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2024-04-21

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共12篇)

篇1: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这周五是我的美术公开课,这节课我讲的是“线的表现力”,本节课是以锻炼孩子用线的能力以及对各种不同线条的运用组合为主,是以培养孩子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作画习惯,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就是大部分孩子对线条的运用和组合都比较好,利用PPT中大量的图片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让他们深入的观察,观察出每幅图片的不同之处,这个地方学生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也非常感兴趣,然后是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帮助老师变换线条,这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环节,然后到讲解的过程,作画的.过程,孩子们都非常认真,自我感觉教学过程比较完整。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因为之前孩子们完全不知道讲什么,以至于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所以在回答问题上积极性不高,因为一节课的时间太短,又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完成课堂作业,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略显仓促,很多细节的地方没有讲的很细致,范画也没有很细致的去画,课堂作业完成率不是很高,很多同学都需要课后去完成,总体对这节课不是很满意,整体感觉就是仓促。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次的经验,在备课的时候少备,多给同学们时间练习绘画,再就是加强板书的练习,加强和学生们的互动。

篇2: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线条的表现力》一课教学,首先从题目上看,力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我针对本课的内容——线条,采用不同层次的观察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带着感情投入到观察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认真、细致的观察、揣摩不同的线条。在于学生一起欣赏寻找大自然中的线条同时我也把这些线条画到黑板的展示纸上,看似无意却是有意的让学生通过我的这些线条组合,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线条的魅力,进而学会利用线条完成作品。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习情趣为主,通过一度作品的音乐画线条,感受线条的动感魅力,再让学生在一度作业的基础上,欣赏大师的作品和同龄学生的作品,当然我也在将黑板上之前所画的线条进行美化,让教师的示范起到一个激发的作用。到学生二度作业时呈现的作品也是相当有创意。一堂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能够长期的潜移默化,美育才能真正的生根发芽。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备学生,才能为我们的学生上一堂堂他们喜爱的美术课,让美术课堂充满“愉悦”的氛围。

篇3: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翻开美术发展的历史长卷, 我们不难看出线条艺术一直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从旧石器时代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到现代绘画, 线条始终作为一种绘画的艺术语言, 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诠释, 其造型的功能和审美的价值一直在艺术家手中得到升华。

自然中本不存在线条, 是由人类在物体面与面相交的地方, 用想象力补充了那根线条。作为绘画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 “线”已成为西方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内质。纵观西方绘画的历史, 虽然是以体、面、色为基本的表现手段, 经历了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不同时期, 但是很多杰出的艺术家却从未忽略对线的表达。

人类最早的艺术创造就是由线开始的, 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壁画中以公牛形象为主, 用线条准确有力的表现了动物的结构和动态, 不仅如此, 还运用线条粗细浓淡的变化来表现了物体的明暗向背。通过对物体轮廓线的细致表现, 原始人类表达出自己质朴但又不失细腻情感。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古希腊成为了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其深刻的影响到后来整个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虽然古希腊的艺术作品多以雕塑建筑保留至今, 绘画较为难得一见, 但其用线的风采可以从瓶画上领略一番。在最著名的“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的瓶画上, 都可见用轻松流畅的线条所勾勒出简练却又不失准确的人物形象。手法细腻、造型生动、故事性强, 艺术价值也很高, 线条的造型功能性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二、欧洲绘画艺术中“线”的历史表现

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艺复兴时期, 也是西方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渗透到绘画艺术之中。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知不断加深, 认识到人体及动物的解剖结构, 认识到透视规律, 认识到光影明暗关系, 于是绘画开始逐渐变得理性。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更加注重结构、体积、光影等诸多因素的表达, 以至于后来很多人认为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后, 西方的大师都不再注重用线造型, 完全利用光影明暗画法来塑造物体形象。但我认为这只是对西方美术作品没有过真正的研究、是一种片面主观的理解。最有力的代表大师就是波提切利, 他非常注重用线造型, 强调线条的优美典雅和节奏感。在其名作《维纳斯的诞生》中, 他就利用有动感的线条来表现形体的体积感, 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幻觉, 使整个作品中的线条充满了诗歌般的韵律。

19-20世纪的的西方绘画是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等多流派、多主义、多风格并存的时代。其中的后印象主义引导了20世纪初的一大批画家步入了现代绘画艺术。作为这一画派的代表人物, 凡高、高更和塞尚等人更加注重于自我精神性的表现, 不拘泥于绘画对象的客观结构与色彩, 注重线的作用。特别一提高更, 他主张舍弃细节及特征的描绘, 以平涂的色面和强烈的轮廓线以及主观化的色彩来表现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形, 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大胆使用线条来勾画轮廓, 对客观事物给予综合、概括、提炼的抽象表现。高更作品中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充满着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和喜悦, 他把油画中线的表现力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早期的法国雕塑家罗丹在其速写中用熟练洒脱、变化丰富的多线条形式来倾注了内心对物象的感受, 其速写的情感表现力很强。到了后期印象派时期:凡高 (荷兰, 1840—1917) 、高更 (法国, 1848—1903) 、塞尚 (法国, 1830—1906) 等画家, 打破传统的客观写实方法, 多以主观的线面、色彩去表达主观的感受。特别一提的是凡高, 虽一生贫困潦倒, 对绘画艺术却异常执着。其绘画中用笔粗硬凝重, 强劲有力。作品的线条旋动飞滚, 充满了生命的激情。线既是构成其表现对象的内容, 更是一种发泻自我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 凡高是一位用线的大师。

