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推敲教学反思

2024-04-25

贾岛推敲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贾岛推敲教学反思

一、教材解析:

《贾岛推敲》这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潜心推敲诗句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篇文章的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开篇先讲诗人在驴子上得一诗句,然而“推”“敲”二字难确定;接着写诗人因在街上比划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而挡了韩愈的路;然后写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并邀请贾岛一路同行论诗。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4、学习古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诵读古诗《题李凝幽居》引入新课,同学们这首诗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仅在于诗本身意蕴深远,真挚感人,而更重要的是古诗的创作者那种让人敬畏的治学态度。这首诗创作过程中那个亘古流传的故事更让人为止震撼。今天我们就去读一读诗歌背后的故事。

(二)、解题

1.贾岛简介:课件

2.“推敲”的理解为什么要“推敲”?是如何“推敲”的?“推敲”的结果如何?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走入课文。

(三)、读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倾听读音与断句。

2.课件出示会认会写生字,学生认读。

3.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断句。

4.找生逐句读文,教师指导断句、重音、声调等文言文朗读的方法。

5.默读,思考刚刚提出的三个问题,(课件出示)结合课下注释来理解。拿笔画一画,做上批注。

6.学生汇报,相机出示相应的语句进行解析。只要学生理解就可以。教师注重分析贾岛做学问心无旁骛、精益求精,韩愈做学问治学严谨、对学问严肃认真。

7.带着你的体会和感受再读文。

8、本文中“僧敲月下门”一句,韩愈说“‘敲’字佳”。这样说有什么根据?你同意韩愈的说法吗?那下面我们就再来看看原诗中的那两句话,就请大家反复的读一读,想一想,再来评议一下你觉得是用“敲”好,还是用“推”好?并说说你的看法。(屏幕出示)

9、其实,我们刚才的这一番讨论不也正是对于用词的细心品味,潜心推敲的过程吗?贾岛就是这样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对诗那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代诗坛有了一席之地。然而,谈到他的创作体会,我们就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课件出示)生读。这就是他曾经为了追求诗句,而苦吟了三年后的感言。可见他对于学问真知追求的执着啊!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0.运用炼字的方法,说一说下面诗句里的红体字能不能用括号里的字代替。 春风又绿江南岸(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忽、竟)

11、回读全文。

(四)、作业从你的日记中,选出一篇文章,运用炼字的方法修改,并说一说修改的理由。

篇2:贾岛推敲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3、学习古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出示《题李凝幽居》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下面老师描述一段话,请同学们猜猜是哪一行诗:

在一个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夜晚,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夜的宁静,惊醒了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师:再读这段话,关于这里的敲字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贾岛推敲》。

师:对于贾岛你了解多少?

“推”和“敲”二字,我们单看啊,其实就是就是两个不同的动作,然而合起来,却有着深层的含义,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深入的品味这个词。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102页贾岛推敲,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这篇文言文。2很好,能准确的掌握文章的停顿,还要读出文章的韵味和节奏,读出文章的情感来。下面,老师就来读一读这篇文言文,大家可以轻轻的跟老师读。

下面,大家就来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文章的韵味和节奏,读出自己的感受。看,同学们,读着读着就仿佛走到了贾岛和韩愚的身边,仿佛置身在当时的场景中了。

三、细读文本,引入情境

同学们,文言文不像我们的现代文那样通谷易懂,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个故事再现出来呢?你知道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谁来说说

相机板书:借助注释、查工具书„„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方法,看看对于这篇文章你会怎样理解?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批注上你的想法。

生自主学习

师:好,同学们都能认真的品读课文,用心的做批注,那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都读懂了什么?文章的哪些内容引起了你的关注?

“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

师: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谁来模仿一下?

师:(指一生上台,在该生表演前)同学们,他是诗人贾岛,那我们是谁? 生:长安城街上的行人。

师:看到此景作为旁观者你们会怎样想呢? 生1:这个人这是怎么了? 生2:这个人有病吧? 生3:这个人在干什么?

师:嘲讽者有、讥笑者有、不解者有、惊讶者有、目瞪口呆者仍有。看看这样的贾岛,真是令观者讶之啊!那么贾岛感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了吗?

