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2022-07-08

第一篇: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一、《孔子拜师》教学反思范文

一、谈话导入,找准切入点

在课前预习中,我要求学生充分收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课堂伊始,我请学生交流自己对孔子的理解,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及时抓住有效的信息,并以此为切入点相机导入,展开教学。

我个人认为这种导入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首先,教师必须对孔子、老子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教材的内容要吃透,力求在教学中能够运用自如。其次,时间上要有所把握,不能喧宾夺主,冲淡了对主要内容的教学。

二、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从而读懂句子,进而读懂课文,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中,词语的理解往往陷入程式化的“说说词语的意思”“用词语说话”之中,不免枯燥、呆板。本堂课中在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让学生懂得:世上的学问是学不完的,我们要虚心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又比如文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使词语教学变得既有“语文味”,又充满了趣味。

三、让朗读贯穿课堂的始终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有利于发展其语言,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品德和审美教育。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的读,如:轻声读、默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等,让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并在读中培养语感。

当然,这堂课中也存着在着许多问题:

1、解词方法还很单一,虽然也用了很多方法,但每次解词总是想提醒学生到词语手册上查,其实有些学生可以自己从字面上理解的,我应该把这些方法明确地告诉学生,让他们真正掌握学语文的方法。

2、这节课的重点虽然抓到了,但文章的中心——“孔子的好学精神”学生还体会不够深,应该在学生理解孔子拜师艰辛时,再让学生读一读,体会孔子的好学。

总之,在教学中我本着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态度,真实的再现我们的课堂。不是用花哨的表演抓住人,而是努力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语文的精神之美吸引人。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创造一种纯语文的课堂。

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所说的: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入,决定了你的课堂是否精彩。教师像一位引路人,你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广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我们走上讲台前,应该静心地把教材多读几遍,力求读得深读得透。多思考每篇课文怎么去挖掘它的语文特色,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简单的精彩。这也是自己今后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篇

二、《孔子拜师》教学反思范文

《孔子拜师》一课,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本课的重点词语很多,也不是太好理解。还有大篇幅的人物对话。课堂容量应该说是比较大的。反思本节课认为做得比较到位的有这样几点:

一、对于整体感知环节的处理

整体感知环节一直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部分,以往经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说说“这节课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的问题往往会把学生难住或艰难地把课文复述上来。不会真正地收到整体感知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大胆尝试用扩充句子的形式来感知。其实在没有进入课堂之前还是有很多顾虑的,怕学生不明白要干什么?怕学生不会抓不住课文中合适的词语来补充。做成平时考试的扩充句子……总之有很多的担心。但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方式是可行的,而且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都会问“你是读哪一部分知道的?”这样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还初步感知写作顺序,为接下来的课文分析打下基础。

二、对于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处理

例如对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词的理解,我先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情况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正象有的老师评课时说到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就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而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了。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无痕教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的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对话部分的处理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孔子和老子,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气的分析引领,使学生在朗读中入境,入境后即会生情。这样学生既体会人物的品行又把朗读训练落到了实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学法的指导和总结

例如在学生交流读“难读的句子”时,我引导学生多读几遍的同时告诉他们“遇到难读的句子就要多读几遍,才能读好。”看似简单,但这也是对学法的一个指导。再如在补充课题环节,我先告诉学生“读书不能专靠嘴上功夫,脑也要跟上,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这就是指导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才是真正的读书,这又是学法的一个指导。在补充完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补充的课题是有一定条理和顺序的。这同样也是一个学法的指导。

尽管我很认真地去备课,力求“面面俱到”,但上完课后才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忽视了或者说处理得不到位。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重点词语抓得不够

例如在孔子拜师路上的那一句话中,其实除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外“上千里路”、“几个月”、“终于”等词都能体现出孔子这一路上的艰辛。而自己备课时没有真正地做到细心,把这些重点词语给遗弃了。这是自己最不满意的一点。

二、忽视了学习伙伴的提示

在上课前我想象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学无止境”的理解,学生会因为这方面的经验少,而无话可说,因此就没有这样做。后来在网络研讨的贴子中发现有老师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以及结合老师或家长的继续教育来体会“学无止境”,这样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也许我先前的担心是不存在的,如果加上这样的处理,相信学生对于“学无止境”的理解会更深刻!今后一定要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

三、课件的精细处理

课件做为教学的辅助工具,确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在《孔子拜师》这一课,学生在认识了孔子、感受了孔子的好品行后,在最后环节向学生出示了孔府、孔庙的图片,课堂来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如果能配上音乐以及相应的介绍,效果会更好!

