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

2024-04-22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通用8篇)

篇1: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本单元内容较复杂,是上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突出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后对这一节课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一堂课准备充足,上完课后觉得收获不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整节课的容量稍过大,使得复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时间过紧。有些问题提得不够深入,学生未经过思考就可以答出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教学中改进,努力摸索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把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提高一个层次。

篇2: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

碳和碳的氧化物

走近新课标

三维点击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C60的分子结构和应用;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初步解释选择所用试剂的原理;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掌握两种气体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提高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认识开展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探究中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互动学习能力;通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领悟量变可引起质变的思维方法。

3.领悟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的单质;认识一氧化碳的毒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形成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观念。

命题指津

1.对单质碳物理性质的考核侧重于它们的用途,尤其是活性炭的吸作用,更是中考中的热点。另外金刚石的硬度,石墨的各个物理性质及用途也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而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考核侧重于碳的还原性,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较大。另外碳的稳定性在历年的中考中都出现,基本上是选择题,比较容易。

2.二氧化碳制取是历年中考的热点,2010年中考也不例外,与二氧化碳的制取密切联系的碳酸根离子的检验,也在历年中考中频频出现,2010年也不例外,基本上都是选择题,分值随省份不同,一般在1—3分。

3.预测一氧化碳的重要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还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还原性主要是以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可以是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反应现象以及尾气的处理等多方面。分值较大,中等难度。关于一氧化碳的毒性,历年中考中常出现,今后仍是中考的热点。

教材精梳理

知识清单 1.碳的单质

(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

(2)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

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相似的化学性质

(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用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4)碳和炭的区别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用“炭”字 2.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随着温度的升高具有: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3.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2)装置的设计与选择

(3)收集的方法及验满

(4)操作顺序

4.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1)CO2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以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以作制冷剂。(2)CO2的化学性质

不供给呼吸,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发生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CO2的用途

灭火、工业原料、干冰可作制冷剂、温室里的气体肥料。5.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1)CO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与空气非常接近,难溶于水。(2)CO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毒性(3)CO的用途

作燃料、冶炼金属 基础示例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金属

2.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碳的单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____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们的性质差异是因为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4.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需要加热

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C.都是分解反应

D.前者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6.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如何验满?

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_________,这种不同的分子构成,使得它们性质_________。

8.一氧化碳主要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性、_________性和性。它的主要用途是做_________和在冶金工业中作_________剂。

9.用纯净的CO还原CuO时,试管中CuO由___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____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

10.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20 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

示例提示

1.D 2.金刚石

石墨

C60

金刚石

石墨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结构

3.C 4.如果用稀硫酸跟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在反应开始时生成不易溶解的硫酸钙,会包住碳酸钙,使它不能接触到稀硫酸,因而反应很难继续进行。

5.B 6.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7.碳

氧原子

有很大的不同

8.可燃

还原

燃料

还原

9.黑

变浑浊

10.60 g

知识点点通 重难透析

重点1 金刚石的石墨(1)金刚石

①晶体结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其空间结构如典题1右图所示。②物理性质:无色透明,不导电,硬度很大,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③主要用途:a.雕琢作装饰品;b.玻璃刀;c.钻头。(2)石墨

①晶体结构:细鳞片状,碳原子是层状排列。如典题1左图所示。

②物理性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质软,有滑腻感,导电。

③用途: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

(3)组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注:从组成上认识金刚石和石墨,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

从结构上认识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石墨是层状结构,结构不同,决定了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又决定了其用途不同。

重点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化学活性将大大增强。表现为可燃性和还原性。(1)碳的可燃性 碳与充足的氧气反应 C+O2(充足)点燃 CO2

碳不充分燃烧时 2C+O2(不足)点燃 2CO

碳和氧气在不同的质量比时,产物不同,也就是氧气的量是否充分的问题。在解题中应具体考虑二者的质量比。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还原性)

能够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特别是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以及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碳与氧化铜反应的装置如下图:

注:①首先要明确装置的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水蒸气冷凝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时应先均

匀加热,然后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②注意反应前后的实验现象,反应前碳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粉末,加热后,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反应已经开始,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光亮的金属。

智慧火花

碳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但在化学反应中,主要作还原剂,显还原性。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常见为石墨、金刚石和无定形炭。这三种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因碳是有机物的骨架,而有机物种类繁多,现已发现2千多万种。不过,我们把碳的单质、氧化物、碳酸及其碳酸的盐一般都称无机物。重点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①明确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速率适中,原料价廉易得,便于气体收集。②实验室一般不选用粉末状的碳酸钠、碳酸钾代替石灰石做反应物,是因为反应剧烈,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利于收集。③实验室也不选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因为生成物CaSO4微溶,会附着在石灰石表面,使反应很快停止。④选择稀盐酸,不应选用浓盐酸做反应物,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制取的CO2气体不纯。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有CO2生成的化学反应都适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首先要考虑可操作性,其次要考虑操作是否简便,原料是否易得,是否利于收集气体等。

