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审计治理的作用

2024-04-22

浅议审计治理的作用(通用6篇)

篇1:浅议审计治理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政府治理中的作用

作者:郎正清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然而这一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逐步持续地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最终构建一个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经济责任审计在这一过程中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政府治理的目标为主线,提出了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政府治理;经济责任;审计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针对政府公共行政极权化和官僚主义而导致的政府公共行政效率低、高昂的社会成本等问题,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旨在推行绩效管理、强调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在政府管理中引进竞争与市场机制的政府改革运动,它起源于英国、美国、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后来迅速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这就是“新公共管理”运动。这说明政府的治理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这场运动对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形成的政府行政的惯性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消除,仍然存在种种的问题。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1999年两办发布两个暂行规定,从此,我国正式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该制度建立以来,在加强干部监督、政府管理以及防治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04年11月,五部委又发文将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到地厅级,这意味着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的政府治理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治理目标

“一个公司需要治理,一个国家也需要治理。公司治理的软弱,一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国家治理的失效,就会产生腐败和混乱,就无法让所有的投资者都得到收益的机会。”李金华审计长9月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系主办的“中国财经法律论坛”上的演讲中如是说。关于国家、政府的治理,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主要的思路就是引进公司治理的框架,或者政府行政行为的企业化、市场化,集中政府管理的范围,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现代政府。笔者参考相对成熟的公司治理的框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认为目前我国政府治理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控制能力

一个规范、负责任的政府必须有能力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专横武断的政府行为与腐败现象。国家拥有进行高压统治的垄断权,这一垄断既使其获得了一种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干预的权力,也使其拥有一种随意干预的权力。这样一种权力与只有政府才能掌握而公众无法获得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就为公共部门的官员或其亲朋好友通过牺牲公

共利益来获取自己的私利提供了良机,寻租和腐败的机会就会层出不穷。因此,所有国家都应该建立和完善一种机制,根据这种机制,国家机构在为公共利益服务时以及在与工商界与市民打交道时,能灵活而自觉地减少随意性干预和腐败。

2.诚信与责任

我国政府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信用度不高,会出现政府无法兑现其诺言、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等现象,尤其是地方政府,这样的现象有时非常普遍。李金华审计长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实现国家治理的途径很多,但现实的中国,明确责任,进而落实责任,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所在”。人们往往倾向于追求权力的法制化,却容易忽略责任的法制化。这样一来,由于获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成本太低,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及各部门追求权力的冲动。将责任法制化,可以增强权力行使者的责任感,让他们时刻关注权力行使的后果,改善行政行为;同时为责任的评价和考核提供前提,也就是为“问责制度”创造条件。

3.执行能力

在我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执法不公等现象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这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因此能否有效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是一个规范、法制化政府所必备的。执行能力,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能否按照既定的制度、规范、预算等“照章办事”,另一方面是能否最有效地执行,即保证效益性。一方面需要强化监督机制,保证制度执行的“真实”,第二个方面需要强化评价机制,保证执行的“效益”。

4.透明度

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政府治理,公开透明永远是必需的原则之一。公司治理之所以要强调透明度,是因为经营者使用的是股东的钱,理论上股东应该知道他们每一分钱的用处。在现代民主政治下,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要对人民负责;国家的一切财政收入同样也是来自于全国的纳税人手中。由于纳税人不能直接处理公共预算,需要委托政府官员及人大代表等代理人代为处理。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肯定会产生代理问题。因此政府行为、结果必须公开透明,让人民去评价与监督。

二、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政府治理中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1999年两办发布《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2004年11月,五部委又发文将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到地厅级,这为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广阔的平台。下面笔者就以上述政府治理的目标为主线,阐述一下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在促进政府治理方面发挥其作用。

1.促进加强政府自我控制能力建设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早在其内部控制准则中就提到最高审计机关应该敦促并支持政府部门建立详细的组织性内部控制制度,各审计机关还应当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

复核,以确保各项控制均能维持正常运作,并达成预期效果。没有监督、失去控制的政府必然会成为腐败的政府。滋生腐败的因素很多,但是政府未强化内部控制约束制衡机制,造成政府行为失控是关键因素。仅仅靠非经常性的外部监督,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廉政的政府。我国一直强调反腐倡廉,然而问题有时却越查越多,就是因为外部监督仅仅是一种强制性的有限监督,内部控制才是一种自觉的无限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之一就是审查被审计人所在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适应性以及有效。通过对其控制程序、控制方法与手段以及会计与管理控制制度的审计,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最终促使政府部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政府部门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减少政府随意行为与腐败现象。

2.促进政府责任的法制化

去年我国开始正式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掀起了席卷全国的“审计风暴”,使得审计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骤然上升。风暴过后,人们更加关注审查出的问题是否得到公正的解决,“问题干部”是否得到应有的惩处。然而,审计查出问题之后,处理结果往往得不到公布,有的甚至就不了了之,这使得审计监督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将责任法制化,就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问责是由授权产生的:人民给政府授权,政府给官员授权,官员对人民及政府负责,政府则通过官员对人民负责。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就是领导人的“经济责任”,通过审查领导人所在部门的预算执行及决算、预算外资金、专项资金、国有资产、以及内控等的审查,查清该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分清领导人应负的主观责任,并查清其有无侵占国有资产、违反廉政规定以及其他违纪行为。许多省市已经开始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还制定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办法,大大提高了审计效果。然而,将责任法制化需要各部门的相互合作方能完成,经济责任审计本身无权去做,审计所能做的就是将审计出的问题以及应该进一步追究责任的事诉诸公众,“让阳光和社会为问责导航”。

