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心得体会

2024-04-14

上海自贸区心得体会(共6篇)

篇1:上海自贸区心得体会

律师问答上海自贸区公司投融资法律

一、什么是“注册资本认缴制”?

答:随着新《公司法》的施行,在自贸区所首先适用的注册资本认缴制也正式被国家立法所承认,并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是指在公司登记注册时股东可以不实际缴付或只实际缴付部分所认缴的注册资本,剩余部分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缴付,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为限承担法律责任的制度。

根据自贸区企业登记管理相关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其他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实行认缴登记制后,工商部门登记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认缴的注册资本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即公司注册资本),不登记公司实收资本。

二、公司章程中确定的股东认缴出资义务,有对外的效力吗?

答: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在公司股东认缴的出资未实际到位之前,如果该公司正常经营,对外未出现资不抵债情形的,该公司股东之间的认缴出资义务对外不具有直接约束力;反之,若股东认缴的出资尚未实际到位,但公司已出现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的,公司的股东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外为公司承担责任。

三、自贸区营业执照有什么特点?

答:自贸区营业执照分为正本和副本,均为竖版。正本规格为标准A3幅面(420×297mm),副本规格为标准A4幅面(297×210mm)。营业执照副本在执照名称下方加注“(副本)”字样,并增加“须知”栏,其他内容与正本相同。自贸区营业执照用防伪底纹设计,采用水印纸印制。在内容上,自贸区营业执照内容区域留白,记载事项及其内容根据企业不同类型由系统自动打印生成。公司实行认缴登记制的,注册资本栏目中加注“(认缴,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字样;公司实行实缴登记制的,注册资本栏目中加注“(实缴)”字样。公司营业执照上不再记载实收资本。其他各企业类型营业执照记载事项不变。

四、自贸区对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冠名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自贸区要求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冠名应当符合境内外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获得批准的企业,其境外企业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国家”等字样。

在这里,我们建议欲在自贸区注册企业的投资者,可在注册之前预先想好备选的企业名称,以备名称审核不能通过时之用。

五、自贸区有哪些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

答:自贸区主要采取七项税收政策促进投资和贸易,该七项税收政策可概括为“两个鼓励投资和五个鼓励贸易”,即:在促进投资方面,主要涉及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股权激励

等两项政策;促进贸易方面,主要涉及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进口环节增值税、选择性征税、部分货物免税、启运港退税试点等五项政策。

六、境外个人办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有哪些要求?

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的规定,有以下两个要求:

1、须在自贸区内就业或者执业;

2、须同时出具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所发的有效期1年(含)以上的居留证件。

七、自贸区内相关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借用境外人民币资金的规模?

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的规定,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1、区内企业借用境外人民币资金规模(按余额计)的上限不得超过实缴资本*1倍*宏观审慎政策参数。其中:实缴资本以最近一期验资报告为准,借用期限1年(含)以上。

2、区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借用境外人民币资金规模(按余额计)的上限不得超过实缴资本*1.5倍*宏观审慎政策参数。其中:实缴资本以最近一期验资报告为准,借用期限1年(含)以上。但只能用于区内或境外,包括区内经营、区内项目建设、境外项目建设等。

宏观审慎政策参数由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确定,可根据全国信贷调控的需要进行调整。

八、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有哪些用途不得使用?

答:根据《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外汇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不得使用的用途有以下几种:

1、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企业经营范围之外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支出;

2、除另有规定外,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证券投资;

3、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发放人民币委托贷款(经营范围许可的除外)、偿还企业间借贷(含第三方垫款)以及偿还已转贷第三方的银行人民币贷款;

4、除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外,不得用于支付购买非自用房地产的相关费用。

九、自贸区内企业提供对外担保的相关要求有哪些?

答:根据《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外汇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区内企业提供对外担保,可自行办理担保合同签约,无需到外汇局申请办理事前行政审批手续。区内企业提供对外担保时,不受担保人和被担保人净资产比例、被担保人盈利状况及担保人和被担保人之间股权关联条件的限制。区内企业签订对外担保合同,应当按规定办理对外担保登记和履约核准手续,并符合关于担保项下资金用途的限制性规定。

十、自贸区试点扩大国际船舶运输和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外商投资比例的试行实施办法是

什么?

答:

1、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在自贸区设立的外商投资比例超过49%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及其拥有或实际经营的船舶,可经营进出中国港口的国际船舶运输业务;

2、经上海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在自贸区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可以经营国际船舶管理业务。

3、在自贸区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其董事会主席和总经理可由中外合资、合作的双方协商确定。

4、在自贸区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其拥有或光船租赁的船舶可以按照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进行船舶登记。

十一、自贸区内企业报告如何操作?

