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2024-05-23

德育与语文教学同行(精选8篇)

篇1:德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让爱与责任同行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主题是让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心中充满爱心,就是那种 “大爱无声,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这就是今天我谈的师爱,它要适度的关爱。因为师爱的最终目的是唤起学生的自觉意识,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地迁就与无度地娇宠,而是伴着有益地惩罚,接受者可以从合理的要求与有益的惩罚中感受到被信任、被期待,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准则和动力,这就是教育的责任问题。

我们倡导师爱,可是“爱”与“责任”,二者其实是分不开的,“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

一、师爱育心,责任育人

师爱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热流,穿透人的心田。

在我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奥迪,平时上课下课很爱调皮捣蛋,上课时不是干扰别人,就是嘴巴说个不停。第一次我找他谈话,他就很直爽的告诉我,他也想好好地学习,但就是管不住自己。这时我知道要提高他的素质,首要的是解决他的思想问题,改变他的坏习惯。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和习惯又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只要他犯了错误,我就找他谈,次数多了,他也被我的诚心所感动,努力尝试改变坏习惯,他基本能做到和老师积极配合上好课了;这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学生并不是袒护学生,相反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有方,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学生,赞美学生,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爱心在责任就在吧!

二、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尊重学生

古语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中国教育在古代就有对学生有“严”格的有标准,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我必须时刻提醒我自己,学生无时无

刻在关注着我,我必须对我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为我的学生负责。

记得我刚教学生体育时,发现八年级的一班,站无站像,走无走样,跑起步来更不要动作要求了,一点形象也没有。看着孩子们,我心碎了,于是我用了两节课,陪同他们一起,站得直,走如风,跑似箭。从动作要领,到实际行动,我和同学们一起练习,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平时就要严格指导要求学生,常抓不放,从此学生的形象就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我们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爱与责任是我们教师无声的诺言

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这也正是师德之魂。所以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肯定会有学习好与不好的行为习惯。好与不好之分,我们本能地会对成绩好行为习惯又好的学生更喜欢。这样,当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一个成绩好、行为习惯好和一个两者都不好的学生身上,我们心理的天平自然就会有所倾斜,这样不仅会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弄僵,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还可能做出一些让我们和班级都很头痛的事情来,甚至你说东他偏往西,有可能使他的逆反心理发展到极致。

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视这个差异,教育才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构建教学公平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到,对不同出身、性别、智力、相貌、年龄、个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正视差异。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关心、爱护、尊重,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来衡量、对待学生。教育学生我们要学会无声的兑现一名人民老师所应该做的“一切为了学生”的诺言。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俗话说:知识无止境,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让我们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去践行教师的爱与责任;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爱、把我们的情、把我们的师德都留下来,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最后我倡导: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吧,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这个称号。

篇2:德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幸福与语文同行

——参加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有感

乐陵市化楼镇张屯小学杨金荣

怀着对人文教育的敬仰,在浪漫的初夏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参加了名师名家云集的盛会,不仅有特级教师执教观摩课,还有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做专题报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众多名家各显神通,把自己的理念、经验和成果一一展示。这次大会,我充满了太多太多的感动,那一场场精彩的专家报告至今仍萦绕耳际,那一节节优秀的课例展示依然历历在目,会务组提供的一本本书籍让我们干涸的心田得以滋润……这次的学习太撞击我的心灵!几位大家的教学风范叫人回味无穷,深深感动。特别是两个童心未泯的教育前辈——于老师和贾老师的课带给了我太多的回味和思考。

思考之一:印象

于永正老师和贾志敏老师,都是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前辈,可是他们给我的印象是‚老顽童‛!七十多岁的老人,鹤发童颜,精神抖擞,行走于课堂之中,是那样充满智慧,思维敏捷,滴水不漏。真是宝刀不老!显然是在享受课堂,忘我的沉迷于教学的快乐之中。正如贾老说的那句话:我七十多岁了依然不离开课堂,因为我的生命在课堂!思考之二:震撼