生:没有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师:观者讶之岛不觉,行至车骑的第三节岛依然不觉,还在吟哦,还在尚为手势未已,那么此时你见到了一个怎样的贾岛呢?

生1:全神贯注的贾岛。

生2:作诗讲究练字,达到浑然忘我境界的贾岛。生3:呕心历血、苦思苦吟的贾岛。

师:“推”字和“敲”字不过是贾岛进门前的一个动作,可是贾岛却能这样苦心斟酌(板书:苦心斟酌)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真的令我们肃然起敬。让我们带上自己的感受来读这段话。

生:(多媒体出示: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自由体会读。

师:此时面对如此执着的贾岛,韩愈他又有怎样的反应呢?谁来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师:其实当时的韩愈已经享有盛誉,他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出示韩愈资料)但是对于是用“敲”字好还是用“推”字好,他也没有不加思量就断言抉择,而是“立马久之”,他在思考什么?

生:推字好还是敲字佳呢。

师:是啊,韩愈经过一番思考,决定还是敲字更好一些,你觉得韩愈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生1:夜深人静,此时的一个敲字更好打破了夜的静谧,这不是动静相宜嘛!生2:深夜到访,一个敲字更显得礼貌,不至于唐突惊扰到主人。师:我想文学家韩愈也就是考虑到这两点,才决定用敲字更妙的缘故。同学们刚才所想的韩愈认为哪个字好,以及之前我们再现贾岛吟哦的状态,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叫补白。

(教师板书)补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走进文里去,更好的走进文中人物的心里去。那么,相信此刻,同学们一定都被贾岛那种对学问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所深深的感染,相信此刻你一定能将这篇文言文读出味道来。

贾岛就是这样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对诗那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代诗坛有了一席之地。然而,谈到他的创作体会,我们就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课件出示)生读。

这就是他曾经为了追求最佳诗句,而苦吟了三年后的感言。可见他对于学问真知追求的执着啊!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0、那么,相信此刻,同学们一定都被贾岛那种对学问精益求精的态度所深深的感染,对比你平时的学习,也一定有许多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就请同学们在课下将你的你的练笔本上写一写。

四.总结

篇3:贾岛推敲教学反思

新课标对写字教学要求的新变化, 反映了写字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突出地位, 写字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表现。新课标在原有识字写字要求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加注重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以及为实现这些教学目标, 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建议。下面结合陆香老师的《推敲》一课谈谈对新课标中写字教学的认识。

一、学生课堂写字有明确的保障

新课标为保证学生写好字, 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教学建议, 这是原来课标所没有的,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具体的要求便于操作, 这一建议, 对当下课堂教学重说轻写的普遍现象作了有力的更正。

第八届“蓝天杯”会课一等奖获得者陆香老师的《推敲》一课很好地贯彻了以上关于写字的教学建议。

一直以来很多公开课上对于写字教学大都是轻描淡写, 究其原因就是写字教学相对于极具情感渲染的朗读、妙语连珠的口语交流显得枯燥、平淡, 很难成为一堂公开课的亮点。作为江苏省“蓝天杯”的会课这一重要学术活动, 陆香老师难能可贵地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上都凸显了写字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者在课堂开头和结尾两处分别安排了写字教学环节。

第一处:课始, 板书课题“推敲”, 着重讲解“敲”字的写法, 指导学生描红, 用时大约两分钟。

第二处:课尾, 指导“睡”、“妥”的书写, 学生练字, 师生评讲, 用时大约7分多钟。

整堂课, 写字教学一共用时近10分钟。

二、更加注重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实验稿课标除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以外, 在第二、第三学段中缺少对写字姿势、习惯的要求。而“有条件的地方, 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既没有制约性, 又削弱了书写的地位。新课标在第二、第三学段目标中增加“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显示了对姿势、习惯的一贯要求, 强化了重要性。

陆香老师在课堂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学生开始描红“敲”字时, 老师一句“这个同学写字的姿势真好!”不仅使受表扬的学生感到深受老师赏识, 也让其他学生自然找到了写字姿势的良好榜样。当学生练写“睡”、“妥”两字时, 老师轻声提醒:“大家注意写字姿势”, 同时, 巡视行间, 不时亲手帮学生纠正写字姿势。

