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2024-04-11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篇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及相互间的转换

2、通过探究、讨论、实验等过程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认识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进一步培养环保意识

二、重难点

重点难点:NO,NO2的相互转换,NO2与H2O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示】魔鬼谷的照片

在新疆与青海的交界处有一山谷,风景如画,草肥花美,然而这里充满着动物的骨骸甚至有人的尸体,因此被称为“魔鬼谷”。原来这里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和动物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这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雷电发庄稼”是什么原理呢?

二、新课讲授

1、【回顾】空气中的主要成分:O2和N2(体积比为1:4)

在常温条件下,二者不反应,然而雷电是一种高能量的自然现象,在闪电这种特殊的条件下,二者在放电或者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N0

闪电或高温

N2+02===========2N0(无色)

这个反应在高温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生,比如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温度很高,也能使N2和O2反应,而N0又很容易与空气中02的反应生成NO2,NO2又溶于水生成氮的化合物,最终游离态的氮变成化合态的氮进入土壤,作为氮肥被植物吸收,这就是魔鬼谷植物生长茂盛,雷电发庄稼的原理。

2N0+02=====2NO2(红棕色)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设问】 N0和NO2是氮的两种重要化合物,那么他们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展示】两瓶收集满的N0和NO2气体

【思考】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已有知识归纳其物理性质。

【引导】物理性质要注意从颜色、状态、气味、有无毒性、溶解性、稳定性、密度等方面进行考虑,分析。

【学生归纳】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N0: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不溶于水、不稳定、密度比空气略大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稳定、密度比空气大

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闪电或高温

(1)N2+02========2N0(无色)

(2)2N0+02======2NO2(红棕色)

(3)【播放视频】NO2溶于H2O的现象

【讲解】集气瓶中的气体慢慢褪色,水进入集气瓶但是不会充满集气瓶,剩余气体约占集气瓶的三分之一,水约占三分之二

3NO2+H2O====2HNO3+NO

工业制硝酸

4、气体充分与水反应

【提问】如何让剩余气体NO被完全吸收呢?

【学生思考讨论】

【分析】不断提供氧气,使其完全被吸收

【学生老师共同总结】

2N0+02======2NO2--------①

3NO2+H20=2HNO3+N0---------②

①X3+②X2化简得: 4N02+302+2H20====4HN03

【提问】如果一开始的气体是N02,如何才能使气体全部转化为HN03呢?

【结论】

2N0+02======2NO2---------①

3N02+H20===2HNO3+N0---------②

①+②X2化简得: 4N02+02+2H20===4HN03

三、巩固提升

【提问】此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

工业生产硝酸,将尾气(NO)吸收通入适量的氧气后再溶解于水,经过多次循环氧化、溶解,可充分利用原料,并减少NO的排放,保护环境。

【过渡】氮元素在生活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其两种化合物都是有毒的气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化合物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那么其对空气的污染有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展示图片】化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的一面,对比化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好的一面(污染)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四、课堂小结

氮的氧化物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他们,我们更应该充分运用并发挥我们已有的知识,善用他们好的一面,并采取有效的来防治其不好的一面使之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财富。

五、作业

思考并总结氮氧化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篇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又一重要的物质,在初中化学中占及其重要的位置,本节课的实验多、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多,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讨论,值得深思。

由父女两个人下地窖惨死的故事情景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我增加了一个讨论:发现有人晕倒在二三深的地窖里,如何救活他们?在课堂上,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会异常热烈、超乎预料,各组的救人方法,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最后得出一些大家一致同意的方法,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真正的应用,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但是有时学生会想出一些非常有争议的方法,不能在短时间里达成一致的意见,教师也无法从中做出明确的.裁决,这样就难控制教学的时间,本次的公开研讨课中,我没有像平时那样上课,让学生完全自由的发挥,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我及时踩刹车,可以看出有不少的学生意犹未尽,想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没有机会。基于上述考虑,本节课的有关实验无法全部安排一个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为学生实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只能请一组学生到实验台上来完成;通过长漏斗向点燃蜡烛的烧杯里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学生操作容易失败,本实验通过教师来完成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他的实验因为操作复杂只好由老师来完成。

由于本校的实验室里没有播放视频的设备,有关“死狗洞”的视频是备而不用,只好口述,效果大打折扣。

篇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一、学情不同, 选择的教学切入点不同

1. 氧气

氧气是学生开始学习化学以来, 最先接触并且需要系统学习的一种物质。学习之前, 学生只有小学科学中学到的一些与氧气有关的知识, 了解的并不深入, 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学生对氧气的感性认识缺乏, 学习氧气的性质, 特别是物理性质学习之前, 就显得较为抽象, 更不用说对化学性质的感性认识。这样, 学生学习起来困难比较大, 入门较困难, 因此教师应从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顺序切入。

2. 二氧化碳

对于二氧化碳来说, 学生的感性知识比学习氧气要多, 不但小学科学已经有所接触和学习, 而且生物课也学习过它的某些知识, 日常接触也多一些。在化学课上, 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氧气的有关知识, 包括氧气在自然界的存在、性质、制法和用途等知识, 对系统地学习另外一种常见的物质的性质, 困难应该小得多, 因此教师应从类比探究物理性质的知识切入。

二、课标要求不同, 确立的教学目标不同

1. 氧气性质的教学

氧气性质的教学, 侧重于学习方法的传授, 即学习一种物质性质方法的传授。例如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时, 教师侧重于教学生怎样学习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方法, 并教会学生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密度等方面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学习化学性质时, 教师先教学生怎样观察实验, 再演示实验, 然后学生分组实验, 最后归纳总结化学性质。所以, 氧气性质的教学, 除知识与技能外, 更侧重于方法的学习。

