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培训细则

2022-08-18

第一篇:康复医学科培训细则

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培训计划

1、 政治素质培训目标: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十六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热爱康复医学专业, 具有奉献精神。

2、 综合素质培训目标: (1) 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有创新意识,对医疗技术精益 求精的科学态度 (2)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 (3)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4) 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5) 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3、 专业知识培养目标: (1) 医疗: ① 掌握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 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康复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 际工作。 ② 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康复专业临 床技能(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等),能独立处理康复学科 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工作。 ③ 掌握一门专业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康复专业的外 文书刊。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阅读因特网上的文献资料。 (2) 科研: 基本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并写出具 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病例分析、综述等)。 (3) 教学: 了解或熟悉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 (4) 管理: 了解康复医学的工作模式及管理。

二、 姓名 性 别 年 龄 学历 职称/职务 本专业临床 工作年限 基地主任 陆廷任 男 59 大本 主任医师/科主任 36 年 基地副主任 谢青 女 42 硕士 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20 年 基地兼职管 理人员 蔡海鸥 女 51 硕士 副主任医师 24 年 带教老师 陈凯敏 女 46 大本 副主任医师 23 年 陶泉 男 39 硕士 副主任医师 19 年 范国华 女 34 博士 主治医师 15 年 王美芬 女 52 大本 主治医师 25 年 督导员 杨佩君 女 68 大本 主任医师 44 年

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培 训医师的联系手册,安排专人与培训医师的沟通、协调并做好服 务工作,及时解决培训医师在培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 工作日、假期安排:临床住院医师的工作日每年应为240 天。因 事假、病假及其它是由耽搁的工作日,须在此年内补足。假期应 在本年内根据情况酌情予以安排。

3、 请假2 天以下(含2 天)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和基地 主任签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记。2 天以上者, 还需要 由医务处签字后生效。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培训基地(医院)超 过3 天者,培训基地应尽快报告医务处;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培 训基地(医院)超过5 天者,视情节及原因给与包括终止培训等 处罚。

4、 专科医师培训期间每天应将当天完成的工作内容如实填写在培 训工作量化登记表上,由指导教师(逐项)签字,培训基地兼职 管理人员每月审核,并将结果汇报,培训基地主任审核签字后报 送医务处。 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康复医学科细则》执行。 第 1 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参加相关临床学科的业务学习。第

2、3 年在康复医学科内专科培训,内容、时间及方式如下:

(一)、业务学习内容及时间

1、康复治疗学科/室 (6 个月)作业治疗(1.5 个月) 要求:掌握作业治疗的分类、作用、内 容、注意事项。神经康复(6 个月) —— 脑血管疾病 康复病例数20 例以上。 ⑴掌握神经定位检查方法。 ⑵掌握脑血管疾病的CT、MRI 特点。 ⑶掌握功能障碍评估方法,如运动障碍可选用 Fugl-Meyer,失语症 可选用汉语失语症评定量表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目标。 ⑷针对不同的功能障碍制定完整的康复计划,开出康复处方,如运动 障碍采取神经发育疗法、作业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等。 掌握康 复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⑸熟悉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特点、诊断和神经科 治疗常规。 ⑹熟悉瘫痪肌肉的解剖学特点。 —— 颅脑外伤 康复病例数8 例以上。 ⑴掌握颅脑外伤的影像学。 ⑵掌握颅脑外伤后功能障碍的评估。 ⑶制定完整的康复计划,开出康复处方。 ⑷掌握颅脑外伤的后康复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⑸熟悉颅脑外伤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 周围神经疾患 康复病例数5 例以上。 ⑴掌握周围神经疾患的神经肌肉解剖特点。 ⑵熟悉周围神经疾患的发病原因、诊断和神经科治疗常规。 ⑶掌握周围神经疾患的康复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内、儿科康复(3 个月) 要求: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 的基本原则、方法,能够制定完整的康复治疗计划及治疗方法;掌握 儿童脑瘫康复的评定、康复计划制定的原则和康复治疗方法。 —— 不同类型的高血压 康复病例数4 例以上。 —— 不同类型的冠心病 康复病例数4 例以上。 —— COPD 康复病例数2 例以上。 —— 糖尿病 康复病例数4 例以上。 —— 风湿性关节炎 康复病例数6 例以上。 —— 不同类型的脑瘫 康复病例数6 例以上。 3. 康复门诊(3 个月) 掌握神经科、骨科、内儿科常见疾病的门诊康复评定和治疗;掌握 疼痛康复的评定、康复计划制订的原则和康复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神 经阻滞疗法和各种类型的疼痛治疗10 例);掌握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方 法(操作 3 例);掌握假肢佩带的原则和方法,能开出假肢、矫形器 处方(不同类型5 例)。

