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大学

2024-04-16

亚里士多德大学(通用7篇)

篇1:亚里士多德大学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家庭不属于贵族,但是一个殷实富户。

据说亚里士多德想去雅典,家里也支持他,事先请人算过命,询问过天意,亚里士多德去雅典干什么呢?而神灵回答是他应该学习哲学,不可想象,如果算命的给了另一种回答,那西方的思想史又将如何发展?

亚里士多德富有的爸爸为儿子的学业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也许受此影响,尽管成了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生特别强调生活方面要舒适安逸,要有足够的仆人,固定可观的收入,衣着高档,食不厌精。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世界的全部财富中自己占有足够的一部分也是人生的幸福。仆人说:他衣着非常考究,还带着数枚戒指,发型也很漂亮。

在雅典学哲学,当然最好去柏拉图学园,17岁的亚历士多德进入这个圈子,一口气就呆了,一块儿学习参加讨论,苦苦研读,死啃书本,柏拉图送给他的绰号就是“书虫”。而亚里士多德也非常崇敬这位导师,终身不二,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柏拉图这个人,坏人连赞扬他的权利都没有,不仅如此,应当说柏拉图是神。

当然,像亚里士多德这样聪明的人,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自己的哲学思想,不可能对导师的哲学百依百顺,柏拉图曾伤心的说:原来亚里士多德翘蹶子反对我就像那些小马驹对待自己母亲那样。

柏拉图死后,一位才华不如亚里士多德人被确定为柏拉图学园的新领袖,亚里士多德愤而出走。在马其顿见到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与政治天才亚历山大大帝,当然,那个时候,亚历山大还不是什么大帝,而是一个13岁的毛孩子,亚里士多德做了亚历山大的启蒙老师。

哲学家的教学艺术,对这位未来的政治家与军事家,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一无所知,但可以想象,那几年是权力和精神共同结合的岁月,亚历山大是未来的世界统治者,而亚里士多德是将要占领精神王国的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招集一批门徒,一起参加自己的研究工作,在西方思想史上,这是第一个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小组。

可惜好景不长,亚历山大大帝死后,雅典的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公开批判亚里士多德犯有政治错误。亚里士多德只好流亡,63岁去世。

亚里士多德虽然一生颠沛流离。但是,在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他仍然能够安静的进行哲学研究。在古代哲学家中恐怕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那样,从容不迫,持之以恒,完全献身于外界事物的研究,而很少顾及自身的命运,有一次,当他听说有人污蔑他,亚里士多德说我不在场的时候,让他用鞭子抽打我吧。

亚里士多德的全部兴趣集中在观察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方面,他研究动物的身体行为,研究星球、国家法律、诗学、修辞学、还关心人,人是如何思考的?如何行动?而且在所有这些方面,亚里士多德都不是浅尝辄止,他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质,从何而来,往何处发展?

公众号:深圳波波语文

篇2:亚里士多德、尼采与悲剧

1 理论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并不像其老师柏拉图那样把理念视为万物之源, 相反, 他的悲剧观是符合唯物主义理论的, 因为他认为悲剧也是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的。他认为文艺既要重视其社会功能, 也要强调文学作品的整体概念、内在本质和规律, 并兼顾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他是古希腊第一个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身的人, 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和美学的人。[1]在《诗学》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写到:悲剧是模仿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和深度的行动。他以唯物主义者的视角在书中阐述了其悲剧观, 用理性的方法论论述了古希腊悲剧的定义。他认为变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现实世界是真实的世界, 因此模仿现实的文学艺术也是真实的, 但艺术高于现实。所以他觉得诗人和画家既是模仿者, 又是创造者。

随后, 诸多哲学家们也纷纷从理性视角对悲剧理论加以阐述。但叔本华却在其理论中强调了“主体”和“自我”。尼采继承了叔本华有待完成的事业, 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与叔本华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永恒的, 个体的生命虽被毁灭但又不断产生。《悲剧的诞生》是欧洲戏剧理论家开始由理性转向非理性关注悲剧的转折点, 也是西方悲剧理论和实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标志之一。尼采在书中热情地讴歌生命和自我, 倡导超越世俗的善恶并追求生命力的张扬和个人意志的自由发挥。他推崇以酒神精神为根基的悲剧文化, 强调了原始冲动、醉等非理性因素在悲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既是其理论的核心, 也是对传统悲剧理论的颠覆。可见,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在悲剧观上最本质的区别是:前者的悲剧观是唯物主义的、理性的;而后者的悲剧观却是唯心主义的、主观的。他们属于不同的理论派别, 所以其理论基础有本质的区别, 并且侧重点也不同。

