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4-04-08

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12篇)

篇1: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件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1、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消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一废渣、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防治办法: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上的“三废”经过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污染水的危害:由于受到污染的水一般有毒、有害;水体中有病毒、病菌;水体含氧少;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等,所以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爱护水资源:为了人类生存,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要爱护水资源,消除水污染,做好防治水污染的工作,节约用水。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酸雨白色污染

篇2: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题、填空题常考句子

1. 水污染:(1)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2. 水污染的防治:(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3)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4)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3. 保护水资源的途径:(1)节约用水 (方法:工业用水循环使用、使用节水龙头、使用节水马桶、使用喷灌、滴管设施、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2)防止水污染。

4. 水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5.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加肥皂水。

6. 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煮沸。

7. 电解水时通的是直流电,给水中加少量NaOH或硫酸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8. 电解水实验要点: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氧八氢一。

9. 电解水:2H2O2H2↑+O2↑

10. 电解水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1. 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变化中,原子总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2.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选择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需在密

篇3: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 衔接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化学学科同样不例外。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学生有学习好这门课程的愿望,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总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困难,更好的完成九年级化学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我注重寻找九年级化学和小学科学有关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把相关知识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地检索出来并加以运用。从而在无形中使中小学相关知识得到了自然衔接,降低了九年级化学教学的起点,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识物质教学方法的衔接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科学》是一门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自然学科,而中学阶段开始接触的《化学》这门学科,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则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性及相关性,具体来说就是在认识方法上有联系,有区别,并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我们周围的大气”一单元的课题1“空气”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是什么?(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空气有哪些性质?(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中至少包含几种物质?(两种,氧气与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各有什么性质?(一种与燃烧有关,一种与燃烧无关),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到的)。随后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现在要学习的这部分化学知识——空气,就是上述小学科学知识的延续。在化学课上,我们不但对空气的成份进行定性研究,还要对其中的某些重要成份进行定量研究,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然后开始带领学生通过做实验1-1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通过这种不断的引导提问式的教学,让学生在逐步回忆小学所学相关知识的同时,对即将接触的新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不但解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心理,还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为后面学习氧气的性质,认识燃烧、氧化等现象在思想上做了铺垫,为学习化学新知识筑起了阶梯,架起了桥梁。

二、概念教学的衔接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特别重要的。不少化学基本概念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对具体问题、具體现象进行准确判断却比较困难。如果把这些问题、现象与小学《科学》中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列举其中大家熟悉的、通俗易懂的具体事例,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我在教物质的变化时,首先通过水的沸腾、蓝矾的研碎、镁条的燃烧、铜绿受热分解四个对比实验引出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然后分析归纳了两种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并特别强调了化学变化的特征。学生课堂反应较为积极及时,但在随后的回答课后习题之时,则发现让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有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彻底消化理解该部分知识,我引导学生回忆了小学《科学》课中学过的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卵石的形成、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的消化、动物的呼吸等知识,并积极鼓励学生去寻找、分析它们与所学习的该部分化学知识之间有何共同点。然后再让学生回过头做相关课后习题的判断时,就比较容易了,准确率也很高。这种教学方法既使新知识增加了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对两种变化的判别能力。

三、实验教学的衔接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九年级化学教学当中,如果能把某些实验教学建立在小学《科学》有关实验的基础上,则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如我在教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时,为了更好的突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教学重点,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渴望了解的问题,首先引导他们回忆小学《科学》中“燃烧是怎么回事”的有关知识,联系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以下问题:氧气有哪些性质呢?我们该通过怎样的方法获得呢?(实验)在试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接着老师提出新的、明确的、具体的学习目标。这样,由于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从而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加之对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学习,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接受一门新的学科时,既会有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也会相应的产生畏难心理。化学学科做为学生进入九年级以后新增的学科,科学性和实验性的学科特征,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难以适应的感觉。教师如何在这个阶段,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接受化学,从而爱上化学,对学生以后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化学,显得至关重要。化学老师若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旧知识与新知识结合起来,巩固加深已有的知识技能,温故而知新,就能做到有效降低新课程难度,消除畏难心理,保留学习兴趣,树立起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幅度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九年级化学教师教学用书》;《小学科学》教材,《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篇4: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1、什么是责任?责任是怎么产生的?

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2、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是什么?

