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指出加强区域法治建设,建设法治区域,构筑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框架,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 要: 随着区域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大中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广大农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某些地方由于忽视保护环境,涌现出了大量的养殖业和土地拓荒种植,普遍使用农药、塑料薄膜,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就必将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程和目标的如期实现。

关键词: 农村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环境关系人类生存,如果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类将无法生存。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环境污染伴随着人类的工业化而产生,是明显的不经济产物,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地理、生活习惯、人口素质、行为方式、环境意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农村,某些地方由于忽视保护环境,纸屑、塑料袋满地都是,大量废物悬挂在树枝和电线上。水沟水渠里漂浮着各种废弃物,一些养殖业的周围臭气熏天。这样的环境现状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很不相适应。

造成我国农村污染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一些地方的企业和个人为降低成本或因本身经济条件有限,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垃圾直接倒入河中;二是环保意识薄弱,处理垃圾不规范;三是农残、药残加速了农村土壤污染,对人畜安全造成直接危害;四是缺乏切实可行的农村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尽管政府部门在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农村环境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方面,固体废物垃圾愈积愈多,会大量侵占土地,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及其渗出液会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土壤生态平衡,降低土壤活力,如果进入河流湖泊、渗入地下,会损害水体环境,危害人的健康。然而农村环境问题不是一日造成的,治理起来也非一日就可以解决。

二、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我国的农业人口众多,农产品产量大和农业产品种类丰富,农业研究较为先进,农业种植面积大,分布广泛,与农业有关的工业品产量大(如化肥),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多年来,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土地破坏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沙化现象严重,乱占耕地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加之农业从业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地区,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半农半牧地区。从内蒙古农村环境现状来看,生态环境形势比较严峻,农村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交叉,且相当严重。加之城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向农村转移,加重了农村的污染。另外,农村还存在水土流失、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农村环境的现状,可以说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政府已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国务院2008年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会议,表明了国家把农村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全面推进的决心。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我们对工业污染防治已经是“驾轻就熟”,但如何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还是一个新课题,需早日破题。

我认为,广大农村在追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要更加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在农村建设中,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因为,相对来说,农村的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其污染防治资金也极为匮乏,环境一旦被破坏,就极难恢复和治理。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始终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创建“新”的发展模式,高质量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社会主义优越性。

三、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中环保工作的思路

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久而系统的工程,也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和长远利益的工程,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工程。在农村经济与改革迅猛发展的今天,只有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为百姓造长久之福、可持续之福。为此,一是要加大农村环境宣传的力度。由于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环保知识不多,因此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并结合农村的特点,对农民进行环境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二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关环境保护的约束与监督机制。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的污染有加深的趋势,因此必须建立适当的利益引导机制与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控与治理。三是要推广先进、绿色的农业科技,以先进、绿色、健康的农业科技来刺激农民,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发展农村经济。四是要将农村环境的保护、治理与城镇的环境治理结合起来,两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统一规划。环境保护部门在抓好城市防治污染的同时,必须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以关注,警惕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为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着想。

四、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总的来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资源保护,二是污染防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从这两方面着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资源保护。(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土地是“财富之母”,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是全体人民的生命之源。保护土地,人人有责。一方面,我们应扩大土地数量,主要是积极开垦荒山、荒坡、荒滩、荒丘等“四荒地”,以扩大土地储备。同时要总结毁林开荒、滥垦滥伐等以往的经验教训,继续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使耕地、林地、草原等各司其職,“和平相处,互不侵犯”。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保护现有的土地数量和质量,格外重视土地的征收征用问题。(2)加强水资源保护。除土地资源外,我们还应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我国的淡水资源比较匮乏,尤其是均水量严重不足,并且还频发旱涝灾害,对耕地、林地、草原等土地资源的利用造成了极大影响。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我们还应大力发展节水、保水技术和产业,引导农民节约、合理灌溉,节约水资源,共度难关。(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农村要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大力倡导以农作物秸秆、人畜禽粪便、工业废弃物为原料,以协会、企业、工业园区为依托,以沼气、食用菌、工业废弃物再利用为纽带,实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等工程和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及废弃物再生利用、循环利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探索一条充分利用废弃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农村已初步形成了多种循环经济模式。