语文教师如果不会说话,不会朗读,就不能传承给学生中国古老文化的底蕴,就毁了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最终就淡了对祖国的感情啊!他们会读,会朗读文章!会默读文章!于老的话一遍遍在耳旁萦绕:朗读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默读能走进文章的深处,领会写作方法。所以,要读,要会各种读。因此,两位老人的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就是读书,就是教给孩子一句句读书。他们把对话,把平平淡淡的一段叙事文字读了个‚高山流水,行云穿月‛,叫人舒服!此时,我算是彻头彻尾地知道什么叫读书!为什么不能在那里分析课文!思考之三:品味

二老的课‚深入浅出‛,永远不离开语文的根‚读、说、写‛,说话训练体现了一个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他们的指导中处处流入这课堂习惯的细节培养。于老师抓住了‚描写林冲‘回’洪教头的几个重点词‛让学生体会林冲的人品:让!礼让,谦让,忍让,宽让!步步深入,步步‚惊‛心!叫人认识到‚让‛的深邃,‚让‛之修养所在!而贾老师的‚诚信‛教育也是通过对‚卖鱼的人‛的‚奇怪‛做法的说,通过用‚直白的话、反义词、成语、名言俗语‛步步深入地解释‚诚信‛,最后写出对诚信的解释。让孩子们总是学后反馈,落实。二老的课如一泓醇香的美酒啊,越品越有味道!

我边听课边思考:听名师上课,我们学什么?是他的动作语气?我们学不来。是他驾驭课堂的能力?我们学不来。是他的文学内涵、我们更学不来。其实,我们听课,不能仅仅去学名师的课堂教学技巧,而是应该透过名师的一招一式,去领悟他们的教学思想。名师上课,看似随意,其实,一招一式都蕴含着他们理解的教学思想,唯有高品位读书,陶冶情操,课堂才会绚丽多彩,教学才会精彩纷呈。因此说:听名师上课,我们要领悟教学思想,感受魅力课堂。

篇3:化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同行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依靠化学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人生观的树立, 实现人格的长成, 现代课堂教育中所展开的学生活动是他们人生观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在化学教育活动中, 教师应以科学家的人格力量, 来引导学生, 鼓励学生, 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 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 自学成才;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 献身化学事业;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 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 刻苦钻研, 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这种求真理, 顽强不屈的精神, 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正确的人生观。

二、通过化学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根据教材内容, 结合化学史, 有目的地进行爱国教育, 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祖先最早发明了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在商代就可以制造青铜器, 春秋晚期就能够冶铁, 战国晚期就可以炼钢。我国在现代化学发展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激发学生爱国、报国的巨大热情, 使学生了解祖国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更加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利用化学思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有这样一篇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 其中为了说明矛盾的普遍性, 列举了“在化学中, 原子的化合和分解”的事例。中学化学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

1. 全面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教育。

让学生充分认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既有利也有弊;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规律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例如, 化合与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与还原、溶解与结晶、风化与潮解等等。

2.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观点的教育。

当进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的教学时, 可以提出这些平衡都是动态平衡的观点。在化学平衡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 自由离子浓度不再变化, 好像各种变化都停止了。但事实上两种相反的过程却从未停止过, 只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罢了。如果条件改变, 平衡状态就被破坏, 并将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这说明: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绝对的, 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四、通过环境保护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众所周知, 目前全球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臭氧层遭到破坏, 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 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 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 如英国的烟雾事件, 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等, 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 每年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的排放量都有增无减。培养学生学会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从化学与环保的层面上加强德育教育。

结论:德育教育并不是急功近利的, 它需要长期积累, 潜移默化, 是一项系统工程。化学教师必须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素质, 力求站在哲学的高度分析教材, 处理教材, 阐述教学内容;要加强化学史的学习, 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各个时期的化学思想体系, 力求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化学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 以身作则的自觉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注意以端庄的教态、工整的板书、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严谨而活跃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 使学生在优美的教育环境中, 接受教育, 茁壮成长。

摘要:化学是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化学教师既有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进行智育教育的任务, 又负有培养学生的思想、意志、性格和品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本文拟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进行探索。

篇4:让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同行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教育;内容方法;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88-01

德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思想教育局限在课本中有限的知识,要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结合,通过对德育素材的合理利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高思想上的觉悟。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教育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思想教育贯穿其中。身为教师,我们要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利用书中每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来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比如说,教材中有的章节就是对一些简单问候语、对话(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Thank you等)的学习,我们可以采用通过两名同学间的对话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可以通过小故事或者笑话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问候语的重要性。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有助于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与思想水平的统一发展