2 细看:亚式悲剧观与尼式悲剧观

2.1 理论核心之异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全面阐述了悲剧的本质和作用, 其中第六章的“净化说”为重点, 对悲剧的本质作了简洁、严谨的概括,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 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 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 而不是叙述, 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宣泄。”[2]他认为最完美的悲剧应当具有复杂曲折的结构, 而悲剧摹仿的特征就是其总摹仿的行动必须能引起怜悯和恐惧。所以悲剧应当避免三种情节结构:1、好人由福转祸;2、坏人由祸转福;3、穷凶极恶的人由福转祸。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种结构只会引起反感, 而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第二种结构是最不符合悲剧性质的一个结构, 它既不能满足观众的道德感, 也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 根本不具备悲剧的条件;尽管最后一种结构能满足观众的道德感, 却绝不会引起哀怜和恐惧。他强调悲剧情节结构里应当是一个中等人, 这个人道德品质良好, 却因某种过失或弱点遭殃了。因为当不应遭殃的人遭殃了才能引起观众哀怜;当遭殃的人跟观众自己相似, 才能引起恐惧。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对希腊悲剧精神本质的探索, 确立了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理论。它否定并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具有完全不同的侧重点。尼采的悲剧观, 即酒神精神的要义就是:肯定生命, 肯定生命中的痛苦和毁灭, 并且与痛苦为伴, 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他认同叔本华的观点, 即音乐是意志的表现, 意志既是宇宙的本质, 也是人的本质。尼采强调音乐在所有艺术品种中地位最高, 而悲剧能形象的呈现音乐情绪。虽然亚里士多德和尼采分别在《诗学》和《悲剧的诞生》中提及音乐, 并确定其地位, 但是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完全不同。在《诗学》中, “唱段”就是音乐, 它是悲剧中最重要的装饰, 但地位只能位于情节、性格、思想、语言之后, 其重要性远不及情节。但音乐在尼采的悲剧理论中却是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尼采认为“酒神音乐”是悲剧的“深层基础”。

2.2 悲剧作用之异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都肯定了悲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但他们的观点是有分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让观众产生快感, “恐惧”引起了快感;悲剧能激发人们的同情与怜悯, 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或陶冶, 进而使人们抛开不健康的心理情感并保持伦理上的“中庸”准则。尼采觉得亚里士多德忽视了“生命力的激发”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 而其“为诗一辩”实质上是以“诗”对伦理秩序的臣服为前提, 这种臣服使得“诗”的本质的相关理论能够在伦理至善的观念秩序中谋得其地位。尼采认为悲剧让我们在审美中重新经历本真的生存痛苦, 最后在痛苦中重新激发生命力。可见, 尼采从审美的角度看悲剧的功能, 即悲剧能使观众获得形而上学的快感, 达到对生命意志的肯定。

2.3 理论之联系

在任何文化中, 前人的思想理论都会对后人产生影响, 或为进一步探讨, 或为批判, 或为抛弃。西方悲剧理论在发展中也经历了肯定与否定、继承与发展。亚里士多德远早于尼采的时代, 他的理论对尼采的影响是必然的, 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他从唯物主义理论出发, 用科学的方法论探究了悲剧。尼采却从个人意志出发, 即用唯心主义理论研究悲剧。尼采在著作中多次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进行批判, 特别是对“净化说”这一核心问题的反驳。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截然不同:亚里士多德觉得“诗艺”是一项专门的技艺, 既是具体的知识学, 也是现象的摹本;尼采却认为艺术是形而上学, 是生命的最高目的, 也是意志这一生命本质的真实写照。尼采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是批判和抛弃的, 他最终建立了有独到见解的悲剧观, 可以说是一种有联系的超越。

3 结束语

由于时代、历史角度和世界观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分别在《诗学》和《悲剧的诞生》中阐述了有本质区别的悲剧理论。前者以唯物主义思想建立了自己的悲剧理论, 而后者则以唯心主义思想建立了自己的悲剧理论, 两者间有剪不断的关联。他们的悲剧理论不尽相同, 却都对西方悲剧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张中载, 赵国新.西方古典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6) .

[2]孟庆欧.西方文论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

[3]冉东平.颠覆传统观念开启现代戏剧——浅谈尼采的《悲剧的诞生》[J].外国文学, 2009 (6) .

篇3:亚里士多德大学

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即美国建国后的第四年,已经有了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当初哈佛学院的创办者把剑桥大学的模式移植过来,学院最初定名为“剑桥学院”。1639年,为了纪念学院的创办者和建校费用的主要捐献者约翰· 哈佛,马萨诸塞议会通过决议,将学院改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扩建成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顶尖大学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学校,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其商学院案例教学也盛名远播。在世界各研究机构的排行榜中,经常名列全球大学第一位。

【牛校牛人】

历史上,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中共有八位曾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们是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乔治·布什、贝拉克·候赛因·奥巴马,及美国副总统戈尔、国务卿基辛格,及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等。哈佛大学的教授团中总共产生了44名诺贝尔奖得主和30多位普利策奖得主。中国近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江泽涵等。其商学院案例教学盛名远播。这里也培养了缔造了微软、IBM、Facebook等一个个商业奇迹的人。

