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学培训

2024-04-10

肿瘤医学培训(共8篇)

篇1:肿瘤医学培训

甲状腺肿瘤临床医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月—2月本院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其中,男45例,女75例,男女之比为1:1.67,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年龄17—75岁,平均43.5岁,其中17—20岁6例占5%,21—60岁105例,占87.5%,61—75岁9例,占7.5%。本组甲状肿瘤发生于左叶34例,占28.3%,发生于右叶61例,占50.8,两叶均出现者11例,占9.2%,发生于甲状腺峡部14例,占11.7%。全部患者中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其中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12例,有脑梗死病史者10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术中或术后取病理活检,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mm,快速HE染色,置于镜下观察,同时收集患者的详细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与临床表现分析。

2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67,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发病年龄方面20—60岁发病105例占87.5%,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良性肿瘤107例,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多为多发性结节,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平均直径为3.5cm,恶性肿瘤为孤立结节或多个结节,多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癌肿直径为2.5~7.8cm。病理表现:良性肿瘤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体甲状腺体积增大,平均直径为3.5cm,切面见大小不等的结节,包膜完整,内有囊腔形成,囊壁较薄,囊腔大小不等,内见棕褐色粘稠物质,中央部分有出血坏死和(或)钙化。镜下可见甲状腺正常结构消失,结节内滤泡大小不一致,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包膜厚薄不均,结节内可见出血、囊性变,纤维化、钙化。结节外甲状腺组织无压迫萎缩。恶性肿瘤常为孤立或多发结节,质硬,本组大多为乳头状癌,单发病灶,大小不等,为实质硬结节,无包膜或只有部分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或鱼肉状,部分癌组织表面呈颗粒状突起,可见葡萄族样的乳头状物突入囊腔。镜检可见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乳头大小不等、长短不一,按大小分枝情况分为I、Ⅱ和Ⅲ级乳头状腺癌,癌细胞核大而苍白,染色质稀少呈细颗粒状均匀地分布在核内而形成“毛玻璃样核”,分布在乳头间及瘤细胞的纤维间隔内,HE染色呈深蓝色或黑色。本组1例恶性未分化癌,为梭形细胞癌,镜下见大小不等的长梭形细胞,核分裂相多见。

3讨论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甲状腺良性肿瘤主要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以女性为多,据国内资料统计,女性与男性之比为3:1。发病年龄多在甲状腺功能活跃时期发病,即20~40岁为多,40岁以后发病逐渐下降。良性甲状腺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肿块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个别肿块大者可压迫气管,使气管、食管移位。有时因肿块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有局部胀痛。甲状腺恶性肿瘤包括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腺癌约占75%;滤泡状癌约占10%~15%;髓样癌约占3%~10%;未分化癌约占5%~10%。)、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单独原发于甲状腺者极少,常为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一部分。)以及罕见的转移癌、甲状腺肉瘤等其他原发恶性肿瘤。恶性甲状腺瘤患者常有颈部胀痛、紧迫感等不适感。肿块一般质硬,不规则,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部分患者早期伴颈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面部潮红、腹泻(1日10余次,水样泻,便前常有腹痛和急迫感,但无脓血便)。肿块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

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鉴别有以下几点:①儿童或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而甲状腺腺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②甲状腺癌结节表面不平,质地较硬,吞咽时活动度小,且在短期内生长较快。有时虽然甲状腺内结节较小,但可扪及同侧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甲状腺腺瘤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吞咽时上下活动度大,生长缓慢,多无颈部淋巴结肿大。③碘131扫描或核素γ照像甲状腺癌多表现为冷结节,而甲状腺腺瘤可表现为温结节、凉结节或冷结节。且冷结节B超检查多为囊性表现。④手术中可见甲状腺癌没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浸润表现,而甲状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围甲状腺组织正常。本组3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64.6岁)、7例女性患者颈部结节质硬,大小不等,表面有颗粒状突起,镜检显示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并出现“毛玻璃样核”,最终均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此外甲状腺乳头腺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鉴别临床虽然少见,但两者病情预后完全不同应予以重视,①两者均生长速度缓慢,包膜完整,活动度均良好,均有毛玻璃状核及核沟,均存在囊性变。②甲状腺乳头状瘤有乳头结构,无核内包涵体及砂粒体,常无间质硬化,无浸润性生长及淋巴结转移;而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乳头状结构,有核内包涵体及砂粒体,常存在间质硬化现象,有浸润性生长及淋巴结转移现象。综上所述在甲状腺肿瘤的病理诊断中,应注意肿瘤在地方区域的发病规律,并紧密结合临床资料做出正确诊断,此外状腺瘤与甲状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完全不同,要严格把握肿瘤的病理特征,多处取材,仔细阅片找出主要特征做出鉴别诊断。

