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

2024-05-14

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通用6篇)

篇1: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

——土陶工艺

(云南制陶历史悠久,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傣族土陶罐)

在云南民间工艺品中,土陶工艺代表着云南民间传统工艺文化之一,在云南的一个傣族村寨,看似在做揉面的活计,其实是在做陶坯。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记忆里程中,一直保存着的土陶制作技艺。

云南制陶历史悠久,由于历史上地理位置偏僻,所以这里至今还保留着,新时期时代早期的制陶工艺。土陶器在傣族寨子里使用的相当普遍,用这种土陶罐装水可以保鲜,煮出来的饭菜也会更香。土陶的制作过程完全靠手工捏制的,这用的泥土是一种富含砂质的黄胶泥,刚取回来的泥土必须先晾晒干,然后用脚碓锤成细土,再用筛子过筛,和泥发酵之后,就开始做陶坯了。在制作土陶坯时,首先要将泥搓在直径为四到五厘米的泥条,然后用泥条不断加高器壁,这种方法被称为泥条盘筑法。再用木拍敲打叫做打坯,工具就是一个鹅卵石和一个木拍,拍打可以使器壁薄厚均匀,这个不断用手转动的竹盘子,充当了转轮的作用,因为速度极慢所以被人们称为慢轮。紧接着就是给泥坯拍打花纹,为了防止土陶坯干裂,还要把它们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干燥。

阴干后的土陶坯就可以烧制了,烧陶时用稻草覆盖好陶坯以后,还要在稻草上加盖稻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燃烧缓慢,保持热量不散失,根据测量草里的温度可以达到600度左右。陶器烧的好坏,要听声音,声音越清脆表示质地越好,烧好后的陶器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卖了,比起现代高温烧制的陶器,这种土陶强度较低,易碎。这也是它美中不足的地方,尽管如此,土陶仍然是当地人居家生活祈福祭祀的首选用品这个保存了四千多年的原始工艺,凝聚着先民们的智慧将继续延续下去。

在历史的发展下,现代陶艺把土陶工艺升级了,比如在云南傣族土陶的基础上,做出了许许的现代陶艺。中国的现代陶艺从属于现代陶瓷艺术文明的多多应是一支,但她更多的是在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当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主义在此得到了升华与凝固,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应证了上述变化,而这一切又是现代主义麾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个体审美及人文观念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她更多的则是在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这使其充满了象征与浪漫的特征。陶瓷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与独特的命运造就了其1万多年的真实历史。她凝聚了泥土之深沉,水之灵气,气之飘逸,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入了火的激情。

从现代陶艺诞生之时就与古典陶瓷艺术划清界限,但她继承了古典陶瓷艺术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如凝聚了泥土的深沉,水的灵气,气的飘逸,当然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合了火的激情与洗礼,铸就永恒亦或死亡就在这熊熊烈火的洗礼之中。现代陶艺最终摆脱了古典主义思想带来的审美桎梏。对古典主义审美僵化及各种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麻木,运用众多现代主义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从而起到了一种审美导向的作用!

现代陶艺所提倡的:一是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从而提升和转变人的思维,从而促进着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所有新艺术、新风格的前提。但这并不与继承民族血统有着本质上的矛盾;二是融贯众多学科的艺术形态,科学中有技艺,技艺中有科技,科技需要艺术,艺术需要科技,科技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前景和可能!所以在现代工艺中,云南在发展土陶的同时,也加强了时代发展的脚步。

云南土陶工艺不仅有在观赏上的价值,还有实用价值,在家庭生活、农耕生产,都广泛应用土陶。它还被称为泥巴艺术,具有学术、收藏、陈列等多种价值。

篇2: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

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最大,盛况空前。

“泼水节”一般从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开始。这一天彬彬有礼的傣家儿女,取来清洁的水,用树枝蘸取,互相泼洒,以示为您洗去一年的尘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水花放,傣家狂”,人们提桶端盆取得水来,见面就迎头盖睑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男女手中相互泼出晶莹明亮的水珠,还混合甜蜜的爱情。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空中朵朵水花四溅,大地一片欢声笑语,“泼水节”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景洪市的泼水节期间,还举行极富民族特色的斗鸡、跳孔雀舞、傣族青年男女掷彩绣荷包、放高升以及在澜沧江里进行划龙舟比赛,放孔明灯等民族娱乐活动。

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火把节古代又称星回节。关于星回节的起源,其说法各不相同:纳西族是为纪念一位保护人间五谷丰收而牺牲的天将;傈僳族是为欢迎诸葛亮南征而点燃火把前去驱散前进路上的瘴气,赶走猛兽;彝族是为除虫害、庆丰收;彝族支系撒尼人则是为庆贺撒尼英雄用羊角火烧死欺压撒尼人的魔王。

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参加火把节。

火把节的内容程序是:白天人们饮酒祝贺节日并进行摔跤、斗牛活动。武定县、禄劝告县等地的彝族还开展射箭、赛马、打秋千等活动。到了晚上日落夜黑,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就把事先做好的长约2米、直径约20-30公分的干松柱火把点燃。人们高举火把汇集在村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

每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的火海。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白族三月街 云南大理三月街,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这期间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加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哈尼族长街宴 每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全村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

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景颇族目脑纵歌 目脑纵歌是德宏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意思是“大伙跳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地点主要在德宏州潞西市,节期四到五天。这个节日以规模盛大的歌舞为主要内容。

傈僳族刀杆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傈僳族传统的刀杆节。在刀杆节上,最吸引入的是所谓“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此外,当然也少不了大规模的歌舞。刀杆节在傈僳族聚居的地区都能见到,规模比较大的要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六库和保山地区的腾冲。

彝族插花节 插花节是云南楚雄大姚县境内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一般要举行3天,地点在大姚县昙华山。顾名思义,这个节日当然是以花为主。当地彝族同胞都会带上美酒佳肴,穿上节日盛装,手捧鲜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昙华山,兴高采烈地唱起山歌,跳起左脚舞,尽情欢乐,互祝吉祥。

