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对联的故事

2024-04-27

一副对联的故事(共12篇)

篇1:一副对联的故事

一副对联的故事

“为了一个承诺,要用几年、几十年乃至一辈子来兑现”,这样的事也许我们已经见过很多,但其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对一个人意志和毅力的考验,却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

王平凡,这个让我感动、让我怀念的名字,向我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王平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和我一起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老战友。他身高不及1.6米,体重不过百斤,但干起事来却坚定执着,一往无前。记得当时他在市郊一个村子蹲点,经过调查认定支部书记有经济问题,由此得罪了乡村领导,遭到一些人的围攻诬告,并要求市委给他处分。可他坚持己见,仗义执言,宁肯背处分也决不屈服。后经市上派人调查,他的意见属实,才撤销了那个村书记的职务,还给他了一个清白。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他远在农村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双儿女,他从此开始了又当爹又当娘的生活。同事们看他困难,给他介绍了市中医医院一位丧偶的女医生,希望他们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女方叫苗素娥,也有一个儿子。可是谈的并不顺利,开始女方嫌他儿女多,后又嫌他个子低,继而又嫌他收入少,谈谈停停,时冷时热。但在谈了九个月之后,在大家的撮合下,还是成功了。组织部同志高兴地说:“好事多磨,谈得越困难,以后会越幸福”。大家嘱我以此为题拟一幅对联,以表祝贺。

我钻在房内冥思苦索,拟出了一幅超长对联:上联为“艰苦谈婚九个月,数次翻波浪,有道是好事多磨”;下联是“眉开眼笑一辈子,情深似河海,真乃算瓜熟蒂落”。至于横额,我们的老部长调侃似地说:“就叫‘水到渠成’吧!”大家哈哈一笑,予以认可。

婚礼在市委大院的一间单身宿舍内举行。婚礼前一天,我们当着他两人的面,将对联宣读了一遍,干部科长田希哲说:“听清楚了吗?‘眉开眼笑一辈子’,做得到吗?”苗素娥笑着看王平凡,平凡没有笑,反而昂起头认真地说:“做得到,一定能做得到。素娥你说哪!”苗素娥点了点头。田希哲拍掌说:“好!有承诺就要兑现,我们大家作证。”

婚后生活也很幸福,三个孩子在他们的呵护中长大,他们又有了一个小女儿。可是到了七十年代,在开挖防空洞义务劳动时的一个事故中,苗素娥头部受重伤,起居困难,瞬时把这个家庭推向痛苦的深渊。虽然经多次交涉,医院按工伤对待,但所有的`家务劳动,包括照顾幼小的孩子,都落在平凡一个人身上。他当时在区上担任着科协主席,上班工作任务繁重,下班还得急急忙忙回家照顾妻儿。妻子在病中,脾气又不好,时常对他发脾气,可他体谅她,默默地忍受着,时常以笑脸相迎。有一段,素娥的额头长了一个瘊子,平凡为了让她高兴,提出:“你长得那么漂亮,咱把这个瘊子动手术切掉行吗?”没想到素娥竟勃然大怒:“你嫌我长得丑,难看?我偏不切,你爱看不看。”平凡赶忙赔笑:“我哪里嫌你难看,我天天看你还看不够呢。不切就不切。”平凡在实践中学会了做饭、洗衣、熬药、看孩子,把家庭管理的倒也像个样子。

可是,沉重的生活压力也有让他难以承受的时候。有些话不能给妻子说,也不敢给儿子说,只能藏在心里。实在憋得难受,就找老战友聊一聊。有一年春节,他到我家来说:“素娥对我发脾气了,我到你这儿避一避。”我说:“老战友,你结婚时那副对联,还记得吗?‘眉开眼笑一辈子’,现在你才五十余岁,顶多算半辈子啊!”他赶忙笑着说:“那还会忘!就是到你这儿透透气儿。”在我家整整两个小时,他从妻子说到儿子,从做饭说到熬药,从在单位受的气说到在家里的苦和累,几乎无我插嘴的时候。最后我说:“你这桩婚姻是我们促成的,你后悔吗?”他说:“你说啥呀!从来没有后悔过,我什么时候都会感谢你们这些老战友的。我这个遇事一根筋的牛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认定了苗素娥,这辈子是不会变的。”说着站起来,“没事了,我回家啊!”

又过了几年,又一个不幸落在了平凡身上,他患了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脑梗塞。原来灵活的身子突然变得迟钝起来,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了。可是他告诫自己:“平凡,你不能倒下。素娥需要你照顾,她那个儿子神经也不正常,还要你关心。”

有一次,平凡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个春天,他到北坡的金顶寺下散步,刚过了渭河渠突然犯病,头昏目眩,四肢无力。他勉强趴伏在桥栏杆上,期望有所缓解,可是心脏又开始剧烈疼痛。他望着桥下奔腾的渠水,真想一头栽下去一了百了。可是他想到家里的素娥,还眼巴巴地盼望着他回来熬药,那一副中药还放在饭桌上……一股强大的毅力开始支撑着他,他一步一步地往家挪动。这里离他家只有一里多路程,可是他却走了整整一个小时。进了家门,苗素娥看他脸色煞白,问她出了什么事?他说:“没事,有点累。”然后又支撑着身子熬药去了。就这样,平凡一直管着这个家,一年,两年,三年……八年过去了,他就这么坚持着,不但没有倒下,身子反而慢慢好起来。直到上世纪末,终于陪苗素娥走完了她最后的日子

当我们几个老战友到家里看望时,个个惊呆了。他和素娥的儿子一起,仍然住着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家里物什堆得乱七八糟,几无插脚之地。我说:“这么多年了,你就没有想到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他苦笑着说:“想过,可是哪来的钱啊!按说我们两人工资也不少,可是都吃了药了。”我说:“素娥走了,你也可以轻松一些,安排一下你今后的生活了。”他顿了顿说:“难呀,素娥的儿子还在家住着,我不能不管啊!”

