 达到国家要生态、农民要效益的“双赢”目的。 (1) 突出发展油茶、工业原料林等重点产业, 奠定林业产业发展基础。 (2)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 重点扶持发展茯苓、魔芋等, 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 (3) 结合助农增收工程, 采用“林畜、林禽、林药、林粮、林菜”等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 努力拓宽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 (4) 完善营销网络。通过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突出扶持培育产品营销大户、着力规范发展林下各种产业协会、加快林下产业信息化建设等措施, 搭建平台, 畅通渠道, 切实解决林产品“卖难”问题。

4.3 新增退耕还林任务, 巩固生态治理效果

对现有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新增退耕还林任务。在实施中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 把退耕还林的重点放在江河两岸、高山坡地, 优先安排生态脆弱和石漠化严重区域。

4.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要切实解决好退耕农户的吃、住、用等基本问题, 在水、电、路、基本农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政策的重点倾斜, 解决农户退耕还林后的后顾之忧, 确保“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4.5 实施易地搬迁

篇4: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迈出较大步伐,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内蒙古自治区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各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968万亩,退牧还草5998万亩,加上其他生态建设工程的协同推进,使全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整体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7%,比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1994—1998)时的13.8%提高了3.9个百分点。风蚀沙化状况得到遏制,林草覆盖度由过去的15%提高到70%以上;沙漠化扩展速率也由1994—1999年的0.87%下降到现在的0.25%,属于国际认可的正常波动范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少,强度不断减轻,同时水源涵养能力提高,部分多年干枯无水的河流,出现了常年流水的喜人景象。

(二)生态建设促进了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经济效益日趋明显

内蒙古自治区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后续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中药材产业和畜牧业等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初步形成了乳、肉、绒(皮革、皮毛)、粮油、马铃薯(蔬菜、瓜果)、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涌现出规模以上企业302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38家。2004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00多亿元,带动了200多万农牧户(占全区农牧户的50%以上)走上稳定致富之路;农牧民纯收入中来自产业化收入的比例明显提高,由2001年的人均236元提高到2004年的820元,占当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7%。同时,生态建设还促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另外,农牧民不仅可以通过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开发获得稳定收入,还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钱粮补助政策中得到实惠,直接增加了收入。据测算,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每亩退耕地平均增收100元左右,每个退耕农牧户平均增收700多元。

(三)生态环境建设推动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通过退耕还林使农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劣质的农用地逐步转变为林地、牧业用地,剩余基本农田实行精耕细作。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自1994年以来就自行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2003年与1994年相比,在耕地面积减少了一多半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却由过去的12亿斤提高并稳定在25亿斤左右,去年达到了28.4亿斤。通过退牧还草使牧区靠天养畜的粗放式经营向舍饲圈养的集约化模式转变,畜种结构由过去的土种牛羊为主向优质高产乳、肉、毛多型转变,在草原休养生息的同时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做法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做法,核心就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在逐步“绿起来”的同时真正做到“稳得住”、“富起来”。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建设后续产业,保护好、调动好和发挥好农牧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把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作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还将其作为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契机,积极培育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吸引和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如鄂尔多斯市着眼于形成完整的林沙产业链条,依托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所形成的丰富林草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进入林沙产业加工领域,加快林草资源转化利用。目前,全市已培育和吸引林沙产业、饲草料加工企业30家,年生产人造板17万立方米、饲草料50万吨等,年产值达到6.9亿元,年创利税1.4亿元。通过产业拉动,鄂尔多斯市2000—200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草原植被覆盖度也由25%提高到70%。

再如,亿利资源集团是以沙地生态资源为载体的中蒙药和染料化工生产加工企业,开创了“生态资源产业化和资本化”的生态经济模式。还有以沙棘果实深度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宇航人高技术产业公司,产品销往东南亚、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种植沙棘的农牧民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上中下游配套措施协同推进,确保生态建设成果的长久稳固

鄂尔多斯市在推行全市禁牧舍饲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恢复植被和不使农牧民收入降低的双重目标,重点抓好了三个环节。

