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2022-07-20

第一篇: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关岭自治县新铺乡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日期:2011-08-16 10:37:42.0

第一章 关岭自治县及本乡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一、发展状况

(一)关岭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全县建设旅游大县步伐的不断推进,关岭自治县已打造出一处处乡村旅游景点,如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木城河,三层滴水滩,郎宫等景区,使之成为全县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关岭县旅游资源丰富,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相关部门的精心策划下,全县各乡村旅游景点都各具特色,并已连成一条条全贯穿全县的精品旅游路线。

(二)新铺乡旅游发展状况

新铺乡是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根据全县建设旅游大县的要求,结合新铺实际,全乡所有干部职工正着力于打造别具新铺特色的乡村旅游,使之成为集盘江古蓉群→盘江码头二战钢桥→地质公园→松德天花洞的精品旅游路线。

目前,新铺乡正着力于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方圆2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预计到2015年,新铺乡以天花洞,盘江码头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将正式成型,并投入市场。

二、市场分析

(一)旅游资源分析

新铺乡虽不是河流纵横,但有北盘江横穿而过,亦有落莽河、天花河的长期散流,溶洞众多,山川秀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截然难分,旅游资源丰富。乡境内山高谷深,绵延不绝,再镶上本乡特有的绿黄草衣,形成一道世间少有的亮丽风景。新铺乡境内景区有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还有未开发的天花洞景观,二战钢桥遗址及盘江古蓉,有盘江小调、布衣织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极高,是城区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地。

(二)客源分析

1、基础客源市场: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参观客源市场及周边乡镇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2、重点客源市场:各城区节假日到乡村休闲客源市场;

3、机会客源市场:四川、云南等地区客源市场。

三、发展潜力

(一)有利条件

1、旅游资源优势

新铺乡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资源景观的独特性,尤其是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天花洞和二战钢桥,具有旅游功能性价值,资源的密度和地域组合较好,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2、区位交通优势

新铺乡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面,320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仅38公里,东接永宁镇,北邻沙营乡,西北与岗乌镇接壤,东南紧靠普利乡,隔北盘江与晴隆、兴仁两县相望,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新铺乡与周边乡镇的交通形成无缝衔接, 320国道贯穿全境,又有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道路交通枢纽优势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新铺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有:资源基本类型同质性问题突出,可能限制区域旅游业综合水平的提高;人文旅游资源受损严重;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旅游资源较难转化成为产品。

第二章 规划思路

一、规划编制的依据

《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关岭自治县“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意见》;

《关岭自治县乡村旅游规划》;

《关岭自治县志》等相关文献资料。

二、基本思路

依托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及马马崖电站资源优势,将盘江码头→地质公园→天花洞沿途的新农村生态点,打造成为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服务型乡村旅游片区。包括垂钓、划船(盘江码头至大盘江古蓉群)、登山的娱乐项目及在周围的核桃基地、西瓜基地和桃李种植园里开发以自主采摘为主题的农事体验活动。

远期通过对鱼类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在生态观光度假区的基础上向“养生健康度假”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主打“养生”品牌,构建“吃生态养生餐,住风情古村落,游名胜风景区,购绿色农产品”的产品链,打造关岭自治县乡村旅游样板示范区。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坚持开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到村到户、尽量直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坚持乡村旅游资源保护与科学合理开发,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大步推进新铺乡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市场导向原则

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乡村与企业自主经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

(三)产品系统化原则

开展乡村旅游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时注意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保护,注意并尽量减少周边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对景点的不利影响,保护旅游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产业化经营原则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类型;借助己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与农村旅游扶贫相结合,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品,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

四、规划技术路线

(一)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化示范基地

新铺乡旅游资源丰富,地理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又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和气候资源,自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对游客开放以来,相继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随着各有关部门、企业加大对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建设力度,新铺乡将建成以地质公园为核心,向其方圆20平方公里辐射的旅游带。这将为全乡的乡村旅游发展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为新铺乡打造“盘江码头→地质公园→天花洞”的精品旅游路线。加之新铺独有的生态农业和绿色产品,将有助于新铺乡乡村旅游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二)发展产业链

通过对鱼类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在生态观光度假区的基础上向“养生健康度假”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主打“养生”品牌,构建“吃生态养生餐,住风情古村落,游名胜风景区,购绿色农产品”的产品链。

第三章 建设布局与目标

一、全乡乡村旅游发展布局

新铺乡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为:“1心1圈1带2区6个特色村”的格局。

1心:新铺乡乡村旅游服务中心

1圈:乡村旅游核心发展圈——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旅游圈

1带:乡村旅游优先发展带——白云→新光→盘江码头→松德休闲度假带

2区:以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的观光旅游区和盘江码头沿线乡村旅游区

6个特色村: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新光村、松德村、大盘江村。

二、扶贫建设布局

(一)核心建设区

以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对其方圆20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并向周边辐射。规划要点区:

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白云村——生态园区、农家乐休闲区

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休闲游乐区

新光村——农家乐、休闲娱乐区

(二)积极建设区

以盘江码头及天花洞为中心的生态游乐区,规划要点区为:

大盘江村——古蓉群生态游乐、休闲度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

盘江码头——生态观光游乐区

松德村——生态观光游乐、休闲度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

(三)一般建设区

黄丰村

三、建设目标

(一)产业目标

在规划期内,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利用3--5年时间,将乡村旅游业培育成为新铺乡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乡村旅游人数增加到5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

(二)景区建设目标

到2015年,力争把二战钢桥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景区,申报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面提升新铺乡乡村旅游品牌和形象;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目标

建成或改扩建地质公园景区的旅游交通站场及停车场;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标识系统、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建成乡村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实现与全省乡村旅游信息服务联网;新建成一批乡村星级旅游接待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2015年乡村旅游住宿设施床位达到1000个,星级宾馆床位达到200个左右。

(四)社会效益目标

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扶贫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进一步发挥,预计2015年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0.2万人以上。

(五)可持续发展目标

重要历史文化、特色村寨、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15年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旅游区。

四、进度安排

(一)近期(2010~2013)

按照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的要求,对全乡乡村旅游进行总体规划,争取到2013年完成对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及周边村寨的规划建设,使地质公园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主要涉及水、电、路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使之达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要求。

(二)中期(2013~2015)

点面结合,品种多样,形成体系,整体推出全乡乡村旅游的品牌,将新铺建设成为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同时,使遨游鱼龙绝密谷地为特征的休闲体验乡村旅游,成为新铺乡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使新铺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重点,多种特色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产品综合体系,成为全国性的乡村度假旅游区。

(三)远期(展望:到2020年)

区域开放,四方联手,优势互补,全县品牌,将新铺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旅游产业的聚集区,在全国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集中区建设

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国家级景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其方圆20平方公里集中建设,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类型,将对新铺乡乡村旅游产业起着产业化示范带动作用,并使之成为新铺乡的支柱产业。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电、路、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建设。

二、典型旅游小城镇建设

根据 “夯实农业基础,建设特色旅游”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全乡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把新铺乡由原来的农业大乡打造成集游乐观光,赏绝密谷地为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并使之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旅游典型。

三、典型旅游村寨建设

(一)典型民族文化村

新铺乡主要有汉族、黎族、布依族、苗族、仡佬等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90%,民族风情浓郁。乡境内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江小调,还有极具新铺特色的布衣织布,民族文化丰富。打造大盘江、松德典型旅游村寨,构建“传承文化,享民族古乐”旅游品牌。