2.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 除知识与技能外, 则更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和掌握。例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中, 通过探究实验学习物理和化学性质, 学生自己分析概括总结。

三、目标不同, 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

1. 氧气的教学

导入上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设问、实验或影视资料引入课题, 造成悬念,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讲课上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法, 帮助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 可结合生动的先演示和再分组实验的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归纳上在教师的指导下, 经过归纳、分析、总结, 得出氧气的性质。

2. 二氧化碳的教学

在学生认识了氧气的基础上, 除保持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外, 教学上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学习氧气性质的方法自己探究、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例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 学习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与水作用;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 并联系已学习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四、方法不同, 设计的师生互动不同

1. 氧气

教学基本思路: (1) 创设情境:人类的呼吸离不开氧气, 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2) 观看影像资料或图片:了解自然界中的氧气和氧气的三态变化。 (3) 探究活动: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能否燃烧?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4) 归纳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分析总结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二氧化碳

教学基本思路: (1) 创设情境:同学们, 在生物课里我们了解到了自然界里的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 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2) 学生阅读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自然界和人的影响。 (3) 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 (4)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与水的作用。 (5) 指导学生分析概括: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 并联系已学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在氧气性质的系统学习中, 主要是帮助学生将氧气的性质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深化和拓展, 让学生理解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物质。而对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了解得就比较少了。学生对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认识可能停留于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 但学生对于原理却不明白。因此,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教学, 需要我们从生产、生活以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入手, 从理论上作出解释, 并完善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由于两种气体的性质差异较大, 教师可以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做一些联系和对比,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巩固。

五、内容不同, 教学侧重点不同

1. 氧气教学注重学法指导

氧气性质的教学是学生认识身边化学物质的第一种物质, 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起始阶段, 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大量的实验、图片、生活已有的经验、生活实例等感性、直观的素材,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知识的科学方法, 架构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框架。同时在实验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正确得出实验结论等实验基本技能, 为后来学习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二氧化碳教学关注实验探究

二氧化碳教学是建立在氧气的教学基础上, 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氧气化学性质探究教学上侧重于根据氧气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事实, 推断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而在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探究教学上, 则侧重让学生立足于科学严谨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对现象变化和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 推断出二氧化碳的相应的化学性质, 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探究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之, 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种气体的教学活动和有关性质的比较, 能让学生了解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 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 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同时,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和探究欲,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4: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了课堂上一道常见的风景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确实能够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跟大家一起谈谈若不用多媒体,如何上好一节常生态的化学课。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六、课前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

1.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一瓶,收集满二氧化硫的矿泉水瓶一瓶,吸有15mL蒸馏水的注射器一支,胶带纸。

2.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石蕊试液、pH试纸、试管若干。

3.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盐酸(1mol/L)、氯化钡溶液(0.5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mol/L)、溴水(0.1mol/L)、双氧水(5%)、试管若干。

4.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1.从旧知识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能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一般会写出以下的几个方程式:

①SO2+H2O=H2SO3;②SO2+CaO=CaSO3;③SO2+2NaOH=Na2SO3+H2O

(教师点评后选一组答案不要擦,留在黑板上,便于后面化学性质的讲解。)

(2)提问:根据大家书写的方程式,发现二氧化硫的性质类似于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种气体?(CO2),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3)提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4)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硫会成为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它又是如何形成酸雨的呢?

(5)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探究其水溶性。(操作: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矿泉水瓶中,然后迅速用胶带封住针眼,振荡。

现象:瓶子瘪掉了。

结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问题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二氧化硫水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

设计意图:(1)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开放性地设计实验(可以用pH试纸,也可用石蕊试液,还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由此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②与碱反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④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二:刚刚同学们提到二氧化硫可能会形成酸雨,这种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酸雨.那这种硫酸型的酸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科技兴趣小组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的pH值,得数据

提问:为什么久置于空气中的雨水的pH值会变小并保持不变?结合前面所讲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释这一问题。

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教师提供:盐酸(1mol/L)、氯化钡溶液(0.5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mol/L)、溴水(0.1mol/L)、双氧水(5%)、试管若干。

学生实验①:取矿泉水瓶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2mL于一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再滴加少许过氧化氢溶液,振荡,观察现象,放置片刻后滴加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②:取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于一支试管中,滴加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①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②中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印象深刻。

八、课堂小结

1.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还原性。

4.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九、教学效果

本节课虽然没有使用多媒体,但紧紧抓住实验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思维,使得整个化学课堂高效、生动、活泼,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篇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CO2是继O2之后的又一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CO2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在O2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CO2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例如:当看到C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

本堂课准备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CO2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先由教师提出三个探究任务:⑴向石灰水中吹气;⑵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⑶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从而引发学生的再次探究。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心态;教学的核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

交流生活中有关二氧化碳的事例,

猜测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测。

交流实验现象,总结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发现并提出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讨论、设计、优化并实施探究方案。

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自主学习,小结性质、归纳用途。

实验延伸。

二、教案

课题

二氧化碳

授课人

高建萍

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一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CO2的化学性质,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体会合理的假设对探究的重要性,尝试根据实验现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经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CO2性质的学习,加深原有的关于CO2的认识,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已经熟悉的物质。

