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大环境科学概论

2024-04-11

内大环境科学概论(精选5篇)

篇1:内大环境科学概论

内蒙古大学2012级在职MPA复试通知

各位考生:

2012年在职攻读MPA考试初试成绩已公布,我校定于2013年2月22日-25日进行复试工作。现将复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到安排

1.报到要求:所有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都务必准时报到并参加复试,否则按弃权处理。

2.报到时间:2013年2月22日下午14:00—18:00。

3.报到地点:内蒙古大学MPA教育中心(校本部研究生楼505教室)。

4.报到内容:签到、核对个人信息、资格审查、领取复试须知、缴纳复试费(笔试、面试两部分费用合计300元,已参加复试未被录取的考生不退复试费)。

二、资格审查

1.资格审查时间:2013年2月22日下午14:00—18:00。

2.资格审查地点:校本部研究生楼505教室。

3.资格审查所需材料:

(1)考生需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报考时所填的院校及学历)原件、复印件各一份。无法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考生需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尚未办理此认证报告者,建议以“加急”的方式从速办理,以免复试时因无法提交而影响录取。

(2)资格审查表原件一式三份。考生需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然后自行打印三份,按要求加盖公章,表格的照片上须加盖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推荐部门名称须与网上报名时填写的一致,且三份均为原件,即表格不许盖章后复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政府序列的公务员)另需“省级人事部门”签署推荐意见,按照往年,考生需到自治区人社厅公务员管理处办理。如果考生属于党群部门管理的公务员,暂时不用盖“省级人事部门”推荐意见的公章,但须在复试时告知资格审查人员,以备案处理。

(3)毕业证(一般应有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两份。

(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两份。

三、复试安排

1.2月23日上午9:00—11:00进行《政治理论》笔试,内容以2011和2012年时事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考场安排在报到时张贴告知。

2.2月23日下午14:30—18:00进行综合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工作经验、组织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性等。面试分组在2月23日上午张贴告知。

四、录取结果

1.考生资格按照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核查后为准,不符合的不予录取。

2.复试时的笔试、面试成绩有一门不合格者(小于60分),取消录取资格。

3.复试实行差额制,差额比例为1:1.5。复试完毕后,将按照考生综合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

五、预交费用

拟录取名单将于2月25日上午公布,在拟录取名单中的考生,须于25日下午16:00前到学校财务处(行政楼113办公室)预交学费1.45万元(现金、刷卡均可),逾期不缴费者视作考生自愿放弃被录取资格,MPA教育中心将补录其他符合条件的考生。

由于个人原因放弃入学,或者由于资格复审没有通过而被拒绝录取的考生,已交学费不予退还。

六、签订培养协议

考生凭预交学费发票,返回MPA教育中心研究生楼502办公室,签订培养协议,方视录取生效。

七、联系电话

0471—4994146、4993622

请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认真准备复试材料,准时参加复试。

内蒙古大学MPA教育中心

2013年1月24日

篇2:内大环境科学概论

学分与学时:3学分48学时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二年

课程主持人:丛志杰 赵豫蒙

授课教师: 丛志杰 赵豫蒙 贾贵生 连自昕 张彬 任金秋 孟和巴雅尔 连宇 李娟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开课学期:秋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开课性质:必修课

课程编号:01931050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二年级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秋季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时: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是全书的绪论,其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引起的哲学的革命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特征及作用,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注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与难点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教学要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极其相互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次伟大发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四、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理论品质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现代科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流派: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从世界观高度提高人的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强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思考题:

1、什么是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5、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学时: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 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学时: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问题:发展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系统的特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运动、变化与发展。事物变化的多向性及基本方向。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及其特点。必然性与偶然性。

五、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相互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

四、内容与形式

五、本质与现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方法论意义。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实践 学时: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真理及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教学要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主体、客体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三、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认识过程是获取、选择与建构信息之统一。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知与行关系。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本质与现象及其辩证关系。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全过程。

四、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五、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运动中的理性因素及作用。认识运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及作用。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真理及其特点。真理与谬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价值

价值及其特点、类型和作用。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的价值的区别与联系。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学时:3 教学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唯心史观两大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交往。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

二、马克思对“历史之迷”的破解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

一、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二、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三、劳动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迷的钥匙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二、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交往与经济全球化

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二、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思考题:

1、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2、如何理解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之迷的钥匙?

3、试述交往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4、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学时: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正确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基本内容,掌握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与难点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构成和本质。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社会的观念结构及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政治文明。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

概念。构成。基本形式。特征。

二、生产关系

构成。类型。基本特征。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产生、实质、发展趋势。第三节 社会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结构及其核心。

二、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第四节 社会文化结构

一、文化结构的构成

观念形态的构成。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观念形态的社会功能。

二、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三、建设中国的先进文化 第四节 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

一、“文明”及其构成

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观念形态的构成及其社会功能。

4.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学时: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这一章要重点讲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系统,分析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生产力、科学技术等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问题: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要点: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现实意义

四、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根源及其历史必然性。阶级斗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三、革命和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四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一、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

制约人们活动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条件。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含义及作用。

三、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考题:

1.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本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基本规律?