重点4 总结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应用于气体的制取

具体思路和方法:(1)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运用什么反应原理制取这种气体,在此原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品: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控制、原料易得、不污染等;(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3)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4)需要检验产生的气体就是要制取气体。

具体操作: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1)固体加热制气体,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装置。

特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水倒流炸裂试管;②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③导管在试管内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

(2)固液不需加热制气体,例如: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装置。

特点: ①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插在液面以下,用液体密封;②反应器可以选择锥形瓶,大试管或广口瓶等。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一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导器管要接近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出空气。

(3)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一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注:比较密度的大小,可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比较。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相对分子质量接近29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如:CO、N2等,因为密度相差很小,很难将空气全部排除。

重点5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H2CO3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释放出CO2 H2CO3====CO2↑+H2O(2)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常用于检验CO2的存在:

CO2+Ca(OH)2====CaCO3↓+H2O(3)CO2中碳为+4价,可被某些强还原剂还原,如与赤热的碳作用还原成CO,CO2与活泼金属作用被还原成碳: CO2+C高温 2CO(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CO2和H2O合成碳水化合物: 6CO2+6H2O(CH2O)6+6O2

重点6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一氧化碳能够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因此常用作气体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

①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特别注意与氢气和碳可燃性的区别;②鉴别H2和CO常利用燃烧产物的不同进行鉴别;③工业上利用煤和水蒸气高温生成水煤气(主要成分是H2和CO)。(2)还原性

与氢气和碳的不同之处是一定要进行尾气的处理。常设计在实验题中。典题诠释

(经典好题)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典题1 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碳单质的结构决定它们性质的差异。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组成物质的粒子在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造成结构上的不同。同一种碳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一定相同,中子数可能不同,属于原子内部结构,不会引起其宏观物质物理性质的差异。答案:D

典题2(经典好题)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炭黑的化学性质。历经千百年的国画和阳光、空气充分接触而不褪色,这说明它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答案:D

典题3(创新题型)在密闭容器中盛有6 g碳和12 g氧气,加热时它们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是()A.CO

2B.CO

C.CO2、CO

D.CO2、O2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碳的可燃性以及氧气的量与生成气体的关系。解题时要考虑周全,一般是先把碳的量固定,只考虑氧气量的变化与所得气体成分的关系。一定质量的碳和一定质量的氧气,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可能会发生的反应有: C+O2(充足)2C+O2(不足)点燃 CO2 2CO 点燃 所以容器中气体可能有四种情况:

(1)O2过量,反应完全后,容器内剩余的气体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这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应该小于 3:8。

(2)氧气刚好与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8。

(3)O2的量不足,只能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是一氧化碳,这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应该大于或等于3:4。

(4)当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在3:8和3:4之间时,碳和氧气反应就会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本题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1:2在3:8和3:4之间,所以最后容器中剩余的气体应该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答案:C

典题4(2010江苏徐州,25)为了研究CO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CO2的实验室制法。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收集干燥的气体需经浓硫酸干燥,即气体从A装置出来要经过D装置。无法收集满可能是药品量不足或装置漏气。

答案:(1)A、D、B(2)略

(3)药品量不足或气密性不好等

典题5(2010河南课改区,20)下图A、B、C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装置A中①为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活塞的“开”“关”,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在装置B中放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A作气体发生装置,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管口字母)_________。若只改变A装置中的药品,仍采用已连接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

(3)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可总结出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4)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A具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如何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及具体的操作。过氧化钠是固体,水是液体,固液反应不需加热,所以选择A或C装置制取,A与C比较A能控制反应速率。答案:(1)2KClO3 MnO2 △ 2KCl+3O2↑

(2)a接d、e接hCO2

(3)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4)可随时加液体反应物(或通过滴加液体的快慢,控制反应的速率等)。

典题6(经典好题)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利用碳酸饮料(如雪碧)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下列实验。请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

(2)如果a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3)如果a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若要使CO2迅速冒出,应怎样操作? 解析:本题考查CO2的性质和检验方法,验证的是CO2的化学性质,(1)(2)精解见左栏;CO2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所以升温或振荡会迅速放出二氧化碳。

答案:(1)试管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篇3: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链接