2.污染防治。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并发性自然灾害逐年增多,在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贻害无穷。我们在建设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来防治各种污染,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农村最突出的污染主要是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本文主要就这两种污染防治进行阐述。(1)水污染防治。在我国农村,水污染的形成主要包括: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面源污染源;农村垃圾、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固体废弃物及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等。针对农村水污染的种种原因,首先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有机农业;取消政府对农业的化肥和农药补贴,改变农业支持价格政策的具体形式;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广先进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的利用率;走生态农业的道路,退耕还林,实现水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对于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加快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乡镇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对危害、威胁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严格限制,实行关、停、并、转、迁;结合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布局,做好县级与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業环境污染治理规划。最后要控制养殖业发展规模,解决养殖业污染的问题,建立生态型养殖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防止土壤污染。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不仅影响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外交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对于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农村建设中要特别注重环保宣传教育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素质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和关键。要搞好农村环保,无论是资源保护,还是污染防治,都必须注重从农民自身抓起。因此,除了要加强有关领导和执法者的农村环保意识,更应通过多种宣传、教育途径,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水平,调动农民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积极性,真正建立、完善起来农民参与环保机制,使保护环境成为农民自愿自觉的行动。

水碧天蓝,空气清新,是我们对新农村生态环境的理想描绘。虽然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自我净化能力比城市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农村污染可以不予关注。恰恰相反,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粮、油、果、蔬都产自农村,因而对农村污染的关注不但不能逊于城市,反而要重于城市。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农村环境是健康的,令人充满希望的,无愧于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环境教育,2008,8:6.

[2]王秀芹.加强农村环保教育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政工动态研究,2008,9:34.

作者:刘立杰

第二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法制建设

[摘要] 本文指出加强区域法治建设,建设法治区域,构筑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框架,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环境法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资源 环境法

贯彻党的十七大制定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借鉴当代经济社会科技的有益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立足于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摆在当前地方各级经济工作中所面临的急迫任务。社会实践证明: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发挥其间相互关联的能动作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科学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资源要素,增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同时基于资源的有限性,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农业资源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整合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第三产业,增强三者之间的关联程度,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综合利用和适度开发农业资源,壮大农村经济,在此基础上充实工业资源。必须明确的是工业化是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实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孵化器”。当前加快区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观念,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关键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传统农业在区域经济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迄今仍處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由于工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由于长期地把农民隔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致使县城城镇化、非农化水平极其低下。这些都说明地区经济仍处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上,不具备大规模整治环境、改善社会和人口发展条件所需的物质基础,也就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量技术水平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乡镇企业的存在,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对生态伦理缺乏认识,选择了一条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采用了粗放型的资源开采方式,从而导致了生态自然的严重破坏。

2.环境资源问题严重

(1)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广义的环境资源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和危害。他包括火山,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第一类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反过来对人类自身造成有害影响和危害的第二类环境问题,又称为人为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出现较晚,但是呈现急剧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区域中,呈现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第三产业污染的线性污染局面,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8.2亿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7亿吨,乡镇工业的产生量为1.5亿吨。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3186万吨,其中乡镇工业的排放量为2146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7.3%。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废物,不仅造成周围的生活环境的严重污染,也使农业生产环境急剧恶化,农产品大量的减产甚至绝收。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随着农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也给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的威胁。据统计,2000年农业部组织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等地的多家农药鉴定所对50个蔬菜品种,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发现22%不合格。2001年前两个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对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了监督检查。抽样合格率分别为72.4%和64.5%。

(2)资源利用不合理,使用效率。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大量乱占用耕地、盲目扩大非农用建设用地的现象频频发生。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倾,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综合、高效、持续处用资源就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不高。人口增长过快和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导致劳动力严重过剩。庞大的劳动力大军给地区就业带来了严重困扰,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是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另一个特点。欠发达的人力资源总量水平不高,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法律建设的建议

1.完善环境立法机制

(1)转变环境立法观念。我国政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制定了环境与发展所要采取的十大对策,明确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其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显然,这种环境指导思想与当前经济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转变立法观念,以可持续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

(2)加快地方环境法规的制定工作,弥补地方环境法律法规的空白。由于我国的环境立法起步较晚,环境法律法规中还存在着许多空白领域。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响应“依法治国”的号召。当前环境立法工作应该本着大方针不变,具体灵活的法律立法思想,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地方环境的实际情况,加快地方环境法规的立法工作。

(3)加快弥补程序法的空白。在环境法律体系中,实体法律大多规范了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但是仅有实体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法于之配套。为了适应区域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加快地方环境法律的程序立法。我国一般诉讼立法是比较完备的,已经制定了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环境诉讼已基本上有章可循。但是,从整个环境法体系的程序立法来讲仍比较欠缺。加快地方环境法律的程序立法是当前地方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的任务。