【牛校风景】

哈佛大学的校园布局和建筑风格展现的不是时代前沿,而是古老的记忆。一群红色的建筑,一排排低矮简约的楼房,映射的不是追求表明的光鲜艳丽,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对学术的无限追逐和对精神的崇高追求。怀古是一种理念的传承,是哈佛精神永远存在的印记,也是哈佛屹立不倒的力量源泉。

非哈佛本人的哈佛雕像

在哈佛大学有一尊哈佛先生的塑像,这个雕像虽然标注着哈佛先生的名字,但雕刻的并不是哈佛先生本人。由于哈佛先生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当后人计划修建这样一尊雕塑时也就没有了模板,只能在当时的哈佛大学里找到一位比较帅的学生作为雕刻的模特,顶替哈佛先生。所以哈佛校园里有一座非哈佛先生的哈佛先生的雕像。其实像与不像已不重要,情意到了,就足够了。

对“死读书,苦读书”说NO

哈佛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学科门类覆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就是这么一所学术气氛浓厚,人才辈出的高等学府,教育者却反对学生“死读书,苦读书”,提倡学生全面发展。1853年至1860年,詹姆斯·沃克尔担任校长期间,在哈佛大学的课程中增加了音乐课,开创了哈佛历史上的艺术教育。

1993年起,哈佛大学开始了一年一度,规模巨大的艺术节,校长尼尔·陆登庭为艺术节题词“艺术第一”。每年5月的艺术节,哈佛大学校园内外到处可见写有“ArtFirst”标语和印有《某某年艺术第一》字样的T恤衫。活动前两周起,校园内便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各种宣传小册子、活动《指南》等被分发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艺术节期间,有200多场文艺节目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演员全都是哈佛大学的师生。除演出外,艺术节还举办雕塑、陶瓷、图片、文学作品展示,教学活动和声势浩大的“艺术第一大游行”活动。每次艺术节,校长亲自给哈佛大学为艺术和艺术教育作出贡献的人士颁奖。

哈佛占地380英亩,正中有建于30年代的纪念教堂,周围是学生宿舍、图书馆和教室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如霍尔登小教堂、马萨诸塞堂(现存最早的哈佛建筑,建于1720年)、哈佛堂和维德纳图书馆都是著名的古建筑,具有旧大陆建筑的庄严典雅之美。当然校园中也不乏崭新的现代化校舍。学校里处处是青青的草坪,蔽日的榆树,那一幢幢红砖砌成并爬满长青藤的楼房,使人感到亲切和宁静。漫步校园,人们会注意到这里竖立着一块龟背驮着的高大石碑,这是中国哈佛同学会1936年在哈佛三百年校庆时赠送的礼物。自清末以来,这里就有众多的中国学子就读,王安、贝聿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哈佛拥有9座博物馆,它们既为教学服务,又向公众开放。

篇4:亚里士多德友爱观探析

友爱是古典政治哲学的重要论题, 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人们从未间断关于友爱的讨论。本文通过探讨什么是友爱, 能与何人结成朋友, 善意与友爱是何关系, 以及为何众多友爱难以长久等疑问, 旨在寻求一条愉悦、持久且崇高的交友之道。

一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内容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亚里士多德根据人们喜欢的三种可爱事物把友爱分为三类:快乐的友爱、有用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在快乐的友爱中, 人们彼此所爱的只是相互带来的快乐, 而这种快乐大多产生于肉体和欲望上的满足, 多产生于年轻人之间。有用的友爱以利益为目的, 因此一旦利益消失, 友爱也宣告终结。这种友爱多发生于老年人之间和生意人之间, 也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友爱形式。德性的友爱则是交友的双方欣赏彼此的德性, 并完全因对方之故希望对方好且为之做事的友爱形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德性的友爱才是真正的友爱。朋友双方如果不都具备完美的德性, 就不太可能怀抱一种纯正的动机和善意与对方交往, 而没有纯正的动机和善意, 则交友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快乐, 就是为了获取利益, 当然也不太可能发展为德性的友爱。德性的友爱只能产生于好人与好人之间, 彼此间都怀抱着一种善意, 且为对方所知, 并能为对方的幸福而付出实践行动。

德性的友爱的目的不是有用和快乐, 但有德之人交往中必然能感受到快乐。德性的友爱不一定能带来物质上的利益和增加权力, 但往往令人愉快, 让人身心健康, 所以单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有用的。快乐与有用是德性友爱的附产品。这种友爱是基于对方自身的品质, 而一个人的品质是不容易改变的, 所以德性的友爱是稳定长久的。而快乐与有用相对易逝, 所以, 这两种友爱形式一旦其基础没有了, 友爱也就很自然地消逝了。