20世纪初, 一大批画家延着后期印象派的脚印, 步入现代绘画艺术, 他们更加注重绘画中自我感受的主观表现, 从线条单纯对形的处理, 空间的表现中开掘出线的自身对作品的情感表达意义, 使线的丰富性传达出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莫迪里安尼 (意大利, 1884—1920) , 在其绘画作品中, 用线细润纤长, 表现出柔郁的情绪。毕加索 (西班牙, 1881—1973) , 作为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 其绘画中的线简法有力, 通过线对形的平面概括处理, 传递出丰富的思想内涵。马蒂斯 (法国, 1869—1954) , 作为野兽派的代表, 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 线条充满奔放和律动。其《舞蹈》这幅作品与我国青海省马家窑文化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无论在构图、线条的运用和画面的动势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时期还有米罗 (西班牙, 1893—1983) 其绘画中用线流畅, 清晰, 有音乐感。蒙克 (挪威, 1863—1944) 在其作品中线条为思想情绪的表达而动感狂乱, 包含着困惑的激情。

作为现代绘画艺术中抽象主义的创始人康定斯基 (俄国, 1866—1944) 和蒙德里安 (荷兰, 1872—1944) 十分注重绘画中线的构成和精神的表达, 使线的本身意义发挥到了一种极至, 线已经从西方传统的造形功能中彻底的解放出来, 线条本身以成为一种纯粹的视觉语言, 线条自身既是一种表现形式, 同时也就是表现的内容。由此而创造出了很多伟大的抽象性的艺术作品。

纵观西方绘画艺术的历史, 虽然是以体、面、色为基本的表现手段, 经历了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为主要表象特征的不同时期。但是, 线条至始作为一种绘画的艺术语言, 在不同的时期以折节式发展方式给予了不同的诠释, 赋予了其造型功能和审美的价值。

三、结语

西方美术历史发展至今, 无论是艺术风格或是表现形式如何变化革新, 都离不开线条来塑造形体, 所以线条在绘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动摇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未来的艺术家必将更加发挥线条这一视觉语言的独特功能, 以创造出更具种专题节目或晚会录播中我们看到的那种情况:只要一唱侗歌, (上接第103页) 势必穿上侗族服装, 有如要上舞台演戏一般。其次, 专题节目魅力的艺术作品。中那些侗乡风景, 已经成为演唱者表演的舞台背景。侗歌是在

侗乡生存和流传的, 侗歌与特定的环境是融为一体的。但是, 当侗歌变成影视语言时, 侗乡已经“背景化”了, 犹如舞台演出时的布景、装饰。是的, 侗歌不光是用来听的, 但又不是要诉诸视觉, 而是应该用身心来感受!再次, 欣赏侗歌, 不再需要到侗乡, 影视本身成了侗歌立足的平台。去侗乡听歌是一种全身心投入, 是实践性活动, 是个体的现实行为;但通过影视

参考文献

[1]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张元;美术的历史历史的美术[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篇4:线的韵律 美的表现

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可以用线条的感觉传递情感、用线条的变化锻炼观察、用线条的运用学会表达、用线条的造型过程锻炼能力、用传统的线条学画风景画是一个寓教于乐、从技到艺、从观察力到表现力的教育过程。在教学生运用线条画风景的教学过程中可做如下尝试。

一、观察分析,感受自然

观察是认识事物和培养审美能力的第一步,也是通过绘画感知世界的过程。在写生训练中要充分发挥视觉艺术的特点,只有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认识,才可能通过对自然的观察给学生以方法,通过对自然的感受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

在风景写生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自然和景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感受自然和人文的生活关系,在绘画中找出写生景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运用透视原理画出景物的形体结构、空间关系、通过用不同笔法表现不同质感。从整体观察养成统观全局的习惯,再到局部处理形成艺术表现的方法,在观察过程中能在脑子里形成物体的总体印象,为进一步描绘打下基础。同时观察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感引导和思维判断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指出:“给视觉带来美的体验是美术教育的独自性。”通过观察能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从而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欲望,所以说观察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和体验美的过程,它能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学会观察就会同时开启美术的大门和智慧之门,为描绘物体创造的条件同时也是体会生活的基础。写生从形式上是技法问题,实际上也是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的问题。

二、选景构图,引发灵感

在风景写生中首先遇到的是选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虽说是什么景物都可以画,但要有所选择地画,才会激起我们作画的兴趣,才能引发出丰富的联想。所以在选景时多考虑景物的结构要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和形式美感,景象中蕴涵着一定的情趣或内容。罗丹说:“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我们更缺少观察美和理解美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设计引入感受美的通道。