篇2:肿瘤医学培训

肿瘤学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肿瘤学医生任重道远。本文通过对肿瘤学临床带教中遇到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肿瘤专业型人才。

临床思维是指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患者的家庭与人文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

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阶段,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现就肿瘤学临床带教中思维能力培养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总结如下。

篇3: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和展望

1 放射物理学研究

医学中放射物理学是一种交叉的学科类别, 能够利用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肿瘤疾病进行详细的诊断, 并且根据诊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治疗。随着放射物理学的发展, X射线技术出现, 放射肿瘤医学中逐渐将X射线技术引入, 使得放射诊断的结果更加的精确, 同时为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就目前放射肿瘤所采用的设备现状来说, 所采用的放射诊断设备在性能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中在现代放射肿瘤诊断中, 主要采用的诊断设备为核磁共振成像以及数字减影仪、X线诊断机等影像技术。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 使得影像思维得到了拓展, 影像技术的更新, 使得影像学向着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功能化影像学的出现, 使得各种细微的形态学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观察结果, 而且在扫描的速度上以及在影像清晰度的呈现上, 更加具有优势, 为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 由诊断机衍生出来的治疗机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 在目前的放射肿瘤治疗中, 主要使用的治疗机为射频治疗仪、超声聚焦刀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治疗技术虽然各有不同, 但是无论是何种治疗技术, 都属于物理学肿瘤治疗技术范畴。

2 影响诊断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肿瘤放射治疗时, 采用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了共识。影像技术贯穿于放射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 对放射治疗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利用影像技术可以对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具体的信息分析, 从而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 对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信息源, 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极大的推动了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 有出现了组合型一体化设备, 这些组合型一体化设备的应用, 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 使得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突破, 并且极大的改善了医学影像与诊疗效果之间的传统界限, 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性不断的加强, 对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线性能量传递治疗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Y线能量与X线能量得到提高, 在利用两者进行放射治疗时, 能够有效的杀死大量的癌细胞, 阻止癌细胞的扩散, 从而增强治疗的效果。但是, 当着两个射线进入到人体之后, 会沿着轨迹行进, 其传递能量比较的小, 被称为低LET, 在静止期细胞、缺氧细胞方面, 要通过低LET将其杀灭是不可能的。为此, 人们开始注重对高LET射线的研究。对于细胞分裂、细胞氧含量各期的依赖, 高LET射线的生物效应程度比较的小, 即使在低氧、缺氧的状态下, 杀灭肿瘤细胞都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问世的仪器包括重粒子、快中子、质子等, 虽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 但多为研究阶段。在国内, 临床对中子刀的应用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而质子的治疗还处于试运阶段, 由于器械的造价较为昂贵, 为此在短期内普及还比较困难。在高LET治疗中, 能量释放最为猛烈的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 它是利用原子核爆炸, 将肿瘤细胞内的肿瘤细胞摧毁, 得到有效治疗的一种手段。在治疗过程中, 对一种含非放射性的自然元素硼进行注射, 其与肿瘤细胞的亲和力非常的强, 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合物, 其进入人体后能在肿瘤细胞内迅速凝聚, 之后借助超低能中子射线进行照射, 硼元素在肿瘤细胞内与中子射线发生核反应, 而一种具高线性能量转换的α粒子由此得到释放, 即使α粒子的释放是少量的, 也能够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4 近距离治疗 (后装机)

自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Ra) 元素之后, 1905年开始了第一例组织间Ra插植治疗。1930年Paterson和Packer建立了Ra针插植规则及剂量计算方法, 正式开始了近距离治疗。直到20世纪80年代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 (后装机) 取代了传统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机采用远距离操作, 计算机控制, 能够勾划出清晰的图像和剂量曲线分布。无论从安全性、可靠性、防护性和病人舒适程度考虑, 明显提高了精度和治疗效果, 从而迅速推广。

近距离治疗有多种方式, 因肿瘤位置或解剖结构的差异, 可采取不同的照射技术, 空腔脏器常用腔内治疗, 实质性肿块采取组织间植入, 近几年又开展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前列腺癌、胰腺癌、甚至某些类型的肺癌、脑瘤等, 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继近距离放疗后的进一步发展, 过去有些模具或敷贴器治疗现在已为浅层X线或电子束所取代, 术中置管术因受条件限制, 国内仅有少数单位作过报道。

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核素种类繁多, 源型各异, (管、针、液、胶囊等剂型) 能量和半衰期也不同, 除钴能量较高外, 多数为低能含γ和β的混合线。放射线经金属外壳过滤后成单一的γ线能谱。它照射的范围有限, 损伤危险性很小, 是重要的辅助放射治疗工具。

