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2022-08-09

第一篇: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及开发可行性报告

前言

分宜县建于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地处赣西中部,面积1389平方公里,人口30万,属于小县。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千年古县,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有其它地方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去年国庆节期间,分宜民盟总支部数人前往浙江省宁波华翔集团总部,受到董事长周辞美先生与华翔集团的无比盛情与难以忘怀的接待。

当我们把本地盟员老画家严兴智先生的书法作品与国画《钤山秀峰》赠送给周辞美先生之时,当即得到周先生由衷的赞叹:“好美的地方,分宜有如此美妙的山岭,我们可在此开发山庄”。

一语惊醒本地人。从浙江归来,我们盟总支部便成立开发招商课题组,聘请有关人士参与考察、研讨等活动。于是,通过实地勘察,我们更加领悟其独特无比的开发价值。我们由此更加衷心地钦佩具有深厚文化素养与诗人气质的周辞美先生的“慧眼识宝”。

第一章、规划基础

一、概述

1、钤冈岭的基本情况:

钤冈岭,本名钤山,位于分宜老县城正南,面临钤阳湖,处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上游。交通便利,分文铁路、安分公路均从湖畔岭旁经过;北行数里,即为浙赣铁路与沪瑞高速公路。水路则可直下袁河,出赣江。

钤冈岭海拔260米,山上林木茂密,松竹相间,蓊郁清幽。山下双溪环抱,清洌见底。从湖畔登山,盘桓而上,凌顶四望,两水夹一山,呈长方形若钤印,故名钤山。往北看则是一片广阔的水域,碧波万顷,湖光潋滟。往南看,峰峦起伏,千岩百壑,许多山峰在云海中忽隐忽现,蜿蜒连绵,一直连到分宜的最高峰——大冈山。

与赣西诸名山相比,毫不逊色。武功山高则高矣,却有点高不可攀,不如钤冈岭“小巧玲珑”,举足可登。大冈山大则大矣,然交通不便,不如钤冈岭水陆便捷,四通八达。明月山幽则幽矣,然只有山色,没有湖光,不如钤冈岭“碧水丹山,人间仙境”。可以说,钤冈岭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在赣西部,均首屈一指,无愧于赣西名山之雅号,钤山是分宜南乡诸峰之起点,诸水之汇合点,堪称挟山水之形胜,据天地之精英了。

二、规划编制依据

1、国务院颁发的《风景区管理暂行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法》、《防洪法》、《电力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

3、国家有关建设旅游度假区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4、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5、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6、《分宜县城总体规划》

二、规划编制性质

依照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区位资源特点,铃冈铃景区应以自身人文环境、山水环境和周边风光环境为基础,发展以教育为目的,以山色为主景点,以水上运动、游乐、休闲观光等综合旅游项目。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1、把钤冈岭建设为《天工开物》描绘的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及军事场景,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集散地。“人无我有”,打出“大创意、大手笔”的效果。怀有君临天下之开发意识,为全世界人类历史文化的长廊推出中华民族熠熠发光的瑰宝;

2、精心挖掘文化内涵,构建诗歌碑林,不仅为开发旅游以添景观,让游人畅想诗之海洋而留恋忘返,而且为乡情教育与扩大分宜影响有无与伦比的深远意义;

3、充分发挥景观和资源优势,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旅游项目吸引人;

4、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接待的规模和规格,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

〈二〉规划原则:

1、正确处理好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自然为主,文物古迹、环境保护的原则;

2、坚持大旅游原则,衔接好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3、坚持“高起点、大气魄、创新意、聚人气、树名牌“的原则;

3、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开发方案,注意远近结合原则。

四、规划目标

规划着眼于未来,以创造生态环境为基础,建成具有教育、培训、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特色的生态风景区为宗旨,以超前的意识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发展,逐步把钤冈岭建设成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功能突出、实施齐全、环境优美的风景区。

五、规划期限

1、首期工程:2004年-2006年

2、二期工程:2006年-2008年

3、三期工程:2008年-2010年

第二章、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一〉、有利因素:

1、地理位置:

钤冈岭位于赣中西部,分宜县城东南部,紧临袁河,上游为分宜有名的风景区昌山庙和严嵩洞;下游为国家级风景区仙女湖,是仙女湖主要景点必经之路;正东面为省级保护文物——万年桥;距离县城仅6公里。而分宜县处于新余、宜春中间,距新余、宜春各30公里,到省会城市南昌和长沙各约17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交通条件:

分宜交通四通八达,浙赣铁路

、泸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分宜至文竹铁路、至吉安公路均可直达红色旅游圣地——井冈山。分宜还是赣西大地南下广东、福建沿海发达地区主要通道之一的必经之地,是赣西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赣西公路密度最大区域,现有一条省级公路直通钤冈岭。

3、政治、经济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加,出现了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的良好政治环境:一是国内安定团结、政治稳定;二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旅游业发展。同时由于国家经济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出行旅游欲望加强。加上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文化、商务交流将更加频繁,这一切都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4、周边环境:

钤山风采迷人,与周围3公里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甚是相映成趣,诸如北面袁岭乌龟与严嵩洞幽境,西处昌山庙祀地,南临波光潋滟的钤阳湖,东靠钟山峡、张仙人篆刻、卢肇读书台、肖公词、清画家万上遴墓等等。以及有许许多多的优美传说故事。

5、旅游资源

A、钤冈岭的人文文化:

自古以来,钤冈岭嬴得不少享有声誉的豪杰俊士留恋往返,吟诗赋词。唐宋时,有宋朝理学家、儒学大师朱熹,钦差大臣蒋之奇,唐大文学家韩愈,唐名臣李德裕,名宦莫立之、周瑛、曹忠等;明朝刘伯温、王阳明,清朝施闰章等,均钟情钤冈,赋诗咏叹。抗战时,有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罗卓英,为安葬于钤山抗日捐躯的上校团长陈铭作诗《钤冈孤树》:“尖锋立古庙,松树影空影,因有九霄心,故能凌绝顶。”

为钤山增添斑斓色彩的更有本地名士俊才,唐代的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元代的“文人之冠”欧阳玄,明代的博通经史的礼部大臣刘仲质,忠贞不二的大常寺卿黄子澄、为官正直的左都御史钟玠、威镇西南的都堂巡抚李香,独掌朝权二十一载的严嵩,清代的书画妙手万上遴等,均可谓称之“钤山之子”,为华夏创造出永世不朽的钤山文化。

钤山不愧为文化的象征,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四月,就在此地诞生出了一部举世瞩目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

景由地而生,地因人而存。宝地钟人杰,胜景毓精英。

B、钤冈岭军事地位:

钤冈岭雄踞老县城城南,地势险要;欲夺分宜,必先取钤山,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唐末,李克用追击黄巢入江西进分宜,在钤冈岭驻兵与黄巢打了一仗后,从此得势,其子李存勖建后唐,尊之为太祖。元代末,南方红巾军首领欧普祥入江西占领分宜钤冈岭,以此为大本营,进军宜春与安福。明末,张献忠的大西军也曾占领分宜,驻军钤山。清代,太平军石达开领兵入江西,占领分宜,驻军于钤山。

当代,红军为革命打天下,曾攻占钤山,在钤山留下辉煌而悲壮的故事。

1930年,彭德怀(开国元勋,元帅)率红五军,从井冈山根据地出发,于3月19日向分宜城靠拢。上午一攻上钤冈岭,彭德怀即刻登山察看地形,指挥主力下山过袁河、绕道攻北门打下县城,然后向宜春挺进。

1932年9月20日,王震将军率红八军再次攻打分宜,凌晨,亲率九名战士偷袭钤山。被敌发觉,遭机枪扫射,九名战士全都牺牲,王震身中二弹挂了彩。后续部队猛攻,终于冲上山顶,占领寺庙,摧毁碉堡。

50年后,担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上将没有忘怀分宜战事,1991年,83岁高龄的王老欣然命笔,为分宜县革命烈士纪念碑题词。

〈二〉、不利因素:

1、产权不明细:钤冈岭本身一部分产权归分宜县;一部分产权归亚林中心。山下村庄为分宜县,而水面为铃阳管理处,前期开发协调工作较难处理。

2、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开发钤冈岭的资金只能靠引进外资。

3、钤冈岭可供开发面积相对较小,要求精雕细琢。

二、钤岗岭景区范围与环境容量

1、规划范围:

依照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之核定,结合本景区功能及开发条件,钤冈岭景区开发围绕山体及水体展开,以山系四周至山脊可视范围为界,面积20平方公里。

2、环境容量分析:

钤冈岭属生态旅游,而生态旅游的成功有赖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生态旅游,要正确处理资源与客源的关系。因此,客源加资源才能成为市场为保证钤冈岭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其客源容量予以计算。参照一般风景区日客量经验数据,森林型风景区内游览用地标准0.27公顷/人为基数,推算本风景区日适宜客量,乘以2.5为日饱和客量;钤冈岭区辖总面积300公顷,风景游览区总面积100公顷。年可游日为360天,故环境容量=100/0.27×2.5×360=333333人次/年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年游客量的适宜数目应为约30万人次/年

三、规模预测及客源分析

1、规模预测:

2003年仙女湖游客量为12万人次(该数据仅为2003年仙女湖门票销售数量),根据总体规划、客源趋势及项目设施接待能力,规划2006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10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

2、客源分析:

参照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目前仙女湖游客主要是本县、新余、宜春、南昌、湖南等游客,在我国经济日趋发展及带薪假期增多的情况下,游人量将逐年增加。

A、根据客源市场区域定位,要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海外入境客源市场为辅。国内客源市场以江西、湖南等省游客市场为主,国内其他省份区次之。入境客源市场以港澳台、东南亚为主,带动欧美客源市场。

B、根据客源市场距离定位,分为一级客源市场:近距离客源市场。二级客源市场:中距离客源市场。三级客源市场:远距离客源市场,国内其它省份和海外其它客源市场

在市场开发中应以一级旅游市场为开发重点,二级旅游市场为远期目标,辐射三级旅游市场,形成旅游市场的梯度开发体系。

C、根据来源分为:a、生态观光:数量多、流动快、停留短;b、休闲渡假:停留时间长、消费高、重游率高;c、商务会议:市场潜力大、消费高;d、娱乐消费:市场潜力,重游率高。

第三章、规划组织结构

一、功能分区

根据规划区的自然地形,景观特色和旅游功能,钤冈岭景区规划为一带、一地、一区,即钤冈岭一山为观光带,钤冈岭南面为《天工开物》的内容还原地,北面为沙滩、水上为休闲区,采用公路交通和水上交通的有机配合组织游览,具有以下优越性:

1、旅游功能分区明显,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2、、旅游项目设置明确,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符合游客的消费心理。

3、利于分期开发建设,便于技术改造与新项目设置。

4、可以形成分散和统一管理模式。

二、分区项目设置

1、旅游接待区:

将钤冈岭的西北面新建宾馆,硬件设施按三星级标准进行配套,近期形成床位数100张,餐位数200座的接待能力。

2、钤冈岭观光地

主要是沿山而上辟石阶,建石亭,利用现有的亭基,完成傍云、翠、抚松、漱石四亭。让人每行数武,即有亭可歇,有诗可赏。

3、在钤冈岭的南面被群山秀丽的自然风光所包围,山下利用现有农业场地复制《天工开物》书中所反映的当时军事、工业、农业之情景。如水磨、水车、草棚、独木桥等。

4、钤阳湖水上游览区

在平面如镜的水面上添置动力和人力游船,设置水上人家以及水上餐饮,划出一定水域网围为野钓区,使山与万年桥更加紧密相连;

第四章、建筑布置与设计

一、总则

建筑应充分结合环境,回归自然,融于山水之间,同时注重考虑赣西文化底蕴;建筑地标高控制应结合地形,建筑朝向结合地势变化;建筑用材力求采用自然质朴的就地材,具有较强的乡土气息。

二、开发内容:

1、打“天工”之巨牌,咏颂中华民族之灵魂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奉新举人宋应星任分宜县教谕,史载“有贤声”,因其据分宜民间之状况,发愤著书,留下一部科学巨著《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明末以前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百科全书,叙述我国古代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咸、甘嗜、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五金、佳兵、舟青、曲蘖、珠玉等物品的原料出产和制造过程,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从民用机械到国防武器,当时有关国计民生的部门,应有尽有,内容广博。并以中、日、法、英、德等国文字传遍全世界,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

《天工开物》名高天下、光烛邻国,是本县与本市乃至本省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资源。按照《天工开物》中的描绘,于古钤阳地匠心如运演绎出来,现在与未来的中国人准会纷至沓来瞻仰老祖宗们的“劳动史画”,西方人准会顶礼膜拜寻访东方人赖以生存繁衍的“图腾岁月”。

2、建钤山历史名人园,再现文化内涵之深厚

《中国历史名人辞典》收录名人3755人,全国两千多个县,平均每县不到两人。分宜的上游宜春,地域人口是个大县,收录两人:郑谷、彭莹玉。分宜的下游新余,地域人口也是大县,收录两人:王钦若、梁寅。而分宜收录了四人:欧阳玄、黄子澄、严嵩、严世蕃。《中国一百个宰相》一书,介绍我国最著名宰相一百位。其中江西籍宰相六位:王安石、文天祥、黄子澄、杨士奇、解缙、严嵩。分宜有两个半,即黄子澄、严嵩、杨士奇(泰和人,出生地为分宜)。滕王阁《江西人杰图》共80人,平均每县不到一人,分宜有三人:陈重、卢肇、严嵩。另外,我国从隋唐到清末科举取士一千多年,三年一届,开科取士三百余届,产生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各三百余位,据此全国平均

六、七个县才摊有一名,而许多泱泱大县空白无名。分宜却独占状元一名:卢肇,探花两名:欧阳玄、黄子澄;传胪一名:宋希尧;二甲二名(即第五名):严嵩。

3、复登山本来之面貌,建高品脱俗境地

古人为了登钤山,辟石阶,建石亭,沿途修了四座亭宇。第一亭叫傍云,第二亭称翠微,第三亭名抚松,第四亭为漱石。每行数百步,即有亭可歇,有诗可赏。现石级尚在,亭基犹存。

如沿山复亭刻诗,真可谓曲径通幽,令人感觉一种古文化薰陶与大自然之美的享受。

4、恢复仰山之行宫,供香客之许愿

“仰山行宫”位于钤冈岭山顶,也称仰山行祠,据县志记载,早在汉文帝刘恒年间,“仰山二神”就开始在钤冈岭立祠。这是分宜县最早的一座寺庙,比昌山庙还早一百七十年。

封建社会,每年春秋两季的仲月望日(即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日),袁州一府四县的名流绅士都要上山祭祀,供奉仰山菩萨。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韩愈被贬官到袁州任刺史。适逢久旱,田园枯槁,饿莩载道。韩愈闻悉钤山有灵,便率袁州官绅步行跋涉,到钤山祭祀仰山庙,求天神保佑,普降甘露,祷告后果然下大雨,人们均奔走相告,钤冈岭的名声,也就更响了。重建仰山之神庙,并恢复山顶一座早已倒塌的钤西庙,供善男信女烧香拜佛。

5、雕石狮于万年,呈古桥之雄姿

分宜老城东门外有一座横跨袁河、沟通南北的十一孔大桥——万年桥,处于钤山南面脚下,是严嵩在明朝嘉靖年间修建的。桥的两头双狮雄踞,桥的两侧雕栏玉砌,至今四百多年。

1958年因修筑江口水库,县城迁拆,大桥也因此破损严重。护栏拆尽,雄狮离异,桥的中拱也被炸塌,成了破桥一座,名胜不名,终年泡在水中。然而所剩部分还是坚如铁铸,不少人依然泛舟前往,一睹雄风。如重雕石狮于万年桥,再展昔日这雄风,令人无愧到此一游。

6、扩钤麓之书院,现钤山之文风

钤冈岭之有名,乃人之有名。分宜人历来民风纯朴,好学之风甚浓。建县千余年,分宜建立的第一座书院,就叫钤冈书院,后又改名为钤山书院。而到明朝时,严嵩所创立的袁州府内最大的书院因在钤山之麓而取名为钤麓书院。严嵩对钤山算是情有独钟,早年住的地方叫钤山堂,后来出的书叫《钤山堂集》。当时的江西提学使邵宝写了一篇《钤山堂记》,而另一位提学李梦阳则写了一首《钤山堂歌》,均极富文采。