答: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企业报告公示办法(试行)》的规定,自贸区内企业应当在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电子身份认证登录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门户网站()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上一报告后,向社会公示。当年设立登记的企业,自下一年起报送并公示报告。

企业法人的报告信息包括登记备案事项、注册资本缴付情况、资产状况、营运状况、企业从业人数及联系方式等。

属于下列企业之一的,还须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1、上市公司;

2、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

3、认缴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的公司;

4、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的公司;

5、从事金融、证券、期货、保险、投资、担保、验资、评估、小额贷款、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纪、留学中介、教育培训(咨询)、出入境中介、外派劳务中介、企业登记代理、废旧物资收购、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经营活动的公司制企业。

十二、自贸区内企业不需要年检 是否意味着对企业和股东的审查与监督已完全放开?自贸区在这方面有何监督约束机制?

答:上海自贸区的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并不意味着使企业和股东处于“脱管”状态。事实上,上海自贸区试行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就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公示与监督机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未按规定期限公示报告的企业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企业自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之日起三年内履行报告公示义务的,可以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连续三年未履行报告公示义务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其永久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不得恢复正常记载状态,并列入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名单(“黑名单”)。

另外,上海自贸区下一步将有望建立一套征信体系,把现有的央行征信系统和包括工商

在内的其他信用平台的信息都集合在一起。

十三、在自贸区内怎么操作保理业务?

答:供应商可与保理商通过签订保理协议,供应商将现在或将来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从而获取融资,或获得保理商提供的分户账管理、账款催收、坏账担保等服务。如果要在自贸区内设立保理企业,那么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商业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企业投资者应具有经营商业保理业务或相关行业的经历;

2、企业的投资者应具备开展保理业务相应的资产规模和资金实力,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风险内控制度,近期没有违规处罚记录;

3、企业在申请设立时,应当拥有两名以上具有金融领域管理经验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高级管理人员;

4、企业应当以公司形式设立。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且全部以货币形式出资;

5、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评估、业务流程操作、监控等制度;

6、兼营商业保理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符合融资租赁公司设立的规定。

十四、如何在自贸区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

答:在自贸区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一般需要提供以下一些材料:

1、食品流通许可申请书;

2、《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如果是已设立的公司,则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

3、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

4、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

5、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经营设备、工具清单;

6、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经营设施空间布局和操作流程的文件;

7、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

8、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自贸区对申请该许可证的申请人,有30平方米的实际经营场地的要求;

2、相关的员工需要办理健康证;

3、自贸区对该许可证把控较严,目前审批难度较大。

十五、在自贸区内设立的公司是否可以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

答:在自贸区设立的公司,并不必然的就能从事进出口贸易,只有申请获得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才可从事相应业务。申请的前提,就是公司已经取得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需要至海关等部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外汇登记、海关注册证、商检证、电子口岸卡等手续。

十六、在自贸区内租赁商业用房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答:虽然自贸区可以注册虚拟住址的方式注册公司,但涉及食品、酒类等经营范围时,有实际经营场地的要求,这就使得部分投资者不得不与相关的业主签订相应的场地租赁合同。

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应当注意租赁标的物是否存在抵押、司法查封、诉讼等情形,以及该租赁标的物所对应的地址是否已经被其他公司作为注册地址使用等。我们建议,承租人在与出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时,可以要求出租人就其出租物不存在上述权利限制、纠纷以及公司注册地址未被占用等事宜作出书面承诺并约定严格的违约责任,以确保能够实现合同目的。

十七、区外注册的公司,注册资本部分到位,如果现在想搬到自贸区去可以吗?

答:可以的。企业如果迁移至自贸区,需要按照自贸区内的政策登记,缴回原营业执照,核发新版营业执照。

十八、自贸区管委会受理哪些外商投资项目备案?

答:按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要求,自贸区内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外商并购境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增资等各类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外商投资项目备案制。自贸区管委会负责本市权限内的自贸区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十九、现在自贸区内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实行什么政策?

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通知》的规定,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已在自贸区放开了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上限,上海地区金融机构对区内居民外币存款利率可以自主定价。这里的区内居民,指在自贸区内依法设立的中外资企事业法人(含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内注册登记但未取得法人资格的组织、其他组织、境外法人机构驻自贸区内的机构以及在自贸区内就业一年以上的境内个人。

篇2:上海自贸区心得体会

市质监局

上半年,标准化制度改革情况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改革事项总结如下:

1.改革事项名称: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篇3:上海自贸区心得体会

1.1 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新格局的需要

WTO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一再停滞不前,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 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次, TPP、TTIP、PSA (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PSA诸多服务业协议等协定) , 一方面把主要的新兴国家 (包括中国) 都排除在外;另一方面, 也削弱了WTO、APEC等多边机制的影响力。世界贸易新格局的出现使中国将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中国经济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因此, 中国在对外积极参与全球自贸区谈判的同时, 需对内加速上海自贸区的建设, 促进国内的市场化改革, 从而在战略上与世界贸易新格局接轨,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经验。

1.2 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

1.2.1 建立上海自贸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第一, 由于国内产能过剩、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因素, 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不能仅依赖于出口, 单纯扩大出口这条路已经走不通。