苗族花山节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带苗族的传统佳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云南永善县和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地比较隆重,有时甚至达数万人。花山节以苗族的各种歌舞和其他游戏、娱乐为主。花山节也是苗族男女青年寻偶恋爱的重要机会。

瑶族盘王节 瑶族的主要节日“盘王节”,意在纪念敬献瑶族的始祖盘瓠以及喜庆丰收。逢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人民皆着节日盛装,敲响节日长鼓、吹起长笛、唱起山歌,欢庆三天三夜。节日期间主要活动项目有祭祀、对歌、击鼓等。

三朵节 这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三朵”而举行的盛大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举行。节日期间,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纳西族都要在自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三朵”仪式。此外,纳西族群众还要举行多顶文娱活动,到野外进行野餐等。

棒棒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会”,这是一个竹、木、铁农具交流盛会,品种繁多,热闹异常。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集会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骡马会 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交流各地土产。大理、剑川、鹤庆、中甸、永胜等一带的农民都前来买骡马和丽江铜器,上市骡马上万头。会期举行的各种文娱活动,赛马、演戏等是最受欢迎的节日内容。

浴牛节 在云南省兰坪县的傈僳族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古代时,牛生活在天上,过得十分舒适。后来它见到地上人间傈僳族吃苦涩的野果为生。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在一年春天,背着天神,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了人间,使人间开始有了五谷成长,傈僳族摆脱了饥饿的困境。天神因此发怒,把牛驱出天上,来到人间。傈僳族将其养在家中,但牛看到人们耕作劳苦,又主动出来拉动犁耙,帮助种庄稼。天神见人间生活渐渐美好,又放出冰霜、虫灾,进行捣乱、迫害。牛在耕作之余,为了保证作物成长,又上天与天神论理,不让各种灾害得逞,对傈僳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每年农历六月初五日,这里的傈僳族人民也要过一个“浴牛节”。在这一天,不仅家家要给牛洗澡,并要煮一锅放盐的稀饭,用来喂牛。并由家中最年长的妇女向牛祈祷,希望它在天神面前,多多求情,免灾无害,庄稼丰收。

颂牛节 云南省西北山区的彝族黑话人支系,在每年立冬要过一个“颂牛节”,用以感谢一年来牛的勤劳耕作。到那时,人们用洋芋和萝卜分别制作黄牛和水牛的模型,以玉米穗作尾,养麦粒或玉米粒作眼,用麦穗尖做角,以养麦秸或玉米秆作腿,然后将制成的牛模型放入一个大簸箕内,置于牛神崖前的草坪正中。草坪周围竖12根松木,上边挂着有缀着养子、燕麦、玉米的红绸。由一个老歌手带领,人们牵来挂有红绸的耕牛,绕着簸箕踏歌而舞,歌颂耕牛的辛劳及精心饲养耕牛和获得丰收的农家。最后将牛模型和以养麦讲、燕麦炒面、玉米糕与切成段的燕麦秸所混合成的精饲料赠送给上述有突出成绩的人家,以奖励对耕牛的爱护和农业上的成就。获奖的主人,当场将得到的饲料喂牛,用彩线编成“牛轿”,载着牛模型,歌舞过寨。回到家中以后,将牛模型供干堂屋,作为传家宝物珍藏,充分显示了对耕牛的重视。

篇3: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地区,城市社区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 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和焦虑。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身体出现亚健康等, 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社区人们的健康生活。社区体育的功能是丰富文体生活, 加强社区群众间的联系与情感交流以及保持和增进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公益性体育活动。

一、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 背景

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挖掘、整理、保护、研究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及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内容的改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历史变迁与现实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讲,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还是比较薄弱, 特别是从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并不多见。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得知, 当前, 研究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有:杨林的《湘鄂渝黔边区城市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研究》;肖红青的《湘西地区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研究》;彭长锦的《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城市社区的传承》;俞琳的《民族体育融入社区体育发展的可行性研究》;王家忠的《当代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等。因此, 通过本文的研究, 希望能为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以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二) 意义

随着社区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工作之余, 人们迫切渴望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特别是一些闲赋在家的社区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地投身于体育锻炼。加强和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满足社区成员广泛的社会交往与参与需求, 提高社区成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是当前社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广大民众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项目运动形式几乎都是“土生土长”, 其活动方式简单易学有趣, 老少皆宜, 功效显著, 能被社区群众所认识、接受和参与, 所以说,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适合在城市社区中广泛开展和传播。

因此, 在分析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现状的情况下, 提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族地区社区开展的对策, 从而更好地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各民族地区城市社区的人生旅程和日常生活中, 使之成为各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一种独特的体育生存方式。显然, 其意义不言自明。一方面, 它能为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它可补充和丰富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 满足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强健身体的需要。并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宣传效应, 让民族地区的广大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 在促进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凝聚力、增强社区成员亲和力、加强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现状及其分析

(一) 开展的现状

1. 场地设施不足及经费紧缺。

据调查, 当前城市社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 在选择体育锻炼场所时呈现出“就近”的特点。城市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渐渐成了人们锻炼的首选场所, 然而, 据笔者对云南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场地设施及活动经费状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大部分的社区针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经费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这方面经费的安排,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动力不足, 建设、更新速度相对缓慢, 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远不能够满足社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和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有的体育设施较为的简陋和落后;新建设和更新的速度较慢或与国家的相关标准差距很大;现有的体育设施呈现出没人管理和维护;有的社区根本就没有体育锻炼设施和场地等。调查表明, 民族地区城市社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场地设施不足及经费紧缺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这不利于民族地区城市社区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扬。

2. 社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单调。

据笔者对云南部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查研究发表, 目前社区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以武术、舞蹈、跳竹竿、秋千、爬竹竿、打陀螺等。这些项目具有明显的非竞技性、保健性、表演性、对场地要求不高等特点。但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 民族自治州有8个, 少数民族自治县有29个, 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 还有很多优秀、健身性强、娱乐强和适合社区群众的体育项目还没有在城市社区中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推广。现阶段城市社区所开展的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难满足社区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多元需求, 因此, 要保证更多的社区居民有机会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 必须改变目前社区体育活动项目过于单调、陈旧的现象, 应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适宜性于一体的民间体育项目。

