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建设规划

2024-04-09

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精选6篇)

篇1:旅游景区建设规划

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兴起于殷商,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有7300年的文明史和3000年建城史。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太行风光秀美,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层出不穷,邯郸成语典故闻名瑕迩,民俗民风独具特色,极具旅游开发潜力。经过长期开发建设,我市的旅游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景点星罗棋布,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主导,加大投入,使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现状

我市现有文物古迹15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磁山文化遗址、磁州窑遗址、南北响堂石窟、磁县北朝墓群、娲皇宫及石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赵王城遗址、战国赵王陵和邺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学步桥、回车巷等97处。市级138处,县级450余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涉县崇州旅游风景区和峰峰矿区南北响堂山旅游景区两处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两处:武安市名河源森林公园和峰峰矿区响堂山森林公园。AAA景区两处:丛台公园和黄粱梦吕仙祠。

目前我市已具备基本接待条件、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有丛台公园、市博物馆、黄粱梦吕仙祠、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学步桥等24家。正在谋划准备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战国赵王城遗址、邯郸植物园、罗敷潭景区等17个。其中包括7个准备招商引资、合作合资开发建设的项目,如临漳铜雀台旅游开发区、武安名河源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大乘玉佛寺二期工程等。

近年来,我市旅游资源开发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要

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的方针,仅1999-2002四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7160万元,其中2000年完成投资5200万元,2001年完成8600万元,2002年完成8640万元,重点开发建设了10个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旅游区,即涉县崇州旅游区、响堂山风景区、赵文化旅游区、黄粱梦文化旅游区、曹魏三台游览区、北朝墓群游览区、武安名河源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磁州窑古窑址旅游区、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和大名府旅游区,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实力,实现了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旅游业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近几年我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综合来看还存在着投入不足、设施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缺乏叫得响的旅游景点,增加了市场开发的难度。

二、总体思路

旅游业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配套规模、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以弘扬古赵文化为龙头,突出多元历史文化共有的特点(赵文化、女娲文化、磁州文化、成语文化,曹魏文化、石窟文化、太极养生、革命纪念地

等)发挥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把我市建设成区域性旅游热点城市。

(二)总体布局:搞好五区一带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五区是中心旅游功能区、佛教石窟古陶瓷都文化旅游区、北朝文化曹魏文化观光度假区、太行山文化休闲度假区、广府太极养生旅游区,一带是大名生态农业观光带。

1、中心旅游功能区。主要区域在市区和邯郸县境内,突出赵文化,建设赵王城旅游环线,即赵王城遗址、圣井岗、古石龙、赵王陵、黄粱梦吕仙祠、丛台公园、博物馆,总长30公里,目前已基本通车,但景区内路况较差,同时绿化、供排水、厕所等基础设施较差,应作为建设的重点。

2、佛教石窟古陶瓷都文化旅游区。地处峰峰矿区,综合佛教文化与磁州窑文化,形成由南北响堂石窟、常乐寺、磁州窑博物馆等组成的旅游环线,规划修建南响堂石窟?北响堂石窟公路,并配套建设供排水、绿化、厕所等基础设施。

3、北朝文化、曹魏文化观光度假区。地处磁县、临漳县交界,主要是邺城遗址、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遗址、曹操墓、北朝134处古墓冢和茹茹公主墓、天子冢、兰陵王墓、炉山峰山度假休闲等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

4、太行山文化休闲度假区。主要是涉县、武安两地的娲皇宫、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固新古镇、江家大院、刘家大院、京娘湖、北武当山、朝阳沟长寿村等组成的旅游环线,全长100公里。目前,涉县境内的崇州风景区的景点连接线、景区内部道路以及十八盘石台阶、停车场基本完工,厕所、供排水、绿化等服务设施需进一步建设配套。武安市内京娘湖、长寿村、古武当山、朝阳沟等环线,但景区内的基础设施不配套。

5、广府太极养生旅游区。景点集中在永年县广府古城内,包括广府古城、太极之乡(杨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的发祥地)、杨露禅故居、弘济桥和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的。

