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2024-05-07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精选8篇)

篇1: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

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

★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 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 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精选

篇2: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1、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3、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二、中学范围内常见产生气体的离子

阳离子:氢离子(H+)、铵离子(NH4+);

阴离子: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亚硫酸根离子(HSO3-)。

三、酸碱盐推断题中常见的一些离子的颜色归纳

无色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铵离子、银离子、锌离子;

有色离子:二价亚铁为绿色,二价铜为蓝色,三价铁为黄色。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五、三种黑色金属

铁,锰,铬

关于“空气、氧气”知识详解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

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

4.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

(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

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

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分数:

氮气(N2)78%,

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

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

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特点: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

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

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

(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

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三)与某些化合物(蜡烛、甲烷)的反应——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四)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等。

总结: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篇3: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强调基础, 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化学素养。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 考试的宗旨就是让所有学生具备初中阶段最基本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 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比如历年来我市的中考题中基础题型几乎都占70%, 中难题约占30%。在重视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以基础为载体, 普遍关注对考生在具体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如能在基础知识上过好关, 中考也就具备了最根本的武器, 也为学生走上社会具备了最基本的化学素养。

二、走出辅导误区,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的考题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如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纵观近年来的考题, 把一个个知识点放入具体的场景中, 通过列举资料、辨析等手段考察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这类题目前成了填空题、实验题的主要方向。

如 (重庆市2010、23) . (7分) 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某研究小组对一只干燥管里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 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 含有……

猜想Ⅲ:完全变质, 只含有碳酸钙、碳酸钠。

【实验探究】

【小结与思考】

⑴从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成立。

⑵“碱石灰”样品里是否一定含有碳酸钙?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题都不是书上原有的实验, 但知识点很简单, 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即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 题目的阅读理解, 在实验中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明白: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 而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三、联系生活, 注重环保、健康, 培养学生的环保、安全意识。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并服务于生活。而我们以前的教学和考试都是一成不变地在重复书本知识, 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除了考试别无他用, 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了无兴趣, 更别说热爱。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考试将生活中的化学作为一个重点来展现, 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景, 并把国际、国内都关注的环保知识和学生的环保意识融入考题中, 进而让其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以此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

比如 (重庆2011、8)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 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A.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B.用化工原料染色的馒头

C.用甲醛浸泡过的毛肚D.加碳酸氢钠焙制的糕点

又比 (如重庆2011、18) . (3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

(1)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填序号) 。

(2) 今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旱灾严重。磷酸二氢铵 (NH4H2P04) 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这种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元索含量, 帮助植物生长。

(3) “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 O2, 并释放出O2:6CO2+6H2O========x+6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

这类题通常围绕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 CO、H2、CH4等能源的使用, 铁及其他金属的使用和保护, 化肥及其他常见物质的使用, 当前发生的与化学有关的大事, 如曾经的非典、禽流感, 开县井喷, 天原化工厂的氯气泄漏等。这些题常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 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 还可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 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安全意识。我想也许五年十年之后, 我们国家不会再有那种恶意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大自然的事情发生了吧。

四、融入高新技术, 培养与时俱进的接班人。

科技日新月异, 为了即将成为新一代建设者的学生在知识与观念上不落后于时代, 培养学生关注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一大重任, 我们的考试题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类题常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以新材料、新技术为内容, 而所考知识点并不难, 主要是为了全面检测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

(重庆2011、21) . (4分) 重庆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发展迅速, 今年重庆本土生产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下线, 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⑴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工业生产硅的原理为:2C+SiO2 Si+2CO↑, 在反应中SiO2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该反应生产的是粗硅, 将粗硅提纯才能得到高纯硅, 在提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H2+SiCl4 HCl+X, X的化学式为——————。

⑵天原化工厂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的氢气可用于生产高纯硅。已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 (Cl2) 和烧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的H2若在潮湿的Cl2中燃烧, 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白雾”是——————。

针对这类题, 教师应加强学生阅读、理解题目的能力和用准确的语言解答这类题的能力训练。

五、引入跨学科综合题,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这类题通常涉及到数、理、化、生各学科的综合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能单一地从化学知识的角度来考虑, 而应在思想上冲破固有的壁垒, 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从而得到思维的自由空间。为了准确解答这类题, 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 牢固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 并能灵活运用, 信手拈来; (二) 加强思维训练, 找准各科知识的结合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 (2002毕节市) 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 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哪种情况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白鼠的生命活动, 瓶口密封, 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_____。