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八章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学时: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这一章讲授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曲折性和复杂性、社会进步的标准,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弄清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问题: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关系。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进步存在于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四、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性

二、人的本质

三、人的价值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的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

二、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解放的理想境界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人的行为的选择性及其辩证关系? 2.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如何理解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参考书目:

1、马克思:《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恩格斯:《反杜林论》。

3、恩格斯:《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5、毛泽东:《矛盾论》。

6、毛泽东:《实践论》。

7、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教育部推荐的“面向21世纪”教材:《哲学通论》,孙正聿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9、教育部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学术期刊、杂志:《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

11、指定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组 2003年9月修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实施计划

课程编号:01931050

课程设置:3学分,48学时,全校本科生公共必修课 授课时间:每学年第1学期(秋季学期),16教学周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是全书的绪论,其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引起的哲学的革命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特征及作用,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注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第1教学周,3课时

讲授内容为: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共9学时)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第2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三、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四、物质的存在形式 第3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4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的反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共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5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一节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四、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第6教学周,国庆节假期 第7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8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现实性和必然性

四、内容和形式

五、本质和现象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共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第9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三、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10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四、认识运动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第11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二、价值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第四节 辩证思维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共3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介绍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唯心史观及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第12教学周,3课时

讲授内容: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 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共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正确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分别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社会的整体结构。第13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一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第14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二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结构及其核心。

二、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第三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社会文化的构成

二、社会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三、建设中国的先进文化 第四节、文明进步与历史主体

一、文明及构成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辩正关系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共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这一章要重点讲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系统,分析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生产力、科学技术等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第15教学周,3学时

讲授内容: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四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第八章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总复习(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这一章讲授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曲折性和复杂性、社会进步的标准,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弄清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关系。第16教学周,3课时

讲授内容: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性

二、人的本质

三、人的价值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任课教师应在这次课上做总复习

参考书目:

1、马克思:《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恩格斯:《反杜林论》。

3、恩格斯:《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5、毛泽东:《矛盾论》。

6、毛泽东:《实践论》。

7、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教育部推荐的“面向21世纪”教材:《哲学通论》,孙正聿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9、教育部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学术期刊、杂志:《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

11、指定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

内蒙古大学政治理论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主持人:丛志杰执笔 2003年9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时: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是全书的绪论,其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引起的哲学的革命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特征及作用,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注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与难点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哲学释义: ①词源:philosophy是从古希腊文演化而来的。哲学一词由两个词根组成:philein爱和sophia智慧。所以,单从字面上解释,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以智慧之意,表示对智慧的一种追求。到了十九世纪,日本学者西周在介绍西方哲学时首次创造了“哲学”一词,把英文中的philosophy转译为汉语“哲学”。②东西方对哲学的不同理解:

2、马克思主义中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a【世界观】即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当人们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这时,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就表现为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德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一性即本原、本质、基础之意。就是说,思维和存在何者更为根本,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基础,谁决定谁。两种回答:

a思维决定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唯心论)b存在决定思维,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唯物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同一性即统一性,指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和反映存在,存在是否可以被反映。两种回答: a肯定回答,认为思维可以反映存在,世界是可知的(可知论)b否定回答,认为思维不可反映存在,世界不可认知(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在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知论的代表:康德和休谟(英国著名怀疑论者)。

3、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主要是由它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可归为两大类: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②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③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④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表现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

1、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线索 ①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泰勒斯被称作古希腊第一哲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提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的规律燃烧、按一定的规律熄灭”。古中国:“五行说”

总特征:从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解释世界,是朴素、直观的。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典型观点:原子论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总特征: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等严重缺陷。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结合,成为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

古希腊: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德国古典哲学先驱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英国大主教 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中国宋朝 王阳明 “心外无物” 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总特征:均从人的主观精神出发,把主观精神视为至高无上,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柏拉图《理想国》“理念论” 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绝对观念” 中国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理在事先”

总特征:把人之外的一种客观精神当作是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

3、辩证法发展的历史线索 ①古代朴素辩证法

古希腊辩证法思想发展最高峰的杰出代表:赫拉克利特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存在又不存在”

古中国:老子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 “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反者道之动” ②近代唯心辩证法 突出代表:黑格尔

“事物因矛盾而存在,因矛盾而发展。”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割下来的手不再是人手”

③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是马克思在继承了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思想的基本内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①阶级基础 ②理论基础