6、大名观光带。在大名县境内,包括大名府古城、五礼记碑、天主教堂、狄仁杰碑、元符寺、匡教寺和梨花观光等。

三、重点建设项目

(一)涉县崇州风景名胜区项目。涉县崇州风景名胜区地处太行山南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为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崇州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三大部分:红色之旅旅游项目、人文古迹旅游项目、太行风情旅游项目。红色之旅旅游项目主要以129师司令部旧址为基础,完善景区的公路、步游道建设,并配备供电、蓄水、引水和绿化等, 基础设施总投资2290万元。人文古迹旅游是以涉县娲皇宫为基础,配套建设旅游公路、步游道、停车场及供电、打井、绿化等,计划投资3500万元。太行风情游,地处太行深山区,地势奇特,风峦叠嶂,山涧河谷纵横交织,景色秀美。主要基础设施是建公路、步游道、停车场、绿化及供电、给排水工程等,总投资3060万元。

(二)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处峰峰矿区境内,包括北响堂风景区、南响堂风景区、磁州窑古陶瓷都游览区三部分,以绿化、增加服务设施为主要内容。基础设

施建设总投资5460万元。

(三)古石龙旅游景区项目。古石龙旅游景区位于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西,占地1平方公里。项目的开发是以龙文化为主线,挖掘除主龙以外的八条石龙,建设全面的保护设施;以赵文化为陪衬,新建赵王跑马场、赵王思女阁、罗敷潭湖、龙涎湖、桑园蚕坊、卧龙坡、九龙塔;以旅游景点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搞好景区绿化,修建旅游专用公路和区内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13万元。

(四)黄粱梦吕仙祠开发项目。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十公里的黄粱梦镇,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邯郸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重要的对外形象窗口单位。为了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充分挖掘黄粱梦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新建南院新区、北院展室及钟鼓楼改建等,总投资323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

(五)赵王陵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赵王陵位于邯郸市西北邯郸县与永年县交界地带,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其保护利用项目初步分三期工程完工,均以遗址修复、环境整治绿化、道路修建和安全监控为主,总投资8664.2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56.56万元。

(六)赵王城遗址景区建设项目。赵王城位于邯郸市西南4公里处,南环路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古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景区拟建设遗址展示、观光道路、停车场、景区封闭设施及景内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800万元。

(七)邯郸大乘玉佛寺旅游景区项目。大乘玉佛寺始建于南北朝元象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新建项目选址在四季青新村以北,铁西大街北端以西,灵山以东,插箭岭公园以南,总建筑面积15110平方米。随着大乘玉佛寺旅游区的逐步建立,景区寺院门前广场已建成,寺内部分道路已铺设,目前计划在景区内修建主辅干道、甬道(步游路)48780平方米,停车场312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2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90万元。

(八)磁县溢泉湖度假村项目。磁县溢泉湖度假村紧靠东武仕水库,已兴建了11幢别墅,一个餐饮中心。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在保护景区原有景点的基础上,在景区内修建游泳馆、地下射击场等娱乐场所,并对景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环境等基础配套设施和绿化、美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亿元,其中一期投资3980万元。

(九)磁县炉峰山旅游风景区的项目。炉峰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磁县西部陶泉乡境内,因山形状酷似茶壶而得名,其景观景点风格各异、数不胜数,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急需修建景区内道路、旅游环保公厕、变电所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5170万元。

(十)磁县北朝墓群风景旅游区项目。北朝墓群主要分布在磁县城南及城西南共134处,部分封土高大,巍峨壮观,引人注目,但因时间久远,破坏严重。为进一步扩大旅游效果,结合文物保护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其基础设施建设设想如下:建设25公里环行旅游路一条、两个停车场、环保公厕两处,同时开发种植各种特色植物300万株,计划总投资4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890万元。

(十一)武安名河源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名河源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园内峰峦叠嶂,泉水众多,植物群落多姿多彩。由于以往对景区规划开发不尽合理,资源遭到一定破坏。因此今后对园区建设主要以保护现有资源、退耕还林为主。基础设施方面,计划用三到四年的时间,以绿化和修建必要的交通道路为主,其中绿化投资14760万元,道路投资1824万元。

(十二)临漳县铜雀台旅游开发区一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邺城遗址、三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铜雀台旅游开发区共占地70平方公里,依据各景点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潜力,规划确定了三个旅游景区(邺城遗址景区、铜雀台文化公园景区、鬼谷子文化景区)、三个旅游景点(千年古柏、曹操拴马桩、魏文帝曹奂墓、地下潜伏城门展览馆)、一个综合服务区,总投资1.86亿元。目前重点抓好包括邺城遗址景区中的三台遗址公园、铜雀台文化公园、综合服务区的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756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72万元。

