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2024-05-01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精选6篇)

篇1: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太行路学校 范富伟

*** 摘要:社会公德与私德相对应,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社会公德的建设更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字: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对策

一、绪论

社会公德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实践证明,抓好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然而,附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公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

文明礼貌。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性内容,它集中反映了公民的文明教养程度,礼貌则是行为文明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等等。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指公民在关心、爱护人的方面所应当表现出的文明水平,集中体现为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维护。第二,公民之间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第三,对那些遭到不幸和困难的人,要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对一切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对遭受灾难的别国、别地区的人民,给予道义支持与可能的物质支援等等。

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公民必须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爱护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遵纪守法。公民自觉遵守法规纪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与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必然促进遵守社会公德。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道德氛围,使“守法”成为实践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三、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也频频出现,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影响了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乃至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现 第一 环保意识的觉醒。

2010年,有专家对试点小区的1200户居民家庭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调查,有98.3%的市民认同垃圾问题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一样,是目前城市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98.4%的市民认同为了给下一代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解决垃圾问题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有86.1%的市民表示为了垃圾分类,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与家庭空间是非常值得的。有市民说“垃圾是错放的资源,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城市垃圾的最优处理方式,也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选择。若不实行垃圾分类,日后解决垃圾围城难题的时间将远多于现在为了垃圾分类花费的时间”。垃圾分类试点调查还显示,有95.1%的市民会将报纸、杂志、可乐罐、塑料瓶等单独收集,卖掉或扔到可回收物桶内;86.0%的市民会将电池、灯管等物品单独收集,扔到有害垃圾桶内;77.5%的市民会将食品包装盒、塑料袋等与剩饭剩菜分开,单独收集扔到其他垃圾桶内,77.3%的市民会将废弃的玻璃制品单独收集,扔到可回收物桶内。此外,有61.4%的市民愿意参加或带家庭成员参加以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的科普游戏活动;有54.0%的市民愿意参加小区内组织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引导小区内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从垃圾分类试点调查数据看,我国公民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和公德行为习惯已经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景象,一些市民对保护环境的价值认同度非常高,市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市民自愿参与公德宣传活动的人数比例在一半以上。

第二 诚信意识的觉醒。

在网上,大家都在关注一件事,阿里巴巴针对淘宝部分卖家人为“刷钻”,虚假信用炒作的现象,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遭到了部分卖家的抵制,阿里巴巴集团以“我们宁可关掉自己的公司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集体向不诚信卖家公开宣战。

从阿里巴巴集团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勇敢地向不“诚信”现象说“不”来看,“独行侠”方舟子的十年打假路不再孤独,一些IT行业精英也已经自觉地加入到“诚信卫士”行列,从技术和运行机制上正在努力实践,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第三 文明礼仪意识的觉醒。

上海世博会既是世界携手展示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盛大聚会,也是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文明素质的窗口。对于许多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不文明表现呈现出的“一片狼狈”现象,不仅各大媒体聚集痛批,众多网民更是口诛笔伐。有人总结了上海世博会上国人不文明观展的“七宗错”:第一宗,不排队,爱插队;第二宗,随手扔垃圾、随地小便;第三宗,进入展馆后大声喧哗;第四宗,假冒残疾人,走绿色通道;第五宗,找到任意空间,就能躺下睡觉;第六宗:为求留影,见缝插针;第七宗,踩踏草坪。同时指出,上海世博会的这“七宗错”,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十分普遍,很容易看到,有的人在公共场合毫无忌惮地吞云吐雾;有的人乱扔果皮纸屑成为习惯;公共汽车上年轻力壮的抢占老幼病残孕专座,这些现象多到让人见怪不怪的地步,通过世博会这个“窗户”,一切不文明现象以“密集型”的姿态呈现出来。更有人通过世博会的个人修养缺失,延伸提出了国人在公德上还存在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等五大问题。

从网民高度统一地对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所表现的不文明陋习的痛揭看,许多人已经对公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的已经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与爱祖国联系在了一起,已经意识到中国人已经能够漂亮地组织一次盛会,但还须学习如何以不同的个体优雅地参与一次盛会。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第一 社会正义感的缺失

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价值取向不断趋向多元化,新旧道德体系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个人主义倾向逐渐抬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而传统的公共价值取向却受到抵制和歧视,人们社会交往中最珍贵的情感、友谊等因素被贴上了商业标识。

第二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也是新时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越来越多地被遗弃。

第三 社会成员漠视“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人们对规则或规范的知悉以及对规则或规范的内在精神支持,是人们对规则价值合法性的内在认可。我国社会公德问题的频频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公众对“规则意识”的漠视。目前,最明显的是职业道德的丧失。有些人受世俗化和商业化的侵蚀,内在道德防线经受不住现实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不可自控行为,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监督防范机制的缺失。