(二)学习方法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学习方式。 1. 培训基地学习形式 — 病例讨论会(集中/小组) — 病例报告会(根据讨论的内容写出总结,选出代表在班 会上报告) — 理论课(专科医师理论课/康复医学专业课) — 现场模拟课(亲身体验患者/组织诊断、制定方案及采 取措施等) — 科技论文和科技英语写作 — 文献报告会 — 科研讨论会 2. 上述学习形式每周均有,时间为 0.5 小时/次~2 小时/ 次。 1.轮转考核 : 专科医师第一年每轮转完一个科室时,由该培训 基地主任组织有关带教医师组成考核小组, 按照培训内容及考核项目 的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在培训档案上做好记录。 2.考核 : 专科医师培训期间的考核由培训基地主任组 织相关带教导师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组织考核,并将考核结 果逐年计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3.考核形式 : 依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口试、笔试、病历书 写、论文、报告书、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 4.评分标准: 思想政治素质 (劳动纪律、工 作态度、群众评 议等) 口试 笔试 ( 理 论 部 分) 实践技能操 作 结业论文 (结合具体病 例制订一份完 整的康复方案) 10 分 20 分 30 分 30 分 10 分 5.考核优秀者,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推荐国内外深造;不合格者, 应予补考。 6.对培训基地的评估:由培训医师、督导员及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进 行。

第二篇:03全科医学科培训基地细则

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

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全科医学科医师训练主要在两个同等重要的培训基地中进行,一是全科医学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主要是在综合医院的临床科室,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全科医生对常见健康问题/疾病的诊疗技能训练;二是全科医学科医师社区培训基地,主要是在社区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全科医学的临床诊疗思维和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技能的训练。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科医学科医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全科医学科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本基地细则。

一、全科医学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

(一)临床培训基地基本条件:

1.基地分为两种,一是以三级综合医院为单位申报培训基地,二是500张床以上、年收治病人5000人次以上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三级专科医院以科室为单位申报培训基地。前者可以独立申报,但医院内应设置全科医学或具有全科医疗服务功能的科室,如老年科、干部保健科;后者必须与当地的全科医学培训机构或卫生机构联合申报。

2. 以医院为单位申报培训基地者,要求医院科室设置基本齐全,包括内、外、妇、儿、急诊、传染病、精神、皮肤与性病、康复、中医、眼、耳鼻喉等科室。个别科室缺如或不能完成全科医学科培训细则要求时,由项目单位与认可的学科基地协调解决。

3.申请培训基地医院的主管领导需经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对全科医学学科认识清楚。

4.科室规模:

(1)各轮转专科的总床位数、年收治病人数、所收治的病种应能够满足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要求:每年收治的疾病种类及其例数、临床操作技能种类及其例数等,应达到培养细则中要求的各病种规定数×住院医师数。

(2)科室需配备的医疗设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 黄栋

页 第 -1-

2007年版

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

所具备的医疗设备应能够满足全科医学科医师培养细则中的各项要求。

(3)医疗工作量:

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等主要科室应保证每名受训医师在病房工作期间能够管理5张以上病床,在门诊工作期间能够日接诊30名以上患者,在急诊工作期间能够日接诊15名以上患者。

(二)临床培训基地师资条件: 1.人员配备:

(1)专科指导医师与受训者比例为1∶1。

(2)培训基地内医师组成:至少有5名有相对固定的医师队伍;师资队伍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与高年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为1∶2;科主任应为主任医师。

2.专科指导医师条件:

(1)基地所在科室的专科指导医师必须接受过省级以上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并获得证书;并保证接受继续教育。

(2)授课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带教师资应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高年资住院医师。

(3)有临床带教经验,熟悉培养细则要求。 (4)有较强的责任心。

二、全科医学科医师社区培训基地

(一)社区培训基地基本条件:

1.社区培训基地必须是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为医疗保险部门认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设有全科医学科,其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制必须符合卫生部有关规定标准。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定的服务范围及相对固定的管理人口;每个带教医生应经常联系的服务对象不少于200人。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社区人群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运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适宜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提供急诊服务和危重症的院外急救;提供辖区内传染病防治和计划免疫;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保健;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开展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服务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 黄栋

页 第 -2-

2007年版

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

4.在社区居民健康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主要慢性病的筛查和规范管理,有社区诊断及近、远期社区干预计划。

5.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与上报。 6.具有社区健康促进网络,能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7.社区服务中心/站与上级医院建立健全定点协作关系或双向转诊关系。

8.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有较高的病人和服务人群满意度,满意度达到80%以上。

9.社区培训基地必须有教室(会议室)、图书室、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图书室至少有3种以上全科/家庭医学杂志,20种以上常用参考书或工具书。

10.社区培训基地中带教医生每日门诊量不低于20人。 11.社区培训基地所具备的医疗设备应能够满足全科专科医师培养中社区实习细则的各项要求。

(二)社区培训基地师资条件:

1.专科指导医师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或全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有3年以上社区工作经历;能够实施全科医学服务模式;具有全科医学教学意识和经验;工作态度认真严谨;热爱全科医学事业;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与教学能力;具有带教意愿和能力。

2.培训基地中必须有5名以上专科指导医师在国家或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接受过师资培训,并考核合格。

3.培训基地全体工作人员应具有团队精神,工作中协调合作。 4.注意收集全科医学典型案例,要求典型案例至少10例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 黄栋