①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②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还有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3、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

(1)表现:用全理全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①谁对自己不负责,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责任。③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责任,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4、怎样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①慎重许诺,信守承诺,坚决履行诺言。

②承认错误,纠正过失,并承担错误造成的后果。

③对于可以选择和不能自我选择的责任,都要以积级的态度去承担,不言代价与回报。

④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的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我国为什么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②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结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根本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根本目的(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活力源泉。

11、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就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2、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13、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验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1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及重要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6、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8、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党和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19、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0、我们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1、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开放。

②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22、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3、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众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一般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24、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25、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6、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7、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8、我国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我国资源方面的现状是什么?)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少、开发难

②资源开发利用不科学、不合理,浪费、损失严重。

29、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也是发展问题。30、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基本要求?

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基本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2、科技的作用是什么?

①当今世界,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3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34、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33、我国正在实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35、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6、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是什么?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7、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38、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9、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抗震救灾精神。

4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1、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它的职能有哪些?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的职能: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

42、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43、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重要意义: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44、依法治国对政府机关和公民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对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

对公民的要求: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45、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什么? 政府依法行政。

46、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

4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可分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两部分:)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9、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结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50、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主要有哪些?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结社、集会、出版、游行、示威的权利;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51、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渠道有哪些?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可以采用书信、电邮、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52、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行使政治权利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53、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是什么?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4、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

(1)成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份

(2)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作用: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55、如何理解国有经济:

(1)含义:国有经济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2)地位: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结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国有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的作用。

56、如何理解集体经济?

(1)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2)地位: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

(3)作用: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57、如何理解非公有制经济?

(1)成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2)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务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生产具有

重要的作用。

(4)国家对非公有制的政策:鼓励、支持、引导

5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59、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6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决定因素:这种分配制度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61、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确立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6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哪些?

一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共同富裕。63、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主要有哪些?

(1)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2)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64、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65、什么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的含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66、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把握这一方向?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本保证。(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必须坚持“马列毛邓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哪些内容?

两方面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8、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在先进文化中的地位是什么? 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6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就,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70、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7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2、我们的最高理解是什么?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7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74、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75、怎样正确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76、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是什么?

本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的时期,到2020年,争取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77、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8、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1)建设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2)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3)既着眼于长远,又立足于当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 79、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什么? 创业精神。80、21世纪对人才提出了哪些要求?(1)要具备创新精神(2)要有团队意识

(3)要有合作精神和意识

篇5: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 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制取氧气:制取方法: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排水法:

篇6: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排水法: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了解}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A、水污染物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5、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点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四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识点

篇7: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1. pronunciation n. 发音,发音法; pronounce v. 发……音

2. differently adv. 不同地,有区别地; different adj. 不同的; difference n. 不同; be differentfrom ... 与……不同

3. frustrate v. 使沮丧,使失望; frustrating adj. 令人沮丧的,令人失望的; frustrated adj. 感到灰心丧气的

4. quickly adv. 快地,迅速地; more quickly 更 快地; most quickly 最迅速地; 反义词: slowly; quick adj. 快的; 迅速的

5. excited adj. 激动的,兴奋的; be / get excited at / about sth. 对……感到兴奋; exciting adj. 令人兴奋的

6. spoken adj. 口语的,口说的,口头的; spoken English 英语口语; an English speakingcountry 说英语的国家

7. mistake n. 错误,过失,误解; by mistake 错 误地; make a mistake 犯错误; v. 弄错; 出错; mistake sb. for sb. 把某人误认为某人

8. realize v. 实现;意识到,明白; 近义词: understand

9. afraid adj. 怕的,害怕的; be afraid of + n. / pron. 害怕……; be afraid 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

10. complete adj. 完整的,完全的; v. 完成; 近义词:finish

11. secret n. 秘密, 诀窍; adj. 秘密的; secretary n. 秘书

12. trouble n. 困难,苦恼,忧虑; be in trouble 处于困境之中;ask / look for trouble 自讨苦吃; get into trouble 陷入困境; make trouble 闹事; have trouble in doing sth. 做某事有困难

13. soft adj. 软的; 反义词: hard 坚硬的

14. deal v. 处理, 应付; deal with = do with 处 理,料理

15. regard v. 将……视为; regard sb. as ... 把 某人视为……; as regards 关于,至于

16. duty n. 责任,义务; on duty 值日

17. easily adv. 容易地, 简单地; easy adj. 简单的, 容易的

短语小结:

1. make vocabulary lists 列词汇表

2. by listening to tapes 通过听磁带的方式

3.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通过参加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4. practic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5. improve ones speaking skills 提高说的技 能

6. too ... to ...太……而不能……

7. specific suggestions 明确的建议

8. add to 增加; add ... to 把……加到……;add on 附加,加上; add together 加起来; add up to 总共, 总计