写字前要分析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这是写字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陆老师课中第一次写字教学中教“敲”时, 一边在黑板上示范写, 一边引导学生:“这是一个左右同分的字, 左边是‘高’, ‘横折钩’写到‘折’画时往里面收一些, 右边的‘小树枝’的‘枝丫’要往右边收, 下面的‘又’字, 捺要写得舒展一些, 并与左边‘高’的横折钩做到‘下齐’”。

老师不仅在写字上给学生做出了优秀的示范, 更在分析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上, 增强了学生写好字的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

于是, 在课中第二次写字教学中教“睡”、“妥”两个字时, 陆老师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让学生提笔前自主分析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书写质量”。新课标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可见, 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篇4:《推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后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理解“推敲”的含义,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同学们还记得已学过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这首寓问于答、平白如话的诗是谁写的?(贾岛)让学生谈自己所知道的贾岛,师补充:贾岛是唐朝著名诗人,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后因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所以还俗。他的作诗态度非常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2.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诗人贾岛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敲”是生字,“敲”的读音要响亮,(生读)观察“敲”字结构,“敲”字书写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左右等宽,右边像“支”字,但横只在竖的右边)师强调写字姿势,生描红、临写“敲”字。

3.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推敲是什么意思?谁推敲?为什么推敲?推敲的结果怎样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迁移新课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分散识字写字教学,能够消除高年级学生对识字的厌倦心理。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读通读顺课文。

2.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想想生字词的意思。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解决字音难点。如,“尚、睡、闯、斟、酌、恕、簇、韩、莽”等。

(2)难写字“睡”“街”的书写指导。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相互评价。

(3)注意长句子的停顿,如:“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

4.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故事的脉络层次。

【设计意图:解决生字读音,扫清字音障碍,提示长句子的停顿,为读通读顺课文奠定基础;解决难写的字,体现写字教学常抓不懈;

了解故事内容及脉络层次,既能检测学生的自读效果,帮助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又能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三、深入感悟,读中品味,体会表达

板块一: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表达效果

1.学生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课文第二幅插图,说说读懂了什么?交流汇报后,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读。

(1)从“郊外”“拜访”“找了好久”“才摸到”等词语中,体会贾岛与李凝是非常好的朋友,友谊非同一般。

辨析“拜访”与“访问”。读“拜访”所在的句子,再把“拜访”换成“访问”放到句中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感受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从中体会作者用词的恰当与准确。)

(2)抓住“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等词语,结合插图,感悟夜色的幽静、美丽,这也是促使诗人触景生情,留下《题李凝幽居》一诗的缘由。(师出示此诗,生读)

2.文中作者用词准确的例子还很多,可以通过“找一找,画一画,换一换,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妙。如,“即兴”不能换成“即时”,因为这首诗是贾岛触景生情,有感而作,并非无意而写,“即兴”写出了当时贾岛的心情。还有“妥帖”和“恰当”,“宁静”与“安静”在句中它们能调换吗?同桌可讨论讨论。

3.小结。(板书:深夜访友 留诗相赠)

【设计意图:关注语言训练,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教给读书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品读、感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板块二:研读重点语句,加深理解体验

1.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结合课文第一幅插图,用笔画出贾岛怎么做的语句并读一读。重点研读下面两句:

(1)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2)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讨论:“吟哦”是什么意思?贾岛“吟哦”什么?他又做了什么?

