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2024-04-19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通用12篇)

篇1: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农业资源与环境(肥料科学与工程方向)

培养具备肥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新型肥料的设计开发与生产、现代施肥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基本技能,能在农业、肥料生产、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新型肥料生产原理与技术、配方肥的生产原理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业环境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等。

土地资源管理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土地规划与评价、遥感与测量、制图技术,3S技术、不动产评估等方面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国土、城建、农业、测绘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开发与整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整理工程、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基础与应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培养具备资源学、环境学和规划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3S和计算机制图应用技能,能在各级城乡建设与行政管理部门、城乡规划设计部门、资源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风景名胜区从事城乡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城市规划学、城乡规划与设计、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设计等。

三、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阶梯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大学生“修身树德”行动贯穿始终,强化思想引领和为大学生成长服务,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计划、四项教育、五个目标、六大工作体系”的工作思路,打造精品的农大学生工作品牌。全面实施“雏鹰行动”计划、“飞鹰创新”计划和“雄鹰翱翔”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以王洋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土管08-1班(省级先进班集体)为代表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学院连年被评为校“创新创业优秀组织单位”和“优胜杯”、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优秀团总支”。200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从雏鹰成长为雄鹰”为题作

了深度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篇2: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本情况

1、发展历程

1.1 专业创建

1952年开始创建暖通专业—“供热、供煤气及通风工程”,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同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开始招生,生源来自全国青年教师,有:郭俊、温强为、陈在康、张福臻、方怀德。1953年,前苏联的暖通专家BX.德拉兹多夫来华,在哈工大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暖通教研室,同时哈工大抽调了五名本科生与第一届研究生一起学习,他们是:路熠、贺平、盛昌源、武建勋、刘祖员。

1956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有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及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类合并组建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年成了暖通专业的高校有: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

1958年,湖南大学成了暖通专业。

以上,我国最早成立暖通专业的学校有:哈工大、清华、同济、东北工学院(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天大、太原工学院(由太原理工大学继承)、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及湖南大学,即暖通界俗称“老八校”。

该阶段专业教育及教学模式特点:基本上照搬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是由前苏翻译过来。

1.2专业探索及积累

创建初期培养模式及方法中存在问题:学制太长(5年)、计划学时太多、教学内容太多;

1958年,国内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院校根据自身经验进行了改革,在“削枝保干”思想指导下,有关土建的课程如:工程结构、结构力学、测量学等课程被取消,原“供暖通风”课程分为“供暖与供热工程”、“工业通风”及“空气调节”。

——同时,大多数学校把“供煤气”这个分支也取消,专业名称变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后来随着城市煤气事业的反展,在部分学校(如哈工大、北建工)单独设立了“燃气工程”专业。

本阶段改革,各院校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教材多为自编的讲义。1963年,在原建工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制定暖通专业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组成编审了一整套暖暖专业适用的全国通编教材。

1.3 专业大发展

1978-1998年,是我国暖通专业大力发展时期。期间设有暖通专业本科的高校发展到100多所,设有专科的高校也有近100所。同时,建立了全国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高校暖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全国统编教材。

1.4 改革与扩展

1998年后,为适应新的形势,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504种专业减少为249种;其中把密切相关的两个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进行合并,增加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等内容,形成的新专业定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现阶段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突出特色为营造人工环境!为适应这一特色,专业基础科除了原先的“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外,增设“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这三门课程是真正体现建环专业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所在。目前,开设建环专业的高校有140多所,已形成完整、规范的教学体系及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培养体系。

到2007年,已经有近20所高校具备了建环专业的博士生培养资格,其中13所已经招生,硕士、博士点名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已有博士生招生的学校有:哈工大、清华、湖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重大、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天大、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大、东华大学、上海交大。

2、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国内

目前国内近140所高校设有建环本科专业,各校各地办学层次不一。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框架内,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主要专业方向有:暖通空调方向、城市燃气供应方向、建筑给排水方向、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方向,由于学习时间有限,一名学生只能选修1各或2个专业方向,其他方向可基本了解。

建环专业是利用能源来创造人工环境,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在常规能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现实下,“消耗最少的能源,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是我们专业追求的目标!