(十三)大名府古城游览区。大名府故城址位于大名县城东北5至12华里一带,包括大名府城墙、大街遗址、宫殿区遗址、狄仁杰祠堂及祠堂碑、石刻博物馆、临济宗祖庭兴化寺、陈氏墓石雕群、卢俊义庄园旧址、邓丽君纪念馆、卫东森林公园及渡假村共十个景点。目前部分景点已经建设或准备开工建设,部分景点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8435.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30.7万元。

(十四)永年县广平府故城项目。“广平府故城”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年县广府镇。古城周围分布着众多的文物旅游景点,著名的弘济桥、杨露禅、武禹襄故居、毛遂墓等。景点建设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二期工程拟对西轴线部分书房、假山、演武厅和门楼、照壁、垂花门进行恢复建设及修整道路、停车场、厕所和周围环境治理等,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0万元。

四、措施

(一)全面落实旅游规划,加大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邯郸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确立了邯郸旅游资源开发突出赵文化特色,深挖赵文化资源内涵的发展思路,是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要抓好落实,从旅游景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大实施重点项目,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抓好现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这仍是今后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市现有已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大部分品位高、文化内涵丰富,有的是国内外独一无二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设施落后,周边环境较差,严重制约着邯郸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整治的力度。我们要以国家加大旅游业的投入和创建A级景区为契机,多方筹措改造建设资金,加快改造步伐。

(三)继续做好旅游开发项目引资工作。为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招商引资,是为基层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也是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把向上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四)在挖掘文化内涵上下功夫。邯郸是一个历史古都,文化积淀深厚,赵文化、磁山文化、太极拳文化唯我独有。我市旅游应喊响“游名城邯郸,品古赵文化”的口号,打造文化品牌。下大力气开发特色旅游精品,在老题新作,推陈出新,提高档次的同时,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几个景区,为邯郸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篇2:旅游景区建设规划

什么是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是指为了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项资源、有效经营和科学管理旅游景区,充分发挥景区资源价值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根据规划的内容及深度不同,景区旅游规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修建性规划。在这三个规划层次之外,旅游景区还可以根据各景区特点编制景区旅游策划或概念性规划、旅游项目策划,或针对具体建设项目编制开发规划。不同层次的规划,在编制内容、深度和方法方面有所不同。

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我国景区开发需要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现就三类规划内容和要求分别加以论述。

一、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任何一个景区开发建设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编制以景区所在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对景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帮助景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多重效益。

(一)规划时限

景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景区的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景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也应做出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二)任务和作用

总体规划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景区。其基本任务是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地性质、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和交通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对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旅游的开发计划和发展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实现最佳利用价值,确保设计的旅游产品与实际旅游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确保旅游地与所在区域间有关的各项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资料收集的内容

收集的内容包括地形图、专业图以及气象、水文、地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口、行政区划、社会经济、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旅游设施、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和环境等方面的资料。

(四)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

(2)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3)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依据和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是旅游规划的主题,是体现一定规划时段内总目标的一种设想。

(4)明确景区区域、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根据需要划定缓冲区的范围,包括旅游服务设施、附属设施、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的总体布局。

(5)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包括住宿设施、旅行社的结构、功能和布局的确定。

(6)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包括各级保护区及影响保护地带的界线、面积的确定。

(7)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8)提出实施规划的步骤、措施和方法,研究确定行业发展的目标战略。

(五)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1)文本、说明书。

(2)规划主要图件(图纸比例为1/10000-1/5000):图纸主要包括景区现状图、景区总体规划图、景区(点)及旅游资源分布图、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图、保护区级别规划图、分期建设规划图、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图、旅游设施规划布局图。

二、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较大型的景区可以增编景区控制性规划,小型景区可以跳过景区总体规划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个管理型的规划,其目的在于详细规定景区开发建设用地各项控制性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并为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指导依据。

(一)规划时限

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为景区近、中期开发建设做出安排,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10年。

(二)作用和任务

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为景区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提供控制依据,它首先代表一种规划理念,表明景区的规划管理由终极形态走上法制化过程,表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是一个向着预定的规划目标不断渐进的决策程序;其次,与其下一层的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后者更注重形体和视觉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则更加强调管理和引导,所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代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是规划管理和建设开发控制的一大进步。