一是抓好源头——提高饲草料供应能力。鄂尔多斯市在饲草料“开源节流”上做文章,取得了较好效果。“开源”就是要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改良饲草料种植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节流”就是要提高饲草料加工技术和利用率。5年来,鄂尔多斯市共新增拧条种植面积400万亩,飞播草场600万亩,建设人工基本草场400万亩;推广青贮养畜,使之成为全市一项基本的常规技术,同时购进饲草料加工机具近1万台套,使饲草料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二是抓好主体——提高牲畜质量。鄂尔多斯市从2000年开始积极引进高产、优质、高效种羊,特别是去年一年就引进肉羊种羊1949只,与当地以小尾寒羊为主的肉羊进行杂交,生产优质肉羊。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质种畜扩繁,完成优质奶牛、肉羊和绒山羊胚胎移植分别为300枚、1万枚、1万枚。加强当地名种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选育,提高个体产量和绒质,发展育种核心群400群。强制淘汰劣质低产种公畜,使大小牲畜改良率达到97%。

三是抓好发展——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鄂尔多斯市在继续壮大原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引进新的龙头企业,使全市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带动了农牧户近8万户,建设骨干农畜产品交易市场98处,日交易额380万元。发展各类专业协会达到240多个,农牧民经纪人2000多名,加快了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三)以养殖小区建设为推进舍饲圈养工作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

通过多年摸索,鄂尔多斯市以捆绑、组合养殖适用技术为手段,形成了建设“十有六化”养殖小区。“十有”即有一定的饲养规模、有标准化棚舍、有贮草棚和草料房、有青贮窖、有饲料加工机具、有优质牧草和青贮玉米种植地、有“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有配种站、有兽医防疫体系、有专业协会;“六化”即品种良种化、饲喂方式配方化、饲养管理标准化、防疫检疫制度化、经营管理组织化、效益实现最大化。去年,全市已建成养殖小区240个,带动了科学饲养水平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三、启示

当前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要在继续稳步推进各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到巩固成果上来。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工作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切实落实“五结合”配套保障措施,即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后续产业开发、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和封山禁牧舍饲结合起来,努力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生态建设后续产业,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

篇5:退耕还林的专项检查情况报告

一、县上整改的情况

4月29日,市政府办《关于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加强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下发后,各县(区)都比较重视,制定了整改的措施,加大了整改力度,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力度比较大。省林业厅《关于年全省退耕还林工程核查验收的通报》和李市长、邓市长在《通报》上的重要批示,对市林业局和各县(区)的震动比较大,引起了县(区)委、县(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退耕还林整改工作,亲自安排过问,向分管领导和林业主管单位靠实了责任。分管领导深入乡镇进行检查,蹲在现场抓整改。县上多次发文,明确各乡镇一把手是整改的第一责任人。由于领导重视,安排比较具体,整改工作已引起了主管部门和各乡镇的普遍重视。针对省上通报中“四低一多”的问题,及时召开了退耕还林专题会议,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了整改措施,组织开展了以补植补造、执法检查、自查验收和兑现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回头看”活动。也及时作了安排,对重点乡镇开展了督查工作。

二是整改的重点比较突出,效果比较明显。今年以来,各县抓了补植补造、执法检查、普查摸底、补助发放、抚育管护和案件查处等整改的重点。根据统计,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9.2万亩,占应补植面积27.3万亩的70%;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9.5万亩,占应补植面积12.8万亩的78%;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0.4万亩,占应补植面积12.4万亩的83%。、的退耕地的补植工作,结合兑现前的验收,发动农户进行了自栽自补,补植完成的比较好。由县委办、政府办牵头,抽调纪委、监察、林业、财政、农办等单位的业务骨干30多人,分赴各乡镇开展了退耕还林执法检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两级整改措施的落实。县上制定了《关于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改补现金的实施方案》,对乡镇领导、财政所长、林业站长进行了集中培训,将补助资金以存单的形式直接发放到户,确保了兑现的顺利进行。林业部门结合实际,确定了自查自检、档案管理、林地管护、确权颁证和封山禁牧等五个整改的重点,通过检查,给有关乡镇签发了50多份造林整改指令,给退耕农户发放了3万余份的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单。