本世纪建环专业发展的特点:在专业教育及工程应用领域,确立“以人为本”的建筑环境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加关注建筑节能和设备节能,更加关注建筑功能的扩展,使建筑和建筑环境成为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和提高优质生活的载体。

2.2 国外

国外建环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有100多年。

1985年第一届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大会在欧洲召开。

俄罗斯

成立于1928年,本科教育学制一般5年。其中俄罗斯大学最早设有建环专业,目前莫斯科建筑大学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力。

美国

美国没有独立的建环本科专业,本专业的内容大多分布在建筑系或机械系,学习内容着重设备技术,学生毕业后在暖通行业就业,亦可进一步学习基础理论。

美国建环专业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设备,学生毕业后对机电一体化和新产品开发具有较强的理解,因此美国建筑设备制造业居于世界领先。开设暖通类专业的知名学校有: 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欧洲

英国、瑞典、丹麦等西欧及北欧国家设有建环专业,其特点是学生大部分时间学习专业课和系统相关的课程,建筑设备相关内容不多。瑞典、丹麦有几所著名大学设有建环专业,学习内容和范围与我国基本相同。知名大学有:诺丁汉大学、雷丁大学、丹麦技术大学、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等。

日本

日本有40多所高校设有建环专业。本专业作为3个研究方向(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之一设在大学的建筑系,因此,日本建环专业与建筑结合紧密,其建筑设备系统设计严谨完善。知名的大学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鹿儿岛大学等。

3、就业去向

我国暖通空调设备的生产及其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管理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2006年,我国散热器产值超过130亿元;活塞式制冷机、空调末端等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央空调市场需求超过200亿元,到2010年预计可达350亿-400亿元;家用空调、冰箱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设计研究院、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各级

政府建设、规划、管理、消防、质监、环境评价部门;燃气热力公司、工程公司、设备生产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监理公司、城市物业管理部门等。主要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产品开发、规划管理、工程施工、生产运行等工作。同时该专业可以报考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低温制冷、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建筑管理、热能与动力等学科的研究生

具体可分为如下就业方向:

进行设计工作

在建筑设计单位从事供暖、通风、制冷及空调设计;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等方面设计;也可在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和设备制造企业从事建筑设备的设计和研发工作,还可以在市政部门等从事燃气供应等设计工作。

从从事概、预算等造价工作

从事供暖、通风、空调、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概预算和安装工程招投标等工作

从事施工管理和职工组织工作

在建房地产公司从事筑安装工程公司(包括建筑消防工程公司)或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及组织

从事工程监理工作

在质量检查部门(质量监督局、检测站)从事建筑与建筑设备的安装质检工作,在安装工程监理公司从事设备监理工作

从事建筑环境管理及建筑设备维护工作

对高级商厦、宾馆饭店、办公大楼、机场、邮政大楼、会展中心、地铁、医院等大型民用建筑以及医药厂、卷烟厂、纺织厂、电子厂、冷冻厂等工业建筑以及一般物业管理公司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销售与管理

从事建筑设备、制冷、空调设备等产品销售或售后服务等工作

建筑能源环境评估与咨询

从事建筑能源环境模拟、评估和咨询的相关工作,是一新兴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篇3: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顶峰体验课程(capstone experience cours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以整合知识、连接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它顺应了科学、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专业高峰课程是借鉴美国高校高峰体验课程实践经验,在本科一系列课程的最后阶段开设,旨在把相对零散的知识整合为一个整体,为学生提供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高峰体验课程是为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种能够总结、评估和整合其大学经验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综合、拓展、批判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培养自我成就感。在高峰体验的过程中,个体常常能感到自己可以理解世界的本质与奥秘, 从而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与能力。美国高校高峰体验课程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宝贵借鉴。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现象,而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从心理特征上讲,对自我角色、自我能力的认同感十分强烈。因而个体在经历高峰体验时,会表现出对自我力量的高度肯定,所以有必要引入高峰体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这种结束大学学业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展能帮助实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已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视野开阔、基础扎实,既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可持续发展前瞻视野和经济管理能力、掌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拥有对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的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农林牧渔各业、各类大中型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环境资源调查、环境资源项目评估、环境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现代经济管理人才。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资源与环境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关乎人才培养水平,引入高峰体验课程,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升专业认同,有利于资源与环境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心理和能力两个层面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让他们在不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过程中顺利实现人生成长与发展阶段的过渡。