9.not ... at all 根本不……; 一点也不……

10. have fun doing sth. 做某事很开心

11. get the pronunciation right 把单词正确发 音

12. first of all 首先

13. laugh at 嘲笑……; 因……而发笑

14. later on 后来

15. take notes 做笔记

16.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17. impress sb. with sth. 将某事铭刻在某人的记忆里(= impress sth. on / upon sb. = impress sth. on / upon ones mind)

18. make up 组成, 构成

19. be angry with sb. 生某人的气

20. try ones best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

21. look up (在词典或参考书中)查阅(词或 资料)

句子精讲:

1. This week we asked students at New Star High School about the best ways to learn more English. 这个星期我们询问了新星中学的学生们掌握更多英语的最好方法。

【精讲】 the way to ...后接表地点的名词时意为“去……的路”;后接动词原形时意为“做……的方式”。要特别注意的是该词组中的介词to不能误用of。类似结构的词组还有:the ticket to the movie 这场电影的入场券;the key to the door 这扇门的钥匙;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这个问题的答案等。

2. I dont know how to use commas.我不知道怎样使用逗号。

【精讲】句中的how to use commas由“特殊疑问词 + 动词不定式短语”构成 (这种结构习惯上被称为动词不定式的复合结构),在句中充当know的宾语,意思上相当于I dont know how I should use commas. 含有动词不定式复合结构的句子通常可以改为宾语从句。

3. You said you couldnt understand people who talked fast. 你说你听不懂那些讲话太快的人。

【精讲】 该句中的who talked fast充当people的定语,是一个定语从句,people是先行词,who是引导词。定语从句的引导词有that, which, who, what, where, why等,根据先行词的性质和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选用。

4. I dont have a partner to practice with. 我没有互相练习说英语的同伴。

【精讲】 当动词不定式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时,不定式和被修饰词之间有一种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若这种情况下动词不定式中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需在其后加上必要的介词构成及物动词短语。例如,所例举的课文原句中的practice是不及物动词,它和 a partner 构成动宾关系时,需在practice之后加上介词with。

5. Perhaps we have seen young children playing together. 也许我们看见小孩们在一起玩。

【精讲】1) 在主动句中,see之后可接动词原形和v-ing两种形式,构成词组see sb. do sth. 和see sb. doing sth.。前者意为“看到某人做了某事”或“看到某人常做某事”; 后者意为“看到某人正在做某事”。

2)在被动句中,see之后接动词不定式to不能省略。

6.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spell new words, look them up in a dictionary.如果你不知如何拼读新单词,要在词典中查找它们。

【精讲】 look up, turn on, turn off, pick up, put away等“动词+副词”结构的词组后接代词作宾语时,充当宾语的代词要放在这些词组中的动词和副词之间。

7. And unless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 we can easily become unhappy. 除非我们处理好我们的麻烦事,否则我们很容易变得不高兴。

【精讲】 if和unless等连词用来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学习条件状从句一定要注意主从句的时态的呼应:如果主句是祈使句或是所叙述动作还未发生,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动作将要发生。

8. They might feel they have too much work to do sometimes. 他们可能有时会感到有太多的事要做。

【精讲】 too much和 much too两个词形似意迥。too much的中心词是much,表示“太多”,修饰不可数名词;much too的中心词是 too, 表示“太”,修饰形容词。

语法在线:

1. how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2. by + doing sth. 表示通过某种方法或手段做某事。

3.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4. 动名词短语作主语的用法。

能力迁移:

1. 谈论怎样学习。

2. 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最佳的学习方法。

篇8: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石蕊和酚酞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一、常见的酸

1、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口有白雾。用于金属除锈,人的胃液里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2、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不挥发。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用于金属除锈。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衣服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4、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否则会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5、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酸的化学性质

由于酸溶液中都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铁锈与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与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铁锈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二、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易潮解,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CO2、SO2、HCl)。氢氧化钠可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而发生潮解(物理变化),还能和CO2反应而发生变质(化学变化),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工业上制氢氧化钠:Na2CO3+Ca(OH)2== CaCO3↓+2NaOH

2、氢氧化钙

(1)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是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氢氧化钙可做建筑材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2)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制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aO + H2O == Ca(OH)2 生石灰可做干燥剂。

3、碱的化学性质

由于碱溶液中都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和酸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中和反应 2NaOH + H2SO4== Na2SO4+2H2O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以中和酸性;硫酸厂的污水中有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分泌蚁酸),可涂上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