(二)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

新铺乡有大盘江古蓉、松德天花洞生态旅游资源,是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地,大盘江古蓉及水上观光和天花洞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因此,在新铺乡乡村旅游中,大盘江村、松德村是极为典型的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其规划建设路线为:

大盘江村——大盘江古蓉群至盘江码头的水上观光

松德村——天花洞至松德村寨的山水游乐观光

(三)特色产业村

新铺乡有享誉省内外的盘江西瓜,并已成为独家品牌,还有新铺板栗,新铺乡特色化石仿雕。其主要规划建设路线为:

白云村、麻凹村——仿雕化石特色产业村

大盘江村——西瓜种植特色产业村

新光村——新铺板栗种植特色产业村

(四)旅游商品产业村

新铺乡瑞波水晶饰品加工长已于2010年12月在新铺乡新光村落成,主要从事各种水晶饰品的深加工,结合新铺乡特色乡村旅游,可以开发出各种极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其规划建设路线为:

新光村——旅游商品产业村

四、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联动建设

(一)乡村旅游与农业联动

新铺乡是传统农业大乡,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豌豆,胡豆,花生,甘蔗和西瓜,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新铺乡的小麦独具特色,其做成的面条香、脆,口味好,是餐馆和农家乐粉、面的最佳原材料。新铺乡的豌豆、胡豆及西瓜虽是传统农作物,但已夹杂现代农业技术,并已形成基地种植,加之新铺独特的气候条件,产出的豌、胡豆口感鲜嫩,西瓜脆而甜,塑有新铺豌、胡豆、新铺西瓜品牌,他们分别是游客们餐桌上最佳的绿色菜肴和解渴防暑的水食品。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将有助新铺乡传统农业的发展,新铺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并形成独特品牌,是新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根本源动力。这正符合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特色旅游”的目标要求。

(二)乡村旅游与企业联动

新铺乡是龙的故乡,境内有海百合、鱼龙等化石,其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审美视角的转变,化石仿雕工艺品将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追捧。因此,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对仿雕企业的扶持,使工艺品加工企业在新铺乡扎根落成,打造新铺乡独特化石仿雕工艺品,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特色支点,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企业联动格局。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联动

新铺乡虽有汉族、黎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杂居,但以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其少数民族比列高达90%,民族文化浓郁。现有盘江小调,布衣织布、布衣山歌、苗族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正申报盘江小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铺境内有二战钢桥遗址,其为二战时期的历史见证,同时突显了新铺乡浓厚的历史文化,现正着手申报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区。

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区,发展新铺特色文化,助新铺乡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联动新格局。

(四)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联动

随着“创文明小城镇,卫生小城镇,环保小城镇”工作的不断推进,新铺乡党委、政府狠抓“三创”工作,竭力争创“三创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全乡发展的目标之一。目前新铺乡“三创小城镇”、“三创村寨”正有序进行,为打造新铺特色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形成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联动新格局。

(五)乡村旅游与体育产业联动

根据新铺乡旅游资源优势,在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附近村——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增加体育设施建设,把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元打造成集考古研究、游乐观光、体育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使之形成乡村旅游与体育产业联动格局。

(六)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联动

随着养老制度体系的日趋完善,不断加大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增加养老保障在全乡的覆盖率,使全乡广大群众年轻时有工作,老来有保障,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联动新格局。

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一、资金概算

(一)总投资及构成

全乡乡村旅游扶贫总投资2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部门行业资金3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0万元。

(二)分阶段投入

1、第一阶段(2011~2012年)投入资金8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村组道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农家乐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主要涉及村寨为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和新光村。

2、第二阶段(2013~2014)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民族文化及生态建设,包括天花洞、二战钢桥及盘江小调的申遗工作及其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涉及村寨为大盘江村和松德村。

3、第三阶段(2015)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新铺乡村旅游的后期完善工作,扶持加工企业和现代农业,打造新铺乡特色田园风光旅游和配套特色工艺品。

二、资金筹措

(一)、财政拨款。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的引导投资,会对私营经济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形成多方投资的发展局面。政府财政部门应根据本乡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根据财力的可能,设立平新铺乡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启动、引资、促销或从业人员培训等。

(二)、建立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建立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加快做好涉及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益项目、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和相关规划,积极争取旅游投资规划资金及国家有关部门资金支持,争取省、市、县财政支持。

(三)、整合部门行业各渠道资金。对来自不同部门和渠道的国债资金、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资金、扶贫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以及环保、生态建设、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政府应围绕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这个重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整合,积极向乡村旅游业倾斜,以集中力量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四)、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寻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外国政府的赠款和贷款,为基础设施、环保公益项目等方面的投入提供资金,也可以帮助企业对经济效益好、回收期短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向国内金融机构贷款。

(五)、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入新铺乡的乡村旅游开发。

(六)、启动和引进民营资金投入。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投资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特别是乡村度假、休闲娱乐业的开发,鼓励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并做好旅游投资项目的推介和引导工作,鼓励帮助民间资金投入旅游业。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田园景观、农耕活动以及农耕文化等乡村特有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吸引都市人群回归自然和乡土,享受返璞归真的农耕活动和文化趣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农村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举措。合理开发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民增收,对新铺乡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效益和十分显著。农民人纯收入将由现在的2700元上升到2015年的5000元以上,农民生存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社会效益

通过 “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全面实施,将极大地改变新铺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加速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新铺乡 “三个文明”建设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将由贫困迈向小康,全乡不得温饱贫困人口将解决温饱问题,低收入贫困人口将大幅增加收入迈向富裕。通过产业调整,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企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的联动,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乡人民早日迈向小康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将大大改善,有效地控制返贫率,使全村返贫率控制在 8%以内。全乡群众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身于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乡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环境效益

通过“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全面实施,不断加大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新铺乡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将得到合理利用,全乡乡村旅游的环境效益明显。新铺乡将由原来石漠化比较严重乡镇发展成为充满绿色的田园风光的环保型旅游乡。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建立工作机构

为了加强“十二五”期间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开发工作的领导,新铺乡党委、政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乡党政办、计生办、计生站、农业服务中心、司法所、畜牧兽医站、财政所、林业站、合医办、社会事务办、信用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铺乡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扶贫办,负责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的各项日常工作。

(二)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各班子领导务必深入项目点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落实扶贫措施。组织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对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建设内容与规模、资金投入、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管护制度等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项目点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的主体作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实施地点、单位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标准实施项目;把握财政扶贫资金投向和产业化扶贫原则,在扶贫开发中注重发挥项目实施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调查研究,要及时胁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政策保障

1、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土地、信贷、税收、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坏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新铺乡开发乡村旅游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兴办旅行社、旅游公司、宾馆等经济实体,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加快旅游产品建设的步伐。

3、对乡村旅游行业的软硬件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乡村旅游市场监督检查制度,实施乡村旅游企业年度检查和审核制度,实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保障乡村旅游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

4、出台支持鼓励突出新铺乡土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的地方政策。制定扶持乡村旅游商品发展的具体措施,确定一批新铺重点特色项目,创造一批能够赢得市场的乡村旅游商品精品。

三、人力资源保障

在十二五期间,新铺乡将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使全乡技能技术人员明显增加,其中拟培训的乡村旅游就业人员高达500人次,这将为新铺乡的乡村旅游提供强劲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资金保障

乡扶贫办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管理,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专款专用。财政扶贫资金和整合资金均实行报帐制度管理,并在每个建设年度、各子项目竣工、项目工作完成时进行审计。不定期对各项工作展开督查。