作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任课老师,笔者负责起草了本专业高峰课程的实施方案,并担任了《专业高峰课程》和《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全程跟踪学生开展 《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的情况。 2011级本科生的这一系列课程已结束,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三大课程进行总结,并探讨以后如何推进本专业高峰课程的总体实施。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高峰课程总体实施

1、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该课程是在本科阶段的第六学期开设,通过结合实例的讲解和训练,学生能够对包括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和方法、整理与分析文献资料的方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设计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撰写文献摘要、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各类研究方法的运用和要求,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包括专题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能力在内的基本科研能力。在开始的写作训练中,也可以先从培养学生应用性写作能力的角度,结合各类题型写作进行相关写作技能的训练。

该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专题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步骤和学术规范,结合具体的专题研究,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专题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2、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

贵州财经大学培养方案将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以下简称经管实验)课程安排在第六、七学期开展,分为五个阶段:动员培训阶段、组队阶段、计划书竞赛、模拟实战阶段及总结阶段。2011级经管实验实施方案中,组建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供应商和制造商、法律顾问、人力资源管理(猎头公司)。所有经管类三十四个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及机构性质,按照规则组队,角色划分包括总经理(CEO)、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信息总监等。

其中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参加经管实验的有农村区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三个专业。其中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承担啤酒供应商、制造商的总经理角色,模拟经营阶段要求进行沙盘推演,成本计算,价格预估,参与订货会等,涉及公司注册,办理企业工商,税务和银行等业务。队员分工合作,在政府机构,贷款银行以及四家保险公司办理好所需业务。

经管实验让学生熟悉了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时沟通的必要性,互相帮助的长期性,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将来工作,生活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经管实验还在不断的摸索中完善,根据实施情况可设立环保部门,规划管理资源环境,实施清洁生产评价与审核。

3、专业高峰课程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高峰课程是在本科阶段的第七学期开设,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前面几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该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基本完成了经济学、管理学和资源与环境技术科学专业相关知识学习基础上开设的,旨在把相对零散的专业知识整合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一种结束大学学业的实践性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将模拟一个完整的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案例(或课题)研究,从环境资源的调查,资源环境经济分析和评价,到资源环境规划管理,以及进一步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将该专业学生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和资源与环境技术科学专业相关知识整合为一体,让学生真实体验该学科各专业岗位的工作情景。

该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生所学的资源与环境技术科学、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整合、拓展。其总体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基本目标。

(1)整合和强化现有的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2)培养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以后继续学习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该课程采用集中时段教学的方式,开展项目(或课题) 研究,实施具体分为如下六个模块即实践前指导(包括组建课题小组)、搜集整理资料、课题可行性报告、数据分析、 论文撰写与课题汇报。开展形式有讲授、个案研究、小组学习、独立学习、口头交流、书面交流、个人或小组汇报、团队项目研究、个人项目研究、无领导型小组讨论、论文撰写与指导等。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 过程评价是通过平时出勤、分组讨论的表现、小组分撰写实习报告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主要有各学生实习小组自行完成。占该课程的分数权重的30%。结果评价是通过对各学生学习小组完成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实习小组的测评,主要由教师和各组组长完成。占该课程的分数权重的70%。综合评价是指对学生实习活动的总体评价。由指导教师根据各学生实习小组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每人进行评价。

三、结语

贵州财经大学2011级本科通过高峰体验课程的总体实施,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应用既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管理的技巧,为以后继续学习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通过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得出,高峰体验课程的总体实施,特别是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课程时间周期较长,运行过程很紧,可能会与同学准备考研、参与各种校园招聘考试相冲突。因此,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并可结合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开展课程,构建“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项目为核心、以素质提升为导向、以未来发展为指引”的高峰体验课程。

