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

2024-05-04

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精选5篇)

篇1: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

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 才子城论坛的文章是这样写道:显而易见,柏拉图的哲学并非仅有“理念论”取向.还有“政治哲学”、“伦理学”、“社会哲学”等取向。亚里士多德尽管在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上有莺要理论建树,但是,亚里士多德以追求“实践智慧”为宗旨的“实践哲学”则更具哲学内涵和意蕴,也为后来的文化哲学发展开创了历史先河.这种“实践哲学”也成为文化哲学的滥觞和雏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实践生命活动在完全的意义上包括理论的、制作的、实践的活动。三者之中,理论的活动最高,实践的活动最重要。实践生命活动的根本在于实践理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论述人的行为时,强调了人的行为的构成冈素和表现形式。其中有“意愿行为”、“选择”、“考虑”、“希望”、“德性、恶与能力”等。他认为,实践智慧的对象是“变动的人事现象”,因此,它为偶然因素所决定。不论怎样崇高的理想和意图。在其推行实现时都难免会发生很大的变数。因此.对待人的行为不能用“必然性的法则”去把握。这种思想影响了康德。康德对实践理性原则的厘定就是遵循这个原则进行的。当我们发掘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哲学思想源头中的以人自身的哲学、政治哲学、实践哲学等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哲学范式时,厘清了传统形而上学与非传统形而上学——文化哲学的区别时,就会发现。文化哲学并非仅仅是一种现代才出现的哲学范式.而是在古希腊哲学之中就已经存在。

篇2: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

在柏拉图时代, 雅典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 新兴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阶级的斗争白热化, 贵族阶级的传统地位开始动摇。作为出身于雅典的贵族阶级, 柏拉图在文学和数学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 代表着贵族阶级的立场。他关于自然哲学、文学艺术及政治学等方面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贵族阶级的思想并受其影响。柏拉图在政治上的基本动机, 就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基础。

与柏拉图不同, 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御医尼科马库斯的儿子。受其出身环境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现出唯物主义观点。亚里士多德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和逻辑学家, 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 并主张把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到文艺理论领域。他的自然哲学、模仿说和文学艺术等理论都闪现出了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光辉。

2.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观

形而上学是关于世界终极本原的探讨, 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是精神还是物质?两者的关系怎样?形而上学观是最基本的世界观, 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决定了人们在生活中对待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在他的形而上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他虽承认世界由两种基质构成:物质和精神, 但是认为其中精神是真正的实在, 最有价值, 是宇宙中法则和秩序的基质;而物质则是属于第二位的基质, 它是呆滞的、无理性的、顽强的力量, 只是多少而不完善地打上了精神的印记。柏拉图认为精神为事物的首要因素, 物质为占第二位的因素, 因此是彻底的唯心主义的。理念是自在和自为的, 有实体性;它们是实体和实质的模式, 即万物原始、永恒和超越的原型, 先于、脱离和独立于事物而存在, 不像事物那样受变化的影响。凡是被感觉的世界所具有的任何实在性、形式或者美都得自理念。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不过是这些永恒不变的理念的复制品, 因此是不真实的。世界上的事物有千万种, 但是它们都只有一个原始不变的理念。所以我们对感官世界的研究不可能获得真的知识。要取得真的知识必须认识事物常驻不变的本质, 真正的知识即概念的知识是以理性为基础的, 这种知识知道自己是知识, 即能确证自己是真的知识。大多数人通过感官知觉认识世界, 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知识的, 除非超越感官知觉达到纯粹理性。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 同时又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用在他看来更前后一致的科学的方法发展了柏拉图的理论体系。他的哲学体系是徘徊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在对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方面, 与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相反, 亚里士多德认为性质不能脱离对象而存在。没有客观存在的物质, 我们就不可能有对世界的认识。然而我们所见的变化着的实在, 也不可能像唯物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有单纯的、无目的的、运动着的物质来说明, 没有起主导作用的目的就不可能有物质。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的对象, 即我们所生活着的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实体, 而不像柏拉图所说的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 是虚幻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者说感性认识而达到理性认识, 亦即关于真理的认识。人可以认识真理, 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3. 文学艺术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柏拉图对文艺和现实关系问题的看法也是建立在他形而上学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之下的, 主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看法:一种是艺术只能模仿幻相, 见不到真理, 这种看法适用于柏拉图认为应该遭到批判的第六等的诗人。另外一种为美的境界是理式世界中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诗人可以见到最高的真理, 这是柏拉图眼中第一等的诗人和艺术家, 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见到最高的真理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 而是因为有一种崇高的精神进入他们的脑海, 归根结底, 这还是应该归功于“理式”的作用。柏拉图把客观现实看作文艺的蓝本, 文艺是模仿现实世界的。但是柏拉图把这种“模仿说”也放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根据他的观点, 我们所理解的客观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 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而客观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模本。在柏拉图心中有三种不同的世界: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和文艺世界。其中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永驻不变, 由于感性世界知识对理式世界的模仿, 因此模仿感性世界的文艺世界就更加是虚幻的, 是对“模仿的模仿”, 是“隔着真理的第三层”。柏拉图由此否认了艺术的真实性和艺术的崇高地位, 认为艺术是人们生活中低等级的东西, 艺术所带来的快感更是与他所要求的理性相违背的, 所以应该尽量克制, 从而达到“至善”。