页 第 -3- 2007年版

第三篇:重症医学住院医生培训细则

重症医学专科医生是指在完成医学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之上,接受并通过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能够对重症医学常见危重病症和急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对重症医学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并能指导医学本科生以及下级医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具备阅读英文文献所需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三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亚专科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重症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达到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水平,即具有独立从事重症医学医疗活动的能力、对重症医学常见危重病症和急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并对重症医学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以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对复杂和危重患者的救治。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为3年。受训者在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麻醉、急诊、心电图及内镜轮转学习。

轮 转 科 室 轮 转 时 间

内科(5个月) 呼吸内科 2个月

心血管内科 2个月 内分泌内科 1个月

外科(3个月) 普通外科 2个月

心胸外科 1个月 神经科(2个月) 2个月 急诊科(2个月) 2个月 麻醉科(2个月) 2个月 医技科室(4个月) 心电图 1个月

内镜 1个月 超声科 1个月 放射科 1个月

重症医学科(16个月) 各ICU专科 16个月 机动(2个月) 其它相关专科 2个月

合计 36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 呼吸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系统掌握呼吸病学的基础和临床理论,尤其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熟悉各种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了解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国内外新进展。 2.基本标准

书写住院病历8份以上。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 支气管哮喘 6 肺部感染 8 支气管扩张 1 肺血管疾病,包括各种肺栓塞、原发

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 1 胸膜及纵隔疾患 1 肺癌和其他胸部良恶性肿瘤 1 (2)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动脉穿刺与血气分析 6 胸腔穿刺 1 胸腔插管引流 1 肺功能操作、结果判读 1 胸部X线片读片 8 胸部CT读片 2 胸部MRI读片 1

(二) 心血管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心血管病领域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熟悉各种心血管疾病辅助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了解:了解心血管疾病诊疗国内外新进展。 2.基本标准

书写住院病历8份以上。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0 心律失常 8 高血压 8 急、慢性心功能衰竭 4 瓣膜性心脏病 1 心肌炎与心肌病 1 心包疾病 1 肺血管性心脏病 1

(2)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阅读心脏X线片 10 阅读心电图 10 心脏电转复 1 临时心脏起搏 1 永久性起搏器和ICD的程控 1 左、右心导管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 1 心包穿刺 1

(三)内分泌内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和胰岛素使用方法,重点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诊断及处理原则。

熟悉:熟悉食物热卡计算及快速血糖测定方法。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熟悉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了解:了解内分泌功能试验、糖耐量试验及糖尿病饮食疗法。 2.基本标准

书写住院病历4份以上。 (1)

病 种 例 数(≥) 糖尿病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 醛固酮增多症 1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1

(2)基本技能要求 名 称 例 数(≥) 快速血糖测定 5 糖耐量试验 2 内分泌功能试验 1

(四)普通外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消毒与无菌技术、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外科创伤、休克、感染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外科急腹症的鉴别及处理。

熟悉:普通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熟悉外科基本用药。

了解:普通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器官移植进展状况、腹腔镜手术基本理论;普通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2.基本标准

全面掌握外科换药的技术;掌握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熟悉外科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如清创、静脉切开和组织活检等;了解普通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腹腔穿刺等;

书写住院病历8份以上。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胃肠道肿瘤 5 肝胆道肿瘤 5 急性阑尾炎 1 肠梗阻 1 胆道结石并感染 1 胃肠穿孔 1 皮肤化脓性感染 1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胃肠道肿瘤根治术 3 肝胆道肿瘤根治术 3 急性阑尾炎切除术 1 皮肤化脓性感染清创术 2 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 2 胆总管探查、胆管空肠吻合术 2

(五)心胸外科(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心脏疾病的解剖及病理特点,围术期循环管理、抗凝治疗及并发症 气胸与血胸的诊断及处理。

熟悉: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了解:急性心包填塞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 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气胸 2 血胸 2 先天性心脏病 5 心脏瓣膜病 5 缺血性心脏病 1 心包疾病 1

(3) 基本技能要求 项 目 例数 体外循环 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 安放心脏外膜临时起搏器 1

(六)神经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脑血管意外临床表现、定位、定性诊断与治疗原则。

熟悉:熟悉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癫痫、重症肌无力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了解:了解CT,MRI,腰穿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2.基本标准 书写住院病历4份。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脑梗塞 5 脑出血 4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癫痫 1 重症肌无力 1 格林-巴利综合征 1 (2)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以下手术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规范完整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定位 6 腰 穿 1 脑电图阅读 1 头颅CT阅片 3 头颅MRI阅片 1

(七)急诊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休克、急性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心脏骤停、呼吸骤停、严重体液内环境紊乱等危重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常见生命支持技术(如循环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和急救技术的应用;各种监护仪器和抢救设备(如除颤机、呼吸机)的操作和应用;常见监测技术(如体温、SpO

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血压、血气分析等)操作和应用。

了解:IABP的适应证、操作方法。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各种脏器功能不全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 休克 3 心脏骤停/呼吸骤停 1

(3)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监护仪使用 20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 5 经皮外周动脉穿刺置管术 3 动脉采血 8 呼吸机使用 10 电除颤与复律 21

(八)麻醉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麻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工作任务。