风景写生对初学的学生来说是起步阶段,选景时应考虑从较简单、容易表现的对象入手,景像的场面不易太大,要小些,景象的结构特征要明确、强烈,景象的组织层次要明显,主体要突出。对景写生决不是对客观物像的镜相模仿,风景写生不仅强调要在表现物像的基本功上多练习,还要在景物的取舍、物体的主次、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虚实、写生内容的表达和表现处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考虑。学习取景方法,培养构图的能力,实际上是观察和思维、分析和判断、表达和处理的智力活动过程。在绘画艺术的表现中构图是一种手段,也是一门学问,从风景写生训练的过程来说更是一种收获多维教育目标的教育途径。

构图是指画面的组织结构,是作者根据对客观景象的观察和感受,通过立意、构组画面、确立位置、形成视觉空间达到对画面诸多相互关系的艺术处理。构图的作用是使作品的画面结构形式和内容意蕴得到一种理解后的艺术体现。在一幅风景画中,包含着诸多相互对立的关系,如:主和次、虚和实、动和静、疏和密、大和小、曲和直、前和后、高和低、明和暗等。这些关系是矛盾统一的,相依为生、相伴而存。构图的过程就是处理矛盾、利用矛盾和统一矛盾的过程,这些对立的关系,一经被构组在画面里,就成了主次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相衬、疏密相间、大小相成、曲直相结、前后相随、高低相倾、明暗相依、互相作用、相依相存的关系。构图的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变化统一,变化统一的关键因素就是对比、均衡、节奏,在对比中求均衡,在均衡中有节奏,在主次中有虚实,在虚实中有表达,在表达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有艺术,在过程中有教育,在教育中有方法,在收获中有智慧。

三、线条表现,激发创造

线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艺术处理中表达感受最直截了当的语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线作为形象语素之一,其组织形式、结构方法及画者所运用角度决定着表现力和感染力。就其线条的形态本身就会因画者的技巧和心情,分别显出流畅、轻松、庄重、拘谨等不同的感觉。

我们知道线是依附于形而存在的,没有形和形式意象,也就没有线的产生,由于我们对形的不同认识,所以对线的感觉会产生差异。写生时在线的处理上要提醒学生重视线与线之间的组合关系,使之具有粗细、长短、纵横、斜正、虚实、疏密、聚散、方圆等关系。用线描绘景物时,下笔要酣畅流利,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粗线为“黑”,最能显示其“骨力”的作用,细线为“灰”,适用于描绘虚远调和之物,以及刻画小景物的细节,留出的白底除与黑线对比产生画面节奏感以外,还有显示画面“空旷”“无穷”“含蓄”的作用。

总之,线所构建的形式构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不同的美感,同时在线的操作过程中又赋予用笔的轻重、迟速、巧拙、滑涩、起止、刚柔、顺逆等不同的笔法给人以联想,丰富了画面,从而产生了线自身特有的美感。

四、辅导练习,提高技能

每次风景写生练习是学生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置身于美感和品味的过程之中。黑格尔说:“艺术家通过绘画这一形式,以丰富创造力、想象力直接表现自己的心灵”。教师在带领学生写生时,要抓住学生美妙的感觉和良好的契机,因势利导地讲解线描独特表现技巧和方法。大自然的景物繁杂多变,线在自然界中从来就不是客观的真实存在,我们在物象上所观察的大部分是轮廓的边沿线,而相当多的圆面就找不到直观的线,所以线的造型实际上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和浓重的情感色彩及个人审美意识。学生把看到的美好景色怎样用线描绘出,这就是从认识客观世界到主观表现的心理过程。鼓励学生大胆用笔,学会观察、想象,分析,思考。只有在学习中多画、多练、多想才能积累经验,才能工多艺出,厚积薄发。

在辅导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如何组构一副画面,主体是什么,陪衬景物是哪些?根据立意和组织画面的需要,对眼前的客观景物可否作自由取舍,保留哪些,舍去哪些,是否有利于画面,让学生也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能激发其兴趣,积极地去构思。接着讲解具体的用线方法,第一、画面中忌平淡、呆板。即水平线或直线过多,这样的画面,可用一些斜线和不规则线来破一下,改变单调的状态,使其画面产生变化,显得更生动,耐人寻味。第二、画面中忌松散、平板。写生景物的位置可稍作移动,使画面紧凑产生节奏感,也可在画面中迁移一些有趣的人物或动物,增加画面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在面对景物内容,学生最初都会注意怎样画物体,渐渐会理解绘画是在画思考,是在画物体之间的关系,是在画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经过多年来带领学生外出写生练习,我认为:要求学生眼观、心悟、手写是非常重要的。眼观是认识和了解,心悟是感受和情思,手写是具体表现。通过眼观、心悟、手写才能触景生情,迁想妙得。加强学生观察、比较、记忆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运用取舍法、遮破法、迁移法,整体把握,局部入手,不要求学生把某一线画得一定很直、把某一物象画逼真。在写生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在不失对象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思考有目的的表现,运用各种方式尽情地表现出自己对景物的感受。

