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2022-05-1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艺术概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着,三维艺术也是在受到社会的关注大众的喜爱,那么,做一个3D艺术家需要什么呢?好吧,很明显,你要一定有艺术眼光。大多数人谁开始学习如何做三维有一些绘画和素描的背景。本文讲述三维艺术家需要了解知识及学习流程。也希望大家对于三维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一篇:环境艺术概论论文

“概论”课程课堂教学艺术创新探讨

摘要:目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新颖的课堂教学艺术。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在综合运用情感教学艺术、比较教学艺术以及角色体验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大大增强该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教学艺术

作为“05方案”的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的教学效果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然而,当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普遍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技巧陈旧。因此,如何创新“概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是当前“概论”课教师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关于“概论”课课堂教学艺术的解读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课堂教学艺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将知识与审美有机地融合起来,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其特征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形象性。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板书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浅显地表达出来。其次,情感性。课堂教学艺术强调以情感人,把情感渗透和贯穿于传授知识的整个过程中。再次,创造性。教学艺术是教学实践的艺术化过程,包括艺术创造性地加工教材、设计和实施教案等。最后,个性化。个性化是教师个性特点在教学上的典型表现或对象化,个性化的稳定就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创新“概论”课课堂教学艺术的必要性

“概论”课不同于一般专业课,它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特定理论,更要实现学生思想的转化。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因此,“概论”课教学要引导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及其理论成果,并将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信念和自觉行动。然而,当前的教学现状却普遍不太理想,这固然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教师缺乏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艺术所致。

比如,有的教师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交流,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另外,学生可能因为欣赏、崇拜某位教师教学所展现的丰富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而慢慢喜欢上该课程,但当前却有部分教师认为“概论”课教学缺少成就感,把上课当成交差一样去完成任务,以致教学效果不佳。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概论”课本身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教学艺术,自然难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同样的课程,有的班级学生听得津津有昧,而有的却听得索然无味。所以,创新该课程课堂教学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教学信息更有效地进入学生的心理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第二,有利于师生间思想和心灵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第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能为教师把握其最新思想动向提供有效线索。因此,创新课堂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然后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师生间在教学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积极状态,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

二、创新“概论”课课堂教学艺术的探讨

教学艺术的选择与运用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统筹起来考虑。下面就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对如何创新“概论”课课堂教学艺术做一粗浅探讨。

(一)情感教学艺术

第一,教师要有真挚的情感。教师是一个感性而富有创造性的职业,一个不真正喜欢这个职业的人,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尤其对“概论”课而言,教师如果不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非但产生不了积极影响,而且会起反作用。因为教材主要着力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诸多内容,这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较之其他学科而言相对较远。因此,“概论”课要达到启迪人、说服人的目的,如果没有教师自身的情感倾注,即不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及大学生的成长同喜同悲,那么就会变成枯燥的政治宣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教学中以情动人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充满真情实感,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第二,要努力挖掘激发情感的因素。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一是树立讲台即舞台的观念。舞台表演与讲台讲演,两者都重在演,演员所以吸引观众,是因为让观众感受到了声情并茂的画面。所以,教师也应把讲台当舞台,做到既讲又演,才能把教学内容加以情感艺术化地再现给学生。二是树立学生即观众的观念。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特别注重台下的反应,舞台上下的交流与共鸣,常使演员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必须把自己当演员,时刻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因为“感染力是让真理走进学生心灵的催化剂”。[1]如当谈到真、善、美时,要高度肯定和褒扬,同时,涉及到各种假、恶、丑时,也一定要激情澎湃,鞭挞怒骂,用情感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对假、恶、丑的痛恨和摒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兴趣。

其次,结合学生实际,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较强,他们希望教师能够尊重其意见,不搞一言堂。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教材中富于情感的内容和材料,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比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时,我将视频播放和相关图片展示穿插其间,着重讲述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在艰难和逆境中磨炼意志和坚定自己的信仰的。毛泽东多次受过“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排挤和打击,仍能从容面对;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三落三起”, 屡遭磨难,在两次被打倒的情况下,依然不计个人恩怨去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客观评价毛泽东思想。这些知识点充分展现了革命导师们的崇高品格、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充满着浓厚的情感教育因素,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二)比较教学艺术