3.促进政府有效执行能力

按照两办的两个暂行规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在审计实践当中通常审查两方面的财经法纪的遵守与执行情况,一方面是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对于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循、执行情况,另一方面是领导者个人是否有违纪行为。政府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领导人的行为,规范了政府领导人的行为,自然就提高了政府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能力。作为政府部门,其最主要的经济责任就是保证其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很好地促使政府部门在预算的编制、执行方面的科学性、经济性、效益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政府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与遵循性方面的规范化,提高政府全面的执行能力。

4.促进政府行政透明化

政府行政透明化是政府治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体现。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曾精辟指出“民主,是现代审计的实质,审计,是民主政治的表现;民主,是现代审计的目的,审计,是现代民主的手段。没有现代审计这一手段,就很难达到现代民主这一目的,没有现代民主这个目的,现代审计也就失去意义。” 去年实行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表明国家审计的过程和结果已经公开。经济责任审计可以通过对政府领导人的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使得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授予者,能够看到自己的代理者是否完成了其应负有的经

济责任,使得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能够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通过审计结果的透明化,可以促使政府行政的透明化,最终构建一个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

5.促进政府部门廉洁高效

反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个国家都在研究反腐败的对策,而且国际间的合作也在加强。我国也于2003年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上签了字,该公约共有100多个国家签署。这一举动表明了我国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也改善了政府治理的环境。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查清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其中直接责任就是指被审计领导干部本身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其实我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治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而领导干部作为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其个人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政府管理的水平与效果,政府的一切行为均可以归责于“人”———即政府部门的领导人。因此,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查,可以提高政府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进而加快廉政高效政府的建成。

三、应补充的几个问题

1.经济责任审计促进政府治理的相对优势

人们也许会问,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政府治理方面与别的审计相比有什么优势呢?经济责任审计于其他审计的主要区别在于,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的对象是“人”,即领导干部,其他审计的对象是单位、部门等。经济责任审计虽然不是直接对政府部门的审计,但是,它的实质是由人及事,通过对领导人的审计,反映出领导人所在部门在管理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起到促进该部门强化管理的目的。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的这一区别也是其优势的体现。因为一个部门的一切行为均是人的行为,其中领导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对重要领导人的审计的意义远远大于对部门的常规审计。再加上从今年起,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已经上升到地、厅级,其审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这些优势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政府改革与治理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面临的困难

对于目前的我国来说,经济责任审计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困惑,主要问题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完全建立,没有完善、统一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审计的效果往往会因为缺乏标准而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尚未正式制定,虽然已有很多地方开始进行试验,但是,这毕竟是地方的自发行为。如果能够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公告制度,并且与各部门进行配合,制定出一套经籍责任年审计结果的运用机制,相信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政府治理方面的作用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良好的政府不是奢侈品,它是发展所必需的。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的阶段,应进一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促使政府行为的规范、高效,使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有效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鸣,时现.经济责任审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编写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3]李鹏.新公共管理及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张立民,张阳.国家审计的定位与中国政治民主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2004,(3).作者:郎正清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篇2:浅议审计治理的作用

刘迎祥 马振华(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办 新疆自治区阜康市审计局)

摘要:几十年来,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坚持依法审计,通过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不断推动审计法制建设、依法审计,维护和推动完善民主法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介绍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依法审计在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分析了依法审计服务国家治理面临挑战,提出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建设性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依法审计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一、国家治理、国家审计和依法审计的关系

2011年7月8日,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的讲话,从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更好地推动和服务国家治理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详细阐明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在国家治理中,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

“国家审计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刘家义审计长对国家审计、国家治理和依法审计的关系进行了准确界定。

二、依法审计在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一)依法审计是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建设性作用的前提

“国家审计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因此,要发挥好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必须依法开展审计。其具体内容包括: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程序、审计机关评价审计事项、揭露问题、对违法行为处理和处罚等,都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其实质是审计机关通过独立、主动地行使监督职权,促进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民众福利不断改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二)依法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进行国家治理,而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则是为了确保政府有效履行这种公共受托责任。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审计,就是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审计监督权和开展各项审计活动,维护法律秩序尊严的神圣职责,实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目标。因此,依法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审计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的前提。

(三)依法审计是实现审计目标的有效途径

新审计准则对国家审计目标明确进行了诠释: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审计目标总是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审计职能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主管认识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纵观我国国家审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尽管审计目标在不同的时期都有所不同,但每个审计目标的实现,都是以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的。当前为了发挥国家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不断完善国家治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审计机关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审计工作。

(四)依法审计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佳选择

国际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未能察觉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误或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给国家审计机关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等。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来说,固有风险是不随审计人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防范审计风险,必须从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自身入手,提高风险意识,将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在广大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这一基础上。因此,依法审计可以促使审计主体按法定的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可以规范使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可以保证审计机关依法评价、处理处罚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可以促使审计客体遵守财经法规,依法办事。