2.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观念。对于公众的法律知识欠缺,以及环境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所以就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第一,对于普通群众的环境法律教育,可以采用一些比较通俗,易于群众所能接受的方式。诸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手段增强他们的环境法律知识。第二,对于企业业主来讲。追逐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话题。因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置法律于不顾,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有必要采用专门学习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环境法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律意识。第三,对于政府领导而言。由于他们特殊的领导地位,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或是先污染后治理)。因此对于领导干部的环境法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培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让他们系统的学习环境法律知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第四,对于环境执法者来讲。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环境法律知识直接与环境执法紧密联系起来。对于他们的教育可以采用岗位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由于缺乏环境法律监督体系,有些地方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完善环境法律监督机制,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威。政府部门在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同时,应授予环境保护部门更多的环境监督权限。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为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督创造条件,使环保部门能够有效的参与环境综合决策,更好地履行环境监督职能。

(2)政府应该在环境法律监督中发挥领导作用。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政府部门应该强化对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在宏观调控的指导下,真正发挥环境法律监督的职能。

(3)明确职能分工,理顺环境保护的机构设置。各部门应该系统分析本地区的环境现状,综合环境问题发展的趋势,从整体出发,设置环境保护机构,不能简单从行政区域划分环境管理职权。

总之, 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最近几年来才逐步得到国际和各国重视的一个新的议题,它是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挑战而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最新发展,各国政府对这些问题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并集中精力首先解决我国的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而这一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仇方道: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J].经济师,2003(6)

[2]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7

作者:梁晓林 谢俊英

第三篇: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的关系

摘 要:随着近代会计不断发展,会计对城市经济发展和规划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城市经济环境也对会计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两者紧密联系着。从分别分析经济环境,会计发展两者的相互作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给出当下会计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济环境;会计发展

1 前言

从会计行业的历史发展来看,会计业的产生就是由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产生的。会计行业最开始只是一个附加行业,并没有被单独罗列出来,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多,出现的问题增多,随之对会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多,会计行业也就被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职能存在。并且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改革与变换的时代,会计的发展与改变对经济环境产生促进作用,所以,研究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的关系

2.1 经济环境是会计发展的基石

第一,从会计业的历史发展来看,会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在封建社会,人们实行物物交换,没有太大的金钱贸易,人们的金钱交往相对于现代来说十分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生产成果的分配。但是,在现代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人们的生产,分配活动日益复杂,就需要大量的计算,分析才能合理的进行贸易,投资。第二,经济环境决定了会计的发展水平,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对会计的需求,要求和水平。这表现在,良好的经济水平会增加对资本的计算和分析,从而增加对会计行业的需求,这样竞争加大,会计业的发展就会增强,而且良好的经济水平也会创造更多发展会计的机会,制定更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从而提高会计的水平。当然,不好的经济环境也会制约,阻碍会计的发展。特别是现在许多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提供有失诚信的会计信息,这样也会对会计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

2.2 会计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在封建社会中,生产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的时候,会计的作用只是简单的资产的清理和计算。但是,在现代的经济环境下,会计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政府方面,会计专业可以核算反应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可行性,监督财政资金的运用情况,改善政策实施中出现的不良问题,从而协助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方面,会计专业可以协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升级。还可以通过全面的,细致的市场分析促进企业的市场转型,科技创新,协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市场方面,会计专业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反应地区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和实际的经营成果,提供审计鉴证业务提高质量和可信度,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建议,从而促进资金融通,优化地区的资源配置。总之,会计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能够辅助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为市场提供参考,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

3 会计发展对经济环境的作用

3.1 会计发展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会计具有核算、反应、监督财政资金运用的功效。在政府的实际操作中,可以运用会计相关知识评估政府对经济做出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否有效,通过会计合理计算大致的投资资金,通过会计计算出在实施过程中资金运用是否合理,将这些。不仅可以节省许多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还可以有效的监督政策实施过程中资金使用的效果,控制和改善宏观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就算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政策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可以运用会计理论迅速的做出反应,寻找有效的解决方和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将這些公之于众,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人民更能有效的理解宏观政策的实施和资金的运用状况,监督政府,揭露违法行为,防止贪污腐败。

3.2 会计发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能够协助企业更好的做出经营管理的决策。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商品种类繁多,市场范围增大,企业结构复杂,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就需要更加严谨的数据支撑和更加全面的数据分析为基础,不能在凭借企业领导人的只觉得经验做出相应的决策。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会计通过分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目前金融环境的状况,帮助企业遭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和筹资渠道,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只有正确的会计展开方式才能带来正确的企业发展效果。如果会计分析市场信息没有准确把握市场变化,不只不会帮助企业降低生产风险,还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让企业走上错误的市场定位。所以,企业中会计分析一定要慎重进行,把握好市场的正确信息,精准分析企业,才能促进微观经济更好的发展。