三是“回头看”活动比较扎实,底子摸的比较清。自市政府办的《整改通知》下发和全市林业局(场)长紧急会议后,县上及时进行了“回头看”活动。县委、政府成立了由主管林业的县委副书记李永宏任组长,政府副县长王俊强任副组长,县监察局、林业局、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领导小组,从林业系统抽调6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8个核查工作组,从5月8日开始,采取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块的办法,对历年实施的工程进行了详细的检查验收,全县共查出需补植面积27.2万亩,查出套种面积994亩。共查出需补植面积12.8万多亩,复耕面积567.2亩。从监察、林业、财政、粮食等部门抽调了120名技术骨干,共查出需补植面积12.4万亩。目前,三县的复耕套种问题已经全部得到整改。

二、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尽管退耕还林整改工作已经引起了各县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从检查的三县一场看,问题也不少。

1、“三低一多”的问题的确存在。经检查,三县的退耕还林面积都比较实,核实率均为100%,成活情况也比较好,均达到80%以上的标准,退耕还林的面积保存率94.1%、92.6%、日7.5%,总体情况不错。但荒山造林“三低一多”的司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面积核实率比较低:88.2%、53.9%、78%、岷江总场为72.3%。有些荒造小班面积不实有水分。二是造林成活率比较低:81%、73.2%、62.3%、岷江总场67.6%。三是面积保存率比较低,均在80%以下:77.8%、68.5%、63.8%、岷江总场62.5%。荒山造林“三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荒山荒坡的立地条件比退耕地要差,苗木容易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有些造林地点和树种选择不当、苗木质量不高,也影响了苗木成活。四是工程管理问题比较多。存在设计外施工、交叉施工、界限不清的问题。

2、荒山造林和补植补造的欠帐比较大。三县一场的历年荒造面积保存率最高为77.8%。最低为62.5%,说明下欠的荒造任务比较大。在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市林业局对荒山造林的补植补造工作都做过多次安排,县上也进行了补植补造,但补植补造工作进展不是很理想,欠帐比较大。

3、县上的自查工作很不扎实,水分比较多。县上荒山造林自查验收不太严格,工作很不扎实,下达多少任务,上报多少面积,自查验收有走过场的现象,个别县明显虚报荒山造林面积,造成省上核查验收时出观了水分。

4、工程管护不到位,保存率比较低。部分林地的管护不力,没有采取必要的抚育措施,杂草丛生。草比树高,随意放牧,个别乡镇存在复耕司题。影响了苗木的成活和保存。

5、政策兑现不及时、不规范,有滞留补助的问题。从检查的乡镇情况考,现金补助发放比较迟缓。如今年应兑现年度退耕还林粮款1493.3646万元,但检查时实际兑现872.8000万元,下欠620.5646元,兑现率只有58.4%。、的现金补助县财政已全部拨到乡镇,但乡镇一级兑现的进度比较慢,在检查时仍然没有全部发放到户。补助资金管理上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的`乡镇将补助资金从银行全部提出,在乡上长期滞留;有的乡镇将补助资金公款私存;有的让村社干部代领代发;有的乡镇账务混乱,付款凭证不齐;有的乡镇粮款供应证管理混乱,有漏记、错记的现象。

三、对整改工作要求

1、全力以赴抓好秋季造林和补植补造工作:根据七月上旬市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九县(区)今年上半年退耕还林工程和历年工程进行的复查验收结果,全市共下欠补植补造任务65.238万亩,欠帐比较大。各县(区)、总场要按照市政府办《关于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加强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陇政办发电〔〕55号)要求,继续抓好“回头看”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扎实整改,全力以赴抓好补植补造工作。入秋以来,降雨较多,墒情较好,为开展秋季造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县(区)要抓住秋季造林的有利机遇全面动员,精心部署,迅速掀起秋季造林的热朝,确保年新造任务和历年补植补造任务的全部完成。