熟悉:常用麻醉方法的实施和管理、常用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熟悉全麻及硬膜外、腰麻、骶麻、颈丛、臂丛麻醉的适应证。

了解:各种麻醉的术前准备工作及心肺复苏术;了解常见麻醉后合并症的处理原则;了解疼痛治疗的进展。

2.基本标准

掌握: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的无创监测技术,掌握气管插管、动脉穿刺置管和深静脉穿刺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术。

熟悉:蛛网膜下腔穿刺和硬膜外腔穿刺技术;熟悉术中麻醉管理,熟悉麻醉与手术的配合技巧,熟悉麻醉药使用的剂量、不良反应及处理。

了解:呼吸机的使用。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麻醉及相关操作: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深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或动脉穿刺 10 术前访视病人并施行麻醉 20 椎管内麻醉 2 气管内插管全麻 10 麻醉科急诊夜班(次) 4 面罩给氧、机械通气 10

(九)心电图(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要求掌握下列心电图的解读(1)冠心病、心肌梗塞。(2)心律失常。(3)肺动脉梗塞。(4)低血钾与高血钾。 熟悉:要求熟悉下列心电图的阅读(1)心脏肥大。(2)心包炎。 了解:了解动态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研究。 2. 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正常心电图 100 心肌缺血 12 心肌梗塞 4 心律失常 10 肺动脉梗塞 1 低血钾与高血钾 1 心脏肥大 5 心包炎 1 (2)基本技能要求

熟悉有关技术操作,如心电图机等。

(十)内镜科(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完全掌握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能独立完成纤维支气管镜镜检、吸痰及组织活检。独立完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掌握胃镜的操作,能独立完成内镜引导下的空肠置管

熟悉:纤维支气管镜下呼吸道其它疾病的表现及鉴别诊断。 了解:纤维支气管镜及其它内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基本标准

纤维支气管镜及胃镜操作各5例。

(十一)超声科(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超声检测的操作,能独立完成对胸水、腹水的诊断及定量与定位。 熟悉:超声下心、肝、胆、肾脏疾病的表现。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估。 了解:超声介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基本标准

参与超声检测及报告书写80例。 (十二) 放射科(1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掌握各种放射检查的适应症、优势及不足。掌握常见肺部及腹腔脏器疾病的放射学表现。

熟悉:熟悉胸部X线、胸部CT的简单阅读,熟悉腹部平片、CT片的简单阅读,熟悉头颅CT、MRI的简单阅读。

了解:了解放射介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基本标准

参与放射阅片及报告书写80例。

(十三)重症医学科(16个月)

1. 培养目的

①系统掌握危重症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理论,熟练掌握危重症医学常见病的相关理论,充分了解国内外新技术进展动态。

②使受训者通过专科培训,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危重症医学常用的临床技能,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的临床医疗基本工作,具备院内专科会诊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③掌握临床应用研究方法,结合本专科临床工作实践,完成一篇具有一定水平的病例报道、综述或研究论文。根据上级医师要求,对本科低年资受训者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承担医学生的教学工作。

④能熟练地阅读危重症医学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基本要求 掌握:

(1) 严重感染、脓毒血症性休克的诊断处理

(2)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危重症 患者的呼吸支持及呼吸功能检测

(3) 危重症患者的循环支持及循环功能监测

(4) 危重症患者的肾功能监测及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技术 (5) 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内分泌改变和营养支持治疗 (6) 危重症患者血液系统异常的诊断治疗 (7) 危重症患者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治疗

(8) 掌握重症哮喘、慢性呼吸衰竭、大咯血、肺栓塞、重症肺炎等的处理。 (9) 危重症患者抗感染药、止咳药、平喘药、祛痰药,止血、凝血、抗凝与 溶栓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的使用。 (10)创伤及手术后危重症的处理

(11)掌握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和治 疗。掌握心脏电复律的正确使用。

(12)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诊断学中与危重症医学相关的理论 与知识。

熟悉: 熟悉临时起搏器、永久性起搏器和ICD的程控,冠状动脉造影及搭 桥。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严重感染、脓毒血症性休克 20 出血性休克 10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呼吸衰竭 15 急性肾功能衰竭 8 急性肝功能衰竭 1 多器官功能衰竭 6 重症哮喘 3 慢性呼吸衰竭 6 大咯血 1 肺栓塞 8 重症肺炎 1 心肌梗死 8 心力衰竭 8 心律失常 10 高血压危象 3 其他内科重症 6

临床技能 操作技术名称 例数 动脉穿刺与血气分析 30 支气管镜检查 30 人工气道的建立(气管插管)与管理 20 有创机械通气 50 无创机械通气 20 深静脉穿刺置管 30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右心漂浮导管术) 5 及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临时起搏器 2 永久性起搏器和ICD的程控 1 冠状动脉造影及搭桥 1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3 心脏电复律 6 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技术 20

(十四)机动 (2个月)