7、建黄金河岸,供游人之娱乐休闲

钤阳湖占地面积达5万公顷,属仙女湖上游,比国家级风景区仙女湖还大1万公顷。伫立钤山之巅,钤阳湖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天水一色,碧水鳞浪中,三两小岛点缀其间,如一幅动静相宜,空旷辽阔的山水图画,令人遐思万千。特别是傍依钤山的沿山河岸,可谓称之“黄金河岸”,是天然的游泳场地,比起北方若干地方的黄金海岸有着异样的风情与独特的开发价值。若乘游艇于水中,看万年之古桥,赏四周之青山,犹如世外桃源,心旷神怡。

8、还炮台之原形,见军事之要塞

钤山依山环水,山高路迥,因此文人喜爱钤山,武者也看重钤山。抗日战争时节,为了使人们能掌握时间,当时的县政府在钤山顶设立了一门土大炮,每天在山顶打一炮,叫午时炮。而且,在山上的祠庙,设立了防空哨站。炮台、战壕现如今依然清晰可见。

9、护天然之林木,改山岭之林相

钤冈岭地处原分宜县老县城中心,历来为当地风景区,故先人对其多次改造,使之风景如画。山上各种的奇花异草、千变万化的森林,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应妥善地保护好天然景象。但钤阳岭的森林色彩缺少变化,为此我们须实行林相改造,使之成为春晓“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夏日满山青翠欲滴、绿树成荫,秋色层林尽染、分外妖娆,冬韵银装素裹,色彩斑斓的图画。

三、设计特点

1、与山树、水域相配合,组织特色空间,保持较为完好的水环境和岸线植物景观效果,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2、要刻意塑造返朴归真的自然野趣,选用地方特色建筑材料,控制好建筑体量,外观造型和建筑高度,建筑外观处理尽可能简洁明了,色泽能够有效的融入周边环境。

3、体现分宜吴楚文化结合的地方民俗特色。

4、尽可能的处理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好环境同时注重营造古朴深远的意境。

三、主要建筑

1、展览馆:主要还原《天工开物》中的古旧代生产、生活工艺;

2、宾招:用于接待游客住宿、商务;

3、仰山宫:供善男信女烧香供佛;

4、诗亭:供游人赏玩;

5、堤坝:提供良好的河岸环境;

6、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的雕塑;

7、红军攻打钤冈岭情景的雕塑;

8、书院:供游人参观;

9、其它附属建筑。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一、道路及交通组织:

景区钤冈岭至安分公路,约1公里,为主游线,需修建水泥路面,山区可按原石级稍加修正,但应拓宽1.2m左右,辅助进入各景点,减少路由,方便疏散游客。

二、水上航线:

可基本维持原样。

三、停车场、码头

钤冈岭北面的东北方设成主停车场,钤冈岭南面的东南方设小型停车场。主停车场设车位60位以上,小型停车场车位为25位左右。

第六章、绿化规划

一、绿化原则

1、以面为主,点线结合,绿树成荫,提高绿化覆盖率。

2、因地制宜改变林相,依照规划要求合理配植树种,建成针阔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

3、丰富季节变化,按原始林状选择适应本地生长的地方树种。

4、合理改造,充分保留现有绿地系统。

5、加强行道树种植和建筑群间绿化,突出建筑风格和特性。

二、各主要景点绿化:

1、宾馆附近:依照景区接待站的绿化规划技术规范,充分结合江南山水文化特点,通过园林手法合理配种花、草、树。

2、钤冈岭:除保留现有植被,同时进行林相改造,丰富色彩变化。

3、河堤两岸:可种植些杨柳,尽显江南之美。。

第七章、其它基础设施规划

一、电力设施:

1、供电电源

由于钤冈岭景区所处袁河上游仅3公里处为分宜发电厂,电力资源丰富,电源从分宜发电厂接进就行。

2、用电量预测

按人均用电量近期0.2kw,远期0.4kw;每天游人量近期0.5万人,远期1.0万人测算。

近期0.2kw×0.5万=1000kw

远期0.4kw×1.0万=4000kw

3、供电系统设施建设

分宜发电厂35kv电力线──变压器├─景区

二、水力设施:

由于钤冈岭远离县城,自来水目前还没来,但其地处袁河,地下水资源丰富,近期可采用地下水,远期可接自来水。

三、通讯设施:

根据规划要求,建立适应钤冈岭旅游发展的通讯网络,为游客提供快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对外通讯服务。而分宜县通讯设施为全省最先进的县,有线、无线已覆盖全境。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财务预测

一、总投资估算

钤冈岭景区建设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自然风光游线为龙头,采取滚动开发的分期建设步骤。通过部分资金启动,旅游收益带动的发展模式,建设钤冈岭风景区。

分期建设具体分述为:

一期工程2004年-2006年:重点建设好安分公路线入钤冈岭景区1KM主干道;修建码头;建主入口门楼、仰山行宫、诗亭、宾馆;铸雕塑;购买中巴车2辆,建造木船2艘、竹排8艘,购买游艇10艘、非动力船10艘。投资约3000万元。

二期工程2006年-2008年:复《天工开物》之生产、生活场景,修建水榭、水车、水磨、水雕等;改造风景区范围内林相;雕石狮于万年桥,重新其雄资;建设水上风情小吃人家;投建水上野钓区。投资约1000万元。

三期工程2008年-2010年:购制豪华中型游船;改造供水、供电、电信基础设施,修建钤麓书院及其它附属设施。投资约1000万元。

合计投资总额为5000万元。

二、效益分析

1、旅游消费水平预测:

游人旅游消费水平受整个风景区开发程度、接待能力、娱乐项目建设等因素的影响。近期钤冈岭风景区尚处于初始阶段,游人消费项目较少,每人日消费水平按近期60元/人.日,年递增25%测算,

每人日消费水平表单位:元

年份

年增长率

每人日消费金额

200

42

560

2005

25

75

2006

25

93.75

2007

25

117.19

2008

25

146.49

2009

25

183.1

12010

25

228.89

至2010年达228.89元/人.日,游人每日消费指在景区内各种项目消费支出平均值之和,主要包括门票、交通、购物和食宿等项目。

2、年游量预测

根据我国近年来旅游行业的增长情况看,年游量增长均在12以上,而2003年仙女湖年游量为12万人次,按年增长10增长计算:

年游量表度单位:万人次

年份

增长率

年游量

200

410

13.

2200

510

14.52

2006

10

15.97

2007

10

17.57

2008

10

19.3

32009

10

21.26

2010

10

23.39

3、近期收入及利润预测

风景区直接旅游总收入估算,按下列公式计算:直接旅游总收入=平均消费水平×年游容量。旅游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30左右,近期各年直接旅游收入一览表

单位:万元

年份

200

4200

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收入

79

21089

1497.19

2059.0

32831.65

3892.92

5353.74

利润

237.6

326.7

449.16

617.7

1849.5

1167.88

1606.12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做为旅游行业,只要一期工程3000万元,

二、三期工程基本可以从经营中产生,短短7年时间,投入3000万元,可以收获5000多万元的资产,同时越到后来,其发展速度越快,可谓是一劳永益项目,经济效益可观。

4、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风景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交通、住宿、娱乐、饮食等行业的发展,旅游者在风景区内的消费带来货币的流入,并以多次交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增值效益,同时带动本地区工业、农业、电力、特色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可解决相当劳动力就业,对加速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意义。在社会效益上,不仅可提高本县知名度,同时对增进地区间相互了解和协作有积极的意义。其次使钤冈岭的生态环境得到科学的利用和保护,为我县、全市、全省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观光、娱乐和体育运动的场所,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丰富了假日经济和假日文化。同时带来了信息,资金和技术,社会效益巨大。

第九章、融资需求及项目合作方式

一、建议融资方式

1、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基本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环境、其他非盈利性投资,资金由政府控制,有利于引资;

2、银行贷款,以景点或项目作抵押,投资于基础设施,景点建设等方面;