要想使得学生能够在英语教学中,既能掌握语法知识又能得到思想上的教育,就需要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实现与思想教育的统一,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增强思想教育水平。

1、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思想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相互统一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比如说,对于小学生的英语教育,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发展特点,因此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来积极引导他们,还可以采用播放电影或者音乐的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甚至可以让一些英语基础好点的学生参与英语的对话表演,让学生在练习英语、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从内容中渗透一些游戏的规则、交谈的礼仪等。这种方法可以既消除了他们的紧张情绪,带动了课堂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地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对教材深刻解读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学生对英语教材涉及到到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或者生活方式往往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此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来掌握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对英语成绩的提高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德育教学中对老师的要求

在学校中,老师的个人品德修养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就要求老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以好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去感染学生。要明确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个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1、要主动与学生做朋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他们的圈子中去,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消除师生隔阂,真正的成为他们的朋友。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我落实了这一点,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受教对象是小学学生,他们是单纯可爱的个体,因此我们要保持一颗童心,能够学会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德育人,才会起到显著地效果。第二,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英语作为一种外国的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设计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使他们寓教于乐。在对单词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增设一些趣味活动增加学习乐趣,带动他们活跃起来并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要鼓励学生多用英语沟通,多给他们创造观看视频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加强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能力等等;在课上我们要用饱满的热情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丰富的表情或者扩张的动作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留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活跃的孩子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去感染周围的同学; 对于内向的学生,我们要多鼓励他们发言,并给予充分的肯定,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来。在课下,我们要做到当堂作业当堂消化,对有错误的学生积极进行讲解和订正,表现好的可以给予奖励。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成为他们生活的朋友,学习上的指导者,行为思想上的领头人。

2、根据发展新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而言,除了通过与其他老师的分享获得经验外,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完善教学。要善于利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同时也要根据教学规划和学生的反馈不断修缮教学方法。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思想品德上修养,真正的落实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同行。

参考文献:

[1] 蒋晓芬.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英语教学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29期

篇5:《与好书同行》教学反思

小时候,喜欢看图画书,画面上可爱的形象以及鲜艳的色彩让我爱不释手,故事里有趣的情节吸引着我。憨态可掬的小熊,诚实的小狗或者知错就改的小狗,狡猾的狐狸或者聪明的狐狸,爱帮助人的小兔,勤劳的蚂蚁和山羊爷爷,都成为了我童话世界里的好友。它们教会我如何分辨善与恶的本质区别,使我不孤独。同时,这些美丽的图画书中的童话故事丰富了我的想象力,在它们的陪伴下,我的童年生活很快乐。

上了小学,认识了更多的字,我喜欢上了淘气包马小跳。他很聪明,可是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我觉得这有点像我。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跳”,他经常说“跳一跳,我就好开心”,“世上无难事,只怕马小跳”,于是,我遇上困难也这么做,这么说,之后我也变得很轻松。因为马小跳,我的小学生活也就单纯而快乐。也因为马小跳,我喜欢上了阅读,比如《儿童文学》。这些书籍让我体验到了更多不一样的生活,使我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学到了很多知识。

青春期的我们开始憧憬爱情,歌词里“爱你爱到死”的话让我感动,但是当听到老师说那是一句既直白有苍白的话后,我开始寻找,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深沉的爱情誓言?我读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懂了爱情是百年来的执着与等待;我读《简爱》,发现爱情原来是自尊、平等,是无论贫穷与富贵也不抛弃;读舒婷的《致橡树》,我发现爱情是独立,是相互陪伴却不牵制。“一寸相思一寸灰”,“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耐人寻味的表达,才算深沉的爱情誓言。

于是不断地,有我敬仰的贤人哲士、诗词大家来给我指点迷津:遇到李清照,她让我学着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领悟那胸有鸿志而不为所用的忧愤;遇到张志和,他让我学着品味“青斗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的雅趣,斟酌那“一翁一舟一钓钩”的淡泊;遇到孔子,他让我学着思考“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的思哲,感受那高尚的品德与正直的心灵的碰撞与融合。