第四 网络对社会公德体系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也给不法分子危害社会秩序提供了便利。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网络道德问题已日渐突出。首先,公共道德规范作用被削弱。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虚幻性,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表达的途径,但同时,网络也逐渐成为少数人发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平台,这就为少数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传统道德规范受到强有力冲击。网络为个人利益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环境,有不少人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忽视社会公德甚至走向犯罪。当前社会中公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因 第一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公德未成为现代社会多数成员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制约了社会公德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社会,以狭隘的血缘、亲缘、地缘观念为基础的传统道德,缺乏体现“博爱”精神的人道主义精神。“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本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并不缺少的内容,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传统的“仁爱”,主要是围绕着“亲亲”、“尊尊”原则,并以家族关系扩展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之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推己及人,讲求次序和“爱有等差”,以报恩、孝道为前提,并不具有“博爱”的内涵。在这种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下,大众对他人的爱是狭隘的、分等级的。在对他人提供帮助时,首先关注的多半是“亲缘”、“地缘”、“关系”;在对他人施以救难的行为时,首先要看是否为亲人、朋友、同乡、邻里等。

在传统社会,文化中所存在的消极社会心态制约着人们的公德行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些人被动“等待”公正,祟信“善恶相报”的因果循环,以安分守己、少管闲事、避祸自保为处世原则。我们经常看到,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加塞”不守公德的人。对于这些人,大部分人采取的是“忍”的办

法,认为一点小事,何必大动肝火,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的学。勇于站出来为维护社会公德的人不多,甚至在他站出来维护社会公德时,很少有人出来声援。一旦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可能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受到孤立,这种“孤立感”并不一定是外显的,多数的时候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实际上,从众的心态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强调“过犹不及”,主张整体的一致性,要求做什么事最好不要太过,追求一种和谐。但是,一些人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存在偏差,把中庸思想中的“和谐”扩展至绝对的和谐,而不管这种和谐是否符合原则。

第二 社会公德教育弱化

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最基本、最一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具有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等特点,看起来只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容易被人疏忽。正由于社会公德的这一特点,造成一些人将社会公德看作是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导致了对补会公德教育的不重视、不得力。这突出表现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的道德包括公德的培养。即使进行道德教育也是注重一些所谓的人的伦理原则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日常养成中的公德教育。这样的教育导致了学生知识技能和伦理素养的严重失调。这种倾向在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突出,高知识技能和低公德水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会公德教育不得力,还表现在一些人试图用一些人的道德原则的教育来代替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只乐意讲大道理,不屑于讲“小道理”,将公德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造成了一些人只知道道大的道德原则,不知小的公德规范,将公德和我们自己的交往、生活隔离开来,不知在自已的公共生活中处处需要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 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薄弱

搞好社会公德建设,需要“两于抓”,即一手抓扬善,一手抓惩恶。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注重宣扬先进,用以鼓励鞭策全体公民,这是必要的。然而,我们对于社会中损害公德的不良现象的监督、批判、惩罚却缺乏力度。我们重视了扬善的功能,但忽视了法纪等制度建设中惩恶的功能。当前,社会公德缺失与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过于软弱有很大的关系。

在公民尚未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养成道德习惯时,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主要是通过一种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亦即他律,才能规范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并且,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习惯,直到最终内化为公民自身的道德品格。道德“他律”有多种方式,社会舆论和制度规范是其中的重要形式,这两种方式,对公民的行为都具有约束力。

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而社会公德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的全面发展来提升人们的公德意识和规整人们的公德践履;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以下一些具体的措施推进社会公德的现代建设。制订和完善法律法规

道德约束不是万能的,它毕竟只是一种行为调节准则,更多的是依赖人们的内心反省和舆论进行约束。它的实施和任何制度一样,都需要法律、法规等强制力手段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道德的威信和尊严。

要使公德建设制度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订立各种规章和公约。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体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在街上是行人,在公园是游客,在家里是居民,在学校是学生等等,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文明公约,让每个人无论走到哪里,成为何种社会角,都可以做到行动有规则所遵循,社会可以监督。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和赏罚制度。在建立完整、科学的规章公约的基础上要建立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制度是保证这些规章、公约实施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搞好监督、检查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责任制,层层抓落实。通过各地区、各级组织、各个部门的监督,随时发现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随时揭露各种违背公德的行为。还要建立赏罚制度。对于那些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直接维护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要给以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对于破坏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生态环境等行为,要坚决给予处罚;对于见死不救,要运用法律的手段给予制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区作为公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加强其公德建设,对于优化社区环境,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促进社区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全民社会公德教育,进行典范引导和舆论扬抑是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公德教育贵在坚持,同时也要重点分明。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系着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只有广大青少年的公德素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才能提高。促进法律和道德功能的有机结合