2、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用pH,pH的范围在0~14之间。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3、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4、测定pH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

篇9: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化肥简介

1、氮肥

(1)、作用:使作物叶色浓绿。

(2)、常用氮肥:尿素、氨水、铵盐、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

2、磷肥

(1)、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2)、常用磷肥: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含磷物质。

3、钾肥

(1)、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2)、常用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等。

4、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料,如磷酸铵和硝酸钾(KNO3)等。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有效成分高。

5、使用化肥的利与弊:使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不合理使用会污染环境。

6、使用农药的利与弊:使用农药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1、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据此可以检验铵态氮肥,同时注意这类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篇10:XX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1、碳充分燃烧:

C+O2 =点燃CO2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空气中:红热)

(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2、碳不充分燃烧:

2C+O2 =点燃2CO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3、硫燃烧:

S+O2 =点燃SO2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具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具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4、磷燃烧:

4P+5O2 =点燃P2O5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产生大量白烟,P2O5污染空气)

5、铁燃烧:

3Fe+2O2=点燃Fe3O4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6、镁燃烧:

2Mg+O2=点燃2MgO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7、氢气燃烧:2H2+O2 =点燃2H2O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产生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壁有小水株)

8、一氧化碳燃烧:

2CO+O2 =点燃2CO2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产生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9、甲烷燃烧:

CH4+2O2 =点燃 CO2+2H2O

(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10、乙醇燃烧:

C2H5OH+3O2 =点燃2CO2+3H2O

二、常见气体制备方程式

(一)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H2O2 =MnO22H2O + O2↑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

2KClO3 =MnO22KCl+O2#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3、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回试管底部而炸裂试管)

4、加热氧化汞:

2HgO =加热2Hg+O2↑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5、电解水:

2H2O =通电H2↑+O2↑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电极:正氧负氢;体积比:氢二氧一;质量比:氧八氢一;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二)制取二氧化碳

1、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2、碳酸不稳定:

H2CO3 = H2O+CO2↑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3、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 CaO+CO2↑(CO2工业制法,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三)制取氢气

1、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ZnSO4 + H2↑

(实验室制氢气,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2、锌跟稀盐酸:

Zn + 2HCl=ZnCl2 + H2↑

(实验室制氢气,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3、镁跟稀盐酸反应:

Mg + 2HCl=MgCl2 + H2↑(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三、其他方程式

1、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的检验):

Ca(OH)2 + CO2 =CaCO3↓+ H2O

2、二氧化碳溶于水:

CO2+H2O = H2CO3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3、木炭粉跟氧化铜高温共热:

C+2CuO=高温2Cu+CO2↑ (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木炭粉还原氧化铁:

3C+2Fe2O3 =高温4Fe+3CO2↑ (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加热Cu+CO2(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6、H2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反应结束后继续通一段时间气体,直至试卷冷却至常温下:防止生成的Cu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

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赤铁矿 炼铁):

3CO+Fe2O3 =高温2Fe+3CO2

8、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磁铁矿 炼铁):

4CO+Fe3O4=高温3Fe+4CO2

四、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1. 铁与硫酸铜溶液: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铜,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原理。)

2. 铝与硫酸铜溶液: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无色,固体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3. 锌与硫酸铜溶液:Zn + CuSO4 = Cu + ZnSO4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无色,固体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4. 铁与硝酸银溶液:Fe + 2AgNO3 = Fe(NO3)2 + 2Ag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浅绿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5. 铜与硝酸银溶液:Cu + 2AgNO3 = Cu(NO3)2 + 2Ag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6. 锌与硝酸银溶液:Zn + 2AgNO3 = Zn(NO3)2 + 2Ag

篇11: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知识点总结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

(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对物质加热用外焰

(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

篇1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化学发展史

2、近代: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论,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四、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的要求: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 、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 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3 区 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 联 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实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2 ◆检验燃烧后是否有H2O生成的方法: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水珠产生,则有水生成。

3 检验物质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CO2生成

4 蜡烛燃烧石蜡 + O2 H2O + CO2

由蜡烛燃烧生成物可确定蜡烛的组成中有氢元素和碳元素,但不能确定氧元素。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见教材P151-152。

2 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

3 、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

4、液体药品的取用

(1) 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悬空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

(3) 定量:用量筒量取。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注意:① 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

② 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 量筒无零刻度。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

5、酒精灯的使用.

(1) 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

(2) 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能超过2/3.

(3) 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扑灭.