三、依法审计服务国家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国家审计介入国家治理的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审计介入国家治理的范围不断扩大,产生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任何审计活动都是以特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接收人民的委托进行国家治理,而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是为了确保政府有效履行这种公共受托责任,国家治理超越了财政财务收支的范围,审计关注的内容从财政财务收支逐步扩展到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各项经济社会管理活动,涉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善问题,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问题,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审计内容涉及面广,涉及内容丰富,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民主法治进程对依法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加快,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利益诉求越来越具体,人民监督与舆论监督成为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审计通过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引导和调动公众对政府部门和有关市场主体实施有效社会监督,成为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对推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了国家审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但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期望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通过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诉求不断增强,而政府审计有其独特的程序和规定,甚至会涉及国家秘密,这对依法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反映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对依法审计提出新的挑战

国家审计机关通过依法审计,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其视野已超越了财政财务收支的范围,以审计查实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将重点放在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状况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估上,放在公共权力机构行使权力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上,放在有关机构和个人履行职责的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上,其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科学发展和人民利益。审计机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部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能得到及时废除,甚至被部分单位为了部门利益或小集体利益严格执行,而揭示这类问题往往是“无法可依”,而揭示这类问题以发现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反映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的重要方面,这也给依法审计带来了一些困难。

(四)政策法规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展的重心将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及其相关领域。致使我国一系列制度、体制、规则、程序和方式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出台和调整,如,近几年为了规范房地产业的发展,各部门针对房地产业的不同情况从土地、规划、银行信贷等多方面出台了各种调控政策,这些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调整变化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建设性作用的建议

(一)继续推动审计法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

1994年审计法正式颁布,并陆续颁布了38个审计规范以及20多个审计准则;特别是2006年审计法修订后,国务院修订了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办、国办下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审计署制发了国家审计准则,审计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内容、以审计准则为工作标准的法律规范体系,不仅实现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也丰富完善了社会主义国家法规制度体系,推动了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但目前国家审计在部分领域和审计执行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而且随着审计对象的不断变化和调整,审计机关也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技术方法,如在资源环境审计、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以及尚未拓展的审计领域,对新的审计领域拓展必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支持,仍需要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二)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

做到有法必依,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计监督权,开展各项审计活动。一是审计程序规范。国家审计监督属于行政执法范畴,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监督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必须遵守法定的方式、方法、步骤、时限和顺序进行审计。二是审计范围恰当。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审计目标和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范围开展审计,审计范围做到不越权、不越位。三是审计取证充分。审计证据要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杜撰。四是审计评价客观。审计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准绳,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带任何偏见或成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五是审计意见公正。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后,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根法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六是审计建议合理。审计建议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是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因此,审计机关在提出审计建议时既要做到符合国家政策,又要符合客观实际,还要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加强审计独立性建设,做到“执法必严”

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是为了确保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职权、承担责任的监督要求。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而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在于其独立性更强。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在审计组织、审计经费、审计人员等方面都有很强的独立性,但还有值得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一是完善地方审计机关管理体制。地方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其业务上属于行业垂直管理,人事制度和领导干部的任用及经费来源则是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负责安排,在审计的管理体制上,实行审计垂直领导体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从组织、人员、经费上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但这种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因此,审计署应加强对地方审计机关的管理,推动对地方审计机关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都实施垂直管理的改革。二是继续加强审计廉政建设。廉政纪律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发展,对审计人员也是一种保护。自从审计署实施审计纪律“八不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为审计机关树立了良好的审计形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审计机关要继续立足于教育,依靠于制度,培养审计干部的廉政意识、勤政意识,以保障审计的独立性。

(四)继续揭露违法犯罪和滥用权力行为等问题,做到“违法必究”

长期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始终把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要职责,十多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移送案件3.8万多件,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建设。做到违法必究还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研究和分析新形势下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的加强审计监督,继续发挥国家审计在反腐败、维护法治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警示作用;二是继续建立和完善与公安、检察、监察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配合,使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三是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和信息发布制度,在依法公开审计结果、审计计划的同时,及时公开审计过程和进展情况,加大审计违法情况及处理整改情况公告力度,发挥国家审计惩治腐败的威慑作用,也为社会公众了解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监督政府部门财政收支等活动提供了重要渠道。(刘迎祥 马振华)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审计.2011年第16期

2.地方审计机关在依法审计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http://

/new/287/289/314/2006/1/ad93622***23264.htm

3.蔡春、蔡利、朱荣.关于全面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十大思考[J].审计研究.2011年第4期

篇3:浅议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一) 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不可分割

从理论基础看,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都是由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受托及委托责任的需求而产生的;从组织目标看,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都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 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从历史渊源看, 公司治理的产生在时间上要早于内部审计。

如果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就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审计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平台, 只能开展低层次的事后监督、检查活动, 很难在评价公司的风险管理以及实现高层次的事前、事中评价鉴证、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而没有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 内部控制创新、公司治理机制的运作将很难实现。

(二) 内部审计的评价、建设性职能源于公司治理机制, 但却高于公司治理机制

从评价角度讲,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更易发挥评价作用。评价受托责任是否完成的依据往往是一些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定量或非定量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等, 而会计和审计就是受托责任内容的最好计量者、控制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 内部审计比公司治理机制更能发挥考核评价作用。