道德和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法律有道德的支持才有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而道德一旦有了法律作为其后盾,才能进一步促进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更好地发挥道德的教育和警

示功能。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有密切关系。在立法工作中,我们要把一些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纳入法律轨道的调整范围,利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树立道德典型,制定道德规范。加强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首先,重视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学校德育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公德意识和行为塑造的主阵地,通过一定的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形成理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其次,提倡自我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水平。个体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加强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自我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个体自觉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篇2: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作 者】焦国成/王易

【作者简介】焦国成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王易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物质文明的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公民道德水平相对低下,就是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该本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的精神,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地审视我国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寻找出推进公民道德的切实有力的措施。一

道德总是同时代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建立新时代的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首先必须弄清我们国家目前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性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和发展时期,这主要表现为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和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从封闭、落后向开放、振兴的转型和发展。无疑,这些重大的基础性变化必将引起三大相互关联的社会深层次的转化,即深刻的普遍的社会重组;社会规范、社会评判标准的重新确认;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活动方式的重大变化。这三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世界到精神领域的变化又必然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在人们的道德精神面貌上表现出来。应当说,我们国家的伦理道德状况也相应地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的阶段上。

要转型、要发展,就必然先要有一个痛苦的长时间的蜕变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国家现在正处在伦理精神的蜕变过程中。这个过程,是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是新旧两种道德价值观念相互交替、冲突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的道德文化及道德现象出现结构性失调、社会道德秩序发生较大混乱的过程:原先一些被人们所接受并一直公认的道德观念渐渐远离现实生活,显得陈旧、不合时宜;另一些原来看上去是难以接受的新观念却逐渐被人们所承认并成为道德评价的标准。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便面临着两种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其中任何一种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都没有达到对全社会进行整合,为全社会所共同接受的程度,但同时又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这种情况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一些领域中,传统道德起着主导的支配作用,而在另一些领域,现代道德则起着主导作用;在一部分社会成员中还保留着传统的价值观念,而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却已经接受了现代的价值观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她)也是传统与现代组合的矛盾体,存在着脑子里的现代意识与骨子里的传统观念的冲突,并常常陷入自我矛盾的激烈斗争之中。可以说,当前我们在道德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双重价值标准的冲突和双重评价标准的冲突。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活动、现象常常会因为价值标准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评价,许许多多的道德行为也往往因为面临着不同的价值选择和评价而获得不同的价值意义。面对这样一种道德上的两难境地,人们常常会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从而陷入道德观念与道德价值的尖锐冲突之中。

人们在道德价值观上的混乱以及由此造成的道德评价上的失范,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非道德现象:一些领域中的道德准则松弛失效,社会越轨和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这突出表现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产品的假冒伪劣等严重问题上;社会正义感和羞耻感、责任感和义务感淡化,荣辱感、是非观、善恶观混乱,社会道德心态近乎麻木与失调,一人受害众人围观而无一人上前相助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救人者反成为众人嘲笑、打击的对象,以至我们不得不用“见义勇为基金”来唤起人们似乎已趋泯灭的良知;藐 1

视社会集体利益和社会生活准则的极端个人主义泛滥,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盗卖国家资财,泄露国家机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丑恶现象的存在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日益激起民愤;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和道德教育迟滞低效并发生萎缩和扭曲,道德评价与舆论监督的功能作用发挥无力,人们普遍感到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并对当前的一切发生怀疑,造成自信心与理想信念的失落以及道德观念上的错位。

上述一系列不道德现象,的确是一种社会现实,而且相当严重,对于某些行业、某些单位来讲,对于某些地区、某些个人来讲,不能不承认其道德水平是下降了,我们的执政党和政府的某些高级干部严重腐败,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说明问题是十分严重的。显然,我们不能说局部的道德水平下降是不存在的,更不能说这些不良现象是一种可以不必挂怀和忧虑的“表面现象”。勇于承认现实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良现象,才是实是求是的态度。粉饰现实、否认不良道德现象泛滥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腐蚀,就会使人们变得麻木不仁,最终酿成大祸。

但是,我们反对不顾社会实际状况而把现实道德说得一团糟的观点。道德观点陈旧,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所带来的新的道德的萌芽,就必然会觉得自己与现实格格不入,从而得出否定性的结论。纵观中国历史,各个时代的道德家们无一不是把夏、商、周三代乃至尧舜、神农的原始时代看作是道德的最理想的时代,几乎是在每一个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一些道德家们都会发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哀叹。但是,人类的道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天不如一天了吗?显然不是,历史上的道德家们在认识上有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要么拿历史上某一阶段所达到的最好的道德状况与现实社会最不如人意的道德状况相比,要么拿自己幻想中的古代道德状况与现实道德状况相比,这样比来比去,“今不如昔”的结论也就再所难免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必然要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既然要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肯定和认同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包括:企业自主自立观念、带动致富观念、守法经营观念、公平竞争观念、诚实守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效率观念,以及在不损害集体与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正当利益的观念等等。现在,中国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谈正当的个人利益、个人发展,不再像过去那样压抑自己的个性和合理欲望,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并非道德的退步,而是道德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