摘要:为了深化贵州财经大学课程内涵建设,培养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贵州财经大学在2011级本科培养方案中设计了具有本校特点的高峰体验课程总体框架。这个总体框架由《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专业高峰课程》和《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三大课程和环节组成。本文结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总结了该专业高峰体验课程总体框架下的三大课程的实施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篇4: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采矿工程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23-0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自然资源发展与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经济学研究向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和深入,是经济学和矿业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实质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3]。采矿工程专业开设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采矿专业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在矿业中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考虑经济因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能够更加出色的完成使命。

1.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决定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对采矿技术革新的重任,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矿业是工业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能源和冶金原材料。能源安全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重视,能源安全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我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只有充分高效开采和利用本国矿产资源,才能不受制于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国家能源的安全需要无数采矿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开采方式粗放,浪费巨大,严重威胁了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只掌握采矿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出色完成使命,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弥补了采矿专业学生学科面的不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采矿工程师对每一项技术的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能够扩展采矿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面,关系到采矿专业学生能否出色完成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建设

本课程总授课48学时,由于培养计划学生课程设置中只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门经济学类课程,所以要先讲述经济学基础的内容,学时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等。教师在授课过程结合具体案例及科研课题进行深入讲解。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体现信息时代教育特点。教学手段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当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运用微信、QQ、邮箱等网络工具辅助教学,突破课堂五十分钟的限制,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渠道,促进了教学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3)实践环节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主要针对本科生教学为主,兼顾研究生科学研究需要,目前实验设备逐渐完善。开辟多个与矿业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走出课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把经济学运用到所学专业领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考评制度建设

对学生的考评应具有科学性,考评体系不仅要考虑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成绩,还应增加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采取灵活、科学、实用的考评方式,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把学生从应付考试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天赋,挖掘科学研究的潜力,从封闭型教学向研究型、开放型教学转化。

3. 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培养复合型采矿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使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加出色的完成使命,并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1)认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加快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普遍错误的认为经济学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认为只要学会核心专业知识就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采矿学生不注重经济学的学习。事实上无论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现场技术人员或者是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离不开经济学知识。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的主体,只懂得科学技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矿专业学生要想出色的完成使命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应具备经济学常识、经济学素养和经济学思维。

(2)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优化课程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学生对矿业知识掌握的较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鉴于采矿专业学生的重要使命、矿大的学科特色及有限课时的限制,需要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内容设置上应注重矿产资源开采、环境保护与经济学原理相互融会贯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资源高效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加矿产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章节的课时数,把重点内容讲解的更加深入、透彻,使学生学有所获。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选择有采矿工程专业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教师任课较为理想,然而很少有教师同时具有这两个学科的教学经验,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再学习、再教育,使得教师能够胜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实现矿业与经济学知识的交叉融合。此外,教师应当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上与其互动,交换对问题的看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大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资源與环境经济学课程应该加入与采矿专业相关的工程案例,例如给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时,突出矿业特色,结合科研课题,给学生讲述资源需求预测,矿产资源评价,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采矿工程专业肩负保障能源安全的使命越来越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矿业与经济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采矿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课程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不断地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与采矿生产实际应用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加强教师的再学习,与时俱进,使采矿专业学生能够出色的完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文超,贺丹. 能源经济专业的教学现状与问题[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5(49):85-86.

[2] 王克强,赵凯,刘红梅.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3] 王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篇5: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介绍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旅游、城建等部门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及森林游憩资源规划设计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地理学、森林资源保护、旅游管理和森林游憩资源评价与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森林游憩业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公众教育、森林游憩市场运营与分析、游憩资源经营管理和协调森林游憩与森林资源关系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地理学、林学、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及评价、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法、森林游憩产业市场动态分析方法; 4.具有监测森林资源、协调森林游憩与森林资源关系,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游憩导游和森林生态公众教育的基本能力; 5.熟悉我国有关森林资源保护、林政管理、旅游及森林游憩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森林游憩、森林资源保护、旅游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

生态学、林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

景观生态学、森林环境学、地质地貌学基础、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狩猎学、保护生物学原理、有害生物防治学、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森林游憩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

林学 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开设院校

福建农林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北华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西南林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浙江林学院 北京农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长江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大学等。

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三.高考咨询问些什么?

