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

2024-05-07

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精选7篇)

篇1: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法,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筛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筛选具有共性的问题是,一方面是云南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于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甄别、筛选意识和能力的薄弱而导致大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学校体育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课程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筛选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体育课程资源 筛选  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必须有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如果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实施政策所需的资源,而且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局面”。云南地域广阔,各学校情况差异很大。尤其是广大的山区乡镇、农村学校来说,其各方面不仅与城区学校有很大差异,就其内部也是情况殊异,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其开发原则,才能做到积极有效。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都是体育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经过甄别、筛选、真正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并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才是现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

1 云南少数民族体育的特点

1.1 身体运动性。体育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最大差异在于,体育课程内容主要是由体育运动的身体练习构成,都与身体实践活动紧密相关。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解决学生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学生实际从事的运动学习与身体练习,运动中的肌肉本体感觉的形成与动作记忆,解决学生会与不会的问题。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众多项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特具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项目。

1.2 健身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此,合理地安排身体练习的负荷大小与负荷过程,对于增强体能、增进健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内容都无法具备的。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是各民族人民改造自然、促进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它对改善民族体质,提高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起积极的作用。

1.3 娱乐性。体育课程内容大多是从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戏发展变化而来的,而运动游戏自然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在运动学习过程中,会经历竞争与合作、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给人的情感、情绪以深刻而丰富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突出的娱乐性,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并以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方式出现。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可以直接得到令人愉悦的情感抒发和渲泄。由于民族体育的这个特点,使它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一次体育活动的举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盛会。

1.4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内容与一般学科知识课程内容不一样,它没有学科内容之间比较清晰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阶梯性结构,以及明显的从基础到提高的逻辑结构体系。它是由众多的相互平行的竞技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组成,而且理论知识的素材也很多,这就为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增加了难度。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的传统习惯、主客观条件不完全相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别,体育必然会呈现出一种多元特色。每个民族都有数十种甚至近百种体育娱乐活动,而每一种同名目的体育娱乐活动,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不同的称呼,使用不同的器械,有不同的娱乐方式及竞赛规则。仅以不同名目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统计,云南少数民族体育就达226项之多。

篇2: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

此外,第四个筛子是生理学基础,体育课程资源要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学特点。第五个筛子是体育心理学,通过体育心理学的筛选来分析其内容对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情绪的调节、如何对待体育比赛中的成功与失败、激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等方面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所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和生理学依据,体育锻炼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运动过程,无论是运动内容,还是运动负荷,运动方式等都受到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制约。因此,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时应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身体发展的阶段性与差异性,遵循生理学的规律;所开发的内容应遵循中学生的机体工作能力的发展变化规律。对所开发和利用的体育课程资源首先进行分析筛选,通过教育哲学的筛选,分析其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通过教学理论的筛选看其是否具备教学条件;通过学习理论的筛选分析其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生理学的筛选来分析其内容对中学生健康的锻炼价值。

其次,对经过上述筛选后的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改造。考察其基础性,以便确定其在什么层次的运动水平上开展此项活动;分析其实用性,即开展此项活动时,方便、可操作性强。还要考虑其兴趣性,以便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积极参加。最后还要分析其科学性,也就是说经过开发能否形成一套教学、组织、管理的保障体系。

3 结束语

甄别、筛选、利用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能突破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善于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在加工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开发优势,充实课堂内容,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最大功能和效益。

参考文献:

施良方 著 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延熙. 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J].教学与管理,,(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3: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

形式各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为当地学校和老师因地制宜的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经过严格甄别筛选,关键是还能和教育教学活动融洽结合在一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才能符合作为体育课程资源的标准。

