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德的作文

2024-04-11

与公德的作文(共9篇)

篇1:与公德的作文

今天我读了《公民道德》,觉得对我们很有帮助。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就有“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美德。而爱国守法,就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等。明礼诚信,指有礼貌、诚实守信。

团结友善,是讲对人要友善,团结在一起克服困难。还有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了许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篇2:与公德的作文

在家旁的三叉路口,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辆银灰色的越野车停在路边,司机可能去路边的商店去买东西去了。而众多的车流,就被这辆小车给塞住了,原本的两车道变成了一车道,而此时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期,怪不得会堵车。

我不禁愤怒了起来,因为就在马路前不远的对面,就有一块可以停车的小空地。为了自己买东西的方便,就不顾别人了吗?这又是一个社会公德的缺失。

我还不曾忘记我在品德书上看到的:一名16岁的少年高某,仅仅是因为无聊,就到镇中学放高音喇叭干扰教学,又开着拖拉机进学校横冲直撞,还在路上拦截学生侮辱打骂。当老师出面劝阻时,他竟然还说:“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别人,不被法办!”……

我也不曾忘记我曾亲眼看见过的:一个时髦青年随手扔掉了一个可乐瓶,可乐洒得地上到处都是。一位老太太差点因此而摔倒……

我更不曾忘记我曾亲耳听见过的:一名公交司机仅仅因为前面有车掉头,阻碍了公交车的行驶,就破口大骂:“搞快点滚吧!”……

社会公德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可这面镜子折射出的是什么呢?丑陋、无耻、卑鄙!作为中国人,我们真的需要素质。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的道德已开始在滑坡,千年文明古国的形象早已不在,社会公德建设,刻不容缓!

篇3:论社会公德的二元价值与敬畏重塑

(一) 公德的社会层面价值

1. 公德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保证

公德作为一种公共关怀、一种公共精神, 是信任、信用和互惠的文化规范, 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保证。 (1) 现代社会空间的“公域”性需要公德。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域”的扩大、“私域”的缩小, 人们在公共空间工作生活的比重大幅提升。这就必然要求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一种契约制度, 以统一的社会规则对人们的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加以界定、规范, 使任何人的活动不能危害社会公共秩序, 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发展; (2) 公德有利于降低社会运行和治理成本。公德本质上是一种公共领域里的隐性契约, 对社会关系的处理有润滑和规范作用。社会公德资源供给越充足, 人们交往的障碍就越小, 利益诉求表达的方式就越有明确的预期, 社会成员间互利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加, 也越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社会满意度、幸福度和认同度。相反, 在社会公德资源供给不足、保障公德运行的制度供给缺失时, 人们的行为就缺乏统一的规则协调, 社会就容易呈现出明显的无序性和“碎片化”。

2. 公德是确保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秩序

孙立平教授认为, 制度必须嵌入到基础秩序之中才能发挥效能, 离开了基础秩序, 再完美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也会打折扣, 基础秩序的混乱是导致制度失败的重要原因。社会公德以潜意识形式嵌入到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过程之中, 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对制度的贯彻落实起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是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秩序。在实践中, 人们总是把制度失败归结为制度不完善, 总是试图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来填补漏洞, 往往却事倍功半, 社会依然呈现“不可治理”状态。其实,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完善到没有漏洞的程度, 即使能做到无懈可击, 其所需要的巨大监督和管理成本社会也无法承担。制度运作时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实不是由制度本身来解决的, 而是由制度嵌入其中的基础秩序解决的[1]。正因为如此, 西方国家的很多制度设计看似简单、粗疏, 甚至充满漏洞, 但在实践中却井然有序, 这就是基础秩序在发挥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 在很多方面存在不惜用毁坏“基础秩序”的方式来获得暂时性改革收益的做法, 导致作为制度有效运作不可缺少的“基础秩序”崩溃, 从而导致看似十分完美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变异。

(二) 公德的主体层面价值

1. 公德是个人德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公德是现代公民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空间的公共性, 使私人领域不断缩小, 任何人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 也不可能摆脱公共规则的约束。公德素养成为衡量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其次, 公德是个人修养的基础。公德在没有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和所谓方式之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 当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之后, 它就变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梁启超在《论私德》一文中写到:“公德者, 诸德之源也。”他认为, 公德与私德并行不悖, 公德是各种道德的基础和本源。公德的长期遵守会内化为个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也即“公德内敛于己即为私德”[2], 私德是公德在私域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后, 公德是个人拓展社会空间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作为公共精神、公共关怀的公德意识体现在个人身上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魅力和信用, 以及作为社会主体的责任意识, 这在社会转型期日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成为个人吸引社会资源的重要砝码, 为个人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赢得更广阔的社会和市场空间。

