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4-05-02

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精选10篇)

篇1: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芜湖市电教学术作品评

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姓名:徐健 性别:男 职 称:小学一级 学历:本科 单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流学校 电话:0553-8241384 电子邮箱:21024681@qq.com 邮编:241060

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更显突出,它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这些都离不开多媒体的普及与运用。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第六册《年、月、日》时,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我先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讲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从准备好的课件中了

解基本的天文知识,看到用多媒体的演示:茫茫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座和天体在运行,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转,再配上解说,学生便明白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因此产生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于是就有了平年和闰年之分,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月份——二月份。多媒体形、声、色、光的结合,生动形象,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自己从没看过的天文现象,产生了许多联想。对于年月日的知识十分感兴趣,都主动学习,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像这样,播放一段天文视频,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中往往遇到抽象事物,学生们又不易掌握,这时如采用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可以起到化难为易,还能为整个课堂营造一个活跃的气氛。

如在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学时,先出示两两半径分别为5厘米和2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最后老师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可以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良好素材。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

一重点,电脑演示: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求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使学生达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让学生能够很牢固的记住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得来。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思维的困惑。

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时,出示这样的题:把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屏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性。” 创新是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完美结合的产物。在课堂中,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升华。

例如,教学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学生通过自学研讨,发现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必须包含18和24的全部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所以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但许多同学却不理解

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师追问:为什么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质因数?教师这一追问,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堵塞,不知所措。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闪动18和24的公有质因数2、3,去掉一个公有质因数3。是不是能得到最大公因数?学生的思维畅通,剩下的2虽然是18和30的公因数,但不是最大公因数。这时学生顿悟到少一个公有质因数不行,多一个独有质因数也不行。这样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另辟蹊径,发现新见解。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体现数学新课标理念。

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大屏幕投影机、先进音响设备的使用,使全体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几乎等同,不会出现以往教室远端和两侧学生易被忽略的情况,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平等听课的机会,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强的参与性,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新课标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 时老师在投影仪上又加一个梨,这时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的教学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得掌握也较为深刻。

七、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每位学生的实际生活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多媒体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课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

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拃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多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符合了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可以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书目:

1、《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2011年 03期

2、徐建汉 《多媒体与数学在情境创设中的整合运用》2010年 03期

3、《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选》 科学出版社

篇2: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北牙瑶族乡中心小学

覃晓丹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007年多媒体技术走进了我们乡镇中心小学的课堂,让教师耳目一新,让学生眼前一亮,两年来,它已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好助手,成为我校老师、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手段,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本人现就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更好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即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境,它以多彩的图像,动态的影像和美妙的声音,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就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粉笔盒、牙膏盒、书、足球、台灯罩等图案,让学生找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用着重号显现出。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用红线绿点蓝面分别标出棱、顶点和面,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注重视听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更好集中学生注意力。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大门,小学生感性知识缺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利用多媒体设计圆柱体的表面,拆开与组合的画面,通过画面的配合教学,学生们注意力集中了,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因此,对于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能掌握得很清楚,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令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解决这一矛盾。

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2分钟,有2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这样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一切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容易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教学“粉笔+黑板”给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图像和单调的声音,板书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规范,而多媒体教学通常采用的是“课件+讲稿”的方式,把一些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分析“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分8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3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这道题时,学生往往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等同起来,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到达大桥上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3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数量关系式了。

又如我在教学“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为了突破要除以2这个重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比较,得出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和梯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在头脑中建立了图式表象,发现了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按照这个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记住了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要除以2这种形象的演示。他们十分投入地关注画面的旋转、移动,对每一处的变化都观察得十分细致、全面。这样,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后,提出以下几个思考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或椭圆形呢?车轴应装在哪里?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但说不清楚。这时我就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画面: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地爬行,坐在车里的小动物难受极了。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中明白了为什么汽车车轮要做成圆形的道理。接着又显示一组车轮同时圆形的对比画面:红色汽车的车轴装在圆心,汽车行驶得又快又稳,车里的小动物神情自然;蓝色汽车的车轴不装在圆心,汽车在平坦的马路上颠簸不停,车里的小动物忐忑不安。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这两年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尝试,我已经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魅力,它极大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我发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软件的设计和教学中注意更加重视数学定义产生、发展过程,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坚持摈弃传统数学教学中的重纯数学知识的传授,轻联系实际的应用,重运用数学结论,轻结论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的探索等不利学生发展的现象。

2、不要把多媒体技术当作成简单的直观演示的工具,而应以它作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更不能以多媒体的教育技术来不断的加大教学容量,因而忽视学生的思考,探索时间。