考点链接: 碳单质的种类: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性质差异的原因; 碳单质与Cu O反应的实验装置、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例1( 重庆市中考题) 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A、黑色固体

B、易溶于水

C、有吸附性

D、能够燃烧

解析: 本题属于信息题,通过分析信息明确竹炭的性质。 竹子炭化后得到的物质应与木炭的性质相似,即是黑色固体, 且具有吸附性、易燃烧和不溶于水的性质,故选B。

例2( 太原市中考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木炭的还原 性由Cu O冶炼铜

B、天然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制成钻石

C、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D、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

解析: 本题考查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四点: ( 1) 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2) 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 3)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除去异味。( 4) 石墨具有导电性,能用来制造石墨电极。由此分析可知选项C不正确,利用活性炭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不是利用其稳定性。

例3( 广州市中考题)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 1) 图1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 填“活泼”或者“不活泼”) 。

( 2) 图2、3、4对应三种碳单质: 图2单质的名称是,图3单质的名称是_____,图4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 3) C为 + 4价,Cl为﹣ 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

( 1) 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这样的结构在化学变化中不容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不活泼。( 2) 根据三种碳单质的原子排列方式可判断它们的名称。( 3) 根据化学式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写出该化学式。

答案: ( 1) 4不活泼 ( 2) 金刚石石墨C60答案: ( 1)4不活泼 ( 2) 金刚石石墨C60( 3) CCl4答案: ( 1) 4不活泼 ( 2) 金刚石石墨C60( 3) CCl4

考点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考点链接: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其作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对应用途; 制取装置的选择; 有关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CO2的鉴别方法等。

例4( 苏州市中 考题 ) 下列关于 二氧化碳 的说法错 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 固体二氧化碳) 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A项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因此可以制碳酸类饮料。B项中, 干冰在升华时会带走大量的热,因此可以用于人工降雨。C项中,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D项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C。

例5 ( 扬州市中考题) 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 。

解析: 本题属于实验评价题。B、C、D三种装置都能通过控制弹簧夹,实现两种药品的分离和接触,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装置不能实现良种药品的分离和接触,即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选A。

例6( 西安市中考题) 用右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O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是_____; B 是_____。

( 2)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珠,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 说明气密性良好。

( 3) 检查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若火焰熄灭______,说明已经收集满。

( 4) 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证明镁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

1酒精灯2铁架台3坩埚钳4砂纸5试管夹6蒸发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及二氧化碳的验证实验。( 2) 中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时,若水柱液面不下降,表明装置不漏气; ( 3) 收集CO2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表明已经收集满; ( 4) 验证镁条能在CO2中燃烧,需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故需要酒精灯和坩埚钳,因镁条表面有一层氧化物,故需要用砂纸打磨。

答案: ( 1) 长颈漏斗集气瓶 ( 2) 一段时间内水柱液面不下降 ( 3) 集气瓶口 ( 4) 134

评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中考的命题常考点也是重点,重点考查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所用仪器的用途及名称,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以及由制取二氧化碳引申的气体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以及气体的检验等。气体制取及收集装置的选择是难点和失分点,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明确一点: 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由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是否与水反应来定; 检验某气体时一般根据气体的特性,如氧气利用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则利用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检验。解答时要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有操作、有现象、有结论地叙述。

考点三、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考点链接: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原理分析及防止中暑的方法判断。

例7 ( 株洲市中考题) 《株洲晚报》报道: “因厨房窗户紧闭,4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2

B、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渗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关闭门窗

D、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解析: 本题考查煤气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根据煤气的性质判断预防措施是否可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引起煤气中毒的气体是CO,A不正确; CO是一种无味的气体,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可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B正确; 用煤炉取暖时,如果关闭门窗,产生的CO不易散失,更容易引起煤气中毒,C不正确; CO难溶于水,在煤炉旁放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D不正确。故选B。

例8 ( 杭州市中考题) 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1) 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填序号) 。

A、组成: 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性质: 能燃烧

C、用途: 可以作为燃料

D、危害: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2) 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_________( 写一条) 。

解析: ( 1) 物质的组成应该用元素来表示,不能用原子来表示,故A错;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作燃料,但是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而缺氧中毒,故B、C、D正确。( 2)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由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通过黑色Cu O变为红色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两个现象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 ( 1) A ( 2) 黑色Cu O变为红色物质( 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知识的综合考查

考点链接: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差异及原理; 互为杂质的除杂方法; 检验方法的综合探究; 有关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

例9 ( 合肥市中考题)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瓶内

解析: 本题考查气体的鉴别。根据三种气体的性质差异进行鉴别是解题关键。解答本题需明确四点: ( 1) 三种气体中只有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三种气体中只有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3) O2和CO都难溶于水。( 4) 燃着的木条放入O2中会燃烧得更旺; 放入CO中会将气体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放入CO2中会熄灭。由此分析选项D正确。