2. 公德氛围是个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

社会公德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的关系, 只有大家遵守社会公德, 才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前面分析指出, 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现代生产生活的公共性, 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在没有规则的公共空间里, 人们的行为没有边界, 也没有对与错之分, 人人自由, 却人人权利都没有保障, 必然充满焦虑、不安与迷茫。同时, 自由、人权思潮席卷全球, 个性的张扬、人性的解放成为现代人一种时尚的价值追求, 对传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秩序必然形成强大的冲击, 形成道德激荡。在社会转型期, 这种激荡表现得尤为突出, 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处处充满不安与烦躁, 使人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社会幸福生活的享受者, 而是社会失序的煎熬者。

人是社会公德的意识主体, 公德氛围形成的基础在于公德的价值尤其是公德主体层面价值被社会所认可, 但在社会教育中往往侧重于强调公德的社会层面价值, 忽略了公德对意识主体成长的内在意义, 因而在公德教育中更强调公民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实际上就把公德同无私、高尚划等号, 把每位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高尚化、神圣化, 使普通群众在潜意识中视公德与自己无关, 使公德教育缺发普遍的认同感和认可度。

二、公德敬畏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公德意识的历史“缺钙”与现代社会规范的变动不居

1. 公德意识历史“缺钙”

公德秩序实质上是一种横向的社会契约, 为社会各阶层在公共空间设定活动边界, 以维护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 在公德面前社会各阶层应该是扁平的。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结构是一直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社会治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性管制, 社会底层在统治者意识中只是一个统治的客体性对象, 而并非社会的主体;同时, 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私域”性也决定了社会底层的“碎片化”, 人际交往和小范围的公共活动遵循的是熟人道德和家庭道德, 公共空间意识和公德意识自然淡薄。学术界对社会公德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国家在公德秩序的治理上也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公德意识形成缺乏必要的社会历史基础。因此, 中国的公德建设和公德意识存在“历史欠账”。

2. 社会历史进程的压缩与快速发展, 使社会规范难以定型化

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进化”过程, 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前, 中国的社会发展是缓慢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基本是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跨越式发展”和“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维主导中国发展进程, 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 社会进化被社会变革所取代, 现代化进程被人为压缩, 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也在不断地被解构与重构, 而且速度在加快, 处于变动不居状态。同时,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社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西方的价值观与中国的传统的价值观的激荡程度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很难形成一个成型、稳定、普世的公共意识。

(二) 市场法则对传统道德规范的解构与重构

市场化改革在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围绕资源配置这一核心而形成的上层建筑, 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进行着不断的解构与重构。首先, 市场法则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市场法则强调“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使人对人的依赖转向对物的依赖, 人与人之间陌生化了, 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 社会关系日益货币化。其次, 市场法则改变了假设前提。人文法则以人的无私为前提,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强调奉献和利他精神;而市场经济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 强调自由、竞争和利己, 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使人们在行为方式上遵循“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成为必然结果。

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 并不排斥社会公德, 相反对社会公德有更高的要求。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还很不成熟, 市场法则被滥用的问题比较严重, 甚至突破了经济领域而进入社会领域、政治领域, 对人们的道德观念、社会生态形成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个体功利价值取向相对突出, 群体利他价值取向受到漠视甚至歧视, 传统体制中的积极因素遭到质疑甚至排斥, 而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却被无底线的放大。在传统道德秩序被颠覆而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形成的背景下, 道德秩序呈现暂时性的迷失与混乱在所难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还将继续在人文法则与市场法则中痛苦地抉择、磨合与反思。

(三) 公德修复与惩戒机制的缺失

1. 公众的公德“麻木”使社会缺乏自我公德修复功能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之前, 一般都会做两个方面的考量:一个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一个是看周围人群对这一行为的态度。西方政治学家曾提出过“破窗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 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 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在现实生活中, 只要个人利益不受到直接侵害, 人们对失德行为一般是漠然视之而不是制止。少数维护公共秩序者往往被冠以“好管闲事”的头衔, 甚至被视为公共秩序的破坏者而招致社会的嘲讽。这种群体性的公德漠视与麻木比失德本身更可怕, 它会助长机会主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守规则成了例外, 守规则变成了“老实巴交”和“无能”的代名词, 而玩弄规则却成了炫耀的资本, 本来是约束所有人的规则最后却成了只约束少数没有办法摆脱约束的人的规则。

2. 制度真空使社会缺乏制度性的公德惩戒机制

在禁忌面前, 人们在潜意识中一般都会呈现矛盾的状态:既恐惧又有想去触犯它的欲望, 只有当恐惧战胜欲望才会罢休。英国学者格林 (T·H·Green) 认为, 个人的道德能力必须通过作为社会和国家意志之体现的“习惯、制度及法律”等宏观性社会赏罚机制来培育和养成。当社会条件尚不具备时, 自律仅是一种理想和期望, 他律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起始阶段, 要通过制度规范强化他律的约束。在社会转型期, 道德规范在转换, 很多制度、规范尚在形成、发展与成长之中, 公共道德规范还没有定型、完善和刚性化, 公德理念还没有内化为社会的集体认知, 还只是在社会的表层上游走, 公德的惩戒与修复存在制度真空。很多时候, 人们不知道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自己有约束性力量的公共道德规范和标准, 也意识不到不服从这个规范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效果, 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明确的预期。