3、招商引资,主要用于接待、景点、娱乐、旅游商品开发、景区交通等方面建设

二、项目合作方式

1、合资、合作为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组建、运营;

2、资方以资金、设备等方式入股,建设方以无形资产及部分资金入股;

3、投资方可与建设方具体协商其他合作方式

后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行业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业作为一个已经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产业,不但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递增,由其带动的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也日益明显,旅游业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热点之一

而翻开先人留下的《钤冈纪胜》、《钤冈四亭引》、《钤冈志》和《钤冈纪略》以及《夜袭分宜城》等大量史料与著名文章,均会令人感觉此山非同一般,开发后准非同凡响。钤冈岭的建设不仅能够满足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建设的首选之地。

钤山秀峰,应该是到了揭开面纱的时候。

第二篇: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原则

【原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 协调。旅游规划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促进旅游地的发展和旅游业健康发展而确定的旅游发展目标、配臵旅游要素、选择并制定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一般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其中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主要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经营和管理旅游区,使其能够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

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教材通过对旅游要素和资源条件的大量分析、评价、讲解基础上,强调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并进而提出旅游规划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景区案例分析,而未对旅游景区规划的设计提出比较具体的、明晰的原则,但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又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要求,反映了新课程强化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分析信息、整理信息,从而明确景区规划的原则,对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等;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旅游与景区建设都地理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提出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考察了学生的

综合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通过对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在地理学习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强调保护先行的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是大自然和人类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但同时这些资源又都具有脆弱性,易遭到破坏,破坏后无法恢复的不可逆性。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各种资源的保护措施,保证在不影响其长存性的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如果发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会遭到破坏应坚决的停止开发。199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在参观九寨沟之后,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景区最严重的挑战,游人增加就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

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第二:景区规划设计要突出景观的特色和个性的原则。旅游景区品位的高低、品牌的影响大小直接决定于旅游资源(景观)的非凡价值,而价值的高低就是景观是否有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景观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例如曾经席卷全国的“西游幻宫”,因其可创造性和雷同而昙花一现,而深圳的“世界公园”和“锦绣中华”,无锡的“三国城”等由其与众不同而长久的独领风骚。所以,景区规划中应大力强化、提高景观中有特色、有个性的景点,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者所有景点都是重点,要的是绿叶衬托红花。 第三:景区规划设计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和谐生美应该是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景区中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单一的组合会使景观景点显得单调、无生气,产生审美疲劳。在景观设计中应做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在自然景观为主的景点中要做到将人工设施有机的融入到自然中,因势、得体,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然”,如深山藏古寺如何藏而不露,和周围环境协调。再比如,亭台楼阁、桥梁等本来是为了实用,为游人休憩的,建筑者就应该按照和谐美的规律,精心设计、建筑、装饰,或者撰写楹联诗文,从而让它与自然景观形成统一的整体,构成绚烂多姿、文化品位较高的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如泰山的摩崖石刻、庐山三叠泉瀑布的诗句等。但是目前许多景区的索道没有顾及到与自然的和谐,大煞风景。而以人工美的景观为主的古典园林、古建筑、古迹、民俗风情等都要注意如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不要产生人工美游离于自然之外的隔阂,例如我国南北园林迥然不同的特色,就直接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林草、建筑等应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优美的理想的深邃意境,看山似山,看水似水,奇峰怪石方显自然之趣,“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如四川乐山大佛的修建原来是与自然很协调的一个重要景观,但是现在在其旁修巴米扬大佛,建“东方佛都”,造成对该景区的生态和文化环境的极大的破坏,极不

相称,何谈和谐美。

第四:景区规划设计要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存在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良好的自然风景和较高的旅游价值,黄山因人满为患,土壤板结,构成对植被的极大威胁。景区应该能够提供优美的风景、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体、和煦的阳光、湛蓝的天空、幽幽的鸟鸣等,让游客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如果大肆修公路、建设宾馆等旅游设施而砍伐森林,会引起水土流失,过度克服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存或者物种的减少,由于排泄废弃物过多和不合理的处臵导致水体污染、烟尘弥漫、海滩污染等,直接影响到生态平衡,从而破坏优美和谐的自然风

光。

第五:景区规划设计要运用整体性原则,让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的统一。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庞大的产业活动和人们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也是影响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景区规划设计就必须从整体上充分的考虑自然、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有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有必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增加人们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同时由于旅游活动的发展会给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比如,由于大力发展经济,我国的三大石窟由于游客众多,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游客大量涌入,改变了石窟的小气候)的双重作用下,受到的损害极为严重。因此,在规划时要做到自然、社会、经济三者兼顾,不能因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也不能借口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做到三者共赢,优先保护,适度开发。 总之,景区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规划设计还要考虑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交通路线的选择、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旅游形象的创立等等原则,在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评价。

第一:强调保护先行的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是大自然和人类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但同时这些资源又都具有脆弱性,易遭到破坏,破坏后无法恢复的不可逆性。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各种资源的保护措施,保证在不影响其长存性的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如果发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会遭到破坏应坚决的停止开发。199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在参观九寨沟之后,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景区最严重的挑战,游人增加就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

以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第二:景区规划设计要突出景观的特色和个性的原则。旅游景区品位的高低、品牌的影响大小直接决定于旅游资源(景观)的非凡价值,而价值的高低就是景观是否有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景观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例如曾经席卷全国的“西游幻宫”,因其可创造性和雷同而昙花一现,而深圳的“世界公园”和“锦绣中华”,无锡的“三国城”等由其与众不同而长久的独领风骚。所以,景区规划中应大力强化、提高景观中有特色、有个性的景点,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者所有景点都是重点,要的是绿叶衬托红花。

第三:景区规划设计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和谐生美应该是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景区中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单一的组合会使景观景点显得单调、无生气,产生审美疲劳。在景观设计中应做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在自然景观为主的景点中要做到将人工设施有机的融入到自然中,因势、得体,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然”,如深山藏古寺如何藏而不露,和周围环境协调。再比如,亭台楼阁、桥梁等本来是为了实用,为游人休憩的,建筑者就应该按照和谐美的规律,精心设计、建筑、装饰,或者撰写楹联诗文,从而让它与自然景观形成统一的整体,构成绚烂多姿、文化品位较高的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如泰山的摩崖石刻、庐山三叠泉瀑布的诗句等。但是目前许多景区的索道没有顾及到与自然的和谐,大煞风景。而以人工美的景观为主的古典园林、古建筑、古迹、民俗风情等都要注意如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不要产生人工美游离于自然之外的隔阂,例如我国南北园林迥然不同的特色,就直接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林草、建筑等应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优美的理想的深邃意境,看山似山,看水似水,奇峰怪石方显自然之趣,“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如四川乐山大佛的修建原来是与自然很协调的一个重要景观,但是现在在其旁修巴米扬大佛,建“东方佛都”,造成对该景区的生态和文化环境

的极大的破坏,极不相称,何谈和谐美。

第四:景区规划设计要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存在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良好的自然风景和较高的旅游价值,黄山因人满为患,土壤板结,构成对植被的极大威胁。景区应该能够提供优美的风景、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体、和煦的阳光、湛蓝的天空、幽幽的鸟鸣等,让游客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如果大肆修公路、建设宾馆等旅游设施而砍伐森林,会引起水土流失,过度克服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存或者物种的减少,由于排泄废弃物过多和不合理的处置导致水体污染、烟尘弥漫、海滩污染等,直接影响到生态平衡,从而破坏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第五:景区规划设计要运用整体性原则,让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的统一。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庞大的产业活动和人们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也是影响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景区规划设计就必须从整体上充分的考虑自然、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有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有必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增加人们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同时由于旅游活动的发展会给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比如,由于大力发展经济,我国的三大石窟由于游客众多,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游客大量涌入,改变了石窟的小气候)的双重作用下,受到的损害极为严重。因此,在规划时要做到自然、社会、经济三者兼顾,不能因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也不能借口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做到三者共赢,优先保护,适度开发。