5 结论

总之, 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之中, 使得肿瘤疾病的诊断依据更加的精准, 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放射肿瘤工作者长时间的研究和改进, 各种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技术出现, 使得肿瘤的治愈率逐步提升, 放射治疗和诊断也能够对人体中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但是就目前的放射治疗技术来说, 其还是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其也只能起到局部的治疗效果。因此, 还需要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对放射肿瘤医学中的各项科技进行拓展和创新, 这对肿瘤工作者而言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摘要:就目前的放射肿瘤医学而言, 其中包括两方面内容, 其一是放射肿瘤诊断, 其二是放射肿瘤治疗。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 放射诊断设备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 有最初简单的X线诊断机到现在的CT以及DSA等多种影像技术, 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 使得放射肿瘤医学诊断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同时也使得诊断结果更加精确, 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本文就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和展望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仅供参考。

关键词: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1]包尚联, 张怀.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 2 (01) :118-120.

[2]包尚联, 黄新瑞, 邹润磊.PET成像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3, 9 (5) :17-20.

篇4: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院所是建国以来第一个肿瘤专科医院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也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院所集肿瘤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全方面进行肿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的研究。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院所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是国家级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具有放射治疗、外科、内科以及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多种肿瘤治疗手段,在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食管癌以及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等方面的诊治水平位于国内前列,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院没有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等11个临床科室以及影像诊断科、检验科、核医学科等10个医技科室。在岗职工有15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者有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同工程院院士2人,医科院名医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3人。

院所注重科学研究。下没有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基础研究室4个,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心2个,并设有为科研、临床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建院四十七年来,共获科研成果160余项,其中58%为部级以上成果奖,食管癌的现场防治研究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利技成就之一。

院所也是全国肿瘤学术交流中心,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卫生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卫生部部肿瘤学临床医师考试中心、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中华肿瘤杂志》及《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等均挂靠肿瘤医院。

篇5:肿瘤医学培训

Jiangsu Medical Forum—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n Oncology

会 议 日 程

10月16日(主楼一楼大厅)全 天 报 到

19:30预备会(参加人员:江苏省医学会第五届肿瘤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第五届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及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筹)成员)(地点:主楼309会议室)

10月17日(主楼三楼大会堂)上午:8:00-8:30 开幕式

上午:学 术 报 告

主持人:王学浩 周建农

8:30-8:50 肿瘤学的回顾与展望

周建农教授,大会主席,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8:50-9:30 Gastric Cancer Management in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rof.Elliot Newman, Department of Surgery, New York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USA

9:30-10:10 The Role of Palliative Care and Hospice in an Active Oncology Practice Prof.Thomas J.Forlenza, Division of Hematology and Medical Onco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New York University, USA

10:10-10:40 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蔡三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主任

主持人:张宜勤 王晓萍

10:50-11:20 靶向放射治疗进展

于金明教授,中华放射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

11:20-11:50 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的进展

卢泰祥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12:00 午 餐

下午:学 术 报 告

主持人:陈宝安

束永前

13:30-14:00 Treatment of Advanced HCC with Sorafenib, the Oriental Study 管忠震教授,中国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国家临床肿瘤药物研究中心主任导师

14:00-14:30 Optimising the continuum of care in metastatic CRC 徐瑞华教授,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任

14:30-14:50 老年肿瘤治疗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冯继锋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常务执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人:冯继锋

陈龙邦

15:00-15:20 NSCLC治疗方案的科学选择与展望

束永前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15:20-15:40 肿瘤内科治疗的进步与方向

陈龙邦教授,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江苏省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15:40-16:00 缺氧与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陈宝安教授,中大医院副院长,中国微循环专科学会主任委员、心血管专科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南京市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人:曹秀峰 蔡三军 16:10-16:40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李国新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微创外科解剖研究所副所长

16:40-17:10 肝癌肝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王学浩教授.江苏省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肝脏移植中心主任,中国活体肝脏移植研究所所长

17:10-17:40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

孙跃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腹腔镜和内镜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大肠癌学组委员

17:40-18:10 癌症局部治疗手段选择的思考

夏廷毅教授,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常委、秘书长,解放军全军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放疗主任

18:30 欢 迎 晚 宴(主楼三楼御和厅)

10月18日(主楼三楼大会堂)上午:学术报告

主持人:管忠震

刘宝瑞

8:30-9:10 Recent progress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 and its indication for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Prof.Yasuo Morishima,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Chemotherapy, Aichi Cancer Center Hospital, Japan