通过风景写生,使学生学会在表达景物時,能对不同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分析,通过自己的理解,把现实形象用线的方式加以提炼,运用不同的线,进行艺术加工,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成为既有真实面貌又非照相翻版的艺术化的画面。写生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让学生们走出教室面向大自然,感受自然,热爱生活,是具有多中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将风景写生作为美术训练的途径,也要将写生过程作为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画家外出写生不仅是搜集素材,更重要的是完成对生活的体验,对自然的感悟。学生外出写生不仅是在描绘和表达我们美丽的祖国,创作出感人的绘画作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内容。包括对自然的更深的理解,对景物更具体的观察,对美好的分析,对艺术的认识。学生是在学绘画,但是更多的收获是在画外,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美感和智慧。

篇5:线的表现力

一、教材分析

孩子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线的表现力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儿童用线绘画的造型特点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线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又要考虑学生感性获得的条件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线,分直线、曲线。

2、观察自然界的美丽图形和纹理,感受线的节奏美、韵律美。

3、能用线条语言大胆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感受线的魅力。教学重点:

认识和发现线条的特点。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动线条,并组织画面。

教学准备:正方形彩色卡纸、黑色KT板、记号笔、课件

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一)、引导启发、感知线条

1.孩子们真有精神:为了表扬你们,老师教你一个拍手的小游戏:1.2.334节奏感的小游戏。拍着真整齐,你们拍手的时候老师一直在观察,原来每双小手都那么漂亮,不信你们看看你的手掌···。

你发现什么了吗? 生:线

师:还有呢?相互看一看

师: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和生活中也隐藏着许多的线,和你的同桌一起来找一找它们。(找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汇报:桌子、椅子上有直线;铅笔是直线;衣服上的衣纹是曲线;树上有交叉线;黑板报上的图案有折线……;精致的细线条,如墙面的转折处、桌子的木纹等;粗的线条,如凳子的腿、窗户的边框线等;柔和、起伏的线条,如布纹褶等……

师小结:线和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也是无处不在的。其实,在线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的线,你们还想知道有关线的更多知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到线的王国里去遨游,认识更多的线。(出示课题:线的表现力)

2.首先迎接我们的是可爱的线使者:视频识线:线的大家族,直线家族和曲线家族,生绘画活动

(一)3.请孩子们上来对号入座(直线、曲线——请孩子上来 尝试组合)师:线使者告诉我们:线有··· 生:直线、曲线

师:直线家族有: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 师:曲线家族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

在介绍家族时还介绍了,他们的组合 :(随意组合)

(二)、创设情境,欣赏线条

1.自然中找线:加深认识(在图片中发现美丽的线)师:这么多的线,我们要怎么来应用它们呢?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兴趣知道?好,今天老师请了一个用线高手,他呀!可以把线条舞动得非常漂亮,想知道他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大自然中的线)大家一定要看仔细,看看这位高手是怎么应用各种线条的,我们还可以向它多学几招呢:自然中找线(几张代表性的图片,请孩子自己发现,美丽的线都藏在哪里!

第一张: 第二张: 第三张: 生:

2.生活中找线:加深认识(进一步在生活中发现线)

自然界中的线真是千变万化,它给了我们美的熏陶和感受,是我们绘画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我们生活中的线同样精彩,接着请看(生活中的线)

第一张: 第二张: 第三张: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生活中有无数的美丽的线条… 生:这些景象很美,非常漂亮…

师:其实自然界也好,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也好,它们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线条组成的。

学生绘画活动

(二)3.音乐中感受线:节奏、韵律、排列(跟节奏画线)

师:其实,线条不但能看到,还能听到呢!不信?你们听—— 师:听到这段音乐,你想到什么? 生:像直线!师:我请几个同学上来随着音乐画一画美丽的线 生: 师:请继续听音乐,下边的同学也随着音乐画起来。(播放《小白船》)生:像曲线!

师:太棒了!请接着听(播放舞曲《四只小天鹅》)生:是折线!

师:太正确了!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用手打节奏。(播放《钢琴曲》)生:交叉线!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首乐曲不仅能表现出一种线条,还能表现很多线条,有些音乐就像是线条在合唱,你有这种感觉吗?

(三)、老师范画,思维拓展

音乐声中 蝴蝶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来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你们能不能在它的身上发现一些优美的线条呢?

你发现了一些什么样的线条,告诉我? 生:波浪线

那能不能用它身上的线,从新组合成新一幅漂亮的图呢? 生:能

刚才呀!我们从蝴蝶的身上发现了各式各样的曲线,那现在我就用他们从新组合起来画成一幅漂亮的画,好不好!

(老师范画)

(四)学生绘画,运用线条(作业布置)

师:我相信啊我们小朋友一定画出比老师更漂亮更美的画

师:我准备了 四张漂亮的图片,你能不能从他们的身上发现一些美丽的线条,帮我从新组合成一幅漂亮的画,愿不愿意:

生:愿意 师:好,等会音乐响起,我们的笔就跟着音乐舞动起来吧!感受着自然界美丽线和音乐韵律相结合,画起来。

四、扩展

本节课我们一起进入了线的世界,探讨了线条独具的魅力,并进行了简单的实践,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只要你细心发现,一定会有不断的惊喜,你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精彩

五、板书设计

课题:线的表现力

基本知识 曲直↘

粗细→

排列 组合长短 →

疏密↗

展示区

黑色KT 板(先贴好双面胶,画好格子,最后将孩子的作品展示出来)