根据科室发展需要,增加某一科室轮转时间或选择新的轮转科室。

第四篇: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医学影像科的病人数量多、病种复杂、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亦非常多,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近年来,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这些临床学科进行疾病诊断必不可缺的手段。此外,作为医学影像学组成部分的介入治疗学亦已成为当前三大治疗体系(内科治疗体系、外科治疗体系、介入治疗体系)之一,并且在临床治疗中愈来愈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科医师,除应熟悉本专业知识外,尚需了解相关学科常见病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如此经过3年培训才有可能成就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科医师。基于此目的,作为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除对本学科有一定规定外,还要求相关科室具有相当的医疗水平。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医学影像科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一、医学影像科的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日检查例数(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病人)≥600例次,具体要求如下。

(1)日普通X线检查≥200例次。

(2)日CT检查≥40例次。

(3)日MRI检查≥15例次。

(4)日超声检查≥300例次。

(5)日核医学检查≥5例次。

(6)日介入治疗病人≥1例次。

2.必备轮转科室(本专业内):

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必需有以下轮转科室(或实验室):

放射科,包括传统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

超声科,包括腹部超声、妇产超声、超声心动图、血管超声、介入超声。

核医学科,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SPECT/CT、PET/CT。

3. 必备的相关科室的条件: 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必需有以下相关科室: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且要求以上科室都必须有一定的床位数。

4.诊疗疾病范围:

(1)影像诊断(包括X线、CT、MRI、超声、核医学)病种要涉及神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骨关节等各个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且比例要适宜,疑难病占常见病、多发病的比例≥5%。

(2)治疗(包括核医学治疗和介入治疗)要涉及多系统、多病种、其中介入治疗要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两大范畴。

5.医疗设备:

(1)500mA以上大型X线机≥2台。

(2)胃肠机≥1台

(3)CR1台或DR机≥2台。

(4)乳腺(模拟或数字)机≥1台。

(5)大型DSA机≥1台。

(6)多层螺旋CT机≥1台。

(7)高场强(1.5T及以上场强)MR机≥1台。

(8)大型彩色B超仪(具有Dopple功能)≥2台。

(9)ECT机≥1台。

6.医疗质量:

(1)影像诊断符合率(包括与手术、病理对照和临床最终诊断对照)≥90%;

(2)介入治疗有效率≥90%;且并发症发生率≤5% 。

二、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师资条件

1.人员配备:

(1)医学影像科指导医师与受训者的比例应为:主任医师(或教授)、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主治医师(或讲师)与受训者的比例为1∶2∶4∶8。

(2)医学影像科医师组成包括:60岁以下主任医师(或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或讲师)≥4人。

(3)医学影像科至少有2个以上研究方向,例如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和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或骨骼肌系统影像学诊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2.专科指导医师条件:

(1)指导医师应为具有专业研究生学历的主治医师及以上。

(2)指导医师应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在5年以上。

(3)主任医师(或教授)和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应有自己专业研究特长,并在最近5年内于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2篇。主治医师亦应在最近5年内于专业核心刊物或全国大型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

参与本细则编写人员:

执 笔:(以姓氏拼音为序)

白人驹

尹彦玲

高硕

审 议:

刘英北京宣武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第五篇: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核医学治疗。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了解医学影像学范围内放射医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细则 科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医学影像科临床教学工作。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分为3个阶段进行,各阶段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第1~6个月,根据住院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其中内科2个月,外科2个月,非指定科室2个月。根据本专业所涉及的科室安排非指定科室,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延长在内、外科的轮转时间。 第7~21个月,在影像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其中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组7个月,介入组1~2个月,超声科3~4个月,核医学科3个月。放射影像诊断专业应包括神经、骨关节组各1.5个月,胸部、腹部各2个月;酌情安排在放射影像技术组的轮转,可在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的各小组时间内各安排1周,或集中安排1个月,时间在各小组时间内减除;

第22~33个月,住院医师在选定的执业方向的相关专业组内进行培训。主要分为医学影像诊断、超声和核医学三个执业方向。 11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表1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期间轮转科室和时间安排表

阶 段 轮 转 科 室 时间(月)

个第1~6月 内科 2 外科 2 非指定科室(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2 咽喉科、口腔科等)

个第7~21月 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组(神经、骨关节组各1个半月; 7 胸部、腹部各2个月) 1~2 介入组 3~4 超声科 核医学科 3 个第22~33月 本专业组内培训 12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第1~6个月 根据住院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 1.轮转目的 (1)拓展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的知识范围,熟悉与医学影像领域相关的临床知识,掌握最基本的临床急救技能和方法;明确医学影像学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价值和限度。 (2)在初步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医学影像学诊断中各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明确医学影像学诊断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了解适于影像介入治疗和核医学治疗的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各种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 (4) 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基本要求 (1) 内科(2个月) 要求掌握常规问诊和物理检查技术,并熟悉表2所12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表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2 内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系

种 呼吸、循环系统 支气管扩张、细菌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包炎。 消化、泌尿系统 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肝硬化、 肝细胞癌、胰腺炎、胰腺癌;各种类型肾炎、肾功能衰竭、膀胱炎。 内分泌系统 各种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2) 外科(2个月)

要求掌握外科无菌操作技术,并熟悉表3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手术治疗类型和术式。 表3 外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部 位 病 种