2、进一步加大管护工作的力度。各县(区)要高度重视管护工作,进一步加大管护力度,切实巩固好造林成绩。要从健全管护制度人手,做到“管护人员,管护措施,管护经费,管护责任”四到位,通过采取封禁管护、专人管护、承包管护、联合管护等各种方式,提高管护的效果。对一些面积相对集中的区域,要认真按照省政府《关于在全省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的意见》精神,扎实抓好封山禁牧工作。要严把退耕还林的补助兑观关,靠实退耕农户法定的管护和补植补造义务,把管护任务的落实和质量与补助的兑现挂起钩来,通过政策补助的兑现促使管护责任的落实。

3、加强种苗的使用和管理。各县(区)要严格执行国家、省上和市里出台的《退耕还林工程种苗管理办法》、《造林种苗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三证一卡”(种苗生产许可证、种苗经营许可证、种苗调运检疫证、种苗验收供应卡)制度,把好苗木质量关口,严禁用劣质苗木

造林,所有苗木必须面向社会招标公开采购,凡没有中标以及“三证一卡”不全的苗木,不得用于造林工程。

4、抓好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工程软件工作,对历年造林作业设计要全面清理,凡密度、树种、小班等设计与现地不符的要尽快进行修正,并报市局和省厅请求变更,要彻底解决因软件不符而影响“三率”的问题。要抓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图》的调绘和完善工作,所有造林小班必须标注在《管理图》上以便进行面积控制,今后凡未上图的小班不纳入市级复查范围。要加快林权证的颁发进度,年期间的林权证年底前必须全部颁发到户。要重视工程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按要求购置微机、退耕还林管理软件等各种管理设备,尽快建立健全工程数据库。要加大退耕还林信访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毁林复耕现象,执行国家政策不能打折扣。

篇6: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帮助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湖南省新田县森林覆盖率升至51.39%,对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彰显出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基本情况

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至2010年末,新田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共计11.7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65万亩,荒山造林6.74万亩,封山育林1.36万亩,国家累计下拨退耕还林资金4400多万元,共涉及19个乡镇,263个行政村,农户13708户,6469个小班。

2.退耕还林资金管理模式

退耕还林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户管理,专项核算。在资金兑现发放上,财政、林业、银行三家共同管理。林业技术人员每年对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进行检查验收,县退耕办根据验收结果统一造册,经审定后报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从县农业发展银行划拨兑现资金到中国邮政银行新田县支行,邮政银行收到资金后将退耕还林资金直接兑现给农户,划入农户账户。

二、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应予以重视。

1.退耕还林工作经费挤占专项资金。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退耕还林地方所需检查验收、兑付等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由于退耕还林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客观上要求投入与之相适应的的工作经费,而上级拨入专款中匹配工作经费少,一些必要的开支主要靠地方财政解决。但是由于新田县财力匮乏,一些部门和乡镇以财政未安排项目配套工作经费为由,采取搭车收费的方式,从应发给退耕还林户的补助中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用于退耕工作经费支出。

2.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不规范。一是表现在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下达资金计划指标与拨付资金不能同步,项目主管部门不按进度拨付资金,存在滞留、延压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现象。二是表现在部分地方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没有进行公示,不按验收结果发放或者擅自变更退耕户主和退耕面积,存在代扣、代领或虚报冒领现象。三是表现在少数单位和个人将不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造林项目纳入到退耕还林范围,通过虚报或重复申报退耕还林面积,骗取退耕还林专项资金。

3.退耕还林工程种苗采购不规范。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退耕还林需要的种苗,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组织集中采购,也可以由退耕还林者自行采购。集中采购的,应当征求退耕还林者意见.并采用公开竞价方式,签订书面合同”从实际情况看,退耕还林种苗采购普遍的做法是由林业部门代理政府进行集中采购,很少有按规定征求退耕还林者意见,签订书面合同和公开竞价。不按规定进行种苗采购,就很难杜绝虚列支出和“关系苗”等腐败现象发生。