3. 缺乏科学引导, 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热情难以长久保持。

当前, 由于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才刚刚起步, 虽然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 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各社区普遍没有专业的体育指导员给予辅导, 导致居民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健身引导, 社区居民对体育健康的价值认识不够, 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体育器材和体育项目, 锻炼效果较差, 健身过程中体验不到快乐或出现运动伤害事故,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挫伤了居民健身的积极性。缺乏科学的引导, 作为休闲、娱乐、健康、培养人综合素质手段的体育锻炼价值尚未引起大多数城市社区居民的重视, 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居民人数比例还是较低, 或者是社区居民参民过程中难以保持长久的锻炼热情。

(二) 成因分析

1. 社区对兴建和购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设施与器材不够重视或力不从心。

由于云南民族地区经济还处于不发达状态, 大部分社区办公经费非常欠缺, 而上级体育行政部门对城市社区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较少, 体育活动经费大多较为紧张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活动经费。上级财政所拨的经费大多只能维持社区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行, 很难再拿出钱来兴建体育设施和购买体育器材了。部分社区领导认为社区体育是虚的东西, 管体育、办体育搞不出什么政绩, 放松了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兴建、购买、保护、维修、检查、监督的力度。如对于侵占、破坏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行为, 将体育场地改为城市绿地、和房产开发用地等现象、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挪作他用和一些挪用、克扣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等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 社区内的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很少对外开放。这种状况很难满足城市社区人民群众增强健康的迫切需要。

2. 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挖掘、整理和开发。

尽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 但由于当前民族地区的各种条件限制, 城市社区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较为单调, 活动内容较为单一, 社区工作人员还没有从因时、因地、因人的原则出发来选择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社区缺乏对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体现多样化和本土化的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挖掘、整理、开发、改造和包装, 导致现阶段社区所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满足不了社区各年龄特点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

3. 社区缺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员。

实践证明, 在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其社区体育指导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据笔者对部分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状况调查得知, 大部分的社区没有配备专门的体育辅导员。社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员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个别社区即使有体育指导员也是兼职的, 这部分的指导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了解、认识不深, 其业务水平较低, 难以顺利完成社区的体育指导工作。

三、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对策

(一) 重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已经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在逐渐增多, 这给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社区中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据笔者调查得知,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开展过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场地设施器材不足、缺乏专门专业的辅导员、当前的锻炼人群是零散状况和宣传力度不够等。广大社区居民对其功能、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了解不够, 现阶段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健身手段的人数比例还较低, 影响了其在城市社区的正常开展。因此, 为了更好地传承、开发和保护好云南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为了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城市社区中健康、有序的开展, 相关部门应支持、关注和重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为城市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1. 在日常生活中, 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力量, 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宣传, 如报纸杂志、书籍、网络、墙报、小册子等, 让广大社区居民能够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和功效, 这是城市社区推广、开展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前提。

2. 相关部门要想方设法地筹集资金,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体育设施。在加强对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资金投入同时, 也要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充分利用我们社区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 以及辖区的体育场馆, 定期在公园、学校、社区单位和广场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来进行健身, 并不断创新, 开展各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和传承活动, 举行社区间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等, 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活”的文化为人们服务。

3. 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和专门的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指导员。通过由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牵头, 采取对社区体育指导员或义务服务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外出考察、观摩比赛, 请专家和民间技师来传授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等形式, 培养一批扎根基层、懂业务、身体力行、专业素养高和技术水平高的专 (兼) 职城市社区民族传统体育教练员, 充分发挥体育工作者在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普及、推广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4.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目前, 大部分城市社区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人群是呈零散状况, 零散的个人练习打造不出活动开展氛围, 有时还会影响练习积极性和练习效果, 而有组织、有计划的群体性交流展示则可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要按照既定的思路、不断地在开展社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中摸索经验, 总结得失, 加强引导, 立足自身特点、重在全民参与, 有组织、有计划地在社区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老少适宜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营造社区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广泛、持久地在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中开展起来。

(二) 以社区体育发展为契机, 加大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挖掘整理工作的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 人们体育需求正向着休闲、娱乐、完善自我等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展。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广州2010年亚运会的成功举办, 体育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在社区建设和社区体育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就近、就便特点的社区体育, 将成为人们满足体育需求的重要途径, 城市社区体育地位将不断得到提高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因此, 在社区参加体育活动人数不断增加的状态下, 要求社区拥有充足的体育资源配置、完善的体育组织计划和新颖有趣的活动内容。而当前城市社区体育开展过程中的体育项目内容过于单调、陈旧, 与目前社区群众参与的人数、年龄、兴趣等不适应, 已经满足不了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有着丰富多彩、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这些传统体育项大多是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经过整理、改革等形成民族灿烂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娱乐、易学等特点, 也是城市社区居民较为熟悉的项目, 所以说,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中开展是可行的。因此, 我们应以社区体育发展为契机, 加大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挖掘、整理和创新工作的力度, 让更多、更好、更优秀、更合适城市社区居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社区予以推广和运用。这样既能广泛地开展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增强人民体质与健康水平, 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又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推动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沿着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 在创新中求发展, 走有民族特色的社区体育发展之路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十分丰富, 这些民族体育项目中, 有表现生产生活的、有反映民族文化的、有反映民风民俗的、有反映宗教信仰的, 非常具有特色。这些民间体育项目蕴涵着深厚的民俗文化, 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城市社区中开展这些项目, 让参与者既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又能领悟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 如果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对社区居民构成巨大的吸引力。因此, 如何在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中更好、更顺利、更合理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正在城市社区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笔者认为, 城市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只有在创新中求发展, 走有民族特色的社区体育发展之路, 使民族传统体育更适合大众健身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才能真正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社区中的优势。如对某些项目进行技术创新、对项目组织活动内容进行创新、对项目组织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对场地器材进行创新等。使这些既有民族特色, 又有娱乐、健身的特点和艺术欣赏价值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中来。从而更有效地弥补现阶段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的现实不足, 丰富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 使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达到满足, 在促进边区社区体育发展同时, 还可以实现这些项目的长期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谭克理.传统保健体育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的作用及开展策略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2) .