第二, 人民币对外贬值对内升值的现状, 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市场的不稳定。

第三, 我国长久以来依赖低端产品的制造和加工, 缺乏高附加值、低能耗等创新型产品。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形成我国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1.2.2 设立上海自贸区有利于实现全球金融资源最佳配置, 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虽然人民币可以跨境使用, 但人民币的回流只能通过QFII和国际贸易两种方式, 我国的金融业开放程度不能满足国际市场。上海作为金融中心, 在上海建立自贸区有利于形成人民币的全球循环途径、实现全球金融资源最佳配置, 提高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2 上海自贸区的配套政策剖析

2.1 管理模式的改革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向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模式转变, 为全国范围内实行改革做了示范。外商投资项目由审批制到备案制的改革, 一方面有利于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透明度;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加快企业运营。另外, 实行“先入区, 再审报”的海关监管政策, 简化了国际贸易手续, 提升了贸易效率, 减少了贸易成本 (不再收取滞港费、滞关费) , 进而优化国际贸易的便利程度和开放程度。

2.2 税收制度的创新改革

上海自贸区的税收政策改革, 主要体现在资产评估增值、股权激励这两项分期缴纳所得税上。微观上看, 这一政策减少了企业赋税并且可以用来再投资;鼓励个人创业,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宏观上看,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逐步走向资本、技术密集型。

2.3 产业政策改革

上海自贸区着力于服务业的改革。一方面拓宽传统服务业, 另一方面向服务业顶端延伸, 逐渐向高附加值服务业转型。

金融业的改革较突出, 包括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等。这些改革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外资, 增加企业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 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水平, 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有利于实现全球金融资源的最佳配置。

2.4 建立风险防御体系

上海自贸区将从多方面构建风险防御体系, 包括反垄断、金融监管、劳动法、专利技术保护等多方面。建立完善的风险防御体系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金融市场稳定、可持续发展、规范企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者积极性,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 上海自贸区对无锡经济的效应和SWOT分析

3.1 经济效应分析

3.1.1 虹吸效应

上海自贸区凭借其管理模式、税收制度、产业政策等的竞争优势, 其经济开放程度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必然对无锡有一定的虹吸效应。这一虹吸效应体现在无锡大量有海外业务的公司可能会把总部迁至上海自贸区内, 获得自贸区的各项改革红利。另外,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市场开放给企业融资、借贷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无锡原有的投融资需求较高的公司为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投融资机会, 从而会转移到上海自贸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上海的各项政策对无锡还没有形成极大的洼地效应。无锡的产业结构现状使得产业转移成本较高, 从而也减弱了上海自贸区对无锡的虹吸效应。已入驻上海自贸区的无锡企业表示, 利用自贸区改革红利发展无锡本土产业是其入驻的根本原因。

3.1.2 溢出效应

上海自贸区鲜明的溢出效应不言而喻, 主要体现在无锡相关产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无锡市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前十, 在物联网、云计算、服务外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与此同时上海在管理制度、税收、海关等制度有优惠与便利, 在这些领域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一定会给无锡带来溢出效应。上海和无锡之间的交通便利, 交通方式多样, 上海与无锡的物流成本很低。这些区位优势使得无锡可以借助上海的国际化扩大海外市场, 同时无锡可以借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人才, 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

另外, 溢出效应中的示范效应也分为两方面。第一, 上海自贸区作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第一个试点区, 为周边城市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效应。无锡可以学习其金融领域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海关监管制度改革积累的经验, 调整产业政策和管理模式。第二,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四个区域升级为上海自贸区也给无锡带来示范效应, 无锡在新区建立综合保税区后可以借鉴其升级经验, 努力申报第二批自由贸易区。

鉴于上述经济效应, 无锡市应该未雨绸缪, 积极谋划应对上海自贸区对无锡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实现与上海自贸区的顺利对接, 分享自贸区建立带来的红利。

3.2 SWOT分析

3.2.1 优势 (Strength)

(1) 区位优势。无锡市与上海之间交通便捷, 有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无锡濒临上海港, 境内有江阴港, 高新区内有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无锡作为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 是上海通往国内物流的重要交通枢纽。无锡在区位上具有比较优势。

(2) 所有权优势。无锡产业基础雄厚, 包括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规模优势等。无锡以IT行业、医药化工材料、制造业等产业为主体, 发展现代制造业。无锡经济高速增长, 2013年生产总值达8310亿元, 人均GDP首次超过2万美元。第三产业成长迅速, 新兴产业提升迅速, 其中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增长47.2%, 具有发展前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 使得无锡能更好地发展优势产业, 优化传统制造业, 升级高端服务业, 给无锡市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3.2.2 劣势 (Weakness)

