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接受平凡作文

2024-05-22

接受自己,接受平凡作文(精选6篇)

篇1:接受自己,接受平凡作文

接受自己,接受平凡

生活中有高尔基,也有擦鞋工;有爱迪生,也有卖报童;有诸葛亮,也有臭皮匠;有胡锦涛,更有时传祥。生活中有伟大,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凡。我们固然应该歌颂、敬佩伟人的伟大,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平凡。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面对生活,首先应该接受自己,接受平凡。

不是每个人都能功成名就、名垂千古,也许我们一生都是平凡、普通、默默无闻的。你也许没有明星般娇好的面容,但请你接受你自己,你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表情;你也许没有清华北大学生优异的成绩,但请你接受你自己,你的刻苦努力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你也许没有杰克•韦尔奇那令全世界仰慕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但请你接受你自己,你一点一滴的工作,都是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呀!一点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当你真正接受了自己,接受了平凡,你会真正发现自己的价值。

当杜鲁门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时,许多记者来到他家采访他的家人。有记者问 杜鲁门的弟弟有何感受,他一语惊人:“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为我自己骄傲,我是一名农夫,我用自己的手养活自己,照顾爸妈。”听罢此故事,我在心中暗暗向杜鲁门的弟弟竖起大拇指,他不愿借哥哥扬名,更没有为自己的平凡感到惭愧而自暴自弃,面对生活他勇敢地接受了平凡,接受了自己,他又何尝不值得人们学习、尊敬呢?

李素丽是众所周知的公交劳模,她的岗位实在太平凡了。然而她并没有像某些人那样一心只想换工作,而是坦然地接受自己,接受这个平凡的工作,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体现出她人生独特的价值。

如今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我们时常会听父母教导“要成为第二个杨振宁,杨利伟,刘亦婷”,然而我却认为要成就伟大,先要接受自己,接受平凡,然后试着发现自己的潜力优点,靠点滴努力走向成功。

当新的一天来临,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吧!让我们接受自己,接受平凡,自信、从容地面对生活,书写自己独特的人生!

〔简明解析〕

这篇议论文在中考中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文章选的是第二条人生准则“要接受自己”,并以此拟题。然后作者运用“简明作文”的方法进行作文。

开头点题定义:“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面对生活,首先应该接受自己,接受平凡。”其实,这也是提出中心论点,所以,开头也叫“论点点题定义”。在这个中心论点的前边有三句话,第一句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第二和第三句则是两个转折复句,都是为了提出这个中心论点服务的,都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中间承上写实:整个中间内容(四个自然段)都承接着中心论点(承上)摆事实(例)讲道理(理)进行论证,也就是详写,也叫“理例承上详写”。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说服力强。

结尾呼应深化:文章得出结论,发出号召,既呼应开头,又深化论题。

篇2:接受自己,接受平凡作文

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终于知道自己并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着一丝希冀,便又不肯甘心与瓦砾为伍。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天地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01

我们的梦想总是不平凡的!

在我们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长大了要当什么,很多小朋友会说长大了当老师、当医生、当飞行员、当科学家……

应该没有哪个小朋友谁说出一个不平凡的梦想,因为既然是梦想,那么一定就要是不平凡的,因为没有谁想自己的一生是简单而平凡的,那多无趣多失败!

好像梦想注定就要与不平凡划上等号才配叫梦想,而我们脑海也对此根深蒂固!

02

人总是想要非凡的!

从小到大,听过好几个同学的名字叫非凡,显而易见系带了爸妈的殷切希望,做个与众不同非凡的人。

都说人如起名,你从生下来就被父母给予厚望,而你也一直觉得自己这一生注定不非凡,可是到底又有几个人的人生可以说是非凡的呢?

王小波的一本书写过一句话:小时候,我离梦想总是那么的遥远,后来我长大后,我发现离梦想的距离并没有变短,依然是那么的遥远。

03

最难的是接受自己的平凡!