③自然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成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3、马哲的特征: ①实践性和阶级性; ②科学性和创新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着时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不断分析和解决不同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得出创新性的结论。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解放思想】就是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从那些不合乎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客观事物中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和规律性,以客观规律性为行动的向导,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 区别:各有侧重

联系: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③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和归宿。

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核、根本实质就在于,要变革旧的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线。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提供了机遇,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起挑战。首先,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证实、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研究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动摇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错误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现代西方哲学

包括两大思潮,即科学主义哲学思潮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 ①阶级属性不同。②功能不同。③理论实质不同。④发展形态不同。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三大哲学传统,即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发源于古希腊并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

2、中国传统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

3、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世界观功能和方法论功能。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具有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人生价值观的功能。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1.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 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要深刻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其二是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方法包含两层涵义 3.注重理论学习4.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思考题:

1、什么是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5、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学时: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物质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从物质具体形态出发解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如把金、木、水、火、土看作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如“原子论”,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把物质的属性归结为原子的属性。

(二)科学的物质定义

1、恩格斯

“物质的范畴不外是移入人脑,并经过人脑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2、列宁的科学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89页)

(三)科学物质定义提出的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2、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3、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做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录像)

三、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的定义: 【运动】恩格斯指出:“就是一般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591页),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以及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①运动离不开物质:②物质离不开运动:③在运动和物质关系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唯心主义运动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

3、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运动、相对静止)①运动的绝对性(绝对运动)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运动的相对性(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指在物质运动过程中,事物处于暂时的稳定或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相对静止。

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没有发生机械位置的移动。二是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

③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A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

B形而上学不变论: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

四、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定义: ①【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一维、单向流动、不可逆的。

②【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三维(立体)

2、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的物质的关系。①运动的物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②时间和空间离不开运动的物质

③在时空同运动的物质的关系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a【唯心主义的时空观】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

3、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时空的绝对性】具体物质都有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这是绝对的。②【时空的相对性】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具体物质的时间和空间是可变的。

4、绝对的时空观和相对的时空观

①【绝对的时空观】指承认时空的绝对性而否认时空的相对性,认为具体物质的时间和空间与外界事物无关,不论外界怎样变化,时空不变。

②【相对的时空观】既承认时空的绝对性,又承认相对性,认为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又密切的联系。

5、时间、空间的有限性、无限性 ①时空的有限性

【时间的有限性】具体物质在其持续性和顺序性上是有限的。【空间的有限性】具体物质在其广延性和伸张性上是有限的。②时空的无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整个宇宙在时间的持续性上是无限的。【空间的无限性】整个宇宙在空间的广延性上是无限的。③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有限之中有无限,无限之中有有限。”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特性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特征:

①主观能动性(自主性、目的性)②客观现实性 ③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的构成(主体、中介和客体)

1、实践主体(唯一能动的因素)

①【实践主体】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②实践主体能力结构:(基本要素)a物质基础——“人本身的自然力”。b智力技能因素——知识和经验。c精神动力因素——情感和意志。③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

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

2、实践客体(制约性因素)

①【实践客体】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和改造的对象。②特征:

a客观性。b对象性。

3、实践手段

【实践手段】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就实际构成来看,实践的工具和手段可以分成两类: ①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②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的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1、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2、实践的环节:

①实践决策、目标的制定。②实践的组织与管理。③实践结果的检验。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1、【自在世界】天然世界,指在人的因素干扰之外的世界。

2、【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①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盲目的。

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与人的活动密不可分,具有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必然体现人的意志和愿望。

②联系:第一,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相互依存。a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b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中延续了自己的存在。

第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相互制约。a在人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b人类世界在满足人的需要时可能违背自然规律,从而出现生态失衡等负面效应。

4、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起源

①自然前提: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决定性的环节:

a由无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②社会基础——劳动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 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a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b劳动促使了语言的产生。C人脑的产生和健全。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①意识的主观形式 ②意识的客观内容

二、意识的结构

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2、从意识的活动主体看,意识可区分为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

3、从意识的自觉程度看,意识又可划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

4、从意识发展的角度看,意识又可区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

5、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来看,意识又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1、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目的性、计划性。②主动性、创造性。③改造世界的特性。④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正确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把意识的成果付诸于实践。③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①人工智能的本质: 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②“机器思维”同人类思维的区别:

a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而人类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

b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类智慧有社会性。

c人工智能没有主动创造力;人类思维能够主动提出新问题。d人工智能只有接受人脑的“指令”才能工作。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建立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起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学时: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问题:发展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系统的特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方法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特征:

①客观性;②普遍性;③多样性;④条件性。

3、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

①相互依存。②相互作用。③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

4、坚持普遍联系的意义:

①有助于科学的发展。②有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③有助于对外开放。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③在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运动、变化和发展