3、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要变成以多媒体为主。

4、要避免将多媒体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而滥用,从而丢掉粉笔、黑板的作用,丢掉教师的示范作用,丢掉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丢掉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

篇3: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面对新时期教育的改革趋势, 国家大力倡导教育创新, 致力于发展素质教育, 教师应将多媒体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的思维形式较具体形象化, 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复杂的,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致力将数学知识简单化、趣味化。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声音、动画、视频幻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声像同步、融入生活情境的课堂环境。这一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 在教学“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出既有动画又有配音的课件幻灯片, 展示出:“果园的果树上结着果实, 小动物们纷纷摘走几颗, 问还剩下几颗?”以此导入新的课程。教师用学生熟知、喜欢的图案动画来引出数学知识, 不但能使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还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化大为小、化实为虚等, 带动学生的感官系统,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圆”的内容时, 教师在屏幕展现一个圆点, 之后再点出一个圆, 在此基础上, 教师同一圆心中点开多个圆。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圆的位置是有什么决定的?”学生可以根据屏幕的展示作出正确的回答, 即“圆心”。教师再将屏幕上显示以圆心为端点, 点出一条较短的半径, 随之屏幕出现一个小圆;再点一条较长半径, 屏幕出现较大的圆。与此同时, 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学生即可以根据课件内容轻松回答:“是半径。”

篇4: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面对新时期教育的改革趋势,国家大力倡导教育创新,致力于发展素质教育,教师应将多媒体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的思维形式较具体形象化,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复杂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致力将数学知识简单化、趣味化。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声音、动画、视频幻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声像同步、融入生活情境的课堂环境。这一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出既有动画又有配音的课件幻灯片,展示出:“果园的果树上结着果实,小动物们纷纷摘走几颗,问还剩下几颗?”以此导入新的课程。教师用学生熟知、喜欢的图案动画来引出数学知识,不但能使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化大为小、化实为虚等,带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圆”的内容时,教师在屏幕展现一个圆点,之后再点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教师同一圆心中点开多个圆。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圆的位置是有什么决定的?”学生可以根据屏幕的展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即“圆心”。教师再将屏幕上显示以圆心为端点,点出一条较短的半径,随之屏幕出现一个小圆;再点一条较长半径,屏幕出现较大的圆。与此同时,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学生即可以根据课件内容轻松回答:“是半径。”

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在于调动学生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使课堂变的紧张而不守旧死板,活跃轻松而不失秩序。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热情,营造求知上进的高效课堂。

篇5:浅析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生机但又具有激烈竟争性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但又具危机的时代,这个时代以信息传播为特征,以创造性决定成败。因此,在这场竟争中,谁能最快的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谁最具有创造力,谁就能赢得胜利,获得成功,否则将会被历史所掏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这种观念,同时还应尽快的运用并设计多种手段到教学中去开发学生的智慧,使他们成为时代的栋梁,电教媒体的运用恰好为这种教学提供了保障,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情境的创造,使音乐形象更鲜明

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在演唱或欣赏过程中,首先就必须理解音乐,否则就达不到音乐美育的目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上歌曲《小红帽》时,让学生看有关《小红帽》的动画片,学生对《小红帽》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媒体就可以把抽想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如欣赏钢琴曲〈〈保卫黄河〉〉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黄河惊涛骇浪的情景展现出来,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

二、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化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中国民歌来说吧,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民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授。如我上四年级教材〈〈侗家儿童多快乐〉〉这首歌时,把侗族的建筑、歌舞形式、风俗、服装做成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通过这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

三、多媒体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的特殊性,教师可以把整堂课的设计存入电脑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为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使音乐知识更富趣味性。

篇6: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乐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形象化,使学生乐于学、善于学、自主学。现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谈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很快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思绪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一堂课的成败的关键所在。由于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抽象思维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难点。所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来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认知领域中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1、以旧引新,复习导入法

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先用多媒体出示4个鱼缸,每个鱼缸有4条鱼,问同学们:“这里一共有多少条鱼呢?”学生运用之前的知识很容易列出算式:4×4=16(条),之后用动画演示有两条鱼从鱼缸里跳出来了,接着问同学们:“那现在有几条鱼呢?如何列算式呢?你能列出几个不同的算式?”