在这里, 我们有必要谈一下友爱的前提和起点——善意。友爱包含善意, 但仅有善意却还不是友爱, 且友爱包含的善意必须为双方相互拥有、相互认可。反之, 是否在所有称得上友爱的关系当中都必须包含善意呢?纳斯鲍姆认为, 所有称得上友爱的关系都应当包含了希望对方好的情感, 否则就根本不能算作朋友。但笔者对此存疑。亚里士多德认为, 德性的友爱是“因对方自身之故而希望对方好”。可见, 亚里士多德在谈善意时是就德性的友爱来说的。善意是德性的友爱所必需的。德性的友爱一定包含善意, 且这种善意是出于对方自身所具有的品质, 真心地为对方考虑, 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念。而快乐的友爱与有用的友爱对自己必然是有善意的, 但对对方的善意则是偶然的。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强调, 只有德性的友爱才是真正的友爱, 另一方面又提出, 由于有用的友爱与快乐的友爱也可归为友爱的范围, 因为它们具有一些真正的友爱的特点, 具有某些相似性, 因此在类比意义上, 属于广义的友爱。这也正说明了亚里士多德在追求至善目的的同时, 也不否认常识。这一点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二人在此处的分歧突出表现在“关于何人之间能产生友爱”的争论之中。

二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对“友爱”的认识与区别

柏拉图有一部专门讨论友爱的著作叫《吕西斯》, 在这本著作中, 柏拉图对于友爱的讨论多无结论, 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关于友爱的研究可以说正是对其老师在《吕西斯》中未完疑问的解答。

亚里士多德首先转述了柏拉图的关于何人之间能产生友爱的观点。假设人可以分为好人、坏人和不好不坏的人三个群体, 柏拉图的观点是:一是坏人与坏人不能成朋友, 或者说他们天生相互为敌。二是好人与坏人也不能相互成朋友, 如果说相异导致吸引、两事物差别越大就越会结成友爱, 那么这无异说一个人最爱那个恨他的人或一个人有一位是他敌人的朋友。也就是说, 一个人不能和一个憎恨他的人成朋友, 同时, 也不能和一个他憎恨的人成为朋友。三是好人与好人也不能成朋友。因为好人是自足的, 已经很完满了, 没有任何其他需要, 他们在一起不能使双方的德性相互增益。第四, 友爱只能存在于不好不坏的人与好人之间, 或是不好不坏的事物与好的事物之间。不好不坏的人之所以对好人表示友好, 因为他有缺点, 还不够完满。

以上观点分析似乎有了结论, 但接下来柏拉图又提出了质疑:友爱是出于恶还是欲?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友爱的相似性》一章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 这种好与坏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否则, 绝对的好就只能出现在神那里了。只有神才是完全自足和完满的, 而处于城邦生活中的人们只能处在不好不坏和“坏”两种状态中。好人是相对于坏人、不好不坏的人和神来说的。严格意义上来说, 城邦中没有好人。常人且不说, 即便是哲人, 他们也热恋智慧。如佛家讲求禅定、六根清净, 某些学派追求不动心。这些追求也都包含了欲求, 或者说本身就是欲求。欲求缘于需要, 需要基于缺乏, 由此可知, 有欲求即不自足。这样看来, 似乎只要是人就能成为友爱的主体, 且大多是不好不坏的这一类。

亚里士多德认为, 快乐的友爱与有用的友爱可能存在于两个坏人之间、好人与坏人之间、不好不坏的人与好人之间、坏人或不好不坏的人之间, 即这两种友爱几乎可以存在于所有公民之间。对于人们生活中所说的朋友, 柏拉图几乎一一予以否认, 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长期以朋友称呼对方。亚里士多德给予常识以肯定, 承认这些都属于友爱的范围。但是他同时又说, 只有两个好人才能因自身之故而做朋友, 其他人之间的友爱可能是基于快乐、利益而非相互因对方自身, 当快乐不再有、利益不再有时, 友爱也就跟着消失。所以,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两种友爱形式只是在类比好人与好人之间的友爱意义而称为友爱。而好人之间德性的友爱形式之所以长久、不受离间, 是因为这种友爱关系是基于对方自身的德性, 而德性是长久的、不易变化的。由此推论, 友爱是否长久主要取决于友爱基于的可爱事物是否稳定持久。

德性相对于有用和快乐显然更持久,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德性作为一种品质, 可由好的习惯而养成, 当然也就可能因坏的习惯而改变。亚里士多德在这一节没有明确指出, 但在后面《友爱的终止》一章专门谈到“当朋友不再是他原来所是的那种人时, 我们是否应当终止友爱。”此处明显是针对好人与好人之间的友爱而言的, 因为快乐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的终止在前面已说明了它们的短暂性, 除非它们转化为德性的友爱。对于变坏的朋友, 亚里士多德说“如果朋友已经变了并且无法挽救他, 就与他分手。”而对于一方未改变而另一方在德性上有了极大提升的情况, 亚里士多德认为, 当差距大到一定程度两人甚至都没法彼此相处, 那么终结这个友爱是很自然的事情, 因为没有共同生活, 友爱将无法继续, 差距大到人神那么远, 友爱肯定也不能保持。但是即便是这种情况, 只要不是由于极端的恶劣的情况而分手, 对于昔日的朋友也要有所关照。由此一点亦可见,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极富人性, 也符合常理, 对于指导人们在世俗社会过高贵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 但他的很多思想穿越时空变迁, 依然具有强烈的借鉴价值, 友爱即是其中之一。亚里士多德承认基于快乐、有用的友爱也是一种友爱, 提倡个人和政体都应注重和睦团结, 且以崇高的德性之交作为最高追求。他还提醒人们要注意:善意还不是现实的友爱, 善意如同一粒友爱的种子, 一旦条件成熟, 在相互抱有且相互知晓善意, 并能一起共同生活后, 善意就有可能转变成现实的友爱。因此, 我们也应该重视善意, 并对他人多多表达善意。