四、教学建议

1本课的学生作业特别要强调线的疏密对比关系,可采用正误作业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辨析,掌握合适的线的组织方法。

2本课要求学生认真用线去排列,锻炼儿童踏实认真做事的耐心和毅力,因此在巡堂指导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逐一进行帮助鼓励,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浩瀚的沙漠留下了一条条蜿蜒的“线”,由疏渐密,伸向远方;碧绿的梯田裹上了一层层排列繁密的“曲线”,时而相互环绕、时而相互伸展;无数冲天散落的烟花为静寂的夜空划上明亮的光线,凝聚的“线”向四周分散倾斜;挺拔的树枝在清冷的冬晨依然坚毅,粗细穿插的“直线”尽显刚强与力量。

篇6:线的表现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观察、感受、发现各种各样的线条,记住不同线条的特点,体会其美感。

(2)初步尝试线造型的方法,用不同的美丽的线条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画面。(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发现、认识线的不同种类。

三、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线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质疑激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线条,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线条,请大家仔细观察。(线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那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关于线的自然到人工的景物?看看老师身上有没有呢?在看看周围。)比如我们的手掌,一起看看。(伸手示意学生观察)手掌上的线条都一样吗?对,我们的掌纹是由许多长短、曲直、粗细、疏密不同的线,通过特定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线是有生命的,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语言,你信吗? 总结:线的世界是变幻无穷的,线是有自己语言的,线还有许多秘密你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世界,揭开线的秘密。板书题目:线的表现力

(二)、欣赏感知,了解线条。

1、出示课件,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线。欣赏大自然美景,找到排列组合的规律。

2、学生欣赏感知。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线条?在线的世界里有两大家族,它们是直线和曲线。

2、比较线条:(点击课件中的“了解线条”展示)师:(看完后提问)你发现这些线条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曲直不同粗细不同疏密不同长短不同 板书: 曲直↘

粗细→排列组合 疏密→ 长短↗

师总结:刚才欣赏的画面是由许多线条进行了排列和组合而成的。

(三)、尝试绘画,试一试。

师:现在大家初步了解了线,我来试一试。

1、试着画一画各种不同的线,体验。

2、作业展示。欣赏同学们的线,总结哪些线条可以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3、同学互相评价,看看自己线条和同桌有什么不同。

(四)、欣赏画家笔下的线,学生笔下的线。(作品)

1、小结:画家在画画的时候心情一定很舒畅,快乐,像牵着一条线去散步。

2、画线指导。启发学生的感知 提问:各种不同线条给你的感觉、特点?

如果你来装饰你会怎么画这个物体呢?

五、音乐感受显得表现力

玩游戏

六、课堂实践

1、绘画指导(拿出导课时画的简笔画进行装饰)教师强调:下笔大胆、构图饱满、线条流畅

2、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要巡视指导

3、由于学生作业速度不同,有完成的作品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自评、师评、生生互评)

指导评价:小医生大小合适吗?线条流畅吗?装饰适当吗?(太密,太少)

篇7:速写之线的表现(模版)

教学重点:1.线的疏密关系;穿插关系;虚实关系

2.内部实体结构与外部线的关系 3.线的表现力;线面的使用

一、线的分类

衣纹的表象来自人体的结构和自身的质地,产生衣纹的原因:

1.与人体的形体结构相一致,是力的作用,与人的运动或外力有关; 2.由服装本身的样式有关; 3.长期折叠形成的;

4.衣服自身垂力产生的垂感。

人物速写根据衣纹的不同用途可分为四类:轮廓线、衣纹线、装饰线和动势线。

轮廓线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物动作的外部轮廓,轮廓线由于形体的运动,产生了线条的前后穿插,因为穿插的存在,才有了线的造型意义。因此说,轮廓线要注意衣纹的上下前后的穿插。轮廓线左右着造型的准确与否,也影响着整个形象的表现效果,因此轮廓线要准确肯定,要多用流畅的中锋线。轮廓线可分为内轮廓和外轮廓,内轮廓线条聚集,穿插较多,外轮廓结构隆起,几乎没有布纹,线条的穿插也较少。

衣纹线多指关节处的衣褶,在表现衣褶时,要抓住关键的几个进行强调,要找准前后的穿插关系,避免不分前后上下的线条堆积。衣褶也是表现画面疏密效果的关键所在。衣纹线条一般较短,表现要灵活。

装饰线对于动作速写不是十分重要,多指衣服上的布兜、扣子、衣襟缝纫线,服饰图案或一些其它装饰品。这些装饰品的添加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疏密效果和增强画面的审美情趣。装饰线的用线要弱。

动势线多用在动作剧烈的人物造型上,为的是强化动作的幅度和体块的运动方向,多用凌厉而虚弱的线条。

根据绘画观察方法分:主线与辅线

二、线的使用

1、线的穿插关系

表现线与线之间的穿插和呼应关系是使画面有节奏感的重要因素。同时对表现物象的空间感、层次感起重要作用。要做到区分上下,切记不要出现〤线。

(图p57学生动手)

2、衣纹的艺术处理

A、概括与取舍

对有利于表现形体结构,有利于处理各种艺术关系,清晰的自然的部分要取,不太清晰的也要提炼出来,对表现形体结构不利,又无助于艺术处理的部分,无论清晰与否,则要毫不犹豫地舍弃。注意不要出现平行线。B、对比夸张