A、A处上升, B处下降B、A、B处都上升

C、A处下降, 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白鼠 NaOH A B

该题虽是个选择题, 但涉及到知识的三个方面即小白鼠的生命活动, 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 连通器的原理, 把这三方面一联系起来考虑, 问题就解决了。

篇4:中考化学计算知识复习策略新探

一、文字叙述型

文字叙述型计算题是各地市常出的一种题型,如漳州市近几年的最后一题都是这种题型,它是用文字叙述将实验过程表述出来的,有的直接给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求其他的量,有的要将不纯物质的量换算成纯物质的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例1:(2010漳州)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 对空气造成污染,某火电厂利用石灰石粉末对煤燃烧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化学方程式为2CaCO +2SO +O 2CaSO +2O ) 若该厂要处理0.32t二氧化硫,需消耗含CaCO 80%的石灰石粉末的质量是多少?

剖析:本题考查有关不纯物与纯物质的换算关系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题中所出二氧化硫是纯净物的量可以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出CaCO 的质量,然后利用质量分数把CaCO 的质量转换成石灰石的质量。

答案:设需消耗CaCO 的质量为x

2CaCO +2SO +O 2CaSO +2CO

2×100 2×64

x 0.32t

x= =0.5t

需消耗石灰石的质量: =0.625t

答:需消耗含CaCO 80%的石灰石粉末的质量是0.625t.。

二、标签型

标签型计算题通常是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质如食品、药品的商标或说明书为命题素材,解题的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有关综合的计算。

例2:图是“***”钙片商品标签图

(1)此钙片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6片片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g,称量烧杯里剩余物质质量为51.7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请你再通过计算帮她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

剖析:本题(2)中所给两个已知量都是混合物的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先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2.5g+40g-51.7g=3.3g,再代入化学方程式中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作出判断是否属实。

答案:(1)100。(2)0.5g。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O 的质量=2.5g×6+40g-51.7=3.3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 +2HCl =CaCl +CO ↑+H O

100 44

x 3.3g

= x=7.5g 每片中CaCO 的含量 =1.25g

答: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属实。

三、图像型

图像型计算题是将实验数据标注在图像中,而题干中出现的数据较少,不足以满足解题的需要,解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坐标轴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是题干中的哪一个化学量的意义,并关注图像的起止点各代表什么意思,以及图像的走向特征,然后读取所需数据和解读相关信息,并应用到化学问题中,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结果。

例3: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g生铁与10℅的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盐酸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见右图)

说明:生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与盐酸反应。

(1)铁完全反应共消耗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摇?摇 ?摇?摇g

(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剖析:本题通过图中曲线图分析得出在盐酸73g时铁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接下来的曲线与X轴平行,说明此时盐酸已过量,铁已经反应完全,此时可读出稀盐酸的质量,再利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可算出HCl的质量,代入方程式即可求出铁的质量,进而求出生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1)?摇7.3g?摇;

(2)解: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 +H ↑

56 79

x 7.3g

= x= =5.6g

Fe%= ×100%=93.3%

答: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四、表格型

表格型计算题是将计算和实验相结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实验数据,且数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这一题型在各地市的中考题中经常出现,解答时要领是先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弄清每个数据是什么物质的量,再通过组与组之间数据的比较,判断每组实验中哪些物质已经完全反应,哪些物质还有剩余,只有反应完全的那种物质的量才能代入计算。

例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则该密闭容器中甲待测值是?摇?摇 ?摇?摇?摇?摇,该反应属于?摇 ?摇?摇?摇?摇?摇。

剖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出哪一种物质是反应物,哪一种物质是生成物,有题中数据可知乙和甲是生成物,丙是反应物,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甲是什么物质,进而判断是哪一种基本类型。

答案:待测值:23;分解反应。

例5: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13.6g该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09.5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 + HCl=NaCl+H O+CO ↑,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药品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记录如下:

求(1)生成CO 的质量是?摇?摇 ?摇?摇g。

(2)混合物中NaHCO 的质量分数?