这节课的设计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环节,今后需要我们更加细心、更加专业地去设计。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更多精彩的绽放!

最后我还想说:我的教学是幸福的,这幸福不仅表现在孩子的成长让我幸福,我的成长同样让我感到了幸福。

三、《孔子拜师》教学反思范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重点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相关句子感悟孔子的品行。在汇报过程中,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谦虚好学,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有礼有节。当学生说到“孔子是个有礼貌的人”时,我又通过读对话,结合“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见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礼的一位学者。这样,学生能从简单的语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识丰富,还很有礼。就势总结到我们的学习与做人。一个人要想受到人们的尊敬,需要丰富的学问,但只有学问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品行。

教学中,我还结合作业中的练习,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学习是无止境的”。有的学生说:“我爷爷虽然年纪大了,可还在学习电脑。”有的学生说:“妈妈一直在学习,还经常要参加考试。”最后引读相关名言,如: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本以为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应该在作业中表现得很好。但在批改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却局限在上课说过的那几个例子中。有时候真觉得,在指导学生写作上,不指导,学生无从下手,指导得多了,就怕局限他们的思维。真是两难!

四、《孔子拜师》教学反思范文

回顾《孔子拜师》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

教学伊始,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高山流水,探访圣人的意境,了解孔子,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但是在设计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点什么?有些不妥,这毕竟局限了学生的认识,若能让学生谈谈你对孔子还有哪些了解,想必学生一定会积极交流,也将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更加全面,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接下来检查预习,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列出了本课16个词语,量比较大,检查的遍数比较多,对于“风尘仆仆”等易读错的词语,朗读落实的还不够,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能读好的,一带而过。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二段对话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再读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

同时,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只顾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例如对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绍,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不够生动,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再如,对于曲阜的介绍,我只考虑,通过介绍曲阜引出孔子文化节向本单元主题*拢,因而影响了教学的主旋律。节外生枝的教学,并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益处。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第二篇:《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回顾《孔子拜师》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教学伊始,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高山流水,探访圣人的意境,了解孔子,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但是在设计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点什么?有些不妥,这毕竟局限了学生的认识,若能让学生谈谈你对孔子还有哪些了解,想必学生一定会积极交流,也将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更加全面,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接下来检查预习,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列出了本课16个词语,量比较大,检查的遍数比较多,对于“风尘仆仆”等易读错的词语,朗读落实的还不够,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能读好的,一带而过。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教学反思《《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例如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二段对话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再读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

同时,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只顾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例如对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绍,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不够生动,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再如,对于曲阜的介绍,我只考虑,通过介绍曲阜引出孔子文化节向本单元主题靠拢,因而影响了教学的主旋律。节外生枝的教学,并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益处。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第三篇:语文《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这次上课的题目是《孔子拜师》。选择《孔子拜师》一课,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在曲阜上了四年大学,在那个宁静而温暖的小城里,受到了古朴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想起学生时代看的那一场舞剧《孔子》,圣人的一幕幕沧桑又浮现在眼前。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讲一讲孔子,把我所知道的孔子讲给我的学生听。11月19日,早上,上课了。按照预先的设计,从介绍孔子导入。原本配乐《破阵》是一首颇有气势的音乐,加上激昂的解说词,本想把学生引入到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中。怎奈,音乐中途“罢工”,正在我兴致刚起之时,戛然而止。我心中一惊,但随即镇定下来,故作镇静地继续解说,想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弥补声音缺失的遗憾。但是,诚实的说,心情还是比较受影响的。但是,课还是要继续!我强打精神,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字词、文章大意的梳理。终于,上到了

课结束了,看到学生们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几位听课老师微笑地看着我,我心里觉得轻松了许多。虽然,课上的并不完美;虽然,一上来就出了那么大的纰漏;虽然,自己的内心经历了小小的波折,但是,一节课完整地上完了,学生学到了知识,我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得到了几位老师的认可,我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吸取的教训就是:准备还要再充分一些,课堂上的心里调试还应再及时一些,课程设计还要再精心一些。每次进步一点点,离精彩就更近些。