4.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困难。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时间长,管理工作量相当大,如抚育管护、病虫害治理、森林防火等,所有这些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后续管理缺乏相关政策配套,一些地方退耕后的管理滞后,造成个别小班的保存率、抚育率不达标,致使国家投入的财政补助资金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影响了退耕还林效果。

三、做好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1.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政策。主管部门和乡镇应畅通宣传渠道,通过广播、电视、传单、黑

板报等多种方式对退耕还林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使这项政策深入民心,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共同把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用实、用好、让群众真正受益。

2.强化项目考核监督。严格实行四个制度,一是要推行“目标责任制”,把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列入政府主要领导和项目单位“一把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有计划的连续性考核。二是在财务管理上实行退耕还林资金的“专户管理与专账核算制”,有利于规范财务手续,工程项目验收手续、资金拨付手续,做到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三是要建立“项目公示制”,将专项资金管理政策,退耕还林者的退耕还林面积、造林树种、苗木成活率以及资金补助发放等情况进行公示,以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四是要严格实行“种苗采购招投标制”,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有资质,有信誉,有能力供应优质苗木的育苗专业户参与招投标,实现采取市场竞争机制确定种苗供应商。

3.实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工作经费配套先行”制度。即由国家在受理退耕还林项目申报立项时,事先规定由地方政府支付一定比例的配套工作经费,要求在拨付一批补助资金时,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工作经费预先汇入退耕还林资金专户上。彻底解决相关部门采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的现象的发生。建议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给林业部门,由其负责退耕还林后续管理的专门工作,以巩固前几年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果。

4.改革补助资金拨款形式。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由县财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根据县主管部门验收结果采取“一卡通”方式发放到经审核确认的退耕户,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拨付不及时,冒名顶替、集体代领现象的发生。

篇7: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为保障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县局的要求,我区加强了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落实力度,具体的情况如下:

2009年第一轮补助面积3954.5亩,兑现粮食补助830445元,现金生活补助79090元,共计909535元;2009年第二轮补助面积2945.8亩,现金生活补助368225元;共计发放补助资金1277760元,补助农户1739户。

上述资金全部于2010年4月25号前实行“一折通”发放,账户无余额。

一、落实情况: 1、由区工委牵头,组织退耕办、林站依据上级验收面积进行补助面积登记,编造花名册并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无异议后,退耕办把申报文件、花名册向上申报,批复后转交财经所。

2、财经所依据退耕办花名册,认真核对,把身份证、存折号码完整录入,编制兑现花名册,办理签批手续,按期直接支付,通过“财政涉农专用折”直达个人账户,兑现结束后装订资料,进行网上公示。

二、存在问题:

1、补助长,标准不一。

2、每年有验收面积,整改面积,资料难以衔接,差错时有发生。

3、部门间协同不够。退耕办转来花名册,不以财经所提供的“涉农专用存折户”户主花名册进行登记,有的户主是老人,有的是妻子,有的是孩子,加大了财政所核对身份证、存折号码的工作难度,拖延了兑现时间。

三、整改措施:

1、区工委组织退耕办、林站、财经所人员集中办公,化一个周时间,回答群众提问,解决争议。

2、充分利用公示的作用,发动群众举报不实。设立举报电话;由政府在各村各组设立惠农政策联络员,让他们定期反馈情况。

4、提高公示资料密度,对交通不便的组单独公示。

大路坝财经所

篇8:舟曲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调查

舟曲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按照“退耕还林, 封山绿化, 以粮代赈, 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 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5.7万亩, 其中退耕地还林7.5万亩, 荒山造林7.2万亩, 封山育林1万亩。按林种划分, 经济林1.2万亩, 生态林13.5万亩。共涉及全县19个乡镇, 涉及农户22045户, 人口98865人。

截止目前, 除个别乡镇的个别造林地块外, 全县大部分乡镇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在85%以上。农民共享受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补助款1.4464亿元, 其中退耕地还林1.3925亿元, 荒山造林、封山育林539万元。