(1) 高端服务业面临竞争挑战。相比周边地区, 上海自贸区以其税收政策优惠、通关便利、金融便利等优势吸引无锡的高端产业。无锡的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为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进行产业转移, 这无疑会削弱无锡的整体竞争力, 减缓甚至阻碍无锡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2) 海关特殊监管区面临挤压挑战。上海自贸区涵盖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综合功能, 其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 使得贸易通关更加便利迅速, 这会吸引无锡大量的进出口货物通关, 吸引更多的外资。对比之下, 无锡本地的进出口通关率显得较低, 使无锡本地综合保税区发展空间被压缩。

(3) 无锡金融制度不完善。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国际投资, 也会带动无锡的资本流动, 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会给无锡的金融资本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波动。

3.2.3 机遇 (Opportunity)

(1) 优化产业结构。无论是从上海的房地产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还是能源消耗指标, 都体现上海的商务成本比周边城市高。考虑到成本, 上海将把物流、生产制造业等逐步转移到无锡等周边城市, 促进无锡的经济开放程度。这一溢出效应有利于优化无锡的产业结构。

(2) 扩大招商引资。上海自贸区将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总部入驻, 有助于无锡吸引外资进入。自贸区将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 也可以给无锡提供更好的金融和中介服务, 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1]。

3.2.4 威胁 (Threat)

(1) 总部经济面临“虹吸”挑战。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和贸易自由化程度, 将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这一虹吸效应体现在无锡大量有海外业务的公司总部向上海自贸区迁移, 从而获得自贸区的各项改革红利。这无疑会削弱无锡总部经济的发展。

(2) 劳动力等人才流失。2012年, 上海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1450元, 职工平均工资为每月4692元, 这些数字都比无锡同期高出10%和7%, 无锡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1320元, 职工平均工资为每月4293元。并且上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这会带来无锡劳动力人才的流失。

综上所述, 无锡在对接上海自贸区的过程中, 可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和科技等本土优势, 分享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凭借发达的制造业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加快产业链向高端发展;充分利用无锡比较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 形成与上海错位发展的分工格局。与此同时, 为了实现与上海自贸区的无缝对接, 无锡必须要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以应对虹吸效应给无锡带来的巨大压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为吸收上海自贸区建立带来的溢出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快实施人才战略, 以应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周边地区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

4 无锡市对接上海自贸区政策建议

4.1 积极跟踪和研究上海自贸区相关配套政策

第一, 建立无锡与上海的部门对接机制。要做好对接工作, 无锡政府应密切关注上海自贸区的动向, 与上海自贸区紧密联系, 从而正确引导无锡本土企业发展。

第二, 在上海自贸区建立无锡办事处, 一方面做好招商、招贤工作;另一方面, 为无锡本土产业提供自贸区内工作便利。

第三, 加强学习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和管理模式, 做好改革创新工作。首先, 无锡可以参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针对能优化无锡产业结构的产业降低门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其次, 无锡应积极吸取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在税收、海关、金融方面出台配套政策, 并为无锡本土产业提供便利广阔的融资机会, 争取做到无锡优质企业不外流, 拒绝虹吸效应。

第四, 做好金融监管体系的管理工作, 在享受上海自贸区带来的金融福利的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 避免巨额资本冲击、资本外流等出现。

4.2 加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周边城市有健全的硬件配套设施才能吸收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 无锡应完善制造、加工、配送、仓储、外包等的配套设施, 这样才能在众多的长三角周边城市中获得更大的溢出效应。建立分工式工业园区, 包括全球报税加工基地、物流分拨配送基地、大型仓储功能区等, 形成整个产业链的规模效应。

4.3 加强产业转型引导

借力发展优势产业。制造业是无锡市的主体产业,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为制造业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便利。扩大出口的同时可以大量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 从而进一步发展制造业。

错位发展竞争产业。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使上海部分产业的商务成本又进一步升高, 无锡应主动对接这些产业, 积极争取优质产业和高端人才转移到无锡。在上海自贸区发展过程中, 无锡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 也应壮大本地区的服务产业。无锡应聚集高技术人才、高端技术、优质商誉、世界名牌等资源,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不断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争取获得上海自贸区最大的效应。

无锡在强化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能力的同时, 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4.4 全力申报“苏南空港自贸园区”

无锡在争取苏南空港贸易园区的同时, 要着力为自贸区打造完善的周围环境。从转变政府职能、把握产业发展方向, 扩大服务业开发程度、创新金融改革、提供广阔融资平台、完善税收制度和监管机制等六个方面做好当职工作, 加快无锡经济, 努力争取苏南空港贸易园区。

4.5 重视人才培养, 实施高端人才战略

人才培养分为两个方面, 包括高科技人才培养和基础劳动力人才培养。无锡发展现代化产业结构最需要的就是高技术人才, 好的产业和丰富的资源需要高技术人才来管理。无锡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合作, 展开岗前培训、企业文化宣传等工作。其次, 与广大高校合作, 从娃娃抓起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让高校学生融入到无锡本土产业中, 开展产品开发、产品推广等创新型竞赛, 既可以促进无锡本土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增强高校学生对本土企业的归属感。另外, 借助上海自贸区的平台聚集和利用高端人才, 在产业内、企业内形成人才的溢出。

参考文献

[1]周晓娟.苏州市加快对接上海自贸区运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商贸, 2013 (35) .