重庆是全国四个直辖市中唯一的一个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直辖市。他们聚居在重庆市东南方向的黔江区、石柱县、 彭水县、酉阳县和秀山县5个少数民族区县中。拥有包括土家族、苗族、回族、仡佬族、蒙古族等在内的少数民族160万余人,其中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占95%以上。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因山谷交错,溪流纵横,地理环境恶劣,造成了当地的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教育水平也较低。而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更是举步维艰。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大背景下,如何搞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健康水平,已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的5个区县, 选取20所有代表性的普通中小学和民族中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0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00份,有效率97.5%。

1.2.2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理分析。

1.2.3田野调查法深入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的5个区县,走访当地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们。

2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概述

2.1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2.1.1土家族苗族民俗活动:舍巴日、泼水龙、鸭子龙、 板凳龙、穿花跳牌、拖干龙船等,这些活动充分彰显了民族特色和个性化,集观赏性、娱乐性与健身性于一体。

2.1.2民间传统体育比赛:民间武术、赛龙舟、抢花炮、 踩高跷、玩龙灯、舞狮子、跳竹马、爬竿、踩戏、荡秋千、 跳房、踢毽子、鼓舞等,它们则是竞技性、趣味性和民族性的集中体现。

2.2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

2.2.1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娱乐与健身价值

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种多样。在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中,需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主要是以有氧运动为主,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2]。 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常常是以自娱自乐、休闲消遣和游戏的活动形式出现,吸引着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群众们在健身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2.2.2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价值

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条件,由于自然条件与环境的不同,各地区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地理环境、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的作用下,将形成多姿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古人有“南人驾舟、北人驭马”之说,形象地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如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的赛龙舟、侗族的抢花炮等,都是从日常生产生活中慢慢酝酿出来的。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能充分体现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更是起到了传承地方民族文化沿袭至今的重要作用。

2.2.3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

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既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特征、风俗习惯,还记录了当地经济生活水平的发展状况。虽然各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族群密集、人口众多和各民族文化背景相似等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极为显著的交融性。这就更加的方便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

3.1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彰显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特色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 不仅可以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思想精髓得以发扬光大,还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融合,增强民族团结[3]。同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课程资源的一大宝库,将其进行筛选加工后,融入到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能彰显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特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自豪感。

3.2丰富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族群密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并且在操作时不容易受场地、人数、器材的限制,简单方便,易于开展。 因此,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还能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课项目选择时获得更大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3.3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具的趣味性、观赏性和娱乐性,能够使学生迸发出朝气蓬勃的活力,陶冶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操。学生的应变和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都将得到完善和发展。

4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认知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对中小学和民族中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认知程度的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从表1所示,93%的中小学生愿意进一步了解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75%的中小学生喜欢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老师和学生还反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比其他体育项目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不仅能起到了强身健体和学习技能的目的,同时还能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 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过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曾经参加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学生也不多。

由表2可见,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目的, 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增强民族文化了解,占88.4%;强身健体,占82.6%;提高审美情趣,占81%;休闲娱乐,占78.4%; 提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占75.4%。可以判断:学生有积极对待本土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鉴于此,有必要加快开发利用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

5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筛选思路

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是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究竟哪些项目具备开发与利用的价值,能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程,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机制的过滤才能确定。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可根据以下几种思路进行筛选:思路1,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理想和办学的宗旨,能反映出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进步方向;思路2,课程资源要与学生所学习的内部条件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思路3,课程资源要与学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相适应,看其是否具备应有的教学能力;思路4,课程资源要考虑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水平,是否符合开展此课程的条件;思路5,课程资源要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学特点,分析其内容对中学生健康的锻炼价值;思路6,课程资源对中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如何正确面对体育比赛中成败、情绪的调节、激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等方面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

6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期待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

在设计“重庆市中小学生期待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问卷调查时,我们遵循了“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筛选思路”,并在遴选体育项目作为预设体育课程内容时,尽量采纳竞赛规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规范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具体的调查情况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预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是非常认可的,每项课程的选择比率都较高。