审视和认识现实,是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未来;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这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根据上述对我国当前现实道德状况的分析与认识,我们认为,就公民道德建设来说,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究和制定出一整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有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规范。

上面提到,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的转型发展时期,各种新旧道德观念纷至沓来、相互激荡,造成了人们在道德上的普遍困惑。其实归根结底,这种困惑是由于善恶界限与道德标准不明确所致。不知则不能行,这是一个基本常识。这在道德领域也是一样,当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义时,自然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去为善、去实践正义。多年以来,我们批判和抛弃了数千年形成的传统道德规范,而建国后所建立起来的新的道德规范又不健全,难以适应丰富多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现实,从而造成了人们在道德上无所适从的局面。因此,构建当代完整严格的道德规范体系,是推进道德文明建设的第一步。

我们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因而适应这个社会的道德也必须是社会主义道德。本着这一基本思路,首先要确立并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一个大纲,纲举而目张;如果抛弃了它,整个道德规范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必将在根本上改变。当然,对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这原则,仍需在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研究总结,以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道德心理。

既然要构建道德规范体系,只有一个道德原则当然是不够的,社会有多个领域,存在着多方面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关系。要调整和理顺多方面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关系,就要建构严整周密的适应社会生活各领域需要的伦理规范。我们知道,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中国传统道德对于调整人们的道德关系,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国家的长治久安,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有“纲”、有“常”、有“目”的完整的规范体系。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在规范体系上是相当贫乏和不完善的,需要认真吸取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积极成果,使之不仅完整严密,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个道德规范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具有理想性,要给人们指出什么是至善和理想意义上的高尚,道德更需具有现实性,即要有较低层次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以适应公民日常的生活和道德要求。也就是说,要提出适合民众人伦日用的道德标准,告诉每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事实已无数次地证明,道德愈是贴近大众生活,就愈能为人们所接受,也就愈能发挥其作用;相反,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只能为少数人所实行的道德,则因缺乏现实的群众基础而变为无用的说教。

第二,建立健全保证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的社会机制。

一套好的道德规范,如果没有健全的实施与保障机制,只能说是一种美妙而空洞的设想。道德要从设想变为现实,从规范化为实践,至少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配套措施:

其一,法律的认可和支持。道德与法律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道德的非强制性,即从根本上说,它是依靠人们内在的自觉性与意志的力量发挥作用的。正因为道德偏重于自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法律的支持,否则,它就是软弱无力的。因此,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政治家们无一不是把德与法相结合,发挥软硬两手的作用。道德与法律的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法律要认可和肯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二是法律条文的制定要体现道德规范的内在精神。只有这样,法律与道德相互配合,道德“禁于未然之前”,法律“禁于已然之后”,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其二,形成强大而健康的社会舆论。道德发生社会作用的外在机制,是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没有这种客观的“势”或风气,道德就不仅得不到重视,反而会受到嘲笑与贬低。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舆论传媒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宣扬“痞子”意识和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败坏了人们的道德水平,混乱了人们的道德认识。其实,思想的解放,不应该更不必然以摧毁高尚的道德为前提,分辨是非、扬善抑恶、移风易俗,把社会引向真善美和光明,才是大众传媒与社会舆论的基本使命。在这一方面,我们尚须进一步端正观念,做出持久的努力。其三,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头提倡。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如何,该社会的领导阶层的实际作风及提倡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上面往哪个方面“领”,下面就会往哪个方向走;上面往哪里“导”,下面就会往哪里趋。孔子曾讲,“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自古便有“以吏为师”的传统,领导阶层的正与邪、善与恶,对民众的影响是巨大的,上好德而下好善、上浮夸而下做假,已成为一条不可更易的规律。因此,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思想行为如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如果说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因需要各方面的能人而较重“才”的话,那么现在的社会形势更需要我们“德才”并重、以德为本了。如果我们国家在选拔和任用干部时加强对其道德品质的考核,使其能够 3

成为公民的表率,那必将有益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方向,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它应当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更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

篇3:透视当前社会公德缺失问题

1.1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不信任感

一个社会如果求助者得不到帮助, 救助者反遭诬陷, 长此以往, 人们对自己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防备心, 我们不愿、不敢、不能去对求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也怯于向社会的不公正说不。我们本是共存于这个社会, 是彼此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然而, 社会冷漠的蔓延, 让社会成员之间心的距离远了, 形成了信任危机。