这样生动有趣的动画很容易将同学们带入课堂。从旧知识很好地过渡到了本节的新知,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

2、设置障碍,激发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

例如,在教授《认识除法》时,先用课件出示猴子花花摘了9个桃子,猴子美美说:“我再给你3个,你现在有几个桃子呢?”同学们很容易列出:9+3=12(个);下面我会问:“那猴子花花比美美多几个桃子呢?”接着把美美的桃子也变成9个,再出示一只猴子,它的桃子个数也是9个。“那它们三个现在一共有

几个桃子呢?”对于刚才的问题,同学们很容易分别用减法和乘法计算出来。接着让同学们注意,我默念咒语,使美美和另外一只猴子的桃子都消失,现在只有花花有桃子,它想把这些桃子分给其他两只猴子,使它们三个都有同样多的桃子,该如何分呢?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得出每人3个,但要让他们用算式表示时,之前所学的加、减、乘法都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样很顺利地引入了除法。这样的设计,可以很清楚地让同学们知道之前所学运算的局限性,使他们有强烈的欲望去学习新知来解决今天所遇到的问题。

3、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数学是基础科学,遵循一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让同学们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正是我们教学的任务所在。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先给同学们看一栋漂亮的房子,老师带领着大家去给房子拍照,出示几幅在不同方位房子的照片。让同学们讨论:这些照片上的房子是刚才我们看的那个吗?为什么大家照出来的都不一样?然后拿出一个房子模型,在教室来回走动,让同学们观察。这样就很好地引出:“在不同的方位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可能不同”。也培养了同学们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位教师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这时老师打开录音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

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教师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当然,导入的形式还远不止这些类型。关键是要掌握人,因时、因地而变的法则,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趣上的满足。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为此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便如此,学生往往仍是启而不发,感触不深,容易疲劳从而导致厌学的负面心态。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出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和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使小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学中,对于算理的讲解是比较费事的,抽象、枯燥的讲解也很容易让同学们听得一头雾水。如果采用动画就好多了,例:48×2,用小棒在左边摆出8捆(每捆10根),右边摆出16根,用动画展示从右边的16根中选出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边,这样整捆的就有9捆的,右边还剩6根,所以48×2=96(根)。这样用动画将进位的原理直观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了。

三、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练习是一节课的巩固。对于低年级来说,注意力集中与否是决定一节课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练习课没有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孩子的注意力在这时比较容易分散。因此,在练习时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重新集中起注意力,引起学生对练习的兴趣,自发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如在练习的课件中设计掌声,或在练习

中插入一段可爱的动画片等,都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认数”的复习课中,为了让学生更乐于读数,我设计了一些新奇的知识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用幻灯片出示中国地图,并配以文字“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花草的花,直径可达106厘米、世界最高的植物是红杉,高可达115米……让同学们在新奇的知识中复习了认数。

学生平时在巩固练习时对做题目最感到厌烦,觉得没有意思,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利用多媒体将练习的形式不断变换。如在教学《1000以内加法》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奋 力拼搏,很多同学都顺利通过关口,到达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下课后学生说:这样的练习真有劲。这种练习设计,每个同学操作自己的计算机,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辅导,较好地体现不同学生完成不同数学的教学新理念。

我们在复习《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篇7: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也日益突出。多媒体计算机表达的信息量大,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育情景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例题多来源于生活,并以情景模式出现。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生理特点,表现在课堂中就是:教师讲授的前几钟可以比较专注地听,但由于教师讲授时间过长,形式呆板,学生容易出现视觉、听觉疲劳,这校样课堂学习效果就不高了。因此,恰当利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课件出现一个服装店的动态情景视频,视频中人们正在买衣服,这样让学生从再现的生活情景中直观感知了大名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整节课学生都保持愉悦的心情,直观的知识呈现和灵活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好,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运用CAI,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而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找到事物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动态模拟演示教学,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十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精心设计练习课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就练习而言,单一的依靠小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的呆板的练习形式,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表现出厌倦。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这时交互式的多媒体练习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像并 茂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它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在玩中学的有趣的事。此外,多媒体练习课件还能增大课堂练习的容量,因不抄题,且能及时反馈,可以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能接收到更多更有生活情趣的练习题。这样一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增长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例如,在进行练习巩固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事先教师制件了多样的练习,灵活选择题型进行练习,选择、判断题、操作题、计算题一应俱全,及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全班同学一起校对时,更能将学生的想法直观地显示出来。由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试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

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篇8: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 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亚里士多德在《创造之谜》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而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发育阶段, 学校和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来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就是一个可以有效利用的条件, 可以借助其声像结合的特点来启发学生的灵感, 促进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在学习课文《司马光》时, 如果只凭教师口头叙述, 是无法更好的将其教育意义内化在学生心里的, 教师可以剪辑一段动画片《少年司马光》中的视频, 讲完课后播放给学生, 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启迪小学生的心灵, 使小学生能够真正受到影响, 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 采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