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以景区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景区开发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性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控制功能,并指导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三)资料搜集的内容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了搜集总体规划应搜集的资料外,还应包括以下基础资料:

(1)旅游总体规划对本地块控制性规划的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

(2)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

(3)景区内人口分布现状。

(4)拟规划区块内建筑的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5)景区内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的分布。

(6)景区内工程管线网分布现状。

(7)景区内土地经济分析的资料,包括土地等级类型、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现状、地价变化、开发方式等。

(8)景区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地方建筑特色、风土人情等。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内容上,可分为:

1.控制性指标

(1)用地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相容性。

(2)环境容量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容量。

(3)建筑形态控制指标:建筑高度,建筑问距,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建筑规定。

(4)交通控制内容:外来车辆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内部车辆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

2.引导性指标

对旅游区内重点地块的建筑形式、色彩、体量、风格提出设计要求。

配套设施体制:旅游区生活服务设施布置,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及其管理要求。

(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1)文本、说明书。

(2)规划主要图件(图纸比例为1/2000-l/l000):用地现状图、用地规划图、地块指标控制图、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网规划图、地块划分图。

三、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景区总体规划或景区控制性规划为依据,对景区近期建设内容进行安排和布置。与景区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更加注重景区形体设计、空间布局。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将为接下来的景区建设提供直接指导和具体方案。

(一)规划时限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为景区近期开发建设做出安排,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5年。

(二)任务和作用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上一个层次规划为依据,将景区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布置。

(三)搜集资料的内

容除收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有关本规划地块的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和各类建设工程造价等资料。

(1)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建筑设施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等。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1)文本、说明书。

(2)规划主要图件(图纸比例为1/2000-1/500):区位图、规划地块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综合管网等设施规划图、绿化景观旅游设施规划图、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效果图或模型。

旅游景区规划的相关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冲击力大大增强,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于是环境问题开始作为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由一些科学家提出。人们首先根据传统理论研究治理方法和技术,同时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仅靠科技手段,用工业文明方式作为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打着工业文明烙印的思想和观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观悄然兴起,并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以其崭新的价值观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被正式列入国际社会议程。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1994年的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以及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都以此作为重要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同时,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包括:

①恢复经济增长;

②改善增长质量;

③满足人类基本需求;

④确保稳定的人口水平;

(二)区位理论⑤保护和加强资源基础;⑥改善技术方向;⑦在决策中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

区位理论研究的实质是生产的最佳布局问题,即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使生产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在工业化大生产之前,人们从事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式的生产,产品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因而成本和收益的比例不会随距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不会考虑生产地点的选择问题。从这个简单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区位理论并不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如经济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分工加深的条件下,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区位理论中有一个距离衰减原理认为,如果地理现象之间是互相作用的,那么其作用力与距离成反比关系,即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景区与客源地之间就遵循着距离衰减原理。旅游距离衰减原理总体上表现为景区对客源地的吸引力以景区为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小,相应的客源数量分布也呈现出以景区为中心向外围梯度减少的规律。主要原因有:首先,客源地的旅游者到景区需要支付费用、时间、精力等成本,而且这些成本随着景区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因此景区的吸引力也会随着距离的加大而相应地减少;其次,景区与客源地之间小幅度的距离变化会引起景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大幅度变化。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区位理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三)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理论认为,区域内各经济实体聚集产生的总体经济效益大于各经济实体单独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和,超出的部分来源于因集聚而造成的有利环境。集聚效应对于景区来说,在于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可以使各企业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降低开发成本,共用旅游设施,提升总体旅游形象,增强吸引力,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旅游者来说,集聚效应可以方便旅游者选择同一区域内的不同景区,从而减少旅游者的费用、时间等成本。

(四)系统论

用系统论指导景区规划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景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景区规划应采用系统分析和整体考察的方法进行。它既包括对相互关联的系统要素的规划,也包括景区与整个地区的总体开发的外部系统规划;其次,景区规划的制定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调节、不断提升的系统。因此,在景区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始终保持系统化眼光,用系统论指导具体的实践运作。

参考文献

1.↑ 赵黎明.旅游景区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

社,2009.10

2.↑ 郑耀星.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教育出版

社,2010.05

3.↑ 孙诗靓.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理论·案例·实

篇3:建设“低碳”旅游景区的思考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

低碳旅游, 是借用低碳经济理念,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模式。它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 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