对比是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它在人物动态速写中的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疏密对比:

疏密对比是指画面中人物的线、面组合排列的关系。它的运用首先与取舍密切相关,取则密,舍则疏,密则繁,疏则简。疏密来自取舍,对比则是取舍的依据。根据人物动态与服饰特征而定,在大的疏密关系制约之下,再注意到具体的疏密变化,古人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即是此意。(2)虚实对比:

虚实既与疏密有关,也与轻重有关。疏密是线,面排列、并置之远近,虚实则是线、面之有无。古人曰:“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线面的组织安排,要看到空白处,亦即疏处,空白大小不一,疏密自然有变化。

轻重则是虚实的另一个对比概念,主要是指密处——亦即实处的具体变化。轻则虚,重则实,以轻托重,以虚衬实。可以表现形体结构的空间感。(3)长短对比:

长短对比主要是指以线完成或基本以线完成的人物动态速写而言。线的长短与疏密有关之处,短线则密,长线则疏,但这种规律只限于轮廓线,形体内部的疏密,关键在于线的排列远近。整体效果短线过多,画面效果易于破碎;长线过多,画面效果则容简单化。长短对比是指对应关系而言。长多则用短的调整,反之短多就用长的补充,才有线条的变化。(4)曲直对比:

一张画里面曲线多了容易感觉到软弱,直线多了则感觉呆板。直中有曲,曲中有直,线的运用自然就会有一种轻松感。曲直对比变化的同时也可以构成人物形体边缘上的起伏变化。起伏变化是曲直变化的衍生状态,形体外缘的凹凸、高低不同,可以使线条更具美感和表现力,也使人物动态更生动。

(5)黑白对比:

黑白对比可以使画面效果响亮,加强表现力度,它的对比效果运用,一般有三种类型。a)利用光源的关系,加强局部黑白对比。

b)利用客观物象的固有色度、加强整体的黑白对比关系。

c)运用取舍的原则,人为的艺术处理,加强平面色块的黑 白对比关系。(图p72)

三、线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四肢人体图与着衣人物的对比分析(图p141)

衣纹用线具有一定的规律,即朝肩关节、肘关节、腰关节、膝关节等处集中。人体衣纹如同支起一块布,布纹朝最突起的顶点集中(画)

四、速写表现性

速写大致有线描、线面结合、明暗三种表现方式

线条与明暗结合的速写----以线为“骨”,以面为“肉”。即用线肯定的表现形体结构转折,再以面的丰富补充,使之生动、结实、耐看,这种画法的优点是比单用线条或明暗画更为自由、随意、有变化。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2、3、4、5、要应用得自然,防止线面分家,如先画轮廓,最后不加分析地硬加些明暗,很为生硬。

可适当减弱物体由光而引起的明暗变化,适当强调物体本身的组织结构关系,有重点。

用线条画轮廓,用块面表现结构,注意概括块面明暗,抓住要点施加明暗,切忌不加分析选择的照抄明暗。

注意物象本身的色调对比,有轻有重,有虚有实,切忌平均,画哪哪实,没重点。明暗块面和线条的分布,既变化、又统一,具有审美趣味。

(图p61)

练习:四肢局部 胳膊:p58左

P63右

腿:p63右

P60中

篇8: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书写、记录还是交流都离不开“线”的使用。在广阔视域中,“线”是无处不在的,如一条裂缝,一根发丝。当我们回到视觉本身去审视“线”的时候,发现它与人类最本质的观看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线”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康定斯基在《论点“线”面》中很详尽科学的解释了“线”——“在几何学上,‘线’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它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是运动的产物。”康定斯基认为“线”是绘画的第二元素。西方沃尔夫林利用“线”的处理方式把西方艺术用“线描”和“涂绘”进行分析理解,在原始的洞穴绘画中,考古所发现的石器、陶器、玉器这些人类早期的艺术作品中无论是可以辨认出形象的马、牛、鹿或者抽象几何图案,都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或凿刻或涂画,最后以“线”成面。我们观看绘画发展的历史,刨除画的意味,仅关注画的元素与构成形式,就会发现“线”控制着画面。从传统绘画中“线”主要表现形体与结构空间,到现代绘画中更注重“线”本身的意味形式。所有线条的颤动促成了单个物体交织成色块的过程,它可以是刻画的“线”、组织的“线”、结构的“线”、方向的“线”、表现轮廓的“线”、透视的“线”、分析的“线”、纠缠杂乱的“线”、重叠的“线”、平行的“线”,同时“线”作为思想情绪的承担者又拥有自己的生命力、表现力与人格。于此看来我们完全可以把“线”看成为绘画的本质元素——作为“画面的骨架”主导支撑整个画面。