20xx年春,一个消息传来,说平凡病危。我们急忙赶到医院看望,是食道癌晚期。他那本来疲弱的身体已经只剩下一副瘦小的骨架了。他眼望着我们,似乎想要说什么,可是已经无力说出了。我们安慰说:“你不要难受,你这辈子活得不亏。你一诺千钧,以超常的意志和毅力,走完了完美的一生,给孩子们做出了榜样。”又过了一个星期,平凡永远离开了我们。

篇2:一副对联的故事

二十年前的一个晴朗的春天,我闲逛到虹口区的一条大街,看到有一家新开张的大酒店,很气派,招牌上的店名——“三点水”大酒家。当时我感到新奇,走进大堂,服务生笑脸迎客招呼我坐下。我问经理可在?她马上进去,不一会,一位中年男士出来很有礼貌地问我,尊姓?有何贵干?他便坐在我对面,等我的回答。当时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他,请问经理先生怎么想起来取这个店名?有来由吗?

他一脸苦笑地回答,真没有什么来由,总想取个新鲜店名招徕顾客。当时向上海市工商局申领营业执照,他们认为这个“三点水大酒家”的店名太俗,最终转到虹口区工商局批准的,店的级别就此降低了。等经理说完这段话后,我接着对他说,如果阁下有兴趣的话,我把这个“三点水”酒店的来由告诉你。经理立即起身进去先领服务生捧上茶水,接着说要听听这段故事。

上海滩有一家“绿杨村”酒店,早年因为生意不好,为吸引顾客,老板想出一个对联,对出后顾客可以免费用餐,这招果然灵,不但吃客多了,顾客中的文人雅士也多了。

冬天某日“绿杨村”酒店进来一位读书人打扮的顾客喝酒,刚点完酒菜,等店小二捧上来后,他一摸酒盅,酒是凉的,便要求店小二将酒烫热后再拿来喝。店小二先用手指伸进酒盅后在桌上写了“水冻酒”三个字,又讲,先生,如果对出我的上联,我对掌柜讲,还可让先生白吃白喝。他又在“水冻酒”下面续写,“一点、二点、三点”,也是手指头伸进酒盅蘸酒写的。并重申,先生看到“水”上一点,“东”字旁二点,“酉”字旁三点。难度太大了,这位书生当场丢人,起身就走。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位吃客对出这个上联。没等我讲完,经理迫不及待地问我,这下联可有人对出来?我喝口茶,此时服务生也已经上菜,经理点的四冷盆是:白切肉、白肚、白斩鸡(以后统称“三黄鸡”)、盐水虾,一壶酒,我打趣地问:小姐,热过哦?我请侬热酒,侬勿要出上联哦,她笑了。经理还在追问下联。我说,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绿杨村”酒店门口的丁香花盛开时,有一位顾客见此隋景立刻进店大喊:“掌柜的,下联来了,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他解释说,“丁”字上一横,“百”字头上一横,百字“头”,“香”字上面“千”,“香”是“千”字头,“花”与“萬”都是“草字头”,所以“花”上面的草字头也就是“萬”字上面的草字头,不是“萬头”吗?全店堂的顾客鼓掌喝彩。

水冻酒,一点、二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篇3:对联是“一幅”还是“一副”

一幅对联背后的故事:同仁堂的精神内核。

辨析:

篇4:一副对联解生死

我真为这两位战友对待生死的态度所折服。我看过之后觉得这副对联内涵深奥又富有哲理。

生与死本来就是人生自然法则。有生就有死。再伟大的人。再有成就的人。再长寿的人终归都要死去。如何对待死,各人有各人的态度。有的怕死,有的等死,有的却视死如归,顺其自然。这位孙老80有余,且病魔缠身,他对待死是随时“准备”着的,即使明天就走也不要紧,无所谓,坦然处之。然而,他又不消极等死,而是要“争取活百年”。这“争取”二字实在太妙了,它不是一种企盼、希望,而是去努力,去争,去拼,去和疾病斗争,去努力创造长寿的环境和机遇。端正心态、科学锻炼、有病求医、多做善事等等,都在“争取”之列。

生与死是对立的。人。这里主要是指老年人,要不怕死,但又不能消极等死,而要乐观向上,努力延长寿命,争取为社会、为家人再做点有益事情,那么死到临头也就不恐惧、不焦虑了。

篇5:秋季开学对联一副

六秩风雨,拓前辈宏业,以人为本求索创新通文理;

万里神州,播芬芳桃李,面向全体正直奉献话耕耘。

篇6:写一副数字对联

状元榜眼二难登两第学冠天人

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歧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明袁文荣(炜)撰世庙斋醮对联。沈德符《野获编》。

二十四考中书令 宋人巧对

万八千户冠军侯

五老中唯余二子今兄又去 结义五兄弟中老五挽老四之联(前三兄均已去世)

九泉下若逢三友说我就来

雪压孤舟一叶载六花归去 明朝王x明对父

雁横远塞片笺写八字出来

三潭二泉映秋月一分

五谷四季播春季三月

舜相四人禹稷皋陶伯益

汉臣三杰张良韩信萧何

宝塔七层只存一个囫囵影

石桥三洞倒有六只半爿圈

六两七钱八分金九赤十紫

一机二疋三梭布四尺五寸

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塔立塔塔塔

古对宁海海宁九虫山上九虫鸣蟲蟲蟲

一品太夫人备三从四德五世同堂恭值二官齐介寿

六旬都御史统七宾八师九畴献寿欣逢十月好称觞

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三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凤卜