1.2 社会秩序的紊乱

社会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群众生活的有序性, 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 其实施效果也依赖于人民群众的维护度。有了社会规范, 个体交往与生存的标准才有迹可循, 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得以和谐共处, 社会得以稳定运转。而社会公德缺失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交往规则和社会规则的漠视和不遵守。人们的行为以自身的利益出发点, 无视规则, 这也使得社会规范的制定成了摆设, 社会陷入了无序状态

1.3 社会文明进步受阻

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哀不是物质上的贫穷, 而是精神上的贫瘠, 即社会公德的大面积缺失, 社会文明的凋零。社会整体是由每个社会个体组成的。冷漠的滋生, 人与人之间存有的不是爱, 而是猜忌和不友好。每个社会成员的人情冷漠、对社会公德的蔑视, 最终会导致社会大环境的文明没落。乱扔垃圾, 随意插队, 破坏公共设施等这些社会的不和谐之音成为了主旋律。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 在这个社会特殊的转型时期, 逐渐偏离了文明的轨道, 上演了一幕幕由国人自己主演的生活剧, 无情地鞭挞着我们零落的和不堪一击的文明。

2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2.1 主观原因

2.1.1 人性的扭曲。

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社会用它自身的发展向人类证明了人的本性并非只停留在“人之初, 性本善”, 而是会随着所处社会环境的错综复杂而起伏变化。反思社会现状, 人们似乎是在病态的活着, 社会也在病态的发展。‘老人摔倒, 扶还是不扶’, 这本应该有一个标准的道德答案的问题, 却因为种种因素在当代社会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无解的难题。这在讽刺着社会的同时, 又羞红了谁的脸?我们没有勇气去做的一些事, 当别人做到了, 又没有人去反思自己抑或是去褒奖别人, 而是为自己的躲避粉饰诸多理由, 将别人的善意和成功添加上不堪的理由。小悦悦事件中, 拾荒阿姨陈贤妹的行为遭到了部分人的质疑, 令多少人寒了心!

2.1.2 个体自身的趋利性。

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从一个角度来说, 个体追求个人利益能够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 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 哲学上的‘度’也告诉我们凡事适可而止。所以,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过度追求自身利益, 将会使人迷失自我, 违背道德。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过:“当下的中国, 由于欲望, 我们的人性处于退步的阶段”。人的欲望是无底的沟壑, 总也填不满, 这也致使人们为了这一己之私, 不顾一切地谋求生存, 抛弃了该有的道德准则。

2.1.3 社会公众缺乏规则意识。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当前社会, 人们似乎习惯于不为规则所累, 对一个规则的执行灵活多样,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就是对社会现状最好的概括。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这样感叹:“造成我们时代最大的罪恶的是大多数人的袖手旁观, 而不只是少数人的残忍行为。”当代社会, 规则的制定显然成了摆设。中国式过马路, 人们无视红绿灯的存在, 凑够人数就可以闯红灯, 而遵守规则者反而成了另类。如果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都反其道而行之, 那这个社会将会陷入无序的状态, 是悲哀的。

2.2 客观原因

2.2.1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利己主义的产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领我们走向了繁荣, 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欣喜着这来之不易的傲人战绩, 却不得不承认, 在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 价值底线也处在了被遗弃的边缘。当谈到社会冷漠、社会公德缺失时, 我们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是罪魁祸首, 但是, 市场经济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 我们就知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制约, 利润最大化是市场主体自身的追求, 即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从“一切向前看”到“一切向钱看”的戏谑俨然无形中揭示了趋利性诱发的结果。拜金主义的滋生, 金钱至高无上论, 跨越了本身的经济领域, 病毒似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毒奶粉、地沟油, 一幕幕丑闻折射出了当前社会利益驱动下道德和良知的坍塌。在一个逐利取向的社会, 道德怎能不缺失, 社会怎会不冷漠。对于中国, 稳步前进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这能给人们反思的时间, 给道德呼吸的机会。

2.2.2 功利主义的教育。

我们是伴随着教育政策而长大的, 却始终挣脱不掉成绩为本的枷锁。一次次的升学考试, 带来的是分数至上论, 中国的教育似乎习惯了用一张试卷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分数高的孩子, 是老师眼中的佼佼者, 是父母心中的乖孩子;成绩稍微差的孩子则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倍受冷落。这种功利主义教育的压制, 培养出来的是具有着高智商, 却未必有着高品德的人们口中的国家栋梁之才。然而, 品德无疑是一个人, 乃至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纵观社会, 我国不乏知识型人才, 却鲜有人能做到以德服人。中国, 挺起胸膛, 在激流中勇进, 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则, 在这繁荣背后, 知识与素质总是没法齐步并进, 我们固然收获了一定层面上的进步, 却丢失了最初的文明。