例10( 成都市中考题) 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通过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1CO和CO2; 2只有CO2; 3________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3成立。

解析: 一氧化碳可以和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无法运输氧气而使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时,氧气不充足,反应后的气体为CO和CO2的混合物,氧气充足时,反应后的气体为CO2。氧气过量时,反应后的气体为CO2和O2; 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出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以便D装置中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氧气; 浓硫酸可以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答案: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提出猜想】3CO2和O2

【实验探究】1吸收二氧化碳( 或除去二氧化碳)

篇4:例析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考查方式

考点1 考查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例1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

C.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因此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A正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B正确;二氧化碳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C正确;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D错误。

答案:D。

考点2 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例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解析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能使人致死,但没有毒性,A错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B正确;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C正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D正确。

答案:A。

考点3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例3 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步行代车 B.循环使用教科书

C 出门随手关灯 D.乱砍滥伐森林

解析 低碳生活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步行,少开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做法合理;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教科书所消耗的能源,B做法合理;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做法合理;森林既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减少温室效应,D做法不合理。

答案:D。

考点4 考查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例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图1所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E。

(2)实验时,先要连接好仪器,把玻璃管插入带孔的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口,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微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3)从提供的仪器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组装仪器的两个原则是①先左后右,②。组装好仪器,先检查,然后加入药品,制取气体。

(4)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用D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通常装入的试剂是。

(6)图2所列实验中哪一项能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填序号)。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酒精灯,E是长颈漏斗;(2)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起润滑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选择的仪器是CEFH,组装仪器应该是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组装好仪器后,要检验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制取气体;(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 H2O

(5)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用D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通常装入的试剂是浓硫酸;(6)实验甲中的现象是气球慢慢上升,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乙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实验丙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能说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甲实验。

答案:(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用水润湿 (3)CEFH 先下后上 装置气密性

(4)见解析 (5)浓硫酸 (6)甲

考点5 考查一氧化碳的性质

例5 如图3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解析 实验中所需CO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甲酸的方法来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A正确;该套装置比较小,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现象比较明显,B正确;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C正确;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D错误。

答案:D。

考点6 考查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6 我们曾学过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关系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③;反应④。

(2)实验室因操作不当,将浓硫酸滴在书页上,一会儿书页出现黑色,且由糊状至烂洞状。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3)SO2和SO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解析 (1)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2)实验室因操作不当,将浓硫酸滴在书页上,一会书页出现了黑色,且由糊状至烂洞状,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3)SO2和SO3化学性质不同,主要原因是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答案(1)SO3+H2OH2SO4 SO3+

Ca(OH)2=CaSO4+H2O (2)脱水性 (3)分子的构成不同

篇5: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铅笔写字D.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2.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焦炭

3.取几粒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毫升酸溶液,开始时有气泡产生,一会儿后就不再产生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A.装置漏气 B.加入的是稀盐酸

C.加入的稀硫酸 D.生成的气体被酸溶液溶解了

4.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B.将燃烧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向瓶内倒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放入一只小动物,观察小动物能否存活

6.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A.锥形瓶 B.导管 C.水槽 D.长颈漏斗

7.试验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常需使用的药品有( )

A.盐酸 B.石灰水 C.石灰石和盐酸 D.石灰水和盐酸

8.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B.点燃该混合气体

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自动逸出

9.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甲烷 D.臭氧

10.下列各方案中,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用鼻子闻 B.测定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

1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1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能与正在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

13.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

D.二氧化碳能与正在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4.1月格鲁吉亚前总理在寓所中毒身亡,各种迹象表明他死于煤气中毒,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其原因是(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将血液中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

15.实验测得某样品中只含有碳元素,则该样品( )

A.一定是金刚石或石墨中的一种 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种

篇6: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解析

固体和固体反应: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物的状态CaCO3+2HCl==CaCl2↑+CO2+H2O

固体和液体反应

气体发生装置……2H2O2MnO2======2H2O+O2↑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⒉收集装置的选择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气法

排空气法优缺点:纯度不高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气法需验纯,但较干燥

气体收集装置

篇7: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二、一氧化碳

1、可燃性: CO + O2 = CO2

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

回顾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

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答)可以。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证明收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经过讨论给出方案:①将烧杯内盛放二氧化碳和空气,放到天平上比较哪个重。②称量烧杯(内有空气)的质量,向烧杯内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天平的偏转。

2、检验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__(溶/不溶)于水。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震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石灰水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钙Ca(OH)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上述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交流共享:

根据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当堂练习:

1、通过二氧化碳灭烛的实验,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

2、有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用哪些方法可以确定它们分别盛有哪种气体?