2、通过实验探究CO2的化学性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意义。

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教学方法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的实验探究。

仪器药品

集气瓶、烧杯、试管、玻璃片、铁架台、橡皮塞、导气管、吸管、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铁皮、锥形瓶。

石蕊、石蕊试液、石蕊试纸、稀硫酸、蜡烛、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二氧化碳的信息。

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组织学生列举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与CO2有关的事例,推测CO2的性质。

教师归纳板书:

生活的事例性质猜测

(课件配合出示学生提出的事例和相应的猜测)

交流发言、讨论。

猜测: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可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能会变成无色液体或固体。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头脑中勾勒出对CO2的初步认识,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事实做出合理的猜测。

组织学生第一次探究。

提出探究任务:

⑴向石灰水中吹气;⑵向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⑶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

多媒体播放自制的课件:紫色石蕊试液自述。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观看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集体交流、讨论实验现象;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产生认知冲突: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色?

CO2与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是本节课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学生缺乏对酸碱指示剂的感性认识,通过计算机设计拟人动画介绍紫色石蕊试液和石蕊试纸的组成、使用方法和特性,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验证假设,并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组织学生第二次探究。

明确探究任务:探究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的原因。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猜测原因、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设。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各小组的验证实验。

猜测:石蕊变红的可能原因有空气、水、二氧化碳与水作用后的产物;二氧化碳本身等。

设计实验方案:(一)向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吹气,将所得试液滴到石蕊试纸上;(二)取两张石蕊试纸,一张滴蒸馏水、一张保持干燥,同时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分组实验。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第二次探究的问题情景是建立在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试液变红色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的疑问之上的。由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做出新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真实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展现和提高。

引导学生自学。

根据有关CO2的性质,总结归纳用途。

自读教材P—115,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讨论、交流,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看问题,感受和体会化学的价值。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明白性质决定用途的道理。

设置实验情景: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然后将一底部被剪开的饮料瓶罩在两支蜡烛上。

猜测哪一只蜡烛先灭;

观察实验。

课后对这一现象展开讨论,提出合理的解释。

再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篇6: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碳的化合物种类很多,而碳的氧化物(CO和CO2)不仅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学生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通过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会全面的熟悉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树立利用化学为人类进步服务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1.重点:CO2的化学性质

2.难点:CO2的溶解性和CO2与水反应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归纳法。【学习方法】:自学法,观察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装有阶梯蜡烛的烧杯、充满二氧化碳的透明软塑料瓶1个、三个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用滤纸制作的紫色石蕊小花4朵、稀醋酸、水、石灰水、石蕊试液、试管、酒精灯、试管夹、镊子、火柴等。【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大家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回答]CO2

是的,我说的是CO2。二氧化碳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认识碳的两种重要的氧化物CO2和CO。首先,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CO2)

列举生活事实:冷饮店用雪状固体放入水中得到冰凉的汽水,雪状固体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入学习内容,并提问:物质的性质包括那些方面? 【演示实验1】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学生上讲台演示)

【演示实验2】向燃有高低不同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气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现象作好记录)

【演示实验3】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二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生活中的事实:如汽水、啤酒等中溶有二氧化碳)根据以上3个实验,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1.物理性质:学生归纳,教师简单书写,强调干冰的用途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讲解安全知识: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深井等地方要怎么办?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得出结论:做灯火实验(2)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提问:CO2能溶于水吗?CO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演示实验4】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 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 第二朵小花喷上水

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在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四朵小花的变化,作好记录并对实验现象分析 再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学生试写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H2CO3

教师取出小花在酒精灯上小心加热,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写化学方程式

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学生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描述实验现象。教师讲解该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说明这是检验二氧化碳的特征性反应。CO2+Ca(OH)2 =CaCO3 ↓ +H2O

二、小结

学生交流收获,完成练习1-6(打印的随堂练习题)

三、布置作业

1、课后4、5题

2、网上查找出有关二氧化碳用途和对生活、环境影响的资料

四、板书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CO2 + H2O =H2CO3

H2CO3=H2O+CO2↑(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 +H2O

五、教后反思

篇7: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3)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3)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获取信息,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全面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在传播“低碳”理念的同时,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温室效应,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3)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探究

篇8: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在火力发电厂, 循环冷却水细菌含量指标的控制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在设计时常采用的杀菌方案主要有: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 其中以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居多。近几年新建电厂中, 采用二氧化氯杀菌的设计方案比例呈上升趋势。

1 杀菌机理

次氯酸钠, 分子式为Na Cl O, 固态为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而发生分解:Na Cl O+H2O→HCl O+Na OH。其中, HCl O为很小的中性分子, 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 并通过细菌的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当HCl O分子到达细菌内部时, 能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 是杀菌的主要因素[1]。

二氧化氯, 分子式为Cl O2, 常温下为黄绿色至橙色气体, 有氯的气味, 不稳定, 易溶于水, 不水解, 在水中以Cl O2分子型体存在, 溶解度为8 g/L (25℃) , 比Cl2的溶解度大5倍左右[2,3,4]。Cl O2对细菌的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 其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 氧化能力强, 能够对富有电子的细菌进行电子掠夺, 从而有效地破坏细菌内含巯基的酶, 快速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使之成为失去活性和改变性质的物质, 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1,5]。

2 Na Cl O杀菌工艺设计与应用

火力发电厂采用Na Cl O作为杀菌剂, 工艺系统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 a) 外购成品Na Cl O溶液进行投加;b) 现场制取Na Cl O溶液进行投加。