许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确,我们在社会中,在工作中,在家庭中,都有着自己存在的作用。

但是有作用是基于被需要,而平凡相对于的则是不平凡。不平凡可以说是一种天赋促成的.,可以让人在更加容易实现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

比如拥有音乐天赋的周杰伦,通过音乐成为人生赢家,完成自我实现的需求,赢得了地位,荣誉和名声。

成功的人都是具有独特天赋的人。虽然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存在,但是相对而言,这些独特的个体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人默默无闻,没有过人的天赋,甚至许多人就这样平凡的过完这一生。而人呐,最难的是接受自己的不平凡。

04

真正的成长,应该就是勇于接受自己的平凡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生都是平凡度过的。这个世界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的,有亮丽的明星也有环卫工,有成功的商人也有普通的工人,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角色,在平凡的日子里兢兢业业,将自己平凡的岗位逐渐做的精细化,实现自己在岗位上的价值。

接受自己的平凡,不等于我们就是平庸,就是浪费生命,而是在接受自己、认清自己的前提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努力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当我们实现最大价值的时候,也是我们平凡人成功的时候。

小时候上语文课,老师评价一个人时会说“平凡而伟大”,现在明白了,平凡而伟大其实就是平凡。

当我开始慢慢接受自己的时候,我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哪些是可以摒弃的,哪些是必须坚持的。慢慢的不断调整自己的步调,在自己平凡的一生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做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平凡人,学会“认命”那么一点点,对世界平和以待,真的没那么难。你要相信:

篇3:我们为什么难以接受自己的平庸?

年轻而无所畏惧的时候,你可以体验“无知者无畏”的气壮山河。你特立独行,走路脚底生风。听不进劝说,于是会走进“林中两条小路中人迹罕至的那一条”。结果,人口基数太大,人迹罕至的那一条人也很多,两条路上都堵满了人。

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惨绝人寰的战争,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绝望,没有经历过能够书写和纪念的痛苦。我们正在经历的,只是消费时代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广告,只是日复一日自我价值的叩问,无聊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及在现实与理想的鸿沟之上怀疑自己是否平庸。

当我们不断从非黑即白的对立状态中走向灰色地带,从绝对二元对立的单一夙愿到更复杂更深厚的自我诉求,从对自己能力无限、前途无量的幻想到认识自身的局限和对外界宽容。这些转变并非易事,也无可厚非。“变得现实”并不是什么值得抨击的坏事,“心怀梦想”也不必要用来标榜和宣扬。毕竟,我们都是在现实和梦想中间苦苦寻路的人。

尽管我们终于长大并学会接受现状,但还是不甘愿从内心接受自己终将平庸的现实。“平凡庸常的生活”这一问题从未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让人心安,它如同一个幽灵一般深深困扰着现代人的神经,让人难以承受,却又不得不面对。

平庸的社会根源: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丧失自由和创造力,除了物质需要之外别无他求,以现实为自己行为和思考的上限,以身边的人的普遍言论和感受为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最终自动放弃生命中的其他可能性。

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的价值结构和认知能力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当旧的认知无法承载过量的信息,人们就学会对接触到的信息进行最简单粗暴的处理——只关注与自己的切身感受有关的事物,比如能为个人发展带来可观利益的,对自己的财富、地位、人脉、认知产生有效输入的,或者不那么功利的说法是,能和内心发生碰撞而产生某种反应的事物。

如今,工作职位对于个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人们定义自我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区域、国家、不同社群之间的隔离作用已经降至最低,对于族群的认同感也从最初的地域划分变为共享资源的划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与日俱增,人们开始慢慢失去共同的志趣和理想,渐渐不愿和人吐露内心深处的观点和看法。和崇高有关的话语被大众的日常生活消解,甚至在娱乐至死的催化剂之下遭遇前所未有的反叛。内心稳固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人类变成了某种由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理念的载体。成功的标准变成了一个人是否取得了这种理念下的合理价值。

人们无法想象不同方式的生活,只能按照媒介宣传中既有的统一而光鲜的样式,将自身生活当作对“成功人士”或“名人”生活的拙劣模仿。意识形态作为特定时空下人们普遍相信的标准说法,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判断,同时构筑着现实。我们一边希望自己成为被注视的对象,渴望自己在特定人群中树立某种“楷模”,同时又容易对他人良好的生活状态羡慕嫉妒恨。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接受他人过得比自己好这一事实,并且面对自己日复一日单调琐碎的生活,感到乏味无趣甚至愤懑不平。同质化的生活方式、单一的生活目标、社会快节奏的高效运作模式,让你不得不从和别人的比较中获取成就感(而非转向内心的自我探求)。在不自觉的比较心态的驱使下,你不禁怀疑,是不是别人过上了你原本想要的生活,而你自己却一事无成?