9:10-9:50 日本における最近の胃癌治療

Prof.Yoshitaka Yamamura,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ical Surgery, Aichi Cancer Center Hospital, Japan

9:50-10:40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lung tumor,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Prof.Yasushi Yatab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Laboratories, Aichi Cancer Center Hospital, Japan

主持人:田 野 周菊英

10:50-11:20 原发性肝癌的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和肝动脉介入的综合治疗

蒋国梁,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11:20-11:50 鼻咽癌调强放疗布野及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

张宜勤教授,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放射肿瘤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

篇6:肿瘤医学培训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中国恶性肿瘤已成为第一大死亡原因。进入21世纪,现代科技和医学进步开启了“精准医学”时代。肿瘤学正是精准医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精准肿瘤学的发展理念对肿瘤专业的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结合本院肿瘤内一科肿瘤学研究生临床带教实践,思考和探索了如何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提高肿瘤学教学水平,现报道如下。

1精准化肿瘤学课程设置

精准化肿瘤学课程设置是临床肿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体现“精简”,又要体现“准确”的特点。有研究发现,临床肿瘤学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解决该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设置精准的肿瘤学课程,提供扎实的肿瘤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学习的平台。精准化肿瘤学课程设置可分为2个部分:肿瘤学相关基础课程和肿瘤学相关前沿课程。对肿瘤专业研究生而言,肿瘤学相关基础课程包括肿瘤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影像学等;肿瘤学相关前沿课程包括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介绍、肿瘤相关重要检测方法介绍等。

1.1肿瘤学相关基础课程 既往的肿瘤学研究生基础课程包括统计学、流行病学、医学英语等,现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更理想的教学方法是在结合临床实际病例的基础上系统性复习与该肿瘤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和影像学的相关知识。肿瘤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最新进展极大地扩充了临床肿瘤治疗相关的基础理论。肿瘤免疫治疗被《Science》杂志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1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报道了PD-1/PD-L1免疫检测点阻断药物在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胃肠道肿瘤、胰腺癌、妇科肿瘤等多种实体瘤中取得令人惊喜的疗效。本科已将PD-1/PD-L1类抗体药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鳞癌、EGFR野生型腺癌、胰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中治疗数十例患者,部分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通过将该部分前沿内容与临床治疗的具体病例相结合,不仅加深了临床低年级肿瘤学研究生对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数据、不良反应的理解,更加启发了高年级肿瘤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对相关课题思路的思考,如该药物疗效相关分子标记物、预后相关分子标记物的筛选、治疗优势人群的探索等。且随着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取得的良好效果,通过相关病例的复习,加深对肿瘤免疫学知识的理解,特别是掌握各个免疫效应细胞、免疫效应分子、不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为肿瘤学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理解治疗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肿瘤分子生物学课程相对枯燥,在信号通路的讲解和记忆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实际病例中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应用视频、动画等多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明显提高肿瘤学教学质量与效果,如从依维莫司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抑制剂,当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后出现mTOR通路的活化,此时应用mTOR通路中的抑制剂依维莫司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入手,进而熟悉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分子通路的激活过程,将分子生物学知识与临床知识串联起来教学。随着肿瘤治疗更加侧重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疾病分型,肿瘤分子病理相关内容的深入学习为精准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了更充足的依据。肿瘤影像学阅片是肿瘤科医生每天常规的工作内容之一,影像学检査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X射线、CT、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这些检査结果的判读与疗效的评价密切相关。熟悉各种检査手段的优势并精准判断肿瘤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肿瘤相关危重并发症是临床肿瘤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1.2肿瘤学相关前沿课程 对高年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密切追踪临床肿瘤学相关的顶尖杂志的最新进展内容,是指引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科研-临床转化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据。其中重要杂志包括Lancet oncology、JCO、JAMA oncology、Cancer Research、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以“小组讨论文献讲解(Journal Club)的形式,对重要文献、经典文献进行系统解读和探讨,能更加精准地理解肿瘤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准确定位肿瘤学相关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越来越多肿瘤学相关的网络媒体及微信平台为文献解读和追踪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途径,通过不断积累肿瘤学前沿知识能为肿瘤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为更好地平衡临床治疗决策制定时的获益与代价提供充足的依据。该部分内容主要针对高年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为主要对象进行教学。

以上述这些内容作为教学课程设置中的框架,能够建立既精简又立体的肿瘤学相关理论知识体系。

2精准化诊疗思维教学

精准化诊疗思维是指以规范化的肿瘤指南建议为基础,结合每例患者个体化特点,制定获益更高、代价更小的诊疗策略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思维训练包括2个部分:肿瘤相关指南教学、个体化案例成功诊疗经验教学。