财政所负责资金的到位监督和报账审核。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责任制、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资金使用审计,使项目资金的整个使用过程末路清、去向明,防止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全面推行资金工程监理制,明确资金项目主体的管理使用责任,坚决杜绝项目只重立职不重实施的问题,确保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效益的发挥。

五、运作机制

(一)、成立由乡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领导小组。

(二)、建立新铺乡乡村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

(三)、建立人大、政协积极参与的、促进和监督规划实施的运行机制。

(四)、在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

(五)、建立村乡村旅游俱乐部或乡村旅游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陈富刚

——信息来源:新铺乡党政办

——信息所属: 安顺 关岭县 新铺乡

第二篇: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

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 ——以中国最美丽的小县城

贫困是永远存在的,迄今为止没有那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根除贫困的问题,包括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着贫富分化的两局格局。因此我们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县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由于历史原因,加上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仍有很多地区农民的贫困问题还尚未完全解决。贫困问题的解决是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本文通过乡村调查,深入了解巴马县扶贫开发的历史与现实,利用理论与经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巴马县扶贫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地关系紧张、自然环境恶化、人力资本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增收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巴马县农村大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本文在充分认识巴马县扶贫开发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资源配合、贫困群体参与式扶贫开发,“人”本式扶贫开发、保障式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式扶贫开发和科技投入式扶贫开发等扶贫开发对策措施。鉴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各地区应该有所侧重地采用不同对策组合进行扶贫开发,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的行为,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扶贫开发原则,保证扶贫开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长期努力,最终使巴马县及其农牧民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我们郧县是一个贫困山区县,从我县扶贫开发所走过的路子来看,脱贫致富需要走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之路。 一是坚持扶贫开发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走开发区域经济扶贫的路子,加快县乡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资源开发,增加县乡财政和农民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稳定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

上饶市地处赣东北地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地区,境内既有“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天下盆景——龟峰”这样的自然绝景,也有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稻作之乡——万年这样的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进入新世纪以来,上饶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依托贫困乡村丰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民俗古居、良好的自然生态等条件,将乡村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效结合起来,加大对乡村旅游扶持和投

入力度,在贫困地区建立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和示范村,发展了特点鲜明类型多样的乡村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上饶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之路。

一、乡村旅游产业在贫困乡村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促进农村繁荣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偏远贫困地区的脱贫减贫、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农村建设的最好产业之一。

1、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彰显贫困乡村资源特色,实现资源价值。贫困乡村有不少是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在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突显资源特色,创造可观的综合效益。如婺源县已开发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范围内有5个村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这些村大都是优美生态景观与古建文化景观结合较好的古村落。因此,在开展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广大农民以资源入股,积极参与经营,并获得分红收益,得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农民的分红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2006年至2008年,婺源县景区农民分别得到分红167.15万元、252.76万元、359.4万元,同比增长21%、51.2%、42.2%。到2008年,共有2908户、11191名农民参与景区经营收益分红,户均达1240元。

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植根于农村,旅游需求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婺源县通过乡村旅游的有效激活,促进了全县特色生态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庆源村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参与旅游服务的也有80余户,参与率达30%,全村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扶贫重点村大彰山乡上村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前茶叶种植面积只有200亩,如今已发展到了500余亩,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以生产砚台著称的江湾镇大畈村,目前已形成砚石产品一条街,砚石及店铺达240多户,带动农民就业180余人,农户年均收入近3万元。

3、乡村旅游有利于吸收剩余贫困乡村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在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农民通过自办农家乐、开店摆摊设点、到旅游企业务工、到住宿餐饮、旅游商店就业,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据不完全统计,在婺源县各类旅游从业人员6万余人,农民身份的有2.3万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江湾镇江湾村贫困户吴灶清因腿致残后,家境

十分贫困,自江湾乡村旅游业发展后,其妻到弋阳学会制作年糕技术,在旅游一条街摆摊销售,生意越做越红火,仅年糕销售收入达2万多元,年人平收入达6000多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4、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优化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文化环境,促进贫困乡村社会进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发展农家乐,为城镇居民提供回归自然、体验农事和农村民俗活动的场所,不少农村的卫生条件、农民居家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营造了优美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革。婺源县段莘乡庆源村农民詹素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后,打破了该地“外人夫妻不能在家同住”的千年风俗,开办了“农家乐”酒店,并通过上网的方式招揽游客,年接待游客达1000余人。

二、婺源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

1、明确思路,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主导产业。

婺源境内山青水秀,生态优美,古村落古建筑堪称一绝,生态、文化是该县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该县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世界最大生态文化公园”的目标,把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各乡镇、各部门齐心协力服务于旅游业发展。如扶贫部门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大力改善重点村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江湾晓起公路就以扶贫资金50万元为启动资金,整合200多万元资金进行了硬化,大大改善江湾、晓起景区的旅游环境,为全面打造乡村旅游大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制定规划,确立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婺源县依托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晰旅游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先后编制了《婺源县旅游产品总体规划》、《景区开展、发展及保护性规划》、《公路沿线乡村建设的控制性详规》、《江西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为了推行规划的落实,还出台了《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景区开发建设、景区管理、导游管理、宾馆管理、餐馆管理、门票管理等6个《管理办法》,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产业运行机制。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推动婺源旅游产业不断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树立品牌,全力打造旅游发展大环境。

一是保护生态,全力扮靓城乡环境。近几年,婺源县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小区191个,国家和地方公益林150万亩,全县活立木储量达10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2%。同时,全力打造“油菜花经济”,该县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对油菜种植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仅2009年3月份,到婺源观赏

油菜花的游客多达36万人,平均每天1.2万余人。二是保护文化,大力挖掘人文资源。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强化对古村落内重点文物的保护;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负责对县内民间文化进行整理。三是塑造品牌,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旅游。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节庆活动,同时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营销推介,在电视等媒体上展示婺源良好形象。

4、培育队伍,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婺源县十分重视加强对乡镇农家乐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结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民生项目,举办农家乐培训班,从服务礼仪、客房操作、传统菜制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参加农家乐乡村旅游培训的农民超过2000人次。利用省茶校等现有教育资源,组织开设了导游等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导游、茶道等旅游专业人才。经常聘请知名旅游专家对全县农家乐经营服务人员、导游员、宾馆服务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开展旅游团队服务意识和阳光心态等方面的讲座,大力提升了婺源县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三、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旅游产业,从上饶来讲总体上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仍然很薄弱,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人们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固农村经济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只在婺源等少数几个县得到了足够重视,有些地方特别是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潜力的地区对乡村旅游的观念还不够明确,理念不清,政府参与引导尚未入手,虽然农家参与旅游活动很多,但未形成产业体系。

二是缺乏区域合作、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和策划。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产品由于缺乏市场分析,项目粗制乱套。一些旅游开发商急功近利、盲目开发,从而出现模式雷同、特色不明显、效益不佳等不良局面。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环境设施得不到改善,项目启动困难。贫困乡村基础设施的天然欠缺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婺源县段莘乡阆山村座落在高山之中,周边有激流、有峡谷、有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4%,有红、绿、棕、黄四大特色产品,也是母氏文化遗存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就是由于交通不便,旅游资源很难得到开发。

四是人才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和相关的法规、政策难以跟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80%以上为本土农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在实际