第四篇:《孔子拜师》教学反思800字

问题的设计,对学习课文非常重要,有效的问题设计往往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以“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作为统领性的提问。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爱动脑子,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有礼有节,还有的学生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他认为孔子能向别人学习,有的还提出了每个人都有各自喜欢的方向,知道的知识也都不同,我们要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每个人的“独门秘技”。当学生说到“孔子是个有礼貌的人”时,我又通过读对话,结合“孔子和老师不仅学知使人们佩服,人们还很敬重他们的人品。”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见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礼的一位学者。这样,学生能从简单的语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识丰富,还很有礼,所以我就势总结到我们的学习与做人,一个人要想受到人们的尊敬,需要丰富的

这堂课中,我安排了两个说话拓展,一个是想象孔子在路途中艰辛,这个环节上,学生的想象力较丰富,说话的质与量都很高。另一个拓展是理解孔子的话中“学习是无止境的”这个句子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有的学生说:我爷爷虽然年纪大了,可还在学习电脑。有的学生说:我妈妈一直在学习,她现在正在靠会计专业呢。还有一个学生说:刘老师虽然知识渊博,可她还参加各种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我想起我在复习总动员上为了激起学生的斗志而以自己为例鼓励他们要努力学习的,没想到这孩子在这里竟用上了。让学生说了以后,我安排了一个写的拓展:举一个例子,再写写对“学习是无止境的”的理解。学生理解得不错,我又让他们读读相关的名言,如:学习永远不晚之类的名言。引导学生归纳出:世上的学问是学不完的,我们要虚心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第五篇: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反思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初步体会“质疑、解疑、感悟”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向他们学习。 2.准确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通过“质疑、解疑、感悟”的方式学习新知。 教学准备:

1.学生背诵积累《论语》中的部分名言。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这个学期同学们背了很多文言文,是吗?哪个同学敢上来背两段,展示展示?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背得真好,老师忍不住,也想背一背,也想听听你们的掌声,好吗?“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段话出自哪里?(《论语》)

《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孔子子弟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 孔子是什么人?为什么他的子弟要记录他的言行呢? 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

说得很好,只是这么一段简单的话语恐怕不能让我们对孔子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吧,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则关于孔子的故事,名字叫《孔子拜师》(板书课题)

引导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或者你想了解什么? 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孔子拜谁为师? 孔子怎么拜师?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孔子拜的那个老师又是怎样的人? 孔子拜师的结果如何? 同学们,真聪明,竟然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学贵有疑,从某种角度上说,学习就是解疑释惑的过程,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哪里?(书上)

【设计意图】之所以从学生平时积累的名言谈到《论语》,再谈到孔子,是想拉近学生和孔子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孔子是我国的伟人、圣人,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策略】让学生围绕课题设置疑问,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读感知,扫除障碍。 自读课文,划生字,标自然段。 检查生字词。

读课文之前,咱们得扫除生字拦路虎,谁来当打虎英雄?指名读、齐读等,学生互相正音。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迎候 纳闷 渊博 风尘仆仆 毫无保留 学无止境 等候 品行 传授

【设计意图】把每个生字读正确是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前提,学生到了三年级应该具备自己借助拼音读正确生字的能力。

【教学策略】教师放手让学生练习,互相指正。

三、拓展延伸,走进孔子。

(一)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呢?通过预习课后的(资料袋)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介绍孔子师:多么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啊。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今天老师给大家几张有关孔子的图片。大家来看看。(播放视频)

(二)师:如此庄严、隆重、宏大的场面就是纪念孔子而举行的“祭孔大典”。为什么离我们如此遥远的孔子一直为人们景仰和爱戴到今天呢?这节课让再次走进课文《孔子拜师》,亲密接触这位孔圣人吧。

【设计意图】对于孩子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引导他们学习的最好方式。

【教学策略】课前,学生们通过广泛地阅读书籍、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等方式获取新知。课堂上交流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心情愉悦、信心百倍。

三、精读课文。

(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求学路上是怎么不辞劳苦的呢?老师读课文,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看看脑海里都展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了。 (学生交流反馈)

(多媒体播放风雨雷电声)师:你们看,此时此刻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假如现在你们就是孔子,会怎么做?