“低碳景区”的内涵主要包括自然和人文内涵两部分。自然内涵是指, 把对景区的开发建设与低碳理念紧密相连, 在开发和运营全过程坚持低碳化操作。人文内涵是指, 低碳景区的建设要有一个良好的倡导低碳旅游的社会环境, 要有对建设低碳景区的深度意义充分理解的广大参与者 (包括建设者和游客) , 把建设和保护低碳景区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本能行动。

二、低碳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 是旅游吸引力根本来源和旅游消费原动力, 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 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 同时又是社会文明的窗口、地方形象的载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好的景点就是一张名片, 就能形成市场影响。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是要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它关系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经济增长。

在影响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诸多要素中, 我们不难发现, 资源的开发利用、设施的建设、环境容量、旅游能源的利用、污染控制各方面都应积极引入低碳发展的理念, 只有真正理解了低碳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未来, 低碳景区是景区建设的未来, 是旅游业谋求内涵式发展的必要途径, 才能帮助景区提升综合竞争力, 有效控制污染, 走上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建议

第一, 重视编制景区的《低碳建设专项规划》, 合理规划旅游区环境承载力。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摸清景区低碳家底, 为打造景区低碳产品, 完善低碳设施, 优化低碳服务和塑造低碳品牌提供参考。九寨沟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二, 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过去十几年的旅游业发展中, 景区普遍存在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 破坏严重。有的景区开山炸石, 砍树毁林, 导致水土严重流失, 有的景区盲目进行旅游设施建设, 导致原生态严重破坏。要建设低碳景区, 就要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先规划, 先环境评价, 后开发的理念, 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 充分挖掘景区内资源的旅游价值, 提升质量。景区应多策划推出以低能耗、低耗损为主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还应注意通过生态化的技术手段, 修复受损的景观, 营造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综合型低碳旅游吸引物。

第三, 建设低碳旅游设施。1、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 使用低碳交通工具, 建设低碳道路等途径, 发展低碳交通设施。2、通过使用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建设生态厕所, 使用生态垃圾桶等方式, 发展低碳环境卫生设施。3、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技术, 建设低碳能源供应系统。4、通过使用低碳建筑材料, 建设低碳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设施。5、通过使用新能源观光游览车、低碳旅游休闲、观光、娱乐体验设施。

第四, 实施低碳智能管理。通过完善景区监控网络系统, 实现景区资源数字化网络管理, 实现资源保护、规划建设、旅游服务、规范管理等各领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科技投入, 集视频监控、电子防控和高效应急反应于一体, 通过游客中心的屏幕, 监控景区各景点和路段, 用科技支撑低碳景区的发展。

篇4:重庆南温泉旅游景区规划

【关键词】温泉主题形象 景区功能规划 产品设计

一、南温泉发展战略思考

南温泉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它地处重庆主城区一环线以内,属重庆主城区“半小时交通”范围,交通线路不断完善,将南滨路都市风景区、南山风景区和南温泉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吃住娱的都市旅游新概念。

南温泉历史悠久,曾经有一段辉煌的旅游热潮,是重庆主城仅有的温泉“绿谷”。南温泉地处山水环抱之中,凌空飞泻的瀑布点缀其中具有山、水、林、泉、峡、洞、瀑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其温泉、花卉、陪都遗址均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南温泉泉水以疗养效果好而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重庆努力打造“温泉之都”,这又是南温泉发展的重要机遇,并且它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已建立了温泉酒店,温泉公园等,再加上劳动力资源丰富,南温泉必会得到恢复发展。

二、南温泉景区主题形象规划

1、南温泉旅游资源分析

根据南温泉旅游资源分析,可从地理,历史,社会分析南温泉景区主题形象定位。

(1)从地理方面分析:山水藏灵泉

①自然资源:(山水之间)

南温泉是重庆主城仅有的温泉“绿谷”。具有山、水、林、泉、峡、洞、瀑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其温泉、花卉、陪都遗址均有较高的知名度。使有山无水、有山远水的众多温泉景区望之项背。景区以常绿针叶林、落叶性杂木林、竹林和樟林为主,植被以次生植被、人工植被为主,且分布不均。温泉景区中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②温泉资源(储量充足稳定、水温适宜、矿物质丰富)