三、重塑公德敬畏意识的对策

(一) 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环境

公德实质是公平正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 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是公德建设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 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 社会与经济发展失衡、阶层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和城乡发展失衡也在积累。这种社会失衡反映在社会意识领域就是社会心理失衡, 在现实中表现为仇富、仇官和泄愤。社会心理失衡的滋生蔓延, 必然导致群体、阶层意识的对立与冲突, 公德秩序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就面临崩溃。为此, 首先要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推进以促进公平正义为前提的社会建设, 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渠道, 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和利益博弈机制, 畅通阶层流动通道, 以降低因社会失衡诱发的社会心理失衡;其次, 要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强化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 遏制公权力特权化和私有化倾向, 防止和纠正公权力的“傲慢与偏见”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和评价体系, 对公权力的“傲慢与偏见”进行监督、制约和矫正, 取消公权力在扁平化的公共空间里的特权, 为公德秩序的形成和定型化奠定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 营造敬畏公德的舆论环境, 培育公德“威权”氛围

社会公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仰性”道德, 它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属于“义务性”道德。因此, 社会应该有一种监督、评价和惩罚机制, 构建社会公德的“威权文化”, 一旦违反社会公德的情形出现, 监督评价机制迅速自动启动, 向违规者明确地表达社会的态度, 让失德者能够预知其行为的后果。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扩散效应, 将全社会引入对违规现象的监督和批判, 以公共舆论的力量强化对违反公德者的批评教育。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一方面, 扩大了教育面, 教育了群众, 对潜在失德者提出了警示;另一方面, 也壮大和整合了正义力量, 形成了一种“威慑”力量。有人将这种方式称做“舆论暴力”, 认为这是对人权的侵害。其实不然, 群众所批判的是失德的现象, 并不是对失德者的人身攻击, 也即“对事不对人”。在网络和民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邓玉娇案”、“杭州飙车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当事件的处理结果与社会预期形成巨大反差后, 社会的监督评价机制迅速自动启动, 网上和民间“一边倒”式的舆论压力, 迫使相关部门回归常识。“邓玉娇案”和“杭州飙车事件”使社会正义力量迅速凝聚起来, 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洪流, 其意义不在于使邓玉娇重获自由和交通事故责任的重新认定, 而在于对社会灵魂的净化, 在于明确地表达了社会正义力量对突破底线道德的“零”容忍态度。

(三) 加强公德制度化建设, 建立公德约束的强制机制

从技术层面看, 公德制度化建设并不困难, 关键在于公德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能否形成共识。有一种观点认为, 道德是意识形态范畴, 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律和路径, 而且价值追求多元化是当前社会的客观现实, 不能也没有必要把公德上升到制度化建设高度。从根本上讲, 公德就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制度化规则是一致的, 离开了公平正义, 制度化规则和公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基础。因此, 制度化规则与公德在公平正义上具有同质性, 同时, 制度化规则对意识主体的公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引导和强化机制。制度化规则是一种刚性的约束机制,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的特征, 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法律制度等。它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公民的行为准则, 并明确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具有引导和惩戒的双重功能。一方面, 使人们意识到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公共道德规范和标准, 它对自己有约束性的力量;另一方面, 使人们意识到不服从这个规范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效果, 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明确的预期。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当个人尚未认识法律、理解法律时, 法律在个人看来便是暴力……法律在最初的时候, 必须是强制性的暴力, 等到人们认识了法律, 等到法律变成了人们自己的法律时, 它才不是一个外来的东西。”[4]

(四) 建立和完善公德敬畏意识的养成机制

公德敬畏意识的形成和定型化还必须有完善的公德养成机制。当前在思想领域里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道德教育顺序颠倒:我们教育小学生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教育中学生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教育大学生做一个基本合格的人, 教育党政干部做一个守住底线的人, 作为社会运行所必需的底线道德却成了最难以达到的“崇高”目标。这种现象充分暴露出我国道德教育尤其是公德教育存在的“夹生饭”问题相当突出。首先, 改变德育的顺序倒置, 将最基本的公德意识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放到青少年时期, 扭转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大而空的现象。同时, 寓公德教育于实践之中, 使公德教育走出书本、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领悟和内化公德秩序。其次, 扭转公德教育泛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现象。公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规则意识教育, 以塑造人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方式为主要目标, 在内容上具有全民性和普适性, 而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 把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从政治需要上, 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 将公德教育边缘化了。公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应该各行其道、各司其职。

摘要:公共性与多元化并存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现代社会对公德资源和维护公德秩序的制度供给的需求日趋强烈。在此背景下, 有必要剖析公德的价值内涵和敬畏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强化公德敬畏意识培育, 营造守德受奖、失德受损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公德,价值,敬畏,重塑

参考文献

[1]孙立平.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N].中国青年报, 2007-03-28.

[2]廖小平.公德和私德的厘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J].社会科学, 2002, (2) .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8.