[2]李晓钟, 黄健康.上海自贸区发展对周边经济体的影响——以无锡为例的分析[J].江南论坛, 2013 (11) .

[3]夏善晨.中国 (上海) 自贸区:理念和功能定位[J].国际经济合作, 2013 (7) .

[4]吴燕辉.上海自贸区政策解读[J].商, 2013 (17) .

[5]黎娴.上海自贸区:着眼未来符合未来国际贸易新标准[J].中国标准导报, 2013 (11) .

[6]夏斌.对上海自贸区的认识与建议[J].全球化, 2013 (11) .

[7]蒲钰.浅谈上海自贸区及经济现状[J].中国外资, 2014 (02) .

[8]王海梅.上海自贸区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及对策[J].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2) .

[9]孔翠.试论嘉兴接轨上海自贸区的机遇和挑战[J].嘉兴学院学报, 2014 (02) .

篇4: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的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将对该特定区域采取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相比国内目前的各类保税区,自贸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

热议上海自贸区

自贸区不能是孤岛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设想,应该是希望在自贸区内建立一个区别于国内现行做法,拥有制度性突破的试点。但在拥有自己独立性的同时,自贸区决不能成为一个“孤岛”。这是因为,一旦成为孤岛的话,自贸区就丧失了对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林伟中 恒生银行(中国)行长

自贸区需制度创新

上海自贸区承载的决不仅仅是28平方公里的问题,而应是事关整个国家——关系到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家的管理问题。人大授权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三资企业法,是探索怎样调整、解决制度问题的良好开端。如果投资体制改革真的能在自贸区展开,未来的中国企业将受益匪浅。

李书福 吉利集团董事长

跨国公司布局中国瓶颈不少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尝试。但因为缺少对细节的了解,对于像诺华这样的一个医疗保健企业如何抓住上海自贸区这一新机遇,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细致的研究。不过,我们对于如何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中中国市场的份额是非常关注的。

徐海瑛 诺华集团(中国)总裁

自贸区将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对目前的海外代购业务和未来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生的影响:一、跨境电子商务价格有保障,质量更可靠,对个人海外代购造成冲击。二、国家的支持,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起到推动作用,带来跨境网购、团购市场的活跃。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上海自贸区将带给创业者的机遇

1.文化产业与衍生产业;2.晚间经济:娱乐产业衍生的商业机会;3.金融领域衍生机会:保险类产品的金融比较工具&融资租赁公司;4.游戏机、游艺机销售及服务;5.专业服务:尤其是猎头服务。

资本360_VC风险投资_天使投资

自贸区土地供求现紧张局面

上海自贸区挂牌还不到一个月,就开始面临一场幸福的烦恼——随着大量企业蜂拥而入,自贸区内的办公楼已经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窘状。而随着未来一系列试点工程的展开,将会有更多与土地贸易、金融相关的企业落户,办公楼及土地的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突出。 上海搜房网

篇5: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全文)

2013年09月27日 14:31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3〕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予印发。

一、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海市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好《方案》的实施工作。要探索建立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要扩大服务业开放、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做好协调配合、指导评估等工作。

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相应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的部分规定。具体由国务院另行印发。

《方案》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上海市人民政府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报告。

国务院

2013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全面有效推进试验区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先行先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使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三)实施范围。

试验区的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并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紧紧围绕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要求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建立行业信息跟踪、监管和归集的综合性评估机制,加强对试验区内企业在区外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监督。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在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知识产权、工商、税务等管理领域,实现高效监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体现投资者参与、符合国际规则的信息公开机制。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自由转移其投资收益。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援助等解决机制。

(二)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

2.扩大服务业开放。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具体开放清单见附件),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3.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订试验区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由上海市负责办理;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由上海市负责备案管理,备案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工商登记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相衔接,逐步优化登记流程;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试验区内试点开展涉及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

4.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对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对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由上海市负责备案管理,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创新投资服务促进机制,加强境外投资事后管理和服务,形成多部门共享的信息监测平台,做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和年检工作。支持试验区内各类投资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鼓励在试验区设立专业从事境外股权投资的项目公司,支持有条件的投资者设立境外投资股权投资母基金。

(三)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5.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建立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发展离岸业务。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探索在试验区内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开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扩大完善期货保税交割试点,拓展仓单质押融资等功能。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推动生物医药、软件信息、管理咨询、数据服务等外包业务发展。允许和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鼓励设立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按照国际标准采信其检测结果。试点开展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维修业务。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