7建立“课堂教学——课外俱乐部——运动竞赛”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根据“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筛选思路”和“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期待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调查表”的相关情况,经过反复讨论研究, 我们认为可以建立“课堂教学——课外俱乐部——运动竞赛”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7.1课堂教学

学校通过筛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设置中小学体育课程。在具体实施前,编写教材的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借以国家新一轮的课改为契机,积极搞好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对追求教育个性化、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解决学校实施国家课程的困难方面具有现实意义[4]。有了合适的校本教材,学校才能编制对应的教学大纲,确定好教学内容。然后, 各教学班的课程内容由学生和任课教师一同提请申报,学校根据场地情况、课程整体分布、性别差异等综合因素统筹规划后,最终确定各教学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实行整堂课教学或作为整堂课的一部分进行教学。

7.2课外俱乐部

课外俱乐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转变了师生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加入自己喜欢的课外俱乐部。教师在俱乐部中只承担设计、辅导、组织等工作。学生在俱乐部中,不仅能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能,身体也会得到锻炼,还能了解和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

7.3运动竞赛

可以在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中,加设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摆手舞”、“民族花样跳绳”、“民间武术”、“毽球”等学校易开展,学生爱学的体育项目。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或让学生亲自参加群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通过 “课堂教学— —课外俱乐部——运动竞赛”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逐渐将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融入到中小学体育课程中。

8结语

篇4: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

[关键词]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民族众多。在几千年的辛勤劳作与创造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在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的开展举步维艰,其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和发挥。因此,如何充分地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把它引入学校体育,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成为现实中一个堂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云南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意义

1、体育课程需要民族体育的丰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构建民族地区校本体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云南经济较为落后,师资、基础建设、场地器械等方面落后于其他省市。对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后证明国家课程常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民族体育是本地民族流传千百年的精华,在对民族健康、维护民族团结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课程编制过程中,应该重视民族体育的校本化力度。民族体育对充实学校体育有着积极意义。有利于拓宽体育校本课程在挖掘“乡土内容”时的视角,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民族地区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

2、民族体育需要体育来宣扬、传播。在经济文化政治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西方竞技体育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随处可见的球类、田径运动代替了乡土的民族体育。这个固然与竞技体育自身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们自身对民族体育的传播、宣扬的不足有直接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民族地区体育校本课程体系无疑对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特殊形式的体育校本课程可以优化民族传统体育古老的生存方式,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扩展了空间。

二、民族体育校本化可行性研究

1、不同民族散居的特点是民族体育校本化的前提。此前很多学者提出将民族体育充实到学校体育课程之中,并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然而,效果不甚理想。这主要与我国民族“大混居,小聚住”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云南地域广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文化状况和体育传统差异很大。多民族共同生息,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首先是很难将所有项目进行统一规范,并将其标准化。其次,即使做的比较规范,但是由于不同民族散布在全省各地,难以将其进行较大范围的推广。由此可见,不同民族体育只能适合本地的推广与发展。

2、不同文化传统是民族体育校本化的必需。云南省有2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体育,甚至相同民族因为居住环境的不同、地域不同等原因所从事的民族体育差异也很大。由此可见,适合一个民族的未必容易被另外的民族所接受。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民族项目其本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或者易于推广,比如竹竿舞、东巴跳等经过加工整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易于传播的体育项目。但是,对大多数民族体育而言,仅仅只适合本地民族,地域性较强。这些项目的保存、传承一方面需要加强整理、净化:另一方面就是将其转化成体育课程资源并逐步纳入当地学校体育课程之中,使之校本化。这样土生土长的民族体育既能得以保存,同时也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

3、各地区的经济差异使得民族体育校本化更为现实。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民族地区体育校本课程体系无疑是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另辟蹊径,这种特殊形式的体育校本课程可以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古老的生存方式,但是云南在经济上属于欠发达省份,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差异较大,再加上不同的学校性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师资、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差异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差异也客观存在。而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广、范围大和问题多,必然要牵涉到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因此,在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规划,设计有效步骤,园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讲求实效。