胸部 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乳腺癌、胸部外伤、二尖瓣换瓣术、主动脉瘤。 腹部 胃癌、胃溃疡、结直肠癌、肠梗阻、胆囊炎和胆囊结石、胆系肿瘤、肝细胞 癌、胰腺炎、胰腺癌、脾外伤、肾肿瘤、肾外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 骨与关节 骨折(手法复位、内固定)、半月板撕裂、椎间盘脱出。 (3) 非指定科室(2个月) 根据本专业日后工作需要,可选择在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等科室进行轮转学习。 1)儿科(1~2个月) 要求了解小儿常见疾病特点,与成年人疾病表现的差异,并熟悉表4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和诊断要点。 表4 儿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系 统 病 种 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感染(脑膜炎、脑脓肿)、颅内肿瘤(常见类型)、锥体外系病变(肝 豆状核变性)。 呼吸、循环系统 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扩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 消化、泌尿系统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常见类型)、小儿急腹症(常见类型)、肝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2)妇产科(1~2个月) 要求了解妇产科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表5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 1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表

5 妇产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科 别 病 种

产 科 早孕、异位妊娠、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妊娠合并症(常见类型)。 妇

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常见类型)、卵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常见类型)。 3)神经内科(1~2个月) 要求熟悉神经科疾病的物理检查技术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表6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表6 神经内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病

种 病

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 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 脑先天性发育异常(常见类型)。 脑变性疾病 神经皮肤综合征(常见类型)、Alzheimer病、Parkinson病。 脱髓鞘疾病 Wilson病、多发性硬化。

4)神经外科(1~2个月) 要求熟悉表7所列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表7 神经外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病 种 病 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 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和寄生虫疾病、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硬膜外和硬 膜下血肿。 脊髓疾病 脑脓肿、脑囊虫病、椎管内肿瘤、脊髓外伤。

5)耳鼻咽喉和口腔科(1~2个月) 要求了解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科常规物理检查和内镜检查方法,并熟悉表8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求和治疗原则。 表8 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科轮转需学习的病种要求

病 种 病 名

眼和眼眶 炎性假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泪腺肿瘤、眶内异物。 耳部 先天性中、内耳发育畸形、中耳乳突炎、中耳癌、颞骨骨折。 鼻和鼻窦 急慢性鼻窦炎、鼻窦囊肿和息肉、鼻和鼻窦肿瘤(常见类型)。 咽、喉部 咽和咽旁脓肿、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喉癌、喉外伤。 口腔颌面部 牙源性囊肿、造釉细胞瘤、腮腺良/恶性肿瘤(常见类型)。

12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二)第7~21个月 1.轮转目的 系统掌握和熟悉本专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专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这些专业组的日常工作程序、内容及涉及的相关临床知识。

2.基本要求 (1)医学影像诊断与介入(其中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组7个月,介入组1~2个月) 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X射线、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并完成表9所列疾病报告书的书写例数,要求住院医师每周至少书写诊断报告书50份,不同地区和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上调报告数量。 熟悉:医学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原则;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 了解:X线投照和CT、MRI检查操作方法;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 表9 第7~21个月期间医学影像诊断与介入轮转时书写报告书的病种及例数要求 系统(检查技术)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神经系统 脑出血 12 (以CT和MRI为主) 脑梗死 15 脑肿瘤 12 脑外伤 12 呼吸循环系统 肺结核 20 (以平片和CT为主) 肺肿瘤 15 支气管扩张 10 支气管肺炎 15 纵隔肿瘤 5 胸腔积液 15 高血压性心脏病 3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

心包积液 5

12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续表

系统(检查技术)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次

消化、泌尿系统 肝肿瘤 20 (以CT和MRI为主) 肝硬化 10 胰腺炎 10 胰腺肿瘤 5 胆系肿瘤 10 肾肿瘤 10 膀胱肿瘤 10 消化道肿瘤(造影检查) 10 消化道溃疡(造影检查) 10 骨关节系统 骨折 20 (以平片为主) 骨肿瘤 5 骨结核 5 退行性骨关节病 20 (2)超声科(3~4个月) 本专业应包括超声诊断和超声引导下的微创诊治操作。 掌握:超声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超声医学基本原理,超声诊断基础和诊断原则,超声诊断仪的类型、原理和结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超声诊断。 熟悉:超声诊断的步骤、图像分析方法,包括检查前准备、操作程序和手法、观察内容和指标、分析及诊断原则。 学习和熟悉超声图像资料的记录方法,能基本正确书写诊断报告书,并完成表10所列疾病报告书的书写例数。 表10 第7~21月期间超声科轮转时书写报告书的病种及例数要求 系

统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数

消化系统 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 各5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增生性疾病、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脾肿大、脾淋巴瘤。 各2 泌尿系统 先天性肾发育异常(异位肾、融合肾、肾缺如等)、肾积水、肾囊肿、 各2 肾癌、肾盂癌、肾结石、肾炎、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膀胱 残尿测定、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肿瘤。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积水、输尿管肿瘤。 各5 12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续表