剖析:本题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分析得出t4时盐酸和碳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可求出CO 的质量为:210.0g-203.4g=6.6g,代入化学方程式可求出NaHCO 的質量,最后求出NaHCO 的质量分数。

答案:(1)210.0g-203.4g=6.6g

(2)解:设NaHCO 的质量为x

NaHCO + HCl = NaCl + H O+CO ↑

84 44

x 6.6g

= x= =12.6g

混合物中NaHCO %= ×100%=92.6%

答:混合物中NaHCO 的质量分数为92.6%。

篇5: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错因】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正确理解】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的一些王朝偶有在个别地区推行分封制。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因】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指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

【正确理解】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内涵。

3.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错因】不能客观评价这两次农民运动。

【正确理解】这两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比较典型的农民运动,从阶级斗争史观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地位较高,但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二者具有很强的阶级局限性,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究其根源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斗争目标、方式以及指导思想具有典型的小农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学习西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纲领、方案;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扶清灭洋”既带有一定的爱国主义色彩,也带有明显的盲目排外的思想。

4.辛亥革命

【错因】对辛亥革命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认识不到位。

【正确理解】从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来看,它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应该说是取得了胜利。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它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5.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

【错因】对各时期的根据地的名称记忆不准。

【正确理解】“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6.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错因】对二者的关系把握不准确。

【正确理解】

(1)“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而“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它着眼于经济,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美国企图通过帮助西欧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2)二者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当然,“马歇尔计划”在客观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7.苏联解体

【错因】认为苏联解体代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正确理解】苏联解体是各种矛盾和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从历史上看,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结果;从现实来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正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8.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错因】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

【正确理解】苏联经济的衰退和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标志;第三世界实力的增强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

★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

★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讲解

★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考点梳理

★ 中考英语必背范文

★ 中考必背古诗文

篇6: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考点一: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

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对照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影响该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等。

地球上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否则将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①生物适应环境 例: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②生物影响环境 例:大树底下好乘凉。

③环境影响生物 例:大雁南飞。

6、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7、生态系统的组成:

8、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10、物质(循环)和能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能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越多;食物链越短,营养损失越少。

11.食物链书写规则:①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②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 ③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④食物链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一般式: 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型动物→大型肉食型动物

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阐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一、显微镜的常识:

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当物像不居中时候,应该同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的使用:

①取镜和安放:左托右握,试验台偏左离边缘7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④整理:擦拭干净后(镜头要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两旁,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植物细胞:净—滴(清水)—撕—展—盖—染(稀碘液)—吸

动物细胞:净—滴(0.9%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稀碘液)—吸

2、生理盐水:防止口腔上皮细胞吸水变形甚至胀破。

3、稀碘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看得更清楚。

4、气泡:中间白亮四周黑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

5、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考点三: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重要考点)

1、植物细胞结构名称及功能:

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④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场所。

⑦液泡:内有细胞液 ,溶解有多种物质,如花青素、酸甜苦辣、甜味物、营养物质。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注意是否是绿色部分,如洋葱内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4.看一个细胞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主要看是否有细胞壁。炒红苋菜流出红色汁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膜,汁液来自液泡。

5、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绿色细胞部分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②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动植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考点四: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主要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

DNA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③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DNA 个具有特定

遗传信息的片断就是基因。

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⑤、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⑥、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⑦ 遗传物质从微观到宏观: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考点五: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使数量增多)和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结果。

2、细胞的分裂过程:

①染色体数目加倍(最主要、最重要、最明显的变化)——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

②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③细胞质分成两份 ;

④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计划

由于九年级生物是小科目,按学校课表安排每周只有1课时授课时间,因此从第一学期即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培养人才,特拟定以下复习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大纲》为指导,以《中考说明》和《中考指南》为依据,结合中考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实情,以及我校学生基础差、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制定以侧重基础,提升能力,针对考点,突出实效的复习策略。努力让每个学生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整体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

二、奋斗目标: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力争使我校生物整体教学成绩名列全市前8名,九年级现在校人数102人,合格率达85%(85人),优秀率达35%(36人),高分率30%(30人),满分率5%(6人)。

三、复习安排:

总复习共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复习。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时间是从开学初到4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指南》为载体,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而遗忘的共性特点,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弄清各单元的考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复习目的:结合教材,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时间是从4月底到5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说明》为依据,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和难点,分模块进行专题性的复习,让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理清各部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所有内容共分为10个专题:1、生物与环境;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4、生物圈中的人 ;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6、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7、生物的多样性; 8、生物技术; 9、健康的生活;10、生物科学探究。