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㈠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 全县累计新增林地、未成林造林面积17.5万亩, 对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东山乡半山村张山湾面积210亩, 原为洩流、滑坡地带,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经2000年、2001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栽植刺槐200亩, 栽植的刺槐树已长到10公分多, 洩流湾变为绿树湾,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减缓了滑坡速度。江盘乡河南村格帮坪原为滑坡地带, 经2001年栽植刺槐、花椒、核桃等树苗310亩, 由于树木根系的固土作用, 滑坡明显减弱, 确保了村庄安全, 美化了城镇环境。大川洩流坡、三角坪乡三角坪村阳坡都是水土流失严重区, 但由于栽植了大量的刺槐, 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 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城关镇黄土山由于历年来干旱, 农作物产量极低, 加之受土质影响, 如遇爆雨, 泥石流危害十分严重, 严重威胁着城背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过2004年在黄土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 流域内山洪较以往减弱, 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㈡增加群众收入, 加快了小康建设步伐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农民从兑现政策中受到了益处, 农民人均收益599.41元。同时, 由于大量坡耕地实施了退耕还林, 农民劳动强度减小, 大量的劳动力从繁重的土地耕作劳动中解放出来, 进行劳务输出和其它产业, 仅劳务输出人数由1999年的1.6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3.5万人。这对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㈢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林果基地初步形成 退耕还林的实施, 扩大了林草栽植面积, 为发展药材、优质牧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由于部分乡村实施了林药间作, 部分乡村实施了林草间作, 促进了药材业发展, 也为舍饲圈养、种草养畜提供了条件, 农村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 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同时, 由于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结合实际大力进行花椒、核桃两大基地建设, 凡适合经济林木生长的地方都栽植了经济林, 有利的推动了全县林果基地建设步伐, 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群众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提高, 工程建设成绩显著, 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是在生态效益上, 全县林地面积及蓄积快速增加。全县主要河流两岸沟道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减少了坡耕地开荒种粮现象, 消除了自然灾害隐患, 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循环;二是在经济效益上, 不仅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 转变了群众的观念和意识, 而且使退耕户在获得国家补助的同时, 还减轻了劳动强度, 可以腾出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 或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截止目前, 全县通过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 共发放补助资金1.4464亿元。农民人均增收599.41元;三是社会效益上,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发展林业、畜牧业和二三产业, 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耕作人数逐年下降, 外出务工人数逐年上升。同时结合本地实际, 引进和发展了一批名特优新品种, 丰富了农产品种类, 增加了群众收入, 加快了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但是, 舟曲县属国列贫困县。山大沟深, 自然地理条件恶劣, 人口多,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薄弱。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较低, 直接影响到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群众生产生活。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 全县共有退耕农户22045户, 经过摸底调查, 生活困难户达11796户, 达到53.5%。大部分退耕群众生活依旧有很大困难。

三、造成退耕农户生活困难的原因及根源

㈠水利条件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成效 由于退耕还林地的立地条件普遍较差, 且绝大部分没有水利灌溉条件, 加之近年全球性的气温回升, 大部分退耕还林区年降水量低于600毫米, 干旱天气持续的时间和强度均趋于严重, 导致土壤墒情较差, 林业生产环境恶劣, 给苗木成活成林造成不利影响, 导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下降。水利配套设施的短缺, 严重制约着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的发挥。

㈡后续产业发展缓慢, 工程建设后劲不足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 受生态林比例的影响, 花椒、核桃基地和其它经济林建设规模过小, 产业化势头不明显, 缺乏品牌意识, 供销渠道单一, 没有形成市场, 农民增收不明显;而牧草产业, 在全县还没有取得进一步的推广, 牧草生产及肉畜养殖业有待开发。同时, 在生态林造林地达到8年后, 已基本成林, 并已形成森林小气候, 不再适宜林药、林草间作, 农民的增收就成了问题, 特别是全退耕的农民生计没有着落, 进而影响农民群众奔小康。