在实用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拒绝批判性的思考,放弃成功的信念,意义和价值不再经得起质疑,被单一话语体系操控思维,在自我反思无果之后彻底堕入日常生活,是大多数人最终被迫选择的生存状态。

不甘平庸的教育根源:科学家总好过厨师

我们并非生来如此。在我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平庸的种子尚未种下。恰恰相反,我们的头脑中长期占据着截然相反的理念灌输:宏图远志和英雄梦想。正是这两种观念的灌输,让我们从小视伟人或圣人为神明,将梦想在语言上简化为“科学家”或“政治家”。尽管二三十年已经过去,这部分的记忆依然清晰。

我们的教材里,写满了成功者的宣言和对英雄主义教条式的赞美。他们或智慧,或努力,或坚韧,或勇气非凡,而在学习他们事迹的同时,世界观尚且模糊的我们早已构建出一种近乎真实的想象: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会通过智慧、努力、坚韧和勇气书写自己的传奇故事。

而事实是,现实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金字塔,等到我们真正投身其中的时候,才猛然发觉:我们从未被告知或引导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塔底的大多数,而只是日复一日坚定地冲向塔尖。在整个攀爬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发现,大多数时候,单靠智慧、努力、坚韧和勇气是远远达不到成功的,有诸多其他个人不可控的先在因素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比如家境、财富、所处的社会阶层、父辈积累的社会关系等等。

在阶层关系相对固化的当下,仅凭个人努力和才华很难在40岁之前抵达先前预设的成功标准时,我们开始转向用谦逊、正直等德行来定义自己,而非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然而,这一趋向是值得警醒的。

因此,当学校教育将成功片面定义为成绩好、进名校、智商高、有理想的时候,那些缺乏此类特质的学生就会被鞭策、忽略甚至放弃。好在已经有很多家长从家庭的层面对这种教育进行了反思。比如刘继荣《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鼓励孩子做个幸福的普通人,不必非要做个呼风唤雨的英雄,而是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在家庭教育中,打破对于英雄和伟人的迷信,让孩子接纳自己会成为一个普通人的事实,或许是个不错的尝试。

不甘平庸的现实助推器:成功学并不能产生意义

在一个人人都想成功的时代,整个社会的话语体系都是搭建在“成功”二字之上的。成功的创业者、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作家、成功的人生。无论是媒体、图书,还是教育、讲座,都和“对成功的强烈欲望”密不可分。

上世纪90年代初,“成功学”进入中国,通过没有逻辑却激动人心的口号式传播,达到自我催眠的作用,让人们对“成功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深信不疑。尽管成功学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激励作用,但从长远看,并不能解决人内心的困境,只会不断自我催眠。其结果就是,绕了一大圈之后,依然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迷茫、困惑、无解。

人的成长之路是由放弃和失败铺筑而成的。从生命之初脱离母体,到成长过程中如影随形的烦恼和压力,再到意识到“生活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约束的梦,而现实是由不完美的联系构成的”,都是丧失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征。因此,在一个人短暂而仓促的一生中,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直面那些个人无法左右的得失,学会迎接失败,理解失败的价值,远比学习如何成功重要得多。

毕竟,在这庸常细碎的日常生活中,想要时刻保持警醒和自觉,同时能够接纳自己的平庸,体察到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感,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篇4:只要你幸福,我接受你的平凡

晚饭后,儿子的电话打进来,今天电话里都是好消息。他说班主任老师通知他今天去参观大学生机器人比赛活动。为以后参与本校的机器人大赛做准备。这是很好的机会,可惜儿子周末有外语课要上,只能跟老师请了假。但我听得出儿子有些犹豫,他很想参加这样的活动,毕竟设计制作是儿子的最大爱好,但他又不舍得放弃坚持了很长时间的英语课。我安慰儿子:“这些事你自己拿主意吧,不管你选择做哪件事,妈妈永远都支持你。”随后,我把电话给了老公,他对儿子说:“自己决定的事就要克服一切外围的诱惑坚持到底,选择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不能轻易就说放弃,这样终将会一事无成……”儿子最终决定放弃参观比赛继续上课。