(4) 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

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0。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7、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必须用外焰;

8、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9、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1) 现象:产生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体积.

(2)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 实验成功的关键 :

① 红磷要过量; ② 容器要密封,; ③ 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4)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因:

① 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② 气密性不好; ③ 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 氧气用途: (1) 供给呼吸<如登山、医疗、潜水等〉(2) 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航空等〉

2 氮气用途:

(1) 作保护气(如汽车安全气囊、灯泡、食品袋等充氮气),利用N2化学性质不活泼.

(2) 制硝酸和化肥。(3)冷冻麻醉(4)制造低温环境。

3 稀有气体用途:(1)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内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注意:“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三、保护空气

1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 、SO2 、NO2、O3等

2 空气污染的危害:① 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破坏,酸雨。

3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①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 植树造林;

④ 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注意:空气污染指数包括:CO 、SO2 、NO2、O3、可吸入颗粒物。

四、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1、混合物:宏观上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微观上由两种及以上的分子构成。

2、纯净物:宏观上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上由一种分子构成。

3、注意:

①、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

②、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只含一种元素,但是混合物。

③、纯净物都有化学式。混合物都没有化学式。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一) 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氧和固态氧为淡蓝色

(二) 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具有氧化性;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无可燃性。

1、S+O2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此处的水不能用沙代替。

2、3Fe+2O2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一层沙的目的: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3、4P+5O22P2O5

现象:生成白烟,。注意:P2O5 会污染空气。

4、C+O2 CO2

现象:空气,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 、化合反应:(多变一)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2 、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氧化反应分类

(1)剧烈氧化:如燃烧、自燃、爆炸。

(2)缓慢氧化:如食物的腐烂、酿酒、铁生锈、呼吸作用等。

注意:

①、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错)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对)

②、氧气中含有氧,但含有氧的物质不一定是氧气。

③、判断氧化反应的一般标准就是看反应物中是否有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药品:(1)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黑)。(2氯酸钾(白)、二氧化锰。(3)高锰酸钾(暗紫色)

H2O2 MnO2 KClO3 MnO2 KMnO4

2 原理:2H2O2 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3 装置(以KMnO4制氧气为例)

发生装置:酒精灯、铁架台、试管。

收集装置(排水法收集):水槽、导气管、集气瓶。

4 制取步骤:连接装置→检查其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 点燃酒精灯→

加热→ 收集氧气→ 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可以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5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6 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7 注意:

a 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b 导管伸出橡皮塞少许,不能太长。

c 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为了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d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e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f 排水法收集时,刚开始有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要等气泡均匀冒出后才能开始收集气体。

g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不漏气。

二、分解反应(一变多):AB = A + B

三、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注意: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多少。

◆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

四、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

五、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优点:

1、操作简单。2、不加热,节约能源。3、反应速率快。4、易回收二氧化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一、分子

1、分子的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注意: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③ 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

3、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二、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断运动的;原子间有间隔

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和原子都可直接构成物质。

四、分子、原子观点的运用

1 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时,分子原子本身大小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时,分子要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各类物质的微观构成: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单质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 化合物由多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

课题2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子核(+)

一、原子的构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1、构成物质的三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原子核;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

4、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就不含中子。

5、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2个。第二层最多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不超过2个)

3、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电子层数。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注:(1) 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层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

(2) 各类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三、离子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H+、Na+、Mg2+、Al3+、Ca2+、NH4+、Fe3+、Fe2+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O2-、S2-、Cl-、OH-、SO42-、CO32-、NO3-、

3、离子符号的意义:Mg2+:表示镁离子.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Mg2+:表示2个镁离子.

4、离子的判断:质子数>电子数的是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的是阴离子。

5、离子与形成离子的原子在质量上相等,且属于同种元素。

四、相对原子质量

1 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 计算式:相对原子质量=

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单位是1,省略。

课题3 元素

一 、元素

1 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 元素分成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 地壳中的元素,按质量分数计算,居前四位的是:O>Si>Al>Fe。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Si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

注意:

(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组成物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如: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不一定变。

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元素种类和质量一定不变。

二、元素符号的意义

1、一种元素 2、一个原子。3、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表示单质。

三、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四、元素周期表:

1、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了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

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以金属元素开头,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每一单元格包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

练习:下列符号的意义。

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 2H:表示2个氢原子。

S:表示硫元素、1个硫原子、硫单质。 2S:表示2个硫原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淡水紧缺的原因:1、淡水占总水量的比例小; 2、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3、水体污染。