[2]王家忠.当代社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

[3]肖红青.湘西地区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 2007, (11) .

[4]田祖国.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作用促进小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

[5]杨林.湘鄂渝黔边区城市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7, (6) .

[6]彭长锦.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城市社区的传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8) .

篇4: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

段剑源

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手工艺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农耕经济结构的补充,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手工艺对传统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变更,这种变更既有积极的影响,使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化广为弘扬,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使手工艺得到了改进,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 应注意对民族村落手工艺的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少数民族手工艺能长久的为村落发展做贡献,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手工艺 经济结构 少数民族

注: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民委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村落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GM-051)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在各个区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民族村落、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民族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村落由于自给自足的需要,每个村为了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要,大多都有民族手工艺的传统,这些手工艺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传统的少数民族村落以农耕经济为主,在经济结构上存在自给自足的特征,“因为村落生产力水平发展程度不高,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生存者提供生存资源,而不是用于交换的目的,这与商品生产截然不同。 ”①

这些手工艺的历史多已不可考证,很多手工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南诏时期或是更早,到明清又重新发展至今。因政权更迭、战乱频繁、政治、原料短缺、交通不便等原因,手工艺在历史上发展缓慢甚至近乎失传,仅凭历史上遗留的优秀手工艺产品和传说、史料记载,证实了这些手工艺曾经的繁荣。

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手工艺由于适合生产生活的需要,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随着手工艺的演变,出现了规模化、集中生产的状况,如大理周城扎染村到民国时期一家一户的手工扎染密集,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但多数村落手工艺规模有限,仅部分人从事。 解放后,手工艺曾以合作社的形式出现,之后工厂生产兴起,外地同类产品大量涌入,手工产品需要量减少曾普遍衰落。 改革开放后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手工艺发展的速度、规模、势头均超过了以往,成为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主要的经济支柱,体现出了传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和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对于工业时代、电子科技时代批量生产复制的整齐划一且无个性的工艺品而言,无疑更具有工艺美术的价值,当然受到崇尚文化的社会的欢迎,拥有其生存的空间。 ”②

二、手工艺村落文化的状态

随着云南旅游的发展,民族手工艺品成为大受欢迎的商品,很多少数民族村落都将民族手工艺作为重点开发。取代传统农耕经济的是以手工艺生产为主,结合旅游、农产品等立体开发的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变革在带来了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传统民族手工艺文化保护、发展、推广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需找出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手工艺与经济结构的关系,使少数民族手工艺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剑川木匠到处走”的民谚说明了剑川木匠曾遍布云南各地。剑川县狮河村的村民普遍崇拜鲁班,每年农历八月初八都要过鲁班节,村里本主庙供奉鲁班牌位。 离狮河村较近,形似墨斗的一座小山相传是鲁班的墨斗,名为墨斗山,说明了狮河村民从事木雕历史悠久。 后因战乱,木雕技艺一度几乎失传,从事木雕的人并不多,1964年—1966年,村里曾恢复过木雕产业,文革时期木雕被列为“四旧”没人敢再雕,村里仅有老艺人掌握木雕技艺,改革开放后随着制度改革,包产到户的实施,以及滇西北旅游的兴旺,对仿古建筑、家具装饰的需求,狮河木雕的从业人数越来越多,村里老艺人以收藏的本主庙的格子门—一堂雕刻极细腻的清朝光绪二十四年的格子门作为教材传授年轻人木雕技艺,狮河村的木雕从业人数、人均收入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迎来了真正的繁荣,现已是远近闻名的木雕村。

大理周城村的扎染技艺,早在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上即可见到两个武士头上戴着与蓝底小团白花扎染相似的布冠套,可见扎染在大理地区的历史悠久。③到民国时期,周城扎染已成为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手工扎染坊密布的手工艺中心,解放初继续以社队经营的方式保持着,之后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扎染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被迫全面关闭,村里几个老人冒着危险保留了扎染的工具和作品,使扎染技艺得以相传。 改革开放后,周城扎染将集体经营和个体经营的方式相结合,扩大了产业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扎染之乡。

剑川县梅园石雕村选择石雕原料需适合雕刻、色泽美观、不易崩裂、不易风化剥落的石材,梅园现使用的石材主要有麻布石、红砂石、白砂石等,由于石材需切割、运输等环节,取材困难且运输成本较高,就近取材于离梅园村较近的丽江市九河乡、剑川县羊岑乡,以往由于取材、运输困难,外地销售通道并未打通,梅园石雕只作为本地私人坟头使用。改革开放后梅园石雕与市场接轨,服务于各地景区和市政工程,设计出狮子系列等产品,形成产、供、销、展、设计、安装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遮哈村委会芒团组是有着500年历史的傣族白棉纸造纸村,有66户村民从事造纸,手工艺年收入约3万元左右,村民收入主要靠手工艺,其余种植橡胶、水果、粮食等,手工艺收入约占总收入20—50%。 该村计划挖掘手工造纸文化,打造旅游村。 西双版纳勐海县曼召村傣族造纸年收入一般家庭约2—3万元,收益好的5—6万元,其余则种植茶叶、甘蔗和粮食,造纸作为主要产业占总收入50%—80%。

大理州鹤庆县赵屯北班榜村28户村民中有8户从事白族瓦猫制作, 其中7户手工艺收入1—4万元, 占总收入的20—80%,其余以工艺名师郜金福家手工艺收入最高,年手工艺收入达35—50万元。

其余如大理州剑川县狮河木雕村、鹤庆新华村,村里大多数人均从事手工艺,手工艺收入已占总收入一半以上,很多人已不再从事农耕生产,而是将田地借给他人,直接从事手工艺生产。