温泉水为硫酸钙镁钠型热泉,水多出露在花溪河南岸,水温39-42℃,且涌水量至少为4384立方米/日。水质为硫酸盐型低温微咸热水,矿化度2克/升左右。质堪与临潼华清池媲美,是国内最优秀的温泉之一。泳浴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生 理机能,健身美容,治疗皮肤病和关节炎等作用。

(2)从历史方面分析:陪文诉英烈

虽然重庆在极具地方特色的土著巴文化基础上,具有“三建国都、四筑渝城”的悠久而传奇的历史,但其中最具显赫地位、焦点地位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时期无疑当属抗战陪都时期。这是重庆历史上其它任何时期所无可比拟的。因此,打造陪都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将有利于突现我市作为特色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尤其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特色形象的塑造。抗战期间,蒋介石、宋美龄、林森、孔祥熙等长期在此作温泉浴。有孔园、林森公馆等抗战遗迹。

(3)从社会方面分析:休闲汇疗养

①市场位置(休闲)

南温泉位于重庆市南部巴南区,距市中心16公里。景区内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5-18℃,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450毫米。充沛的降雨量为植物生长、溪流、瀑布提供了充足水分。

景区内山峰雄壮,林木秀美,泉流暖骨,溪河多姿,溶洞奇妙,有“南塘温泳”,“峭壁飞泉”,“古仙女洞”、“建文遗址”等著名的南泉老十二景。

②温泉价值(疗养)

南温泉为硫酸钙镁钠型,含钙、镁钠、硫、钾、氡、碘等二十六种元素,水温39-42℃。其水质、水温堪与临潼华清池媲美,是国内最优秀的温泉之一。每当浴池开放,玉池滚滚,白烟蒸腾;细雨霏霏,暖气袭人。荡漾豁尘襟,馨香易初服,沐温泉浴的乐趣。

三、南温泉景区功能分区规划

①南温泉西南方向划分为景观文化区:包括蒋介石官邸、国民党中央党校礼堂、陈果夫别墅、兽涎泉、总机洞、滟预归舟、三峡奔雷、五湖占雨、峭壁飞泉等景点。

②南温泉西北方向划分为温泉疗养区:包括阳光温泉度假村、犬泉、南泉公园、南泉广场、南塘温泉等景点。

③南温泉东北方向划分为商业住宿区:包括商业区、住宅区等。

四、南温泉景区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设计

1、南温泉公园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设计

(1)天人合一(南温泉公园)

南温泉硫酸钙镁钠型热泉,含有多种微量放射性元素氡 硫化氢和硼等。对于因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而产生神经痛,神经衰弱的上班族有很好的疗养作用。

而且南温泉公园内植物比较繁茂,可以与温泉资源很好结合,在林中建若干泉池,让人们在林中享受温泉,配合植物的效果,提升温泉的养生功效。

(2)服务中心区(南温泉广场附近)

在南温泉广场附近打造一条小吃街,对入驻与此的小吃店实行免税政策,吸引全国各地的名小吃进入,树立起小吃街的名气。另外在温泉广场附近在打造一条购物街,同样实行免税政策,丰富游客在南温泉的旅游活动。

(3)民俗风情岛(河心岛上)

以少数名族建筑 民俗文艺活动 名俗食品 配饰等为主体,在河心岛上打造一个具有少数名族风情的异域国度,游客上岛以后就像完全身处一个少数名族村寨,可以在岛上品尝民俗食品,购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河心岛上每晚举行篝火晚会,并与晚会上进行表演,这些活动将会给旅游者留上深刻的印象。

2、建文峰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设计

(1)建文竹屋(建文峰顶)

在建文峰顶修建若干竹屋,竹屋为三层结构,一二层作为游客主要的生活地,配有卧室 书房等必要设施,三层不作其它用途,只留下一个大的阳台,让旅游者可以与阳台上观星赏月,让城市的人们在此找到一份安逸的田园生活。

(2)孔府迷情(孔祥熙旧居)

以孔祥熙旧居为设计原型,遵循“修旧如故,保持原貌,以存求真”的文物修建原则,重塑孔祥熙与孔府生活的旧貌,以原始的文物为引,配以解说员的精彩讲解,让人们了解国民政府时期的高官的生活。

(3)俯瞰建文(建文峰索道)