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为加快贫困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政府应强化领导,加强服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做好相应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引导。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不是一项单纯的扶贫部门和旅游部门工作,而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大工程,地方政府应将其当成一件大事、要事、急事去落实,需要从深层次认识其战略意义,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要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新抓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发展旅游的新亮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新途径,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管理技术、人才和互联网等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突出扶贫主题。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明确“扶贫”这一主题,要把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作为扶贫工作来做,要积极引导贫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最终要让农民成为真正的最大受益者。应采取启发、鼓励、典型带动等方式引导群众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家庭旅馆,参与加工出售当地土特产品等,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脱贫致富。只有从这一点出发,乡村旅游才能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尽快解决贫困人口问题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要坚持在贫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这方面,婺源县组建旅游集团的旅游开发模式很有特色,即政府做好规划与保护,为集团创造好的经济环境,集团精心做好宣传促销、市场管理、经营投资,有旅游资源的村以资源入股分红,这一模式符合乡村旅游开发的路子,有利于协调解决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四是要进一步突出特色。贫困乡村应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设计并整合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如在上饶有很多丰富独特的、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如山水名片(三清山、鄱阳湖)、红色故土(弋阳、横峰)、稻作之乡(万年)、铜都品牌(德兴)等等,都是可以大力开发、大力挖掘的特色旅游资源。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更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

育,消除农民对服务工作的顾虑,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旅游

服务水平。(作者系上饶市扶贫办主任)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旅游业逐渐成为贵州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贵州将旅游与扶贫结合起来,不少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参与旅游开发,保护了原始生态,实现了脱贫致富。

让贫困农民吃上“旅游饭”

地处西南的贵州,拥有世居少数民族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以布依族和苗族占多数。其中,苗族深居山岭,布依族逐水而居。

过去,不少农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却难以摆脱靠扶持、靠救济、靠补助生活的局面。

对此,贵州省提出“以旅游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在旅游开发中,选择一批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好、交通相对便利的贫困地区,优先发展旅游业。

西江苗寨,屯堡,杉木河,赤水,荔波 这些原本不为人知的地方,已成为著名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旅游目的地,甚至世界遗产地。曾经人迹罕至的贫困地区,因为发展旅游揭开了神秘面纱,呈倍数增长的游客涌进,打开了贫困农民的致富路。

“十一五”期间,被誉为中国“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的西江千户苗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农家乐”接待户发展到130余户,民族工艺品店有70余家。2009年,西江接待游客6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050元上升到2009年的4320元,其中旅游收入占48%。

西江苗寨妇女周英说,全村2300多女性中,有1500多人加入农家乐接待、歌舞表演、苗族刺绣和银饰加工等行业中,占全村女性劳动力的65%。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申遗”成功三年多来,旅游业成为吸引劳动力就业的支柱产业,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由2007年的1500人跃升至现在的上万人,昔日不起眼的布依山寨摇身一变成了“农家乐”群落。

荔波县委书记闵路明说,游客的增多带动了消费的增长,也促进了农民增收,2008年以来,荔波县人均收入增速一跃成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一。“我们争取在三到五年时间内,使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都能吃上 旅游饭 。”

乡村旅游融入新农村建设

贵州大学区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昌茂说,贫困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等诸方面原因,经济和文化都相对落后,也正因此,大多保存了原始、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民族风情。

“我们做旅游,就是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发展,致富一方百姓。”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说。

2006年,贵州省编制完成了全国第一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贵州乡村旅游规划》,坚持保护、开发并重,突出民族民间文化、观光农业等特色多元化发展,辅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着力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旅游体制和运行机制,乡村旅游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实施“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模式,整合分散乡村旅游点,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引导省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采取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民旅游协会等乡村旅游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据统计,2009年,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超过1000个,经营实体达6万户。乡村旅游覆盖面不断扩大,成为贵州旅游的新增长点,在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拉动投资和消费、带动当地就业、改善民生、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傅迎春说,贵州的乡村旅游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乡村旅游功能被纳入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农业开发、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城镇建设、危房改造之中,在政策、规划、项目、资金上得以整合。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根据贵州省旅游局的统计,“十一五”末,全省累计有近100万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摆脱了贫困;抽样调查的30个乡村旅游村寨的人均收入是旅游开发前的两倍多,几乎所有的旅游经营户脱贫。

2009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收入逼近130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比重连续两年突破16%。以遵义市为例,乡村旅游景点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接待游客358万人次,综合收入13.5亿元。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总体呈现加速发展,与2007年相比,2009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5.2%上升到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3.4%上升到8.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1.5%上升到12.5%,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从5.7%上升到17.1%。

陈昌茂说,一组组数字折射出贵州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扶贫开发的成果,但最终的检验标准只有一个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贵州,旅游业不是 富人经济 ,而是典型的 扶农经济 。”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贵州将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贵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贵州省正计划培育和壮大乡村旅游集群,到2015年,在全省建成20个左右乡村旅游集聚发展示范精品区,由此带动2000个以上村寨开展乡村旅游,使200万以上的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得到实惠。

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纷纷对贵州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予以支持和肯定。

世界旅游组织将贵州作为在我国实施可持续旅游脱贫计划的首个执行点,投入50万美元支持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开发旅游手工艺品。

2009年,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了“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发展项目”,从2009年至2014年的6年间,世行为贵州提供6000万美元贷款,加上国内配套,总投资为5.65亿元,旨在“更好地保护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增加当地民众收入,脱离贫困,同时推动包括少数民族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

文 号:黔委厅字〔2011〕77号 印发日期:2011年11月2日 录入时间:2011年11月24日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扶贫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

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

意见》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县(市、区、特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地区党委和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党委,各人民团体:

《省扶贫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11月2日

(此件发至县,加发乡镇) 省扶贫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

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

计划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方式,推动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实现持续稳定脱贫致富,现对“十二五”期间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重要意义

我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红色文化影响深远,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生态良好和气候宜人的突出优势。乡村旅游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增收、可持续和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我省乡村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实现乡村旅游开发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联动推进,有利于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生态资源禀赋良好的贫困地区依托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开发式扶贫满足旅游者休闲、体验、观光、购物、度假、避暑等需求,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我省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模式及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贫困地区乡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志气和信心,是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调动贫困农民广泛参与,大力开发我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增大休闲、体验、度假等旅游业态在全省旅游业中的比重,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就是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贫困地区富民、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推动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平均增幅,实现倍增目标。对于拓展扶贫开发领域,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深入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形成分工合理、种类丰富、功能配套、特色鲜明、服务规范、可持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我省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紧抓住全国居民消费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切实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取得成效。

二、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以实现贫困农民收入倍增为核心,采取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等方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以农兴旅、以旅助农,实现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与旅游扶贫的有机融合;坚持巩固提高与培育发展相结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到村到户、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坚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合理保护并重,实现自然生态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分类指导、连片开发、分级推进。

(三)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推动形成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生态休闲、特色农业等主题功能区,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龙头企业,到2015年形成10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20个地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100个各具特色的县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农村就业人员的20%来自乡村旅游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区旅游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项目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

三、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编制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各地要以《贵州省乡村旅游规划》和《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基础,突出扶贫特色,制定和实施本地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并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发布。围绕“多彩贵州乡村游,抓好旅游促增收”这一主题,各地要因地制宜明确主题定位。其中,红色旅游主要以遵义市为主,突出“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主题;民族风情游主要以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为主,突出“民族风情、醉美贵州”的主题;生态休闲旅游可在全省适宜地方开展,突出“生态休闲、健康人生”的主题。鼓励各地瞄准客源市场,利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优势资源,开发避暑、健身、漂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形成“近郊依城、远郊靠景、沿路沿江、城乡互动”的产业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先在国家和省批准公布、认定的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或基础条件、发展前景较好的地方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