3、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采用__法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__(能/不能)用排水法,原因是:_____

(4)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

篇8:碳和碳的氧化物典型题解析

一、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例1 (2007.四川成都) 轻轨电车是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 当轻轨电车开动时, 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 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现耐高温, 不易氧化, 能导电的性质, 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 ) 。

A.金刚石; B.铝; C.石墨; D.铜。

解析 石墨熔点高, 耐高温, 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因此可用作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的材料。铝和铜虽然具有导电性但都易被氧化, B、D选项不符合题意。金刚石没有导电性。故选C.

点评 本题是一道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的中考题, 主要考查了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这类试题始终是化学中考的热点。

例2 (2007.山东威海) 据报道, 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 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 这种碳膜片状如蜂巢, 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 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解析 由题给信息获知, 碳膜片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其中碳原子成六边形排列;而C60中的碳原子成足球状排列, 故碳膜片与C60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二者的物理性质可能有很大差异, 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A.

点评 本题是一道科技类信息题, 考查了碳单质的组成及化学性质, 起点高、落点低。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例3 (2007年.四川达州) 某个周末, 恰逢小强生日, 他来到了外婆家。外婆在给小强煮荷包蛋时发现放于橱柜中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 于是小强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于石灰水后捞出保存”, 这样就不易变坏。此建议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_____。

解析 放置在空气中的鸡蛋易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 这是造成鸡蛋变质的根本原因。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难溶性物质——碳酸钙, 堵住蛋壳的“毛孔”, 从而阻止氧气进入鸡蛋内, 所以用石灰水浸鸡蛋可延长保质期。

答案为:undefined

点评 本题以日常生活中的鸡蛋变质为素材进行命题, 激发了同学的兴趣, 解答之后大家牢牢掌握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

三、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例4 (2007、上海虹口) 使用燃气器具 (如煤气炉, 燃气热水器等) , 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 保持足够的氧气, 否则容易中毒, 造成人中毒的气体是 ( ) 。

A.氢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解析 煤气炉、燃气热水器中的燃料都含有碳元素, 而碳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有剧毒, 所以使用燃气器具时要保证室内通风良好。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氧化碳的毒性, 命题素材仍然取自于生活, 给出的问题比较熟悉、简单。

例5 (2007、四川成都)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请分析:

(1) CO和CO2的性质有很大差别, 原因是______ ;

(2) CO具有可燃性, 可以做燃料;CO具有还原性, 可以用来______。

解析 弄清物质的用途、性质与组成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 物质的性质又由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

答案 (1) 分子构成不同; (2) 冶炼金属。

点评 CO2、CO等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是中考化学的常考内容, 应熟练掌握。

四、综合性实验探究

例6 (2007、四川德阳) 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 他们在查阅资料时, 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 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 并解决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 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 可能是CO; (2) 可能是CO2.

[设计实验方案]

(1) 检验 CO2的方法是______ ;

(2) 为了检验 CO, 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 观察能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后, 认为此方案不可行, 其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

他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 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

(3) 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请根据所学知识, 将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填写所横线上;

[反思与评价]

(4) 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解析 尽管二氧化碳无毒, 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小动物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所以不能根据动物是否存活来区分CO和CO2.C具有还原性, 与CuO反应后有Cu生成, 得到的固体呈红色。由题给信息知, CO能使黄色试纸变蓝, 而本实验中黄色试纸未变蓝, 这说明C与CuO反应后没有CO生成。在C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 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说明碳还原氧化铜后有CO2生成。凡是给固体药品加热, 试管口都应该略向下倾斜, 否则水冷凝后回流到加热的试管底部, 会炸裂试管。

答案 (1)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 CO2不能供给呼吸; (3) Cu C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液体回流导致试管炸裂。

点评 本题是一道探究式学习的试题, 考查了碳单质的还原性、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的性质, 还考查了固固加热装置的注意点, 具有较强的区分度。

练习

1.古代字画之所以能长期保存, 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 ( ) 。

A.稳定性;B.氧化性 ; C.还原性;D.助燃性。

2.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示意图。

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 能导电的是______, 燃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______。

3. (07年江苏省泰州市) 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

A.制汽水 ; B.制干冰 ;

C.被石灰水吸收; 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4.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若将一充满SO2的试管倒置于盛水的烧杯中 (如图所示) , 可观察到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反应, 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 观察到______。

上一篇:瑞吉欧课程下一篇:重庆中考语文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