6.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推动中转集拼业务发展,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支持浦东机场增加国际中转货运航班。充分发挥上海的区域优势,利用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户登记。在试验区实行已在天津试点的国际船舶登记政策。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流程,形成高效率的船籍登记制度。

(四)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

7.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8.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试验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

(五)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

9.完善法制保障。加快形成符合试验区发展需要的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针对试点内容,需要停止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的部分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办理。其中,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暂时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自2013年10月1日起在三年内试行。各部门要支持试验区在服务业扩大开放、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试点,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问题。上海市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制度。

三、营造相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环境

适应建立国际高水平投资和贸易服务体系的需要,创新监管模式,促进试验区内货物、服务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货物贸易深入发展,形成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同时,在维护现行税制公平、统一、规范的前提下,以培育功能为导向,完善相关政策。

(一)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1.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再凭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向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探索简化进出境备案清单,简化国际中转、集拼和分拨等业务进出境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以贸易便利化为主的货物贸易区域和以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为主的服务贸易区域。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深化功能拓展,在严格执行货物进出口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允许在特定区域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

2.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优化卡口管理,加强电子信息联网,通过进出境清单比对、账册管理、卡口实货核注、风险分析等加强监管,促进二线监管模式与一线监管模式相衔接,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加强电子账册管理,推动试验区内货物在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和跨关区便捷流转。试验区内企业原则上不受地域限制,可到区外再投资或开展业务,如有专项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仍应按照专项规定办理。推进企业运营信息与监管系统对接。通过风险监控、第三方管理、保证金要求等方式实行有效监管,充分发挥上海市诚信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快形成企业商务诚信管理和经营活动专属管辖制度。

3.进一步强化监管协作。以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市场公平竞争为原则,加强各有关部门与上海市政府的协同,提高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的服务保障能力。试验区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严格实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加强海关、质检、工商、税务、外汇等管理部门的协作。加快完善一体化监管方式,推进组建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机构。探索试验区统一电子围网管理,建立风险可控的海关监管机制。

(二)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

4.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对试验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实行已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

5.实施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将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司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对设在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内地的货物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企业申请,试行对该内销货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关税的政策。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但生活性服务业等企业进口的货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不予免税的货物除外。完善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适时研究扩大启运地、承运企业和运输工具等试点范围。

此外,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

四、扎实做好组织实施

国务院统筹领导和协调试验区推进工作。上海市要精心组织实施,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根据《方案》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先行先试任务,按照“成熟的可先做,再逐步完善”的要求,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计划,抓紧推进实施,并在推进过程中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报告。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积极做好协调配合、指导评估等工作,共同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把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

篇6:上海自贸区的钢铁机会(范文)

8月22日,商务部发布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意味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成为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深度

自贸区建设对我国钢铁贸易有何影响?

将促进钢铁产品进出口贸易

从事钢材贸易10多年的上海华磊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太庚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较大,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这是我国新一届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设立自贸区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梁太庚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是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经济环境,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合作的低交易成本、高生产效率、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洼地,无疑对钢铁贸易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有利于钢材的进出口贸易,这将在上海自由贸易区里得到显现。”梁太庚说。有报道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考虑允许外资交易所在自由贸易区设立商品仓库。预计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将成为先期获批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交割仓库的外资交易所。如果金属交割仓库可以放在上海自由贸易区,那么钢材交易仓库也可在自由贸易区设立,这样更便于钢铁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不过,现在具体细则还没有正式公布,要看细则是怎么规定的。希望今后钢材交割也可以在上海自由贸易区里进行,这必将促进钢材的出口贸易。

一些钢贸商也认为,在自由贸易区设立期货交割仓库,将非常有助于上海替代韩国釜山和新加坡在这方面的主导地位,还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的交易成本。

上海钢贸业资深市场分析师邱跃成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国内钢铁行业形成的影响主要在加工贸易方面。由于自贸区内关税将降低或取消,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发达国家较为低廉,这将有利于国际大型加工企业扩大在我国的业务范围,对钢材资源的国内与国外流通、加工、贸易都将带来量的提升。

发展平台经济,形成贸易倍增效应

在刚刚结束的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自由贸易区的确正在申请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而且这一改革方向不会因为短期的流动性变化、热钱流向的变化而变化。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徐权表示,自贸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涉及一些离岸业务。

《中国冶金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为鼓励企业发展,上海将在税收方面采取低税率,其中将包括对自由贸易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个税收优惠政策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当。

一些钢贸商谈到,如果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进行钢材交易,将争取到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确实体现自由贸易贸区的实质是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经济环境。

确实,时下钢贸企业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十分重视,相当关切。有家钢贸公司的经营者在其所写的《透过上海自由贸易区看直缝钢管发展前景》文章称,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重大改革,只要经济改革就势必将受到挑战,令长期受保护的经济领域面对国际竞争。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将成为国内重大改革政策的试验场。区内将放开外汇和利率管制,从而促进跨境商品和资本流动。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也为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指明道路,只有“走出去”,才是发展企业的核心。河北是钢铁大省,也是直缝钢管出口大省,只有让直缝钢管企业更多地面对国际市场,才能让企业走得更久、更远。