篇4:企业家的公德与私德

在中国企业家群落中,史玉柱真正称得上另类而有些“悲壮”,永远不怕失败,永远充满创业激情,但永远不被社会承认和尊重。从早年盖巨人大厦失败,到重新出山做保健品,再到创业做网络游戏,史玉柱的每一次崛起都充满着创新,都赚得盆满钵盈,但又备受指责。连史玉柱自己也感受到了宿命的人生嘲弄“一般人都认为我坏。即使我去卖大米,也会被认为我所卖的大米有毒。”

为什么史玉柱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史玉柱从胜利的神坛上拉下,使他迅速跌入社会非议的深渊,陷入自我烦恼之中。我想史玉柱这一辈子恐怕都会感到冤屈,恐怕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企业家光有赚钱的天赋和能力还不足以让世人尊重,要成为一个令人尊重的企业家还必须要在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上有所作为,即企业家光拥有财富还不够,还要有公德和私德。

所谓公德就是企业家的行为具有自觉的社会伦理和法规约束,当追求财富的欲望与社会伦理及法规相冲突时会自觉遏制个人欲望,放弃作为,选择社会正义。所谓私德就是企业家的行为具有自觉的个人伦理和潜规则约束,当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及法规相冲突时,会规避社会伦理与法规约束,而选择个人价值最大化。如哥们之间讲义气,商业交易中讲信用讲承诺、说到做到,朋友之间讲情份、两肋插刀。但其行为约束更多地是建立在个人伦理与潜规则的基础上,往往漠视社会基本伦理和法规,善于寻找制度缺陷,踏着法律边缘走路,实现个人财富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史玉柱毫无疑问是一个有私德的企业家,他讲信用,早年巨人大厦失败,史玉柱信守还钱的承诺;史玉柱也讲义气,他跟段永基等企业家有很好的私交。但显然,史玉柱是一个在公德上欠缺的人。无论是脑白金还是征途网络游戏,史玉柱产品创新背后的价值观都与他对人性弱点的透彻理解有关,使他能够抓住人性的弱点,并利用人性的弱点,大发其财。从本质上来讲,史玉柱的产品创新不是基于客户价值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损毁客户价值的创新,损毁客户价值可能导致企业一时的成功,但不可能保证企业的持续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史玉柱现在会隐隐觉得“跟他有关的事,一开始可能还不错,但很快就会变”。往往开局很好,结局不妙。

我们可以将公德作为横轴、私德作为纵轴,将企业家的行为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公德私德兼备的企业家,第二类是高私德、低公德的企业家,第三类是高,公德、低私德的企业家,第四类是低公德、低私德的企业家。按此标准,柳传志、王石应该算是公德私德兼备的企业家。而在野蛮中成长起来的许多中国企业家大多可以归为第二类:高私德、低公德。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很多的制度缺陷和寻租机会,许多企业家习惯于不按牌理出牌,习惯于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找稀缺资源,踏着法律边缘走路。但随着商业环境的规范,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企业家要实现自我超越,在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相关利益者价值,承担起社会责任。这些企业家能否从第二类向第一类企业家转变,关键在于企业家冯伦所谈到的“野蛮过后能否在符合社会伦理和法规的轨道上健康成长”。

(彭剑锋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篇5:公德与私德的高二作文

此时的窗外夜色已渐渐浓了起来,一阵清风袭来,吹动着窗帘摇摆不定。窗外传来树叶的沙沙声,像是在诉说此刻的宁静,我觉得它们是在讨论明天是否会下雨。鸟儿也时不时地发出啾啾的叫声,还有蝉儿也扯开了嗓子,一起欢快地加入了讨论,是为了告诉树叶明天依然晴天。此时的我宁神细想,想着鲁滨逊是否在海滩边悠然自得地躺在摇椅上,品着红酒,听着海浪翻滚的声音,看着夕阳一点一点消失在海平线上,那景致定是美极了。

远处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热闹非凡。“呱呱呱……”远一声,近一声;高一声,低一声……听这蛙鸣似唱对歌,此起彼伏;似奏和弦,抑扬顿挫。“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倘若你闻声寻去,肯定能找到那么一两只。蛙声与蝉鸣交汇,更似一场浑然天成的交响乐,美妙绝伦。那阵阵蛙声,声声蝉鸣,恰似那书中襄阳城头,郭大侠抗击十万金兵的战鼓声、冲杀声,那场面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英勇。

篇6:共享与公德作文700字

在科技逐渐发展、进步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也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

当你走在上海的街道,你会在一旁看到许多黄色的自行车,那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扫码用车的方式十分便捷,而它又随处可见,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

当你想去买菜走路太远坐车有太浪费时,共享单车是你最好的选择。现在也有许多上班族也骑自行车上下班了,平日里出去游玩都可以使用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为人们带来的`是便捷,那人们呢?