比较教学是通过在课堂上的分析比较阐明相关道理。“概论”课教学中始终直接或间接地贯穿或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真理性、执政党的合法性及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等,而这些均需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前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期的中国等各种横向和纵向比较才能得到更好的证实。因此,教学中必须引用大量数据和事实来作比较,帮助学生分析、取舍正确与错误,避免课堂上乏味的高谈阔论,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将比较教学艺术用之于“概论”课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比较观。也就是说,对于选择出来比较的内容先要进行定位,是比优劣还是比异同。比如,如果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比较,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其次,要设计合理的比较步骤,全面、客观地进行比较。一般而言,是先对内涵和外延作比较,然后进行本质比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总体性比较,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如在讲解“公平、效益和发展”的关系时,可以联系历史上社会主义刚建立时“一大二公”的公社化运动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富裕”以及胡锦涛同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进行比较。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社会要科学和谐发展,到底先要公平,还是先要效益?先让学生分组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充分讨论,到上课时再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加以点评、总结、引导,让学生把比较的结果确切地表达出来。

(三)角色体验教学艺术

所谓角色体验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多学科知识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设置一些真实或虚拟的角色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活动。就教学实践来看,在“概论”课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都可以按照“设置场景—— 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增强课堂理论教学的说服力。

第一,具体的角色体验场景设置要把握好“两个务必”。 首先,场景布局务必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概论”课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为主要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设置具体的体验场景时,其内容应尽可能围绕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这一主题,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乐于思考的视频资料,而不能选择与其无关的内容。其次,场景主题务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因此要尽量找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根据现实生活自己设计场景。比如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时,可以先找几张公共场所的广告被随意涂鸦的图片给学生展示,然后让学生亲自表演随意涂鸦带来的尴尬,这样就会激发他们去思考与道德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自然也就极大地促进了德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鼓励学生创造多样化的角色表演形式。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就不同的场景内容表演小品、话剧、相声、历史人物等,从不同视角再现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场景。根据积累的经验,大致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向学生说明活动目的、要求和内容。其次,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初步确定表演题目,并制定活动方案,交教师审定。再次,教师选出符合教学要求的题目和方案再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就场景表演反映出的问题在学生中开展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表演了“为了共和国”、“重庆谈判”等话剧,表演者把每个角色的心理、动作、表情演绎得相当到位,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通过再现历史场景,一方面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明确认识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另一方面,通过表演,再现了伟人的丰功伟绩,同学们深受感染。

总之,在综合运用以上三种教学艺术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找准教学切入点,再辅以多媒体手段,最终把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的人格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便可不断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齐春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艺术 性浅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刘军

第二篇:三维艺术概论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着,三维艺术也是在受到社会的关注大众的喜爱,那么,做一个3D艺术家需要什么呢?好吧,很明显,你要一定有艺术眼光。大多数人谁开始学习如何做三维有一些绘画和素描的背景。本文讲述三维艺术家需要了解知识及学习流程。也希望大家对于三维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三维艺术; 艺术家

事实上,对于3D工作室来说,仅仅依靠铅笔画作品集的实力,雇佣没有3D艺术经验的艺术家并非闻所未闻。雕塑家,以前只限于动画和粘土,以进入真人表演艺术领域,也往往有一个容易的过渡到三维。即使你没有正规的艺术训练,这超出了你在高中或大学为“轻松A”所上的几节课,你仍然可以在3D中做伟大的工作。三维艺术是通过操纵多边形网格并将其造型为对象、角色和场景来创建的。从平面广告到网站、电视、电影、视频游戏等等,3D艺术无所不在。

一、耐心。做3D的艺术家需要大量的耐心。很多初学者不切实际把自己与有多年经验的老牌艺术家相提并论。虽然说它可以是一个伟大的动力,和宝贵的灵感来源,审查他人的工作,不要痴迷;但是它上三维艺术是一个多元化的主题,必须大量的工夫和实践,来获得大众的认可和本身能够接受的结果。有人说3D就像围棋,古老的战略游戏:学习需要几分钟,掌握却需要一辈子。

二、锋利。与做二维或者平面的艺术家来说,3D艺术家不光光在计算机方面有很强的背景而且在空间上也凌驾于这二者。虽然说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经验在3D领域很常见,但是这肯定不是必需的。3D艺术家需要对细节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非常足智多谋和自信而并非自负。很多时候,你在3D中遇到的问题在传统艺术中是没有任何类比的,而且可能没有人能帮助你。

三、需要努力工作。如果你想要简单的东西,拿起铅笔和纸开始涂鸦。结果是,进入21世纪,3D艺术家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创意工作者。

四、接受批評。最终你的作品会面向大众,所以在此之前要给其他艺术家评价及建议修改。每个艺术家都会对自己精心做出来的作品很满意,但是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艺术家的审美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你打算有一天在工作室工作,你能够从容地接受批评对团队的整体成功至关重要。三维艺术类型如前所述,3D是一个广泛的主题,一幅典型的完成图片将由几个小时(也许几十个小时)的工作和一系列技能组成。下面是一个要成为全方位的3D艺术家需要学习和认识的科目的叙述。