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奏八音歌九如十全无缺羡鸾和

邀得全班子弟从一末二净到十夫九杂粉墨共登场喜剧不兼悲剧演

试看历代兴亡尽五霸七雄或三唐两宋风云频际会上台终有下台日

一封书二进宫三击掌四进士五福堂堂堂都摆千秋剑 (二进宫?二度梅?)题陕西歧山戏台

六追车七剪梅八件衣九莲灯十王庙庙庙皆立春秋碑

三多斋三元斋三吉斋三三如九九如斋 ‘九如斋’食品店,早年在湖北长沙最负盛名。但在该店创建之前,

四物散四逆散四磨散四四一六六一散

一国两制构想逢三春四化今天五脏六腑也增艳观天有七彩长虹地有八面好风为我九洲山河十亿民众百载千秋万代年年岁岁兆时运 (共112字)

天造地设基业看斗换星移世势日新月异皆生辉数先为北除军阀后为东逐日寇愿斯西域民族南国侨胞港安澳定台随处处世世共升平1987年,齐齐哈尔的李人凤设奖征联。贵州的`张定才所对。

东楼三西楼四更鼓朦胧朦胧更鼓 曹宗对监吏。上联指一夜三更东楼的更夫敲三更,西楼的错敲成四更

南斗六北斗七诸星灿烂灿烂诸星

五十新郎十五新娘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乘莫笑枯杨占大过 嘲某开烟室者娶少妻

东鲁至圣文宣王七十二弟子 出句指孔子,对句指佛祖

南无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

半醉半醒过半夜 出自《长安客话》:元丞相脱脱将赴三河,至宫廷向元主辞别,元主

三更三点到三河

三人三姓三兄弟 关帝庙联

一君一臣一圣人

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 黄遵宪题人境庐联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纪昀贺乾隆八十寿。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登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称六太爷上六旬寿欣占六月六日良辰六数适相逢曾听得张陆先生大踏步闯进门来口叫六哥还旅顺 (共84字)

坐三年监陪三次斩赚得三代三品封典三生愿已足最可怜达三故友小钱头不如咱洒冤沉三字赴黄泉 甲午战争。清将龚照玙畏敌如虎弃旅顺而逃,战后与另一逃将卫汝贵

地下七十二大贤贤贤易色 康熙年间,某年春节将近,康熙命大学士李光地写春联百副,以替换

篇7:一副老对联作文

对联前面冠以“老”字,不是因为怀旧,是这副对联的确有历史了。

对联曰:“志耕莘野三春雨 乐读尼山一卷书”。是元圣祠道义门上的,有不少人知道;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时不时想起还有想说的话儿。

史前下来,在夏尚无文字可考,到了商才有了甲骨文,被说成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而辅佐成汤建功立业称王天下的就是元圣祠里供奉的伊尹。这位被尊为元圣贤祖的历史之初的人杰,不仅享有中华第一名相荣誉,在政治上践行了和谐大同理念,完成了太平盛世功业,更被历史记住的是“厨圣、中药汤液发明人,创造使用甲骨文,创建了辉煌壮观的商都”等等一系列光耀千秋的大事情!在《嵩志》里被誉为“乐道尧舜开儒先”,是儒学的鼻祖也。

历史无情,青山有意。嵩县既有“有莘之野”的古称,自然有了伊尹胜迹的留存。元圣祠当其一也。历代都有重修重建,规制也不同凡响。存活在老辈人记忆里的是大清道光年间修的,有大殿,三聘堂,一德堂,有道义门等建筑,俨然座落于五龙捧圣的桑涧沟(沙沟)口。光阴荏苒,留在殿前堂下的青石上的滴水坑我窝深深浅浅,曾经的光鲜已经磨损模糊,在时间的风雨里变得苍老,变得不可辨认了……

“欲问耕莘事,需从此处过 ”。如今走过的人,驻足观看,看到了文化厚重了吗?扪心自问,不甚了了。

还是回到对联文本意义上来。上联“ 志耕莘野三春雨”直写伊尹出仕前在有莘国耕读,嚣嚣然而乐尧舜之道焉,一看就明白无需说明。而下联“乐读尼山一卷书”因为用典,晦涩难懂也易引起歧义误读。稍作解释于后。但是就有人据此对联说成是伊尹和孔子相提并论,等量齐观,言下之意是伊尹和孔子一样了不起;有的说孔子著了一卷书云云。真是这样吗?

恰恰是贬低了伊尹,孔子也担当不起的。一个生于夏末,一个生于战国;一个是儒学创始人,一个是“述而不作”的至圣先师。一个济天下之难,救民于水火为宰为相建立了商朝,一个周游列国,倡导儒学,仕途坎坷;一个身体力行大同理念和谐思想,《伊训》、《太甲》片言举要,公心天下,而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百家争鸣”中无非一家之言,执行的也并不彻底的——思想和现实的距离,不得不接受“周游列国,到处碰壁”的事实……如此还能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吗!

至于说“著了一卷书”也是无稽之谈。下联“乐读尼山一卷书”,实际是用孔子不忘根本,来激励后学者发奋读书有所作为。这里用典是史实和传说并举,能不能印证,不敢妄加评说。

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鄹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为鄹邑大夫。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所以孔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征在曾梦见山神驾着祥云,口中喃喃自语:“祷尼丘得贵子,继衰周而素王,择空桑为产地。”孔纥与颜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壮丁,即为孔子。(参见《中国文学史演义》第一册,钱念孙教授著,正中书局,初版)

以上援引网络上的东西,又得不到相关的佐证,想要解读下联的真实意思实在勉为其难了。孔子应该是真实的历史存在,孔子的思想也在封建社会漫长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后人不能对历史采取实用主义,也不可以虚无的态度来说事儿!“乐读尼山一卷书”,如此看来有了历史的沧桑。回到家,父亲拿出《辞海》查孔子条,查仲尼条;只是没有对“孔老二”的解释。考量这副对联的文化意蕴,丝毫看不出伊尹和孔子有多少等量齐观的成分,倒是从中读到了用典背后孔子生于尼山,而尼山又称丘山,孔子名丘,字仲尼有了根由。不忘根本,无论是祖述尧舜做学问,还是“父母者,人之本也”,都有激励勉励后学见贤思齐的向上的力量。立大志,勤学习,方能在有限的人生实现更大的理想,创造更大的自我价值。

