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论文

2024-04-24

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论文(精选2篇)

篇1: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论文

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论文

引言

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降至设定目标,具有明显的优势。众所周知,工业革命的发动是建立在市场运行机制基础之上的,而市场机制是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白由竞争与白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市场机制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而成。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市场上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上该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运动,它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等市场手段间接调控,使得排放碳排放权交易本质。

1国内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

早在,国家环保总局就和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合作,确立了在江苏南通与辽宁本溪展开SOZ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之后相继又在山西、山东等7省市促成“推动中国SOZ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研究项目”;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天津、深圳、上海、重庆、广东省和湖北省7个省市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7个试点碳排放交易所涵盖了如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水泥、钢铁、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陶瓷、塑料、交通等工业以及航空、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服务行业,将近2 000家企业,为的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统一提供了基础。通过7个试点城市的建设,国家发改委收集了近三年的碳排放数据,未来计划用2-3年的时间完成全国统一碳市的设计工作,除管理办法和配套细则,还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登记系统、温室气体核算方法等。

凭借国内巨人的温室气体减排市场,及国际组织、国内政府的引导扶持,中国正式加入CDM市场以来,CDM项目目前己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月,己获CERs签发的CDM项目共计1 374个,支持全国90多个气候变化项目的融资,带来气候资金积累达到140亿。但CDM机制是京都时期妥协的产物,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到期,加之欧盟明确从起新注册CDM项目的CER只有来白LDC地区(指最不发达国家)进入,因此,全球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逐步替代CDM机制己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2市场机制与“命令与控制”的行政机制

无论是节能资金的补贴还是碳税的开征,都是通过行政的手段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从市场资源分配角度来看,并不能作为长期唯一的手段,就中国目前而言,从环保和经济结构调整角度出发,短期的实现可以利用“命令与控制”的方式得以实现的,但是由政府主导所制定的强制企业减排、淘汰落后技术的`政策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弹性,不能把排放额度安排在最有效率的行业和企业中去,不利于有效分配温室气体排放额度,也未必符合经济规律,难免导致低效率,因此要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科斯定理所要求的前提往往是不存在的,财产权的明确是很困难的,交易成本也不可能为零,有时甚至是比较人的,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矫正外部性也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结合当前我国的现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碳减排应是以发展市场运行机制为主导,利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量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适当施以行政手段,配合强制减排政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节能减排的深化。

3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学思考

尽管国家及各省市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开展节能减排制定了诸多的行政法规,但是没有系统的国家级的立法,无法从根本上规范并有效有依据地制定长远经济发展计划。而且,从完善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目标来看,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应该具备两人功能:其一平衡各方利益,即公平。因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重要的一个矛盾是各方利益冲突,如果环境利益及相关的经济利益在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不能得到公平分配,导致受益者无偿占有环境利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同报,则低碳经济的发展就会缺乏动力。其二有效地实施,即执行。法律、政策制定出来却不能落实、执行,法就毫无意义。

目前,中国各试点在开通碳交易市场时,依据各省市产业、经济等因素,借鉴国际碳市场交易制度、定价规律,政府制定了相关碳排放交易试行办法,规范其流程,统一其标准。但与国际相对成熟的碳市场相比,国内试点仍需第一注重制度和规则的全而、预先公开,包括管理办法、配套细则,具体细化到碳排放权如何拍卖,配额如何同购,拍卖资金如何使用等问题;其次要注重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借鉴国际碳披露计划,制定国家碳披露办法。信息是市场流动的基础,也是投资、交易的决策依据,这些信息的提前公开和披露,有利于改变参与主体和投资机构心理不稳的状态,同时,通过披露企业“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相关投资信息”,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和公众中的声乏绞。

4结论及建议

碳排放权市场机制的建立,首先要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碳市场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在总量控制、数据质量监管、法律规定和执行方而从严,明确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排放企业、核查机构、交易机构等参与方的职责,分工协作,也是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碳排放管控单位的领导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等,确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目标,严格执行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落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的实施。从国外的历史经验来说,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单纯地为了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损害经济增长,就如美国始终不加入《京都议定书》一样,欧盟也是在发现了碳排放权的货币属性,工业革命进行了2后,才开始了加强气候污染处理。所以,中国都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仍避免不了对高碳产业的依赖,但未来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的发展己经成为全世界的主流,因此,各省应核定好碳排放管控量,做好统计数据,绝不能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成一句号。