第三阶段:模拟复习。时间是从5月底到中考实战前。针对两次大考所反馈的情况,备考会中相关的信息,以及各县市交流的适应性考题,开展以考(模拟中考)、评(评讲练习)、补(查漏补缺)为主要方式的复习。同时对学生渗透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突出复习的实效性。

四、复习措施:

1、夯实基础是关键。历年中考题目千变万化,但做题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识却是相对不变的,而且中考试题中大多数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基础题,难度高的很少。所以,扎实雄厚的基础是中考取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不能好高骛远。

2、巧用方法是手段。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复习任务愈加繁多、心理压力更大,不注重复习方法和技巧的话,可能会事倍功半,豪无收效。生物学科,不可能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只有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浓缩、快节奏的复习课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具体而言:(1)识记时不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让记忆方法多样化(对比法、联想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2)结合学生实际,精选习题,精讲精练,讲,就讲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练,就练中考的常见题型。还要加大变式训练的力度,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3)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认真研究分析历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关注中考的动态和趋向,针对中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复习,减少复习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

3、加强备考技巧和心理训练。比如:做题时先易后难,仔细审题、不写错别字,注意书写速度等。还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以自身最佳的状态迎接中考实战。

学霸分享的生物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仔细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

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课后复习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篇7: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1、 藻类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全身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无输导组织

2、 苔藓类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其固定作用,不吸收水和无机盐,叶只有一层细胞,容易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侵害,可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卷柏可供药用,满江红可当作绿肥和饲料,古代的大型蕨类是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4、 被子植物也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

5、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首先突破种皮)

6、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部位是胚乳,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部位是子叶

7、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完整植物体(幼苗)

8、 松鼠的球果、银杏的白果是种子而不是果实

9、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多为平行叶脉,双子叶植物叶片多为网状叶脉

10、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

11、种子萌发必须具有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完整的胚,且自身不处于休眠期

12、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吸水→营养物质的转运→胚根最先长出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胚芽最后长出发育成茎和叶

1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的细胞生长使体积变大,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的是根尖的伸长区

14、叶原基→幼叶→叶,芽原基→芽→枝条,芽轴→茎

15、缺氮肥,叶片发黄瘦小,缺磷肥,植株矮小,叶片暗绿色并伴有紫色,缺钾肥,茎秆细弱易倒状,叶片边缘暗褐色,呈焦枯状,缺硼肥,植株就会只开花不结果

16、传粉的概念: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受精的概念:进入胚珠内部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17、葵花籽、玉米粒、豆角是果实,西瓜子、南瓜子、绿豆是种子

18、空缺粒现象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遇到阴雨天气,因传粉受到影响造成果树减产

19、子房→果实,子房壁→果实皮(可食用部分),胚珠→种子,受精卵→胚,珠被→种皮,受精极核→胚乳

20、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根吸收水的同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21、植物所吸收的水大部分由蒸腾作用散失(气孔),小部分参与光合作用

22导管位于木质部(内),由下向上运输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

筛管位于韧皮部,由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3、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具有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

24、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被灼伤;③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

25、植物移栽时去掉些叶片是削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用于光合作

篇8: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测试实验验证效果, 强化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化学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物质、基本性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 其中涉及到许多需要关注的化学反应和变化规律, 这一切都离不开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初中化学教育作为基础学科, 扮演着知识教育的角色。为此, 实验验证既是中学教学中的关键内容, 也是中学化学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对于实验验证方面的测试, 应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在包括2015 年在内的中考化学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将知识性内容作为基础题, 采用的方式是选择题, 这一点在实验题中同样得到反映。如选择题中的第1 题:“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答案是红磷, 只有红磷才能更好地测定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但在保持对基本知识进行实验测试时, 2015年的化学试题进行了探索创新。如第35 题中, 多次出现与“实验验证”有关的信息或重要测试项:“【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某种液体, 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证明上述判断正确。加入的液体是”;“【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黑色固体没有变化”;“【实验验证】经检验, 产生的气体是CO2。检验CO2气体的操作和现象是”。这种出题形式的创新, 丰富了通过实验验证来测试学生基本知识的形式, 在一定意义上也强化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测试基本实验操作, 强化对基本技能的掌握

基本实验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的操控以及实验结果的把握等。主要体现在8 个基础学生实验, 如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等, 还体现在某些单一的实验内容, 如浓硫酸的稀释。由于这些都是基本实验操作, 所以成为每年中考的热点内容。