可持续发展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针对旅游业,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的资本,必须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怀来东花园生态旅游景区的品质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官厅水库保护区的范围之内,必须进行的有序的保护性开发,走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之路。规划建设项目要符合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控制旅游开发利用的强度,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保护生态环境,使景区旅游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个性特色原则: 特色是旅游业生命,没有特色旅游业就没有生机,在开发中必须突出特色,强化品牌意识,明确品牌就是无形资产和竞争力。无论从景区定位、项目位置,还是主题立意、景观展示等各方面都要体现其鲜明的文化地域特征和景观地域特征。怀来东花园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要抓住生态旅游,体验旅游这个主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无,是指大造成一个有特色的精品旅游景区。规划建设项目要与旅游业发展态势、旅游资源基础和所具备的功能相适应,符合旅游总体开发方向,同时应具有鲜明的特色,致力于树立良好旅游形象。

效益优先原则: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产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怀来东花园生态旅游景区在旅游开发时,要始终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在产业规划、资源开发、市场运作等方面都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经济效益,并保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可行性原则: 旅游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规划必须经济可行,量力而行、实事求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施,完善的蓝图倘若不能实施,也失去了其实际意义,规划建设项目要求技术可行,资金投入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显著,能吸引外来资金投入。

以人为本原则: 怀来东花园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旅游项目设计,各种服务规划中一定要考虑游客的需要。

有序开发原则: 采取突出重点、分期开发、形成规模、完善配套,尽快形成“拳头产品”的开发策略。

综合开发原则: 本着“打名牌、抓重点、高特色、创效益”的原则开发各类旅游产品。

第三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系

作者:谢凝高 来源:《规划师》2005(05):5-7 时间:2006-12-0

1摘 要:风景区总体规划是综合性规划,在风景区规划编制过程中,有关方面应在总规或详规阶段充分协商,尽力完善。在国家风景区内,离开总体规划再做条条系统或块系统独立性规划,不仅没有必要,还会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破坏性开发后果。 关键字:风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旅游规划;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s Planning and Tourism Planning

Xie Ninggao

Abstract: The master planning of a scenic spot is a comprehensive planning,of which the special tourist sightseeing planning is an integrated part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carry out a special tourism planning for the scenic spot because full considera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consult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 planning at the stage of master planning and detailed planning for the planning of the scenic spot. Therefore,within the national scenic spots,it is not only unnecessary to carry out separate planning for b...

Key words: Master planning of scenic spot; Tourism planning of scenic spot; Relationship;

1、相关概念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下称风景区)规划,是以风景资源的调查研究及其鉴定评价为基础,根据资源的价值及其分布规律,在保护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按照相关法规确定其功能、性质、建设及其可持续利用原则,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价值很高,内容丰富,需要多学科专家参与考察和规划。规划的重点是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空间关系,确定合理容量和建设必要的服务设施,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标。

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与大自然的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其价值达到世界级的为世界自然(或自然文化)遗产,达到国家级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源于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的天下名山,相当于世界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公园,并与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或自然文化遗产接轨。

风景区的主要功能是科研、教育、游览、启智与山水体验活动等。游览是风景区的重要功能之一,但不是惟一功能。它连环带动地区和国家的巨大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效益。

2、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以下仅从有关风景区的法规和科学的角度,概述风景区规

划中的主要内容。

2.1风景资源评价

风景区是自然文化价值很高的综合体,因此风景资源的综合考察评价,必须建立在多学科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科学评价,其主要方面包括:

(1)地理位置,包括数理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历史地理的演变与风景区的自然文化关系。

(2)自然科学价值,包括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生态等科学价值。

地质地貌是地球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遗迹,也是构成风景区景观空间的基础,又是气候、水体及生物多样性的载体。根据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相及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通过区域乃至全球对比研究,得出某风景区地质地貌学价值属世界级、国家级或地区级的结论。

生物生态学价值,主要是指生物多样性及具有科学保存价值的濒危动植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作为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如衣、食、住、行等。间接使用价值是保全本底作为人类精神和科教活动所需的风景区的科教、游览、启智、创作体验等价值,还包括间接地支持风景区外经济社会的环境调节功能,即生态功能。风景区作为生物基因库和生态实验室,其潜在价值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3)自然美学价值。由于审美观念和素养的差异,世界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都存在各自的审美观,不同于自然科学有统一的标准。但也有共同的审美观。根据中华民族悠久而传统的审美观,对山水自然美的评价,一般包括形象美、线条美、色彩美、动态美、静态美、音响美、嗅觉美等要素。

形象美是风景美的主体和基础。就我国传统山水审美观而论,形象美可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以宏观的形象美为基础,相应地展现出中观、微观及各种美学元素,如色彩、线条、动静、声响等有机结合,构成各有特色的风景美学价值。

(4)历史文化价值。中国名山有数千年历史,现有的17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部分在唐宋时代即已成为名山,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其精华以自然为主,且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不是两者简单相加,更不是强加于自然,而是“点缀得宜,不掩其胜”相映生辉。这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从帝王到百姓,到儒、佛、道,都把名山作为大自然的原型、代表,加以保护,并将其作为人与自然精神文化活动的胜地,留下祭祀、宗教、游览、启智等大量文化遗产。因而,具有自然和文化双重价值,这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突出的。

风景资源的评价是风景区保护利用和规划建设的基础,因而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否则就会产生盲目性,导致破坏性后果。

2.2保护风景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风景区遗产地的规划、建设和利用,都是以保护为前提,这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共识。保护的标准就是保护风景区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这也是风景区规划的标准。

我国风景区的历史,就是一部山水风景的保护利用发展史,中国早在农耕文明的前期,就产生并形成了天下名山体系,名山从普通经济开发对象中被分离出来、保护起来,作为人们对大自然崇拜、祭祀、游览、审美、创作体验和探索自然奥秘等精神文化活动的胜地。为防止经济开发对名山的破坏,古代曾有帝王下旨:“五岳名山樵采刍牧皆有禁”,并形成“山上游,山下住”的旅行住宿与游览观赏方式,有效地保全了天下名山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断地发展了名山精神文化功能,并带动了山下的经济社会发展。

美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产生了国家公园,历经百多年的世界性“国家公园运动”,国家公园体制己遍及世界各国。公园由国家管辖,并立法保护,禁止或限制商业性开发。发展科研、教育、游览、启智等功能,是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接轨方向,尤其是发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科教功能。

当今世界已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己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972年,联合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签约国“竭尽全力”做好“遗产的鉴定、保护、保存、传播,并传之后代”的工作,同时保护好国家遗产。人类遗产由家族保护、国家保护发展到今天的全球保护,经历数千年。保护的最高标准就是保护风景区地质地貌、水文水系、植被生态、气象气候及文化遗产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

2.3分区保护利用—功能分区

为了使风景区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保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古今中外的实践表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实行功能分区,或称分区保护利用。(所谓功能分区,包括大分区和小分区。大分区是指风景内和风景外的功能分区;小分区是指风景区内的功能分区。)中国古代天下名山,如五岳的“山上游,山下住”,就是山上是精神文化活动区,山下的岳镇是旅行游览者的食宿基地,如泰山之麓泰安镇。今天的风景区遗产地,如九寨沟,亦继承了大分区的传统,规划设计遵循“沟内游,沟外住”的内外功能分区原则。

现代各国的国家公园,亦普遍实行分区制。第二届世界国家公园大会第十二项决议,要求各国国家公园的利用采用分区制系统,并指出,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旅游设施建在国家公园以外,并尽量不使用机动车。加拿大国家公园法规明确规定:“不应允许在一个国家公园内对自然资源进行商业性的勘探、开采或开发”。“商业服务与设施,如旅馆、商店和服务站及公园管理楼等,凡有可能均应设在国家公园的邻近地区。”“分区制是国家公园进行规划、发展和管理方面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分区制作为一种手段,是用以保证国家公园内的大部分土地及其生物资源得以保存其野生状态,把人为的设施限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根据我国风景区的资源价值和特点,风景区内一般可分为5个功能区:

(1)生态保育区。生态价值高,不对游人开放,允许科研人员进入考察研究,如自然保护地的核心区。

(2)特殊景观区。自然美学价值高,开放游览、审美、创作体验等活动,不允许建机械交通和过夜设施,可修步行道和解说系统。

(3)文化遗产保护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分布区,在保护好文化遗产原貌的前提下,开放展示、参观,以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不许改造、扩建和毁坏文化遗产。