友爱的另一个条件是共同生活。所以, 当两个人的差距大到无法共同生活时, 终止友爱是自然、正常甚至应该的事情。但除了非常恶劣的情况, 我们对于昔日的好友应当有所眷顾。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如何结交朋友、发展友爱、帮助朋友、在朋友变坏而又无力挽救的时候应果断终止友爱以及提升德性修养等方面, 无疑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 (王晓朝译)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 (王晓朝译)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 (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 (廖申白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法]雅克·德里达.友爱的政治学 (胡继华译)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3][法]雅克·德里达.友爱的政治学 (胡继华译)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4]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4]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5]Translation Ty J.O.Urmson.Aristotle’s Ethics[M].Basil blackwell Ltd, 1998[5]Translation Ty J.O.Urmson.Aristotle’s Ethics[M].Basil blackwell Ltd, 1998

篇5:亚里士多德大学

【校 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波士顿西郊的剑桥校区,集中了很多世界著名的高校。走进剑桥,宁静致远,书香拂面,这些世界著名的大学,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多少莘莘学子的求学梦所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就坐落在剑桥,是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同时是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

哈佛雕像并非“哈佛”

哈佛大学可不是哈佛创立的。在建校之初,大学被称为“剑桥大学”,因为最早的七十个建校委员,都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而这所大学坐落的小镇,也改名叫作“剑桥”了。在建校两年之后,身为建校委员之一的约翰·哈佛,将自己财产的一半和藏书(大约二百六十册)捐献出来。为了感谢和纪念他的贡献,学校正式定名为哈佛大学。

在哈佛大学有一尊哈佛先生的塑像,这个雕像虽然标注着哈佛先生的名字,但雕刻的并不是哈佛先生本人。由于哈佛先生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当后人计划修建这样一尊雕塑时也就没有了模板,只能在当时的哈佛大学里找到一位比较帅的学生作为雕刻的模特,顶替哈佛先生。

反对学生“死读书,苦读书”

哈佛校园古建筑比较多,颜色以暗红为主调,显得沉稳大气浑厚,不失名校风范。校园里有一座纪念堂,非常漂亮的建筑,里边有许多木框镶边的名单,上面是哈佛在历次战争中死去的学生、老师和员工。一如美国的风格——对死者的感激、尊重和缅怀。

哈佛大学有12个学院,提供46种本科专业,134种研究生专业,商学院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商学院,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就是这么一所学术气氛浓厚,人才辈出的高等学府,教育者却反对学生“死读书,苦读书”,提倡学生全面发展。1853年至1860年,詹姆斯·沃克尔担任校长期间,在哈佛大学的课程中增加了音乐课,开创了哈佛历史上的艺术教育。

1993年起,哈佛大学开始了一年一度,规模巨大的艺术节,校长尼尔·陆登庭为艺术节题词“艺术第一”。每年5月的艺术节,哈佛大学校园内外到处可见写有“ArtFirst”标语和印有《某某年艺术第一》字样的T恤衫。活动前两周起,校园内便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各种宣传小册子、活动《指南》等被分发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艺术节期间,200多场文艺节目在哈佛大学剑桥市的校园内外演出,演员全都是哈佛大学的师生。除演出外,艺术节还举办雕塑、陶瓷、图片、文学作品展示,教学活动和声势浩大的“艺术第一大游行”活动。每次艺术节,校长亲自给哈佛大学为艺术和艺术教育作出贡献的人士颁奖。

地址:位于查尔斯河西岸的剑桥镇。

交通:北京有直飞波士顿的航班。波士顿的Gdward L.Logan国际机场位于离波士顿市中心东方6公里处。地铁蓝线行走于波士顿湾地下,可从机场通往市区。大约需10至20分钟。此外,机场及地铁车站间亦有免费的接送巴士连接。到哈佛大学坐红线Red Line地铁到Harvard Square Station下车。

旅游时间:五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是到波士顿旅游的最佳时间。

申请条件:哈佛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名校之一,每年的入学竞争都非常激烈。申请入学的学生要想“突出重围”,除了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外,还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特长、丰富的课外实践经验、卓越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潜质等。