二、爱护水资源

1、措施:① 一方面节约用水;② 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①加强水质监测 ②工业三废要处理后排放;

③农业上合理农药和化肥 。 ④生活污水要处理后排放。

3、提高水的利用效益的方法

①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 ②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③工业上提倡对水的循环使用。

4、水污染的三个来源: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过滤操作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若有气泡,则影响过滤的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 烧杯紧靠玻璃棒;② 玻璃棒下端靠三层滤纸处;③ 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

2、两次过滤后仍然混浊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漏斗或烧杯不干净

二、净化水的方法:①沉淀、②过滤、③吸附、④蒸馏。

1、其中吸附和蒸馏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四种方法都能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2 沉淀包括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

3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4 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

净水时活性炭的作用: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

三、硬水和软水

1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但纯水是软水。

2 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若产生大量泡沫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甚至有浮渣的为硬水。

3 软化硬水的方法:煮沸或蒸馏。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

4 硬水的危害:(1)浪费肥皂,洗不净衣服;(2)锅炉用硬水,浪费燃料,甚至引起爆炸。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方程式:2H2 + O2 2H2O(产生淡蓝色火焰)

注意: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二、电解水实验

1 现象:正负极都有气体产生,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2 结论: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 化学反应:2H2O2H2↑ + O2↑

注意:(1)、电解水实验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2)、在水中加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导电性。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Fe、Cu 、H2、He

纯净物 氧化物:如:H2O

三、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碱

混合物:如:空气、食醋、白酒、矿泉水等。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某种物质;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

微观意义:表示1个分子;表示1个分子的构成。

注意:若化学式前面有系数,只表示几个分子。

◆对比下列符号的意义:

H: ① 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 2H:2个氢原子。

H2: ①氢气。②表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③1个氢分子。④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2H2: 表示2个氢分子.

Mg2+:①镁离子;②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Mg2+:2个镁离子。

H2O:①表示水。 ②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1个水分子.④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H2O:表示2个水分子.

二、化合价

1、化合价是元素的化学性质之一。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

◆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标的位置不同,正负号与数字的顺序不同。 联系:数值相同,正负号一致。

3、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4、化合价规律:

(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3)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化合价。

三、化学式的写法、读法

1、单质写法:除N2、H2、O2、F2、Cl2、Br2、I2外,其余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先排序(正价左,负价右);次注价;后约简;再交叉。

注意:原子团应作为整体,个数超过1时,应用括号。

“某化某”:不含酸根的化学式。

3 化学式的读法:从后往前读法

“某酸某”:含酸根的化学式。

四、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1、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各元素的脚标比。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

注意:CuSO4·5H2O中的 “·”表示相加。

3、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 。

4、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没有参加反应的和不是生成的物质不能计入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3、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则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有: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有: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和。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的有: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练习:2.3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量的意义: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各反应物及各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 + O2 CO2为例 。

■种类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质量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个数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1)要遵守客观事实;(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写二配三注四改。

一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之间或生成物之间连“+”,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连“==”。

二配:配平,使每种原子在等号两方的个数相等。

三注:注明条件、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

◆配平方法1: 定1法

三、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标准:

1、看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看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3、看条件和气体符号“↑”、沉淀符号“↓”标注是否正确。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计算的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定值,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必须乘化学计量数)

二、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量。 注意:未知量不能带单位,且要指明未知量所代表的物理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注意:只能是该题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列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注意:①找准已知量、未知量对应的化学式。

②已知量必须带单位未知量不能带单位;

③相对分子质量写在上,质量写在下。

4、列比例式,求解。

注意:①列比例式既可以横比,也可以纵比。

②列式和求解过程中已知量都要带单位;

③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未指明时,一般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5、简明地写出答。

三、注意:混合物的质量不能带入方程式计算

1、反应物或生成物不纯时,必须乘以纯度。

2、若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时,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差就是气体质量,再用气体质量作为已知量来求未知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物理性质:透明、最硬、不导电。

用途:钻头、刻刀、钻石。

2、石墨:物理性质:深灰色、不透明、很软、能导电、有润滑性。

用 途:作铅笔芯、电极、润滑剂。

注意:含石墨晶体的还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均为混合物。

3、C60 由C60分子构成,很稳定,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

4、注意: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 ,其中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

b: 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木炭与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毒气、异味。

d:石墨 金刚石。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很稳定。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

2、可燃性:C + O2CO2(氧气充足) 2C + O2 2CO (氧气不足)

3、还原性:3C + 2Fe2O3 4Fe + 3CO2↑ C + CO 2 2CO (该反应吸热)

C + 2CuO 2Cu + CO2↑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① 现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② 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以防止石灰水倒流, 引起试管炸裂。

③ 同时要防止空气进入将生成的铜氧化。

4、(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2)反应中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反应中失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3)常见还原剂:木炭、一氧化碳、氢气

三、碳的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CO2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

2、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反应)

3、发生装置要点: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下;导气管伸出橡皮塞少许。

收集装置要点: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末端要伸入集气瓶底部。

4、步骤:

(1)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教材P115图6-12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若长颈漏斗中形成水柱,且保持液面不下降,则不漏气。

(2) 装入药品,先加固体,再加液体。

(3) 收集气体.