(4)服务设施区。为区内游憩区,可设置过夜设施,以安全、卫生、简朴为原则,不建豪华宾馆,可修建公路。

(5)一般控制区。根据我国风景区一般都有农村、田园的特点,考虑原住民的发展,改变粗放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控制村落建筑的高度、体量和形式,使之与风景区的景观协调。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鼓励原住民参与旅游服务业,如开办家庭旅馆等,照顾原住民的利益。随着地区城镇化的进展,为山区农民迁居城镇创造条件。

此外,为了保护风景区的完整性,还要确定外围保护地带,防止污染和不协调的开发建设对风景区造成影响。

2.4风景区的环境容量与人工设施规划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指出,“军事冲突,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各种灾害和大众旅游及其失控的旅游开发,都对遗产造成威胁”。对我国风景区和世界遗产地威胁最大的是超容量的游人尤其是过度的旅游设施开发,造成风景区尤其是核心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导致风景区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的下降,严重破坏了风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在多数风景区应落实拆迁规划,尤其是核心区经营性设施,应只拆不建,并迁往区外旅游服务基地。区内的商业性服务设施保持在最低的必要的限度内,并实行特许经营,区外的旅游服务基地按市场规律发展。

至于风景区的开发,为了弄清概念,笔者把它分为硬、软两种开发方式:硬开发是一切人工的物质建设;软开发是科研和体验,不断发掘风景区的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创作新的山水诗、画、影视等,向国内外传播,达到间接利用的目的。硬开发是有限制的、禁止的,软开发是永无止境的。

由于风景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世界各国亦都根据各自的标准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实践,随着生态科学理念的发展,游人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而我国则相反,“人满为患”,尤其是“屋满为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不少景区生态失衡。因此,控制合理容量是风景区规划很重要的内容。

2.5游览规划

风景资源评价、保护标准、功能分区及其环境容量的确定,为游览规划、人工设施、环境保护、经济导向等专项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离开上述的调查研究基础,专项

规划必然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盲目性和误导性后果。

风景区游览规划,是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之一,是风景资源的价值、性质、功能及其保护利用的具体化。游览是风景区多种功能中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利用量最大、影响最大的功能,也是威胁风景区保护的最大因素,因此,在风景区总体规划中始终将其作为很重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规划。

游览规划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分区保护利用,即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游人的需求,设计各有特色的不同游程的游览路线,相应配置服务设施,包括区外设施齐全的旅游服务基地和区内必要的服务站和服务点让游人选择以满足科教、游览、欣赏、体验大自然的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的要求。

3、风景区旅游规划

如上所述,风景区规划已充分突出游览功能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并有专项游览规划,为何有的决策者又在国家风景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编制“风景区旅游规划”?这是世界各国国家公园所没有的现象。笔者看过一些“风景区旅游规划”,认为这是不符合国家风景区相关法规的,也不符合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性质,因此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是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进行编制,国务院指定由国家建设部主管,并报国务院审批,代表国家最高层次的规划。有的“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却规定:“在规划范围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的各项开发建设活动,均执行本规划”,其中有许多旅游开发项目,根本不符合《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这种凌驾于国务院审批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之上的“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不符合相关国家法规的。

其次,两种规划的性质、质量不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是保护性、展示性、传世性的胜地,主要是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旅游规划是属于产业性的部门或以集团经营性为目标的规划。如有的旅游规划,把风景区世界遗产地作为所在地域的“区域经济开发中心”进行规划,并以此扩大游人量指标,如《规范》规定接线路法计算5m2/人~10m2/人,面积法计算50m2/人~l00m2/人,而该区的“旅游规划”则把路线法指标改为3m2/人,面积法指标改为5m2/人,结果其容量大大超过《规范》规定的容量指标,如按此开发,必然对景观生态造成严重的威胁。

有的风景区旅游规划,不按《规范》进行分区保护(功能分区),而是在风景区内规划错位的、超载的商业性开发,如按“4A”标准建豪华宾馆,建索道加分等,有的还建高尔夫球场、别墅区、游乐场,甚至“情人谷”“神文化”“鬼文化”等低俗乃至迷信的项目。这不但与风景区遗产地保护利用的科学理念背道而驰,也不符合现代游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追求。

再次,就必要性而论。如果与风景区综合体相关的部门,都正确地认识国家风景区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价值、性质、功能和保护利用的关系,并积极参与风景区总体规划,明确各自在有机综合体中的作用,更何况己有专项游览规划,因此“风景区旅游规划”就没有必要了。

区域性的旅游规划则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旅游地的类型很多、性质各异,并且功能多样、景观纷繁,为了满足不同游人的兴趣和追求,很需要编制区域性的网络式的跨行政区的旅游规划。尤其是风景区遗产地及各类保护地外的旅游服务基地—旅游城镇及对外交通等建设,需要有相应的规划。笔者看过一些县、省和跨行政区的旅游规划,这些规划不仅做得很好,也很必要。

4、结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或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规划,是以世界级、国家级的自然文化遗产为基础,以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公约,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进行编制,经专家评审,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这是属于国家最高级别的规划,任何在国家风景区与世界遗产区内的相关部门和地区系统的规划要求,只能与其协调,而不应加于其上。风景区总体规划是综合性规划,其中专项游览规划都是其组成部分,没有必要再做风景区旅游规划。因为风景区规划过程中都与有关方面在总规或详规阶段充分协商、完善。因此,在国家风景区内,离开总体规划,再做条条系统或块系统独立性规划,不仅没有必要,还会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破坏性开发后果。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祖国壮丽河山的象征,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的遗产,正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任何损害遗产的规划和行为都将影响国家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形象。无论是决策者还是规划工作者,都有责任做好国家风景区和世界遗产的规划,使它成为保护遗产原貌,世代传承、永续利用的依据。

作者简介:谢凝高,男,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风景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

第四篇:邯郸市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兴起于殷商,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有7300年的文明史和3000年建城史。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太行风光秀美,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层出不穷,邯郸成语典故闻名瑕迩,民俗民风独具特色,极具旅游开发潜力。经过长期开发建设,我市的旅游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景点星罗棋布,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主导,加大投入,使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现状

我市现有文物古迹15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磁山文化遗址、磁州窑遗址、南北响堂石窟、磁县北朝墓群、娲皇宫及石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赵王城遗址、战国赵王陵和邺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学步桥、回车巷等97处。市级138处,县级450余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涉县崇州旅游风景区和峰峰矿区南北响堂山旅游景区两处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两处:武安市名河源森林公园和峰峰矿区响堂山森林公园。AAA景区两处:丛台公园和黄粱梦吕仙祠。

目前我市已具备基本接待条件、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有丛台公园、市博物馆、黄粱梦吕仙祠、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学步桥等24家。正在谋划准备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战国赵王城遗址、邯郸植物园、罗敷潭景区等17个。其中包括7个准备招商引资、合作合资开发建设的项目,如临漳铜雀台旅游开发区、武安名河源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大乘玉佛寺二期工程等。

近年来,我市旅游资源开发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要

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的方针,仅1999-2002四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7160万元,其中2000年完成投资5200万元,2001年完成8600万元,2002年完成8640万元,重点开发建设了10个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旅游区,即涉县崇州旅游区、响堂山风景区、赵文化旅游区、黄粱梦文化旅游区、曹魏三台游览区、北朝墓群游览区、武安名河源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磁州窑古窑址旅游区、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和大名府旅游区,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实力,实现了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旅游业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近几年我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综合来看还存在着投入不足、设施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缺乏叫得响的旅游景点,增加了市场开发的难度。

二、总体思路

旅游业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配套规模、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以弘扬古赵文化为龙头,突出多元历史文化共有的特点(赵文化、女娲文化、磁州文化、成语文化,曹魏文化、石窟文化、太极养生、革命纪念地

等)发挥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把我市建设成区域性旅游热点城市。

(二)总体布局:搞好五区一带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五区是中心旅游功能区、佛教石窟古陶瓷都文化旅游区、北朝文化曹魏文化观光度假区、太行山文化休闲度假区、广府太极养生旅游区,一带是大名生态农业观光带。