4月下旬起,各高校招生咨询会此起彼伏,密度很大。为了提高现场咨询的效率,咨询前不妨做些“备课”,在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校园网等网站上“预习”一些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比如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比较才有认识。从高校隶属关系看,既有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也有省市所属院校。隶属不同,经费投入、招生范围等也有所不同。目前,全国30多所列入“985工程”的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也有百余所。

另外,还可查询一下高校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数据。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有多少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严格评审,在各个高校相同学科中排名前一、前二名的某些学科。一所高校的“重点学科”越多,其周边也必然聚集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

在正式咨询时,再问到更细的专业层面。应真正了解专业方向的内涵,包括研究些什么、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社会需求怎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在同行中的水平、是否具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现有哪些名师等。其中,录取分数线情况应掌握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其趋势变化。

四.20热门专业排名前十名: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长沙牛耳软件教育是湖南最专业的电脑软件培训学校)。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学、中药理论。

9、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好就业专业:据统计,排行前十的专业

一,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声传译员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吃香。

二.3G工程师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到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中国已经进入3G时代了,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明。

三.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类似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都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四.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人才有需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

五.系统集成工程师

篇6: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亮点

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是国家提倡的清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开办于2002年,是我院的重点建设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服务环境监测与治理领域为宗旨,以满足学生就业与创业发展为导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适应性强、素质高,能适应从事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生产、工艺操作、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就业情况

随着国家对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各企业对环境监测与治理也充分重视,从事环境监测与治理的企业也不断增加,这些企业迫切需要从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监测、治理与处置工作,本专业就业前景很好。

四、升学深造

1.脱产本科

第三学年下半年,可报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攀枝花学院等,脱产学习两年,取得全日制本科文凭。

2.套读本科

在校学习期间,报考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套读本科”,毕业可获得我校专科文凭和本科院校相关文凭。

五、教学资源

该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具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人,“双师”素质教师6人。教学团队中有攀枝花市优秀教师1名,攀枝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攀枝花市师德标兵1名,鞍钢劳动模范1名,院级专业带头人1名,院级教学及工作带头人2名。教师在各类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20余次,具有化学分析工国家级考评员、高级考评员3人。完成国家、省级、市级、校级项目20余个,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篇7: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我是一名**年即将毕业于广州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的好范文。大学的生活使我掌握了环境工程方面的知识,如:工程预概算、室内给排水、城市给排水管网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在这四年期间我还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担任过班长、学习委员,具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同时懂得相互团结帮助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此外,我并不仅仅满足只掌握大学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在计算机方面我掌握了offic2003软件的操作、AutoCAD2002等知识;在英语方面,获得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上,获得国家分析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我非常想应聘贵公司的预算员职业,因为我充分的相信自己通过过去众多实践中的能力胜任这份工作!我的信念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不怕苦不怕累,不断磨练,就会成功!

请贵公司能够给我这一次的机会,给我这一个施展的平台,我定能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做得更好。

篇8: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自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 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亟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 因此, 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

一、专业特点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地理学下开设的二级学科, 故此专业具备地理学的基本学科特性, 同时也具备规划类专业学科的特点。该专业方向强调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 办学的宗旨既要突出学科的综合性, 又要体现出城乡规划特有的实践性[3]。在考虑自身学科背景和市场用人需求的基础上, 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适应社会需要, 要培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规划科学等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大多是由多个专业的合并调整或者老专业更名而来, 具有较强的学科背景[4]。开办学校数量众多, 专业特色鲜明, 专业课程的设置突出强调了地理科学的背景, 并补充了大量规划学的知识。设此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 有综合性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建筑工程类院校, 同时也有财经类院校。

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发展基础和学科优势, 对专业的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与改革, 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经济建设对城镇体系、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的人才要求。

二、主要办学模式

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其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优势, 突出已有的特色, 因而各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5]。依据办学特色,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分为测绘学派、地理学派、资源学派、规划学派等四个主流办学方向。

(一) 测绘学派

把测绘学作为获取基础数据资料的主要手段, 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宽泛, 既可从事测绘行业的相关部门工作, 也可以专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

(二) 地理学派

将地理学当前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技术手段, 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利用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 培养的学生具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规划学的动手技能和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能力。