共享单车被私自上锁,车轮被偷,车座被拆这种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方便了大家的共享资源却被这样无情的破坏,试想当你想用共享单车时发现每一辆单车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你会怎么想?你可有认真的检讨过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共享资源“共享”是大家的,当你为别人着想时,别人也会为你着想,拿出你的公德,爱护保护好这些共享资源吧。

当然除了共享单车还有许多别的共享资源,共享书店,共享篮球,共享移动电源,共享汽车等等……

共享时代已经来临,人类的生活质量变高了,可公德却越来越低,希望人们可以有所反思。

共享时代与人们的社会公德是密不可分的,共享资源是人们共同的资源,是人们生活出行方便的保证,而人们需要拿出公德来保护这些资源,共享资源的减少到底对谁的影响最大?是人们。它本就是方便人们的产物,何必拉低自己的公德去破坏一个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何必把共享变成私有?社会不是只有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人都没有所谓公德那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一番景象,那共享的出现又是为了什么?共享与公德听似毫不相干,可它们之间确实有着巨大联系。

篇7:关于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毒奶粉、地沟油,南京彭宇案等一系列社问题的出现,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的争论就从未停止。从天津许云鹤案,江苏司机案,到10月13日两岁女童悦悦遭汽车碾压、18名路人漠然旁观事件,“道德沦丧”一词再次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是否真的到了道德危机的边缘?如何才能重新确立社会公德观念,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关网络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网友认为相比于十年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倒退”,其中道德水平下降最集中的体现在政府官员、司法执法人员及医生、老师等身上。为什么在千年儒家“仁”、“礼”思想主导下的仁义之邦中国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道德缺失问题?中国传统道德演变发展到今天,其理念早已被我们熟知,但因现实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传统的纲常伦理到近代已经开始瓦解。近20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人民生活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统治权力却能够轻易介入国家资源配置。同时,在社会商业化的趋势下,不择手段追求私利的做法让许多人尝到了甜头,这无疑使我们的人生关、价值观逐渐复杂分离,人与人之间再难有真心相待,我们孰知的仁义忠恕之道由于脱离人的基本发展需要而遭到摒弃,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逐渐盛行。

其次,法律对作恶者惩罚不严,也助长了不正之风。如南京彭宇案,一位网友说:“我不想见死不救,是那么多个法官的判决教我这样做的。我不奢望做好事被表彰,但绝不愿意像彭宇那样背上罪名。”社会公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它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只是作为法律的辅助存在。社会公德没有衡量的准绳,法律又不能保障行善者,做好事的风险使我们陷入了想做不敢做的困境。

社会道德的滑坡还引发了我们对中国教育的思考。我们从小被教育学习董存瑞、黄继光,这是“英雄式的非常人教育”。然而在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可能总是遇到需要顶炸药包的情况,于是教育的影响慢慢淡化,落空。我们需要的是常人教育,如对人要诚实,要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课本里学着董存瑞、黄继光,耳边却接受着父母亲友“别多管闲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之类的教育。这样我们的新一代才不会时常对大人的行为感到困惑,社会公德的良好发展才能有保障。

说国人道德滑坡,是我们都道德败坏么?显现不是。道德败坏的是一小部分人。但这一小部分人的行为为什么会对大众产生广泛影响呢?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道德滑坡产生的蝴蝶效应。它放大我们生活中的丑恶和阴暗,让我们对社会道德状况产生了质疑,开始变得不知所措。每个人心中都向往着一个充满欢声笑语,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却为什么对需要帮助的人漠然视之?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一次去上海的经历让我对此深有感触。在我的家乡,闯红灯现象随处可见。而那次在上海过马路,红灯时尽管人很多,但没有一个闯红灯的,本想闯红灯的我也放弃了这个想法,停下来等绿灯。我认为这就是群众效应。因此,社会公德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严于律己。当我们在一个遵守社会公德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相信那小部分不守社会公德的人将会有所改变。

篇8:与公德的作文

公德和私德都具有规范和德性两层内涵。在规范意义上,公德指那些调整公共交往关系,使人们在公共交往中有尊严地相互对待的规则。私德则指那些调整私人交往关系,维护人们在私人交往中有尊严地相互对待的规则。德性指人的优秀的品质。在德性意义上,公德主要是个人在以社会成员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公共场域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主观上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私德主要是个人以私人身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在私人领域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在主观上维护私人利益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①

对公德与私德的辩证关系作一清晰的辨析,有助于我们在道德建设过程中依据其特点把握好二者的边界,提高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公德与私德的区别

公德与私德反映公共交往与私人交往的道德需要,相互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1.1 公德与私德的价值诉求不同

无论公德还是私德,实质上都体现为个人对于他人的关爱和贡献,即利他。但是,不同类型的交往中的利他行为源于不同的诉求。在生活领域的分化越来越深刻的现代社会里,私人领域愈来愈成为一个追求、表达、享受感情的领域。在私人生活中,人们体恤、激励着自己,给予并享受着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其它由志趣相投带来的涉及少数人的情感滋润。正确对待各种感情,使其既不泛滥又不匮乏,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私德的根本诉求。因此,私德主要表现为私人之间通过仁慈、友爱、感恩等重感情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利他品质,标识人们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等人间情谊的追求,它的运行基于对人的情感权利的承认与尊重。从价值追求来说,私德主要表示对情感的推崇和重视,因此,私人交往中的人们,正确地对待感情、在感情的驱使下做合宜的事情是私德的核心追求。