三、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的秩序。

2、规律的特点:

①客观性。②稳定性和重复性。③普遍性。

3、决定论、非决定论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属性】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中,通过事物之间的区别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性。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

2、【量】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质与量的关系:

①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是非直接同一的。

②区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认识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运动状态的性质——定性研究(基础);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定量研究(精确化)。

③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4、【度】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质和量的相互规定。把握度,对于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①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②坚持适度原则。

(二)质变、量变及其辨证关系

1、【质变】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根本性质的变化)两种形式:①爆发式飞跃。②非爆发式飞跃。

2、【量变】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

两种形式:①事物自身数量的增减;②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顺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简称为场所的变更。

3、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4、辨证关系: ①区别:定义 ②联系:

A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B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C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辨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

①【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表现:a相互依存。b相互贯通。

②【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 A二者相互区别。B二者相互联结。

④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构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吸取各自有利因素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事物转换的方向和趋势。B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在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的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进矛盾的转化,实现质变。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1、【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

(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2、【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事物矛盾不同。

第二,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矛盾不同。第三,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①在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②在矛盾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第四,解决矛盾形式的多样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两者相互区别。其次,两者相互联结。再次,两者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和思想武器。

三 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①【肯定方面】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②【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③关系:对立统一。A相互对立、相互排斥。B相互联结、相互依存。C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2、辩证的否定观

3、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错误:

4、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不是经过一次否定就能完成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性运动,使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5、反对循环论(只见曲折,不见前进)和直线论(只见前进,不见曲折)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呢?

第一,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动力。第二,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环节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环节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

2、系统论与矛盾论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1、【原因】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指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2、关系:对立统一

①相互区别。②相互依存。③相互转化。

3、因果联系的特点

①原因在先,结果在后。②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

4、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5、决定论、非决定论、神学目的论

6、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承认因果联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再次,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不利结果,推动积极的结果。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并非确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2、关系:对立统一。

①相互区别。②相互依赖、相互渗透。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4、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②偶然性对事物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能忽视偶然性,利用有利,避免不利。③科学研究中,抓住偶然现象提供的机遇,揭示背后的规律。

三、现实性和可能性

1、【现实性】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指包含在事物内部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区分下列概念:

2、关系:辩证统一。

①相互区别。②相互依存。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意义。

①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

②可能性可以转化为现实性,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2、关系。对立统一

①相互对立。②相互统一。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的矛盾运动。

3、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内容决定形式。(处理问题时,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发展的要求来决定需要保持或改变形式。)

其次,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处理问题时,应该学会选择、利用和创造适当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

五、本质和现象

1、【本质】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指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2、关系。对立统一

①相互区别、相互对立。②相互依存、相互统一。

3、掌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二者的辩证关系,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二者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即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论)

学时: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真理及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

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认识的主体

① 定义:在认识活动中居于

② 主导地位并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②属性:

第一,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第二,主体具有社会属性。

第三,主体具有意识属性,即主体是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③构成:

A个体主体;B群体主体; C社会主体。

2、认识的客体

①定义:指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②属性:

第一,认识的客体具有客观性。第二,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第三,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构成: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客体,另一类是精神客体

3、认识的中介即认识的工具

①定义:指联结主体与客体两极,使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手段以及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②构成:主要由物质性的认识工具、观念性的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4、主客体关系

①实践关系,②认识关系,③价值关系。

三、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1、反映过程包含着选择。

2、反映离不开建构。

3、反映具有创造性。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的标准。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

①定义:是人们通过感观所感知的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

②感性认识三环节:

A感觉:B知觉:C表象。

2、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①定义: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由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抽象概括而成的。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内部特征和根本性质。

②理性认识三环节:

A概念:B判断:C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1、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理论联系实践。第二,实践理念的建立。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第四,要使理论掌握群众。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的无限性,即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无限性。

四 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五、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认识的主体性。

所谓认识的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自身因素投入到认识过程,融合或凝结于认识结果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的主体属性。

2、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它对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第二,它在认识辩证运动中具有参照作用。第三,它对人的认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第四,它有助于认识运动对善和美的追求。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1、真理

①【真理】指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或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②特点:真理具有客观性

2、【谬误】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背离的认识。

3、二者关系:

区别:正确认识与错误观点。联系:①相互依存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

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都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人类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②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

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广度上的相对性。第二,深度上的相对性。③关系。

④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的标准。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②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补充。③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二、价值

1、【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对个人、群体及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换句话说,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特性同主体尺度的相一致、相符合、相接近,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益关系。

2、价值是客观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3、价值具有多样性 三 真理的价值性 【真理的价值性】就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的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是真理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真理对人的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1、思维方法具有客观性。