还回到这副对联。丁亥冬好大一场雪后,去了黄寨川的黄村。踏雪访友也是一件雅事儿。绕过大竹园,进到村里,打朋友电话已经看见他了!走了近二十里的路,心情一下轻松下来……让进院子,走到屋里,他翻开很多画谱,说着国画的派别自己的喜好,我是个门外汉,对于国画这个“国粹”知之甚少的。洗耳恭听,一种心态荡漾开来。随后,他拿出自己的画作《家乡四季美如画》、《观沧海》等等,一下子沉浸在震撼里感到了笔意画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临走,提出不请之请,让他写“志耕莘野三春雨 乐读尼山一卷书”。铁锁谦虚地说,“写不好,见笑了”……写完,等着晾干,看他那认真神态,心里的感动不能言语了。《白云报》登载他的《俺的家乡也如画》又令我陷入深思之中,久久不能出来。“好画家在民间”,我也算是想明白了所以然了。

或许对这副对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颇不以为然。但是,其中的文化承载也是不用赘述的。老父亲对我说,抽空把这副对子送到元圣祠去,我一口应承下来。他又拿出伊尹研究会开发“伊尹文化”的建议,说上班把这材料转交县委书记。一时无语了。其实,伊尹祠目前的寒碜寒酸,实在无话可说!历史之初的人杰,元圣、贤祖的桂冠,伊尹和他所代表的文化足以傲视千古,然而开发利用几乎等于零,作为每个伊尹故里人都觉得汗颜……文化兴嵩,河南十大文化强县,这样的功在千秋的事居然会如此不被重视?说嵩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哪里体现呢?那些文物一经发现就立马成了保护对象,何来开发何来历史变现金的“今古传奇”?这些话不能对父亲说的。记得有一次,说起了伊尹文化利用这个沉重话题,他脾气上来了,直说我不上心,没当成一回事儿,几乎是把我臭骂一顿!我只说尽到自己的努力,伊尹文化传承创新题目太大,实在力不从心;况且我们单位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一时他也不说话了。母亲说”你走吧,不要往心里去”。现在想想,心里还是疼啊!

“志耕莘野三春雨 乐读尼山一卷书”这副对联究竟有多老?老到翻修后的元圣祠没有了道义门,老到曾经的镌刻在门上的鎏金大字渺无踪影,老到祠内房檐下青石上深浅不一的坑窝忘了岁月的沧桑……

文化软实力,文化能看得见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这样说文化的含义,曰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曰文化程度;曰一种意识形态。有点真明白的意思了,可是对于文化自己感知的又能有多少呢?

篇8:一副对联一生情

如今,这对新人在似水年华、如歌岁月中渐渐变老,成了老夫老妻。几十年来,他们在生活上互敬互爱,在事业上互帮互携,共同谱写了一曲和谐的生命乐章、描绘了一幅壮美的人生画卷。

他们就是江西省赣州市电教馆馆长陈桂南、赣南师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刘小兰夫妇。

哆来咪发嗦啦西

1960年6月,刘小兰出生于江西省南康县平田公社遥前大队。她从小就爱好文艺,经常跟着高音喇叭学唱歌,模仿电影动作练跳舞,立志长大后要成为歌唱家、电影明星。

1977年,刘小兰从唐江中学高中毕业,正好赶上国家恢复高考。当时她父亲刘历福在赣州地区行署工作,母亲是大队妇女主任,希望她学医,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勉强同意她报考艺术类院校。

考完笔试、初试,紧接着又去赣南师院参加面试。那天,赣州城刚刚下过雨,红旗大道污泥泛滥,水坑密布,刘小兰一不小心,一下跌进了一条幽深的臭水沟。她狼狈地跑回家里换衣服,等到重返赣南师院时,已经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声音有点沙哑、发涩。听朗诵、听音、试唱,一套程序做完后,主考官皱着眉头问她的指导老师是谁?刘小兰一愣,心想自己压根就没有正经拜师学过音乐,只不过是凭兴趣跟大队和学校的广播随便哼哼而已,便脱口答道:“高音喇叭!”惹得众人哄然大笑。

开学在即,一直没有消息,刘小兰彻底失望了,正打算回炉补习。这时,邮递员突然送来了一张赣南师院艺术系音乐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唐江中学400多名考生,只有刘小兰一人考上了大学,学校为此大摆宴席庆贺。

众人都在为她高兴,可是她家里却闹翻了天。原来她父亲三兄弟,老大和老三都没有儿子,爷爷奶奶打算留下聪明活泼的刘小兰招个上门女婿,执意不让她上大学,而她父母亲则坚持考了就要读,双方相持不下,导致矛盾激化,最后大家庭一分为三,从此走向解体。

在送刘小兰报到的路上,刘历福夫妇千叮咛、万嘱咐:你一个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一定要好好读书,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刘小兰频频点头答应。但她毕竟年纪小,又在农村野惯了,刚进大学,贪玩、散漫不说,还经常逃课去影院看电影,结果第一次考试只考了50分,全班倒数第一。

刘历福原是蒋经国先生创办的正气中学高材生,曾担任过赣州行署首任专员宋子霖的秘书,被人誉为“赣州活地图”,且多才多艺,精通五线谱,拉得一手小提琴。他得知刘小兰的在校表现,急得不得了,三天两头来学校检查功课,要刘小兰当面吹拉弹唱表演给他听,并掌握了影院的节目时间表,刘小兰不去他不来,一去就来。