在公共交往领域,没有情感联系、也没什么直接利益关联的人们处理各种关系主要通过理性的计算和权衡。个人通过公共交往实现自身的利益,并且认识到公共交往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发现为公共利益负责、维护合理有序的公共交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公共交往中,只有公正的制度、规则才能保证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使公共交往、公共利益具有最真实的公共性,因此,人们往往会在理性的引导下追求、维护公正的制度和公共利益的实现,以保证自己的利益,公共交往领域成为人们充分运用理性且追问规则之合理性的领域。因而,人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权衡认识公共利益,并且自觉承担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是公德的根本诉求。公德的运行基于对人的理性能力的信赖以及公共交往规则对公平正义的保障。

1.2 公德与私德的激励机制有别

私德崇尚仁爱,在私人之间,利他行为的主要激励因素主要是感情。现代社会里,私人之间交往的主要纽带是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然后才是感情基础上的各种利益联系。人们在私人交往中,相互间发生直接的特殊性交往,感受着对方的照顾和呵护,有足够的机会体察到对方的关爱、善意,因此,私人之间通过大量的交往,有充分的机会积累相互给予的情谊,这些感情的积累反过来成为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知恩图报、相互善待的种种理由。私德重视、运用的主要就是人生情感生活中的感恩效力之理。在现实的交往关系中,私人之间出现伤害感情的事情是很严重的,也从反面证明了感情对于私德意识和私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制约作用。

公德维护公正之理,公德行为的激励因素往往来自理性对公正的认知和追求。公德表现于人们对公共交往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以最终促进国家、人类的永续发展。不过,公共交往所维护的公共利益是众多的个人利益的重叠部分,与个人日常生活中丰富的利益需求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公共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基本上是陌生人关系,因此,有序的公共交往主要是通过各种制度安排进行的,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公共交往。公正的制度安排能够使理性的人们发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相关性,促使人们通过权衡选择维护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即公德意识和行为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理性的驱动。因而,如果说私德强调律己、责己的话,公德既强调律己,又隐含律他的前提,律己主要源于人们认同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律他则表现为人们需要能够保障公正的环境。

1.3 公德与私德的道德思维方式不同

道德思维是人的一种求善的思维,是人关于道德现象进行的理性思考和推理活动,由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方法等构成。私德思维是人们为了表示对特定对象的尊重而主动表达出友善、为对方着想的思维活动,思维对象是特定的,可以是自己本人,也可以是亲属、朋友等。私德思维中,作为思维主体的我和思维活动指向的对象都是特殊的,属于特殊性思维。私德思维遵循的是私人之间的感恩效力之理,而任何一对私人关系都是独特的,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人们在处理私人关系时,就显得没有统一的标准。

公德思维的主体则是群体甚至是类的一分子,思维的对象也是不特定的一般人,即思维的主体和对象往往都是一般的、普通的。公德思维的主体我的善意和付出的目的是利于公共交往、促进公共利益,是为众人的继续生存和生存得好而尽一点责任。我作为公众的一员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平等对待所有人。因此公德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处都是公共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对象,虽然利他行为往往落实到某个人身上,但是,这种行为遵循统一的标准,是可以复制的。

总之,公德与私德作为人的优秀品质,反映人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以及主要的激励因素,在这三个方面,它们的区别还是明显的,正是这些区别决定了二者相对独立存在与发展的必要。通常,私人交往主要以感情为纽带,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的利益联系。人情的厚薄、交情的深浅,决定着道德责任、道德义务的大小。感情是有限的、仁爱是偏私的,不可能所有人面前一视同仁,做不到人人平等。感情的特点,决定了私人关系必然呈现出有亲疏远近之别的差序格局,因此,主要依赖感情的激励、对感情的合宜运用所产生的私德,就很难推广、适用于没什么感情联系的陌生人之间,由私德很难外推出公德,或者说,一个人私德高尚,并不一定公德没有瑕疵。有鉴于此,我们的道德建设中需要分别培育公德与私德,才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公德与私德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公德与私德的联系

2.1 现代社会交往生活需要公德与私德共生共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交往方式决定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反过来,道德又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人们对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交往维护人的尊严的要求。因此,公德与私德的差异其实源于公共交往生活与私人交往生活的差异。现代社会的分工与分化越来越深刻,私人交往形成的私人领域与公共交往形成的公共领域之间由传统社会、近代社会里的分化不充分,发展到了现代社会里越来越泾渭分明,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同等重要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私人领域涉及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既不必直接呈现或展开于社会之中,也不必或不能完全为社会所控制和支配,具有隐蔽性、私人性,阿伦特说:“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区分相当于应该显现出来的东西与应该隐藏起来的东西之间的区分。”②私人交往中的友情、个人之间的彼此感通、朋友间的亲密交往等既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又不必、不宜公之于众。我们的道德建设要尊重、保护这类需要。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就表现为对个体生活私密性的肯定和尊重。私德是私人领域交往的润滑剂,因此,建设私德,培育公民维持良好的私人交往的能力,能够促进私人领域的健康发展。