读书又不是见书就读,所谓“读好书,好(hào)读书,读书好。”读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在这个强大的网络时代,电子书成为我们好多同学的最爱。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网络文学中盛行《我的霸道总裁》、《俏公主与恶王子》这样一类高富帅与灰姑娘的故事。这些所谓的文学,空虚无实,只为满足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所追求不到的生活的幻想。岂不知,自认为生活的空虚,都来自于内心的虚无。这种书,除了满足对于生活的幻想,再无益处。

篇6:《与诚信结伴同行》教学反思

在讲授完《与诚信结伴同行》这一课后,我认真、深入地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做得比较成功的方面

1、本节课设计了漫画赏析,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在读思结合后,领悟知识,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各种活动之后,通过师生的归纳、总结,提升到教材的理性知识。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和,使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化、生活化

3、基本上做到了“教师退位学生进位”,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强调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注重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置情境、情感体验、讨论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注重了对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4、在教学中不断落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性。

5、时间总体把握较好。

二、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设想

1、稍显紧张,对课堂的调控尚未能做到收放自如,教学的第二板块操控不是很完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7:德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陕西省兴平市兴化学校杨治力

学习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从许多故事中明白了诚实的重要性,但对诚信的社会影响知之甚少。目前学生身边存在着抄袭、作弊、撒谎等不讲诚信的行为,且对此不以为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努力做诚实的人,积极践约守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是:短片导入——疑问解答——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教师引导等步骤,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懂得与朋友合作交往要言而有信。

三、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懂得与朋友合作交往要言而有信。

2.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以义取信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落实诚信的基本要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的结果和落脚点。

教学资源

(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诚信的格言、成语以及典型事例。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三鹿事件的一段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三个问题:

(1)看了视频,你认为该企业在经营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企业为了达到一己之利,生产伪劣产品,欺诈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样的企业不讲诚信,不讲道德,也触犯了法律。)

(2)假如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都互相欺骗„

去医院就诊,会怀疑﹙﹚

到市场买肉,会担心﹙﹚

借钱给人,会揣测﹙﹚

受雇于人,会猜测﹙﹚

雇用别人,会担忧﹙﹚

与人合伙,会提防﹙﹚

(3)现在你有什么感想?

2、教师总结:社会需要诚信,社会呼唤诚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诚信无欺的环境里。在人生的路上,就让我们与诚信一起结伴同行!

3、板书课题:与诚信结伴同行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第一环节:感悟诚信

1、诚信无价(板书)

首先请大家阅读课本74页,了解:什么是诚信?诚实与守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较简单,学生自学就能解决,然后指导学生记忆)

板书(1)诚信的含义

知道什么是诚信后,请大家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找一找生活中的不讲诚信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生活中的不讲诚信的行为很多,如拖欠工资、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广告、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犯了错误不承认„(大屏幕显示)

(师):生活中的不讲诚信的行为很多,是否说明诚信不重要?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吧。(板书:诚信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体验诚信

1.情境体验:(大屏幕显示)

一名德国求学的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可他在德国四处求职却屡屡失败。他忍无可忍,质问一家公司主管这到底是为什么?公司负责人请愤怒的留学生坐下,然后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纸,放在他面前。留学生拿起纸仔细一看,这是一份记录单,单子上记录着他乘公共汽车曾经因逃票被抓住过三次。因为逃票留下了不良信用记录,所以没有公司肯用他。

(师):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

a、这名留学生为什么会屡屡找不到工作?

b、这对我们在社会上的立足有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4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发言——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阅读课本第74页第二个自然段,理解诚实守信的第一个重要性)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弄虚作假、损人利己只能骗人一时,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自己,因此我们应牢记胡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一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投影出示)

(师):那么,人在社会上的立足需要诚信,企业在社会中的立足需不需要诚信呢?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诚信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成功之道。同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要讲诚信。

2.情境活动:(大屏幕显示)美国篮坛巨星巴克利几周前(2002.11.17)宣布,如果来自中国的小伙子姚明能在本赛季单场比赛中拿下19分,他将亲吻他的评论搭档肯尼?史密斯的屁股。仅过了两天,姚明就在与湖人队的比赛中一举拿下了20分,巴克利面临着与史密斯的臀部零距离的窘境。史密斯不愿意在观众面前暴露自己的臀部,所以租来一头驴子作为自己的替身。巴克利对此没有异议,“大嘴”凑上去亲吻了这头驴子的屁股。