重新修缮建文峰原有的索道,使其能够重新运行,使用新型材料,提高索道的舒适程度,给体力不足的老人小孩提供登山的机会,而且可以让人们从空中俯瞰建文峰,给游客更多观赏的角度。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 区域旅游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篇5:旅游景区规划 管理

2、旅游景区

3、旅游目的地

4、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理论

5、主题公园

6、度假区

7、自然保护区

8、森林公园

9、地质公园

10、历史文化名城

二:简答

1、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景区的关系

2、按不同标准景区分类3、2类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和各自支撑性理论

4、景区分区管理方法

5、生态旅游的内涵

6、景区生命周期理论内涵

7、景区开发的社会影响的几个方面

8、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

9、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含义

10、举例不同细分市场景区开发定位

11、主题公园发展历程(以大陆为主,欧洲不用)

12、景区开发选址条件、因素(重要因素、现象表现)

13、景区规划中科学性,艺术性融合关系

14、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15、美国黄石公园的管理体系和模式

16、指出几种不同旅游资源所依托的不同景区管理部门(3~4个)

17、遗产文化资源在景区开发中的利用和表现形式

三:论述:4/101、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2、旅游体验论

3、上海迪斯尼开发的优势,问题和意义

4、文化创意在旅游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5、供/需两个方面讨论中国度假市场变化趋势

6、多部门介入景区管理的问题(产生原因、未来会怎样…)

7、如何根据市场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如香港海洋公园)

8、文化遗产资源在景区不同利用和表现形式

9、从同学ppt讲解案例中选3个问题

篇6: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目的地的一张独特名片。进入21世纪之后,战争、疾病、灾难等无一不对敏感的旅游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创造知名度,推广环保、友好、安全的目的地形象才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因此,旅游目的地品牌也成为目的地应对危机、恢复重振的基石。

野三坡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西北部,太行山与燕山的交汇处,地处京、津、冀黄金三角的核心地带,80年代初,野三坡还是一个“山高坡陡石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贫困山区,1984年开发,1986年正式开放以来,历经30年历程,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使景区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

一、品牌管理体制创新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还依靠政府的决策和主导作用。野三坡要在品牌管理上致力于创新,全面推行政府主导的品牌建设。

(一)创新体制

旅游景区目前被众多部门管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上的障碍造成了旅游景区管理上的混乱和低效,使得某些旅游景区为了获得片面的经济效益,忽视联合协作,景区之间因为信息之间沟通的不畅,致使区域景点条块分割,建设重复雷同。野三坡景区历经多年的发展,2001年,涞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合并,管委会主任由副县级领导兼任,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局长任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景区所在乡镇的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副主任,县直各职能科局在管委会设立职能所站,接受管

委会统一领导。管委会的成立,使风景区由分散管理变为统一管理,由单一管理转向综合管理,由部门管理变为政府管理,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的新体制,(二)加强管理

完善监管体系。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结合野三坡实际,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规定》、《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禁止放牧的管理规定》等20余项相关管理办法与规定,内容涵盖规划、建设、环保、土地、林业、水利、烟花爆竹、环境卫生、交通运输等,并严格实施;引进并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使景区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步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

规范服务管理。实行服务承诺制,推行规范化服务。与景区乘骑经营户、餐饮住宿单位、水面经营单位签订经营责任书,并由综合执法、行业管理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提高了诚信文明、规范服务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实行人性化服务,细微化服务。

积极推进景区相关服务标准的制定。2009年8月由野三坡管委会和涞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的《农家院服务质量规范》,经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通过,在河北省范围内推广,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强农家院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地方标准与依据。

加强环境管理。建立了“保洁分区、工资倒扣”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对管理人员要求达到“三无”(无一个烟头、无一片

废纸、无一个垃圾袋)。倡导维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义务”,每名员工都是“四大员”即:环卫员、安保员、导游员、宣传员,营造了洁净、舒适的景区环境,形成了长效卫生管理机制。2005年河北省在野三坡召开现场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了百里峡景区“保洁分区,倒扣工资”的管理经验。

加大环卫投入力度,2007年以来,景区新增仿生态分类垃圾桶600余个,足额配备清扫器具,垃圾日产日清,集中进行无公害化处理,重点部位定期消毒。投资1100余万元新建5星级厕所2座,微生物发泡式生态环保免冲厕所20处,水冲厕所10座,均达到星级标准。