2.2.3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教育学上指出, 后天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潜移默化, 就是对这一作用最好的形容。个体的人在一定的环境生活久了, 不知不觉就会被感染、同化。在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愿伸出援救之手, 大多数人都不讲社会公德的社会里, 其余的人会慢慢地认为冷漠、违背社会公德是理所当然。排队时任意加塞, 外出旅游时乱扔垃圾, 对公共设施的肆意破坏, 这随处可见的不文明现象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这种超然的自律能力对当代社会的我们似乎是一种奢望, 可望而不可即。

2.2.4 大众传媒对社会不良事件的过度宣传。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 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它应以公正、客观、理性为原则。然则, 当今社会, 一些媒体为博得版面, 赢得浏览量, 一些媒体往往忽视了对社会上正义力量的宣传, 而热衷于不不良事件的过度放大。生活中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不是不愿意去做好事, 但我们似乎看多了那些“出手者”的悲哀, 失去了“路见不平一声吼,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勇气。

3 我国重构社会公德的路径

3.1 扬善和惩恶

当人们通过自己的良心进行抉择时, 人们考虑的最根本因素仍是行为的后果性。所以, 当个体作出的行为选择受到法律制度、社会规范、社会舆论的支持而认同时, 良心对自身道德行为的选择就会发挥较大的作用。与此相反, 当个体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尊重时, 良心对自身道德行为的作用就相对微弱。在做一件事时, 人们内心会期望获得一种回报, 亦或是自己内心的一种自我肯定。社会的发展, 不是善或恶任何一方在唱着独角戏, 而是彼此交织着的。善意的力量受到表彰, 才回鼓舞其走的更远;恶的力量受到严惩, 才能警戒不守规则者, 使其不再‘重操旧业’。

3.2 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正确的思想能指引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 但是却收效甚微, 究其根本原因, 无非是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都形同虚设, 浮于形式。小学、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是大家眼中的副科, 高中、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我们眼中考试加分的砝码。所以, 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收效甚微, 其最终的指向也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 是指要把思想教育渗入到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中去, 成为内在的约束力量, 并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发挥现实的力量。

3.3 完善法律体系, 给予不道德行为以强有力的管制

面对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可以进行道德谴责;而人们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以文化教育为依托。但是, 这都不能有效的杜绝道德冷漠和社会公德缺失的发生。在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基础上, 必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约束。法律规定了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的强制约束力, 是指对人们的违法行为进行管制。失德严惩, 将会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 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3.4 加大社会主流文化的宣传力度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 中世纪以来西方一直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中国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人们只看到了经济的勃勃生机, 却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的混乱。校园有了正确的校园文化, 就会呈现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氛围;家庭有了正确的家庭文化, 就会有和谐美满、相亲相爱的美景。一个社会, 如果宣传的是和谐互助、团结友爱、拼搏进取的文化, 久而久之, 就会积淀成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风气, 指引着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5 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 注重正能量的宣传

榜样, 是指值得人们学习的人或事物。以某个人为榜样, 就是学习某个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把榜样人物同主观自我高度融合, 在具体问题面前, 将榜样人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观念设想, 并将其注入到言行之中。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 也是一面旗帜。挖掘、褒扬、学习和宣传一个榜样, 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个标杆, 确立一道德风尚, 弘扬一种主流价值观念, 从而鼓舞社会大众积极发挥善意的力量, 构建和谐社会。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 都是在挖掘我们社会中的道德楷模, 发现身边善意的力量。加大榜样宣传, 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不正之风腐蚀人们的心灵。

3.6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

社会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通过相互的交往和沟通而形成的集合体。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社会上的冷漠、公德缺失事件, 从一定层面上可以解释成为人们的旁观者心理, 认为其无关自己的利益, 个体此时的举动对自己并无影响, 习惯于这种过度自我的生活。而事实上随着这种群体的扩大, 社会大环境就被破坏了, 社会又反过来影响个人。如果一个社会被贴上了冷漠、不文明的标签, 那人们也会带着有色眼镜去衡量生活在其中的个人。因此, 社会要加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 使其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以“国荣我荣”为忠实信仰。只有这样, 每个人就能尽己所能去捍卫社会的正义和善良, 大家齐心协力, 共筑灿烂未来。

参考文献

[1]宋宁华, 孙昱.有一种伤害叫“冷漠”—近期几起社会新闻引出的思考[J].人民文摘, 2003 (07) .

[2]方奕.和谐社会拒绝冷漠[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02) .

[3]侯居茌, 魏建丽.社会公德缺失因素分析及对策[J].党史博采 (理论) , 2006 (09) .