系 统 操作技术名称 最低例数

生殖系统 正常早孕、中孕和晚孕、异位妊娠、流产、前置胎盘、羊水过多或 各2 过少、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癌、

卵巢囊肿和肿瘤(常见类型)、盆腔炎性肿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

癌、前列腺炎、睾丸肿瘤(常见类型)。 心血管系统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风湿性瓣膜病、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 各2 心包积液、颈动脉、椎动脉和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四肢静脉血栓。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肿(单纯性、弥漫性、结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 各2 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各1 其他 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癌。 各2 腮腺囊肿、腮腺混合瘤、腮腺癌。 各1 (3)核医学科(3个月) 掌握:核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核医学的内容和特点;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原理;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原理、类型和图像分析方法;核医学仪器设备的分类,SPECT和正电子核素显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临床价值;常用放射性药物的定位机制,放射性药品临床使用的基本要求及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放射性核素体内外治疗的基本原理;放射防护基本原则,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131熟悉:甲状腺吸碘率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骨显像、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和心肌存活检测、脑血流灌注显像、肺通气/灌注显像、肝胆显像、涎腺动态显像、甲状旁腺显像和FDG肿瘤显像等核素显像的原理、方法、图像分析及临床应用;131碘治疗甲亢的原理、方法及适应证和禁忌证。 了解:核医学常用检查和治疗方法与其他影像技术诊断及治疗手段的比较;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的特点和基本原理,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操作技术;医学影像图像融合技术的优势。 完成表11所列的技术操作和报告书的书写例次。 12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表11 第7~21月期间核医学科轮转时书写报告书的项目和例数要求

技术操作和检查项目名称 最低例次 参与放射性核素使用或显像剂制备或示踪剂注射 5 131 参与全程5 碘治疗甲亢 2 参与体外分析实验 20 参与SPECT显像操作 5 参与正电子显像操作 131 20 甲状腺吸碘率测定操作及指导下书写报告 30 骨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30 甲状腺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15 肾动态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10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10 脑血流灌注显像,或肝胆显像,或涎腺动态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3 肺通气/灌注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5 FDG肿瘤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三)第22~33个月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超声或核医学不同专业方向的住院医师在本专科内进行培训。 1.轮转目的 进一步巩固和充实本专科的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1)能够对本专科的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有所了解。 (2)初步掌握本专科常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本专科治疗项目的指征、技术操作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3)初步学习和了解本专科的科研方法,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研工作。 2.基本要求 (1)医学影像诊断科(包括介入治疗) 继续在本专业的五个专业组(即神经、胸部、腹部、骨关节和介入治疗)内轮转,每个专业组培训时间为2~3个月。要求如下: 1)医学影像诊断要求 能够较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螺旋CT各种后处理功能、MRI各种检查序列的成像原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基本掌握对于不同系统、不同常见疾病影像检查方法的优选。熟悉有关影像检查和诊断的各种质控标准;初步熟悉表12中列出 12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了解这些疾病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本阶段培训期间,住院医师应独立完成消化道造影不低于100例。 2)介入治疗要求 掌握穿刺插管,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穿刺活检等介入基本操作。熟悉血管内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的原则、器械、材料和基本操作步骤,并作为助手参与介入治疗手术的实施。完成表12中所列疾病报告书的书写例数。 表12 第22~33月期间医学影像诊断专业书写报告书的病种及例数要求

系 统 病 种 最低例次 头颅和中枢神经系统 脑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 各5 (以CT和MRI检查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 各5 为主) 颅脑外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 各5 颅内感染:脑脓肿、脑膜炎、脑囊虫病。 各2 脊柱和脊髓病变:椎管狭窄、椎间盘脱出、椎管内肿瘤。 各5 中耳乳突病变:急慢性炎症、胆脂瘤。 各5 鼻窦病变:鼻窦炎、鼻窦肿瘤。 各5 眶内病变:外伤、眶内肿瘤。 各2 胸膜病变:胸腔积液、气胸和液气胸、胸膜粘连、肥厚和钙化。 各5 呼吸和循环系统 支气管病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 各5 (以X线平片和CT 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各5 检查为主,纵隔病 肺脓肿、Ⅰ~Ⅳ型肺结核病。 各2 变增加MRI检查) 纵隔肿瘤:胸腺瘤、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 各3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间隔缺损、心包积 各3 液、冠心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消化、泌尿生殖系统 急腹症(检查以腹部X线平片和CT为主要检查方法):胃肠道 各3 (以消化道造影、CT 穿孔、肠梗阻、腹部外伤、急性胰腺炎。 和MRI检查为主) 胃肠道病变(以消化道造影检查为主):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 各3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结直肠癌。 肝胆胰肾病变(以CT和MRI检查为主):肝细胞癌、肝海绵 各5 状血管瘤、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胰腺癌、肾癌、肾囊肿、肾 结石。 盆腔病变(以CT和 膀胱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子宫肿瘤、卵巢肿瘤。 各5 MRI检查为主) 12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续表

系 统 病 种 最低例次 骨关节系统

骨关节外伤:骨折、关节脱位。 各10 (以X线平片、CT检查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 各2 各2 为主,辅以MRI检查) 骨关节结核、脊柱结核。