传统上讲, 这类考题一般设计为选择题或简单的填空题, 这两种题型在2015 年中考化学试题中仍然采用。如第3 题中要求在收集氧气、测溶液p H、取用液体和稀释浓硫酸中选择正确的操作, 是典型的基本实验操作选择题。

尽管如此, 出题的形式和设问角度也发生了变化, 如第30 题是与实验操作有关的填空题。第⑴小题“甲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具有的化学性质”, 侧重实验操作的原理考查;第⑵小题“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 待时, 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侧重对学生实验操作体验的考查;而第⑶小题“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时若向试管中加入的盐酸过多, 将产生的后果是”, 则突出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生成问题的考查。可以看出, 2015 年的中考化学中, 加强了对实验过程性分析的考查, 体现出考查学生参与实验的导向。如果没有直接的实验操作体验, 学生很难猜出正确答案。所以, 这样的考题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把握基本技能, 尤其是对实验的操作、控制和观察能力。

三、测试预期实验现象, 强化对技能的正确运用

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是任何科学研究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 衡量实验成败的主要判断依据是预期实验现象的出现和正确结论的得出。如果操作正确, 当观察到实验现象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2015 年中考化学题也加强了对这方面的测试, 如第5 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Na2SO4除去Na Cl中的Ba Cl2;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线;C.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D. 用水鉴别NH4NO3和Na OH固体。”这是一个标准的对预期实验现象进行测试的题目, 学生只有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分析, 才能得到合理的预期效果。

这类实验题往往是实验类题目中的综合题。因此, 有必要着眼于测试综合技能的正确运用。如第28 题, 一要对酒精的性质和反应有正确认识, 二要对烧瓶、烧杯和试管中的水有正确认识, 三要对肥皂水的作用有正确认识;只有对这三个方面都准确把握了, 才能给出正确答案。虽然这道题的整体难度并不大, 但要求学生的思维容量却不小。鉴于此, 在教学中, 尤其是复习阶段, 对于众多的化学实验, 不宜单纯地逐个机械重复, 而应当摆脱章节的束缚, 俯视整个教材内容, 采用“挑一挑”再“重组”的策略, 摒弃固有的理论框架, 用更多维的角度去分析有关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解放思维, 这将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四、善抓偶得实验现象, 强化对探究兴趣与能力的提升

在科学实验中, 实验一方面是为了验证所得出的结论, 另一方面是为了发现更多的问题。所以,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 出现预期之外的“偶得”现象在所难免。而这恰恰是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这类题很多属于提高题, 其形式主要是综合探究题。2015 年中考化学的第35 题最为典型, 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清洗仪器时发现“试管内壁有用水洗涮不掉的黑色固体”的“偶得”现象为背景设计, 设置了三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问题一是“黑色固体是什么”, 问题二是“用什么洗掉Mn O2”, 问题三是“生成了什么气体”, 并以四个“交流讨论”来突出此题的探究性质。同时, 题中还出现了“推测”、“不一定”、“可能”等字眼。最后, 以“反思提高”来升华,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对于实验中的“偶得”或“意外”现象, 有的教师视而不见, 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有的教师轻描淡写, 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还有的教师试图用很晦涩的语言或很深奥的理论向学生解释清楚出现“意外”现象的本质原因。以上这些做法, 要么不能解决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疑问, 要么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 均不利于学生实验素养的提高。对于实验中“偶得”现象的处理方法, 我们可以从2015 年中考化学试题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化学实验中, 任何意外中都蕴含着正常, 教师应该善待“偶得”状况, 以自己勤于思考的品质影响学生。若能如试题中所展现的那样, 做教学的有心人, 以实验中的“偶得”现象为背景材料, 进行高附加值的处理,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 从对2015 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分析中, 我们看到了出题的主旨、思路、内容和形式, 看到了试题的积极变化。即不仅重知识, 而且重实践;不仅重验证, 而且重问题;不仅重基础, 而且重提高。这样的变化, 既是对新课改所要求的化学教学变化的反映, 同时又是对化学教学创新的引导。无论是老师, 还是学生, 甚至是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者, 都要积极参与其中, 将化学教育引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摘要:分析2015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发现, 出题思路、内容、形式和方法较好地引导了化学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向, 体现为四个方面:测试实验验证效果, 强化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测试基本实验操作, 强化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测试预期实验现象, 强化对技能的正确运用;善抓“偶得”实验现象, 强化对探究兴趣与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有关芬芳作文小学下一篇:关于飘柔洗发水市场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