篇4: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关键字:社会公德 缺失 原因 对策

一、公德概念的提出及特点

公德指“益群、利群”,即对群体有益处的道德,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私德,即私人生活中的道德。

传统意义上对公私的理解:“众所同共谓之公”、“己所独断谓之私”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私;现代意义上的公德指必须由公众参与、决策实施并为公众服务的道德。其特点是共有、公开、透明,以分工为基础,以理性为纽带,以制度为载体。

二、我国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公共精神(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和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来看:

1.历史原因。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私为本位差序格局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公共意识很难产生。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仅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传统的以孝亲为本的仁爱道德本质上是亲疏狭隘的差等之爱,道德选择仅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而且这还是传统中国社会集权专制的需要,权力过分集中,公私对立是集权专制的需要。

传统文化中公共精神的缺失。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个体”被弱化,封建国家制度和权力阶层的支配与制约,使人们自然形成崇拜权力的意识和仆从习惯。独立的人格精神建立在“个体”发达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在人格组成中占主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培育独立的人格精神方面有所不足,在人格组成里面包含着很大的他人成分,强调“做”一个人,而忽略“是”一个人。

所以,中国传统道德发达实质是“私德”发达而“公德”薄弱。中国人公共精神的缺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表达了人们对公共事物的态度。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深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影响。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国民,缺乏公共精神也是不足为奇的。

2.现实原因。解放后实行的计划经济政策不利于公德的产生。加之多次的政治运动降低了社会信任度。社会治理理念影响公德的产生。首先,重视群体轻个体;其次,治善优先取代了正义优先,强调善不强调正义,重善轻正义;最后,等级逻辑取代了平等逻辑,只讲义务不讲权利。

经济转型过程中滋生的不良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和渗透,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社会公德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由于我国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普及法律意识时,比较强调维权意识,对法律责任义务强调得少一些。总之,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公共意识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培养社会公德的对策

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起点,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公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教育。利用舆论宣传大力弘扬高尚文明行为,批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使公共精神培育对每个人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此外,要重视道德实践教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道德实践教育。“使许多人体验到人间的困苦,同时也使他们体验到能够帮助他人的那种人间真情和乐趣”,“强化义务思想”,“唤起人们的责任意识”。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后,强化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社会成员的共同身份——“公民”的角色。要及时跟着转变思路,转变到公民教育上来。

提倡自主自律,加强公共精神的自我修养。公共精神提倡自主自律,对待公共事务不是看别人“脸色”,而是要看事情本身对错与否,即是以内省的方式审视是否违背自律的原则。培养人的公共精神意识,单靠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会有内心永恒的精神法则。增强人格独立意识,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首先,每个人应该自觉培养独立的人格、良好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价值判断、明确的兴趣志向、较强的实践能力等心理品质。其次,应该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价值观。公共精神旨在使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适合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与健全公共生活的需要。它既责成我们追求社会共同体普遍幸福的律条,又让我们善于感受随之而来的个人幸福的保障。

篇5: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等损害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上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的现状不容乐观。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不互帮互助。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度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周公提出了以礼治国,从而实现大治。后又有孔子将礼仪之道发扬光大,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其核心便是仁义、礼让。可见,中华民族具有文明礼貌的优良传统。但是,现代的公民在文明礼貌方面却屡屡出丑,损害了我国国民的形象。200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人民时评——“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文章中谈到:“8月21日,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指南》提醒我国公民出国时的注意事项,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合参与他人的争吵等。文明礼仪本来是个人修养问题,现在却要由外交部门发文提醒,实在令人汗颜。近年来,诸如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不守秩序、贪小便宜等陋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形象的问题。有些国家还将“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文警示牌摆放在公共场所,深深的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外交部的提醒,毫不留情的展示着我们国民素质的残缺,惭愧之余更让人反思,来自礼仪之邦的“国人”为何给人以“不文明”、“粗鲁”的印象? ① 曾革楠: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07-8-2

3①

(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公民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普遍,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在中国从古至今人们的公共意识非常淡薄,公德观念非常缺乏。一方面表现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爱护公共财物,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据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2002年对北京市民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当问及对毁坏公物行为的反应时,只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上前制止。另外,在公共场所不讲秩序、大声喧哗、高声谩骂、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现象不断在全社会蔓延开来,成为人们生活中时时难以避免、处处防不胜防的生活内容。如对北京市民公交秩序的调查中显示:“有43.3℅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有47.7℅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机动车抢道乱行;有42℅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②

(三)在人与自然地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些地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无限制的开采自然资源,致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严重泛滥。有的地区滥砍滥伐,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流沙横飞,洪水泛滥;有的地区小工厂林立,废水、废气到处乱排,导致当地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人们没有干净的水饮用,严重疾病大量产生;有的地区小煤窖、小矿场随处可见,乱挖滥采,导致当地的地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已看不到当日的青山绿水,看到的是满面疮痍的荒山秃岭。这些都是污染、恶化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沉重代价。

二、社会公德为什么大面积缺失?