2.1肿瘤相关指南教学 在众多肿瘤指南中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是重要的诊疗依据之一,肿瘤学研究生对NCCN指南内容的熟练掌握是基本要求,对低年级研究生首先要掌握常见肿瘤的诊疗规范,对高年级研究生更要求在掌握常见、罕见肿瘤的诊疗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指南中推荐的每个方案的.临床试验依据,思考和分析该临床试验的临床意义与不足之处。指南是由美国多家医疗机构、研究基地、肿瘤学教学单位联合成立的综合肿瘤网络中心制定的,是循证医学研究体系的典范。NCCN指南自引入中国以来,目前已成为中国肿瘤治疗中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NCCN指南的推荐内容在世界范围得到认可。然而西方国家发病特点、药物疗效与我国实际国情仍存在差异,另有部分我国自主研制并审批的新药在国外指南中并未提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研究生的教学既要以NCCN指南为主要参考,同时还要结合各类国内肿瘤诊疗指南和临床用药实践,采用将临床指南与临床典型病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参考和指导的一种精简、准确、快捷的教学方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临床肿瘤学常规的诊疗路径。本科的具体教学经验主要是通过科室主任、主诊医生提炼指南中的要点、对比新旧指南更新的内容进行规范解读,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指引临床的思维习惯及规范化治疗肿瘤的理念。

2.2个体化诊疗案例教学 对需要采用个体化方案的案例可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多学科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查询文献和个案报道、咨询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实现对疾病或缓解某一症状的纵向理解。MDT教学模式通过多个学科参与,对某一疾病或缓解某一症状进行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实现对疾病的横向理解。PBL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教学模式,本科以高年级研究生为主体,以病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通过査阅指南、结合文献、既往诊疗经验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罕见肿瘤、分子分型引导下的个体化诊疗理念、综合诊疗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MDT模式是指由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固定工作组,一般包括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病理科、影像科、介入放射科、介入超声科等,针对某类肿瘤或某种症状进行各种治疗手段优劣势及治疗时序的探讨。本院在MDT教学方面已建立乳腺肿瘤、消化道肿瘤、胰腺肿瘤、肺部肿瘤MDT等,定期进行教学査房。此外在肿瘤并发症方面也成立了MDT:癌痛诊疗和脑转移肿瘤MDT等。每次针对某一病例的多学科协作组教学査房,主要由研究生进行英文汇报病例的临床资料,在总结和回顾该病例诊疗情况的基础上,聆听讨论专家们的思路和分析,能够给临床医生及学生带来启发性的思考和指导,并按照学科分类对每次讨论的病例进行记录和汇总,分析个体化决策的主要依据,从中获得收获。肿瘤的治疗是以患者的发病特点为中心,多学科协作参与,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和患者及家属意愿对具体疾病或某种症状制订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NCCN指南的教学,加上PBL和MDT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某一特殊症状处理方法的理解并是加强对疑难病症分析思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建立精准的临床思维方式。

3精准化临床技能实践

临床肿瘤学是一门实践性颇强的学科。现代肿瘤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三基”基本功,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及良好的沟通技巧。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必须把人文关怀与“三基”培训紧密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科在加强“三基”训练与危重症抢救技能方面具有自己的培养模式,且通过沟通技巧训练、学习人文关怀相关的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

3.1“三基”训练与危重抢救技能 “三基”是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基本操作技能才能精准判断病情发展并做出最有效处理决策。临床肿瘤学“三基”培训是建立在内科学“三基”培训基础上,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贯穿于整个临床实践过程中,并根据研究生的不同阶段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临床技能教学包括:(1)病史采集、体格检査;(2)病历书写;(3)化验检查结果判读;(4)影像学资料分析;(5)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四大基本操作。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应熟练掌握前3项内容,三年级硕士以上研究生更要加强第4、5项内容的教学与考核。可通过合理安排临床轮转,将书本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熟练掌握大内科各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常规,拓宽肿瘤学临床知识和技能,弥补肿瘤专科的不足。真正达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各种肿瘤相关并发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技巧也是重要的培训内容。本科由科主任牵头组织编写了“临床肿瘤内科急症处理手册”,包括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技能、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脊髓压迫综合征、高钙血症等常见肿瘤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并收集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病例进行教学查房。本科研究生通过查阅资料,参与手册的撰写,熟悉了相关内容,在遇到具体病例时能迅速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心理治疗与沟通技巧临床上对肿瘤患者的治疗越来越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强调心理干预,将心理治疗作为整体医疗的一部分,肿瘤心理学相关内容应作为临床肿瘤学教学的一部分。该部分教学内容将对研究生今后的从医道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研究生强化“医德”的重要途径,应包含所有年级研究生并贯穿于整个临床带教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肿瘤患者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心理评估是指对患者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及家庭环境等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心理治疗方式,要因人而异,常用的评估量表包括癌症患者常用心理评定量表、应激及相关问题评定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讲解各种量表的特点、效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心理学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重要作用的理解。心理干预是指医疗过程中由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目标的心理干预方法。干预方式包括发放防病知识手册,开展疾病相关的宣教讲座、一对一心理疏导、心理咨询,以及应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干预等。该部分内容教学形式包括3个方面:(1)文献及课本中心理干预方式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2)在每天主诊医生、主管医生的床旁查房过程中仔细倾听和学习上级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3)将患者群体大致归类,总结每个类别的特点,通过标准化患者进行练习后进行临床实践。将这三方面内容日积月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理治疗的技巧。肿瘤患者的全程治疗过程中既强调“化疗”,也强调“话疗”,因此,导师在教授对肿瘤患者身体疾病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授肿瘤患者心理治疗的技巧和经验,培养学生向细致耐心、充满人性的方向发展。