2.1 外购成品Na Cl O溶液

厂址周边地区如果有Na Cl O生产企业, 且来源可靠稳定, 设计时应优先选择外购成品Na Cl O溶液, 通常为含量10%的Na Cl O溶液。若外购Na Cl O溶液距离较远, 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再决定是采用外购方式还是现场制取。

外购成品Na Cl O溶液杀菌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流程为:Na Cl O槽车→低位Na Cl O贮存罐→Na Cl O输送泵→高位Na Cl O贮存罐→Na Cl O加药计量泵→循环水泵房吸水井。设施占地大约:长×宽×高=20 m×8 m×7 m, 含药品贮存间、加药间、控制室等。

由于Na Cl O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第8.3类—其它腐蚀品, 危规号为83501。运输时应使用专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 运输许可等手续证件要齐全, 并配备专业运输和押送人员。由于运输程序较为烦锁及其安全因素, 很多建设单位不愿意采用外购成品Na Cl O溶液方式。

2.2 现场制取Na Cl O溶液

现场制取Na Cl O溶液主要是采用Na Cl O发生器电解食盐水的工艺, 电解槽内食盐水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电解生成Na Cl O。

Na Cl O的电解合成, 采用无隔膜电解食盐水, 再通过均相次级化学反应生成产物:

———电极过程:

阳极反应:

2Cl-→Cl2+2e

阴极反应:

2H2O+2e→2OH-+H2

———均相次级化学反应:

Cl2+H2O→HCl O+Cl-+H+

HCl O→H++Cl O-

HCl O+Na++OH-→Na Cl O+H2O

系统设备设计组成主要包括:配盐系统 (浓盐池、清水箱、稀盐水箱、泵、水射器与管道等) 、盐水输送系统 (稀盐水泵、管道与阀门等) 、Na Cl O发生器、贮存排氢系统、投药系统、酸洗系统、控制系统、电气设备等部分。设施占地大约:长×宽×高=24 m×9 m×6 m, 含浓盐池、贮存间、加药间、控制室等。

系统工艺设计流程:浓盐池饱和浓盐水→水射器抽吸与软化水配制成浓度为2.8%~3.2%的稀盐水→稀盐水箱→稀盐水泵→次氯酸钠发生器→Na Cl O贮存罐→加药计量泵→循环水泵房吸水井。

2.3 Na Cl O杀菌系统设计及使用特点

a) 温度的影响:温度会影响到Na Cl O的稳定性, 温度升高会加速Na Cl O的分解, 使有效氯含量降低, 温度<25℃时, 分解速度较缓慢, 当温度>30℃, 分解速度明显上升, 如图1所示[6]。所以设计时要考虑循环冷却水温度对Na Cl O加药时的影响, 加药点尽量布置在循环冷却水水温相对较低处;

b) p H值的影响:Na Cl O在水中产生HCl O、Cl O-, 称为自由性余氯。二者与p H关系见表1, 由表中数据可知, p H对水中HCl O、Cl O-的含量影响很大, 而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HCl O、Cl O-的杀菌作用只有HCl O的1%~2%, 当p H>8.5时, 水中自由性余氯几乎全部以Cl O-存在, 几乎无杀菌能力, 因而Na Cl O在高p H值循环冷却水中应用效果较差。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水质进行分析, 再决定是否采用Na Cl O进行杀菌处理还是选用其它杀菌剂, 如Cl O2等;

百分率

c) 外购成品Na Cl O溶液:系统设备较简单, 一次性投资费用较低, 但药品运输工作量大, 运行成本高, 运输途中存在安全隐患;

d) 采用电解食盐水制取Na Cl O:系统设备相对复杂, 一次性投资费用高, 电解电耗高, 约6 (k·Wh) /kg Na Cl O, 年运营费用较高, 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量较大, 但不涉及运输的安全问题, 运行环境相对较安全。

3 Cl O2杀菌工艺设计与应用

3.1 Cl O2的制取及工艺设计

Cl O2不稳定, 受热或遇光易分解成氧和氯, 引起爆炸;遇到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也可产生爆炸[4]。沸点低 (11℃) , 不论是气体还是液体, 均不能运输, 必须现场制作现场使用[7]。

Cl O2的制取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电解法。电解法生产设备复杂, 一次性投资大, 运行费用高, 易损坏, 应用较少。应用最多的是化学法, 如盐酸法、硫酸法、马蒂逊法等[8]。

目前在火力发电厂常用的Cl O2制取方法按使用原料的不同主要有如下两种反应原理:

系统设备设计组成包括:动力水泵、Cl O2发生器、流量检测系统、Cl O2检测系统、一体化原料罐、卸料泵、水力喷射器、变频器及控制监测系统等。

系统工艺设计流程:各种原料按比例配比→一体化原料罐→Cl O2发生器→水力喷射器→循环水泵房吸水井。设施占地大约:长×宽×高=12 m×9 m×6 m, 含原料药品贮存间、Cl O2制备间、控制室等。