其次,对市场有关碳的价格和企业的减排成本以及碳交易平台的创新则应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才更有利于价格的发现,扩大交易主体,除了企业之外,还应会引入个人、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多重市场参与主体,进而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金融创新,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建立一级市场,尝试让部分企业通过拍卖的方式购买和转让碳排放权,在试点城市探索符合本区域的拍卖收入使用机制;建立排污权储备制度,同购排污单位“富余排污权”,让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削减节能减排压力,既可使购买排污权的企业能扩大再生产,又可使出售排污权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促使节能减排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设立区域碳基金,与国家级气候基金形成合作体系,推动碳交易一级市场的金融化发展。

篇2: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论文

碳排放权交易兴起不久, 国内学者就展开了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如李萌 (2010) 分析了中国的碳交易市场, 指出了中国碳交易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并认为短期内碳税是最有效的市场化减排手段, 而完善碳市场是中国市场化减排机制的长期选择;徐自力 (2003) 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排污权的定价策略模型, 提出了机遇收益互优的定价策略;林云华 (2009) 等运用影子价格模型分析了排污权的价格机制, 提出了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价格机制以及国内市场上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机制。

2 模型引入

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被称为影子价格。当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基为B时, 我们可知道它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Y*=CBB-1, 这就是影子价格。从经济学的边际概念出发, 影子价格CBB-1实质上是资源的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

原问题:Maxz=∑cjxj 对偶模型:Minw=∑biyi

St∑aijxj≤bi, i=1, 2, …, m St∑aij≥cj, j=1, 2, …, n

xj≥0, j=1, 2, …, n yi≥0, i=1, 2, …, m

3 模型分析

从参与国际贸易的动机出发, 交易的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大的利润。

假定中国每年核证的减排量为Qa, 每年交易的碳排放权为qa, 交易的平均价格为P0, 污染治理成本函数为C (qa) , 交易所涉及到的成本为b (qa) 。则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可以表示为:

MaxM=qaP0-C (qa) -b (qa) (7)

Stqa≤Qa

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引入拉格朗日方程以及拉格朗日乘子, 得到方程如下:

L=qaP0-C (qa) -b (qa) +λ2 (Qa-qa) (8)

由 (7) 式对qa求一级偏导为:

undefined

拉格朗日乘子λ2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子价格, 它表示, 当中国拥有一个碳排放权时, 如果市场交易价格低于影子价格时, 则选择自主开发, 进行碳排放权战略储备, 或者等待日后开发。否则, 出售排污权以取得转让收入。

4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在参与国际市场碳排放权交易时, 需要衡量交易价格与其影子价格的关系:当交易价格低于影子价格的时, 选择闲置碳排放权, 等待后期开发;当交易价格高于影子价格时, 可以选择性地参与国际贸易。低价格是万万不行的, 高价格也不是一路通行的, 根据中国的国情,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入市规则才是长远之道。

(1) 政府主导。

中国应以一个整体国家的形象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 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个体企业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面临的碳交易程序复杂、碳金融方面人才匮乏、认证审核成本高、成交价格低廉等各方面的不利情况, 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碳排放权贸易中的公信力和地位, 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

(2) 把握眼前, 着眼未来。

碳排放权是一个新兴的超级市场, 关系到新的世界基本规则的制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不能坐失良机。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 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 对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现阶段交易的碳排放权越多越好。从实现总减排成本最小化角度来看, 当前的碳排放权价格越低, 未来的碳排放权价格越高;不承担减排责任期限越短, 我们应当出口的碳排放权交易量就越小。因此, 在涉足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过程中, 中国应该坚持积极主导游戏规则的制定而把握参与程度的原则。

(3) 积极推动联合国推行贸易机制外的辅助机制。

据测算, 截至2012年, 我国预期每年将会产生超过1.84亿的减排额度, 占到每年实际减排额度的60%。坐拥如此巨额的稀缺资源, 是否意味着中国可以坐收渔利呢?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 却具有其他稀缺资源所没有的特殊属性。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越来越巨大的减排压力角度出发, 中国现有的碳排放权并不是真正的净资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部分资产会缩水甚至消失。因此, 在当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还处于低位时选择自主开发, 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这就需要推行一种可全球通行的减排凭证, 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战略储备资源。

摘要:把排污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参与国际贸易, 成为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近几年, 国际碳交易市场迅猛发展, 甚至直接关系到新的世界基本规则的制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应该以何种姿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值得认真研究。基于资源影子价格模型, 对国际市场上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希望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碳排放权贸易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影子价格,碳排放权,价格机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兰兰历险记想象作文250字下一篇:交工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