5、检验CO2的存在:将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证明是CO2。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集满。

注意:

(1)制取CO2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会使制的CO2不纯。

(2)制取CO2不用硫酸,因为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3)制取CO2不用Na2CO3,因为反应太剧烈,不易控制。

(4)Ca(OH)2的名称:化学名称: 氢氧化钙。 俗 名: 熟石灰 Ca(OH)2的水溶液叫石灰水。

(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① 固体与固体加热则与氯酸钾制氧的发生装置相同。

② 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则与过氧化氢制氧的发生装置相同。

二、CO2的工业制法: CaCO3CaO + CO2↑(分解反应)

注意:CaO的俗名:生石灰。CaO能与H2O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

课题3 二氧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能升华。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三不)

(2) CO2 + H2O == H2CO3 (CO2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反应)

H2CO3 == CO2↑+ H2O(加热上述变红的溶液,溶液由红变紫的反应) (二水)

(3) CO2 + Ca(OH)2 == CaCO3 ↓+ H2O (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

(4) C + CO2 2CO (CO2转化为CO的反应、吸热)(一碳)

3、CO2的用途: ①干冰可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剂。② 灭火。

③气体肥料。 ④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⑤化工原料。

4、温室效应: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CO2 、O3、CH4、氟氯代烷等。

防止措施:①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5、注意:CO2灭火的原因: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密度比空气大。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注意: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CO + O22CO2 (蓝色火焰)

(2) 毒性。煤气中毒的原因:一氧化碳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

注意:

①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通风。

②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发生泄漏时,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一定不能点火、开灯、打电话。

(3) 还原性:CO+ CuOCu + CO2(该反应可用于除去CO2中CO )

注意:

①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CO再加热,以防爆炸。

②该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CO,以防生成的铜被空气氧化。

③ 尾气中CO的必须处理,防止污染空气处理方法: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3、用途: ①作燃料。 ② 冶炼金属。

4、注意:

(1)除去CO2中的CO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化学反应方程式:CO+ CuOCu + CO2)

(2)除去CO中的CO2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 H2O)

(3)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O2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网。

(化学反应方程式: O2+ 2Cu2CuO )

(4)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H2、CO 、C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反应物 现象 本质

2、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注意: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着火点是不可改变的。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

1、灭火的三种原理,任何一种均可灭火。

3、常见灭火器:

①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一般失火及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

②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着火。

③水基型灭火器:用于扑灭棉布、木材等的失火。

练习:着火的森林中,砍出隔离带的目的:隔离可燃物。

练习:用水灭火的原理: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的条件: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

爆炸的原因: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2、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内,标有“严禁烟火”的目的:防止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发生爆炸。

3、爆炸有物理爆炸(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和化学爆炸(如瓦斯爆炸)之分。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大部分反应放热:如: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等。

部分反应吸热:如:需要持续不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为吸热反应。

判断方法:反应条件为“△”或“高温”的。如木炭与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分解等反应。

2、人类对能量的利用

生活燃料的利用、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利用食物在体内反应放出的能量等。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主要含碳元素;称为 “工业的粮食”。

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煤气”的主要成分:H2、CH4、CO。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

区别水煤气的成分:H2、CO。

2、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称为“工业的血液”。

石油不能直接作燃料。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均为混合物。

3、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不是绿色能源。天然气或沼气或瓦斯的主要成分为:CH4 (甲烷)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可燃烧。CH4 +2O2 2H2O + CO2(蓝色火焰)

注意: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通风、禁止烟火。

4、可燃冰:可燃冰与冰、干冰是不同的物质,可燃冰是混合物,是不可再生能源。

5、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要有足够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6、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① 燃料利用率低,浪费资源; ②产生CO、黑烟等污染空气。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1)杂质如硫等燃烧,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CO等。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煤的燃烧:产生的SO2 、NO2 等与雨水作用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① 使土壤酸化,破坏土壤。② 影响作物生长。