结合插图,在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表演贾岛一边诵读诗文,一边反复做敲门、推门的动作。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读出贾岛此时如痴如醉的神情。

2.小结。(板书:不够妥帖 反复推敲 闯进仪仗队)

【设计意图:利用插图这一重要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读、演、做的过程中,加深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培养。】

板块三:精读重要段落,斟酌“推敲”理由

1.默读第七、八自然段并想一想,贾岛闯进仪仗队,请求韩愈宽恕(板书:请求宽恕)后,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抓住“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一句提问:韩愈为什么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他思索的结果怎样?引导学生在思考、回答中感悟韩愈是个大诗人,他认为用“敲”更好些,并说出两条理由。尤其是第二条理由“用‘敲’字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为什么这样说呢?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推”和“敲”都读第一声,为什么读“敲”更响亮些?因为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是用有声衬托无声,叫反衬,更显出环境的安静。韩愈的回答有理有据,使贾岛佩服而“连连点头”。

推敲本来是表示推和敲两个动作,正因为这个故事,推敲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斟酌)

朗读第七、八自然段,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2.小结。(板书:韩愈表态 贾岛点头)

【设计意图:关注能力培养,围绕重要段落,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合作探究。既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又体现阅读教学“得意得言”双肩挑的功能。】

四、熟读内化,凭借板书,讲好故事

1.熟读全文。

2.对照板书,分段讲故事。

3.连段成篇讲故事。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1.钢笔描红并临写“尚、驴、妥、闯、貌”等生字。

2.课外阅读像贾岛、韩愈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文学作品追求完美的古今中外诗人、作家的有关故事。

3.收集、背诵贾岛、韩愈的诗各一两首,品味他们用词造句的“推敲”之道。

【设计意图:落实课后练习,拓展课外阅读,丰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严肃的态度,做学习的主人。】

篇5:贾岛推敲读后感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贾岛推敲的故事。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寻隐者不遇》就出自他之笔。有一次,他骑着毛驴走在大街上,突然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把“推”字改成“敲”字,但是,一直犹豫不决没有定下来,于是他一边思考,一边做“敲门”和“推门”的动作。这时,韩愈的仪仗队走了过来,贾岛不知道,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仪仗队的第三节,贾岛被韩愈的随从拉下驴子,带到韩愈面前,等到贾岛把事情说明清楚时,韩愈原谅了贾岛,并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后来,贾岛和韩愈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听了对妈妈说:“以后我写文章或做事情都要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妈妈听了说:“好啊,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篇6:贾岛推敲读后感

这篇文章说的是:唐代有位诗人叫贾岛,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朋友,不巧,那个朋友不在家,他便留下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起昨天写的那首古诗,不知用“推”好,还是“敲”好,于是骑在毛驴上,比比画画,竟然闯进了仪仗队,韩愈问他:“你为何闯进我的仪仗队?”贾岛把自己的难题告诉了韩愈,不一会儿就解决了。

在这篇文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贾岛专心致志的思考问题,所以才能写出动人的诗篇。

专心致志的人何止贾岛一个?比如:爱因斯坦因为一边走路,一边认真的思考问题,所以撞上了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姑娘。相反还有些人心不在焉,比如:一位围棋高手,教两位学生,一位学生很认真的学习,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围棋高手,另一位学生心不在焉,()最后没一点成就。

篇7:贾岛推敲读后感

贾岛是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题李凝幽居》(就是我们今天学这一课中举的例子)一诗的创作过程,正说明了这一点。全诗是“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意思就不说了。我们的课文中,就是用这首小诗中的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经过无数次的推敲琢磨,再加上大诗人韩愈给他的指点,他终于确定了“僧敲月下门。”从而,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而叫作“推敲”.

我也有推敲文字的经过。例如,在写《观看阅兵式有感》这篇文章中,我把“检查参加阅兵式的各个方队”改成了“检阅参加阅兵式的中国人解放军的各个方队。”因为,我觉得,用“检查”有点儿随便,也不好听,而用“检阅”则较标准些,再加上个“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明确了检阅的是什么方队,还能够使句子读起来更响亮了,你看对不对?