篇7:肿瘤医学培训

Xx市卫计委主任 xx 2018年x月xx日

尊敬的xx院长,各位专家、委员,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医学会肿瘤分会成立大会。首先,我代表卫计委对肿瘤分会的成立,向当选的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常务理事、理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嘉宾、专家和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加强各类医学会建设,强化学分管理,推进医学继续教育,推动医学学科,促进学术交流合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高效一流的医学服务,是当前医疗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历来高度重视医学会各分会的发展,始终把加强医学学会建设,作为提高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的着力点和抓手,给予了有力的关注和支持,医学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医学会在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医学会的精心帮助指导下,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坚持服务宗旨,牢牢把握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健全和完善学分管理,积极邀请中、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多层次开展医疗学术研讨和教育,有效提高了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报告2017》指出,中国新增癌症病例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癌症病人总量的将近40%,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而且,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当前,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的手段也是日新月异,不论生物免疫治疗还是靶向治疗在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肿瘤治疗正朝着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今天,医学会肿瘤分会的成立,标志着肿瘤学研究发展从此进入了新的历程,也是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发力点。

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几点意见:

第一是高举“学术研究”和“服务患者”两面旗帜。学会是学术性社团,必须坚持“学术为本”,学术研究是第一要务。服务患者,就是要运用研究成果为患者服务,我们的研究成果,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在服务患者上,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才能

第二是严格按照学会章程和分会管理办法办事。最基本的是学术为本,民主办会,集思广益,运行规矩,接受监督等,体现分会的公益性、学术性、服务性和规范性。只有这样,分会才能走得远,飞得高。

第三是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精英型创新型的专家团队。领导班子非常重要,决定工作局面,xx主任是有名的肿瘤专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智慧,又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学会在她的主持下一定能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外,专家团队也很重要,学会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是学会最重要的资源,是学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要解放思想,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加强与全省内至全国各肿瘤学习交流,加强学科间和各学术团体间的联系与交流。

我相信,医学学会肿瘤分会在xx主任的领导下兴旺发达,成为创新的学会。有生机活力的学会,为肿瘤医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阖家安康!

篇8:消化道肿瘤的中医学研究

1 消化系统的中医辨证

正邪虚实:中医认为, 正邪和虚实是造成消化道肿瘤的两个重要原因。肿瘤的发生就是基于正邪之间的淤毒内生。毒又分为内生毒邪和外来毒邪, 中医学认为, 肿瘤的毒邪是内生的毒邪, 凶, 顽, 难, 痼, 杂事毒邪的特点, 所以肿瘤的预后都较差。毒邪于体内的位置深在, 攻击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的功能和气血运送失调, 导致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被即时地排除, 堆积在体内, 从而形成了肿瘤。从西医学上来说也是有其独特的道理的, 西医学中, 我们认为肿瘤的发生时癌基因异常激活, 导致癌细胞的无限增值, 那么这种导致基因激活的诱因也很有可能是体内的有害的代谢产物。

关于消化道肿瘤的舌诊:中医的望、闻、问、切尤其讲究的是舌诊。中医认为, 人体的五脏六腑均与胃相通, 通过胃气上蒸于舌。可以从舌的颜色, 润泽度, 舌苔的厚薄, 颜色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情况。舌是消化道的门户, 所以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肿瘤患者的舌与正常人又有显著差异, 如舌呈青紫色的人其癌症的发病率多。我们还可以从舌的形态大致地定位消化道某一部位的癌症。刘沈宁教授[1]认为:胃、结肠、食道癌等消化道肿瘤多见腻苔;胃、肠、肝癌可致脾虚湿阻, 在舌体上的表现就是舌体胖嫩;纹舌应考虑胃癌;舌下静脉粗, 脉络有紫黑色的瘀点, 要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目前, 通过物理研究方法, 有一种基于光谱的舌色研究方法[2], 该方法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测色标准照明和观察条件测量舌体的反射光谱, 然后对其进行归一, 相信这种科学的舌色分析方法将会对中医诊断消化道疾病带来好处。