可见,手工艺生产收入在各少数民族村落中所占比例不同,有的多数村民从事手工艺生产,手工艺所占比重较大;有的呈现“一枝独秀”的情况,少数手工艺名师的手工艺产品更受欢迎;有的村落部分人从事手工艺生产,辅之以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但相同的是,手工艺均已成为村落经济结构中起到支撑作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手工艺对传统农耕经济结构的变更

1.农耕经济基础下的村落手工艺

云南少数民族村落长期以来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形成了农忙种田、农闲从艺的传统,手工艺以配角的形式出现。 如“藏族的黑陶手工艺是藏族适应雪域高原环境而创造的火塘文化生活的产物,酥油壶、煨茶罐、土锅、火盆与火塘息息相关;雪域高原特殊气候和乡村农耕生活条件,孕育了胎壁厚重,保温性好,价格低廉的黑陶;”④其余如白族的木雕、瓦猫工艺,开始是为了白族传统建筑构件的使用,石雕工艺是筑坟头的装饰使用,金属工艺则由制作铜质生活用具和银质装饰品的传统发展而来;纳西族摩梭人的手工编织工艺,彝族撒尼人的刺绣,傣族、壮族的织锦工艺则是为了制作服装使用,等等。后来才逐渐扩大到为满足村民的需求而生产,进行小范围的物质交换。

2.村落手工艺对农耕经济结构的变更

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传统农耕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地区适合农耕经济,传统农耕种植业及畜牧业发达,有的地区不适合农耕经济,村落长期贫穷,村民不得不从事手工艺以维持生计。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流通繁荣,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手工艺的发展,从事手工艺可以获得比传统农耕生产更多的经济利益,且比传统农业生产更为轻松,使更多的人开始从事手工艺生产,手工艺传承人增加,依附于自然条件的传统农耕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汤堆村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尼西乡山林环绕的谷地中,村民以藏族为主,这里海拔高、降雨量少、气候寒冷,种植的农作物为适应当地气候的玉米、土豆等,并饲养肉猪、土鸡等,由于人多地少,土地以林地为主,传统的农耕经济一直受到限制,村民在农闲时从事制陶手工艺,烧制黑陶是村里长期延续的手工艺,也是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 就地取材的黑陶材料来源、钟情于黑陶烧制的手工艺人、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都是黑陶手工艺相比传统农耕经济而言良好的发展条件,现村里正大力发展黑陶手工艺,并结合黑陶土锅的销售,养殖土鸡,结合旅游产业推出“黑陶土锅鸡”的餐饮业,成为特色产业。

狮河村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剑湖东南侧,因狮子河从村中流淌而过得名,白族人口占98.9%,传统靠农业经济为主,然而这里以往雨季时,河水常常泛滥冲出水底砂石,土地贫瘠,村民生活贫困。 现在,狮河村以木雕业为主要支柱产业,村民收入以木雕为主,木雕从业人数占村总人数的61.4%,2013年村经济总收入为2489万元,木雕收入达1200万元,占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⑤

新华村位于鹤庆县西北的凤凰山脚下, 白族人口占98.5%,村落集自然风景、白族民居、民俗文化、民族手工艺为一体,风景优美,农民收入主要靠手工艺为主,近年来,该村以展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满足游客参观、购买民族工艺品为主,辅之以民俗及风光观光旅游,民族旅游、工艺品销售,农村经济总收入11012万元, 其中手工艺和旅游产业收入达6546万元, 占总收入的59.4%,⑥先后被中国社会发展促进会评为“民俗文化村”、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工艺品制作之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民族旅游村”。

可以看出,民族手工艺是村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原本贫困,农耕自然条件不足的村落,通过手工艺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道路。而原本农耕自然条件较好的村落,结合手工艺发展和旅游开发,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3.新形式下村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今天政策的引导,政府对民族手工艺的大力支持下,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村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形成了以手工艺经济为主,综合发展农业、旅游业,利用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新经济增长模式。云南手工艺村落有别于其他村落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源、资本、技术进行生产的模式,依靠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为文化产业,带动旅游和新农业发展。

今天的少数民族手工艺村落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普遍实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成立手工艺协会,协会开展手工艺培训,团结农户建立手工艺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公司争取订单和进行产品经营,向农户会员统一发放图纸、统一订货、统一验收产品、统一价格,对内增加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

少数民族手工艺村落还根据地方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民族旅游业、商业等。 特色农业、民族旅游业是对传统手工艺村落经济的新的补充,在手工艺村落经济发展的同时蓬勃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手工艺村落经济增长方式新的转变。

如被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的大理剑川县狮河白族木雕村,协会在木雕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狮河木雕工艺协会以科技创新、打造品牌推动木雕产业发展,积极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开展专题培训,积极调整木雕产品结构,引进先进设备,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将木雕产业做大做强。 协会自2004年成立,一年后产品价格上涨30%左右,雕花工人工资上涨51.5%,带动全村500多户从事木雕产业发展。在县政府的支持和规划下,狮河村现正在建设木雕工业园,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分为木雕展示区、旅游商品街、旅游定点加工企业区、木雕销售加工区和标准厂房等5个区域,以木雕产业为基础,积极发展旅游、餐饮、商业。 村里也在积极发展畜牧及经济林果种植业,但规模还不大。

四、变更对少数民族经济结构的影响

云南少数民族村落经济结构产生了从传统农耕经济结构为主到以手工艺生产为主的变更,这种变更方式对少数民族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1.积极影响

首先是手工艺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在传统农耕经济结构中,手工艺只是少数人从事,自给自足的区域范围生产,外界对手工艺文化了解很少。在历史变更中,手工艺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而手工艺村地位的确立,使手工艺从事人数大增,手工艺文化广为弘扬。

汤堆藏族黑陶手工艺村孙诺七林师傅在1960年学习制陶时,村里仅有制陶师傅5人,而今孙诺七林培养的徒弟就已达40多人,这些徒弟都已成师并收受徒弟,汤堆村制陶人数已达数百人,该村的“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责任公司”在独克宗古城和汤堆村开设有10余个销售网点,产品远销国内外。