自从儿子进入高三后,我发现老公在教育孩子的语气上变化很大,之前并不太接受我意见的他,也开始采纳一些我的建议,与儿子的沟通方式大有改观。这让我更加坚信,在有儿子的家庭里,做母亲的在儿子面前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父亲形象给儿子。这一点相当重要,重要到会直接影响儿子将来的目标选择和责任心。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和老公有近八年的分居生活。那个时候,儿子刚刚上小学三年级,对于一个到了特别渴望父爱年纪的男孩子来说,此时的爸爸却不能天天陪在身边。妈妈带大的男孩子有时候会在性格上表现得比较犹豫。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我无力改变现状。所以,每当儿子总是追问爸爸为什么不回家时,我只能告诉儿子:爸爸作为一家之主,为了能让你和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爸爸才选择独自在外打拼。爸爸一个人在外工作很辛苦,我们在家也要加油。儿子问我,我们怎么做才能帮爸爸。我告诉儿子,你做好你自己的事,妈妈做好妈妈的事就是帮爸爸。这一路走来,一个人带孩子虽然辛苦,但真的很感谢儿子的乖巧懂事。很多事情,在过后才会明白,孩子的成长做人远比优异的成绩要重要得多。

接着,儿子又通报了一件更让人高兴的事,因为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和入学后的英语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他被英语老师选为助教,主要工作就是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儿子对这项工作相当在意,他说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可以拿到劳动学分。听得出来,儿子很开心,我抓住机会继续说:“咱们国家现在发展很快,现在的大学完全就是一片新的天地,各种机会非常多,有没有想过先在国内读完大学积累一些东西再出国?”电话那头,片刻静音后,儿子说还是很想出去。我说:“我尊重你的选择,这事不急,依然是你自己决定,在学校里慢慢体会,按自己的心愿去选择,不要掺杂任何外界的干扰。”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庆幸自己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上,坚持只要是对的我都选择支持他的做法。毕竟他还年轻。经历和经验都是财富。现在看来,儿子现在遇事有自己的主见与这样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

最后,儿子告诉我,他所在的计算机系跟国内很多机构有一些业务来往。作为大一新生的他们,在第一年就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简单的设计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儿子说他很期待这些机会。从中,我又一次感悟到了儿子的快乐。大学生活。新的起点。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和动力,希望儿子在这片天地里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所在,快乐学习,收获更多的认可。

看着现在自信、阳光的儿子,我经常回想孩子高三的时候。当初我也曾很努力、很积极地像很多家长一样,急切地想把儿子按照大家共同认可的那类优秀孩子来培养,急切地期盼他进入名校。但真正走上这条路时,我才发现在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不求实际全部照搬式的教育是儿子所不能接受的。好在我庆幸自己发现并及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别人孩子的成功永远不可能被复制,我的儿子永远都是唯一,他有他的特别之处,他也有他的爱好,这就足够了。于是,我开始选择顺应儿子的想法和努力方向。这样一来,很多原来看似很别扭的问题都轻松地解决了。这其中,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母子情深,最大的体会是理解万岁。这样的改变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父母的认可永远是孩子自信向前的动力。

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带儿子去看望他的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回来,他爷爷开心地拿出刚刚整理好的家谱开始给儿子慢慢地讲解,几个小时下来,儿子一直安静地听爷爷讲着那些他并不熟悉且对他来说有些无聊的东西。他奶奶说:“爷爷给家里很多孩子讲过这个家谱,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坐下来听他讲完,只有你儿子这样,你养了一个好儿子。”我知道儿子的耐心来自他的懂事。我一直告诉他,爷爷奶奶纪大了,回家陪他们的时候,不要只顾自己玩儿,要放下自己的喜好,好好陪伴他们。以前不觉得,突然有一天儿子这样做的时候,我才发现儿子真的长大了。现在看来,儿子虽然并没有达到别人眼中的那种优秀标准,但在我眼里他是优秀的。当有人称赞他的素质、他的孝顺、他的为人处事时,我已经非常满足和欣慰了。

儿子虽然没有进入我们所希望的重点大学,但在这所学校里,儿子得到很多的重视和认可。我们的每一个电话,我都能切身感受到儿子的自信和快乐,我更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阿Q想法再一次占据了我的大脑。哪位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当孩子不是龙不是凤的时候,又何必强人所难,非把孩子硬往那个队伍里逼呢?偌大一个世界,出人头地的又有几人?但凡别人眼里的成功者,哪一个不是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我不去想他们成功后的幸福指数有多高,我也不去羡慕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我只要我的孩子真正发自内心地幸福快乐!我愿意接受他所有的平凡!得到与失去之间,什么是真正的得到,什么又是真正的失去?我的理解是,内心的快乐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用心追求自己的理想才是最有意义的。我愿意陪伴儿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