与柏拉图相反, 亚里士多德对文艺和现实关系问题的看法是建立在他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他见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认为艺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是建立在艺术家对客观世界中某些事件的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他从唯物主义出发, 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因此也就肯定了模仿他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仅如此,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艺术比现象世界更加真实。艺术所模仿的并不只是客观的现实世界的外形, 而是更深一层的现实世界所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规律。由于客观世界是真实的, 因此艺术家和诗人就可以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达到理性的对真理的认识。艺术家所描绘的虽然是个别的事物, 但是他们所说所行的却是带有普遍性的, 合乎历史的必然规律的, 因此艺术笔历史更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里说:“艺术家知道原因而只有经验的人不知道原因。只有经验的人对于事物只知其然, 而艺术家知其所以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灵魂既包括有理性的部分, 又有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的部分亦即感性的情感、欲望等也应有其发展的空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历史上第一个替快感辩护的哲学家。因此与柏拉图相反, 亚里士多德不仅不认为艺术石低俗的东西, 反而认为艺术是无比高贵的, 从而肯定了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4. 结语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同的形而上学观决定了他们的文学艺术观必然分道扬镳。在哲学思想上, 柏拉图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 而亚里士多德则徘徊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因而在对于文艺现实关系问题的看法上, 柏拉图是唯心主义的、反现实主义的、而亚里士多德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 是虚幻的, 因此艺术对客观世界进行模仿则是更加不真实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 文艺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不但具有创造性, 而且能体现客观世界中固有的本质的一般的规律。

摘要: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两大哲学史上两大哲学家, 他们的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他们对于美学的看法, 尤其是美学中关于文学艺术的看法。本文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哲学观入手, 分析由此所引发的两者对美学中“文学艺术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看法的差异。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观,文学艺术观

参考文献

[1]曹淑蕾.试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青年文学家, 2009, (5) .

[2]林炳熙.哲学家眼中的文学艺术.广东社会科学, 1991, (1) .

[3]梯利著.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1995.

[4]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2003.

篇3: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

[关键词]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王统治思想;法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 D9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51-1

一、柏拉图哲学王统治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主张

(一)柏拉图哲学王统治思想。罗素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一切思想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在他看来,一个最理想的国家就是由“哲学王”统治的思想。关于“哲学王统治”思想,本文从以下个方面展开论述。具体如下:

1.什么要哲学王统治。柏拉图从国家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凡是对知识不断求索,酷爱真理追求各种知识,求学不厌爱好永不变,有开阔胸怀,有分寸而又文雅,有节制而又勇敢者,当称之为哲学家。柏拉图还认为,一个正义主导下的国家必定存在这样两个真命题:第一,在良好的制度尚未建立前,把国家交给哲学王来加以统治要比交给一个不贤的人好的多。第二,在良好的政治制度建立之后,维系这些得之不易的国家制度也需要哲学家。

2.哲学王统治的可能性。尽管成为哲学王要达到上述相当苛刻而又不失严谨的标准,柏拉图依旧认为这样的哲学王必定存在、哲学王统治国家的理想终会实现。对此,柏拉图从哲学家的造就和哲学家成为统治者两个命题出发加以论证:

关于哲学家的造就,柏拉图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论述影响人们成为哲学家的因素:主观方面,成为哲学家必须具备个人天赋;客观方面哲学王成长的城邦环境。在分析客观方面时,柏拉图一针见血的指出坏教育严重摧残了那些具有哲学天赋的人的成长。