指名讲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明白孔子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旅途这么辛苦。这就叫风餐露宿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明白白天也赶路夜里也赶路这就叫日夜兼程 出示句式:

孔子就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了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到了洛阳,孔子的头发_________,脸上_________。衣服_________,鞋子_________,真是一副_________的样子。

学生想象,填空并交流。(请同学们展开合理想象说一说,同桌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这样的词语对理解课文和人物的品质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抽象难懂,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才能有所感悟。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以想象的要是打开生活的大门,去设想孔子遇到的困难,去感悟他行路的艰辛。

师:谁来读读这一句话,把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的情景展现出来呢?

学生有感情读并评价。

师:课文中有一段孔子和老子生动的对话,我们来读读,看看你能从对话中读出什么?

全班分角色朗读,女生读孔子,男生读老子,老师,旁白。交流反馈 体会孔子很有礼貌。相机指导古人的礼仪,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有许多不相同的的礼节。如:

揖: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

长揖: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学生情境演说

【设计意图】以表演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策略】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老子的话:“你是—”。该怎么读呢?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

生自由练习。(注意有礼貌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表现在行动中。)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们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读这一句,你觉得老子怎么样?

师:学生拜见等候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大老远去迎候呢?

(区分等候、迎候的意思体会老子没有因为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的孔子来拜他为师而骄傲自满,而是在城外迎候,老子真是谦和、知礼。)

孔子:“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 (如: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

师:那联系生活中的事情,自己说一下。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样的人吗?

教师小结:是啊,有的同学学习已经很好了还在学,爸爸妈妈工作了还在学,爷爷奶奶还在上老年大学呢,这就叫学无止境。那我们今后也要做这种“学无止境”的人。

【设计意图】: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也加深对孔子的精神的感悟。 【教学策略】:整个故事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孔子自己对此也做出了学无止境的解释,同学们也联系实际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的事例,再结合着孔子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很好的体会学无止境的精髓所在。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师: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师:老子怎么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 (一丝不苟、一字不落、 „„) 师:想不想夸夸他们呀? 学生交流

师:对两位圣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现在要把上下联的后四个字换一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上联— (随时请教 谦虚好学 勤学好问 „„) 师:下联—

( 一心一意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 师:横批—

( 流传千古 专心致志 „„)

师: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端起课本,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结尾处,对了孔子和老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行的表现,和巧妙的通过“随时请教和毫无保留”这样浅显易懂的词言简意赅的将其表达出来的写作方法。

【教学策略】借助课后孔子的名言将孔子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拿来借鉴学习是不无裨益的。

五、拓展延伸

师:昨天晚上,我在读这一篇文章时,发现课文中在描写“孔子是怎样认真学习”这一部分写的特别略,只说“孔子每天不离老老师左右”,为读者留下了一处空白。于是,我就上网查找,想找到这一部分内容。可是却没找到,找到了《孔子学琴》一文,也展现了孔子认真学习的过程请同学读一读。

交流体会并创写孔子是怎样认真学习的过程 展示创写结果

师:同学们,听了孔子学习的故事,你们获得了怎样的启迪呢?是不是也明白了学习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只有永远对学习充满兴趣,永远不感到满足,不断努力,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学有所成。孔子说 “学而不厌”,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的运用。

【教学策略】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将会在练笔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板书设计:流传千古

孔 老 子 子 拜 授 师 徒 学 毫 无 无 止 保

境 留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所以最近我一直在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段意合并法、要素串连(分析)法、题目扩展法、摘录句段(语句)法、取主舍次法、小标题串联等方法。本课比较适合题目扩展法。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来引领:孔子是谁?孔子拜谁为师?老子是谁?先带领孩子们了解这些基本的知识,再结合孩子们对课文的预习情况,一步步理清思路,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本文主要写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远千里,从曲阜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既简单又明白。因为是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感觉很有成就感。顺势又巩固了这种概括方法,感觉效果比较好。在学习课文内容是,我主要抓住孔子路上的艰辛、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有礼有节,老子的诲人不倦、关爱晚辈。两位伟大的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来了。书写指导主要抓住了“尘、迎、等、境、授”五个字进行了指导。“尘”的关键是写好上面的“小”,中间是竖不是竖钩。“迎”主要是与“柳”字的右半边进行区分。“等”字的关键在下面“寸”的竖钩要偏右一点。“境”“授”注意左窄右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课件07-08

17、《孔子拜师》集体备课修改后教学案教学案04-20

孔子拜师范文05-16

《孔子拜师》教案04-16

孔子拜师教材分析04-22

孔子拜师教材解读07-08

拜师学习教学随笔06-23

上一篇:科学教育手工制作下一篇:烤烟市场研究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