三、结论

篇5: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的优势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具有现代体育所具备的竞争性、健身性和文化娱乐性, 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民族精神内涵, 使参与者不仅能达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 实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还能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认同感, 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结合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基础教育现状等因素, 弘扬民族文化, 加强民族凝聚力。利用校本资源开发, 广泛宣传民族体育传统知识, 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模式和新的学习方法, 优化学生活动、发展学生个性, 增强和提升学生乃至周围群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二、少数民族地区体育项目开发和利用的特点

1.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锻炼兴趣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利用将学生置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 并将许多城市孩子以前没有见到的东西引入课堂, 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视野。例如我校曹海霞老师把锅庄舞引进课堂时, 身着藏服, 发动学生身着少数民族服装, 和学生一起在优美的藏族歌声中翩翩起舞, 从学生充满新奇与欢悦的表情中可以知道, 他们获得了以前课堂上没有的感受。

2.师生角色发生变化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充当课堂控制者的角色, 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 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在民族项目引进课堂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陈恩华老师利用民族传统项目的竞争性、健身性和文化娱乐性, 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民族精神, 使其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发挥其特色作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潜能、活动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连一些平时不爱锻炼甚至逃课的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 学生已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3.培养学生搜集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习惯

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动员, 引导学生怎样去观察、了解、收集各种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同时在搜集、整理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信息能力增强, 部分学生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主干力量。

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效果的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

(1) 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不断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课堂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是62.5%, 其中男生比率 (72.4%) 高于女生 (63.3%) 。

(2) 锻炼兴趣和效果的提高。对锻炼兴趣和效果的提高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是68.2%, 仍然是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的比例 (57.9%)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女生的活动程度低于男生, 这主要是因为76.6%的女生喜欢民族舞蹈、跳皮筋、踢毽子等技巧性运动, 而67.9%的男生喜欢拔河、抽陀螺、蹬棍、打炮肚、犟板颈、拉扒牛、赶猪等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因此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对男女生的项目需求要更多地协调、沟通。而在开展少数民 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比赛时, 学生交往次数增多 (78. 4%) , 锻炼主动性 (68.5%) 、效果和兴趣 (63.5%) 的提高, 充分说明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 能够满足学生运动的需求和发展。

2.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依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练习情况的观察。在体育教学中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模式开展教学, 能够有效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我组织和自主练习。不但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和体育能力, 而且学生在身心、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

篇6: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交流,互动研究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在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 的体育文 化是具有 民族特色 的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经过上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为了保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继续传承,应该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并依据其自身特点使其与现代体育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在发展现代体育文化的同时,保持着传 承少数民 族体育文 化的精神 。

1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区别

体育运动的实质就是强健身体,锻炼人们的意志,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当下的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和规则性,同时还具 有极强的 观赏性和 艺术性,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已经变成了各个国家相互交流沟通的手段,比如:奥林匹克 运动会,是全世界人民理解并支持的大型的体育活动,大型国际化运动会的举行,增加了各个国家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每个国家 通过体育 竞技项目 展示本国的文化和民族特色。与现代经济体育相比,云南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更加 柔和,少数民族 的体育项 目大多是 人民感情 的表达方式, 人们以“柔”和“雅”为美, 在高兴的 日子里相 聚在一起,迈着矫健 的步伐,随意的扭动着柔软的身体,将心中饱含的感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含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我们在学习竞技体育的同时,决不能忽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保护[1]。

2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融合

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是单纯的活动,它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是一项群体健身活动,活动不受时间,空间和年龄的限制,整个民族的人们都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体现了超越自我,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活动,应该充分利用传统体育活动的优势,大力的推广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主张传统体育运动与现代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共同进步,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民众的参与不仅能够促进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还能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