关于哲学王统治国家这一命题,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比哲学家的造就要困难得多,因为一方面在城邦里哲学家不但被认为是无用的甚至是危险的,另一方面,哲学家本人也不乐意从政。为了更好的阐述这一事实,柏拉图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创造性提出了“洞穴喻”理论,指出真正的哲学王只有通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对善的认识;真正的哲学家原本是不屑与常人为伍的,他们愿意为琐事为世俗费神费力,然而出于对整个城邦的利益的考虑,他们又不得不屈尊回到俗人世界里,利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道德塑造城邦,造福城邦。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在继承柏拉图的精华思想的同时,又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创新着自己的学术,最终提出了独特的法治思想,构建了古代西方最为庞大的政治法律思想体系。

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创造性的把法律划分成两种范畴,即良法和恶法。相对于恶法而言,亚里士多德提倡的良法是指正常政体下制定的法律,是代表城邦共同的善和共同的利益所制定的法律,是正义的、符合全城邦的幸福和善德德目的的法律,是认真考虑了国境大小、居民数量多少、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行政关系和富裕程度等因素和条件后制定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法律。良法得以普遍服从,这是制定良法的目的,也是实行法治的关键。亚里士多德强调,要使良法得以普遍服从和遵守以便实现真正法治,就要做到一下几点:执政者凭法律办事,依法执行法律所规定;执法者依法之宗旨,公正处断;完善司法制度,设立八类法庭;全民守法。

二、柏拉图哲学王统治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柏拉图哲学王统治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是人类法律思想史上一座闪光的山巅,由柏拉图哲学王统治思想发展到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所折射出的法治之光——真正的法治并非单一的制度之治,其形成与建设离不开高素质法律人——对后世法律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而永久的意义。现实而言,二者独特的思想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一)柏拉图的公有制度为中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蓝图。柏拉图的设计的“理想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空想之成分,但其追求的“美德者对非美德者统治”、“使在理想国家中担任国家公职的统治者无私利可图”、“使护国者节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内部的团结”等理念值得中国借鉴。

(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作为思想指导,现代中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不但要加强良法制定工作的完善,还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法治意识教育等途径树立法律至上权威,使法为良法、法为人守,使法律之上、依法治国,剔除传统守旧“人治思想”,防止法治意识淡薄、法律理念缺失,杜绝感情因素治国。

總之,柏拉图哲学王统治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进程有着宝贵的指导价值。现代中国要借鉴二者的精华思想,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设,另一方面要致力于高素质法律人才队伍的培养,只要这样才能加速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72-275.

[2]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6.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72-275.

篇4: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

艺术的功能即艺术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与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有着明显的分歧。柏拉图肯定艺术对于人的功能, 艺术对人的情感、审美和判断力都有深刻的影响, 艺术可以让人产生快感, 但大多是不好的, 毫无价值的功能。他对多数的艺术持贬斥态度, 认为艺术乱人心智, 败坏道德, 损害城邦管理, 因此他严格限制艺术。在《国家篇》第二、三、十卷中他历数诗人的罪状, 认为荷马史诗和许多悲剧、喜剧宣扬诸神、英雄之间的争斗、谋杀战争, 或者摹仿愚者、坏人、懦夫、卑贱者, 他们表达的情感, 产生的快感, 都来自于灵魂中那些非理性的情欲, 逢迎人性中的卑劣, 因此他宣称除了赞美神和善人的是除外, 其他艺术都应当被驱逐出城邦, 只有能都证明自己的诗对国家和人生有意义时才能回归。他主张对诗严格限制只有摹仿最崇高生活的真正的悲剧才能进行表演。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则指出, 艺术是受理性指导的人的求知活动, 并且各种类型的艺术表现, 史诗、悲剧和喜剧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政治学》第八卷中, 他论述了音乐, 并阐释了净化和艺术的功用。他以悲剧为最高的艺术范式, 肯定了一切优美的艺术, 他提出净化说用以解释悲剧的目的。在《诗学》中,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悲剧激发起的观众的情感局限于“怜悯”与“恐惧”。怜悯和恐惧在柏拉图看来是一种人无法被俘的负面情绪, 而亚里士多德对肯定了这些情感, 并将他们转化为有益的东西。克林伍德对此清晰地解释说:“他观察到, 悲剧所产生的情感实际上不会在观众精神上留下重负, 这些情感在观看悲剧的体验中就释放了。悲剧演完之后, 这种情感的澄清或净化留给观众心灵的东西, 不是怜悯和恐惧的重负, 而是摆脱这些情感之后的轻松。因此, 这种效果与柏拉图所设想的效果正好相反。”

