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资政的诗词

2024-05-03

送赵资政的诗词(精选3篇)

篇1:送赵资政的诗词

送赵资政的诗词

送赵资政 曾巩 宋

好问逢真主,能言迈古风。

犯颜天意沃,造膝众情通。

弹治心忘势,澄清谊匪躬。

朝廷推指佞,都邑避乘骢。

白简威方厉,青规遇更隆。

析符霄汉上,开幕斗牛中。

里聚追胥息,阶庭讼缿空。

纪纲官特峻,帷幄地弥崇。

吏治连城肃,仓储绝塞充。

锦官清镇俗,玉垒静临戎。

膏泽涵荒阻,春阳煦滞穷。

钧衡求隽望,龟筮协渊衷。

间出千龄合,平居一德同。

股肱康事力,舟楫济川功。

远大经纶略,精微献替忠。

夕冰分外阃,昼锦过江东。

比户仁声入,提封喜气融。

信深销众伪,明盛破群蒙。

正洽讴歌美,俄更节制雄。

保民追吕尚,分土继逢公。

淄水移幢碧,牛山驻旆红。

鱼盐方舸集,绮绣万箱丛。

少憩驱千骑,行归冠百工。

衮衣天下咏,岂独是倥侗。

篇2:送赵资政的诗词

⑵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说,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

⑶汉地:一作“汉上”。

⑷刁斗: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

⑸三军: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井陉:古关名,即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井隘北井隆山上。秦汉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肴、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⑹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

⑺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后汉书·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李贤注:“匈奴五月大会龙庭,祭其先、天地、鬼神。”

⑻书生: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东观汉记·赵孝传》:“(孝)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来过直,上邮亭,但称书生,寄止于亭门塾。”

篇3:送赵资政的诗词

一、民主政治的色彩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对世界形势作了扼要介绍, 把世界各国分成三类, 即“国法宏深”的富强之国, 如英国、法国;经过学习由弱变强的国家, 如俄国、泰国、日本;因循守旧, “积弱不振”的国家, 如土耳其、马来西亚、印度。通过分类, 他论证了实行新政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希望天王要从中汲取“为政之资”。他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观点, 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洪秀全本身都属于完全的旧式农民起义的性质, 无法采用也无力推行新政改革。

洪仁玕从加强中央政权的角度入手, 认为天王必须洞察国内外风云, 随时了解舆论动向, 才能因时制宜采取措施巩固太平天国的统治。因此《资政新篇》中提出设“暗柜”、“新闻官”、“新闻馆”三个相互联系的措施。“暗柜”就是意见箱之类, 准许士民反映情况、提出意见, 这对于朝廷了解施政得失是有益的。“新闻官”是中国历代相承的台谏之官, 从命名来看则与新闻报纸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了解情况的渠道主要是从中外报刊上搜集材料, 反映政治动态并有利于兴革, 这种利用舆论来管理政事的方式是相当先进的。“新闻馆”即报馆, 新闻馆必须发行“新闻篇” (报纸) , 并通过“书信馆” (邮局) 销至全国各地。这是中国近代正式建议设立报馆公开发行报纸之始, “书信馆”也是后代邮政局的前身, 这项建议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甚至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只可惜“暗柜”容易成为诬陷和报复的手段, “新闻官”和“新闻馆”则受到当时参加太平天国的广大农民文化层次普遍太低的限制而很难推行。

《资政新篇》主张:“凡于往来言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主张平等称呼、平等相待, 甚至主张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使用“亲爱”等字样, 这在当时的确是大胆的、开明的、有见识的主张。这里没有丝毫软弱的意味, 《资政新篇》在要求平等往来、自由贸易的同时, 还要求独立自主, 对于“外洋入口之烟 (鸦片) 不准过关, 走私者杀无赦”。但“弱国无外交”是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无法改变的事实, 太平天国内部对于“清妖”和“洋鬼”的仇视看法也不可能促成平等交往和公平对待。

洪仁玕强调要学习西方“国法宏深”之国的“邦法”, 即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纲常大典、教养大法”;还要设“暗柜”进行选举或投意见书;立“新闻篇”评论时政得失;对外交往中主张平等称呼、平等相待。这一切都是为了推动封建专制的“天王”向具有民主倾向的“天王”转变。这一系列具有明显民主政治色彩的措施, 使得曾国藩的机要幕僚赵烈文惊呼:“其中所言, 颇有见识。”

但必须强调, 由于所处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的多重限制, 洪仁玕不可能提出完整、可行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改革方案。因此, 《资政新篇》中民主政治的色彩仅仅只是“色彩”罢了。洪仁玕要维护的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权, 其封建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了他不可能进行彻底的资本主义民主改革。所以《资政新篇》中的民主政治色彩只是断章取义的借用民主政治的形式, 远没有触及实质, 也不可能真的推行, 只能是一剂催化剂罢了。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任何国家, 社会的近代化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近代化的水平。经济近代化的中心内容是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 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导向。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也是沿着这一路径指向, 在中世纪自然经济的瘠土上发展起商品经济, 在小农经济的王国里建立起机器工业, 进而带动交通、金融、财政、经济管理体制等整个国民经济领域的近代化。《资政新篇》主张以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代替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 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来代替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还是变旧式农民革命为以发展近代资本主义为宗旨的民主革命, 以图在危机中挽救国家和民族, 标志着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纲领之一。