篇8:贾岛推敲教学反思

综观我们当下的课堂, 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在少数, 那是填鸭式的灌输, 虽然可以一时求得教学的效果, 但这是短时的快乐, 表面的高效。不久, 许多人便会感到饱, 甚至产生了“厌食症”, 这是教学的弊端。所以, 培育学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 应更多地凸显学理, 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方法、悟得规律, 发展思维能力。教师教学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 培养基本技能, 还要向学生传授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有关知识, 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优秀的学习品质。

新学期开学不久, 特级教师何建军带给我们的一节课, 堪称培育学力的典范, 为我们找到了开启高效课堂之门的金钥匙。何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五上《推敲》一文。本文说的是贾岛月夜访友不遇而留诗一首, 是一篇有趣的故事。教者从教材的特点出发, 通过巧妙的导入, 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 教学的整个过程无不凸显学习力的培育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体策略如下:

一、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出示课题后, 何老师便教给学生们拿到一篇课文不要急于读内容, 首先要关注课题, 随后引导质疑:作者为什么用“推敲”作为文章的标题?是谁在推敲?为什么推敲?并即时评价引导:一篇文章读之前可以展开充分的想象, 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感觉, 读后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 直接把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引导至阅读文本体验的想象中, 至此, 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是大大增强。

在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时, 何老师仍以学生为主体, 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提出不理解的词, 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当学生们交流得差不多时, 何老师故意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 使学生真正明白了“闩”“仪仗队”等词的意思, 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学生从中获得了较多的理解生字词的方法:或查阅工具书, 或联系上下文, 或通过图片、声音, 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或请问他人等。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就是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课堂中何老师十分注意学生边读边思习惯的培养。他问学生:“读书有三到:眼到, 心到, 口到, 你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所谓“心到”当然离不开用心思考了。建构主义教学认为: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 不在也不可能传输知识;学生必须主动建构, 不能被动吸收;学生学什么必须与怎样学相结合。强调学理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变重“教”为重“学”, 应着力去培养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找规律, 学会归纳总结, 学会建立知识架构的能力。

在学生学会了生字词后, 他出示了这样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 静静思考, 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贾岛到_______去, 于是_______。

2.他对诗中用“_______”字还是“_______”, 犹豫不决, 甚至_______。

3.结果冲撞了____ _______, 和贾岛一起商量_______, 认为还是用好_______, 理由有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后人把斟酌文字叫做_______。

这是培养学生学会概括故事梗概的一个好方法。通常, 我们只是让学生初读课文后一下子就概括出来, 常常发现学生概括得语无伦次。何老师的设计就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周密的思考习惯。我们还发现, 哪怕是需要合作探究的部分他也是让学生先静静地思考, 等想好了再跟小伙伴们讨论一下, 这样就避免了合作学习的盲目性, 为创造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把书读薄, 把长文章读成几个句子, 把长句读成短句。”这是何老师挂在嘴边的几句话。为了教方法, 何老师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先进行“把长句读成短句”的训练。他出示了一句“贾岛骑着毛驴, 一边吟哦, 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让学生读短就是:贾岛进了长安城。再比较长句与短句的区别:原来长句的特点是内容丰富, 语言生动, 短句则表达得简明扼要。有时候作者需要用长句子增强表达效果, 而我们理解的时候则要用短句子加以记忆。

学生弄懂了“把长句读短”是怎么回事后, 进而再练习“把整篇文章读成几个句子”。这对于刚上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难点。为了降低难度, 何老师出示了一组填空:贾岛到去_______, 于是_______。他对诗中用“_______”字还是“_______”, 犹豫不决, 甚至_______。结果冲撞了_______ _______, 和贾岛一起商量_______, 认为还是用_______好, 理由有三:_______ _______ _______。后人把斟酌文字叫做_______。让学生以填空的方式进行练习, 既降低了难度, 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也为今后学会“把书读薄”做好了铺垫。

四、注重文体特点的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高年级的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有这样的表述:“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教出文体的特点也是何老师一直倡导的, 从一开始揭示课题后, 何老师就提出《推敲》是一个词语, 是一个故事, 是一段佳话, 学习故事类的文章必须把文章读熟, 把人物读活。接下来练读长句时, 又一次提醒学生们这个长句体现了故事性文章语言丰富的特点, 看谁能把人物读得活起来。最后要让学生读课文时, 教者又提出要把人物读活, 首先要把故事读懂。从他的关注点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他在因“材”施教。

其实, 高效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就在于“学习能力”, 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学生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唯有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并且积累经验, 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 才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这, 就是“高效”的真谛。

上一篇:张三镇中小学防汛安全工作自查汇报下一篇:万科开盘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