(二)加大财政资金引导性投入。“十二五”期间,财政扶贫资金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不低于1500万元,用于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帮助有条件的地方贫困农民发展乡村旅游;民族经费专项资金要增加对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的民族文化元素建设的投入;鼓励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安排资金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省级项目所在县要按照渠道顺畅、方向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以不低于1:3的比例,整合其他部门资金进行捆绑使用。相关部门实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涉农项目,应积极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融合发展。各类整合资金必须及时到位,不能虚假整合。没有进入扶贫项目库、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乡村旅游项目库或未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一般不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贫、旅游、农业、民委等部门在安排乡村旅游项目前,应加强沟通,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

(三)明确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范围。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1)项目区贫困农户发展农家观光果(菜、茶、药、竹)园、花卉、农家鱼塘、农家特种养殖园(场)等种养业补助;由带动贫困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的种养示范基地建设补助。(2)乡村旅游扶贫接待户对家庭旅馆、乡村旅馆进行客房、浴室、厨房、厕所等设施改造补助(参照当地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执行,并优先安排贫困计生户),增加点缀民族文化元素,打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3)项目区贫困农户开发餐饮“农家乐”、农家茶馆、兴办农家作坊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纪念品、特色食品等旅游商品补助。(4)项目区内集中修建旅游公共卫生厕所、人行便道、照明绿化、特色旅游购物街(商店)、民俗博物馆、旅游标识、文化休闲娱乐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或配套设施建设补助,但比例不得超过该项目财政扶贫资金总额的20%。(5)项目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6)对投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且确保贫困农户直接受益的扶贫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7)对贷款投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贫困农户给予贴息支持。(8)其他有利于贫困农户直接增收的旅游项目。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贷款贴息及补助、规划编制、人员培训、标准制定、市场开拓、示范点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点村庄整治项目补助等。

(四)明确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申报、检查、验收程序。

1、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由项目实施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立项申请,经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查通过,报市(州、地)扶贫部门采取竞争入围方式初审后,择优推荐上报省扶贫办。符合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布局,区位突出、示范作用大、农民增收快、发展前景好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可以由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向省扶贫办直接申报。各地上报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由省扶贫办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集中评审,实地考察后择优审批立项。

2、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根据立项批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项目县扶贫部门要指导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编制实施方案,注重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综合开发、融合发展、整体推进。同时要明确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后续管理、运行机制等内容并提供受益农户名单。实施方案报省扶贫办审批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3、各级扶贫部门要组织协调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逐级上报检查情况及督查意见。省扶贫办按规定及时组织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4、申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比照财政扶贫资金安排项目的申报程序,按原渠道执行。申报民族经费专项资金的,按民族经费申报程序执行。

5、在风景名胜区内实施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应当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履行法定义务。

(五)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鼓励省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与对口帮扶城市的产业对接范围,积极引导对口帮扶资金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信贷投入。引导民间资本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鼓励农户和回乡创业农民工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投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

(六)加强乡村旅游扶贫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古村寨民居要有选择地保留、有重点地保护、有计划地修缮。重点文物古迹等应维持原貌,坚决制止破坏历史风貌的拆建。激发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机制。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必须以不破坏环境、不浪费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为前提,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加强对乡村旅游项目区农民建房的引导和管理,公路沿线、旅游村寨民居要体现当地特色,结合农村沼气、改水、改灶、改厕、人畜饮水、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等支农工程,推进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作,进一步改善旅游扶贫村寨的环境。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村寨等级评定工作。

(七)开展乡村旅游扶贫从业人员培训。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扶贫、文化、中小企业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培训计划。鼓励旅游企业或有资质的相关机构对贫困农户进行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培训。鼓励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1-2个学期的旅游技能劳动预备制培训。扶贫部门对面向贫困农户的各类乡村旅游培训进行审核后,按规定给予培训经费补助。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要继续对贫困农户进行旅游商品设计、生产、营销的培训。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时,注意选聘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选派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旅游重点村镇挂职锻炼,选拔具有高中学历的乡村旅游景区(点)的优秀青年到大中专院校进行旅游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时,选派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实行扶贫培训基地“送教上门”,针对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需人才开展培训,实现“门口办班、就地培训、出门就业”。组织从业人员到省内外成熟的乡村旅游点进行现场培训,整合运用农村远程教育、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教育培训资源,对旅游村寨的农民进行乡村旅游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普通话、外语等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力争5年内,使乡村旅游景区(点)每户农家都有1名以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参加过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

(八)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乡村旅游宣传促销中的主导作用和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促销主体作用,支持旅行社的长期促销计划。以重要民俗文化活动、节庆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等为平台,不断扩大乡村旅游扶贫景区(点)的影响。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的合作,将乡村旅游扶贫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开辟专题专栏,进行重点推介。机场、车站及其他重要公共场所和城市出入口等要设立乡村旅游宣传广告。城镇、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点),均要设立乡村旅游宣传推介窗口。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景区(点)、农村家庭旅馆等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相关工作。各级扶贫、旅游部门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县(市、区、特区)要加强项目建设中期检查和绩效评估,及时逐级汇总上报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项目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要广泛发动和组织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注重发挥乡村旅游专家的作用。

(二)明确部门职责。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全力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搞好服务。扶贫部门要编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绩效考评等工作。宣传部门要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全力塑造贵州旅游的良好形象,以建设农民文化家园等活动为抓手,丰富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内涵。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综合协调职能,抓好乡村旅游的规划编制、标准实施、宣传推介、市场开拓工作。旅游、质监、扶贫部门要指导各地制定和实施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服务标准,规范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要在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审批或核准、开发用地、建设管理等方面加强指导和协调。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要支持搞好乡村旅游扶贫景区(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部门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扶持和促进“农家乐”、农业观光体验休闲旅游扶贫的发展。林业、环保等部门要指导和支持乡村旅游扶贫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民族、文化部门要抓好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提升和演艺组织。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商务等部门要大力扶持乡村扶贫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公安、交通、物价、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要依法加强旅游运输、安全、价格、食品卫生、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为省内外旅游营运车辆和自驾游车辆提供文明、安全、宽松的旅途环境。其他有关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主动做好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有关工作。

(三)创新体制机制。

1、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乡村旅游受益农户从收益中分期偿还财政扶贫资金的机制,将归还的资金安排给其他贫困农户,实现扶贫资金循环使用、滚动发展。项目县(市、区、特区)扶贫、旅游部门要会同相关单位指导、帮助项目实施村寨建立健全农民旅游协会等组织,发挥其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股份制、合伙制、合作制等形式组建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农民旅游企业,按照“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模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项目区农民旅游协会等组织均要明确专人负责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的统计,每季度将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受益农户收入等情况分别上报当地扶贫、旅游部门。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和项目村寨要积极协调落实相关项目用地。利用扶贫资金采取购买实物直接补助贫困农户的,要严格履行相关采购手续。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乡村旅游扶贫资源集体所有、村民共享。鼓励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明确并公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经费、财政扶贫资金归还发放、有关利润分配、确定项目受益农户等重大事项,使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成果惠及全体贫困农户。对项目村寨使用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旅游基础设施或配套设施等集体所有的公益事业建设,必须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项目区所有旅游收费均应按规定报批并向社会公示。