当我们把这个“骨架”拆开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去分析会发现:最初它以客观存在于画面之中,是物体内部或物体与物体连接分割所形成的,作为客观的“线”可以表现物体的轮廓、体积、结构、空间,例如原始洞穴壁画中动物的“轮廓线”,古玉器、陶器上的几何纹样的“结构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艺术的演变,“线”有了自己的生命、表现方式和人格。例如莫兰迪作品面里正形与负形的“分割线”,贾克梅蒂画面中不断怀疑意识存在的“解构线”,和他雕塑中被外部空间挤压的“线性”形体等等,都印证了“线”仿佛指纹一样,每个艺术家画出的“线”都是不同的。路德维希·里希特曾同三个朋友外出写生,同样的风景却最终出现了四幅截然不同的作品,“线”超越自然形态的属性而进入艺术家个人情感表现的艺术形态时,当他的感染力能唤醒人的审美情绪时,“线”有了它的精神生命。

何以成“诗”,“诗”意旨诗意,诗意是一种发现,一种意境,亦是“线”所表现的。“线”能描绘出客观的物象,亦能呈现出内心世界的感受,“线”的表现发自人的性情,正如艺术的表现性直接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情感。当一张作品自然的完成时,由笔触、情绪和媒介所控制的线条成为创作人的替身。同样的外界刺激每个人的回应都是不同的,其笔下的线条也呈现出不同的性格。除去“线”的个人因素,“线”自身不同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出现不同的情绪倾向,例如“曲线”给人以柔和温暖的感觉,“水平线”给人以平静沉稳的感觉,尖锐的“转折线”给人以强烈刺痛的感觉。抽象画家充分利用“线”本身组织形式的天然情绪来表现自身的艺术心境。梵高的作品就充分运用了线条的律动,例如作品《星空》的画面中短促坚硬的“直线”组成波浪式悠扬的“曲线”覆盖整个画面,使画面充满了神秘的动感。

拆“骨”成诗,“线”在艺术作品中既是展现外部世界的重要手段,又是探索内心感受的重要途径,当我们认识到这点时就可以从“线”入手探索古往今来的绘画作品,进而梳理画面的形式、图示及其符号,研究如何有效的通过画面触动观者的内心世界。

篇9:线的秘密教学反思

《线的秘密》这一课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线条的表现力是无穷的,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线条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是这堂课的主线。为此,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先欣赏几幅精美的大自然图片,观察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线条,感受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的变化,并感受大自然的美,紧接着用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几个陶罐,介绍下我国新石器时期的陶罐,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对陶罐有所感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罐子,对陶罐的历史及结构做了了解,为学生作业打下了基础。

在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在制作PPT时用符号圈出这节课要学的几种常见的花纹,并自己用素描纸画好的各种纹样,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让学生多次以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探讨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分析总结出常见的花纹:波浪纹、旋涡纹、网状纹等;总结出线条排列的规律:重复、交叉、交错排列,从而解决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通过欣赏教师及课本优秀学生范作解决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重点强调线条组织时应注意疏密、粗细、曲直的搭配以及点、线、形的组合。贯穿整堂课教师始终以鼓励、赞美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是教师设计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最后学生作业效果都非常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极大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作品用线装饰器物,有的构图饱满,有的细节突出,有的造型特别,有的对比和谐,每一幅作品都向我们展示了每一个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对生活与艺术的联系的初步认识,技法的尝试。多加强点线面的构成学习,培养学生平面构成意识。

篇10:《线的秘密》教案设计

2、学会欣赏自然界以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

3、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重点难点:在无形的体验游戏中掌握墨线的变化和笔法;能够在自然界以及艺术作品中发现线条,欣赏线条,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线条。

课前准备:

水墨画工具;线条范例;欣赏作品

作业要求:

尝试用你发现到的线条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水墨的渗透、扩散特性,泼墨画技法。展示部分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到水墨画其实并不难,我们也能画好水墨画。激发兴趣和信心。

2、出示课题《多变的线条》。思考:为什么叫做多变的线条呢?

二、体验:

1、对比以前学过的铅笔画、蜡笔画、彩笔画中的线条,感受墨线的多变:

请几位学生上台,分别用铅笔、蜡笔、彩笔画一条S线,而老师则用毛笔来画,请台下的学生仔细观察,墨线与其他笔画出来的线条有什么区别。从中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

2、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小比赛,谁能画出最细的墨线?谁又能画出最粗的墨线呢?让学生自己研究怎样才能画出老师要求的效果。然后请学生上台示范,引导观察他们的用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的区别。再尝试画一条有变化的曲线,两头粗中间细,并引导反思:在画这条线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感受提笔与按笔的区别。

3、感受墨线的曲直变化: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除了学会画直线、折线和曲线外,还要懂得不同线条给人的不同感觉。我们先通过名家作品,感受不同线条的区别。大致的感觉是,曲线柔和、柔软,直线平稳、硬朗。但欣赏名作时教师不宜多说,应该是多问。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感觉来。这样他们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在有了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圈和正方形。圆圈要注意手腕的转动和中锋用笔,方形则要主要拐角的地方要藏锋。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实例观察、对比中引导学生掌握。

4、感受墨线的干湿变化:方法与上面同。主要在练习时要注意水分的控制。

5、作品欣赏: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小朋友们的作品,找找他们运用了哪些线条,并猜猜他们是怎样画出这些效果的。

三、表现:

自选一主题进行创作,把你在本节课发现到的线条运用到创作之中。

四、回顾:

1、作品展示。

篇11:四年级《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教材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线段、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四、教具准备

电脑。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 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认识直线

同学们,笔直的线里也学问!