③ 危害人体健康。④ 腐蚀建筑。

防止酸雨的措施:① 使用脱硫煤。② 用清洁能源代替煤。

3、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污染物:CO、C、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

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乙醇

① 俗 名:酒精;化学式:C2H5OH。 ② 物理性质:无色、有气味易挥发。

③ 化学性质:可燃烧:C2H5OH +3O2 3H2O + 2CO2(产生淡蓝色火焰)

④ 用 途:做燃料,如乙醇汽油。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优点:可节省石油资源;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氢气

①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② 化学性质:可燃性

2H2+O2 2H2O(淡蓝色火焰)

③ 实验室制法。

原理:Zn+H2SO4 == ZnSO4 + H2↑

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H2O2制O2 或实验室制CO2的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④ 氢能源的优点:

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无污染;可再生能源,且来源广。

⑤ 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氢能源的困难之处: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3、其它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质量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

2. 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 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过氧化氢 D. 水

4.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化学名称为氧化铝 B. 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铝的化合价为+3价D. Al和O的质量比为2:3

5.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药品 C.给液体药品加热 D.读液体体积

6.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 D.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入另一个容器中

7.如右图所示,过氧化氢(H 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

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8. 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

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 ③塑料瓶内液体

由紫色变红 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9.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 ( )

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外电子总 数 D.中子数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除去铜粉中的木炭粉:用灼烧的办法

B. 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铁丝替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HCl溶液与Na2CO3溶液在烧杯中混合,比较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1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3分)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3个氧原子 ; (2)2个镁离子 ;

(3)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式 。

12.(4分)下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三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中A处的元素符号是 ;

⑵丙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图,其中 的数值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⑶乙和丙中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构成的。

13.(3分)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对小南河的水样进行如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 ;

(2)电解水实验产生的两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是 ;

(3)为了判断经上述操作获得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14.(2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家庭厨房就是一个 化学小世界。

(1)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

(2)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15.(3分)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回答问题:

(1) 反应物A.B两物质质量比为 ;

(2)A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该反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16.(4分)有下列物质①氢气 ②铜丝 ③二氧化硫 ④液氧 ⑤澄清石灰水 ⑥空气 ⑦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7.(3分)请用“守恒”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升空.火箭燃料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 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R在氧气中燃烧的表达式为R+O2==(点燃)H2O+CO2而且已知4.6gR和一定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8gCO2和5.4gH2O,则参加反应的R的元素组成 ,得出结论的依据 。

18.(3分)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 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 。

(2)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 气体的排放。

(3)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由于它们的 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

19.(2分)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此污渍 (填“能”

或“不能”)用水洗掉,写出清除此污渍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5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图一实验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 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 ;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给试管加热。

21. (8分)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仪器③的名称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收集0.64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是 g

(3)同学们用浓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将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中,始终没有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英认为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小青认为得到的CO2中混有 气体。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小英将气体通入到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但仍未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小青取 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的CO2,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原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请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水的气体,密度和空气接近,收集乙炔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是 。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质量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B 3.B 4.D 5.D

6.B 7.B 8.C 9.B 10.B

二.非选择题(40分)

11.(1)3O

(2)Mg2+

点燃

(3)CH4+ 2O2======= CO2+2 H2O

12.(1)N

(2)7 得到

(3)离子(或Na+、Cl-)

13. (1)过滤

(2)氢气(或H2)

(3)肥皂水

14.(1)隔绝空气

(2)元素

15.(1)17:24;

(2) -3;(或-3NH3)

(3)原子(或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16. ⑤⑥ ③⑦ ② ③⑦

17.(1)N2

(2)碳、氢、氧(或C、H、O)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18. (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或二氧化碳)

(3)分子构成不同

19. 不能 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20.(1)没有与氧气(空 气)接触,;与氧气(空气)接触;

(2)没有达到着火点;减少污染(环保);擦干;

21.(1)长颈漏斗

MnO2

(2)①②③⑥ 2H2O2====2 H2O+ O2↑ 1.36g

(3)氯化氢

①稀盐酸 CO2+Ca(OH)2===== CaCO3↓+ H2O

(4) ②⑦⑧

注:凡是涉及到化学方程式:不配平、状态符号漏写、条件不写均扣0.5分,错其中2项就不得分,化学式错不给分。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学设计上册

★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反思

★ 人教版化学片段教学设计

★ 九年级上册化学答案

★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

上一篇:代庄小学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校青协文体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