2 消化道肿瘤的中医施治

中医的施治, 讲究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其中脾胃的调理是最为重要的。

中医认为脾是先天之本, 主气血升化, 在五行中属土, 具有承载的特性。它与胃同居于中焦。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联络属于脾胃, 脾和胃互为表里。胃在中医中主受纳, 腐熟水谷。主通降, 以降为和。脾在中医中主要主运化升清的作用, 如果升清不能, 则气血生化无源。消化道的肿瘤也是由于脾胃的虚弱, 导致毒邪入侵。常用的药方为香砂六均丸加太子参, 以强健脾胃, 帮助脾胃升清、降浊。薏苡仁、山药等扶土运脾的作用。去湿的药物主要采用厚朴、苍术、沙参、麦冬、石斛、乌梅以补脾胃阴虚。忌峻补, 药方应平和, 缓慢起效, 勿伤脾阳, 勿损脾阴, 最后达到西医中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3 消化道肿瘤的中医研究综述

3.1 中医对于胃癌的治疗与疗效观察

胃癌的病情发展快, 如果在发现后不进行治疗, 99%会在1年之后死亡。浙江省中医院的王坤根[3]对临床的93例病人进行了中医的辨证治疗。他将胃癌在中医中的三个型进行治疗, 这三型分别是: (1) 脾胃虚弱型, 其症状为神疲乏力, 便溏, 舌淡, 治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辅要; (2) 气滞血淤型, 以胃痛, 黑便, 舌暗紫为主症, 治疗以失笑散加减辅药; (3) 肝肾阴虚型, 其主要症状为五心烦热, 便干, 舌红五苔, 治疗以麦冬汤, 一贯煎加减辅药。

治疗的结果从症状改善情况和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症状改善的评价标准为各型主症前后评分, 治疗后评分较前评分下降大于70%者为有效, 30%~69%为部分有效, 30%以下为无效。脾胃虚弱型的总有效率为73.5%, 气滞血淤型的总有效率为78.3%, 肝肾阴虚型总有效率为50.0%。免疫功能采用测量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测量。研究发现前两型NK细胞活性前后比较P<0.01具有显著差异。而肝肾阴虚型的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三型的治疗前后的CD1/CD8治疗后明显增加 (P<0.01) 。

3.2 中医对胰腺癌的治疗与疗效观察

目前中医对于胰腺癌的研究主要是放疗中益气活血中药的使用[4]。在临床进行的58例放疗病人中, 其中30人采用益气活血药进行治疗。发现益气活血药能减轻放疗导致的消化道反应, 提高临床效率, 延长1~2年生存期。研究认为活血化瘀中药的使用有利于门脉系统的循环, 减轻消化道的水肿, 从而有利于胆汁的排泄。同时一些中药能起到修复胃黏膜和益气健脾的作用。

3.3 中医对于胆囊癌的治疗

中医认为胆病以肝求之, 先缓肝急, 后治脾本[5]。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尤见良在其对于一65岁晚期胆囊癌患者治以疏肝利胆, 理气活血之方, 选用大柴胡汤加减。同时在治疗中根据患者的脾虚湿阻的情况, 采用经验方“微调三号方”加减。该患者于2001年7月入院, 当时检查CT示胆囊实性占位侵及十二指肠、胰头、后腹膜淋巴结 (胆囊肿块3.5cm×4.8cm, 后腹膜淋巴结成团, 最大2.5cm×3.5cm) [5]。2003年复查胆囊肿块缩小, 为1.5cm×0.8cm, 胰腺肿块消失, 后腹膜淋巴结1.6cm×1.5cm。

3.4 消化道肿瘤术后的治疗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李春婷、周兰亭[6]认为:消化道肿瘤术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发病部位不一, 病中异中有同; (2) 症辨虚实主次, 治当邪正兼顾; (3) 扶正要在运脾, 祛邪重清热毒; (4) 合理运用补泻, 矫枉切勿过正。

有研究将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期间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情绪测量。毛喜莲等人[7]通过对肝郁气滞, 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的术后化疗的105例患者的情绪观察, 采用该所制定的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进行肝经、焦虑、抑郁三个维度的评价, 进行T检验和F分析, 发现研究组的各维度高于治疗组。肝郁气滞、脾肾阳虚证抑郁维度分高于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焦虑维度积分明显高于肝郁气滞、脾肾阳虚证[7]。该项研究将有助于中医对患者术后情绪的治疗, 从而从全身的情况着手, 改善术后生存率。