各3 骨肿瘤:骨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转移瘤。 各5 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退行性变、膝关节退行性变。

(2)超声科 在本专业科室内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能力。要求如下: 1)进一步深化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组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其中包括介入性超声和超声治疗学。 2)结合临床工作,基本掌握介入性超声的操作方法,了解超声治疗对各系统病变的适应证、价值及其限度。 3)学习和熟悉临床超声诊断学,常见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完成见表13中所列疾病报告书的书写例数。

表13 第22~33月期间超声医学专业书写报告书的病种和例数要求 系 统 病 种 最低例次

消化系统 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脓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瘤。 各4

肝内血肿、肝包虫病、肝血肿虫病。 各1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增生性疾病。 各4 肝外胆管癌、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各1 胰腺炎、胰腺癌、脾肿大。 各4 胰岛细胞瘤、脾先天性异常(缺如或多脾症)、脾囊肿、脾血管瘤、各1 脾转移瘤、脾淋巴瘤。 心血管系统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风湿性瓣膜病、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各4 病、心包积液。 肺心病、冠心病、缩窄性心包炎。 各1

颈动脉、椎动脉和四肢动态硬化性闭塞、四肢静脉血栓。 各2

颈动脉体瘤、血栓闭塞性静脉炎。 各1 12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续表

系 统 病 种 最低例次

泌尿系统 肾积水、肾囊肿、肾癌、肾盂癌、肾结石、肾炎。 各4 肾先天发育异常(异位肾、融合肾、肾缺如)、肾下垂、游走肾、肾 各1 周脓肿、肾结核、移植肾及其并发症、肾功能衰竭。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积水。 各4 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囊肿。 各1 膀胱容量和残余尿测定、膀胱肿瘤、膀胱结石、膀胱憩室。 各4 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转移瘤。 各2

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囊肿、肾上腺结核、肾上腺髓脂瘤。 各1 生殖系统 正常早中晚孕、异常妊娠(各种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妊娠、过 各2 期妊娠、胎儿生长迟滞、胎儿畸形、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前置胎 盘、胎盘早剥、植入性胎盘)、滋养叶病变(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先天性子宫畸形。

子宫肌瘤、子宫腺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各4 卵巢囊肿和肿瘤(常见类型)、盆腔炎性肿块。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 各2

隐睾、睾丸发育不全、急性睾丸附睾炎、睾丸炎、睾丸鞘膜积液、各1 睾丸肿瘤(常见类型)、精囊囊肿睾丸扭转。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肿(单纯性、弥漫性毒性、结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各4 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腺瘤。 各1

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 各4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腮腺癌。 各2 其他 涎腺结石、甲状舌管囊肿、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各1 黑色素瘤。

新生儿颅脑疾病、婴幼儿髋关节疾病。 各2 介入性超声 腹部脓肿穿刺抽吸管置管引流、肾脏穿刺活检、肾囊肿穿刺硬化疗各1 (在上级医师指法、前列腺穿刺活检、羊膜腔穿刺、绒毛膜取样、血管内超声检导下) 查。 12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4) 核医学科 1

31掌握:甲状腺吸碘率测定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骨显像、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肺通气/灌注显像、肝胆显像、涎腺动态显像等核素显像的原理、方法、图像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FDG肿瘤显像的原理、方法、图像分析、131临床应用;碘治疗甲亢的原理、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估算给药剂量;甲状腺疾病体外分析结果的临床意义;核医学常用检查和治疗方法与其他影像技术诊断及治疗手段的比较。 熟悉:心肌存活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甲状旁腺显像原理、方法、图像分析和临床应用,FDG肿瘤显像诊断和鉴别诊断,FDG脑代谢显像原理、方法、图像分析和临床应用,医学影131像图像融合技术的优势;碘治疗甲状腺癌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的特点和基本原理,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操作技术。 了解:在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优化选择;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的关系。 完成表14中所列的技术操作和报告书的书写例数。 表14 第22~33月期间核医学专业书写报告书的病种及例数要求 技术操作和检查项目名称 最低例次 独立完成放射性核素使用,或显像剂制备,或示踪剂注射操作 40 131独立完成甲状腺吸30 碘率测定操作和报告书写

60 在指导下完成SPECT显像操作

10 在指导下完成正电子显像操作 131 10 在指导下完成全程碘治疗甲亢

3 在指导下完成体外分析实验 100 骨显像独立书写报告 100 甲状腺显像独立书写报告

40 肾动态显像独立书写报告

20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独立书写报告 10 脑血流灌注显像,或肝胆显像,或涎腺动态显像独立书写报告

5 肺通气/灌注显像独立书写报告 2 心肌存活检测指导下书写报告

2 甲状旁腺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25 FDG肿瘤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5 FDG脑代谢显像指导下书写报告 13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四、参考书刊 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最新版. 张永学、黄 钢主编.核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中国医师协会编著.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核医学、超声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 中国医师协会编著,国家执业医师、护师“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师分册、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最新版. 审 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超声科医师分会、核医学科医师分会 131

上一篇:康复科进修个人总结下一篇:科技活动节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