模特-不,你不会很快在t台上炫耀你的东西。至少,我希望你不会这样做。三维建模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虽然它由一个一个的网格组成,但是无论是一个汽车还是一个简单的桌子,它都是你在这个软件的认识上和操作上体现对你水平表现最具有意义的方法。

动画也是三维表现艺术手法的一种直接的方式,它通过物体的移动,镜头的旋转给人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这些年来三维动画在行业里非常受欢迎。

纹理(贴图)-纹理艺术家使模型看起来很漂亮。纹理可以是一个模型上升一个高度,没有纹理的艺术,就是一种单色调的变化,为模型添加纹理为模型创建纹理的最常见和最精确的方法是“展开”网格(将其展平)并在应用程序(如Photoshop)中对其进行绘制。根据模型的创建方式,每个部分可能有自己的纹理,即手的单独纹理、手臂的纹理和角色躯干的纹理,这些纹理都是为了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三维场景的渲染-渲染图像无论在二维还是三维上都是最后一步,在我的感觉上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创建场景的良好最终渲染有许多方面,镜头的移动和摄像机位置的摆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绪和阴影的照明选择、反射和透明度,以及特殊效果(如流体或气体)的处理。其他一切-有许多其他方面创造一个好的最终产品。场景的制作时一个好的舞台及一个好的动画成功的开始,通常是通过平面手绘快速的打好一个基础进行一个可视化的渲染角色模型必须为动画(动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进行适当的装配。在很多动画公司中有很多艺术家唯一目的是装配模型师创建的模型,供画师使用。学习3D是成为一名3D艺术家的第一步。您将需要学习动画的原理,软件的认识及操作。以及如何在完全渲染的场景中结合您的技能。三维艺术是一个非常需要大量练习的课题,它需要你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加上大量的练习,这当然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对您本身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随着艺术越来越多地在计算机上创造出来,它也越来越有用。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数字艺术,尤其是3D艺术,仍处于起跑阶段。风景是不断变化的,作为一个3D艺术家,你将不得不改变它。也许,总有一天,你的创作会塑造3D艺术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尾泽直志  图说动画规律一给角色赋予生命力[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56-60.

[2]Karen Sullivan.动画短片创意设计[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5-36.

[3]邓永坚.光与材质的视觉艺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0-68.

作者简介:

俞韶阳(1997年5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精确到市):安徽省无为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三维艺术.

作者:俞韶阳

第三篇:景德镇陶瓷艺术之青花发展概论

引 言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生产数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陶瓷品种之一,它们以其洁白的胎体,莹润的釉色,素雅的纹饰树立了雅致清丽的文化品格,从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主要在元、明、清至现在的七十多年中。下文笔者对景德镇青花的发展史做概述。

一、古代和近代(元、明、清时期)

1、元代青花的发展

元代中期前景德镇制作的青花瓷一般不作生活用瓷,呈色蓝中暗灰,纹饰构图和绘画技巧颇具匠意,风格还是保留有宋瓷装饰的一些遗韵。到了元代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技术完全成熟,特别是元代晚期至正型青花,胎体洁白厚重,釉面白中闪青,光润透亮,既有宋代影青釉的青翠明亮,又具有卵白釉的乳白凝重,元中晚期的青花,表现形式多样,以白地青花为主,装饰画面取材广泛。整个元代青花气势磅礴,笔势飞动,呈现庄重而活泼,雄浑而雅丽之风韵。

景德镇元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在制作工艺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胎骨厚重,二是瓷胎致密洁白,但胎质不够细腻,在砂底上可以看出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三是釉色厚重,青花的白釉底子闪青的程度比较重;四是元代中晚期青花瓷所用色料是一种含低锰高铁的钴矿原料,烧成后色料全部熔于釉中形成蓝色玻璃状,着色区中间蓝色较浓,四周较淡,元代青花是中国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并且形成了第一座高峰。

2、明代青花的发展

景德镇明代前期青花以洪武、建文、永乐、宣德官窑为代表。胎土淘炼精细,胎体温润细腻,釉面平净,轻重适度。青花发色深蓝苍翠,明艳深厚,料色透入釉骨,线条有晕散现象,很像中国画水墨在宣纸上所形成的墨晕,在造型上,永乐、宣德青花改变了元青花厚重壮实的结构,表现出灵巧清秀而棱线分明的特征,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整个瓷业状况不佳。明中期政治中兴,在作为明代青花发展第四时期的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形成了中国青花发展史中的第三个高潮,明代瓷器的制造,民窑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其中成化民窑青花深受人民大众的喜受,正德时期的青花瓷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风,在器物的造型、品种和纹饰上都有创新,典型的正德官窑青花以中期为代表。明晚期景德镇官窑青花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即明代青花发展的第五个时期: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时期青花烧造量多,陶瓷生产工艺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明晚期的天启、崇祯两朝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官窑几乎停产,但民窑生产量不减,除供国内市场外,还大量运销海外。此两朝已是明青花生产六个大时期各有面貌,其中永乐、宣德和成化、弘治、正德期间出现的两个高峰在中国陶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代青花造型玲珑秀丽,胎体细润晶莹,青花淡雅幽婉。