3、建立项目后续管护机制。项目县(市、区、特区)扶贫、旅游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指导项目村寨做好项目后续管护工作,实行“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机制。家庭旅馆、“农家乐”等受益农户必须张贴统一编号的“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户”标识牌,项目村寨要在显著位置建立“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支持项目”标志牌,或在旅游标识上标明“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支持项目”字样,并简要介绍项目内容、投资情况。各地要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4、推行以奖代补的激励约束机制。省扶贫办、省旅游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的考评工作,对工作成效突出、农民增收明显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对大型景区、旅游景点、星级酒店等对口帮扶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挂牌扶持一批诚信规范的旅游购物商店和诚信守法示范户。树立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典型。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甚至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要给予严肃处理。

2010年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省扶贫办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对扶贫资金使用监管进行系统改革的重要批示,从今年起,对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方式及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管理进行重大调整。为便于各地更好地开展工作,现编制2010年全省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的基本原则

(一)财政扶贫发展资金分配使用,按照“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用好增量树立样板”和“规范、有序、安全、有效”使用的原则,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纲,改平均分配为谁积极就支持谁和市场导向效益优先,通过竞争入围和绩效考核,实行以奖代补、进退有序、奖惩问责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分散使用为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通过规划统筹和职责分工,整合资源构建大扶贫格局;改投向分散为突出产业化扶贫重点,通过市场导向规划先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做大做强产业。

(二)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分配使用,实行年初备案和年终报告制管理。在按省发改委、省民委原既定管理渠道申报、立项、审批、实施的同时,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集中使用,形成合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三)社会帮扶资金(含对口城市财政扶贫资金和有关部门的帮扶资金)管理使用,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纳入各级扶贫资金专户监管范围。省扶贫办主要依据科学规划建立项目库和对资金、项目进行监管,对口帮扶城市主要以资金筹措和从项目库中选择项目为主,资金项目监管为辅,相关市(州、地)和县(市、区、特区)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后续管护。社会捐赠资金依据捐赠者意愿和方式使用。

二、扶贫资金项目的基本分类及安排方式

在扶贫资金分配使用进行重大调整的基础上,对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管理作相应调整。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由各级发改委和民委按既定管理渠道自主确定,其中以工代赈资金以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为主,旨在改善项目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类项目;社会帮扶资金项目安排如上所述;财政扶贫发展资金项目主要分类及安排方式如下:

(一)整乡推进扶贫项目。按照市场导向和当地资源禀赋条件,本着“抓大不放小”的原则,选择区域、县、乡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实行整乡推进,梯次培育不同层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主要有三种方式。

1、产业化扶贫项目。本着“抓大”的原则,今年继续安排4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县,对纳入省级蔬菜、油茶、果(药、竹)产业扶贫规划范围的县,分别在去年已安排的5个县、7个县、8个县的基础上,通过“竞争入围”,全省每个产业总量控制在10个项目县以内(蔬菜产业可适当放宽)。

2、19个省领导联系乡镇集团帮扶整乡推进扶贫项目。

3、安排“印江试点”经验整乡推进项目10个。每县安排1000万元,奖励安排铜仁地区印江县1个,安排“威宁试点”1个。

(二)40个省、地、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的特色经济整乡推进扶贫项目(全省83个有扶贫任务县中不含4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县)。以发展地方性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分别在40个县所辖乡镇通过“竞争入围”产生项目区。

(三)9个革命老区县643个“两个确保”贫困村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另有18个村已由4个对口帮扶城市在每个县各承诺帮扶2个村不计入内),每村50万元。本着“不放小”的原则,根据国家的专项安排,对9个国定革命老区县未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通过产业覆盖,实行整村数村连片开发。

(四)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村劳动力能力建设培训项目。主要用于贫困地区“两后生”为主的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大中专职业院校;满足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需求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干部能力建设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和验收报账制。通过竞争入围择优选择培训项目实施单位,通过绩效考核调增调减项目实施单位培训资金,对经考核培训质量差的可以取消培训项目实施资格。

(五)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包括产业化扶贫项目、扶贫龙头企业贷款项目和小额扶贫到户贷款项目、妇女创业就业贷款项目。按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及省相应部门既定的有关政策规定申报立项和实施管理。

(六)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主要用于发展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规划建设的地方性特色优势产业。在认真执行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09‟103号)文件的同时,探索与小额信贷扶贫等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对2009年末前已安排实施的100个试点村,每村增加5万元;2010年新增100个村(含11个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村),每村15万元,新增的89个试点村(除已明确的前述11个村外),通过竞争入围产生项目实施县及试点村。

三、扶贫项目资金申报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一)规划先行、择优立项。按照“纲要—>规划—>项目申报(项目申报书、专家评审、竞争入围)—>下达立项计划—>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三年计划及当年实施方案)—>下达项目资金计划—>组织实施”的工作思路,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各级中长期扶贫规划和各类专项扶贫规划,进入各级扶贫项目库的扶贫项目,优先予以支持。未列入规划和项目库的扶贫项目,一般不安排扶贫资金。

(二)逐级申报、分级管理。坚持扶贫项目到村到户的原则,明确扶贫项目申报流程为:

1、产业化扶贫项目和国家及省级扶贫试点项目。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涉及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的扶贫项目以及国家和省确定的扶贫试点项目,均由项目实施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立项申请,经县扶贫部门及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查通过,报市(州、地)扶贫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后,择优推荐上报省扶贫办。省扶贫办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评审、竞争入围,完成立项审批。

2、乡镇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扶贫项目。省、地、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规划建设的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扶贫项目及其它扶贫项目,由项目实施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项目立项申请,经县扶贫部门及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报市(州、地)扶贫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立项审批,同时报省扶贫办备案确认。

3、雨露计划培训项目。其中,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针对贫困地区农村新增劳动力开展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培训,初级技工(含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及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大中专院校,均由县(市、区、特区)扶贫部门申报,经市(州、地)扶贫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报省扶贫办审批;产业化技能培训项目,主要围绕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和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的农户(单位),由县(市、区、特区)扶贫部门申报,经市(州、地)扶贫部门审批后,报省扶贫办备案;与省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的扶贫培训项目,由涉及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厅局申报,省扶贫办审批。

4、信贷扶贫项目。包括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项目贷款贴息。小额信贷贴息资金主要集中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定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及非重点县的贫困村农户,围绕草地生态畜牧、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发展生产。根据林树森省长“继续搞好产业化扶贫,健全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精神,遵循“市场导向”和“谁积极就支持谁”的原则,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由县(市、区、特区)扶贫部门根据上贫困农户贷款并已支付利息情况向市(州、地)进行申报,省扶贫办将根据上市(州、地)贴息资金使用情况和工作绩效确定贴息资金额度,经市(州、地)扶贫部门审批后报省扶贫办备案,由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共同管理使用;项目贷款贴息重点扶持产业化实力较强、规模较大、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国家级、省级、市(州、地)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社、专业协会;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发展前景好、确能带动农民致富的县级扶贫龙头企业。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由省扶贫办和省财政厅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达的全省规模计划,向各市(州、地)下达指导性计划。各县(市、区、特区)扶贫部门按规定程序逐级推报贴息项目,经省扶贫办和省财政厅共同审查同意后,逐级下达和拨付资金到县财政,再由财政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