申请截止日:每年1月1日

留学费用:总费用约5-6万美元(包括每年学费,住宿,课本及其他费用)。

篇6:亚里士多德考弟子

亚里士多德为了试一试迪喀尔和格米修斯哪一个更聪明,就把他们带进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房子里。

亚里士多德点着灯说:“这张桌子上有5顶帽子,2顶是红色的,3顶是黑色的。现在,我把灯吹灭,并把帽子摆的位置搞乱,然后,我们3人每人摸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当我把灯再点着时,请你们尽快地说出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说完之后,亚里士多德就把灯吹灭了,然后,3个人都摸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时,亚里士多德把余下的两顶帽子藏了起来。

待这一切做完之后,亚里士多德把灯重新点亮。这时候,迪喀尔和格米修斯两人看到亚里士多德头上戴的是一项红色的帽子。

迪喀尔见格米修斯在犹豫,马上说道: “我戴的是黑帽子。”亚里士多德于是将迪喀尔收为关门弟子。

你知道迪喀尔是如何推理的吗?

篇7:亚里士多德《诗学》管窥

关键词:模仿说;情节;人物性格;突转和发现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00-03

作为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承认了文学艺术的客观真实性,艺术有机整体及和谐观念的创新,肯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他创立的诗歌理论,经历二千年而不衰,其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诗学》的魅力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浪潮而消逝,反而成为不朽的世纪佳作,对当代的电影,电视乃至戏剧的评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诗学理论不可避免地显现出了它特定的局限性。如朱光潜先生就曾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上提过“亚里士多德从社会观点看文艺,往往不免流漏出一些他的贵族阶级意识形态,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规律就不能适用于近代戏剧小说或电影。”[2]接下来我们就结合新近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剧)从模仿说、情节、人物性格、突转和发现等几个角度探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本剧以《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的UFO事件为基础,描述了四百年前坠落在朝鲜的外星人,带着他迄今为止四百多年的秘密,一个人在首尔的天空下生活,却仍有刚来地球时那样年轻英俊的样貌,并拥有超能力,他就是都敏俊,现任某著名大学的教授;另一位则是举止轻率冒冒失失的韩流明星千颂伊。相邻的男女迸出了激情的火花,察觉了与前世相关的羁绊,还有三个月就能够回到母星球的都敏俊无意间堕入了与韩流明星千颂伊的恋情中。

一、模仿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世界是真实的,因此模仿它的艺术也是真实的,模仿是对普遍性必然性的揭示。他认为以模仿为基础的艺术所创造的美比其所模仿的对象更美,更深刻。罗群认为,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世界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在美学上,他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3]。亚里士多德在美学观点上的唯物性,正使得他对诗歌与现实关系的阐释符合当今的主流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就用了很大的篇幅列举了各种模仿的媒介形式,“有一些人用颜色和形态来模仿,制造出许多事物,而另一些用声音来模仿……而另一种艺术只用语言来模仿……”“有些艺术,例如酒神颂和日神颂,悲剧和喜剧,兼用上述各种媒介,即节奏歌曲和格律……”[4]可见,不同的艺术会用不同的媒介进行模仿,不同的模仿媒介决定了不同的艺术形态的表现方式。

作为以电视剧形式表现社会现象的《星》剧在艺术创作上自有其独到之处。《星》剧作为艺术创作成品,可以用以下关键词来概括:以爱情为主,同时融入了穿越、超能力、悬疑、惊悚、历史、谋杀、侦探等流行元素,在歌颂真善美的同时也讽刺了社会的黑暗和娱乐圈的混乱浮躁。这部片以丰富的想象力,基调昂扬轻快,却又不时地变换情境,给人以紧张和刺激感,令人目不暇接同时又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命运所虐心。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女性对爱情的态度以及朋友之间友谊的处理。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对唯物主义的偏向和媒介说均在本片中得到了体现。

上文说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爱情和友谊的现实问题,并融入了诸多潮流元素,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简单模仿自然,根据神话传说,依照可然性或必然性模仿这三种方式中,第三个是最好的,即应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有艺术的处理,但不能违背人物性格的特征和电视情节中必然或然的规律,去让他做不合乎情理的事,说不合呼情理的话。这就牵涉到上文所说的“一定程度上”的问题。电视剧主要是反映爱情和友谊这两个问题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固然动人心魄,但女主人公与自己的同窗姐妹世美的友谊也是一大亮点,男二号辉京从小与女一号千颂伊青梅竹马,深深地爱着她。可是千颂伊却对12年前救过她的神秘男子念念不忘,一直不肯答应辉京。辉京就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世美聪明美丽善良但因为相貌略逊于千颂伊,因此在事业爱情上处处沦为女二号无法抽离,因此内心早已有些扭曲。为了追逐爱情和巩固来之不易的事业她很可能成为剧中的二号反面人物,最终与千颂伊刀剑相向。上述所讲这些均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且在现实中都有可能发生,所以通过电视剧的主观能动性,这两大问题在《星》剧中同时出现并相互交织,缠绕成一条情感主线。由此,电视剧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性便在创作者的主观想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戏剧的有机结构