由于条件所限, 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校园内部, 再加上年龄小、人生阅历相对匮乏, 在分析一些作品时, 常常感觉无法真正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此时就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中, 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从而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例如, 在学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 绝大多数学生都未曾真正见过小兴安岭, 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小兴安岭在其心目中的形象, 然后在多媒体课件上按照不同季节来展示小兴安岭风景图片, 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中的对比, 说说与自己想象的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在阅读课文时, 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 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通过调动自己内心的情感去领略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这种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式往往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要求学生要学会获取大量信息的能力, 并且要学会如何快速将这些信息整合并吸收, 借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活动所围绕的中心点是教材, 它与网络信息相比, 在内容上精炼简约、系统规范, 这也导致其所涵盖的信息量不多,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的优势, 对学科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和充实, 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 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借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但是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增加并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累积, 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 借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 在学习课文《荷花》时, 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句: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 有的像害羞的小女孩涨红了脸, 躺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 望着这美丽可爱的人间;有的荷花像俊俏的仙姑正对着平静的湖面梳妆打扮。然后让学生根据例句进行仿写,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进行评比, 选出想法最为新异的学生, 奖励其一朵小红花, 这样不仅能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形式, 学生参与少, 教学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失衡现象, 形成了教师教授的一言堂。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 一方面, 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 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提供更多的机会, 也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引导, 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也有着莫大的好处, 使“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能够得到落实。小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使得语文教学与学生个体需求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可能, 网络知识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先进性等特点, 是对传统知识来源的突破, 每个学生都能从信息的保护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广开思路, 自由选择,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 实现知识的重组和整合, 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资源。

例如, 在学习课文《蜜蜂》前,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让学生自行上网查阅和蜜蜂有关的一切内容, 尽可能多的搜集资料, 然后了解蜜蜂的分布区域、种类发展和生活习性, 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体现出信息技术在资源上的优势, 而且借助这种方式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 结语

总之, 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能够发挥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还有利于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为语文教学的探索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 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并占有了一席之地, 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对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0 (10) :292.

[2]刘文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0 (35) :1065-1066.

篇9: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061-02

对什么是“多媒体技术”,说法很多。我认为,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来集成和传播多媒体信息的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它主要指文本、图形、声音、静止图像、活动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比传统教学有着更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更多的优势:可实现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共享;更注重交互性;更注重协同性。

既然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有如此多的优势,那如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勾画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形象化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抽象性教学。而新技术新媒体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转化为辅、优化学习结构为目标的新型学习活动。因此,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同一个屏幕上设计左右两个动画框:左侧为一个时钟的钟面,用动画的方式显示时针和分针从0点至24点变化的过程;而右侧为一幅天空的动态景象,显示随着钟面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出现太阳升起、落下以及星空呈现与褪去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情景和概念的对比,能够使学生们从整体上充分感受一昼夜24小时的变化过程,掌握24时计时法。可见,多媒体动画演示所提供的良好的视觉及感知效果,可以促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从具体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中提升自己的认识,还可以使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解答。

二、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自学,明确课程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处提问质疑,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为后续学习导航引路。这些措施,通常能够有效地将学生“要我学”的纠结情绪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态度,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朋友的生日聚会画面:某天晚上,小明在家过十岁生日,在“生日快乐歌”的伴奏下,爸爸、妈妈和奶奶一起给小明庆祝生日。随后提出问题:“生日蛋糕上要插蜡烛,每一岁插一根。把10根生日蜡烛分给爸爸和小明两个人去插,每人分得多少根?”学生回答后,演示动画,可直观地显示出“平均分”的概念。然后再提问:“把这个生日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学生回答后,再次演示动画,可直观地显示出“一半”的概念。由此,可以自然而然地导入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分数的认识。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能够很快且持续地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新媒体资源丰富、内容多彩的优势整合到数学教学中去,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责任感

采用新技术新媒体教学后,在课堂上,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练习题目成为可能。这种交互式学习方式具有高度的个体化。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参与被提升到了首要位置。学生们能够自己制定目标,并为了达到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够自觉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他们的意志力和责任感也逐步得到了锻炼。可以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新技术新媒体教学,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其优越性无与伦比。但是,目前我们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推进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发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四、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

常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课本、作业本、笔和尺子等。这对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建构知识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学习工具的缺乏而难以发挥。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认识工具,并且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个性。

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分析、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后,教师启发学生:你们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那怎样画轴对称图形呢?然后让学生在计算机的“画图”程序中自由地发挥创作,并让学生根据图的形状取不同的名字,如花公主、美人鱼等。在绘图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同时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育手段现代化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必不可少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自身特点,把多媒体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利工具。