回顾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很多,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现代的,同时还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封建传统对社会公德的影响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藏,令后人回味无穷。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就会发现,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于公共领域的分化和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严重的影响了当代社会公德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使我国的广大民众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活动,公共领域道德的发展缺乏发展的土壤。我国传统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基层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传统的仁爱道德本质上是亲疏的狭隘的差等之爱,道德选择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传统道德② 吴来苏:“调查——北京人的公德现状”。光明日报(京),1998-11-28

发达的实质是“私德”发达而“公德”薄弱,导致人们只讲自己小圈子里得到的——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会对公共秩序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

(二)现代社会对社会公德的冲击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公德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许多人“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搞得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乌烟瘴气。正派的人不得安宁,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人们慎言慎行,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不离嘴。”③可见,“十年**”给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德建设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

从教育宣传角度分析,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学校在公德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存在着失衡问题。从教育目的看,道德教育偏重于灌输抽象的道德原则,过于强调“高尚”道德培养,忽视“低层次”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格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道德教育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脱离,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理想,中学讲道德教育,大学讲社会公德”的倒置失衡状况。从教育形势来看,公德教育仍以课堂灌输为主,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训练。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死记硬背,目的是顺利地通过考试,道德内容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践履。因此,学生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非常严重,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三、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对策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培育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性。社会公德与公民素质有关,目前我国公民的公民素质还不成熟,这种不成熟首先体现在公民意识上面。而公民意识的缺乏又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太长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太短有关。当前,在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公民意识:平等意识。平等的身份是每个公民的共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很难看到或意识到这种共性。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角色差别和经济③ 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158-159

实力的差别,从而导致民众根据不同的角色和地位来划分权利、义务,然后按照自己的地位来认领自己的一份。因此,培养平等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主人意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加与否,则取决于对此事务与本身利益的关切程度。缺乏主人意识,会导致民众消极地应付社会公共生活的要求,把自身置于社会之外,不受社会公共生活规范的约束。因此,培养主人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意识。现阶段,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存在只强调义务而忽视权利的倾向,受教育者往往被告知要怎么做,却没有被告知能怎么做,或者被告知了能怎么做,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督促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义务,防止和减少不公正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保障。

(二)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迫切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定与执行来保障。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以法促德是一个基本的经验,社会公德的遵守需要严格的法律。例如在中国的香港地区,乱扔垃圾要被罚款1500港币,在电梯中吸烟要被罚款5000港币。这样严厉的处罚使乱扔垃圾和在电梯中吸烟的现象就几乎绝迹了。在新加坡也是采取严厉的法律来保障社会公德的遵守。因此,我们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充分利用法律的严谨性和严格性来确立社会公德的地位。

(三)进行耻感教育,促使公民努力践行道德准侧。耻感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心理体验,其独特性在于,它是行为主体对自我本性的一种自我感觉能力。只有耻感存在,人才会对自我行为进行谴责和拷问,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自讼”和“观过”。任何道德规范底线原则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行为主体耻感意识的确立。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通过涵育耻感,让“耻”上升成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坚定理念,成为公民力戒违反公德行为的坚强心理防线,以增强公民的公德意识,催生自觉的公德行为,实现社会公德的完善与发展,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篇6: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2007年学生道德教育资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据此,现就加强我州社会公德建设问题建议如下: 第一,辩证看待我州社会公德的现状,增强社会公德建设的责任感。所谓社会公德,是指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素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一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二是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三是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四是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五是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六是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这些,已成为我州社会公德建设的主流。如果对此缺乏基本估价,我们就会对社会公德建设失去信心。但是,社会公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二是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三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四是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五是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六是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存在。如果看不到这些问题,我们将对社会公德建设丧失警惕。因此,我们要增强社会公德建设的责任感。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我州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要充分认识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公民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第二,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让公民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和建设的方针原则。从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来看,自己认为应主要把握以下“三性”特征:一是最一般性特征。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最低层次和最起码的要求,因而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马克思曾经把社会公德称做“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正因为如此,社会公德准则

往往十分具体明确,便于理解、掌握和实行;二是普遍约束性特征。由于社会公德是调整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关系的行为准则,因而对全体社会成员都起着指导和约束的作用。在同一公共场所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该场所的道德准则要求,不允许有任何特殊公民,只有这样,社会公共生活才能正常进行;三是相对稳定性特征。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积累,相对于其他生活领域的道德,社会公德具有更为稳定的特征。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来看,自己认为应包括以下“三人”关系的调整准则:一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准则。如,爱众亲仁,助人为乐,举止文明,讲究礼仪等;二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准则。如,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遵守法纪规章等;三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调整准则。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珍稀动植物,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联系我州的实际,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按照中发[2001]15号文件所提出的20个字的内容的要求去掌握,即要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从社会公德建设的方针原则来讲,自己认为应具体坚持以下“六相”方针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二是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三是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四

上一篇:班主任毕业致辞下一篇:C数据结构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