2、思维方法具有主观性。二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与具体。

4、逻辑与历史的相一致。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学时:3 教学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唯心史观两大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交往。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根源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根源 ①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在研究和解释历史的时候,仅仅停留在人们历史活动的表面,它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和说明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经济根源,因而只能用人们的社会意识的说明人们的社会存在;只要用社会意识来说明社会存在,就必然把历史理论的注意力集中到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上,就不可能的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

②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第二,阶级根源。第三,认识根源。

二、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破解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1、在对社会历史过程和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上,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停留在人们的思想动机上,而是进一步探寻思想动机的根源,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发现了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

2、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历史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结合,从而正确解决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密切相关的。

3、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研究所使用的根本方法。

三、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

第二,唯物史观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第四,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

一、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1、【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是通过有目的活动改变自然物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实践。这个定义的基本含义如下:

第一,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第二,劳动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第三,劳动是社会的劳动。第四,劳动具有双重的效果。

2、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

首先,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自我产生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其次,劳动是人的社会本性和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再次,劳动是人类主体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类控制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最根本的形式。

二、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三、劳动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地理环境】是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森林、矿藏、动物与植物的分布状况等等。

2、【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及其变化规律。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首先,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其次,人口因素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的作用。

3、【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力与同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具体表现为: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二、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交往及其形式: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交往形式】指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方式。人们根据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的不同,把交往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形式。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

2、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一,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第三,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四,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三、交往与经济全球化

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指人类社会活动的一切进步,都能与自然界由此而引起的变化相适应,即在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四节 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首先,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最后,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二、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就是指人类社会具有类似自然界的性质,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发展过程,是遵循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思考题:

1、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2、如何理解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之迷的钥匙?

3、试述交往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4、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学时: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正确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基本内容,掌握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与难点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构成和本质。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社会的观念结构及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政治文明。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它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其中,生产力是这个结构的根基。

一、生产力

1、定义:【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

2、构成: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运筹型要素、渗透性要素、准备性要素 ①劳动资料

A【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作用劳动对象的各种物质体系,是人们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B、构成:劳动资料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物质系统,包括: 第一,劳动工具;

第二,人所能掌握的自然力; 第三,劳动对象容器;

第四,劳动所需要的其他物质条件;

第五,现代化大生产中的自动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等。C劳动资料的作用:

第一,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媒介。第二,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是生产力作为改造自然的现实物质力量的集中表现。第三,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直接制约着物质生产的劳动组织形式和方式。

第四,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制约着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着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第五,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②劳动对象

A【劳动对象】指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B构成:

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是未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体。

C劳动对象的作用:

第一,使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即没有劳动对象便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

第二,劳动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③劳动者

A定义:【劳动者】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人。B 构成: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C作用:它是生产力构成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唯一能动的要素。

3、生产力的质和量的规定性。

①其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定的历史阶段上生产力的具体性质,是一种生产力区别于另一种生产力的特性。

②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是指生产力的水平,如生产发展的规模、能力大小,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快慢,生产力增长的幅度大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是一个直接表明人类物质生产水平实际状况的范畴。

③关系: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生产力的两个不同方面的特性,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两个方面。

4、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①生产力的物质性,包括三方面含义:

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

二、生产力的各个结构要素都具有物质性。

三、生产力所创造的成果是物化的形态,具有物质性。

②生产力的社会性:指生产力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社会力量。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

1、定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2、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决定的消费关系。

3、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

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该时期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一,经济基础由生产关系构成;

第二,经济基础不是由一般的生产关系构成,而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

第三,经济基础是那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4、生产关系的特性。

第一,生产关系具有属人性。第二,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5、基本类型:即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可分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三、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从产生看,属历史范畴。

2、从实质看,属经济范畴。

3、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①【阶级分析方法】就是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个客观事实出发,去观察和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清社会生活的本质,把握具体阶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以此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方法。

②阶级分析的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结构

在社会结构中,在社会经济结构基础上竖立的是社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其中的政治上层建筑就是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

1、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等国家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套组织。

2、政治上层建筑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

3、国家政权是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力量。

二、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1、起源:历史范畴,①国家与氏族组织不同之点:

第一,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和组织它的居民,而氏族是则是按血缘关系去划分;

第二,国家设立了特殊的社会权力机构,有常设的军队和监狱、法庭等各种强制机构,并有专门掌握这些权力的官吏,而氏族社会没有;

第三,国家通过征收捐税的方式维持和扩大自己的特设结构,而氏族社会不是。

②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一,阶级根源-控制阶级冲突的需要。第二,一般历史条件-社会公共权力的独立化。

2、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第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二,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第三,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

3、职能:国家有对内、对外两方面基本职能。

4、国体和政体

①【国体】表明国家性质的概念,即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哪个阶级掌握政权。

②【政体】表明国家政权组织方式的概念,即指国家政权如何构成。③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第三节 社会文化结构