㈢林业部门经费短缺, 难以指导退耕还林农户发展后续产业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 受生态比例影响, 花椒、核桃基地建设规模过小, 产业化势头不明显, 由于没有经费投入, 林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差, 农民增收不明显, 不能满足林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㈣种植的树种效益偏低, 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不大 此类问题突出表现在中高山地区。舟曲县沿河川、低半山实施的退还林, 以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为主, 补助期满后绝大多数能产生较稳定的经济效益, 农民生计基本问题不大。但是中高山地区种植的以落叶松, 刺槐, 云杉等生态林树种。由于林业生产的周期长、见效慢, 很难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造成退耕农户生活困难。

㈤部分工程质量不高, 限制了收益预期的空间 在工程实施时, 没有坚持围绕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集中精力发展主导产业, 树种选择过多过滥, 不利于形成农村经济支柱;没有按照科学引种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引种试验, 直接用于大面积栽植, 导致适应性差, 苗木生长缓慢。由于工程实施的质量不高, 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加强退耕还林管理的积极性。

㈥后期管理不善, 影响了树苗的正常生长 退耕还林后没有进行抚育管理, 任由树苗自生自灭, 少数农户还把退耕地当作放牧牲畜的场所。加之近几年的工程建设任务较重, 各地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建设上, 没有及时搞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农户普遍缺少实用技术。由于后期管理不到位, 直接限制了工程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 导致农民难以从退耕还林中得到回报, 对全县广大以土地为生存支柱的农民来说, 无异于雪上加霜。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 对退耕还林的意义认识不够, 对做好退耕还林工作、解决退耕农民长远生计的难度认识不足, 工作措施不力;二是缺乏统筹考虑, 抓住当前补助钱粮的大好时机, 致力于培植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的意识不够。没有用市场的观念、长远的观念去分析形势、解决问题;三是缺乏积极引导和服务。在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培育市场等方面研究不够;四是没有形成活力, 未能很好地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四、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落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所需资金, 加大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林果产品深加工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引导、扶持农民群众开发加工林果产品, 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退耕还林补栽补植工作力度。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 加大对退耕还林不合格地块面积的补栽补植工作, 达到早成林、早见效、早收益的目的。

引进推广新技术、优良新品种, 对低产经济林果更新改造。通过新品种的引进, 对全县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品种老化, 低产经济林进行更新改造, 培育嫁接新品种, 提高经济林果品质、产量, 提高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

实行林下开发, 培育后续产业。加强对全县已实施的退耕还林的开发利用, 是解决退耕农民生计问题的关键。借鉴外地成功经验, 结合本县实际, 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林下资源开发:一是实行林果、林药、林特间作。除坚决禁止种植粮食作物外, 凡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都可种植。提倡在退耕还林地内加大造林密度, 种植其它经济树种, 实行多模式配置、立体经营, 使农民有一个好的收益预期并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推广林下种草。建议在退耕地内种植适宜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草养牧, 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结合林业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对林区贫困群众的扶贫解困力度。对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利等, 加大林区群众产业化开展力度, 发展小型水力发电、太阳能、省柴节煤灶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减少林木资源消耗, 建议申请适当实行“区别电价”, 提倡“以电代薪”, 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真正实行生态良性循环。

积极反映问题, 争取政策扶持。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向上反映, 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一是争取适当延长国家钱粮补助年限和补助标准, 或者把退耕农户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解决退耕户的后顾之忧;二是争取国家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区农业建设项目投资, 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以解决农民基本生活, 维护农村稳定。

发展非农产业, 转移农村劳力。舟曲县人多地少, 人地矛盾本来就十分突出, 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可耕种土地进一步减少。因此, 解决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必须走外延式发展道路。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工业经济等多种经济, 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实现农村“减员增效”。要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力度, 使他们掌握一至二门农业技术以外的谋生技能, 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引导和支持, 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米脂窑洞建筑装饰论文04-17

米脂消防中队冬季训练计划04-15

上一篇:云石山乡党政领导班子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四年级作文:美丽的烟花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