3.2 Cl O2的系统设计及使用特点

a) Cl O2的杀菌能力强, 效果好, 消毒快, 持久 (0.5 mg/L~1 mg/L可在1 min内99%细菌杀灭, 0.15mg/L~0.2 mg/L就可维持杀菌能力) 。对藻类, 贝类十分有效, 对抗氯的隐孢子虫等有效。

a) 适用水质范围宽, 受p H影响小, 在p H为4~10范围内均有较好杀菌效果。不与氨/氨氮类反应, 提高应用效率。如果循环冷却水采用城市中水或深度处理的再生水, 应采用Cl O2作为杀菌剂;

b) Cl O2不稳定, 易爆炸, 不能运输和贮存, 必须在现场现用现制, 运行中要加强对Cl O2泄漏的监测。正是由于这条原因, 有很多建设单位不愿意采用Cl O2杀菌。在安装过程中Cl O2发生装置连接的管道必须保证严密无泄漏, 管道安装结束后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

c) Cl O2是国际公认的高效消毒剂, Cl O2杀菌率是氯的2.5倍~2.6倍, 不会生成氯氨等致癌物质, 一次性投次低, 运行费用少, 越来越受到一些新建电厂的青睐。

4 结语

对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常用的三种杀菌设计方案从投资、设计、运行、安全等方面进行比较, 详细内容见表2。

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

a) 在设计时, 结合设计水质, 并充分听取建设单位的意见, 选择适当的杀菌处理方案;

b) 从投次及运行费用、杀菌能力及效果、适用范围角度, 应首选Cl O2杀菌剂。但要注意运行的安全, 消除爆炸隐患;

c) 对于采用Na Cl O杀菌方案, 外购或现场制取Na Cl O要从一次投资、药品来源可靠性、运输及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经济比较, 再决定采用何种方案。

参考文献

[1]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四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金熙, 项成林, 齐冬子.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3]李文融, 曾坚.循环冷却水处理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4]黄君礼.新型水处理剂-二氧化氯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5]张怡, 刘少华.全溶性稳态二氧化氯固体消毒剂[J].中国食品用化学品, 1998 (2) :43-48.

[6]盛梅, 马芬, 杨文伟.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5 (3) :8.

[7]李文融, 曾坚.循环冷却水处理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篇9: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后续章节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不可多得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2)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3)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即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学生收集的与酸雨相关的图片和短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从哪里来的?(2)硫酸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和视频的观看,能够激发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也能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了解SO2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点出本节课的主题:SO2的性质和作用。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的物理性质。归纳SO2的物理性质,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由此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问题一:CO2溶于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

1.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教师讲解演示教材P88实验1,由此认识SO2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2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教师从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这一角度引导思考问题二。

问题二: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通过回忆,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教师引导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思考下一个问题。

问题三: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是否具有其他的性质?

学生很容易得出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并能设计出验证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提出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不够严密的实验方案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将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教材P88实验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在此,教师通过SO2的的还原性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

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境引入相呼应的效果,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四:SO2的任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造成环境污染等危害,那么是否说明SO2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毫无意义了呢?

教师播放食物“化妆品”——SO2在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学生通过视频中的解说,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归纳出SO2的特殊性质:漂白性(只能漂白部分有色物质)、消毒性、毒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P88实验2,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

(四)解决问题

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学生收集图片和有关酸雨危害的实例,实验较大程度上靠学生自发地探究、感悟,培养了兴趣,也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给学生必要的探究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看,学生思维积极,多方互动有效,教学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2.本节课在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符合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了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能够多方面、多层度地解读、处理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适时进行自主实验、提问、练习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本节课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完美,对课堂的顺利进行可能会有影响。

2.在课堂中进行较多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结论等的陈述不敢大胆,而是将教材所描述的现象和结论呈现给同学。

3.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课堂容量大,时间不易控制,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时间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余文森,郑金洲,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

篇10: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的反应。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实验为主探索性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的特点是:

1、激起兴趣,人人参与

课的开始,首先播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去破解“屠狗妖之谜”,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取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共设计了六了实验,实验的材料如灭火器、气球、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2、设置问题,实验探究

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样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②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④如何检验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请你告诉农民伯伯该怎么做?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如有的同学“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口朝下放在燃着的木条上方”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有的同学设计出“将菜窖内放一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并放生成氧气的物质”来减少窖内二氧化碳的量。

3、习题训练,活学活用

作业的设置,本着使学生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和生产、生活相联系。如;用石灰浆抹的墙壁为什么日久变硬?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什么实验?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等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用化学知识化碳的功与过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习题是让学生将抽象化的东西应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结论去解释新的现象,既是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完善,又是对它的复现,也有助于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记忆,增强了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程度不同的学生,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篇1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随后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刚才的观察,提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对于其密度的探究随之展开,从现在的教材课程设计来看,提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来构建认识,这已成为新的化学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对于二氧化碳密度的探究,放手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确定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选择优秀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这种立足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做的二氧化碳灭火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化学实验,通过这个实验的展示,对其现象的深入剖析,不难得出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性质,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个物理性质,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在分析的时候,充分地让学生讨论,使他们的思想火花互相交流、撞击,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特点。这种方式可以弥补教学过程中难以面向有着差异的众多学生分别教学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氧化碳的密度的探究实验非常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但是塑料瓶变扁一定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吗?有没有可能在此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很自然地将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的探究活动推出。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通过实物展台很好地将实验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对这个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逻辑推理能力,就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一层层推理,终于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产物是石蕊溶液变色的根本原因。然后结合第二课题的二氧化碳的制取知识,提出对碳酸是否容易分解的探究。这种将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对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番话充分表明了探究学习的价值所在。

对于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推出是由于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的原因,用这个反应可以检验二氧化碳。这个时候,一开始导入新课时的伏笔才得以浮出水面,用澄清的石灰水很容易就把那瓶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的身份确定下来。学生一开始思索的问题在经历了将近30分钟终于得到回答,形成了思想上的学习高潮。这种教学设计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总之,本节课我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将实验、教材、讨论还有教学课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知识以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没有局限于教材设计的方案,而是使学生思路进一步放开,比如二氧化碳密度、溶解性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讨论其他的可行实验,这样就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本节课比较注意创建学习情境,通过精心设计来创设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成功地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篇1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