3、清代青花的发展

康熙早期的青花以民窑为重,其胎釉有明晚期遗风,康熙中晚期青花胎质洁净坚硬,胎体变薄,造型挺拔硬朗,气势敦重大拙、雄伟浑厚,康熙晚期的景德镇青花的烧造达到了清代之冠。雍正青花瓷质细洁白,微微冷青,胎体厚薄均匀,质量高于前朝,乾隆朝历时60年,是清王朝由鼎盛逐步走向衰弱的转折时期,乾隆初期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质量达不到前朝水平,一般来说,康、雍、乾三朝的瓷器是康熙胎体最薄,雍正次之,乾隆再次之。这三朝的青花是中国古代青花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在制瓷工艺上得到了很大发展,清代青花的绘制具有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的特点。乾隆、嘉庆以后青花生产逐步走向衰退,虽然也有少量精品,但不代表主流。

二、现代(民国以来)

1、民国时期的青花艺术

清末民国初,战祸连绵,民不聊生,洋货充斥市场,民族经济十分萧条,尽管如此,景德镇仍是全国瓷业生产的中心,民国初年,青花主要是仿古瓷和日常生活用瓷两大类,当时很少有以艺术家单独创作的,风格独特的青花艺术瓷,此时值得载入史册的、被誉为“青花大王”的王步先生,是惟一能与“珠山八友”等名家相提并论的青年艺术家,民国的青花艺术虽没有很大的发展,但也不缺精湛之作,作为有时代特点的作品仍具鉴赏价值,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2、五六十年的青花艺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的进步和时局的安定,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景德镇青花艺术由此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希望。1953年景德镇成立了“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陶瓷委员会,这是景德镇现代陶瓷发展中的一大关键,它为景德镇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正当景德镇青花有所发展之时,“文革”浩劫使刚刚兴盛的景德镇青花艺术遭到了冲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景德镇青花艺术落入了低谷,直到70年代后期逐渐复苏,此时由于中国国门封闭,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尚未拓开,青花艺术的风格还没有彻底冲破传统的枷锁。

3、80年代的青花艺术

20世纪80年代伊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景德镇青花艺术推向了一个全国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风格流派百花竞艳,二是名家高手济济于世,三是青花艺术品种琳琅满目,四是青花表现技法不断出新,众多的现代景德镇陶艺家不断学习,总结、借鉴民间青花率真简约,笔法酒脱的艺术精髓,并结合现代表现手法而另辟蹊径,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新型现代青花艺术。景德镇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使景德镇传统民间青花艺术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其作品或古拙或抽象,在其生动活泼而又疏简雄健的笔调间之显露出气势,蕴含着灵性,他们创作欲望强烈,思维敏捷,艺术修养和表现手法求新攀高,是瓷都陶艺界的明日之星。如今,经过众多陶艺家匠心独具的创造,青花品种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出现了影青青花,珍珠釉青花、色釉青花,毛地青花,刻花青花等新的表现形式。

结 语

景德镇青花历史悠久、饮誉世界、深得人们的青睐,然而它并不是生来就这么完美的,它是经过千百年的历练,演变而来的。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创造方法,独特的民族形式,独特的工艺技法,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和总结景德镇青花艺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对于弘扬中国陶瓷艺术,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十分重要,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杰出成就,而且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创造精神。景德镇青花对于中国文化的阐述,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我们希望景德镇青花作为民族的骄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影响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敬仰,并能在现代工艺、现代文明的环境下传播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文化效益。充分发挥东方中国传统文化标鉴的作用。

周剑锋 号艺剑,中国职业画家,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陶瓷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馆专业高级画家、中国瓷都理事会会员、中国美术学会会员。祖籍江西抚州东乡,毕业于陶瓷学院。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画师、景德镇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墨轩院士。

作品《秋风》获2009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秋歌》获首届两岸三地联合珍藏展金奖;作品《春光丽日》获得“2006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陶瓷作品多次入选各类艺术博览会,并获好评。从事陶瓷美术工作多年,擅长陶瓷釉上、釉下、雕刻等多种综合装饰。作品追求古厚、简明的风格,具有现代陶瓷韵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作品深受收藏家喜爱。

作者:周剑锋 周秀丽

上一篇:专业技术职称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系统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