《资政新篇》中将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化技术放在了第一位。洪仁玕提出:要“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器皿技艺”, 对于火车、新式船舰和各种日常需要的工业品, 采取向往的态度, 并非常希望加以利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洪仁玕不同于一味依赖从外国进口的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 而是一开始就立足于自己制造, 对自造火车、新式船舰者“赏以自专其利”, 对工业品“准其自售”, 鼓励自己人学习、掌握技术, 向独立拥有近代化技术迈进了一步。洪仁玕还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对科学技术的专利权, 在专利期限内“他人仿造, 罪而罚之”。这种以立法维护知识产权的观点, 不但在当时, 就是在当代社会中也是相当先进的。对开采矿业, 洪仁玕着重从立法上保护投资工业者的利益, 规定如有争夺他人已开之矿者, “准总领及地方官严办”, 体现了“法”的精神。对兴办银行, 洪仁玕不但力图变革封建性质的票号、钱庄为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的近代银行, 而且除了官办银行外, 鼓励私人创立银行, “或三四富民共请立, 或一人请立”皆可。这种创立近代银行制度的思想, 直到甲午战争前后,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才再次明确提出[2]。对设立工商业管理机构, 洪仁玕主张设立税收机构以严明税务;健全财政机构以负责经费开支;设立书信馆以传递信息;设立工商团体以彼此同业帮护。这些都是发展近代工商业所必备的。

保险业本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 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一种手段。洪仁玕想把保险制度作为造福于人民的一种手段。其办法是:“凡屋宇、人命、货物、船等有防于水火者, 先于保人议定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无失则赢其所奉。”洪仁玕认为如果不发生意外事故, 保险人可以获取相当收益;万一发生事故, 被保险人“若失命则父母妻子有赖, 失物则己不致尽亏”。这是中国由政府支持兴办近代保险业的开端, 也是利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一种经营方式造福下层人民的一次尝试, 使《资政新篇》中的经济近代化思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从购买到制造, 从军事工业到民用工业, 这是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一般过程。《资政新篇》的进步性就在于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很早反映了这一现实情况, 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可以实现的具体计划。虽然《资政新篇》已经完整提出了建设近代工商业经济的主张, 但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除了太平天国政权不稳、洪仁玕威望不够外,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对于私有财产的态度分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建立的基础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和制度, 但太平天国是以“绝对平均”观念建立起来的政权, 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废除私有财产, 而洪仁玕的保障专利和私人投资的主张则明显地反映出他保护私有财产的态度。他主张“有能造精奇利便者, 准其自售;他人仿造, 罪而罚之”, 认为地下矿藏“虽公共之物, 究亦枕近者之福”, 应当允许私人投资开采。在这里, 已不再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也不再有“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幻想式农业社会主义图景, 而是允许存在贫富差距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模式。这种打破平均的思想是包括天王洪秀全在内所有人都不可能接受的, 失败是必然的事情。

同时, 太平天国提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是以批判剥削思想为存在基础的。但是近代化社会建立的基础之一就在于雇佣劳动制度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马克思说过, 资本主义的侵略“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 即变成资产者”[3]。在保护私有制的基础上, 洪仁玕肯定了贫富的对立, 肯定了剥削的存在, 并且着重保护买卖之间以及投资获利的平等。《资政新篇》一再为“富民”、“士民”, 甚至“有百万家财者”着想, 力图便利他们的剥削活动。比如洪仁玕提出的私人可以发行纸币的主张, 连他自己也承认“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由此可以看出, 《资政新篇》里所提出的各种经济主张, 实质上是要求废除封建剥削的, 这是他和太平天国原有的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但洪仁玕并不是要求废除一切的阶级压迫和剥削, 而是主张以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来代替封建主义的剥削形式, 这是他和农业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根本分歧所在[4]。而这种经济思想方面的根本分歧则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没有人敢于支持洪仁玕允许剥削的主张, 《资政新篇》建立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根本无法达成, 对社会的进步只能起到有限的催化作用。

三、结语

《资政新篇》以其明确主张实行某些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 构成了从地主阶级改良派到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主张的中间环节, 从而使中国近代化思想的形成过程成为一个逐步递进的阶梯。《资政新篇》如果得以实行, 将会使中国出现一批新式的近代企业, 对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将有着破坏和催生的双重意义。虽然由于环境的限制和条件的缺失, 《资政新篇》最终没有得以实行, 但其对于之后洋务运动的产生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的形成仍然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是中国向近代化迈进过程中一剂重要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40-241.

[2]郑观应.郑观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683-685.

[3][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25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送赵资政的诗词】相关文章:

积极开展资政范文05-28

资政镜鉴读后感04-28

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诗词05-17

元旦的诗词05-24

初雪的诗词05-26

除夕的诗词04-09

怀古的诗词04-11

的七夕诗词04-13

树的诗词04-15

思乡的诗词04-16

上一篇:致播阳湖的一封信下一篇:道教新年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