从提供建设性意见角度讲, 由于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以及较高专业水准的判断, 内部审计建议更易被采纳。

二、我国铁路公司制企业中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铁路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上是人合加资合公司, 公司的组建一般出于四个基本需要:一是因为筹资需要而共同出资;二是利用各方信用、特长、优势相互配合使公司盈利;三是通过议会制度行使表决权参与经营管理及决策;四是公司破产倒闭时以出资额来共担风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许多铁路公司制企业在组建时并不是出于上述四种需要, 致使公司治理结构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铁路国有企业规模庞大、资金易筹集, 一般不需要通过向社会筹资来组建公司;二是职工及自然人或社会资本入股, 是为了最终分得红利, 对于铁路国有企业来说并无明显的优势可利用;三是职工入股后国营身份并没有置换, 无法理直气壮地行使表决权, 导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 也不会以一名真正的股东身份积极参与管理。

(二) “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

由于国有控股公司的国有股东代表、董事长、总经理均为国有企业的党政领导, 一人在下属多家公司兼职, 担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长, 致使“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普遍。“一言堂”的结果将很容易造成经营风险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另外, 由于这些国有出资单位委派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身兼多职, 无过多的时间精力管理公司事务, 也很容易造成经营决策的失误, 从而使企业面临诸多风险。

据调查发现, 公司改制时对账面净资产不评估、增资扩股时不按账面每股净资产折股、转让出资不计算每股市价、违规将盈利公司国有股份转让给自然人 (国退民进) 、将与铁路运输业相关的优势项目、商业机会、特许使用权无偿转让给有自然人及社会法人参股的公司等问题在许多公司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 内部审计未充分发挥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未得到充分重视, 独立性未充分体现;集团公司的大量兴起与审计人员数量锐减、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以罚代管的审计方式、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落后审计思维, 不适应现代公司制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

三、加强铁路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

(一) 发挥内部审计的事前、事中参与和建议通过的职能, 创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

1.由企业的母公司审计部门制订出台新的法规办法, 为内部审计提供新的执法依据, 为规范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制度保证。根据新制订的规章办法, 通过参与新设及改制、重组公司的初期创建的审批工作, 从源头上抑制变相“国有独资公司”的产生, 有效解决公司“形备而实不存”问题, 创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

2.由企业的母公司审计部门修订完善已有的与目前铁路公司制企业治理不相匹配的陈旧规章制度。修改的规章制度中对改制及合并重组企业要明确改制或重组净资产评估和处置方式 (对有自然人参股的重组前各公司的, 净资产都要评估, 分别计算评估后的每股净资产) , 制订净资产评估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具体程序、股权结构的安排 (对于吸纳式重组来讲, 明确被吸纳方要按照吸纳方评估后的账面每股净资产来确定重组后其在新合并公司中的股权比例) 等, 对于企业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有关问题要明确每股净资产、每股市价概念及计算方式。

(二) 实施经营管理审计, 并通过管理建议的有效落实来完善公司治理

1.对于已设立国有控股公司中职工不参加股东大会、不行使表决权问题, 建议国有出资企业收购职工股份, 变成国有独资公司, 以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或者通过减少入股职工年度工资总额或取消其年度工资改为完全分红的分配制度, 使职工增加压力, 国有企业应放权, 恢复职工真正意义上的股东身份, 通过职工监督、管理权力的有效落实,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2.对于已设立的国有控股公司中股东代表、董事长、总经理均由国企党政领导兼职并将优势项目转移至入股企业问题, 国有出资企业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长、总经理不得由一人兼任, 不得入股和兼职公司。

3.对于存在的诸多涉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提出审计整改建议, 下达审计决定来纠正落实, 完善公司治理, 尤其对于企业改制、增资扩股、转让股权不当涉及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要按账面净资产或评估后的账面净资产计算每股价值或每股净资产, 并追溯计算国有股份流失比例, 向自然人或社会法人追回多分得的国有资本收益, 并按未来适用法做财务账项调整, 保证国有股与其他股同股同权。

(三) 加强和改进铁路内部审计工作,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1.强化审计机构设置上的独立性, 保证监督、评价、咨询、建议职能顺利实施。一是由集团中最高权力部门直接负责内部审计部门。二是充分发挥国有控股公司中监事会的作用, 应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公司中增设内部审计部门。三是集团总部设立专门的股权管理部门, 对集团本级及下属子公司的设立、改制、重组、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减资等公司重大问题进行管理, 代表国铁出资单位履行出资人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三项职能。

2.强化审计建议反馈流程,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要加强审计决定下达的严肃性, 通过制定有效的处罚办法保障审计建议的执行。集团总部内部审计部门要将集团各下属公司反馈上来的违纪问题进行核实, 向集团最高负责人汇报后下达审计决定, 并监督决定的落实情况, 实现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有效结合。此外, 要充分发挥集团总部信访部门的作用, 通过开展集团总部及下属各子公司违纪问题举报活动, 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配合内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工作,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综上, 把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作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虑, 重新确定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把内部审计的职能从财务收支、查错防弊转向更高层次的审计目标后, 公司内部审计步入了一片新天地, 当铁路公司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真正发挥具有前瞻性、实时性、建设性作用时, 越来越多的铁路公司制企业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 按照我国公司治理的要求, 步入规范化运行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郝臣, 李礼.多维度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9) .