一、社会文化的构成

1、定义:人们对社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根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产生,就具有自身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

第一,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二、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1、文化的特征: 第一,人化的形式。第二,社会的性质。第三,多样的形态。

2、文化的功能

指文化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信息功能。第二,教化、培育功能。第三,社会发展动力功能。

三、建设中国的先进文化

第四节 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

一、“文明”及其构成

1、所谓文明,在广义上讲,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障。

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思考题:

1.2.3.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如何理解社会观念形态的构成及其社会功能。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学时: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这一章要重点讲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系统,分析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生产力、科学技术等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重点与难点问题: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表现在两个方面: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任何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表现在:上层建筑作为一种超经济的社会力量,以行政的、法律的、思想的种种形式控制社会的经济生活,将人们的经济交往活动限定在一定的秩序和范围内,从而起着保护自己经济基础的作用。上层建筑这种保护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帮助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同对自己经济基础有害的因素作斗争。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和要求的规律的现实意义

四、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

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顺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低级阶段)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中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与生产力相对应,又作为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作为中介,使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发生联系。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是社会的内部矛盾、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原因:

2、表现:

(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社会革命。

1、【社会革命】本义就是指政治革命,即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形态的质变。

2、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实质: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根本问题:国家政权问题。

目的:变革旧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

3、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第一,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重要环节。

第二,社会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社会革命能够使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考验,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三、改革和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与革命

区别: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改革是在维护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依靠现存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而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急剧的社会转变,是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

联系:改革和革命都是社会的前进运动。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它是以正确反映现实及其规律为内容,并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系统,是成为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

【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属于应用科学。

2、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发展的主导、带头因素。第二,现代科学技术使生产过程诸要素和生产部门的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也使人类社会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因:

第一,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第二,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动力的一致性。

2、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生产力标准”: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尺度。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标准,是因为: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3、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使评价社会历史的标准达到了价值尺度和科学尺度的统一。第二,它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线。第三,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

第四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一、历史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

1、历史是人的活动史,历史规律是人自身社会活动的规律,通过人的活动体现。

2、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第一,人们的活动要受到经济条件的根本制约,即受到既有的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制约。

第二,人们的活动也要受到政治条件即政治制度和社会形式的制约。第三,人们的活动还受到思想条件的制约,如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影响,等等。

3、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实现,是人的社会活动的规律。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范畴,是指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成员的大多数的总和。它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从数量上看,是指居民人口的大多数;从性质上看,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主要构成成分看,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他们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1、个人及其历史作用的一般原理 ①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历史必然性:表现历史过程的总体性、客观性,决定历史过程的总趋势。历史偶然性:表现历史过程的个体性、主体性,影响着历史的具体过程和具体面貌。

二者统一于历史发展进程中。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偶然性为其开辟道路。如英雄人物推动发展,②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客观地评价个人历史作用的理论基础。

2、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第二,普通个人为历史输送杰出人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发生“超常性影响”。

3、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第一,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第二,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第三,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本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基本规律?

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书目及教学参考资料

马克思:《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实践论》。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教育部推荐的“面向21世纪”教材:《哲学通论》,孙正聿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教育部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学术期刊、杂志:《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

指定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试题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卡内)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A、状态和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内容和形式 D、动力和源泉

2.承认“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A、运动的、发展的 B、批判的、革命的 C、科学的、真理的 D、实践的、客观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卡内)1.我国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指导下,成功地收复香港,成为解决类似历史问题的范例。这说明()A、一种矛盾只能用一种方法来解决 B、解决矛盾的形式是多样的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一个国家内部也能“和平共处” D、事物所处的条件变化了,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时也应随着变化

2.下列哪些说法是表示度的涵义的()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B、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

C、两个临界点之间的量的活动区间 D、反映特定质和特定量相统一的哲学概念 E、事物量的任何增减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篇3:贝索斯美国创业的启示

是哪些人出钱加入了“这一大胆又崭新的诉求”呢?首先是贝索斯自己投入了他在华尔街工作时赚到的钱;其次是他的父母, “因为他们对贝索斯就像他对自己那样信心十足”, 尽管“他们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互联网”。 贝索斯对待相信他的家人非常诚恳。他唯一的自大之处在于, 他认为, 只有10% 的新创企业可以成功, 但他自己成功的机会是30%。即使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几率已经高于其他人, 他仍然说, “他们只有在做好了赔钱准备时, 才应该投资。”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亚马逊的运营依靠的都是贝索斯和他父母的投资, 直到杰夫 • 贝索斯决定引入KPCB作为亚马逊的投资方, 前提是, KPCB著名的约翰•多尔得加入亚马逊的董事会。