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巡查日常化、制度化,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安全设施、特种游乐设备进行专项安全检查,重点部位、重点管理、重点监控。投资300万元在百里峡景区建立了信息化电子监控系统,对景区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实时监控,并设立专人管护。景区派出所、保安处24小时定岗在位,治安防范工作完备。与120、110协同联动,构建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制定了《景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设立救援电话,建立应急救援分队,配备医疗救护车,在游客集中的区域设立医务室及医疗救护点,确保游客在景区受到意外伤害时得到及时的救助。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完善了综合管理体系,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品牌形象塑造创新

品牌形象塑造创新就是旅游景区将自身个性化的信息在市场中

推广,并使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旅游景区应该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扩大景区的市场规模,使旅游者通过该形象认知旅游景区。可见,旅游景区品牌塑造有多种渠道的选择,因此把景区特点传递给旅游者就成为旅游景区的重要目标之一。

野三坡景区起步晚,底子薄,开始不过是最初级的乡村旅游模式,但是随着新景区的不断增多,全国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塑造新的旅游形象成为野三坡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旅游形象塑造,景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形象定位

旅游景区在其市场范围内的准确定位非常重要,这是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的关键。好的品牌定位是旅游景区成功的重要保障,旅游品牌定位就是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形象的旅游卖点,最终赢得市场客源。野三坡在品牌定位上就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挖掘景区历史文化和地质科普内涵,并借助历史名人和珍贵的地质遗迹的影响力,通过策划一系列旅游活动项目,打响“太行山龙头 祖冲之故里”的品牌,奠定野三坡在中国旅游景区的地位。

(二)形象宣传

依托主流媒体。坚持“上大台、登大报”的原则,强势宣传景区原生态的风景资源,突出媒体、实体、载体“三体”联动,立体促销,重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滚动播出野三坡形象广告、专题片;在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北京晚报等主流报刊每年发表专稿800余篇;与新浪、搜狐、网易等知名网站合作,全年分时段、分主题进行网络营销。

加大宣传投入。广范围、多渠道筹集宣传资金。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拿出20%用于宣传促销,连续五年投入超过1500万元。

搭建合作平台。一是在京、津、冀、蒙、晋、鲁、辽、宁等主要客源城市组织召开了野三坡旅游产品说明会,推出了异彩纷呈的旅游产品和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并与1600多家旅行商建立合作关系。二是参加了北京、昆明、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西安、沈阳国内旅游交易会及天津北方十省市旅游交易会,精心编辑、制作统一的野三坡风光片和画册,累计发放7万多份。三是每年旅游旺季开通北京天桥直达野三坡的公交旅游直通车,开通北京西客站直达野三坡的“野三坡号”旅游公交式专列,为首都市民出游野三坡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举办节庆活动。与大台大报合作举办了“激情广场、魅力野三坡”、“五一七天乐”、“野三坡开山节”、“相约野三坡公益植树节”、“绿色音乐汇”等大型活动;与知名网站合作举办了“摄影大赛”“寻找代言人”等主题活动;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举办了“大学生越野三项邀请赛”、“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举办了“地球日”“科普活动周”等大型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有市场影响力的主题节庆活动。

三、完善设施功能提升

2001年以来,景区累计投资6.8亿元,实施了白草畔、龙门天关景区开发、百里峡晋档升级、保野路升级改造、拒马河景区综合开发等项目,提高了景区承载力,完善了景区基础设施。2007年以来,在景区交通、安全、卫生、游览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提升,重点完成了金百路8公里升级改造、新建旅游标识、标牌380块、新建生态停车场3万平方米、星级厕所5座、改扩建游客中心、地质博物馆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设施水平,引资兴建4级星宾馆2家,三星宾馆2家,逐步形成了以星级饭店为主体、经济型酒店、个体旅馆、农家院为补充的全方位旅游接待服务格局,提升了景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强景区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实现景区通讯全覆盖,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为加速景区转型升级,景区谋划了总投资20多亿元的野三坡自驾车营地、旅游集散中心、百里峡深度开发、龙门天景区升级改造、拒马河综合开发等旅游项目,景区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在品牌建设和管理上面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野三坡景区作为自然风景区,应该意识到品牌对于景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旅游景区的形象塑造,将品牌管理与具体的品牌建设相结合,同时对品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把握,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方式加大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巩海波

上一篇:阳日中心学校春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热处理合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