公共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相互交往、公开参与的活动,具有公开性、开放性特点。公共交往生活的有序运行特别依赖各种规则的保障。因为,参与公共交往生活的人是不特定的多数人,主要以陌生人为主,陌生人之间交往的短暂性使他们不可能依赖人格的力量或某个权威或直接的舆论压力迫使人们遵守公共交往规则,而只能诉诸各种规范,对于违背交往规范的行为,予以相应的惩罚。对公共交往规则的认同和自觉遵守是公德的主要内容,为了维护公共交往的有序进行,必须加强公德建设。

公共交往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既然是两个领域,既相互影响,又独立发展,对于其存在、发展的道德反映的公德与私德也就同样需要发展,才能适应公德与私德本身发展规律的要求,提高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反过来,通过道德建设中正确处理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来对现实交往生活予以调整,在保持公德与私德的界限的同时促进其共同发展,又有助于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调谐到一个有机的良性互动位置,使公共领域能实现对私人领域的保障,同时私人领域也不侵害公共领域。历史的事实表明,无论是以公为本位还是以私为本位,结果都是两损两伤,个人主义太强行不通,而完全的整体主义,不要“私”的“公”肯定也是行不通的。

2.2 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需要公德与私德同步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目标,也是建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③我们党和国家在思想上、理论上一贯坚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因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全面交往关系的塑造。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协调、规范的公共交往生活对个体有很强的塑造作用,个人离不开这种塑造。只有真正参与公共交往,个人才能实际地融入社会生活,成为国家这一类政治共同体的成员。通过公共交往的现实化环节,形成、确证公民身份,养成符合公共交往生活需要的多方面的品格、素质。但是,主要通过私人生活养成的个体的内在品格、精神素质即私德对于公共交往的协调运转也有重要作用。从生活方式的选择到家庭伦理责任的确认;从环保意识到消费取向等,都首先表现为个体私人生活领域的观念,然而,它们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公共交往实践。在其现实性上,个人既是公共领域的公民,又是私人领域的普通社会成员,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健康的私人交往和公正有序的公共交往能够培养个人良好的私德与公德,有助于实现个人的各种角色与身份的和谐、稳定,而不是彼此冲突;使人具备多方面的才能,而不是人格分裂;促进个体选择与社会引导、自我努力与社会制约的统一,促进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归根结底,公德与私德是公共交往与私人交往的价值反映,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丰富的私人交往和公正有序的公共交往,需要温暖的感情和有效的理性,需要私德和公德。人生的丰富性本就源于多样的交往关系,单面人或单向度的人是令人遗憾的,因此,为了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的道德建设需要适时反映社会交往生活的需要,同步建设公德与私德,促进公民在道德方面的全面发展。

2.3 成就人们的完美个性需要公德与私德的共同发展

经验告诉我们,在很多人身上美德并不是统一的。如“巴顿将军勇敢但没有耐心,也不够宽容。比尔·克林顿富有同情心但在美女面前不能自制。甘地是勇敢、正义、正直的楷模,但也是一个冷酷而没有同情心的丈夫。特蕾莎修女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但也是一个苛刻、很难相处的人。”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德必定是分离的、破碎的,或许有人具有几乎所有的美德。

生活中也有众多的因素会导致人们具有“有限的美德统一性”(the limited unity of virtue),即美德“在某些范围内”具有统一性。如:(1)道德主体在其特定的生活圈子中表现出某种美德,但在这一圈子之外则不一定表现这一美德。比如,某人对其朋友和同事非常慷慨,但对一般的点头之交以及陌生人则不一定慷慨。(2)在同一个生活圈子中,道德主体的所有美德也不一定是统一的。就是说,一个人在其朋友圈子中表现出仁慈的美德,他并不一定也是公正的、勇敢的等等。⑤正是这一经验支持我们尽可能倡导更为全面的道德,对道德教育的对象坚持进行全面的道德训练。这也可以解释何以私德难以推导出公德,昭示人们公德与私德建设都不可偏废。

3 小结

作为一对对应性现象,公德与私德有内在机理方面的较明显区别,二者有不同的价值诉求、激励机制、思维方式,当然,归根结底,公德与私德的不同源于公共交往领域与私人交往领域的不同。但是,公德与私德并不截然对立,二者统一于整体的道德现象和社会交往实践。为了发展、维护公正有序的公共交往和丰富健康的私人交往、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及人的道德统一性的生成等,我们的道德建设需要公德与私德同步发展,共生共存。

注释

11张建英,罗承选,胡耀忠.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J].伦理学研究,2010.1:81-86.2[德]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文化与公共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00-101.