1、中心旅游功能区。主要区域在市区和邯郸县境内,突出赵文化,建设赵王城旅游环线,即赵王城遗址、圣井岗、古石龙、赵王陵、黄粱梦吕仙祠、丛台公园、博物馆,总长30公里,目前已基本通车,但景区内路况较差,同时绿化、供排水、厕所等基础设施较差,应作为建设的重点。

2、佛教石窟古陶瓷都文化旅游区。地处峰峰矿区,综合佛教文化与磁州窑文化,形成由南北响堂石窟、常乐寺、磁州窑博物馆等组成的旅游环线,规划修建南响堂石窟?北响堂石窟公路,并配套建设供排水、绿化、厕所等基础设施。

3、北朝文化、曹魏文化观光度假区。地处磁县、临漳县交界,主要是邺城遗址、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遗址、曹操墓、北朝134处古墓冢和茹茹公主墓、天子冢、兰陵王墓、炉山峰山度假休闲等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

4、太行山文化休闲度假区。主要是涉县、武安两地的娲皇宫、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固新古镇、江家大院、刘家大院、京娘湖、北武当山、朝阳沟长寿村等组成的旅游环线,全长100公里。目前,涉县境内的崇州风景区的景点连接线、景区内部道路以及十八盘石台阶、停车场基本完工,厕所、供排水、绿化等服务设施需进一步建设配套。武安市内京娘湖、长寿村、古武当山、朝阳沟等环线,但景区内的基础设施不配套。

5、广府太极养生旅游区。景点集中在永年县广府古城内,包括广府古城、太极之乡(杨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的发祥地)、杨露禅故居、弘济桥和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的。

6、大名观光带。在大名县境内,包括大名府古城、五礼记碑、天主教堂、狄仁杰碑、元符寺、匡教寺和梨花观光等。

三、重点建设项目

(一)涉县崇州风景名胜区项目。涉县崇州风景名胜区地处太行山南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为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崇州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三大部分:红色之旅旅游项目、人文古迹旅游项目、太行风情旅游项目。红色之旅旅游项目主要以129师司令部旧址为基础,完善景区的公路、步游道建设,并配备供电、蓄水、引水和绿化等, 基础设施总投资2290万元。人文古迹旅游是以涉县娲皇宫为基础,配套建设旅游公路、步游道、停车场及供电、打井、绿化等,计划投资3500万元。太行风情游,地处太行深山区,地势奇特,风峦叠嶂,山涧河谷纵横交织,景色秀美。主要基础设施是建公路、步游道、停车场、绿化及供电、给排水工程等,总投资3060万元。

(二)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处峰峰矿区境内,包括北响堂风景区、南响堂风景区、磁州窑古陶瓷都游览区三部分,以绿化、增加服务设施为主要内容。基础设

施建设总投资5460万元。

(三)古石龙旅游景区项目。古石龙旅游景区位于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西,占地1平方公里。项目的开发是以龙文化为主线,挖掘除主龙以外的八条石龙,建设全面的保护设施;以赵文化为陪衬,新建赵王跑马场、赵王思女阁、罗敷潭湖、龙涎湖、桑园蚕坊、卧龙坡、九龙塔;以旅游景点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搞好景区绿化,修建旅游专用公路和区内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13万元。

(四)黄粱梦吕仙祠开发项目。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十公里的黄粱梦镇,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邯郸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重要的对外形象窗口单位。为了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充分挖掘黄粱梦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新建南院新区、北院展室及钟鼓楼改建等,总投资323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

(五) 赵王陵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赵王陵位于邯郸市西北邯郸县与永年县交界地带,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其保护利用项目初步分三期工程完工,均以遗址修复、环境整治绿化、道路修建和安全监控为主,总投资8664.2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56.56万元。

(六)赵王城遗址景区建设项目。赵王城位于邯郸市西南4公里处,南环路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古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景区拟建设遗址展示、观光道路、停车场、景区封闭设施及景内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800万元。

(七)邯郸大乘玉佛寺旅游景区项目。大乘玉佛寺始建于南北朝元象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新建项目选址在四季青新村以北,铁西大街北端以西,灵山以东,插箭岭公园以南,总建筑面积15110平方米。随着大乘玉佛寺旅游区的逐步建立,景区寺院门前广场已建成,寺内部分道路已铺设,目前计划在景区内修建主辅干道、甬道(步游路)48780平方米,停车场312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2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90万元。

(八)磁县溢泉湖度假村项目。磁县溢泉湖度假村紧靠东武仕水库,已兴建了11幢别墅,一个餐饮中心。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在保护景区原有景点的基础上,在景区内修建游泳馆、地下射击场等娱乐场所,并对景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环境等基础配套设施和绿化、美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亿元,其中一期投资3980万元。

(九)磁县炉峰山旅游风景区的项目。炉峰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磁县西部陶泉乡境内,因山形状酷似茶壶而得名,其景观景点风格各异、数不胜数,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急需修建景区内道路、旅游环保公厕、变电所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5170万元。

(十)磁县北朝墓群风景旅游区项目。北朝墓群主要分布在磁县城南及城西南共134处,部分封土高大,巍峨壮观,引人注目,但因时间久远,破坏严重。为进一步扩大旅游效果,结合文物保护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其基础设施建设设想如下:建设25公里环行旅游路一条、两个停车场、环保公厕两处,同时开发种植各种特色植物300万株,计划总投资4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890万元。

(十一)武安名河源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名河源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园内峰峦叠嶂,泉水众多,植物群落多姿多彩。由于以往对景区规划开发不尽合理,资源遭到一定破坏。因此今后对园区建设主要以保护现有资源、退耕还林为主。基础设施方面,计划用三到四年的时间,以绿化和修建必要的交通道路为主,其中绿化投资14760万元,道路投资1824万元。

(十二)临漳县铜雀台旅游开发区一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邺城遗址、三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铜雀台旅游开发区共占地70平方公里,依据各景点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潜力,规划确定了三个旅游景区(邺城遗址景区、铜雀台文化公园景区、鬼谷子文化景区)、三个旅游景点(千年古柏、曹操拴马桩、魏文帝曹奂墓、地下潜伏城门展览馆)、一个综合服务区,总投资1.86亿元。目前重点抓好包括邺城遗址景区中的三台遗址公园、铜雀台文化公园、综合服务区的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756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72万元。

(十三)大名府古城游览区。大名府故城址位于大名县城东北5至12华里一带,包括大名府城墙、大街遗址、宫殿区遗址、狄仁杰祠堂及祠堂碑、石刻博物馆、临济宗祖庭兴化寺、陈氏墓石雕群、卢俊义庄园旧址、邓丽君纪念馆、卫东森林公园及渡假村共十个景点。目前部分景点已经建设或准备开工建设,部分景点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8435.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30.7万元。

(十四)永年县广平府故城项目。“广平府故城”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年县广府镇。古城周围分布着众多的文物旅游景点,著名的弘济桥、杨露禅、武禹襄故居、毛遂墓等。景点建设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二期工程拟对西轴线部分书房、假山、演武厅和门楼、照壁、垂花门进行恢复建设及修整道路、停车场、厕所和周围环境治理等,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0万元。

四、措施

(一)全面落实旅游规划,加大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邯郸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确立了邯郸旅游资源开发突出赵文化特色,深挖赵文化资源内涵的发展思路,是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要抓好落实,从旅游景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大实施重点项目,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抓好现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这仍是今后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市现有已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大部分品位高、文化内涵丰富,有的是国内外独一无二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设施落后,周边环境较差,严重制约着邯郸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整治的力度。我们要以国家加大旅游业的投入和创建A级景区为契机,多方筹措改造建设资金,加快改造步伐。

(三)继续做好旅游开发项目引资工作。为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招商引资,是为基层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也是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把向上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四)在挖掘文化内涵上下功夫。邯郸是一个历史古都,文化积淀深厚,赵文化、磁山文化、

太极拳文化唯我独有。我市旅游应喊响“游名城邯郸,品古赵文化”的口号,打造文化品牌。下大力气开发特色旅游精品,在老题新作,推陈出新,提高档次的同时,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几个景区,为邯郸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篇:旅游项目策划书与旅游风景区工作计划

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文

第一节 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万盛区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区位于重庆市东南方,距重庆市区109公里,距綦万高速万盛出口16公里,位于万盛区金桥镇新木村,是重庆市历史名人刘子如故里,处于青山湖湿地公园库尾,