大理周城白族扎染村在历史上曾织布并发展扎染,但曾一度衰亡。 而今该村已成为闻名四方的手工艺村,村里有20多户从事扎染,其他70%的村民从事扎染工作,这个以扎染为主业的村落,获得了州、市政府“亿元村”、“小康村”等称号,被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赞誉为“白族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大理剑川梅园白族村石雕历史悠久,然而由于运输困难,石雕曾一度衰微,仅以制作周边地区的坟头装饰为主。 现今以合作社一体化的销售方式带头,村里从事石雕有19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3%, 其中全家主要男劳力全年从事石雕生产的专业户有75户,全村常年从事石雕生产的从业人员有173人,并有45人外出承揽石雕工程,遍布云南省各地。全村石雕产业年收入达100多万元,从事石雕生产的工匠年收入高达10万元以上,低的也有两万多元。石雕已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产业。

其次,这种变更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农村生活,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使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村民扩大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提升了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他们的观念变得和外部世界一样,提升了他们的视野。

少数民族村落往往地处偏远,世代农耕自给自足的生活单调乏味,缺乏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经济结构的变更,使外部的目光从生产的产品集中到了生产产品的村落上,大量的外地人到村落订货、考察手工艺,使本地村民了解了外部世界,自然条件较好的村落开始发展旅游。

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藏族黑陶村生产的黑陶以往只供周边藏族村民使用,以藏八宝和牛、羊、鱼等常见动物图形为装饰。 而今,远销国内外的藏族黑陶也在积极开拓市场,在保留传统图形的同时,也使用了很多外部的图案,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香格里拉,黑陶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产品。

大理鹤庆新华白族银器村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然而,手工艺发展前这里并不为外界认识,传统的银器加工手工艺只是一种副业,男人们挑起小炉匠的工具,走村串户做手艺。 今天,新华村已成为国家4A 级旅游风景区,手工艺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又反过来促进了手工艺品的销售。

再次是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的荣誉、地位得到了提高。 民族手工艺品中包含了少数民族艺术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藏族的藏八宝图形、白族狮纹、彝族的马樱花、摩梭人的佛堂雕刻图案等等,在他们的手工艺品中都有呈现,民族手工艺品的畅销,使他们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自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昆明石林阿着底村,名称取自彝语,原名“干塘子”村。 彝族刺绣打开市场后,为打造彝族刺绣文化品牌,2005年正式更名为传说中阿诗玛的诞生地“阿着底”。

同时,村落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全村劳动人口几乎都投入到手工艺生产中。众人拾柴火焰高,手工艺的智慧、表现能力、造型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手工艺的类型、造型、表现手法变多,手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大理剑川狮河白族木雕村原本水、电、路不通,贫穷落后。 为了改变贫困面貌,村里的工艺师张月秋开展木雕培训,创办工艺品厂、木雕协会,潜心研究,将狮河传统的二层镂空木雕发展到五层镂空雕刻, 将传统的50余种木雕产品发展到200余种,使木雕手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民族手工艺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村落的开发,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村落经济得到立体、全面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村落自然生态保存比较完整,森林资源、水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稀少,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音等环境污染较轻。为人们的旅游休闲等文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有利的条件。 ”⑦少数民族村落优美的生态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到村落旅游、休闲、购买手工艺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手工艺品的销售。 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使村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特色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如临沧遮哈村、西双版纳曼召村等少数民族村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橡胶、甘蔗、热带水果等种植,大理鹤庆新华村利用湖泊发展渔业,香格里拉汤堆村针对黑陶土锅的销售发展土鸡养殖业等等。

2.消极影响

经济结构的变更在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不可忽视它带来的弊端。

首先是对环境的破坏。大理周城村的扎染传统扎染需用板蓝根的叶茎作为染色原料,板蓝根无毒无害,然而一年只能收割一次,种植还需搭棚,且100斤板蓝根只能割出染料20—25斤,成本高,调制染料繁琐、全凭经验,且以天然板蓝根做染料伴有产品褪色问题,很难克服。 现村里基本使用化学染料,化学染料色彩丰富、稳定,调制简单,且不存在褪色问题,现已很少有人使用板蓝根做染料。但化学染料长期使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已成为新的难题,治污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妥善解决。

大理鹤庆龙珠白族造纸村过去做纸药以挖掘的松树根为原料,生态破坏严重,现改用化学材料做纸药,然而又造成了化学排污问题。 同样是造纸,西双版纳孟定麻团造纸村造纸以构树皮为原料,然而周边天然构树皮早已采完,现一边靠从缅甸、老挝等地购买构树皮,一边补种构树。其余如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加工带来的重金属排放超标污染、香格里拉尼西村烧制黑陶对松树的砍伐和浓烟污染、大理剑川狮河村和梅园村雕刻对木石材的大量消耗等,对环境的影响已经称为民族手工艺村落普遍且突出的问题。

其次是随着村落文化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订单式的手工艺产品生产使少数民族手工艺特色淡化。

狮河村在2005年之前,木雕使用传统手工雕刻,最先用用的是木材加工工具,如锯木机、刨木机、线锯机等,只是做木材的大加工,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订单的增加,2005年,村里开始引进数控木工雕刻机,至今村里的雕刻机已超过60台,雕刻机只需设定好程序,就可以不停工作,而且雕刻精细度超过人工雕刻,能极大提高效率,但雕刻效果呆板、单一,能明显的看出机器雕刻的痕迹。 机器雕刻能提高效率,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代替了中下水平的人工雕刻,如今,多数雕刻水平一般的手工艺者已不再从事手工雕刻,转做机器维护、搬运等杂活。 仅有部分高水平的手工艺者继续从事手工雕刻。

在云南石林的阿着底村,有着彝族撒尼人支系的刺绣传统手工艺,直到本世纪以来,绣花机大量使用。 绣花机能全面取代刺绣的整个过程,通过电脑设定好程序后,可以让多台绣花机同时运作,实现批量化生产,这种生产速度极快,但较多瑕疵、且缺乏图案立体感。