5、社会帮扶项目。其中,集团帮扶项目(含党建扶贫项目),由列入省领导帮扶点所在地乡镇党委政府按照三年开发规划内容提出项目申请,经县扶贫部门及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经市(州、地)扶贫办初审,按产业化项目审批程序(除竞争入围环节)报省扶贫办审批;对口帮扶项目,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由项目所在地乡镇党委政府提出项目申请,经县扶贫部门及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通过,报市(州、地)扶贫办汇总综合平衡,并与对口帮扶城市共同研究审批后,报省扶贫办备案。

(三)突出重点,兼顾公平。在非均衡推进、实施产业化扶贫的同时,增强扶贫工作的瞄准度,按照2010—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主攻特殊类型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主题要求,充分考虑全省区域经济的相对平衡发展。凡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实施县和特色经济项目实施县,在已安排省领导集团帮扶项目的基础上,可安排1个整乡推进项目或产业化(蔬菜、油茶、果药竹)项目;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实施县和特色经济项目实施县,没有安排省领导集团帮扶项目的,可安排1—2个整乡推进项目或产业化(蔬菜、油茶、果药竹)项目;对于既没有安排省领导集团帮扶项目,又没有安排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的县,可安排1—2个整乡推进项目或产业化(蔬菜、油茶、果药竹)项目。上述安排的乡镇特色经济项目、整乡推进项目、集团帮扶项目、产业化(蔬菜、油茶、果药竹)项目实施的项目区不能重叠。

(四)整乡推进扶贫项目的三种方式,除省领导联系点集团帮扶所在县外,其余两种方式均要按程序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竞争入围,择优立项。三种类型的整乡推进项目均要按产业化项目的要求,通过专家评审立项审批。

(五)公开申报。扶贫项目申报必须通过贵州扶贫信息网、政务公开栏、广播电视、报刊等方式向社会公开。

四、扶贫资金项目受理渠道及资金下达

(一)以工代赈资金及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按发改委及民委管理渠道申报立项审批下达,并报省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财政扶贫发展资金项目、扶贫贷款贴息项目、社会帮扶资金项目受理渠道及下达。

1、产业扶贫项目统一报产业化扶贫处。由产业化扶贫处分送相关业务处室承办。其中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由产业化扶贫处直接承办;蔬菜产业扶贫项目送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处)、信贷扶贫处;油茶产业化扶贫项目送规划统计处;果(药、竹)产业化扶贫项目送资金监督处。

2、推广“印江试点”经验整乡推进项目、乡镇特色经济项目、国家“两个确保”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威宁试点”项目报项目管理处。

3、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含产业化扶贫贷款项目、扶贫龙头企业贷款项目及小额信贷扶贫贷款项目、妇女创业就业贷款项目)及村级互助资金项目报信贷扶贫处。

4、省领导联系点集团帮扶项目、党建扶贫项目及社会帮扶资金项目报社会扶贫处。

各地上报上述各类项目时,提供一式四份项目申报书,按受理渠道报送相关处室,其中一份报送规划统计处。规划统计处依据规划、有关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定及绩效考核要求进行汇总并综合平衡。

各类项目申报资料、实施方案、验收总结资料由相应处室于次年元月底前汇总整理后归档。

五、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时限

4月1日至4月20日,为省办受理各地上报项目时间,逾期则不予受理。今年5月中旬各地要作好本第二批项目申报准备。

六、规范明年及以后项目申报时限

从2010年起,每年12月31日前要作好次年项目安排准备,并与次年元月20日前申报,次年4月20日前申报第二批项目。

省扶贫办预安排10亿元资金 3月底前完成240多万亩经济作物

为不误农时,省扶贫办拟于2月底前预安排10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种植无公害蔬菜商品生产基地10万亩、核桃200万亩、新造和改造油茶31万亩等,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在3月底前全部完成种植任务,确保首批产业扶贫整县推进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省扶贫办结合省政府《2012年50项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全力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

围绕“三片六山”(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麻山、瑶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娄山、乌蒙山),把位于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65个县作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扶贫攻坚重大事项推进行动。

编制实施三大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制定省级片区实施规划,指导该片区内15个县以县为基础,在2月底前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树立项目经济观念,实行项目化、实物化运作,做好扶贫项目招商引资前期工作。集合各方资源攻坚。

启动实施扶贫攻坚重大事项推进行动,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大力推进“减贫摘帽”工作,拓宽集团帮扶范围,抓好扶贫立法、信贷扶贫、革命老区工作和资金监管工作,继续做好外资扶贫项目工作,争取日元贷款用于扶贫生态移民。

第四篇: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 12 部委《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于 20xx 年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全省共有 359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该工程,村列入其中并被列为 20xx 年重点推进村。

一、基本情况

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辖 3 个居民组,104 户居民,人口 374 人,耕地面积 583 亩,林地面积 14070 亩,该村森林茂盛、水源丰富、山峰秀美、文化氛围浓厚。贫困人口建档立卡 21 户、27 人。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精准脱贫,对于自身和家庭成员都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社会保障兜底,做到“定人”、“定户”、“定时间”,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档”。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村民委员会

(二)建设背景:近几年,全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助推我区特色旅游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的大方向下,享有各种国家优惠政策扶持。

(三)区位优势分析:村位于市东南部,距市区 35 公里,与山庄紧邻,其突出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空气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进行消夏游、生态游、乡村自驾游等旅游项目,打造新型盛夏避暑休闲旅游模式。

(四)科学统筹规划,定准项目,画好蓝图。

项目总投资预计 120 万元,资金来源于国家、省级补助。项目占地面积 5500 平方米。新修油渣道路 260 米,面积 910平方米;新建餐饮房屋 424 平方米,用于农家乐餐饮项目;新建木屋 2 个、遮阳棚 8 个及购买相关配套设施;新建园林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安装木制栅栏、安置照明灯 5 盏及相关配套设施;购买餐桌餐椅、展示柜、冷柜等配套设施。

(五)运营模式

1、采取公司+村集体+贫困户(包含一般户)的模式运

行,所有的旅游项目都交由专业公司统一管理运营,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和谐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全力以赴扶持项目进行,沟通协调对农家乐的大力宣传,预计安置本村富余劳动力 10-15 人,提高村村民就业率。

2、采取村集体自主经营的模式,部分收益用于反哺贫困户,其余收益作为扶贫预备资金用于村扶贫事业。

(六)效益分析

通过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保、乡村旅游开发、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增强贫困村的内生动力,加大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服务的扶持力度,让贫困群众分享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将绿色青山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该项目预计年收益 5 万元,收益用于反哺贫困户,预计每户贫困户发放补助资金 500 元,其余收益资金作为扶贫预备资金用于村扶贫事业。通过此项目实施,能够带动全村贫困户 21 户,27 人实现持续增收,并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推动行业部门履行扶贫开发职责,强化社会协同协作,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二)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落实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的要求,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三)坚持创新发展,完善机制。认真总结旅游开发扶贫工作经验,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思路、新举措,建立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考核激励、挂钩帮扶等机制,提高扶贫工作成效。

(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开发式扶贫,注重扶贫先扶智。坚持群众主体,用好国家、省、市、区扶持政策,激发贫困户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破除“等、靠、要”思想。

(五)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加大帮扶力度。对有劳动力的

贫困农户实行因户施策,通过扶持发展生产、转移就业等途径,实现增收脱贫。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通过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

四、强化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乡村旅游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负总责,履行乡村旅游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成立乡村旅游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和年度贫困村脱贫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脱贫攻坚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二)打造扶贫队伍。抽调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乡村旅游脱贫攻坚办公室工作,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能力水平。