看完这个故事,回答两个问题:

a.看到这个故事,你首先有什么感觉?

b.在生活中,你希望与巴克利这样信守诺言的人交往、共事吗?为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理解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本第75页第一个自然段,理解诚实守信的第二个重要性)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通行证。只有对人诚实守信,才能让他人拥有与你交往的安全感,才能使你的“以诚待人”换来他人的“以诚相待”。坚持诚信,就赢得信任,所以我们应坚持做诚信的人。

(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5页名人名言及漫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可以解释名人名言及漫画的意思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名人名言:“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意思是说,对人诚实守信,即使别人原先不信任的,也会转为信任。相反,对人不讲信用,即使别人原先信任的,也会变成不信任。)

(漫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是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

(师):现在,我们列举一下诚信的重要性。

(生)①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②诚信是金,是与他人交往合作的通行证。(大屏幕显示)

第三环节:走进生活,践行诚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那么究竟怎样做到诚信呢?板书:2.诚信做人到永远

在学校生活中,考试即是在检验我们的学识、也是在检验我们的人品。一次英语考试后,泰冉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泰然的故事《分数**》。由两名学生表演小品《分数**》。(投影出示问题)猜一猜:他会怎样对自己的父亲说?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发言——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阅读课本第76页第一个自然段,理解怎样做到诚实守信的第一个方面: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

教师总结:板书:(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只有对自己诚实的人才能对人诚实。对自己诚实在于不自欺,对自己实事求是,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诚实尽管有时候让我们更艰辛,却让我们坦坦荡荡,踏踏实实。作为我们中学生,要学会诚实地生活,尤其是在学习中,只有靠自己努力获得的好成绩和荣誉才具有真实价值,抄袭、作弊和虚荣无助于获得真实本领,我们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态度和习惯。此外,要能经受犯了错误因实话实说而受批评、惩罚的考验。犯错误不可免,关键是在做错了事时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为避免受批评或惩罚而说谎则是更大的错误。

(师):我们要做到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但是诚实是否就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呢?下面我们看一段材料(《善意的谎言》: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请问:a、医生该不该告诉病人实情?

b、病人有没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情?

c、假如告诉病人实情,病人可能有什么反应?

d、医生的“谎言”是否违反诚信原则?

(学生讨论、回答,略)

(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允许,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自善心,是为了维护对方的利益,因此,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的原则。

(师)讲诚信还要求我们说话算数,信守诺言。板书(2)做到诚信必须言而有信

(师)如果我们做出了承诺,但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难以履行诺言,我们该?让我们来看看“泰然的烦心事”投影出示:“走进生活”

A.周六与同学约好一起到公元玩,碰巧那天妈妈病了,家里又没别的人,我(„„)

B.小刚偷偷去网吧,我答应他不把这件事说出去。老师向我询问小刚的情况,我(„„)

C.好友约我放学后一起去“教训”曾欺负过他的小强,我(„„)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可以看出,许诺还要有原则,要符合法律与道德的要求;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

第四环节:收获诚信,拓展延伸。

(师):一路走来,我们感悟了诚信,体验了诚信,践行了诚信,现在就让我们来收获诚信。

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三好”学生评选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小刚因平时爱说谎话、言行不一而落选。这启示我们„„„„„„()

①只要诚实守信,就能评上“三好”学生②要树立诚信意识,懂得诚信是做人之道③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④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诚实守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小东同学为了展示自己的“哥儿们”义气,答应好朋友为他旷课到网吧玩游戏的事保密。你认为小东同学对自己作出的承诺„„„„„„()

A.应该信守,因为承诺一旦作出,就必须兑现

B.不应该信守,因为承诺是为展示自己“哥儿们”义气而作出的C.应该信守,因为只有信守才能得到合作伙伴们的信任

D.不应该信守,因为好朋友到网吧玩游戏的做法是错误的3.在某市举办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上,由人事局和大专院校联合打造、首次推出的48名“诚信人才”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全部被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用企业聘用。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A.只要言而有信,就一定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B.只要与人事部门搞好关系,让他们自己“推销”出去,就万事大吉了

C.一个人只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

D.一个人是否诚实是次要的,只要自己具有才能,何愁找不到工作

(四)、总结揭题,知识升华

(五)知行合一

作业:1.填一填课本76页“想一想在下列情况下自己会怎么办?”