[2]姚素琴, 徐维兰, 董南雁.治理基础审计:公司治理图景下的新审计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3) .

[3]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4]李占春, 黄翠竹.论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中作用的发挥[J].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3 (5) .

篇4:浅议审计治理的作用

关键词完善;公司治理;内部审计

近年来媒体曝光有关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舞弊及公司董事会的渎职行为的事件不断发生,这再次暴露了人贪婪的一面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层次缺陷。正是利益驱动下人的败德行为穿透制度缺陷,才最终导致舞弊行为如瘟疫般的蔓延,因此公司治理危机关键在人和制度,其重建应从对人的控制及制度的优化设计着手。

一、公司治理的现状要求内部审计的监督

良好的制度设计是公司治理变革的关键之一,其发挥着预防、控制、纠弊及惩处功能。现状表明公司内部存在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基本委托代理结构越来越不稳定,实施有效的控制可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而控制权的实施则由审计职能来承担。审计从其产生伊始就担当着监督的职能,但其监督职能的有效履行还取决于制度的保障,没有制度的保障将会最终导致审计工作的标准、报告客体、监督对象等因素的模糊乃至缺失,审计本身亦将失去实际意义而必将沦落为摆设。大量上市企业会计造假丑闻及兴衰存亡的事实表明,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高速成长的关键所在。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同公司治理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二者的有机结合,不断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一)理论依据

审计基本理论认为,审计的本质功能是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与此同时,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也必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从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履行。因此,保证和促进公司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是审计与公司治理产生的共同理论和目标;另一方面,公司治理构成审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健全性和有效性影响着审计功能的发挥;而审计是促进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并保证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二)经验证据

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者曾对公司治理与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过较多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具有改善公司治理的功能并且公司治理会对审计行为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国外研究,Larcker,David F,&Richardson Scott A,(2004)对审计师总收费水平、应计金额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越不完善,审计师总收费水平与应计金额负相关关系越显著。WarfieldT,&Wild J,J&K,L,Wild(1995)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减少盈余操纵和改进财务报表方面是重要的;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减少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然而,内部审计虽是为加强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而设置的职能,但其职能的发挥还得取决于公司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其工作结果必须向管理当局报告并严格保密,独立性很弱。内部审计的对象通常也比较简化,但其职责范围多程序化。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中的根本性问题没有监督权力,其直接服从于管理层或以审计委员会的形式从属于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对峙中,可以说内部审计毫无作为,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窘境。究其原因,这种窘境源于公司治理的深层的固有缺陷以及内部审计从一开始的定位不当,内部审计的作用要得以发挥必需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进行重新定位。

三、完善公司治理改革下的内部审计措施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为此内部审计正在向以增值和改革机构运行状况为主要内容的增值型审计转变,这将使得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下,怎样实现内部审计的有效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具体采取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完善我国现有法律,创造良好的外环境。当前的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是相互割裂的,现有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内部审计的涉及很少,只是在第54条提到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所以从规范内部审计和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公司法》和《证券法》等法律中对内部审计进行明确的规范非常重要,使人们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措施,并对审计机构和人员得以重视。

(二)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公司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机构应实行面向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的主动式双向报告。在这种报告方式下,内部审计能根据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要求及时主动地为其提供服务,并将审计信息安全准确地传递给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有效地减轻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对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评价、鉴定。明确高级管理层责任的履行情况,减轻内部人控制,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三)形成有效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要有意识地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效率和效果。通过对风险的把握来评价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并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改善,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掌握与驾驭。

(四)提高认识,健全机构。提高领导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的思想要实现由“要我审”到“我要审”的转变,实现由被动地接受审计人员的审计到主动请审计人员审计的转变。广泛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备实行专职化。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保持其稳定性,要使内部审计机构成为公司管理机构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机构,使内部审计人员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

(五)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由于董事会领导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最强,是我们所提倡的。

(六)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转变。传统的财务审计只审查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与合法性,已不适应经营者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

篇5:浅议审计治理的作用

试析内部审计在监狱企业公司治理中的定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监狱体制改革的完成,逐步实现了“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改革目标,建立了监狱刑罚执行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执法经费支出和监狱生产收入分开的运行机制。监狱企业和社会企业一样共同面临各种市场风险,但同时监狱企业作为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又必须符合劳动改造的需要。监狱企业公司治理得到不断改善,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中作用日益显现,大力提高内部审计层次和水平已成为新形势下监狱企业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治理是公司利益相关者权益得到保证,确保所有业务活动都遵循公司政策且受托责任已经建立的过程。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建立在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这四个主要条件是: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这四个部分是公司治理的基石,要充分考虑公司治理四个群体的作用。内部审计以多种方式扮演“前线运动员”的角色,为治理活动参与者提供关键的信息。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离不开内部审计评价与约束机制,有效的内部审计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手段

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实施控制的手段,能够对公司治理行为的有效性起到质量上的保障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监督体系无法替代的。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内部审计能够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建立公司治理系统的微观基础,使公司治理结构更趋合理。在经营环境日趋国际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减少公司经营目标实现过程中潜伏的各种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今公司治理的主旋律。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包括治理风险的风险管理已成为公司治理的中心要素。作为公司治理的监督主体成员之一的内部审计部门就应承担起治理风险的控制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帮助企业更加安全有效地经营,不断地增加组织的价值。