《诗学》的第六章中,亚里士多德紧随悲剧的界定之后,提出悲剧的六个要素。首先是“戏景的装饰”,这当然不仅仅是悲剧所独有的,同样,语言和唱段也不是。因为,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他们模仿的媒介上是一致的。除此之外,就是关涉到模仿对象的那三个要素:情节,性格和思想。其中,情节是对行动的模仿,这是悲剧最重要的内容,情节在喜剧中也同样重要。情节就是刻画人物的活动,人物的性格需要在情节中展开。性格,是人物的品质因素,它贯穿于行动的情节中。思想,在论证中体现,它既支配行动,又是论证、表达真理的能力,深层次地展示人物性格,同时指向普遍真理。

《星》剧中最动人心魄和荡气回肠的正是它的情节。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情节的性质特点。首先情节必须完整。好的文章必定有完备的事件发展过程,既有开始,也有铺展还有结局。其次剧作情节的规模或长短应适宜。谈到此,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提到了美学原理的话题。他说,美的东西必须有适当的规模范围,剧作也是。第三,情节要统一。情节总是围绕着某个人展开。因此,没有统一的情节就没有好的戏剧作品。最后情节本身要统一,而且必须与悲剧的时间,地点相一致[5]。好的情节完整、前后统一、没有穿插。情节必须是合理的,结局必须是自然的,不能牵强附会,给全剧留下斧凿的痕迹!

据此我来分析一下《星》剧的情节。男主人公都敏俊是四百年前来到朝鲜的外星人,离下次可以回到母星还有三个月。而他在刚到地球时因缘际会遇到了生命中的知己宜花,在经历了悬崖救宜花,婆家为了烈女牌坊追杀宜花,父亲为了名誉要杀宜花并在都俊敏的饭菜中下毒等一系列事件后,两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最后官府为了转移民众对UFO事件的恐慌,下令彻查“宜花案”,在官兵将两人逼到悬崖边时,宜花为了救他身中数箭死去。从此都敏俊对宜花一直念念不忘。回到现世,男主人公十二年前救了一个小女孩,他和当年的宜花一模一样。这使得他在即将离开地球钱非常想再见那个女孩一面以解相思之情,从此开始寻找。故事由此展开。由于情节的巧妙安排,男女主人公很巧合地成了邻居,由于双方的样貌有些变化,当时并没有相认出来。随后在仅剩的三个月中,女主陷入了谋杀案中,男主人公为了解救她不断地救助并帮她查找凶手,随后在不断地接触中两人逐渐猜测到对方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但都敏俊是外星人的事实又使他一直逃避千颂伊的追求。在这段时间内,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恋,最后在了解了对方的身份后仍义无反顾地为爱奋争。令人唏嘘不已。从此看,本剧的情节安排相当精彩。

而人物性格在电视剧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深刻的人物性格有利于戏剧冲突的演化。关于性格,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十五章对“性格”提了四点要求:(1)“性格”必须是善良的;(2)“性格”必须适合;(3)“性格”必须相似;(4)“性格”必须一致[6]。电视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包括二号人物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善良的,因此他们的爱情悲剧和坎坷友谊才会引起观众的怜悯和认同。就以韩宥拉被杀一案来说,虽然千颂伊和她之前是棋逢对手的演艺竞争者,可是在韩宥拉死后,千颂伊也伤心地为其流下了眼泪,认为她还这么年轻,就这么死了,自己以前却和她经常争风吃醋,现在很内疚很自责,展现了千颂伊善良的一面。而之前的千颂伊又以“没常识”著名,被人嘲笑“你的大脑是打了除皱针吗?”之后,她拿着吹风机在洗手间独自五音不全的唱歌,又跳狗腿舞。剧情上让她跌入人生低底后,细节上又非常生活化,深受负面影响的她在大唱一通后,又发酒疯在都敏俊家门口跳狗腿舞,这种种行为让女主人公褪去了女神光环变成了女神经,废除了真善美的女主角定义,构建了立体感强烈的人物形象,成功营造出强烈的带入感,迎合了许多女观众的审美心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的末了,即亚里士多德说的唱段,男主人公在下雪的暗夜向千颂伊唱的求婚歌曲,悠扬婉转的曲调一直飘荡在夜空,都敏俊忽然拿出一枚戒指,单膝跪地,真诚地向她求婚,千颂伊感动地流下眼泪。并劝他回到现实中去,只要她知道他在某个角落还存在着,她也就知足了。“爱不一定是长相厮守,也可以是曾经拥有”。这首歌曲后来多次回放,对爱情的演绎相当到位,成为剧中的经典片段。