刘小兰见蒙混不过去了,被迫硬着头皮静下心来学习。现任赣州市群艺馆研究员、著名作曲家、词作家罗晓航是她的同班同学,此人颇有才气,上大学前就已经填词作曲发表作品了。但他舞蹈不行,刘小兰主动教他舞蹈,作为交换,罗晓航则教她音乐理论。

刘小兰的声乐教师谢善达有一个学生范丽波,曾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过,刘小兰对她很崇拜,缠着非要跟她学声乐不可。范丽波起初死活不肯答应,认为老师的学生教老师的学生,成何体统?但她听了刘小兰演唱之后,觉得她的嗓子条件相当不错,态度又诚恳,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收下了她这个老师的学生的学生。

就这样,刘小兰通过努力,跳、唱、讲、理论等综合成绩开始大幅提升,迅速跃居班级前茅。毕业时,赣南采茶歌舞剧团来学校招聘声乐教师,刘小兰被第一个挑上,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和祝福声中,她兴冲冲地走进了赣南地区艺术表演的最高殿堂。

但她很快就发现,现实并非理想中的那么美妙。因为高校跟地方民歌的唱法不一样,很难衔接,而且剧团的演员大多来自赣州文艺学校,受过专业训练,对她这个科班出身、却不懂采茶剧的年轻教师百般挑剔、捉弄,每每令她当众出丑,下不了台。

刘小兰不由得心灰意冷,一度打起了退堂鼓。但她转念一想,小女子能屈能伸,搞采茶剧又不是造原子弹,既然吃了这碗饭,就得干出点名堂来给人瞧瞧。于是她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架子,每天跟着演员们一起苦练运气、发声、咬字行腔等基本功,渐渐地找到了采茶剧的感觉。

当时剧团在排练《莲妹子》和《孟姜女》,由团里的“台柱子”张曼君担纲主演,刘小兰跟她反复研究剧情、切磋唱腔,配上画外音,融入多种现代舞剧元素,并亲自在幕后伴唱、领唱,结果大获成功。后来赣南采茶戏在全国一炮打响,屡屡获奖,张曼君得以两度进入中戏进修学习,逐渐成长为全国十大名导之一,担任了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等职务。她回忆起当年跟刘小兰合作的日子,至今依然念念不忘,心存敬意。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刘小兰为人单纯,对人不设防,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把她跟男同事、领导之间的正常交往添油加醋、无中生有捏造绯闻,一时谣言四起,众说纷纭。刘小兰又羞又愤,猝然病倒在舞台上,高烧40度,吃药打针全无疗效。

剧团领导见状,担心出事,问她要不要通知家里人,刘小兰连忙摇头拒绝,欲言又止地只说出了一个人。

赤橙黄绿青蓝紫

刘小兰说出的这个人,正是她的男朋友陈桂南。

陈桂南原籍广东潮州,抗战时,他的祖父因避战乱,受尽了流离失所之苦,最后总算在江西宁都县城找到了落脚点。文革期间,陈桂南又随父母下放农村,跟着农家子弟上山砍柴,下地干农活。童年的磨难,使他切实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从小就显得比同龄人更为早熟、懂事。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想方设法寻找赚钱门路,搞活经济。当地有种习俗,凡是家里死了老人都要往水中扔铜钱,别人都不敢捡,陈桂南偏不信邪,看准铜钱多的地方,跳下去就捞个精光。宁都原先有个拖拉机厂,每逢周末就要往荒郊野外倾倒一次垃圾,陈桂南算准时间赶过去,把垃圾装在铁勺里融化,提炼贵重金属。此外,他还起早贪黑拾粪卖给附近的农场,积少成多倒也赚了不少钱。

但是,他每找到一条生财之道,马上就有人跟风,随着拾粪的人增多,造成粪源骤然锐减。其中有一个绰号叫做“老拐”的光棍汉,欺负陈桂南是外来人口,彻底断了陈桂南的财路。

老拐这一欺负令陈桂南幡然醒悟,意识到捞铜钱、捡垃圾、拾粪之类的营生并非长远之计,他开始寄望于依靠发奋读书,彻底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在对坊公社固村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他从宁都公园参观红军浮雕回来,即兴写了一篇作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革命烈士如何坚忍不拔、国民党反动派如何穷凶极恶,随后他笔锋一转:“烧吧,杀吧,革命的烈火越烧越红,越烧越旺……”学校老师看了,认为他智力超常,于是让他直接跳级到了五年级。

“九大”召开那年,陈桂南正在念初一,一个晚上就一字不漏地背下了新党章九章的全文内容,轰动全县。当时的宁都县革委会主任林炳英对他刮目相看,亲自点名让他参加“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宣讲团,巡回全县各地背诵“九大”新党章,所到之处,听众无不啧啧称奇,掌声雷动。

1972年3月,宁都县文工团成立,慕名把陈桂南招去当演员,享受国家干部待遇。当时文工团阵容强大,南京军区歌舞团的苟军、江西省音协主席秦耕耘、赣州市文化局调研员陈丹青,曾经都是他的同事。陈桂南长得白白胖胖,人称“小胖子”,他把“胡传魁”演绎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明星一般受到观众空前的顶礼膜拜,出尽了风头。多年以后,饰演“阿庆嫂”的陈丹青不止一次地跟他开玩笑:“小胖子,当时我若不是害羞,真想把你勾走。”

别人一致看好他的星途,陈桂南却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听音能力不佳,而且一唱歌就跑调,此路并不通畅。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美术,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跑到外面写生、画素描,为将来转行作准备。秦耕耘跟他同住一个房间,一回回被他的闹钟吵醒,不胜其烦,一怒之下竟把闹钟砸了个稀巴烂。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桂南很快又在美术界脱颖而出。当时宁都出了个肉眼发现新星的天文奇才段元星,江西电影制片厂前来拍摄纪录片,陈桂南协助参与了画星座的工作。为了艺术地再现梅江夜景,他别出心裁地在布景上挖洞,安装上小电珠激光器,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此后,团里不再安排他出演“胡传魁”了,让他专职从事舞美设计。