2、探究二氧化硫还原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学会鉴别、处理二氧化硫残留量过多的食品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态度。

2、珍惜有限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协作精神。

4、让学生具有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意识。

要点提示

教学重点

1、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

2、培养学生求实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

1、利用探究试验推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激发学生观察思辨的能力 教学用品

教学有关资料(新观察)98 %浓硫酸、无水亚硫酸钠、品红溶液、KMnO4 溶液、Na2S溶液、5 % NaOH溶液、蓝色石蕊试纸、蒸馏水、乳胶、针筒、具支试管、小试管、小烧杯等。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罪魁祸首”,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SO2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其化学性质。【板书】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演示实验】在一支具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亚硫酸钠固定在铁架台上,分别在 a、b、c、上滴 1 滴蒸馏水、KMnO4 溶液和 Na2 S溶液;用针筒吸入2—3mL 98 %浓硫酸,将针筒中的浓硫酸注入具支试管中,加热,让学生观察玻璃棒上试纸条、滤纸条,品红溶液的颜色变化,将产生多余的气体通入装有5 % NaOH溶液的小试管中再加热已褪色的品红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板书】

(1)蓝色石蕊试纸 a 变红

(2)滴有 KMnO4 溶液的滤纸 b 褪色(3)滴有 Na2S 溶液的滤纸 c变为黄色

(4)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已褪色的品红溶液后溶液变红 【整理联系】

(1)蓝色石蕊试纸 a 变红,说明 SO2 的水溶液呈酸性;(2)滴有 KMnO4 溶液的滤纸 b 褪色,说明 SO2具有还原性,易被 KMnO4 所氧化;

(3)滴有 Na2S 溶液的滤纸 c变为黄色,说明SO2 具有氧化性,易将-2价硫氧化为0价。

(4)品红溶液褪色,说明 SO2 具有漂白性;加热已褪色的品红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SO2 的漂白性不稳定。【结论板书】

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SO2具有还原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且漂白性不稳定。

二氧化氮的装备及其性质教案

1.1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2)掌握二氧化氮化学性质

(3)通过观察思考等过程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 1.2教学重点

实验原理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1.3课前准备

所用实验用品:注射器,小烧杯三个(分别盛水,氢氧化钠溶液,一个空的),大烧杯一个,大橡胶塞一个,表面皿一个,蓝色石蕊试纸

所用药品:铜片,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水 1.4实验演示过程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一些化学性质和它的制备原理,那在实验中我们如何来检验它的一些化学性质呢,由于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在实验中希望制备尽量少的气体,又能完成性质的检验,那我们用什么样的实验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呢,就让我们来看有关二氧化氮的制备和性质检验的微型实验。

[介绍媒体]我们这个实验用的仪器很简单,和一氧化氮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相似,用注射器做为反应装置,另外用到橡胶塞作为密封装置。[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 Cu﹢4HNO3(浓)﹦ Cu(NO3)2﹢2NO2↑+ H2O 相应装置(或实验装置)

仪器药品

注射器,小烧杯三个(分别盛水,氢氧化钠溶液,一个空的),大烧杯一个,大橡胶塞一个,表面皿一个,蓝色石蕊试纸

铜片,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水

实验步骤

(1)在注射器中放入两片铜片(约0.5克),将注射器推到底部(2)将输液管插入浓硝酸中,吸入1ml后,将注射器插到橡胶塞上

(3)待反应停止后,看见红棕色气体,压注射器活塞,引导学生观察气体颜色变淡还是变浓还是不变,取一张蓝色石蕊试纸湿润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上,拔出注射器,让蓝色溶液流到大烧杯中,将试纸靠近针头,试纸变红色

(4)吸入3ml水在注射器中,看见红棕色气体变无色,让水流出,吸入空气,引导学生观察那一瞬间出现红棕色,(因为注射器中有水,二氧化氮溶于水所以红棕色很快消失)实验结束,将气体推到氢氧化钠溶液中。1.5板书设计

二氧化氮的制备及其性质检验 实验原理:Cu﹢4HNO3(浓)﹦ Cu(NO3)2﹢2NO2↑+ H2O 化学性质

现象:压活塞,气体颜色不变 性质:2NO2﹦N2O4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NO2为酸性气体

篇1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本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主要介绍Al2O3和Al(OH)3的化学性质及应用,并以此为例引出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教学的重点难点是Al2O3和Al(OH)3的两性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据此,《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基本要求: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以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例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一般性质。发展要求: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关系。

达成目标发掘

微课程教学法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等两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由学生在家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使之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书写Al2O3和Al(OH)3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第二阶段:课堂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阶段。由学生协作探究:为何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滴加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现象?实验室应如何制备Al(OH)3?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加深对Al2O3和Al(OH)3的两性的理解和应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语言表达、自我判断、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简称“任务单”)的设计遵循如下逻辑:其一,提炼达成目标;其二,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其三,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建议;其四,设计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的设计之后,教师已经能够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教师可以基于自主学习成效完成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然后,从学生视角予以预告,即完成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至此,一个目标管理的学习过程已经清晰呈现出来,如下页附件1所示。