在《诗学》中净化 (希腊文katharsis, 音译为卡塔西斯) 一词在第五章出现, 这个词也是亚里士多德得出的艺术的功能之中心。柏拉图在其理论体系中并没有明确讲到“净化”一词, 但在某些部分我们可以找到类似于“净化”的这种概念。比如在另一个例子中, 酒神狂女在向神抵献祭时伴着笛声狂舞, 然后从暂时的疯狂中摆脱出来, 恢复清醒的头脑。”但是柏拉图并没有将这种思想用到悲剧中去, 他认为这样的结果是人的情绪引发的。

亚氏在之前的《政治学》中对净化一词也已经有所提及:

音乐应该学习, 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 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 那就是: (1) 教育; (2) 净化 (关于“净化”这个词的意义, 我们在这里只是约略提及, 将来在《诗学》里还要详细说明) ; (3) 精神享受, 也就是紧张劳动的安静和休息从此知各种和谐的然各有但是特殊的目的宜用特殊的乐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 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但是在集会中听旁人演奏时, 我们就宜听行动的乐调和激昂的乐调。因为像哀怜和恐惧或是狂热之类的情绪, 虽然只在一部分人心里是潇民强烈的, 一般人也多少有一些。有些人受宗教狂热支配时, 一听到宗教的乐调就卷入迷狂状态, 随后就安静下来, 仿佛受到了一种治疗和净化, 这种情形当然也适用于受哀怜、恐惧以及其它类似情绪影响的人。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 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 受到净化, 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 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音乐可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出于恢复紧张情绪, 伦理或教育的目的, 以及对人们的哀怜、恐惧、狂热等强烈情绪和迷狂状态, 音乐可以产生净化的作用, 将这些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轻松无害的情感, 与柏氏功能说形成鲜明对比。

亚里士多德说明净化的功用问题, 从三个方面做出解释。其一, 净化和艺术的认知作用。亚氏认为情感的净化以“知”为前提。艺术源于摹仿, 而摹仿源于人的求知本性与经验, 人们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快感。以悲剧为例, 悲剧摹仿人的行动引发并净化情感, 这不是简单的道德感化或是清洗, 情感净化的先决条件是澄清见识和了悟真谛。悲剧描述某种类型的人物、事件, 表达普遍意义的哲理;悲剧不是要造成恐惧和同情的效果, 实为产生人执行的怜悯与恐惧。随着悲剧的演出一步步的认知产生强烈的情感又通过对这种情感的净化, 使观众开化心智, 明辨是非, 领悟到人生真谛, 避免柏拉图的悲剧影像成为现实。其二, 净化与艺术的伦理道德功用。悲剧摹仿世间百态, 通过高尚与卑劣人物的演绎, 让观众认识到寄予其中的普遍哲理, 其中主要的是伦理关系和道德品质。其三, 净化与艺术的审美移情功用。净化情感在某一方面也是审美移情作用, 他有益于培养审美情操和心理健康。艺术的这种审美心理效果, 柏拉图也已经看出, 在《国家篇》第十卷中, 借由苏格拉底之口表示出来:“听到荷马或其他背景诗人摹仿一个英雄遇到灾祸, 说出一大段伤心话, 捶着胸膛痛苦, 我们中间最好的人也会发生快感, 忘乎所以的表示同情, 并且赞赏诗人有本领, 能这样感动我们”。但是柏拉图对这样的倾向缺乏理性思想, 对于艺术审美移情作用他吃讽刺态度, 这更表现在他对待诗人的处理上。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审美移情作用可以带动宣扬道德伦理, 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是中情感的净化。

二、比较之诗人

柏拉图批评诗人, 他将人分为就等, 似乎诗人可以分为两类:慧者, 爱美者, 或是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属于第一等人”, 而“诗人或其他摹仿的艺术家”被列在第六等。他对于荷马的驱逐又让我们看出诗人在他眼里应当是第二种, 也就是位列第六等人群。在《申辩论》中将诗人与先知并列, 认为他们是神的俘虏。他们的一切优秀作品都凭借“灵感”, 即所谓的“神灵的凭付”。在他看来, 诗人的创作与画家一样, 是模仿的摹仿, 影子的影子, 实则毫无价值。艺术家的工作地位比木匠更低, 与真理之间的距离最远, 这也在他的理想国思想中有所体现, 他认为诗人带给民众的是非理性的, 冲动的情感。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科学分类方法中将诗学属于创造性科学, 诗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为诗人, 以此看出亚氏将诗人的地位放在很高的位置。对于被柏拉图驱赶的荷马很是尊崇们认为他是希腊最伟大的诗人。亚氏闭口不谈灵感和理式对是人的作用, 他肯定天赋与才能在诗的创作中的影响。