8月21日在申城举行的上海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推进大会透露,上海将聚焦金属、能源、化工等领域,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培育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第二和第三产业融合、期货现货联动、国内外连接的千亿元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上海钢贸、物流,信息企业表示,要抓住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契机,将建成以钢铁、汽车、化工为特色的商贸功能,强化交易、物流、金融、资讯等服务功能集聚,创新流通模式,形成贸易倍增效应,培育千亿元级交易平台。

推动上海钢贸业加快转型升级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钢铁贸易中心之一,也是国内最大的钢铁集散地。曾牵头负责编撰《上海钢铁贸易发展研究报告》的上海市钢贸商会战略与管理工作委员会主任任庆平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上海钢铁贸易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出较大贡献。上海有近万家钢铁贸易企业、300多座钢材仓库、100多家钢材加工中心、60余家钢材交易市场,其中最大的一家,驻场的钢铁企业和钢贸企业达到1200多家,最小的一般也有100家~200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上海的钢材流入量约占全国钢材销售总量的10%。业内人士估算,上海2007年以来的钢材年贸易总量已逾1亿吨,带来工贸总收入4000亿元,为地方带来近40亿元的税收,提供20余万个就业岗位。此外,钢材贸易还为物流、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商机。上海的钢铁贸易业每年可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2000亿元以上的融资,所需的物流折合超过400亿吨公里。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上海钢铁贸易行业已经形成明显特征:一是产地性,主要围绕钢铁生产企业,如宝山区域,围绕宝钢形成上海北郊的钢铁服务产业圈;二是消费地性,主要围绕制造工业带,如上海的松江、金山、闵行、嘉定的沿海工业带,浙江的甬台温地区的工业带,江苏的苏锡常工业带;三是交通枢纽性,上海是南北交通枢纽,港口、铁路、公路环网发达。因此,上海的钢铁贸易具有复合型特征,已经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巨大。

不过,近年来,由于国内钢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进入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钢贸处于微利时代。加上钢贸企业小、弱、散、集中度低等因素,不少钢贸企业遇到发展“瓶颈”,甚至出现生存危机。有的关闭、转行,有的退出钢贸圈,而更多的钢贸企业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关注和扶持钢贸企业。他们认为,政府往往关注钢铁产业的上游即生产企业,关注下游即终端用户,关注、支持经济实体企业,而对钢铁贸易服务型企业关注较少。因此,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运用地方资源和产业布局,对广大钢贸企业予以引导和扶持。

上海钢贸行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自身的“脱胎换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上海自贸区这个平台,不是简单地靠税收的优惠政策,而是要找到一个全心服务的模式,增强全新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的能力。这一观点对于上海钢贸行业升级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依“规”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制约

最近,上海市政府下发文件,提出42条措施落实金融“国十条”,并表示上海在自贸区建设上应争取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具体包括:积极争取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运作;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扩大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保险等领域的使用;研究推进在沪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积极配合开展政策研究,扩大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探索银行不良贷款转让的常规化路径。这42条措施的颁布,对钢铁企业和钢贸企业来说,或许蕴藏着众多发展机遇和商机。

邱跃成说,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包括钢铁在内的整个物流领域的影响应该是最为明显的。随着贸易限制的取消,以及关税降低或取消将直接降低流通成本,自贸区内外的物资流通速度将加快,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由此带来的整个贸易、物流量也会相应大幅增加,也助于园区物业的增值和租金的收益。

一些从事钢铁国际贸易的经营者更关注的是,在自由贸易区可以避免因贸易壁垒所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瓶颈”制约。

上海自贸区是国内首个真正国际意义上的自贸区。国际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具有共性特点:一是国家(或地区最高当局)行为。一般都以国家统一立法或最高当局直接确立其区域性质定位、基本政策框架、宏观管理模式等。二是为单独的封闭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一般都设置隔离设施与国内其他区域严密分开,属国境之内、关境之外(境内关外),对运入区内的货物免于常规的海关监管。三是具有较高的管理自由度和较多的经济政策优惠。包括企业经营自由、货物流动自由、人员进出自由、金融外汇自由。经济优惠如土地使用优惠、区内加工制造的产品免缴增值税等。四是具有明确的区域功能。如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仓储展示、商品简单处理加工、物流分拨以及金融等服务功能,或突出单独功能,或综合多种功能于一体,一般转口贸易和离岸金融业务都比较发达。有加工贸易型、商业消费型、旅游度假型以及综合型、物流型、产业集群型等融合多种功能的自由区。

我国钢铁贸易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技术壁垒”、“关税壁垒”的伤害较大。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今年我国钢铁出口难度加大。