2.有人说“老实人吃亏”你是怎么看的?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

一、诚信无价

1.诚信的含义

2.诚信与守信之间的关系

3.诚信的重要性

二、诚信做人到永远

1.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

篇8:德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1. 活动背景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 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 通过内化和外化, 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活动课是我校近年来在全校各专业各年级中专门开设的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活动过程, 每周一节, 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也可通过相关活动, 加强学生的法纪安全意识、公民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 培养职业素养, 等等。内容丰富, 内涵深刻。每节德育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可由各个班级根据本班特点及计划自主确定。

2. 所属模块

环保教育。

3. 适用阶段及专业

各阶段及专业。

4. 步骤安排

(1) 确定选题阶段

近年来, 经济不断高速发展, 环境状况却不断恶化, 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日趋重视起来。尤其是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 更是让“低碳”、“低碳生活”这样的字眼走入了我们的视线和生活。我们,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学生, 更是社会新的一代, 有责任也有义务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明了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策划筹备、任务布置阶段

一节成功的德育活动课必须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完成。我与具体承担本节课实施任务的德育活动课小组成员们共同策划、讨论、修改并最终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除该小组成员外, 从班级到小组到具体个人, 都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任务。

(1) 全班任务:全体学生自行通过书本、网络等途径了解、掌握有关生活节约小窍门。

(2) 小组任务:全班学生分成四组, 分别调查本组成员及其家庭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主要方面的消耗情况;调查结果经小组成员讨论后形成汇报材料, 由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师生进行汇报。各小组还需制作汇报用PPT, 所用PPT要图文并茂, 具有本小组自身特色。

(3) 个人任务:由具体同学从电影《后天》节选所需视频片段。

(4) 个人任务:由具体同学拍摄、制作有关视频。

(3) 教学实施阶段

结构设计:

二、设计分析

1. 选题恰当是前提

要想让所开设的德育活动课真正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达到教育者所设定的教育目的, 选定合适的选题, 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最终确立的选题应尽量贴合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假、大、空”的东西是难以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 进而真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一些偏理论的主题也应选好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切入点。“低碳”、“低碳生活”这样的词近来频频出现在人们视线内, 但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它真正的含义和内涵;而节约能源、减少消耗、保护环境等话题学生们并不陌生, 稍加点拨即可理解、掌握本选题的内涵。这样的话题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每名学生都有话可说, 从而为真正地参与德育活动课的相关活动, 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2.“激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适当的主题仅仅是第一步, 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能够运用多样的、恰当的方式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参与进来的话, 学生往往很快就会淡忘所学内容, 再好的主题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即使是短时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已属不易, 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度就更大了。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地了解学生, 充分地研究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恰当、最具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德育活动课的授课对象———我班学生, 总体来说性格外向者居多, 思维活跃, 反应较敏捷, 接受能力较强;对“低碳生活”、“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话题都略有所闻;同时经过长期的学习与训练, 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 也掌握了相当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据此, 我指导学生设计、选择了各具特色、趣味盎然的教学环节和方法, 列举如下:

(1) 视频

本节课共使用了两段视频。均为学生自己制作。

第一段视频为开头的“导入”环节。在我的建议和指导下, 学生从反映由于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灾难的影片《后天》中截取有关片段, 制成视频。在本节课开始时播放, 用于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通过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对环境恶化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形成直观的认知。

第二段视频是保障实现本节课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 表现了一名普通学生日常的种种行为方式。我提供思路后, 由学生自行撰写具体的脚本, 自导、自演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自行拍摄、制作完成。

这两段视频的制作完成, 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学生们平时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得以在实践中应用并展示, 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

(2) 游戏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第二段视频不是简单地播放了事, 而是设计成了学生们很熟悉和喜爱的游戏环节:“大家来找茬”。请学生们找出视频中同学做得不符合“低碳”原则的地方, 找出者即可举手抢答。最终, 成功地找出最多“茬”的小组获胜, 可获得小奖品奖励。