篇10:标题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赵玉萍 2017年 10月

新数学课标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老师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身的教学,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去。2007年起,每个学校都配备了电脑和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各学校也建成了多媒体教室,这为教师合理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可能。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奏好了这堂课的“序曲”。这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敲响了动人心弦的第一锤。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丰富资源和综合效应,创设集声像、音效于一体的适宜情境易如反掌,学生如身临其境,探究的兴趣很快被激起,激活。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育情景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例题多来源于生活,并以情景模式出现。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生理特点,表现在课堂中就是:教师讲授的前几钟可以比较专注地听,但由于教师讲授时间过长,形式呆板,学生容易出现视觉、听觉疲劳,这校样课堂学习效果就不高了。因此,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课 件出现一个服装店的动态情景视频,视频中人们正在买衣服,这样让学生从再现的生活情景中直观感知了大名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整节课学生都保持愉悦的心情,直观的知识呈现和灵活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好,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再如:在教学一年级《提问题》时,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有一天,许多动物在玩游戏,小朋友们找找看,你能找到哪些数?”,电脑屏幕依次出现3只小鸟、2只鸡、5只鹿、1只象、4只狮、8只鸭等,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再乘机提问:“你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说出可以提出求和的应用题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提问题,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运用CAI,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而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找到事物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2 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例如:在教学“垂直”一课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几何,他们在理解上有很多的困难,特别是很难理解“互相垂直”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对学生以后给三角形画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里就需要借助与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可以在学生认识了相交的基础上,使用课件出示一组相交的直线,然后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形成几个角?都是什么角?学生会很快发现是2个锐角,2个钝角。然后课件演示,转动其中的一条直线,使其中的一个角成为直角,可问:当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几个角是什么角?生很自然的推出也都是直角。这时就可以引出互相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的演示了两条直线由相交关系到垂直关系,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垂直,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深刻的思维过程。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动态模拟演示教学,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测量线段的长度,先将尺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闪亮、移动的方法介绍测量方法,再显示正确与错误的一些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测量。这样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克服了使用中的难点,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再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 3 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十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明确主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倡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被动和受教育的客体的地位。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 充分的确认。对于教师,由于微机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功能,教师从课堂的识教中部分的解放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使之在教学中的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教”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加强。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在实际的教学中,电脑能取代老师的许多工作。比如在识记生字时,课文中的字体和生字卡片显得生硬而不起眼。欣赏风景时,没有图片就只能靠老师口述,效果还不理想。这些都可以依靠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解决。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且具有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因为它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特点,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五、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信息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人的视觉作用胜于听觉作用七倍,因此只有在多种现代 4 教学媒体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才充满生命力,增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如听觉、视觉)进行学习,加快教学速度,不断巩固、深化新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十进制计数法一课时,对于数产生的历史,我利用电脑设计,把有关新资料(文字、图形、声音等)制成CAI软件,在课上讲解,填补教学不足;上课时还可自如操作鼠标或键盘,显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画面,并能个别重复,放大或倒置演示;为了因材施教,照顾不同教材或学生的需要,可以配上大量相应有趣的练习,加快节奏,增大容量,提高效率,真正显示辅助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再如,我们可以使用电脑、投影、摄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将练习题目传输给每一位同学,让他们通过电脑自己动手解答,然后,教师将答案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对照,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也可以将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通过摄像机显示在电脑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节省了时间。另外,复习时也可以将各种类型的习题分门别类地存入电脑,让学生一项一项地复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系统地掌握,还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精心设计练习课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就练习而言,单一的依靠小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的呆板的练习形式,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表现出厌倦。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这时交互式的多媒体练习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它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在玩中学的有趣的事。此外,多媒体练习课件还能增大课堂练习的容量,因不抄题,且能及时反馈,可以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能接收到更多更有生活情趣的练习题。这样一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增长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例如,在进行练习巩固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事先教师 制件了多样的练习,灵活选择题型进行练习,选择、判断题、操作题、计算题一应俱全,及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全班同学一起校对时,更能将学生的想法直观地显示出来。由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试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七、要恰当的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欢迎,它带来了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变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表象信息,为他们实现信息重组、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打下基础,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有“度”,否则将达不到目标,得不到效果。

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启着重要作用。然而,多媒体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也要有选择、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有些老师喜欢应用大量的图片、动画而不考虑实际需要,图片、动画用得过多虽刺激了学生的感观,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让学生忽视了重点内容。有的老师仅仅用多媒体代替版书,而并未发挥其真正价值,还有一些老师干脆将实验搬到电脑中,用电脑模拟的实验来代替学生的动手实验,这只会适得其反,遏止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在实践中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和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下一篇:通信人家园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