3.5 中医联合放、化疗的治疗及疗效分析

有研究将中药参芪五味子运用于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措施中。田晓东[8]报道共收治68例晚期消化道肿瘤, 不能进行手术而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其中36例在化疗的过程中服用了参芪五位子片, 另外的32例采用单纯的化疗。发现疗效比较总有效率为40.1% (P<0.05) 。证候改变的总有效率为43.7% (P<0.01) 。Karnofsky评分比较, P<0.01,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骨髓抑制轻于对照组的骨髓抑制。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低于对照组。

在放疗中, 容易发生并发症, 中医对于放射中的口腔、咽部的损伤进行了研究。中医认为放射性的口腔、咽部的损伤属于中医中“口疮”、“口糜”、“鼻痹”的范畴[9]。放射性火毒易耗损津液, 所以在治疗上应益气养阴, 清热解毒, 活血化淤。发现该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存治疗有较好的作用。

3.6 关于消化道梗阻的治疗和效果分析

在消化道肿瘤的过程中, 如果发生了消化道梗阻, 将导致食物无法排除体外, 将是消化道肿瘤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学在解决消化道梗阻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华龙医院肿瘤科的杨金坤[10]等人采用中药导管滴入的方法对临床56例梗阻性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了治疗。采用:大黄、芒硝、枳壳、八月札、大腹皮, 通里攻下。加减:肠胃湿热加龙胆草、红藤;腹痛去芒硝, 加川楝子, 延胡索。如梗阻缓解则可改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剂。浓煎至150m L, 40°C保存。将输液瓶与胃、十二指肠连通后将药液导入消化道, 滴速在30~40滴/min。研究发现治疗后大便情况、进食情况、体力改善的情况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7 中医对防止再发的作用 (治未病)

李斯文[11]在文献中指出,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和治疗手段, 防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方法, 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原则。中医认为从情志入手,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可以有效改善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在癌症的转移防治中, 要“先安未受邪之地”, 即中医认为, 癌症攻击的是人体虚弱的部位。如肝上的癌肿有可能转移到脾脏, 就应该巩固脾的防守。中医同时也希望对于全身状态进行调节, 提高生存质量, 减少并发症。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核心期刊关于消化道肿瘤的中医治疗的研究, 让广大中医学研究者看到中医学在消化道肿瘤的研究空间和目前研究的状况。和西医认为的肿瘤的发生时原癌基因被激活相比,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是体内的毒邪瘀滞。这样的一个充满有害物质的机体, 其体内的微环境很可能造成基因的变异, 这也许可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解决西医中基因变异, 原癌基因激活的原因。同时,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中医在这一块的研究还不够, 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这也是后来的临床研究者可以努力的方向。

摘要:中医认为, 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其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讲究正邪虚实, 扶正补泄。同时, 现代的中医也和西医联合治疗肿瘤,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以中文文摘数据库中的关于中医对于消化道治疗的核心期刊为参考, 对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和施治理论进行讨论, 同时总结了研究者们在胃癌、胰腺癌、胆囊癌、消化道肿瘤术后, 中药结合放、化疗, 以及消化道梗阻、防止再发等方面的中医治疗研究成果。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中医,中医辨证

参考文献

[1]陈玉超.刘沈宁教授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经验介绍[J].新中医, 2003, 35 (8) :12-13.

[2]林凌, 解鑫, 李刚.基于光谱的中医舌色客观化方法初探[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 (3) :707-709.

[3]王坤根.中医辨证治疗胃癌93例[J].中医杂志, 2004, 45 (6) :441-442.

[4]王炳胜, 刘秀芳, 吴智群.益气活血中药在中晚期胰腺癌放化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10) .

[5]尤见良.晚期胆囊癌论治先肝后脾[J].四川中医, 2007, 25 (9) .

[6]李春婷, 周兰亭.消化道肿瘤术后论治心得点滴[J].江苏中医药, 2004, 25 (9) :22-23.

[7]毛喜莲, 张春虎, 唐瑛.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情绪测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11) .

[8]田晓东.中成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36例[J].中医杂志, 2009, S1:172-173

[9]刘玉芳, 郭慧君, 王知佳.中药防治放射性口腔、咽部损伤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 2007, 25 (7) :26-27.

[10]杨金坤, 沈克平, 赵海磊.中药导管滴入法治疗56例梗阻性消化道恶性肿瘤[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 (6) :15-16.

上一篇:银行2017年党建工作会议讲话稿下一篇:对薄王案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