三、小结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历史阶段中的人, 都在哲学史中画出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没有对或者错, 理论亦是如此。因此, 在研究他们之前, 首先要注意到我们既不能说柏氏的观点是错的, 也不能理解亚氏的思考是对的。本文对于他们的比较也只是客观的讲述了他们的有关说法, 并在诗学概念下进行些许比较, 对柏氏和亚氏在艺术哲学领域的异同做了分析。柏拉图没有具体的艺术哲学, 我们只是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搜索到有关艺术的独特见解。亚里士多德也并没有体系化的艺术理论, 《诗学》仅是亚里士多德研究艺术哲学的部分成果。

当然, 除艺术哲学之外, 在其他领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体现出独有的见解。就他们的理论核心——观念为世界的绝对本源这一点, 他们就各有所重。首先, 亚氏尊重事实, 他所要求的是科学的可以确定的事实。柏氏则不喜欢事实。他们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柏拉图对于感觉界的轻贱, 他认为感觉对象毫无价值。其次, 柏拉图创立的理想主义, 却在他的理论体系中给予了神话和诗歌很大的分量, 明确表现出神秘主义色彩。而尊重事实的亚里士多德则反对这种以诗歌代替合理的解说的做法。再次, 就是他们的文体的明显对照。柏拉图文章辞藻华丽, 文采飞扬。亚里士多德全力摒除这些, 注重真理的表达。因此他的文字很务实, 甚至有些粗涩, 但都可以以其准确的概念表述来补足。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 是对柏拉图的观念论的诘难产生的:诘难一, 柏拉图的观念不能说明万物的存在;诘难二, 柏拉图没有吧观念对于万物的关系解释清楚;诘难三, 他没有说明万物的运动;诘难四, 观念被柏拉图设为非感觉的, 而实则是感觉;诘难五, 也是亚氏反对柏拉图观念论的最重要的理论。柏氏将观念和个别两分, 而亚氏则是将它们放在一起, 指出普遍相固然是绝对的存在, 确实这个普遍存在于各物之中。

他们的差异还出现在理想国的设计中, 亚里士多德没有把不同形式的国家做相近的分类, 因为没有一种整体式最好的, 一切视环境而定。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体系并不完整, 但是他们作为哲学家的光辉是不会减少的。纵然理论各具特色, 他们对于真理的不懈追逐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 著.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2][英]斯塔斯, 著.批判的希腊哲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平, 著.神祗时代的诗学[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4]苏宁, 著.“卡塔西斯”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 1993 (6) .

篇5: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发展探讨

[关键词]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92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成长在伯利克里的盛世(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作为公民,苏格拉底热爱祖国、热爱民主制度,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但他的壮年,则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由盛转衰。

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社会道德滑坡,政客煽动民意,法庭审判不公,直接的轮流坐庄的民主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苏格拉底力图重建道德体系,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以挽救城邦危机,因而他主张“美德即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道德和知识是城邦政治的基础。他在政治上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反对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直接民主。最终,苏格拉底的政治理念为一些野心家所不满,苏格拉底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为捍卫真理,欣然赴死。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直到苏格拉底被处死。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其政治思想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一书中。

《理想国》描绘出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理想国中的公民被划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每个人只有从事一种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才能做得最好”。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显然,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政治是苏格拉底专家治国论的继承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在17或18岁时来到雅典,成为柏拉图学院的学生。他在那儿待了约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柏拉图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亚里士多德从考察已有的国家形式入手,试图在这些国家中找到能够实现的最好政治形式。

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同时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因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的同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毫无疑问,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专家治国论,并且同当时的政治历史潮流相结合,使其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中最杰出的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43年,受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亚里士多德担任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注重政治实施的有效性。

亚历山大大帝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作为有世界眼光的征服者,充分利用先贤留下来的希腊文化遗产,所到之地,以包容的态度进行统治,移植希腊文明。在亚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我们会发现亚历山大所获取的绝大多数城池都是对方主动献出的。这种仁慈的政策不仅让他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大大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亚历山大大帝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老师亚里士多德的民主制和君主制相结合的政治理念,而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的马其顿降服了以民主制自诩的雅典等希腊城邦。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一个个对学生而言既如雷贯耳又知之甚少的名字,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讲完苏格拉底为其思想自由和政治理念而殉道后,可以简要叙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其政治思想的继承发展以及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作为。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苏格拉底思想这一重点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惊诧于历史的博大和魅力,大大增强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历史的渴望。

上一篇:我必须去教案下一篇:不远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