3.3 会计发展对经济活动的作用

目前,经历了几次金融危机的洗礼,全球经济还处于恢复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完善的,稳定的经济秩序来消解市场的不稳定,这种状况下,会计职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会计可以为企业,政府制定最为合理的发展政策,让这两个主体变量降低,减小市场动荡的可能性。而且,全球化不断发展,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市场经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这个时候更需要会计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减小政府,企业的经济损失,不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不管是混乱还是稳定的市场,都需要会计对主体的经济活动作出全面的分析,从而创造更好的效益。

4 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4.1 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可以让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得以提升。在理论上,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升会让人们关注方向从衣食住行到社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上,人们对社会质量的要求就会更高,从而对会计行业的要求也会更高,这样会促使会计准则不断的完善。另一方面,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和其他的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就可以将这些新的技术运用到会计业的发展中。最终提升会计业的理论发展水平。在实践中,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资本积累与资本流动,也会爆发出更多的相关问题,会计业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不断的积累经验,完善原有的不足。另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高,会让整体社会质量提高,就可以将原有的一些会计理论运用到新时代的实际中,检测原有的理论,从而更好的发展会计业。

4.2 经济体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拥有不用的会计准则,并且会计发展需要符合每个阶段体制的要求。对于最基本的会计准则来说,这和国家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中扮演的角色是息息相关的。就我国来说,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目前处于这方面的转型阶段,我国经济还是以国家主导,我国的基本的会计准则主要是国家制定,为上层机构服务,但是,就市场主体而言,快基准则不能直视为上层的经济结构服务,还要为企业,会计机构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发,企业自主经营权的不断扩大,经济体制也会为了这种市场状况所改善,会计准则会偏向于为企业,会计机构所服务。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下,会计准则的制定有许多不一样,会计的职能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4.3 国际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也是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国际市场对我国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会计准则也日趋国际化。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在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中,分配,交换,等环节都进入到国际市场中,需要有统一的国际准则规范行为,这就需要我国的经济政策,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采取措施融入国际准则中。另一方面,受欧美国家经济影响,我国许多会计准则和原理都是吸收的欧美国家的,除此之外,欧美国家会计业的发展远远早于我国,出现的许多会计方面的问题都有借鉴意义,会计准则和原理相对来说更成熟,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的需要。最后,国际经济代表的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要顺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5 当前环境下对会计发展的建议

5.1 与国际会计发展接轨

我国会计的发展与国际会计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会计的核算方式和运用相关技术进行会计的运算方面还十分落后。会计的实施体系和会计计量也没有和国际接轨。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接受发达国家先进的会计管理经验,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会计交流论坛活动。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在会计技术的开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将会计行业和计算机行业的新兴技术相结合,设计“互联网+会计”的发展战略,力求会计行业的改变创新。制定国际化的会计发展计划。

5.2 完善会计行业的相关政策

我国会计方面的相关政策,准则虽然多。但是还不够系统,具体,没有将整个会计行业具体的划分制定相关的政策,还存在许多相应的灰色区域。这就需要,我国针对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改革一些不适应的会计准则,针对会计行业处理的细节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行业的制度保障,让会计发展有法可依。

5.3 符合我国经济发展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原理的制定是依靠西方国家,参考西方国家的会计制定的。而且现在国际化的发展,我们的会计准则也更加注重与国际化的接轨。但是由于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国情方面的不同,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会计制度和方案,要先根据我国会计业目前存在的财务软件多,没有统一的规定;会计审查的难度大;会计职能没有明确等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和国家政策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在对国外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的会计制度。

6 结论

经濟环境为会计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其发展;会计行业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努力。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低迷期的状态,但是我国的经济还处于中高速增长的状态。这对我国会计业的发展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也不能忽略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进一步加深,这对我国经济和会计行业的冲击作用。我国会计行业想要稳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这个良好的环境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会计业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也是会计业的发展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亚男.会计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探讨[J].财会天地,2013,(8).

[2]李波.会计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四川会计,2012,(9).

[3]王正刚.浅析会计与经济环境[J].当代经济,2008,(I):122125.

[4]任永平,张佳春等.基础会计学[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11).

[5]陈相汝,孙璐.我国会计发展历程一谈[J].技术与市场,2009,(11).

作者:黄佳旻

上一篇:中小学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历史与社会论文范文