进入2013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贸易保护日益加剧,已陆续有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就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特别是东盟部分国家,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反映较为强烈。据了解,7月19日,墨西哥经济部国际贸易惯例总局函告我驻墨使馆经商处,称墨方已经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申请,拟对原产自中国的薄板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将发布立案公告。7月22日,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对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进口螺纹钢的反倾销征税延长5年。此外,加拿大边境服务署近期也公布对原产于中国、以色列和西班牙的镀锌钢丝的“双反”终裁结果。其中,中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16.6%~153%,补贴幅度为0元~910.33元/吨。

我国钢铁进出口贸易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受到国外低价钢材进口的冲击;另一方面,我国钢材出口越来越多地遭到反倾销,腹背夹击。这表明,我国在国际钢铁贸易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可以利用自贸区的政策和功能,来规避国际钢铁贸易中存在的种种“技术壁垒”、“关税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所带来的贸易风险。纵观世界各国成熟发展的自由贸易区,如新加坡、韩国等周边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正是运用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和功能,增加了它们的竞争力,而且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影响。

在采访中,一些钢贸商谈到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注册,能够进入自由贸易区,在那里进行交易。梁太庚表示,现在都在等具体的实施细则,看看怎么具体操作。如果能在自由贸易区交割,从事钢材进出口贸易就更便捷了。

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指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

据专家介绍,自贸区分为两种:

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FT-Agreement),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FT-Area)。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建立的东盟、中日韩自贸区,即是广义的自贸区。

另一种是狭义的自贸区,“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注]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这是国际上对“自由贸易区”最权威的定义,来自1973年的《京都公约》(全称《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制度的国际公约》)。“自由区”一词,也是第一个正式涉及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规范。“自由区”(Free Zone)目前是国际通用提法,其核心是强调“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直至今天国际上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种种理解和称谓,都是指符合该公约界定的经济区。上海自贸区属狭义的自由贸易园区。

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约有1200个自由贸易区。具体来说,各国的FTZ(自由贸易区的英文缩写,即“free trade zone”)大致分为四类:准自由贸易区、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升级的自由贸易区、自由经济社会制度下的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美国是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国家,约260个,遍布美国的主要港口城市。

[注]关境:实施同一海关法规和关税制度的境域,即国家(地区)行使海关主权的执法空间,又称“税境”或“海关境域”。海关合作理事会对关境的定义是“完全实施同一海关法的地区”。一般情况下,关境等于国境,但有些国家关境不等于国境。

观察

借“机”提升在国际钢铁贸易中的地位

这次,中央在上海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给钢贸行业带来一大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上海自由贸易区,扩大钢铁产品的对外贸易,把钢铁业、钢贸业做强、做大。当年,一位曾担任过宝钢集团外部董事的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就提出过大型钢铁企业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政策发展的问题。他说,在新形势下,宝钢要进一步做强、做优,还应该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率先一步“走出去”,做国家“走出去”战略实践的领先者和排头兵。宝钢已经具备“走出去”的相关条件。比如,宝钢有在国内兼并重组的成功经验,而且已经有多元产业率先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走出去”不仅是宝钢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积累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企业往来的经验,有利于博采众长,做强、做优。在商业模式上,可以从收购开始,从东南亚入手,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关政策,依托这个平台,先“走出去”。如今,在自己家门口建立了上海自由贸易区,可以充分利用上海自由贸易区有关政策,做强、做大企业。

上海申花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巩宏良对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十分关注。他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这对钢铁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今后钢铁产品的延伸加工贸易可以在自由贸易区进行。巩宏良说,其企业除了生产各类钢管外,还进行钢管的延伸加工,为国内外的重大建设工程承接钢结构件制作。这些产品都是用钢材等金属进行加工的,不少钢结构件出口北欧、东南亚地区。今年,他们为日本的一条高速公路提供护栏构件,有立柱、护栏用钢管等,现在还有一批延续加工件出口到北欧。“现在我们在考虑今后钢铁产品的延伸加工贸易是否放在上海贸易自由区里进行,直接用于出口贸易。我们正在等自由贸易区的具体政策和规定,专门进行研究,结合企业实际和外贸情况,打算在自贸区进行钢铁产品的加工、出口贸易。”巩宏良满怀信心地说。

同样,上海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经贸总公司市场管理部部长刘建军对上海建设自由贸易区很关切。他问《中国冶金报》记者其他钢厂有什么打算,想听听其他钢厂的动向。刘建军表示,自己好好研究一下具体的细则,看看中信集团整体有什么打算。

链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时间表

●2005年之后,上海、深圳、天津等地都向国务院及各部委提交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的建议,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对这些地区进行过调研。

●2011年11月,在第11届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大会期间,上海正式向外界明确表明要建立自由贸易园区。

●2013年3月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3年5月14日,上海自由贸易区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立项。

●2013年6月,上海方面将总体方案修改完善后,交给各部委会签。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试验区内暂停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表示,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上一篇:韦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工作制度下一篇:车内圆弧的方法及其夹具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