二、现状分析

从上世纪八十代中期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起,我国监狱企业内部审计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近几年来,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完成,内部审计作为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企业积极推进审计转型,先后对内部审计的体制机制进行了重要改革,内部审计职能、目标和定位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

(一)由先前的审计在纪委领导下,转变为在董事长领导下的相对独立和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系,独立性得到提高。而这种垂直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在监狱体制改革以前,罪犯经费保障不到位,经费不足由监狱企业弥补,监企未完全分开,内部审计的作用未充分发挥,主要以查错纠弊为主。监狱体制改革以后,监狱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分子,要参与市场竞争,市场风险被提到突出位置,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得以应用,内部审计的内容得到丰富。

(三)出台了《内部审计工作办法》、《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暂行办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促进了内部审计系统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明确了审计职责、权限、程序等方面内容,上述管理制度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

(四)明晰了内部审计的报告路线,审计结果能直达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狱体制改革以前,内部审计在纪委领导下,审计结果不能直达高管层,效果大打折扣,监狱体制改革以后,审计报告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审计结果得到充分运用。

三、内部审计在我国监狱企业公司治理中定位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在监狱企业公司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可以说,内部审计不仅仅是一个检查系统,企业的管理者更将其定位为一个控制系统。

(一)内部审计是监狱企业公司治理的监督者

内部审计是对外部审计的补充,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对关键控制和程序的监督有利于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内部审计的职责不应局限于审核会计账目,而应扩展为稽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审查内部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和效果,并向企业管理者提出建议和报告。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内部审计要致力于监督企业经营业务符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和纠错正弊的建议。

(二)内部审计是监狱企业风险管理的关注者

风险管理是当前监狱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内部审计重点关注的领域。内部审计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关注监狱企业运行中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对策,评估与风险管理有关的管理薄弱环节,并通过与监狱企业管理层、董事会讨论,揭露重大风险隐患,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发挥提示、抵御、改进和预防等“免疫”功能,促进监狱企业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进而实现对风险的掌握、化解与驾驭,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审计是监狱企业经营管理的“医生”

监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运营状况的优劣做出客观、及时的判断,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弊端及病根,可以为监狱企业管理当局开出治疗的良方,推荐更经济、有效的资源利用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内部审计是实现监狱企业内部控制的关健要素

监狱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要增强监狱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监狱企业经济效益,强化监狱企业的内部控制势在必行。而监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承担着监督、评价和咨询的职能,从独立客观的角度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来确认控制系统是否薄弱或失控,进而查明问题,分析成因及后果,提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措施,以杜绝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

四、内部审计在监狱企业公司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一)对监狱企业监督约束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自己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督促监狱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各位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监督职能的核心是通过审核检查被审计事项的真相,然后对照一定的标准,作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结论。审计人员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方针政策是否贯彻执行国家和监狱系统的.方针政策,评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评定被审计单位各项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可靠等。并根据评定的结果,提出改善内部治理和管理的建议。

(二)促进监狱企业制度建设

监狱体制改革之后,监狱企业的企业特性逐步强化,组织活动也逐步市场化,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形势,监狱企业与社会各个产业和市场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关于监狱企业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监督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监狱企业需要加强治理水平,建立健全现代监狱企业制度,监狱企业内部审计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共同参与监狱企业公司治理,对监狱企业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合规性、内部控制的适当性等予以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促进监狱企业完善管理机制、防范风险,从而保障监狱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对监狱企业的风险防范作用

随着监狱企业风险意识增强,良好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衡量监狱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风险管理是管理层的一项主要职责,而对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和报告通常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内部审计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为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帮助。内部审计能协助识别风险因素,分析结果,确定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的轻重缓急,可以针对风险管理程序在实际中是否如预想的那样发挥作用提供确认。

(四)对监狱企业的咨询和服务作用

咨询职能是一种服务职能,旨在增加价值和改进监狱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程序,其活动范围包括顾问、建议、流程设计协调和培训服务等,监狱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应以监狱企业的中心工作为前提,把为被审计单位服务的思想贯彻于审计全过程,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实施,都要围绕监狱企业的工作重心、群众反映强烈和领导最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决策层解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服务大局,改善和加强监狱企业的治理和管理。

(五)促进监狱企业增加价值

篇6:浅议审计机关效益审计的发展

关键词:效益审计制度 广度 深度

我们可

以从理论,实务,制度三个不同角度来透视中国效益审计模式。在信息社会,理论、技术、经验等信息形态的成果,世界的也就是中国的,所以中国效益审计的特色只能在制度和实务方面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审计制度从建立那天起,就把效益审计纳入了法制轨道,这是中国审计制度的特色,也是效益审计的中国特色。

中国审计制度的建立,始于1982年宪法颁布,依据宪法,国家相继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审计工作的专门法律、法规、规章,其中涉及效益审计行为规范的有:1985年国务院发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4年公布2006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5年发布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199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38个审计规范中的16个规范;199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2000年审计署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2001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2003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修订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2004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通过这些制度,逐步深入、具体的明确和法定化了效益审计的地位、定义、目标和内容。