这一环节的设置, 将原先就很活跃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视频上熟悉的同学的脸, 立刻让学生们发出了又惊又喜的笑声。但随后, 他们的注意力就马上被吸引到了紧张激烈的“找茬”和抢答环节中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踊跃抢答, 不但将预先设置的“茬”全部找了出来, 就连在拍摄过程中表演者无意做出的一些不符合低碳原则的小细节 (如刷牙时牙膏挤的过多) , 也被“火眼金睛”的学生们一一指出。课堂之热烈, 教学效果之好真是出乎原先的意料。

(3) 碳排放量计算

如果说人们对“碳”、“低碳”有所耳闻的话, 大多数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产生多少碳排放并不了解。对于这些以前未见过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与方法, 学生们兴趣高涨, 积极计算。计算得出的结果也让他们认识到了“低碳”应由每一个人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4) 组内合作与组际竞赛

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 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有关调查问卷制作、撰写调查小报告、制作汇报用PPT、推选代表、上台汇报等一系列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每位小组成员都付出了自己的劳动, 自然很希望看到本小组努力的成果, 那么不自觉地就会对这节课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节课的组际竞赛其实有两类, 一“明”一“暗”。“大家来找茬”环节的小组间抢答竞赛是“明”面上的竞赛。而在在此之前的各小组分组汇报调查结果环节, 各小组间的竞赛其实就已经悄然开始了。无论是在汇报时的口头表达、数据统计上, 还是在PPT的制作上, 各小组之间其实就在暗暗地比较和学习。小组间的这些竞赛, 无论是“明”是“暗”, 都鼓舞了学生的斗志, 促使他们不管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上, 都积极行动, 主动参与, 力求做得更好。这十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5) 图片与数据

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 使得大量图片的展示成为可能, 更保证了图片展示的效果。本节课中尽量避免干巴巴的口头描述, 而是通过大量相关图片的展示, 让学生们产生直观的感受;再加上翔实的数据, 使学生们更加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及行动起来改变现状的紧迫性。

此外, 学生们也可感受到课前准备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大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本节德育活动课真正成为了“师”、“生”———也即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

三、教后反思

据统计, 本次德育活动课基本每位学生都主动发过言或是答过题,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 思维活跃, 课堂气氛热烈, 教育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学生们对“低碳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初步树立起了“低碳生活”理念, 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公民义务和责任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思索本节课成功之处,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处:

1. 教学形式与方法多样

本节课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分析了学生的特点及喜好, 并据此选择了适当的主题, 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如观看学生喜爱的电影视频节选、学生自拍的视频“找茬”、碳足迹计算等各个环节, 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牢牢地吸引到了授课内容中。

2. 学生参与面广, 参与积极性高

通过小组调查汇报、视频制作等的布置和完成,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积极性。并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对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本节德育活动课的顺利开展从心理上、知识储备上做好了准备。

3. 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德育活动课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充分地体现了专业特色, 既增强了德育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又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的提高。

4. 教师的深入参与与指导必不可少

一节德育活动课,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全由教师“一言堂”固然不可取, 但完全交给学生, 教师完全不闻不问, 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本节课45分钟, 除最后的5分钟教师点评环节外, 从主持到完成看似基本全部由学生“当家”, 教师似乎完全在“幕后”。但实际上在课前的整个设计、筹备阶段, 甚至包括主持人主持稿撰写的用词, 都凝聚着教师大量的心血;本节德育活动课的成功, 是“师”与“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的参与, 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构建整节课的框架;理顺整体流程;选择、设计能取得更佳教育效果的教育环节与手段;最后的点评环节, 更能让每位学生都明了该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教师的参与不但能让德育活动课的教育有效性更上一个新台阶, 还能让学生们在与教师的讨论、筹备过程中, 从整节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教育效果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影响,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当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经验的积累, 教师的参与度可以逐渐降低, 但“扶上马, 送一程”, 尤其在学生经验还严重不足的阶段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结语

上一篇:2009融资租赁合同书之电子产品销售合同发展与协调下一篇:中小经销商快速成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