二、交通状况

重庆主城经渝黔高速、綦万高速80分钟车程;万盛城区25分钟车程可抵达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 ,

重庆主城到万盛是全高速路段,

万盛城区到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是万金公路,路面油化(二级公路),环青山湖公路穿子如文化园而过

第二节 旅游资源条件

面积12平方公,

耕地面积4187亩,其中:田2977亩,森林面积3780亩,

1、蚕桑700亩,(已嫁接170亩),主要以大湾社、光明社,现养蚕170张,(正在起步),预计来年养蚕达600张。

2、制种(春不老、小白菜、白粉团)已成为我村短期经济作物,来年与市种籽公司订立基础发展项目。

3、经果林(梨子)20亩,现已投产。

园区内有田、有水、有山,起伏连绵的丘陵为植被所覆盖,农家住宅错落有致。

一、水资源情况

有冬暖夏凉的泉眼多处,汩汩涌出的泉水潺潺流淌,山塘数十口,清澈见底,范家山水库处在园区上位,猫洞沟水库的库容不小,最深处达8米。塘水保持了天然山泉的纯度和矿物成份。

二、动植物资源

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绿化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坐北朝南绿荫如盖的子如小学校园参天大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植物丰富,树种达数十种,其中包括桂花、圆株、苦楝、红叶青 第 1 页 共 1 页 丝等珍稀物种。动物也达数十种之多,包括野猪、白鹭等野生动物,国家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等也在此生息繁衍。布谷、黄鹂、相思鸟、斑雀、竹雀等鸟的声影可闻可见,板栗、柿子、枇杷、桃、李、梨、葡萄、西瓜、甜瓜、香瓜、野草莓等瓜果常年飘香,盛产花生、黄豆、红薯、高梁。

野生食物:大、小竹笋、蕨、椿,漫山遍野。

野生药物:渔秋串、金银花。

三、历史人文资源

重庆市历史名人刘子如故里在园区有子如陵园。

子如陈列馆正在规化中。

四、相关资源

1、新木寸老房子社老箐冈,是万盛一道难得的观景点,远望綦江县老爷山,俯视可乐坝田园风光,是摄影、美术写生创作的好去处。

2、五谷庙。始建于 代的五谷庙,距今已有 余年,与园区邻近。

3、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也正在规化中。

第三节 市场分析

一、客源市场

(一)市场范围

国内:万盛区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对市场范围的界定是先区内再市内外,然后扩展到全国。

目标顾客:中国正在迅速崛起,经济正在快速稳步提高,城市中产阶级的特点是年轻、受过高等教育,旅游动机很强,舍得花钱,对物质利益及生活方式要求很高,随着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知名度的提高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健全,汶泉村的通达性越来越好,客源和市场范围也不断扩大,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质、开阔的空间和宁静的环境将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红色、古色、绿色皆俱的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将成为广大游客周末渡假胜地,而且可以通过他们的口头宣传不断壮大客源。

3、黑山谷的品牌辐射,客源不断。

4、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吸引力不断增强,来汶泉村旅游、探访的欲望越高。

第四节 旅游产业背景

一、村民意识

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园区的村民们对此项目的立项持非常赞成态度,坚决拥护该项目的申报。

二、行动

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的村民已统一思想,制订了优惠条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五节 资源开发与项目策划

一、开发目标及构想

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景区的发展目标定位在集文化、生活、娱乐、教育、访古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场所,其开发的初步构想是确认建立一个有力的旅游中心区,集中为游客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并使游客进入景区后就能根据既定的旅游目标井然有序地进入景区周围景点。这一构想反映了国际开发机构广泛承认的开发原则,即建立使自然资源能够生存的土地开发大纲。此外,构想还针对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的资源特色,力图突出红色、绿色主题。

二、开发原则

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旅游景区确立“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保护放在开发之前,开发要服从保护,避免破坏资源和缺乏特色的低水平建设,确保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旅游景区“山清水秀、民俗体验、古香古色、红色教育、回归自然”的资源特色长盛不衰。

三、功能分区

根据子如文化园

在子如文化园

“开心农庄”景区建立竹楼房、杉皮屋、游泳池、钓鱼池和相关的旅游产品消费点,建设健身运动场所。

3、森林公园区

新木村3780亩亩林地及周边村庄已全部封山育林。

4、民俗风情文化区

五谷庙、锁呐、风筝、二胡、古风车、古推车、古水车、古米磨、古推磨等。

5、环境保护区

新木村辖区内严禁和拒绝各类污染环境的企业落户,村委将全村规划为环境保护区。

6、绿色消费区

现采、现摘、现品尝各种类无公害绿色食品。

四、绿色资源开发

新木村群众认识到,景区内的三色旅游资源是子如文化园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的基础,破坏了资源就等于毁掉了新木村的明天,因此,子如故里人对于环境、生态、珍稀动植物的专项保护非常重视,特别为保持并增强汶子如文化园旅游景区“绿色圣境”的资源特色,新木村委会采取了一系列绿色行动。

1、村级发展远景规划

该规划将新木村的交通、水利、旅游景点全部纳入可持续发展框架内。

2、政府重视和支持

万盛区政法委、宣传部、政法委、发改委、农委、精神文明办、旅游局、文化局、广电局、水务局、交通局、经贸委等领导来汶泉村调研时,都非常肯定和支持新木村的工作和规划蓝图。

3、景区见行动

2、金桥镇领导

3、

规划组: (负责)其他待定

宣传组: (负责)

保卫组: (负责)

第九节 联系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万盛区金桥镇新木村:;联系人 相关内容 旅游项目策划方案 旅游项目开发策划书 第 8 页 共 8 页

旅游风景区工作计划

国家旅游局把XX年确定为“文化旅游年”,旅游业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产业,苏马荡风景区将围绕上级旅游部门的要求,充分利用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富村富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把今年作为苏马荡的“文化旅游建设年”。总的工作思路是:“办好一个节会、狠抓两项建设、达到三个提升、实现四大突破”。

一、办好一个节会。即:中国传统习俗名镇谋道苏马荡第三届杜鹃文化旅游节。

时 间:XX年5月上旬

地 点:苏马荡风景区

主 题:发展乡村旅游 实现富村富民

走进绿色旅游 感受生态文明

二、狠抓两项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扩建宾馆规模、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景观亭子、完善停车场、车库、景区防护栏、景区标识标牌、步游道提档升级、绿化、供电、供水、有线电视、网络、建旅游购物超市、医务室等;

2、文化建设:计划投资举办景区书法作品展示、建图书室、拍摄《走进苏马荡》mtv、举办杜鹃节、推出“神韵苏马荡”土家歌舞专场演出,举办苏马荡摄影大赛,以各大媒体为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对苏马荡进行大力宣传,很抓景区“六个一”形象工程塑造:

1、一句震撼人心的宣传口号:“苏马荡,中国一个最美的小地方”;

2、一个特征明显的形象标识:苏马荡;

3、一首优美动听的土家歌曲:《走进苏马荡》;

4、一盘经典别致的风光碟片:《苏马荡,美丽的童话世界》;

5、一本独具魅力的旅游手册:《苏马荡,森林中的伊甸园》

6、一台特色鲜明的文化大戏:《神韵苏马荡》。

三、达到三个提升。

1、景区级次上提升:从目前的aa级景区提升到aaa级景区;

2、景区运作上提升:由个体私营业提升到公司企业化运作;

3、景区品牌力提升:提高苏马荡知名度、美誉度、强化硬件、软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使苏马荡品牌力提升。

四、实现四大突破。

1、游客接待数量上突破。XX年力争在XX年接待游客2万人的基础突破,达到5万人次;

2、实现利税额度上突破。XX年苏马荡景区力争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利税突破100万元;

3、经营赢利模式上突破。由现在的经营饮食、住宿、娱乐向避暑休闲、会务、门票等多种赢利模式突破;

4、优质精细服务上突破。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质量意识,以游客满意为基础,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以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服务为突破口,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XX年,苏马荡风景区将在政府、旅游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以保护生态、富村富民为己任,倡导绿色旅游、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让老百姓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提升综合素质,为国家提供税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负荆请罪之后的故事下一篇:废旧蓄电池处理方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