一、效益性是国家审计制度化的审计目标。

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一百零九条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审计机关职能是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这说明国家审计的对象是财政、财务收支。

新修定的《审计法》第一章较原审计法增加了一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说明新《审计法》特别强调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国家审计的目标之一。

《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这说明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是审计的内容之一。

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给出了国家审计最权威的定义:“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我们认为,上述法律条文除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目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概念之外,也说明了国家审计、财政财务收支、效益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1.国家审计就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审计理论一般把审计按目标或内容不同分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三大类,审计实务中有诸如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项目决策审计等等类别,但是从制度侧面看 我国的国家审计,统称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其他审计均属其子类。

2.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实务中必须实施效益审计

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时,都要实施效益审计程序,审计的结果要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予以反映、鉴证、分析、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是法律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利和职责,具有强制性。因此,如果强调客观条件不成熟而不进行效益审计,就是国家审计机关或人员的不作为行为。

3.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

世界审计发展表明,效益审计是财务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要逐步取代财务审计的中心地位,在这个阶段上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财务审计理论和实务趋于成熟,其作用产生了普遍的效果,例如,“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趋于完善,财务会计活动也日愈规范化,财务活动中的违纪违规现象日趋减少”。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和审计的发展水平来看,都还未达到这样的程度。但中国审计制度关于效益审计的设计,不走西方国家审计发展进程的老路,也不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而是充分利用世界审计发展的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了一套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模式,这种制度化的模式可概括为:在一个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中,结合起来实施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一个项目的实施中,完成审计200多年的发展进程,先进行真实、合法性审计,再利用核实后的会计、业务信息,进行效

益的反映、鉴证、评价、分析,寻找进一步提高效益的途径,这正是审计发展史的缩影。

二、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是效益审计制度化的内容

各国的效益审计内容都有差异,我国国家效益审计内容应包括哪些,目前仍有争论,但我国的审计制度却明确规定了效益审计的内容。1996年发布的《中国审计规范》就明确了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例如《审计机关对国外贷款项目审计实施方法》第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外贷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四):项目竣工使用或运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外债偿还能力。修订完善后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2001年实施)第八条说:效益性评价是指对被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评价。经济性是指被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做到了节约;效益性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 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果是指经济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国效益审计内容的制度既吸收了国际效益审计成果,又注入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内涵。实质上,按这样界定的效益审计内容,我国现行重点实施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建设项目预算或者概算执行情况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就名称含义讲,都是专项的效果审计。

三、效益审计标准运用的规范

我国政府效益审计的制度化还体现在对效益审计标准的规范化上。1996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 》就对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运用做了规定。修正后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2003年发布)第十四条规定,“对效益性的评价,审计机关应当首先就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产生效益的实际情况做出说明,同时应当揭示与有关评价标准进行对照的结果。评价效益性时,评价标准可以使用预算或计划指标、历史指标,同行业先进指标等。评价时应当对有关评价标准 选择依据和具体内容做出说明。”

先后发布的评价准则都指出,要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对它们的效益进行反映,然后再选择标准进行评价。对评价标准的选择给了几个可供选项,但要求对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具体内容作出解释。

效益审计的理论基础也是委托——代理的理论,效益是受托经济责任的一部分。在我国,当被审单位接受人大、政府和社会公众委托的,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益责任时,必然有其内容和水平的考核目标。国家审计和机关是受委托、监督、反映、评价其效益责任履行情况,应主要以委托者的考核目标为依据。所以审计人员在实务中使用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也主要在考核目标中“选择”。作为“通用准则”,只做出效益评价标准选择性的规范是合理的。

四、实施效益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在我国当前,积极推进效益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审计制度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要求。我国审计机关二十五年来效益审计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表明,若按西方比较成熟的效益审计模式定位我国效益审计发展阶段的话,我国效益审计的确还处在起步阶段,还不具备大规模组织全面效益审计的条件,还面临许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效益审计的理论来理解定位我们的效益审计(例,是独立的审计类别),也不能按西方效益审计模式来组织我们的效益审计(例,由独立的机构,专门的效益审计师,进行效益专项审计),对我们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客观的条件,要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度的要求出发,创新地去认识它,排解它,走出一条顺利开展效益审计的新路。

1.效益审计的广度和深度问题

“还不能大规模展开全面的效益审计”这是近几年对我国效益审计现状的基本定位。这引导了我们对效益审计“规模”和“面”的思考。国家审计机关执行效益审计制度情况,可以从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评价。

广度,泛指面上范围的大小,内容的多少,列入广度的审计事项无实施次序上的要求。如果把全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作为应该实施效益审计的范围,那么效益审计的广度可用实施了效益审计程序的项目个数或比重来计量。

在一个审计项目上,效益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等内容就构成效益审计的“面”,在此项目上,涉及到了几项内容的审计,就是该项目实施效益审计的广度。

效益的每项内容都有多种表现形成,例如,效率性就可能在产、供、销各环节上,人、财、物 各要素上都有所表现,必须用多个平行的指标才能全面描述。在一项内容上,对部分还是全部表现实施了审计程序,也是效益审计的广度。