三、情节的突转和发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有简单和复杂之分,而最完美的应是复杂型的。在《诗学》中,对古希腊戏剧安排情节、结构布局方面亚里士多德做了高度概括,提出了人物处境变化的两大原则:一“从顺境到逆境”;二“从逆境到顺境”。并精辟地指出所谓的突转变化,是指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的行动,并且这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规定。发现,指从未知到已知的变化,使置身于顺境或逆境中的人们发现对方竟然是自己的仇敌或亲恩。在本部电视剧中就有许多精彩的突转和发现之处。

先说突转:之前如日中天,被称为国民明星的千颂伊偶然听到了载京和他女朋友韩宥拉的秘密谈话并被发现。之后韩宥拉在游轮上被载京杀害并被模仿成自杀的假象,随后载京设计使千颂伊成了韩宥拉在游轮上死亡的嫌疑犯。自此千颂伊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谷底。冷嘲热讽随后汹涌而来。

而剧中最精彩的部分则是男女主人公的相互发现过程。亚里士多德说过,在发现的种类中,第一种是借助于标志的认辩。有些标志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标志是后天获得的,使用标志作为证明手段的认辩是缺乏艺术性的,只有突如其来的认辩才较为理想。第二种认辩是由诗人创造出来的。因此也缺乏艺术性。第三种是借助回忆而引起的认辩。当人物目睹某件物品之时,表现出某种伤感。第四种认辩是来自推理。此外还有一种复杂的认辩,它依赖观众的错误推理。最好的认辩是由事件本身直接产生的,惊异通过可能性的事件产生[7]。

在《星》剧中,相邻的男女却不知道对方就是自己心中念念不忘的人儿。从一个发簪开始,通过一张12年前的照片,碎玻璃等一系列物品,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各自的思念 ,为全剧埋下了伏笔。之后通过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十二年前巧遇并救下千颂伊于卡车下,又在精品店门口定格时间救下差点被砸死的千颂伊,之后又出手拦下刹车失灵的汽车,最后千颂伊在世美的暗示下,通过一块不起眼的碎玻璃确定了都敏俊的身份,最终在爱情圣物发簪面前两人相互确认,见证了跨越了四百年的爱情,这一发现过程令人唏嘘不已。

四、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的局限性

从上文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可以用来分析评论影片的,然而他的理论也有局限性,首先,如本文开头指出的,亚里士多德从社会观点看文艺,不免流露他的贵族意识形态。其次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戏剧的六大成分时指出“形象固然能够吸引人,但却最缺乏艺术性,跟诗的关系最浅”[8],这一点显然不符合当代文艺评论尤其是电视评论。以本片为例,金秀贤,全智贤的明星效应,还有诸多实力派演员的演技在推动情节演绎渲染剧情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并不是亚里士多德说的承载动作的躯壳,他们的作用也很重要。不然观众也不会天天追着韩剧明星为男女主人公的命运而虐心,被男主人公的雪夜情歌感动的一塌糊涂。

对于戏剧的服装道具,亚里士多德论述的不多。历来的戏剧理论家们关注的也不是太多。而在韩剧中韩式造型现在早已成为了成功的代名词,这有赖于韩国电视剧在包装人物上的大量投入。完美的包装给了观众视觉消费的完美体验。《星》剧每集女主角换装频率都在7个造型以上,让观众们过足了眼瘾。越到后面,你会发现服饰造型的变化越来越多。韩剧选择的是边拍边播的轨制,一开始的打扮造型资助基本都是艺人自己代言的产品,按照播放的受欢迎水准,会确定植入品牌的数量和力度。更令人感叹的是不单男女主角看着养眼,乃至连配角的衣饰都独具匠心,也有着各类资助和代言。除了造型的细节,道具也不能忽视,剧中很多道具都很别致、有吸引力。韩剧的成功造型,带动了其韩国国内诸如服饰业、配饰业及化妆产业的飞速发展。难怪业内人士看了之后也评价:电视剧能拍成这样,必须赞一下!

五、结语

本文结合《星》剧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在现今影视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亚里士多德作为欧洲美学的奠基人,确认文学和艺术的客观真实性,建筑艺术的有机整体的和谐理念,肯定了文学和艺术的社会功能,无疑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思想财富。这些进步思想在《星》剧中均有体现。然而文艺表现的方式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我们并不能固执地死守这一个理论,相反我们应该顺应文艺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多多探讨其理论局限的地方,这样才能将其更好的运用并发扬光大。总之,我们要积极学习和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节目制作中去,学习韩剧排编的优点,积极吸取潮流元素,不断丰富我们的节目方式,提升节目思想内涵,使我们的节目不仅有艺术美,令人感觉时尚潮流,更要有教化的作用,引导社会向健康,正直,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2〕陈晓星.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电影《假如爱有天意》中的运用[J].山西青年·文化视角,2013.

〔3〕罗群.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比较及影响[J].求索,1986(4):71-76.

〔4〕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3.

〔5〕雷婉,廖运刚,王旭安.亚里士多德论情节[J].教育教学论坛,2012.

〔6〕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63.

〔7〕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65-666.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60.

上一篇:赵楼小学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下一篇:龙涛贵同志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