外来的产品订单往往提供了各种图案,过分按订单制作使手工艺品民族特色淡化,如大理白族银器、木雕、石雕使用了大量的汉族传统图形,白族文化特色减少,甚至部分手工艺人已习惯将这些外来图形应用到手工产品中。原始粗犷的尼西藏族黑陶则开始使用外部提供的非洲木雕图形,民族特色淡化。

除此之外,变更的同时还带来了无序竞争的问题。 如摩梭编织、彝族刺绣被大量引进的机器,仿造手工制作成产品,并以手工产品的名义出售,对传统手工产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五、结语

在民族传统手工艺为乡村经济增长做出大量贡献的同时,保护与推广刻不容缓。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化问题,只有保护,民族手工艺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才能继续做出贡献;进行推广,这种贡献才能继续增长。

首先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意对生产原料的合理运用与开发。 生产原料的来源是进行手工艺生产的基本条件,特别是生产原料相对稀少的,生产原料长期稳定的来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原料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或原料珍贵的手工艺生产,如石雕、木雕、金属、扎染等手工艺,生产原料会对手工艺生产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其次,应注意民族文化在手工艺品中的应用,注重对传统民族图形、民间艺术文献的开发、整理。 因历史原因,很多手工艺产品传统的民族图形,制作技法已经失传或流失。 随着外界对民族手工艺村落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手工艺村落原有的产品种类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产品种类经过开发,越来越多。 周城村原有的扎染图案只有4种,后经过开发,现在已达1000多种;狮河村木雕刚兴起时,凭一套老格子门作为教材,图案也仅有数种,现在已达数千种,白族画家陈永发先生,经过多年收集、编撰、绘制,整理了一千多种木雕图案,编成《白族木雕图案》一书,⑧现狮河村很多木雕工艺师均作为作品创作时参考。

同时,还应注意培养高素质人才,结合旅游开发,发展手工艺生产,“旅游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载体,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发展村落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与村民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 ”⑨利用少数民族村落自然、人文资源结合手工艺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利用旅游开发,促进手工艺产品的销售,可使两者相得益彰,增加经济收入。如剑川狮河村正在进行的木雕园建设;石林阿着底村原名干塘子,2005年改名为“阿着底”村,意为彝族阿诗玛的故乡,开展村寨旅游;新华村凭借草海、山水自然风光开展手工艺旅游建设等等。

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手工艺在对传统农耕经济结构产生变更的同时。 应从长远着眼,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对手工艺的保护和推广,使民族手工艺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注释:

①杨宗亮.云南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研究[M].昆明:民族出版社,2012.

②刘春.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衰微与勃兴[J].学术探索,2013.

③李晓岑.白族的科学与文明[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④刘 春.民族民 间手工艺传 承价值 与手工 艺传承勃兴 的探 索 [J].艺 术 研究,2013-02.

⑤ 资 料 来 源 于 狮 河 村 新 农 村 建 设 信 息 网 [EB/OL].http://www.ynszxc. gov.cn/S1/S1228/S1343/S1346/S165555/,2014-12-09.

⑥资 料来源于新 华村村 新农村 建 设 信息 网 [EB/OL].http://www.ynszxc. gov.cn/S1/S1228/S1229/S1232/S158480/,2014-12-09.

⑦杨宗亮.云南少 数民族村落发展研 究[M].昆明:民族出版 社,2012-12:63.

⑧陈永发绘著.白族木雕图案[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01.

⑨杨宗亮.云南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研究[M].昆明:民族出版社,2012-12.

篇5: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

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相传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带,广西河池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上步调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长板鞋齐跑。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斗志高涨,所向披靡,失败了倭寇。后来南丹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3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挖掘了这项民间体育活动。吹枪

吹枪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吹枪是用竹、木材料制成,长100厘米或120厘米不等。使用的是黄泥做成的弹丸,比赛是把弹丸放到枪管内,以嘴对枪管猛吹气,将弹丸射出击中目标,比赛分立姿和跪姿两种形式。抢花炮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至今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抢花炮就是把铁制圆环用红布或红绸扎成的花球用发炮器送入空中,待落下时众人奋力抢夺,抢到者即为优胜者。

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的武术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风格。武术的竞赛项目一般分为:拳术、器械、套路三大类。

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原名为高脚马,是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它与我国北方的踩高跷有其近似之处,运动员需两脚分别踏在两个高脚马的脚蹬上,一步一步地前进或后退,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

马术

马上项目是蒙、藏、哈萨克、彝等众多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的内容和形式也各有千秋。

射弩

射弩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广西、贵州开展较为普遍。虽然射弩在国际比赛中也有,但是民族射弩比赛和国际标准射弩比赛是有很大区别的。民族射弩的弩箭必须由是竹制的,比赛时不得使用瞄准器。民族射弩包含立资和跪姿两种射姿而且都不能使用附加物,一场比赛的成绩是两种姿态的综合成绩。民族射弩比赛运动员还必须穿着本民族服饰更是射弩比赛的一大亮点。打陀螺

陀螺又叫“得螺”、“格螺”。打陀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民间流传已久。打陀螺玩法多样,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等多种形式。陀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木制、陶制、竹制、牛角;有鸡型的、盘状的、最常见的是上部似圆柱下部似圆锥的。

蹴球

蹴球:来源于清代的踢石球,经过十几年来不断的表演、比赛,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则,进入了在群众中推广普及的阶段。蹴球比赛是在一声10米×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2名运动员。古代踢石球是用石头琢成的健身球,现代用塑料球代替。

摔跤

摔跤在古代又被称为“角力戏”在我国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古老流传较广的一项运动。在我国根据各民族的习俗不同摔跤又被分为5类即:搏克(蒙古式)、北嗄(藏族式)、格(彝族式)、且里西(唯吾尔式)、绊跤(满族、回族式)。我省民运会中主要是以格、北嘎、且里西等方式为主。龙舟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仿龙造型,以龙取名的龙舟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一个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创造。传统龙舟竞赛一般认为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举行的,多在端午期间举行,但是有的民族举行龙舟比赛是为了其它祭祀活动,则时间不在端午期间。