电脑出示铁轨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头,像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线,就叫做直线。

(1)画一画 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直线

(2)说一说 (直线有什么特征? 直 没有端点 无限)

2、认识线段

电脑出示马路中的斑马线,引导学生观察

马路中的斑马线大约有多长?(师:不管是几米,他都有一定的长度,都可以度量出来,像这样的线叫做线段,它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你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

(1)画一画

(2)说一说 (线段有什么特征? 直 两个端点 有限)

3、认识射线

电脑出示夜景图,学生观察

师:这是一条什么线?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的说说)

你能画一画吗?

(1)画一画

让学生尝试画射线

(2)说一说 (射线有什么特征? 直 有一个端点 无限)

4、比较三种线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图形 端点个数 延长情况 与直线的关系

直线 没有端点 向两端无限延长

线段 两个端点 不能延长 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一个端点 向一端无限延长 是直线的一部分

5|、认一认、说一说

(电脑出示各种直线、线段、射线)

6|、线的读法

(1)直线 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如果用一个小写字母l表示直线,它还可以读作:直线 l

(2)线段 请你猜一猜,这条线段该怎么读?A B

(3)射线 谁来试一试,读出这条射线 (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思考:“射线BA”和“射线AB”有什么不同?(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 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本第17页的试一试第一题(小结: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闯三关

第一关:填空

1、______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它没有端点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 ______

3、_______只有一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第二关:数线段

第三关:从A点到B点,哪条路线最近?(课本试一试第2题)

(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四、)全课小结:

篇12: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3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七年级学习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角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初步应用。作角平分线是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科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则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2.教学对象分析:

刚进入八年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弱,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3.教学环境分析: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创设、改变和探索数学环境,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思考和操作活动,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发现数学规律。选择根据本节课的实际需要,我选择电脑及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借助几何画板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表示出来,发现变化中的不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作图直观地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领会其应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几何思维,启迪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几何的真正魅力.

三、重、难点

1.重点:领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实际应用.

教具准备投影仪、制作如课本图12.3─1的教具(几何画板).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领会角平分线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投影显示)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分组讨论测量方法

A O

B

老师总结: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把∠ABC平分

活动2如果前面活动中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没法折的角,又该怎么办呢? 学生仍讨论:对折的方法不可以,应当考虑使用工具了。

如课本图12.3─1,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画板演示

小组讨论后得出: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边边边”课本图12.3─1判定法,可以说明这个仪器的制作原理.证明:在△ACD和△ACB中

AD=AB(已知)

DC=BC(已知)

CA=CA(公共边)

∴ △ACD≌ △ACB(SSS)

∴∠CAD=∠C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C平分∠DAB(角平分线的定义)

活动3:根据角平分仪的制作原理怎样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不用角平分仪或量角器)做出三条边相等

图12.3-1

如何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作法: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交OB于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

1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C. 23.作射线OC.

则射线OC即为所求.

活动4:实践应用(1)1〉平分平角∠AOB 2〉通过上面的步骤,得到射线OC以后,把它反向延长得到直线CD,直线CD与直线AB是什么关系? 3〉结论:作平角的平分线即可平分平角,由此也得到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图形在课件上)

活动5: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1)实验:任意作一个∠AOB,作出∠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过点P画出OA,OB的垂线,分别记垂足为D,E,测量PD,PE,比较PD,PE的长度。(2)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学生实际测量,老师几何画板验证,确定命题的已知和求证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数学符号表示:

已知:如右图,OC平分∠AOB,点P在OC上,PD⊥OA于点D,PE⊥OB于点E 求证: PD=PE 证明:∵OC平分∠ AOB(已知)

∴ ∠1= ∠2(角平分线的定义)

∵PD ⊥ OA,PE ⊥ OB(已知)

∴ ∠PDO= ∠PEO(垂直的定义)

在△PDO和△PEO中

∠PDO= ∠PEO(已证)

∠1= ∠2(已证)

OP=OP(公共边)

∴ △PDO ≌ △PEO(AAS)

∴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

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例:如图,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的距离相等,并且离公路与铁路的交叉处500m.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000)

活动6:实践应用(2)

如图:在△ABC中,∠C=90°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 求证:CF=EB

A F

E

D B

C

分析:要证CF=EB,首先我们想到的是要证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Rt△CDF ≌ Rt△EDB.现已有一个条件BD=DF(斜边相等),还需要我们找什么条件 DC=DE(因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再用HL证明.随堂练习

1.教材50页第1题

2.已知:在△ABC中,AC⊥BC,AD为∠BAC的平分线,DE⊥AB,AB=7㎝,AC=3㎝,求BE的长。

3.在Rt△ABC中,BD平分∠ABC,DE⊥AB于E,则: ⑴图中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呢? ⑵哪条线段与DE相等?为什么?

⑶若AB=10,BC=8,AC=6,求BE,AE的长和△AED的周长。

小结:

1:画一个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注意作图痕迹和几何语言的表达)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 作业:教科书51页第2题 板书设计:

12.3.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作已知的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

上一篇:先烈的诗歌下一篇:我想当名设计师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