所以,广度是对效益审计实施规模的度量。

效益审计要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鉴别、分析、反映,评价其现状,挖掘潜力,提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这些程序要在各效益事项上依次分布实施,而分析性程序在使用的方法上,认知的程度上,提供有效信息的价值上都有传统的和现代的,低级的和高级的,现象的和本质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等差别。在一个项目上效益审计实施了几步程序,分析性程序在使用方法和分析结果质量上的差别用深度来描述。

深度是对效益审计的质量或效果的度量。

利用广度概念,效益审计制度对规模的规范可表述为:效益审计要覆盖全部国家审计项目,在每个项目上对效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都要实施审计。对效益各项内容审计的广度,对效益审计的深度,制度都还未作具体规定,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委托者的要求和自身条件来决定是否延伸广度,增加深度,可以选择一些项目,例如重点资金、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集中审计资源,开展全面深入的效益审计。

所以我们认为,“全面地、逐步深入地开展效益审计”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又是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效益审计制度的规定。

2.效益审计标准问题

效益审计的标准是近几年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取得了一些对审计实务很有指导作用的成果,但它仍然是开展效益审计面临的最大困难。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审计标准一般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标准在全国、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一段时期内都是相对统一、稳定的,带有强制性的。效益审计的标准除了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经济法规、经济理论等定性标准外,主要是一些定量标准,例如经济技术定额,业务标准,预算,计划和经济合同指标等。实务中一个定量标准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效益名称,反映效益的性质,它与效益审计中要反映、鉴证和评价的效益内容一一对应。二是效益标准的水平,赖以和该效益的实际水平进行对比作出判断。

另外,如前所述,受托者应该履行的经济效益责任,应是首选的、主要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审计机关要面对各地区,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委托者,委托给各地区,各层次,各行业的被审单位的,在不同时期要履行的效益责任。受到这样多维变数影响的效益审计标准,不可能有相对的统一性、稳定性,即使是在很短的时期内,很小的地域内,很细分的行业内,也不可能制定一套公认的、统一的、普遍使用的审计标准或标准体系。

在效益审计实务中,按审计人员选择决定的自由度大小,可把效益审计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用的、相对统一稳定的、无选择性的标准,例如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经济规律,经济理论等。第二类委托者制定的,审计人员有受限制的选择性,例如:预算、计划和经济合同指标,经济技术定额,经济责任目标等。第三类完全由审计人员根据需要选择确定,例如:评价发展程度、趋势时,在本单位历史水平中选择确定;做深层次分析研究时,可利用分析性复核结果的理论值作为审计标准。这类标准选择的科学合理性,完全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事实上,效益审计实务中使用的审计标准,除第一类外,都是效益审计的对象(或内容)在另一场合下的表现形式,随着审计广度和深度的增加,相应要增加审计标准。使用第一、二类审计标准对效益所做的评价、鉴证有较高的权威信、可靠性,审计风险较小;而使用第三类标准,只能分析被审单位效益状况,揭示管理漏洞,探索问题,查找原因,发现规律,挖掘潜力,为提出合理建议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审计风险较大。

3、效益审计人才问题

《审计法》第十二条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把这种职业胜任的能力提到职业道德的高度(第二条)。我国审计制度已经规定,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工作”就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其中包含有效益审计,这就是说,制度要求的职业胜任能力包括了效益审计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所以中国的审计模式决定了,每个审计人员都应该是既能胜任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又能胜任效益审计的复合性人才。

从事效益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应具备更广泛的知识,更高的技术和分析判断能力。理论上讲,我国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符合这些条件,这是审计主观环境的不利因素,但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我们认为,在我国审计的许多客观环境中,(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科学文化和国际环境)都存在大量效益审计赖以存在和促进发展的有利因素情况下,人才因素不是制约我国效益审计的关键因素。

1、对我国审计机关现有的审计队伍来说,效益审计理论和效益审计中使用的方法并不是陌生的、神秘的知识和技术。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国家审计人员受过经济类专业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90%,这些人都学习过经济效益的理论及与其关的管理和分析理论。稍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实务上的指导,就能完成最基本的效益审计程序。

2、我国的效益审计实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制度,有利于传统审计和效益审计的衔接,有利于审计人员无障碍地进入效益审计。现行效益审计制度并未对效益审计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提出多么高的要求,鼓励重在普及,重在参与。效益审计最基本的审计程序是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鉴证、反映效益的现有水平,和客观效益审计标准作对比,评价效益高低。当前我们的审计人员一般都能顺利实施这些程序。从适当目标、水平的效益审计开始起步,大胆实践,边干边学,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同时,也推动效益审计向纵深方面发展,这应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人才策略。

3、我国的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规范,是保障效益审计人才资源的重要机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第十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有符合规定的学历,通过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并保持和提高职业胜任能力,不得从事不胜任的业务”。这是国家审计人员的道德底线,也是进入这个队伍的最低门槛。调查表明,市级以上审计机关基本上按此规定组建发展了自己的审计队伍。第十一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审计机关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参加审计机关举办或者认可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活动,学习会计、审计、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新知识,掌握与从事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外语等技能”。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应当达到审计机关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国家审计机关制定了继续教训和业务培训制度,94.3%的审计人员每年都接受与审计相关的业务和知识培训。即使从现在开始,完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侧重效益审计业务和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学以致用,急用先学,也能为现行效益审计制度的实施提供智力保证。

上一篇:鼻出血的护理查房下一篇:关于营造建筑施工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