以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杰夫 • 贝索斯的亚马逊挺过了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的股价暴跌和口诛笔伐;挺过了当人人都追捧硅谷新贵谷歌时的失落;挺过了多年无限制的投入和亏损;挺过了史蒂夫 • 乔布斯的冷嘲热讽…… 然后终于, 他们成为全世界最酷的公司。杰夫 • 贝索斯成功了, 而且目前看来似乎只会更加成功。

好了, 现在打住。我们来回顾这个故事的开头。当1994年夏天杰夫 • 贝索斯决定创建亚马逊时, 他被认为非常有可能成功, 但是他估计自己创办的公司幸存下来并且得到发展的机会是30%。

距离杰夫 • 贝索斯雄心勃勃想要在网上建立万有商店的创业举动已经过去了20年。这期间, 同样可以称得上创业传奇的还包括谷歌、Facebook、Twitter等公司。在中国, 目前的三大互联网公司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只拥有不到20年的历史, 近3年来京东商城、小米和360的崛起更是说明仍然有巨大的机会在等待发掘, 更不要说还有一堆不大不小的成功, 如最近刚刚上市的58同城、去哪儿网等。

人们获得资金变得更加容易, 在北京和上海等中国城市里, 创业开始成为最时髦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成功故事的激励;一方面是因为大量的资本在寻找新的机会;还有一个原因是, 我们的确处在约瑟夫 • 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 老的商业帝国看似纷纷摇摇欲坠。

我们曾一直羡慕硅谷的创业氛围, 一直想要大范围地涌现不惧怕失败、勇于创造的企业家精神。就此而言, 如今中国大陆的创业热潮的确是好事。

所有这些都有天使的一面。我的担心是, 没有人再胆敢提醒这其中魔鬼的一面:创业 (创造财富) 话语的强势是否会导致新一轮的失衡, 没有人再会安心于手上已有的工作, 正好像此前人们太过缺乏冒险精神;价值观严重的单一化, 就好像当大作家玛格丽特 • 阿特伍德返回故乡时人们问她的那样:“如果你真的这么聪明, 为什么你还没有变得富裕?”以及, 严重的乐观可能导致的对风险的估计不足, 当导师们在鼓动年轻人去创立自己的事业时, 是否告诉过他们, 即使是杰夫 • 贝索斯, 在创办亚马逊时, 也认为自己只有30% 成功的可能?

篇4:环境科学概论2006

3、何为飘尘?简述飘尘的危害性,简要介绍工业废气除尘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特

点4、5、6、7、举例说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何为白色污染?简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主要管理及技术对策 何为环境激素?简述环境激素污染的主要危害性 何为土壤环境容量?简要介绍目前我国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试述污水处理厂

篇5:环境科学概论总结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生态学中环境是指某一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P

3环境的特性:环境的整体性、环境的区域性、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环境变化的滞后性、环境的脆弱性P

5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三阶段:

1、环境科学分化阶段,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为标志;

2、环境科学交叉与整合阶段,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标志;

3、环境问题全球化与定量环境模型构建阶段,以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标志。

环境科学的任务:

1、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以基本特征等;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3、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环境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以自然界事物为主体的外部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自然环境类型/环境过程/结构/环境功能的多样性

环境主要具有以下四大功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调节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

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点:任何一种物质或元素都可以重复利用;物质循环是一个复杂过程;物质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率来描述。

物质循环类型。根据循环中元素的属性,通常将物质循环分成四大类型,即水循环(物质循环核心与驱动力)、气体型循环(循环性能最为完善的)、沉积型循环(主要是矿质元素p、s、k的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大多数沉积型循环都是不完全循环。

能量流动过程:能量固定过程;分解还原过程;贮存与矿化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能流特点:

1、单向性:生态系统内能量单向流动;

2、递减性:经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根据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就构 成了一个能量锥体或能量金字体;

3、能量的质量逐渐提高;

4、变动性p36

信息传递的特点:双向性;信息多样性;信息量大。

第三章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根据空间特征分为:

点状环境,以人类聚集地为中心,可分为:城市环境乡镇环境、城郊过渡带和农村。面状环境,农业和林业等大面积的人工工程,分农田环境、人工森林环境和水利环境。线状环境,公路和铁路环境等交通线路。

根据人类控制的程度高低,人工环境可分为:完全人工环境、不完全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的特点:

(1)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

(2)人工环境多样化

(3)人工环境的脆弱性

(4)环境污染严重

(5)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多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国际化;连绵化;郊区化。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不协调集中表现在城郊过渡带,并成为城乡之间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敏感区与脆弱带。

人文环境是指人类各种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第四章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从周围获取物质和能量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根据其自身规律形成和转化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不为人类主观需求而改变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人类的生存绝对不可能离开环境和各种资源。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历史表明。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是整个系统发展最基本的矛盾。