篇5:接受自己,接受平凡作文

你度过了非常美好的童年,众星捧月,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你就是太阳,大家都会围着你转。你小时候真的纠结过到底考清华好还是北大好。

那时的你,单纯,不知世界之大,不知你口中的清华北大距离你有多遥远。但是那时的你,也是充满自信的,这是世界给你的一块糖,让你以为世界可以毫无条件地宠爱你。但是,很快,世界就夺走了你对于未来的幻想。

你梦想着自己以后当一名舞蹈家,能够在世界上最著名的舞台跳舞,接受着无数人的掌声和鲜花。但是,家里忽然破产,你失去了你的梦想。

父母负担不起昂贵的舞蹈班学费,甚至学费都有些困难。那天,你忽然间懂事了许多,明白努力读书才是最“便宜”的出路,不用花费父母额外的钱去报兴趣班、辅导班。

你考上了县城里的初中,进去才发现,原来成绩比自己好的人多了去了。自己也只是班上中等成绩的水平。

你第一次认识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但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同时,你也遭到了深深的挫败。你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太失败了,自己根本就不是世界的中心,比自己优秀的人有太多太多了。

那段时间,你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挫败感里,无法自拔。你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自己本是站在舞台中央,万众瞩目的那一个,为什么最后发现自己只是台下一个不起眼的观众?你纠结着,甚至开始讨厌自己,变得自卑,再也不敢站在舞台上了。

有一次,成绩考的非常的差,你跑到了老家躲避父母的责骂。夏天的夜,农村里的蛙声片片。

你坐在躺椅上,看着天上满天繁星,一颗颗地在发光。你叫不出每颗星星的名字,但是觉得他们都很漂亮。虽然旁边的月亮依旧那么的亮,但是这并不影响着星星的发光,没有一颗星星因为自己的渺小而放弃发光。

你忽然意识到,自己就是一颗平凡的星星,和成千上万颗星星一样。但是你为何不和星星一样呢?即使是无数星星的一颗,根本叫不出名字,也要努力发出自己的光芒。

你心底里的结瞬间解开了,你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努力发光。你知道比自己优秀的人有很多,但是你只要专注于自己的进步就好了。

你知道自己智力不超群,也没有什么超凡的天赋,于是你就充实于每一天,为自己的进步而喝彩。

渐渐地,你变得开朗,成绩也慢慢提高了。即使一直到最后,你也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但你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你毕业那年,没有留在城市里拼搏,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小镇里当一名支教老师。

于是,我遇见了你。你身上自带光芒,自信,还有很多特长,唱歌,跳舞,弹吉他。我问你,为什么你的学历挺高的,还愿意留在村里当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你说:“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就像宇宙里的星辰一样,不是太阳也并非月亮,不能照亮世界,也不能掀起潮汐潮落,更不是独一无二。我们是无数星辰的其中一颗,虽然很小,不起眼,平凡而又普通,但是也要努力的发光。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想做我想做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并且努力向上把生活过的更好。”

篇6:接受自己作文

他们没有想过要去争取到别人的东西,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可是却有想过羡慕别人的生活,假如是自己过着那样的日子该有多好,于是他们开始拿这种设想与现实相匹配相对比,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他们就会对生活表示不满意,于是就开始对生活产生了一种抱怨。

其实这种情况对于我们现实生活来讲是很常见的,而且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这种想法,只是当我们能够看清楚自己生活起源的时候,最中间真的理解这些道理的时候才会明白,其实很多东西都不一样。

你可以自欺欺人,可以告诉自己很多事情没有做过,很多东西没有见过,我们可以在这一路上隐忍,也可以忍气吞声去过另外一种其他的生活。

可是当你退缩的那一瞬间,你就在自己内心告诉了自己你不行,你已经屈服了,即便是逆来顺受,即便是这本身不是你的过错,你也坦然的接受了这样不公平的结果。

所以很多人自暴自弃的原因主要是接受不了自己。

上一篇:名著水浒传读后感300字下一篇:个人成功商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