3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及其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云南省总共有51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0以上的民族有25个。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彝族,一提到彝族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火把节,但是彝族还有很多体育项目,比如说摔跤和飞镖。 其次是哈尼族,哈尼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的体育项目有打磨秋和打陀螺。继彝族和哈尼族之后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白族,白族经济文化发达,从早期就与汉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白族特有的体育活动项目是霸王鞭和美猴戏傻僧,其中美猴戏傻僧是在婚嫁时举行的活动[2]。

4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

4.1历史悠久

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特点,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是少数民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很多体育项目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比如:藏族的摔跤,在唐代就已经是十分盛行的体育活动,还有壮族的赛龙舟活动, 在我国宁明花山和岩怀山等都有很清晰的壮族人民的渡船图,这些石画充分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境,我们仿佛通过石画看见了壮族人们在几千年前赛龙船的景象,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壮大之后,赛龙舟正式成为了壮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4.2民族特色鲜明

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领域,不同生活领域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也不相同,人们信仰不同的宗教,对待同一件事情保持不同的观点,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特色,比如纳西族的东巴跳和傣族的孔雀舞都是其它民族没有的。许多民族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因与其它民族的交往会融入其它民族的体育文化和特色,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有可能是十几个民族所共有的,但是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形式,少数民族的人们始终保持者自己的民族特色,举行体育活动的初衷不变,看似简单的体育项目饱含了人们浓烈的热情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崇尚[3]。

4.3强烈的地域特色

云南地形主要以高山为主,所以云南的少数民族都生活在密林之内,高山之上,交通不够便利,信息的传播速度慢,在这样环境下发展的民族体育文化都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比如: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人民,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蒙古族人民主要以放牧为生,以羊奶羊肉为食,在漫长的放牧生活中,蒙古族人民不仅练就了一身过硬马上本领,而且每个人都有一副健壮的好体格。所以蒙古族的体育活动有摔跤和赛马等一系列在马背上进行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每个民族体育活动的形成都受其成活地域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4.4强烈的节日特色

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具有强烈的节日特色,人们在特别的日子里相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共享欢乐,少数民族的人们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活动里,通过举办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传达对他人的祝福之情。在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中,彝族的火把节和傣族的泼水节是人们最熟悉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不仅给节日添加了强烈的欢乐气氛,也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风姿和风韵。

5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5.1有利于身心健康

在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中,体育竞技项目和才艺表演都是必不可少的。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活动的举办注重人们内心情感的交流,人们可以在这些活动中直接的抒发自己的感情,释放压力 。

5.2可以陶冶情操

传统的体育活动对于人们自身德行的修养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陶冶情操。比如蒙古族的摔跤活动,激烈的比赛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特点,与此同时参加者也在比赛的过程中得到了放松,体验了比赛的乐趣。

5.3教育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建立与举办与其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活动本身就是该民族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其他民族相互交流沟通的手段。通过举办活动对下一代人进行生活技能的教授,传达本民族的坚强意志,培养年轻人乐观的心态,鼓励年轻人勇敢的生活。

5.4经济性

云南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为当地旅游业提供了大量的旅游资源,大大的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的发掘与合理开发,提升了云南的知名度,向世界传播了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

6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盛行,我国很多传统的体育文化在逐渐消失。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保护运动得到普及和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活动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活动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活动不仅宣扬了运动精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是很多国外学者不赞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为传统体育活动只是普通的民族文化,独立性差,所以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深入发掘与体育文化相关的物质载体。除此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发展过程中,会与当今社会发生冲突,所以传统体育文化要依据社会需求适当的做出调整与改变,适应时代的发展,以便于文化的继续传承。

7结语

篇7:云南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甄别与筛选的论文

在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学校,由于在体育经费、场地、器材、师资等办学条件上存在着种种困难,使得这些农村学校中,不仅难以执行过去统一颁布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而且难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导致这些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难以开展起来,使正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不能享受应有的体育教育的快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本文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如何运用当地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进行探讨,为提高西部农村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实现西部地区农村体育教学内容与民族传统体育结合提供新思路。