2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34 Susan Wolf(2007),"Moral Psychology and the Unity of the Virtues",Ratio 20,p.146.

篇9:中小学公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公德;公德教育;对策

一、公德及公德教育的内涵

公德是相对私德而言的。“公”是指公共领域,“私”是指私人领域。谈到公德与私德问题,不能不提起梁启超。梁启超在《新民·论公德》中指出:“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公德”“私德”作为一组范畴概念引进国内,旨在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私德盛行的批判来唤醒国民的爱国之心,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在他看来,公德是促进群体凝聚力的道德价值观,其目的是为了“利群”。

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人们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不断扩大,人们在社会公共场所的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规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展我们可以发现,公德的内涵已经有了新意,较之以往,公德内涵由关注国家利益转向关注国民众生的生活,由倡导国民公德转向倡导社会公德。基于公德在不同时代的侧重不同,本文将公德理解为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活动。

公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公德的阐释、说服和引导监督,让受教育者自觉形成公德观念,树立维护社会公德的道德信念并最终在生活中践行公德规范,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它是公德“知、情、意、行”的统一。公德教育的内涵要求我们在对学生开展公德教育时明确公德教育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把握公德教育的内容,从“知情意行”四方面进行培育,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的说教,注重师生、生生的互动与践行。

二、当前公德教育的现状

1.公德教育的目标取向

公德教育的目标究竟是培养圣贤之人,还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同的价值取向会提出不同的公德教育目标。建国初期,我国倡导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国民公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教育;近些年来,我们在中小学所推行的是“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等行为规范。公德教育目标的确立经历着由理想主义为价值取向降解至普遍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过程。这一转变体现了公德教育的目标正越来越贴近于公德的主旨,有助于学生树立公德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公德品质。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重心会有所偏离这一目标而趋向理想化。

2.公德教育的现实环境

中小学生的公德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提高中小学公德教育的整体有效性。可是,现实中公德教育的整体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社会方面

社会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促进了某些成员的不自觉,若惩戒措施严格,对首闯红灯者严惩,定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后面的人们便不会那么随意闯过去。所以,加强社会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社会监管体系能对加强公德教育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2)家庭方面

家庭公德教育氛围的缺失造成中小学生成长中公德意识的不足。有的家长考虑问题只注重自身利益、自己家庭利益,从不涉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必然有道德情感冷漠的倾向。家庭是孩子在成长中接触最频繁的场所,家长对孩子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造一个拥有公德情感的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公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要注重对孩子公德教育的引导,避免造成孩子公德缺失的成长隐患。

(3)学校方面

学校监督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科学都不利于中小学生公德教育的实施。现阶段,公德教育在观念、内容和方法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存在严重狭隘的公德教育观,如重智育,轻德育,与现实生活脱节等问题,从而影响学校构建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学校应当更新公德教育观,重视公德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丰富的公德教育形式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公德教育。

三、加强中小学公德教育的策略

1.秉持平等原则,培养学生普遍主义的思维方式

公德,意味着我们的道德行为要体现平等、公正思想,避免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这就要求公德教育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平等、普遍思维。

社会公德的首要特性便是其公共性,现代社会公共性的本质是公众的,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有利用公共财产和公共空间的权利,但公共所有权又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个体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待属于公众的东西不能把私人的意志强加于公共意志之上,违背社会的公意。公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平等与尊重,保障生命健康和安全以及维护人的尊严,就成为最基本最核心的社会任务。在生命和人的尊严面前,没有尊卑贵贱。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是公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完善公德教育的评价体系,规范学生的公德行为

多样、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利于鼓励学生主动施展公德行为。学校可以通过有效奖赏制度和学生综合评价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

(1)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

当社会公德行为对象的广泛性带来舆论监督的弱化时,社会个体便处于最缺乏监督的状态中,从而最容易违背公德。中小学生是未来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让他们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识,规范其公德行为,可以促进我国公民社会未来的发展。学校的公德教育所提供的是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而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接触守则、规范所涉及的道德条目,所以通过学校与社会来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来规范学生的公德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公共道德观念形成初期的阶段,严格规则和奖惩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2)打破单一的成绩量化模式,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在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重视终结性而忽视过程性,基本依赖于量化考试成绩,这样的评价容易以偏概全,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道德水平的标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不利于其完整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所以,改革传统的品德考查方式,打破成绩量化模式,跟踪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公德教育不仅是有关道德的教育,也不仅是道德原则的教育,它在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提升,而且也只有道德思维方式水平的提高,才说明公德教育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为此,学校应当打破传统的说教形式进行公德教育的宣传工作,遵循德育特点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侧重对中小学生公德思维的引导,提高其践行社会公德的主动性。同时,公德教育是中小学生生活教育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全面配合才能更好地落实。总之,公德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论公德[M].北京:中华书局,1936.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廖小平.公德和私德的厘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J].社会科学,2002(02).

[5]张震.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东岳论丛,2003(06).

上一篇:房产抵押贷款怎么申请下一篇:读唤醒护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