1977年,陈桂南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顺利地考取了赣南师院艺术系美术班。由于招生人数少,艺术系各专业的学生经常聚集在一起举办活动,陈桂南出色的才华和帅气的长相,成了音乐班众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她们为了博得陈桂南的青睐,竞相在他面前大献殷勤,甚至互相拆台,唯有个子高挑、容貌秀丽的刘小兰自始至终不卑不亢,淡然置之。陈桂南不由得对她肃然起敬,顿生爱慕之情,经过几番接触、了解,两人逐渐建立起了恋爱关系。

“情敌们”大失所望,转而由爱生恨,四处散布陈桂南的坏话。风言风语传到刘历福的耳朵里,他一拳砸在桌上,把刘小兰骂了个狗血淋头:“今后你若再跟这样的花花公子来往,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永远断绝父女关系!”刘小兰从未见过父亲发这么大的火,直吓得她面如土色,噤若寒蝉。

毕业分配时,因为刘历福从中作梗,陈桂南被迫回到宁都师范教美术。

劳燕分飞,相遇无期,自从跟陈桂南分手之后,刘小兰怅然若失,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同窗同床同创

她已经病得不能执笔写字,由她口述的电报辗转传到陈桂南手上时,细心的他发现自己的名字居然都被写错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从宁都动身赶赴赣州。

陈桂南的到来,给了刘小兰莫大的精神安慰,在他的精心护理下,很快就康复出院。两人的感情由此急剧升温,变得更加深厚、牢固,临别之际相约坚守到底,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刘小兰回到剧团,再次起了退意,她找到教育局长,要求重返教育系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她的执着终于打动了局长,在他的帮助下,刘小兰如愿调到了赣州师范学校大专部。

在这里,刘小兰如鱼得水,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专业优势,由她辅导、组织的学生参加各种音乐赛事,捷报频传,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作为奖励,学校领导打算把她的男朋友调到一起工作。刘小兰得知消息,既高兴又发愁,因为她那个男朋友还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两人的关系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当时,她父亲因患鼻咽癌,正在广州接受住院治疗,她灵机一动,决定先扫除外围障碍,然后从内部分化瓦解父亲。在她的安排下,她母亲和二姐分别约见了陈桂南,感觉不错,并把情况反馈给了刘历福。

刘历福依然不放心,要求陈桂南写封信给他看看。陈桂南不敢怠慢,使出浑身解数,并请来几个朋友出谋划策,总算通过了书法、语言文字第一关。紧接着,刘历福明察暗访开始调查他祖宗三代的政治成分、遗传病史,经过层层审核,最后又向他索取照片。陈桂南被他折腾得够呛,趁机“报复”,故意寄去一张一寸的全身照片。刘历福不得不买来一面放大镜,趴在桌上仔仔细细照了半天,见他长得文质彬彬、仪表堂堂,无懈可击,终于松口同意他跟刘小兰交往,两人的关系遂从地下转向了地上,并很快举行了婚礼。

1985年6月,一纸调令把陈桂南调到了赣州市电教馆,负责制作幻灯、录像片,刘小兰也从赣州师专跳槽到了赣南师院,两人的专业正好相辅相成,由刘小兰作词、谱曲、主演,陈桂南布景、摄影、导演,成功地合拍了多部电视片,其中《爱洒山庄》、《红土圣地》在江西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刘小兰先后去了江西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进修,攻读硕士学位。在此期间,陈桂南全力以赴支持她的学业。

学成归来,刘小兰不再拘泥于生活小节,一心扑在工作上,主攻声乐教学与科研、赣南客家音乐、红色文化和音乐教学设计,主持、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出版、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论文,并被破格提拔为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不料,由于当年颈椎受伤,留下了后遗症,再加上长期处于高噪音的工作环境,导致她的耳朵突然出现间歇性失聪,急得她几欲跳楼自杀。陈桂南带着她辗转全国各地寻医问药,饱尝舟车劳顿之苦,备受内疚自责煎熬,不知不觉间自己的头发也掉光了。爱面子的他为此尴尬不堪,大热天也不得不戴着礼帽遮丑,刘小兰反过来又安慰他,对他体贴入微。

爱也爱了,恨也恨了。患难与共,风风雨雨一路走过来,他们深深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何其重要。2007年,刘小兰主动辞去副院长职务,退居二线。为了照顾她的起居生活,陈桂南几次放弃了升职的机会,在电教馆馆长的位置上一蹲就是20年,无怨无悔。

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独生儿子陈振江从小就聪明伶俐、活泼乖巧,富有爱心,学习和生活能力也很强。他在大学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但因嗓子好,曾经化名苏僮参加全国翻唱比赛,进入前五名。

2005年,陈振江从深圳大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生。

篇9:为官四悟——从一副对联想到的

上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下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

单从文学的角度看,此对联对仗谈不上太工整,修辞也谈不上太考究,而从为官的视角及其思想性来看,它却是含义隽永,意味绵长,堪称为官的箴言,廉政的忠告。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悟出为官的4条“秘笈”。

其一曰:能上能下,荣辱不惊。本来当官与否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可曾几何时,这当官竟变得高人一等,万人仰慕。特别是自打它与尊严、富贵、权势、地位等“联姻”之后,纵然原来是本分之人,一旦官袍加身,往往摇身一变,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世人讽刺说:某某当了官,见了百姓连笑也不会了。这说法虽有点夸张,可对少数为官者而言,倒也是实情。更有甚者,自当了官,便精于“官场哲学”,一心想的是向上爬,升大官,而很少有人想到降职罢官,解甲为民。于是“只能升不能降”的风气像瘟疫一般流行开来。其实,正如亚圣孟轲所言:“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所以,也应如对联所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你当上官,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你没当上官,也没有什么可丧气的;你步步高升,不代表你就比别人伟大;你被正当免职丢了官,也没有在人前矮三分。总之,能上能下,荣辱不惊,实乃为官的基本态度。