2.录制微视频《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任务分析与技术类型选择

录制微视频首先需要学习任务分析,使设计出来的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因此,微视频的设计要以达成目标和学习任务为依据,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供支架。

此外,考虑到化学学科特点,微视频选择视频多段合成的技术类型,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四个部分图文并茂的PPT讲解,然后再采用三段实验录像视频与CamtasiaStudio软件录制四个部分交叉合成为一个8分多钟的微视频。

(2)微视频逻辑线索

整个逻辑结构如下图: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3.设计课堂学习形式

(1)课堂学习形式设计的依据

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依据自主学习成效预估,据此设定自主学习反馈、课堂检测、协作探究、展示和评价等四项教学活动,并将小组合作学习贯穿于每一项教学活动之中。

(2)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班级学生数组建六个学习小组,每组6~7人,由学生创意本小组名称。小组设组长、发言人各1名,联络员2名,执行员2~3名。

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活动,并记录各成员的分数;发言人负责在展示环节代表小组发言;联络员负责收发本小组“任务单”、课堂检测单、课堂协作探究作业,同时和其他小组进行互批;执行员主要负责协作探究中的实验操作。

组员分工实行轮换制。根据课堂评分,每隔一月进行分工轮换,目的是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综合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等)的机会。

4.设计课堂检测和课堂协作探究作业

(1)设计课堂检测的基本思路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到课堂上接受检测,检测的难度与“任务单”和微视频相当,具有行为主义的性质。同时,检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由于“任务单”采用问题导向策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中体验到学习成就感。进入课堂检测,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能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为迎接进阶探究的挑战做好心理准备。

(2)设计课堂协作探究作业的基本思路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没有课堂作业就没有“翻转”。但是,作业的深度和广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检测”的水平,而要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循序渐进地提升难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堂分组实验准备

试管架、洗瓶、镊子、烧杯(50ml)、胶头滴管、小试管、2mol/L的Al Cl3溶液、6mol/L的氨水、6mol/L的Na OH溶液、6mol/L的盐酸溶液。

6.课堂教学媒体准备

本节课将手机这一移动通信设备引入课堂。准备工作如下:

(1)电脑

①预装Flash定时器。用以控制学生检测、讨论、合作、发言的时间,培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②预装Mirror OP Sender软件。与手机形成互动。

(2)手机

①预装Mirror OPSender软件。形成与电脑互动,实现与电子白板实时对接。

②电脑、投影仪、手机互动的优势。其一,手机拍摄学生作业照片上传到电脑,投影仪立即实时呈现,方便学生在展示探究成果时作可视化讲解。其二,现场即时呈现学生协作探究的照片和视频,可以激励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过程及其评价

1.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反馈

各组联络员分发批改后的“任务单”,供学生查看,个别学生完成订正,组长统计“任务单”得分。本环节通常2分钟就能完成。

2.第二环节:课堂检测

(1)三分钟检测

联络员领取课堂检测单,分发到每位学生。教师打开Flash倒计时器(预约时间3分钟),学生作答。

课堂检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查漏补缺,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检测难度一般不超过“任务单”难度。

(2)协作评价

检测结束,联络员收齐检测单,交兄弟组组长互换批改。各小组在协作交流中得出正确答案。联络员回收本组检测单,组长负责记录分数。

检测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NaOH溶液不能和Mg(OH)2固体反应,有部分学生使用了盐酸;还有学生不知道Mg(OH)2固体和NaAlO2溶液可以用过滤方法分离,原因是没掌握NaAlO2是可溶性盐。

可喜的是,这些“不知道”,在交互批改的讨论中都升华为“知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比听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说明协作学习较之于讲授式教学更有益于学生内化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

3.第三环节:课堂协作探究作业

(1)下达协作探究作业

第二环节结束,联络员将讲台上的协作探究作业分发给小组成员。

学生被要求依次完成三个探究作业,边讨论边实验。六组学生都要做这三个作业,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展示形式和发言由两个组商讨进行,形式不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对学有困惑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如附件2所示。

(2)协作探究过程中的师生行为

学生行为。在协作讨论中,学生轻声交流。小组执行员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完成实验,组长在旁认真记录书写,联络员将本小组的结论和现象分别与邻组交流,发言人则认真记录综合意见,准备发言稿。

教师行为。教师巡回于各组之间,不时用手机拍摄学生作业和讨论的视频或照片。由于预装了Mirror OPSender软件,可以实现手机和大屏幕的实时对接,将各组讨论、作业情况即时传送到大屏幕上,使学生对教师在身边指导和拍摄感觉非常亲切。而且,教师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

(3)协作探究作业思考

布置协作探究作业,绝不是简单的视频内容的重复,而是对视频知识内容初步识记后的进阶,尤其要注意和视频内容的衔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衔接。

设计协作探究作业需要预估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同时预估学生可能会因不正当操作而产生的不同现象。笔者采取适时在分组辅导过程中穿插鼓励,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以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让学生探究在错误操作方法中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从而形成辩证思维,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得到发展,进而实现对原有知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形成学生大脑中的个性化思维模式,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4.第四环节:展示和评价

各组发言人分别上讲台宣读探究成果。与此同时,教师将学习过程中拍摄的分组活动照片和探究作业答案照片依次上传到教室的大屏幕上,方便学生可视化演讲。

当一位发言人发言后,其他组会提出不同意见,发言人需要加以阐释,最后由该组组长进行总结,各小组将给出各自对该小组的评分同时结合自评分,才能最终确定该小组的得分。

最后,教师用两分钟时间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点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各小组协作状况,从学生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以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等方面做好记录,恰如其分地肯定长处,指出不足,并提出继续努力的建议。