(三) 资源学派

以资源环境理论知识为依托, 结合城乡规划的内容, 在资源环境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培养资源环境分析、评价、规划的专业型人才。

(四) 规划学派

沿用了城市规划的工科培养模式, 同时补充大量地理学的理科知识,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涉足国土规划、城镇规划、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岗位。

学、经济学的专业背景而形成具有明显交叉性特点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三、地理分布特点

受院校合并和二级学院联合办学的影响, 开办学校的统计口径不太一致, 因此, 开办此专业的院校数量不一, 本文搜集到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院校有152所 (港澳台地区不详, 故没有计入总数) 。从本专业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分布来看, 专科开设的空间分布不均, 在东部和中部分布较广, 而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数量较少, 甚至在西部的个别省份没有设置这个专业。设置此专业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江苏, 相应的数目为16所, 而在宁夏和青海则没有设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高校。

西部地区 (西北, 西南) 幅员辽阔, 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近57%, 但相关专业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不到21%, 人才培养的分布格局不尽合理。

四、办学建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十多年来, 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等。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因此, 培养专业学生, 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升教学质量, 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

(一)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在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的当今时代, 对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生态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 通过改革教学, 办好这个专业对国家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 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的分布, 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西部地区, 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 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 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 由他们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讲, 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 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可操作性也不强。为此,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就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 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 从而避免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限制高校之间专业的盲目扩大, 限定区域的开设学校数量, 并在一定程度上扶持西部的相关省份建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培育和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通过规划来解决当前城市和村镇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 需要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 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 也非常杂, 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 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 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 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 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 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 加强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 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 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作准备。

(三)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 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并能掌握大量当地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如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 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

从办学特色来讲, 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以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应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 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摘要: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 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分析, 总结近十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 力求对该专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明确专业发展思路, 以期提升本专业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专业特点,办学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小风, 黄贤金, 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7) .

[2]宋戈, 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

[3]钱宏胜, 王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

[4]余建华, 王英利, 陆佩华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功用性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3) .

篇9: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1.市场需求增加,专业不断细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开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和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调查可知近年来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并普遍高于其他专业的就业率,通过这一现象我们能够看到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2.学生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匮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实际能力和设计能力较强,这样学生才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由于更方面原因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中只将设计图表现技法训练作为重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基本的设计能力训练方面却存在很大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1.从市场需求出发,确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色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必须应当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更好的为市场经济服务。近年来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高校都根据一类院校的教学架构模本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这样“千校一面”的问题就产生了,毕业生产生了严重的专业特色缺乏的问题。高校要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脱颖而出,就应当对自身教学特色进行构建。

高校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变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当对设计过程训练进行强化,不应当仅仅将设计图纸的最终结果作为重点,这样才能够形成对学生正确设计观的有效培养。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训练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成绩高低进行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对本专业各项细节内容的有效掌握,并对学生的资助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对专业类别进行深化和细化,当前虽然很多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已经开设,但是却具有不同的专业主导思想。比如,师范学院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农业大学在重视学生基本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园林设计方面对自身特色建设进行强化;美术院校将重点设定为艺术形式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强化,进行精品课程的构建。这样共同发展、各有所长的局面才能够形成,才能够使本专业特色形成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就业面拓宽,防止在同一设计领域过分竞争的现象发生。

2.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强化,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是培养设计师实践能力基础,但当前学生严重缺乏设计经验,普遍设计能力不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实现。实际当中应当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

第一,建立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室。高校可以进行专门材料室的构建,对市场上现有的装饰材料进行加工,这样这些材料就能够进行装卸,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材料的亲身体验,然后通过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和搭配,达到装饰设计房间的目的。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拆换这些材料进行指点,这样学生就能够将知识用于实践。第二,高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和装饰设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具体当中根据装设公司的实际案例设置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测量和考察,让学生获得市场调查 结果和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开展相应的实践能力训练。

3.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实现扬长避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当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进行明确,进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实际当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和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的首创精神进行能够。应当将他们所学的知识用于不同情境下,并且在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