其二曰:造福一方,重任在肩。对自己来说,当官和不当官的确无关荣辱;而对一方百姓而言,那就不是有无两可、无关紧要的事了。常言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就是说,当官的,有当官的神圣责任,特别是在“造福一方”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芝麻绿豆官也不可小视。毛泽东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共产党的“官”和“人民”的关系是“种子”和“土地”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人民”这块“土地”,你这“官”就没有用武之地;而人民这块“土地”如没有共产党人这样的“种子”,那“土地”岂不是一片荒漠?有所作为是人生的真谛,更是为官的职责所在。欧阳修曾言:“方天下有事,丈夫应当以功济四海”,这是说在天下有重大事情要做时,你就应当为百姓建功立业,造福天下。可见,一个有志有为的好官,要时时想到与官位伴随而来的使命和责任,“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就是为官者的使命感和价值观。

其三曰:以民为重,知恩图报。为官者也是人,也要一日三餐,吃喝拉撒。所不同的是,为官者一不种粮,二不裁衣,而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普通百姓才是为官者的衣食父母。可有的为官者却把这个关系弄颠倒了,将自己称为或默认是“父母官”,于是也将感恩的对象弄颠倒,不仅不去向人民感恩,还要人民向自己感恩戴德。作为一个为官者,一个人民的公仆,懂得向党和人民感恩是为人为官的道德底线,忘记或忽视了这个底线不仅失去了为官的资格,也失去了做人的底线。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论起党和人民对我们每个人的恩情,堪以车载斗量的“涌泉”来作比,那我们拿什么来相报呢?恐怕拼尽心力,也一辈子报答不完。正因如此,周总理生前总提醒我们“带着歉意去工作”,这与常怀感恩之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试想,一个为官者倘若常想想“人民是衣食父母”,并常怀对人民的感恩之心,还会在百姓面前趾高气扬吗?还能拿衣食父母的血汗钱肆意糟蹋吗?还会贪污受贿、为非作歹而不脸红内疚吗?可见,常怀“感恩”之心,是防止贪腐变质的一道灵验的“护身符”。

其四曰:平民之心,爱民为民。对联说:“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是的,无论你多能耐,无论你官多大,说到底,你也是百姓的一员。其一,你自己曾是百姓出身;其二,你的父母、祖上大多也是普通百姓;其三,你是人民的公仆,老百姓的“办事员”。邓小平同志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的儿子”,这绝不是“作秀”,而是他平民意识的自然流露。毛主席曾明确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倘若我们多想想自己的“儿子”身份,“勤务员”身份,平民身份,我们还能视百姓那么软弱可欺吗?对群众讲话还能那么肆无忌惮吗?办人民需要的事还那么偷奸耍滑吗?面对人民的“血汗钱”还那么贪得无厌吗?可见,时刻保持自己的“平民意识”,是当好官的根本出发点。有些官员之所以堕落为“贪官”、“昏官”,就在于他把自己的“百姓”身份忘记了,因此看问题和办事的出发点也错了。

任何一个道理和真理的把握,都有个“悟”的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为官的学问并不深奥,而真正“悟”出其中的真谛并正确地身体力行,就得在反复的思考和体验中去完成。此文所举的对联及其所悟出的四条“为官箴言”,也许够我们思考、实践一辈子的!

来源:《中国监察》

篇10:一副对联 六个典故

闲读杂书,见一副短短的仅仅 14 个字的赞美自己老师的对联,竟然巧妙地运用了中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六个常见典故,且语意通畅、音韵和谐,毫无雕琢斧凿之痕,实属难得。笔者现不避浅陋,试辑录并小作分析,以供青年朋友学习参考。其联为:

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

此联的大意是:我的老师教育、教学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们也都是龙蛇般的非常人物,个个堪称为人之楷模。可贵的是此联在文脉畅达、韵律协调、琅琅上口的同时,自然而巧妙地嵌入了六个典故,从而使联意丰赡、饶有情趣、弥足珍奇。下面试分别述之:

西席:即老师。

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何以还尊称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此事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他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墙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桃李:喻指门生、学生。

典出《韩诗外传》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要了解这段话的意思,还须知道此话是何人对谁说的。原来,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他遇到个叫简子的人,就大发牢骚,抱怨那些受自己培养、保举的人不肯为他出力。简子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便可以在树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那么,不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满身长的刺还会刺人。”接着简子又说:“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你选拔的人本来就是不应该选拔的啊!”——这里简子以“种树”来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后来,人们就把老师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喻称为“桃李”。并渐渐地把凡所教育的学生、栽培的后辈都称作“桃李”了。如“门墙桃李”、“桃李满天下”等。

桑梓:桑梓是桑树和梓树的合称,它们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好树木,古人常常在家园四周栽种这两种树,这里喻指家乡。

此典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四句诗译过来大意是:我见到了桑树和梓树,便想起家园四周父母也种了它们,于是便恭恭敬敬地对着它们,何况来到父母跟前呢?所以见了父亲,没有不抬头仰望着,所以见了母亲,没有不贴身依靠的。基于这样的诗意,《后汉书》也曾有“松柏桑梓,犹宜恭肃(面对松柏桑梓,就应该现出恭敬肃顺的样子)”的句子。正因为桑树、梓树是父母亲手栽种的,而它们又生长在家乡,后人便用它们来喻指家乡;又由于简洁顺口的需要,人们便把这两种树名简缩合称为“桑梓”,因而,桑梓就渐渐地成为家乡的代称了。例如:唐·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此外,由上述意,古人还常常称家乡为“梓里”、“梓桑(诗词中因韵律需要颠倒)”。