秋千

秋千是许多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如苗族、阿昌族喜欢打形状似纺车的四人秋千和八人秋千;哈尼族、布依族喜欢打既像跷跷板能上下升降,又像石磨能水平循环旋转的磨秋;纳西族喜欢用两根绳子拴在树上或架子山的秋千。

秋千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

篇6: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

**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享有“民族民间手工艺之乡”的美誉。有噶玛嘎孜唐卡技艺,技法独特的铜铸工艺、细腻的精雕手法,更有栩栩如生的木雕技艺,民族手工艺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然而在过去,受发展模式单一,经营不善影响,造成传承、发展不前,后继无人,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近年来,**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传统民族手工艺与“扶贫车间”深度融合,形成“手工艺+车间”发展模式,建立民族手工艺园区1个,扶贫车间20个,培训基地1个,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培养出2000名以上的特色民族手工艺人才。为传承、发展民族手工艺和促民增收致富提供强大动力,为全县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成为了文化传承保护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生动典范”。

一、强化党建领产,解决“小、散、弱”的难题。

**县享有“民族民间手工艺之乡”的美誉,但是,限于传统思想的守旧,技艺传内不传外和地域分布散的因素,民族手工艺产业小、散、弱,难以形成规模发展。近年来,**县充分发挥县委规划布局,乡村党组织牵头,农民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激发各类人才、资金、项目等要素向产业培育聚集,引导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发展民族手工艺产业,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大抓民族手工艺产业的格局。一是党建引领“手艺人”。(培养先锋模范)将手艺人发展成党员,接受党的熏陶,增强服务意识,转变传承旧思想,解决传承面“小”的难题。二是党建引领“行政村”。麦宿片区手工艺相同或类似的村支部,成立功能性临时党支部,利用“农民夜校”“学习交流会”“手工艺大比拼活动”等,交流、总结具体经验,解决产业“散”的难题。三是党建引领“特色车间”。在扶贫车间成立党小组,村支部党员为代表,指导做好日常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度,工作制度,通过支部牵线搭桥,党员示范带动,吸纳闲散在家的贫困户到扶贫车间就业,解决产业“弱”的难题。**县强化党建工作,实现了民族手工艺家庭式小作坊向有组织,有效益,有规模的手工艺车间转变。

二、巧借各方力量,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紧紧依靠财政收入来发展好比“无米之炊”。一是借力“脱贫攻坚”。

结合脱贫新村建设,全力推动麦宿手工艺聚集区的交通、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通信网络设施的建设,同时利用贫困产业扶持资金,建设民族手工艺产业合作社7个,打实手工艺园区和扶贫车间建设基础。二是借力“对口援助”。依托国家东西协作和省委援藏支藏部署,借力广东东西协作力量,积极争取广东对口援藏援助资金1500万元,建成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20个。三是借力“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培育蓝逸、噶玛嘎孜唐卡有限公司、翟攀黑陶文化等5家龙头企业,带动10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稳定增收。为民族手工艺传承、发展开了个好头,也解决了自身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三、创新传承模式,解决“后继无人”的难题。

在过去,康巴地区民族手工艺的传承延续着传内不传外的守旧方式,精美绝伦的技法得不到传承发展。我们聚焦于此,积极创新,运用“家门口结对+”“园区培训+”“兴趣课堂+”模式,着力培育一批民族手工艺人才。一是“家门口结对+”模式。发挥老手艺人才辐射带动作用,采取“结对子”手手相授的方式,解决青少年缺技能、艺不精问题,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在家门口学习到民族特色手工艺。截至目前,共有75名老艺人结对300余名青少年在家门口,主动参与学习陶艺、木雕、唐卡绘制、藏香制作、藏药提炼。二是“园区培训+”模式。依托麦宿片区传承木雕、唐卡绘制、藏香制作等技艺优势,坚持“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理念,形成“培训、研发、生产、加工、展示、销售、旅游”一条龙模式,建立民族手工艺产业园区1个、扶贫车间20个、培训基地1个,吸引400名在家待业青少年,常态化培训。预计在未来三年培育特色民族手工艺人才2000名以上。三是“兴趣课堂+”模式。将“民族手工艺搬进学校、走进课堂”,依托龚垭乡寄宿制小学为平台,建立南派藏医药人才培训学校,增设4个手工艺课堂及2个特色手工艺班级,由专业团队教授技艺,吸收12岁以上且在义务教育阶段的150名青少年到特色手工艺班级学习。确保做到手工艺技艺传承,青少年技能培训双赢共推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四、拓宽销售渠道,解决“效益不高”的难题。

传统民族手工艺限于自产自销,产品流通难,无规模、无品牌效应等诸多因素,效益不高,导致老百姓有才有技艺却得不到发展,贫困群众数量居高不下。一是“物流中心+”。借助进藏入青要道的区位优势和即将通航的格萨尔机场的交通优势,在马尼干戈镇建设全县电商物流集散配送中心,配套建设镇、村等末端物流配送站点50余个,并积极对接大型物流公司,构建起高效便捷、线上线下同步互动的综合物流运输网。为民族手工艺产品走出康巴地区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全域旅游+”。**县旅游资源丰富,各个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开设民族手工艺展柜,供游客欣赏,同时将麦宿手工艺产业园区建成旅游景区,供广大游客观光、游玩,合影留恋,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建成游客体验中心,让游客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噶玛嘎孜唐卡的绘画过程,学习铜铸木雕等技艺,亲手制作陶器工艺品,游玩感受颇佳,民族手工艺体验感十足。三是“互联网+”。由宣传部门、融媒体中心牵头,对民族手工艺特色产品统一包装,利用抖音等最热平台,打造本地网红3名,进行同步线上销售;同时,在微信商城、天猫超市、京东网点等平台开设销售网点,逐步拓宽民族手工艺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上一篇:双语幼儿园英语教研计划的下一篇:感恩教师节的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