(三)整合扶贫资源。要用好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扶贫产业。

第五篇:远景设计院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如何

着力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阶段,发展特色产业扶贫被列为“五个一批”脱贫途径之首。新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等重点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那么,乡村旅游扶贫如何着力呢?近日,带着疑问记者深入县乡村一探究竟。

时近清明,大别山里百花绽放。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蕲春县蕲州镇龙泉庵村游人如织。这个曾经因贫困而知名的小山村,近年来发展花木4500亩,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春季休闲旅游胜地。

卖点如何发掘

龙泉庵村发展乡村旅游,靠的是龙泉花海。这里种植樱花、紫薇、桂花、红枫、红梅。每逢春季,花团锦簇,漫山遍野,香气馥郁,让人流连忘返,如梦如醉。23岁的村民潘杰,以前远赴杭州做缝纫工,月收入4000元,扣除生活费用,所剩无几。如今他在家门口卖矿泉水,一天能净挣100多元。

龙泉庵村有花海,多数贫困乡村则没有。对贫困乡村而言,能不能发掘到卖点,事关乡村旅游的成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卖点在原生态。

湖北浠水县兰溪镇三泉村村民陈实,就见识过原生态的惊人魅力。他几年前返乡流转了邻近4个行政村2300亩农田,原本计划连片种植绿色有机油菜,不想当年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却引来了无数远近游客。陈实受到很大启发,他决定大力发展油菜花观光旅游,如今他已建起能住下200多人的酒店,带动了上千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同属大别山区的河南新县周河乡西河村没有花,但有老房子。由于地处大别山深处,西河村交通不便,世代受穷,全村有115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32.97%。幸运的是,由于山高路难、信息闭塞,西河村仍基本保持着数百年前的传统古村落的原貌。73岁的李成秀老婆婆和老伴在土砖老祖屋里住了一辈子。如今,这些带着天井、阁楼、飞檐的老屋,被整修一新,改造成家庭休闲旅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一座农家小院,可住十三四个人,单

人每天收费90元,整包每天收费1000元。李成秀老两口负责村里两处公厕日常卫生,每年能领工资2.4万元。

“乡村旅游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途径主要有五种:一是贫困户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二是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三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出售自家的农副土特产品,不仅提高了销售量,还可提高销售价格;四是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五是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2010年至2014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全国有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以上。

游客怎么留住

“我国70%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300多个县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县或禁止开发县,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良好;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有50%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贫困乡村发展旅游潜力很大,不利因素是基础薄弱,人气需要精心培育。”刘永富说。

油菜花盛开之际,浠水县兰溪第二届油菜花节也开幕了。当地事先通过网络媒体广为宣传,组织油菜花海山地自行车观光赛、徒步寻宝和有奖征文比赛活动,以聚集人气。活动当天吸引了上千名远在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周边县市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前来踏青采风。人们在油菜花海中拍照、聚餐,好不惬意。

花季游是乡村旅游的拳头产品,可惜花期太短暂。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徐凤冲村村民周赛珍在家里开办农家乐,旺季时一天能有二三十桌客人吃饭,其余绝大多数日子里几乎没有客人。实际上,淡季过长、过淡,是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普遍头疼的问题。如何争取常客、回头客,值得好好探讨。

蕲春县的办法是打好人文、保健牌。蕲春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蕲艾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当地知名的旅游商品。近年来,蕲春县把发展蕲艾生产、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全县种艾面积达7万亩,艾叶产量可达12万吨。随着蕲艾产业的开发和健康旅游的深入发展,艾灸保健养生旅游已成为蕲春一大消费热点,全县发展艾灸养生馆所67家。据蕲春县扶贫办主任谢先春介绍,通过发展蕲艾养生游产业,蕲春县已有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

相对于一些乡村旅游开展较好的地方而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英山县孔家坊乡郑冲村并没有古迹、人文、花卉等优势。自从2013年一个名叫闻彬军的人返乡创业,开办湖北先秾坛生态农业神峰山庄后,这里很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闻彬军将目标客户定位为老年人,推出各种特色服务,想方设法让老年游客留下来、住几天。老人们在山庄里采摘瓜果蔬菜,参与炒茶、榨油、做面、打豆腐、打糍粑等传统民俗活动,睡前享受中草药泡脚服务。自2013年5月7日以来,神峰山庄的“千里挺进大别山生态循环农业四天三夜体验游”夕阳红团,已成功组织515批次数十万老人来此体验。来这里的游客四季不断,人均购物5000元以上,极大地带动了英山乃至大别山周边县市的种养业。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占整个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预计未来5年,我国乡村旅游将接待国内外游客有望突破60亿人次。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1000万人以上。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渠道。乡村旅游潜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资金谁来投入

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前景看好,但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前期投入耗资巨大。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乡村旅游在广大贫困地区将得到加速发展。然而,巨额启动资金从何而来?

春寒料峭中,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新屋湾一座座四角高挑的老房子,在金黄色油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新屋湾深藏在大山里,大部分明清时代的老屋仍屹立着,住着罗姓35户人家。2015年11月,政府斥资600多万元,帮村民修缮老屋。九资河镇党委副书记彭胜华说,整修工作将在今年8月完成,届时,新屋湾将作为古村落景点开放旅游。九资河镇圣人堂村紧邻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是元末起义军首领徐寿辉的故乡,也是通往国家森林公园天堂寨风景区的必经之路,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当地政府已投资300多万元,为圣人堂村建起徐寿辉纪念碑,硬化了村级主干道,建成近5000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和停车场,开发出大别山天堂峡谷漂流等项目。旅游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人气渐旺,现在每天可接待游客1000人次。村民肖春花在路边开办农家乐,去年纯收入10多万元。

据了解,目前政府部门投入到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上的资金,都是从多个项目整合而来的。“现在,中央扶贫资金和省里扶贫资金,原则上都下放到县,由县里来决定具体用途,县、乡、村三级商量着干。村里报项目,乡里审核,县一级整合。”刘永富说。

“不过,完全靠政府投入也不行。扶贫需要政府拿钱,财政资金必须发挥主体主导作用,但是财政资金毕竟有限。尽管今年大幅度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但同时必须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刘永富表示,目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已经出台。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如果缺少启动资金,可以向村委会提出申请。5万元额度,3年时间。办理相关手续后,银行按国家基准利率放贷,由政府扶贫资金贴息,免担保、免抵押。

另一种办法就是社会筹资。龙泉花海由返乡企业家高卫全斥资数千万元打造。闻彬军为建设神峰山庄,第一期就投入了3000万元。湖北英山籍企业家叶柏森手笔更大,他回到金家铺镇乐冲村创办了丽景生态农业风景区。景区包括仿古商业街、水上舞台、水上乐园、水上餐厅、梦幻溪漂流、有机蔬菜种植园、拉索桥、极限索道等项目,目前已经试营业。各地发展乡村旅游时,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模式也在积极探索。西河村就是一种入股合作的模式。2014年1月,返乡企业家张思恩成立西河农耕园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村民推选为理事长。合作社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西河古村进行环境整治和全面修复,发展民俗农家乐,并通过互联网把本地有机蔬菜、黄牛肉、山羊肉、土猪肉送到城市人的餐桌上。去年“十一”期间,西河村共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总体旅游收入约50万元。

“按照‘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思路,黄冈市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全域旅游、现代农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做好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接待服务、特产销售、土地流转、入股分红5个方面的旅游扶贫工作,3年内确保实现旅游产业脱贫15万人。”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说。

上一篇:现场环保施工措施下一篇:新东方俞敏洪简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