东坦:指女婿。

为“东床坦腹”的略语。东坦何以指女婿呢?这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婚姻有关。晋代太傅郗鉴想在丞相王导府上物色个女婿,便派他的门生到王家代自己挑选。门生来到东厢房王家子弟齐集的地方一个个相看了一番,回去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小伙子都很好,难分上下。不过,听说您要选女婿,他们个个都打扮得衣冠楚楚、举止矜持,希望能被选中;只有一个后生躺在东边的床上,敞开衣襟,露着肚皮,满不在乎,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选女婿似的。”郗鉴听了,高兴地说:“这个人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于是郗太傅就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人。后来经过打听,原来那个躺在床上坦露肚子的就是日后成为大书法家的王羲之。此故事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渐渐地人们就把别人的好女婿称为“东床佳婿”、“东床坦腹”、“东床”和“东坦”等。

龙蛇:这里并非“龙”与“蛇”的合称,而是比喻非常的人物。

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意思是说:幽深的大山,广阔的水域,实是多生龙蛇。据《辞海》中援引杜预的注释:“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意思也就是说,不寻常地域环境,往往会生长出不寻常的事物,即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意。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诗,其中“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两句也可以作为佐证。此外,龙蛇一词还常常比喻隐匿、退隐;比喻矛戟等武器;形容盘曲的树枝;形容书法笔势的蜿蜒盘曲或书法作品等等。但就本对联内容来看,应该是喻指“非常的人物”——即卓越有才干的杰出人物。

楷模:楷和模都是树名。

篇11:全国最牛的一副对联

全国最牛的一副对联,每个人都需要的!强烈建议分享!上联: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身体等于零。下联:有钱,有权,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场空。横批:健康无价!穷人失去健康,等于雪上加霜。富人失去健康,等于一辈子白忙。男人失去健康,老婆会成为别人的新娘。女人失去健康,老公会重新妆点洞房。老人失去健康,天伦之乐成为奢望。儿童失去健康,孩子父母痛断肝肠。人这一辈子,没了健康…都是在瞎忙!

篇12:一副对联的故事

变色龙阿巴贡为骗犹大之吻流鳄鱼之泪开潘多拉盒子食禁果;

丑小鸭灰姑娘欲改尘土之身听海妖之歌点阿拉丁神灯会超人。

1. 变色龙——典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变色龙是一种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改变皮肤颜色的动物。契诃夫根据变色龙的这一特性,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面对一条狗时三番五次地改变态度的丑恶嘴脸,揭示了沙皇时代小官吏上谄下骄的卑劣灵魂。后常指见风使舵、逢迎拍马、反复无常的小人。

2. 阿巴贡——典出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名《悭吝人》)。阿巴贡是剧中的主人公。他生性多疑,十分吝啬,就连“赠你一个早安”也舍不得说,而要说“借你一个早安”。阿巴贡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与老葛朗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夏洛克(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泼留希金(果戈里《死魂灵》)合称“四大吝啬鬼”。

3. 犹大之吻——典出《圣经》。犹大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遭到了犹太教长老们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西马尼园抓捕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和耶稣拥抱、亲吻。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人们用“犹大之吻”比喻叛徒的可耻行径。

4. 鳄鱼之泪——典出西方传说。鳄鱼非常阴险狡猾,当它诱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鳄鱼之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后来引申指一面伤害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模样的阴险狡诈的行为。

5. 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激怒了主神宙斯。宙斯为了报复他,命令火神用黏土做出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盒子里装的疾病、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了出来,只有希望留在了盒底。人间从此充满了各种灾祸。后来,人们用“潘多拉的盒子”这一典故比喻灾祸的来源。

6. 禁果——典出《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里,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不准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实。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使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出了真假,并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了伊甸园。后来,“禁果”被用来比喻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7. 丑小鸭——典出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常用来比喻虽身处被歧视、凌辱的不幸境地,但不灰心绝望而忍辱奋斗的人。

8. 灰姑娘——典出欧洲童话故事。说的是一位勤劳、美丽、善良的姑娘,备受后母的虐待,每天躺在灶旁,满身是灰,成了“灰姑娘”。后来,她得到故去母亲幽灵的帮助,被打扮得艳丽非凡。在一场舞会上,王子对她一见钟情。舞会后,王子拿着她遗落的银舞鞋,让众姑娘试穿,从而找到了她,和她举行了婚礼。后来,人们常用“灰姑娘”比喻那些虽受磨难,处境凄苦,但是心灵纯净、终能摆脱厄运的人。

9. 尘土之身——典出《圣经》。亚当、夏娃偷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子,触怒上帝,被驱赶出了伊甸园。上帝诅咒:人必须遭受土地的折磨。人要从田里收获果实充饥,而田里将长满荆棘和蒺藜,因而人必须终身劳作,直到归土;人从泥土而来,本是尘土,死后仍将回归尘土。故后来常称人为“尘土之身”。

10. 海妖之歌——典出希腊神话。传说在一个岛上住着一些以美妙歌声迷人、害人的海妖。在特洛伊战争中得胜还乡的奥德赛途经该岛,事先得到瑟西女仙的警告,用蜡封住同伴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同伴们奋力划桨,终于战胜了迷人的歌声。“海妖之歌”后来被用来比喻骗人的甜言蜜语。

11. 阿拉丁神灯——典出《一千零一夜》。讲的是一位名叫阿拉丁的年轻人获得了一盏神灯,带回家中一擦竟擦出了巨魔。巨魔自称是神灯的奴隶,能满足阿拉丁的任何愿望。于是,阿拉丁借巨魔之力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又在神灯的帮助下,娶了美丽的公主为妻,最后继承王位并与公主白头偕老。此后,人们常用“阿拉丁神灯”来比喻能满足人们一切愿望的东西。

上一篇:普兰店教师招聘下一篇:音乐老师老师我爱你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