1 利用和开发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意义

1.1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增进身心健康

民族传统体育有着独特的健身和养生的效用,利用和开发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应让学生自己选择其喜爱的民族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锻炼效果有些是现代体育所达不到的。这些中国独有的体育传统项目,有的已被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并受到欢迎和重视。然而,它们却没有按正规途径纳入我们的体育教学计划。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发民族化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由以往被动的“要我练”变成主动的“我要练”,使锻炼效果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它符合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在整个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练,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既是游戏,又是比赛,使所有参加的人心精舒畅,充满活力。

1.2 有利于学生心理因素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推动人体和群体乃至民族发展的那些积极的、富有活力的特质。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俗性、娱乐性、竞争性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参与者在思维判断、冲动抑制和焦虑缓解、动机取向及意志力、耐受力等方面的能力。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就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反应或折射的就是现实社会生活。学生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可能出现愉悦、成功、困难与挫折等,均是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磨炼。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所施行的规则、裁判、仲裁、竞赛、选拔和奖励等,与市场经济的行事方式如出一辙,理念相通,有助于培养学生平等、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

1.3 减轻西部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投资

目前西部农村地区体育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地、运动器材缺乏。面对这种状况,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可大大减轻学校对体育教育投入的负担,既经济又具有实效性。

2 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原则

2.1 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

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应有利于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学习目标,所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是健康的、文明的、有教育意义和锻炼价值的。

2.2 科学性原则

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科学性是指:第一,教学内容能有效地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服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第二,在体育教学环境和条件下实施时是安全的。如在西部地区盛行的长鼓舞、打陀螺、毽球等项目就可以直接引用。活动安全性是选择的前提,必须对那些具有教学价值,但有危险性、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项目进行改造,以适应教学安全需要。如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项目早期使用金属用球,用火炮射向空中,待球下落后由双方队员争抢,危险性较大,现在将金属球改为塑料用球大大降低了其危险性,从而适合在青少年中开展。而对不适应学校开展或根本就不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能强求引进到教学当中,如“押加”和“顶杠”项目,属于长时间肌肉静力对抗练习项目,不适应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应摒弃在教学之外。

2.3 可评价原则

可评价原则就是能够建立科学和可操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体系,这是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客观要求。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评价要从“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体系出发,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要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健身性、活动性、游戏化为主,其终极目标难以进行测量评价,效果主要体现在主动参与和体验过程等方面。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体能、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因素。评价方式应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的等级评价制为主,提高可操作性。

3 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对策

3.1 全面挖掘整理现存的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在导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前,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农村,深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文化,开展细致的调查考察,对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基本技术、器械的规格制作等进行全面考证。掌握当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基本动作、技术、技能,改制运动器材,对场地的大小活动形式加以改进,符合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规模,然后从学校体育教学的角度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使其由自发型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组织形式和内容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3.2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必经途径。所选择、改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否有利于开展,是否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是否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教学实践的验证才能证实。因此,在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选择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西部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时,应当提倡采用实验法来验证所选择的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3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在长期的体育教育竞技化的倾向中,民族传统体育往往被体育教师所忽略。如果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缺乏利用民族传统资源实施素质教育所需的观念、知识、能力,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目标、思路、策略、措施、内容和方法,这支“主力军”将难以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斯腾豪斯提出:“没有教师发展就设有课程开发”。因此,西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各种短训班、学习班和研讨会等,一方面组织农村体育教师加强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另一方面要提高体育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业技术与理论水平,造就一大批理解、适应和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体育教师群体,消除教师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提高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化的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为民族体育转化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创造条件,从而推动整个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埃里奥特.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一个英国课程改革尚未解决的问题[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4).

[2]栾桂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2).

[3]安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

[4]吴昊,曲宗湖.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

上一篇:长春月嫂工资是多少钱下一篇:竞聘述职材料(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