环境问题(原生问题与次生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或耗竭、生态破坏)的实质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造成的生态系统平衡关系的破坏,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协调发展引起的问题,是人对自然规律的忽视和不尊重。

污染型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及四日市哮喘事件都属于大气污染。可见大气污染是范围最广泛,也是最严重的污染。并且,当今最受人们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加剧和酸雨,都是大气污染直接相关的。

资源短缺与耗竭型环境问题:有限性资源包括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恒定性资源。生态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荒漠化;生物多样锐减。

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P80

资源短缺与耗竭型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指导,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自然资源的可耗竭性为什么没有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止:

全球环境变化100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危害加剧、全球生态系统退化

导致威海面积缩小的因素,还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27 不同环境伦理观出现的背景

(1)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

(2)马尔萨斯的“人地矛盾”观

(3)人类中心论

(4)生物中心论

(5)地球整体论

(6)代价均等的伦理观

环境道德观要求人们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观,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员而与之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学核心是公平与和谐。公平包括代际公平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和谐则是指全球范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1)最小伤害原则

(2)比例性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适度消费原则

(5)分配公平原则

(6)公正补偿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

(2)

(3)

(4)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需求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是世世代代持续的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环境优美,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协调统一的发展。经济目标是追求质量和效率;生态—环境—资源目标是强调为使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发展必须有限制,要与自身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社会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人口适度增长。

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集中表现在(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创新):P1

43① 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协调发展

② 由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

③ 由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变为非物质资源(科技、知识)推动型发展

④ 由注重眼前、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变为注重长远和全局的发展

生态足迹是用来度量一定人口需求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面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地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人类造成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是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存所需水体、大气、土壤、植物等的污染并达到了致害的程度,而生态破坏是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效应叠加,可以引起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一个量变引起的质变的过程。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新分支,环境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着力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变化机制、变化规律、修复对策等理论及实践问题。环境生态学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生物圈的正常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使两者协调发展。

环境问题是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出发点,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身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

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是研究其生态效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生态系统在生态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和规律研究;

(2)人类干扰与生态系统演替的关系;

(3)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与生态系统管理;

(4)生态监测和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生态经济规划与风险评价等;

(5)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途径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取的效益。这一定义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来源既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人类改造的生态系统;包含了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效益。

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日光、灯光、各种反射光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等)过量的辐射对周围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

热污染是指日益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产活动中排出来的各种废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式,(1)挥发及吸附

(2)溶解和沉淀

(3)水解和配位

(4)氧化和还原

(5)光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光分解反应和光氧化反应。

汞的生态效应: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金属汞,容易排出体外而不发生毒性作用。而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汞蒸气,能够透过肺泡馍进入血液,蓄积于人体组织。无机汞能够使肾脏、脑细胞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障碍,也可以导致畸胎、死胎。

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柯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不管何方),将会产生最优结果。

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者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或消化,即“污染者负担”或“污染者付费”原则。目前采用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类:管制和经济刺激。

外部不经济性内部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类:管制和经济刺激。

1管制2损失赔偿3排污权交易4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

非使用价值包括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存在价值。

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总称。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已经发生和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包括建设项目、资源开发、区域开发、政策、立法、法规等)已经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包括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层次和性质可分为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命周期评价五类。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产品系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可能涉及的环境方面的评价。有时被称为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摇篮到坟墓分析,生态平衡法。评价包括产品或者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项目概况

2项目周围环境状况

3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6对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污染控制类型

1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

2末端控制与全过程控制

3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

总量控制分为容量总量可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

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比较

浓度控制优点:实施管理方便,对 管理人员要求不高

缺点:(1)浓度标准是为控制各个污染源的排放而制定,和环境质量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不能够保证环境质量水平;

(2)浓度标准没有考虑污染源的处理能力;

(3)浓度标准没有和环境容量相联系。

总量控制优点:(1)浓度标准的制定考虑了环境容量因素,明确了净化污染物的环境容量资

源的有限性;

(2)对污染物的整体控制,控制企业的排放总量,而不规定每个污染源的排

放量。

不足:以中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健全和完善 与总量控制相配套的有关制度

和标准,影响着总量控制的实施效果。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原则:(1)无害化(2)减量化(3)资源化

环境政策就是各国政府为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制定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或技术上的规定。环境法是关于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以及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环境法仅指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广义的环境法包括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还包括通过对作为环境要素的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对自然环境保护效果的各种法律。

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

(1)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

(2)

(3)

(4)

(5)环境责任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环境民主原则 其他原则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1972年派代表团参加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为起点。第一次全国环境会议于1973年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同时”制度(即污染设施要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即通常所说的“老三项”制度。

上一篇:红楼梦名著阅读检测试下一篇:14-15食堂管理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