在翻转课堂中,笔者认为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个环节。布鲁姆认为:评价(evaluation)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智慧的教师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对课堂上产生的各种问题都能及时记录、及时判断、随机应变,点化学生智慧,使教学相长在翻转课堂中生成。

实践翻转课堂的体会

1.抓住“翻转课堂”的核心

为了实施翻转课堂,很多教师会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微视频的制作上,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视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检测和课堂协作探究作业。教师要在这三项任务上下大功夫,绝不能仅仅从参考材料上挑几道题目。

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协作探究、同伴互助带来的“吸收内化”效益的提升。此外,在学生进行课堂的合作、讨论、展示和评价时,都需要教师全神贯注、细致记录、智慧点化,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翻转起来!

2.抓住“自我角色”的转化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从台前走向幕后,担当了“导演”、“编剧”的角色,学生才是“演员”,是探索、发现、认知,成长的主体。教师定好位,转化好角色,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翻”起来。

3.抓好“合作学习”的评价尺度

翻转课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何在协作探究过程中做到分工合理、评价公正,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只有分工明确、评价公正的体系,才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真正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

4.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开发个性化的微视频。视频制作固然简单,但对教师来说,需要最精准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将一个课时或一个小节的内容浓缩成为一个5~10分钟的短视频。视频要思路清晰,呈现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此外,无论录制视频还是合成视频,以及课堂教学技术运用,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应用,才能发挥其与课程整合的功效。

5.学生喜欢翻转课堂学习模式

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已经很适应,对于在家观看微视频非常配合。

6.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学习成绩

一年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相互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显著提高。此外,笔者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跟踪和分析,无论是月考、期中考还是参加市区统考,翻转课堂实验班的成绩在均分和优秀率上都是全胜。这说明:即使用传统方式评价翻转课堂,其绩效也丝毫不落下风。

篇14: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初三化学 公开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1-078-01

0

1.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设计两个探究活动,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仅发生物理变化,还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并进一步探究碳酸的不稳定性。另外,通过一系列的视频、Flash动画,启发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过程

2.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视频】播放“屠狗洞”之谜,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却一命呜呼了。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这个神秘杀手到底是谁呢?

【学生】观看视频,倾听,思考,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疑惑,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感知二氧化碳的性质。

2.2通过集气瓶,内化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展示一瓶预先收集好的CO2,通过观察色、味、态,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跃跃欲试,纷纷抢答。

【讲解】回忆氧气,氢气,分析CO2的密度大小?CO2是否溶于水了?当我们将一瓶可口可乐振荡后,迅速打开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瓶中逸出的大量气体是什么气体?说明了什么?

【学生】经过计算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是44,比空气的大;且说明CO2能溶于水。

【投影】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播放视频】“干冰”的形成及升华,知道固态CO2就是干冰,干冰易升华,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用于人工降雨和舞台云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学会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方面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3演示实验,发现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演示实验】向烧杯中—高—低两支燃着的蜡烛中倒入CO2

【学生讨论】1.蜡烛发生了什么现象?熄灭的先后顺序什么?2.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用作灭火剂?3.这个现象说明了CO2的什么性质?

【教师】【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应用】灭火

【多媒体展示】“半个西瓜,三条人命”的新闻报道。

【播放flash动画】在我国北方冬天常用菜窖来储存蔬菜,久未开启的菜窖能否直接进入,为什么?

【结论】二氧化碳也不供给呼吸

【案情回顾】揭开“屠狗洞”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惨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用动画解决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让学生体化学就在身边。

2.4对比实验探究,领悟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演示实验】1.向一收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注入约200ml蒸馏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震荡,观察瓶子的形变,并分析原因。

【对比实验】2.取少量醋酸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3.取上述塑料瓶中液体数毫升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震荡,观察现象;4.加热上述试管,观察现象。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实验,并归纳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了;溶液变红了;加热后溶液又变紫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又分解。CO2+H2O==H2CO3H2CO3==H2O+CO2↑

【应用】制碳酸饮料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试验,让学生在一系列演示实验中领悟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5趣味实验探究,加深二氧化碳特征反应

【学生实验】分组完成实验,通过饮料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吹气(有效成分为二氧化碳)

【讲解】【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CO2+Ca(OH)2=CaCO3+H2O

【应用】检验CO2气体

【探究实验】设计实验:证明雪碧逸出的气体是CO2气体,并展示实验现象

【播放flash动画】石灰浆摸墙壁时,为了使墙壁快点干燥,我们常常要在室内生一个炭火盆,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学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此过程有水生成,因此还可以观察到墙壁在硬化过程中有“出汗”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验感知化学其特性,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化学联系实际的能力。

2.6二氧化碳的利与弊

【讲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无影响呢?

【学生】阅读课本、联想、讨论、交流、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用途①灭火②制汽水③气体肥料④保存食品、人工降雨、舞台云雾⑤制化肥

【教师】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吗?

【播放视频】播放温室效应的视频

【学生思考】1.什么叫温室效应?2.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3.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4.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

【学生】阅读课本、认识温室效应的危害,感悟和总结

【结论】温室效应:定义、危害、原因、防治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播放视频,场面生动、直观,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不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培养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能力。

3.反思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化学的生活价值。

(2)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学科价值。

(3)凸显化学对人类的贡献,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情感价值。

上一篇:突然降临的幸福散文下一篇:记载童年的旅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