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广泛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我国设置该类专业时间较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进而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各级院校广泛开展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环境艺术类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而推动教学改革成效的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求推动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高校教师能够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改革的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篇10: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介绍

1、专业背景

我国环保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二五期间已经从初期的“三废治理”为主,发展成为环保产品、环保设施的建设、环境服务、环境友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强和环保产业政策的日益完善,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技术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运行服务业发展加快,为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物的减排做出了贡献。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3.5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产业收入总额10000亿元。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适应性强、素质高,能适应从事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

3、具备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常规项目监测分析、污水和废气治理方案设计、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和大气处理设备安装与调试、污染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能力;具备对本专业英语资料阅读、翻译,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绘图能力,能够胜任污染治理的工作。

4、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化学、环境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噪声控制技术、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运行与管理、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监测实训、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运行管理实训、顶岗实习、技能鉴定等。

5、就业方向

毕业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工矿企业的安环科从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工作;进入环保企业从事环保产品的设计、制造、施工、调试和环保产品的销售等工作;进入环保管理机构从事环保的监察与管理工作。由于在校教育阶段受到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培养,毕业生适应期短、上岗快,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许多用人单位慕名到学校选择优秀毕业生,几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6、毕业生成长历程

(1)学生毕业1-3年内,主要从事化验分析、环境监测,水、气等污染治理工程的指导工程施工工作,污染治理设备及环境监测仪器、分析仪器的安装、操作、调试等工作。

(2)学生毕业3-5年内,主要负责从事水、气等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工作,调试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3)随着职业历程的进一步成长,毕业5年后,部分能力较高的学生可担任厂矿企业、环保局、监测站、环境设计院的科长、主任、设计工程师等职务,负责协调整个工艺及整体设计。

7、实践条件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现已拥有有机化学实训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训室、制图实训室、分析天平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室和水处理实训室、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以及邢台市污水处理厂、南小汪污水处理厂、邢台市造纸厂、航宇造纸厂、旭阳焦化厂、邢台钢铁有限公司、邢台德龙钢厂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将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全程理实一体化。此外院系正陆续投入大量资金持续开发建设本专业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以更好的对学生实现能力培养。

8、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1)河北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证书(必取),国家CET—4证书(选取);

(2)河北省应用能力考试中级或国家计算机一级(必取);国家计算机二级(选取);

(3)污水处理、大气监测、化学检验等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等级证。

篇11: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介绍

1.林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林学学科基础理论,掌握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和城市林业建设等方面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具有苗圃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能力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1.2.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评价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

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

5.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

6.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

7.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技术概论、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主要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从事林业生物技术、林木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2.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本专业培养具有森林有害生物监测及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能从事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森林病虫害鉴定、森林病虫害检疫及综合治理等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灾害防治等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地理学、森林资源保护、旅游管理和森林游憩资源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森林游憩业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公众教育、森林游憩市场运营与分析、游憩资源经营管理和协调森林游憩与森林资源关系的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昆虫分类学、真菌分类学、微生物学、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学、林木化学保护、资源昆虫学、资源微生物学、森林植物检疫。

3.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本专业培养能在与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产业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管理和科学技术人才。要求学生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具有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和管理以及预测和决策的能力。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保护生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显微制片技术、动物解剖、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自然保护区规划、动植物检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野生动物疾病防治、野生动物产品鉴定与开发利用以及自然保

主干课程:动物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鸟类学、兽类学、野生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营养学、野生动物管理学、自然保护区学、保护生物学、野生动物饲养学、野生动物疾病防治。

篇12: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自荐书

你好,我叫xiexiebang,我是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的2012届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好范文,以下是我求职于贵单位的自荐书。

大学期间,我主修的专业是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主修的课程有《环境资源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环境资源法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生态与自然资源概论》《环境资源经济学》等二十多门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围绕怎么样有效利用、保护、规划的我们的环境资源,使我们的环境资源效益最大化。学习这个专业,我觉得是对世界,对人类,对我们国家的环境有很大好处。

希望领导看完我的求职信能给我一个到贵单位实习的机会,使我能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为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使我们的环境更美丽,资源使用率高效。

此致

敬礼!

上一篇:迎面接力跑的游戏下一篇:乘人之危成语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